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化产业

2024-09-18

云南省文化产业(共8篇)

云南省文化产业 篇1

云南省旅游文化产业规划纲要(2009—2015年)

旅游和文化产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产品为核心,为人们提供各种旅游文化产品或服务的新兴产业,是现代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满足人民群众的旅游与文化消费需求,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推进产业结构优化,提升整体经济竞争力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云南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与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加快旅游“二次创业”和文化产业建设,推动旅游与文化进一步结合,促进云南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发展,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和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实施意见,特制定《云南省旅游文化产业规划纲要(2009—2015)》。

一、发展现状

(一)基本发展情况 国内外旅游文化产业,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成长,人们收入的增长和消费方式的变化而逐渐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后,全球旅游经济增加值以年均4.1%的增长率快速增长,2006年达到5万亿美元,2008年达到5.9万亿美元,预计到2010 将突破7万亿美元;全球文化产业以年均6.7%的增长率快速增长,2006年全球文化产业增加值接近1.5万亿美元,2008年达到1.7万亿美元,预计到2010年将超过2万亿美元。旅游文化产业已成为全球最具有增长活力的新兴产业之一。

西方发达国家的旅游文化产业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成熟的文化消费市场和产业链条,旅游文化产业占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总量的比重越来越大。从旅游产业看,2008年世界主要旅游发达国家,如美国、西班牙、德国、法国、英国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都超过10%,有的国家高达20%;从文化产业看,世界主要文化产业强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总量的比重也都在10%以上,其中美国、日本达到20%左右,欧洲平均在10%—15%之间,韩国高于15%。而目前我国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刚刚超过了4%,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只有3%,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文化,旅游从古代开始就已经存在,但在改革开放以后,具有真正现代旅游意义的旅游才发展起来,自从1978年以后,国家尤其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从最初的旅游事业转变成经济产业,自1992年以来我国不断推出以中国文化为主旋律的旅游主题,对促进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进入21世纪,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强劲,迅速成为新兴产业。2008年我国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5300万人次,国内旅游人数达17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1400亿元;文化产业持续增长,总产值突破20000亿元,增加值大约7600亿元。

云南省具有丰富的旅游与文化资源,独特的民族文化、地理、气候和区位条件,为云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和比较优势。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始终坚持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近期又将文化产业作为云南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来培育,并坚持把旅游与文化相结合,通过旅游弘扬文化,通过文化促进旅游,使旅游与文化两大产业在投资多元化、经营多样化、项目品牌化和产业互动中实现了协同发展。2008年,云南省旅游业总收入达663.3亿元,同比增长18.6%,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已达到6.8%;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00亿元,占GDP的5.3%,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对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二)面临的形势和机遇

当前,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下,不仅世界经济走向衰退,而且国内外旅游文化产业也受到一定的冲击影响。其中,全球国际入境旅游大幅度下滑,旅游产业主要指标增长率与上年相比也出现下降,2008年全球国际旅游入境人数9.24亿人次,增长率仅达到1.8%,增幅比上年的6.9%下降了5.1个百分点;旅游增加值达到58,900亿美元,增长率为3.0%,增幅比上年的4.5%下降了1.5个百分点。我国入境旅游也受到一定的影响,2008年入境旅游人数 1.30亿人次,下降约2%;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300万人次,下降约3%;旅游外汇收入400亿美元,下降约5%。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全球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增长率将低于3%;全球旅游总收入增长率低于5.6%。全球文化产业也受到打击,许多国家文化产业增幅出现下降,我国文化产业由于还是有限开放的产业,与国际市场关联度不高,因此总体发展态势平稳,基本保持了以往3年的增长速度。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刺激经济发展,世界各国都出台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中国也已经和正在出台一系列拉动内需的政策,尤其是在扩张性财政政策下,国家对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公共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国家扩大内需的系列政策给我省旅游文化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旅游文化产业作为拉动内需的优势产业,也将获得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这些都将有助于提升和改善旅游文化基础设施,并带动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随着一批重大旅游文化基础设施和项目的陆续建设,将形成新的旅游文化热点和吸引力,刺激旅游文化需求的增长。同时,国家国民休闲计划和休假制度的推行将对我省旅游文化产业产生积极地作用。云南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制定并实施加快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多渠道筹措旅游文化建设资金,切实推进旅游文化建设项目的实施,推动旅游文化产业的改革和产业结构升级,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云南旅游“二次创业”,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和民族文化强省的目标,把云南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国际旅游文化胜地。展望未来,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继续深化和扩大,尤其是对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扩展影响,使世界经济将进一步衰退,并持续影响到今后世界旅游文化产业的增长与发展。但与此同时,世界金融危机也推动全球旅游文化产业格局变化,使全球旅游文化贸易将从产品服务竞争进入资本博弈时代,特别是随着我国刺激经济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出台,扩大内需进一步加大,为云南旅游文化产业带来良好的消费环境和黄金发展时期。

(三)发展的制约因素

云南旅游文化产业在快速发展中也面临许多问题和制约,既有外部大环境尤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有内部条件的制约。总体来看,制约云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云南经济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对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投入有限,基础设施仍然相对滞后,国际和地区航线以及航空运力仍然不足,铁路、公路结构和布局不够完善,通讯、信息等相关配套基础设施不足等。

二是经济优势还不明显,云南远离经济发达地区和主要旅游客源市场,旅游交通成本较高,旅游文化精品名牌产品还较少,旅游文化骨干企业和重点企业不多,对游客招徕和相关行业带动发展还比较薄弱。

三是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程度不够深入、产业协同互动不足,特别是由于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分属不同的主管部门,各部门在制订规划、策划项目、宣传促销时,基本上是各定各的调,条块分割、地区割据和行业壁垒,严重制约了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整合与发展,难以发挥资源优势和形成整体效益。

四是旅游文化人才匮乏,人才要素市场不健全,从业人员总体素质不高,领衔主演、导演、编剧、音乐创作、舞台艺术等文艺人才以及旅游文化项目策划、经营管理人才短缺,人才结构不够合理,本土人才的合理使用和外来人才的有效引进机制不够顺畅等,已成为制约云南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五是旅游文化产业的整体服务水平不高,没有形成完善的旅游文化管理有关法规规章和旅游文化行业的服务标准体系,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水平还较低,违规违法经营和不按服务规定提供服务的行为经常发生,旅游文化行业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法制化还需加强。

(四)加快发展的重要性

加快发展云南旅游文化产业,是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提升旅游文化内涵的重要内容;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进云南旅游“二次创业”,不断增强云南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实现从旅游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把壮大旅游支柱产业和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加快发展云南旅游文化产业重要性的认识。1.有利于应对金融危机和扩大内需。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对云南旅游文化产业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全国全省的经济发展格局没有改变,同时随着国内扩大内需的系列政策,国家推进国民休闲计划和休假制度等出台,将对云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因此,抓住机遇,加大对云南旅游文化产业的投资力度,使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协同互动发展,有利于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地发展。

2、有利于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随着旅游业“二次创业”的深入开展,全省旅游业努力克服经济下滑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了旅游业的平稳增长。文化产业也已经成为云南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对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因此,加快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深入开展旅游业“二次创业”,加快民族文化大省和旅游经济强省的建设步伐,促进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

3.有利于发挥历史文化、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提升旅游文化内涵。云南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绚丽而灿烂的民族文化,形成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和丰富的文化传统。通过加快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把它发掘出来并展示给广大的中外游客,不仅是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强省,也是对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贡献。因此,加快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对充分利用云南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资源,提升云南旅游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作用。4.有利于加大旅游文化产品开发,增强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改革开放以来,云南旅游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推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国内外旅游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云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不进则退、慢进也退”的严峻形势。因此,加快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开拓旅游客源市场,促进旅游文化产品供给,树立旅游文化品牌形象, 增强云南旅游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有利于带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由于各种历史、地理和经济因素的影响,云南少数民族大多聚居在交通闭塞、经济不发达的贫困地区。因此,通过加快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不仅有利于对民族文化起到保护、提炼和交流的积极作用,而且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增加就业机会,扩大就业门路,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走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路。特别是云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涵盖了食、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对其文化形式和内涵中的真、善、美的发掘和利用,可以令旅游者赏心悦目,并在潜移默化中满足审美心理需求,净化心灵,从而有利于抵制不健康的、低级庸俗的娱乐方式,创造一种舒适、文明的旅游环境,推动旅游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继续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优化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加快推进旅游“二次创业”,着力打造文化产业,优化旅游文化产业布局,促进旅游文化产业集聚,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实现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和民族文化强省的目标,把云南建成国家旅游文化产业改革发展试验基地和示范窗口。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需求与扩大内需相结合。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扩大的消费需求。

2.坚持突出特色,把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开发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培育云南旅游文化精品名牌,发挥品牌优势和品牌效应,深度整合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优势,以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和互动,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协同发展。

3.坚持改革开放,把推进改革试点与带动全面发展相结合。加快旅游改革发展试点和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加强对外对内区域旅游文化合作,大力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培育旅游文化企业集团,以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带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活力。

4.坚持创新发展,把发挥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培育旅游文化市场、壮大旅游文化企业、推进产业集聚扩张,广泛调动全社会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积极性。

5.坚持可持续发展,把资源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正确处理好保护、开发与发展的关系,有效整合和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在开发的基础上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促进生态环境和人文资源保护。

(三)发展目标 1.经济发展目标

按照每年15%的增长率,到2012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达到1160.12亿元,旅游产业增加值达到677.91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7.13%;文化产业的增加值达到528.37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5.56%;按照每年18%的增长率,到2015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达2112.92亿元,旅游产业增加值达到1234.69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8.23%;文化产业的增加值达到962.33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6.42%。

2.产业建设目标

在继续推进6大旅游区发展基础上,着力建设10大旅游文化产业集聚区,10个旅游文化名城,30个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县,60个旅游小镇,100个旅游文化特色村,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旅游文化市场主体,推进一批有发展潜力的旅游文化重大项目建设,打造一批知名旅游文化品牌,构建6大旅游文化走廊,形成4大国际国内旅游圈,全面提升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初步形成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实现由旅游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跨越,由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的迈进。

3.产业投资目标

至2012年,全省旅游文化产业投资总额累计达到1000亿元;至2015年,旅游文化产业投资总额累计达到2000亿元。4.文化发展目标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基本建立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使85%以上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得到抢救性维护,50%以上重点博物馆和有文物但无库房文管所的保管条件达到规范要求。力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增加到86处以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增加到320处,州、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增加到2000处,新增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以及世界文化遗产。基本建成具有云南特色的文物史迹网络。创建民族文化保护区16个,特色文化保护区9个,省级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50个,培养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100个。5.社会就业目标

加强旅游与文化相结合,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发挥旅游文化“形象大使”和桥梁的特殊作用,推动和促进云南的对外开放;促进城乡文化发展,促进乡村文化旅游、城镇文化旅游、都市文化旅游发展,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促进劳动力的就地转化、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到2012年,旅游文化产业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达到300万人,占全省就业人数的比重达10%;到2015年,旅游文化产业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达到400万人,占全省就业人数的比重达12%。6.生态环境目标

发挥旅游文化产业的带动作用,实施旅游循环经济试点,建立绿色产业体系,保护好云南的自然生态环境,促进云南生态环境和城乡社区环境面貌不断改善,在实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各民族生活条件和城乡统筹协调基础上,推动云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任务和重点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里,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建设重点,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化旅游文化产业布局

进一步优化旅游文化产业布局,加快推进6大旅游区、10大旅游文化产业集聚区、6大旅游文化走廊和4个旅游圈建设和发展。

1.加快推进6大旅游区发展。巩固提升滇中大昆明国际旅游区和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建设完善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滇西火山热海边境旅游区;滇东南喀斯特山水文化旅游区;积极开发滇东北红土高原旅游区。努力把六大旅游区打造成特色鲜明、功能配套、产品互补、互促发展的旅游目的地,实现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2.加快推进10大旅游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突出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比较优势,以历史文化名城和重点旅游景区为依托,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集聚区。具体包括昆明生态园林城市文化旅游区、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怒江世界遗产与民族文化旅游区、腾冲—瑞丽温泉度假与边地文化旅游区、建水—石屏—元阳历史文化旅游区、抚仙湖——星云湖古滇文化旅游区、石林—普者黑—罗平喀斯特山水文化旅游区、楚雄古文化与彝族文化旅游区、西双版纳—普洱—临沧茶文化旅游区、威信—镇雄—彝良红色旅游文化区、滇南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区。

3.着力构建6大旅游文化走廊。依托6大旅游区和10大旅游文化产业集聚区,以昆明—滇西北高等级公路为轴心,构建连接昆明—大理—丽江—迪庆—怒江,并通往西藏、四川的“滇西北旅游文化走廊”;以昆明—瑞丽高速公路为轴心,构建连接昆明—楚雄—大理—保山,并通往南亚国家的“滇西旅游文化走廊”;以昆明—曼谷高等级公路为轴心,构建连接昆明—玉溪—红河—普洱—西双版纳,并通往东南亚国家的“滇西南旅游文化走廊”;以昆明—蒙自—河口(和昆明—邱北—文山—麻栗坡)高等级公路为轴心,构建连接昆明—红河—文山,并通往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滇南旅游文化走廊”;以昆明—曲靖—昭通高等级公路为轴心,构建连接昆明—会泽—昭阳—盐津—水富,并通往四川、重庆等省市的“滇东北旅游文化走廊”;以昆明—石林—陆良—罗平高等级公路为轴心,连接昆明—玉溪—曲靖,并通往贵州、广西的“滇东旅游文化走廊”。

4.努力形成4大国际国内旅游圈。充分发挥云南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位优势,抓住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机遇,依托6大旅游区、10大旅游文化产业集聚区和6大旅游文化走廊,积极推进大湄公河次区域、泛南亚经济区、西南六省市七方和泛珠江流域区的旅游交流与合作,努力促进和形成面向东南亚的中国——东盟国际旅游圈,面向南亚的中国——南亚国际旅游圈,连接四川、贵州和广西的大西南旅游圈和泛珠江流域旅游圈,共谋互动发展。

(二)推进旅游文化产业集聚

依托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旅游发达的县区,大力推进全省旅游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

1.以昆明、大理、丽江、景洪、建水、瑞丽、巍山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为依托,推进10大旅游文化名城建设。

2.以石林、玉龙、香格里拉、腾冲、罗平、巍山、邱北、会泽等自然风光、民族文化、历史文化丰富的县为依托,推进30个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县建设。

3.在巩固提升大研古镇、和顺古镇、黑井古镇、豆沙古镇等旅游文化名镇的基础上,推进60个旅游小镇建设。

4.把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推进100个旅游文化特色村建设。

(三)完善旅游文化产品体系

完善旅游文化产品体系,着力培育10大重点旅游文化产品。

1.着力培育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凭借云南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众多高原湖泊及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开发内陆湖滨型、休闲文化型、置业度假和休闲小镇等多种类型的休闲度假产品,加快云南旅游由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型转变,推动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2.着力培育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充分利用云南丰富的古生物、古人类遗址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开发建设文化遗产旅游景区。

3.着力培育民族文化体验产品。依托云南25个少数民族绚丽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深度开发以体验性、参与性、娱乐性为主的民俗体验型和文化主题型旅游产品,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

4.着力培育健康旅游产品。发挥我省自然生态、地质地貌和动植物等景观资源优势,着力培育“亲近自然、体验文化、享受生活、关爱生命”的健康旅游产品,打造“云南——绿色健康旅游天堂”新品牌。

5.着力培育乡村旅游文化产品。策划高水平的规划和项目,开发具有不同特色的乡村旅游文化产品。

6.着力培育文化演艺娱乐产品。培植发展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娱乐团体和企业,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型文化娱乐活动品牌,形成参与性强、类型齐全、管理规范、文化档次高、服务功能完善的旅游文化演艺和娱乐产品体系。

7.着力培育民族餐饮文化产品。培育民族餐饮文化龙头企业和形成品牌化经营,建立民族餐饮文化培训基地,开展民族餐饮文化国际合作与交流,举办民族餐饮文化节,促使云南民族餐饮文化产品由单一性向多样化发展,由饮食型向欣赏型发展,由物质型向文化型发展,由辅助型向主题型发展,促进云南民族餐饮文化产品体系的培育和建设。

8.着力培育购物旅游文化产品。要在传统旅游商品的基础上,加强旅游商品和包装设计、创意、工艺制作改进等,积极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旅游商品,加快珠宝玉石、观赏石产品的生产和开发,并努力从普通的旅游商品转化为精品旅游商品。

9.着力培育跨境会展商务旅游产品。加快沿边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和边境口岸设施建设,加强区域旅游文化合作,简化跨境旅游手续,大力发展跨境旅游并向纵深推进,增强云南旅游文化产业的外向型功能,把跨境旅游产品打造成云南最有影响力旅游产品之一。以昆明、大理、玉溪、曲靖等重点城市为依托,加快会展和商务设施建设,把云南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会展商务旅游目的地。

10.着力培育特种旅游文化产品。发挥云南独特的山地旅游资源优势, 积极开发古生物、地质地貌、生物多样性等一批科技含量高、趣味性浓、参与性强、寓教于乐的科考科普型旅游产品。积极引导开发登山、攀岩、漂流、野生动物追踪探寻等一批安全性高、吸引力强的探险旅游产品。加大自驾车旅游产品开发力度。积极开发和推出自行车、徒步、野营等满足当地居民和游客消费的自助旅游产品。

(四)建设旅游文化产业基地 围绕旅游文化产业布局、产业集聚区和产品体系建设,通过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和精品名牌战略,重点推动一批旅游文化产业基地的建设。1.建设一批国家公园,逐步形成国家公园体系。在总结迪庆普达措国家公园建设经验基础上,积极推进迪庆梅里雪山、丽江老君山、大理苍山等国家公园建设,逐步形成国家公园体系,把云南建成全国一流的文化生态旅游省份。

2.建设一批休闲度假旅游基地。借鉴国内外休闲度假旅游建设经验,建设昆明环滇池、澄江抚仙湖——星云湖、大理洱海、丽江等一批康体休闲度假旅游基地,构建起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体系,建设国内外知名的高原型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3.建设一批旅游文化产业基地。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建设一批具有云南特色、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民族文化旅游基地、科普科考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影视摄制基地、艺术创作培训基地、高原体育训练基地、民族民间工艺品制作基地及文化演出剧院和场所等。

4.建设一批会展商务旅游基地。依托全省中心城市和旅游目的地、旅游集散地的优势,借鉴发达省市成功经验,进一步整合资源,不断摸索新路子,完善城市旅游功能,着力打造以昆明、大理、玉溪、曲靖等城市为中心的会展商务旅游基地,建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文化会展商务圈,发展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会展基地。

5.建设一批旅游商品生产营销基地。依托云南的珠宝玉石建设珠宝玉石生产营销基地,依托独有的药材建设药材商品购物基地,依托民族工艺品建设特色民族工艺品生产营销基地,依托云南的普洱茶建设普洱茶生产营销基地。进行规范化管理,向规模化、集团化、市场化、特色化发展。

(五)培育旅游文化主导产业

1.休闲度假业要大力开发科普型、休闲型、娱乐型和户外运动型的旅游项目和游客参与性强的专项产品,进一步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2.住宿餐饮业要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名特餐饮品牌和餐饮名店,合理布局旅游餐饮设施,并配套休憩和娱乐功能,住宿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酒店结构和布局,根据文化旅游消费的需求建设高星级旅游饭店,扶持和规范特色客栈及民居旅馆等。

3.文化娱乐业要重点完善旅游酒店、旅游城市尤其是旅游景区的文化娱乐基础设施,形成参与性强、类型齐全、管理规范、文化档次高、服务功能完善的旅游文化娱乐体系。

4.商务会展业要以昆明、楚雄、玉溪、大理、丽江、景洪、瑞丽等旅游城市为主,发挥其会展商务功能,创建商务会展品牌,积极争取一些中外大型会议、赛事、展览、博览的承办权。5.康体旅游业要重点开发景区或城市近郊的温泉和矿泉资源,挖掘传统中医医疗康体功能,建立环境优美、设施完备的疗养院和康体保健区,积极发展各种户外运动设施、训练基地、滑雪场、高尔夫球场和体育竞技类主题公园等专项体育旅游场所。

6.民俗文化业要借鉴公司加农户等有效模式,大力发展民族民间文艺展演业、民间工艺品产销业、民俗文化旅游业,实现专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

7.广播影视业要推进专业化制作、企业化经营、集团化管理、规模化发展,使全省广播影视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

8.新闻出版业要转换经营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建立现代新闻出版、印刷、营销体系,使全省新闻出版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9.商品购物业要优化销售网点布局,建立健全旅游商品批发零售体系,提高旅游购物业在旅游总收入中的比重,以地方特色产品和民族民间工艺品为核心,对现有的旅游商品进行提升,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避免一些粗制滥造的旅游商品的出现。

10.旅游景观业要提升观光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提高经营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准确进行市场定位,开展有效的市场营销,提高经营效益。

(六)推动旅游文化产业重组

1.做大龙头旅游文化企业集团。通过整合、重组国有资产,组建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中,能够起到龙头和带动作用的大型旅游文化集团。

2.做强中小旅游文化企业。选择一批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采取“捆绑式”服务、政策支持、投入倾斜等方式予以重点帮扶,引导中小企业围绕大企业延伸配套服务,促进提质增效。

3.促进民营旅游文化企业的发展。切实加强软环境建设,为民营旅游文化企业创造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加大服务协调力度,增强民营旅游文化企业的发展能力。

(七)加快旅游文化市场开拓

1.进一步突出打造“七彩云南,旅游天堂”的形象,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对象推出旅游宣传促销主题,激发和引导游客赴滇旅游的动机和行为。提高旅游目的地促销意识,建立“政府引导、部门联合、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的旅游宣传促销新机制。

2.大力开拓国际旅游文化市场。抓住有利时机,以俄、蒙、日、韩、东南亚、北美、欧洲、澳大利亚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为重点,不断加大旅游文化宣传促销力度,吸引更多的入境游客和高端游客。

3.培育旅游文化演艺消费市场。制定合理的价格,让各种渠道既有合理的利润,具有经营旅游文化产品的积极性,又可以吸引游客观看旅游文化演出。

4.大力培育新兴旅游文化市场。通过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做大云南市场,拓展省外市场,开拓境外市场,努力营造公平的旅游文化市场竞争环境,破除地方壁垒,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旅游文化市场体系。

(八)深化区域旅游文化合作

1.深化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区域旅游文化合作,重点开展大湄公河次区域、孟中印缅地区、云南与老、泰、越等国北部的旅游文化合作,完善政府、企业和相关组织多元合作主体互动机制,联合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和开展宣传促销,培育澜沧江——湄公河黄金旅游文化线路等精品旅游文化线路产品。

2.以深化“泛珠三角”区域旅游文化合作和川滇藏“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合作为重点,提升合作层次,拓宽合作领域,进一步推动滇港、滇澳、滇粤、滇沪、滇黔桂、滇黔渝和滇川藏等多层次、大范围的国内区域旅游文化合作,打破市场壁垒,推出旅游便利化措施,增强区域旅游文化品牌的吸引力。3.加快与国际旅游文化市场服务标准接轨。按照国际旅游文化市场的通行规则和服务标准,探索建立和完善与之相应的旅游文化市场规则和服务标准体系,重点推行相关行业的国际服务标准和国际质量认证,促进旅游文化经营管理、服务设施和服务技能与国际标准接轨,不断提高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

(九)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以构建结构合理、安全、舒适、便捷的旅游交通体系为目标,加快新机场建设、老机场扩建和国际口岸机场的申报力度,开辟新的国内外航线。全面提高现有干线铁路运营能力和技术标准,积极推进省内铁路路网建设。加快干线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实施一批制约全省六大旅游区形成旅游环线的断头路、二级干线公路的建设项目。提升和建设一批通往重要旅游文化景区景点的三级旅游支线公路。加强澜沧江—湄公河等国际水路和滇池等重点旅游湖泊区的短途航运基础设施建设。充实和完善交通的旅游功能,满足游客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2.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具有云南特色、民族风格的文化重大项目设施,继续实施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工程,尽快实现县以上都有图书馆、文化馆,乡乡都有文化站,村村都通广播电视,努力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骨干、以村社为终端的基层宣传文化网络。加大文化遗产保护。

3.加大资源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实施“七彩云南保护行动计划”,在重点旅游开发区域,尤其是高原湖泊和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十分脆弱和敏感的地区,加大资源保护力度,加大荒山、荒坡的绿化和高原湖泊、河流的污染治理力度,对生态脆弱的重要旅游文化景区实行游客容量控制和环境监测制度,实现旅游文化产业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项目支撑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大项目带动大开发、促进大发展,加大旅游文化产业项目建设的力度。其中,规划期内旅游文化投资开发建设项目165个,投资额2689.9848亿元;再加上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县、旅游小镇、旅游特色村建设项目700亿元,总计投资额为3389.9848亿元。第一阶段(2009年—2012年)预计规划总投资达到1000亿元;第二阶段(2013年—2015年)预计规划总投资达到1000亿元;2015年以后继续完成的项目19个, 预计规划总投资达到1400亿元(未考虑新增加投资项目)。

五、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协调

1.加强组织领导。依托各级旅游文化产业协调领导小组,领导和协调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研究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制定有利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统筹旅游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各级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协调和指导旅游文化产业规划实施和有关项目的建设。

2.建立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将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分解落实到各州市政府,加强对目标责任、工作进度的跟踪检查和阶段性问责问效。

3.强化部门协调配合。建立健全政府部门间的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各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围绕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密切配合开展工作,形成加快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合力。

4.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强化各级政府在法律规范、政策指导、规划控制、资金引导、市场监管、环境营造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能。

5.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创新政府管理方式,积极探索对核心旅游资源、重点文化资源的开发、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理顺发改委、旅游、文化、国土、环保等相关部门职能的关系,强化对重点投资项目的便捷服务,减少行政成本,提高管理效率。6.健全旅游文化法规体系,整合行政执法资源,加快省、州(市)、县旅游文化执法机构建设,健全行之有效的综合执法机制;建立及时、便捷、高效处理游客投诉机制,进一步整顿旅游文化市场秩序,规范旅游文化经营服务行为,优化旅游文化经营环境,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二)完善旅游文化产业政策

1.完善有利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用地政策。积极探索建立土地整理平台,合理利用土地的管理制度,推进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在保障旅游文化产业建设用地供应方面实现突破。

2.完善有利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资融资政策。深化旅游投融资改革,探索灵活多样的投融资渠道,按照“谁投资、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对部分旅游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实行“政府主导规划、企业投资开发、市场模式运作”的投融资机制,鼓励各种经济成分的社会资金投入旅游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投资者采用BOT、TOT、ABS、PPP等融资方式,加快旅游文化产业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着力解决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资金短缺问题。

3.建立优质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政府担保机制,引导国有大企业和有实力的外商、民营企业积极投入优质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通过该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利用旅游国债投入、门票抵押贷款、政府担保贷款、发行旅游债券和股票等多种融资方式,多渠道争取社会资金投入旅游文化开发建设,加快云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进程。4.建立重点旅游开发财税配套优惠机制,加大财政税收对旅游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运用财政投入、财政补贴、贴息贷款、减免税收等多种手段发挥财政投入的导向性作用,支持重点旅游文化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旅游文化项目招商引资力度,不断优化旅游文化项目投资环境,切实解决旅游文化产业建设资金“瓶颈”问题。

5.完善有利于旅游文化地保护政策。加强立法,通过舆论、媒体等多种途径强化居民和旅游者对传统文化的尊重、维护和发扬,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进行合理科学的开发利用。推行资源环境保护补偿制度、旅游文化资源及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建立社会监督、社区监督的机制。促进旅游文化区管理体制改革,严格旅游文化开发环保审批制度,建立环境影响责任制。

6.积极推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制定保障当地民族群众合理、有效参与旅游文化产业的措施和保障社区居民优先参与的政策,协调组织旅游地社区内各单位、个人形成互利互惠的合作机制。

(三)积极推进改革试点

1.积极推进旅游文化体制改革。旅游体制改革要突出投融资体制改革重点,理顺云南省旅游投资公司的管理体制,探索市场化的融资模式,成立云南省旅游融资担保公司,构建云南旅游融资担保平台。文化体制改革要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要求,深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内部改革和机制创新,以抓好省级国有艺术院团的改革为重点,稳步推进国有艺术院团改革,科学合理调整全省国有艺术表演团体的结构布局;一般院团要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道路,逐步改制为企业;各州市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积极推进国有艺术院团的改革。

2.积极推进旅游综合改革发展试点,加快试点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旅游产业提升、城市社区建设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保山市腾冲县试点,要积极探索县域旅游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旅游产品转型升级、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玉溪市抚仙湖——星云湖试点,要加大休闲康体度假基地和旅游新业态的创新力度,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特色产业互动发展的新路子;大理苍洱地区试点,要加快休闲度假和文化体验产品开发建设的创新力度,探索旅游与生态、旅游与文化互动发展的新机制;昆明世博新区试点,要大胆创新“政府为主导、龙头企业为带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探索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发展规律的旅游企业孵化器机制。

3.积极推进旅游文化企业改革试点。选择一批旅游企业改革试点单位,主要任务是理顺产权关系,推进多元投资主体的股份制改革,探索通过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发展成为跨地区、跨行业的旅游龙头企业的新途径。对印刷、出版、发行、影视等经营性文化单位,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培育一批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有竞争力的国有和国有控股的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推动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4.积极推进专项改革试点。选择一批村寨作为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专项改革试点,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和经营方式,建立旅游与文化、旅游和新农村建设互动机制及利益分配机制。选择一批边境县市为跨境旅游文化专项试点,探索开发跨境旅游文化线路产品、建设旅游通道经济和外向型经济的开发模式,把景洪(含磨憨镇)打造成面向中南半岛的重要国际跨境旅游文化区,把瑞丽培育成面向缅甸及东南亚的国际跨境旅游文化区,把河口建设成为面向越南及东南亚的国际跨境旅游文化区。选择文山普者黑旅游度假区作为旅游循环经济专项改革试点,探索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有机结合,以及旅游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新途径。5.争取国家相关部门支持。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门对云南旅游文化产业改革发展给予支持,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改革、运行机制创新和政策运用等方面对我省给予指导,并按照“部门联系、省级推动”的方式和“一事一议”的办法,建立部省合作机制,建立若干国家部委联系点,先行先试,切实推动旅游文化产业改革发展工作的开展。

(四)改革投融资体制机制

1.加大政府引导性资金投入。建立省级和地方政府对旅游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的投入机制。各级旅游文化发展专项资金除用于旅游文化规划编制、信息化工程、游客服务中心、休息站点、旅游厕所等公共建设项目外,还要采取直接补助、以奖代补和贷款贴息等方式用于支持开发性旅游文化项目的建设,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入旅游文化开发建设,放大政府资金的引导效用。

2.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完善以项目评估、专家咨询、公开公示为主要内容的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规则和程序,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重大项目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完善政府投入引导机制,推动州市、县区财政加大对旅游文化产业的投入,吸引海内外资本进入旅游文化产业。创新政府投资机制,探索通过财政投入、社会私募,争取发起设立云南旅游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3.建立、发展和完善以省旅游投资公司、省文化产业投资公司和世博股份、丽江旅游等上市公司为基本构架的投融资平台。创造条件,争取在规划期内成立省旅游文化融资担保公司,以增强融资功能。发挥省属旅游文化投融资平台在投资项目合作、银行信贷担保等方面的作用。培育和发展一批民营、外资和混合经济结构的旅游文化投融资主体,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云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筹措更多的资金。

4.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鼓励旅游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和机制创新,发展风险投资、产业投资基金、私募基金等多种新兴的投融资工具。抓住当前国际资本流入和我国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的机遇,发展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市场,疏通投融资渠道,引导海内外资金进入我省旅游文化产业。

5.推进一批有竞争力的旅游文化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和发行企业债券,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投融资和结构调整功能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大力推进旅游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革,积极培育上市企业资源,在规划期内力争一批旅游文化企业在海内外资本市场上融资。

(五)建立健全市场体系

1.发展和完善旅游文化产业要素市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鼓励各类旅游企业积极进入省内资本、产权、土地、林权、人才等要素市场,促进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企业产权交易和资源要素重组。

2.完善旅游文化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建立健全旅行社经营、旅游购物、旅游专业运输企业申报准入制度和旅游文化企业的评级、运营挂牌制度,规范旅游文化市场行为。实行部门联合监管,推进无障碍旅游。建立以旅游购物“公对公”的佣金制度。鼓励旅游文化企业采取参股、控股、联营等多种形式加强合作。加强旅游文化产品消费投诉机制建设,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3.加快旅游文化行业协会的改革发展,强化行业指导与自律功能,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和企业诚信经营。整合旅游文化相关科研院所,建立健全决策咨询论证机制,建立旅游文化产业专家咨询库,为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提供服务。积极发挥法律、会计、审计、保险、仲裁等相关中介组织的作用。

(六)培养旅游文化产业人才

1.高度重视旅游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和努力造就一批名家大师、一批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经营管理人才、一批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一批素质高业务精的旅游文化服务人才,吸引一批国内外高层次旅游文化专门人才。

2.制定旅游文化人才资源开发规划,积极探索建立适合云南省情,并与国际接轨的旅游文化人才资源开发机制,重视在职教育和岗位培训,使旅游文化人才队伍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能满足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和民族文化强省的目标和要求。旅游、文化产业部门的人才规划要与教育、农业、劳动等部门的人才培养规划对口,通过相互合作,共同推进和实施人才资源开发规划。

3.积极推进旅游文化教育培训改革与发展,在学校专业人才的教育中,专门开设旅游文化课程,培养云南旅游文化产业人才对文化有较强的敏感性、创造性和活力;创造和增加让旅游文化专业学生参与国际旅游文化的交流活动的机会和条件。

4.加强与国内知名院校在旅游文化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安排必要的专项资金,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广泛吸引国内外知名艺术家、文化经纪人、文化企业家来滇创业,高度重视本地化人才的培养。

5.完善公平竞争和分配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设立省级荣誉奖励制度,重奖贡献突出的旅游文化工作者,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环境。

云南省文化产业 篇2

一、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现状

1. 旅游发展理念不断创新。

2008年年底, 省委、省政府召开了“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工作会议”。会议全方位提出了文化与旅游两个新兴产业互促的原则、目标、战略和重点工作等, 必将推动云南文化与旅游两大产业的快速、协调发展。云南省旅游发展理念的提升为实现旅游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互动, 对于加快建设旅游强省,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云南是文化、旅游资源集聚区, 但同时又是自然生态和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脆弱区, 一经破坏就难以恢复。发展和谐旅游凸显了旅游与文化的利益相关性、共生和谐性, 要求以科学开发促进合理保护, 以合理保护推动科学开发, 使文化与旅游有机融合。

2. 民族民间文化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和传承。

云南是中国民族成份最多的省份, 在全国56种民族中, 云南就有52种。其中, 人口超过5 000人的少数民族有25种, 人口数为一千多万人, 占当年全省总人口数近40%, 特别是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15种少数民族世居云南, 是云南特有的民族。各民族的语言、建筑、服饰、歌舞和节庆等文化精彩纷呈, 堪称“民族文化大观园”。多年以来, 云南省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 把全省的文化产业做得很红火。云南省在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弘扬优良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培育打造了一大批民族文化知名品牌, 初步形成了以民族工艺、歌舞、节日、服饰、饮食、医药等为主的民族文化产业。如早期大理白族的《五朵金花》, 近年来有著名的舞蹈家杨丽萍的《云南映象》, 张艺谋导演的《印象·丽江》, 还有楚雄彝族的《太阳女》, 西双版纳傣族的《勐巴娜西》, 大理白族的《蝴蝶之梦》和世博吉鑫园《吉鑫宴舞》等为代表的旅游演艺产品, 享誉国内外。云南民族文化已走向世界, 不仅向全世界人民展现了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也展示了云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云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已成为云南旅游的形象品牌。

3. 文化旅游品牌初具规模。

旅游业是一项经济与文化高度融合的现代产业, 旅游业的竞争实际上是文化的竞争、品牌的竞争。除了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文化和旅游互动的蓬勃发展外, 2008年, 云南省在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互动中, 印象最深的是楚雄、腾冲、旅游小镇的文化和旅游互动。对于楚雄的旅游发展, 楚雄先后推出恐龙谷和彝人古镇的旅游项目, 为文化和旅游产业结合创出一种较好的路径, 恐龙谷在2008年4月开业以来至年底, 累计接待游客约30万人次。恐龙谷很好地利其地处昆大丽黄金旅游线上的交通环境优势, 为云南开发主题公园项目创造了一个新的平台和亮点, 而将生态、历史、科考等融合起来的文化内涵, 也在探索一种旅游与文化相结合的新路径, 更为澄江帽天山等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新的开发模式。彝人古镇借助“城市发展+楼盘营销+彝族文化”的结合, 正努力做出一个文化楼盘, 虽然古镇作为文化产品集聚的中心作用还未完全实现, 但是, 通过这种民族文化集散、体验的态势已经呈现出来。

从文化产业角度看, 云南着手进行的60个旅游小镇的建设能把云南特有的农耕时代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村镇文化及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下来, 通过文化遗产的传承, 既可以对民族文化遗产起到保护作用, 更可以通过挖掘民族文化, 实现文化与旅游互动。2008年, 在60个在建旅游小镇中, 省政府正式命名并授予牌匾的旅游名镇有丽江市古城区大研镇、大理市大理镇等10个旅游小镇。这将对云南旅游小镇的建设起到一个先锋和带头作用。

4. 旅游产业不断做大做强。

一是旅游产品结构得到调整优化。旅游产品从单一的观光型逐渐向多元化综合型转化, 探险游、科考游、乡村文化游、高尔夫旅游、茶文化旅游等文化旅游产品逐渐发展起来。二是旅游产业发展速度加快、规模扩大。2008年, 云南全省累计接待入境旅游者510.7万人次, 比去年同期增长11.4%, 其中接待海外旅游者250.2万人次, 同比增长12.8%;接待国内旅游者1.03亿人次, 旅游总收入达到663.3亿元, 同比增长18.6%。云南旅游各项指标均呈现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三是旅游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增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休闲观光农业将是云南农业产业化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休闲观光农业将依托云南旅游大省、农业大省的优势, 建成集科、教、农、工、贸、游、购于一体的现代化休闲农业基地, 带动当地农民致富。

二、当前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旅游是文化经济产业, 旅游只有与文化高度融合才有生命力。但目前我省在推进旅游与文化的结合上仍存在畸重畸轻的现象。

1. 民族文化资源的充分挖掘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未同步。

近年来云南旅游产业得到了高速发展。但目前的旅游产业的发展并未与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同步发展。旅游的各要素是对文化运用的反映和体现, 通过旅游产品的品位高低直接反映了旅游策划、规划、开发者对文化的理解。因此, 旅游与文化只有紧密结合起来, 旅游产业才更具有发展内涵。

云南的各少数民族村寨是展现民族文化生态良好的发源地和集聚地。它既包括那些历代文人留下的碑石铭文和工匠留下的建筑群落及经典文化, 还包括少数民族独立生存的文化遗存和在自然状态下的村寨、建筑、服饰以及相关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文化方式等特有文化。要有计划地适度开发, 在获得成功的旅游区内开发与此有关的手工艺文化, 以弥补一直相对落后的旅游礼品和旅游纪念品之不足, 使旅游产业更具有文化内涵。

2. 对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认识不足, 旅游商品的文化附加值不高。

在旅游地不难发现, 很多旅游商品品质低劣、工艺粗陋、结构单一、特色不特、趋同化现象严重。旅游商品缺乏地域个性, 是旅游商品市场最大的弱点和长期存在并难以解决的问题, 使得各旅游地旅游商品占旅游收入的比例较小。对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是导致旅游商品文化附加值不高的根本原因。若要改变旅游商品现状, 必须重视旅游商品文化附加值的开发, 应该更多地承袭、积累和表达地域文化的内容, 突出地域特色。

3. 民族文化资源的流失、消亡严重。

一是由于民族文化商品市场价值较高, 民族文化资源流失的速度明显加快。近年来, 大量的民间服饰、民族乐器、盛物器具、民族雕刻等民间文化器物被国内外有经济实力的个人或团体收集、收购。如外地人买走了云南丽江地区民间珍贵的东巴古籍、法器、字画等以及无法找到的纳西山乡传承东巴文化的基本文字资料;传说记载傣族贝叶文化的经典著作有84 000部, 但目前能收集到的也只有3 000多部。二是那些曾经影响过少数民族世世代代的民间工艺和艺术, 因掌握该技术的艺人的去世而失传。云南省丽江纳西族东巴文化, 世界上唯一保留完整的被称为“活着的象形文字”所构成的民族文化, “将只存在于博物馆、研究所而成为死去的文化”。谙熟贝叶经典和传统民俗的傣族老人如今已所剩无几, 贝叶文化的传承后继乏人……这些情况在其他民族中也都存在。三是由于对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些部门在开发施工的过程中, 致使不少民族文化遗址和民族建筑物遭到破坏和损坏。

4. 重经济建设轻文化资源的保护、整合和利用的开发战略使旅游地的文化内涵缺失。

在经济利益的强烈驱动下, 缺乏科学发展观引领的各级政府出台的许多政策和措施, 导致文化资源在开发过程中“过度商业化”现象突出。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基本可概括为:发现文化资源、包装文化资源、向市场推出文化资源的“商业化”发展道路三步曲。按这种模式开发出来的文化产业往往会出现低俗化和非理性倾向, 导致许多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忽视了其内在的人文精神特质而注重娱乐消费特质的利用和开发。云南丽江古镇自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来, 旅游业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 而今旅游业成为当地经济的主体产业。从1997—2005年上半年, 丽江古镇原纳西族居民由30 000多人降至不到6 000人。在商业化利益的驱动下, 有80%的原住民被外来移民所置换。丽江古镇在开发过程中显然忽视了文化资源的保护, 置换了纳西族原住居民“活着的文化”, 完全违背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准则, 从而与政府发展文化产业的初衷相背离。

5.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开发的趋同化、功利化突出。

近年来, 许多传统节庆活动从内容到形式, 从招牌到口号, 从举办初衷到销售对象, 从宣传手段到包装技巧都缺乏创新, 对游客和大众很难形成强大的吸引力。一些旅游目的地的节庆组织者没有精心准备, 盲目模仿, 导致节庆活动雷同和低层次重复的现象时有发生, 使节庆活动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品牌。有相当一部分节庆活动的主题基本上是文艺晚会、经贸洽谈会、研讨会、旅游节、文化节等陈旧模式。节庆活动一窝蜂现象、雷同化趋势严重。

三、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策略

1. 努力抓好民族文化的挖掘与整理工作, 使生态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步。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民族文化受到的冲击日益严重。当前, 由于受功利性极强的外来文化的挑战, 有些少数民族文化正在走向衰败或处于弱化的境地。特别是那些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的艺术形式消失的速度更快。比如, 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由于无法与现代工业化抗衡而日渐消失, 民族传统歌舞正在逐渐被现代歌舞所取代等等。由于中国民族众多, 居住分散, 许多民族文化深藏或淹没于民族群众中, 必须进行深入的挖掘整理工作。如对民族文化景观、民族文化遗址登记造册, 修缮维护或者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予以保护。还可以利用博物馆的形式, 将有形和无形的民族文化遗产进行馆藏保护。如贵州依靠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先后建成了“六枝梭嘎民族生态博物馆”、“雷山上郎德苗族村寨博物馆”、“贵阳花溪镇山村布依族生态博物馆”、“黎平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等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在保护民族文化生态, 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方面开了先河。

2. 挖掘地域文化内涵, 提升旅游商品文化附加值。

旅游商品一方面体现旅游地物质资源状况, 另一方面也是体现旅游地地域文化的载体。旅游商品所具有的地域特色及民族历史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是吸引游客购买旅游商品的关键所在, 欲使旅游商品更具有珍藏、馈赠、纪念等价值, 必使其传承无形的文化。因此, 开发旅游商品应尽可能在传统的工艺、材料、技术的基础上, 结合现代科学技术, 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精华, 使其更加质朴、自然、精致, 真正体现民族历史文化的特色。如贵州涌现出来的以古老的原始宗教文化为背景的木瓢艺术、陶土面具艺术独特而神秘, 不仅可以登上国内外的博物馆殿堂, 也成为最受旅游者青睐的纪念品。

3. 通过政府立法, 保护民族文化资源。

民族文化资源要通过立法的形式加以保护, 这是最为有效的手段。政府应健全有关民族文化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 到目前为止, 只有少数部分民族文化资源如民族语言、民族文字、民族习俗、民族文物等有相应的保护法规。原来制定和出台的一些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的法律法规, 由于时间久远, 与现实社会有些脱节, 可操作性也不强。因此, 当前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是进一步修改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的法律、法规。

4. 加强管理创新的力度, 形成规范的产业管理体制。

根据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情况, 建立和完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宏观管理新体制, 引导文化旅游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在对文化旅游产业的管理中, 政府主要起总体规划、检查监督的宏观指导作用, 必须设立相关部门, 对文化旅游产业信息指导、政策协调和规划落实负责, 指导文化旅游企业的产业经营, 规范文化旅游市场, 保证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和谐、稳定发展。努力实现政府的宏观调控与企业的微观管理有机的结合。通过积极鼓励和支持建立文化旅游行业的各级行业协会, 将微观管理职能赋予行业协会, 以形成行业自律的良好的产业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1]丰莉, 李涛.推进旅游与文化的深度互动[J].政研前沿, 2008, (9) :42-43.

[2]李斌.大旅游要有大文化支撑[J].产业经济, 2008, (4) :88.

[3]何琼.论民族文化生态与旅游产业发展[J].思想战线, 2008, (2) :131.

[4]姜日韦.地域文化与旅游商品开发[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 :49.

[5]刘茂海.西部大开发中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再思考[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1) :26-28.

[6]迟燕琼.云南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和困境[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8, (2) :92.

[7]万圭.凤凰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J].科技创业, 2008, (8) :18-19.

[8]单纬东, 林伦伦.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制度安排[J].青海民族研究, 2008, (3) :105.

[9]吴绍琪, 王智勇, 李东宇.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路径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 2008, (1) :137-139.

[10]杨永生, 赵兴兰.中国西部服务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思路及政策取向[J].经济问题探索, 2008, (8) :23-24.

云南文化产业 篇3

不同区域的文化产业只有充分依托具有优势、特色突出的文化资源,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找准定位,才能准确探寻和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实现差异化竞争。10多年来,云南制定的文化产业发展策略,努力实践并遵循了现代社会文化和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通过充分挖掘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依托快速增长的本土文化消费市场和旅游产业带来的外部消费市场,找到了被媒体和学术界概括为“云南现象”、“云南经验”的特色化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路径。2012年,云南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6.1%,成为西部地区惟一一个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5%的省份,与北京、江苏、上海、浙江、广东、湖南等经济发达的中东部地区并肩,进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较快的第一梯队。

26个世居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构成了云南民族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主体内容。与东部中部地区以都市、历史和现代文化为主体内容不同,以民族文化内容为特色的版权产业、广播影视产业,民族演艺产业、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珠宝玉石产业体现了云南文化产业的特色,成为云南文化产业的重点业态。

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基因

26个世居民族的文化生活,是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基因。文化产业的发展与云南这块土地上世代生息的各民族群体的生产生活、文化传承密切相关。在云南,文化产业以其活跃于民间、拉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产能效应,当之无愧地成为重要的民生产业,其乐民、育民、富民,促进保护、传承、传播,提升民族地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巨大潜能在不断被挖掘和发挥,与之相应的中小历史文化名

城、古村古镇、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名村等,构成了云南文化产业特别赖以发展的集聚空间和创意舞台。

随着本土与外部市场关联促动、相互构建的深化,26个世居民族的文化生活顺势应时与全球化时代的科技创新、艺术生产、大众消费实现对接,地方性文化空间得到拓展,文化遗产、茶马古道、藏民家访、主题客栈、农村演出户、文化大院、国家公园等成为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进入消费语境后得以展示、销售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必要空间,在“他者”对异文化的想象追寻和体验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民族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注定成为地方性知识与世界各民族文化对话与交流的工具。

特色,决定了云南文化产业的创造力、竞争力,也决定了对云南文化产业的评价,不能仅仅停留于数字层面,而要落脚于特色文化产业在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世界文化多样化格局构建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从当年震撼世界却一枝独秀的《云南映象》,到《丽水金沙》《蝴蝶之梦》等近20余台民族歌舞演艺节目每日在云南各地精彩纷呈,再到《吴哥的微笑》走出国门、创意新的文化产品与服务输出形式;从当年引发西双版纳旅游热的云南题材电视剧《孽债》,到《玉观音》《我的团长我的团》《木府风云》等一大批云南题材或以云南为拍摄地的影视剧在一段时期内琳琅于全国各大电视、网络播放平台;从一饼普通的普洱茶,到一条几乎被现代社会埋没与遗忘的“茶马古道”全面复兴、享誉世界;从滇西地区日常生活的锅碗瓢盆,到今天鹤庆新华与秀邑声震天下的“千年小锤”,与小锤敲出的国家级4A景区……

云南省文化产业 篇4

关于培育和发展云南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思考

立足民族地区文化资源,培育和发展民族地区文化产业,走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是民族地区实现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文化产业,须根据前瞻性和可行性原则,科学地对民族地区文化产业进行规划和合理布局.培育、开发并形成遍布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群,突出有特色的支柱产业门类,组建众多的`中小文化企业,走小而专、小而特的路子,以特色制胜.同时重点发展一批市场前景看好,自我积累能力强的文化产业集团,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健全和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作 者:李锐 作者单位:云南省委党校,语文教研部,云南,昆明,650111刊 名:学术探索 PKU英文刊名:ACADEMIC EXPLORATION年,卷(期):“”(7)分类号:G03关键词:文化产业 培育 发展 民族地区

云南省文化产业 篇5

新形势下发展河南省文化产业的几点思考

全球性经济危机目前正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严峻发展形势.在新形势下,如何认清形势、化危为机,促进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

作 者:张秀山  作者单位: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 刊 名:决策探索 英文刊名:POLICY RESEARCH 年,卷(期): “”(12) 分类号:G1 关键词: 

云南省花卉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 篇6

《云南省花卉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云政发〔1998〕109号 一九九八年六月二十二日)

各州、市、县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直各委、办、厅、局:

现将《云南省花卉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云南省花卉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推动我省花卉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尽快形成新兴产业,积极培植后续财源,为发展我省经济作出贡献,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云政复〔1997〕107号文件批复,建立“云南省花卉产业发展基金”(以下简称基金)。为规范基金管理,加强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管理的基金是省政府为支持花卉产业发展筹集的专项资金,基金的来源主要包括:

1.省财政预算外安排的专项资金;

2.经省政府批准从其它有关单位筹募的资金;

3.基金收益;

4.其它。

第三条 在省政府领导下,基金由云南省花卉产业联合会(以下简称省花产联)负责承借、筹集,由省花产联和出资单位共同组成的“云南省花卉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涸鸸芾恚ㄏ钣糜诖俳颇匣ɑ懿档男纬珊头⒄梗苯邮苁≌泄夭棵诺募喽健?br>第四条 基金使用宗旨及原则。

基金的使用宗旨:扶持我省花卉资源的开发利用,引导投资流向,促进我省花卉产业和花卉资源优势逐步向规范化、组织化、专业化、规模化方向优化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财政收入。

基金的使用原则:保证基金本金安全和基金规模不减少的前提下限定投向,专款专用,体现政府产业导向,讲求效益。

第二章 基金的管理和使用范围

第五条 省财政厅、省烟草公司、玉溪红塔集团等出资单位和省花产联共同组成“云南省花卉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理委员会),负责基金的管理。管理委员会每年年初和年底各召开一次例会,年初会议审定基金的使用计划和财务预算,年底会议审核基金的使用情况和财务决算。若有重大事宜,管理委员会须召开特别会议讨论。

第六条 基金使用计划包括基金本金使用计划和基金收益的使用计划。第七条 省花产联负责基金的日常管理工作。省花产联秘书处根据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社会经济形势,研究提出基金使用计划和财务预算,经会长联席会讨论通过后提交基金管理委员会审定。省花产联根据管理委员会审定的基金使用计划所确定的使用项目和额度比例,依照本《办法》所确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具体组织实施。

第八条 基金及基金收益的使用范围。

1.为会员单位提供贷款担保;

2.投资;

3.省花产联运转经费;

4.国际技术合作与交流;

5.市场开发专项补贴;

6.贴息;

7.其它无偿扶持。

第三章 基金本金的运用和管理

第九条 基金本金只能用于投资。投资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长期投资是指对花卉产业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或者是对全行业具有公益性和公共服务性的项目;短期投资是指在确保基金安全性的前提下为实现基金收益而进行的投资活动。短期投资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第十条 长期投资的项目或企业,必须按现代企业制度组建为产权清晰的公司制企业,省花产联享受出资人权益,按投入的股份比例参与经营管理,享受股东权益。

第十一条 基金本金使用审批权限:

长期投资项目经省花产联和基金管理委员会审核同意后,报省政府分管领导审批。短期投资由省花产联秘书处根据基金使用计划提出投资项目,管理委员会通过后,报会长审批。

第十二条 长期性投资总规模不得超过基金总额的40%。

第四章 基金收益的运用和管理

第十三条 基金收益的运用是指运用基金本金进行长、短期投资所产生的收益的使用,主要用于省花产联运转经费、花卉业国际技术合作与交流、市场开发专项补贴、会员企业贷款贴息和其它无偿扶持的支出。

第十四条 省花产联运转经费是指省花产联维持自身运转所需的固定资产购置、人员工资福利及业务经费支出。由省花产联秘书处根据实际需要提出财务预算,经每年初的会长联席会审核、基金管理委员会审批后实施。省花产联日常经费与基金实行分帐管理。

第十五条 国际合作与交流支出是指由省花产联组织的具有行业性和公益性的技术培训、技术引进、技术经济合作等国际合作与交流所需的支出。市场开发专项补贴是指为鼓励云南花卉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的专项补贴。主要是对政府投资的非盈利性专业销售企业和会员企业在花展、广告宣传方面的补贴。贴息是指对开发市场重点建设项目、骨干企业或出口企业贷款给予的贴息扶持。其它无偿扶持是指对新技术、新品种引进、推广和科研等的无偿扶持。第十六条 运用基金收益资金,应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合理安排投入和扶持计划作为资金使用计划的组成部分,报经管理委员会讨论批准后实施。

第十七条 基金收益支出计划内单项支出在30万元以上(含30万元)的,由省花产联审查,报省政府分管领导批准后实施;单项扶持在30万元以下的,由省花产联秘书处审查,报会长批准后实施。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八条 省花产联承借、筹募的花卉产业发展基金,应存入银行,基金收益除用于本《办法》规定的支出项目外,有结余时结转下使用。

第十九条 管理委员会和省花产联应建立基金的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办法以及基金的运用信息、统计反馈和监督管理制度。基金的使用效益情况和财务状况,要定期向省政府报告,并向省政府有关部门反馈情况。同时,加强审计财务监督,确保基金规范管理和有效运作。

第二十条 企业单位向省花产联募集的资金,在“长期投资”科目列帐。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省花产联负责解释。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湖南省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探析 篇7

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工业化会逐渐褪色, 就会开始进入美学经济时代。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都在强调和力推服务业经济, 强调把工业、制造业相关的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 强调产业与生活紧密地结合。在全球的推动下, 未来将形成以文化为主导的经济, 所以说21世纪是美学经济时代, 是文化创意经济时代。例如, 澳大利亚、韩国、英国等都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国家发展重点之一。中国也是如此, 并明确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把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2011年出台的《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中, 将文化创意产业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培育和发展。到2015年, 湖南文化创意产业以年均22%的速度递增, 增加值达900亿元以上, 占GDP的比重达3.6%。目前, 湖南已拥有广电、出版、动漫、演艺四大产业品牌, 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于全国水平, 已成为中部地区增长速度最快、发展前景最优、创新能力最强的产业之一。文化产业属于创意产业, 对人才的依赖程度高, 人才是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人才资本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 面对创意经济的潮流, 发达国家已开始将文化创意人才作为衡量国家竞争力的指标。对于湖南而言, 要做大做强文化创意产业, 必须将人才培育的问题当作首要解决的方向。

二、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育的内涵与意义

(一) 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界定。

因为文化创意产业包含跨产业的范畴, 各产业有不同的特性, 如何界定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并不容易, 因此各个国家与学者专家对于文化创意产业职业与人才皆有不同的界定。Hesmondhalgh (2002) 认为, 从事文化产业的工作者包括:主要创意人员、技术人员、创意经理、所有人及主管。所有人及主管关心获利与声望;创意人员希望产制出原创或完美的作品, 以建立名声;创意经理则是主管与创意人员双方的代理人或中介者;技术人员则必须有效率地完成技术取向的工作。

以创意城市理论著名的美国学者Florida (2005) 在《创意新贵Ⅱ:城市与创意阶级》一书中提到“创意阶级”是指所从事的工作要创造有意义的新形式。这个新兴阶级的超级创意核心包含:科学家、工程师、大学教授、诗人与小说家、艺术家等以及现代社会的思想领导者, 如编辑、文化人士、分析师等, 他们负责从事创造出可迅速流通或广泛采用的新观念或设计;以及另一类创意阶级包含知识密集产业工作的创意专业人士, 如高科技、金融服务、法律、医疗、企业等工作的创意人士, 他们以创意解决问题, 或运用许多复杂知识找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一般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可分为如下几类:文化创意产业创意人才 (艺术家、设计师、导演等) ;文化创意产业技术人才 (音乐制作人、录音师、摄影师等) ;文化创意产业经营管理人才 (社长、团长、经理、总编、总监等) ;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人才 (教授、研究员、咨询顾问等) 。

(二) 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育的意义

1、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当今, 文化产业竞争进入了“创意为王”的时代。文化产业依靠的是人类高智力的思维活动, 属于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文化产业已进入真正的“以人为本、以人才为本”的时代。是否拥有足够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 已经成为文化竞争成败的关键。人才的多寡和质量, 决定国家、城市的文化竞争力高低。当今世界公认的几大文化强国、创意之都, 无一不在文化创意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上占有优势。在纽约, 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占所有工作人口总数的12%;伦敦是14%;东京是15%。而目前上海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还不到1‰。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我国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急需加强”。目前, 我国文化创意人才总量、结构、素质远不能满足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要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就必须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2、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动能。

联合国贸发会议2008年创意经济报告, 提出了创意经济时代的国际观视野, 提出创意经济的核心即是创意产业, 而人力和创意更是重要的竞争资产。随着产业升级、转型, 专业分工日趋精细, 人本身既是智慧的资本, 又是创意经济中最可贵的资产, 人才资本已成为文化创意经济成长及产业发展的主要动能。从知识经济到创意经济, 人力素质仍是发展的关键力量, 教育则是推动创意经济的动能, 拥有越多具有文化创意的人才, 越有助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以及创意经济的衍生, 并且能不断生成、运用和永续发展。

当文化与经济、科技相结合, 再形成创意, 那未来的商业世界将迸发出文化的味道。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成为近年最有吸引力的词语之一。据有专家预计, 文化创意产业未来在我国将保持15%的速度增长。但要保持这一速度, 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是当务之急。在众多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研讨中, 希望都集中在技术、资金、资源等方面, 但文化创意人才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因为如何把现有的人才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源, 是文化创意产业能否真正得到快速发展的关键。现实也的确如此。因为如果没有创意产业的专门人才, 机器、设备、网络等都只能是一堆冰冷的躯壳, 只有把它们合理地利用起来, 把文化与科技、文化与经济有机而完美地结合起来, 并且创造出适合市场需求的内容, 才是文化创意产业立身的根本。

三、湖南省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育对策建议

(一) 制定和实施湖南省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科学规划。

目前, 湖南最为紧缺的文化人才主要有四种:第一, 高素质的文化创意人才;第二, 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第三, 复合型的文化专业人才;第四, 国际性的文化人才。这四种人才的开发与培养将是湖南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间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造成这四种人才缺乏的原因, 主要是国内文化产业发展历史短, 文化产业一直没有受到重视, 目前的人才培养也没有形成规模, 缺乏科学性与专业性。建设一支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 并使文化产业人才与市场需求相适应, 需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制定湖南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科学规划。有关部门应按照湖南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 制定与湖南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目标相适应、远中近期培养相协调、各层次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培养规划。应通过制定规划, 培养、造就一批具有战略思维和国际视野、综合素质强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

(二) 规模化进行文化创意产业后备人才培养。

湖南省需要根据加快文化强省建设, 提高文化软实力需要, 坚持提升办学层次、适度扩大规模的原则,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类研究生教育, 加强本科教育, 适度扩大高职教育, 争取到2015年培养博士研究生200人, 硕士研究生2, 000人以上, 本科生1万人以上, 高职高专学生2万人以上。每年开展职业技术培训1, 000名。争取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相适应、学科专业门类比较齐全、结构合理的文化创意类人才培养培训体系。

同时, 要重点建设好一批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服务的学科专业。根据湖南省重点发展的诸如创意设计、动漫及广播电视等创意产业的需要, 支持省重点建设高等院校增设我省目前空白的文化创意类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鼓励新设一批新闻传播学、软件工程、设计学、美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等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支持一般本科院校重点建设好艺术设计、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网络与新媒体、软件工程、动画、表演、艺术与科技等一批本科特色专业。鼓励支持高职高专院校办好动漫设计与制作、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影视动画等一批高职精品专业, 提升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培训水平。

(三) 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培训模式。

文化产业人才是一种应用型很强的人才, 这就要求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必须将教学、科研与生产有机结合起来, 将学校教育与企业、市场需求有机统一起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鼓励和扶持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优化专业结构, 与文化企事业单位共建培养基地”, 这为解决我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问题、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机制指明了方向。应立足于文化产业的特点, 积极构建开放、共赢、互补、高效的文化产业产学研相结合模式, 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具实践经验的文化产业人才。据了解, 在十多年前英国文化创意产业也曾同样面临人才困局。当时, 英国政府启动了“创造性的伙伴关系”的文化项目, 文化创意机构 (电影院、电视工作室、艺术中心、网站设计组织等) 与中小学校合作从事一些长期文化项目, 为中小学生提供时装设计、广播电视、戏剧表演等的指导与制作等新技能, 从而为创意产业的发展造就了一大批潜在的产业人才。在十年的发展中, 英国创意产业平均年增长率达到6%, 相关从业人员超过200万人, 是英国雇佣就业人口最多的产业。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湖南应根据培养文化产业创新人才需要, 组织高等学校开展“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改革试点”, 探索建立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新机制, 推动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标准, 共同设计培养目标, 共同制订培养方案, 共同开展专业、课程、“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努力建设好一批文化创意类省级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和教学创新团队, 争取有若干个项目进入国家级建设行列。

(四) 优化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成长环境

首先, 创意人才的培养, 政府是第一推动力。需要政府出台一些鼓励性、扶持性的政策, 帮助创意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在文化创意产业还在“襁褓期”时, 政府要着力于创意人才培养平台的建设、在政策方面给予优惠与倾斜。在发达国家, 文化创意相关专业毕业的学生, 能够得到各种补贴和支持, 毕业生能通过官方提供的资源, 解决最基本的问题, 所以有很多机会可以成立自己的个人工作室或公司, 但是在我国, 毕业生往往因为非常缺乏各种支持, 只能在各种创意或者设计公司打工, 无法真正进行创作, 所以给人才必要的支持是下一步重点要做的。

其次, 加强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平台建设。适应湖南省建设创意产业园区 (基地) 需要, 支持高等学校与产业园区开展合作办学, 建立一批高水平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直接为国家级、省级和设区市的创意产业园区 (基地) 培养文化创意研发设计、产品生产、推广销售等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鼓励高等学校面向创意重点企业开展培训工作, 为创意企业高级管理和营销人员开展创意产业前沿知识、国内外创意经济发展动态、现代企业管理和营销技巧等课程培训, 增强企业创意人才综合素质。

最后, 加强文化创意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创意产业里面90%以上的机构属于版权产业, 主要的核心资产是版权资产。因此, 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实际上是对个人创造力的保护, 也是对从事创意产品开发生产的企业效益的保障。在这方面, 美国政府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体系值得我们借鉴。美国的《版权法》等一系列法规, 形成了全球保护范围最广、规定最为详尽的法律系统。日本、韩国等一直也都有相关法律出台, 并针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形势, 修改法规或制定新的法规。湖南应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秩序良好的环境, 在适度的市场竞争环境中, 顶尖的创意产业企业家和领军人物就会脱颖而出。

摘要: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起飞的前提和基础。而湖南文化创意人才的行业需求与人才储备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缺口, 严重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在湖南的迅速发展, 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已成为该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加强湖南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 应从制定人才培养规划、规模化进行后备人才培养、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成长环境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创意人才,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刘晞平.文化创意产业之人才培育策略[J].人民论坛, 2010.35.

[2]卢安宁, 韩千群.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育[J].新闻前哨, 2011.12.

云南省文化产业 篇8

[关键词] 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现状保护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产业

一、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现状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在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少数民族服饰是一个民族或区域的一种标志性符号,它凝结了各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审美情趣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并且在云南文化旅游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现代文明不断对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产生冲击,它面临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生存的环境发生变化,制作工艺后继无人,许多具有很高文化价值的服饰制作工艺已经失传或正在消失。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大量人们外出务工,使民族服饰制作工艺出现断代现象。①西双版纳哈尼族曾经上千年的树皮制衣工艺,现在已经面临失传;哈尼族树皮制衣工艺自从傣族老人艾拉去世后,现在唯一能制作树皮衣服的只有名叫张卫平的爱尼人。黎族的编织和染色工艺已经接近失传。

(二)民族服饰文物已经外流,许多少数民族服饰被西方廉价收购。①法国巴黎某私立民俗博物馆馆长透露,其馆已收藏了180多套苗族服饰,其中,黔东南的苗族服饰就有108套,极具文物价值的月亮山地区祭祀服“百鸟衣”就有15套,甚至超过了贵州省内的收藏,可见苗族服饰流失出境已到了触目惊心的境地。其馆长还说“100年后,中国要研究苗族的服饰文化,还要到我的博物馆来研究。”②少数民族服饰流失出境的这种状况不得不令我们担忧。

(三)现代服装的简单、方便与流行使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改变;其次少数民族服饰的传统制作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制作工艺繁锁,一件精美的民族盛装至少要1—3年才能完成。加上制作费用的昂贵也给民族服饰的生存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这就加速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消失和失传。

(四)人们对民族服饰文化价值的保护意识不够,资金保障不足,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面对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所面临的窘况,我们除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积极保护之外,当下重要的是要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有效的保护前提下,合理地开发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寻求传统少数服饰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结合点,使传统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保护尽可能地与经济发展相结合,让服饰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服饰文化保护与文化发展相结合,从而使它们在更大范围内体现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有的多重价值,这里的出路就是发展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产业。

二、发展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产业的几点建议

发展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产业,对于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而言,其保护和开发应该是一个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互相强化的关系。要以少数民族服饰特色和创立品牌带动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以完备的政策保障顺利推进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开拓创新,加快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产业发展步伐,为努力实现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新目标而努力。

(一)首先要树立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产业的观念,增强产业意识,重新开发研究,把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当作一个产业来研究和发展,借鉴国内外服饰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把大力发展服饰文化产业作为首要问题。

(二)加强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产业开发项目中有关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法制环境,把民族服饰文化产业培育成为一个知名“品牌”。①并且要对上市的文化产品,政府要给与一定的法律保障,保护经营者的权益。

(三)创办少数民族服饰品牌,并成立专门的少数民族服饰理论研究中心,为少数民族的服饰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建立少数民族服装产业园区,积极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和配套的纺织、漂染、布料,建设一批生产基地定点生产,形成专业化分工、配套生产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整体产业规划格局。

(四)我们可以围绕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来发展出版业、游戏、动漫、工艺品等行业。在出版业上出版有关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书籍和画册,通过书籍来展示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民俗文化;以游戏、动漫的形式展示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魅力,扩大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影响力。

(五)寻求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的共同发展,加强与国内外有关机构、企业及相关产业的合作交流,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发展搭建新平台。例如与旅游业的合作,我们要重视民族旅游纪念品的开发,推动以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为代表的旅游商品的开发。

结语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现状和在保护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使我们认识到要解决这种窘迫的状态发展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产业是唯一的出路,只有走产业发展的道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云南省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战略构想,就是要把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云南民族文化,同当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紧密结合起来,突出云南的多样性文化,特别是云南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在当前的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浪潮下必须把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上日程上来。通过发展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产业,在广泛的市场流通中传播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弘扬少数民族文化,扩大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力,让世界了解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业化的发展必定会促进云南民族文化的兴盛和繁荣,促进云南民族文化强省的建设。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产业事业一定会发挥它的连锁效应,成为云南经济发展的又一亮点。

参考文献:

① 吴华,玉香、试论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保护、利用和开发 [J] 民族艺术研究 2007

② 周芙蓉 民族文化保护亟需法律护航[J] 今日中国论坛 2006 第2-3期

③ 丹增 文化产业发展论 [M] 昆明 人民出版社 2005 第一版

④ 马仪,沈晓辉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发展趋势 [J] 民族论坛 2002

⑤ 李春旭,王雪飞,杨海莲 少数民族服饰为文化宝山增辉[EB/OL] 云南日报网

⑥ 李晓弟,刘继平,珠海昆,王崇兰 论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2005 第5卷 第4期

上一篇:主 持 词(周锐作家)下一篇:大连中考简答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