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农方式

2024-11-07

支农方式(精选6篇)

支农方式 篇1

摘要:从分析当前财政支农存在的问题着手,运用互联网思维思考财政支农方式的创新,结论认为: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平台可做到信息公平,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免费平台可做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参与,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快速便捷可做到顶端与终端的联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大数据可及时创新整改财政支农方式。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财政支农,创新

一、当前财政支农方式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财政支农方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支农的目标不明确,分不清是该支持农民增收、农业增产,还是农村发展;二是信息不对称、不透明,需要受支持的农户并不明确知道有哪些财政资助项目可申请以及如何申请,同时政府亦不清楚农民需要哪些财政支持;三是财政支农程序繁多、层次复杂,支农资金层层转拨,容易造成层层滞留,甚至层层剥皮;四是财政支农系统较为封闭,开放性不足;五是财政支农方式主要以政府部门和大型农业龙头企业为中心,容易忽略中小农户的需求;六是财政支农缺乏数据分析基础,支农怎么支、支多少,都缺乏科学的数据支撑和充足的统计分析,以至存在闭门造车的现象。

二、互联网思维及其对财政支农的影响

1、互联网思维的定义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精神、 价值、技术、方法、规则、机会来指导和处理创新工作的现代化思维。 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观念,一种方法论。 相对于工业化思维而言, 它是一种商业民主化的思维,是一种用户体验至上的思维。 在此需要明确的是,互联网思维不是互联网企业才可以运用的思想方式,它几乎适用于任何产业。 互联网思维也不仅对商业和生意产生影响,在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善以及国家各种政策方针的改进中,也可以运用到互联网思维。 只要能结合实际,把握其中精髓, 高效便捷地解决问题,就是在运用互联网思维。

2、互联网思维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财政支农的影响

( 1) 平台思维 。 互联网为人们提供的免费服务平台 、信息平台、商业平台,让每个用户都可以平等地参与其中。 通过平台整合,互联网让组织变得更加扁平,让营销变得更加互动,让供应链变得更加敏捷,让内部沟通变得更加畅通。 平台思维已然成为互联网思维的标志性特征,且正向其他领域延伸发展。 在财政支农方式创新方面,可以建设一个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支农平台,通过手机为农民提供各类最新免费的农业信息。 同时可以建立全面的通讯平台, 可以直接联系最基层的受支援农户,通过该平台给予每位参与的农户平等参与的机会。

( 2) 追求快捷极简思维 。 互联网思维十分注重速度和简化形式。 互联网在加快信息传播的同时,对所传播内容也提出了独特的要求,其信息简洁、快速、有吸引力;而我国当前财政支农方式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由于支农财政政策宣传力度不够、信息滞后不透明,农民不了解如何受惠于支农政策,乡政府也不知晓怎样切实施行支农政策。 若能结合互联网思维,将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将资金的约束机制规范化,合理运用科技信息的帮助,订立规范的法律合同,将使财政支农方式简单、快捷化,会使资金投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对于农业产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资金支持,目前使用的是先申请、再资助,最后验收的程序。 其实可直接改成“ 以奖代支”,只公开明确地阐明所要支持的农业产业综合开会项目,并清晰标明支持的目标标准如何,以此目标标准来验收项目,在规定时间通过验收的项目就给予支持。

( 3) 社会化思维。 在互联网思维中,产品的研发并不是商家单方的义务,而是买卖双方的责任。 产品研发不是封闭式的系统,而是开放式的、包容式、参与式的,与时俱进的。 目前我国财政支农资金来源狭窄,聚集社会资金、引导信贷资金手段单一、功能不强。 这既不适应农业资金需求增加的形势,也不符合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更不利于高效改善我国“ 三农”问题。 其实政府可以考虑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引发社会投资,依靠社会力量,加大支农力度, 改善农民收入。

( 4) 用户中心思维。 在现代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市场早已打破“ 生产什么买什么”的消费方式,趋于“ 用户即是上帝”的营销思维,用户的需求决定着生产需求。 卖家以用户为核心进行产品研发,微小改进,快速迭代;找准目标客户群,研发不同品种,使产品扩大延续。 财政支农政策创新的过程中,应改变过去只重资金支持的扶持方式,从政策、教育、科技、信息、市场、中介组织等方面开发财政支农新方式。 市场上需要什么就支持农民发展什么,农民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不断开创支农的新方式。

( 5) 数据互动思维。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的收集、分析、整理都已变得极其便利,其成本也在下降。 数据分析预测对于提升用户体验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我国财政支农支出资金规模较大,但盲目的投入未能满足农业稳定发展的需要,往往是财政支出很多,但要用钱的地方不够用,在部分环节资金又存在冗余,扶持无法完成一个周期, 常常会导致项目失败。 在财政扶持项目的确定上,还缺乏严格的可行性研究和科学论证。

比较而言, 互联网让数据的获取和分析更加快速、便捷。 若运用大数据思维尽量让每个农民参与数据采集的过程,加强用户参与和市场调研,可以增强支农信息的反馈, 通过数据分析切实反应支农效率, 以此来调节投入的金额;同时在财政扶持之前,运用科学的数据合理预测,可以尽量避免财政支农周转金大量沉淀,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合理安排资源。

( 6) 靶向思维 。 靶向思维是指投资 、生产时思维明确 , 指向清晰,目标精准。 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不仅使每个使用者都成为“ 无中心的中心”,而且使每项任务都指向明确。 财政支农也需要靶向思维,需要明确支农的目标。“ 三农” 问题的核心在于农民。 农民具有主观能动性,是农业发展的主导者, 是农村的主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我们要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而现阶段农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民收入低,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二是农民社会地位低,生活环境较差;三是从事农业增收难;四是农村社会发展落后,城乡社会发展差距悬殊。 因此财政支农必须适应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仅要进行全方位、立体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更要明确财政支农的靶向和目标是支持农民增收,确切地说,是通过支持农业发展使农民增收,从而实现稳定农村的目标。

三、基于互联网思维的财政支农方式创新

1、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平台做到信息公平

由于我国农业地域远离城市,很难共享到城市的公共物品和基础设施,获取信息的途径相对单一,运用网络平台可以较好地弥补这一缺陷。 互联网思维强调信息的快速流动,注重用户和制造商信息的对称性。 就社会环境而言, 如果农民能结合起来,共同生产、共同销售,成立一定规模的组织和社会上有需要的机构或是个人进行贸易,就更容易节省人力和物力资源,实现更高效的生产和销售,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价格和利润,增加农业收入。 与此同时,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帮助,在政策上支持和鼓励农民发展自己的信贷合作组织,依靠农民的力量,开展信贷合作,拉近农民与信贷的距离。 同时也可以推进农户联保、农户互保、专业合作组织成员担保等多种信用保证方式。

2、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免费平台做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参与

互联网门槛低,不需要太多的运作成本。 将互联网思维的社会化运用在财政支农的方式中,可以打开财政支农的资金筹集平台,让更多的社会资金支持参与我国农业的发展,改善“ 三农”问题。 财政支农资金可以是合作社发展的种子基金,更应该是合作社发展的杠杆基金。 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为例:政府可以用财政支农资金来建立政府支持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信贷担保基金,解决专业合作社担保难、融资难问题;或建立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和奖励机制,由地方政府、农民专业合作社按一定比例出资建立“ 贷款风险补偿基金”; 金融机构也可以考虑将一定的贷款收益注入“ 基金池”,一旦出现贷款损失,按一定的顺序和比例从补偿基金中对金融机构补偿。 财政支农不应是封闭式、固化的系统,而是开放式的。 吸引积极的社会投资,发展合作社,不仅有利于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和农村稳定,对于保证优质原料来源、放心农产品供给、可追溯系统的建立等都具有普遍的意义。 例如,可以建立高校师生参与的 “ 高校食堂 + 合作社 ”模式 ,城市小区居民参与的“ 小区 + 合作社”模式,机关单位参与的“ 单位食堂 + 合作社”模式等等,吸引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到合作社的发展中。

3、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快速便捷做到顶端与终端的联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农效率一直不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监管缺失、信息闭塞,缺乏对免费性质的财政支农资金的运营监管,极易诱致寻租式腐败。 同时, 我国财政体制较为庞大,管理具有滞后性,往往是拨款启动了项目后,并没有后续的跟进工作和反馈,导致部分项目只能做一半,扶持无法跟进一个完整的周期。 因此利用互联网的快速便捷,做到顶端与终端直接连接,可以精简财政支农渠道和环节。 经验表明,县级是各级财政支农资金的汇合点,也是腐败发生率最高、程度最重的支农环节。 因此,以县为主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将中央、省级和县本级安排的财政支农资金进行适当集中,并建立与之支持的农户之间的直接联系,精简支农渠道和中间环节,即可增加其跑、冒、滴、漏的难度。

4、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大数据及时创新整改财政支农方式

互联网能够利用精准的数据及大量的信息分析及预测产品的效果及方向,可以为农民和政府提供交流反馈的平台。 对农民而言,互联网数据反馈提高了农民的主观能动性, 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实时汇报财政支农的效果,同时还可以投票、申诉,提出发展中的问题及困难。 对政府而言,互联网数据使得支农政策更贴近民生民意,政府可以通过互联网收集农民及下级部门反馈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 衡量该项支农政策或该种支农方式是否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 通过数据的分析预测,深入农村实际、深入农户,不断创新整改财政支农方式,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解决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要真正做到 “ 情为民所系 、权为民所用 、利为民所谋 ”,加大创新力度 , 以互联网思维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支农方式 篇2

川办发[2010]53号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

近年来,全省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大量支农项目在农村实施,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粮食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快速推进,深受农民群众欢迎。但这些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一些支农项目没有很好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民参与项目建设程度很低;农民建设项目的主体地位不明确、产权不明晰、管护责任不清楚,项目的长期效益难以发挥;农民出资出劳没有很好地落实,造成部分项目“缩水”;有的项目不能按时实施,贻误农时。针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为进一步发挥支农政策的导向作用,通过民办公助推动项目实施,构建“投、建、管”三位一体的支农项目建设机制,充分体现农民主体地位,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以民办公助方式推进财政支农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民办公助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农业投入机制。我省是农业大省,但不是农业强省。农业基础仍然脆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近年来,全省各级政府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但是与农业农村发展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推行民办公助方式,建立在政府积极支持引导下,国家、农户、社会多元化投入,共同推进支农项目建设的新机制,是现阶段完善农业投入方式,解决农业农村投入不足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民办公助有利于加快农村民主管理进程。通过推行民办公助方式,推进完善以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为主要形式的民主议事决策机制,促进乡村政权组织转变职能,密切干群关系,为支农项目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组织经营主体地位,扩大农民的参与和受益范围,激发调动农民民主议事、定事、办事、管事的积极性,加快推进农村民主管理进程。

(三)民办公助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农项目是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3212”工作重点,通过推行民办公助方式,赋予民办公助新的内涵,增添民办公助新的措施,加快推进支农项目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二、正确把握以民办公助方式推进财政支农项目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农民自愿。要以农民民主决策、自愿出资出劳为前提,以统一规划为依托,以加强组织动员为纽带,财政支农项目资金给予适当补助,使政府投入和农民筹资筹劳相结合,共同推进支农项目建设。

(二)农民主体。要突出农民是项目的直接受益主体、自愿出资出劳主体和建设管理监督主体,以农民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利益最直接的支农项目为切入点,实行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推行民办公助。包括农户、大户自建项目,联户建设项目,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项目,村组集体或联村联组建设项目等。

(三)竞争立项。要引入竞争立项机制,对项目方案、机制创新、保障措施、项目管理、资金整合、资金监管及以往项目建设管护、资金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尤其是对农民积极性高、基础工作扎实、基层组织得力的地方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项目优先给予支农项目资金的支持。

(四)公开透明。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确保议事程序规范化、机制制度科学化、项目申报真实化、资金管理精细化,做到公开透明、公平公正,接受群众监督。

三、严格界定以民办公助方式推进财政支农项目建设的范围标准

(一)适用范围。除基本建设和中央对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有明确规定的支农项目外,凡以农民自愿的出资出劳为主体,以农民为直接受益对象,以财政补助资金为引导的支农项目,都应该积极推行民办公助方式。主要包括用于以下建设内容的项目资金:渠系(含支渠、斗渠、农渠、毛渠)、节水灌溉、蓄水池、囤水田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户用沼气、安全饮水等小型农村公益设施,村组道路、畜禽圈舍、生产便道、山粪池等小型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种子、苗木、种畜禽、化肥、地膜、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补助,新建、改建、扩建、风貌改造等民居建设补助和农村新型社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

(二)资金来源。在政府补助的支农项目资金引导下,激励农民自愿出资出劳,鼓励集体经济投入,倡导社会捐赠赞助,形成支农项目的稳定投入机制。在资金使用中,要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计其功”的原则,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形式资金合力,实现整体打造,提高使用绩效。

(三)补助标准。中央和省对项目资金补助标准有明确规定的,按规定执行。没有明确规定的,原则上由县级政府根据项目类别、财政补助资金、项目投资额度、建设规模、物价因素和农民出资出劳等情况,按照单位造价的一定比例确定补助标准,实行定额补助。中央和省财政补助资金重点用于解决项目建设所需材料、工具、机械租赁、外聘技工工资等直接工程支出。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小型农村公益设施和小型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补助标准不得超过单位造价的50%;对农业生产资料的补助标准不得超过单位价格的40%;扶贫资金的补助标准可在上述对应补助比例基础上适当提高,但不得超过单位造价的70%。

(四)补助方式。支农项目补助资金主要以货币方式兑现,要按照项目资金规定的补助标准和支持环节进行补助。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需材料、工具、农业生产资料等由村民通过“一事一议”方式组织采购。

四、切实加强以民办公助方式推进财政支农项目建设的操作管理

(一)项目申报。市(州)、县(市、区)政府要根据全省农业农村发展总体规划和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规划,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做好农业农村发展规划。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补助政策的透明度,调动各级干部的积极性,增强农民群众参与的主动性。要充分听取项目区群众意见,对工程建设内容、自愿出资出劳数量、建设方式等,由村两委提议,村民代表审议,全体村民决议。坚决不办群众不愿办、不参与办、不能办的事。要按照乡镇协调、分村议事、联合申报的原则,在项目区85%以上群众自愿的前提下,根据当地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和项目申报的有关规定,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设计,统一质量标准,编制项目实施方案,自下而上逐级申报。

(二)项目审查。各级政府要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逐级审查、严格把关,对申报项目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有效性负责。乡镇政府应重点审查项目申报是否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经过项目区农民同意或民主议事通过;民主议事过程是否规范,会议记录、村民签字等资料是否齐备;申报项目的村组集体或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否具有组织农民参与建设和承担建后管护责任的能力。市(州)、县(市、区)政府应重点审查项目立项、设计是否符合有关规划,符合当地实际情况;项目布局是否集中连片,形成规模,发挥整体效益;项目建设内容是否真实、合理;项目投资概算、财政资金支持环节、补助标准是否合理,符合有关规定;技术标准、工程设计是否达标。省上将建立竞争立项机制,严格项目审查,实行综合评定,确定补助项目。

(三)项目实施。方案经批准后,要严格按照方案内容组织实施。要加强宣传动员,调动农民积极性,自愿出资出劳,参与项目建设。在严格履行民主程序,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可以采取农民自行建设、招标(比选)等方式实施项目。县、乡政府及职能部门要加强对项目设计、施工管理、技术标准、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等进行指导监督,确保施工顺利进行。要实行公告公示,及时将项目建设地点、实施内容、资金使用、物资领用、出资出劳等情况在受益区范围内公示,主动接受村民和社会监督。

(四)项目验收。项目完工后,市(州)、县(市、区)政府要及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考核验收。验收过程必须有村委会干部、村民代表和受益群众代表全程参与。验收结束要出具验收报告,并有村民监督小组或理财小组代表签字同意。验收报告是财政部门拨付补助资金的一项重要依据。县、乡要建立项目档案或数据库,将村民一事一议的会议记录、村民签字、筹资筹劳方案、物资领用发放、项目资金申请及兑付等原始资料汇总归档,规范管理。

(五)资金管理。要加强资金的管理,实行村民自治监督,成立3-5人的村民监督小组或理财小组,具体负责对资金筹集体使用和工程质量的监督。采取民办公助方式的支农项目资金原则上实行县级报帐制管理,专帐核算,专款专用;实行先建后补,可以预拨部分资金,待验收合格后办理清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探索以“一折通”的方式,将补助资金直接兑现给受益农户。要加强对村民出资、村组集体资金、社会捐赠资金的管理,必须经过村民监督小组或理财小组审核同意报村委会批准后,方可支付。市、县级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安排资金用于支农项目勘测、规划、设计、论证等方面的费用支出。

(六)项目管护。按照“谁投资、谁收益、谁所有、谁管护”的原则,对支农项目形成的资产,要明晰产权,归项目主体所有。以农户自用为主的,其产权归个人所有。建设项目获得的财政补助资金形成的资产,按《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规定量化到成员账户。村组集体或联村建设项目获得财政补助资金形成的资产,分别纳入村组集体经济账内核算,其产权归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所有。项目主体可以负责日常管护,也可以通过承包、租赁等形式,实行市场化运作,提高项目的使用效率和养护水平,让项目发挥应有的效能,使农民长期受益。

五、强化以民办公助方式推进财政支农项目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密切配合,强化协作,共同推行民办公助方式,加快推进支农项目建设。市(州)政府要对本地民办公助方式推行工作全面负责,并搞好分类指导和督促检查。县级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支农项目规划、指导协调、管理监督和检查验收等工作。乡镇政府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做好具体宣传发动、组织协调等工作。村“两委”干部要发挥好带头、表率作用,发动和组织村民开展一事一议,积极出资出劳,推行民办公助。各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发挥职能优势,加强督促指导,为民办公助方式顺利推行创造有利条件。农工委、发展改革、农业、林业、水利、畜牧、扶贫等项目主管部门要做好项目的规划设计、技术指导、建设管理、工程管护等工作;财政等部门要做好资金拨付、管理等工作。

(二)民主议事。要建立健全一事一议的民主议事机制。遵循村民自愿、直接受益、量力而行、民主决策的原则,规范议事程序,明确议事范围,确定限额标准,细化管理措施,正确引导农民出资出劳或以资抵劳。所议之事要符合大多数农民的需要,议事过程坚持民主程序,实施过程和结果接受群众监督。

(三)监督检查。加大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力度,不准违反民主议事程序开展村民出资出劳,不准向农民下达出劳指标,强迫农民出资出劳建设政府“形象工程”,加重农民负担。要发挥监察、审计、财政等监督部门的作用,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督促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等情况,对截留、挤占、挪用、滞留、抵扣、贪污及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资金的,将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

(四)严明纪律。民办公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级各部门要不折不扣地执行相关政策规定,努力做到“四个确保、四个不得”,即确保一事一议制度不断完善,确保最大限度地发挥支农项目资金的引导作用,确保规范管理、阳光操作、及时足额兑现支农项目资金,确保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直接受益;不得将支农项目变成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增加农民负担,产生新的乡村债务,不得将民办公助变成上级立项、农民配套的“钓鱼工程”,不得疏于对财政支农项目资金的监督和管理,降低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标准,不得给民办公助方式在财政支农项目建设中的推行制造阻力和障碍。

(五)探索实践。要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认真贯彻执行各项政策措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造性地推行民办公助方式,优先在各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中组织实施。要尊重基层的创造和实践,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凡是有利于推动民办公助方式、调动农民筹资筹劳积极性的,都可以积极探索实践,并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推广。各地要根据本意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订以民办公助方式推进财政支农项目建设的具体工作方案。

金融支农看农行 篇3

蓝海惠风好扬帆——新时期农行服务“三农”工作巡礼

黄均亮

2007年6月,新一届党委成立伊始,农总行就按照“面向三农、商业运作”的原则和要求,紧锣密鼓运作,精益求精探索,大刀阔斧改革,廓清了新时期服务“三农”的“蓝海战略”规划,重塑了体制机制和治理架构,初步形成了新的“三农”业务运作体系。新时期农行在“新农村建设”这一国家战略的导向下,稳健行驶在“三农”金融服务这片“蓝海”,风劲帆满,破浪前行,生机盎然——

2008年,全行累计发放涉农贷款7667亿元,占全行贷款累放额的25.9%。还原剥离因素,全年涉农贷款实际增加1353亿元,增量占同期全行贷款实际增量的37.36%。涉农贷款增幅10.66%,比全行贷款平均增幅高0.17个百分点。2009年一季度,累计投放涉农贷款2281亿元,同比多放563亿元。截至5月底,扣除票据融资后全行涉农贷款余额10163.59亿元,比年初增加1296.99亿元。

这一串串闪光的数字映衬着农行人服务“三农”的坚实步伐,折射着农行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凝聚了农行人在“三农”这片蓝海中击水千里的智慧、豪情与勇气。

精益探索发展路径精心绘制战略蓝图

时异则事移,事异则备变。在服务“三农”这块领域,农行有着其他金融機构不可比拟的经验、制度、技术和组织优势,但农行人并不因此自恃自足,而是以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态度谨慎研究农村金融复杂的格局。2007年9月,农行在吉林等八省区的17个地区、123个县支行开展面向“三农”金融服务试点。2008年8月,试点工作铺展到全国1027家县支行,占全部县支行总数的一半以上。通过试点,在改革信贷制度,创新金融产品,拓宽担保范围,提高审贷效率,加强风险管理,强化激励约束等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取得了初步进展和成效,形成了一批行之有效的做法和典型案例。在做好风险控制的前提下,支农贷款显著增加,

“三农”金融服务功能得到加强,得到各级党政领导的肯定和广大农民朋友的好评,各大主流媒体也给予了积极报道。

正是在这种“善弈者谋势”的全局观念指引下,2008年,农行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探索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农业银行“三农”业务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了新时期农行服务“三农”的总体思路,明确了今后三、五、十年的发展目标,勾画出今后服务“三农”的战略路线,确立了服务“三农”是农业银行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几次关于科学发展的大讨论则将“上下同,欲者胜”的法则演绎得恰到好处,全行企业文化建设也与蓝海战略紧密结合,服务“三农”的思想意识得到空前统一和增强。

分层明确重点领域多维体现比较优势

没有重点就没有战略,没有重点就难以突破,就只能保持低水平、低层次的重复发展、无序发展,乃至徘徊不前。农业银行正是在基于战略的高度,从“三农”客户需要和自身实际出发,确定了服务“三农”的职能、区域和行业重点。职能方面,确定在农业产业化、农村基础设施等规模化融资领域发挥骨干和主导作用,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确定在农户、中小企业、粮棉大县、贫困县等“贷款难”问题上取得突破,起到支柱和稳定职能,不断扩大服务“三农”的覆盖面。区域方面,粮棉大县以促进粮棉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产品转化增值为重点;贫困县以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和培育县域支柱产业为重点;经济强县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为重点,边远、高寒、沙漠化、石漠化、生态条件恶劣地区,主要通过内外部政策扶持,努力改善经营条件,履行好公共金融服务职能,促进边疆安定、民族团结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行业方面,确定了农业产业化、农村商品流通、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小城镇建设、特色资源开发、农村中小企业、农民生产生活和公共金融服务等八个领域,作为服务“三农”的重点领域。

改革优化制度流程倾力顺畅绿色通道

构筑专业化的组织体系与政策制度体系。农业银行在总、分行设立了“三农”信贷管理中心,作为三农金融部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司“三农”信贷政策制度制定和信贷审查工作。在二级分行层面,根据“三农”业务占比配置职能,城市业务占比高或城乡业务相对均衡的二级分行,比照总、分行设置“三农”信贷管理中心;“三农”和县域业务占比高的二级分行,信贷管理部门整体纳入三农金融分部,单独成立为城区业务服务的信贷管理团队。在前期试点过程中,总行出台了《“三农”信贷业务基本规程》、《“三农”信贷业务授权管理办法》、《“三农”客户授信管理办法》、《“三农”信贷业务担保管理办法》、《农户贷款业务“三包一挂”管理指引》、《农户小额贷款管理办法》等多项综合管理制度,涵盖了三农信贷评级、授信、担保、授权、流程、风险监控、风险分类、激励考核等各个方面,“三农”业务的信贷政策制度体系初步形成。

能放贷、进得来、贷得到、贷得快。一是下沉经营重心,扩大审批权限,让服务“三农”的机构“能放贷”。根据“三农”和县域信贷业务特点,总行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基础上,适度下放权限,下沉审批层次。通过授权调整,绝大部分“三农”信贷业务可以在二级分行以下得到审批。二是完善信用评级体系,让“三农”客户“进得来”。针对“三农”和县域客户普遍缺乏规范的财务报表的实际,调整信用评级指标,减少财务数据要求,更多地从定性指标的角度分析和评价客户的信用状况。三是创新担保方式,让“三农”客户“贷得到”。根据各地实际和监管部门的指导意见,采取多户联保、“公司+农户”、林权抵押、农机具抵押、应收账款质押等多种担保方式,解决抵押品不足难题。四是简化业务流程,使“三农”贷款“贷得快”。合并了农户贷款评级、授信、用信程序,简化中间环节,提高办贷效率。“三农”零售贷款原则上实行“一次调查、一次审查、一次审批”,审批环节大大简化。

创新满足服务需求共建开放和谐金融

量体裁衣,惠农卡成为惠泽“三农”的“及时雨”。为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提高“三农”金融服务水平,农业银行专门为广大农民研发了“金穗惠农卡”。这种卡除具备

普通的结算功能外,还具备小额信贷循环使用和代理财政支付的功能。另外,又推出惠农信用卡,授信额度可达到30万元,重点解决农村市场中农产品批发经营户、个体工商户、小型加工运销户、种植养殖大户的临时短期、小额、频繁的资金周转需求。

勇开先河,农村产业融资产品创新填补空白。为贯彻国家“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工作部署,年初农业银行提出把落实“国十条”作为实现今年信贷有效投放的主要抓手。在此基础上,根据业务需要,开展针对性的产品创新。一季度制定了《农村城镇化贷款管理办法》、《县域房地产开发贷款业务准入规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管理办法》。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管理办法》的出台,填补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方面的制度空白。

多方合作,推进建设共赢和谐的服务“三农”金融格局。针对扶贫小额信贷组织融资难的问题,农行与中国扶贫基金会沟通,为扶贫小额信贷组织提供融资支持。农业银行先后与供销合作总社、中化化肥签订合作协议,通过其商品流通网络和农村分销网点,拓宽惠农卡使用渠道。同时,与共青团中央联合开展支持农村青年创业的小额贷款业务,与妇联研究发行联名卡、提供金融服务支持农村妇女脱贫。此外,还与中国人寿联合推出“新简易人身保险”,与太平洋财险共同开发了针对小企业、农村自然人的“金农保一单通”。

此外,农业银行还推出了小企业简式快速贷款、自助可循环贷款、商铺质押贷款、专业合作社贷款等产品,适销对路,深受农村中小企业欢迎。

加大资源配置力度激发内在工作活力

农行在内部资源配置上,针对“三农”业务做了一系列特别安排。如单独编制县域综合经营计划、单独配置经济资本、加大固定资产投入等。明确规定优先保障县域支行的经济资本需求,确保“三农”贷款增长速度高于全行平均水平,县域机构的增量存贷比高于全行平均水平,严禁城市业务挤占“三农”和县域业务的贷款计划。对农村商业金融需求旺盛地区的县域支行,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支持。对贫困地区、欠发达地区的县域支行,提供优惠利率的系统内借款或适当降低准备金率。

強化风险管理控制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专门出台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政策。制定了《“三农”业务风险管理政策纲要》,明确要以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为重点,建立针对性的“三农”风险全面管理体系,并尝试对“三农”实施单独的风险准入、识别、定价、流程、预警、担保、拨备等政策。

积极探索有效的风险控制方法。通过担保、保险等多种手段,有效转移“三农”业务风险。评选信用乡、村、户,对诚信守约客户,给予贷款优先,利率优惠、额度放宽、手续简化等扶持政策,对违约失信客户,设立黑名单,采取惩罚措施。湖南分行还探索出农户贷款“五老”(老支书、老村长、老干部、老党员、老村民)协助调查法,帮助客户经理识别风险。

支农方式 篇4

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明确了今后较长一段时期保险业发展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 提出到2020年, 基本建成保障全面、功能完善、安全稳健、诚信规范, 具有较强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保险服务业, 努力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

《意见》提出了9方面29条政策措施。一是构筑保险民生保障网, 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把商业保险建成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 创新养老保险产品服务, 发展多样化健康保险服务;二是发挥保险风险管理功能,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运用保险机制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 发挥责任保险化解矛盾纠纷的功能作用;三是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 提高灾害救助参与度。将保险纳入灾害事故防范救助体系, 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四是大力发展“三农”保险, 创新支农惠农方式。积极发展农业保险, 拓展“三农”保险的广度和深度;五是拓展保险服务功能, 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独特优势, 促进保险市场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协调发展, 推动保险服务经济结构调整, 加大保险业支持企业“走出去”的力度;六是推进保险业改革开放, 全面提升行业发展水平。深化保险行业改革, 提升保险业对外开放水平, 鼓励保险产品服务创新, 加快发展再保险市场, 充分发挥保险中介市场作用;七是加强和改进保险监管, 防范化解风险。推进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 加强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八是加强基础建设, 优化保险业发展环境。全面推进保险业信用体系建设, 加强保险业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全社会的保险意识, 在全社会形成学保险、懂保险、用保险的氛围;九是完善现代保险服务业发展的支持政策。

支农方式 篇5

财政支农资金是指国家各级财政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事业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专项资金。简言之, 就是国家各级财政预算支持“农业、农村、农民”的各类财政专项资金。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模式, 则是指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组织形式、运行程序和方式方法, 亦即国家各级财政支持“三农”资金的分配政策原则、管理职责分工、支出申报核拨程序、资金用途流向监督以及管理方式方法的统称, 是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形式和管理方式的有机统一。财政支农资金能否真正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关乎2亿多农户、360万个自然村、全国70%的人口的生产生活质量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但长期以来, 在传统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领域, 人们普遍把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形式和管理方式混为一谈, 错误地认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形式和管理方式是一回事, 甚至把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模式、管理形式和管理方式混同使用, 形成了

一、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形式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形式是与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主体、管理范围以及管理职责权限相联系的运行形式, 是以财政支农资金分配管理权为核心的政府部门间对财政支农资金分配管理的分工协作关系。主要包括政府综合管理、部门综合专项管理、财政行 (专) 业管理和部门行 (专) 业管理四种形式 (见图1) 。财政综合管理是指财政部门以国家预算和各级政府财政预算为法定形式, 综合管理所有财政支持“三农”资金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形式;部门综合专项管理是指特定政府综合部门如发改委、扶贫办、农发办、西部开发办、新农村建设办等归口综合管理部分财政支持“三农”资金中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小农水、土地整理、农村道路、农村建房、易地搬迁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等多项内容的带有综合专项资金性质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形式;财政行 (专) 业管理是指专门由财政部门独家分配管理部分财政支持“三农”专项资金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形式;部门行 (专) 业管理是指农牧、林业、水利、交通、民政、社保、教育、科技、文化、卫生、计生、农行、农发行、农信社、保险公司等按行 (专) 业归口管理各类带有行业专门用途的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形式。不同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形式形成不同的管理关系特征,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形式的创新就是改变这些关系。

上述四种不同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形式中, 从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来看, 财政综合管理的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均高于和大于其他三种管理形式;部门综合专项管理层次与幅度高于和大于财政行 (专) 业管理与部门行 (专) 业管理。财政综合管理带有牵头抓总作用, 规定着其他三种管理形式的规模、内容、用途和方向, 并提供管理制度保障和履行监督检查职能。同时,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形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阶段性发展重点, 可以采取灵活多变的管理形式, 如部门综合专项管理实际上是将部分财政综合管理职能与部门行 (专) 业管理职能进行有机结合, 赋予政府特定综合部门管理部分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形式, 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带有导向性的倾斜扶持功能, 是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形式的一种创新形式。其他部门行 (专) 业管理也是根据管理职责分工不同, 赋予相应政府职能部门管理行 (专) 业专项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形式。管理分工越细, 专项财政支农资金的类、款、项划分越多, 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适时予以调整补充和规范完善。

二、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方式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方式是与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客体 (财政支农资金) 、分配方式、管理技术方法、资金用途流向、支出申报核拨程序以及支出绩效评价等相联系的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方式和管理技术选择路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方式实质是财政支农资金的分配使用和有效投入及效益监管方式, 对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有效调整改善社会生产关系具有重大导向功能和积极调整意义。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方式包括财政支农资金分配管理方式和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管理方式两方面内容。

(一) 财政支农资金分配管理方式

财政支农资金分配管理方式主要包括公平分配无偿拨付、区别对待有偿投入、整合资金集中投放和择机扶持重点安排四种方式 (见图2) , 重点着眼于对财政支农资金分配方式的管理。创新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方式, 就是按照一定标准寻求最佳的各类财政支农资金的组合比例和组合方式。公平分配无偿拨付是带有普惠性质地把惠农财政直接补贴资金绝对平均或相对平均分配, 直接将补贴资金发放给农村千家万户或每一个农民个人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方式, 如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等。区别对待有偿投入是指部分财政支农资金投入能在短期内直接产生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 因而对这类财政支农项目实施“有偿投入、按期收回、循环滚动使用”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方式。择机扶持重点安排是根据经济社会阶段性发展需要, 对一些重点领域、优势特色产业、关键技术环节以及重大强农惠农项目, 实施特惠制重点投入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方式。整合资金集中投放是指针对重点区域开发、重大产业布局、重点人群脱贫以及西部大开发、新农村建设等重大社会性工程项目, 在以县为主编制若干年度统一规划和分年度实施计划的基础上, 整合农牧、林业、水利、交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环保、民政、社保、人口及计划生育等各类财政支农资金集中投入项目建设区域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方式。

(二) 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管理方式

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管理方式主要包括“五项制度”, 即支农专项“三专”管理制、国库直接支付制、集中统一兑付制、县级财政报账制和政府采购实物配发制;其中“前两制”是最基本的管理方式, “后三制”则是辅助管理方式。

支农专项“三专”管理制, 是指所有财政支农专项资金, 一律实行“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封闭运行”的支出管理制度。国库直接支付制, 是指国家和地方各级财政部门拨付财政支农专项资金, 一律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将支农专项资金逐级拨付下达到“县级强农惠农专项资金特设专户”, 再由县级国库直接拨付给项目建设 (实施) 单位或政府采购供应商的支出管理制度。县级财政报账制, 是指财政扶贫资金、农业综合资金等部分国家明确规定用途的财政支农专项资金, 先由财政部门预拨部分项目前期费用, 或由项目实施单位先期垫付部分项目工程款项, 全面展开项目建设工作, 再根据项目建设进度, 由项目建设 (实施) 单位凭项目建设实际发生费用产生的合法票据, 向县级财政部门申报审核费用票据, 然后据实报销费用、拨付项目建设资金的一种支出管理方式。集中统一兑付制, 是指对应直接补贴给农户或农民个人的惠农财政补贴资金, 由国家和地方各级财政部门逐级将补贴资金拨付到“乡级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专户”, 再由乡级财政所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一册明一折统”形式集中兑付给农村千家万户或农民个人的一种支出管理制度。政府采购实物配发制, 一般是指由省级财政和相关支农主管部门, 将不宜由市 (州) 、县 (市、区) 项目单位分散组织采购的公共服务物品如大 (中) 型农用机器 (械) 、药器 (械) 、防疫防感染药品 (剂) 等实行省级政府统一采购, 然后将公共物品按指标 (计划) 配发给相关县 (区) 、乡 (镇) 项目承担单位, 采购资金则由省级财政部门通过国库直接支付给货物 (劳务) 供应商的一项支出管理制度。

上述五项支出管理制度, 覆盖了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管理的方方面面, 并与财政支农资金“四项分配管理方式”共同构成了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方式体系。

三、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模式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模式是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形式和管理方式的有机统一, 其中管理形式是财政支农资金管理者亦即政府部门之间的权力制衡和分工协作关系, 是从财政支农资金分配管理权中分离出来的规定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主体的权利关系的权利束以及反映财政支农资金管理职能和分工协作关系的管理组织形式。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方式则是各类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客体、分配方式、分配流向及管理技术途径的组合比例和组合方式。总括而言, 四种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形式、四种财政支农资金分配管理方式和五种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管理方式, 共同构成了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模式这个统一体。四种管理形式与四种分配管理方式及五种支出管理方式的有机耦合, 生成了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模式的五种运行机制:

(一) 部门综合专项管理的强农惠农综合专项资金实行国库直接支付、专项资金“三专”管理和县级财政报账制

这类财政支农资金主要包括由各级发改委、扶贫办、农业综合开发办和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等归口管理的带有综合性质的几类或十几类财政支农专项资金, 它们在分配环节均属于“择机扶持重点安排”管理方式, 并通过逐级财政国库直接支付到“县 (区) 强农惠农资金特设专户”, 再由县级财政通过国库直接支付项目建设单位, 并严格按照各类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实行“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专款专用”的“三专”原则管理, 其中财政扶贫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还严格执行“县级财政报账制”管理。

(二) 部门行 (专) 业管理的各类惠农财政直接补贴资金实行国库直接支付制和集中统一兑付制

这类财政支农资金主要是指财政直接补贴给农户或农民个人的财政支农资金, 如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退耕还林粮食 (现金) 补助、农村低保、农村五保、高龄老人生活补助等, 它们在分配环节均属于“公平分配无偿拨付”管理方式, 主要通过中央财政和各级地方财政逐级下达拨付到乡 (镇) “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专户”, 由乡 (镇) 财政所和农村信用社集中以“一册明一折统”形式 (即将各种补贴名称、补贴标准、补贴项目、补贴内容等以《明白册》的形式通知到户, 各种补贴资金用同一个存折集中发放) 直接发放兑付到户。

(三) 财政综合管理中由财政实行行 (专) 业管理的财政支农资金一律实行国库直接支付制和专项资金“三专“管理制

财政综合管理的财政支农资金中, 除由部门行 (专) 业管理和部门综合专项管理的财政支农资金外, 财政部门还直接分配管理一部分财政支农专项资金, 如涉及农村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中央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等。这类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在分配环节多属于“公平分配无偿拨付”管理方式, 主要由财政部门层层实行国库直接支付, 统一下拨到县级“强农惠农专项资金特设专户”, 由县 (区) 统一安排到支出项目, 其中有明确支出规定的从其规定:作为地方财力组成部分的由地方确定支出项目;并严格执行相关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制度, 实行“三专”管理, 以确保提高财政支农效率。

(四) 部门行 (专) 业管理的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实行县 (区) 统一规划和集中整合投入基础上的国库直接支付制

这种运行机制主要是指以县 (区) 为财政支农资金整合主体, 一次性编制5-10年规划, 再制定分年度实施计划, 然后把分别归口管理的农、林、水、教、科、文、卫、工交、环保、民政等部门管理的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由县 (区) 人民政府按照5-10年规划予以整合, 集中投入到重点建设区域或重大建设工程项目, 各类支农专项资金则按照各自管理制度由县级财政国库直接支付到相关项目建设单位, 以实现规模效益最大化。这类财政支农资金在分配环节既有属于“公平分配无偿拨付”管理方式的, 也有属于“区别对待有偿投入”管理方式的, 还有属于“择机扶持重点安排”管理方式的, 但它们最终同属于“整合资金集中投放”管理方式。

(五) 部门行 (专) 业管理的实物分配性财政支农资金实行政府采购制和国库直接支付制

这类财政支农资金主要指不适宜分散采购或工程物资劳务难以保证质量而一般由财政部门 (主要指省级) 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统一组织招投标、实行政府采购的如大中型农机具、防疫药品、森林防火器 (械) 等带有特定性质或用途的以实物形式分配发放的支农资金。这类资金在分配环节均属于“公平分配无偿拨付”管理方式, 并均以实物形式配发到各级实物使用单位, 资金则由组织政府采购的同级财政部门通过国库直接支付给货物、劳务供应商。

参考文献

[1]邓泽林.支农资金整合与改革研究 (J) .中国农业会计, 2008 (7) .

[2]刘涵.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J) .农业经济问题, 2008 (10) .

[3]赵鸣骥.在改革和发展中不断完善农业财政政策 (J) .中国财政, 2008 (17) .

[4]吴小岭.完善财政支农资金及项目管理的建议 (J) .中国财政, 2008 (19) .

[5]刘龙泉.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模式研究 (J) .财会研究, 2011 (4) .

支农方式 篇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一直重视增加财政资金与金融信贷总量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但由于财政资金和金融资金的管理分散、协作不强,导致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均陷入效率不高的局面 ( 彭克强,2008) 。实现财税政策与金融资源的有效衔接,构造财政金融支农的协同发展框架,促进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的良性互动发展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的文献主要集中于对财政支农或金融支农的单方面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例如,Allanson ( 2006 ) 、 Ahmad和Rana ( 2009 ) 、 李燕凌 ( 2008) 、崔元锋和严立冬 ( 2006) 等围绕财政支农对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Jim ( 2005) 、Apostu ( 2012) 、刘明康 ( 2010) 、洪正 ( 2011) 等围绕农村金融体系、金融信贷总量等对金融支农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近几年开始出现对财政金融支农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石丹和魏华 ( 2010) 将协同学思想运用于财政金融支农的研究中,提出了财政金融协同支农的框架。彭克强 ( 2008) 建议将财政与金融有机整合起来,以发挥各自在支农上的比较优势,优化支农资金的政策功能和使用效率。温涛和董文杰 ( 2011) 运用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财政金融政策的总体效应 和时空差 异进行了 实证分析。姜松 ( 2013) 运用GARCH模型发现,财政金融支农协同效率在短期中波动明显,长期中逐渐稳定增长。 韩占兵 ( 2014) 利用离差最小化模型,对中国30个省区2009 - 2012年财政与金融支农的协同效率进行了测算。

综上,学者关于财政支农、金融支农的单方面研究成果较为丰富,而刚刚起步的财政金融协同支农的研究多集中于理论研究,对于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协同演化的实证分析相对不足。鉴于此, 本文运用协同学理论构建子系统有序度模型和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选取1991 - 2013年的相关数据,从动态角度研究财政金支农与金融支农的协同演化趋势。

二、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的协同演化分析

协同学最早是由哈肯提出的,用于研究大量子系统间如何相互作用形成有序的空间结构,后来被经济学者借鉴运用于经济社会的研究。所谓协同演化是多个子系统持续的互动与演化,通过非线性路径相互作用,使复合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过程。本文将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系统视为复合系统,它由不同属性的财政支农子系统和金融支农子系统复合而成,二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研究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的协同机理,实际上是研究财政与金融支农这个复杂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路径,以及驱使该系统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机制。两子系统具有各自的特性,通过序参量作用于农村经济,其中,财政支农的序参量为财政部门对农村的投入, 金融支农的序参量为金融机构对农户和农村组织的金融信贷。一方面,两者的支农渠道、方式不同。财政支农具有政策导向、公共职能及稳定资源配置的特点,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保障。政府通过直接的财政投入,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金融支农是农村市场中的政策性银行、合作性银行、商业性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以及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信贷方式服务农村,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两子系统又是通过序参量之间的交流来相互支持、协同发展的。 ( 1) 财政支农通过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引导金融支农的发展。 首先,财政资金对农村的直接投入可有效改善农村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完善农村金融投资环境、信用环境等,进而促进金融机构进入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其次,财政通过补贴、税收减免等财税政策对涉农金融机构进行政策支持,引导金融信贷的定向投放,对放大金融资金的支农效应有着促进作用。 ( 2) 财政支农必须要借助金融支农渠道才能发挥杠杆效应。首先,财政可通过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等多类金融渠道,将财政的政策补贴输导给农村经济组织,间接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次,金融机构可为财政支农资金提供支付和清算服务,并通过提供过渡性融资服务,弥补财政资金在运转上的不足。当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处于协同发展过程中时,不断增加的财政投入和财税政策会吸引更多的金融信贷资金投向农村地区,支持农村地区的发展,同时, 金融信贷的准确投放也能放大财政投入的效应, 吸引更多的财政支持。如此,财政支农子系统和金融支农子系统可通过正反馈作用实现螺旋上升状态,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赖,有序演进,逐步形成一个健康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网络体系。

三、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复合系统模型构建

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复合系统用S = { S1,S2} 表示,其中S1、S2分别为财政支农子系统和金融支农子系统。我们先测量财政支农、金融支农子系统的有序度,然后用复合系统协同度表达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在发展过程中的协同演化程度。

( 一) 子系统有序度模型

考虑子系统Si,i ∈ [1,2],设其在发展过程中的序参量变量为fi= ( fi1,fi2,…,fin) ,其中,n ≥ 1,βij≤ fij≤ αij,j ∈[1,n],αij、βij分别为第i子系统第j序参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系统Si序参量分量fij的系统有序度表达式为:

式 ( 1) 中,ui( fij) ∈ [0,1],其值越大表明序参量fij对系统有序的影响越大。

利用式 ( 2) 求得序参量fi对系统Si的总影响ui( fi) 。式 ( 2) 中,ui( fi) ∈ [0,1],ui( fi) 的数值越大,说明子系统有序度就越高。反之,系统的有序度则越低。

( 二) 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

本文在财政支农子系统S1、金融支农子系统S2有序度模型的基础上,构建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复合系统协同度的测算是在时间序列的基础上,从二者有序度的变化中分析复合系统的协同状态。 其系统协同度表达式为:

式中,u01( f1) 、u02( f2) 分别表示t0时刻财政、 金融支农子系统的有序度,u11( f1) 、u12( f2) 分别表示t1时刻财政、金融支农子系统的有序度。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的总协同度c∈ [- l,1],其值越大意味着两子系统协同程度越强,反之则表明协同能力越弱。当u11( fi) > u01( fi) 与u12( fi) > u02( fi) 同时成立时,c为正值,说明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的复合系统处于协同演化状态; 当c为正值,但是值很小的时候,说明尽管两子系统方向上是协同的,但协同演化程度较低; 当u11( fi) > u01( fi) 与u12( fi) > u02( fi) 不能同时成立时,c为负值,说明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的复合系统不是协同演化的。

四、实证分析

( 一) 指标体系与数据选取

本文在借鉴前人支农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模型的设定要求,选取我国1991年至2013年的财政金融支农相关数据,构建如下的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复合系统协同度指标体系 ( 见表1) 。

财政支农 ( fis) 指标方面,按照中国财政支农统计口径的要求,财政对农业的四项基本支出主要包括支援农村生产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 ( f11) 、农业基本建设支出 ( f12) 、农业科技三项费用 ( f13) 和农村救济 ( f14) 等4项指标。

金融支农 ( fin) 指标方面,本文主要考虑金融对农村的直接投入,从金融支农的规模角度选择了4个主要的指标,包括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数 ( f21) 、农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数 ( f22) 、农业贷款 ( f23) 与农业保险 ( f24) 。由于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成立时间较短,数据不完整,因此本文农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数和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指标的数据均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中国农业银行为对象统计。农业保险指标以农业保险额赔款及给付来统计。

( 二) 实证过程

首先,对原始数据采用 ( 4) 式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不同量纲、不同单位对分析的影响。

式中,fij为标准化的数据,fi为变量fij的均值, Si为变量fij的标准差。

其次,采用相关矩阵赋权法确定财政支农子系统和金融支农子系统的各指标权重。先用EXCEL计算各指标的相关矩阵F:

然后将Fi归一化得到相应各指标的权数为:

分别将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各指标标准化数据代入式 ( 5) 和式 ( 6) ,计算出财政支农子系统与金融支农子系统各指标的权重 ( 见表2) 。

再次,将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和权重数值, 代入式 ( 1) 和式 ( 2) ,得到我国1991年至2013年的财政支农子系统与金融支农子系统的有序度, 见图1。

最后,将财政支农子系统与金融支农子系统有序度结果代入式 ( 3) ,以1991年为基期,得到1992年至2013年的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复合系统的协同演化程度,如图2所示。

( 三) 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我国1991年至2013年财政支农子系统与金融支农子系统有序度和复合系统协同度的测量,本文得出以下结果:

1. 财政支农子系统有序度逐年提高,尤其是在2007年以后,有序度大幅度提高,表明财政支农子系统发展过程逐渐有序。这主要与国家财政对农业的大力支持有关。从数据上看,1991 - 2013年,财政支农总额年均增长14. 27% ,2008年和2009年增幅甚至高达33. 5% 和47. 9% 。从支出结构来看,与2007年相比,2008年支援农村生产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和农村救济费增幅分别为25. 4% 、75. 6% 、16. 8% 、247. 4% , 说明农业 基本建设支出与农村救济费这两项支出对财政支农子系统的贡献相对较大、杆杠率较高,应加大这两方面的投入。

2. 金融支农子系统有序度波动较大,2003年之前有序度逐年提高,之后则呈下降的趋势。这与农村金融体制的变迁有关。1993年,国务院颁布 《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推动农村金融体系改革。1996年底,农村信用社从中国农业银行独立出来,职能和业务范围逐渐适应农村地区的改革。1997年,中国农业银行完成由国家专业银行转向国有商业银行的改制。1998年,为适应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强化了政策性扶农助农的职能。至此,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 政策性金融) 、农村信用社 ( 合作性金融) 、中国农业银行 ( 商业性金融) 为代表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初步形成。2004年以来连续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化了金融支农的政策,进一步加大了农信社、农业银行的改革步伐,邮政储蓄银行、新兴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相继落户农村,进一步完善了农村金融体系。但是,进入20世纪以来,由于农业的高风险性与商业银行的盈利性矛盾难以调和,大型商业银行调整战略规划布局,逐渐 “逃离” 县域地区,县域金融机构网点数和从业人数大幅减少,而农村信用社改革不彻底,功能性质出现 “异化”现象。与此同时,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功能定位不明确与服务范围过窄现象并存,而农村新兴金融机构数量较少。整体而言,中国农村金融体制的变迁反映在了图1金融支农子系统的波动上。

3. 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复合系统协同度整体上是呈上升的趋势,但上升幅度太小,协同度始终在0. 2以下,处于低协同状态,表明金融支农和财政支农二者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程度有所提高, 但协同发展机制尚未形成。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财政支农子系统和金融支农子系统具有不同性质的运动空间,有其特定的资本运作形式和不同的目标,支农的渠道不同,支农的方式各异,部门协作意识也不强。财政部门在安排支农支出时很少考虑金融资金的配合,抑制了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 金融机构进行信贷投放时也极少考虑财政政策的引导,不能使农村金融资金发挥最大效用。近年来,随着学者对财政金融协同支农的研究逐渐深入,政府部门也开始关注财税政策与金融信贷的联动协同,2006年政府开始集中进行专项票据兑付,2007年试点推行农业保险保费补贴,2010年以来连续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提出要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但由于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协调机制尚未建立,财政与金融部门缺少协同渠道,财政资金与金融资金很少结合起来统筹安排,不能发挥各自在支农方式上的比较优势,财政与金融的协同支农框架尚未形成。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运用协同理论将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组成一个复合演化系统,分析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的相互作用关系,构建财政支农子系统、金融支农子系统有序度模型和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研究我国1991 - 2013年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的协同演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 财政支农子系统有序度整体呈上升趋势,金融支农子系统有序度波动较大, 2003年之后呈下降趋势; 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复合系统协同度大体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太小, 协同度始终在0. 2以下波动,表明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尚未形成良性互动机制。

针对以上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的发展状态, 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促进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的协同发展。

1. 继续强化财政投入机制,科学整合财政支农支出各项资金。政府应当成立专门的部门用来整合和分配各项财政支农支出,对财政支农支出资金的整合和分配提供向导; 创新涉农资金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 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重点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民生条件改善,改善农村的基本环境,提高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同时缩减支援农林水利事业费,压缩农村机构和人口等非必要事业消耗。

2. 继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多元化发展。增加金融机构在农村的网点以及从业人数,鼓励各种性质的银行创新 “三农”服务,大力推进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 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和再保险机构,由财政出资设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 对涉农金融机构进行营业税免征或减免,降低农村保险机构的经营风险; 组建多层次的农村担保和风险分担机制,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用,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和农民的融资成本,优化农村信用环境。

上一篇:特征结构下一篇:操作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