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支农惠农直补政策

2024-05-15

云南省支农惠农直补政策(共5篇)

云南省支农惠农直补政策 篇1

云南省支农惠农直补政策

2004年以来,为贯彻落实中央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及中央1号文件精神,国家分别取消了农业税和农特税,2006年我省共减免税金0.37亿元,农民人均间接受益7.6元,同时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直补政策。随着中央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投入不断增加,至2008年,我省共已实施了对种粮农民农资综合直补、种养业良种补贴、退耕还林政策补助等十二项中央支农惠农直补政策,涉及资金48.5 亿元。支农惠农直补政策对促进云南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将我省现行的各项支农惠农直补政策简要介绍如下:

一、农业直补政策

(一)对种粮农民农资综合直补 目的: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补贴原则:综合核定原则、一次性直补原则、公平、公开、公正原则、简便易行原则。

补贴范围和对象:全省从事粮食种植的农民和国有农场职工。

测算依据:根据中央对我省的补贴资金总额,以各地2004-2006年上报的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及商品量的平均数为测算因素,采用因素法核定补贴金额。权重比例为粮食播种面积占70%、粮食总产量占20%、粮食商品量占10%。补贴方式:补贴资金通过粮食风险基金实行专户管理,通过 “一折通”方式发放到农户手中。补贴资金实行包干使用,当年结余结转下年使用,超支由各地自行解决。

(二)对种粮农民良种补贴

目的:为了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补贴品种:良种水稻和杂交玉米。

补贴范围和对象:全省从事良种水稻和杂交玉米种植的农民和国有农场职工。

补贴标准:水稻分早、中、晚三季分别进行补助,其中:早稻每亩补助10元、中稻每亩补助15元、晚稻每亩补助15元;玉米每亩补助10元。

测算依据:省农业厅根据省统计局2006年水稻、玉米种植面积的统计数据进行核实后提供给省财政厅,省财政厅年初先将当年部分补贴资金预拨到县级财 1 政部门预付给农民,年底再按县级农业主管部门核实的当年实际种植面积进行结算(即一年分2次兑付)。

补贴方式:按 “一折通” 的方式直接发放到农户。(三)油菜良种补贴

目的:鼓励农民利用冬闲田扩大“双低”油菜种植面积,加快普及优良品种,提高单产和品质,促进长江流域油菜优势产业带建设。

补贴原则:政策公开、直补到户、据实结算。

补贴范围和对象:全省从事油菜种植的农民和国有农场职工。补助标准:10元/亩。

补贴方式:省级以全省油菜种植面积为依据下达补助资金,年终进行结算,按“一折通” 的方式直补到农户。

(四)生猪良种补贴

目的:中央为全面提高生猪养殖水平,促进养猪业的持续发展,对使用优质精液的生猪养殖户给予补贴。

补贴范围及对象:在我省10个生猪养殖大县进行试点,对试点县使用良种猪精液开展人工授精的母猪养殖者(包括散养户和规模养殖户、场)进行补贴。补贴标准:在国家选定的优良品种范围内,按每头能繁母猪每年繁殖2胎,每胎配种20元,共计40元。

补贴方式:由县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招标确定供精单位,供精单位向养殖户(场)供应良种猪精液。财政部门根据审核确认的供精数量将补贴资金直拨供精单位。

(五)奶牛良种补贴

目的:为全面提高奶牛养殖水平,促进奶业的持续发展,对使用优质冻精的奶牛养殖户给予补贴。

补贴范围及对象:在我省20个奶牛养殖大县进行试点,对试点县使用良种精液的养殖户(场)进行补贴。

补贴标准:在国家选定的优良品种范围内,按奶水牛每头补贴20元;荷斯坦奶牛每头补贴3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

补贴方式:由省组织各项目县招标确定供精单位,供精单位向项目县供应冻精,项目县畜牧部门向养殖户(场)供应补贴冻精,由农业厅根据审核确认的供精数量将补贴资金直拨到供精单位。

(六)能繁母猪补贴

目的:为保护和提高能繁母猪的生产能力,调动农民养殖母猪的积极性,促进养猪业持续健康发展,国家设立能繁母猪补贴资金。

补贴对象:饲养能繁母猪的养殖者,包括农民、企业和农场职工。补贴原则:公开透明、据实补贴、直补养殖者。

补助标准:每头补助100元。补贴资金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由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共同承担,中央财政承担60%,地方财政承担40%。

补贴程序:省财政厅根据省农业厅提供的2007年底经中央批复核准后的母猪存栏数安排分配补贴资金,逐级下达到州(市)、县级财政部门,县级财政部门根据农业部门核实的实际饲养能繁母猪数量,核定补贴资金,由乡(镇)政府组织将补贴情况在受益农民所在村进行张榜公示,经张榜公示并经县级财政部门会同农业(畜牧)等有关部门核实后,由县级财政部门发放补贴资金。

补助方式:采用“一折通”方式将补贴资金及时、直接发放到养殖者手中,暂时不具备实行“一折通”发放的,可以采取直接发放现金的方式兑现补贴资金,对养殖企业的补贴,由财政部门直接拨付企业。

(七)能繁母猪保险保费补贴

目的:为增强养猪户抵御灾害等风险的能力,建立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稳定生猪市场供应,保障人民生活。

原则: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广泛参与、协同推进。

保险责任:重大病害、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引起致的能繁母猪直接死亡。保险金额:按每头1000元核定。

保费承担比例:保费费率按6%核定,即每头保费60元,中央及地方承担48元,农户承担12元。

补贴对象:全省能繁母猪养殖户(场)。

补贴方式:由省人保公司与省级农业主管部门签订统保协议,省级财政按承担比例将补贴资金直拨到省人保公司。由县行业主管部门与县人保公司在责任范围内对发生的损失进行赔付。

3(八)奶牛保险保费补贴

目的:为增强奶牛养殖户抵御灾害等风险的能力,促进奶业持续发展。保险责任:重大病害、自然灾害及意外事故。保险金额:按每头6000元核定。

保费承担比例:保费费率按6%核定,即每头保费360元,中央及地方承担216元,农户承担144元。

补贴对象:全省奶牛养殖户(场)。

补贴方式:由省人保公司与省级农业主管部门签订统保协议,省级财政按承担比例将补贴资金直拨到省人保公司。由县行业主管部门与县人保公司在责任范围内对发生的损失进行赔付。

(九)优质后备母牛补贴

目的:为稳步扩大优质后备奶牛资源,切实保护奶业发展基础,稳定提高奶业生产能力,增加奶农收入,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

补贴对象:2006享受国家奶牛良种补贴项目改良后出生的荷斯坦后备母牛。

补贴原则:政策公开、操作公正、据实补贴、直补到场(户)

补贴标准:按每头5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补贴资金由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共同承担,中央财政承担 60%,地方财政承担40%,其中:省级财政承担20%,州(市)、县各承担10%。

补贴程序:省财政厅根据农业厅提供的2005-2006年国家奶牛良种补贴产生的后备(荷斯坦)母牛测算数量安排分配补贴资金,逐级下达到州(市)、县级财政部门,县级财政部门根据农业(畜牧)部门核实的实际饲养优质后备母牛的数量、耳标及相关信息档案核定补贴资金。由乡(镇)政府组织将补贴情况在受益养殖户(场)所在地进行张榜公示,再经县财政部门会同农业(畜牧)等有关部门核实,之后由县级财政部门发放补贴资金。

补助方式:采用“一折通”方式将补贴资金及时、直接发放到养殖者手中,暂时不具备实行“一折通”发放的,可采取直接发放现金的方式兑现补贴资金。

(十)农机购置补贴

目的:为了鼓励和支持农民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农民增产增收。

补助范围:按突出重点、兼顾区域特色,向优势农产品重点区域作物倾斜的原则确定项目区。

补助机型的选择:在国家公布的农机购置补贴目录范围内,由项目区农户自愿选择。

补贴对象:符合补贴条件的农民(农场职工)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专业合作组织。

补助标准:当前使用中央资金的补贴率不超过机具价格的30%,且单机补贴额不得超过5万元,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补贴额度提高到8万元,10个血吸虫病综合防治重点县农民购置农田作业机具按50%补贴。具体补贴标准与当年国家财政部、农业部批准为准。

申请程序及支付方式:项目区内的农民向当地乡(镇)或县级农机行政主管部门报名,由县级农业(农机)主管部门确定补贴对象后,根据农民所选择的机型,与县级农机主管部门签订购机补贴协议,经公示后,报省级农机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农户按照购机补贴协议签订的时间、地点和机型向供货方(省级确定的销售商)提交购机补贴协议和有效身份证明复印件,并按扣除补贴金额后的机具差价交款提货。省级根据农民的补贴合同、身份证、县级核实的情况、供货商的购机发票支付供货商国家补贴资金。

二、林业直补政策

(一)退耕还林政策补助资金

目的与意义:为了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培育、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草地资源,加快国土绿化,发挥森林蓄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的功能,促进经济发展。

补助范围和对象:补贴范围是2000年开展退耕还林试点工作以来,纳入中央下达我省的退耕还林计划,并按省下达任务实施退耕还林的县(市、区);补贴对象是具体实施退耕还林的农户。

补贴品种和标准: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试点后,对退耕地农户的补助以粮食补助为主,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原粮300市斤,2002年增加了每亩每年20元的现金补助;2004年以后,退耕还林由补粮食改为直接补助现金,补助标准为每亩每年260元,包括:由中央财政承担的每亩210元的粮食补助款,省财政承担的每亩30元的粮食调运费,2002年增加的每亩20元的现金补助。2007年,国家安排了退耕还林补助资金,针对原退耕还林补助期满后退耕农户,补助标准为每亩每年补助现金105元,原每亩退耕地每年20元的现金补助继续直接补助给退耕农户,与管护任务挂钩。

(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 目的与意义:为保护公益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用于重点公益林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

补助范围和对象:国家重点公益林由中央财政补偿,省级重点公益林有省级财政补偿。

1.国家重点公益林的补助范围是国家林业局会同财政部,按照《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核查认定的,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或生态状况及其脆弱的公益林林地。

2.省级重点公益林的补助范围是按照《省级公益林能够界定区划界定办法》进行界定并经省林业主管部门和省财政部门核查认定的重点公益林林地。补助对象为重点公益林的所有者或经营者。重点公益林所有者或经营者为个人的,补偿基金支付给个人,由个人按照合同规定承担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植、抚育等管护责任;重点公益林所有者或经营者为林场、苗圃、自然保护区等国有事业单位或村集体、集体林场的,补偿基金的开支范围是:对重点公益林管护人员购买劳务、建立森林资源档案、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植、抚育以及其他相关支出。

补助标准:补偿基金平均标准为每年每亩5元,其中0.25元由省级财政部门列支,用于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重点公益林管护情况检查验收、森林火灾预防以及维护林区道路的开支;4.75元直接补助给集体和个人的管护开支。

云南省支农惠农直补政策 篇2

一、我区粮食直补等惠农补贴基本情况

近年来, 区委、区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粮食直补等惠农补贴一系列政策, 始终坚持把实施粮食直补等政策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党中央“以人为本”指示精神的体现, 高度重视粮食直补工作, 将其纳入全区年度目标考核内容, 粮食直补等各项补贴采用“一卡通”将补贴金额及时足额补贴到农户, 确保农民受益。仅2008年我区各项补贴资金达2 092.61万元, 其中粮食直补282万元, 农资化肥综合补贴1 497.3万元, 玉米良种补贴60万元, 水稻良种补贴131万元, 油菜良种补贴72.61万元, 小麦良种直补50万元。

我区粮食直补等惠农补贴的主要特点: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区府成立了粮食直补领导小组, 相关部门和乡镇也建立了直补工作领导小组, 实施了多部门协调, 建立层层负责的直补工作责任制。二是政策宣传到位。为了让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了解直补政策, 支持直补工作, 我区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农经网等多种媒体, 采取发宣传单、明白卡、张榜公布等多种形式宣传直补政策, 让这些政策深入人心, 家喻户晓。三是政策落实到位。为确保直补政策落实到位, 我区按照原来的计税面积进行补贴, 对粮食直补等各项补贴做到了“公平、公正、足额、及时”到位, 并采用“一卡通”将补贴资金全部直接补贴到农户, 确保农民购良种和农资之需。四是资金管理到位。为保证粮食直补资金真正落实到户, 防止截留、挪用补贴资金现象的发生, 我区严格建立了直补资金专户管理制度, 直补财务公开制度, 基础档案管理制度。补贴资金通过专户逐级下拨, 封闭运行, 资金向农户兑付前, 补贴面积、补贴标准、补贴金额等有关数据在村里张榜公示, 发放补贴的有关资料分类建档, 严格管理。五是监督检查到位。我区制定了严格的直补工作纪律, 各级监察部门和相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 对粮食直补实行全过程监督。

二、存在问题

1. 资金使用受限, 农民增收效果不明显

粮食直补等补贴总资金大, 但补贴到农户每亩仅近100元, 资金整体作用发挥不好, 政策效果不明显, 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作用不大。我区2008年各种直补贴资金达2 092.61万元, 其中粮食直补每亩14元, 农资化肥综合补贴每亩74元, 玉米良种补贴每亩10元, 水稻15元/亩, 油菜10元/亩。但是由于种子、化肥、农膜等农资涨价因素, 几乎冲平了各项直补资金, 许多农户并未将直补资金用于购买优良品种和扩大粮食生产及增加产量投入上来, 而是挪作它用或改善生活上。所以直补政策更多地只是向农民发出了一个国家鼓励种粮的政策信号, 而对促进农民增收效果十分有限。

2. 补贴方式不科学, 有失公平

一是“黑地”问题。核定种植粮食作物面积工作难度大, 无法具体核实面积, 粮食直补是按原来计税面积对农户进行补贴, 但农户实际种植粮食面积与计税面积相差较多, 不种粮和种植其他作物的农户也享受到了补贴, 未真正起到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二是土地有优劣之分。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不同, 对社会的贡献也有所不同, 而享受的补贴却相同。三是由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 存在撂荒地现象, 而补贴政策按原来计税面积核定对农户补贴, 撂荒地也享受补贴。四是流转地补贴对象问题。土地流转的补贴多数是直接补给出租方, 而真正的种粮户并没有享受到补贴, 不利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五是小麦良种补贴实行品种实物补贴, 只有部分农户受益。我区小麦良种品种补贴50万资金, 只有5个乡镇享受到每亩10元的小麦良种品种补贴。由于品种补贴只在部分乡镇进行, 只有部分种粮农户受益, 而且品种选择、招投标等运行成本很大。

3. 良种补贴并未体现出加快优质高产品种推广的效果

我区水稻、玉米、油菜良种补贴按种植面积计补方式进行, 对促进新品种和科技推广意义不大, 与政策的初衷相悖, 不少农户种植的仍是产量低、品质差的老品种, 未达到推广优新品种的目的。

4. 种粮比较效益仍然偏低, 农民种粮积极性难以提高

我区农户承包经营土地规模小, 地块零星分散, 仍是小而全的自然经济, 很难发挥规模效益。种粮比较效益低, 与种植其他经济作物产生的经济效益相比, 补贴额度“杯水车薪”, 难以提高农户的种粮积极性。

5. 直补工作繁琐, 执行政策成本高

粮食直补涉及面广, 基础数据统计工作困难, 尽管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农户种植粮食作物的面积仍难以准确掌握。特别是良种实物直补, 从品种选择到招标再到品种发放到户, 运行成本更高, 占直补金额的20%左右。

6. 增产与增收两个目标之间仍然存

在冲突增产与增收是粮食直补政策的两大目标, 但这两目标之间存在冲突的可能性极大。因为政策一旦对农民种粮行为形成稳定刺激, 那么, 由于粮食供给量持续增加, 粮食价格可能进入新一轮低迷, 增产的结果极有可能是农民减收。农民对国家现行粮食直补政策的持续性心存疑虑, 一是怕粮食生产多了出现“卖粮难”的问题, 由此粮价会大幅跌落影响收益;二是怕政策变了, 增加投入得不到预期的收益, 不愿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进行过多投入。

三、完善粮食直补等惠农补贴政策的几点建议

1. 统一认识, 加强领导, 明确责任

要充分认识到粮食直补等惠农补贴政策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思想的集中体现, 对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保证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有巨大作用, 对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改善党群、干群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 是粮食补贴制度的创新。由于粮食直补涉及面广、执行部门多, 各级政府要成立领导小组, 一把手亲自抓, 多部门协调配合, 要明确责任, 建立层层负责的直补工作责任制。

2. 改革直补资金用途, 创造公平公正环境

一是现行直补政策在同一行政区域内, 无论耕地好坏、资源优劣均按同一标准补贴, 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耕地对产量贡献的差异性。自然条件好的、土地质量好的, 支付的投入远远小于条件差的地方, 导致单位土地面积投入产出比差别较大。如能把现阶段的粮食直补资金用来解决农村共同生产费用, 将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 极大地缩小土地级差, 促进公正竞争, 农民从中收益会比粮食直补政策更大。

3. 改革补贴方式, 提高补贴资金的利用率

一是改按原计税面积均摊补贴为对种粮农户实际种植粮食面积、种植大户、龙头企主等直接参与粮食生产者进行补贴, 有利于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二是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上。一些农村地处偏僻, “行路难”成为导致当地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差, 而且水利设施落后, 十年九旱。这些地方农民收入低, 劳动力少, 所以将直补资金一部分用于改善基础设施上, 更有利调动农户的生产积极性。三是用于重大病虫害防治上。由于现阶段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多, 劳动力少, 文化素低, 对重大病虫害防治不及时或根本不防治, 防治不对路等造成近年来个别地方粮食因病虫害减产较重, 损失惨重。可以将直补资金用于统防统治上, 推进公共植保的发展, 从而使粮食产量稳产高产。

4. 改革良种补贴方式, 支持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

中央财政应大力支持建设和完善良种选育和技术创新中心, 为农业的发展提供长期的技术支撑和品种储备。地方各级财政应改革现行良种补贴方式, 变对农民的补贴为对种子经销商的补贴。农民需要的良种可统一实行政府招标采购, 财政部门只对中标的种子经销商给予良种补贴, 种子企业按政府规定的优惠价格向农民提供良种。

5.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可利用粮食风险增量基金或支农等资金, 实施优势主导产业直补。对种植豆类、甘薯等小杂粮作物的农户给予补贴, 促进这些产业的发展, 提升粮食产业内部素质。积极探索设施农业、标准农业、加工农业等高效产业的直补, 以补贴推进结构调整, 促进种植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加大对种植业基地补贴, 壮大龙头企业, 实行订单种植, 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6. 粮食直补政策与最低收购价政策并轨操作

粮食直补与最低收购价政策分开操作, 加重了财政负重, 增加了操作成本。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 进一步完善, 并轨操作。这样有最低收购保护价, 就能充分调动种粮户的积极性。

2013年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三问 篇3

与2012年相比,2013年国家支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有哪些变化?

解答:与2012年的支农惠农政策相比,2013年的政策措施,总体上来说,支农惠农的扶持力度更大,一些补贴继续提高。与此同时,国家还在原有补贴政策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新增了许多内容。

从数量上看,2012年国家支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共有33条,而2013年出台的政策则增加到了39条。从内容上看,新增加的内容有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对畜牧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支持,对土壤有机质提升的补助,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的补助,对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的扶持,生鲜农产品流通环节税费减免,“菜篮子”产品生产扶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农村改革试验区政策等。无论是数量还是内容,与2012年相比,2013年的支农惠农政策内容针对今年国家的农业发展形势和特点进行了调整,内容更全面,覆盖面更广,针对性更强,也能满足更多农民的需要。

二问

2013年国家支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中,关于农业生产的政策有哪些?

解答:2013年的支农惠农政策,与农村改革、现代农业生产结合更加紧密。其中的大部分政策措施,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与农民的利益紧密联系,大致可以分为五类:一是针对种植业生产: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农资综合补贴政策,良种补贴政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提高小麦、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产粮(油)大县奖励政策,深入推进粮棉油糖高产创建政策,测土施肥配方补助政策,土壤有机质提升补助政策,农作物病虫害防控补助政策,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政策,扶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政策,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等。二是针对畜牧渔业生产:生猪大县奖励政策,畜牧良种补贴政策,畜牧标准化规模养殖支持政策,动物防疫补助政策,渔业柴油补贴政策,扶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政策,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等。三是针对农产品加工销售: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扶持政策,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生鲜农产品流通环节税费减免政策,“菜篮子”产品生产扶持政策等。四是针对建设项目: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政策,农村沼气建设政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政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示范县建设政策等。五是针对生态资源保护: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渔业资源保护补助政策等。

三问

2013年国家支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中,关于农民生活和培训的政策又有哪些?

解答:在2013年的支农惠农政策中,也有部分政策与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主要分为农民培训和生活补贴两大类,具体说:一是针对农民培训:阳光工程,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政策,培育农村实用人才政策等几项内容。这些培训项目针对当前农业生产的需要,依托项目,为农村培育实用技术人才,解决未来“谁来种地”的问题。其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2013年一项新增加的内容。二是针对农民生活: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政策,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农垦危房改造政策等。除了上述两类政策外,2013年的支农惠农政策还提出了鼓励涉农专业大学毕业生到基层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特岗计划”,同时新增加了农村改革试验区政策。

补贴

10元 2013年,国家针对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继续分地域实行良种补贴。按照规定,小麦、玉米、大豆、油菜、青稞每667平方米补贴10元。其中,新疆地区的小麦良种每667平方米补贴15元;水稻、棉花每667平方米补贴15元;马铃薯微型粒每粒补贴0.1元。

云南省支农惠农直补政策 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我乡检查指导工作。下面,我就乡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向各位领导作汇报,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基本乡情

县乡地处县北部45公里处,东部和北部与县乡接壤,南与马毗邻,西邻红甸乡,北靠323国道。全乡辖、、、、、、、、、10个村委会、54个自然村、87个村民小组,共有5156户22736人。国土面积293.4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562亩,境内森林覆盖率为36.8%。,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7164万元,人均纯收入2340元,粮食总产量9445吨,人均产粮501公斤。

二、加大力度,认真实施,支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乡严格按照县委、政府有关支农惠农工作的统一安排部署,加大力度,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切实将支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全年共发放综合直补资金5259户134.09万元;发放种粮农民补贴资金5261户38.21万元;发放退耕还林款12.5万元,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19.55万元;发放油菜补贴3500元;发放农村财政贴息资金6.9万元;发放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资金48万元;发放计划生育奖优免补资金2.7万元;两免一补政策拨付资金70万元;发放各类民政救助、补助192.3万元;发放民居地震补助26.1万元;发放能繁母猪补贴6.7万元;发放支农贷款291.39万元;争取劳动力转移培训经费2万元;争取上幕重点村建设资金54万元,龙树脚新农村建设资金30余万元;争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55.5万元。

三、精心组织,措施有力,支农惠农成效显著

(一)农业经济提速增效,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一是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全乡地区经济总产值达7164万元,农业总产值达3701万元,分别增长24%,12.6%。人均纯收入达2340元,增长18.9%;二是粮食生产稳步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乡共完成总播种面积75747亩。其中:粮食种植40405亩,经济作物种植27673.5亩,粮经比例调整为6:4;三是冬农开发效益明显。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同时,加大冬农开发力度,实施、冬洋芋样板种植余亩,实施、丫科格冬早辣椒种植余亩,实施蒜苔400余亩,新发展油菜500余亩。共为农增收500余万元;四是坚持把烤烟发展作为一大产业来培育,着力抓好落实,烤烟生产继续推进。全乡共种植烤烟1807亩,,全乡共交售烟叶5200担,占任务110.6%。烟农创收358.7万元,创税71.7万元;五是积极落实扶持鼓励发展畜牧业的惠农政策,调动农民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实现畜牧业产值2166万元(现价),占计划的100.3%,增长14.4%。全乡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395元,增长5.4%。六是坚持以生态建设为基础,积极推动林业产业化建设。全年共完成核桃产业预整地850余亩,落实核桃基地造林900余亩,油茶地块规划1000余亩,完善了第一、二批国家重点公益林51081亩及省级重点公益林3720亩的各项相关工作。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抓好惠民工程

一是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资30万元资金新建乡计生服务所,促进计生工作开展。投资12万元新建村委会办公楼,改善了办公条件;投资10万元建设简易辣椒交易市场,有效缓解了街天道路拥挤不畅的问题。投入2万余元用于街道保洁治理,集镇环境卫生有了较大改观;二是“一事一议”道路硬化工程强力推进。坚持公益性、实效性和量力而行的原则,共发动群众筹资38万元,投工投劳10350人次,全乡9个“一事一议”建设点工程全面竣工;三是民房改造为民添实惠。全乡100户拆除重建、27户加固改造、30户地震民居建设全部完工;四是土地整理稳步推进。共完成15000余亩土地的丈量和分配,修建了高质量农作路46千米,生产水窖1200余口;五是道路交通建设进一步改善。实施丫戈格、、3个村委会通达工程,路面等级得到提升,全乡交通运输、群众出行条件得到改善。六是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上幕重点村、龙树脚新农村两个建设点共投资98.2万元,硬化了村内主次干道2580米,入户道825米,带动两百多亩油茶种植,为群众后续产业发展打下了基础,村内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三)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事业不断进步

一是科技投入逐年加大,人民群众学科学、用科学能力不断增强,种养殖示范样板、示范村更为规范化、科学化,辐射、带动作用越发明显;二是“普九”、“普实”“两基”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教育环境明显改善,教学质量逐年提高。新建教师廉租房24套1200平方米,有效解决了教师住房困难问题;三是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卫生基础不断加强,医疗

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全乡农业人口共21078人参加新农合,参合率达95.63%,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四是农村文化事业全面发展,群众文化生活不断提高。全乡业余文艺队达53支,人员达666人,文化活动正常组织开展;五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更为有序,全年组织劳务输出人数达250人,自发输出670人,劳务收入961.4万

元,所占农户收入比重逐年提高;六是人民群众计划生育意识不断增强,各类超生、抢生现象逐渐减少,人口数量得到控制,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七是文化、体育、邮电、电信等社会各项事业得到高度重视,实现全面发展,全乡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谐社会建设进程进一步推进。

三、加强资金管理,发挥使用效益

一是按照上级部门对于支农惠农资金管理和使用的要求严格管理使用,实行法人代表“一支笔”审批报销制度;二是建立会计核算制度,专设帐户,专人负责,坚持专款专用,杜绝资金挪现象,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三是按照统一支付和统一管理的原则,各项支农惠农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户手中。

四、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我乡在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工作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有了新内容和新变化,落实各项政策、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任务仍很艰巨,一些传统的工作方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新变化,直接影响了支农惠农工作的深入开展;二是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中,虽然公益性筹资符合有关规定,没有超标,但由于个别项目一次性投入过大,建设资金尚有部分缺口,需要上级部门在农业基础建设项目中给予扶持解决。针对这些存在问题,在下步工作中,我乡将采取新措施,超前谋划,创新思路,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学习宣传,提高对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工作的认识。继续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的工作制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稳定补贴面积,扩大补贴品种,严格执行农民负担“一票否决制”,防止农民负担反弹,杜绝重大案(事)件的发生。

二是继续落实和完善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制度,把减轻农民负担和惠及农民的各项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通过加强监管、推动改革、健全法制、促进发展,逐步建立健全减支农惠农的长效机制。

三是积极探索治本措施,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从体制上、源头上逐步消除加重农民负担的隐患,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发展的稳定投入渠道,进一步完善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制度。

四是建立健全对惠农资金进行监督审计,使专向资金做到专款专用,确保补贴资金按标准、及时、足额发放到群众手中。

云南省支农惠农直补政策 篇5

汇报

县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XX年我县计划完成1600户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其中拆除重建600户,安排资金300万元,加固改造1000户,安排资金200万元。资金补助标准:拆除重建项目,按照5000元/户的标准补助;加固改造项目,按照XX元/户的标准补助。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35户纳入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实施,在省财政补助的基础上,由专项彩票公益金再增加补助1000元/户。

我县XX年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计划下达到全县各乡,分配情况为:娜允镇416户,其中拆除重建156户,安排资金78万元,加固改造260户,安排资金52万元;勐马镇320户,其中拆除重建120户,安排资金60万元,加固改造200户,安排资金40万元;芒信镇320户,其中拆除重建120户,安排资金60万元,加固改造200户,安排资金40万元;公信乡224户,其中拆除重建84户,安排资金42万元,加固改造140户,安排资金28万元;富岩乡160户,其中拆除重建60户,安排资金30万元,加固改造100户,安排资金20万元;景信乡160户,其中拆除重建60户,安排资金30万元,加固改造100户,安排资金20万元。

XX年**县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各乡分配情况:娜允镇8户,安排资金0.8万元;勐马镇7户,安排资金0.7万元;芒信镇7户,安排资金0.7万元;公信乡5户,安排资金0.5万元;富岩乡4户,安排资金0.4万元;景信乡4户,安排资金0.4万元。

要求各乡镇财政所加强资金使用管理,确保资金补助标准兑现到农户,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截留、挪用。目前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已进入验收阶段。

上一篇:邻里问题小学作文下一篇:中考英语复习体会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