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体制研究论文

2024-09-25

财政体制研究论文(共12篇)

财政体制研究论文 篇1

摘要: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未来执政的纲领,在以人为本的原则指导下,更加重视民生问题。然而,要想真正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改变我国多年来形成的分税制中不合理情况,已经迫在眉睫。

关键词:财税体制,分税制

1“分税制”概述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进行了事权与财权的重新划分。按照分税制改革方案,中央将税收体制变为生产性的税收体制,通过征收增值税,将75%的增值税收归中央,而地方只能获得25%的收益。中央政府负责国防、外交、转移支付、战略性开发等预算开支,而地方政府则负责提供普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2002年,中央对地方又实行了所得税分税改革,继续加大了集中财力力度。分税制改革的目的:分税制狭义上是中央和地方财政分税制度,广义上是理顺中央和地方分配关系的改革,包括分税制和转移支付制度,是解决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制度。其目的是提高中央在全国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加强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调动两个积极性,促进国家财政收入合理增长;合理调节地区之间财力分配;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分税制改革的具体内容:可以用六个词来概括:“分权、分税、分机构”,“返还、挂钩、转移支付”,前三个是改革的主体内容,后三个是辅助措施。“分权”定支出,是划分、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相应确定财政支出范围。“分税”定收入,是按税种划分各自的财政收入范围,将全部税收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以及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分机构”建体系,是将原一套税务机构分设为国税、地税两套税务机构,分别负责征收中央收入和地方收入,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地方财税工作体系。税后“返还”的目的,是实现改革方案“保存量,调增量”的原则,确保地方既得财力。将实行“分税”办法后,1993年中央从地方净上划的消费税全部和增值税75%部分全额返还给地方,并以此作为以后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的基数。系数“挂钩”的作用,是使中央给地方的税收返还数与中央实得“两税”(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增长同向不同步。既让地方税收“返还”是增长的,又逐步提高中央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转移支付”是确保分税制改革成功的重要保障措施。中央通过分税制集中的财力,不断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能缓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促进地区间协调发展和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谐与安定。

2“分税制”存在的问题

经过十五年的实施,重新审视我国的分税制改革,其在加强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方面起到了作用,但是,从长时间的实施过程和情况变化来看。当前我国分税制也暴露出来许多弊端:

2.1 分税制改革没有做到事权与财权的科学统一,中央政府税收比重过高,地方政府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汲取能力。

尤其是2002年中央进行所得税改革后,省对市、市对县又对所得税和营业税实行分享(笔者所在县区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成比例分别仅为5%、20%、5%和15%),而从事权来看,地方所肩负的事情却越来越多,“普九”、“普实”、“清理基金会”、项目地方配套等已经成为地方的主要债务,分税制改革重点在征税比例划分,而没有考虑到公共产品投入的需要,这就导致我国在公共产品配置方面出现了严重的权利义务不对称现象。由于事权与财权划分不科学,导致中央政府在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的宏观调控始终难以发挥作用。

2.2 分税制的内在机理是一种权力主导型的分税制什么税归

本级政府,什么税可由下级政府收,下级政府上缴的什么税返还多大比等,均有上级政府单方决定。于是,在这种权力主导型分税制的机理传导下,财权一级级向上转移。中央“分”省的,省“分”市,市“分”县,县“分”乡。乡而“分”零权力的农民。而事权却相对下移。

2.3 分税制没有起到激励地方多创税收的作用1993年与2002年相比,中央财政收入分别为957亿元与10388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为3391亿元与8515亿元。中央增长了985%,地方仅增长了150%,而同期的GDP增长了200%,地方财政收入比GDP的增长还慢50个百分点。若将分税制改革的前十年与后十年作一对比,地方财政收入的前十年,(1993年比1984年)增长了250%。而后十年只增长了150%,可见94分税制没并起到“鼓励地方多创税收”的结果。

2.4 实行分税制后,中央和地方都设立了专门的税务机构,分别就各自的税收单独组织征收。

机构和人员大量增加,即增加了政府的征税成本,又给企业增加了负担,效率不高。

2.5 尽管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断完善,在分税制条件下,中央政

府所占的税收份额比较大,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特别是促进贫困落后地区的建设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同时也存在效率不高、分配不公等问题。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跑部进厅”,争当贫困已经成为一种见怪不怪现象。

3 适时调整分税制体制,扩大地方财权

调整我国的分税制,改变目前这种不均衡的税收分配体制,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改善民生的具体行动。媒体报导,2008年全国财政收入已经突破6万亿大关,国家外汇储备也已超过1.9万亿,到2009年仅购买美国国债就已经达到6900多亿美元。一方面,国家集中了较多财力,另一方面,有些地方由于财力不足连工资都不能足额发放。因而进一步完善现行分税制,加大对地方的财权倾斜,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三十年发展成果是贫困地区的迫切需要。

几点建议:(1)首先应该强调一个原则,即事权与财政的对称。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解决了中央财政不足的困境,但也矫枉过正,导致地方财力不足。(2)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中央地方共享税实行不同的分享比例。对发达地区,适当提高中央分享比例;对中等地区和贫困地区适当降低中央分享比例。这样即体现了公平原则,也有利于逐渐缩小贫富差距,让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更快更好地发展。(3)把剔除个人所得税部分的所得税全部归地方,而适当增大中央财政的增值税占比。税源管理难度大的所得税归地方,可以解决目前地方政府收入来源不稳定、无力承担事权的矛盾,个人所得税由中央财政统管,也符合目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现实要求。(4)尽快推广“省直管县”。一是有利于减少环节,提高效率;二是一视同仁,体现公平。

财政体制研究论文 篇2

关键字:财政 税收 体制改革

当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财政收入可以说是取之于民,并用之于民。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我国的经济社会已经有了极大的发展。但是,伴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原有的财政税收制度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点,我们应当从实际出发深入调研,结合我国自身国情和外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改革、完善现行的财政税收体制,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目前我国财政税收体制存在的问题

1.财税管理难以控制

在现行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下,管理人员受业务、行政双重管理体制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对有关财政税收管理的难以有效控制和管理,甚至有的不能坚持原则,不把法律法规放在心上。加上现行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许多财政税收管理人员缺乏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往往会造成一些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2.监督监管不够到位

由于我国机构改革的推进,一些地区削弱了财政税收管理的力量,不少财政税收管理机构和人员被撤并,导致了财政税收管理人员队伍不稳定、工作积极主动性不高,管理滞后。不少地方存在着没有设立财政税收管理机构,没有落实专门的管理经费,没有配备专职管理人员问题。

3.民主管理不够完善

目前,一些地方和单位没有很好地落实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政务公开,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是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的一项中心任务。其中,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就是这一制度的关键内容。实际上,许多地方和单位虽然成立了民主理财领导小组,但成员大多不是经过民主选举的,而是领导指定的,根本起不到监督的作用。

4. 规范化转移支付有待加强

大量事实一再证明,政府部门之间的财政资金来往是出现转移流程不规范、转移周期长、资金使用率低、贪污违纪现象多发的地方。中央政府主要负责财政收入,地方政府进行支出的具体管理。中央已经通过分税制的实施,大大提高了财政收入的中央集中比例,减少了纳税部门偷税漏税的途径,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能力,来协调我国个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个财政平衡。税收返还与体制补助、财力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是构成我国转移支付的三大部分。在这当中,仍然有很多地方存在着需要尽快改善并加以解决的问题。首先税收返还、体制补助的资金比例在转移支付总量中所占比例过高,税收返还、体制补助带有明显的有利于地方的倾向,而一般性转移支付所占的比例很小,它主要能够反映地方财务均等平衡的状况,经济发达地区的税收返额度高是正常的,但是比例过于悬殊就不利于经济的平衡发展,税收返还额度在成一定的比例增加,也使某些经济现对落后的地方社会经济和社会服务的发展水平严重滞后。其次,在政府转移支付过程中缺乏有效地监管制度,这也是在转移支付过程中频发支出不透明、财政截留、贪污腐败现象的一大因素,在这个过程当中产生的财务问题由于从支出项目繁杂、设计部门较多,核查起来十分困难,因此,要在转移支付的源头把好。

5.乱收费现象屡禁不止

近十二年来,国家大规模税制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农业税等农村不合理收费被取消,极大地鼓舞了农民的生产热情,但是乱收费现象的屡禁不止严重破坏了税制改革的成果,这里面的一大原因就是行政体制的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地方大量的公务员队伍还没有进行有效地精简,个别地方政府为了保证财政收入,将各种税费摊派到百姓头上。这种现象在县级以下财政管理中屡见不鲜。稳定的税收来源受到抑制的同时,应当在财政监管加大力度,不允许县级以下政府的财政支出向官僚本位主义倾斜。应当想尽办法使得不在位的公务员不成为财政的负担。否则,乱收费、乱罚款的现象就得不到有效的根治,还会变本加厉、循环往复。不仅不利于个地方的经济建设和财政平衡,严重的还将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有损于创建和谐社会的大局。朗读显示对应的拉丁字符的拼音

进一步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建议

1.建立完善“分级分权”的财政体制

建立完善“分级分权”的财政体制,不仅是我国基本国情的需要,也是通过改革整治现行财政税收管理中诸多漏洞的手段。合理划分各级政府、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分级分权财政体制,目的在于调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比例、依据当前情况,应当适当加强中央政府的收入比例,强化政府财政同一支出的平衡;加大中央政府的直接支出,加强统筹管理,减少财务问题,同时减轻地方政府的财务管理的压力,配合行政改革中人员精简的客观要求;还要对地方政府的支出权限进行必要的规范,既赋予足够的财政权力,也要控制过度的财政自由,使得地方支付财政税收管理改革加速进行。

2.健全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

要将一般性转移支付与有条件的专项转移支付进行合理搭配,形成资金来源稳定可靠,资金分配方法较为科学合理的中央、省(市)两级两类转移支付体系。首先是要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例,适当整合其中的专项转移支付,妥善安排转移支付的结构比例。其次是要改革税收返还与增值税分享制度,从而稳定转移支付的资金来源。最后是要改革转移支付的分配方式,建立起科学合理、公开透明的资金分配体系,从而逐步改变目前从基数法确定转移支付数额与转移支付水平的方。

3.财税改革要在制度上实现创新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一直是制约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政府改革深化的羁绊。在广大农村地区大力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劳动热情被充分激发,农业生产工具的价格下调,给农业生产降低的生产成本,在免除农业税等税收项目外,在水手结构上也应当进行必要的调整。正式地方政府的职责所在,也是发展地方经济的必由之路。通过适当的途径招商引资、引进先进技术、合作扩大生产是有效手段。在财政税收体系中,合理的采用“合同制”,也是完善地方政府财务税收管理分配职能的一大创新,不仅仅加强了地方财政税收的自主权,也使得中央政府能够施加有力的宏观调控。体制改革是永不过时的话题,制度创新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作用一再被历史证明。 加强中央管理和不同级别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是制度创新的出发点和着眼点。

4.完善国税与地税的协调机制

对税务机关而言,理顺国税和地税的职责关系,健全两者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本身就是税收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在实行分税制财税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之下,除了极少数省份外,全国绝大多数省份都分别设置了国税与地税这两套税收征管机构。有条件的地区可先行试点国税与地税合署办公。各地的国税与地税机关也应充分开展信息交流,当对政策有不同理解或出现争议时,双方要共同探讨,合力解决问题,实现国税与地税的良好协调。

总结:

浅谈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创新研究 篇3

中图分类号:D912.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082-01

当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财政收入可以说是取之于民,并用之于民。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我国的经济社会已经有了极大的发展。但是,伴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原有的财政税收制度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点,我们应当从实际出发深入调研,结合我国自身国情和外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改革、完善现行的财政税收体制,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目前我国财政税收体制存在的问题

1 财税管理难以控制

在现行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下,管理人员受业务、行政双重管理体制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对有关财政税收管理的难以有效控制和管理,甚至有的不能坚持原则,不把法律法规放在心上。加上现行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许多财政税收管理人员缺乏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往往会造成一些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2 监督监管不够到位

由于我国机构改革的推进,一些地区削弱了财政税收管理的力量,不少财政税收管理机构和人员被撤并,导致了财政税收管理人员队伍不稳定、工作积极主动性不高,管理滞后。不少地方存在着没有设立财政税收管理机构,没有落实专门的管理经费,没有配备专职管理人员问题。

3 民主管理不够完善

目前,一些地方和单位没有很好地落实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政务公开,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是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的一项中心任务。其中,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就是这一制度的关键内容。实际上,许多地方和单位虽然成立了民主理财领导小组,但成员大多不是经过民主选举的,而是领导指定的,根本起不到监督的作用。

4 规范化转移支付有待加强

大量事实一再证明,政府部门之间的财政资金来往是出现转移流程不规范、转移周期长、资金使用率低、贪污违纪现象多发的地方。中央政府主要负责财政收入,地方政府进行支出的具体管理。中央已经通过分税制的实施,大大提高了财政收入的中央集中比例,减少了纳税部门偷税漏税的途径,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能力,来协调我国个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个财政平衡。税收返还与体制补助、财力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是构成我国转移支付的三大部分。在这当中,仍然有很多地方存在着需要尽快改善并加以解决的问题。首先税收返还、体制补助的资金比例在转移支付总量中所占比例过高,税收返还、体制补助带有明显的有利于地方的倾向,而一般性转移支付所占的比例很小,它主要能够反映地方财务均等平衡的状况,经济发达地区的税收返额度高是正常的,但是比例过于悬殊就不利于经济的平衡发展,税收返还额度在成一定的比例增加,也使某些经济现对落后的地方社会经济和社会服务的发展水平严重滞后。其次,在政府转移支付过程中缺乏有效地监管制度,这也是在转移支付过程中频发支出不透明、财政截留、贪污腐败现象的一大因素,在这个过程当中产生的财务问题由于从支出项目繁杂、设计部门较多,核查起来十分困难,因此,要在转移支付的源头把好。

5 乱收费现象屡禁不止

近十二年来,国家大规模税制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3年,农业税等农村不合理收费被取消,极大地鼓舞了农民的生产热情,但是乱收费现象的屡禁不止严重破坏了税制改革的成果,这里面的一大原因就是行政体制的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地方大量的公务员队伍还没有进行有效地精简,个别地方政府为了保证财政收入,将各种税费摊派到百姓头上。这种现象在县级以下财政管理中屡见不鲜。稳定的税收来源受到抑制的同时,应当在财政监管加大力度,不允许县级以下政府的财政支出向官僚本位主义倾斜。应当想尽办法使得不在位的公务员不成为财政的负担。否则,乱收费、乱罚款的现象就得不到有效的根治,还会变本加厉、循环往复。不仅不利于个地方的经济建设和财政平衡,严重的还将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有损于创建和谐社会的大局。

进一步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建议

5.1 建立完善“分级分权”的财政体制:

建立完善“分级分权”的财政体制,不仅是我国基本国情的需要,也是通过改革整治现行财政税收管理中诸多漏洞的手段。合理划分各级政府、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分级分权财政体制,目的在于调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比例、依据当前情况,应当适当加强中央政府的收入比例,强化政府财政同一支出的平衡;加大中央政府的直接支出,加强统筹管理,减少财务问题,同时减轻地方政府的财务管理的压力,配合行政改革中人员精简的客观要求;还要对地方政府的支出权限进行必要的规范,既赋予足够的财政权力,也要控制过度的财政自由,使得地方支付财政税收管理改革加速进行。

5.2 健全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要将一般性转移支付与有条件的专项转移支付进行合理搭配,形成资金来源稳定可靠,资金分配方法较为科学合理的中央、省(市)两级两类转移支付体系。首先是要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例,适当整合其中的专项转移支付,妥善安排转移支付的结构比例。其次是要改革税收返还与增值税分享制度,从而稳定转移支付的资金来源。最后是要改革转移支付的分配方式,建立起科学合理、公开透明的资金分配体系,从而逐步改变目前从基数法确定转移支付数额与转移支付水平的方。

5.3 财税改革要在制度上实现创新: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一直是制约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政府改革深化的羁绊。在广大农村地区大力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劳动热情被充分激发,农业生产工具的价格下调,给农业生产降低的生产成本,在免除农业税等税收项目外,在水手结构上也应当进行必要的调整。正式地方政府的职责所在,也是发展地方经济的必由之路。通过适当的途径招商引资、引进先进技术、 合作扩大生产是有效手段。在财政税收体系中,合理的采用“合同制”,也是完善地方政府财务税收管理分配职能的一大创新,不仅仅加强了地方财政税收的自主权,也使得中央政府能够施加有力的宏观调控。体制改革是永不过时的话题,制度创新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作用一再被历史证明。 加强中央管理和不同级别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是制度创新的出发点和着眼点。

5.4 完善国税与地税的协调机制:对税务机关而言,理顺国税和地税的职责关系,健全两者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本身就是税收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在实行分税制财税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之下,除了极少数省份外,全国绝大多数省份都分别设置了国税与地税这两套税收征管机构。有条件的地区可先行试点国税与地税合署办公。各地的国税与地税机关也应充分开展信息交流,当对政策有不同理解或出现争议时,双方要共同探讨,合力解决问题,实现国税与地税的良好协调。

6 总结

中日财政体制比较研究 篇4

虽然目前阶段我国的财政分权改革尚在进行之中, 仍然不够完善, 与日本相比, 差距很大, 但至少在运行模式上两者有以下几点共同特征:

1.中央政府掌握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日本财力高度集中于中央, 中央政府掌握全国财政收入的2/3左右。我国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总财政收入的比重, 因此, 分税制改革后各年中央财政收入占我国总财政收入的比重基本在60%左右。

2.中央与地方之间建立了合理的事权分工和规范的财政分配制度。凡是涉及整个国家利益, 需要全国统一行动才能实现的政府职能都划为中央政府职能;不涉及全局性的事业, 需要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动性, 有利于提高政府活动效率的职能划归地方政府。以此为基础, 明确划分了各级政府财政支出范围, 即支出负担与事权分工相对应, 虽然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在财政支出责任与可运用的财政收入存在不匹配的问题, 但随着我国财政改革的深入, 这一问题会得到解决。

3.中央对地方实行的财政补助制度。中央通过补助制度, 一方面调节了中央与地方间的纵向财政资源分配, 有利于中央财政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另一方面, 有利于协调各地方政府间的横向财政资源再分配, 对地区之间的平衡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的不同模式

日本是一种集权与分权结合型财政体制。日本财政体制的明显特征是:收入上集权、支出上分权。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央预算集中的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60%以上, 实际支出则不到40%;相反, 地方预算收入占预算总收入的40%左右, 而实际支出占预算总支出的60%以上。中央政府集中大部分收入并控制税收管理权限, 体现了集权, 有利于加强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地方政府安排着大部分财政支出, 体现了分权, 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我国在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财政实行统收统支, 中央集中过多, 调动和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不够。随着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有所改善, 但地方在财政支出方面的权限仍然有限, 同时还存在地方之间的不平衡, 对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严重受阻。

三、各级政府间财政收入分配的比较

1.税收收入的分配

日本的共享税式分税制。即除划定中央税和地方税之外, 还设置中央与地方共享税税种。目前, 日本共有58种税, 其中国税26种, 都道府县税15种, 市町村税17种。中央和地方收入分布格局大体保持在2/3和1/3之间。为了确保中央财政的主导地位和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 日本政府间税收权限划分实行中央集权制。

目前, 我国地方税收收入分配权尚未专门制定基本法律制度, 中央和地方税收收入的分配按税种来划分的。在国务院1993年颁布的《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的行政法规中, 按税种明确划分了中央固定收入、地方固定收入和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三大类。国税占总税收收入的比例大体保持在70%左右。中央与地方的这种税收收入分配格局, 使地方税税收收入规模相对较小。

2.各级政府的主体税种

日本每一级政府都以两种税为主体税种。中央财政的主体税种是个人所得税和法人所得税, 都道府县的主体税种是事业税和居民税, 市町村的主体税种是居民税和固定资产税。

我国中央政府固定收入包括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关税, 地方政府固定收入包括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等,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享收入主要包括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四、各级政府间的转移支付体系

1.在日本的税收收入结构中, 中央税收收入大约是地方税收入的两倍。这样单靠地方税收入远远不能满足地方政府的需要。地方税收入与地方政府支出之间的差额由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加以弥补。

以税收划转为主要形式的财政补助制度。与其他西方国家相比, 日本中央对地方财政补助规模更大, 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依赖性更强。1990年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补助金额为318 590亿日元, 占地方财政收入的49.6%。目前, 日本中央对地方财政补助形式包括:交付地方税、国库支出金和让与地方税, 其中前两种是基本形式。

2.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 原财政包干体制中的转移支付因素、分税制中的税收返还和过渡期转移支付同时并存, 双轨运行。但是, 我国现阶段仍需注意以下问题: (1) 目前均等化转移支付的规模还是很小, 为了更好地取得省区之间横向平衡, 转移支付体系应从“收入返还”调整为以均等化拨款为基础的转移支付体系; (2) 加大过渡期转移支付力度, 明确过渡期转移支付的规模; (3) 财政转移支付要在广度上、深度上落实好, 同降低税收负担结合起来。

五、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可以借鉴的几点经验

日本财政体制的运行机制表明, 其所实行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实现了其预期目的, 一方面根据事权合理地配置了财权, 使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达到了基本统一, 另一方面, 在确保中央政府财政收入规模和保障宏观调控有效实施的同时, 维护了地方政府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是处理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一种规范化的分配制度。因此, 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值得借鉴的经验:

1.在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的基础上, 实行相对集权型财政体制。“相对集权型”财政体制, 是指财权相对集中, 事权相对分散。就财政体制来说, 包括以下三方面: (1) 重大的财政方针政策、国家预算法规、重要规章制度等必须统一由中央政府制定, 在中央统一规定的范围内, 地方有权根据当地具体情况, 制定贯彻中央方针政策的具体措施, 安排自己的财政收支; (2) 中央的事权主要是承担一些事关全局的重要事务, 政府职能范围内的其他一些具体活动, 包括大量社会发展事务, 则应由地方承担; (3) 在不影响地方财政增收积极性的前提下, 中央要掌握主要财源, 保证中央政府的主导地位。

2.在税制改革的基础上, 合理划分中央税、地方税以及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实行共享税式分税制, 稳定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来源。 (1) 我国社会主义管理制度, 决定了我国分税制不可能像美国那样实行税源分享形式; (2) 我国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将以流转税为主体, 地方税收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这就决定了我国不能实行彻底的分税制; (3) 我国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很大, 税源分布极不平衡, 一些地区财政收入能力与其财政支出需要差额很大。在这种情况下, 实行彻底的分税制, 只能导致一部分地区过分依赖于中央转移支付, 不利于扩大地方自主权, 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因此, 在我国推行分税制, 在划分中央税、地方税的改革过程中, 必须考虑设置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将一些税源增长快、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税种划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有利于协调中央与地方利益关系。

3.建立以平衡补助为主体的财政补助制度, 促进各地区间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如何从财政体制上有效地平衡各地区经济发展, 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日本的经验表明, 建立规范的、明晰的转移支付体系, 是中央政府调节各地区经济平衡发展的最有效的手段。同时, 从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看, 那些需要财政补助的地区往往连最基本的财政需要都无力满足。如何保证全国最低水平的公共服务需要, 是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面临的首要任务。因此, 本文主张建立一种以平衡补助为主的转移支付体系。

参考文献

[1]吴俊培.论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J].经济研究, 1994, (4) .

[2]黄肖广.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分配关系中公平与效率的经济学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 2006, (12) .

[3]周宇宏, 孙士和.日本财政体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经济研究, 2003, (88) .

[4]宫岛洋, 神野直彦.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关系的中日比较[J].管理世界, 1994, (4) .

[5]吴昊.日本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关系[J].现代日本经济, 1996, (2) .

财政体制研究论文 篇5

***

2015年春季班

摘 要

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通过20年来的不断完善和平稳运行,在增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调动地方各级政府当家理财的积极性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改革本身存在的一些明显缺陷,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县乡财政困难程度日益加深,债务包袱日益沉重。如何对现行财政体制、特别是县乡财政体制作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为县乡经济发展注入应有的活力,是我国面临的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本文从县乡财政的视角,结合XXX市及相关县(市、区)财政运行的实际,分析目前县乡财政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深化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研究

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通过20年来的不断完善和平稳运行,在增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调动地方各级政府当家理财的积极性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改革本身存在的一些明显缺陷,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县乡财政困难程度日益加深,债务包袱日益沉重。如何对现行财政体制、特别是县乡财政体制作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为县乡经济发展注入应有的活力,是我国构建现代财政制度面临的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从县乡财政视角分析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县乡政府的事权与财权高度不对称。事权划分是构建现代财政制度及促其有效运转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清晰、不合理、不规范。中央把各省的一部分税收权力上收到中央来的同时,各省、各地市也把下级政府的部分税收权利上收,结果大大削弱了县乡一级的财政力量。以XXX所辖县(市)区为例,以2008年为基数,各县(市)区企业所得税增量上解省市15%,增值税、营业税等12个税种增量上解20-30%。随着改革的进程,中央把一部分社会发展责任放给省里,省里则往地市放,地市又往县乡放,但是责任从上往下放的时候并没有伴随着足够的转移支付,因此造成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政府财权和事权不对称。这种格局造成目前中央本级支出只占15%,地方实际支出占到85%。县乡政府履行事权所需财力与其可用财力高度不对称,是形成当前县乡财政困难的重要根源之一。

(二)基层政府债务包袱沉重。分税制改革中所存在的高层政府将事权层层下移的现象,到了乡镇(包括行政村)一级,乡镇政府(包括村级组织)便作为这些事权的最终承受者而承担了最终的责任。不少乡镇在财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不得不举债保重点支出,保社会稳定。如灵宝市豫灵镇政府负债最高时达9000余万元。这些债务虽然不全是公共财政缺位造成的,但至少占了相当一部分,甚至一大部分。在目前不少困难乡镇连保运转的经费都十分吃紧的情况下,一些基层政府门前讨债的人连绵不断,不仅影响了正常的工作秩序,而且也影响到基层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

(三)转移支付制度不够规范。2014年,中央和地方政府收入占比分别约为48%和52%,支出占比分别约为15%和85%,约33%的收入由中央先集中再向地方转移,涉及资金规模近4万亿。从县乡财政视角看,一是转移支付中具有指定用途的专项转移支付比重过高。渑池县、灵宝市2014年专项转移支付分别为 5.4亿元和 10.8亿元,占转移支付总额的75.3 %和 68 %,真正能起到平衡地区间财力差异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所占的比重很低。二是转移支付制度缺乏法律上的支持。目前我国在转移支付方面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监测和评价机制,有关政府转移支付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也是一项空白,对于违反规定的地方政府缺乏行之有效的惩罚手段。三是转移支付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一方面,没有合理规范的测算标准,拨款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以致一些县乡政府把过多的精力用于跑关系、要资金方面;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地方县乡转移支付不公平,其挖潜、增收、勤俭理财的积极性受到挫伤。

(四)税收征管成本普遍升高。其表现,一是分税制改革后,将原一套税收征管机构改为两套征管机构,既国税局和地税局,使税务人员工 资和经费支出扩大了一倍,因而使税收征管成本比改革前大大提高;二是由于税务部门的“条条管理”,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收入任务,不得不对地税部门在经费、奖励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以“充分调动”其对地方税收应收尽收的积极性。2014年,XXX仅市本级对国、地税的补助奖励经费达1160万元,个别地方甚至还导致了完成正常的税收任务都需要财政奖励的不正常现象。

(五)个别税种在政府间的归属或分享不利于县乡经济健康发展。其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所得税地方分成少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企业所得税2002年中央分享50%,2003年起分享比例又升至60%。企业所得税的大部分被中央分享,基层政府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关注和支持力度就必然会大为减弱,不利于地方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二是资源税作为地方税种不利于资源保护。资源税作为地方税,导致地方政府通过提高资源税收入来缓解地方财政困难,客观上造成对过度开采矿产资源的容忍。2014年,XXX市资源税收入达到6.3亿元,比2004年的3070万元增长了20.5倍,年均增幅达35.2 %。目前,灵宝市已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渑池、陕县的煤炭、铝钒土资源亦近枯竭,由此带来的地面塌陷、地下水污染等问题的治理,其投入将远远超出资源税收入的数倍甚至数十倍。

(六)县级政府缺乏适当的小税种的“征与不征”的确定权。因为全国各地县乡政府所处的经济环境千差万别,在一些小税种的“征与不征”上地方基层政府更有发言权。我们可以举这样一个例子来说明问题:农业特产税取消之前,对食用菌征收的农业特产税是这个卢氏县的一大支柱税源,每年都有600至700万元的财政收入,最高达到1017万元,正常年景占全县一般预算收入的十分之一还多。取消农业特产税后,这些 税收不再征收。但是,问题出在生产食用菌的原料多为木本植物,食用菌产量的提高需要以砍伐林木作为代价。取消对食用菌征收的特产税,不仅不利于缓解基层财政困难,而且也不利于对山区环境资源的保护。

(七)财力高度向上集中导致县乡收入质量持续滑坡。在地方的全部税收资源中,中央分走了多半“蛋糕”,留给地方的税源便难以形成合理的收入结构。地方固定收入不是依赖小税种就是非税收入项目增加财力。公共预算收入中列收列支项目增幅高于非列收列支项目增幅,造成地方收入质量持续滑坡和可支配财力相对下降,对县乡财政收入结构及其质量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且较为普遍的影响。2004-2014年,XXX市公共预算收入从8.76亿元逐年攀升至92.4亿元,增长了8.3倍,而同期税收收入仅增长6.4倍。与此同时,全市税收占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从2004年的85.3%逐年下滑至2014年的67.7 %,造成地方财力的增长远远落后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

(八)对财政体制运行的监测、调整、制约机制尚不完善。其表现,一是财政体制运行还没有完善的日常监测机制,使财政体制运行中出现的问题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二是由于缺乏完善的制约机制,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财力上移、支出下移及转移支付上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不利于分税制改革的健康运行。三是地方财政体制新老交错,内容繁杂,不清晰,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在分税制改革后得到的财力相对减少,而在分税制改革的实践中又一直未得到相应的调整,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县乡财政的困难。

三、进一步完善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依据构建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针对上述县乡财政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完善县乡财政体制改革提出以下建议:

(一)明确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一般来说,应明确界定的事权可分为三类,一是事关国家整体利益和全国人民利益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如国防、外交、对外援助、基础教育、特大自然灾害等,这类支出应由中央政府承担。二是纯地方性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分为省、市、县、乡不同层次,主要负责各自辖区内的行政管理、社会治安与公共秩序、城市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经济建设支出等,这类支出应由地方政府承担。三是共同事权和责任,需要各级政府按责任和能力大小分担。如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人畜饮水等涉及到基本国策、社会公平与稳定的支出。在明确界定上述三类事权在政府间归属的基础上,必须对各级政府现有事权进行相应详细、合理、科学的划分和调整。建议应用法律的形式对各级政府的事权作出明确规定,同时明确规定各级地方政府对于事权范围内的事务决策权,以及需要各级政府共同协作的项目在不同政府间的划分。

(二)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解决县乡财政困难的核心问题是县乡政府必须有能够基本满足本级政府履行职责和义务的财权。一是应逐步实行彻底的分税制,按地区类型实行有区别的政策,旧体制上解和专项上解中有固定性质的部分,基数合并到转移支付体系中去,减轻地方财政负担。二是应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适度提高地方在税收分成中的比重,尽可能减少设置共享税,增加县乡留用财力和县乡政府发展经济的动力。三是对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在税收上实施有区别的分享机制,降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税收分享比重,充分调动其大力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四是进一步推进税费改革,清费立税,减少非税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

(三)妥善解决基层政府债务问题。由于越往基层财政越困难的实 际国情,我国基层政府债务绝大部分都发生在乡镇一级。如何建立一种长效还债机制,妥善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按照统一的标准、口径和内容,对乡镇政府债务进行清理核实,核清债权债务主体,分清偿债义务和清偿责任。二是对不同类型的债务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如对过去农村道路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积累起来的债务,中央和省级政府应承担更大的清偿责任。对乡村直接借贷形成的历史债务,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落实债务人。三是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把乡镇政府债务的增减作为考核乡镇主要负责人任期目标和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

(四)逐步完善税收征管体制。一是理顺地税部门管理体制,地税部门划归地方政府全权管理,促进税收征管与财政管理相融合,有效降低税收成本。二是建议成立地方财税局,财政部门与地税部门合署办公,以压缩税收征管成本,提高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三是针对一些乡镇为完成财政收入任务向基层地税部门拉税、买税的不正常现象,成立乡镇财税所,统管当地的财税工作,以规范财税管理,堵塞税收流失,消除部门间经费供给水平的不平衡及一些腐败现象的发生。

(五)充分利用税收杠杆推动地方经济健康发展。分税制改革实施以来,我国更多地注意到税收收入在各级政府之间的分配,而对其经济调节功能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却运用得不够充分。如为保护资源和防止资源的过度、过滥开采,可以将资源税由完全的地方税调整为中央与地方的共享税,减弱基层政府因对资源税的狂热追逐而造成资源的毁灭性破坏。又如,为了引导县乡政府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到支持和发展产品深加工、高附加值的产业上来,中央政府可以通过降低或取消对地方企业所得税的分享比例,增加地方留用财力,以更有力地调动地方政府发 展经济的积极性等等。

(六)建立健全财政投资决策及监督机制。一是应建立财政投资决策机制,在大的项目投资上不能一个或少数人说了算,要通过聘请专家考查、论证,集体决议,人大通过的方式来建立健全财政投资的决策机制,确保把每一笔财政资金都用到刀刃上;二是应建立健全财政投资项目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机制,及时发现和查处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财政投资的安全高效运行。三是应健全和完善财政投资效益的绩效评价和惩戒机制,对重大投资决策失误的主要负责人要追究其行政责任以至法律责任,不能让那些无视人民的血汗钱、运用财政资金极端不负责任者逃脱相应的惩罚。

(七)注重财政收入质量的考核工作。建议上级政府每年确定下级政府的财政收入目标时,应结合各地经济发展和税源实际情况,在合理确定财政收入总量指标的同时,更要注重财政收入质量指标的考核,逐步提高其一般预算收入、特别是税收收入占全部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主体税种占税收收入的比重,以及可用财力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

(八)建立财政体制运行的监测、调整与制约机制。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运行以来,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监测、反馈、调整与制约机制,不仅使体制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而且造成了改革成效的大打折扣。为此,根据构建现代财政制度的总体要求,各级政府尽快完善财政体制运行的监测机制和下级政府向上级政府的诉求机制,及时纠正和调整现行财政体制运行中的弊端及不合理因素,同时建立健全财政体制运行中的监督制约机制,确保现代财政制度改革沿着预定的轨道顺利前行。参考文献:

1.《中国县乡财政体制研究》

阎坤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6 2.《深化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和对策》

王宏志,郝玉清-《中国财经信息资料》 2010

3.《我国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思路探析》

冯兴元

《广东商学院学报》

财政体制研究论文 篇6

【关键词】财政政策转型 可持续性

自从08年我国实施切实可行的财政政策以来,我国的经济逐渐得到了复苏与提升。但也加大了地方财政压力,并对其可持续的发展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最终对我国经济的持续性增长带来了较多的消极作用。为此,笔者从如何实施积极的财政转型策略入手,对其转型方式与操作策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对增强财政可持续性的体制机制建设,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一、积极的财政政策转型策略

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总量调控政策与结构调整政策。而由于我国的内外经济出现严重的失衡,所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财政的首要任务是调整经济结构,使之合理而科学。

(一)积极财政政策的转型方式

在实行积极的财政转型方式时,必须通过国债的发行与赤字的预算来确保其的顺利进行。但是在有着高债务比率与较大财政风险的国家,是无法支持其财政转型的。这就使这些国家不得不面临被动转型问题。但从我国具体情况来看,由于从2010年至今,我国财政运行及收入增长形势良好,因此,财政政策具备主动转型的条件。按照我国宏观经济的内外形势,在进行主动转型的过程中,要选择良好的时机,使财政政策得以最大限度发挥,为经济减少一定的不良影响。

(二)积极财政政策转型的操作建议

第一要与宏观经济的形势要求性适应,对积极的财政政策转型进行适时地推进。可采用逆周期调节策略,来对经济产生不良影响的外部冲击,及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进行抑制。当对财政政策转型问题进行考虑时,必须保证经济增长趋于潜在增长率。此外,在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同时,也要对价格的总水平变化加以重视,要将价格水平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如果价格的总水平暂时与经济的增长有所脱节,政府就需调整积极财政政策部分,从而使通货膨胀的压力有所缓解。

第二要对经济发展转变的结构调整政策加大推动力度。针对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态势,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财政政策要对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加大重视力度,制定出合理的中长期战略目标,使经济结构得到更好的调整与提升,并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要对财政支出结构加以优化。在财政的可持续的发展中,民生投入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由于我国存在严重的政府行政开支浪费及民生投入不足问题,因此,要调整政府支出结构,对政府行政性开支进行严格控制。为此,政府可以对这几个方面进行其支出的调整。一是对于医疗、社会保障方面,要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健全制度统一、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二是对民生建设加大投入,对城镇保障性住房、农田水利、农村基础设施等进行着重建设。三是缩减行政性开支,提高资金使用率。对公务员制度加大改革力度,调整公务员队伍结构,将其服务意识得以更好的提升。

其次,对科技创新加大财政投入的支持力度。如果科技创新能力得以增强,那么对产业升级以及结构调整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更好的使消费者的需求得以满足,从而保证经济在可持续中发展壮大。做好科技创新应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对科学研究加大投入力度,鼓励企业积极展开科技创新,不断推动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步伐。而是实施相应的优惠政策,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不断调动起来,促进产业升级,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工艺,保证我国经济可持续的发展。

第三关注风险因素,对当前形势变化预留政策操作空间。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我国既面临欧债危机发展对我国经济的不良影响,也承担着劳动力市场供求与工资变化带来的风险。也正是这些风险因素的存在,就促使我国必须在对财政政策进行转型的过程中,着重对风险因素加以关注,使转型期的经济风险降至最低。

二、增强财政可持续性的体制机制建设

(一)健全税收制度,增强税收的公平性

针对我国企业、居民沉重的税负现象,加快税收制度的改革,促进国民收入分配更科学合理。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其一是改革资源环境税费,对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将现行的资源税征税品目提高起来。为使资源得以有效的流动,生产行为更加规范,还需进行环境税改革,从而使资源使用价格得以提高。其二是完善所得税制,对个人收入进行系统监控,强化资金管理,为个人所得税综合改革创造积极而有利的条件。

(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统筹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

要大力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合理调整中央与地方事权的支出责任,使地方政府减少财政支出压力;对转移支付制度进行完善,强化地方政府的财政保障水平。并要使财政透明度得到进一步强化,使公众方便对政府的监督,确保财政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对部分事权的支出责任进行适当的上移,将地方财政支出压力不断减轻。由于依靠中央或省级财政转移支付,使县乡财政的支出负担不仅对其可持续性产生了不良影响,而且对有关的公共服务支出责任也造成了消极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就需对公共服务的支出重心进行上移,优化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支出结构,保证各项支出及时到位。

二是要进行税费制度改革的深化管理,提高地方政府的组织收入水平。对此第一要顺应地方税收体系发展趋势,对房地产税收制度进行全面建设,培养地方政府主体税收,提高地方自有的税收组织水平。第二要将地方与中央的增值税分享比例作适当的调整,从而使地方财政收入的保障水平得以强化。

三、结束语

本文就积极财政政策转型与财政的可持续性从两大方面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一方面是针对其积极的财政政策转型策略从方式与操作建议入手进行了阐述;另一方面是以增强财政可持续性的体制机制建设为切入点,从健全税收制度,增强税收的公平性,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统筹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两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希望通过上述信息能够对我国财政政策的转型及其可持续发展带来一些有益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陈建奇,刘雪燕.中国财政可持续性研究:理论与实证[J].经济研究参考,2012(02).

[2]张英,熊礼慧.积极财政政策与政策可持续性[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4(06).

[3]刘国艳,许生.当前我国财政形势分析与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2(06).

美国基础教育财政体制研究 篇7

联邦制是美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美国建国初期的财政体系十分松散, 财政预算都是一些事后的账单, 财政收入也很难得到保证。20世纪20年代, 美国宪法才规定, “国会有权力对任何收入来源征收所得税”, 收入所得税成为美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美国的义务教育普及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贯穿美国政治进程中, 很多人都将教育改革作为竞选总统的筹码, 财政支持教育经费是很多有识人士不懈斗争的结果。

美国的第三任总统杰斐逊是美国教育开拓的先驱, 他写给乔治·华盛顿的一封信中提到“在我的思想里, 有一条公理, 即自由掌握在人民手中时, 它才会是安全的, 即自由掌握在受过教育的人民手中的时候, 它才是安全的”。1779年, 美国的第三任总统杰斐逊在弗尼几亚州任参议员时, 曾在州议会提出《知识普及法案》, 倡导州政府在每个学区设置三年制免费小学, 让儿童免费享受初等教育。当时美国政治体系十分松散, 富人组成的议会控制着国家权力, 社会充斥着男性对女性的歧视, 种族主义十分盛行, 民众对教育的作用认识有限, 在当时条件下该提议案是不能获得通过, 但是杰克逊的行动为美国实行义务教育的斗争吹响了战斗的号角。

19世纪早期, 美国的精英人士发起了平民学校运动, 代表人物有马萨诸塞的霍勒斯·曼, 康涅狄格的亨利·巴纳德, 俄亥俄的卡尔文·斯托, 北卡罗来纳的卡尔文·威利。霍勒斯·曼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 是一名恪守教规的清教徒。霍勒斯·曼从小学习刻苦认真, 大学毕业后又进入一所律师培训学校, 最终成为了一名律师, 很快他在律师界渐渐有了一定的名气, 而后开始涉足政治, 被选为马萨诸赛州参议员, 开始致力于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促进社会政策改革。议院党派斗争让霍勒斯·曼感到厌倦, 霍勒斯·曼开始关注社会的暴力行为, 认识到贫富差距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于是欣然接受州教育部长的职位。多年的政坛生涯让霍勒斯·曼清楚的认识到各个阶层之间倾轧各种矛盾, 宗教信仰、贫穷、新移民都是造成混乱的不安因素, 教育是解决这些不安因素的最佳方式。霍勒斯·曼将道德教育作为平民学校的核心课程。大众儿童到平民学校接受教育, 就会变得有礼貌, 尊重他人的财富和劳动成果, 学校教育清除整个社会的不安因素, 稳定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 从而促进这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霍勒斯·曼改革的最大阻力来源于富人阶层, 建设平民学校的经费需要通过税收解决, 州政府就要设立新税种进行收税, 富人阶层承担大部分税费, 但是富人的子女多数都进入私人学校接受教育, 因此多数富人都反对平民学校计划。最终马萨诸塞州议会还是通过了平民学校议案, 平民学校计划得以实施, 但是平民学校每年从州政府得到的财政支持十分有限, 平民学校开始大量雇用工资低廉的女性教师, 女性开始进入教育领域。

威廉·麦克卢尔和欧文是霍勒斯·曼同时代的教育改革家。19世纪早期, 欧洲发生了工业革命, 出现了大量的产业工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非常严重, 工人的身心受到极大摧残, 欧文在美国建立乌托邦社区, 将工人置于一个共同的社区, 以避免工业制度给工人带来的种种摧残。麦克卢尔就在欧文的乌托邦社区中担任了一名大学校长, 他认为社会分为两个阶层:生产者阶层和消费者阶层, 产业工人属于生产阶层;牧师、资本家、新贵族都是属于消费阶层, 学校应该为工人培养一种价值观, 而不是培养下层子女的奴性, 下层人民应该为自己的处境进行抗争, 争取自己的权利。

19世纪的美国基础教育还存在种族、宗教、性别的问题, 黑人儿童被要求去政府设立的黑人公立学校上学, 美国上层社会对黑人实行种族隔离制度, 黑人儿童无法就近入学, 种族隔离给黑人造成许多不方便。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 黑人名义成为了自由人, 但是享受教育权利却很有限, 白人歧视黑人, 黑人儿童的入学率极度低下。印第安人的境遇与黑人相似, 由于印第安人有自己的文化, 很难融入美国主流社会, 美国白人认为印第安文化是野蛮文化, 一直用各种方式同化印第安人, 让印第安人成为“美国文化”式的文明人。天主教徒对公立平民学校抵制也十分严重, 他们要求自己的子女接受正统天主教学校教育, 政府对天主教公立学校提供财政支持, 州政府同意在一部分公立学校交给天主教管理, 但是没有认可天主教徒自己建校, 也不给天主教学校提供财政支持。天主教徒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教区学校, 固守自己的宗教信仰阵地。平民学校吸引更多女性儿童就学, 女性儿童可以在平民学校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越来越多的女性在平民学校中担任教师, 平民学校悄无声息的影响着美国基础教育的格局。

1852年, 马萨诸塞州通过《义务教育法》, 要求本州儿童必须接受12周的学校教育, 其中6周必须是连续的, 但是这项立法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 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教育资源有限, 平民学校根本不能容纳这么多儿童接受教育。

(2) 政府和教育管理者都拿不出足够资金支持教育, 政府立法不能得到很好的执行。

(3) 义务教育的学限时间很短, 家长认为学生在如此短的时间中学习不到有用的知识, 对儿童教育问题并不热心。

1918年美国的48个州都通过了《义务教育法》 (阿斯维加斯和夏威夷还不是美联邦的加盟州) , 各州独立制定义务教育政策, 因为财力等因素的限制, 义务教育的普及率、教学质量都比较低。1890年康涅狄格州通过专门的法律, 规定本州儿童接受全日制义务教育, 1920年密西西里通过相似的法律, 美国各州全面进入现代基础教育模式。

2 美国教育各个机构情况

2.1 美国各州财政对教育的支持

美国教育州政府与联邦政府各行其是、互不干涉, 形成了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局面, 理念、种族、社区、宗教等因素使得差异很难被改变, 这种差异也使得美国各州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极度不均衡, 美国教育的发展是阶层和精英认识共同努力的结果。美国各州的基础教育情况差异巨大, 在同一个城市内不同种族、不同社区基础教育之间的差异也是五花八门, 很难归纳各州财政支出的具体作用。美国统计网站还是公布了各州基础教育的大略情况, 包括师生比、教育经费投入。

2.2 美国教师联合会和美国教育协会

美国维权思想深入人心, 各个职业、各个行业都有维权协会。维权协会是民间组织性质, 成立目的是为了维护员工的权益, 美国教师联合会和美国教育协会就是两个全国性的教师维权组织。1916年, 芝加哥市和周围地区的一些地方教师联合会组成了美国教师联合会, 联合会很快便得到劳工组织的特许, 其他一些城市的教师联合也加入进来, 但是联合会受到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 所制定的政策充斥着政治意识形态, 联合会发展受到限制。美国教育协会是另外一个旨在联合教师的组织, 美国联合会成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在美国的地位, 促使美国联邦政府成立教育部, 同时还可使一些教育项目获得联邦政府的财政支持, 为有理想、有抱负的教师提供职业阶梯。美国教育协会的一些主张得到普通教师的拥护和支持, 吸纳了众多的教师会员。美国教育协会的一些教育措施通过议员以提议案的形式得到政府批准, 教师的地位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许多工资偏低的教师通过协会的影响力向当地政府施加压力, 争取等职工资。美国教育协会一系列做法, 赢得了广大教师的忠诚, 成为一个代表学校教师利益的机构。

2.3 美国教育地位变化过程

美国教育在国家建立初期处于弱势地位, 各级政府对其财政支持十分有限, 教育部也不是政府内阁成员, 美国教育的地位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而“大萧条”对教育冲击尤为明显。20世纪初, 美国爆发了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 许多家庭、企业、银行纷纷破产, 这使得美国财政收入锐减, 政府背上了沉重的负债, 作为以政府财政支出为主的基础教育受到巨大冲击。政府对承担基础教育的学校采取了一系列削减成本的措施, 教师工资成为财政预算削减的目标, 最有名的是“芝加哥”教育案例。大萧条期的芝加哥财政濒临崩溃, 政府已经不能支付维持公共基础教育正常运行的资金, 学校委员会开始停发教师工资, 很多基础教育的教师被裁员。芝加哥教师组织了集会, 要求政府补发教师工资。芝加哥政府只好向联邦政府、州政府求助, 最后州政府对芝加哥教育进行资金投入, 平息了这次危机。“芝加哥”危机从侧面反映出美国公办教育都是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资金投入依赖市财政, 州政府、联邦政府很少插手基础教育工作。“芝加哥”事件客观上让美国民众、政府认识到仅依靠当地政府财政投资基础教育存在很多弊端, 各地经济状况差异造成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 必须将基础教育建设提高到州政府层面。“芝加哥”事件在美国基础教育发展尽管是特殊事件, 但对基础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结语

美国邦联制政体, 联邦政府对教育、公共设施等具体事务无法完全掌控, 各州拥有各自独立的财政权, 基础教育建设由学区负责。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种族隔离思想盛行, 黑人等少数民族与白人居住区是隔离的, 黑人长期受到歧视, 经济状况远低于白人, 黑人所在学区多数经济能力较差, 所能提供的教育经费十分有限。同时美国宗教主义也拥有很大的势力, 农村公办学校教学条件也远落后于城市公办学校。美国联邦制政体决定联邦政府在公办教育方面难有作为, 联邦政府虽然通过了一系列的法规、资助计划, 但教育经费投入十分有限, 不能够改变美国当前公办教育极度不均衡的局面。

摘要:美国现在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 但是公办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存在巨大的差异。美国联邦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十分有限, 州政府负责管理义务教育学校, 并投入很少的教育经费, 义务教育的教育经费大部分来源于学区。美国义务教育财政预算的形成与美国政府的政治体制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基础教育,财政体制,美国

参考文献

[1]王桂娟.美国财政制度与政策变迁的简要回顾[J].经济参考研究, 2009, (4) .

[2]Thomas Jefferson to colonel to George Washington, January4, 1786, in Julian P.Boyd (ed.) , The Papers of Thomas Jeffers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NJ, vol, 1, pp, 150-152.

[3]http://www2.ed.gov/fund/landing.jhtml.

[4]http://www.bea.gov/newsreleases/national/gdp/gdpnewsre-lease.htm.

英国基础教育财政体制研究 篇8

资本主义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 英国的资本主义革命相较法国、美国而言并不彻底,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后, 资产阶级向封建贵族进行妥协, 迎回国王作为国家元首, 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共同掌握着国家政权。保守的旧贵族和资产阶级掌握着英国的国家财富、政权, 他们对基础教育这种公共性的事业漠不关心, 尽管很多有识之士提出政府应该大力发展公共教育事业, 但是在保守派的强大阻力面前, 他们的力量便显得微不足道。在基础教育的建设方面, 英国远远落后于德国、日本等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 这些导致了英国的综合国力逐渐被德国、美国超出。

当欧洲大陆的法国、普鲁士等国家已经将基础教育完全纳入国家公共事务中, 英国的有识人士开始致力于推动国家基础教育公共化, 但在当权的上层人士的阻挠下, 英国基础教育发展举步维艰。1918年, 英国政府颁布了《初等教育法》, 这部法律包括内容:

(1) 加强国家教育委员会对地方教育委员会的控制力, 同时加强当地教育部门发展教育的权力。

(2) 禁止企业使用低于12周岁的童工, 把义务教育年限定为5-14岁, 在义务教育学习阶段, 多开设活动课程和艺术课程。

(3) 地方教育局需要开设继续教育学校, 为14-16的青年继续提供免费的、适当的学习课程。

(4) 地方政府有义务为2-5岁的儿童设立幼儿园, 利于发展儿童的身心。

1924-1926年, 英国教育委员会主席哈多爵士经过对英国基础教育的深入调查, 连续三年起草了《青少年教育报告》,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26年的报告, 这份报告又被称为《哈多报告》。报告中建议:1.小学教育应该重新称为初等教育。儿童在11岁以前所受的教育都可归为初等教育, 5-8岁儿童可入幼儿学校, 8-11岁儿童可入初级小学。2.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到15周岁。3.儿童在11岁以后所接受的各种教育都应称作中等教育, 完成中等教育的最低年限为15岁。中等教育阶段分设四种学校, 即, 以学术性课程为主的文法学校、具有实科倾向的选择性现代中学、相当于职业学校的非选择性现代中学、略高于初等教育水平的公立小学高级班或高级小学。哈多在基础教育方面改革的建议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 但是哈多报告给英国基础教育改革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基础教育。

二战期间, 英国国内空前团结, 自由党、保守党、工党联合组成政府, 英国人认识到战争期间的防务薄弱与教育不发达有关, 二战激起了民众的民主意识, 要求建立公平、民主的公共教育制度。1944年, 英国政府通过了《1944年教育法》, 又称《巴勒特法》。这项法案的主要内容:1.政府废除原来只负督导责任的教育署, 建立教育部, 统一领导全国教育工作。教育部部长除负责促进国民教育, 负责发展为完成国民教育目的而设的教育机关, 同时还要监督和领导各地方的教育事业。2.地方政府为2-5岁的儿童提供学前教育, 为5-7岁的儿童提供儿童学校, 为7-11岁的儿童提供初等学校。当然, 有的地区可以根据实际只是设立5-11岁的初等学校, 但必须在学校设立专门招收2-5岁儿童的保育班。3.中等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延续。完成初等教育学业的儿童参加“11岁”考试, 然后根据成绩、能力和学习倾向的不同免费进入三种中等学校:一是文法中学, 主要目标是为升大学做准备;二是技术中学, 课程偏重技能知识、体育和手工, 主要进行技术教育;三是现代中学, 注重一般文化知识学习, 为学生走向生活做准备。现代中学的毕业生不能报考大学。1944年教育法案是英国教育史上最重要的历程碑, 奠定了英国现代教育体系的基础, 尽管进入文法学校, 走入大学校堂的多为富家子弟, 但是这为底层社会人士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平台, 法案体现了民主精神, 为所有儿童都提供了小学6年, 中学4年的义务教育。

2 英国教育的财政体制

英国中小学教育完全免费, 在任何一所公立学校, 只要有空位置, 就必须接收学生, 英国地方政府划拨给公立学校的经费与学校招收的学生人数挂钩, 学生人数越多, 学校从政府得到的经费越多, 这就迫使学校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尽可能吸引多的学生就读。英国政府不能保证每所学校都有相同的教学质量, 同时英国还有大量的私立贵族学校, 私立学校教学质量高于公立学校, 对学校未来报考高水平大学有很大的帮助。2010年5月12日, 英国政府重组教育部, 英国教育部为发展教育事业和服务学生两项工作而成立, 新上任的教育部部长Michael Gove为了全面提高学生质量制定了一系列政策, 邀请优秀教师、社会达人设立免费学校, 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成绩, 政府希望这些免费学校能够于2011年开始运行。

英国教育财政与英国的教育行政有着密切关系, 英国教育行政为中央和地方合作性的教育体制, 但是中央教育对基础教育有更大的决策权, 地方教育部门的主要职责是提高本地区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地方教育部门掌握素有中小学校的信息, 通过为学校制定目标, 对当地中小学进行监督、评价和指导, 同时还要向当地学校广泛传播良好的办学经验。英国的教育行政是最人性化的行政, 每所学校都有学校董事会, 在董事会中, 地方教育当局代表、地方社团代表、家长与学生代表及教职员代表人数相等。学校董事会与地方教育部门共同管理学校, 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相互监督的制度, 学校每年的事务、财务除了向当地教育部门汇报外, 还要接收董事会的审核, 使得教育政策更加完善、合理。

英国实行学生18周岁之前免费就读的教育政策, 教育经费由三部分组成。

(1) 国家中央财政配给地方政府的教育资金, 这部分资金来自于国家税收。国家根据教育部门上报的教育经费预算计划, 经过国会审核, 确定划拨给地方教育部门的资金。

(2) 地方政府配给地方教育部门的教育资金, 这部分资金来自于地方政府税收。地方政府根据教育部门的预算计划, 确定划拨给地方教育部门的资金。

(3) 民间各种捐款。

单位:£million

数据来源:http://www.hm-treasury.gov.uk/pespub_pesa09.htm

数据来源:http://www.hm-treasury.gov.uk/pespub_pesa09.htm

上表数据来源于英国财政部, 其中2008年的数据为财政部估计支出数据, 2009与2010年的数据为提出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预测数据。2003年到2008年, 英国的财政支出保持一个稳定增长的趋势, 每年财政支出约增长300亿英镑;教育支出增长也比较稳定, 每年约增长30亿英镑。英国从2001年开始到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2.5%1, 财政支出平均增长率为5.5%, 教育支出平均增长率为5.6%, 教育支出与财政支出增长比例基本保持同步。从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表也可以看出, 英国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基本保持在14%左右, 说明英国教育支出随着财政支出的增加而增加, 并且英国的教育一直保持一种稳定状态。

单位:£million

英国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小学教育、中等教育、中等后非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非水平教育、教育服务、科研教育、教育n.e.cj等八个部分, 其中小学教育、中等教育、中等后非高等教育属于义务教育范畴, 学生接受教育的费用由国家负担。上表可以看出国家对每种教育类型进行的投入 (其中2008年的数据为估算数据) 。义务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总额中的75%, 国家进行教育投入时, 首先满足义务教育经费的需要。

义务教育经费主要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负担。1980年, 英国政府在保守党执政期间通过《地方政府规划和土地法》, 提出义务教育经费的测算方法, 地方政府对义务教育投入的资金越多, 就会从中央政府获得更多的投入。这种教育经费的投入方法使得英国地方政府教育当局获得的教育补助金差距巨大, 这种差距使得地方政府教育部门与中央政府之间矛盾重重。

3 英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启示

英国从1870年开始推行义务教育, 政府就在义务教育建设中就发挥着主导作用, 政府投入是义务教育正常运行的保证。英国义务教育经过140年的发展, 取得很多重要的成果。英国在20世纪40年代全面普及了9年义务教育;20世纪80年代, 英国又全面推行职业教育, 将职业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在这一系列的举措推行中, 英国政府扮演了重要角色, 英国中央政府通过立法明确了义务教育范围和教育经费投入, 对义务教育普及和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1) 国家是推动义务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社会变迁的过程中, 人是重要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是创造财富的主体, 生产力发展水平就是人掌握科学技术的水平。要想全面提高生产力水平, 必须提高社会的整体素质, 教育就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最佳途径。国家是一种拥有治理一个社会的权力的机构, 在一定的领土内拥有外部和内部的主权。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的基础, 对提高全民素质起到关键作用, 政府部门有义务和责任搞好基础教育。

(2) 通过立法明确义务教育内容和教育经费投入是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保证。政府要发展义务教育就需要对义务教育范围和教育经费投入进行明确的规定。英国政府在1988年通过国家立法统一义务教育初等教育阶段的国家课程及教学内容, 国家课程明确了学生学习的权利, 确定了学校的教学内容, 制定了教学质量目标和学生成绩控制体系, 有效地保证了教学质量。英国政府一直承诺逐年增大教育经费在国民收入的比例, 在2004年, 教育经费已经占到GDP的5.3%, 同时每年还额外划拨款项作为校舍维修、教师培养经费, 同时要求地方政府对所辖学校进行评价, 根据评价结果分配教育经费。

参考文献

[1]祝怀新.英国基础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3.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创新研究 篇9

关键词:财政税收,体制,改革

如今, 我们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还不是非常的优秀, 此时的财政是从人民群众之中得到的, 用到人民群众之中的。虽说当前的经济获取了非常显著的成就, 不过由于改革活动的高度发展, 之前的财税制度也出现了很多的不利现象, 要切实的结合当前的具体状态和国家的具体情况以及国外的优秀知识来分析, 不断的完善我们国家的该项体制, 只有这样才可以合乎发展的规定, 为国家的发展贡献一定的力量。

1 面对的不利现象

1.1 无法有效的开展管控工作

在如今的管控体系之中, 管控工作者受到业务和行政的两项管控活动的干扰, 此时就会发生一些不利现象。关键的体现在对相关活动无法做好管控, 有时候无法落实理念, 不能够将法规条例牢记心中。同时因为如今的管控体系之中不具有综合化的监管机制。此时很多的管控工作者缺少危机意识, 进而就容易引发违规等现象。

1.2 不能够将监督落实到位

因为我们国家积极的开展结构革新活动, 很多区域的财政管控力度受到影响, 非常多的管控组织和工作者被撤销, 此时就使得管控组织不牢固, 工作者的热情太差, 管控不合理。很多区域虽说设置了管控机构, 不过因为资金欠缺, 而且工作者数量不足, 导致活动也无法有效的落实。

1.3 没有实现管控工作的民主意义

如今, 个别区域和组织未有效确保管控活动的民主性。政务公开,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制度是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的一项中心任务。其中, 财务公开, 民主理财就是这一制度的关键内容。具体来讲, 很多区域和机构虽说设置了相关的领导组织, 不过没有经由全民选举, 导致其无法发挥出监督的意义。

1.4 规范化转移支付有待加强

通过分析很多的具体状况我们得知, 国家机构间的该项资金运转是导致活动部护理, 运作时间过久, 使用性不高, 违规现象出现频率较高的区域。国家政府关键的掌管收入, 而所在区域的机构负责其实际的使用方面的管控工作。国家经由分税体系的落实, 切实的提升了财政收入的中央集中比例, 使得纳税机构的违规活动变少, 提升了支付水平, 确保了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有序。税收返还与体制补助、财力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是构成我国转移支付的三大部分。其中, 还有非常多的不利现象要靠着我们来完善。首先税收返还、体制补助的资金比例在转移支付总量中所占比例过高, 税收返还、体制补助带有明显的有利于地方的倾向, 而一般性转移支付所占的比例很小, 它主要能够反映地方财务均等平衡的状况, 经济发达地区的税收返额度高是正常的, 但是比例过于悬殊就不利于经济的平衡发展, 税收返还额度在成一定的比例增加, 也使某些经济现对落后的地方社会经济和社会服务的发展水平严重滞后。第二, 在将支付转移的时候, 没有综合化的监管体系, 此时就使得支付时期发生一些不利现象, 比如贪污等问题。此时导致的财务现象因为多集中在设计等机构之中, 此时其核查活动无法有效的开展。所以在转移的时候要从根源之中对其掌控。

1.5 无法处理好胡乱收费的问题

最近一些时间之中, 我们国家的该项税收改革获取了非常显著的成就。在零三年的时候, 去除了很多不当的收费, 切实的鼓励了群众的活动积极性, 不过由于还是存在一些胡乱收费的问题, 此时导致改革的成就受到影响, 其中关键的一个缘由就是因为当前的革新活动发展到了攻坚时期, 很多区域的公务员组织太过庞大, 一些机构为了确保收入, 就将费用分摊到群众身上。此种问题时常的出现在一些基层单位区域之中。稳定的税收来源受到抑制的同时, 应当在财政监管加大力度, 不允许县级以下政府的财政支出向官僚本位主义倾斜。应当想尽办法使得不在位的公务员不成为财政的负担, 要不然的话, 胡乱收费的问题不但无法被处理好, 还会愈发的严重。不但对经济发展有影响, 还会引发很多社会方面的不利现象, 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来讲是非常不利的。

2 进一步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建议

2.1 建立完善“分级分权”的财政体制

设置并且不断的发展该项体制, 不但是我们国家基础形势的发展规定, 同时还是经由革新工作整治当前管控活动中的不利现象的关键措施。合理划分各级政府、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分级分权财政体制, 目的在于调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比例、依据当前情况, 应当适当加强中央政府的收入比例, 强化政府财政同一支出的平衡;加大中央政府的直接支出, 加强统筹管理, 减少财务问题, 同时减轻地方政府的财务管理的压力, 配合行政改革中人员精简的客观要求;同时还应对区域机构的支出能力加以约束。不但要给与他们适当的权限, 还要对其进行一定的管控, 确保革新工作能够顺畅有序的开展。

2.2 健全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

要将一般性转移支付与有条件的专项转移支付进行合理搭配, 形成资金来源稳定可靠, 资金分配方法较为科学合理的中央、省 (市) 两级两类转移支付体系。首先是要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例, 适当整合其中的专项转移支付, 妥善安排转移支付的结构比例。其次是要改革税收返还与增值税分享制度, 从而稳定转移支付的资金来源。最后是要改革转移支付的分配方式, 建立起科学合理、公开透明的资金分配体系, 从而逐步改变目前从基数法确定转移支付数额与转移支付水平。

2.3 财税改革要在制度上实现创新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一直是制约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政府改革深化的羁绊。在广大农村地区大力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民的劳动热情被充分激发, 农业生产工具的价格下调, 给农业生产降低的生产成本, 在免除农业税等税收项目外, 在水手结构上也应当进行必要的调整。正式地方政府的职责所在, 也是发展地方经济的必由之路。通过适当的途径招商引资、引进先进技术、合作扩大生产是有效手段。在财政税收体系中, 合理的采用“合同制”, 也是完善地方政府财务税收管理分配职能的一大创新, 不仅仅加强了地方财政税收的自主权, 也使得中央政府能够施加有力的宏观调控。不论在什么时代, 人们都会关注体制方面的改革工作, 积极的落实制度革新工作, 能够显著的带动经济的进步, 带动社会的发展。确保中央和区域的机构之间有效的协调是创新工作的关键着重点。

2.4 完善国税与地税的协调机制

针对税务机构来将, 明确国税与地税间的关联, 确保其彼此有效的协调, 本身就是税收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在实行分税制财税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之下, 除了极少数省份外, 全国绝大多数省份都分别设置了国税与地税这两套税收征管机构。有条件的地区可先行试点国税与地税合署办公。各地的国税与地税机关也应充分开展信息交流, 当对政策有不同理解或出现争议时, 双方要共同探讨, 合力解决问题, 实现国税与地税的良好协调。

3 结束语

基层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篇10

(一) 当前的政府组织框架与财政体制之间的矛盾

在当前的政府组织级次下, 无法构建完善、有效的分税财政管理体制。根据宪法规定, 五级政府组织架构下的各级政府均有稳定的税收基础, 建立分级分税的框架财力分配机制, 显然非常的困难。从实践来看, 政府级次过多会导致组织机构以及部门人力资源重复, 浪费了公共产品以及服务资源。

(二) 行政隶属关系与激励机制

较之于采取地方自治的国家而言, 国内政府多级次组织架构是严格按照行政隶属关系组建而成的, 下级政府会受上级政府的影响。在当前的形势下, 因职能分配以及财权划分机制不稳定, 加大了上、下级政府的行政干预力度。对地方政府绩效进行衡量的一个主要指标就是经济增长情况, 而非教育、医疗以及社保和环保, 对于公共服务缺乏重视, 而且也没有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和产品的积极性或激励机制。因上级政府的偏好指导, 而导致经济增长, 特别是G D P的提升, 成为当前国内基层政府的核心任务。

(三) 条条、块块的体制现状

近年来, 虽然我国在各领域的发展都非常的快, 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依然可以看到计划经济的影子。这说明政府并未彻底理顺自己与市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尤其在基层财政体制管理过程中, 纵向垂直的管理模式、条条块块的体制矛盾和问题尤为突出。

(四) 监督管理乏力

对于基层政府而言, 其财政困难的主要原因表现在基层财政运行效率非常的低, 而且机构过于臃肿、冗员现象非常的普遍, 导致资金严重浪费。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 最根源的原因在于财政监管乏力、相关制度不健全, 落实不到位。比如, 基层人大编制预算、审议以及监督职能难以发挥作用, 实践中没有形成对财政运行和政府管理有效的制约制度。

二、加强基层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效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国内基层财政管理制度的根源性问题分析, 笔者认为要想加强体制改革, 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 削减财政级次, 公共服务模式多元化

我国政府五级架构是宪法规定的政府基本组织形式, 建议在人民代表大会上取消地市、乡镇政府的财政管理权。在现行宪法基础上, 进一步弱化地市、乡镇政府的职能, 最大限度地减少地方政府的财政级次。从长远的发展视角来看, 这种方法虽然非常难度比较大, 但是从最终政府架构改革创造条件方面来讲, 是切实可行的。然而, 在此过程中应当注意避免不切实际的“一刀切”改革现象发生。各地、市应当立足实际, 自主决定优化调整财政级次方案, 并将财政级次减少与多种公共服务模式供应激励方法, 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用。

(二) 加快转移支付制度改革步伐

基于财政体制改革的视角来讲, 支付制度的转移是有效解决财政困难以及地区不均衡发展直接而有效的手段。在转移支付制度改革过程中, 应当坚持的基本目标是公共服务均等化,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可预期、稳定的地方财政资源。健全和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 应当由中央政府确定标准, 明确划分各级政府职能范围, 确定稳定的分税体制。目前来看, 虽然上述条件并不具备, 但是转移制度必须在合理确定转移支付的规则、标准以及调整支出结构和健全资金管理方面优化调整, 并以此为切入点, 加快转移支付制度改革步伐。

(三) 健全地方税制, 适当赋予地方一定的税收立法权

在当前国内现行分税体制条件下, 共享税占比过高, 缺乏适宜的地方财产类税种。税权划分过程中, 税收立法权集中在中央, 而基层政府基本上没有调整税制的能力。在健全和完善税制以及构建独立税制体系过程中, 应当充分考虑适当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立法权力, 将地方收费项目以及非税收入, 一并纳入到税收以及预算管理体系之中。需要强调的是, 即便允许基层政府有部分立法权, 但是中央也可通过保留否决权对其进行制约。从实践来看, 虽然目前基层政府在财政运行过程中没有立法权力, 但是仍会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设定收费项目, 形成了变相隐形税收现象。

(四) 通过完善预算管理机制来推动预算管理改革

预算管理机制健全和完善与否, 直接关系着基层政府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 同时也是有效缓解或解决财政困难的有效途径。通过预算外资金减少和预算完整性增强, 全面推行政府部门预算改革与收支两条线机制, 来实现对基层预算的有效管理。

(五) 适当调整基层政府职能, 建立规范的融资制度

实践中, 应当不断推进基层政府改革, 对基层政府的职能进行适当的调整。通过对政府职能进行调整, 优化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结构, 以此来减轻基层政府的财政负担, 这对于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 还有结合地方特点和实际情况, 建立健全规范的融资制度, 并以此为基础来有效化解基层政府的债务。在有效融资手段匮乏的情况下, 基层政府被迫依靠非正规手段和途径融资, 虽然有利于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维护社会正常秩序, 但长远来看却对政府的直接债务产生严重的影响, 其中的隐性负债监控难度非常的大。对此我们应当加强重视, 这些债务的存在不仅会制约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产品的能力, 而且会对政府信誉产生严重的影响, 久而久之就转化成了中央财政风险问题。针对这一问题, 笔者认为除应当及时全面的摸清现状、组织清欠和化解债务风险, 还应当在划分各级政府职能基础上, 加快职能转换速度, 健全转移支付制度, 确保基层政府经常性预算平衡性, 避免出现用于弥补经常性开支缺口的相关债务。在堵住隐形融资渠道的基础上, 还应当建立合法、规范的举债渠道。实践中, 对于那些确有必要建设的基础项目, 应当适时开展发债试点, 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和落实规范、可行的基层政府融资制度。

三、结束语

基于目前的国情考虑, 基层政府财政体制改革过程中, 应当在不同路径之间探寻某种平衡, 一种可行的发展方案是中央制定各地区执行的最低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标准。虽然目前国内基层政府财政体制运行实践中存在这一些矛盾和问题, 而且集中表现为地区之间的财政不均衡, 但是在财政体制改革过程中依然要高度警惕中央政府集权倾向;在改革基层财政体制过程中, 应当为地方政府进行的公共服务组合和做出的努力, 提供适当的空间。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基层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确保基层财政资金的作用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 应当立足实际, 结合当前财政改革背景, 不断在实践中探索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之路。本文将对当前基层财政体制改革过程中的制度影响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加强改革创新, 谈一下个人的观点和认识, 仅供参考。

关键词:管理体制,基层财政,改革,研究

参考文献

[1]代桂双.基层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6 (03) .

[2]李万慧.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现实因应:自治模式抑或命令模式[J]改革, 2012 (05) .

中外体育财政问题比较研究 篇11

(1.江苏警官学院警训部,江苏 南京 210012;2.首都体育学院理论学科部,北京 100088)

摘 要:体育财政问题研究过去多散见于体育资金来源、预算拨款等问题,长期以来理论界并没有进行过系统研究。本文结合国外已有定量研究分析,结合我国体育财政特点和国情,对中外体育财政问题进行比较研究,以其为体育财政问题的系统研究提出相应的借鉴性启示。

关键词:体育财政;中外比较;体育资金来源;体育拨款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12-1616-04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port Finance Issues in China and Abroad

FAN Dao瞞ing1, WANG Zi瞤u2

(1. Jiangsu Police Institute, Nanjing 210012, Jiangsu China; 2. Capital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Beijing 100088, China)

Abstract:The past researched on sport finance were about its fund resource, budget and allocate funds, but no systematic study emerging from theoretical fields. Combining with existed quantitative study abroad and specific situation of sport finance in China, the paper do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port finance issues

in China and abroad, in order to provide corresponding reference to the issue.

Key words: sport finance; comparison between China and abroad; sport fund resource; sport allocate funds

体育财政是国家财政的一部分,具体来说属于政府公共财政支出范畴。政府财政主要分财政收入和支出两大部分,财政支出可以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类,而购买性支出又包括社会消费性支出和公共投资性支出。我们这里提到的体育财政问题多属于购买性支出中的社会消费性支出。

社会消费性支出是维持政府机构正常运转和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所需经费的总称,主要包括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科教文卫支出等[1]。体育财政更多地就是如何在政府公共支出中分得的这一勺羹更为合理地、最大限度地去用于体育事业的发展。除此之外,体育财政还应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依靠多种来源来实现,诸如体育产业经营、体育赞助、各种促进体育事业的预算外基金收入、体育彩票等。这样以来,体育财政问题就全面地体现出来了财政问题中的收入和支出问题。

体育财政问题就是从用于发展体育事业的经费拨款、收入以及支出等问题展开分析。国外的体育拨款主要来源包括国家和地方预算、彩票收益、公司和媒体资金、基金和居民资金,同时还包括社会工作中节省下来的资金等。在这些方面世界各国情况大同小异。另外,国外体育拨款来源结构和规模不仅受到本国国情的影响,还受到世界某些国家行业经济特点的影响。因此,本文将通过若干个别国家的例子来分析体育拨款来源的特点,包括一些国家的体育财政拨款的体制。这将对我国体育财政政策在后奥运时期的制定和走向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1 我国及世界各国体育财政特点综述

我国体育财政主要来自于国家财政支出对体育事业的财政拨款、财政部对国家体育总局财政预算拨款,除此之外,体育产业经营收入、体育彩票发行公益金收入以及一些相应税收等都是用于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财政收入。其中,国家财政支出中的体育事业经费是在同国家行政支出、国防支出、科教文卫体等社会消费性支出的一些类别中,进而还有一些具体的级别划分。我国体育财政的种类和级别等特点,在国外一些国家体育财政中也略有大同,只是在形式上和具体划分中多有小异。

20世纪90年代初,受欧洲体育发展委员会委托,一些法国专家(Andreff W.,Bourg J.-F.,Halba B., Nys J.-F.,1995)就曾经综合研究过系列欧洲国家体育的拨款来源。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体育的主要拨款来源包括国家和地方预算、彩票收益、公司和媒体资金、基金和居民资金,同时还包括社会工作中节省下来的资金等[2]

国外体育拨款来源结构和规模不仅受到本国国情的影响,还受到世界某些国家行业经济特点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若干个别国家的例子来分析体育拨款来源的特点,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研究人员所获的数据之间不具有可比性。除此文献外,本文还介绍了一些俄罗斯和日本的体育财政特点。

1.1 法国

国家预算通过下列部门直接给体育行业拨款:教育部、青年和运动部、国防部、邮政电信通讯部、住宅建设和运输部、农业部等。

每年划拨给青年运动部的资金(约15亿法郎)占国家总预算的0.2%。如果大学体育教师的工资由教育部发放,那么国家拨款的比重就会上升到国家预算的0.8%。

体育事业的开支是各区(约占1.0%)、司(约占1.0%)、公社(约占4.5%或约220亿法郎)预算的重要一部分。

法国五家主要电视频道(TF-1, Antenne-2, FR-3, Canal+和La-5)的年均体育预算总额达13亿法郎,其中65%(约8 500万法郎)用于获取转播权。

每年约有一百万人投入3亿个小时来完成各个体育组织内的工作。其财政支出约为10 500 000百万法郎,相当于57 000个人一个全工作日的劳动所得。

1.2 意大利

划拨到体育事业中的资金(包括大学体育教师的工资)占国家总预算的0.3%左右。

预算资金的主要获得者有教育部(约9 780亿里拉或占国家总预算资金的73.3%),旅游部(约1 980亿里拉或占14.9%),国防部(约860亿里拉或占6.5%),财政部(约330亿里拉或占2.5%),内务部(约250亿里拉或占1.9%),农业部(60亿里拉或占0.5%)等其他部门(约50亿里拉或占0.4%)。

地方和省级预算划拨给体育事业的资金约占年度总预算的1.0%。

各种体育彩票对体育事业的年度拨款为9 300亿里拉。

居民对体育的年度直接投入就达165 900亿里拉。

共有71 600人参与到各种体育组织(尤其是体育俱乐部)的志愿活动中。财政为志愿者工作每小时投入达15 000里拉。

1.3 葡萄牙 体育预算拨款是通过各种渠道来源实现的,数额分别如下:

1) 国家预算:教育部126亿埃斯库多,即葡萄牙本位货币(占行业总预算资金的29.7%),旅游部26亿埃斯库多(6.1%),规划部11亿埃斯库多(2.7%),其他部门10亿埃斯库多(2.2%);

2) 区预算22亿埃斯库多(5.3%);

3) 地方预算228亿埃斯库多(54.0%)。

博彩业给体育事业的年度拨款总额为26亿埃斯库多。

1.4 俄罗斯

俄罗斯体育财政拨款有各种投入部门的财政资金来源,这些来源可以归结为两大类:预算资金来源和预算外资金来源。俄罗斯体育财政预算拨款的结构和内容的特点可以在现行的财政预算分类基础上进行描述,该分类引自俄罗斯联邦“关于向‘俄罗斯联邦财政预算分类联邦法中添加修正和附件”法(第115号联邦法,2000年08月05日)。

财政预算分类是俄罗斯联邦各种水平财政系统的财政收入和支出类别,也是这些预算赤字财政拨款来源的类别。该分类运用于财政方案和完成各种财政预算方案的制定,保证了俄罗斯联邦各种水平的财政预算系统预算指标的可比性。

俄罗斯联邦财政预算分类包括:

1) 预算收入分类;

2) 预算支出功能分类;

3) 预算支出经济开销分类;

4) 财政赤字时内部和外部财政拨款来源分类;

5) 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联邦主体国家内部和外部债务类型分类;

6) 联邦预算支出层次分类。

以俄罗斯用于体育方面的财政支出类别“保健和体育运动”为例来介绍一下俄罗斯联邦财政支出功能分类,这是俄罗斯联邦财政系统各种水平的财政支出类别。它反映了财政资金用于履行国家基本职能,其中包括用于资助俄罗斯联邦国家权力机关和俄罗斯主体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法案的实施,以及用于资助其它权力机关移交的单个国家权力的实现。

第一级俄罗斯联邦财政支出功能类别是用于履行国家职能的财政资金消耗的类别。对部门来说最重要的财政支出功能分类是“保健和体育运动”。

第二级俄罗斯联邦财政支出功能类别是确定用于履行国家职能的财政资金的子类别。“保健和体育运动”类有三个子类别组成:“保健”,“流行病防疫监控”和“体育运动”。

第三级俄罗斯联邦财政支出功能类别由专用等级形成,这些专用等级反映了资助用于主要管理人获得方面的财政支出。“体育运动”子类别主要包含以下几类专用等级:“中央机构”,“用于中等职业教育的部门开销”,“用于进修和提高职业技能的部门开销”,“用于高等职业教育的部门开销”,“用于教育领域内的其它部门开销”,“体育团队组建的部分开销”,“体育部门开销”,“用于联邦专用项目的其它开销”。

第四级俄罗斯联邦财政支出功能类别是由一些把用于专用项目范围之内的财政支出具体化的财政支出类型组成的。例如,“中央机构”这一项包括下面这样的支出类型:比如“机构的资金维持”和“用于机构资金维持的开销”,“科研和结构试验工作”专项,“进行联邦专用项目内的科研和结构试验工作”和“其它科研和结构试验工作”等等。

1998-2000年“保健和体育运动”联邦财政开支功能类别和它的子类别在表1中列出。功能分类中的其它开销比例在作为俄罗斯联邦主体的莫斯科市财政预算分析中被标出。

在2000年城市财政预算中“保健和体育运动”类别的开支占到了预算开销部分的8.1%(在俄罗斯联邦预算中占到1.87%);“体育”类别的开支占到开销部分的0.18%(在俄罗斯联邦预算中占到0.09%)。

莫斯科市财政预算中“保健和体育运动”类别的单个子类别开销比例有下列指标:“保健”子类别的开销占97.80%(在俄罗斯财政预算中占到82.2%),“流行病防疫监控”子类别的开销占到0.04%(在俄罗斯联邦财政预算中占到13.0%),“体育”子类别开销占到2.16%(在俄罗斯联邦财政预算中占到4.7%)。

1.5 日本

日本的体育财政来源从大的方面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国家和地方的财政预算、体育振兴基金、国营体育比赛彩票(赛马、赛艇、自行车赛、摩托车赛)、体育振兴彩票收益金、民间团体的赞助等,其中,财政预算来自于“税收”、体育振兴基金和民间团体的赞助来自于“企业捐助”、彩票收益金来自于“个人”。

在日本中央政府的财政预算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包括“体育振兴事业”、“健康振兴事业”和“都市公园建设”等等。近年来,由于受日本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体育振兴事业”中的“体力促进事业”一项的预算从1996年的4 531亿日元以来呈现直线下降趋势,2003年为3 205亿日元,内容包括“设施建设”、“指导员培养”、“团体组织建设”和“开展活动”四个方面,其中“设施建设”占总预算的63.2%,可见政府对体育基础建设的高度重视。

体育振兴基金包括日本体育学校健康中心管理和运用的国家体育振兴管理及各都道府县独立设立的体育基金两部分。前者是当年政府出自250亿日元,加上个人和企业捐助共290亿日元作为基本基金启动起来的,主要用于提高日本的竞技体育水平,又细分为“体育团体选手强化训练”、“体育团体举办比赛”和“选手和教练的相关活动”三个方面,2002年共向各团体拨款9.1亿日元。而后者是地方政府各自设立的基金,目前共有32个都道府县设立该基金,总额253亿日元。彩票收益金作为体育财源的补充,现已发放的补贴总额已达72亿日元[3]

比较欧洲国家,日本体育活动补贴发放的补贴额度与政府的行政预算相比数额非常地少。这一点,日本的体育财政体系和其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多少有些相悖,但也说明了日本政府对体育事业的重视。

2 国外体育财政特点分析

2.1 欧洲许多国家体育财政的最大资金来源是居民消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对体育投入了大笔开销这一事实,表面上看是完全符合逻辑的。这一特点和欧洲西方发达国家近百余年完善的市场经济历程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且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过程中,体育职业化、体育商业化的进程也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相应而来的居民参与体育活动、进行大量的体育消费已经成为促进体育事业、体育产业重要的环节,进而为体育财政带来了主要的资金来源。

2.2 西方大多数国家,第二大体育资金来源是地方预算,仅次于居民消费,比国家预算拨款力度要大得多的

关于这一特点,究其主要原因,应当说来也和上述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甚至和西方经济发达的财政特点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即国家预算内财政拨款主要针对国防、政府部门公共支出以及部分社会性消费支出。即便在属于社会性消费支出中的科教文卫等体系,二级、三级一下的地方财政预算占据主导。也就是说,结合这些国家的体育体制问题,用于体育方面的国家财政预算的比重要远远小于地方财政预算。

2.3 国家预算是体育事业第三大资金来源

综合上述国家用于体育方面的财政资金,按照比重国家预算是第三大资金来源了。国家政体对政府发展体育事业的投入有很大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是投入额度的大小,更为重要的是国家财政的重视程度。毕竟市场化程度高的市场经济国家,国家财政预算在各个方面的额度都不是很高,比较明显的体现是联邦制的非集权国家的拨款明显少于其它体制类型的国家。

2.4 营利性组织是体育资金的补充来源之一

在欧洲许多国家,营利性组织比如像一些企业、公司的投入力度甚至少于国家预算。欧洲国家各公司、企业以各种形式参与到体育拨款行动中来,赞助商的身份赞助或者直接拨款用于发展“公司体育”等。但是,在特殊的体育活动中,公司、企业却是其重要的资金来源,比如“欧洲杯”“奥运会”甚至一些商业性体育比赛。之所以如此,莫过于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公司、企业对体育行业和部门投入资金看中的是知名度、美誉度的市场回报。但总得说来,从国家体育财政的角度看营利性组织对体育的投资,不过是体育资金的补充来源之一。

总趋势是,地方的、局部的体育拨款明显大于国家拨款。

2.5 体育财政的主要受益对象是各种体育组织及联合体

体育行业的拨款主要对象是各种体育组织及联合体,尤其是体育俱乐部。资金的第二大受益者是体育设备,第三是体育企业,其拨款额度较小,不予关注。还有就是在绝大多数欧洲国家,体育组织的工作对象是重要的物质资源,若以货币计算其价值通常是国家预算拨款的好几倍。

2.6 俄罗斯体育财政拨款体系比较完善

俄罗斯体育财政拨款不仅类别众多,而且各行政级别也自成体系,但涉及到的“体育类别”却十分清楚、具体,同时各行政立法环节也都分工明确。比如它的财政预算分类不仅反映了财政资金用于履行国家基本职能,还包括用于资助俄罗斯联邦国家权力机关和俄罗斯主体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法案的实施,以及用于资助其它权力机关移交的单个国家权力的实现。这对于在行政区域众多、行政级别多样的我国体育财政而言具有高度的借鉴意义。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较之其它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公司企业仅仅作为体育资金的补充来源之一而言,俄罗斯在这一点上有其特殊的贡献。尤其是随着俄罗斯转型期经济变化的不稳定性,许多俄罗斯企业对体育资金的注入却是其它西方国家望其项背的。这个特殊性其实和它的体育财政特点是没有关系的,严格说来是受到了典型的俄罗斯体育产业政策主体偏好特征的影响[4]。即作为俄罗斯营利性组织对体育资金拨款的行政主体来说,他们的体育偏好对该类体育财政来源有着重要的贡献意义。

3 国外体育财政特点对我们的启示

3.1 体育拨款来源种类众多,形式各异

无论是俄罗斯的体育拨款预算内和预算外之分,还是日本体育财源的诸多方面,以及法国等西欧国家的通过多种部门来给体育行业的财政拨款,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体育拨款的种类众多,形式各异。从种类上而言,当前我国用于体育事业的财政拨款相对单一,部门形式也仅局限与体育行政组织和教育部门的体育领域。尤其是地方财政来源受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其比重相对较弱。作为重要体育资金来源的居民体育消费这一环节更是受居民收入总水平制约,其挖掘的潜力有待大力提高,且作为体育资金来源方面的利用效能方面更值得提升。

3.2 体育财政来源的渠道多样,其中博彩业是其中重要手段

我国的体育财政来源除了预算内的国家和地方拨款外,其它诸如企业赞助、个人基金、彩票收入等方面用于相关的体育事业形式不仅应该呈现多样性发展趋势,且其比重也应有所加大[5]。尤其是博彩业是国外许多国家支持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且国外体育领域中的博彩业的形式也是非常多的,同时相关法律支持手段也比较完善。我们国家近年来体育彩票虽然发展很快,但总的特点还是种类、玩法比较单一,出现的法律纠纷也比较多且解决起来法律依据不够充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博彩业作为体育财政来源这一主要渠道,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居民在该方面的消费。

3.3 体育财政拨款级别明确,地方拨款为重

从直接的体育财政来源而言,地方财政在体育财政拨款中占据主要份额,一般在西方发达国家体育财政中超过50%以上。这里固然受到各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因素的影响,但值得肯定得是,采取地方拨款为重的体育财政拨款制度,比较符合区情,适合各地因地制宜开展本地区体育事业和发展本地区体育产业。

3.4 用于体育的各类基金在体育财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基金在一定程度上对体育财政中出现的问题能够起到弥补的效果。比如在俄罗斯因其预算内体育财政拨款问题,使得俄奥委会在参加国家重大比赛时受到影响时,该国政府便动用总统基金用于俄奥运代表团参加奥运会使用。当然,类似情况主要受到国家财政政策主体偏好的影响,但用于体育的各类基金在体育财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毋庸置疑,而且体育的基金形式如同体育财政的来源一样具有多样化的特征,我们应当结合我国国情充分发挥体育基金的作用,开发并支持各类合法基金用于体育财政。

4 小 结

体育财政问题研究过去散见于政府和地方体育预算、体育产业之体育彩票、体育赞助以及公共产品供给等研究领域[6],或者在一些体育事业统计数据中也有所涉及,但对于体育经济学研究乃至财政学领域里的有关体育经济问题却鲜有系统研究。

国外体育财政问题定量分析已有大量成果,虽然受各国经济政治体制影响各有特点,但总体趋势对我国体育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尤其是后奥运后体育经济、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如体育财政来源渠道的多样化、体育财政拨款形式的全面性等特征[7],都是我们今后在体育财政问题中可以值得借鉴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刘怡.财政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68-70.

[2] Экономика физиче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 и спорта:

Учебное пособие/Под общ. Ред. Кузин В.В. -M.:СпортАкадемПресс, 2001,496:4.

[3] 陈琳译自日刊《体育科学》2003年第9期,日本体育财政和体育补贴制度的现状和展望[J].体育科研,2004,25(3):47.

[4] 李军,邵雪梅,王子朴,等.俄罗斯体育产业政策发展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3):4-7.

[5] 李刚.关于足球单场彩票发行目的及玩法设计的几点建议[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9(2):1-5.

[6] 黄璐,杨磊.中超联赛是公共产品?——对《足球联赛产权与公共产品供给》一文中支撑基本观点的决定性理论的质疑[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9(1):18-20.

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的优化研究 篇12

1 现阶段我国财政税收体制存在的问题

1.1 财政税收体制不完善

一方面, 财政税收体制结构不完整。在我国税收制度中缺乏一些对于技术创新和科技发展提供支持、调控社会各阶层收入的公平分配的税收种类。出现在这样的情况不仅仅影响了财政收入, 还会导致税收财政预算和使用无法正常进行, 使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缺少足够的资金。另一方面, 对于分税制度的改善不够完美。分税制的改善是财政税收的关键, 但是也需要关注其影响。比如, 由于分税制改善的不完整, 使得地方和中央财政收入分配不合理, 对于地区建设和经济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1.2 预算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当前,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但是在财政税收的预算管理方面的支持力度很小, 影响范围很小, 各个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预算管理的问题, 缺少正式的监督结构和健全的审批体制, 这样就使得财政预算不具有公开性, 无法表明财政收入应用到地区的基础建设方面, 没有完善的预算管理计划, 有时都会出现资金被挪用的情况, 严重影响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

1.3 财政税收的转移支付缺乏规范

当前, 我国的财政税收的主要形式还是以分税制为主。分税制制度对于降低地方之间的差距有很好的作用。在使用分税制的前提下, 公司和私人都可以进行一部分的转移支付。但是, 正是因为财政分税制的转移支付, 会出现贪污和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其根本原因在于, 地区财政税收机构在工作过程中, 会出现一些不负责任的行为, 就会造成账单模糊或者财务缺失的问题。这种不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财政税收调控各地方经济差距的能力, 降低了我国经济的平衡发展。

2 关于深化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思考

2.1 完善财政税收体制中的预算体制

财政税收的改革的前提就是对财政税收的预算管理体制进行完善。在进行财政税收的改革中, 需要把财政税收的预算编制工作和财政预算的执行工作分开进行。在进行具体的预算管理过程中, 需要合理计划长期和短期的预算, 对短期的财政预算进行非常具体的管理。在完成目前工作的同时, 要逐步扩大预算管理的范围, 根据各区域的社会经济计划, 对财政预算工作进行管控, 保证财政体制改革的正常进行。

2.2 健全分级、分权的财政结构体系

我国主要有国税和地税两大税收部门。国税部门代表的是中央政府, 地税部门代表的是地方政府。在进行财政税收改革时, 中央政府需要给地方一定财政税收的自主权, 同时中央政府也要调控好地方财政收入和中央财政收入的平衡工作。不同等级、具有不同权利的财政结构要根据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要求, 使得能够起到关注政府事务、稳定各阶层结构工作的作用, 保证我国财政支出和入手的平衡。总体来说:第一, 中央政府应给予地方一定的自主财政的权利, 使得地方政府在特定情况下能够使用税收的减免权、税收立法权等财政的权利;第二, 中央政府部门应该合理规划财政的支出, 这样可以帮助降低地方结构的财政压力, 加快地方经济的发展。

2.3 建立全面的支付体系

对于建立全面的支付体系方面, 应当重点关注建设完整的支付结构和加强支付过程中监督工作。在进行建设支付体系时, 要根据地方经济的形式和水平, 做好地方经济的稳定发展。此外, 关于支付过程中的监督工作, 地方政府可以考虑建立专门的财政监管调控部门, 对于财政税收的各个方面进行长期监控, 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4 正确处理经济与财政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下, 地方政府大都存在为了提高政绩, 会对不同的市场经济竞争进行一定的调控。比如, 地方政府的国有企业的水平体现和发展, 政府会以财政补贴后者投资的形式调控企业的发展, 这样不仅仅对于财政资金进行了浪费, 还影响了公共财物的管理规定, 不利于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 基于此种情形下, 地方政府必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 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或者其他公共活动, 为了地方经济市场提供一个合理、公平的环境。

3 我国财政税收监督管理现状

3.1 重形式, 轻本质

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暴露出我国财政税收监督管理的工作往往只是追求形式化的弊端, 很多的工作人员在进行监督管理工作时, 只是敷衍了事, 很多时候都会忽略财政监督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所以, 基于此要想完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 就需要关注行为管理方面的问题, 提出对应的监督管控措施, 以便在以后对相关的规定建设提供助力。

3.2 监督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行使职能能力有待加强

目前, 我国的很多公司单位都使用转换经营机制的方法, 这样的情况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就需要不断地改革和更新。但在不断改革的同时, 地方财政税收部门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但是, 政府对监督管控的不是太过重视, 所以财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不是很充足, 监督结构也没有明确工作人员的责任和分工, 所以就会出现很多的管理不在规定的问题。所以, 只有处理好监督管理体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才能进行财政税收改革。

4 完善财政税收监督管理体制的措施

4.1 建立健全能够约束财政税收监管工作的法律法规

要想财政税收能够进行合理、规范性的使用, 就需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管理, 基于此就需要在财政税收的监督管控下, 建立各种规定来限制相关人员,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监督工作的正常进行。第一, 不断地改善财政税收内部的管理模式, 使得不同的管理模式能够协调运行, 这样就可以保障财政税收的有效实施。第二, 在进行财政管理方面的工作时要注意效率, 在进行工作时, 相关人员要时刻保持认真的态度, 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且解决, 而且要做好评价, 总结经验教训, 防止下次财务工作时遇到。第三, 政府需要多方便的研究财务税收的工作, 所以在进行财务税收工作时要根据财务监督管理的规定进行, 而且要根据财务税收的监督进一步优化相关法律、法规, 保证财政监管工作的稳定进行。第四, 要根据监督体制的整体形势来看, 以便进一步地对财务税收的监管体制进行完善, 促进财政各部门的协调工作。

4.2 明确监管主体的相关权利与义务

一方面, 应当重视和明确主体责任。关于财政税收的监管体系来说, 首先要根据相关主体来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这样才能够让工作人员认识到自己需要做什么, 才能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 认知政府责任。在对财政税收监管体制不断改革和完善时, 应该规划各种预算模式, 以便更好地履行政府的相关职责。

4.3 加强财政税收的内外监督

要想真正实现财政税收监督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就必须要重视内部监督工作的开展, 通过不断加强财政税收的内部监督来对其工作人员的相关工作行为做出合理约束, 并通过制定完善的规范制度来对其内部工作实施管理, 从而为监督模式的创新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4.4 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专业素养

为了促进财政部门相关工作的顺利、高效进行, 以及进一步提升财政部门的信息质量, 应该引导其相关工作人员积极学习和积累丰富的财政知识, 充分发挥财政部门人员积极的带头作用, 主动执行相关财务法规, 进而真正实现有法必依。因此, 只有对其管理体系的不断调整与完善, 从整体上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才能有效防止出现财务信息失真现象的产生, 并且通过不断优化和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与业务水平, 才能够促进其各项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地执行。

5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财政税收制度还存在各种缺陷, 虽然对财政税收体制不断进行改革, 但是却没有真正落实。另外, 由于政府没有建立完整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使相关财政税收问题没有得到进一步解决。所以, 要想我国的经济稳定发展, 要在不断对财政体制进行改革的同时, 更加重视其管理制度。

摘要:不断优化财政税收监管制度, 通过建立健全的财政和税收监督体制促进管理模式的有机结合, 以确保其监督机制可以完全满足财政和税收管理的要求, 全面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和政府的税收, 并为财政和税收监督机制的建立提供保障。

关键词:财政税收,监督机制,优化研究

参考文献

[1]曾丽.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模式的优化[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5 (12) .

[2]陈发源.我国政府性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 2012.

[3]蔡德发.战略性新兴产业税收激励政策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2.

[4]梅月华.关于促进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及相关税政管理体制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2.

[5]王辉.中国地区间税收与税源非均衡性问题对策研究[D].辽宁大学, 2012.

[6]“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课题组, 宋立.深化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主要任务与改革重点 (总报告) [J].经济研究参考, 2009 (26) .

上一篇:辽河油田:地质录井下一篇:出口退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