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情况介绍(精选8篇)
信息化建设情况介绍 篇1
积极创建信息化达标校,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洞头职教中心信息化建设达标学校创建情况介绍
一、学校基本情况
洞头县职教中心由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洞头分校三所学校组合而成,是一所以中职教育为主体,集电大业余教育和社会培训为一体的多层次、多形式的综合性学校。校园占地面积53.7亩,校舍面积1万多平方米;拥有电子电工实验室(7个)、单片机PLC实验室、多媒体教室(21间)、计算机房(4个机房200多台电脑)、舞蹈室、琴房、画室、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和配套设备;建有校园网、学校网站、省电大宽带专线、地面卫星接收装置等信息技术教育系统。08学年中职全日制班级12个,教职工79人,其中专任教师61人,本科及以上学历54人,中、高级职称41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85%,中职全日制学生453人,电大各类大专班学员及浙大远程本科人员近500人,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学生72人,非学历培训年1500人次以上。
二、创建工作基本情况
从2002年开始,我校就开始全面启动信息化建设工作,通过几年的努力,校园网硬件建设基本完成,校园网覆盖了全校所有的教室、办公室和教工宿舍,主干线路采用千兆光纤连接,百兆到桌面。所有上课的教室配置了多媒体小平台(电脑+视频展示台+投影机)。建成了学校网站,内部办公系统网、电大网站,所有办公室配置了办公电脑,较好地满足了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
2008年10月,正式启动温州市信息化建设达标校创建工作。创建工作开展一年来,我们做了大量工作:
1.加强领导,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为加强学校信息化工作,学校首先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的信息化领导小组,下设由教务处、信息技术专职教师和有一定特长的学科骨干教师以及其他职能处室人员组成的信息化应用指导小组。由分管副校长负责创建全面工作,各成员职责分工明确,各项责任落实到位。其次通过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师和网络管理员的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与工作责任心,充分发挥他们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协调作用。
2.定期检查,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创建工作启动后,我校针对评估细则,逐条研究,积极主动地与市、县网络中心咨询、沟通和联系,力求吃透每一个指标。接着对照检查我校现状,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具体有效的创建达标方法,最后形成创建方案,创建方案包括各个指标材料清单、材料要求、具体负责人及阶段性目标与任务等。这项工作是创建达标的一项首要的关键性工作,做的越细越具体越有利于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应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此外,我校还定期召开信息化领导小组和信息化应用指导小组会议,认真检查工作落实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使创建工作有序、保质。
3.完善制度,确保工作规范开展。
为保障学校信息化工作的规范化,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应用和安全制度》、《多媒体教室使用管理条例》、《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机房管理制度》等)以及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网络安全措施(如防火墙、杀毒软件等)。为把教育信息化应用落到实处,我校制定了教师信息化应
用考核制度,定期检查并且进行量化打分,把教育信息化管理、使用纳入到教师的绩效考核之中。比如,我校规定: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教师每周每门课程每班使用多媒体设备的次数应达到课时数的80%以上,平均每周每门课程整合应用信息技术(包括PPT、空中课堂和信息技术应用专业课)上课次数应达50%以上,以上两个数据每月统计1次,当月没有达到规定比例的,各扣千分制3分;每位一线教师每学期向洞头教育门户网和学校资源库上传4个经学校审核合格的原创教学资源,每缺1个教学资源扣千分制3分,如果发现上传的教学资源属于抄袭的,每个教学资源扣千分制5分并给予通报批评。学校定期组织评比,并将优秀教学资源推荐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参加评比;一线教师没有通过“四会”和校本培训考试的,扣千分制5分;网络课程开课占总课时数的10%以上的,千分制加3分。
4.加大投入,确保工作经费保障。
我校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来源为上级财政拨款和学校自筹,为保证学校信息化建设,我校建立了长效经费保障机制,在学校教育经费中划出一定比例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专项资金。正是有了这些资金,学校自08年创建以来,购买了14套多媒体小平台、1套无线网络设备、添置了一套校园智能广播系统,41台教师办公电脑,外加网络出口、设施设备更新维护、教学资源添置和人员培训、教育科研等方面开支共计43万多元,06、07、08三年来共投入信息化建设经费105万元,年生均信息化建设经费达500多元。09学年,我校又更新了一个50台电脑的机房,另有一个投资25万元具有50台电脑的电子阅览室正在建设者中。这些资金的投入确保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
5.做好规划,确保工作目标实施。
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将成为二十一世纪学校发展的制高点,把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中,把信息化建设放在学校优先发展的位置,制定了《洞头县职教中心信息化建设方案》,分具体建设目标明确,每年均按计划实施,使各项信息化工作落实到位。
三、达标创建自评情况
经过一年的达标创建,到08年5月底为止,我校的创建材料已经收集、整理完毕(41台办公电脑采购材料在6月份补充),创建材料紧扣指标要求,内容详实、完整、准确,考虑周到,尽量做到不漏过每个细节,力求能得分的绝不失分。能以大量的原始材料来说明每一个指标的实施和落实情况,每个指标材料包括指标数据说明、原始材料扫描件、数码照片和各类详实的统计表及汇总表。经过认真自查,5个方面24个指标,自评得分为99分。其中第19项指标,学校内部oA网有教师人事和校产管理模块,但是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师人事和校产管理基础数据库扣1分。
四、主要成效
(一)多渠道筹措资金,软硬件条件大为改善,为师生创造了良好环境。
1.购置了一套无线网络设备,教学楼和实训楼、食堂、学生宿舍都采用无线网络覆盖,行政办公楼和综合楼采用有线和无线网络双重覆盖,使信息点覆盖所有教学场所,真正意义上将网络布设到学校的每一个办公和教学点。教师不管是在办公室、教室,还是宿舍,都可以通过电脑连上校园网。
2.添置了14套多媒体小平台,使每班(08学年有12个班级,2个班级外出实习)配有具备电视节目接收、计算机画面演示、实物投影和音视频播放功能的多媒体平台,普通教室多媒体平台配备达到1套/班。专业教室门类齐全,有多
功能会议室、资料制作室和2个电子阅览室(机房兼),分别具备电视节目接收、计算机画面演示、实物投影和音视频摄录播等功能,能满足各类教学活动需要。
3.重新设计改版了学校外网,全面启用内部OA,设立网站维护人员,网站信息每周更新。网络接入和主干传输采用光纤,主干传输速率1G bps,100M到桌面。
4.购置了41台办公电脑,使每个教职工均配有办公电脑(79台),做到了人手1机。
5.添置了一套校园智能广播系统和食堂IC卡管理系统。
(二)开发教学资源库,服务教学教研活动,满足了教育教学需要。
创建以来,学校积极引导教师使用现有网络资源,学校网站和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数字图书馆建立链接,并提供了部分公用帐号,鼓励老师登录这些网站查找教学资源。针对洞头县清华同方教学资源库的开通,学校开展了网络教学资源库的使用培训活动,使所有教师均能使用网络资源库开展辅助教学。由于职业学校专业教学资料稀少,学校决定自建教学资源库,共建共享。学校出台政策,要求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上传4个原创教学资源到县清华同方资源库和学校资源库,对上传数量多、质量优的给以奖励。目前,已经初步建成学校资源库,全部为原创资源,共上千个资源,覆盖所有学科,并且与清华同方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能基本满足教师教育教学需要。学校每学期都开展教学资源库建设检查评价活动,及时更新和整理各学科教学资源库。此外,学校还以网站为依托,加强教师论文、教案案例、教育随笔等资源库的建设。教师博客模块投入以来发布各类教育文章1600多篇,教师自制课件1000多个。
(三)通过信息化全员培训,提高教师应用技能,有力推进了信息化进程。
1.以“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为考核目标,全员参与培训。
为全面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水平,学校首先以“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为考核目标,组织全员培训与考核。学校从2004年明确提出,要求45岁以下的教师通过省三级考试,考试通过率为100%,2007年举行省新三级培训和考试,考试通过率也为100%。08学年,学校组织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教师计算机应用四会培训,主要学科教师全员通过培训考核。通过培训和考核,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2.针对教学教研需要,开展不同层次的教学应用及课件制作培训。
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以上信息技术类的校本全员培训,以此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培训内容包括校园网应用、多媒体素材(图片、声音、影像)的一般处理、POWERPOINT课件制作、FLASH动画的制作、AUTHERWARE制作课件、FRONTPAGER网页制作、多媒体平台设备的使用等。通过培训,促进了多媒体小平台的应用,增强了老师制作课件的能力。
3.积极组织参加INTEL未来教育等培训活动。
学校除了自行组织培训外,还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培训。06、07、08这三学年,主要学科有15名骨干教师通过教育技术类市级以上培训并获得证书。其中,因特而未来教育7名(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电子各1名,计算机2名),计算机专业技能培训8名(高级工2名,技师6名)。
(四)信息化应用全面展开,师生应用热情普遍高涨,教学成果硕果累累。创建以来,师生运用信息化的热情普遍高涨,基于网络的信息化整合学科教学已经全面展开,正在进一步应用推广中,目前所有教师均在市中小学辅导网开过网络课堂,整合应用学科覆盖面为100%。在学校的鼓励和大力支持下,各学科
教师积极进行科学研究,积极承担各级课题,通过科研课题的研究,提高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结合,与德育教育结合,与学校管理结合,促进了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创建以来,有多项信息技术课题在市县立项。其中,《职业学校信息技术教学激活学生主体参与的策略研究》获得县优秀课题成果奖。此外,我校师生在市县各类信息技术比赛中频频获奖,还多次代表洞头县参加温州市比赛。其中,教师参与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类比赛,包括论文、多媒体教育软件、案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优质课、信息技术专业技能比赛等,有10多项市级以上奖。学生参与信息技术应用类比赛,包括网页制作、电脑作品比赛、信息技术专业技能比赛等,也有10多项市级以上奖。
五、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信息化硬件条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由于网络应用日益丰富,师生对电脑使用频繁,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对设备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还有1个机房的电脑急需更新,电子阅览室只有一个,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数字图书馆还未建立,无纸化图书借阅系统还未建立。
2.网络化教学、网络化研修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开展网络教学是时代的需要,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教育技术应用的核心,是优质高效地培养适应时代要求适合21世纪需要新型人才的新途径。因此,网络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必然选择。目前,我校的网络化教学仅停留在利用温州市中小学辅导网开设空中课堂,网络化教学还处于启动和试点状态,还未全面铺开和深入。
3.各种行政、教务教学、学生管理等教育管教学理软件还需要进一步开发和运用。
洞头职教中心
2009.12
信息化建设情况介绍 篇2
为抢抓机遇, 省政府决定, 利用三年时间打好畜牧业加快发展攻坚战。从2009年开始, 规划建设15个省级牧业产业园区, 加快牧业产业扩能升级, 完成向现代牧业转型, 实现建设畜牧业大省的宏伟目标。
一、牧业产业园区的概念
现代牧业产业园区是以畜产品加工企业为核心, 以基地县 (市) 建设为保障, 以牧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纽带,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产加销紧密联接, 政府公共服务相对集中, 社会资本、企业家、技术创新人才以及关联紧密的配套企业、服务性产业等现代牧业发展要素集于一身的新型牧业发展模式。
建设牧业产业园区是畜牧业加快发展三年攻坚战的重要内容, 是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有效载体, 是吉林省畜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是用工业化思维谋划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最新模式, 是建设畜牧业大省的战略举措和必经之路。
二、牧业产业园区的建设原则
在实施推进15个产业园区建设过程中, 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产业化经营的原则。牧业产业园区建设必须要以市场为导向, 以科技为支撑, 以龙头加工企业为核心, 以基地县 (市) 为保障, 依托合作经济组织, 形成畜产品生产与经营一体化的运营体系。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 突出重点的原则。牧业产业园区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园区内牧业发展的现状和发展目标, 本着缺啥建啥的原则, 明确建设重点, 形成市场、加工、养殖和疫病防控、产品安全监管体系一步到位的完善发展模式。
三是坚持行政推动, 市场化运作的原则。牧吉林畜牧兽医业产业园区建设必须要由政府组织, 行政推动, 政策引导。各项惠牧强牧政策要向园区倾斜,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用市场机制完善加工和养殖的联接机制。
四是坚持配套完善, 系统推进的原则。牧业产业园区建设必须要强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 在畜产品质量安全、良种繁育、兽药、饲料投入品使用、品牌建设和节能环保等各个环节, 均要做到设施齐全, 配套完善, 整体推进。
五是坚持布局合理, 统分结合的原则。牧业产业园区建设规划编制过程中, 涉及到两个地区共同建设一个大园区的, 为便于协调, 可以地区为单位规划园区, 但大园区的名称不能更改。
三、省级牧业产业园区情况简介
利用三年时间建设以下15个省级牧业产业园区:
1、长春市省级千万头生猪产业园区。
建设总投资19亿元, 以吉林华正农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长春金锣肉制品有限公司等龙头加工企业为核心, 以长春市所辖10个县 (市、区) 的80个乡镇400个村为养殖基地, 建设标准化规模养猪场 (小区) 800个;规划建设原种 (祖代) 猪场10个, 种猪扩繁场45个。
到2011年末, 园区内生猪饲养量达到1 655.4万头, 出栏1 083.3万头, 年屠宰加工能力达到1 000万头。
2、长春市省级百万头肉牛产业园区。
建设总投资291.4亿元, 以长春皓月清真肉牛业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为核心, 以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20个县 (市、区) 为肉牛养殖基地, 建设规模标准化养殖场 (小区) 700个。
到2011年末, 园区内肉牛饲养量达到1 000万头以上, 年屠宰加工能力达到120万头。
3、长春市省级45万t乳品产业园区。
建设总投资34.34亿元, 以吉林省乳业集团广泽公司等龙头加工企业为核心, 以长春市12个县 (市、区) 53个乡镇为奶牛养殖基地, 建设规模标准化养殖场 (小区) 165个;建设奶牛输精站点240个。
到2011年末, 奶牛存栏量达到12.93万头, 年设计加工能力100万t乳品。
4、长春市 (吉林市) 省级3亿只肉鸡产业园区。
建设总投资117.2亿元, 以吉林德大有限公司、吉·园区建设·林鸿大牧业有限公司、铁岭曙光集团农安牧业有限公司、舒兰富润禽业有限公司等肉鸡龙头加工企业为核心, 以长春市、吉林市的20个县 (市、区) 185个重点乡镇为肉鸡养殖基地, 新建肉鸡规模养殖场 (小区) 319个, 祖代肉种鸡场7个, 父母代肉种鸡场65个。
到2011年末, 园区内肉鸡饲养量达到4.38亿只, 出栏3.28亿只, 年设计加工能力达到5.5亿只。
5、吉林市省级500万头生猪产业园区。
建设总投资23.1亿元, 以磐石宏润食品有限公司和蛟河得利斯食品有限公司等龙头加工企业为核心, 以全市78个乡镇 (街) 为生猪养殖基地, 新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小区) 82个, 建设2个原种猪场, 20个良种猪扩繁场, 10个优质种公猪供精站。
到2011年末, 年饲养生猪达到510万头, 年屠宰加工能力达到500万头。
6、吉林市 (延边州) 省级35万t乳品产业园区。
建设总投资18.35亿元, 以吉林娃哈哈乳业食品有限公司、延边州美丽健乳业公司等龙头企业为核心, 以吉林市和延边州所辖县 (市、区) 为奶牛养殖基地, 新建奶牛规模养殖场 (小区) 141个;引进良种奶牛3750头、性控冻精12.4万剂, 建设87个奶牛人工授精站点。
到2012年末, 园区奶牛发展到12万头, 年设计处理生鲜乳达到35万t。
7、四平市省级千万头生猪产业园区。
建设总投资47亿元, 以四平红嘴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公主岭高金食品公司等龙头加工企业为核心, 以四平市所辖县 (市、区) 和辽源市的东辽县、东丰县为生猪养殖基地, 新建高标准的生猪养殖场 (小区) 760个, 新建种猪场94个, 猪人工授精站点700个。
到2011年末, 生猪年出栏达到1 200万头, 年设计屠宰量达到1 000万头。
8、四平市 (辽源市) 省级1.5亿只肉鸡蛋鸡产业园区。
建设总投资12.12亿元, 以东辽金翼集团、辽河成达牧业公司等龙头加工企业为核心, 以四平市、辽源市所辖县 (市、区) 为养殖基地, 建设标准化禽类饲养场 (小区) 460个, 新建、扩建肉种鸡场5个, 新建、扩建蛋种鸡场5个。
到2012年末, 园区禽类饲养量达到1.5亿只, 禽蛋产量达到85万t, 年屠宰加工肉禽能力达到1.1亿只。
9、通化市 (白山市) 省级500万头生猪产业园区。
园区建设总投资41.2亿元, 以通化梅河口万家福食品公司、白山百佳食品公司等龙头加工企业为核心, 以通化市、白山市各县 (市、区) 为生猪养殖基地, 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小区) 190个, 建设原种猪场2个, 建种猪、仔猪扩繁场分别为7个、92个, 生猪人工授精站15个。
到2012年末, 园区年生猪饲养量达到500万头, 年出栏生猪350万头, 年屠宰加工量达到320万头。
1 0、通化市省级2亿只肉鸡、鹅鸭产业园区。
建设总投资51.16亿元, 以吉林卓越食品有限公司、吉林正方农牧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加工企业为核心, 以通化市所辖县 (市、区) 为家禽养殖基地, 建设年出栏20万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 (小区) 500个, 建设肉鸭祖代场1个, 肉鸭父母代良种繁育场3个, 蛋鸭原种场1个, 扩建祖代鹅繁育基地1个, 肉鹅父母代繁育场1个, 新建扩建肉鸡父母代繁育场10个。
到2012年末, 园区肉鸡饲养量达到1.6亿只, 鹅、鸭饲养量达到0.5亿只, 年屠宰加工肉鸡、鹅、鸭能力达到2亿只。
1 1、松原市省级500万头生猪产业园区。
建设总投资11.52亿元, 以松原高金春源同力屠宰加工厂、扶余联润食品有限公司等龙头加工企业为核心, 以松原市各县 (区) 56个乡 (镇) 为生猪养殖基地, 新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小区) 300个;建成2个原种猪场、30个种猪扩繁场、56个生猪人工改良站。
到2011年末, 生猪饲养量达到680万头, 出栏440万头, 生猪屠宰加工能力达到616万头。
1 2、松原市省级20万t乳品产业园区。
建设总投资6.65亿元, 以新源牧业有限公司等龙头加工企业为核心, 以松原市25个乡 (镇、场) 为奶牛养殖基地, 建成标准化规模奶牛养殖场 (小区) 192个, 新建奶牛人工改良站35个。
到2011年末, 园区内奶牛发展到8.6万头, 年产鲜奶18.27万t, 年设计加工鲜奶20万t。
1 3、白城市省级45万头肉牛产业园区。
建设总投资8.99亿元, 以白城天福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等龙头加工企业为核心, 以白城市所属县 (市、区) 72个乡镇 (场) 为肉牛养殖基地, 建设肉牛规模标准化养殖场 (小区) 达到120个;扩建白城市种公牛站、草原红牛繁育场, 新建和完善人工授精站360个。
到2012年末, 园区肉牛发展到45万头, 肉牛出栏量达到16万头, 年屠宰加工能力达15万头。
1 4、白城市省级35万t乳品产业园区。
总投资为26.06亿元, 以白城龙丹乳业科技有限公司、镇赉飞鹤乳业有限公司等龙头加工企业为核心, 以白城市所辖县 (市、区) 为奶牛养殖基地, 建设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小区) 达到342个, 新建和完善奶牛人工授精站点360个。
到2012年末, 奶牛发展到19.88万头, 园区年设计处理生鲜乳45万t。
1 5、延边州省级20万头延边黄牛、延黄牛产业园区。
建设总投资14.16亿元, 以延边畜牧开发总公司“犇福”肉牛屠宰加工厂等龙头加工企业为核心, 以延边州所辖县市和白山市长白县为肉牛养殖基地, 建设规模养殖场 (小区) 2 010个, 延边黄牛种公牛数量达到20个, 延黄牛种公牛数量达到30头, 年生产优质冻精100万剂, 建设完善人工授精站260个。
法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情况介绍 篇3
法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的法律基础
1953年9月30日,法国颁布了一项称之为“国家公益市场网络”第53-959号政令,这是法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法律。政令对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重要性,作了如下解释:
减少农产品和食品的流通环节,是法政府确定的一个重要目标。政令对农产品价格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希望农产品价格既能对消费者有利,尽可能的低,同时也能为农产品生产者带来合理的收入。
有什么办法呢?政令提到两项行动,一是减少农产品销售流通过程中的费用(frais matériels),二是将各流通环节交易明朗化(clarification)。为此,政令解释说,流通环节需要通过现代技术对交易以及运输进行合理配置,大力改善食品的包装、搬运以及对连锁冷藏的管理。根据供需地理上的位置,如产地和批发、零售集团之间的供需情况,对布局进行合理集中。而流通环节交易的明朗化,主要在于确定好批发流通各环节产品的质量,包括产品包装要符合公认的标准,农产品要成为商品化的产品,所有这些将有助于消除影响农户预期其劳动成果的疑团,有助于打消中间商的某些念头。
政令正式启动了由农业部长和行业技术中心倡议建立的全国市场每日新闻机制。该机制取代了过去原有以市场为单位的分散做法。竞争开始在批发流通环节中发挥作用,流通领域的费用开支趋于减少。
随着市场规则方式的改变,包括从生产到消费领域的各环节,将会出现新的运行模式。利益关系也自然会随之改变。法国制定的市场运行规则,充分考虑到地方的关切和一些特殊规定。政令强调,对市场进行技术重组,将按共同指导原则进行,发展交通运输,促进交易的扩大,使法国逐渐建立起一个真正的能与国外相竞争的现代化市场网络。
政令还指出,为保证市场的运转既符合国家利益,也顾及私人投资,政府管理部门可以确定市场管理和控制规则。
政令条款并不多,只有4条,但它从此为法国现代化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打开了一条道路。
政令第一条款规定,将农产品或食品市场纳入国家利益市场,或创建国家利益市场,可以通过部长议会发布政令的形式对外宣布。它的流程是,先是对地方政府、商会和农会进行咨询,征求意见;而后,由农业部长、商业部长、财政和经济事务部长、公共工程、运输和旅游部长、内政部长和城市建设部长提出有关报告。第一条款表明,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涉及政府多个部门,需要这些行政管理部门共同参与。政令最后由部长议会主席和有关部长签署发布。
政令第二条款规定,原有的对农产品食品市场进行管理的法规措施,不再适用于新建立的国家利益市场。国家利益市场的建立,它的管理和运行方式,特别是产品的进入、包装、批发以及市场的管理方式,都将由创建市场的新政令来确定。政令可以规定将国家利益市场的研究、建立和管理的工作交给地方政府或相关公共机构完成,或者允许地方政府或相关公共机构对有关企业参股;政令也可以为此建立具有法人性质的专门管理机构。由此可见,法国现代农产品市场的建设、运行及管理,都是由政令来确定的。
政令第三条款规定,建立和重新组织国家利益市场的准备工作,参照1953年8月6日第53-683号法令第2条款规定,按公益征用(主要指建筑物和建筑用土地)的方式进行申报。公益征用申报的政令,将根据商务部长、农业部长、内政部长、城市建设部长和其他有关部长的报告制定。第三条款说明,法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并不是一部法规就能囊括所有事务,有些细节还需要借助于其他法规条款,进行规范。
政令第四条款规定,工业和商业部长、农业部长、财政和经济事务部长、公共工程、交通和旅游部长、内政部长、建设和住房部长、经济事务国务秘书、商业国务秘书各司其职,执行本政令。第四条款,主要在于理顺各部委在国家利益市场建设中的关系,全国一盘棋,共同做好工作。
法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管理
法国依法对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管理。1958年8月25日,法国颁布的第58-767号政令,主要涉及国家利益市场运作的管理与监督。
政令对市场管理总的原则进行了规范,指出:国家利益市场只进行商业交易,但不包括零售交易;销售的产品名单,通过相关部委的部际决定来确定;部际决定还包括一些产品销售的具体程序,尤其是某些产品相关标准的规定;禁止廉价出售以及连续出售这种行为;市场是封闭式的,其界线由政令划定;市场周围设保护区,其周长区域按照修正后的第53-959号政令第4-6条款确定;市场运输方式有,铁路、公路和其他运输方式,铁路和公路直达市场;必须与市场行政和商业信息网络联通,尤其是在货物供应、价格以及其他必要信息方面的联通。根据市场的重要性及其专业化程度,可专门准备用于销售商的建筑物和农业生产商和合作社的场地。后勤服务独立进行,主要包括供水、供电、下水沟和道路维护和管理、垃圾清除、装运箱回收、搬运装卸、行政和商业服务(办公、银行、邮局、电报、电话)。
政令指出,市场设施应能允许安置一个用于标准化商品的拍卖销售厅,并考虑到需要时可以向用户提供的装置,如用于产品准备和冷藏的工作间,以及用于产品存放储藏的冷冻室。用户如想在自己的场地内,与市场设施(如冷藏工作间)同一地点,安置个人使用的装置,须事先征得市场领导部门的同意,否则将承担自建的后果,违规装置将被拆除。
根据政令,农业生产商合作社和经行政主管部门准核的代理商,可以为第三者产品推销,如合作社社员的产品;不过,代理商并不是批发商。批发商在一定期限内也可为第三者销售,条件是须事先获得市场经理的同意。为此,市场经理也须征求政府特派员的意见。进入市场销售的农产品和食品,由市场经理做出具体规定。
政令规定,国家利益市场的管理单位,可以是公共机构、具有法人的专门机构、混合型经济公司,或者是地方政府。
政令分别对以上三种管理机构进行了规范。
关于具有法人的市场管理专门机构,政令指出,该机构是通过政府发布政令成立的,它具有法人资格,而且财务上独立。
市场管理专门机构,由一个6至12人组成的董事会管理,董事会成员由地方政府、有关行政单位或公共机构指定。政令规定,董事会成员不得占有市场任何利益,不得在与市场有关系的企业中任职,不得为这些企业提供有偿服务。董事会以决议的方式,处理市场事务。董事会决议主要处理市场的预算、借款、司法行动、不动产的让与和购买、长期租赁、市场工程与供应。
董事会可以委任经理行使其部分权力,主要是合同签订、不动产的转让与购买、金额限额内的市场工程与供应、动产交易、三年以内的租赁业务。
董事会的决议,按到会成员绝对多数通过制进行。在成员至少半数缺席的情况下,董事会决议将在下一次会议讨论,并按到会成员绝对多数通过。赞成和反对的票数相等时,主席票为决定性一票。
市场经理由省长根据董事会的推荐任命。省长也可以停止或取消市场经理的职务,此前,省长须与市场董事会磋商。
经理参加董事会,并可发表意见,但董事会审议市场管理报告时例外。经理和董事一样,不得占有市场任何利益,不得在与市场有关系的企业中任职,不得为这些企业提供有偿服务。经理执行董事会的决定,并在其授权的范围内,签订合同、管理市场、签订不动产的出让、购买或租赁契约。
经理作为司法意义上的市场代表人,负责市场人员的招聘,并管理整个市场的运作。
财会的职能由省长直接委任给国库司会计部门,或委任给根据董事会建议指定的专门会计事务所,这之前须征求市场所在地国库主管官员的意见。
会计事务所负责款项的收取、开支的付账以及银行和票据业务,是市场资金和票据管理的唯一机构。
会计事务所监督市场职工社会福利权利的保留,监督市场的收入和债权等款项的进账。如果会计事务所属于公共会计制度管辖的范畴,那么,该会计事务所将按照政府1953年8月9日颁布的第53-714号政令行使会计责任。会计事务所制定的财务报告,经市场经理签字后,呈交给市场董事会。市场预算报告,须在每年10月1日之前,报送省长审批。市场贷款账户和方案也须经省政府批准。
混合型经济公司是市场管理的另外一种形式。它可以专门为管理市场而设立。混合型经济公司的章程,由政府政令批准。公司大多数股份应归属于公共机构性质的法人单位。法国现行规定,涉及到省政府和市政参股混合型经济公司以及在这类公司派驻代表的规定,也适用于管理市场的混合型经济公司。公司章程应对税后股息可能出现的分摊进行限定,使股息转化为法定储备基金。公司股票实行记名制,记名股划分为两大类,即:A股和B股。A股属于公共法人单位持有的股票;B股可以转让,条件是须得到公司委员会的准许,并符合公司章程中规定的条件。
第三种市场管理形式,是由地方政府直接管理。政令指出,国家利益市场通常可以由省政府、市镇或市镇工会直接管理。政府管理,具有法人性质,并实行独立财务核算。政府管理情况下,相关的法规措施也是适用的。董事会或市场委员会成员的一半,由相关地方政府任命,另一半由省长任命。政令规定,混合型经济公司情况下的法规措施,也适用于地方政府管理,条件是有关法规措施不能与1955年5月20日法国政府颁布的第55-579号政令内容及实施条例相抵触。第55-579号政令是一项专门规范地方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法规。
监督是国家利益市场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规定,国家利益市场技术层面上的主管部委,由政令确定。政令也将根据主管部委的建议,任命进驻市场董事会或管理委员会的政府特派员;特派员进驻的市场,都是由全国性公共机构、混合型经济公司或为此创建的具有法人地位的企业进行管理的。如果市场是由地方政府或地方政府直属机构管理的,那么,政府特派员直接由所在地省长负责,或者由所在地省长指定的高级公务员作为常驻代表。如果市场地域横跨多个省区,将由内政部部长指定一个省长,行使政府特派员的职能。
政令规定,政府特派员出席市场代表大会、董事会或委员会会议。特派员应收到会议召开的通知和议事日程。特派员可以得到市场提供的补贴,并可在确定的条件内,得到其认为有必要的材料,包括代表大会纪要、董事会或委员会会议文件及有关决定的抄本。特派员在收到上述会议的决议或决定4日之后,相关决议或决定就可生效实施;特派员也可在4日之内提出意见,让有关决议立刻生效,或反对有关决议的实施。特派员提出反对意见后,董事会主席有10天时间向主管部长反映情况。主管部长在收到董事会主席情况反映20天内,如果不再确认反对意见,有关决议将照常实施。
政令指出,负责市场管理的机构,其经营活动接受法国现行法规,包括混合型经济企业法规中有关经济和金融规定的约束。市场财务制度须符合总体财务计划特别方案,并须得到财政和经济部长的批准。市场管理机构须成立技术咨询委员会,成员最多为20名,主要由生产商、租用市场的销售商、行政技术部门以及货运企业的代表组成。
在场地出租方面,政令规定,任何人(自然人或法人)如果打算在国家利益市场经营,须事先征得省长的准许,并办理场地使用特许;但生产者或生产合作社例外,他们如在国家利益市场经营,没有准许方面的要求。在国家利益市场经营,须履行有关商业经营方面的卫生规定(1947年8月30日法令)。如果经营人是一家企业,该企业负责人也须履行上述法令有关规定。
省长根据市场董事会或委员会的建议,签发准许决定。它要求受益人以他自己的名义经营。政令规定,如果发生违背职业道德、违法乱纪等事件,经营准许可以随时撤销。市场经理根据董事会的意见,分配市场摊位。董事会根据当年或往年销售量统计,每年确定一次摊位产品的最低销售量。如果摊位销售量连续三年低于确定的最低销售量,那么,摊位将会调整,或者减少摊位面积,或用其他较小的摊位替换原先的摊位。销售量是指摊位经营者向负责部门申报的销售量。市场经理根据咨询委员会的意见,从公共卫生和市场运营的角度出发,随时可以调整市场摊位的设置。如果仅以服务为理由调整摊位,摊位使用者有权要求补偿转移摊位所发生的费用。
政令规定,如果摊位使用者(至少经营5年)打算退出市场,其理由符合董事会的规定,且属正常退出,则可向市场管理机构推荐一名摊位继任者。如果摊位使用者去世,则由摊位使用者的法律继承人,推荐一名摊位使用的继任人。继任人同样须获得省政府的经营准许。场地经营权也可以取消,但须提前1年通知。
政令规定,场地经营权享有者须履行以下义务:1、遵守市场内部规章,保证市场营业时间对外服务;2、按期交纳场地使用费,费率由市场董事会确定,并须经省长批准;3、建立准备金制度,准备金额度由市场内部规定确定。准备金用于确保对市场行政管理机构款项的支付。市场也可以为担保发货人的款项而设立准备金;4、除准备法规要求的商业账本和资料之外,根据市场内部规定,还要单独为产品质量及商业活动检查,准备必要的统计资料。任何交易,须出具发票和销售凭证;第二联发票和销售凭证,应保存3年,并随时准备向主管官员出示。出示的发票或销售凭证,应详细记载产品性质及产品来源地、供货人或销售人以及进货人名称、产品质量、单位价格和总额。
政令还有处罚条款内容。凡违背市场规定的摊位经营人,将受到处罚。处罚包括警告、罚款警告、巨款重罚、不超过3个月的停业整顿、废除经营权。警告与罚款,由市场经理宣布;惩罚情况下,纪律委员会要先提出意见。停业整顿和废除经营权,由省长根据纪律委员会的建议宣布。采取处罚措施之前,须将有关情况提前告知当事人。纪律委员会的工作,由市场经理主持;纪律委员会人员组成,包括由省长指定的两名市场经纪人代表,以及经选举产生任期2年的两名摊位经营人代表。
法规措施不断完善
在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方面,法国能根据新情况,不断完善市场管理的法规措施。以上两个法规颁布实施后,经过多次修改完善。比如,创建国家公益市场网络的第53-959号政令,先后经过1958年6月27日颁布的第58-550号政令、1958年8月25日颁布的第58-766号政令(Ordonnance)、1963年11月5日颁布的第63-1098号政令、1966年7月27日颁布的第66-585号政令和1966年12月22日颁布的第66-948号法令等的修改。
需要指出的是,法国完善法规的工作并没有就此停步。1967年9月22日再次发布关于国家公益市场规则修改和编码的第67-808号政令(Ordonnance),以及1968年7月10日关于确定第67-808号政令实施日期的第68-658号政令,这两项政令对过去颁布的法规作了比较全面和大幅度的修改,成为此后国家公益市场运营管理的主要法律依据。
尽管如此,法国法规措施的完善仍在继续。距离我们比较近的有2005年12月19日颁布的关于国家公益市场第2005-1595号政令。该政令内容主要包括:1、国家公益市场的划分和管理方式;2、市场区域(périmètre de référence);3、市场组织(ORGANISATION GÉNÉRALE);4、过渡期与惩罚措施。该政令由总理德维尔潘签发,此外,法国中小企业、商业、手工业和自由职业部长、经济财政和工业部部长、内政部长和农业部长也同时签署了政令。这表明法国在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中,坚持政府牵头,多个部委共同参与管理这样的一个格局。
目前法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布局与规模
根据法国公益市场联合会(FFMIN)对外公布的数据,目前法国拥有18家公益市场,这些市场主要集中在法国巴黎、马赛、里尔、斯特拉斯堡、图卢斯、南特、鲁昂、波尔多等城市,主要经营水果、蔬菜、肉类、海水产品、花草等批发业务。2005年,法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占地面积550公顷,其中建筑面积170万平方米,常年经营企业2200家,农产品生产商4500家,每年投放市场的各种农产品多达500万吨,常年就业人数25500人,采购商5.7万家,每天入市车辆5.1万辆,年营业额110亿欧元,年投资额4100万欧元。
生物教研组建设情况介绍 篇4
将乐一中
陈木安
教师的专业成长、先进的理念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教学与研究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教研组建设,教研组建设在学校的学科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校生物教研组共有教学人员10人,实验员1人,教学人员中60年代的3人,70年代的2人,80年代的5人,是典型的老、中、青的组合团体。这些年来,凭借老教师的榜样和经验,年轻教师的热情和斗志,大家团结协作,奋发向上,形成了一个和谐的、积极向上的集体,今天在此介绍一下我们学校生物教研组的建设情况。
一、共同学习,促进专业化成长:
1、集体学习纲领性文件:
在每学期开始时,全组成员都要共同学习《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生物),通过学习这两个文件,理解新课程的理念,领会新课改的精神。同时通过学习《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生物),进一步把握好每节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在实际教学中更好做到有的放矢。高三的教师还必须认真分析比较当年和往年的《全国考试大纲》和《福建省考试说明》,特别关注其中的变动之处,而且要认真领会其中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I层次和II层次的涵义,利于在复习过程中更好把握教学的程度。
2、充分利用《教师教学用书》
《教师教学用书》中都有对每章教学内容的结构特点、与生活的联系、与其他章的联系进行分析,每节都有具体的教学策略和章末的教学设计与案例供参考,还有参考资料供我们阅读,拓宽视野。我们依据其中的材料,努力学习,提高大家的教学设计水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我们组多年都订阅《生物学通报》、《中学生物学教学》、《生物学教学》三种杂志,我们的教研活动经常就围绕其中的先进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从而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4、新老互助,取长补短
为了促进教师的成长,我们充分发挥了新老教师的各自的优势,进行互补学习。老教师经验丰富,可以对年轻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指导,而年轻教师擅长应用先进的技术进行教学,让他们相互学习,利于双方的教学水平提高。我们还经常举行新老教师之间的同课异构教学,可以发现各自不同的优势,利于有利资源的整合。
二、加强团队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1、实施集体备课,发挥团队力量 我们整个教研组分为高
一、高
二、高三备课组,每周都组织备课组进行集体备课,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就是针对下周的教学内容进行集体分析如何突出重点以及如何突破难点,大家各抒己见,博采众长,集集体的智慧于一体,使得教学设计更加完美,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齐心协力,助力高三
高三教学是学校的重中之重,所以每年的下学期,我们全组人员都协助高三备课组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主要是分头收集各省市的质检卷和模拟卷,进行分类整理,并进行筛选,努力提高试卷的质量,能让高三的教师集中精力上好课,从而提高高三的教学质量。
三、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我们每年在高
一、高二的学生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参与研究生活中的问题,通过亲身的体会,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抓好课题研究,发挥教研功能
教研组确定一个主课题,每个备课组在一段时间内都要确定一个子课题,把当前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作为研究对象,并及时推广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和经验,促使全组的教育教学水平得以提高,真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化建设情况介绍 篇5
我区现有小型煤矿60个(不含市属煤矿4个),2010年全区生产原煤365万吨,同比增长11.1%,入洗原煤240万吨,机制焦60万吨,劣质煤发电32亿KWh,煤矸石砖13亿匹,煤气发电2000万KWh,以原煤开采、精煤洗选为链首,以机制焦、火力发电和规模化矸石砖生产为链身,以粉煤灰、煤焦油、煤气综合利用为链尾的煤炭产业链条实现产值40亿元,同比增长16.67%。完成煤矿技改投入6亿元。
2009年以来,我区煤管局全力推进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全区7个煤矿达到市级一级标准化矿,其余53个煤矿均达到二级标准化煤矿。我局投入3000多万元,建成全市领先的煤矿安全视频联网监控系统,在应急救援方面配备了“煤矿井下安全自救器”,并全力推行煤矿井下“六大系统”建设工作。投入300多万元,建设并投入使用了全市一流的煤矿安全培训中心。大力推行并实现了煤矿“五职领导、五个科室、五个区队”建设,进一步强化了煤矿安全基础管理,这一永川经验已经在全市推广!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方针,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12345”工程,夯实煤矿安全生产基础,强化煤矿安全监管,实现了全区煤
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县中医院新院建设情况介绍 篇6
根据医改要求,2008年***政府决定异地兴建中医院,此项工程被列入湖州市、***重点建设项目。2009年,获得了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资金740万元。我院病房综合楼工程经评审荣获2011年浙江省建设工程“钱江杯”优质工程奖。医院于2010年9月28日整体搬迁至新址,运行以来,其优美的环境、合理的布局、先进的设施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赞扬。2011年门急诊人次逾60万,住院病人数逾
1.44万,有效满足了群众就医需求。
一、新医院建设情况
(一)领导重视,科学谋划,两年完成医院工程建设
迁建项目于2008年4月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控制工程建设工期为36个月。在上级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和重视下,经过多方协调工作,项目提前在2008年6月28日前完成了三通一平、临时围墙、地质勘查、环境评估、施工图设计与图审、消防审核等开工前期工作。于2008年6月28日举行了迁建工程开工奠基典礼,标志着迁建工程全面正式启动。8月19日完成桩基工程,9月28日开始土方开挖,至2008年12月底医疗综合楼地下基础工程完成形象进度±0.000。2009年7月初医疗综合楼主体工程全部结顶,9月24日前病房楼地下室、人防地下室基础及主体结构通过中期验收。2010年7月30日医疗综合楼完成主体初验,9月21日顺利通过竣工验收,9月26日通过湖州市消防支队消防验收,9月28日医院整体搬迁投入使用。
(二)上下同心,周密安排,一周实现医院整体搬迁
医院迁建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医院整体搬迁工作即刻启动。为确保***中医院搬迁工作顺利进行,县卫生局领导十分关心,亲临现
1场视察指导,听取医院汇报,过问搬迁方案,多次就有关细节和方案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指导意见。根据县卫生局领导的指示,借鉴兄弟单位的搬迁经验和教训,结合医院实际,医院制定了周密的搬迁方案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执行计划,明确分工,分解责任,落实到人。医院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搬迁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中医院整体搬迁总方案》以及12个搬迁分方案,并向各科室发出通知,要求各科室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落实医院搬迁方案。经过紧张的准备,9月21日至28日,医院全体人员齐心合力,毫无怨言、加班加点,按照既定方案实施搬迁工作,确保了搬迁的顺利进行。9月28搬迁当天,医院门诊人次即达到650人次。
二、新医院基本情况
(一)规模
新医院占地面积60亩,医疗综合楼建筑面积3.64万平方米,设计床位500张,设有9个病区及急诊中心、ICU、血透中心、康复中心各1个。现有职工569人,高、中级职称医务人员217人,硕士研究生24名。拥有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名、浙江省中青年临床名中医1名、浙江省基层名中医3名、湖州市名中医4名、***名医6名、***名中医1名。拥有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1个、第二届浙江省龙头学科建设单位1个、浙江省中医名科建设项目1个、市级中医重点专科3个、市级重点扶持专科建设项目3个、县级重点学科3个。
(二)设备
医院拥有国内先进的层流手术室8间,其中,百级手术室1间、千级手术室3间、万级手术室4间(包括正负压切换手术室一间)。装备精良的血透中心1层,共29台进口血透机。配置有空气层流洁净
系统、菲利普中央监护系统、德尔格呼吸机等先进设施的重症监护室床位16张。主要医疗设备有美国GE公司16排螺旋CT、美国GE公司DR机2套、奥林巴斯2700生化仪、日本富士CR、奥林巴斯电子胃肠镜、希森美康CA-1500血凝仪、C型臂X光机、多功能麻醉机、呼吸机、超声乳化治疗仪、各种内窥镜等。
(三)设施
一是水电保障系统。医院全部用水均由市政给水管供给,沿院区内主要道路和主要建筑物形成几个供水环网,组成供水的可靠水源。院区室内外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室内污废水排入室外污水管道。厨房排水先经隔油池;含放射性污水单独排至室外经衰减池;污废水合流排至污水处理站,经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院内装有四套供电系统,其中二路为主电源供电,一路是下箬变电所,2500KVA;一路是包桥变电所,1250KVA;其余为柴油发电机电源(600KW)和EPS应急电源。急诊部、手术室、产房、ICU及所有电梯和消防设备的电源均采用二路电源末端自投自复。二是智能化系统。医院设立了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综合布线系统(PDS);安保监控系统;有线电视系统;日常广播和紧急广播系统;各护理单元设医护呼叫对讲系统;候诊区设候诊智能管理排队系统;手术区设免提式医护呼叫系统。实现现代化医院各科各部门信息资源共享,支持医院的各种医疗业务管理,实现医院人、财、物的自动化管理。三是暖通系统。医疗综合楼设置冷、热源集中式中央空调系统,一般病房、诊室、功能检查科室、药房等小空间采用新风加风机盘管系统,并由BA系统控制病房内之正负压空调。一层中心供应、二层分娩室、三层手术室、ICU监护中心、血透中心均按洁净等级及使用规律分别设置洁净空调系统。手术室、ICU监护中心设置各设一台风冷热泵机组作为其过渡季节冷、热源。对一层急诊部设置独立的VRV变频分体空调若干套,保证一天24小时空调不间断。
(四)绩效
医院注重内涵建设,强化管理,新医院搬迁运行以来,门诊病人数和住院病人数稳步上升多项指标数据创历史新高。
***中医院2009年和2010年业务指标数据表(表一)
***中医院2010年和2011年业务指标数据表(表二)
信息化建设情况介绍 篇7
实现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是一个复杂且繁琐的过程,不仅要注重其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 更要注重其落实到应用中,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革新,从而更好的达到学生能力、素质综合培养、提高的教学目的。 对此可以结合国内外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应用的情况,进行经验总结,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现代化物流专业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化发展。
1调查的提出
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对于现代化信息化物流专业教学资源的建设影响巨大, 尤其是 《2006-2020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相关规范的提出,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应用,现代化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革新,从而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以此同时,也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通过对于国内外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应用情况分析,总结出只有建设和灵活的应用、完善现代化物流专业信息化教学资源, 才是推动现代化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对此本文就其共建共享现状,在社会人群中,进行了走访调查。
2调查分析
2.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是本专业教师人群,发放问卷52 份,其中年龄在30 岁以下的参与者5 人, 年龄在31~40 岁的参与者30 人, 年龄在41~50 岁的参与者14 人, 年龄在50 岁以上的参与者3人。 3 年以下教龄4 人,5 年以下教龄3 人,10 年以下教龄20人,15 年以下教龄10 人,20 年以下教龄7 人,20 年以上教龄教师8 人。
2.2 调查的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问题包括教师是否主动使用教学资源、认为信息化教学资源对物流专业教学服务的价值、教学资源共享共建的目的、计算机水平、资源使用满意度、校内是否建有教学资源库等关于信息化资源建设、使用、发展的问题,下发的52 份问卷中,收回的均为有效问卷。
2.3 调查结果
在教师是否主动使用教学资源的问题上,非常愿意的教师13 位、愿意的教师22 位; 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 愿意使用的教师16 位、不愿意的教师1 位。 在信息化教学资源对物流专业教学服务的价值问题上,认为很大的教师34 位、一般17 位、微弱1 位。 且有40 位、34 位教师认为物流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教学效率与效果,以及为学生自主学习、补充学习提供帮助。 教师对于现有、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满意度上,非常满意1 人、满意20 人、不满意31 人。 在资源丰富问题上,认为丰富1 人、比较丰富9 人、较缺乏30 人、非常缺乏10 人。 校内是否建有资源库,回答已建成应用、建设计划、没有的人数为8 人、32 人、12 人。 教师自主建立物流专业信息化教学资源问题方面,会和不会的人数分别是21 人、31 人。 信息化教学手段、方法对于教学的辅助,经常使用、一般使用和不使用的人数为22 人、28 人、2 人。信息化教学资源来源,26 人来自自己、26 人来自教材资料、16 人来自同事交流、12 人来自学校购买的资源、37 人来自网络搜索; 其他和不使用的人数分别为1 人。信息化教学资源类型,教学课件44 人、教学软件24 人、案例库20 人、试题库19 人、媒体素材37 人、网络课程11 人、其他2 人;与其他院校物流专业教师信息化共享,有13 人、没有39 人。 当前教学资源问题方面,认为没有必要性7 人、资源开发不足35 人、缺少主动性16 人、教师没有时间精力开发38 人、应付学校要求4 人。 通过以上问卷调查,发现当前存在教师认识、责任不够问题,共享资源较少,且教师也满意度不高,应加强此方面的研究,积极开展物流专业信息资源化教师建设。
3对策
3.1 构建专业信息化教学资源库
可以通过资源整合,使其目前存在的外部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其次注重校内资源,在增加其利用率的同时,将其原有的资源进行数字化的转换,实现资源的共享,以及资源库的建立。也可以通过集中开发的形式,采取专业教研教师骨干、学校优秀教师结合实习企业人才,进行组织开发。
3.2 构建网络课程平台
可以通过学校学科、专业,进行信息教学互动的网络平台构建,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灵活的利用电子备课,构建网络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学习与时俱进。 最后通过学校网站的建立,增加学生互动性。
3.3 保证资源课堂教学质量
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操作水平,然后提高教师课程与技术融合能力,首先电子备课;同时也要加强教师与其他教师进行资源共享和共建;促进高职物流专业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应用和发展。 最后教师也要坚持一定的教学原则,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积极开展课件制作、评比等活动;灵活的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方法等,从而更好的促进现代化物流专业教育的发展。
4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物流专业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情况调研分析,发现距离物流专业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完善发展还有一定的距离;教师是学生学习、积累知识的桥梁,但教师对于当前信息化教学资源并不满意。 受到自身操作技术等方面的影响,并不能保证信息化教学资源构建的质量。 加强此方面的研究, 增加对于此方面的关注和资金支持,提高教师专业操作水平,加强审核和鼓励,是非常有必要的。
摘要:随着我国通信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也积极的带动了我国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颁布,以及对于教育方面的内容规定,使其现代化教育正式步入了信息化教育的正轨,有效的促进了职业教育、资源共享、课程实践系统的应用发展,提高了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水平。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上,仍存在一定的弊端,对此加强此方面的研究,有效推动物流专业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物流专业,教学信息化,资源建设,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璐.探析基于信息化平台下物流专业核心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开发[J].大学教育,2012(6):122-123.
[2]墨亚兰.高职物流专业教育改革中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29):110-112.
北京科技大学学校情况介绍 篇8
北京科技大学于1952年由北洋大学等5所国内著名大学的部分系科组建而成,现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之一。1997年5月,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6年,学校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
建校五十多年来,学校逐步形成了“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10余万人,大部分已成为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尤其是冶金、材料工业的栋梁和骨干。党和国家领导人罗干、刘淇、徐匡迪、黄孟复等都曾在校学习,另有31名校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一大批校友走上了省长、市长的领导岗位,一大批校友担任鞍钢等国家特大型企业以及北大方正等大型高新技术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
学校现有2个国家级重点(专业)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8个部委级重点实验室,5个部委级研究中心。学校由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法学院、应用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以及研究生院、体育部、管庄校区、天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延庆分校组成。现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48个博士学科点,109个硕士学科点,另有MBA(含EMBA)、MPA和19个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3个本科专业。学校在冶金、材料、机械、矿业等领域的12个全国重点学科学术水平蜚声中外;管理、科技史等学科享有盛誉;控制、热能、力学等学科具有雄厚实力;一批新兴学科,如计算机、电子信息、环境工程、土木工程等焕发出勃勃生机。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其中本专科生13293人,各类研究生8278人(其中博士生1901人、硕士生4413人、专业学位研究生1964人),外国留学生318人;成人教育学院学生8489人,远程教育学生8881人。在站博士后110人。已形成研究生教育、全日制本专科、高职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多层次、较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拥有一支治学严谨的师资队伍。教职工总数2814人,其中专任教师1525人。专任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国家“973”首席专家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6人,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0人、讲座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3人次,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1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5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343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504人。人才梯队正在壮大,一大批中青年学者脱颖而出。
学校的科研实力十分雄厚。1978年至2008年4月底,共申请专利1531项,授权专利792项;有100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委级等各种奖励,其中国家级奖励100余项(2006年:国家奖3项,省部奖32项;2007年国家奖6项,省部奖24项)。1999年教育部编辑的《中国高等学校科技50年高校获奖重大成果一览表》中收录北京科技大学12项重大科研成果,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据教育部统计,1995~2005年,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并列全国第1。据教育部的“2000~2004年高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统计排序”中,我校名列第11位。学校重视科技成果转化,“九五”期间应用成果平均转化率达到72.8%,为社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30多亿元。近几年学校“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制氧系统研制与应用”、“岩土工程特大塌方预防与治理综合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基础及材料性能特征研究”、“宝钢高等级汽车板品种、生产及使用技术的研究”等大批科研成果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2007年发布数据,2006年学校师生发表论文被“SCI”、“EI”收录数量分别居全国高校第34位和27位。
学校不断拓展社会服务领域和发展空间,与国内80多个省市区政府、大型企事业单位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同时,学校瞄准世界前沿,加强国际合作,先后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英国牛津大学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69所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开展了实质性的合作。
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学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学校学生在历年国家及北京市的各种竞赛中多次获得殊荣,特别是学校每年被评为全国高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学生代表队在全国第一、二、三、四、五、六届机器人电视大赛中稳居前三甲,两次获得冠军,于2005年参加亚太地区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获得亚军。学校同时高度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努力营造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先后被授予“北京市文明校园”和“北京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校”等光荣称号。
【信息化建设情况介绍】推荐阅读:
企业信息化建设介绍09-02
税收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07-26
审计信息化建设情况的报告12-04
对派出所信息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09-14
卫生信息化建设情况调查表(村卫生室)11-11
关于全县政务网站建设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终考核情况的通报07-05
医院信息化介绍05-15
企业信息化基础情况06-28
中国船舶行业信息化总体情况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