支农资金

2024-09-21

支农资金(共12篇)

支农资金 篇1

一、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其一, 支出结构未能完全体现社会公共需要。目前, 财政支农资金仍过多地参与生产经营性投资, 一些该由市场配置资源的投资范围仍未能退出, 而一些应由政府投资的范围仍未能承担, 并存在财政投放资金比例失调和财政对投入的项目包揽过多的现象, 特别是在农业基础设施方面, 未能真正实行“谁投资、谁受益”, “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同时, 有相当一部分还是政府行为, 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

其二, 投资渠道杂乱, 项目重复建设, 资金浪费现象严重。目前财政的农业投资有许多条线, 分许多口子, 较大的包括:水利建设, 主要由水利部门安排项目投资计划;农业综合开发, 主要由农业综合开发部门安排项目投资计划;粮食自给工程, 由财政部门牵头, 水利、农业等部门参与安排项目投资计划;商品粮基地建设, 主要由发改委安排项目投资计划;改造低产田, 主要由农业部门安排项目投资计划。此外, 还有“一镇一品”、“菜篮子”工程等项目。在这些部门安排农业投资项目的牵头任务时, 没有明确划分部门的投资范围与内容, 致使一些项目交叉重复, 许多地方用同一个项目向几个部门申报投资, 即同一项目使用了几个口子的资金, 结果有的项目资金没有集中统一使用而被挪作他用。

其三, 要求配套的项目多, 项目资金缺口大, 地方财政难以承受。中央下达的许多支农投资项目, 规定省、市、县都要资金配套;省下达的支农投资项目, 也大部分规定市、县、乡镇要资金配套。这种方法对调动各级政府投资农业的积极性, 拓宽筹资渠道, 多方增加农业投入, 有积极的作用。但是, 目前市、县和乡镇一级财政困难, 无法承受太多的资金配套要求, 只能是项目开工后, 上级的钱拿来用, 本级的拿不出来, 造成资金缺口大, 建设项目资金受到严重影响。

其四, 部分资金分配零星分散, 收效甚微。由于部分支农项目的申报、审批不规范, 资金安排的随意性较大, 加之各地要求解决资金的项目多, 因而资金分配出现“撒胡椒面”现象, 安排项目量多面广但资金少。如一个需投资几十万元的项目只安排三、五万元甚至一、两万元, 根本无法完成该项目建设, 有的是象征性地动一下, 有的将经费挪用。

其五, 资金到位慢, 影响项目建设。一方面, 项目预算指标下达后, 一些地方由于财政资金调度困难, 未能及时拨付。另一方面, 资金运行的中间环节多, 使资金迟迟不能到位。如有的资金财政拨给主管部门, 主管部门拨给下属单位, 下属单位再拨给承建单位, 导致资金“旅行”时间过长。

其六, 资金使用违规现象较多。目前,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与措施, 资金在使用过程中, 被截留、挤占、挪用的现象较多。如有的单位将专项资金用于弥补行政经费、外出旅游、请客送礼等, 严重违反了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规定。

二、改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对策

其一, 规范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机制。按照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和建立公共财政制度的要求, 全面清理、完善现有的各项支农资金与农业财政管理制度, 将支农资金的使用范围、分配、拨付、使用、管理、监督及农业财政支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考评、监督管理等各环节以制度化的形式确定下来, 逐步建立科学合理、层次清晰、分工明确、覆盖全面的支农资金管理制度体系。切实加强各项管理制度的有机衔接, 逐步消除制度之间的交叉与相互矛盾、冲突现象。重视管理制度的执行, 在制度执行上想更多的办法、下更多的力气、做更多的工作, 保证各项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 确保支农资金管理与各项农业财政工作依法按章办事。

其二, 优化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结构。随着国际与国内经济的发展, 必须对现在的支农资金的支出结构进行大力调整, 坚决从生产性与竞争性领域中解脱出来, 把对农口企业、自收自支单位的经营性补助与农村的生产性补助砍掉, 并改变资金分配零星分散的做法, 把资金集中起来, 按轻重缓急的原则, 投入社会公共项目建设。理顺投资体系, 归口安排农业投资项目。对不同部门间的支农资金, 应按照“资金渠道统一归口, 资金使用用途不变, 各负其责”的原则, 把各部门性质相似、功能相近的支农资金整合起来统筹安排使用, 着力解决使用分散和重复建设的问题。并对各项支农资金进行优化调整, 适当归并, 集中资金解决重大问题。

其三, 健全财政支农资金分配方法。一方面, 打破基数分配的传统理念, 不同的支农资金都应根据特定的工作目标、任务, 确定资金分配所应考虑的因素, 更多地采用因素分配方法。同时, 把资金分配方法予以公开, 努力实现分配环节的客观、透明、公平、公正。另一方面, 逐级往下推行因素分配方法, 多数支农资金项目审批权可下放至县级。这样有利于县级政府统筹规划, 通盘考虑支农工作, 将主要精力放在项目准备和项目实施上, 而不是在向上级争取项目上。

其四, 创新财政支农资金拨付方式。一方面, 全面推行财政支农资金报账制管理。即把各级财政投入项目的资金汇入县财政专户, 县财政落实专人负责, 根据工程进度及时将资金拨至承建单位, 整个工程的会计账务在县财政核算, 工程竣工验收后, 县财政即把项目完工形成的资产移交给有关单位使用和管理。另一方面, 积极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与政府采购制度, 完善财政拨款程序, 对投资规模较大、建设期限要求较严的重点项目, 由财政部门按工程建设进度, 直接拨至项目承建单位。

其五, 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监督体系。首先, 强化财政监督。财政部门通过制定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协调资金在部门间的分配, 明确部门间的管理责任, 加强立项前的调查研究, 对项目建设中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按进度拨款, 控制投资规模, 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检查等手段, 以加强对支农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其次, 加强部门监督。各相关主管部门主要从技术条件、过程规模、资金专款专用等方面进行项目监督。再次, 搞好社会监督。利用社会中介机构加强对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的审计监督, 定期对大型工程项目进行专项检查。通过多方位监督, 确保财政支农资金使用合理, 效益提高。

支农资金 篇2

近几年来,农业、农村和农民等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引起中央及各级政府的关注和重视,在财政部门逐年加大对“三农”投入的情况下,如何管好用好这些资金,真正使财政资金发挥其最大的效益,已成为财政部门不容忽视和探讨的问题。2007年,莱州市财政在“三农”方面的资金投入达23655万元,比2006年增加4986万元,增长26.7%。为切实加强和完善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我们紧紧围绕规范和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这一重点,不断探索和创新财政资金监管新模式,实现全主位、多层次、多环节全过程监管,进一步提高了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效能和使用效益,确保了资金的专款专用。

一、改革资金拨付方式,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新模式近几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这项制度的改革,减少了中间环节,避免了挤占、截留、挪用资金等违规问题,保证了财政资金的安全。为配合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我们对财政支农资金的支付也进行了改革和规范。根据《山东省农业财政专项资金实施县级报帐制管理暂行办法》要求,结合国库集中支付政策,制定了《莱州市支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并在国库集中支付程序中增加了报帐环节,从资金分配到资金拨付等环节都进行了明确和规范。由于改革涉及到部门利益,最初遭到了主管部门的抵触,我们通过召开座谈会的方式,认真详细地宣传政策,耐心细致地解释沟通,最终取得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并能积极配合我们做好这项工作。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使财政资金的高效安全运行从根本上得到了保障。

二、加强事前控制和管理,确保财政资金效益最大化 加强财政资金监管,不仅要防止挤占挪用和贪污腐败,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但由于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许多项目上马后无法按前期规划进行实施,造成了财政资金的浪费。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2007年,我们加强了事前的控制和管理,严把入口关。对重点支农项目,一抓投资评审,二抓政府采购。项目立项阶段就委托财政评审中心,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论证,主要是对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审查,以此作为我们确定项目是否可行立项的依据。这样,就从源头上避免了财政投资的盲目性,最大限度地节约了财政资金。凡使用财政资金的项目,必须全部实行政府统一招标和采购。2007年,我市的庙埠河水库除险加固、坎赵水库调水工程、节水灌溉以及村村通自来水等8个财政支农项目,全部进行了论证评审,节约财政资金200多万元。并对2个经论证不可行的项目给予否决,不予立项,节约财政资金120万元。

三、加强事中监管,确保财政资金的专款专用 财政工作一手抓好资金分配,一手抓好资金管理,两手都不能软。加强对项目资金的事中控制和管理,就是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跟踪做好资金的监管。财政部门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监督职责,监督跟着资金走,随时掌握项目单位资金的变动情况,对资金的去向和使用实行有效的监督检查。对项目资金的事中监管,我们主要是结合国库集中支付,实行了县级报帐制:第一步,收到上级下达的专项资金或本级安排的项目资金,我们以正式文件通知业务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第二步,项目单位根据批复的项目实施方案进行项目建设,并随时根据项目实施计划和项目进度提出报帐申请,由业务主管部门审核确认后,我们再组织人员对项目的形象进度进行现场验收,并对报帐的项目支出原始单据等材料进行严格审核。第三步,审核合格后,我们将资金通过国库集中支付方式,直接拨付到施工单位。从根本上避免了项目单位挤占挪用资金等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同时,这种报帐制度,加大了财政部门对资金的事中监督力度,有效控制了项目资金的使用过程,避免了事后检查出问题实际无法整改的弊端。

四、建立事后评价和跟踪反馈,确保财政资金的完整性 以前,对完工项目的监管,主要是对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而对项目本身所发挥的作用及效益情况,缺乏系统科学的评价。2007年,根据烟台市局统一部署和“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年”总体要求,我们一方面加大了对项目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从各业务主管部门抽调了4名业务骨干,集中二个月的时间,对我市2005、2006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共检查各级支农项目94个,涉及财政补助资金4559万元,并对存在的问题限期进行了整改。另一方面,我们委托财政评审中心,对投资额较大、社会比较关注的10个支农项目,按照上级制定的项目绩效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进行了科学地综合评价,对项目实施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情况进行了合理的、客观公正的论证。

支农资金 篇3

一、农业发展的新特征要求继续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我国农业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如果对此加以深入分析,就会发现进一步增加财政支农投入非常重要。

(一)农产品供求进入紧平衡阶段。过去十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前所未有的 “十连增”,其他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但也恰恰是在这十年里,我国农产品贸易从过去的长期顺差转变为逆差,并且逆差呈快速增加态势,去年已经超过了500亿美元。现在,我们是世界上第三大农产品进口国,贸易逆差在国际上仅次于日本居第二位。这些情况说明,我国农产品供给增长快,但需求增长得更快。这些年来,虽然粮食直接消费减少,但间接消费如肉蛋奶等大幅增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城镇化。一个农民进入城市,食品消费量若按综合当量计算的话,要增加30%—50%。过去十年中,每年从农村往城镇转移人口大约两千万人,十年就是两亿人,这两亿人对农产品需求增加了很多。今后相当一个时期,我国城镇化进程将继续推进,对农产品需求将持续增长。过去我们讲,我国农产品供求是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从去年开始,我们讲农产品供求进入紧平衡阶段。农产品供求格局的这种转折性变化,客观上要求农业生产要稳定增长、农产品供给要持续增加,相应地也要求财政加大支持力度。

(二)农业资源环境约束进入趋紧阶段。我国耕地本来就少,这些年尽管国家严格控制占用耕地,但每年耕地减少数量仍在七八百万亩左右甚至更多,而且多是水田、优质耕地。仅东南沿海5省就减少了水田1800万亩,相当于减掉了福建省全省的水田面积。虽然有占补平衡,但占近补远、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田现象严重,耕地质量下降。我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农业用水相当紧张,现在又出现了一个新情况,就是城镇和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导致农业用水紧缺问题更加突出。此外,化肥、农膜、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已经到了极限。尽管化肥施用量说法不一,有的说单位面积施用量是国际平均水平的两倍,也有说是三倍,不同的算法数据可能有一些差别,但是化肥施用量过多、利用率较低是不争事实,这造成大范围的农业面源污染。农膜残留问题也很突出,像新疆农膜一亩残留超过25公斤,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同时,水土流失、草原退化等问题依然存在。这些已成为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农业生产经营进入高成本阶段。受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不仅农业生产的物质费用在持续增加,人工费用、土地成本和物流成本也在快速提高。2007—2011年的5年间,三种粮食平均每亩生产总成本增长71%,其中,物质费用增长58%、人工费用增长69%、土地成本增长1.2倍,成本增长速度高于粮价提高幅度。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显现,机会成本快速上升,土地流转费用大幅提高,从前几乎忽略不计的人工和土地费用,现在占总成本的比重已超过50%。同时随着农业生产布局日益向优势产区集中,农产品跨区域流通量增大、运距拉长,物流成本呈增长态势,农业生产经营成本步入上升通道。

(四)农业生产经营进入高风险阶段。农业作为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过程,本身就有较多的风险。近年来,由于诸多因素影响,风险呈上升态势。一是自然风险加剧。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强度增强。特别是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干旱问题趋于严重。中国气象局对建国以后60年的气候态势做了一个研究,得出一个结论:从上世纪60年代到现在,年均旱灾面积从15%左右增长到50%—60%。二是市场风险加剧。过去影响农产品市场供求和价格的主要是国内生产因素。随着农业与国民经济关联加强和对外开放扩大,影响我国农产品市场供求和价格的因素增多,除去国内农业生产情况外,还有国际上农业丰歉、能源价格变动、投机资本炒作、货币汇率波动等。三是质量安全风险上升。由于环境污染加剧和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跟过去相比大大提高。前段时间国土资源部和环保部公布了我国耕地污染数据,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关注。现在我国有19.4%的耕地被污染,严重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其中,中重度污染的面积5000万亩左右,已不能生产食用农产品。

(五)农业进入国际竞争加剧阶段。世界上农业发达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等,农场规模多在上百甚至上千公顷。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像韩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农户经营规模多在十几公顷以上,在世界上已属于小规模。而我国农户经营规模比它们还少,不到0.7公顷,在世界上只能算是超小规模。即使今后我们搞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但在可预见的将来,搞到像日本、韩国那样的规模都不容易,更遑论像美国等国家了。现在我国农产品平均关税水平只有15.3%,农业对外开放程度在世界上是最高的,已深度介入国际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超小规模经营的农户实际上是在与世界上大规模的现代化农场进行竞争,处于明显不利地位。

nlc202309041322

在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的大背景下,要促进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政府必须加强支持保护,这也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同时,我国城乡差距也很大,有人说我们沿海农村像欧洲、中西部农村像非洲。推进新农村建设,也需要财政不断地加大投入力度。如何从我国国情出发,针对农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深入研究财政支农投入的有效方式、合适规模、合理结构等,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着力在提高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上下功夫

虽然目前国家用于农业农村发展的资金有待增加,但现有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浪费严重等问题也很突出。当务之急是把现有的财政支农资金用好管好,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否则,财政支农资金增加再多,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一要聚焦中心任务。财政支农资金的分配使用,要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农业发展的中心任务。在过去的基础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战略全局出发,对农业、农村发展的中心任务又有新的要求,这集中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去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发表的重要讲话里。衡量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的高低,首先要看是不是很好地服从服务于中心任务。如果偏离了中心任务,即使具体事做得再好,从宏观上来讲,资金配置的效率也很难说是高的。

二要厘清边界和责任。重点是要厘清农业中公益性、准公益性、竞争性领域的边界,相应厘清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组织、政府与农民、中央与地方的边界和责任。当然,农业有其特殊性,各方面的边界和责任不容易分得很清,有些领域很难说绝对是由谁来负责,需要大家一块来干。但从指导原则上来讲,厘清边界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因为现在很多事情,大家都在干、都在投入,但由于责任不清、边界不明,导致效率很低、效果很差。

三要构建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新机制。提高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关键是探索建立有效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保障。

第一,探索建立精准投入机制。精准扶持的概念,是前一段先从扶贫开发上提出来的。最近中央领导同志都在强调,政府投入要搞“滴灌”,以提高精准性和有效性,不能搞“大水漫灌”。财政支农资金要围绕农业农村发展的重点地区、关键环节和薄弱部位,有针对性地予以支持,特别是注意采取具有放大效应或倍数效应的举措。比如,拿出部分财政资金用于支持农业保险发展,可以在灾害发生后及时弥补生产者损失,放大财政资金对农业风险的防范化解效应。再比如救灾工作,现在层层上报的受灾损失数字基本上都是“拍脑袋”拍出来的、缺乏准确的依据,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救灾资金分配也是“大概齐”。反过来,如果拿出一部分财政救灾资金支持企业、居民等上财产保险,一旦发生灾害,保险公司的人员会用专业的眼光和规范的办法,严谨、细致、负责地核查灾损,为开展理赔提供依据。同时,这也会为政府准确判断灾情、有效组织救灾奠定坚实基础。这方面的例子还有很多。

第二,探索建立竞争性资金分配机制。现在农业农村发展很多方面的投入,是“普惠式”分配的,不管各地情况如何、条件怎样、积极性高低都得给。针对这些问题,可以考虑探索建立竞争性分配机制,竞争立项,奖优罚劣。你愿意干、有条件干,而且能干好,就多给资金;不愿意干的,不具备条件的,或者干不好的,就少给资金。当年没把事干好的,下年度减少支持。而且资金拨付方式也要相应改革,不要一下子都给,可以用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办法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使用。通过这种竞争性的分配方式,可以调动各地干事、把事干好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

第三,探索建立财政支农资金效应放大机制。除去必须由财政直接投入的项目外,其他可以通过财政贴息、风险补偿等方式进行支持,效果会更好。这方面财政部这几年一直在探索,我认为力度和规模可以更大一些。前两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合作,拿出一个亿财政资金用于补贴利息,撬动了银行18个亿的信贷资金投入,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此给予充分肯定。很多农业建设项目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做,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当然,有些领域的建设若这样做,还需要通过相关改革创造条件。比如,近几年辽宁、黑龙江、吉林等地在引入社会资本投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遇到的问题是,由于现有的水资源收费制度不合理、水价偏低,难以补偿投资,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不高。最近国务院在研究水价制度改革问题,方向是逐步使水价反映水资源的稀缺程度,如果这一改革推开后,财政再适当给予一些补贴和补助,就可以调动社会资金投入水利的积极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的来源就会大大拓宽。最近中央正在安排农业方面的一系列重大改革,将为建立财政支农资金效应放大机制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

第四,探索建立农业公共服务购买机制。除必须由政府部门直接提供的公共服务之外,农业农村其他的服务,完全可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委托社会中介组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各种其他社会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等来承担相应任务。这样做,既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也有利于推进农业事业单位改革。一些地方已经进行了试点,效果不错,下一步要在面上推广。

第五,探索建立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机制。现在农业财政资金大体上是按部门切块分配,经常是同一件事,各相关部门都有一定的资金投入,结果是各自为政、项目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中央强调要整合涉农资金,并在黑龙江省进行试点,目前来看尽管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难度也很大。因为资金是从中央部门“戴帽”下来的,地方上要整合,或者整合不动,或者整合后对当地的资金投放减少,地方有顾虑。要真正地解决这个问题,恐怕还要从源头上想办法,从中央层面改革资金分配机制。当然,这件事情极为复杂,不一定马上能做到,但可以研究一下能否在某个方面、某个领域取得突破,以积累经验、形成共识。

第六,探索建立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评价考核体系。这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对提高资金配置效率至关重要。现在各方面对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说法不一,多是从一些具体事例中得到的,实际情况到底如何是说不清楚的,因为没有面上的、准确数据和科学的指标体系做依据。有关方面要高度重视这件事情,抓紧研究建立数据收集、监测、分析、评价体系。

nlc202309041322

四要发挥财政对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导向作用。每个部门都有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农业部门有他的长处也有他的局限性,有些事情需要财政部门的同志从综合的角度来统筹考量。财政部门要主动作为,发挥财政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导向和推动作用。在这方面,财政部门已经做了不少工作,可以在这个基础之上继续往前推进。比如,在推动高产优质苜蓿种植上,财政部就发挥了关键作用。大家都知道,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牛奶产量和质量方面有很大的差距。从奶牛品种上来讲,基本没有差别,因为我们国家主要的奶牛品种都是从澳大利亚等国引进的,但在澳大利亚能产八九吨奶的奶牛到中国后却只能产四五吨甚至更低。从质量上来讲,我们的牛奶差得更远。这是为什么?研究表明,我们国家养奶牛主要是喂玉米、秸秆等,而西方发达国家喂奶牛主要是苜蓿和青贮。现在美国,苜蓿是第三大种植作物。过去我国也有一些地方种植苜蓿,没有好的品种和科学的栽培方式,苜蓿产量低、质量差,优质苜蓿主要靠进口。前两年,在胡静林同志支持下,财政部农业司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率先提出来实施全国优质苜蓿行动计划,每年拿出5个亿资金予以支持,当时业务主管部门的有关同志对这个事并不积极。优质苜蓿行动计划搞了一段时间以后,效果非常好。前几天国务院领导同志到河北考察地下水超采治理,地方提出减少农业用水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苜蓿。国务院领导同志当时还跟我说,下一步要考虑在别的具备条件的地方发展苜蓿。近日国务院领导同志研究黑龙江、吉林粮食收储的时候,也提出在玉米供求相对充足的情况下,国家既要继续支持玉米生产,也要研究支持结构调整的措施。实际上最近这几年农业方面出台的政策,有很多都是财政部门同志提出来的。从今后看,怎么更好地发挥财政部门综合性强、站位高、视野宽的优势,引领农业发展方向,推动深化农村改革,还有很大的空间。这个事情做好了,对提高农业资金配置效率也会产生积极作用。

三、关于农研会工作

最后,我再简单谈谈农研会的工作。过去我对农研会的情况有所了解,知道农研会围绕“三农”改革发展和财政支农,组织有关方面专家做了大量调查研究,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受到了财政部和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成为重要的决策参考。这两天,我认真看了农研会的工作报告,感到农研会对当前农业农村形势的把握是准确的,今后的工作安排是全面的,只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农研会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去年以来,从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到中央有关部门,都强调要加强中国特色智库建设,中央为此还专门发了一个文件,这是前所未有的,也为继续做好农研会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更好的环境条件。农研会要在过去很好的基础上,按照中央要求,适应形势需要,进一步找准自身定位,明确重点任务,拓展研究领域,提高研究水平,充分发挥好智库作用。比如,现在国务院一再强调,政策出台要搞第三方评估。最近国务院出台的几项重要政策,就分别请了中国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进行评估。像财政支农政策和资金投入这一块,农研会能不能在财政部支持下,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估,为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提供支撑?其中,提高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这件事,涉及农业、财政等诸多方面的体制和政策问题,农研会是不是也可以做一点研究?这里只是个人的一些粗浅想法,不一定正确,谨供参考。

(作者系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

支农资金 篇4

财政支农资金主要是指国家财政收入中用于推动农业科学生产, 促进农村全面发展, 帮组农民改善民生问题的资金投入, 具体项目涉及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类的固定资产投资, 以发展农业、改善生产条件、优化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用为目的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 以保障贫困农业人口正常生活为目的的财政扶贫资金等。

随着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加, 农业的生产条件获得了极大的改善, 农村的各项事业获得了全面的发展, 农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大幅提升。此外, 近些年来, 财政支农资金将注意力转向农村社会生活领域, 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公共环境的改善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 使农村居民的生活变得更加安全、更加和谐、更加稳定。

二、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管理部门多且分散、资金下拨不及时

我国的政府体制比较复杂, 涉及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部门多且分散。一方面, 专项资金通过层层下拨才能从上级主管部门流通到最基层的需求部门;另一方面, 涉及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部门多而分散, 各部门之间协调性较差且存在各自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现象。以上两个原因导致财政支农资金的下拨不能及时到位, 影响到相关项目的正常运行。

(二)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资金严重浪费

首先, 部分财政支农资金的投资项目未经过科学、合理的评估即通过了审核, 部分投资项目不具可行性, 但是处于地方利益的保护最终获得了批准, 这些行为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其次, 财政支农资金垂直下拨, 资金使用状况不属于财政预算的范畴, 因此可控性和可监督性较差;最后, 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 舞弊现象时有发生,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三) 地方配套到位难, 支农项目未能如期完工

一方面, 有些欠发达的地方经济基础比较薄弱, 部分支农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地方自筹的资金和配套设施到位不及时;另一方面, 部分地区或部分支农项目只注重项目的申报, 资金到位之后却未按照申报计划来合理使用资金, 甚至有些地方的支农项目根本就没有开工建设。无疑, 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财政支农的意愿, 影响财政支农项目正常运行的同时也降低了财政支农资金的利用效率。

(四) 财政支农资金的分配结构不合理

财政支农资金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提高农业生产力, 发展农村事业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因此,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是基础, 应予分配比重较高的资金。但是, 到目前为止, 我国对农业行政事业的资金支持力度要远远高于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水平,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但是基于我国农业生产力的水平还比较低, 发展生产力应是当务之急。

(五) 支农项目分配过均, 科技含量低且难以发挥规模效应

一方面, 为了保证财政支农资金分配的公平性, 国家将支农资金用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各项事业中。但是这样的投资会使得必需的、规模大的项目获得不了充裕的资金支持, 比如说在农业生产基础设施领域的投入、对农业科研事业的投入、对农民公共医疗、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都不足以满足当前的需求。另一方面, 支农资金分配过于分散, 发挥不了应有的规模效应。总之, 虽然每年国家拨付大量的财政资金用于改善农业和农村的现状, 但是农民的收益尚不明显。

(六) 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力度小

在传统经济体制下, 我国农村的经济结构相对比较单一, 因此对于农村经济这一领域, 国家在选择支农对象时多以集体所有制的乡镇企业为主, 很少会考虑到个体或者私营经济。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发展, 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从事个体或私营经济, 这部分人群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关注的一个群体。此外, 虽然农村的个体或私营经济蓬勃发展, 但是其固有的弊端加之农民不科学的经营管理使得这部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因此, 国家应该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和必要的指导管理, 使其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

三、改进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对策

(一) 建立科学、完善的支农项目数据库

各级财政部门和其他管理部门应该相互协调, 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对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扶贫等符合条件的财政支农项目建立一个完善的数据库, 力求做到重点突出, 并且努力实现规模效应。

(二) 严格支农项目的申报工作

相关部门一定要对财政支农资金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而且一定要保证论证过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监督部门要对这一过程进行监控, 切实保证符合国家政策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必需的并且可行的项目获得充裕的资金支持。

(三) 加强支农资金管理

首先, 对财政支农资金设置专门的账户, 做到专款专用, 切记与其他资金混用;其次, 要改变目前财政支农资金的支付环节, 制定规范、合理、高效的支付方式和支付环节, 加快支农资金的下拨速度, 保证支农项目按照计划顺利实施。最后, 应制定配套的机制来加强支农资金的审计监督力度, 建立、健全追踪跟踪系统, 保证支农资金安全的到达支农项目。

(四) 制定资金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一方面, 要以法律、法规或者行政规定的形式将资金管理政策明确下来, 以保证支农资金的下拨、支农资金监督及支农资金的运用等有法可依、有章可寻;另一方面, 要明确各部门的责任, 并建立完善的责任追究制度, 杜绝违规事件的发生并且保证事故发生后能够对违法乱纪的人员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 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及非公有经济的支持力度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速度更缓慢, 国家应该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的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给予特殊照顾。此外, 财政支农资金应该加大对农村非公有经济的支持力度, 通过改变一部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来帮助一部分农民先富裕起来, 然后先富带动后富,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 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对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深远意义。加强财政资金的管理有利于合理配置公共资源, 有利于发挥规模效应、集中力量办大事, 最终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同时促进农业生产、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摘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 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对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分析了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以期对相关部门有所帮助。

关键词:财政支农资金,项目,资金管理

参考文献

[1]张韶华.财政支农资金管理行为若干问题分析[J].农村经济, 2007 (02) .

[2]游本泉.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对策[J].财政监督, 2007 (01) .

[3]游本泉.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探讨[J].江苏农村经济, 2011 (03) .

[4]蔡农.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重在机制创新[J].中国财政, 2012 (01) .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经验材料 篇5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组织保障到位。

为使我县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能顺利开展,我县涉农部门高度重视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不断完善部门职责,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并按照“政府领导、财政牵头、部门配合”的协调机制,积极建立和健全我县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机制。一是明确部门分工。项目的管理、组织实施、检查验收等工作均由主管部门根据行业分工,分别牵头具体负责;项目资金的申请、拨付、报帐及监督等管理工作由各级财政部门负责。二是落实整合措施。第一,完善现行支农资金管理制度。结合“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年”活动,县财政局按照资金分配规范、资金使用有效、管理监督严格、职责效能统一的要求,对现行支农资金使用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避免互相矛盾抵触和彼此交叉重叠。第二,清理现有专项资金。按照“并、转、停、整”的原则,对现有专项资金认真进行评估论证和清理。第三,建立有利于支农资金整合的预算分配机制。第四,建立健全支农资金的管理监督机制,采取得力措施,确保资金使用安全。第五,建立支农资金整合协调工作机制,形成在同一项目区资金的统一、协调互补和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口管理的“统分”结合的工作联系制度。

(二)着力创新财政支农机制。

一是努力增加资金投入。用足用好省、州帮扶政策和国家产业政策,积极上报各类投资项目,争取得到上级更多的资金投入。二是整合财政支农资金。以主导产业或重点建设项目为资金整合平台,整合各类支农专项资金,统筹使用,建立规范高效的政府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切实发挥支农资金的整体效益,使财政在支持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发动群众捐资投劳,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四是挂点联系,结对帮扶。在明确我县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的前提下,为进一步整合社会力量,发挥部门优势,齐心协力建设新农村,县五班子领导分别挂点联系全县各乡镇新农村建设,并选择了68个县级部门做为全县新农村试点村的县级挂点联系部门,落实工作职责,督促、指导、帮助挂点联系乡镇、村委会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建立健全了帮扶激励机制。各级挂点联系部门通过争取政策、资金扶助、无偿服务、免费宣传等不同方式,力所能及的对新农村试点建设给予帮扶,确保了我县几年来新农村建设试点和县、乡、村新农村试点的顺利开展。

(三)明确原则,资金使用到位。

在整合支农资金项目选择环节上,一是科学规划、突出重点。依据我县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规划,确定1-2个主导优势产业项目,以项目发展规划来确定整合资金的实施计划和工作重点。二是先易后难、稳步推进。采取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实施的方法,分步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先行试点,总结经验,完善机制,逐步扩大整合范围。三是改变过去只为争取上级财政投入才进行的消极整合,通过充分理解整合的重要现实意义,从自身找准资金整合的突破点,以实在的项目成效、可行的体制机制措施、完善的成功经验来争取省州更大支持。

我县财政整合试点资金集中重点支持了两类项目建设:一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支持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当地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热点问题,集中资金、突出重点,认真做好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水利工程岁修工作,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生产能力。

(四)突出平台,资金监管到位。

一是以新农村建设为平台,采取直接统筹和衔接统筹相结合,纵向通过县、乡、村三级共建,横向要求各部门同心协力,集中全力抓好51个新农村建设,给每个自然村的支持资金达到至少15万元以上。

二是以农业产业发展为平台,归并整合产业发展资金和零散资金。我县农业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低,质量不优,品牌不响,竞争力不强,产品有特色而没有优势,产业有优势而没有规模。近年来,由财政部门牵头,联合农口部门,以优势产业为抓手,整合农业产业化项目资金、林业产业化项目资金。

三是以农业生产发展基础设施为平台,集中整合资金,解决农村水利设施问题。

按照上述三种模式,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使用整合资金,形成一种左右联合、上下联动的支农资金整合态势。针对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项目资金来源渠道广、涉及部门多的特点,我县根据项目属性,要求整合试点实施的计划项目,要在县委、县政府的统

离魂记 黄巾力士 未来军医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

一领导下,由县财政部门会同各农口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我县各部门注重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监管,定期督促检查试点县整合资金的使用情况,建立一种及时向省州财政反馈资金整合进展情况的制度。在项目管理上,一是完善项目立项机制,规范项目立项行为;二是强化约束机制,实行工程招标制、物资集中采购制和资金报账制;三是完善监督机制,实行管理责任制、工程监理那一世小说网 http://制和监督跟踪制、监督抽查制;四是建立全县支农专项项目库,对各地整合的优势产业项目统一进入项目库进行管理。

二、整合支农项目资金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产业培植初显成效,农民收入稳步增加。

围绕先进生产进农家,结合全县资源分布和区位状况,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继续着力抓好粮、烟、畜、核桃、蚕桑等特色产业,积极培育坝区、半山区优质粮烟经济带、蚕桑产业经济带,山区核桃、板栗林果特色产业经济带,建设优质粮烟、核桃、蚕桑、养殖专业村,一村多业,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的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农村经济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农民产业增收,带动了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二)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通过整合水利、林业、交通、农业、扶贫等项目,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加强了农业和农村水、电、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显改观。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通过村间道路硬化、文化活动室建设、架水、改厕等项目实施,使贫困村脏、乱、差面貌得到有效整治,村社面貌焕然一新,贫困人口素质得到提高,精神面貌有了明显转变,崇尚科学、文明进步、勤劳致富已成为群众追求的时代新风尚。农民学科技,比致富的风气越来越浓厚,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不断高涨。根深蒂固的“等、靠、要”思想已被“宁可苦干,决不苦熬”的坚强信念所代替,封闭自守,小满即安的小农意识已变为主动开拓市场,加快发展的自觉行动。

(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农村文化活动得到丰富。

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积极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巩固提高“普九”成果,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突出村文化室、文化活动场地建设,完善村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加强新型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培强新农村建设农民主体,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通过全县大力开展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把扶贫济困同五个好目标结合一起配套抓,有力地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生产生活中实际困难,既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真正践行了“三个代表”,又有效提高了基层组织带领群众解决温饱的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巩固了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的核心和作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各种文体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四)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深入实施“云岭先锋”工程,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加强基层组织阵地建设,提高党员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本领。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搞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引导农民自主开展新农村公益性设施建设,形成了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建设新农村的良好局面。

(五)促进了多元化农业投入机制的形成我县在整合支农资金试点中,明确“政府补助、补贴为辅,农民自筹、投劳为主”,通过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机制,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引导、鼓励和激发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共建共享新农村的热情,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项目实施以来,农民自筹及投劳折资5000多万元。

(六)有效整合各个职能部门的支农力量

按照“围绕项目建产业、围绕产业建基地”的原则,以项目、产业或区域规划来设计项目、争取资金,努力实现建设项目集中、建设地点集中、资金投向集中的要求,以项目整合带动资金整合。对县发改委、交通局、财政局农开办、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畜牧局、扶贫办、国土资源局等部门实施的项目和计划申报的涉农项目进行统一清理,由财政部门进行归类汇总,纳入支农资金整合项目范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项目实施主体不变,由县级有关部门和项目实施乡镇相互配合,负责搞好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实施,督促工程建设单位严格按项目计划进行施工,做好项目的监督管理和检查验收工作。同时,将项目的争取和实施纳入目标考核,并通过以奖代补方式适度解决部门工作经费。

(七)在整合支农资金过程中完善了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制度

**县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把阳光操作贯穿于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在整合支农资金过程中进一步完善了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制度,具体包括:完善项目公示制,规范公示的组织、范围、内容、形式和公示反馈情况的处理,广泛接受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监督;完善项目招投标制;完善项目监理制,细化监理范围及内容、监理合同与监理程序、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的权利与义务,发动项目区群众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完善竣工工程管护制度,工程竣工后,乡镇和村社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管护资金和管护人员,对工程设施实施管护。

山西省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模式研究 篇6

一、关于财政支农资金在理论上的定位

依据公共财政理论和农业的特点及实际,财政支农资金又称农业财政支出、农业财政投入,是指政府财政预算安排直接和间接用于支持“三农”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支出或资金。从广义上讲,所有投到农村、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以及用于农民的生产、生活、教育、文化卫生等有关的财政资金都可称为财政支农资金。财政在任何时候都要以支持和保护农业为己任,财政支持农业符合公共财政理论要求,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公共财政支持“三农”是偿还对中国“三农”的历史欠账的要求,符合财富创造的本质要求,符合国民经济共生性的客观要求,也符合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山西省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模式

山西省财政在加强支农资金管理推进支农资金整合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归纳起来主要有建立完善管理制度,优化财政支农结构,确保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的三项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之一:以试点县支农资金整合为重点,以各级财政预算编制为突破口、建立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制度。“十一五”以来,根据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意见,山西省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及整合历时九年,经历了不断思考、积极探索、认真总结、深入推进的发展过程。支农资金整合经历了三个阶段:2006年至2009年全省以35个试点县为重点,整合涉农资金建设新农村。2009年至2011年,以省级农口开展农业发展专项资金为整合平台,对省级农口进行整合,以整合后的项目工程为重点,在全省实施。 2011年至2014年紧紧围绕中央下达的建立现代化农业示范区,确保粮食安全调整支出结构、保证支出重点,加强完善了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县。

具体做法是:

1.制定了整合支农资金三个管理办法。

一是制定了试点县整合支农资金管理办法。2007年,山西省财政晋财农[2007]306号文件出台了《关于印发我省支农资金整合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明确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县整合原则、整合范围,并要求积极开展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建立“以点带面、循序渐进、突出重点、注重绩效”的支农资金使用管理试点县整合办法。

二是建立了省级整合支农资金管理办法。为深入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开展,从2006年起省级财政建立了支农资金整合和统筹领导组联席会议制度,以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晋财办【2006】8号下发了《关于成立山西省财政支农整合工作协调领导组的通知》对由财政部门内部,通过联席会议通报情况,协调统筹安排资金,避免交叉和相互脱节。各试点县也相继成立支农资金整合领导组和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了支农资金使用安排信息通报制度、支农资金整合会审制度、支农资金管理制度。深入推进各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建立和完善了省级支农资金整合高位协调机制和试点县整合协调合理性制度。

三是建立了各级财政预算编制管理办法。2011年我省财政制定了《贯彻落实财政部支农资金精细化管理具体意见》(晋财农[2011]53号),对各类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清理、评估,掌握了详细的基础数据,为完善整合制度、创新资金管理打下基础。2012年和2013年在省级预算编制方案的基础上,印发了《省级财政支农项目支出预算立项报告(标准文本)》和《细化支农资金支出预算编制,强化预算管理考核的通知》,从源头上健全和完善了支农资金整合细化预算编制管理办法。

2.探索两个整合模式。

一是试点县的整合模式。2006年财政部农业司对山西省石楼县整合支农资金推进新农村建设,做了全面总结。结论是,贫困县整合支农资金切实可行。做法是:以县域经济规划为统领,整合支农资金。支农资金整合的形式是集中投入,集中投入目的是提高效益,而提高效益最关键的是投得准。围绕投得准,捆得紧,用得好,石楼县委和政府规划了五大工程。即:以移民开发为主体工程,以退耕还林生态建设、枣化杏化产业发展、一桥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利用煤炭和建材资源发展工业为支撑工程。本次我们对2013年支农资金整合的情况进行了调研,截至2013年底累计整合各类资金约7.55亿元。这些资金全部用于48个新农村建设重点村的住房建设、环境改造、基础设施配套、产业开发与生态环境改善。以政府统一组织为主导,开展整合资金的各项工作。县政府成立了“石楼县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领导组”,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突出重点,突出效能,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根据县域发展规划,制定出支农资金整合的分年度实施计划,确定项目资金投入地点,负责整合项目的统一上报、批复下达。以整合的财政支农资金为主体,引导社会资金集中投入。以强化项目管理为突破口,提高整合资金的成效。建立项目库;统一上报项目;统一项目批复;统一组织实施项目;严把工程质量关;建立监督制度。以创新机制为手段,切实完善支农资金管理模式。县财政局设立财政支农资金整合专户;资金实行报账制管理;对项目资金实行分期拨付和直接拨付两种办法;建立绩效考评制度:一是要下放上级政府支农投入的项目审批权限,彻底革除因项目审批权限过高而导致的项目针对性不强,投入指标和资金到位晚等不利于县级整合资金的弊端。二是要改革目前主管部门既管项目又直接下达专项支农投入的做法(如列入中央级预算的资金)。三是要取消所有上级政府支农投入中不合理的配套要求,增强县级整合投入、集中使用资金的主动性。四是要继续深化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当前应当大力推行“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乡用”的做法,应当规范转移支付办法,做到转移支付指标早确定、早见面、资金早到位,应当减少专项转移支付,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试点县均以规划先行、重点项目为平台,统筹安排资金的整合管理模式。

nlc202309042244

二是省级财政部门和农口部门的整合管理模式。财政部农业司2008年对山西省省级支农资金整合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将调查研究报告[2008]第11期印发全国。山西省财政以省政府确定的重点工程为项目平台,积极推进省级支农资金整合。各部门在编制项目预算时,围绕“十一五”以来的重点工程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调整支出结构,实行存量调整与增量集中相结合的办法,对存量资金合理归并支出项目,将增量资金集中用于重点工程。农业部门整合了现代农业提升工程,即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工程;新农村建设工程;特色农产品基地县建设工程;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现代农业实用技术人才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沼气富民工程。林业、水利、农机、扶贫都以这种模式进行了整合。2014年按照“盘活存量、优化增量、集中统筹、保障重点”的工作思路,财政厅印发了《细化2014年省财政支农项目支出预算编制的通知》,从公共财政保障范畴、专项资金安排政策依据、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和结余资金情况三方面对专项资金进行清理。凡不属于公共财政政策保障范围的,省级财政涉农项目支出预算不予安排。对市场可以发挥调节作用的、竞争性涉农领域及范围的补助专项,原则上予以取消。执行期限到期的、目标任务已完成的专项,撤销其专项;对具有财力性补助性质的专项、需要连续执行的、分配数额相对稳定的专项项目,划转列入一般性转移支付。

管理模式之二,不断优化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结构,集中财力,发展主导产业。

1.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得到了初步优化,使用效益逐步提高。2013年通过整合和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整合压减目级项目支出1.29亿元。整合资金重点保障了2014年继续执行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资金需要。水利厅通过归并整合项目资金1.5亿元,用于100座小水库建设。省扶贫办整合调整扶贫资金6500万元,用于“百企千村”扶贫开发工程。农业厅整合调整资金4861万元,用于动物疫苗、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公共支出和强农政策。

2.紧紧以重点农业项目为依托,集中财力,促进主导产业发展,增加了我省的粮食产量。山西省按照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求,集中资金投入到占全省粮食总产量70%的玉米产业上,促进了全省主导产业发展。2008—2012年,省级财政安排近10亿元(其中:中央资金6.3亿元),支持和带动农户投入。省农业厅实施玉米丰产方地膜覆盖和省农机局实施机收秸秆还田技术,累计实施2125万亩,每年生产玉米70亿公斤以上,为我省粮食稳产增产做出积极的贡献。

管理模式之三,以农民增收为重点,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省级根据全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以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为平台,整合试点县级财政专项资金,主要包括畜牧标准化生态养殖基地建设专项资金和农业设施蔬菜建设,扶持奶牛、生猪等区域优势产业。全省各级财政整合试点县整合资金规模由2007年的53亿元增长至2013年的98.5亿元,增长幅度超过76.4%。

2008—2013年,山西省以中央现代农业发展资金为平台,整合地方相关资金,全省各级财政集中资金对全省设施蔬菜和牛羊产业进行了连续扶持。省政府配套出台了牛羊产业“三补一贴”、设施蔬菜大县奖补和贷款贴息等扶持政策,促进了产业快速发展。设施蔬菜每年新建成20万亩,“十二五”末,全省预计新增了100万亩。牛羊良种改良、存栏出栏稳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明显,有利促进了农民增收。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7年的3665元提高到2013年的7153.5元,其中农业经营性收入占36.7%。

三、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大部门、小政府”条块分割的矛盾依然突出。我国现行财政预算管理体制为部门预算,财政收支科目也都是按照各部门职能划分的,各级部门尤其是中央、省级部门拥有很大的资金、项目分配权,项目一统到底,资金戴帽下达,这就形成了大部门条条管理的结果。国家现行财政体制分税制解决“收”的问题,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但作为“支”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作为国家各级政府为块块管理,在项目的具体执行过程中,如果县级农口主管部门上报项目和县政府总体规划相脱节,上级下达的项目计划肯定与县级政府的规划不一致,这就是大部门小政府在项目分配上表现相悖,而且这种情况普遍存在、十分突出。

2.中央、省两级支农资金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繁杂、资金戴帽下达是当前影响支农资金整合深入开展的最大难点。尽管各级财政不断加大了对涉农资金的投入力度,但每一笔专项资金目标任务不同、资金用途不同,专款专用,要求明确支农资金整合的范围只能是县级本级的整合,对上级资金只能是统计而已。

3.上级财政部门要求县级配套资金过多,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县级财力支出。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2012年我省国家级贫困县财政支出的各类配套资金高达8000万元左右,这给本身不宽裕的县级财力带来一定影响。建议从实际出发,在经济下滑、财政短收、收支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合理调整县级配套资金,缓解县级财政财力困难。

(二)几点建议。

1.加快职能转变促整合,逐步理顺财政支农资金分配管理体制。党的十八大提出“稳步推进大部门制度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的要求,从中央到地方首先从部门机构编制入手,建立“大职能、宽领域、少机构”的政府政务综合管理组织体制,减掉职能交叉,完善行政运行机制。通过大部制改革,组建“大农业”部门,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管理以及农村社会事务管理等职能有机整合至同一部门,打破部门间利益矛盾,降低协调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强化“三农”高位协调的领导力、统筹力、执行力。有利于避免财政支农资金多头分配、多头管理的局面,有效杜绝基层项目多头申报的情况出现。

2.健全完善公共财政支农政策体系促整合,着力提升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建立财政支农的公共保障机制。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公共财政的要求,健全完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坚守底线山西省6000万亩耕地,科学界定财政支农保障支持范围,大力优化调整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将财政支农政策重点转到农业基础性、公益性和服务性领域。具体建议,中央及省级财政支农政策重点负责公益性、突发性救灾防疫项目,其余基础性、生产性资金、服务性资金全部切块下达到县。中央、省两级应退出直接戴帽下达生产性专项转移支付项目领域,如各类农业补贴、小麦一喷三防、现代农业建设等等。清理归并财政支农项目资金,逐步退出一般性、竞争性涉农领域。加强财政中长期支农政策研究和管理,强化年初支出预算管理的刚性约束,提升财政支农资金效率和效益。继续加大财政支农项目支出结构调整和优化,集中财力保障中央和我省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加大对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管理的监督检查力度,实施全程绩效评价,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高效运行。

nlc202309042244

二是明确建立财政支农资金支出责任主体管理模式制度。严格执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逐步理顺事权关系,相应承担支出责任,进一步明确支农资金投入主体。目前,农业投入责任主体不清,影响财政支农支出投入效益。①例如:每年农业部直接戴帽下达省农业厅2000万元,列入中央部门预算管理,资金下达地方财政全然不知。②财政农业粮食补贴项目对增加农民政策性收入,稳定了种粮面积,调动了种粮农民积极性,实际中有转化为农民生活补贴的倾向。山西每年粮补34.5亿元,良种补贴4亿元均用一卡通发给农民,农民直接用于良种支出多少,无法统计核实。土地流转后,国家各类生产补贴资金、资金支出责任主体发生变化。是继续补给原承包户,还是补给流转大户,这些均需要合情合理合法给予解决。③省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出台与省财政预算编制时间上不同步,影响和冲击了年度预算编制的严肃性。因此,整合政策资源,理清管理职责,明确投入主体,建立支农资金支出责任制度很有必要。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管理模式建议划分为三个类型,生产经营主体、服务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主体。

三是继续完善现行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模式制度。①继续加快建立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监督体系,加强财政支农项目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是各级涉农部门包括财政部门的重要职责。②继续建立和完善了项目责任制、项目招投标制、质量监督制、竣工验收制、验收结果鉴定书、财务决算制。③继续坚持支农资金分类分级管理,净化支出内容,界定支出级次。规范预算编制管理,强化预算执行,减少追加预算的随意性。严格专项资金立项管理,大额专项充分论证,建立支农资金全程绩效考评制度,做到绩效考评、预算编制和预算管理相结合,把绩效考评与管理责任以及资金分配、项目立项挂起钩来。④继续重点加强资金拨付管理和监督,坚持县级集中报账制管理,规范基层财务管理,坚决制止纠正“以拨代支,使用自制票据,有的甚至白条代发票现象。⑤继续重点坚持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支农财政专户制度。坚持这项制度主要是减少中间环节,资金不在农口部门资金账户下留停,直接拨付到项目实施单位,加快资金周转下达的速度。⑥继续坚持财政资金以奖代补、以物代资等政府采购相结合。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⑦重点推进财政资金切块下达到县级与项目备案审批制度。同时坚持一条底线,各级财政系统不直接管理项目的实施,项目的实施应该由农口各部门负责。⑧严格界定财政管理的范围。公益性、社会性、生态性、可持续发展项目财政部门协助农口部门管理;但生产经营性项目只限贷款贴息有偿使用,更好地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课题主持人:

王树红 李世山

课题组成员:

王树红 李世山 张太生 翟彦铭 吕凤祥 杜雁梅)

责任编辑:洪峰

强化支农资金管理的对策 篇7

一、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现状

当今财政性支农资金管理在促进了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矛盾。

1. 地方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其主要表现在可用财力不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缓慢,“吃饭财政”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观,这使得部分地区支农任务与配套能力不相适应。由于地方财力的限制,导致支农资金难以按比例增长,地方支农配套资金难以落实到位。

2. 项目计划建设和资金拨付存在时间差。

资金拨付不到位,使有限的专项资金没有发挥应有的使用效益;资金分配不及时,导致资金在中间环节闲置或被挪作他用;资金来源分散,不利于监督管理,尤其是上级农业等主管部门直接拨入的资金,脱离财政部门的监督,资金使用失控。

3. 政府各部门管理财政支农资金体制不顺,管理职能交叉重叠。

财政支农项目管理部门不仅有农、林、水等具体管理部门,还有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资金管理部门等,各部门各自为政,多头争取上级资金,配合协调不畅。部门之间职责权限和范围划分不清,管理职能交叉重叠,资金条块分割,有财政部门管理的资金,也有主管部门管理的资金,资金管理过于分散。

4. 部分单位和人员对支农资金的专项性认识还不到位,各单位会计素质参差不齐。

部门行政长官意志现象仍然存在,有的部门把搞项目看成是增加单位资金来源,“富”单位的机会,雁过拔毛,在项目上揩油;有的部门受到利益驱动,利用已建项目套取上级资金,实现部门利益;有的部门领导方式、方法不力,财务管理不严,专项资金的管理没有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有的部门领导认为只要个人没揣腰包,怎么用都可以,没有真正做到专款专用、按期使用。

5. 支农资金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监督检查机制也不完善。

制度上的不健全、管理上的不规范,必然导致资金在使用上的损失浪费。目前,各地出台的管理制度、办法、标准不统一,增加了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难度,而财政支农资金工程实施中也存在重要钱、轻管理的现象。

二、当前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财政支农资金政策不完善。

部分支农资金指向不明,项目点多面广,资金严重分散。一是在政策体制上管理权限和职责不清,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各级财政职责范围划分不清,特别是在农业投入方面,哪些该由哪一级政府投入,哪些该由农民投入,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往往造成单纯依靠上一级政府投入或资金损失浪费的问题。在事权和财权的划分上,一般表现为基层事权大而财权小,上级事权小而财权大,这样不利于调动基层工作积极性。二是在投放结构上,未能完全体现社会公共需要。在资金投向和范围上虽然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作了一些调整,但一些由政府投资的范围又仍未很好地承担,存在财政投放资金比例失调和财政对投入的项目包揽过多的现象,特别是在农业基础设施方面,没能真正实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谁投资、谁受益”或“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同时,有相当一部分还是政府行为,还没有真正由农民、企业自己走向市场经济的轨道。三是在监督机制上,由于缺乏严格的机制和有效的制约办法包括严肃的责任追究机制,致使资金浪费现象较为普遍。由于很多是上级政策和体制性的因素,特别是负责申报和实施的主体都是平行的职能部门在运作,政府协调流于形式,县级财政难以有过硬作为。

2. 分散重复浪费普遍。

支农资金来源渠道多,受部门分割条条管理和专款专用制度的制约,地方在支农资金的使用中很难有效整合,致使地方政府难以集中财力解决“三农”事业发展方面面临的突出问题,影响支农资金更大效益的发挥。一是在现行管理体制下,各级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分别掌握着部分支农资金,相应地也掌握着这部分资金的立项审批权。基层项目申报单位向不同的主管部门多头申报项目,由于主管部门之间彼此不通信息,造成大量同一建设项目多头立项,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资金重复使用的浪费。二是一些主管部门对立项申请缺乏实地考察和认真论证,立项审批不严,缺乏统一管理,讲人情、论关系、看面子,甚至图谋单位或个人利益,以致出现个别项目“以旧顶新”或不符合规定的标准,马虎申报甚或虚立项目,影响了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由于部分支农项目的申报、审批不规范,资金安排的随意性较大,加之各地要求解决资金的项目繁多,资金分配就出现“撒胡椒面”的现象,安排项目点多面广但资金少。如一个需投资几十万元的项目只安排三五万元甚至一两万元,根本无法完成该建的项目,有的只是象征性地动一下,使一个地方的支农资金无法形成整体推进态势和规模效益。四是基层项目单位用不同部门和渠道投入的资金建设同一内容的项目,由于各主管部门互相信息不通,在检查验收时均认为已完成了本部门所立项目的建设任务,虽有党政领导分管,但往往迫于会上协调容易、实际配合难,增大成本和截留挥霍却无人问津。

3. 要求配套过多。

中央和省下达许多支农投资项目,一般都规定省、市、县和乡镇要资金配套。不可否认,这种方法对调动各级政府投资农业的积极性、多方筹资增加农业投入尤其是强化支农资金的监管起着积极有效地促动作用。但是,目前地方尤其是相当部分县、乡甚至市级财政都很困难,特别是大部分贫困地区县、乡财政连自身正常运转都难以保障,根本无法承受太多的资金配套要求,往往只能是项目开工后,上级的钱拿来用,本级配套拿不出来,造成资金缺口大,检查验收时大量造假,“钓回”的上级项目资金用了再说,而该配套的资金长期空转,致使建设项目成为“半拉子”工程。

4. 资金到位缓慢。

支农资金核算和管理尚不规范,项目执行和资金拨付滞后,影响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特别是到县、到镇、到项目的资金更是困难重重。项目预算指标下达后,一些地方由于财政资金调度困难,未能及时拨付。更主要的是资金运行的中间环节过多,关卡因素复杂,致使资金迟迟不能到位。如:有的资金财政拨给主管部门,主管部门拨给下属单位,下属单位再拨给承建单位或项目,更有甚者把管钱拨款当作一种权力行使,致使支农资金“漫游”时间较长。尤其在部分乡镇,资金滞留时间最长,拖、卡、压甚至随意截留挪用现象时有发生,而且有的还相当严重,致使项目建设无法按期完工交付使用的问题,在县级财政支农资金管理过程中也是相当突出的。

5. 资金使用违规现象较多。

支农资金项目不实,存在虚报项目、违规截留挪用等现象,一些部门(单位)受部门利益驱动或缺乏责任心,在支农项目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变相增加农民负担、损害农民利益等问题。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措施,资金在使用过程中,被截留、挤占、挪用的现象较多。如有的单位将专项资金用于弥补行政经费等,严重违反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规定。

三、对策与建议

1. 整合支农专项资金。

一个县的支农资金实行综合预算、捆绑整合使用,坚持财政统筹管理,保证支农的钱不出财政轨道。具体操作就是将所有支农财力,自申报、审批、立项和批复后,整个资金运行的各个环节,从中央到地方,地方各部门之间,直至实地投入到所立的项目上去的过程,都要封闭运行在财政轨道上。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对口指导申报、立项、论证可行性报告以及具体组织项目实施等事宜,保证所建项目按时完工交付使用。在具体使用支农资金过程中,实行专一的财务完成体系,包括零星分散的项目在内,一个项目一本账,每笔收支有对应账户,来龙去脉,一清二楚,直接对县级财政报账和审理,严禁项目实施主管部门将支农资金转移到自己设立的账户和财务系统。可试行对口部门指导申报和实施项目经费制度,按项目标的规模或类别比例提取经费,按实施的质量好坏结算多少。对于大型或资金过多过于集中的支农项目建设,实行监理制度,全面推行支农资金建设项目县级报账制,包括大型、零星,整个工程实施的会计账务要在县级财政核算,以确保财政支农资金运行在财政手中,一旦出现纰漏便于问责。财政部门要以身作则,主动负责监管,履行应尽职责,提供优质服务,保证资金畅通和核算监督得力。尤其要跟踪资金运行到底,直到所建项目顺利完工、交付使用、整个建设资金终审无误为止。

2. 完善支农专项资金报账制。

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应严格执行财政支农资金专户,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报账制管理。财政部门负责支农资金收支管理和监督检查,农业项目主管单位负责实施项目管理,检查验收和项目工程支出审核,农业项目实施单位作为支农资金的报账人,负责资金报账的日常核算和管理工作,项目实施单位将原始凭证和原始凭证登记表及有关项目的附件报主管部门签字、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才能报账办理拨款。严格贯彻执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人大、政府对各部门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应建立问责制,加强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使用真实性、效益性的考核,确保支农资金安全,努力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3. 工程实行全程监管。

在保留和强化原有财政内审和审计专审监督的基础上,实行财政、审计和纪检、监察职能通联监督和查处机制,建立支农资金监管专门机制,以稳、准、狠地打击违纪,惩治腐败,确保支农资金健康有效地运行到位,切忌不要等到违纪违规成定局、升了级而搞些事后“灾难性”的监管。笔者建议,除了保留原来财政内审和审计专审等监督机制以外,改变目前专项审查和立案查处“升级移交制”的作法,将县级所有支农资金纳入本级纪检、监察职能监督工作范畴,成立同一类别的专门内设监管机构,实行专门年审监管。凡是进入一个地方包括县乡支农资金,一律实行审计和纪检监察部门监督检查。立项承建单位包括村级组织或县级承建部门,在呈报给项目主管部门的《项目建设报告》的同时,也呈报县纪检、监察和审计等职能部门,提供监管依据,做到双管齐下,并进监管,封闭查处。尤其要严格项目建成交付使用前、呈报报告后由审计和纪检监察部门进行专项检查和终审,并均作出终审结论报告备案,该办的手续均要齐全规范,各建设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均要签字,各项后续工作均要完结到位,审计和纪检监察部门均要负责督办到位,最后由负责终审的主管机关和施行审查的相关责任人签字盖章,存档备查,以便追究和承担连带永久责任,澄清相互间的责任界线。

4. 建立支农专项资金绩效考核制度。

统一尺度,推选绩效考评机制,实行奖惩硬兑现,为支农资金管理实效保驾护航,包括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和责任连带机制。财政专项支农资金支出是政府公共支出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其建立绩效考核管理机制和制度,目的是强调公共支出管理过程中目标与结果的对应关系,形成一种新的面向结果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以提高政府管理效率、资金使用效益和公共服务水平,全面考核其立项目标完成情况,项目组织管理情况,项目的政策效应,项目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财务指标落实包括财务计划的科学性、资金配套到位、实际支出情况、财务管理状况、财务信息质量等综合情况。要以中央或省统一制定出台的《财政支农资金考核管理办法》为准,对所有支农资金使用项目效益考核,实行一个标准考评验收和分级分类奖惩,严格项目建设完成和绩效成果考核,对要考核的项目进行科学论证,形成标本,制定出台各个系列标准指数,便于客观公正考核。对没有设计标准的,硬性考核兑现,该追究责任的要追究,该扣减资金指标的要扣减,该取消项目的要取消,最大限度地保证支农建设项目见实效。

5. 建立支农资金使用绩效责任追究制。

如何管理使用好各级财政安排拨付的支农资金,确保支农绩效预算顺利实施,除经常性的检查监督外,那就是建立支农资金使用绩效责任追究制,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这也是确保支农资金绩效预算运行质量的一个重要保障措施。要明确地方政府、各部门、相关责任人对各项支农资金管理责任,层层落实责任追究制,推行首问负责制。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追究哪个环节责任人的责任。在对责任人处罚中要改变过去重经济处罚、轻对责任人的行政、刑事处罚的做法,推行重对责任人的行政、刑事处罚,轻对单位经济处罚。针对目前在一些地方,在使用管理支农资金中出现的屡查屡犯问题,要从机制上加以解决,那就是对当事人给予责任追究。只有推行支农资金使用绩效责任追究制,才能使地方有关部门的相关责任人感觉到现在的财政钱不能乱用,时刻都有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

6. 科学运用绩效评价结果。

各级财政部门在对所属地开展财政支农绩效评价工作中,要注重收集整理评价的数据,对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项目综合绩效评价后,要对一个地方、单位、部门进行评价的绩效进行反馈,并实行双方签字认可制。同时,要科学的运用支农资金绩效评价结果,逐步建立与绩效评价结果相衔接的支农资金预算安排和分配管理机制,使财政支农支出绩效评价好的地方、项目得到相应的奖励和激励;使财政支农绩效差的地方、项目在下一年少得到支农资金支持,甚至得不到支持,调动地方、部门自觉节约使用财政支农资金,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体现出会干事、能干事的地方、部门“多吃奶”,不干事、干不好事、干坏事的地方、部门,没有活干、没有饭吃。此外,各级财政部门要把支农资金使用评价结果作为制定财政投资政策、项目立项的重要参考。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的项目间的绩效差异分析和调研,查找没有实现预期绩效的原因和资金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及时调整政策思路、完善管理办法,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闵劲华.建立健全县乡财政支持农村发展的体制思考[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9,(6).

[2]李应宝.县级财政支农资金监管之我见[J].河北农业财会,2008,(2).

[3]陈娟,张华英,李东升.建立以财政支农资金绩效为导向的分配机制有关问题研究[J].河北农业财会,2008,(2).

[4]傅光明.新农村建设投入资金规模预测与管理机制创新[J].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7,(18).

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初探 篇8

关键词: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

一、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从近年来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检查、审计反映的情况来看, 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总的情况是比较好的,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 资金到位不及时, 支出进度缓慢, 项目单位存在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现象。

(二) 以虚假项目、虚假支出等骗取财政资金, 财务核算不规范, 会计管理工作薄弱。

(三) 各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缺乏财政支农项目的基本统计信息, 对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难以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评估。

(四) 项目实施管理缺乏严格的责任制。由于政府财政支农资金大部分是无偿投入的, 所以项目建设单位对资金的使用效果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和压力。

(五) 财政支农资金“重申报、轻管理”的现象仍然存在, 项目绩效管理尤其滞后。现在, 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的成果主要通过层层上报的统计数据来反映, 缺乏全面系统的量化指标进行评价。

二、加强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的思路和意见

(一) 抓好前期工作管理, 推行并不断完善评审工作, 提高涉农项目工作的管理水平

1. 推行财政涉农项目评审制度。

财政涉农评审制度是为适应财政支出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强化财政支农项目管理应运而生的一项资金管理制度。财政涉农项目评审就是通过评审、实地考察, 对与项目有关的技术、市场、管理、财务、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因素运用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判断项目的投资价值, 为财政支农项目科学立项决策提供依据, 同时也为财政资金规避风险, 实现项目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2. 不断拓宽评审范围。

由于来自业务主管部门的阻力, 有相当数量的财政支农项目没有能够评审, 建议今后申请的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必须经过专家评审才能最后立项。

3. 完善和改进评审方式。

在项目评审中推行现场答辩和实地考察的评估办法, 通过调研和现场考察, 掌握准确可靠的资料数据, 分析拟建项目的必要性, 技术上、财务上、经济上的可行性, 项目生产条件、产品市场供求趋势以及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等。受时间、精力、财力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 在项目评估方法上, 不可能千篇一律, 项目评估应根据项目的特点和重要性, 采取具体、灵活、有效的评估方法。

4. 以项目库制度建设为核心, 加强项目前期工作。

为提高财政涉农项目前期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涉农项目库的完善和充实应摆上重要位置。应选择一些开发潜力大、预期效益好、领导重视、群众积极性高的项目加入涉农项目库, 并充分发挥项目库的作用, 确保每年立项的项目均由项目库中选出。严肃立项程序, 凡是未进入项目库的项目, 一律不得上报立项。

5. 进一步完善专家库建设, 建立对专家库实行动态管理的长效机制。

要进一步扩充专家库容量和专业范围, 要有计划地选外省各领域的优秀人才纳入专家库, 逐步完善对专家管理方面的制度建设。

6. 加强队伍建设, 不断提高人员素质。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和培养, 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 提高本单位自有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 通过实行一系列的鼓励学习措施, 使每个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断充实自己、在实践中完善自己, 在岗位上成才、在工作中创新, 提高财政支农工作的组织水平和管理水平。

(二) 强化项目实施中的管理, 完善事中检查、事后验收的监督机制

1. 坚持由有相应资质的专业队伍和专业人员进行工程施工, 落实好工程质量责任制。

不断创新项目管理机制, 切实推行法人负责制、工程招投标制、项目施工监理制等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

2. 推行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报账制管理。

目前通过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实行报账制管理, 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借鉴农业综合开发报账制经验, 目前多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都开始推行报账制管理, 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实施报账过程中, 需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报账程序, 完善拨款手续, 严格把好审核关。对项目未经批准并在计划下达之前开工建设的项目一律不予报账。凡是审核把关不严或未按规定手续进行报账出现严重问题的, 相应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3. 实行财政支农项目的内部控制制度。

财政支农项目的内部会计控制, 就是在财政支农项目的决策与实施活动中, 由会计机构或人员通过运用会计手段和方法, 对工程项目全方位和全过程进行内部控制或管理。具体工作包括项目决策控制、勘察设计与概预算控制、招投标与合同控制、施工过程控制、竣工验收与决算控制等五个环节。充分发挥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作用, 需要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 切实加强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规范化管理, 不断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4. 加强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通过检查督促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

在源头选择对项目、安排好项目预算的同时, 要按照项目预算管理的有关要求, 加强项目的监督检查工作。在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的同时, 采取抽查、专项检查、与审计、监察等部门联合检查等多种方法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管理监督, 保证有限的涉农资金发挥更好的支农效益。检查项目资金是否落实到位, 支出是否合理, 严格防止资金被挪用或浪费。

5. 强化项目竣工验收管理。

财政部门要及时组织人员对完工项目进行验收, 也可委托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进行项目审计或验收。对在项目实施中存在严重弄虚作假行为的项目单位, 取消该单位今后的项目申报资格。

(三) 研究探索建立符合实际的农牧业绩效评价机制, 对

以前年度的部分项目进行跟踪问效, 为以后年度的区域性选项和立项提供科学依据。

1. 立足现实, 制定符合实际的农牧业绩效评价办法, 合理确定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体系。

绩效评价应当包括资金、工程、效益三个方面, 但不同工程和不同地区间的效益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 要按照不同类型项目确定工程评价内容, 按照不同类型项目确定效益评价指标和绩效评价衡量标准, 力争做到科学、客观、公正。

2. 认真组织专家参与, 扎实有效地开展评价工作。

组织专家直接参与是搞好绩效评价的重要保证。农牧业项目绩效评价涉及农业、畜牧业、林业、水利、科技等方面的行业规范和技术质量标准, 光靠财会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存在某种局限性, 要按照项目类型和绩效评价内容组织相关行业专家, 参照行业规范和技术质量标准评价衡量项目绩效。

3. 正确协调项目验收与绩效评价的关系, 实现绩效评价与竣工验收制度的有机结合。

竣工验收与绩效评价既有相似之处, 又各有侧重。前者侧重于检查资金和项目管理以及项目建设任务完成情况, 后者在考核工作绩效的同时, 更侧重于对项目效益的跟踪评价, 正确把握和协调二者的关系, 合理运用二者的成果, 既可以避免重复考评, 提高工作效率, 又可以使绩效评价指标和竣工验收指标有效衔接, 确保考核结果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4. 循序渐进, 逐步扩大绩效评价试点工作范围。

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办法, 对试点项目区进行绩效评价后, 进一步扩大绩效评价的试点面和试点范围。

5. 及时反馈, 合理运用绩效评价成果。

合理运用绩效评价成果是推进绩效评价工作的有效措施, 要合理运用评价成果, 对项目管理规范、资金使用效益好的地区加大开发力度, 真正建立起以结果为导向的涉农专项资金分配和投入机制。总之, 目前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还比较粗放, 重分轻查现象比较严重, 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 严重影响了财政支农工作, 降低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要充分认识加强和规范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监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统一思想, 开拓进取, 找出政策制订和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调整并合理确定财政支农资金投向, 确保专项资金发挥效益。

参考文献

[1]积极探索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有效途径, 财政部农业司, 中国财政,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07, 8.

[2]闫聚陈.完善农发资金绩效评价机制和指标体系探讨,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编辑部, 2005, 10.

[3]魏皓琼, 陈绍初.关于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绩效评价若干问题的探讨,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编辑部, 2005, 10.

[4]高永珍.构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绩效评价体系, 中国财政,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06, 10.

[5]农发.农业综合开发应建立绩效评价机制, 中国财政,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06, 6.

支农资金效益审计的探讨 篇9

(一) 初始委托人无法直接对资金使用实施监督

从纳税人与政府的关系来看, 财政支农资金归全体纳税人所有, 纳税人实际上将自己的资金以税款方式提供给政府, 委托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进行管理, 作为经济人的纳税人存在着委托代理成本降到最低的倾向, 虽然可以通过政府支农资金的支出行为进行群体监督而达到目的, 但是由于现实中过高的监督成本, 作为政府支农资金初始委托人的全体纳税人无法直接对资金使用实施监督, 需要依靠完善的监督体系以实现其监督目的。

(二) 多层次委托代理关系造成信息不对称

政府在进行财政支农资金支出时并不直接对资金进行管理, 而是又将资金委托给各级财政部门和农业主管部门, 在进行管理和分配后才能将资金落实到使用单位和使用项目。在多层次、多环节的委托代理关系中, 各级财政部门和农业主管部门实际上也是有限理性的“经济人”, 难免会利用作为委托人的权力为自身谋取代理人的私利。由于信息不对称, 政府所获知的真实公允信息相对要少得多, 为了有效避免各级政府部门和农业主管部门决策失误, 使财政支农资金达到预期效益, 需要审计机关进行审计。

二、开展支农资金效益审计应关注的主要问题

(一) 支农项目资金预算的合规性和分配的合理性

支农资金建设项目需报乡镇政府申请, 经相关部门深入调查和实地审查, 审核建设项目是否符合当地农民群众的实际需要, 设计是否符合实际要求以及工程预算是否与实际相符, 审核无误后才最终审批立项。但许多地区不能科学、客观的分析当地自然条件和项目的效益情况。工程项目概预算超标或未能细化到各环节, 项目资金到位后盲目上马, 建成后不能发挥其应有效益, 造成资金损失和浪费。

(二) 支农资金下拨的及时性和地方配套的完整性

由于财政下拨能力有限, 部分项目资金需地方政府配套执行, 一旦资金下拨不及时、配套不完整, 支农项目很可能搁浅, 无法按时按量完工交付。经调查发现, 大部分支农资金存在延期下拨的情况。从某乡镇调查得出的数据表明, 支农项目资金都是由乡镇或村委甚至个人暂行垫支, 待项目完工后层层“报销”, 存在严重的项目资金挤占和挪用行为。

(三) 支农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支农政策的落实到位情况首先决定了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因此要防止部分领导干部受利欲引诱或法律意识淡薄, 加上财力有限经费紧张, 挤占、挪用、借用、滞留、拖欠各种支农资金, 违反支农政策相关规定。要客观评价支农政策的落实到位情况, 分析政策执行不落实、不到位的原因, “对症下药”制定相关解决措施。支农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存在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由于长期处于审计监督的盲区, 财务人员缺乏专业素质, 村级财务基础薄弱, 账务较混乱, 而支农资金的最终使用又多在村级组织, 因此对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审查是审计监督的重点。

三、有效实施支农资金效益审计的几点建议

(一) 内控制度建立健全以及项目立项和预算管理完善情况

内部控制无论从管理还是执行角度看, 都是被审单位的重要软环境之一, 支农资金效益审计务必要针对支农部门的内部控制制度展开调查和取证, 作为全程审计的开端和审计判断的依据。建议支农部门全面推行支农项目责任追究制度、招投标制度、工程预决算监察制度、项目建设监管制度等一系列内控制度。支农部门各级领导还应对现行的内控制度进行评价, 以完善内控制度建设体系。

(二) 加大支农工作执行和监督力度, 建立新型财政管理模式

要保证支农政策有效落实和到位, 一方面, 要强化支农部门责任追究制度, 完善各部门政策宣传的设施建设;同时应改善机构组织建设, 吸纳相应专业人才, 充分利用当前大学生村官制, 引进科学化、现代化的政府监管机制;严格政务公开制度, 塑造严谨、廉洁的行政氛围, 达到政策入民心, 资金到农户的效果。另一方面, 审计机关要以第三方监督的方式从政策受益的农户出发, 通过走村入户寻访调查, 由尾溯源, 加大支农工作执行和监督力度。

在审查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时要注重逆向审计思维的运用, 从落脚点追溯到源头。如何做到既能发挥审计机关的监察职能, 又可以适时维护农民切身利益, 就在于审计人员因地制宜、因时而异的灵活变通能力和专业素质掌握程度。

(三) 建立支农资金项目库, 按类别进行审计

支农资金不仅来源渠道多, 使用的途径也是五花八门, 审计部门应要求支农部门将支农资金分类管理, 并清晰记录各项资金的来源和使用方向。支农部门在管理各种不同种类的支农资金时, 可以按地区、按使用方向将资金分类管理, 做到专款专户、专款专用减少资金管理时发生不必要的混乱和分配使用的不合理。并建立分类资金管理专账, 不仅便于日常支出的账务处理, 还能提高审计调阅时的效率。建议审计机关从支农资金下拨到专账时就跟进审计步伐, 掌握资金动向, 随时监督并提出审计意见加以改进。对于资金下拨后并未起到实际意义的资金类别要分析原因, 适当调整各类资金扶持力度。

参考文献

[1]刘锡平.涉农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多视角认同[J].审计月刊, 2009, (1) :45-46.

[2]占玉芳.农业专项资金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对策[J].审计与理财, 2008, (8) :16-17.

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评价制度思考 篇10

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在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实际上存在着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公民是财政支农资金的最初委托人,作为全体公民利益代表的各级人大将资金委托给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而各级政府又将资金委托给各级财政部门和农口部门进行管理和分配,最后将资金落实到使用单位,并将项目付诸实施。因此,要提高支农资金的监管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率,可以借鉴现代企业管理中为解决委托-代理问题而采用的绩效评价理念,对支农资金进行有效的事后监督,以此来提高项目各代理方的“绩效责任”,从而提高财政支农项目的综合效益。

二、根据支农项目总体目标科学制定绩效指标

由于农业项目存在特殊性,某些项目初期投资大、见效慢,某些项目则是不具有经济效益,而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因此,在对支农项目进行绩效评价时,不能单纯以经济效益作为评价标准。首先必须经过实地调研、专家论证等确定财政支农项目的总体目标,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这三个方面,然后分别从经济性、效益性、环境性、适当性、社会性、长期性等多个角度,把总体目标分解为各部门层次的绩效目标和评价指标。这样就可以保证绩效评价的全面性,避免出现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和短期效益而忽视社会、环境和长期效益的片面的绩效评价。同时还要按能否量化分为定量目标和定性目标,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绩效评价。

三、适时调整绩效评价指标并进行有效的绩效测评和奖惩

绩效评价标准不应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对于某些周期长的支农项目来说,在长期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一些没有预期到的问题和偏差,这就需要从长远利益考虑,适时地对绩效评价指标进行调整,增强委托-代理各方的紧密协商合作,在项目实施中逐步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弥补委托-代理契约中的不足。

推行绩效评价还应该引入相关的奖惩机制。缺乏相应的奖惩机制使得目前所实施的绩效评价大多流于形式,即使评价结果不好对代理方也不会引起什么严重的后果,除非是出现严重的挪用挤占行为。因此,要充分发挥绩效评价的约束力,引入相应的奖惩机制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才能更好地增强绩效评价力度。

四、运用平衡计分卡对支农项目实施绩效评价与管理

平衡计分卡强调“将战略传播到组织的各个部分,使部门和个人目标与组织战略保持一致,同时能够定期地对战略进行系统性评估,以及提供反馈以促进战略学习和改进过程”这一思想对于目前财政支农项目运作中各相关部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部门利益最大化而忽略项目整体的核心竞争力有很强的借鉴和指导意义。运用平衡计分卡方法,可以分别从四个方面来考察和衡量支农项目的绩效(见图)。

1. 项目委托人的角度:

实施财政支农项目最终目的应该是解决“三农”问题,“三农”是其最终的顾客。因此要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方面的总目标来具体细化绩效测量指标。

2. 代理人的角度:

对代理人的要求主要表现在项目质量、成本和工程进度等方面。项目的规划者应具体规定测评指标,明确项目实施各方的主体责任。

3. 财务角度:

一般来说,财务角度进行的绩效评价标准应该是投资利用率等经济性指标,但由于支农项目的公益性质以及农业项目的特殊性,支农项目的财务绩效测评指标应该以是否有助于费用的节约,从项目的整体绩效和各代理方的行政绩效和企业绩效多方面综合进行测评。

4. 学习与成长的角度:

基于奖惩和激励的各参与方,尤其是代理方具有继续提高并创造价值的要求。财政支农项目的不断发展壮大,需要各参与方不断地开发新技术,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价值并提高运作效率。而提高效率本身对于参与各方来说也可以降低自身的成本,争取更大的效益,从而增强各方的满意度,实现多方的共赢。

五、推行项目绩效评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改变“一刀切”的绩效评价要求。

我们在推行绩效评价的同时还要努力降低评价成本,减轻地方财政压力。建议根据不同的项目类型制定相应的标准,对于超过一定数额以上的项目才要求实行绩效评价。同时,根据不同的项目进度实施评价,灵活处理,增强绩效评价的可操作性。而对于财政困难地方,省级政府应给予绩效评价经费支持,切实减轻地方财政负担。

2. 绩效评价的有效实施需要各方面的有效配合。

我国目前的预算申报审批程序存在许多缺陷,导致有些项目事前制定的责任主体与事后评价的责任主体不一致,责任不明晰,增加了绩效评价的难度。而因存在资金下拨时滞导致许多项目资金在年底集中下达,还未发挥出其应有的效益就要求进行绩效评价,这使得绩效评价难以操作实施。这些操作中出现的困难说明,我们要在明确项目责任主体、科学制定预算、规范预算执行等基础上才能有效实施绩效评价。只有各方面的配套环节做好了,才能保证绩效评价能切实发挥事后监督的作用,保证评价的公平、独立。

摘要:文章借鉴现代企业管理中为解决委托-代理问题而采用的绩效评价理念,对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评价从制度创新中提出了新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方向。

关键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制度

参考文献

[1]崔元锋严立冬:财政支农项目“企业化”绩效管理探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5(10)

支农资金 篇11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财政支农资金整合。2007年,新疆自治区开始进行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2010年,以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和统筹安排意见的通知》为标志,新疆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进入大规模实施阶段。自治区财政牢牢把握涉农资金整合工作主动权,积极创建新型的财政支农运行机制,集中有限财力重点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存在的诸如“三农”基础差、农业产业链短增值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薄弱、农牧民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拉大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政府农业支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努力为构建新型投融资体制和解决好财政资金引导机制与产业、金融资金动员机制两个核心问题奠定良好基础。

一、整合财政支农资金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主要做法。

1.积极构建与公共财政体制要求相一致的新型农业财政资金运行框架。按照市场经济和政府有效支持保护农业的要求,及时调整归并相应的财政资金分配制度,从部门预算编制环节入手,开辟源头整合渠道,对现有财政资源进行合理调整和重新配置,将农业、林业、畜牧、农业产业化、农田水利、土地整理、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农民培训等45个涉农专项资金整合归并为粮食生产资金、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动植物疫病防控和有害生物防治、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生态建设、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等八大类资金。通过预算环节归并、分配环节协商、实施环节协作,下放权力、简化拨付,加快资金拨付与执行速度,综合运用补助、贴息、担保、以奖代补等手段,统筹各部门参与,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农财工作效率,确保资金由财政部门“一个漏斗”向农民发放,不断强化财政部门支农资金统筹安排与整合使用能力。

2.积极构建自治区、地州、县市“三农”投融资运管新机制。各级各部门主动查找资金管理薄弱环节,及时发现问题,进一步厘清部门职责,积极推动地县构建“三农”工作管理新机制,规范管理、规划项目、有序集中投入,做到科学规划、搭建平台、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合力攻坚,形成了财政支农资金分类科学、分工明确、管理规范、运转有序的新机制,实现了在统一规划指导、统筹安排资金和统一绩效评价标准的前提下的项目对口申报与统筹安排,支农资金的分级管理与纵横联动,有效减少重复与分散投资建设并存现象;积极探索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形成长效机制,稳步推进自治区和地州级整合工作,建立健全上下联动、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的长效机制,集中解决制约农村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的瓶颈问题。

3.积极推进县域整合,引导财政资金与金融信贷资金、社会资金整合。以县市涉农资金整合平台为抓手,以农田水利建设为核心,以主导产业、优势区域和重点项目、重大专项资金为平台,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切实增强县(市)统筹安排涉农资金的能力,积极引导、整合财政资金与金融信贷资金、社会资金积极投入现代农业,激发产业和金融资本投入积极性,协同推进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

(二)取得的成效。

1.支农资金整合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共识。各级各部门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认识不断提高,将支农资金整合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整合、抓协调,专题研究部署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基层工作思路从“跑项目、争资金”向“定规划、管项目”转变,整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普遍增强,管好用好项目资金意识显著增强,为深入推进支农资金整合提供了良好环境与条件。

2.促进支农部门职能转变、体制机制创新。财政部门“多渠道引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仅2012年区本级财政整合的八大类财政支农资金就达24亿元,同比增幅近20%,并带动区、地(州)、县(市)整合投入逾百亿元。在同一项目区建立了统一、协调、互补的项目资金统筹安排机制,规划项目区域布局、阳光运作、规范管理和工程标准化建设以及项目法人、合同、招投标、审批、追责和资金监管、绩效评价等一系列规范的制度体系快速建立,“政府领导、财政牵头、部门联动、责任清晰、科学规划、兼顾特色、监管有效”的支农资金整合的制度建设与机制创新持续深化。自治区财政和农口主管部门从项目管理、审批等微观繁复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专注于加强资金监管、基层调研和研究制定支农政策措施。县级资金整合、统筹使用和项目决策的自主权显著增强,整合积极性不断提高,基层政府从“争资金、跑项目”中解放出来,能够专注项目管理实施,更好地服务“三农”。“越位”和“缺位”现象明显减少,实现了规划、资金、项目、效益四者有机结合,支农资金分配更加公平、公正,引导效应不断放大,支农资金集聚效益显著提高,促进了农民积极筹资投劳、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形成与完善。

3.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现代农业加速发展。围绕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整合资金、集中投入,集中解决了一部分制约农村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的瓶颈问题,办成了过去很多想办但办不了的事。粮食棉花、设施农业、畜牧养殖基地、特色林果业、农业高效节水等项目建设水平显著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提高;引导、整合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和援疆资金向粮食主产区、优势特色产业带、生态功能区、连片特困地区高效聚集,做大做强现代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布局更加多样合理、局部区域集中、农业科技水平明显增强,比较优势更加明显,新疆农产品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伊犁州、巴州、昌吉州等地一批集生产经营、科研开发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迅速成长壮大,农业科技进步明显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

4.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资金整合带动项目区农牧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农村服务体系和信息化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基层执政能力迅速提升,党的建设得到加强,农牧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学科技、用科技的意识显著增强;农业劳动强度有效降低,带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收入明显提高;践行“文化引领”,打造民族传统特色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生态农业、旅游观光、科普教育结合、文化展示与休闲娱乐购物为一体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的少数民族风情园区,形成了“一个项目、多个市场,一种投资、多种回报”的农牧民增收新格局,加快了农牧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凸显。

二、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建议

(一)创新发展理念,实现从“建农业”到“管农业”、“建管分离”的转变。

1.明确政府出资人法人地位。设立农业发展管理局负责财政支农资金使用与管理,负责“三农”政策研究、政策制定与咨询,以归并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使用部门,减少管理环节,合并功能相同涉农部门,归并理顺管理体系,收并涉农部门农业财权,集中财政资金分配权,彻底解决预算编制不完整,预算执行分割、分散等问题。

2.深化农村公共财政体系改革。改变现有分块管理模式、机制和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按照“适应市场、责权利一致、减少交叉、加强协调服务”的原则,着手建立“三农”发展规划、资源、资金有机结合创新支农体系及管理体制,将财政支农建设性资金纳入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范畴统筹整合安排,创新财政支农经营性资金(指在基本公共服务和行政运行领域外,财政安排用于支持“三农”事业发展、提供准公共产品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经营性投资,主要包括财政安排用于农村交通、水利、环保等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扶持类重大项目建设专项资金)投入方式,通过股权投资方式集中投入,并吸引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向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和现代农业发展重点产业、项目和先导性企业,有效带动产业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杠杆和激励作用,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二)进一步明确政府部门职能定位,创新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渠道与方式。

1.着力塑造整合的公平竞争环境。尊重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政府以价格和政策资源为核心,针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市场失灵、农业科技的外部效应、农产品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和农产品价格的蛛网市场特征等重点问题,进行必要、集中和有效干预。

2.加强纵向与横向协调配合。在政策制定、制度设计、资金安排、监督管理等方面下放项目审批权限,彻底消除项目审批权限过高导致的项目针对性不强、投入指标和资金到位晚等不利于县域支农资金整合的弊端,改变基层向上争取资金为通过各级财政预算安排拨付,分级负责,项目在哪级选定,哪级负责项目成败、资金安全有效。财政部门着力研究提出支农资金投入的重点区域和项目,做好政府的决策参谋,加强支农资金的使用、管理与各涉农部门沟通协调,共同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自治区财政负责支农资金宏观管理,承担宏观管理责任,地(州)、县(市)财政负责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的具体管理,承担资金安全有效责任。涉农部门负责制定项目规划、实施方案,组织项目实施,协助财政部门做好项目资金监管。深化联席会议机制建设,共同参与协调支农项目考察、评估、论证、立项与整合资金的统筹、分解、拨付和监督工作。

3.实现资金项目管理集中化、专业化、程序化与科学化。项目管理与资金管理两权分离,财政部门集中各层次、渠道、类型财政支农资金,设置专户,统一管理,依据农业行政决策部门确立的支农项目及其投资计划,按照统筹整合、专款专用原则,统一拨付财政支农资金,并对财政支农资金运行进行全程跟踪检查。业务部门选项、初期论证、申请立项,组织项目实施,建立项目实施质量终身责任制,明确项目建设各环节责任人及其责任范围,扭转“重建设轻管理”思想、避免短期行为。完善财政支农项目决策审批机制,建立独立于财政部门、业务部门之外的财政支农项目评审中心与项目评估指标体系,科学、严格评估拟受资、已受资项目,并向财政支农项目决策、审批部门提供财政支农项目支出规模及时间次序意见,由后者按照规划为先、布局合理、重点突出、整合安排原则科学决策后,呈报政府部门备案、督导。

(三)加快制度创新,培育县乡政府支农能力。

1.形成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县乡自我良性调节机制。重新界定县乡政府职能范围,消除县乡政府财政困难、减少负债、确保良性运转,返还经济权力于市场,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涉农微观经济活动的介入;加强制度与机制建设,调整、约束县乡财政、政府农业和农村发展等事务管理部门与支农资金使用者之间关系,实现财政支农项目资金使用管理规范化、法制化和透明化,发挥县级政府管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组织、调控、服务职能,增强县乡政府对“三农”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政策引导与服务能力。

2.有效构建县域支农资金整合模式。县级党委、政府要重点解决整合动力机制问题,确立共同目标及其内容,制定行动议程,建立制度化议事决策机制,定期和不定期召开支农资金整合行政高层、部门联席会议,协商域内“三农”发展问题并达成共识,不断深化组织、管理、协调、信息交流、研究分析等经常性机制建设,尽快形成党政牵头、跨部门合作、运作规范、协调有力、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支农资金整合管理体制。

3.以发展规划引导支农资金整合,选定主导产业、重点项目,集中投入。根据县域“三农”发展战略目标和当地经济社会自然条件,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科学编制县域“三农”发展中长期规划,从源头防治支农资金分散交叉,改变部门分割、封闭局面,以主导产业与重点建设项目为切入点,综合系统分析研究项目实施过程全部经济活动,理清规划、项目、资金内涵与逻辑关系、优化组合,重点打造财政支农资金的农田水利资金整合平台、农村扶贫发展资金整合平台、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资金整合平台、生态治理保护资金等整合平台,真正做到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

财政支农资金低效问题研究综述 篇12

一、财政支农资金及财政支农资金效益的内涵

1. 财政支农资金。

财政支农资金是财政支付给农业支出的总和, 由两部分支出组成:一是用于国家举办的农业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支出、事业费、科技三项费用;二是用于支援农村发展生产的资金。理论上财政支农资金包括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 (国家统计局从《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以后, 合并列入“支农支出”科目) 、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3项费和农村救济费及其他等。随着我国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财政支农资金项目、渠道和金额逐渐增多, 财政支农资金还应包括财政通过其他间接渠道对农业实施的种种支援与补助, 如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采用财政补贴办法优惠供应农用生产资料和大型农业机械、减免农业税、对种粮农民进行补贴等。中国加入WTO后, 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必须遵循WTO《农业协议》第二部分“国内支持条款”的要求, 因此财政支农资金还要包括可免除削减承诺的国内支持 (即“绿箱”政策) 和要求削减承诺的国内支持 (即“黄箱”政策) 两个方面的支出。

2. 财政支农资金效益。

财政支农资金要兼顾效率、公平和稳定目标, 效率就是标准经济学意义的成本收益比较关系, 也即经济效益, 而追求社会公平和稳定就是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1) 财政支农资金经济效益就是财政支农资金所取得的符合社会需要的经济成果, 是指一定时期内财政支农支出与其所获成果 (农业总产值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贫困人口减少等各个方面) 之比, 可以用财政支农资金总量效益和财政支农资金结构效益来衡量。 (2) 财政支农资金社会效益是指财政支农资金对实现国家 (地方) 各项社会发展目标所做的贡献与产生的影响, 如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农民就业、减少贫困人口等, 受益对象是全社会。 (3) 财政支农资金生态效益是指财政支农活动对人的生活、生产环境产生的影响。评价财政支农资金效益应该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角度出发, 运用科学、规范的评价方法, 对财政支农资金支出行为过程及结果进行衡量、比较和综合评价, 并据此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农资金政策, 更有效地管理和使用财政支农资金。

二、财政支农资金低效问题梳理

1. 财政投入规模角度。

国家对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力度影响财政支农资金效益。农业部财务司赖瑞华、蒋协新主编《中国农业资金问题研究》, 率先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业投资问题进行了定量的实证分析, 认为财政支农资金相对短缺, 增长速度缓慢。《农业法》规定: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从历年财政支农资金规模变动可以发现, 财政支农资金总量的绝对值在逐年扩张并处于上升趋势, 但其占财政总支出比例的相对值却呈现出波段性下降趋势, 并且财政农业投入的增速达不到《农业法》的规定要求。国家财政对农业投入的总量不能满足农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大部分支农资金用于满足农村一般性支出, 对农业后续发展没有给予必要支持, 制约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影响财政支农资金效益。未来要持续稳步扩大财政支农规模, 中央与地方财政应按照“多予、少取、放活”和“两个反哺”要求, 积极落实《农业法》相关要求, 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建立财政支农稳定增长机制。考虑到我国目前发展状况和国家财政支出能力, 在国家加大投入农业的基础上, 还要积极引入多元化的财政支农资金投入, 建立以农村集体和农民投入为主, 国家财政为引导, 信贷、外资等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的农业投资格局。

2. 财政支农效率角度。

分析历年财政支农资金和农业GDP的变化可以发现, 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和农业GDP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表明财政支农资金投入能够促进农业增长, 但二者比值却呈现出波动性下降态势, 总体效益在14.63左右徘徊, 说明财政支农资金效益不高。结构效益的评价方面, 由于资金投入农业产生效益存在滞后效应问题, 因此不同研究模型会产生不同的评价结果。例如:李焕章等 (2004) 利用生产函数法测算出科技三项费用和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对农业增长贡献最大, 而农业事业费的贡献却是负值;与此相反, 何振国 (2005) 综合考虑滞后效应和支出结构对农业增长的影响, 发现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对农业GDP贡献最大, 其次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村事业费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却不具有一般意义。侯石安 (2001) 采用定性与定量、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设计财政支农专项资金使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综合考虑财政支农资金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研究表明, 不管是经济效益的定量分析还是包括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综合评价分析, 我国财政支农资金效益都不是很理想, 建议要不断优化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结构, 增加对农民直接受益项目的支出, 加大对科技三项费用的投入, 以改善农业发展后劲不足的现状。

3. 财政支农整合角度。

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就是将拥有支持农业、农民、农村的各种来源的资金整合使用、整合管理, 提高财政支农资金整体效益。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必须以农业和农村发展规划为依据, 把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摆在第一位, 做大做强农业主导产业, 捆绑集中支农资金, 打造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整合平台。坚持整合和监管相结合的原则, 加强对整合前、整合中、整合后资金的监督管理, 完善涉农资金追踪问责制度, 实现财政支农资金项目监管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要与政府行政机构改革相配合, 减少管理部门和层级, 精简涉农机构和人员。

4. 财政支农管理角度。

财政管理模式相对落后, “投资、建设、管理、使用”四位一体, 行政权力极易介入, 容易引起财政支农资金的监督管理弱化或缺失。各级政府财权、事权的职能划分不合理, 财权向中央集中、而事权却逐级下放, 导致地方财政支农能力不足, 资金配套不到位, 且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设计不合理又加剧地方财政困难, 这些直接影响财政支农投入规模。在现有的政府官员考评绩效机制的诱使下, 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地方政府, 往往基于自身效用最大化, 将财政支农资金投向那些见效快、易出政绩的项目, 而且涉农机构部门多, 财政供给人员多, 农业事业费开支比例较大, 造成财政支农资金分配结构不合理。财政支农管理体制的深度变革, 需要依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和公共财政框架要求, 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 防止投资缺位和越位;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监督检查制度, 加大对支农项目的管理, 全面推行过程招标制、项目责任制、过程监理制、责任追究制等管理制度, 实现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财政支农资金低效研究简评及展望

1. 研究简评。

在我国现有经济条件下, 财政收入总规模十分有限, 如果过分强调依靠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规模, 大幅度提高财政支农比例, 势必导致整个公共财政结构失衡。农业经济的发展应该坚持内涵型扩大再生产, 即在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使用时致力于产出最大化原则, 而不应单纯从支农规模角度去提高财政支农资金效益。按照福利经济学观点, 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必须以社会效益最大化为效率目标, 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然而, 理论界至今没有建立起成熟、完善的财政支农资金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现有指标设置缺乏合理性、准确性、统一性, 评价结果可比性不强, 在财政实践操作过程中指导意义不大, 不能为提高财政支农资金效益提供科学、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也就不可能彻底解决财政支农资金低效问题。

2006年5月财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指导意见》, 明确提出在全国展开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然而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毕竟是新鲜事物, 各整合试点县尚处于摸索阶段, 实践中缺少成熟的整合模式可以借鉴, 也没有现成的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理论研究成果可以运用。而且, 涉农机构、人员的整合会触及某些人的利益而遭遇阻碍, 一些整合工作流于形式, 不能达到整合预期目标。我国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变迁从计划经济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演变而来, 思维改变需要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2. 研究展望。

可以看出, 不管从支农投入的增加、涉农机构和人员的精简整合, 还是优化财政支农监管, 都牵扯到对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制度和行政机构调整的改革, 而这些改革面临的阻力很大, 不会在短期内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 未来对财政支农资金效益的研究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进行:

(1) 现有研究局限于现有制度环境以期从政策层面寻求支持, 忽略了财政管理体制不足的深层次原因。财政支农资金制度变迁的路径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延续下来, 制度设计和实施过程都受到路径依赖影响, 需要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来理解, 这是财政支农资金效益研究不可或缺的视角。

(2) 现有研究忽视农民在制度博弈中的重要作用。农民作为财政支农资金的直接受益主体, 对财政支农政策的相关信息获取较少, 在涉农利益的分配和监管博弈中处于劣势。建立财政支农信息公开制度, 让农民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增强财政支农政策的针对性, 这也是财政支农资金效益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3) 现有研究缺少一套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财政支农资金效益的指标体系。设计科学、规范、合理的指标体系, 充分考虑农业项目的经济性、效益性、环境性、适应性、社会性、长期性, 这是财政支农资金效益研究需要不断探索的。

【注】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安

参考文献

[1].汪兴益.财政与财务手册.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1987

[2].吴俊培.财政支出效益评价问题研究.财政研究, 2003;1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农业处课题组.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经济研究参考, 2010;10

[4].欧阳华.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的实证研究.重庆社会科学, 2006;9

上一篇:总线通讯下一篇:和弦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