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信息化设备运维服务情况总结

2024-10-17

学校信息化设备运维服务情况总结(通用10篇)

学校信息化设备运维服务情况总结 篇1

**学校信息化设备运维情况总结

为推进我校信息化建设与维护水平,我校领导高度重视,从机构设立到制度建设,以及全面提升信息化设备使用效率花费了大量精力和财力,现将我校信息化设备维护情况总结如下:

一、我校信息化建设现状

**学校校园网络主干线路采用千兆光纤、千兆到桌面。学校所有计算机及网络设备按照教学、办公、生活区等业务功能和区域分步分别组成各自子网。核心(汇聚)交换机为三层千兆交换机,支持Vlan,校内网线网络覆盖整个办公区域,校园网与外网之间安装有防火墙,对内网用户实行认证后方可访问互联网。

目前我校信息化硬件设施有:校园网1套(含防火墙、认证服务器、出口网关、交换机90多台、无线AP150台)、数字化广播1套、高考模拟广播1套、智慧教室9套、计算机教室7间、班班通教室150间、电子备课室1个、学生电子阅览室1个、数字探究室2个、简易机器人教室1个、网络合班教室6间、创客实验室1个、全自动跟踪智能录播教室2间、校内共有500多个安防监控摄像头、120套教室监控摄像头、全校共有计算机1100多台。

二、组织机构健全,制度落实到位。

为推进我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我校领导高度重视,从机构设立到制度建设花费了大量精力和财力。在组织机构建设上,学校成立专门的网络管理部门——网络中心,在校长室的指导下,由网络中心具体负责我校信息化硬件资源的规划、建设、维护、监管和协调。同时,为确保我校信息化硬件资源应用与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班级多媒体设备管理制度、计算机室管理制度、网络中心管理制度、网络合班教室管理制度、“绿色网吧”上网制度、多媒体设备管理员职责、学校办公电脑管理制度、考务监控室管理制度、考务监控视系统管理员职责、学校电子大屏管理制度等等。

三、建立设备维护队伍、提升设备维护信息化水平

1.队伍建设情况

我校目前有专职信息化设备管理维护教师6人,主要信息化设备的维护分任务到个人,做到每一项设备有1-2人专职负责。对于在质保内的设备,联系厂家上门解决,出质保的一般设备由我校维护人员自行解决维修。对于像服务器、核心交换机、投影仪等复杂设备无法自行维修的,通过联系专门售后上门维修。我校注重对信息化设备管理维护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多次组织信息化设备管理人员参加各级培训,为我校信息化设备维护提供技术保障。

2.建立在线报修系统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后勤、信息化设备报修效率,我校自主开发了网上在线报修平台。平台自2014年投入使用以来,日常报修通过网络平台在线提交,大大提高了报修效率。

3.可视化的智能网关

我校安装有可视化的网络指挥官和智能网关平台:能够在线检测各交换机运行状况,同时能够记录校内用户互联网访问日志,满足校园内网络监控和信息化设备管理需要。

四、信息化设备维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信息化设备投入大、更新换代快。从建设到维护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因此需要政府与学校的支持与投入。

2、信息化设备管理需要从制度上规范,并加大信息化设备维护人员队伍建设与后续培训。

运维服务工作总结 篇2

一、细致缜密的完成计划中的日常运维工作:

严把质量;服务至上;严格要求;技术领先。

1、承接运维工作初始信息技术部的各位领导就对我们的运维工作给予厚望,并提出了认真完善服务水平的方针。我们在服务过程中严格按照这一要求,以对保障xxxx的发展,对用户负责的精神,把“严把质量,服务至上”的原则贯穿于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使本运维期过程中的客户满意度有了非常显著的提高,多次获得了用户的认可。

2、对于在工作中信息技术部提出的新要求、新方案,我们及时相应配合,本着“严格要求”的原则,对于提出的要求科学性的分析研究,及时提出完整周密的解决方案,并拟请用户试行或测试后实施。有力的保障了运维工作的及时有效性。

3、对于提高服务业务技术水平上,按照信息技术部的统一规划,按时完成一系列的.既定培训计划。按照“技术领先”的原则,通过技术上的培训提高了业务水平和解决故障的效率;通过制定有效的安全机制和培训,健全了xxxx信息外包人员安全机制;通过保密制度的培训使运维人员能够树立自觉维护xxxx的信息安全防范意识;通过客户服务意识的培训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

二、吸收先进经验,保质保量的完成运维的各项任务:

运维期内主机、服务器、网络和桌面均没有发生严重的生产安全事故,对于一些潜在的威胁也都在得到信息技术部门的批示下,审慎周密的完成了整改工作。运用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提高劳动效率和运维工作质量:

1、运用先进的运维工具提高劳动效率。通过监控软件随时保持信息的及时性、可控性,一旦发生问题可以迅速定位和修复。

2、经过信息技术部指导,我们在运维工作中大量了采用WEB2、0技术。使我们在高效完成运维工作的情况下,为xxxx节约了大量的费用投入。

3、在工作的过程中注意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学习和收集,对于有利于运维工作的成功方案及时整理并提交信息技术部。经过5年来的维护工作存储了大量的知识库信息。

三、适应任务需要,及时解决运维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

1、在运维过程中遇到突发问题及时与信息技术部门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对于紧急情况的处理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对应处理。在节假日安排主要人员进行值班和备勤,保障24小时均能及时相应。

2、在运维工作过程中,积极协助新增设备的各项实施工作,获得了信息技术部的肯定;在到货、验收、集成方案和安装调试过程中提供全程保障;对于数据的迁移、备份,各人按照自己的职责,在制定详尽的计划后、经过信息技术部的批准严格按照方案实施;

3、在配合一些公司的重大活动、事件时,为应对信息技术部人员不足的情况。我们一方面做好运维工作的情况下,另一方面派出部分或全部人员协助信息技术部的各项工作,以弥补其人力不足的状况;

4、对于机房的升级改造过程中积极配合,全程派员监理施工过程,及时出具各种施工方案和设计资料。施工完成后及时完善各类图表的变更、标识。

5、配合行政部门做好资产管理工作,对于资产管理系统派出专门人员参与学习,并对备份、升级方案及时提出自己的建议;对于办公室提出的节能减排的倡议积极响应,主动采取措施避免能源和材料的浪费;多次配合办公室进行资产统计、巡检、登记工作。

四、认真完成运维工作中的汇报、总结和知识积累工作:

1、《知识库》通过连续2年的整理已经形成了成体系的完整运维知识全集,方便了各类人员通过权限管理可以随时查找所需的运维信息,为提高运维工作效率提供了基础保障。

2、日常报告:共提交《运维日报》309份、《运维周报》52份、《机房温度周报》52份、《运维月报》12份、《运维半年报》一份、《运维年报》一份、《桌面工作记录单》1914份、《磁带存取记录表》12份;

3、工作报告:《变更报告》70份、《故障报告》5份、《数据安全保密措施报告》、《节日值班表》2份、《加班表》1份。另:《磁盘空间使用报告》等不定期报告;

4、图表:《电路电源拓扑图》、《机房及机架布局图》、《网络拓扑图》、《san环境拓扑图》、《电话配线架对应图》、《ip及工位、电话统计图》、《外包人员信息系统登记表》等。

5、其他报告:《外包人员信息安全管理建议》、《文件服务器使用管理建议》等。

通过以上的工作和措施,我公司顺利的完成了本期xxxx的运维工作任务,从根本上满足了设备运维的各项要求。任务的圆满完成,有赖于信息技术部正确的领导和大力协助;仰仗于xxxx健康发展的大好形势;得益于双方长期形成的信任与默契。

一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在此向各位领导申请续约新的一年的运维合约。并且,在新的维护其中间维持上一年的全部合同条款,维持原来的运维价格不变。在新的运维期内,我们将保持冷静的头脑,继续发扬自身优势,多方弥补存在的不足,提高服务的水平和层次,在信息部的指导下,与各部门的同仁团结协作,大力配合,携手共进,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运维任务。希望在新的运维期内能够更好的配合信息技术部的工作完成xxxx的各项要求和任务。

望各位领导批准。

运维项目组

刘杨-

学校信息化设备运维服务情况总结 篇3

工程公司信息室企业标准

Q/GCX-001.01-201

3信息运维服务组组长岗位工作标准

2013-01-30发布2013-02-01实施 南宁电力试验研究技术工程公司信息室发 布

Q/GCX-001.01-2013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南宁电力试验研究技术工程公司信息室标准化工作的安排,为进一步规范公司信息运维服务组组长岗位的工作,特制订《信息运维服务组组长岗位工作标准》。

本标准由广西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信息中心信息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南宁电力试验研究技术工程公司信息室信息运维组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重吉

本标准审核人:马虹哲

本标准由南宁电力试验研究技术工程公司信息室信息运维组负责解释。

信息运维服务组组长岗位工作标准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南宁电力试验研究技术工程公司信息室(以下简称信息室)信息运维服务组组长岗位的职责与权限、岗位人员资格要求、工作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

本标准适合于信息室信息运维服务组组长岗位的工作,是检查与考核该岗位人员工作的依据。2 职责与权限

2.1 职责

2.1.1 负责信息运维服务组全面工作,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完成年度工作目标。并对信息室分管领导负责。

2.1.2 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行业、电科院及上级部门的有关标准和规章制度,并结合实际,组织制订工程公司信息运维管理制度和标准。

2.1.3 组织开展电科院网络与信息系统值班、监控。负责电科院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的指挥,负责信息资源申请及服务的统一受理、事件处理分派和跟踪检查工作。

2.1.4 组织开展电科院计算机终端及其外设的安装、维修、维护等工作。负责电科院信息服务工作的统计分析和服务质量管理。

2.1.5 负责电科院桌面终端系统的安全管理;负责管辖范围内的安全整改实施。

2.1.6 履行信息室赋予的各项职能,负责运维组变更工作票与信息资源申请的批复。负责信息系统检修工作的信息发布。

2.1.7 组织开展电科院和信息室信息化办公设备的设备台帐管理工作。

2.1.8 组织信息运维服务组负责的信息化项目实施方案和技术规范书编制,并组织实施。

2.1.9 负责电科院信息运行维护和信息化服务专业管理工作,指导和督促各组员开展信息运行维护和信息化服务。

2.1.10 负责提出管辖范围内的系统改造、修理项目计划,提交电科院信息中心。负责电科院信息中心安排的信息化项目建设,并向信息中心提交相关项目建设报告。参与电科院信息中心信息化项目立项审查和相关信息化项目建设。

2.1.11 参与电科院相关信息化项目建设,负责信息室相关设备接收。

2.1.12 组织制定运维范围内系统的应急预案并开展演练。

2.1.13 负责信息室相关的信息运行安全管理,组织信息安全事件调查处理,参与信息安全事故调查分析。

2.1.14 负责协调信息运维服务科与外部的工作关系。

2.1.15 组织开展组员绩效考核评比工作,并落实奖惩措施。

2.1.16 负责运维组日常管理工作,保证各种指示、事件上传下达及时、准确、到位。

2.1.17 负责制订运维组年、月工作计划,定期召开工作例会,总结工作经验,制定改进措施。

2.1.18 开展组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有计划组织岗位练兵活动,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2.1.19 加强安全教育,严格管理,落实制度,确保全年无责任事故发生。

2.1.20 参与年度信息运行计划和月度检修计划制订。

2.1.21 参加电网公司月度信息系统运行分析例会。

2.1.22 督促检查信息运维服务组业务工作,对下属组员进行指导和培训以提高绩效水平。

2.1.23 负责信息运维服务组安全管理工作。

2.1.24 负责信息运维服务组劳动纪律考勤管理工作。

2.1.25 负责信息室领导交办和中心安排的其他工作。

2.2 权限

2.2.1 有权监督、检查电科院信息运维和信息化服务,并提出改进建议。

2.2.2 有权对信息运维服务组各专责分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当有不同意见时有决定权。

2.2.3 有权决定信息运维服务组内的职责分工,有权就信息运维服务组工作向信息中心提出建议。

2.2.4 有权对桌面维护人员工作态度、业务水平、绩效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

2.2.5 对违反国家、行业和上级有关部门颁发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章制度的行为,有权指出

并责成其及时改正。岗位人员资格要求

3.1

3.2

3.3

3.4

3.5

3.6 具有信息类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 取得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取得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满五年。具有爱岗敬业、乐于奉献、顾全大局、实事求是、廉洁奉公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悉信息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掌握一定的管理知识和电力系统知识。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理解判断、文字表达以及开拓能力,能熟练阅读英文资料。从事信息专业工作五年以上。工作内容与要求

4.1 执行信息室员工通用工作标准。

4.2 工作目标:

4.2.1 建立健全信息运维服务管理制度和工作标准,并有效执行。

4.2.2 建立与完善IT运维服务体系,确保信息服务支持和信息服务交付的“两级三线”机制正常

运转。

4.2.3 确保信息运维服务组运作正常,按时高效完成各项工作。

4.3 工作要求:

4.3.1 组织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行业及上级部门颁发的有关标准和规章制度宣贯,并结合实际,及时组织制订信息室信息运维服务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

4.3.2 负责安排信息运维服务组工作日和特殊敏感日期有人值班和其他时间电话值班,做好运行监控值班记录。及时处理电科院公司领导桌面问题,做好优质服务。

4.3.3 组织信息运维服务值班人员通过运行维护管理系统管理工具全天候对信息中心信息机房的基础设施、网络设备、服务器、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视。

4.3.4 负责指导、督促值班员根据对系统的监视和客户请求,初步判断系统中是否有紧急事件发生,是否有问题需要解决,并由此发起相应管理流程,及时发现和分析安全隐患,灵活调派巡检和维护人员,第一时间排除故障、消除障碍。

4.3.5 组织承担对电科院客户端的业务咨询与技术支持,通过电话或派发工单调派一线技术支持人员现场解决客户端问题。负责服务请求的进度跟踪、服务质量管理、客户服务工作的统计分析。

4.3.6 在每年的10月组织完成电科院和信息中心年度信息运维服务相关项目计划编制,并送信息中心,参与立项审查。

4.3.7 在每年的10月参与制订下一年度信息运行方式。

4.3.8 按照有关要求,组织按时完成信息运维组负责的信息化项目的实施方案和技术规范书编制,并送电网公司信息部,组织项目具体实施。参与信息中心组织的电科院相关信息化项目实施方案审查。

4.3.9 参与本科室相关的信息化项目的系统联调、竣工验收、资产接收工作。

4.3.10 负责与本科室相关的信息运行安全管理,组织制定电科院信息运行监控和桌面系统的应急预案并演练。

4.3.11 负责电科院计算机终端和外设运行管理与定期巡检。

4.3.12 负责本科室管辖范围内的信息设备台帐管理和运行监控及信息化服务统计工作,并向信息中心提交相关运行月报、设备台帐报表以及有关运行统计数据。

4.3.13 负责电科院和信息中心信息化办公设备的申购审核、使用管理和报废管理。

4.3.14 按时参加每月上旬召开的电网公司月度信息系统运行分析例会,按要求组织信息运维服务组有关会议材料编写和会议有关议定事项落实。

4.3.15 每月10日前组织召开信息运维服务组月度部门工作例会,传达并落实信息中心工作例会和其它信息化工作会议、重要文件精神,总结信息运维服务组本月工作,布置下月工作计划。

4.3.16 每月开展一次信息运维服务组政治、业务、安全学习活动。按照中心要求,完成培训、考勤、政治学习、安全学习等各项部门日常工作,员工培训合格率达100%。

4.3.17 在工作时间内,组织与参加每天班前工作例会,总结上一天工作完成情况,检查服务工作

标准和作用卡执行情况及用户回访情况,协调内外工作关系,部署当天工作安排。

4.3.18 在每月的28日前完成信息运维服务组本月工作总结和下月工作计划编制,并提交电科院信息中心。每年的12月15日前完成信息运维服务组年度工作总结和下一年度工作计划的制订,6月20日前完成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制订,并送信息中心。

4.3.19 在每年的12月15日前,组织开展本年度用户满意度调查,并提交用户满意度调查报告。

4.3.20 及时完成信息中心领导交办和信息室安排的其他工作。检查与考核

5.1 本标准由信息运维服务组组长按照“职责”、“工作内容与要求”自查,信息中心领导抽查与评价。

学校信息化装备情况 篇4

学校信息化装备情况

我校现有教学班33个,在校学生2217多人,教师99人。在上部门关心和学校努力下,学校信息化建设有了很大的改变,学校现有多媒体计算机教室一个(教师机1台,学生机60台),供3-6年级学生上信息技术课,多媒体电教室1个装的式交互式液晶书写屏,10个交互式白板教室(其中1个是电教室,1个美术室,1个实验室,7个是普通教室。)直接用于学生上课72台,按照3-6年级1550人计算,生机比17.2:1,和教育部及自治区教育厅的文件要求生机比15:1相差2.2,也就是差15台计算机。在专用教室上课的教师提前预约上课,7个教室装备的,供该班科任教师随时使用,要求上电教课的老师要填好电教课记录,并且教案中要体现出利用多媒体上课的过程,每学期要求每个教师上10节电教课并纳入教学任务完成考核之中;办公室按人数不同配置了计算机,共计55台,学校现在接入50M的宽带,每台机子都能上上互联网,一方面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素养的培训,另一方面便于教师日常上网学习,查找下载优秀教学资源以及备课使用,为教育教学提供很大方便。近年来我校持续开展了电子备课、课件制作、电子教案设

计、信息化资源应用课堂展示课、多媒体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应用的教学反思和论文评选等教师现代技术实用技能应用评比活动,有力的提高了教师信息化教育教学组织和实践能力,掌握了利用网络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学会了通过网络参与教研活动,提升了教师信息化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了教学质量。在软件方面,除了远程教育接收的教育教学资源外学校还购买了语文数学和英语的优质资源,教师也随时收集优质课件。但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学校的信息化资源远远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班班都有多媒体教学装备势在必行,按我校以后发展规模42班算,因而我校尚缺多媒体教室32个,教师的信息化办公设备急需解决,确实能达到优质资源共享,实现办公无纸化。

学校信息化建设及开展应用情况 篇5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和应用,学校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未来学校教育发展战略的制高点,成为学校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学校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教师的专业发展,终生学习和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技术支撑。我校按照“建设好,使用好”的目标,走出了一条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创新之路。

建设情况

如何让资金短缺的基层学校,尤其是资金严重不足的一所新建学校,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加速实现教学现代化,真正实现“三通两平台”。我们本着“明确目标,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以满足教育教学需要,满足教师、学生发展需要,满足学校现代管理需要为基本出发点,协商提出并形成了“多方参与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新机制”。

市、县教育局积极按照国家“三通两平台”的发展要求,把永昌七中作为信息化建设试点校。把校园网(校校通),班级多媒体(班班通)有效利用和连接起来,并顺利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人人通过渡。市、县教育局“三通两平台”工程和中国移动金昌分公司取得合作,得到政府、企业全方位的资金支持。学校极积响应市、县教育局的建设方略,配合移动公司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光纤宽带网络接入,建设信息化资源平台,实现互利共赢。

根据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现状,本着“坚持质量一流、开放灵活、安全可靠、易于扩展”的原则,在市、县教育局和中国移动金昌分公司的大力支持以及学校自身的努力下,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以下七个方面的建设。

一、“班班通”教学设施建设。“班班通”是学校信息化资源获取与利用、终端信息显示的软硬件环境。学校建成 “班班通” 教学班58个,均配备计算机、交互式智能教学触摸一体机、实物投影等设备,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二、网络计算机教室和信息化教学办公建设。计算机网络教室不仅能够进行计算机常规教学,而且满足了学校规模培训的需求,全面提升培训效率,创造了一个实时的网络互动课堂。

建成标准化计算机网络教室4个,学生电脑280台,生机比达到9.4:1,为学生信息课的开设提供了保障。已配教师办公电脑180台,并全部接入互联网,师机比达到1:1。

三、互联网及校园局域网建设。学校采用光纤接入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100Mbps。每个办公室、教室、微机室都有网络节点,使教师办公、学生学习实现了网络化、数字化。满足了教师电子备课需要,实现了资源共享。2015年全省开展“一师一优课”活动以来,我校教师积极参与此项活动,在甘肃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网络空间注册、开通率达100%。2016年底将对校园局域网进行升级改造,计划实现全千兆的局域网网路环境。

四、录播系统管理平台和录播教室升级改造建设。2014年学校建成多媒体录播教室1个,可实现实时直播,搭建了相互观摩借鉴的网络平台,达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2016年计划将完成录播系统的升级改造任务,确保实现双向、互动。

五、平安校园安保系统建设。根据学校综治安全需求,建成校园监控系统1套,采用标清摄像机,实现校园安全无盲区监控、网上安全巡查、报警处置联动、安全信息报告系统等功能。布控80个监控点,基本实现校园全覆盖,保障了学校安防。

六、数字资源库建设。学校通过自建和引进两种方式建设校园资源库,现有数字资源总量421.42G。自建资源包括优质课课堂实录16G,教师的优质课件、教案0.63G,并且逐年逐学期在不断增加资源量。引进资源量包括2014年引进数字图书404.8G,增加了师生阅读量、丰富了师生的阅读面。2015年又引进中学学科网17.77T的精品教学资源,极大的方便了教师网络备课、网络组卷等教学工作。

七、阅卷系统建设。2015年底学校购置了学科阅卷系统一套,不但确保了阅卷质量,减轻了教师负担,提高了教学水平,还实现了中、高考试卷模式的接轨,实现了数据共享。

使用情况

一、网络计算机教室的多元化使用

(一)上好信息技术课程。

我校共有计算机专业教师5名,学校按照课程设置要求,7-9年级全部开设信息技术课,每班每周1节。在落实信息技术教材的同时,每个年级补充相应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进行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

教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主导力量,建设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需要的师资队伍,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我们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学校所有教师都能熟练操作计算机,能从网上下载有关教学资料,运用软件制作幻灯片及运用多媒体开展辅助教学。通过不同层次培训,全校教师的信息技术综合素养得到不断提高。

(三)开展计算机应用技术竞赛。

充分发挥信息化设备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将信息化推进工作与“436”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整合,提升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定期组织教师参加课件制作、交互式白板应用课比赛、录像课等,将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情况作为对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重要要素,使教师成为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构建、学科整合的骨干,全面带动并推进了学校信息化建设。

(四)开展“电脑小制作”计算机兴趣小组大课间活动。将喜欢计算机的学生吸收进来,于每周四下午两节课后定期开展活动,提升学生的打字、电脑绘画、网页制作、软件操作水平,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二、录播教室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录播教室建成后,主要承担全校教师微课、精品课堂的录制、学科竞赛活动以及分年级专题活动的直播。录播教室的使用在具体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年全省一师一优课评比活动中,我校有8位教师荣获市局优课评比

一、贰等奖,26位老师获得县局优课评比

一、贰等奖。2016年新一轮的一师一优课评比活动已启动,我校教师积极着手参与此项活动,部分教师已经成功录制典型课例和微课,完成了晒课任务。

三、多种资源库拓宽了师生的视野

学校电子图书库提供的电子书内容多样化,涉及的领域十分广阔,从小说、诗歌到农业、科技到娱乐、财经等,能很好地满足老师和学生的需求。中学学科网精品教学资源,极大的方便了教师网络备课、网络组卷等辅助教学任务的完成。

四、学校网站、qq平台、校训通及微信平台简化了信息的交流

学校工作开展情况总结 篇6

一、大力实施理念更新提升活动。

扎实推进“高效课堂”过程之中,我校领导高度重视理念的先导作用,通过多次集体学习、交流、研讨,使每位学校领导都能用“高效课堂”理念武装头脑。通过交流、学习形成既体现先进理念又符合各校实际情况的理论模式,同时要求各

校领导撰写出对于本校“高效课堂”实施的理解与把握。其中,东阳化学校校长《如何让农村学校的课堂更高效》,苏村学校校长的《什么是高效课堂》等文章得到中心学校全体领导的一致肯定,并组织大家积极学习借鉴,对交流讨论中提出的问题采取逐个调研,灵活多样的方式去解决。为高效课堂的进一步推进开道拓路。

二、大力推进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研课、讨论、反思等教学全过程评优活动。

我校在“高效课堂”的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从参照学生和教材备课,依据新理念上课,全程虚心听课,坦诚沟通评课,仔细认真研课,激烈交流讨论,心平气和反思等教学全过程的评优活动。定期在每一校的行政例会上,通报近期各校“高效课堂”的最新实施动态。不定期的走进老师的课堂、办公室,学习、沟通“高效课堂”实施中的困惑与需要。让每位老师在听别人的课,比对自己的课,研修大家的课,讨论众长与短,反思自身得失的过程中逐步积累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达到博采众人之长,为我“高效课堂”所用的研修目标。

三、大力探索各种“高效课堂”实践模式,丰富“一校一品”的构建内涵。

“如何让自己的课堂更高效”以成为大家共同面对和探索的话题。我们四屯教育人从开始“一校一品”理念的提出到如今各学校“一校一品”特色的初步形成,积极改革与创新课堂教育实践与模式。如四屯镇中心学校的英语课堂,苏村学校的经典诗文朗诵,北辛庄学校的书法教育,新亚学校的课间阳光体育,联三学校的安全法制教学,一个个独具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实践创新,既有特色,又具“高效课堂”理念的课堂活动与实践,让“一校一品”的理论内涵不断深化,方法手段日趋丰富。

四、大力开展青年教师“高效课堂”教学比武活动,提高青年教师的“高效”带动作用。

青年教师作为“高效课堂”实施的中坚力量,按照学期初各校确定的青年教师比、学、赶、帮教学比武实施方案,各学校立足实际,大胆启用年青力量,探索实践“高效课堂”教学新模式,在精彩激烈的课堂教学比武竞赛中,中心学校的李云珍老师,北辛庄学校的李欢、孙美波老师,新亚学校的王晓燕老师,东阳化学校的宋蕾老师、等一大批年青教师脱颖而出。这些教师在各自的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高效”的理念,所教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与态度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学习方式与方法的效率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五、大力创新校本研修方式,利用“大家访”活动丰富“高效课堂”教育体系。

各学校不仅重视每一位老师课堂教学全过程的“高效”,而且关注课堂教学活动后的教学反思和校本研修,在全学期的校本研修计划中,始终将“高效课堂”“一校一品”的理念渗透其中,各校定期于周四下午举行“高效课堂”校本研修交流活动。每月最后一个周三举行各学校年青教师参加的“高效课堂”校本研修交流活动,形成“高效课堂”校本研修常态化。利用县教育局“大家访”活动开展的契机,用心筹划,精心组织,做好“高效课堂”校外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尝试,全面收集家长对于学校“高效课堂”开展情况的工作意见和建议,汇集众智之力构建我校“高效课堂”家校配合新体系。

学校信息化设备运维服务情况总结 篇7

一、信息化建设概述

从2007年初规划我校数字校园建设,我们秉承“建网建库建队伍”的思路,分四期打造我校艰难又辉煌的从电化教育到智慧校园的建设之路,为我校数字校园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期建成103间网络化多媒体教室,为我校信息化教学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二期全面整合了全校的硬件平台和设施设备,全面改造了网络拓扑结构,搭建了有线和无线网络环境,全面覆盖校园每个角落;三期通过打造综合信息门户系统和一系列软件服务平台,以及统一身份认证和一卡通系统,切实加强服务功能建设,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方面的创新建设;四期结合学校的示范校工程和四期工程建设,我们夯实了学校的信息化内涵,从而全面提升了我校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了以示范校建设为引领,全面构建数字化校园的目标。初步实现了数据网络、电视网络、IP通讯网络、安防监控网络的四网合一。数字校园的总体建设情况良好,但是各种应用深化推广仍有待进一步推进。

经过多年的系统建设,我校信息网络的硬件基础设施良好,网络通达比100%,各种网络安全措施完善(具备相关防毒系统、防火墙、IPS、UPS电源等),三条对外因特网出口,总带宽达1200M,为学校教育教学应用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为面向学生开放网络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我们建设了网络中心机房、拥有20余台服务器,组成集群,多套存储系统,在万兆网络的基础上建设数据中心,安置服务器和存储阵列,使服务器应用虚拟化系统性能达至最优。用存储阵列为资源平台、精品课程、多媒体教学系统、安防系统、实训录课系统提供存储空间。

全校所有教室建立了网络化多媒体教学系统,包括投影机、网络中控、钢制讲台,计算机、IP电话、话筒、摄像头及安全和管理设施。四期工程新大楼中的教室全部配备了电子白板和短焦投影,教学设备的更新,将会促进我们的教学向着互动式教学的方向迈进。

在四期工程中建成了全自动录播教室,配置了手动录播系统和20套速课录课系统。我们通过建设录播教室和搭建资源库中心和精品课程中心,实现录播资料—>资源中心—>精品课程建设的资源搭建流程,最终形成丰富优质的网络资源环境并实现信息化教学体系。另外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源服务广大师生,引进了中国知网CNKI,电子资源总量达31T,为教学科研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但资源建设的总体工作仍然停留在初步开端状态,有待后期进一步的深化。

我们与南京市民卡公司合作开发使用一卡通平台系统,全校近500名教职工与4500名在校生每人手持一卡,可以在校内就餐、购物、签到、考勤、查询、停车、借书等,同时还可以在校外实现市民卡功能。

二、信息化建设成果展示

1、综合信息门户系统:包括综合信息门户平台和统一身份认证系统。

综合信息门户平台是数字校园窗口,以浏览器的方式向用户展现数字校园的应用信息,整合各类应用系统,学校用户(领导、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等)可自由定制个性化的信息内容。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是用户经门户登录学校公共数据库平台,无须一次次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综合信息门户平台,而是单一的登录。我校的综合信息门户系统如图2所示。

图2 综合信息门户系统

2、SMT实训录播系统

我们与企业合作研制,在SMT实训工场搭建了微格实训录播系统,该系统是针对电气系电子技术专业的实训需求,基于领先的网络流媒体录播技术与教育技术理念开发,集微格教学、多媒体录制、网络直播及点播、教学资源管理、网络实训教学于一体的网络化微格实训教学系统,其记录、观摩和评价系统均采用网络与流媒体技术,通过连接校园网或Internet,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进行点播、测评与学习。该系统的实训环境如图3所示。

图3 SMT实训工场

3、物联网服务

我们通过建设一系列具有物联网服务功能的设备或场所,实现产教结合,充分为我校的物联网专业服务。例如在四期工程电子信息大楼中的校史馆和物联网会议中心,我们通过物联网的RFID技术自动识别锁定校园内的固定人员、来访人员、车辆、各种固定设施等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并通过一卡通系统将校园的各项生活应用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其中物联网会议室实现了空调、窗帘、多媒体、广播、投影仪等一系列设备根据固定人员指示提前打开和自动关闭功能。物联网会议室及管理平台如图4所示,一卡通系统如图5所示。

图4 物联网会议室及管理平台

图5 一卡通系统

4、资源建设系统

我们通过建设录播教室和搭建教学资源库、网上教学平台和精品课程中心,实现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提供服务的实名制网络教与学空间的软环境。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平台是示范校展示和推广本校教学改革成果的重要平台。我校的资源中心平台以资源共享为目的,以创建精品资源为核心,面向海量资源处理,集资源分布式存储、资源管理、资源评价、知识管理为一体的资源管理平台,具有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管理等功能模块,实现了资源的快速上传、检索、归档;资源的多级分布式存储、学校加盟专业资源共建等功能,同时又能进行精品课程、网络课程资源制作。包括专业教学资源库管理功能、网络教学、精品课程建设三大子系统,三系统之间无缝联接。录播教室和资源库组织架构如图6所示。

图6 录播教室和资源库组织架构

三、信息化建设创新点

1、虚拟校园电视台建设

我校建设的虚拟校园电视台系统是覆盖全校的发布系统的一个部分,该系统采用了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录播技术等模块化设计,配属高质量的摄像机、录音设备等现代视听设备,可录制出专业级的音视频节目,同时通过网络直播系统在局域网、互联网上传送,使得远端用户既可以在网络上实时观看电视台节目。利用一体化演播设备,可以录制优秀教师的授课并制作成课件,进行在线直播教学,也可放在服务器上让学生日后点播学习,同时利用该系统也可进行教师讲课观摩。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向学生播放一些有教育意义的科教片或文艺节目,以丰富学生们的学习及扩展知识面。

2、教学资源建设

我们通过建设录播教室和搭建资源库中心、网上教学平台和精品课程中心,实现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提供服务的实名制网络教与学空间的软环境。建设教师和学生个人的网络学习空间、形成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互助学习的教育新模式。在先进的硬件网络环境中同时提供为教与学环境服务的软件平台,实现录播资料—>资源中心—>网络教学—>精品课程建设的资源搭建流程,最终形成丰富优质的网络资源环境并实现信息化教学体系。

3、实训录播系统建设

我们与企业合作研制,在SMT实训工场搭建了微格实训录播系统,该系统是针对电气系电子技术专业的实训需求,基于领先的网络流媒体录播技术与教育技术理念开发,集微格教学、多媒体录制、网络直播及点播、教学资源管理、网络实训教学于一体的网络化微格实训教学系统。

4、常态录播系统建设

在学校教室的多媒体教学系统中按10:1的比例,建设常态录播教室,在理实一体的教学、实习环境中对教学和实训操作进行录播,以提高学生的理论和操作能力,同时也为教学和实训积累资源。

5、基于移动平台教学和实训系统建设

学校已增加资金为学校的四个实验班的教学用平板电脑的采购,并准备修改资源及教学平台,以适用于移动平台的教学和实训,并积累资源。

学校开学工作情况总结 篇8

2015年3月6日,我校各项工作已步入正轨。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根据开学日程安排,3月4日,全校教师返校,在岗教师9人全部到岗,学校组织召开了全体教师会、班主任会、并召开了辖区民办幼儿园园长会议。3月5日学生报名,3月6日上午九点全校师生举行升旗仪式,开学典礼,学生进班正式上课。班级数按上期的6个教学班不变,3月6日上午十点半到校学生数为214人,一年级35人、二年级37人、三年级47人、四年级34人、五年级34人、六年级27人,各类数据与信息在统计之中,学校将尽一切努力保证开学工作正常运行。

二、具体做法及工作特色

1、尽快组织学生入学。为了降低我校在校学生的辍学率,我们坚持“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对未到校的学生要进行电话联系或家访,本期学校学生的返校率达100%。

2、我校严格执行资雁教发【2013】64号文件做好课程安排。做到了开齐开足学科课程。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按区教育局统一的作息时间要求,我们拟定了学校作息时间表,落实到每个班级,保证了学生的在校活动时间总量。合理安排教师的课程。教科书循环使用与管理井然有序。

3、认真落实教育局下达的学校收费通知,我校严格遵守该项制度的规定,决不踩红线,决不踏雷区。

4、狠抓食堂卫生安全,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

(1)、学生的安全大于天。为进一步提高我校食堂服务质量,3月4日上午11点,学校召开了后勤工作会议及食堂从业人员会议。要求全体后勤人员及食堂从业人员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安全意识,把学生饮食卫生安全放在首位,一切按照国家颁布的食品卫生“五四制”,狠抓落实,成立食品卫生领导小组,制定了《食品卫生管理制度》,为全校师生的饮食卫生提供有利的保障。

(2)、3月5日学校进行了安全隐患大排查。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对教室、围墙、办公室、电路、主要交通路路口、沟河池塘等进行了一次排查,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并记录在案。3月6日学校和特异体质学生签订了安全责任书,与各班班主任,任课教师签

订了安全责任书,治理“三乱”责任书等。5、3月4日,学校召开了辖区民办幼儿园园长会,对辖区幼儿园进行了食品安全培训。3月5日下午,学校领导对辖区幼儿园开学工作情况进行了检查并做好了记录。

6、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学校的中心是教学。“一切为了教学,一切服务于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我校教学的工作目标。

为保证我校教学的正常运行,3月5日教务处将学生课本发放到位,收齐并检查了各学科学期教学计划和部门计划以及各学科教案,通过教学准备的检查发现,每位教师都认真做好了开校的一切准备工作,为2015年春季学期的教学开了一个好头。

7、进一步完善了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在开学初购买了会议桌、学生课桌凳,布置了学校会议室,美化了校园环境,增添了学校墙面版画及法制、德育等宣传栏等,学校的文化氛围日渐浓厚。

三、学校目前面临的困难及问题

1、学校的师资力量严重不够,教师偏老龄化,临近退休的就有两名。

服务三农情况总结报告 篇9

(一)、帮助农民调整种植结构,结构进一步优化

按照“粮油是基础、番茄要抓住、套田是抓手”的原则,XX年全县农作物总播面积为200万亩。小麦47.65万亩,玉米面积21.64万亩,花葵83.11万亩,油葵2.4万亩,番茄13.5万亩,甜菜5.19万亩,西甜瓜6.5万亩,籽瓜、葫芦3.56万亩,其它15.74万亩,各种套田面积达到98.53万亩。从以上农情数据分析表明,XX年我县的种植业结构呈现“小麦、玉米、油葵、籽瓜、葫芦面积减少,杂交花葵、番茄、甜菜、西甜瓜面积增加”的特点。

(二)、引导农民“三为而种”扎实推进

不断深化“种植创新”战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基地,重点加快番茄、葵花、小麦、玉米、蜜瓜产业向规模化、基地化方向发展。“为工而种”基地面积达68.74万亩,“为市而种” 基地面积达93.17万亩,“为养而种”基地面积达31.64万亩。

(三)、不断完善农业“五化组装配套”手段

一是加强了农业标准化工作。结合我县实际,立足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农业局制定了农业标准化实施方案,标准化种植面积达140万亩,占到总播面积的70%。二是积极推进新高化工作。大力推广间、混、套、复种且适合机械化作业的种植模式,引进新作物、新品种185个,推广新技术15项,特别是番茄各项新技术得到快速推广应用,引进的芦苇、棉花、蓖麻获得成功。三是加快农产品规模化生产。我县是农业大县,农业是五原经济发展的基础。为此,我们以打造农畜产品加工基地大县为目标,建成了13.5万亩番茄生产基地、95万亩葵花生产基地、50万亩小麦生产基地、21万亩玉米生产基地、6万亩甜瓜生产基地、5万亩甜菜生产基地、10万亩小菜籽生产基地。四是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不断提高。按照机械化生产的要求,大力推广机收带型和适合机收的作物品种,全县机播面积达90万亩,机收面积预计达55万亩。五是积极搞好系列化服务。依托葵花、番茄、甜瓜等协会,农业局派出50名科技人员积极参与各种类型的科技培训,不断提高产前信息、产中技术指导、产后流通的服务工作。

(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标准高、力度大:

XX年,为加快我县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全面提升我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我们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加强了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分别在推广中心、各镇建设了四种类型、九个园区,在园区内共安排新品种试验、示范185个,安排新技术试验、示范50项,特别是在每个园区重点安排了番茄的品比试验、起垄栽培、育苗移栽、坑种、小拱棚、小畦栽培的试验示范,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果,对我县大力发展番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依法治理农资市场,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一是在加强农药市场管理。上半年共出动150人次对全县的农药市场进行15次的巡回检查,共查处各类农药违法案件12起,涉及违法金额5600余元。同时为提高农药经营户的经营水平,我们对今年申请进行农药经营的36名经营人员进行了培训。

二是加强种子市场检查工作。为严厉打击种子经营中制售假劣种子、无证经营等违法行为,我们派出种子执法人员200人次,对全县城乡种子经营企业进行了全面的检查,上半年共审核核发种子经营许可证140多家;共抽检种子650批次,抽检合格率95%。共查处各类种子案件45起,吊销一家种子经营户的经营许可证,累计处罚罚金18000元。

针对XX年制种玉米在我县大量扩繁,为保证其制种纯度,提高种子质量水平,整顿全县种子生产秩序,加强种子生产基地建设,推动我县种子产业的健康发展,种子管理站制定了制种玉米种子生产管理的具体办法,在制种企业资格审查、生产合同等方面加强了生产管理,严厉打击无证生产、私繁乱制、少报多种等行为。

三是加强农村财务审计。为深入宣传贯彻中央1号文件和县委十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范整顿农村财务,完成撤乡并镇后镇与村、社财务管理的`有机衔接,经管局及时与各镇进行了工作上的沟通与联系,全面配合各镇搞好村、社财务清理整顿工作,目前清理整顿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六)、农业产业化发展势头强劲

为加快推进我县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我们完善了产业化项目库的储备,完成了双福面业的自治区级龙头企业认定和城南金鹿油脂,蒙源粮油,富源番茄,天义番茄,塞鑫面业,宏珠饲料、鸿鼎农贸市场等7家巴彦淖尔市级龙头企业的认定工作。并加强了同各协会各合作经济组织的沟通与配合. 加大了对龙头企业的引导和扶持。

(七)、努力争取支农、惠农投资项目

我县继续加大对农业项目的申报力度,积极争取国家投资,改善我县的农业生产环境。正在实施的项目有5个,其中:

1、病虫害区域测报站建设项目

国家投资270万元,地方配套21万元,建设内容包括土建工程112万元,仪器购置145.3万元,田间12.7万元,按照项目建设要求,项目土建工程的基础已完工,框架结构已经开始浇筑,预计9月底完工,仪器购置按照招标的有关规定正在进行招标中。

2、农村能源项目

XX年,我县实施的农村能源项目总户数为1260户,其中国家投资151.2万元,农民自筹374.52万元,地方配套16.08万元.按照项目建设要求,目前已开工建设。

3、良种补贴项目

XX年我县共争取到油葵和玉米两个作物的良种补贴,其中油葵项目总投资20万元,建设面积2万亩;玉米补贴项目总投资100万元,建设面积10万亩。目前,玉米、油葵良种已全部发放到农民手中,正在进行农户档案的整理工作。

4、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25万元,在全县确定1000户小麦科技示范户,为每户免费提供50斤小麦原种,共确定50名技术指导员,每人指导20户示范户。目前,50名技术指导员已全部下到农户对示范户进行技术指导,及时帮助解决生产实际难题。

5、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项目总投资100万元。按照项目建设要求,一是要全县七个镇完成400

0个土样的取样任务,并完成4000个土样的化验的工作,为今后配方施肥提供依据。二是要按照“3414”试验方案的要求,重点围绕玉米、葵花进行肥料试验的基础数据的采集工作。

目前,4000个土样取样工作已全部完成,化验室已装修完毕,化验仪器正在进行采购中。

三、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田基础条件差。近年来,国家对我县的农业综合开发投入了一定的资金,改造中低产田30万亩,但仍然有80万亩的中低产田没有进行渠、路、林等方面的配套建设,形成了我县耕地面积大、农业产出低的现状。

2、农业标准化程度低,农产品生产竞争能力不强。受传统种植习惯影响,各类主要农作物标准化栽培应用范围小,早用种量、施肥、用药等环节存在不合理现象,产品达不到应有标准,不足以应对今后的市场竞争。

3、由于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体制,导致农民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种植程度低,大型农机具少,导致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人工成本大,经济效益不高。

4、XX年春播季节化肥、农药、种子价格有所降低,但降幅不大,农业生产成本仍然较高。

5、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合同意识不强,导致土地纠纷较多。同时在水费的收缴过程中,也存在多收水费等不合理的现象。

6、今年上半年气候反常,导致各类作物生长缓慢,特别是持续低温,使得育苗番茄根系生长受到抑制,产生立枯病等病害。

7、小麦播种面积少,不能满足加工企业需求

我县共播种小麦47.65万亩,离计划面积55万亩还存在很大缺口,按亩产720斤计算,总产约为17.2万吨,而我县共有大中型30多个面粉加工厂,年生产能力可达20万吨,除去农民口粮和留种,不能满足加工企业需求。

8、品种过多、过乱,影响了农民的种植效益

主要表现在葵花上,由于杂交种的大面积使用,导致价格暴涨,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同时也出现了大量未经审认定的品种投放市场。在蜜瓜上虽然主导品种以甘蜜宝为主,但仍有许多成熟度不好、抗病性差、明显不适应在本地栽培的品种充斥市场。

9、番茄原料落实形式欠妥

目前我县番茄企业的原料大部分是由企业自己委托的村内原料员进行原料面积的落实,企业与协会不能紧密联系,存在脱节现象。

10、市场建设还需进一步整合

各镇都在加强各类市场的建设,有的建设距离太近,易造成重复建设,对于此类建设,建议进行合理整合,集中资金建设功能齐全、容量大的市场。

11、龙头加工企业的生产规模不够大,经济实力比较弱,科技含量比较低,生产能力不够强,导致了企业的生产能力与基地的实际产出不配套,大量的剩余农副产品和半成品进入流通市场,形成了初级产品过剩,失去了部分特色资源应有的再次收益,使得生产,加工,转化,增值等环节得不到有效连接。

四、下半年工作安排

1、完善各镇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实施方案,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试点建设。

2、抓好各类农作物的田间管理工作,指导农民按标准化操作规程种好各类作物,减少病害造成的损失,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3、加强制种玉米田的管理,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

家长评学校调查问卷情况总结 篇10

新发中学于2012年10月,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一次教师评学校问卷调查,实发出调查问卷20张,收回20张,调查项目20项。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发现学校在各项工作中有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将情况反馈如下:

1、教师对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的教育理论水平管理能力----这一项调查中,有19名教师选优秀,1名教师选一般。

2、领导班子在听评课及深入课堂方面有18人同意“能按要求听课、评课,有1人认为有时听。

3、关于学校图书和仪器设备管理方面,有17人同意有专人管理并能充分利用,有2人认为有人管理但不能充分利用,有一人认为没能利用而且管理差。

4、学校经费使用方面有19人认为能满足教学需求,有1人认为经费投入的太少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5、在学校的图书资料、刊物等能满足新课程实施的需求上有15名教师认为能满足,有5名教师认为不能满足。

6、学校有没有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理论水平、教学能力不断提高的计划、措施目标有19人选“有,且内容具体,措施得力,有1人认为有,但内容不具体。

7、在学校是否有计划地进行听课评课活动有17人认为学校在此方

面有制度,而且能保证教研时间,有3人认为学校不能保证时间。

8、在学校能否开足开全国家课程有19人认为能够开全开齐,有1人认为虽然开了但效果不好。

其他方面教师一致认为很满意。

通过调查问卷教师对学校的总体工作是非常满意的,比如教育管理,学校各室的配备,远教及多媒体设施的使用等。存在的问题集中在学校的经费使用还不足满足不了教学需求,学校的教研活动还不够扎实有效。希望这次调查问卷把优点继续发扬,不足之处立即改正,促进学校工作全面发展。

新发中学

上一篇:农粮局争资争项工作汇报下一篇:aabc的四字词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