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体制研究

2024-09-07

管理体制研究(通用12篇)

管理体制研究 篇1

社会组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之一。对于社会组织的研究和实践始于西方, 国内的研究大多是在借鉴西方国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一定的理论创新和发展。由于各国国情的差异与中西方语境的不同, 对社会组织的定义和理解众说纷纭。但相同的是世界各国都把社会组织与政府、市场看作是共同构成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各国的研究也是基于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角色定位、为什么要发展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在政府进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培育和建设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几个方面开展。

1 关于社会组织的理解

在国外, 社会组织是指在政府和市场之外一切志愿团体、社会中介组织和民间协会的集合。社会组织通常被称为非政府组织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缩写为NGO) 、非营利组织 (non-profitable organization, 缩写为NPO) 、第三部门 (the third sector) 、公民社会组织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 缩写为CSO) 等。而在中国, “社会组织”一直被颇具中国特色的词语“民间组织”所替代, 直到民政部在2007年11月召开的全国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议决定开始启用“社会组织”这一新的概念。在中国, “社会组织的主体是由各级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这三类组织”。中国的社会组织既具有西方国家非营利组织的某些特征, 又具有中国特定的国情和制度赋予的特点。

2 关于政府职能的界定

休斯认为,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西方发达国家公共部门的管理方式已经发生变化, 以官僚制为基础的传统行政管理模式正在转变为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新公共管理模式”。美国行政学者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在《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专著中把政府的职能概括为“掌舵而不是划桨、授权而不是服务、把竞争机制注入到提供服务中去、按效果而不是按投入拨款、满足顾客的要求、预防而不是治疗、通过市场力量进行变革”等内容。美国学者盖伊·彼得斯在《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提出“市场化、参与型、灵活性和解除规制”的4种政府模式。我国学者周志忍在总结西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提出了“社会、市场管理与政府职能的优化、社会力量的利用和公共服务社会化、政府部门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三方面行政改革的内容。可见, 在现代社会, 政府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政府必须根据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 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确立好行政干预的范围及力度, 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由此可见政府的行为和职能可以概括为“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宏观经济的调控者、外在效应的消除者、收入及财产的再分配者和市场秩序的维护者”。

3 建设和发展社会组织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培育和建设社会组织管理体制

社会组织是一种社会民营化力量, 运用民营化满足公众需求的做法具有悠久的历史, 但把民营化作为改善政府运作, 进而改善整个社会的工具则是近代学者不断探索的结果。民营化的理论基础是由米尔顿·弗里德曼奠定的。美籍管理学家德鲁克1969年率先提出民营化的建议。经过学者的倡导, 英、美等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纷纷开始民营化的实践。萨瓦斯在其《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一书中认为, 政府的公务服务的制度安排可以概括为10种:政府服务、政府间协议、政府出售、合同承包、补助、凭单、特许经营、自由市场、志愿服务和自我服务。政府、私营部门和消费者在这些安排中扮演不同的角色。美国著名的公共管理大师盖伊·彼得斯在《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指出, 通过政府间协议和合同外包等方式提供公共服务、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提高服务质量将成为未来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主导模式。我国的学者对政府在市场化改革中提供公共服务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国家行政学院宋世明教授在《工业化国家公共服务市场化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启示》一文中强调, 应该把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纳入到中国行政改革的实践框架中, 必须根据中国的国情谨慎地规划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具体制度设计。娄成武先生则从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进程中政府责任出发, 认为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主导, 应发挥参与作用、监督作用及引导作用。政府应充分发挥其政策功能, 消除不合理的管制, 完善相关的监管机制。可见, 政府把一部分社会管理职能授权给社会组织, 并通过补贴、管理和合同等方式进行运作, 可以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和增加提供公务物品和服务的能力。政府不一定是直接的提供者, 而是间接的运作者。

由此可见, 国内外关于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建设研究和实践为对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 社会组织承担着越来越多由政府部门转移出来的服务、公证、沟通、监督等社会职能, 它将会产生一系列现实的问题。通过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 对比其差异之处, 可以更加深入地分析目前我国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 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管理体制研究 篇2

过渡到政府专门办事机构的协调。在政府行政管理机构不做大的调整的情况下,一个依托于政府办公厅(室)的应急办发挥枢纽作用,协调若干个议事协调机构和联席会议制度的危机管理的新体制初步确立。但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政府应急管理行政体制存在的问题

1.指挥部与同级的应急办之间的职责没有划清、关系没有理顺

议事协调机构同办事机构职责重叠,关系不顺的问题在危机处置和常态工作中都有发生。以全国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以下简称“防控指挥部”)和国务院办公厅应急办(国务院应急办)为例:

一是在危机处置过程中,按照中编办的批复,国务院应急办“协助国务院领导处置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协调指导特别重大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预警、应急演练、应急处置、调查评估、信息发布、应急保障和国际救援等工作。”可见国务院应急办的职责是明确界定的,即: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其处置权利有限定,须协助国务院领导处置。而防控指挥部的主要任务有“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治工作。”危机关头履行着临场指挥处置的职责。防控指挥部的总指挥是国务院副总理,防控指挥部等10个议事协调机构实际上也履行着“协助国务院领导处置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职责。

二是在常态工作中,国务院应急办的职责包括“负责协调和督促检查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门应急管理工作”。防控指挥部的任务也包括“对各地防治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督促。”随着应急办在应急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这种职责上的冲突可能会日渐显露。

2.议事协调机构和联席会议的权威性不足

一是常态协调的权威性不足。在危机发生期间,各部门高度重视、积极配合议事协调机构的工作,议事协调机构(特别是指挥部)的协调能力是强的。但是“指挥部”不是常设机构,只是在危机发生的时候才被启动,无法有效组织各部门开展危机前的预防、演练、储备等工作。一些相关研究表明,在没有严重灾情的平常年份,某自然灾害专项指挥部一年只开一两次会议,日常业务由设在某部委的办公室负责。

二是同级协调的权威性不足。现行的政府应急体制有在指挥部之外再组建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情况。例如,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都设在地震局)并存,联席会议及其办公室的组成人员与指挥部及其办公室组成人员相同。两块牌子,各有用处。即便如此,由一个部门出面协调同级别的其他部门还是有很大难度。有些部门,例如发改委,出现在每一个议事协调机构中;财政部、公安部、卫生部和农业部也出现在绝大部分议事协调机构中。同级部门协调这些政府强势部门存在相当难度。即使副总理担任专项应急管理领导机构的负责人,协调该副总理分管之外的部门也有难度。现有应急机构主要是针对某一领域的突发事件设立的,机构之间沟通相对不足,预警信息发布后难以形成统一应对合力。

3.一些领导小组和委员会与应急管理关联度低,部际联席会议的职责区别较大

有一些领导小组、委员会承担的是政府常态工作。例如国家减灾委员会、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国务院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绝大部分部际联席会议的任务是政府常态工作的一部分。例如煤矿整顿关闭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的工作职责是“在国务院领导下研究煤矿关闭整顿的政策措施;制订工作计划和阶段性任务并组织落实;协调煤矿整顿关闭工作中的重大事项;组织开展联合执法活动;研究煤矿安全生产标本兼治的措施;协调解决有关问题。”按照国务院的批复,联席会议由牵头部门召集,不刻制印章,也不正式行文。其工作规则是定期(大多为每年或者每半年一次,个别为每季度)或者不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和协调解决指定的有关问题。以会议纪要形式记录议定事项,经与会单位同意后印发有关方面并抄报国务院。各成员单位按照部门职能分别落实。对难以协调一致的问题,由牵头部门报上级决定。但个别部际联席会议的职能却类似于指挥部。例如境外中国公民的机构安全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按照《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规定:“在中国公民出境旅游重大和较大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需要启动境外中国公民和机构安全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统一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中小学校长管理体制研究 篇3

关键词:中小学 校长管理 体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c)-0222-01

中小学校长承担着学校管理、人才建设的核心重任,伴随新教改进程的持续深入,对中小学校长实践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为此如何创建有效的中小学校长管理机制,规范实践管理,成为当前中小学校发展应面临的重要问题。

1 转变管理思想,创建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机制

思想层面来讲,实践管理从属哲学范畴,而从理论层面审视,则体现了科学属性,而由操作实践中则体现了一定的艺术性。当前,中小学校管理实践应有地效摆脱经验管理弊端,促进人文与科学的全面融合。因此,学校管理校长应树立现代化管理思维,秉承人本化、民主性、注重效率的管理意识,开展实践管理。为此,中小学校应创建以人為本的科学管理机制,对校长的管理行为进行有效约束与引导,开展定期讲座培训、人才交流、知识共享,通过走访学习借鉴成功管理经验,为校长创造良好的发展提升机遇与空间。令其以事为核心面向以人为本发展,实施学校的优质建设与管理,由经验主义转变为人文主义、科学管理,进而发展为人文与科学发展精神的全面融合。中小学校长应在创新管理机制中,遵循现代化社会发展建设需求,科学实施学校管理。伴随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目前基础教育管理弊端问题逐步显现,对素质教育进程则呈现出了负面影响。为此,中小学校应更新管理思想,创新课程体系建设,完善综合管理机制,强化校长人才培养建设,完善素质教育,能力培训。校长自身则应积极主动的从事业务技能学习,促进理论知识结构完善,提升综合管理能力,树立良好的战略化发展目标,促进中小学校在现代教育管理体制下的全面发展与优化提升。

2 强化制度建设,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2.1 更新办学理念,优化中小学校长管理

伴随新教改进程的持续深入,中小学校应更新办学理念,校长应基于社会、教学、民生与学校实践发展,立足当下,开展素质教育,推进实践改革,树立创新精神,满足现代教育核心需求。基于全新的办学理念,中小学校应创建科学教育体系,实施全方位建设,促进校长发挥全面协调管控作用,引导学生的和谐持续发展。作为管理层核心的中小学校长,应明确管理重心,创建良好的教学秩序,实施教学机制建设,做好常规管理,强化教学计划控制、实施优质程序管理、完善课外教学建设。同时,中小学校应创建良好的教师、学生管理常规体制,引导校长、教师实施教学进程、计划进度的科学编制,应科学依据学校发展状况、实际水平,明确计划安排与操作标准。应科学实施程序化管理,确保教学管理、校长管理体现良好的规律性,科学性、高效性与计划性,进而对民主化的教学建设发挥良好的助推作用,进而优化提升教学水平,确保教学目标任务的良好实施。再者,中小学校管理层应科学意识到课外教学管控的重要性,创建完善的课外管理建设体系。应强化校长阶层管理、课外辅导教师队伍建设,并引入必要的考核管理环节。应促进管理质量与效率的完善集成,为学生开设丰富的课外活动,强化教学场地、设施投入,完善课外活动管理机制建设,规范课外教学课时安排及教师教学实践手段。同时应引导教师科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技术,优化教学效果。校长管理阶层自身也应强化素质培养,全面了解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势,引入优质管理工具辅助实践管理,提升综合管控水平。

2.2 完善质量机制建设,推进中小学校科学发展

中小学校办学质量综合水平的优化提升,依赖于完善的质量机制体系建设。中小学校实践发展中,在更新办学理念的基础上,应实施合理的教学引导规划,激发校长管理核心职能,促进教学水平的优化提升。目前,较多中小学校配备师资力量有限,存在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不强、老龄化现象严重等问题,令教学理念、思路的创新落实面临着一定难度。还容易导致教学水平不高,学生整体素质素养不良等现实问题。为应对该类不良状况,中小学校长、管理层应遵循时代特征、教育发展需求,做好课程体系改革,完善师资队伍结构建设,创建良好的教育体系。应为教师队伍开创良好的培训提升机遇,拓宽交流培养渠道,开展内部业务技能考核竞技,给教师以一定的压力。同时,校长管理实践中应树立学习型意识,打造学习型团队,带领教师一起接受培训、开展交流与自我反思,勇于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与弊端问题,进而全面优化整改。对于教学效果良好、成绩突出的教师、领导阶层,应给予一定的鼓励激励,提升教师队伍积极性,增强校长实践管理热情。同时对于效果不佳、成绩滞后的教师应建立警示管理机制,令教师、管理阶层认清形势,强化自身建设、积极整改落实,进而优化教学效果,促进中小学校教学质量水平的全面提升。

2.3 校长应严于律己、同教师共担风险,完善德育教育机制

为优化中小学校行政管理,校长应做到严于律己,强化自身建设,以良好的言行为教师做好优质示范,令教师以敬仰、钦佩之情,以校长为榜样,开展良好的教学管理,树立科学的师风、教风,实施优质的学风管理。校长应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联合教师树立共同进取、共担风险的发展目标,努力打造特色化、人文化、制度化、规范化校园。同时,学校应完善德育教育机制,组织丰富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教师共同参与,共同接受培训,提升德育教育水平。应通过时效性工作注重德育教育的规律挖掘、内涵探究,摒弃形式主义,杜绝劳民伤财的表面肤浅活动。应依据学校核心发展需求、现实建设状况,资源配置,尽量从事简便、高效的德育教育,健全机制建设,体现活动实在性、时效性。例如,在学校范围内开展阳光跑操实践活动,促进师生之间、校长与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蝴蝶效应,进而营造健体强身的良好学习氛围。并培养师生形成坚持奋进、吃苦耐劳、向上拼搏、团结合作、协调配合的良好道德品质,以及精神专注、注重细节、心无杂念的良好学习、发展素养。

3 结语

总之,基于中小学校长实践管理科学重要性,我们只有完善机制建设、提升校长综合管理水平、转变思想、创建以人为本、质量管理、优质德育教育机制,才能优化管理效果,强化实践管理质量,促进校长管理阶层、教师队伍、学生团体的统一、良好、健康与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康宏膀.浅谈农村小学校长管理方法[J].中国农村教育,2008(6):35.

民办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篇4

关键词:民办教育,管理,扶持,规范

2010 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 (以下简称“《纲要》”) 明确提出, 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工作职责。三个“重要”连用, 体现了国家对发展民办教育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一、民办教育在中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20 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 人民群众对接受教育的渴求愈来愈强烈, 但是, 公办教育资源却难以满足。于是, 民办教育就作为对公办教育的补充应时而生, 满足了一部分人的教育需求。随着时间推移, 民办教育从非学历教育拓展到学历教育, 从单纯的文化补习、学科培训, 拓展到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 至20 世纪末21 世纪初, 民办教育已逐步形成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的体系, 成为了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21 世纪后的十几年里, 民办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又增加了新的含义, 它与公办教育的功能分野越来越清晰, 这就是:公办教育承担公益性、普惠性的教育功能, 保证每一个公民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民办教育则满足一部分人民群众日益强烈的多样化、个性化的选择教育需求。只要研究一下西方发达国家教育体系和大多数教育较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教育体系就会发现, 公立教育与私立教育各自承担的教育功能也大体如此。

二、我国民办教育与西方民办教育的差别

西方国家的民办教育早已介入了资本市场, 它们建立起来的学校教育基金十分雄厚。以哈佛大学为例, 它的“哈佛教育基金”的资金总量已达到300 亿美金, 且每年还在持续增长。反观我国的民办大学, 现在主要还是以收取学费来维持学校运转。因此, 现阶段的中国民办教育在办学资金上根本就无法与西方私立名牌大学相比。

此外, 我国民办教育在办学环境上也远不如西方名校, 还没有真正享有与公办学校一样的法律地位;学校法人治理结构也远远没有完善、健全, 家族式管理在不少民办大学依然存在;学校管理人才十分缺乏, 没有学养深厚的教育大家领军。

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正确引导, 依法管理

在民办教育发展过程中, 教育行政部门全面贯彻“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方针, 在抓大力发展的同时, 注意加强对民办学校的引导和管理。

第一, 开展系列创建活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民办学校中积极开展星级幼儿园、示范初中、星级高中等创建活动, 促进了民办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第二, 加强专业培训。教育行政部门应定期对民办学校校长和学校管理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培训和岗位培训, 并实行民办学校校长持证 (岗位培训证) 上岗制度。通过这些措施, 大大提高了民办学校举办者和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有力地促进了民办学校依法办学、规范管理、健康发展。

第三, 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把教师队伍建设列为最优先解决的问题, 建立公办、民办学校教师同等的教师社会保障政策:凡取得相应教师任职资格, 参加人事代理, 并从事相应教育教学工作的民办学校教师, 均按公办学校教师标准参加事业单位社会保险, 享受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的退休费、住房公积金、困难救助等待遇, 单位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由民办学校承担。

四、政府设立专项资金, 帮助民办学校

生源持续减少对民办学校形成巨大招生压力。我国最近一次生育高峰期在20 世纪的1981~1990 年, 因此, 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到21 世纪2005 年前后为生源饱和期, 之后就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由于生源持续减少, 民办学校特别是民办中职学校和高职学院倍感压力。因为生源不足就意味着办学规模的萎缩, 意味着确保正常运转的资金链断裂, 难以为继。

在生源减少的情况下, 民办教育规模不断萎缩, 根本没有力量与公办学校竞争, 甚至有消失的危险。民办教育丰富了我国的教育生态, 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教育多样化的需求。重视民办教育发展, 使其与公办教育公平竞争、互相促进, 这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以上海为例, 自2005 年, 上海市召开第一次民办教育工作会, 并设立民办教育专项资金, 每年支持额度为4000万元。之后, 市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2008年1.3 亿元, 2010 年5.47 亿元, 2012年7 亿元。上海还破天荒地建立起了民办学校学生、教师同等待遇保障机制, 民办高校学生第一次与公办高校学生同样享受国家助学金和上海市奖学金等资助项目;市财政还拿出2000 万元鼓励民办学校参照企业年金制度为专职教师缴纳年金, 这笔钱将在退休后全额返还教师个人, 大大缩小了民办教师与公办教师退休之后的收入差距。

五、扶持与规范并举, 创新管理思路

过去, 由于民办学校产权不清、合理回报界定不明及监管制度尚不完善, 各地政府对向民办教育注资还存戒心, 最担心的就是国有资产流失, 担心国家支持资金变成个人资本。

政府应该制定一套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办法:一是将民办学校分为不求回报的公益性学校和要求回报的营利性学校两类, 将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登记为民办事业单位, 对公益性越强的学校, 政府的投入也越多, 对营利性学校则按照公司模式加以严格监管;在财政扶持、购买服务、贷款融资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 建立起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享受同等退休待遇保障等制度。二是将政府投入资金和学校学费实行专款专户管理, 通过实时监控的技术手段, 确保国家和学生的钱花在该花的地方上。以上海民办高校为例, 上海将民办高校分为基本完成资产过户、大部分完成资产过户、部分完成资产过户和资产过户进展较缓4 类, 生均拨付经费也是4档, 分别为1200 元、1000 元、500 元和0 元。

在好政策的激励下, 杉达学院、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建桥学院、思博职业技术学院等20 所民办高校的数亿资产纷纷从投资人公司名下过户到学校账目上。从此, 民办学校的董事长也不能随便挪用学校资金, 更不能抵押学校资产。而学校盈余和增值部分必须用于学校发展和办学条件的改善。

杉达学院是第一所进行资产过户的民办高校, 校董会建校初期就确定了办学不以营利为目的, 像这样的学校欢迎政府的监管, 监管到位了, 政府的资金也就到位了。作为资产基本完成过户学校, 杉达学院被列入民办高校示范创建校, 自2005 年以来, 共获得7400 万元市财政专项资金。

在得到政府注资的同时, 民办高校还必须遵守上海市民办学校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和政府专项资金、学费收入监管制度, 按照《上海市民办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办法 (试行) 》统一标准编制和提供财务信息, 并将相关内容全部录入市教委专门设立的信息管理平台。通过这个软件平台, 相关部门可以对学校财务进行实时监控。

绵阳市市区管理体制研究 篇5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绵阳市城市管理者认为,城市欲求发展,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规划是龙头,建设是基础,管理是保障,三者应互相联动。为改变以往由于管理体制滞后造成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相互脱节、部门各自为政的状况,使城市管理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市建委积极探索和完善“规划、建设、管理三位一体”的领导体制。目前绵阳市建委内设13个职能部门,归口管理市规划局、园林局、市城市建设管理处、市城管委办公室、市工程招标管理办公室等五个直属机构。规划局长、园林局长、城管办主任均为市建委党委成员和主任办公会议组成人员,这样做既理顺了管理关系人又加强了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决策和领导。在规划管理体制上,该市坚持集中统一管理。从而理顺了规划区内的管理关系,他们将市辖区、各类开发区、科教园、风景区以及城市规划区内的农房建设等纳入城市统一规划和管理。在规划编制上,绵阳市坚持高起点,注意前瞻性、科学性和特色化。在规划实施上该市坚持连续性、整体化,严格执行“一书两证”制度。建市以来,绵阳历经四届政府四任领导,都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严格实施规划不动摇,从而避免了长官意志,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

构建“统一管理、联合执法、人民参与”的城市管理体制

俗话说,城市建设三分建七分管,绵阳城市管理者深谙其道。近年来,他们已建立起权威、高效、集中统一的城市管理指挥机构。绵阳市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主任,市建委和市公安局主要领导任常务副主任,公安、城建、工商、环保、卫生等31个市级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城市管理委员会,负责全市城市管理的宏观决策和组织指挥,代表市政府独立行使管理职能。同时,各区和各街道办事处也成立了城管办,形成了三级管理网络,由此有效地整合了城市管理资源,形成了协同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其次,组建有职有权、快速灵活、有强制力和战斗力的城市管理联合执法队伍。在城管委领导下,该市建立了以公安巡警为主体,城建、工商、环保等部门参与的城管联合执法队伍。联合执法既保证了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得到及时处理,又避免了执法主体的混乱,从而确保了执法不留空档和死角。

与此同时,该市还形成了以创建活动为载体的全民参与机制。一方面,采取创建检查和考核评比形式,坚持不懈地开展城市综合环境整治。另一方面该市注重以人为本,重视市民素质教育,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质。他们从解决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乘车、入厕、休闲等问题着手,赢得了大多数群众的拥护

和支持,提高了全民参与意识。

城市建设成为经济腾飞的动力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结下的硕果,无异于为绵阳经济腾飞注入了活力、带来了动力。如今,“天蓝、地绿、水清、人和”已成为绵阳的城市名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亮丽的市容,使城市投资环境不断优化,筑巢引凤的目地得以实现。近3年间,到绵阳创业的科技人员达8800多人,招商引资额连年以80%的速度递增。现代化城市建设发展需要改革和机制创新。绵阳市按照这个思路首先创新了行政管理体制。绵阳市政府投资2000多万元,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包括城建、国土、公安等32个部门合署办公的行政服务中心,砍减70%的各类审批和收费项目;成立中介局,把过去由政府包揽的诸如资产评估处理等大量事情转由中介机构按市场经济法则办理,营造出市场化的竞争发展环境,政府也从中得到了更多的利益收获。2003年通过对国有资产的公开拍卖,收回的资金比预计多出一亿多元。创新投融资体制。绵阳市明文规定,除部分基础性和公益性项目外,政府不再参加竞争性投资项目。政府让出市场,由此大大激发了民间资金投入的积极性。近几年间,绵阳市相继建起了大型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建设了城市5大公园10大广场,修建了机场,打通了通往各县的高等级公路,筑起了长达40公里护城防洪河堤和15座过江大桥,修建了科技馆、博物馆、大剧院、大型体育中心,在农村建起了保灌100多万亩良田的武都引水工程和村村通的电网、路网工程,各类投资高达500亿元,而政府直接投入的不足10%。

绵阳1985年建市时仅是一个小县城,但却集聚着一大批国防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所,科技人员达10万人之众。为此该市又创新军转民机制。在全国率先建立军地联席会议制度,采取政府无偿提供土地、把散居的国防科研所迁入城市、军转民企业“放水养鱼”等一系列政府措施,使10多家军工企业、1000多项军工科研成果和数以万计的科技人员转向了经济建设主战场,兴起了长虹、九洲、华丰等一批全国最大的彩电、共用天线、医疗B超、电子元器件、城市宽带网和绝缘材料开发和生产基地,军转民累计创造工业产值高达千亿元之巨,纳税总额100多亿元。

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城市建设上去了又会反哺经济的发展,由此绵阳市在西部内陆走出一条快速强市富民之路。目前,该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全省第7位迅速攀升至第二位,在西部城市中排位由第28位跃居到第6位,并成为国家定点引导西部开发建设的科技城。本报记者 白秀喜整合资源 形成合力

在实施城镇化战略过程中,如何综合发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作用,有效形成工作合力,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四川省绵阳市在探索和完善城市建设行政管理体制,综合发挥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作用方面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

绵阳市积极探索和不断完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三位一体”的领导体制,统一协调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这种体制的最大好处是有利于整合力量办大事,统筹协调干实事,突出重点解难事。

一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一盘棋,尽可能地避免了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相互脱节,有利于协调建设和管理的矛盾,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推诿扯皮事件的发生,强化了行政管理职能,为加快城市建设和发展步伐,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是有利于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和各类专业规划的顺利实施,从体制上维护了城市规划的权威性,确保城市科学合理、健康有序地发展。三是通过统一指挥、统筹协调、突出重点、注重配套,确保市政建设顺利进行,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管理体制研究 篇6

关键词:航天型号产品 合同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V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9(b)-0204-01

航天型号产品合同管理,对满足航天产品研制生产管理部门和承包企业两方面的要求,平衡航天型号产品研制质量、费用和性能,确保研制生产按期完成具有重要意义。有效的合同管理体制及相应的法规、标准,是较好实施航天型号产品合同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可确保合同管理有据可依、职责明确、权限清晰、高效运转,保障航天型号产品合同的有效履行[1]。本文列举了国外航天型号产品合同的类型,重点分析了美国航天型号产品的合同管理体制,阐述了国外航天型号产品合同管理体制的特点,对我国航天型号产品合同管理具有参考意义。

1 国外航天型号产品合同的类型

国外航天型号产品所采用的合同种类很多,根据合同所涉及的经费要素(成本、利润、价格),主要分为着眼于价格因素的合同(称为定价合同)和着眼于成本因素的合同(称为成本补偿合同)[2]。

定价合同比较简单,即由国防部或国家航天局(或相当于国家航天局的机构)与承包商双方通过谈判确定价格,价格一经确定,在合同执行期间始终不变。由于航天型号产品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周期长、风险大,因此采用定价合同的项目较少。为了适应不同条件,如对价格进行适时调整、附有鼓励因素等,国外航天型号产品定价合同又分为固定价格合同、固定价格加奖励合同、随市场价格进行调整的定价合同、逐段定价合同四种形式。

与定价合同不同,成本补偿合同不是按价格而是按承包商执行合同所消耗的成本,再加上一定形式的补偿费(相当于利润)计算。这种合同比较适合于1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可分为成本分担合同、成本加奖励金合同、成本加定酬合同、成本加定酬加评奖合同。采用这种合同时,需对总成本进行估计,承包商的会计系统适于确定合同中用到的成本,政府人员进行适当的监督,以确定费用的支付和定出承包商不可超出的上限。

2 美国航天型号产品的合同管理体制

航天型号产品合同管理是美国航天产品采办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保证航天产品性能、降低成本、保证装备的研制和生产进度以及按时交货等方面都起到积极的作用[3]。美国政府采办军用航天产品的部门是国防部,采办民用航天产品的部门是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即国防部进行军用航天产品的合同管理,NASA进行民用航天产品的合同管理。美国实行合同制有4条准则:(1)法制准则:美国航天产品的采办程序和采办合同的订立都必须符合有关法规的规定。(2)自愿准则:除紧急情况外,军方选择的承包商是否想与军方签订合同,均是自愿的。(3)平等准则:军方与承包商在法律上平等。(4)竞争准则:除特殊情况外,均由两家以上的企业参加竞争。

美国军用航天型号产品合同管理流程是从国防部负责采办的副部长和负责审计的副部长开始,直至转包商或供应商,形成一条航天产品合同管理指挥线。国防合同管理局由采办与技术副部长负责,统一管理国防部的所有合同行政管理事务,向用户提供统一的武器采办全寿命期合同管理业务,该局同时设有东部、西部、国际3个国防合同管理地区业务部,分别管理本地区的合同和派遣驻厂军代表。此类合同管理人员称为合同管理官员,其主要任务是监督承包商执行合同的情况,审查承包商的支付申请、安排付款和谈判合同的变更等。在承包大型军事航天合同项目或签有多种军事航天合同项目的公司,一般都设有军代表办公室,该室通常由负责合同管理工作和负责质量保证及产品检验工作两部分组成。在军用航天产品合同管理方面,美国实行国防部统一领导下的国防合同管理局、地区分部、基层办事处(或驻厂代表办公室)三级管理体制,而NASA对民用航天产品的合同管理采取的是由NASA采办局、航天项目办公室组成的两级管理体制。

美国航天型号产品合同管理的法规依据主要有《联邦采办条例》、《联邦采办条例国防部补充条例》、《武装部队采购法》、《国防合同法》、《合同競争法》、“国防部5000.1指令”和“国防部5000.2指令”等。《联邦采办条例国防部补充条例》是根据国防部授权,由负责武器装备采办的副部长通过国防采办条例委员会制定发布的,它是对《联邦采办条例》的补充,不是一个完整的条例,须与前者结合使用。而“国防部5000.1指令”、“国防部5000.2指令”分别是关于国防采办系统的采办政策、运作的指令。

3 国外航天型号产品合同管理体制的特点

国外航天型号产品合同管理体制除了制定相应的法规与政策,确保航天产品合同管理有章可循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3.1 统一制定计划和经费预算,保证资源合理配置

主要航天国家对航天型号产品采办计划和经费预算,均要根据国防部和国家航天局的长远规划和预算指导方针统一拟订,由下而上地逐级审查、汇总,经国防部长或国家航天局局长批准后报总统,由总统提交国会审批,然后按国会批准的款额拨给具体项目的实施部门,避免在安排航天产品采办规划、计划和经费预算时各自为政,保证采办资源合理高效配置。

3.2 实施集中统一的阶段审查和合同管理

国外航天产品采办一般按进程划分为相对独立的若干个阶段,而进入某一个阶段必须通过相应的“决策点”,合同管理机构对航天产品采办的方案确定、研制、生产实施进行明晰的“阶段审查”,以确保对航天项目进程的有效控制。

3.3 航天产品合同订货适当运用竞争机制

在国外航天产品合同订货中,把开展适当程度的竞争作为降低费用、提高系统性能和加强国防工业基础的一项重要措施。首先是主承包商的选择要在几家厂商之间竞争产生,其次是要求主承包商在选择分包商时也要尽可能地运用竞争机制。

3.4 充分发挥国防部驻厂代表办公室或地区办事处的作用

如美国的重大航天武器采办项目,是通过设在航天公司的驻厂代表办公室(简称“驻厂办”)进行管理,它们是国防部合同管理部门的基层组织。国防部所属的驻厂办负责管理联合项目合同,而各军种的驻厂办则主要负责本军种的合同事务。

3.5 搞好国防部项目管理组织与驻厂办或地区办事处之间的协作

主要航天国家的国防部驻厂办和地区办事处,代表政府同承包军品项目的航天公司直接交流,一项合同签订后,驻厂办或地区办事处承担日常管理工作。国防部项目管理组织与驻厂办或地区办事处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对搞好合同管理、提高采办工作效益至关重要。

4 结语

本文针对新形势下航天型号研制任务量越来越大、研制周期越来越短、资源冲突越来越尖锐等问题,以航天型号研制特点和现代项目管理理论为指导,重点从合同类型、管理体制及其特点三个方面分析了国外航天型号产品合同管理体制,对我国航天科研生产模式转型、航天型号产品批量化规模化研制生产水平提高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Contract management:guidance needed for using performance-based service contracting,United States 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GAO-02-1049,2002, 9.

[2]NationalInstituteof Federal Procurement.Federalacquisition regulation.

完善现代企业会计管理体制研究 篇7

一、会计管理体制的定义及基本构成

(一) 会计管理体制的定义

会计管理体制是指一定的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时期根据自己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 介入会计活动, 对会计活动进行干预、干涉、控制所作出的一系列制度和机制上的安排, 以及据此所制定的一系列会计规范。主要包括会计工作的领导体制、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制定权限和会计人员管理制度。

(二) 会计管理体制基本构成

会计管理体制由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法律规范和实施机制三个部分组成:一是职业道德建设。这主要是指企业管理层、会计、审计执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朱镕基在第十六届世界会计师大会给所有会计审计人员提出“诚信为本, 操守为重, 坚持准则, 不做假账”的工作要求。会计工作处于企业工作的前沿, 会计人员身处企业的关键地位, 在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下, 企业会不可避免的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 建设与企业文化相适应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二是法律规范。这是社会规范的一种, 是指导、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在企业内部, 会计从业人员不仅要遵守国家的会计法律规范、行政法规,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企业会计制度》等, 更要认真学习企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发布的会计规范性文件;三是会计管理体制的实施机制, 这是企业制度建立的效率能否实现的关键。在企业中, 如果许多制度缺乏配套的实施机制, 那么这些制度也将形同虚设, 效率难以发挥。因此, 作为会计管理实施机制的主体, 各级法院、主管部门要建立和完善与法律法规相配套的的实施机制, 坚决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现象的产生。

二、现代企业会计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不足

(一) 企业的共同控制主体弱化了会计控制

在我国, 大部分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实行股权分离, 也就是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是共同利益主体, 但是二者却拥有着不同的利益追求, 他们各自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就会造成弱化会计控制。企业的所有者要了解企业的运行状况必须掌握真实可靠地会计信息, 然而, 企业的经营者作为会计人员的直接管理者往往由于风险等问题对会计信息加以掩盖, 甚至虚报。因此, 企业的共同的控制主体由于受各自利益的驱使在实质上造成了对会计管理的弱化, 他们无法掌握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 也就不能有效地进行共同管理。

(二) 企业内部会计监督体系不健全

企业内部的会计部门要对本企业的预算执行、财务状况进行必要的监督, 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在合法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然而, 现在很多企业内部仍然存在监督不力的问题:

1) 缺乏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企业内部设立会计监督制度, 是为了保证企业会计信息能真实、可靠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是, 在我国的现代企业中往往只对企业进行事后的外部会计监督, 比如有关职能部门 (财政、审计、税务、金融) 、注册会计师和社会公众等, 却缺乏内部的会计监督制度。企业的主管部门过于重视企业的经营管理, 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参与市场竞争、扩大企业规模、引进先进技术, 却忽视了对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管理。有时会计部门出现问题时, 管理者往往意识不到是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问题, 会计从业人员也经常受到管理者的干预而不能履行相应的职责。2) 缺乏对会计主管人员的监督。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对会计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 这样一来, 企业的会计主管人员就成为会计部门的关键人物。企业如果缺乏对会计主管人员的有效监督, 就很容易产生“个人专断”现象, 这样过分夸大了个人的能动性, 不利于企业对会计部门的监督。

三、完善现代企业会计管理体制的对策

目前, 我国很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都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的主要职能都是通过设立相应的委员会来完成, 这种新型的企业制度是企业永续发展的保障。因此, 对于企业会计的管理也应完善各种委员会和监督机制。

(一) 财务委员会的完善

企业的董事会负责企业财务的宏观监控, 具体的财务事宜应该由财务委员会负责。其主要职责有:制定企业相关的财务制度和核算制度;负责企业会计人员的考核和任免等工作;负责协调本部门与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提出股息、资本等的分配方案;组织制定企业的投资计划、资金计划、利润计划等。

(二) 审计委员会的完善

企业应设立审计委员会, 主要负责对内部会计控制, 财务报表和公司其他财务事项实施监督。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可以给董事会使用的财务信息和公司发布的财务报表增加质量和可靠性方面的保证, 提高企业效益。虽然国家已经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建立审计委员会的相关法律, 如《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等, 但是这些并没有真正的发挥监督作用。审计委员会必须认清自己的职权范围, 监督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及其实施;负责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沟通;随时关注会计政策和实务的变化, 从而增强公众对财务报表可靠性和客观性的信心, 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三) 财务总监制度的完善

建立财务总监制度是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和财务管理制度的必然要求, 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发展战略, 明确财务总监的相关职责、资质和监督:

1) 财务总监的职责, 主要负责协助企业管理层层制定发展战略;制定企业的财务目标、政策及操作程序;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审计制度并组织实施;确保企业的财务体系的高效运转。2) 财务总监人员的资质, 要建立财务总监资格认证制度, 要具有较全面的财会专业理论知识、现代企业管理知识, 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制度。对于财务总监人员的选拔应该引入竞争机制, 重视对选拔人员的能力要求, 这样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和更多人员中选拔出高质量高素质的财务人才。3) 对财务总监人员的工作进行有效监督。企业要建立责任制度、奖惩制度等对财务人员的日常工作进行监督和控制, 避免渎职现象的发生。与此同时, 对于入职人员要定期进行培训, 积极开展各种学术交流和组织沟通会议, 增强财务总监人员的沟通与合作, 提高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

我国可再生能源管理体制研究 篇8

一、我国可再生能源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 可再生能源的管理与可再生能源资源的管理相分离

根据《可再生能源法》第5条的规定, 可再生能源由能源主管部门进行统一管理。但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规定, 水资源是由水利部门管理的;根据《矿产资源法》的规定, 地热资源是由国土资源部门管理的;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 海洋资源是由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的。此外, 风力资源、太阳资源、生物质资源亦分别由气象部门、农业与林业部门管理。这种能源管理与能源资源管理相分离的体制, 在操作层面就会形成这样一种情况:要开发利用一个有关可再生能源的项目, 既要得到资源管理部门的前置性审批, 又需要得到能源部门的审批。这种“双重审批”甚至“多重审批”的体制实际上大大增加了可再生能源进入的“门槛”, 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构成严重障碍。

(二) 管理职责分散

《可再生能源法》第5条规定, 全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由能源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但是, 实际上可再生能源的管理职责呈现的是一种十分分散的现象, 这种分散的现象不仅在分部门的管理中有所体现, 而且哪怕是在同一个部门当中, 对于管理职责也是比较分散, 不够明确。如,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部的多个司局都有分别担负有关可再生能源管理的职责, 从而使得可再生能源的规划和项目审批以及能源调配等职能相互分离。与此同时, 《可再生能源法》所规定的分部门管理涉及国务院众多部门的管理职责。管理职责的分散对于各部门所采取的决策权威和效率都有着一定的影响。我国在200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成立了国家能源局之后, 对于可再生能源的管理体制做了诸多方面的改善, 但还是没有从根本上有效解决问题。

(三) 重经济性管理、轻社会性管理

我国目前对于可再生能源产业的管理, 尤其是在针对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准入管理方面, 主要还是集中在经济领域, 而对于所涉及到的公共环境和资源保护等社会性管理程度依然不够。我国《可再生能源法》中虽然对于建设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的审批和上网电价管理等经济性管理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 但是对于可再生能源造成的资源和环境问题的社会性管理还是没有涉及。所以, 在《可再生能源法》当中十分有必要对可再生能源的社会性管理作出有效的相对性专门规定。

二、可再生能源管理体制的健全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开发和利用, 其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得以稳步上升, 可再生能源管理体制观念也应当进行有效的转变。对于可再生能源应该做好宏观规划, 经济性管理可以适当放松, 社会性管理进行逐步加强。笔者分析总结可以从以下主要三点对可再生能源管理体制进行健全和完善:

(一) 对可再生能源主观部门进行综合统一管理

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中提出, 新成立的国家能源局主要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能源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 发展新能源, 促进能源节约等。所以, 国家能源局的首要任务是全面发展新能源, 对于可再生能源的统一管理不应仅仅是单一的对目前各部门进行的分散整合, 还应对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能源管理进行有机整合, 将分散在不同管理部门的可再生能源的管理职责进行有效的融合。

(二) 建立“城乡一体”的可再生能源管理体制

国家能源局负责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并且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部涉及可再生能源的机构进行了整合。但是, 对于农村的可再生能源, 以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水林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的农村小水电职能, 如何进行整合却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笔者认为, 应进一步加强可再生能源在农村的推广运用, 前提是必须要建立“城乡一体”的可再生能源管理体制, 全面加强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品标准体系的建设及农村可再生能源产业服务体系的建设, 这样不仅能够改善农村居民用能的基础条件, 而且还有力的保障农村能源的安全。

(三) 处理可再生能源主管部门与监管部门之间的关系

目前我国的整个能源领域包括可再生能源领域, 都存在监管机构的监控不到位或者忽视监管等问题。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我国能源领域中存在决策权、审批权以及监督权“三权合一”的三位一体的惯有模式, “政监”没有很好的得以分离甚至依旧完全融合在一起, 这种情况不但不符合国家行政体制的改革方向, 在市场中也可能会造成低效率或不作为的现象, 严重者还会对消费者造成不良影响甚至损害全社会的利益。可再生能源作为能源领域的新兴产业, 采取有效的“政监”分离模式, 正确处理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之间的关系, 尤其针对电力监管机构要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并且还需要完善监管法律法规, 这样对于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健康发展和规模的扩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我国可再生能源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很容易被人忽视, 笔者上文所提出的几点问题和建议只是可再生能源管理体制健全方面的粗浅阐述。在后期的发展中, 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可再生能源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并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要转变观念, 明确可再生能源管理体制的健全对于我国的能源发展所具有的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慧, 荀振芳.我国可再生能源管理体制现状、问题及完善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0 (18) .

[2]李艳芳, 岳小花.论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律体系的构建[J].甘肃社会科学.2010 (02) .

[3]张磊, 黄雄.我国能源管理体制的困境及其立法完善[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 (01) .

现代城市物业服务管理体制研究 篇9

我国城市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矛盾态势

目前, 我国城市物业服务行业发展表现出四种明显态势, 一是物业服务行业发展速度加快, 二是服务领域不断扩展, 三是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四是行业客户满意度低。其中, 前三者与第四者明显存在矛盾。

物业服务行业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还比较短, 但发展势头十分强劲。据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截止到2008年底, 我国的物业服务企业在管房屋建筑面积达到125.46322亿平方米, 比2004年增长335%, 年均增速为44.4%;全国物业服务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76亿元, 比2004年末增加1394.7亿元, 增幅为204.5%。

目前我国城市物业服务领域已经从住宅拓展到办公、工业、医院、学校等多种业态, 包括大型公共建筑, 如水立方、鸟巢、上海世博会场馆等均选聘物业服务企业负责管理并提供服务。还有一些城市正在试行将整个街道的市容、秩序、环卫、绿化、清洁等承包给物业服务企业通过市场化运作实施管理。

此外, 我国物业服务行业对扩大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以及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日益突出。2008年末, 全国物业服务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76.7亿元, 略高于旅游饭店的2071.5亿元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1956亿元。城市中, 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物业服务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占当地GDP的2.48%、2.48%和2.14%, 若加上延伸服务的业务收入, 所占比例将会更高。

与这些良好的发展势头相对应, 物业服务行业的发展还存在另一种明显态势, 即客户满意度低, 消费者投诉现象普遍, 消费者与经营者矛盾对立严重。这表明, 物业服务行业的发展并不是一马平川, 一片通途的, 在物业服务行业未来的发展进程中还存在着巨大的潜在障碍, 如果不能清除这些障碍, 物业服务行业就不可能得到充分健康的发展, 最终很可能会阻滞甚至逆转现有的良好发展势头。

制约物业服务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管理体制问题

目前, 导致我国城市物业服务行业产生诸多不良现象和矛盾的根源在于, 在物业服务管理体制上, 存在着制度漏洞, 甚至是空洞, 出现了业主组织形式涣散、政府对物业服务质量监管不足、业主对物业服务企业监督缺位、法律对业主的弱势地位保护不利等根本性弊端, 使得物业服务中的各种不良现象不能得到及时遏制, 各种对立矛盾不能得到有效解决。

(一) 业主组织形式涣散

业主组织, 也称业主团体, 是由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小区内全体业主组成的自治性组织。

从许多国家的立法和实践来看, 这种自治组织可以采取多种不同的法律形式, 包括公司、信托、合伙、社团法人以及非法人社团;从内部组织结构上看, 一般是经所有业主签署法律文件或履行选举程序设定一个管理机构, 管理机构以业主组织自身名义对社区事务进行管理, 对外进行民事活动, 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责任, 虽然业主组织的使命是代表所有业主的共同利益, 但其一经成立, 便以自身的名义按照法律规定及社区公约的授权从事民事活动。据此, 在法律上代表全体业主整体利益并且具有民事法律人格的是业主组织而非“业主全体”或“全体业主”。

在我国, 两部关于物业管理最重要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以下简称《物权法》) 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物业管理条例》 (2003年6月8日经国务院令第379号公布并经2007年修订, 以下简称《物业管理条例》) 均未承认业主组织的法律人格, 甚至没有承认业主组织的法律概念, 而是直接对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作出了规定。为了满足法律人格的需要, 业主组织应该具有独立于其成员的存在形式, 比如公司、信托、合伙、社团法人等, 而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不过是业主组织的内部机构, 正如同公司是拥有法律人格的组织形式而股东大会和董事会是公司的内部组织机构一样。拥有公司财产权的主体是公司本身而非公司的股东大会或董事会, 可以提起民事诉讼的法律主体也是公司而非公司的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如果公司不是一种独立于其股东的法律存在形式, 公司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又怎能独立于其股东呢?所以在业主组织法律概念缺失的情况下, 我国《物权法》未赋予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拥有独立财产的权利和诉讼主体资格就成了无可避免的选择。其不利后果是业主组织形式涣散, 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都不能作为真正有效的业主组织形式主导物业区域内的管理事务。事实上, 在我国的绝大多数物业社区中, 主导物业管理的是物业服务企业而非业主组织。

在我国, 由于业主组织形式涣散, 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不能拥有独立的财产, 社区业主共有物业往往置于物业管理公司的控制之下。“外部人”控制不仅可能侵蚀全体业主的共有利益, 还会造成社区物业管理上一些不可避免的冲突, 例如在一些停车位十分紧张的小区, 划定停车泊位并收取停车费乃是控制机动车增长和保障社区内车辆通行顺畅的有效途径, 但因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无权拥有独立财产, 所以无法完成这项工作;物业管理公司虽可拥有独立财产, 但物业管理公司从事这项工作必须经过业主委员会的授权, 授权还应采取签订物业管理合同的方式, 而业主委员会要同物业管理公司签订此等合同又必须经业主大会授权;作为社区管理的一般事项, 业主大会可以经占建筑物总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占总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做出此等授权;但因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并不拥有独立财产, 也不拥有独立的办公地点, 召集业主大会所需费用如何解决首先就成了一个难题, 在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物业小区, 召集一次业主大会所耗费的人力物力成本应该是相当可观的。法律不应该凭空设想业主大会可以在没有经费支撑的条件下顺利召开, 也不应该凭空设想业主委员会可以在没有经费支撑的情况下可以顺利开展日常工作。这就使社区公有物业的管理陷于无法改进的被动局面。

(二) 政府对物业服务质量监管不足

根据国务院建设部2007年修订的《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办法》, 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等级分为三级。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一级物业服务企业资质证书的颁发和管理。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二级物业服务企业资质证书的颁发和管理。直辖市人民政府房地产主管部门负责二级和三级物业服务企业资质证书的颁发和管理。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房地产主管部门负责三级物业服务企业资质证书的颁发和管理。

三级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的区别在于一级资质物业服务企业可以承接各种物业服务项目。二级资质物业服务企业可以承接30万平方米以下的住宅项目和8万平方米以下的非住宅项目的物业管理业务。三级资质物业服务企业可以承接20万平方米以下的住宅项目和5万平方米以下的非住宅项目的物业管理业务。

《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办法》列举了十三种情况, 规定了物业服务企业申请核定资质等级, 在申请之日前一年内有该十三种行为之一的, 资质审批部门不予批准。这十三种情况包括私下转让企业资质以及挪用社区共有物业维修资金等严重违法行为。

《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办法》还规定了, 资质审批部门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 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根据职权可以撤销资质证书的五种情况, 其中前四种情况都属于本不应该颁发资质证书而违法颁发的, 包括: (1) 审批部门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做出物业服务企业资质审批决定的; (2) 超越法定职权做出物业服务企业资质审批决定的; (3) 违反法定程序做出物业服务企业资质审批决定的; (4) 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颁发资质证书的;第五种情况是一个兜底条款, 为“依法可以撤销审批的其他情形”。至于何为“依法可以撤销审批的其他情形”, 该办法的其他条款并没有规定。

《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办法》还规定了三种应受处罚的情形, 分别为:物业服务企业超越资质等级承接物业管理业务、物业服务企业出租、出借、转让资质证书以及物业服务企业不按照该办法规定及时办理资质变更手续的情形。

应该说, 对于三级物业服务企业的资质授予条件, 《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办法》仅仅规定了不同的审批机关而并没有规定明确的授予标准, 这就很容易造成权力滥用和权力寻租, 物业服务企业申请各级资质也无从进行自身条件的准备。

(三) 业主对物业服务企业监督缺位

物业服务企业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物业区域的生活品质, 关乎业主的切身利益, 必然是业主特别关心的问题。关于物业服务质量, 我国《物权法》和《物业管理条例》均未做出明确规定, 《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实行明码标价, 在物业管理区域内的显著位置, 将服务内容、服务标准以及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情况进行公示。”该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物业服务企业在物业服务中“应当严格履行物业服务合同, 为业主提供质价相符的服务。”但何为“质价相符”, 其实并无法律标准可供判断, 因此判断是否“质价相符”的关键标准还是合同的约定, 看物业服务企业是否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了其所应完成的各项服务内容。倘若在合同中对物业服务企业所应完成的各项服务内容约定并不明确, 则业主和物业使用人就很难依据合同约定对物业服务企业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督。比如, 合同约定物业服务企业提供安全保卫服务, 但没有约定业主财产遭受盗窃物业公司应付赔偿责任, 当一物业社区连续发生多起盗窃案件并给业主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时, 从情理上说物业安全保卫服务的质量是有瑕疵的, 但从合同关系上来看, 物业服务企业却并未违约, 业主并不能按照合同约定有效追究物业服务企业的责任。因此, 在物业服务合同通常是由开发商同物业服务企业签订而业主仅作为被动接受者的普遍事实来看, 物业服务合同中物业服务企业的责任条款多不明确甚至缺失, 业主依物业服务合同对物业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并不可行。

(四) 法律对业主的弱势地位保护不利

在物业服务合同中, 业主的弱势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物业服务企业处于明显强势地位。法律应为弱者提供特别的保护, 以免弱肉强食。美国主导物业服务法律关系的法律为《统一共有利益所有权法》, 该法第3条第105款规定, 购房业主在成立业主组织后, 业主组织在不少于90天提前通知对方的情况下, 有权解除在业主组织成立之前以业主或代表业主名义所签订的任何物业服务合同, 业主组织无需为解除此等合同而遭受任何处罚或赔偿损失, 这种规定免除了业主对物业服务企业的赔偿责任, 是对业主这一弱势群体的特别保护。而我国法律对业主的弱势地位明显关注不足。

完善现代城市物业服务管理体制的主要对策

上述种种弊端, 在根本上是由于法制不完善、不健全造成的, 因此, 只有加强完善物业管理行业相关立法, 才能治本。针对上述具体问题, 应遵循以下思路来完善相关立法:

其一, 建议我国法律应尽早承认业主组织的法律人格, 结束业主组织形式涣散的不利格局, 打破社区物业管理中业主组织软弱被动的局面, 从而使物业管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业主自治管理, 而非外部人强制管理。

其二, 建议我国对三级物业服务企业的资质授予标准予以细化, 从注册资金、服务年限、服务经验、在既往服务中业主的满意程度等不同方面对申请资质企业进行考核, 使资质授予条件硬性化, 从而避免软条件和审批任意性的弊端。同时建议建立完善的物业服务质量评价机制, 在该机制中, 建设主管部门应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接受业主的投诉, 对于不按照合同约定认真履行物业服务义务达到一定程度的企业, 建设主管部门应吊销其物业服务企业资质, 从而实现物业服务市场的优胜劣汰, 劣者退出, 以避免长期以来我国物业服务企业一旦取得资质就捧上“铁饭碗”的弊端, 结束我国物业服务企业鱼龙混杂的不良局面。

其三, 建议细化物业服务合同的内容, 法律应强制要求在物业服务合同中约定物业服务企业在服务质量出现瑕疵时所应承担的赔偿责任, 物业服务合同不应该仅仅约定物业服务企业应该做什么, 却不约定物业服务企业应该做好什么以及做不好时应承担何种责任。在物业服务合同中, 业主的责任是明确的, 违约的责任也是明确的, 只有物业服务企业的责任和违约责任同样明确时, 双方的责任才是对等的, 才符合民商事合同自愿、有偿、等价、诚信、公平的基本原则。

其四, 建议我国相关立法借鉴美国《统一共有利益所有权法》的做法, 从而保证业主对物业服务质量的监督权, 一旦多数业主对物业服务质量不满, 便可以通知的方式解除物业服务合同。

参考文献

[1].王宗正.论业主组织的法律地位[J].中州学刊:2005 (3) .

[2].陈方秀.我国现代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中的业主自治[J].法学杂志:2006 (5) .

[3].杨玉圣.论业主自治与小区善治[J].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3) .

关于我国会计管理体制的研究 篇10

关键词:会计管理体制,体制改革,会计监督

会计管理体制因各国不同的文化、经济而不同。会计管理体制集管理会计活动的各种法律法规、组织形式及处理手段为一体。在不同社会背景、经济环境和文化氛围下会计管理体制的内容也不一样。一些欧美国家建立会计管理体制比较早, 发展时间长, 体制相对比较完善, 有不少地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国会计管理体制起步晚, 发展时间短, 有很多需要我们去完善的地方。虽然我国颁布了《会计法》、《经济法》、《公司法》等明确的法律法规, 但人们普遍法律意识不强, 存在不懂法和侥幸心理, 让这些法律效果大打折扣, 因而我国的会计管理体制还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本文通过对现有的会计管理体制的分析, 结合发达国家会计管理体制优秀的方面, 探讨我国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之道。

众所周知, 制度是把双刃剑, 完善的制度能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经济效益;不匹配的制度则会弱化资源配置, 延迟经济增长, 甚至导致负增长。改革开放后, 我国的经济体制也在发生重大变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让会计管理体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会计管理方式由政府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企业不再单单是国家所有, 而是朝多元化、私有化发展, 成为一个以盈利为目的, 蓬勃发展的经济体。会计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经济体制发生改变的同时, 会计管理体制也会随之变化。会计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对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 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传统的会计管理体制逐渐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目前, 传统会计管理体制制约着企业的会计工作。现代企业管理层体系不再是“股东至上”的管理, 而是“利益相关者协作”的共同管理。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走了不少弯路。最初的改革方向是围绕“股东利益至上”的思路进行的。正是这种思路, 给国有企业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现在仍有不少国有企业一直徘徊在低效率中等待淘汰。而要改变这种局面, 首先就要改变“股东利益至上”这种思想, 学习优秀企业的改革方式, 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改革之道。

1 我国现行的会计管理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决定了我国会计管理体制的模式。会计管理体制必须与经济体制相适应, 否则寸步难行。根据会计管理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及演变划分会计管理体制。

1.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管理体制 (1949~1978)

这是我国经济非常集中统一的年代, 会计管理体制也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新中国成立之初, 百废待兴, 正所谓团结就是力量, 全国人民团结起来, 在经济战线上拧成一股绳, 由中央统一国家财政, 开展经济斗争, 争取国家经济好转。高度集权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 分级管理是会计体制的基本方式。

1.2 经济改革探索阶段下的会计管理体制 (1978~1992)

市场已向我国发出强烈的信号需要改革, 但是如何改, 我们不知道, 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放权, 似乎已是必然, 但是放多少, 要一点点地探索。国家一步步放下手中的权利, 提升了厂长经理的权利, 给企业自主经营的权利。让利,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 只有从经济本身改变才能让企业性质改变。国家向企业让利, 改变了企业利益分配结构, 按劳分配, 多劳多得;然而, 放权让利在让企业获得自主权的同时, 没有与之相应的约束机制, 也就是说分级管理也减少了。经济体制发生改变, 会计管理体制也随之变化。最明显的变化是会计规范体系的完善。我国陆续颁布了《会计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学习国外先进的会计管理知识, 向国际会计惯例接轨, 不断完善我国的会计规范体系。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给会计改革工作吹来了春风。会计制度司于1979年1月正式恢复了管理职能。会计管理体制在不断的改革创新和完善中, 新的框架形成了。全国会计工作的最高管理机构是财政部会计司, 统领全国会计工作。同一时间, 各级会计管理机构也快速的恢复和完善, 以保证国家会计相关的法规、政策能够顺利地实行下去。各部门的会计工作开始展现灵活的一方面, 不触犯国家统一的会计法律法规的情况下, 各部门可颁布适用于本部门的会计制度或补充规定。这一创新举措, 奠定了我国会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会计管理体制 (1992至今)

经过长时间的经济体制改革, 我国终于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期的这个体制是不完善的。之前的会计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不足依然阻碍着市场经济体制前进的步伐。对比国外先进的会计体制, 总结我国以往改革经验, 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需条件, 全面进行会计体制改革。首先, 是修订《会计法》, 参考国际会计惯例, 不断完善会计相关法律, 将会计责任明确化, 管理具体化。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与修订, 标志着我国会计走向法制管理时代。

《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 表明我国正式由计划经济会计模式转变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模式。随后, 财政部又颁布了其他的会计制度和准则。第三次改革范围之广, 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这些改革举措基本适应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经济体制需要, 并与国际会计制度趋同。至此, 我国会计规范体系基本完成。

从这三个阶段演变过程可以知道, 会计管理体制与政治、经济形势是分不开的。当政治体制或者经济体制发生改变时, 会计管理体制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2 弊端及改革方向

没有哪一种制度是完美的,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会计管理体制也同样有它的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会计信息不实

目前, 我国很多企业都存在着账目问题, 会计工作中存在乱收乱支等现象、偷税漏税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情况十分严重, 给我国经济秩序带来极坏的影响, 也给经济体制改革造成了不小的阻碍。

2.2 会计监管力度不大

会计立法早已完成, 但监督力度却跟不上。不仅是因为现在的会计管理体制监督机制不完善, 还有会计人员社会定位存在问题。大多数企业认为会计人员是企业员工, 听从领导管理, 会计工作人员没有独立性。会计工作不需要为社会展现真实的一面, 只需要对法人负责就行, 直接架空了法律赋予会计人员的职权。

那么, 如何改进我国会计管理体制呢?对应存在的问题, 我们一一寻找改进措施。

首先, 对于政府而言, 应调整政府职能, 让会计行政管理工作由专人负责, 明确哪部分工作由哪些人负责, 各司其职, 各行其责。其次, 建立会计管理监督机制, 完善监督结构, 做到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监督人员要有责任心, 主观能动性, 善于发现问题, 指出问题。最后, 对于会计从业人员本身, 应正视自己的社会定位, 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能力。会计工作人员除了要起到会计监督的作用, 同时也必须保证在日常的会计工作中, 能够兢兢业业,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鉴于我国会计管理体系在不断的变化, 从业人员必须加强自我学习, 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工作需求。

3 结语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是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 会计管理体制又是重要组成部分, 完善的会计管理体制可以让企业有效运行, 获得可观的收益, 也会将经济秩序引向良好发展的轨道。目前, 我国正不断改革经济体制, 完善会计管理体制, 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需要。在财政部门、民间组织和会计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 我国的会计管理体制会越来越好, 经济发展也会更加迅速。

参考文献

[1]曲瑞友.论中国当前会计管理体制的创新及其模式选择[J].经济师, 2001 (8) .

[2]张萍.对会计管理体制创新模式和发展规律的思考[J].审计与理财, 2004 (11) .

技术+管理 育种研究也需要管理 篇11

如何才能提升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水平呢?宏观层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和《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都对此做出了充分的论述。简言之,就是要建立以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为主体的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和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研究相结合的新型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体系。但在微观层面,从管理的角度,还需要明确几个问题,什么是现代农业育种研究?现代农业育种研究是可管理的吗?如果是可管理的话,管理应该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又应该如何来进行管理呢?这不仅仅是育种科研人员关心的话题,也是种业相关政府部门、种业企业管理者关心的话题,在一定程度上,后者更甚。

《现代农业育种研究管理》一书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解答,难能可贵的是本书作者虽然长期从事农业育种科研和管理一线工作,但其视野和思路却不局限于此。在《现代农业育种研究管理》这本书中,作者基于国内外育种研究的大量实践,用现代创新管理理论与方法,对现代农业育种研究管理的理论基础、育种目标、战略管理、团队建设、资源联合以及成果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什么是现代农业育种研究,作者认为,现代农业育种研究是相对于传统育种而言的,在育种目标上,现代农业育种不仅仅要求提高产量、改进品质,还要增强对多种病虫害及环境胁迫的抗耐性、广泛的适应性,更重要的是加强对现代农业生产、市场的适应性。在育种方法方面,除了传统的育种手段外,现代农业育种大量运用人工诱变、倍性育种、远缘杂交、细胞工程、分子设计、生物信息和基因操作等多学科技术。在育种效率上,得益于遗传规律的进一步揭示和快速精确的鉴定方法,育种的效率大大提高。

现代农业育种研究管理具有持续性、动态性、综合性及创新性等方面的特征。作者认为,育种目标的制定与管理、战略管理、团队建设、资源联合以及成果管理是现代农业育种研究管理的基本要素,其中,从战略的高度出发制定目标、建立高效的团队、充分利用好外部资源以及创造支持创新的机制和环境是成功的现代农业育种研究管理的基本模式。

即使如此,在对国内外众多育种研究案例的剖析后,作者指出:对于每一个育种研究组织来说,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创新之路,就是根据自身的组织和技术特点,对一般意义上的育种研究模式进行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农业育种研究管理就是一个通过整合组织关键行为使之成为一种有效模式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研究 篇12

一、当前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所存在的问题

(一) 以事后应对为主的应急管理观念过于落后

当前, 我国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制主要是针对事件发生后的处理工作, 这种传统的应急处理措施使其处于被动的地位。应急管理机制应是以预防为主, 并及时对事件发生的过程以及所造成的影响进行处理, 整个过程是对突发事件进行动态监管的过程, 因此, 应急管理应是主动且有意识的处理突发事件, 从而将突发事件的影响降至最低。

(二) 防灾演练意识薄弱, 缺乏群众参与

长期以来, 在社会整体意识里, 对于紧急事件应急处理的主要承担者应该是政府, 并将其划分在政府的义务职责之内。因此, 我国社会民众当前对防灾演练等活动的重要性缺乏意识, 单纯的依靠政府的指导和应对, 致使当突发事件发生时, 群众就会乱了阵脚, 在恐慌心理的刺激下, 社会稳定秩序失衡, 这不仅给民众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影响, 也扰乱了社会安定的秩序。比如在SARS爆发时期, 由于社会整体的恐慌致使民众出现抢口罩、板蓝根等物资;再如H7N9期间, 恐慌的社会氛围致使民众抵制家禽类产品, 尤其是鸡肉、鸡蛋等鸡产品。与此同时, 由于我国在应急教育等方面缺乏重视, 致使一旦出现紧急事件, 民众自救能力过弱, 进而造成损失、伤亡的情况较多。

(三) 缺少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方面的人才

当前, 我国的专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 缺少专业的救援人才, 一般情况下, 都是由武警和消防官兵承担, 在大型紧急突发事件中, 还会有解放军以及社会民众的参与, 而当前, 国外发达国家在应急管理方面, 已经具备成熟有素的专业人才队伍。与此同时, 当前我国还缺少关于应急管理方面的研究人员, 因此, 这就阻碍了我国应急管理制度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并且我国也缺少在相关方面的培训机制, 从而阻碍了专业人才的培养与成长。

(四) 应急联动系统尚未形成系统化

当前, 我国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方面, 缺少统一的协调指挥中心, 这种粗放式的管理模式致使各个应急部门之间处于分散的状态, 从而阻碍了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1]。缺少沟通协作的应急协调指挥部门, 无法实现对社会资源的充分整合与利用, 进而延误了应对的进程和时间。当前, 我国实行的应急管理办法中将协调指挥的权利集中于中央, 而各地方政府只是扮演着配合的角色。发达国家在应急指挥协调中, 将权利给予了各地政府, 国家只是予以配合, 帮助地方政府解决其无法解决的难题, 这不仅提高了应急处理的效率, 还明确了地方政府的职责, 从而督促地方政府更好的实施应对措施。

(五) 应急管理方面的法律体系不够健全

相关方面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 我国很多行业的应急法律法规通常都是以条例形式进行明确的, 这样的方式无法起到法律的约束性与强制性。第二, 很多应急法律法规的相关条款都过于泛泛, 设置缺少相关方面的应急条款;第三, 多数都是针对单一的突发事件, 专业性过低, 缺乏实践的指导意义。

二、完善我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体制的途径

(一) 丰富应急管理部门的层次, 加强地方应急管理部门的权利

这就要求中国当前要吸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成立专门从事应急管理的机构, 并将权利下放到地方, 从而形成以地方政府为主体, 国家进行宏观调控, 并充分发挥自身的协助作用, 形成多层次的应急管理部门。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应急管理工作能够及时有效的制定解决方案, 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从而在第一时间内将突发事件的范围以及危害降至最小。与此同时, 要充分调动非官方的力量, 组建成公共组织类型的应急管理队伍, 以更好的完善应急管理部门的结构, 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2]。

(二) 强化对防灾演习重要性的认识, 充分调动民众积极性

当前, 澳大利亚的应急管理体系中, 最为突出的一点便是积极动员民众参与到应急管理中。因此, 当前根据国外现有的先进经验理论, 我国应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从根本上完善应急管理体制。这就要求在建立社会动员机制的基础上, 提高对防灾演习重要性的认识, 并加大对突发事件应对措施方面的宣传与教育工作, 从而强化民众自救的能力。与此同时, 要重视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 如志愿者团体等,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最终形成以政府应急管理为中心的社会联动机制。

(三) 加大对应急管理方面人才的培养力度

针对当前我国应急管理工作的具体需求, 要求国家要重视相关方面人才培养, 并根据管理需求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 包括应急管理的决策型人才、指挥型人才、信息处理技术方面的人才等, 从而完善应急管理机制, 以满足不同岗位的实际需求, 充分发挥应急管理各个阶段以及各个阶层的作用。同时, 要加强应急管理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从而全面的吸收并引进当前国际上先进的应急管理体制, 以更好的为我所用[3]。在培养相关人才方面, 要注重培养应急管理方面的研究性人才, 从而深入探讨并研究突发事件各个阶段的形成机理, 以有效针对突发事件的各个阶段采取措施, 最终实现将突发事件所带来的危害与损失降至最低。

(四) 积极实现应急管理的系统化

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系统, 能够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且有效的信息, 从而强化管理决策信息的准确性。当前, 我国现阶段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尚未完全成熟, 这就要求要将当前的先进技术引进于系统中, 如GPS, GIS等, 从而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系统, 提高应急管理的预测能力, 并为应急管理的指挥、调度等工作提供科学的信息。除此之外, 要重视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综合性, 在不断完善的同时, 要做好对管理平台信息安全的保障工作, 使用安全且高效的运行系统, 并将应急系统与防火安全系统进行完善, 以确保信息的安全性, 从而能够及时且准确的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相应的信息。

(五) 健全应急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

当前, 发达国家的应急管理体系已趋于完善,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针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制定了完善的法律法规, 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因此, 我国应积极的吸收这一经验, 健全应急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这就要求国家要根据当前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实际需求, 完善相关方面的法律条款, 以使应急管理工作有法可依, 与此同时, 地方政府要根据各地方的实际情况, 颁布相应的法律补充条款与条例, 从而以法律规范应急管理工作的责任与义务, 并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相应的工作准则。

三、总结

综上所述, 当前我国的突发事件频发, 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 都需要应急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 根据当前所存在的问题, 不断的进行自我完善, 以将突发事件的破坏能力降至最低, 从而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薛澜, 钟开斌.突发公共事件分类、分级与分期:应急体制的管理基础[J].中国行政管理, 2010, 5 (02) :120-122.

[2]范维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科学问题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科学基金, 2011, 12 (02) :73-75.

上一篇:要点施工技术下一篇:教育的追求和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