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施工技术(精选12篇)
要点施工技术 篇1
植筋技术是在需连接的旧混凝土构件上根据结构的受力特点, 确定钢筋的规格、数量、位置, 在旧构件上经过钻孔、清孔, 之后注入植筋粘结剂, 再将钢筋插入孔中, 使之固定。由于粘结剂固化后形成对钢筋的握裹, 从而实现了对钢筋的锚固, 满足了加建结构在使用功能上的新要求。
1 植筋技术加固原理
植筋技术加固的主要原理是:先用植筋胶使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在一起, 植筋胶对钢筋有锚固力, 从而使锚杆与基材产生的粘接强度和机械咬合力承担受拉载荷;当植筋达到一定的锚固深度, 并且植入的钢筋具有很强的抗拉力时, 浇注新混凝土, 使新旧钢筋混凝土达到有效连接, 从而共同作用、整体受力。
作为一种新型的加固技术, 植筋技术具有工作面小、工作效率高、适应性强、适用范围广、锚固结构的整体性能良好、价格低廉等优点。此外, 植筋技术不仅减少了加固改造工程的工程量, 还减轻了对原有结构构件的损伤。这是因为连接新、旧构件时, 只需在植筋部位钻孔, 再利用化学锚固剂作为钢筋与混凝土的粘合剂, 就能使钢筋与混凝土达到良好粘接, 而不必再进行大量的开凿挖洞。如今, 植筋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加固及混凝土的补强工程中。
2 植筋施工工艺
1) 清理出工作面、放线定位。植筋施工的工作面要求质地坚硬、强度高, 在结构专业放线的基础上放出初始钻孔位置线;
2) 标记原结构钢筋位置。通常要先确定原钢筋的位置, 在初始放线基础上探出梁板、原墙、柱的钢筋, 以便根据钻孔部位钢筋的密集程度以及钢筋位置采取不同的施工措施。第一, 钻孔部位钢筋过密, 无法按照设计要求位置钻孔时, 可在其附近钻一附加孔洞植入钢筋, 原钢筋仍按正确位置放置;第二, 如果钻孔偏移距离≤35mm, 则可在其间焊接长为5d的适当规格的联系筋, 焊接采用双面焊, 每隔600mm焊一个联系筋, 使其受力转移;第三, 当偏移距离>35mm时, 则可采用联系筋将其联系在一起并且转移受力, 采用双面焊, 每间隔800mm设一道;
3) 放出钻孔位置十字交叉线、填写钻孔孔位预检表、验收;
4) 固定水钻并钻孔;
5) 清孔并保护好孔洞。清孔时先用棉丝清除孔内积水及渣土, 再用压缩空气或专用吹风机吹净。孔洞清理干净后应注意保护, 为了防止水分、灰尘等杂物的进入, 保持孔内的干燥清洁, 应用棉丝堵住孔口;
6) 植筋前清洗打磨钢筋。植筋前必须清理钢筋表面, 以确保能有效粘结。如果钢筋没有严重锈蚀, 应用角向磨光机或钢丝刷将埋植部分的杂物、浮锈清刷干净。此外, 粘有油污的钢筋, 应用丙酮进行清洗;
7) 隐检。填写隐检表, 报请验收, 检查合格证及批号, 经核准验收后方可进行作业;
8) 调胶、注胶、插筋。植筋时所使用的结构胶对金属及非金属均具有很高的粘结强度, 它以分子原料为主体, 是一种双组合高强粘结剂。拌胶前先用计量工具, 按结构胶所需用量提取A料和B料, 其重量比宜为100:0.5~100:2.0, 然后搅拌均匀, 最后将占孔体积80%以上的量的结构胶送入孔内。
3 植筋工程的质量要求
应通过现场抗拉拔试验来确定植筋的实际抗拉拔性能, 以确保所植钢筋满足受力要求。因为植筋工程一旦出现质量问题, 轻则耽误工期, 重则要对整个加固工程重新返工, 甚至还要调整加固改造方案。因此, 在植筋施工中, 施工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植筋是混凝土浇注硬化后再植入钢筋的一种技术, 一般来说, 钢筋承受的所有荷载都要通过胶粘剂的连接传递给原有结构, 所以粘结质量的好坏决定了加固改造工程的成败。国家《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JGJ 145-2004) 对植筋的施工质量提出了具体要求。
4 植筋破坏的原因分析
1) 钢筋表面处理措施不当。建筑施工中钢筋分为圆钢筋和螺纹钢筋两大类, 但是直径8mm的圆钢比1毫米以上的螺纹筋检验值要小得多, 主要原因在于同样直径的圆钢与胶体接触面积较螺纹钢小, 且没有螺纹钢表面凸出的横肋对混凝土的挤压产生的机械咬合力。因此, 圆钢施工可靠性不如螺纹钢, 且容易发生钢筋被整体拔出, 但胶体未出现破坏的现象。螺纹钢的表面除油除锈除尘不彻底, 圆钢的表面有刻痕都属于钢筋表面处理不当;
2) 清孔措施不当。清孔是植筋工艺中的关键工序, 检测发现, 30%的非达标破坏是因为清孔措施不当。清孔不彻底表现为:当胶粘剂和钢筋作为一个整体从混凝土里拔出时, 胶层表面有明显的灰渣或泥浆。清孔时先要反复用硬毛刷刷孔壁, 再用干净无油的压缩空气吹出灰尘, 如果孔壁上有油污, 应用干净棉布沾少量丙酮或酒精擦干净;
3) 胶粘剂配合比例不准确。统计资料表明, 有6%的破坏是因为配比误差较大。施工中, 熟练工人往往没有准确称量胶粘剂, 而是凭经验配合。一旦误差超出允许范围, 就会出现达到了固化时间而胶体不能固化的现象。与正常胶体相比, 没有固化的胶体较软且颜色上存在差别;
4) 注胶不饱满。注胶不饱满导致的粘结力不够是产生非达标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具体施工过程中, 注胶不饱满往往是以下原因造成的:第一, 施工方偷工减料或施工器具不能保证从孔底开始注胶;第二, 在水平或竖直往上植筋时未采取防护措施或者混凝土内部存在较大孔洞导致胶液流失, 出现严重漏胶的情况。钢筋和混凝土是依靠胶体连接的, 胶体与混凝土及钢筋接触面积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植筋锚固力的大小, 因此, 注胶不饱满常表现为胶体跟钢筋整体被拔出, 且胶体薄厚不均匀。
5 结论
植筋技术的应用研究, 解决了工程结构由于使用功能变化、结构老化等原因而需结构加固的问题, 还解决了由于设计缺陷、装潢、施工遗漏等原因造成的结构加固问题。总而言之, 植筋作为改造加固的常用工艺, 其施工质量是稳定可靠的, 通过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 并通过权威检测机构的检测认定, 完全可以满足施工对质量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林, 李莹, 曾兆青.建筑工程中植筋技术应用研究, 2006.
[2]郭俊雄.浅谈植筋技术加固原理及施工质量的控制, 2009.
[3]彭文波, 彭勃, 单远铭.植筋施工质量的统计分析, 2006.
[4]张志强.植筋锚固技术, 2001.
要点施工技术 篇2
一、消防系统施工内容包括:
1.消防自动报警系统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3.消火栓系统 4.应急照明系统 5.图示灭火器
6.防漏电火灾探测 7.配电室气体灭火系统 8.图纸范围内其他消防内容 9.防排烟系统
10.含正压送风系统 11.防火卷帘系统
12.通风(送、排风)系统 13.消防防火门
二、消防系统的施工技术要点
(一)灭火系统的安装技术要点 1.消火栓灭火系统
(1)消火栓灭火系统的室内消火栓给水管道若管径≤100mm时,采用螺纹连接;大于100mm采用法兰或卡箍式连接。阀门通常采用闸阀或蝶阀。
(2)消火栓箱安装分为明装、暗装和半明装,管道通过钢筋混凝土水箱壁,应安装刚性或柔性防水套管。安全阀、压力表、泄水管、水位指示器、消防水泵等,应符合规范要求。安装在室外的地上、地下式消防水泵接合器,温度在-20℃以下时应采取相适应的保温措施,以防冻结。
(3)安装消火栓水龙带,水龙带与水枪和快速接头绑扎好后,应根据箱内构造将水龙带挂放在箱内的挂钉、托盘或支架上。
(4)箱式消火栓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栓口应朝外,并不应安装在门轴侧;栓口中心距地面距离、阀门中心距箱面距离、消火栓箱体安装的垂直度应符合相关要求。
(5)室内消火栓系统安装完成后应取屋顶层(或水箱间内)试验消火栓和首层取二处消火栓做试射试验,达到设计要求为合格。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供水设施安装时,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采取防冻措施。消防水泵、消防水箱、消防水池、消防气压给水设备、消防水泵接合器等供水设施及其附属管道的安装,应清除其内部污垢和杂物。安装中断时,其敞口处应封闭。消防供水管直接与市政供水管、生活供水管连接时,连接处应安装倒流防止器。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网采用钢管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 8163)、《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3091)的要求。当使用铜管、不锈钢管等其他管材时,应符合相应技术标准的要求。
(3)管道连接后不应减小过水横断面面积。热镀锌钢管安装应采用螺纹、沟槽式管件或法兰连接。
(4)喷头安装应在系统试压、冲洗合格后进行。喷头安装时,不得对喷头进行拆装、改动,并严禁给喷头附件任何装饰性涂层。喷头安装应使用专用扳手,严禁利用喷头的框架施拧。
(5)当喷头的公称直径小于10mm时,应在配水干管或配水管上安装过滤器。
(6)报警阀组的安装应在供水管网试压、冲洗合格后进行。安装耐应先安装水源控制阀、报警阀,再进行报警阀辅助管道的连接。水源控制阀、报警阀与配水干管的连接,应使水流方向一致。报警阀组安装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报警阀组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明显位置,距室内地面高度宜为1.2m;两侧与墙的距离不应小于0.5m;正面与墙的距离不应小于1.2m;报警阀组凸出部位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5m。安装报警阀组的室内地面应有排水设施。
(7)水力警铃应安装在公共通道或值班室附近外墙上,应方便检修。
3.干粉灭火系统管道包括气体管道和干粉管道,这两种管道要求洁净,不能锈蚀。
4.泡沫灭火系统
(1)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前应对泡沫发生装置、泡沫比例混合器、泡沫液储罐、消防泵或固定式消防泵组、消火栓、阀门、压力表、管道过滤器、金属软管等设备及零配件进行外观检查。
(2)泡沫液储罐的安装位置和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规定时,泡沫液储罐四周应留有宽度不小于0.7m的通道,泡沫液储罐顶部至楼板或梁底的距离不得小于1.0m。消防泵房主要通道的宽度,应大于泡沫液储罐外形的最小尺寸。
(3)泡沫比例混合器安装时,液流方向应与标注的方向一致。带压力储罐的压力式泡沫比例混合器应整体安装,并应与基础牢固固定。压力式泡沫比例混合器安装在压力水的水平管道上,泡沫液的进口管道应与压力水的水平管道垂直,其长度不宜小于1.0m;压力表与压力式泡沫比例混合器的进口处的距离不宜大于0.3m。
(4)平衡压力式泡沫比例混合器应整体垂直安装在压力水的水平管道上;压力表应分别安装在水和泡沫液进口的水平管道上,并与平衡压力式泡沫比例混合器进口处的距离不宜大于0.3m。
(5)管线式、负压式泡沫比例混合器应安装在压力水的水平管道上,吸液口与泡沫液储罐或泡沫液桶最低液面的距离不得大于1.Om。
(6)液上喷射的横式泡沫产生器应水平安装在固定顶储罐罐壁顶部或外浮顶储罐罐壁顶端的泡沫导流罩上;液上喷射的立式泡沫产生器应垂直安装在固定顶储罐罐壁顶部或外浮顶储罐罐壁顶端的泡沫导流罩上;距高倍数泡沫发生器的进气端小于或等于0.3m处和发泡网前小于或等于1.Om处不应有遮挡物。
(7)泡沫喷头的安装应在系统试压、冲洗合格后进行;安装应牢固、规整,不得拆卸或损坏喷头上的附件;应安装在被保护物的上部,并应垂直向下,其坐标及标高的允许偏差应满足相关规定。
5.气体灭火系统
(1)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前应对灭火剂贮存容器,容器阀、选择阀、液体单向阀、喷嘴和阀驱(起)动装置等系统组件进行外观检查。系统安装前应检查灭火剂贮存容器内的灭火剂充装量与充装压力,并对选择阀、液体单向阀、高压软管和阀驱(起)动装置中的气体单向阀逐个进行水压强度试验和气压严密性试验。
(2)组合分配系统的集流管宜采用焊接方法制作。焊接前,每个开口均应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制作。
(3)灭火剂输送管道的无缝钢管采用法兰连接时,应在焊接后进行内外镀锌处理。管道穿过墙壁、楼板处应安装套管。
(4)容器的储存区域不允许无关人员进入。二氧化碳储存容器(瓶组)及配套的容器阀、单向阀和集流管应设置在专用房间内,安装在有可能引起爆炸危险的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等场所的气体灭火管道,应设防静电接地装置。
(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技术要点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配管、布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2.火灾探测器分成感温、感烟或感光探测器、气体探测器和复合探测器五种基本类型。探测器安装距墙壁、粱边的水平距离≥0.5m。探测器周围不应有遮挡物。探测器至送风口的水平距离≥1.5m。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当倾斜安装时,倾斜角≤45℃。
3.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安装在墙上距地面(楼)高度1.5m处。应安装牢固,并不得倾斜。按钮的外接导线,应留有10cm以上的余量。
4.火灾报警控制器在墙上安装是,其底边距地(楼)面高度≥1.5m处。落地安装时,底边高出地坪0.1-0.2m。控制器的主电源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控制器的接地应牢固。
5.消防控制设备在安装前,应进行功能检查,消防控制设备外接导线的端部,应有明显标志。
6.系统的工作接地线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电缆金属管,工作接地线与保护接地线必须分开,保护接地导体不得利用金属软管。
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调试前,先对探测器、区域报警控制器、集中报警控制器、火灾报警装置和消防控制设备等逐个进行单机通电检查,正常后方可进行系统调试。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电后,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对报警控制器进行各项控制功能和联动功能检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继续运行120h无故障后,填写调试报告。
(三)高层建筑送风、排烟系统施工要点 1.防火阀应单独吊装。从防火墙至防火阀的风道应采用厚度为1.5mm以上的钢板制作。防火阀、排烟阀(口)的安装位置应正确;防火分区隔墙两侧的防火阀,距墙表面不应大于200mm。
2.送风、排风口的安装,须在风口外配δ=2.0mm钢制法兰短管,并将法兰固定在风管上,然后将送风口外框固定在短管上,最后将百叶风口和防火阀连接。
3.通风排烟管道材质和制作要求,排烟系统风管板厚若无要求,可按高压系统风管板厚选择。非金属复合风管板材的覆面材料必须为不然材料,具有保温性能的风管内部绝热材料应不低于难燃B1级。风管制作所采用的连接件均为不燃或难燃B1级材料。
道桥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篇3
【关键词】 道桥施工;技术要点;防水路面
引言:道桥工程是有效连接公路的基础性设施,在复杂地域间公路需要道桥工程做到有效地连接,这会使公路的网络和交通的能力得到不断地扩展和延伸。当前,在高等级的公路和城市道路升级的过程中,对于道桥工程有着大量的应用,道桥工程的质量高低已经成为整个交通系统能力和功能的标志。所以,我们应当从认知道桥建设的实际出发,从社会需要、公路需要和经济建设需要的高度对道桥施工进行再次认知,将整个道桥施工过程进行重新分解与划分找到道桥施工技术运用的主要环节和关键控制部分,以道桥施工技术的强化为契机做好道桥施工中混凝土项目、道桥过渡段施工、道桥防水路面施工等过程,找到形成道桥施工质量的关键点和技术重点达到对道桥施工质量的完全控制,以便实现道桥施工的综合
目标。
1.道桥工程施工的特点
1.1工程产品的多重性
在道桥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其工程产品具有多样性和多重性,并且各有特点和划分,也就是把路桥工程管理工作变得相对要复杂和多变一点,同时也在管理上增加了难度。在不同区域、不同生态环境、不同地理条件下,即使这些工程产品有着相同的使用功能和工程类型,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质量差异。另外,由于工程产品类型多样,使用的类型也同样增多,所以在施工方法方式上则有很大的不同之处。
1.2工程的流动性
在道桥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不断跨越地域和地区作业,因此流动性较大,在生活上将会造成很多不便之处,而且在施工时经常会在乡村以及较为偏僻的野外作业,施工的工作人员的生活单调而乏味,大大降低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道桥工程施工建设。
1.3工程的质量管理难度大
在道桥施工工程中涉及的施工范围较广,因此也会给质量管理带来一定的不稳定性,尤其是在这样复杂而系统的工作中,如果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够,那么就容易导致在道桥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不能按标准进行。[1]
2.道桥施工技术要点
2.1混凝土项目的技术要点
一方面道桥施工中要做好混凝土质量的控制肖前的道桥工程中混凝土项目是根本的施工过程,混凝土又是最主要的结构材料加果出现混凝土的问题就能够导致道桥出现裂缝、破损的问题严重影响混凝土桥梁的结构性能和安全。因此要重点做好混凝土材料的控制,以此来确保混凝土质量。当前道桥出现了大跨越和高自重的趋势,在混凝土选择中要将轻质、高强度和耐久性好的混凝土作为首选,这样可以有效克服道桥因为结构和跨度而出现的自重过大和裂缝控制困难等弱点,从而达到在稳定道桥结构、控制道桥成本的基础上,保证道桥施工的质量和速度。
2.2道桥过渡段施工的技术要点
一方面要控制好道桥地基的沉陷加果道桥地基施工出现土质问题例如含水量大、负荷能力弱、空隙率大、抗剪能力弱等问题观日会在道桥自重、车辆和设备荷载的作用下形成沉降,影响道桥的连续性和安全性。要在地基施工中控制好土质避免地基沉降的发生肩助于道桥过渡段保持形态与功能确保道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于具体的过渡段工程来讲,主要的技术要点包括科学的选择道桥过渡段路堤的填充材料,要在填筑前对土壤进行科学的试验,选择较为适宜的填筑土壤,实现路基的水稳定和压实性的保证;另外要合理的设置道桥过渡段缓和处理方式,应该在刚性桥面和柔性路面间做好缓和处理,通过必要的衔接处理实现道桥的强度和有效过渡,进而预防出现桥头跳车的情况。
2.3防水施工路基面施工的技术要点
道桥路基面防水质量关系到道桥使用的寿命加果水渗入混凝土里会使钢筋锈蚀从而导致水泥混凝土胀裂和路桥结构的破坏尤其是钢箱式桥梁由于水的腐蚀造成钢结构强度破坏更为严重。[2]以下将简单介绍几种相应的处理措施。在道桥水泥混凝土路基浇筑后要根据道桥施工技术的要求在初凝阶段使用钢丝刷进行表面拉毛处理这样可增加道桥路基面的粗糙度,以增加道桥路基面与道桥防水层和沥青路面铺装施工后的钻结力。道桥防水施工路基面处理的粗糙度和深度要适合所选用防水材料的需要。另外就是可以通过铣刨机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开挖翻修等清除处理,将道桥水泥混凝土路基表面的浮浆清除干净,有利于提高道桥路基面与道桥防水层和沥青路面铺装的粘结强度。
3.关于防水施工路基面的注意事项
3.1道桥防水施工路基面拉毛处理
对道桥水泥混凝土路基的浇筑完成之后,注意应当在初凝阶段使用钢丝刷进行表面的拉毛处理。这样的拉毛处理,不仅可以增加道桥路基面的粗糙度,而且还能增加道桥路基面与道桥防水层和沥青路面鋪装施工后的粘结强度。因此,一定要注意在道桥防水的施工措施中进行拉毛处理。但是,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道桥防水施工路基面处理的粗糙度和深度必须要适合所选用防水材料的需要。
3.2道桥防水施工路基面浮浆
对于道桥防水施工路基面的浮浆,一般都是使用铣刨机来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开挖、 翻修以及沥青路面拥包、网纹、油浪、车辙等方法进行清除处理。这也是道桥防水施工工程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工作,将道桥水泥混凝土路基表面的浮浆清除完毕之后,最为明显的效果是道桥路基面与道桥防水层和沥青路面铺装的粘结强度的大幅度增强,其次就是可以使路基面的强度大大增加。
3.3增强道桥工程的防水功效
在实际道桥工程建设中,提高道桥的防水功效尤为重要。为了大幅度提高防水功效,就必须要处理暴露水泥混凝土路基面的一些细微的缺陷。在道桥施工完成后,在道桥水泥混凝土的基础上,可能会产生较多的细微裂纹。这些细微的裂纹一般都隐藏在路基面的浮浆里,打毛处理能够有效的使的这些细微裂纹从浮浆中暴露出来,这样使得道桥工程的防水层能直接渗透与封堵。另外也可以通过凿毛机来处理这些细微的裂纹,从而大幅度提高混凝土表面附着力,并且增加新老水泥混凝土的结合度,确保水泥混凝土公路浇筑能够形成一个整体。
4.结语
总而言之,道桥建设作为新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材料、机械、设备工业相应发展,这为我国道桥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3]在材料、技术、设备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道桥施工进入了快车道肖前要突出道桥施工技术的核心作用把握道桥施工的实际特点,以混凝土、过渡段和防水处理等环节的强化为中心充分发挥道桥施工技术的价值在合理运用道桥施工技术的同时确保道桥施工质量实现道桥建设对经济、发展、社会的综合贡献与价值。应该把握好道桥施工技术中的要点,确保道桥施工的质量,为营造道桥施工的精品而努力,达到对道桥和交通事业发展的基础性贡献。
5.参考文献
[1]赵永辉,刘桂玲.桥梁混凝土施工裂缝的产生原因及防治策略[J].中国军转民2011(12):42-43.
[2]鲁喜文.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平整度提高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1,(15):115-116.
道路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篇4
1.1 施工设备选用
路面施工对于施工设备的选择是极其严格的。通常情况下必须采用大型机械设备进行施工作业,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推土机、平地机、装载机及其他压路机械设备。推土机必须将土料均匀的压平, 然后装载机才能将土料不断进行摊铺, 待此环节完成后再用平地机进行压实精平, 每道工艺都是环环相扣的, 不容有任何闪失, 对此针对每段施工作业的机械设备都要进行严格的审查, 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机械设备进行施工作业, 确保其质量。
1.2 摊铺整平工作
(1) 土方填筑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的方法。路基填筑前, 在边桩位置堆30cm高的土柱并用白灰标示, 用以控制摊铺厚度, 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不应超过30cm;然后用平地机对整个作业面进行精平。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 不得小于8.0cm。 (2) 路堤填土宽度每侧应宽于填层设计宽度50cm, 压实宽度不应小于设计宽度, 最后削平, 确保路基边缘的压实度。 (3) 在两个工作面交接处, 不在同一时间填筑, 则先填地段, 按照1:1坡度分层留台阶。若两地段同时填筑, 则需要分层相互交叠衔接, 其搭接长度, 不得小于2.0m。
1.3 压实作业
(1) 合理选用压实机具。 (2) 掌握土层含水量:使其处于最佳含水量±2%范围内时开始碾压。 (3) 有条件时应做试验段, 以便取得路基或基层施工相关的技术参数。
2 路基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在道路施工中, 软土路基是最常见的一种施工技术, 也是一种相对难度较高的施工作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变化发展, 对于道路施工中软土路基施工也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故此在进行软土路基施工时, 必须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及合成材料进行施工, 以此确保软土路基的质量。但是在实际道路施工中, 却有很多因素影响着软土路基施工的质量。首先, 施工人员必须依据施工现场情况进行合理的地基稳定, 避免出现滑动变形等问题。针对路基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要加强其质量监督管理, 利用现代化先进的技术改变原有的碾压方法, 增强路基自身的承载力。此外, 为了更好的提升合成材料的使用率, 必须控制好其配合比, 一定程度上增强路基车辆承载力。近年来, 随着道路施工建设的不断完善与壮大, 在道路施工中采用新技术进行软土路基压实已经逐渐被重视, 且完全符合路基建设施工标准要求。
2.2 路基填筑与压实
在道路施工中对于路基填筑与压实都有着严格的标准与要求, 所以施工时必须控制好填筑材料的质量及粒径大小, 保证上路床、下路床及路床底等填筑都符合规范标准。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 填筑强度及粒径大小很难被掌控, 这就需要建筑施工人员对其进行研究与分析, 最终选择强度高、粒径大小符合实际施工需要的填筑材料。然后通过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法对路基进行压实, 通常采用大型压路机进行碾压, 这种压实其效果很好。
2.3 路基排水
沟槽排水。沟槽排水可通过夯拍表层、三合土 (水泥:砂:炉渣=1:5:15, 石灰:黏土:小砾石=15:50:35) 或四合土 (石灰:水泥:砂:炉渣=1:3:6:9) 捶面、卵石护面、干砌片石护、浆砌片石护面和拼装式混凝土护面等措施。跌水与急流槽。 (1) 跌水与急流槽必须采用浆砌结构或混凝土结构, 跌水的台阶高度可根据地形、地质等条件决定, 多级台阶的各级高度可以不同, 其高度与长度应之比与原地面坡度相适应。 (2) 急流槽的纵坡不宜超过1:1.5, 同时应与天然地面坡度相配合。当急流槽较长时, 槽底可用几个纵坡, 一般是上段较陡, 向下逐渐放缓。
3 道桥施工技术要点
3.1 道桥防水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在整个道路施工过程中, 防水施工技术是极其重要的一项施工工艺, 对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及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对此, 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路基浇筑完成后, 初凝阶段必须加强对混凝土表面的拉毛处理, 这样不仅仅能够增强道路路面的粗糙程度, 更加有利于路面与道路防水层之间的粘结力, 提高了道路防水的可靠性。此外,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 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对于防水性能的影响, 其最主要的体现之一就是水泥混凝土裂缝现象的产生。混凝土裂缝可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下而发生的, 这种情况的发生不仅仅会破坏防水层的抗渗透能力, 更加会影响道路施工质量。此时可以利用凿毛机进行施工作业处理, 从而提升新旧混凝土的结合度, 进而确保道路施工浇筑的完整性, 提升了整体了性能。最后, 在整个混凝土浇筑完成后, 要针对路基表面浮浆进行适当地处理, 针对路面网纹、车辙等印记利用铣刨机进行清理, 确保其质量。
3.2 道路桥梁过渡段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在道路实际施工过程中, 针对过渡段施工工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 选择合格的路堤材料。在实际道路施工前必须针对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合理的调查分析, 利用科学先进的施工工艺对各种道路施工土壤进行测试, 从而选择最优质的土壤路段作为路堤填土材料, 选择好的路堤填土材料这样不仅仅可以保证其道路施工质量, 更加可以通过材料提升其抗渗透能力。第二, 在施工中为了减轻车辆的承载力, 需要在道路施工中设置缓和过渡带, 减少其冲击力。针对不同施工段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 尤其是针对软土路基路段施工时, 必须增强其缓和过渡带的设置, 减少对路桥的影响。第三, 道路施工中, 要设置土工格栅, 以便更好的分散路基承载力, 提升道路的整体使用寿命。土工格栅具有很好的应变分散能力, 不仅仅可以约束土体的侧向变形, 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路基的稳定性。对于防止道路不均匀沉降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但此施工工艺也需要更好的理论基础知识及施工工艺水平, 施工人员要根据施工具体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 根据其土工格栅特有的规律性进行建筑施工。减少道路路基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对其产生的破坏, 同时, 土工格栅与路基之间的摩擦力降低了桥台背局部的承载力, 进而减少了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发生。
3.3 道桥施工材料的技术控制要点分析
首先, 从材料的选择角度进行分析。在选择水泥的过程中, 需要满足施工规范的要求, 水泥的细度要适中, 早期的强度不能够太高。掺合料的选择要科学, 以便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混凝土的内部组成, 改善混凝土结构性能, 更好的保证其耐久性、高强度的优势。对于外加剂的选择, 需要保证其与水泥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并且能够根据施工需要很好的控制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保证其密实度, 并降低坍落度的损失。其次, 要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控制这一问题的时候, 一定要弄清楚配合过程中所需要的参数因素, 即水胶比、砂率、掺合料、水和水泥用量等因素。对于水胶比的选择, 需要保证其满足设计的强度等级要求, 并且要满足原材料的需要。
4 结束语
总之,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各种新工艺、新材料广泛的应用于工程建设中, 对施工技术有了更高的挑战。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需要施工人员不断学习先进的施工技术, 提高综合素质, 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执行操作, 保证工程优质高效的完工, 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海艇.道路施工中的技术管理探讨[J].科技信息, 2010, 16:339+342.
[2]刘洁.强化道路施工技术严格控制施工质量[J].科技资讯, 2012, 24:37.
网络工程布线施工技术要点 篇5
网络工程经过调研,确定方案后,下一步就是工程的实施,而工程实施的第一步就是开工前的准备工作,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设计综合布线实际施工图。确定布线的走向位置。供施工人员、督导人员和主管人员使用。
2)备料。网络工程施工过程需要许多施工材料,这些材料有的必须在开工前就备好料,有的可以在开工过程中备料。主要有以下几种:
? 光缆、双绞线、插座、信息模块、服务器、稳压电源、集线器等落实购货厂商,并确定提货日期;
? 不同规格的塑料槽板、PVC防火管、蛇皮管、自攻螺丝等布线用料就位;
? 如果集线器是集中供电,则准备好导线、铁管和制订好电器设备安全措施(供电线路必须按民用建筑标准规范进行);
? 制定施工进度表(要留有适当的余地,施工过程中意想不到的事情,随时可能发生,并要求立即协调)。
3)向工程单位提交开工报告。
2.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
1)施工现场督导人员要认真负责,及时处理施工进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协调处理各方意见。
2)如果现场施工碰到不可预见的问题,应及时向工程单位汇报,并提出解决办法供工程单位当场研究解决,以免影响工程进度。
3)对工程单位计划不周的问题,要及时妥善解决。
4)对工程单位新增加的点要及时在施工图中反映出来。
5)对部分场地或工段要及时进行阶段检查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6)制订工程进度表。
在制订工程进度表时,要留有余地,还要考虑其他工程施工时可能对本工程带来的影响,避免出现不能按时完工、交工的问题。因此,建议使用督导指派任务表、工作间施工表。
3.测试
测试所要做的事情有:
1)工作间到设备间连通状况:
2)主干线连通状况;
3)信息传输速率、衰减率、距离接线图、近端串扰等因素。
4.工程施工结束时注意事项
工程施工结束时的注意事项如下:
1)清理现场,保持现场清洁、美观;
2)对墙洞、竖井等交接处要进行修补;
3)各种剩余材料汇总,并把剩余材料集中放置一处,并登记其还可使用的数量;
4)做总结材料。
总结材料主要有:
1)开工报告;
2)布线工程图;
3)施工过程报告;
4)测试报告;
5)使用报告;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篇6
【关键词】公路;路基;技术;分析
引言
公路运输形式灵活多样,应用的范围广,因此发展速度非常快。特别是近几年,公路已经覆盖了各个地方,满足了人们的出行需求,并且有力地带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路基在公路工程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它是承受路面负荷的主要基础,可以直接影响路面质量,因此路基施工方面一定要得到良好控制。近年来,人们不断的提高公路路基的施工技术,这不仅使路基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还有效地提高了施工效率。当然,公路路基的施工过程复杂,我们需要对它的每一个阶段进行技术分析,保证施工正常运行。
1、公路路基施工的准备工作
公路工程的建设受自然界诸多因素的影响,如高山,河流,悬崖等等,这些都造成路基施工难度加大,所以在路基施工前我们应该做好准备工作,它是路基施工的前提和基础,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
(1)现场核实和调查。当发现问题时,要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制定出更适合的设计。还可以根据调查结果,按照施工要求、施工难易程度等制定出合适的施工计划。
(2)路基放样。路基施工前,我们应根据设计图纸、图表等对地面进行复测;标识清楚路基用地界桩、路堤坡脚、路堑堑顶、边沟、取土场、护坡道等的具体位置,设置标识桩;在距中线一定位置处设控制桩并标明填挖高,保护好所有控制桩点,防止受到破坏,对被破坏的桩点要及时进行修复。
(3)施工场地的清理。在施工前要对施工现场的残渣、草木等进行清除,特别是施工过程中挖出的一些泥土。公路的路基用地中可能含有很多植物的根茎、易腐蚀物质,我们要将这些残渣土层挖除,并且要妥善处理好这些杂物,不得倒入河流湖泊中,影响水质。对路基附近的建筑物要进行加固处理。在清理表土时,为达到更好的施工效果,应该清理到一定的深度,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那些土质较好的表土。
(4)试验路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路基进行试验,要求地形、地质和环境等均具有代表性。路段长度一般在100米以上。首先要进行填料试验,确保填料的硬度和稳定性能够满足施工的要求。其次进行压实试验,确定压实工艺主要参数。最后进行填筑试验,确定过程质量控制方案和工艺。在这个过程中,试验人员要作好记录和分析,及时对施工文件进行修复。
(5)规划好临时排水。根据恢复定线确定的位置桩,挖临时排水沟,避免路基受到侵蚀,影响路基施工。同时还要综合考虑到临时排水和路基永久性排水的相互协调。
2、公路路基施工阶段的技术要点
2.1路基施工的开挖
路基施工的开挖首先要了解路基的基本情况,如土质,地下水等,技术人员需要向施工人员详细讲解,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其次,在采用挖掘机直接开挖时,要注意开挖的顺序,一般是按照设计要求自上而下进行,不能毫无目的的乱挖。当路堑较长时,可以分成若干段,开挖可以采取纵向条形的方式,将挖出的土放于路基两侧;当路堑宽度和深度较小时,挖掘可以采用纵向分层的方式;当路堑较短,且深度也不大时,可以从开挖路堑的一端或者两端开挖,逐渐向纵深挖掘。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应该根据土质的具体情况开挖沟槽,并且在沟槽边沿1m以外才允许堆放物品。开挖过程中,会有多种机型投入作业,我要根据路基的情况合理安排各种机型的工作,让不同功率的推土机和铲运机联合作业。
2.2路基施工的填料
路基填料的性能决定了公路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我们应该按照国家相关的规定选择路基的填料。当填料不能达到相应的强度时,可以掺合石灰、粗粒料等稳定性更高的材料。
填料之前,首先要对路基基底地表的杂物进行清理,横向清除至线路边桩6米以外,局部凹凸差小于30mm,平均清土厚度大于25cm,横坡坡度不小于3%。其次,对清底之后的路基进行全面洒水,洒水车的速度应该控制在每小时3~5公里。第三,摊铺填料。先用装载机进行粗平,再人工配合清除不小于300mm的石头,然后用压路机将整个断面静压一遍,再用平地机对整个断面精平。
2.3路基的压实技术
在路基压实时,用重型压路机按照先快后慢、先轻后重的原则对其进行碾压;完成静力碾压之后再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按照相关规定,高速公路的压实度应该达到95%以上。养护期间要保证路基始终处于湿润状态,防止出现路基松散的问题。
2.4路基的排水设计技术
路面长期积水会降低路基的质量和使用年限,为此,要做好路基的排水工作。排水的基本原则是结合当地的环境特征,既能充分的利用现有的条件,又能及时处理积水。他主要包括地下排水和路表排水。地下排水就是减少地下水对路基影响;路表排水就是将路面的水及时排出,防止雨水对路基的影响,对于积水量大的路基上,可以适当增加排水管的数量。
地下排水的方式有渗沟、暗沟、渗井;路表排水的方式有边沟、跌水、地表排水管、急流槽。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之后选取最合适的排水方式。
3、公路路基施工之后的防护
公路路基施工完后,要对其进行实时防护。由于公路经常会暴晒,还会遭到风雪雨水的侵蚀,这样会使混凝土结构受到破坏,出现断裂等问题,不仅影响公路的使用寿命,而且影响运输的正常进行。所以,要组建一支施工管理团队,定期对公路的路基进行维修保养,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路基的防护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坡面防护、支挡防护和冲刷防护。
(1)为了防止水流冲刷和岩土沙化,多采用种植草坪进行坡面防护。
(2)使用挡土墙对路基进行支挡防护。
(3)为了使沿河路基边坡免受冲刷,提出了冲刷防护,可以采用直接防护的方法。
4、结语
在公路建设中,路基是公路的基础,路基施工对公路质量影响很大,其工程质量好坏直接影响路面的稳定性和行车的舒适性。路基施工受外界影响大,难度系数高,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路基施工技术,保证质量,提高公路路基施工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许武文.现代公路路基施工技术现状分析.工业技术,2011.
[2]翟文静.山区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北京建筑工程学报,2011.
[3]曹丽丽.浅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
[4]肖驰.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要点浅析及质量控制.工程管理,2010.
[5]祖洪刚.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要点和防护.工程科技,2012.
作者简介
浅析道桥施工技术要点 篇7
1 道桥施工的现状
道桥施工是当前城市交通、农村公路建设、高速公路网络建设的关键, 受到资金、技术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道桥施工质量存在着各种隐患, 这导致道桥施工质量不能适合道桥施工的计划, 也不能对社会公共交通的需要产生良好的回应, 出现了对经济建设的“瓶颈作用”, 并且成为公路建设工作中难于处理的问题。新时期要加强对道桥施工的相关研究, 理顺道桥施工过程中管理、技术和组织关系, 打造新时期道桥施工的管理体系与技术系统, 这样才能确保道桥施工质量。
2 道桥施工技术的要点
2.1 混凝土项目的技术要点
一方面, 道桥施工中要做好混凝土质量的控制, 当前的道桥工程中混凝土项目是根本的施工过程, 混凝土又是最主要的结构材料, 如果出现混凝土的问题就能够导致道桥出现裂缝、破损的问题, 严重影响混凝土桥梁的结构性能和安全。因此, 要重点做好混凝土材料的控制, 以此来确保混凝土质量。当前道桥所有的混凝土属于高强度混凝土, 强度一般>LC30, 同时混凝土的密度<1 950kg/m3, 这是选择道桥施工用混凝土的关键。另一方面, 道桥施工中要做好混凝土浇筑工作, 由于道桥结构混凝土的体积大, 会产生温度、湿度、干缩等方面的问题, 这会导致道桥主体结构裂缝, 严重时还会造成主体结构的破损, 影响混凝土桥梁结构的稳定。要根据混凝土项目的技术与规范严格进行施工, 创建以技术和标准为中心的混凝土浇筑技术体系, 形成对道桥混凝土结构质量、安全的全面支持。
2.2 道桥过渡段施工的技术要点
一方面, 要控制好道桥地基的沉陷, 如果道桥地基施工出现土质问题, 例如:含水量大、负荷能力弱、空隙率大、抗剪能力弱等问题, 则会在道桥自重、车辆和设备荷载的作用下形成沉降, 影响道桥的连续性和安全性。要在地基施工中控制好土质, 避免地基沉降的发生, 有助于道桥过渡段保持形态与功能, 确保道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 做好道桥台背的填筑工作, 这一阶段技术的控制要点在于填料的选择和施工上, 要选择透水性好的材料作为道桥台背填料, 同时根据设计的技术要求进行填料施工, 控制好填料的压缩、固结等各项过程, 形成规范的结构, 以利于道桥过渡段的稳定。此外, 要控制好道桥施工的技术细节, 要根据道桥施工的设计展开技术运用, 要控制好施工的顺序, 这是确保道桥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基础, 也是避免道桥施工问题的根本保障。
2.3 防水施工路基面施工的技术要点
道桥防水施工路基面的处理是直接影响道桥路基面防沥青路面铺装层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道桥路基面防水质量关系到道桥使用的寿命, 如果水渗入混凝土里会使钢筋锈蚀, 从而导致水泥混凝土胀裂和路桥结构的破坏, 尤其是钢箱式桥梁, 由于水的腐蚀造成钢结构强度破坏更为严重。以下将简单介绍几种相应的处理措施。一方面, 在道桥水泥混凝土路基浇筑后, 要根据道桥施工技术的要求在初凝阶段使用钢丝刷进行表面拉毛处理, 这样可增加道桥路基面的粗糙度, 以增加道桥路基面与道桥防水层和沥青路面铺装施工后的黏结力。道桥防水施工路基面处理的粗糙度和深度要适合所选用防水材料的需要。另一方面, 在道桥施工技术后期可以通过铣刨机来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开挖、翻修以及沥青路面拥包、网纹、油浪、车辙的清除处理, 来除掉道桥水泥混凝土路基表面的浮浆, 以提高道桥路基面与道桥防水层和沥青路面铺装的黏结强度。一般对路基面的浮浆进行清除处理, 可以使路基面的强度大大增加, 这样可以提高道桥工程的质量, 达到行车稳定的目的。此外, 为了提高道桥防水的功效, 通常应处理暴露水泥混凝土路基面的一些细微的缺陷, 这是从细节上提高道桥施工技术运用水平的重要环节。
3 结语
道桥建设是新时期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 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材料、技术、设备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道桥施工进入了快车道, 当前要突出道桥施工技术的核心作用, 把握道桥施工的实际特点, 以混凝土、过渡段和防水处理等环节的强化为中心, 充分发挥道桥施工技术的价值, 在合理运用道桥施工技术的同时, 确保道桥施工质量, 实现道桥建设对经济、发展、社会的综合贡献与价值。
摘要:道桥建设是国家和地区总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公路事业发展的关键节点, 新时期要形成全面应用道桥技术的氛围。本研究的立论来源于道桥施工技术运用的实际, 在描述道桥施工和建设实际的前提下, 重点对混凝土项目、道桥过渡段施工、道桥防水路面施工进行了研讨, 提出了技术控制道桥施工的观点, 形成了道桥施工技术运用的要点, 对提升行业在道桥施工中的技术运用能力有所帮助, 以便实现道桥工程的质量和效益目标。
关键词:道桥施工技术,混凝土,过渡段,防水路面,施工,浇筑
参考文献
[1]赵永辉, 刘桂玲.桥梁混凝土施工裂缝的产生原因及防治策略[J].中国军转民, 2010, (12) :42-43.
[2]鲁喜文.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平整度提高措施[J].经营管理者, 2009, (15) :14-15.
道桥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篇8
道桥的施工规模巨大, 即便技术不断的进步, 还是有很多方面需要注意, 在实际的施工技术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要点, 下文就是结合这些技术要点, 做了简要的施工方面技术分析, 期望可以为道桥的施工建设提供必要的参考, 促进道桥建设的更好发展, 促进我国道桥建设施工水平的提升。
1 混凝土的选用
混凝土是当前道桥的最主要材料, 假设混凝土使用时选取的不合适, 不仅会导致道桥产生裂缝及桥体损坏的情况, 更严重的后果就是对整体桥梁的安全形成危害。然而伴随着建筑行业和桥梁事业的发展, 新的技术的创新和新材料的广泛使用, 使得混凝土使用的质量和强度都有很大的提高。
高强混凝土是由普通砂、高强陶粒、水泥和水或同时外加粉煤灰、F矿粉、矿渣、硅粉等混合料配制而成的, 通常它的强度等级在LC30以上, 密度小于1950kg/m3, 它本身质量很轻, 是一种理想的结构用混凝土。它和普通混凝土所不同的是涉及到了表观密度的最大限值和最小的强度等级限值。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目前建设的桥梁逐渐向大跨度发展, 这使得混凝土自重大的缺点极大的限制了桥梁跨度的进一步提高。在桥梁结构向大跨、重载、轻质、耐久方向发展的时代, 高强混凝土作为一种新的建筑材料, 以其高强、轻质和抗变形能力强的特点, 显然能够克服道桥自重过大的缺陷, 实现桥梁跨度的进一步提高。因此, 高强混凝土当是今后桥梁建设上主要使用的材料之一。高强混凝土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减轻桥梁自重, 增大桥梁的跨越能力。 (2) 提高桥梁的耐久性, 延长使用寿命。 (3) 抗震性能好。减低桥梁高度。
2 道桥过渡段施工技术要点
路桥过渡段发生不均匀沉降, 即桥头跳车现象已经成为道路最常见的质量缺陷之一, 下面将系统分析总结沉降的原因, 并且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
2.1 道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成因分析
2.1.1 桥梁地基。
大多数桥梁地基土质的天然含水量大、空隙率大、抗剪强度低, 长期的自重荷载和车辆载荷作用很容易使此段发生沉陷。
2.1.2 台背填料。
选择台背的填料时, 应尽量选透水性好的材料, 但常用的透水性材料存在空隙率大的缺点, 施工中很难控制其压实度, 由路基路面的恒载和车辆荷载也容易引起地基的压缩变形, 此外, 填料的压缩、固结、次固结引起路基路面结构层因行车作用而被压缩。
2.1.3 设计。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钻探深度不足或地质钻探布控过少, 以至未能及时发现软基存在, 或准确探明软基范围和深度, 从而造成软基处治的理论计算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距, 导致软基处治设计不能达到规范要求。
2.1.4 工程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正常在道桥的施工中, 因为有着规定的施工工序, 从而会在桥涵的两个端点处各自留有个需要填土但是实际的施工的范围又没有足够空间的地断, 从而对施工的环境造成破坏。还有就是在施工的过程中经常发生的情况就是施工的企业需要不断的赶工程的进度, 从而没有根据规范的工程标准来施工, 这样就会造成台背回填工作的实际效果与标准之间有差异, 其防水的方案也不符合标准, 这样对路基的工程质量势必会有影响, 从而带来道桥安全质量的隐患问题。
2.2 防治沉降的设计施工要点
在具体的施工中填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而道桥通常采用砂类、渗水性土作为填料。
2.2.1 加强路桥过渡段路堤填料的选择。
在做路桥的过渡路段填筑之前, 对于填料的选择需要把好关, 需要把不同土壤拿去做实验进行对比, 在实际的比较中分析不同的土壤的标准, 以便抉择出适合的土壤作为过渡段填料。而在一般的情况下, 常常使用的是砂类、渗水性土等这类有很好的水的稳定能力及严实特点的材料作为填料。
2.2.2 巧用土工格栅。
土工格栅是一种具有很特殊的工程特性的材料, 它具有典型的应力、应变分散, 会约束土体的侧向变形, 控制路基填土的侧向位移, 从而增强路基的整体稳定性, 由于土工格栅具有弹性, 在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 也会减少或不产生变形的累积, 而且由于土工格栅与路基填土的摩擦作用, 使上部荷载在路基中重新分配, 降低了桥台台背局部范围土中的垂直应力, 从而减少沉降。土工格栅因以上的这些性质, 而成为一种有效控制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的措施。
2.2.3 合理设置缓和过渡段。
由于桥梁为刚性结构, 基本不产生沉陷, 而路基为柔性要允许存在变形, 因此刚性桥面与柔性路面的衔接必然产生沉陷。因此, 软土地基处治时, 在不同的各路段之间需要安置过渡段, 所以同样的道理, 在地面上的路堤也是需要安置强度过渡段的。
2.2.4 选择有利于减少路桥过渡段沉降的桥台结构。
不同类型的桥台的结构里, 过渡段路堤的结构是不会被施工作业影响的, 因为其实在施工之前做填筑工作的, 这样的施工可以方便大型的机械进行碾压工作, 确保压实的平整, 从而使压实的效果更加的符合设计需求。这样可以保证设计结构的稳定, 最终保证质量的达标。
2.2.5 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
路桥过渡段的施工需要考虑的是减低路桥之间的沉降差, 具体的施工设计中需要尽可能的将软土那部分地基的施工的时间提前, 从而使预压的那部分过程变长, 这样就可以将软基路堤产生的沉降的状况大大的减少, 更可以针对那些施工之后路基沉降大的施工地段, 要做好提前的安派和具体的施工计划, 加强静置预压工作, 符合具体设计需要, 从而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保证施工的质量。
3 防水施工路基面的处理
道桥防水施工路基面的处理, 是直接影响道桥路基面防沥青路面铺装层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道桥路基面防水质量关系到道桥使用的寿命, 因为如果水渗入混凝土里会使会钢筋锈蚀, 从而导致水泥混凝土胀裂和路桥结构的破坏;尤其是钢箱式桥梁由于水的腐蚀造成钢结构强度破坏更为严重。下面将简单介绍几种相应的处理措施。
3.1 道桥水泥混凝土路基浇筑后, 在初凝阶段使用钢丝刷进行表
面拉毛处理, 这样可增加道桥路基面的粗糙度, 以增加道桥路基面与道桥防水层和沥青路面铺装施工后的粘结力。道桥防水施工路基面处理的粗糙度和深度要适合所选用防水材料的需要。
3.2 可以通过铣刨机来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开挖、翻修以及沥青
路面拥包、网纹、油浪、车辙的清除处理, 来除掉道桥水泥混凝土路基表面的浮浆, 以提高道桥路基面与道桥防水层和沥青路面铺装的粘结强度。一般对路基面的浮浆进行清楚处理, 可以使路基面的强度大大增加。
3.3 为了提高道桥防水的功效, 通常应处理暴露水泥混凝土路基面的一些细微的缺陷。
道桥水泥混凝土的基础可能产生许多细微裂纹, 而这些裂纹又往往隐藏在路基面的浮浆里, 可以通过打毛处理使这些裂纹暴露出来, 使得防水层能直接渗透、封堵。通常用凿毛机来进行处理, 以提高混凝土表面附着力, 增加新老水泥混凝土的结合度, 从而保证水泥混凝土公路浇筑形成一个整体。
4 总结
综上所述, 在道桥的工程建设中有很多的技术性问题需要掌握, 那么作为建筑工程的工作人员, 需要充分的做好这些技术要点问题的了解和研究, 在具体的施工中注意这些技术问题, 更好的克服施工中技术不达标的情况, 不断的提高技术水平和人员工作的能力, 针对不同的问题结合实践经验做好相应的处理措施, 严格按照技术要点需求施工, 规范施工过程中的流程和组织技术, 做好每个施工部分的工作, 确保道桥的工程质量, 从而为道桥建设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摘要:道桥的建设施工项目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有了更好的进步, 但是因为这项工程施工的规模比较大, 质量需求高, 所以其施工技术的要点也就很多, 本文就是作者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对于道桥的具体施工技术要点进行探讨, 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意见, 希望可以供同行参考, 保证道桥施工的质量。
同步碎石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篇9
下面结合四川省某二级公路 (实际设计和施工标准、性能达到一级标准) 使用改性乳化沥青同步碎石封层的情况, 就同步碎石施工技术要点作简要分析。
1 施工工艺流程
设计文件、设计图纸分析→路况调查→同步碎石封层配合比设计、施工组织、施工方案设计→材料准备与检测、机械设备安装调试→施工准备→同步碎石封层试验路段施工 (合格后) →同步碎石封层试验路段施工→养护清扫→开放交通→再次清扫→验收检测
2 同步碎石封层施工前准备
施工前应对改性乳化沥青、集料等材料进行质量检测, 确保原材料各项指标达到规范和设计要求;对同步碎石封层车、胶轮压路机、吹风机等机械设备进行标定、调试, 以满足施工要求。具体材料性能指标和机械设备配置见下表。
2.1 改性乳化沥青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2.2 集料
同步碎石封层所用集料一般采用玄武岩、花岗岩、石灰岩等, 不管用那种材料, 其技术指标都必须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而且最大粒径应与设计厚度一致。同步碎石封层采用单一级配, 骨料一般为9.5~13.2mm (随着公称粒径增加, 表面构造变粗, 使用性能也会降低) 。为确保集料质量, 本项目将坚固性、软石含量等标准适当提高。
2.3 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
本项目名为二级路, 其设计和施工标准实际已达到一级公路要求, 因此配置设备性能、数量等也相应提高。
2.4 路面清扫和封闭交通
在同步碎石封层施工前24小时, 就应实行交通管制或禁止车辆通行。已通车路面施工要提前与当地政府、交警及路政等部门协调, 制定交通管制方案, 就封闭路段、封闭方式、封闭时间等达成一致意见并向社会公布。封闭交通后, 清除路面泥砂、油污等, 已通车路面的标志标线等也要彻底清除, 确保同步碎石封层施工时路面干燥、干净、无杂物。本项目因属平原地区, 平交道口多, 施工过程中对所有平交道口都增设了交通安全岗, 以防止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等进入影响正常施工秩序, 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3 施工过程控制
3.1 质量检测
同步碎石封层质量检测主要是检验沥青和集料的洒布量以及沥青与集料的结合度。
3.2 洒布
同步碎石封层车应确保匀速、直线行驶, 速度一般控制在4~6km/h。碎石洒布应均匀, 洒布时应配备有经验的人员辅助施工, 及时抹平不均匀碎石。改性沥青温度宜控制在155~170℃, 雾状喷洒以形成均匀、等厚度的沥青膜。为保护整个路面清洁美观, 在施工的起点和终点应铺设油毡等以避免污染相邻路面。
3.3 碾压
在同步碎石封层洒布一定长度 (具体根据现场工程量、环境温度等确定) 后, 用胶轮压路机以平均6km/h的速度进行碾压, 一般以碾压3~4遍为宜。压路机的数量根据实际施工宽度确定。
3.4 清扫
一般在施工完成24小时、乳化沥青完全破乳后, 对路面进行全面清扫, 清除多余碎石。
3.5 养护与开放交通
同步碎石封层洒布期间严禁开放交通, 同时为防止损害沥青与集料的有效黏结, 应避免碎石封层在未降到常温的情况下通车。开放交通初期, 车行速度应限制在40km/h以内。通车之后一般会产生自由碎石, 应及时进行清扫, 防止飞石引发安全事故并减少对路面的损害。
3.6 施工注意事项
严禁雨天或路面积水、潮湿施工。当环境温度低于10℃时不得进行同步碎石封层施工。施工时尽量减少接缝, 接缝必须对接处理, 保证密实、平顺。保证乳化沥青洒布温度, 防止因温度过低造成喷嘴堵塞或温度过高导致沥青老化粘结力下降。加强安全监控, 施工过程中, 协作车辆应缓慢行驶, 防止轮胎带动碎石飞溅;人员与机械设备调度有序, 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夜间施工应有专用、足够的照明设备。严禁随意抛弃废料、垃圾等, 保护环境安全。
改性乳化沥青同步碎石技术适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下封层以用二级公路的表面磨耗层等, 适用范围比较广泛, 且成本比较低,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JTG F40-2004,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
[2]JTJ058-2000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绿色建筑住宅施工技术要点 篇10
“绿色建筑”是在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的背景下出现的, 其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不破坏生态环境平衡, 尽可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给人们健康、优质的生活空间, 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绿色施工”的本质是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 因此在工程建设中必须要使用先进的技术及科学严谨的管理方案来进行, 降低能源损耗, 全面落实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政策, 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因此对绿色建筑住宅建筑施工技术要点进行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 绿色建筑住宅建筑施工特点
建筑工程中绿色施工是建筑所有组成部分中的重点组成部分, 也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中的一种有效体现, 其原则是环保优先, 核心是对资源的高效利用, 尽可能地降低损耗, 最终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环保等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绿色施工是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上, 最大程度地减少施工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实现施工建设的降耗、环保及增效效果, 但是绿色施工并不是独立于传统施工外的一项新的技术, 其关系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 他的实现可最大化地节省能源、资源, 降低污染排放, 其满足工程建设且符合绿色施工的要求。
2 某新城绿色建筑住宅施工
2.1 工程概况
长沙市某国际新城3、4号建设安置工程, 处于长沙市某大道交汇北角, 是由2栋塔楼和2层地下室构成, 所有建筑面积为91 400 m2, 设计建筑高度为100 m, 结构构造为剪力墙结构, 地下室在设计时使用抗浮设计, 外墙设计为外墙内包围, 在进行具体的工程建设时, 项目严格依据各项规范制度, 并执行绿色施工技术。
2.2 对环境的保护
1) 在进场之后就要在入口位置设置标识牌, 用以提醒现场施工人员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在施工现场设置较为醒目的各种环境标识, 并做好施工现场的绿化。2) 施工现场食堂必须要公示卫生许可证并确保所有炊事人员的健康。3) 在人员健康方面:一是在进行施工规划及临建时, 将施工现场进行合理划分, 如划出施工区、生活区、办公区, 并做好视频监控系统和人员考核系统, 对区域施行封闭管理, 将后勤、办公及作业人员的工作区域严格划分;二是在工程开始建设之后, 和环卫所共同开展了环卫清理, 并每天对施工现场的垃圾进行一定的分类回收, 并将一些不可用的垃圾运出场外, 确保施工场所、办公及生活区域没有过多的垃圾存放, 并定期对食堂、垃圾堆放处及卫生间进行消毒处理;三是对施工建设过程中要用到的一些有毒有害材料, 如常见的盐酸、聚氨酯等, 必须要设置专用仓库予以存放, 并安排人员保管, 防止这些材料污染现场;四是在人工挖孔施工时, 对于6 m及超过6 m的井深, 在进行作业时必须使用空压机做好送风措施, 保障井下工作人员有着良好的作业环境;五是因为工程所处地天气炎热, 工程建设开工后, 应该由办公室负责为作业人员配置防暑用品, 如果天气情况复杂 (如下雨、刮风等) , 确实需要进行作业时, 必须要给予工作人员一定的补贴。4) 对扬尘的管理措施:一是在对施工现场土方回填、基坑开挖等外露土方进行施工时, 必须要使用安全网将这些土方覆盖, 确保在大风天气下施工不出现扬尘污染;二是对办公、生活区域应该使用喷淋来进行降尘, 在生活区、办公区的周边绿化带上, 每间隔三米需要设置一个旋转式的喷头, 在为绿化带浇水过程中, 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降尘的作用;三是在土方运输时, 应该尽可能使用封闭式的土方运输车, 减少土方在运输过程中的洒落, 并在大门处放置两个自动洗车机, 指派专业人员对车辆进行清洗, 确保外出的车辆不将工程区域的尘土带出;5) 废弃物的合理处置:一是在作业人员食堂利用煤油作为燃料, 在管理人员食堂利用液化气为燃料, 减少因使用煤作为燃料而造成的污染;二是对现场出现的可燃性废弃物, 应该进行集中堆放并运输到外面统一处理, 严禁在施工区域进行焚烧。6) 建筑垃圾的合理处置:一是在施工现场需要设置专门的堆积场所, 并划分区域, 如:废弃涂料堆放处、废弃砖堆放处、废弃钢筋堆放处等, 并进行一定的回收使用, 如果确实不能再次进行利用, 应该统一之后清理出场外;二是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混凝土渣等, 可使用于临时道路的铺筑。7) 污水的合理排放:一是该工程在施工区域、生活区、办公区构筑了一条大约650 m的排水沟, 施工的废水通过排水沟汇集到沉淀池, 经过沉淀之后再次回收利用, 部分流入市政管网, 通过这些排水沟收集到的雨水, 直接用作施工用水, 污水经过一些处理之后也排入市政管网。二是施工现场构筑了2座15 m3的化粪池, 2座1 m3的隔油池, 并且安排工作人员每周将隔油池清理, 每个季度对化粪池进行清理。8) 噪声的管理办法:一是在施工建设过程中, 通过对施工进度的合理调整, 使得一些噪声较大的作业在白天进行, 避免噪声较大的施工在夜间进行, 以免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 如果确实需要在夜间进行噪声较大的施工, 必须要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二是在一些噪声较大的机械设备 (例如输送泵、空压机等) 附近建构防噪棚, 以尽可能地避免噪声对周边工作人员的影响。
2.3 材料及资源的优化利用
1) 在现场模板作业进行时, 通过一些严格管理措施、废模板的合理利用及对模板原料的有效控制, 使得模板的利用效率达到最大。2) 在现场混凝土施工中, 必须对混凝土用量严格控制, 在每次浇筑之前必须要先进行用量计算, 再上报供应计划, 施工现场剩余的混凝土用作门窗洞口的浇筑, 因为控制合理, 现场所有的过梁和窗台的压顶都使用了施工剩余的混凝土, 具体的混凝土回收情况如表1所示:
2.4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 因为工程所处区域地下水丰富, 在进行人工挖孔时挖了直径900 mm左右的积水井, 以对地下水进行充分的利用, 并将沉淀过后的雨水排入井内, 在井口设置加压泵, 以供应施工、洗车机、搅拌机, 所有的节约用水如表2所示;2) 对卫生间的用水不采用自动喷淋系统, 所有的厨房、卫生间内均使用节水式龙头、阀门来供水。
2.5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1) 该工程对所有施工阶段的作业范围、材料堆积区域均进行了科学的规划, 有效地利用了地下室顶板, 对生活区、办公区及材料堆放场所进行合理布置, 所有的材料加工场地合计4 500 m2。2) 通过利用二期基坑开挖后的土方对一期地下室周边土方回填, 避免了场外土方的多次运输。
3 目前依旧存在的不足
3.1 环境保护方面的不足
1) 因为场地条件的限制, 对施工所产生的噪声并没有很好地进行控制;2) 施工区域仅进行了常规医药箱的设置, 而并没设置医疗室;3) 施工现场没有设置移动厕所, 相关工作人员入厕不是很方便。
3.2 材料使用方面的不足
1) 并未制定限额领料制度, 砌体在建设过程中, 原料损耗很大;2) 现场所有的砂浆均为一边用一边搅拌, 没有利用预拌砂浆。
3.3 水资源利用方面的不足
虽然进行了雨水收集、沉淀、再利用, 但是由于设置的井较少, 当井内水满之后, 剩余雨水随着市政管网流失, 未能最大限度地利用。
3.4 能源利用方面的不足
1) 没有对太阳能等能源进行有效利用;2) 现场的施工机械存在一定的匹配不合理的现象, 致使一些设备工作效率很低。
4 结语
总之, 绿色建筑住宅建筑施工技术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 是解决资源利用矛盾的有效措施, 因此当前必须要大力推行这种可持续发展战略, 绿色建筑住宅施工主要是在工程施工中, 尽最大可能节约资源, 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这是保障绿色建筑的根本途径及基础, 绿色建筑施工是未来建筑发展的需求, 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积极研究相关技术, 以推进我国现代建筑业的更快发展。
摘要:建筑工程中进行绿色施工必须要按照因地制宜的标准, 切实执行国家、地方及行业的政策和技术标准。绿色建筑施工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工程建设中综合应用的一种体现, 与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 如环境和生态保护, 能源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及节能、节水、节地、环境保护等。基于此, 根据工程实例, 阐述了绿色建筑住宅建筑施工中的一些技术要点。
探析道桥施工技术要点控制 篇11
关键词:道桥 施工技术 过渡段 防水处理 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b)-0104-01
现今,我国道桥结构逐渐向轻质、耐久及重载的方向发展,当然在发展过程中不并是一帆风顺的,就目前我国道桥施工现状而言,还存在严重的不均匀沉降现象,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道桥整体施工质量。那么要从根本上提高道桥施工质量,需要控制施工材料质量、道桥过渡段施工质量及道桥施工路基面防水处理效果,它们是影响道桥整体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
1 道桥施工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道桥施工中应用最多的是混凝土材料,它是决定道桥施工质量的关键,若混凝土材料选择或者应用不当极有可能导致道桥施工中出现混凝土裂缝或者破损等现象,会对桥梁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因此选择适合道桥施工的混凝土材料尤为必要。在混凝土材料选择阶段,应要求采购人员对道桥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勘察,从而选择与之相符的混凝土材料。目前随着施工新材料的不断涌现,混凝土强度也越来越高,现今高强度轻集料混凝土已经广泛应用于道桥施工中。高强混凝土材料主要是由水泥、高强陶粒、普通砂及粉煤灰等诸多混合料配制形成的,其强度等级基本上都在LC30以上。这种混凝土材料本身质量很轻,适合在道桥施工中应用,降低了道桥施工难度。在混凝土材料应用阶段应根据道桥施工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用量,合理控制材料配比,从而从根本上控制道桥施工质量。
2 道桥过渡段施工质量缺陷及施工技术要点控制
2.1 道桥过渡段施工质量缺陷
不均匀沉降是道桥过渡段施工常见的质量缺陷,在道桥过渡段施工中造成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是道桥过渡段施工设计缺陷,很多桥梁的地基土质孔隙率、含水量比较大,长期自重荷载及车辆荷载作用会导致该桥段出现沦陷,若设计人员在道桥过渡段施工设计中没有发现软基质的存在或者没有明确软基质的深度及范围,那么在设计中会容易导致软基相关计算与道桥过渡段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差距,使道桥过渡段设计无法达到施工规范及要求。第二是道桥过渡段施工阶段,一些施工企业在道桥过渡段施工中为了赶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工期,提高整体经济效益,在施工中一味按照自身施工经验,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规范进行各项施工作业操作,台背回填松铺厚度与实际工程要求不符,台背排水防护不到位等问题都会对道桥过渡段施工质量造成直接性影响,是道桥过渡段施工存在的安全隐患。
2.2 道桥过渡段施工技术要点控制
合理选择道桥过渡段填料。施工路段填料的选择与道桥过渡段施工质量有着密切联系,在道桥过渡段填筑施工之前,应谨慎选择填料,并对各种土壤进行试验比较,并结合相关土壤指标,从中选择较为适宜的土壤,将其作为道桥过渡段施工填料。一般施工企业在道桥过渡段施工中都是选择一些砂类及渗水性较好的,且具有压实特性与级配水稳定性的施工材料作为施工路段填料。
正确使用土工格栅。土工格栅是一种具有工程特性的材料,其能够约束土体侧向变形,合理控制道桥路基填土的侧向位移,增强道桥路基施工整体的稳定性。土工格栅具有一定的弹性,在车辆荷载长期作用下能够减少道桥变形,另外土工格栅在使用中会与路基填土产生摩擦作用力,降低了道桥桥台局部范围的垂直应力,减少了不均匀沉降的发生率。
合理设置缓和过渡段。桥梁属于刚性结构,基本上是不会产生沉陷的,而道桥路基则是柔性结构,需要存在变形,在刚性桥梁与道桥路基衔接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沉陷。为了避免这一状况,应在软土地基不同强度阶段设置合理的缓和过渡段,降低不均匀沉降的发生率。
优化施工组织。在道桥过渡段施工中应重点把握不均匀沉降频发地段,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关预防措施,并在施工中对其进行全面把握,比如对于路基施工后发生沉降可能性较大的工点应优先安排施工,确保其满足施工规范及要求。
3 道桥防水施工路基面处理技术
道桥路基面防水质量好与坏直接关系着道桥使用寿命,因此要采取正确的道桥防水施工路基面处理技术。那么要实现道桥路基面的防水效果,可以从三方面入手。第一,道桥路基浇筑施工完毕后,在路基混凝土初凝阶段应利用钢丝刷对其表面进行拉毛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道桥路基面的粗糙程度,增强道桥路基面、防水层以及沥青路面的粘合力,另外在防水施工路基面处理中应选择适合的防水材料。第二,利用铣刨机对道桥沥青路面的开挖、翻修、网纹、车辙及油浪进行清除处理,全面清除道桥路基表面存在的浮浆,以此来提高道桥路基面及防水层等结构的粘结强度。第三,为了做好道桥施工路基面的防水处理,应做好道桥路基面的细微缺陷处理。在道桥混凝土路基面施工中可能会产生一些细微裂纹,这些裂纹通常会隐藏在路基面浮浆中,应采取打毛处理的方式使这些细微裂纹暴漏在表面,这样可以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水处理措施,准确定位防水层的位置,使道桥施工路基面、混凝土浇筑与桥梁结构形成一个坚固的整体,保证道桥施工整体质量。
4 结语
道桥施工质量、道桥使用寿命以及运营安全三者之间有着互为连带的关系,保证道桥施工质量是延长道桥使用寿命,确保运营安全的基础与关键。基于道桥施工质量的重要性及影响,施工企业应充分重视道桥施工,做好前期施工设计,对于道桥施工过渡段进行重点把握,降低施工中不均匀沉降的发生率,为车辆行驶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孙文红.道桥施工技术要点[J].交通世界,2012,34(9):89-90.
浅析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 篇12
1 施工前的基坑挖土情况
首先, 要对基坑周围的土质条件进行分析, 充分了解具体的地质情况;通过物理学的方式来对土质的厚度以及具体性质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 以此来对基坑所应当开挖的深度进行确定。然后, 要充分的掌握基坑围护结构的工程施工设计图纸, 以此来保证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紧急状况时, 能够迅速的找出解决方案加以解决。其次, 对基坑周边的施工环境加以熟悉, 了解各个地下管道的埋设位置、其他建筑屋基等, 规划出不能开挖的区域以及需要加以保护的施工对象。最后, 要全面详细的掌握基坑开挖之后的地下室结构图纸, 在对工程基坑的开挖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之后, 再针对基坑各个不同区域的不同施工的施工方法进行分析, 按照工程的实际需要来选择应当使用的施工方案。
2 基坑施工中的特点
第一, 随着建筑物的高层化, 基坑的发展方向也逐渐向大深度发展;第二, 在开挖基坑的过程中, 长度和宽度各都会达到数百米的尺度, 面积越来越大, 这样就会给系统的支撑带来相对较多的难度;第三, 随着支护型式越来越多样性, 所以发展的数量也是越来越多;第四, 基坑的稳定性有时会随着外在条件的变化而受到影响。比如说, 基坑施工的工期较长, 降雨或者是重物的堆放, 狭窄的场地, 这些都会是影响基坑的稳定性的因素。第五, 如果土层较软弱, 贸然的对基坑进行开挖可能会造成位移和沉降的产生。这对于公共设施、周围建筑物还有地下的管线都有可能产生非常大的威胁的;第六, 对工作的协调性可能在某些工序的相互制约下会受影响。
3 基坑施工时对适宜支护形式的选择
为了能够使得工程质量有所保障, 选择科学合理的支护形式, 对于整个工程的基坑开挖质量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下主要对几种不同的施工形式进行了介绍:
3.1 这种施工形式的整体流程较为简单, 与更加低廉工程造价
相比较而言, 有着深层滑动基坑边坡或者抗隆起明显有点。但是, 这类施工方式自身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和不足, 由于施工的工期较长, 所以, 基地在进行加固处理的过程中, 无法保证环境其加固的质量。这类施工方式在上层结构有某些特殊的需求, 而施工质量不当, 就无法满足施工需求。
3.2 一般来说, 悬臂桩自身的支护结构所需要的基坑深度较小,
通常情况下5~6米之间即可, 而周围其他建筑物体基坑则是超过这一基坑深度的1倍, 这种施工方式仅仅只能够使用在一些要求较低的工程结构上。但在某些自身结构也存在着较大局限性的结构进行施工的张中, 其整体成本以及施工工艺复杂, 成本较高的情况下, 其较长的工期必然会对整个工程的施工带来不利。
3.3 另一种是复合土钉墙的支护结构, 依靠水泥搅拌桩这类的
超前支护来形成一个防渗帷幕, 对于土体的隔水性和土体的自立性, 还有土体的喷射面层以及土体粘结的问题都有一定程度的解决。一般在有较高的变形要求时会采用。
4 基坑支护方法
4.1 浆加固法
利用电化学、气压或者液压的方式, 来将水泥浆完全灌入到土体的缝隙之中, 或者是将一些其他材质的化学溶剂注入其中, 以此来达到对地基物理性能进行改造的目的。
4.2 注水泥后搅拌桩的加固法
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对软土进行加固, 就是采用水泥搅拌法。这种方法的优势是可以在没有环境污染的情况下施工, 没有排污, 没有噪声, 价格比较低而且防渗的性能比较好。其加固采用的原理是:利用水泥搅拌桩, 这是一种具有强度的搅拌桩, 将其相互搭接, 然后组成格构的体系, 将在边坡的滑动棱体范围里的土体固定好, 是边坡保持稳定。通过重力式加固体对土墙进行验算, 通过对加固体的厚度和加固体深度增加, 可以解决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4.3 插筋补强法
借助在边坡的土体里插入相对量的抗拉强度, 插筋补强技术是拥有刚度的插筋的锚体, 并通过其与士体结合成复合体来共同运行。这个方法的优势是对整体边坡的稳定性提高了, 对土体的侧向减少了变形, 提高了边坡上体结构的强度以及抗变形的刚度。
5 基坑施工需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
开挖基坑的施工方法有多种, 但适宜的施工措施有如下几种:大面积不规则形状的高层建筑深基坑中, 基坑挡墙被动区土体在基坑中间部分地层先开挖的过程中, 被保留成支承挡的土堤, 此土堤断面尺寸按其能抵住挡墙的要求而定, 为主要设计参数。
5.1 以基坑工程的设计为基础, 选择主要的施工参数, (可依据
几何的尺寸, 开挖的深度, 支撑的形式, 坑的规模, 加固地基的条件等参数) , 指出可操作的精确的支撑和开挖的施工参数及施工程序。然后再根据分层和分步, 平衡和对称的原则制定这些参数和工序。其中分层的开挖层数, 每层的开挖深度, 每层开挖中的基坑挡墙的被动区土体在开挖后, 挡墙在没有支撑前暴露的时间以及暴露宽度和暴露高度等是施工中最主要的参数。
5.2 在施工时, 要严格按照程序和参数来施工。这样, 将施工因
素的复杂多变转换为施工因素的明确和规律性。以支撑形式为具体依据, 根据具体情况, 每步的支撑和开挖时间都设置具体的控制值, 以此来降低土的流变的变形。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建筑工程进行建设的过程中, 基坑工作是建筑工程的基础, 如果这一部分没有处理完善, 那么必然会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 甚至还可以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正常建造。所以, 要保证建筑工程能够顺利的进行施工, 并且快速解决施工过程中所可能面临的危害, 就必须要加强基坑开挖工作, 并且不断加深对基坑支护技术施工的了解程度。
参考文献
[1]贺磊.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探析[J].河南建材, 2009 (6) .[1]贺磊.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探析[J].河南建材, 2009 (6) .
[2]王友祥.深基坑支护技术[J].广东科技, 2010 (9) .[2]王友祥.深基坑支护技术[J].广东科技, 2010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