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维信息工作总结

2024-10-06

运维信息工作总结(精选8篇)

运维信息工作总结 篇1

**学校信息化设备运维情况总结

为推进我校信息化建设与维护水平,我校领导高度重视,从机构设立到制度建设,以及全面提升信息化设备使用效率花费了大量精力和财力,现将我校信息化设备维护情况总结如下:

一、我校信息化建设现状

**学校校园网络主干线路采用千兆光纤、千兆到桌面。学校所有计算机及网络设备按照教学、办公、生活区等业务功能和区域分步分别组成各自子网。核心(汇聚)交换机为三层千兆交换机,支持Vlan,校内网线网络覆盖整个办公区域,校园网与外网之间安装有防火墙,对内网用户实行认证后方可访问互联网。

目前我校信息化硬件设施有:校园网1套(含防火墙、认证服务器、出口网关、交换机90多台、无线AP150台)、数字化广播1套、高考模拟广播1套、智慧教室9套、计算机教室7间、班班通教室150间、电子备课室1个、学生电子阅览室1个、数字探究室2个、简易机器人教室1个、网络合班教室6间、创客实验室1个、全自动跟踪智能录播教室2间、校内共有500多个安防监控摄像头、120套教室监控摄像头、全校共有计算机1100多台。

二、组织机构健全,制度落实到位。

为推进我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我校领导高度重视,从机构设立到制度建设花费了大量精力和财力。在组织机构建设上,学校成立专门的网络管理部门——网络中心,在校长室的指导下,由网络中心具体负责我校信息化硬件资源的规划、建设、维护、监管和协调。同时,为确保我校信息化硬件资源应用与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班级多媒体设备管理制度、计算机室管理制度、网络中心管理制度、网络合班教室管理制度、“绿色网吧”上网制度、多媒体设备管理员职责、学校办公电脑管理制度、考务监控室管理制度、考务监控视系统管理员职责、学校电子大屏管理制度等等。

三、建立设备维护队伍、提升设备维护信息化水平

1.队伍建设情况

我校目前有专职信息化设备管理维护教师6人,主要信息化设备的维护分任务到个人,做到每一项设备有1-2人专职负责。对于在质保内的设备,联系厂家上门解决,出质保的一般设备由我校维护人员自行解决维修。对于像服务器、核心交换机、投影仪等复杂设备无法自行维修的,通过联系专门售后上门维修。我校注重对信息化设备管理维护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多次组织信息化设备管理人员参加各级培训,为我校信息化设备维护提供技术保障。

2.建立在线报修系统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后勤、信息化设备报修效率,我校自主开发了网上在线报修平台。平台自2014年投入使用以来,日常报修通过网络平台在线提交,大大提高了报修效率。

3.可视化的智能网关

我校安装有可视化的网络指挥官和智能网关平台:能够在线检测各交换机运行状况,同时能够记录校内用户互联网访问日志,满足校园内网络监控和信息化设备管理需要。

四、信息化设备维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信息化设备投入大、更新换代快。从建设到维护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因此需要政府与学校的支持与投入。

2、信息化设备管理需要从制度上规范,并加大信息化设备维护人员队伍建设与后续培训。

运维信息工作总结 篇2

1 信息运维管理的含义与我国企业信息运维管理出现的问题

1.1 信息运维管理的含义

信息运维管理,是指单位信息部门采用相关的技术、方法、手段、流程、制度等,对信息运行环境、信息业务系统以及信息运维人员进行综合管理。这也是我们所说的“信息运维管理系统”。早在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的政府部门就开发了信息运维系统,然后很快就被广泛应用到英国的企业中去。

1.2 我国企业信息运维管理出现的问题

现在我国的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各个领域的日常办公管理和业务管理全部都依赖于信息系统。但是由于企业信息设备和信息系统越来越复杂,导致以前的信息运维管理已满足不了现在的需要。因此,就迫切需要建设一套符合现阶段企业信息化管理需要的信息运维系统。现在企业信息运维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 信息运维管理人员的经验不足,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知识

由于很多企业没有对信息运维管理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或培训不及时,导致信息运维管理人员不能清楚地了解到最新的信息系统与管理方面的知识,从而使得其不能有效地对信息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再加上信息运维管理人员的经验不足且专业指向性不强,以及企业的信息系统数量不断增多;若信息运维管理系统一旦发生故障,就会造成信息系统维护不及时的局面,从而导致企业信息数据的流失,最终给企业带来经济上面的损失。若是长久以往,这将大大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不利于企业信息化的建设。

2) 信息系统运行缺乏安全保障,运行不稳定

现在企业的信息运维管理一般都是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而现在信息技术的环境并不安全。再加上随着企业的发展信息数据越来越多,若是企业信息数据的挖掘没有达到一定的深度、广度,就会很容易导致信息数据的遗失或者是失真。而企业现在的信息运维管理系统过于依赖人,缺乏一套完整的信息数据安全保障系统,这常常会造成信息运维管理系统运行不稳定。

3)信息系统缺乏检查力度

由于信息自动化系统的复杂性、综合性以及连续性等特征,导致现在企业信息运维管理人员对信息系统的检查处在一种被动状态,没有定期对信息运维管理系统进行整体检查,只是当故障出现时才会去检查出现故障的那部分。再加上,企业信息技术部门没有与之相应的服务与应用,使得信息数据收集不及时和审核不严谨,这都造成了信息数据容易丢失或失真。不仅如此,信息系统检测的不及时、缺乏力度,还会妨碍企业对信息的整理与分析,最终不利于企业长期、稳健的发展。

4)信息运维管理制度不完善

现在虽然信息运维管理系统已被应用到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在我国企业中被应用的时间较短,现在国家还没有制定出完善的信息运维管理制度。信息运维管理制度的缺乏或不完善,这就使得信息运维管理系统没有制度的制约,这将大大不利于管理人员的内部管理。而信息系统中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一个高效、实时的信息运维管理系统来支撑信息的自动化管理,若信息运维管理制度不规范、系统,不仅仅会不利于对信息运维管理人员的内部管理,而且也不利于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不利于企业长期、稳健的发展。

2 信息技术下信息运维管理创新工作的方法

由上文可知,企业要想成为国际一流的企业并在市场经济中获得长期、稳健的发展,就必须转变现在落后的信息运维管理方法,建立一个高效、实时的信息运维管理系统。企业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对信息运维管理工作进行创新。要做到这一点,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2.1 及时地对信息运维管理人员进行技术知识培训,使其紧跟时代步伐

科技日新月异,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企业要想使自己的信息运维管理系统与最新的信息技术相一致,就必须及时对信息运维管理人员进行技能知识方面的培训,使其紧跟时代步伐、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知识,以此来不断加强其专业技能方面的能力,最终达到信息运维管理人员能够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对企业信息数据进行有效的维护与管理的目的。除了对信息运维管理人员进行及时的培训外,还必须对其进行考核。这样做,不仅能提高信息运维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还能充分挖掘其本身的潜能,从而有利于提高其工作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2.2 建立一套信息数据安全保障系统,以此来加强风险防范

建立一套信息数据安全保障系统,对于企业信息运维管理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这有利于企业对信息数据的收集、存储以及分析,保证了企业信息数据的安全。目前最新的信息安全保障系统是SD-DSM系统,它为企业信息系统的运行带来了最低风险的稳定运行环境。不仅如此,建立一套信息数据安全保障系统还可以为企业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3 要完善信息运维管理制度,使之规范化、专业化

企业要完善信息运维管理制度,使之规范化、专业化,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可以将信息技术管理的各种技术管理工作转变为流程管理工作,然后再转化为服务管理工作,使之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其次,还要建立专门的信息运维中心,以此来让企业的信息运维管理变得及时性、主动性;最后,还需要国家与企业制度一套完善的信息运维管理制度,并加强信息系统程序操作的规范性与合理性。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企业要想提高信息化管理效率,就必须在依托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对信息运维管理进行创新,使之能符合当今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现在信息运维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信息运维管理进行创新可以使之充分发挥其作用,促进企业的发展。这样做,企业才有可能成为国际一流的企业,才可能获得长久、稳定的发展。在信息技术下,对企业的信息运维管理工作进行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我们对其进行不断地探索和完善。

摘要:在我国,企业早已完成各种信息系统的建设,各信息系统之间的联系也变得越加紧密的同时,网架结构也变得越加复杂,这就对企业信息运维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但是目前企业信息运维管理工作依然是沿用以前的方法,因此必须对信息运维管理进行创新。该文先分析信息运维管理的含义和我国企业信息运维管理出现的问题,然后再阐述在信息技术下企业信息运维管理创新工作的方法。

运维信息工作总结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运维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7-0057-02

所谓“信息运维管理”,是指单位信息部门采用相关的方法、手段、技术、制度、流程等,对于信息运行环境、信息业务系统和信息运维人员进行的综合管理,其系统支撑也就是所谓的信息运维管理系统。最早的信息运维系统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最早是为英国政府部门开发的,但很快就在英国的众多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我国企业生产为了将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度整合,进而实现多层次生产、全方位管理的协调发展,也采用了相应的IT管理系统,不断改善信息运维管理,建立综合信息化运维管理体系,极大地提升了企业数字化管理的效率。但由于管理模式的限制,我国的信息运维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不断创新进行系统改革。

1 当前我国企业信息运维管理的现状

IT管理系统的应用,使信息系统逐步成为企业生产经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成为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但由于大量的信息数据,信息运维管理系统在工作时经常出现一些问题,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运维管理人员经验不足,能力有待提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的信息系统数量不断增多,为了更好地管理大量的数据,企业便会不断对信息运维管理系统进行调整,而运维管理人员没有接受及时的培训或进行相关方面的学习,对信息系统的维护与管理不清楚,就造成了系统技术与人力管理不协调。一旦信息运维管理系统发生故障,或有突发状况,由于管理人员的经验不足,专业技术指向性不强,便会造成信息系统的维护不及时,导致企业信息数据流失甚至财产损失,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②系统运行不稳定,缺乏安全保障。企业为了适应信息化的要求,采用了IT管理系统,但面对大量的信息数据,IT环境仍不够安全可靠,信息数据的挖掘深度和广度都不够,极易发生信息失真,缺乏一套完整的信息数据安全保障系统的支持,并且系统的运行过于依赖人,关键人员的流动往往会引起信息系统的大幅度波动。此外,尽管网络、服务器、数据库、应用软件等都达到了99.5%的可用性,但仍意味着一年要有十多天的停机时间。

③信息系统的检查不及时,缺乏力度。信息自动化系统,具有复杂性、综合性及连续性等特点,使得信息运维管理系统始终处在波动状态,运维管理人员总是处在“救火”状态,哪里有问题就去哪里补救,处于被动的服务状态,疲于临时故障的解决,缺乏对运维系统的整体巡检,更是对如何有效地防范和应对问题没有系统的认识。此外,IT部门缺乏相应的应用和服务支持,信息数据审核不严谨、数据收集不及时,造成信息混乱与缺失,不便于企业对信息的整理与分析。

④运维管理制度不够规范化、系统化。信息系统中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缺乏一套具有科学合理的技术体系设计、功能方便的运维管理系统来支持信息的自动化管理。由于信息运维管系统在我国企业的运用尚未完全普及,国家也没有制定出完善的运维管理制度,致使管理系统缺乏技术、制度的支持,系统的服务质量与业绩也没有量化的标准,不利于对管理人员的内部管理。

2 信息运维管理的创新对策

建设一套“功能完备、架构合理、安全稳定、规范标准”的信息运维管理系统,对推动企业自动化、信息化管理有重要的意义。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部门开始反思如何更好地开展IT管理系统,提供更好的运维手段来支持业务高效、稳定、安全的发展。要实现其的创新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加大对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挖掘其自身潜力。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变化。要想将信息技术与人力运维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这对人才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企业的IT部门加大对人才的选拔,不可过于依赖于某个人,同时注重对员工的技能培训,不断加强其自身对知识的接受与学习能力,以适应现今竞争激烈的社会。此外,适时地绩效审核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可以对员工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成果进行整体评价,便于及时发现其工作失误或优秀方面,可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可以对员工的未来业绩进行制定,以挖掘其自身潜力,利于企业的工作质量和效益的保证。

②设立信息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加强风险防范。IT系统的管理需要技术保障,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运用有效的运维支持系统来保证信息数据的收集、存储和分析是一个必要的技术保障。如目前最新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是SD-DSM系统,它是全球最先进的三位一体电子存储数据安全保障体系,该体系由两套硬件设备组成,分别为SD-DSM-A及SD-DSM-B模块。SD-DSM为单位信息化保障建设提供纵向深度防御和横向容灾实时恢复相结合的全面解决方案,涵盖了前预防(离线备份)、中守护(数据恢复)、后防泄密(数据擦除销毁)三个方面。三个方面的立体防护保障体系为单位使用服务器、办公电脑、笔记本电脑、移动硬盘等电子存储数据打造了最低风险的稳定运行环境以及无责任事故的单位信息安全体系。通过先进技术的运用,可以尽量将风险降到最低,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③深入检查信息运维管理系统,进行事前准备。信息数据量多、信息管理工作繁杂,是每个企业IT部门面临的问题。面对海量的数据,企业能做好的就是加强对信息数据的审核,IT部门要不断及时、深入地巡查信息运维管理系统,尽早的发现问题,并及时更正,对所出现的问题要进行记录和总结,制定出有效的防范和应对方案。在信息数据整理好后,再由IT部门交由其服务部门进行审核、更正,以加强信息的准确性。

④完善信息运维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IT管理主要是各种技术管理工作,像服务器管理、网络管理、系统软件管理和信息台账管理等,而为了更好地开展信息运维管理工作,需要将技术管理转化为流程管理,再将流程管理转化为服务管理,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创造更人性化的服务。同时,为了建立起具有行业特点和企业特色的运维管理系统,实现运维管理的及时性与主動性,就需要建立专门的运维中心,便于所有数据的集中存放与管理。此外,国家和企业也要制定相应的运维管理制度,制定一套完善的信息运维管理体系,严厉打击破坏、偷窃他人信息的行为,鼓励更多企业加强技术的更新,加大对信息运维管理的投资力度与专业人员的技术指导,加强其程序操作的规范性、合理性。

对于一些大型企业,信息设备和信息系统复杂多样,单靠人工管理他们的运行和维护情况已不可能,这样就需要一套切合实际的信息运维系统来辅助单位信息中心进行自动化管理,不断完善信息运维管理系统,实行创新化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设立安全可靠的信息保障体系,深入检查信息运维数据,将会极大地促进企业的信息化、数字化发展,实现企业的自动化管理,也对信息运维管理系统的稳定运行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信息网络运维项目质量目标 篇4

部门质量目标

一:总目标

1、信息网络运维项目验收合格率过100%;

2、信息网络维护设备消缺完成率≥98%;

3、运行设备检修一次成功率98%;

4、完成设备检修任务,设备等级达到全优标准;

5、顾客满意率达100%;

6、故障响应及时率100% 查2014年3月管理目标考核完成情况统计表实际完成:

1、100% 2、99% 3、98%

4、达成5、100% 6、100%

1、质量方针:

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维修中贯彻执行IS09001:2000质量体系,向客户提供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维修服务。

2、质量目标:

争取一次性查出故障原因并维修合格,让客户尽早重新投入使用。

3、建立计算机维修质量管理体系:

我部门将委派优秀运维人员组成计算机维护。运维人员在计算机维护部门的领导下充分发挥自身及整体优势的基础上,严格按照GB/T19001--ISO9001:2000模式标准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来运作,形成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中心环节,以专业管理和计算机管理相结合的科学化管理体制,以此出色地实现维修质量目标,以及对客户的承诺。

4、内部沟通:

计算机维护部门在各层次和职能之间,就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及其有效性进行沟通,增强理解、协调管理,在计算机维护部门内各层次的管理、执行、验证人员之间,对质量要求、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及实施的有效性,形成纵向、横向的信息沟通系统。

5、管理评审:

计算机维护部门根据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反馈,对质量管理体系如何满足市场、客户的要求或组织机构发生重大变化,每一季度由计算机维护部门办公室负责收集信息,主持进行管理评审,评审主要包括:客户满意度和客户沟通调查结果,维修过程的测量和监控结果,计算机的测量和监控结果,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状况以及所有影响计算机维修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各种变更。

6、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的组织和决定由计算机维修管理部门进行。聘用的人员需拥有必要的学历,培训,技能和经验来满足其所承担工作的责任要求,计算机维修管理部门将决定聘用进一步员工或劳动力。所有必需的维修设备和工作环境以及足够的宿舍,营地或其它相关设施将提供给员工和劳务。资源管理将包括以下事项:

○1建立人力预测(组织,值班计划,年假等);

○2人员培训;

○3聘用前建立工作环境;

○4继续改进员工对于其责任的认识;

至2014年6月底,西宁九正电子有限公司在国网公司的运维中又满一年的时间了,在这为期一年的运维工作中,信息网络运维部业务飞速发展,设备数量不断增加,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知识又了显著地提高。各项指标验收合格率均已达到100%,在运维过程中,积极协助新增设备的各项实施工作,获得了信息技术部的肯定,在到货,验收,集成方案和安全调试过程中提供全程保障:

运维期间内,主机,服务器,打印机,复印机网络和桌面均没有发生重大的生产安全事故,对于一些潜在的威胁也都在得到信息技术部门的批示下,慎审周密的完成了整改工作,运用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提高劳动效率和运维工作质量。已达到设备消缺完成率≥98%;

在工作的过程中注意新技术和新学习方法和收集,对于有利于运维工作的成功方案及时整理并记录,丰富个人的知识储备,以便更好的完整运维工作。实现运行设备检修一次成功率98%;

在运维期间内,完成设备检修任务,使设备登记达到全优标准,组织有关部门制定设备检修技术方案,审定设备检修规程,审定设备检修工时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对设备检修质量,进度以及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考核。安排运维计划,落实施工准备,组织科学,文明检修,全面完成各项检修任务。

IT项目质量管理

信息网络运维的全面质量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客户满意度。信息系统的建设,为信息系统的有效运行提供基础,高质量的信息系统能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日常管理、决策、发展规划提供帮助。因此,信息网络运维的质量控制是十分重要的,只有编制详细的、有针对性的质量计划、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才能真正实现信息系统的质量建设目标,让客户满意,保护信息化建设的投资。

计算机信息网络运维的质量目标不仅仅是系统运行正常,而是在系统运行正常的前提下满足客户的需要。

本文将全面质量管理引入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质量管理,结合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特点和我的实际工作体会,就如何进行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质量管理展开论述。

一、计算机信息网络运维质量的影响因数 1.1、人、组织的质量意识和质量能力

包括建设单位、系统集成商、施工分包单位、软件开发分包单位、监理单位、软硬件及其其他配件供货商、系统分析员、软件开发人员、施工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能力、资格。1.2、项目决策

没有经过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和盲目追求高标准、多功能,缺乏质量经济性考虑的决策,将对项目质量产生影响,特别是客户满意度将大打折扣。1.3、现场勘察和系统需求分析因数

现场勘察和客户需求的调查分析的结果,将直接影响项目的系统架构规划设计和数据库定义是否合理、完善、适宜。

1.4、系统总体规划和设计、编码因数

系统规划设计将直接影响项目硬件和应用软件、数据库的可靠性、正确性、充分性、合理性和系统运行效率。

编码设计将影响程序的可维护性(可读性、可理解性、可修改性)、代码逻辑与效率、函数(模块)接口正确性、可测试性。1.5、设备材料和系统开发、运行平台

设备材料的质量、规格、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规定的标准直接关系到项目硬件系统的质量。中间件、系统开发、运行平台、数据库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软件产品质量标准将直接关系到项目开发应用软件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兼容性、可测试性。1.6、项目计划

项目计划落实了项目实施的管理组织、职责分工、工作程序、项目实施顺序、流向、质量控制点以及技术工艺、方法、工具等,是影响项目质量的重要因素。1.7、项目实施环境

自然环境、作业环境、管理环境和系统接入服务环境都会对系统质量形成相当影响。

二、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质量管理过程 2.1、质量计划

系统的目标决定了系统的组织,而组织是目标得以实现的决定性因数,所以质量计划首先是确定项目质量目标,并根据工作分解结构(WBS)将目标分解到每个工作包,并按职责分工将工作包的质量目标落实到每个小组成员。每个工作包的输入和输出都必须予以明确。工作包根据项目情况不同,一级WBS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规划设计、程序编码、测试、设备材料及软件采购、项目施工、竣工验收、售后服务等。

如果某项工作属于分包,必须建立对分包方的管理制度;同时,分包方必须要有相应的质量计划,经过总包单位审核后实施。

其次,建立与项目目标相一致的项目管理组织,明确各工作包的质量责任人。质量计划应符合GB/T12504-90《计算机软件质量标准保证计划规范》。2.2、质量保证

建立质量保证组织。质量组织和项目管理组织不同,项目管理组织主要是执行质量计划(质量管理方面),质量保证组织是组织实施质量活动、检查质量计划的执行情况。

制定质量活动计划。根据项目进度计划制定质量活动计划,如:系统需求报告完成后进行需求审查、设计完成后进行设计审查、现场施工的质量检查、各个阶段质量记录的检查等。选择和确定SQA活动,即选择SQA组所要进行的质量保证活动,如各个阶段工作过程的检查和结果的审查。2.3、质量控制

对于在质量计划实施、质量活动中发现的缺陷和问题,必须采用一定的工具和方法进行分析,找出原因,进行改进。

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质量管理包括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从不同侧面对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进行质量管理。

三、计算机信息网络运维质量控制点

计算机信息网络运维的全过程质量管理涉及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前期论证的质量管理、需求分析的质量管理、规划设计的质量管理、系统实施的质量管理、集成运行测试的质量管理、收尾及验收的质量管理、保修期的质量管理、保修期后的质量管理。3.1、前期立项论证阶段的质量管理

由于决策者专业知识的匮乏,决定了其对计算机信息信息网络运维最终目标定位的不准确性,所以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是必要的。

生产厂家和产品经销商在向客户推荐产品或解决方案时,不从客户的实际需要出发,为了销售业绩和经济利益盲目推荐高端产品、不常用产品或最新推出的新技术产品,这样做不仅增加了设备、软件运行平台、开发环境的造价,同时为系统设计、安装调试、软件开发、系统维护增加了难度,大大增加了系统的建设成本、开发成本、运行成本、维护成本和质量成本,而最终的结果是客户满意度不高,承担这种结果的却是客户和系统集成商。这种情况在政府和国有大型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中屡见不鲜,即使是成功的项目,也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可行性研究应该提出多个具有明确目标、技术可行的方案,对各个方案进行经济技术分析论证。决策者根据可行性研究论证的结果选择实施方案。选定了项目目标,即确立了项目开展后续工作的基础,为质量管理计划提供了依据,提供了项目质量客户满意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方案可行性分析必须收集足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技术等各个方面的资料,并进行经济技术分析,得出方案的经济技术指标及其风险。可行性研究可以委托专业的咨询机构来完成,也可以投资者自己来做,不管谁来做,在进行方案评审时,必须要有熟悉客户业务流程、规则的专家和系统分析人员参加,以保证方案在技术上的可行性。3.2、需求分析的质量管理

需求分析是计算机信息网络运维中最困难、对项目成败影响很大的过程。有几种原因使需求分析变得困难:(1)客户说不清楚需求;(2)需求自身经常变动;(3)分析人员或客户理解有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确保计算机信息网络运维的质量,有必要采取各种方式、方法、渠道明确客户完善的、真正需要实现且能够实现的、符合可行性方案确定目标范围内的需求。

1、必须按照项目计划的要求,建立统一的沟通组织和沟通机制。

2、获取客户需求的方法应该多样化,如调查表、直接与客户交谈、实际参与客户的业务工作、聘请专家、构建摸型等。

3、尽可能地分析清楚哪些是稳定的需求,哪些是易变的需求。

4、需求分析必须最终形成系统需求文档。

5、需求分析完成后,系统需求必须进行评审和确认。系统需求评审应有客户管理、使用者、系统规划设计人员和业务专家等参加,并形成用户需求说明书。在客户确认用户需求说明书以前,不能进行系统规划设计。用户需求说明书应符合以下条件:

1、清楚“做什么”和“不做什么”。

2、需求说明不可有二义性,更不能前后相矛盾。如果有二义性或前后相矛盾,则要重新分析此需求。

3、每项需求均是可实现的和符合可行性方案确定的目标。

4、说明哪些是稳定的需求,哪些是易变的需求。以便于系统设计时,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

5、最好为每个需求注释“为什么”,这样可让设计人员了解需求的本质,以便选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此需求。

6、用户需求说明书应符合GB9385-88《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写指南》。3.3、系统规划设计的质量管理

系统设计是把需求转化为系统的最重要的环节。系统设计的优劣在根本上决定了系统的质量。它要求系统设计员在充分理解用户需求说明书的基础上,以用户需求说明书为依据,提出经济合理、结构良好的高质量的系统目标模型。

系统规划设计阶段(初步设计)的任务是根据系统需求分析阶段形成的系统需求的要求,结合企业技术、设备、组织、人员等具体条件,将“做什么”转换成“怎样做”的物理模型。初步设计通常从功能分解入手,将系统划分成功能简单的若干个子系统,这样不仅可以简化设计,而且还有利于任务分工和今后的修改和扩充。将项目实体按照WBS方法进行初步分解,进行网络系统拓扑定义、网络接口定义、网络技术要求说明,完成信息处理流程设计(绘制出系统的处理流程图)、功能模块的定义、模块功能说明书、数据结构定义、数据关联定义。详细设计是在确定功能结构图WBS的同时,进一步确定每一模块(WBS工作包)的具体实现方法、设计系统的物理模型等,对初步设计的每个WBS工作包进行分解,形成更加详细、内容更加具体、功能明确、要求明确的工作包。详细设计进行计算机硬件和网络设备选型、软件程序结构定义、程序接口定义、编写模块程序设计说明书、数据字典定义。l 系统规划设计必须以确认的用户需求说明书为输入。

l 系统规划设计必须形成系统规划设计说明书,由需求分析人员、规划设计人员、详细设计人员、系统实施人员进行评审。

l 系统详细设计的评审必须有规划设计人员、详细设计人员、系统实施人员参加。3.4、系统实施的质量管理

系统实施阶段包括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及测试、网络设备安装、网络配置设计、程序编码设计、最小工作包程序(函数)的测试等工作内容。

系统实施前,要对作为本工作包输入的系统设计文件进行验证,只有系统设计文件完全符合质量控制要求时,才能开始本工作的实施。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网络设备安装必须符合国家、地方、行业的标准和规范以及设计文件的要求,作好设备材料进场报验、技术变更、隐蔽工程验收、安装测试报告,按照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工程进行验收。

程序编码设计要从代码的可维护性(可读性、可理解性、可修改性)、代码逻辑与效率、函数(模块)接口、可测试性四个方面进行质量控制。

1. 排版。使用缩进方式,使程序结构清晰,便于阅读和理解。

2. 注释。注释的原则是有助于对程序的阅读理解,要准确、易懂、尽可能简洁。3. 变量、常量、函数命名规则统一,要考虑简单、直观、不易混淆。

4. 可维护性。每个模块不宜太长,排列顺序应便于阅读;每个函数完成单一的功能,便于理解、测试、维护;在函数的项目维护文档中,应该指出软件适用的硬件平台及版本。5. 程序正确性、效率。

6. 接口是否符合系统设计的要求,返回参数的格式、长度是否正确。

7. 代码可测性。在编写代码之前,应预先设计好程序调试与测试的方法和手段,并设计好各种调测开关及相应测试代码。

程序的调试与测试是软件生存周期中很重要的一个阶段,如何对软件进行较全面、高率的测试并尽可能地找出软件中的错误就成为很关键的问题。因此在编写源代码之前,除了要有一套比较完善的测试计划外,还应设计出一系列代码测试手段,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及系统联调提供方便。

3.5、测试工作的质量管理

项目计划应编制网络系统测试、集成测试的计划、方法、策略、测试数据建立的计划。各个阶段的测试文件应符合GB/T12505-90《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和GB9386-88《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规范》。系统测试就是对项目实施各个阶段工作的验证,网络系统测试和单元测试是对详细设计的验证,集成测试、上线系统测试是对规划设计的验证、验收测试是对需求分析的验证。可以说,测试的过程就是纠偏的过程。

同时测试本身不是没有错误的,所以应该对测试过程、方法、数据和结果进行严格的评审。3.6、收尾及验收的质量管理

项目完工后,要按照项目WBS工作分解结构进行逐项核对、检查完成情况、手续是否齐全并符合要求。整理竣工资料、文档。

上报项目竣工验收申请,准备验收资料、验收测试数据、验收报告。3.7、验收后的质量管理

验收后的质量管理包括保修期内和保修期后的质量管理,对两者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但目的都是提高客户满意度。3.8、保持人员的稳定性

在项目的整个生存周期,保持主要参与人员的稳定性,对软件开发阶段、售后服务的质量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3.9、系统文档的管理

必须建立完善的系统技术文件和工程文件的管理制度。

明确最后实际生效的文件对系统实施、软件开发的结果将对竣工验收、售后服务起到关键作用。

3.10、变更管理

任何变更必须建立在可行的基础上。

不管是客户提出的,还是系统集成商提出的变更,都必须经过变更控制委员会同意生效后,才能实施。

运维信息工作总结 篇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推进管理转型,强化公司各单位文明办公管理,培养员工良好的职业素养,全面提升企业形象,营造一个文明、整洁、优美、高效的办公环境,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二条 文明办公由各单位一把手负责总责,具体日常管理由信息运维班负责组织检查考核。

第三条 办公室布置和分配由信息运维班负责,各单位不得私自调配办公室,不得擅自变更办公室用途。

第四条 办公家具、电话、空调等设施、设备由信息运维班负责配置,各单位不得挪用。

第三章 卫生保洁

第五条 各单位应积极配合办公室做好卫生、检查、整改、日常维护等工作。第六条 员工应在每天的工作时间开始前和结束后做好个人工作区内的清洁卫生工作。

第七条 办公室卫生达到“六净一整齐”(墙壁净、门窗净、屋顶净、地面净、用具净、悬挂物净,办公用品及其它物品摆放整齐)。

第八条 楼梯台阶等公共场所无物品堆放,通道畅通;地面无痰迹、纸屑、烟头;绿色植物表面无灰尘。

第九条 各楼层要保持清洁卫生,做到楼层公共走道“五无”(即无烟头、纸屑、果皮、痰迹,无污水、垃圾,无乱贴乱画,门窗玻璃、墙壁无灰尘、无污迹)。第十条 卫生间保持通风透气,干净卫生,无异味,无污秽;下水道畅通无积水、无阻塞;洗手水盘洁净,无污迹,无霉点。

第十一条 办公场所要保持整洁干净,各个办公室内当班人员要积极完成卫生值日工作。垃圾实行袋装化,做到“日产日清”无积存,并堆放到指定地点。第十二条 杜绝在室内和公共场所乱扔烟头、随地吐痰等不良行为。室内摆设要美观大方,办公台面要保持整洁,不乱堆乱放。

第十三条 厂区内所有道路责任到部门,各部门需安排做好道路清扫及日常维护工作,办公室负责定期组织检查及考核。

第四章 绿化美化

第十四条 绿化美化由信息运维班负责,办公室根据需要对办公区域进行合理布置绿色植物,以达到美化作用。

第十五条 厂区内所有绿色区域责任到部门,各部门需安排做好日常的养护工作,办公室需提供养护指导。由于不按要求养护造成责任区内绿色植物枯萎、死亡,办公室可按成本对相关部门进行考核。

第十六条 公共区域的绿色植物由办公室负责养护,公共区域的绿色植物不得挪用。

第十七条 办公室负责办公场所门牌标识和导示等宣传物品制作,各单位未经总经办许可不得移动、撕毁。第五章 文明礼仪

第十八条 穿戴整洁,端庄大方,凡有统一制服的单位,员工当班应着工作服,工作服须整洁,纽扣齐全、扣好。禁止袒胸露背。

第十九条 禁止穿奇装异服。男士禁止留长发、蓄须。女士禁止浓妆艳抹。第二十条 站立时要双脚并立成40度,双手自然下垂交叉放在胸前或交叉放至背后。禁止双手抱胸或手插在口袋。

第二十一条 办公室禁止趴着或翘着二郎腿等不良行为。进入他人办公室应先敲门,征得同意方可入内,事后应及时离开。

第二十二条 接待客人应热情大方、不亢不卑,忌怠慢、敷衍或刁难;洽谈业务要精力集中,把握要领,忌随意许愿、言而无信。禁止泄露公司秘密、诋毁他人企业。

第二十三条 交谈时说普通话,要口齿清楚,条理清晰,言简意赅,注意在介绍、招呼、告别时使用礼貌用语。

第二十四条 迎客时自己在前引路,并请客人先进办公室;送客时自己在后,站在门外,目送对方直至其消失在视野中,如其回首,宜微笑点头、招呼回礼。第二十五条 接打电话声音要柔和适度、语言热情;使用常用电话文明用语,不在电话上训斥人,不摔挂电话。

第二十六条 电话铃响三声之前拿起听筒,第一句是“您好”,窗口单位第一句是“您好,**公司”,如办公室、供销处等。语气亲切大方,结束时,确定对方已说完,应用“再见!”等文明语,并让其先挂电话。

第二十七条 若是接转别人电话,则说“请稍候”;如他人不在,则说“如果方便,我可以转告”。不得使用公司电话联系私事,禁止拨打与工作无关的信息台。第二十八条 使用电话应长话短说,不易表述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或传真进行,以节约话费。

第六章 工作秩序

第二十九条 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勤,严格执行请销假和考勤制度。

第三十条 上班时间不准大声喧哗、不串岗、不闲聊、不争吵、不干与工作无关的事。

第三十一条 按时参加会议。会议期间,与会者必须将通讯工具关闭或调至静音状态。开会期间避免频繁进出或在室内打电话,以免影响他人。

第三十二条 专心开会,作好记录,禁止交头接耳开小会或阅看与会议无关的报刊、手机短信。

第三十三条 未经同意,不准擅自改变室内电源线路和增设用电设备。禁止随意使用或挪动消防器材等设施,杜绝在室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第三十四条 下班时,最后离岗者应关闭室内所有电器电源,并锁好门窗。第七章 设施使用

第三十五条 办公设备是公司的固定资产,除财务会计帐记载外,办公室要进行登记、领发、回收。未经许可,不准擅自挪用办公设备。

第三十六条 办公设备由办公室进行不定期的检查核对,使办公设备做到帐、卡、物相符。

第三十七条 做好办公设备定期维护、保养、检查等事故预防安全工作。为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应做好日常的保养工作,确保其高效率、高质量。

第三十八条 处室专用的设备由处室指定专人定期清洁维护,公司公共设施则由办公室负责定期的清洁保养工作。

第三十九条 办公设备必须达到“四定”、“五无”要求。

1.四定:定人管理、定位放置、定完好率、定期检查;

2.五无:无人为损坏、无残缺不全、无公物私用、无乱堆乱放、无改变用途。第四十条 发现办公设备损坏或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向办公室报修,以便及时解决。

第四十一条 使用复印机复印文件,要双面复印,注意节约使用复印纸,未经办公室主任许可,不得复印公司领导签字文件。

第四十二条 使用打印机打印文件,没有特殊要求,不得使用彩色打印,注意节约打印机耗材,凭旧墨盒领用新墨盒,日常加强维护以延长墨盒的使用周期。第四十三条 使用传真机收发传真要登记,不得使用传真机复印材料,严禁传真涉及公司机密的文件。

第八章 电脑管理

第四十四条 办公电脑要指派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清理文档资料,定期检查病毒,做好电脑保洁、除尘工作。

第四十五条 防止电脑病毒的传播,不得随便使用外来程序。若需使用,必须经过查杀病毒软件“检疫”方能上机器(包括上级下发程序),一旦发现电脑出现异常,应及时通知电脑管理人员。

第四十六条 设备保全处要指派电脑管理员建立公司电脑档案,记录电脑购置情况、性能、常用软件、功用、责任人等。

第四十七条 设备保全处要指派电脑管理员定期对公司所有的办公电脑进行定期检查,对不按规定使用电脑,造成信息外泄、病毒感染、文件缺失、设备损坏,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四十八条 电脑开通互联网必须进行严格控制,由办公室审核,电脑管理员安装专业防火墙软件,并对操作人员进行电脑信息安全培训后,经测试合格后,方可开通互联网。

第四十九条 对外联络部门,需及时获取外界信息,可申请开通互联网,使用财务系统、销售发运系统、DCS系统的电脑严禁开通互联网。第五十条 开通互联网的电脑,不得浏览与工作无关的网页,不得从事网络游戏、聊天等,不得对外发送涉及公司机密的电子邮件。

第五十一条 电子文档要建立文件夹分类存放,文件夹属名要简洁明了,易于检索文档,重要文件要加密保存。

第五十二条 重要电子文件或文件夹要定期备份,并做好记录,妥善保管,防止遗失、损坏。

第九章 文档管理

第五十三条 办公文档是指办公过程中产生的文档,是管理人员保存的具有一定时效性,可追溯价值的资料,不包括技术资料和技术档案,以及财务档案、文书档案。

第五十四条 办公文档不属私人文档,岗位变动要办理办公文档交接,不得私自销毁文档或带走。第五十五条 办公文档要摆放整齐,分类存放,标识统一、清楚,便于查阅。第五十六条 办公文档作为本单位的内部文档,除需要保密的外,要充分共享,随时查阅。

第十章 附 则

运维信息工作总结 篇6

网络安全及管理现状分析

经过近几年的信息化安全建设,义乌市供电局已经建设了完备的基础网络,同时实施了一些防御安全系统,为义乌市供电局的信息安全保证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义乌市供电局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光凭借单纯的防御安全系统,并不足以保证企业的各个系统正常运行。

例如,计算机机房的物理环境会对运行各个核心业务系统的服务器产生很大的影响,过高的温度会使服务器停止运行或者产生异常,运行在这些服务器上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也会受到影响,从而直接导致义乌市供电局业务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大量事实证明很多业务系统出现的各类故障都是因为基础信息平台引起的,因此这些系统的运行参数需要被统一监控管理,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需要第一时间通知系统管理人员,把故障隐患及时排除,使义乌市供电局的损失降到最低。

另一方面,随着桌面机的大量部属,桌面设备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一些安全设置不高的机器一旦感染病毒木马,会严重影响义乌市供电局的网络安全,而且桌面机用户的计算机的安全防范知识还存在一定欠缺,需要系统管理员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为了确保整个电力业务系统稳定、可靠、安全的运行,更好的为电力系统提供服务,义乌市供电局亟需在遵循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等的设计原则下,建设一套管理简便、便于扩展、可以进行更深层次开发的集中运行监控管理平台。

IT运维管理解决方案

为此,义乌市供电局在全国范围内举行了公开招标,国内各大IT运维软件厂商同台竞技,纷纷展示自身产品的突出优势和技术实力。北京广通信达科技有限公司凭借深厚的技术沉淀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以及同行业内的精品工程厂商形象成功赢取了标的,

根据义乌供电局的实际网络监控需要,广通为其部署了Broadview NCC网络管理平台和Broadview DCC桌面管理平台,通过网络管理平台管理义乌市电力局的网络环境,保障其正常运转;通过桌面管理平台管理供电局内部PC机,规范上网行为,从终端设备做好安全防范,确保网络系统安全无忧。

Broadview NCC能自动发现义乌市供电局二级网、三级网、接入网的真实连接,生成局域网物理拓扑图,同时可以有效识别VLAN,生成各VLAN的真实链路图。支持跨网段、跨路由器网络自动发现,支持拓扑图上手动的网络、设备拓扑伸展,能发现所有IP设备,包括所有网络设备、主机服务器、桌面PC、IP打印机和无线AP等。Broadview NCC通过菜单查看设备的网络标识、IP、软硬件型号与版本、网络接口参数等基本配置信息,同时能够显示该设备所属单位以及相应单位联系人信息,此外还提供灵活的编辑工具,使网络管理员可以手动添加、删除、修改各种网络管理对象。

Broadview DCC能自动监测义乌供电局内网终端设备的基本属性(IP地址、MAC地址、主机名、连接的交换机端口等),并自动与资源表进行比对,发现有未经登记的设备、或违反IP/MAC/交换机端口等绑定规则的终端设备进行告警并可阻断其访问网络。此外还能自动监控网络边界的变化,控制非法网络设备接入网络;IP地址管理,通过IP/MAC地址绑定等策略,控制设备未经审批接入网络和用户任意更改IP地址的行为,实现IP地址与人的准确对应。

义乌供电局的网络工程师通过Broadview DCC定制光配、网配模型,设置配线架和交换机端口、配线架和信息点号的关系,利用交换机端口进行设备定位。网络工程师输入网络扫描范围,Broadview DCC便将全网内的PC情况列出来,主要包括IP、MAC、计算机名、是否开机、是否有客户端等。同时网络工程师还很关注设备的安全性,桌面管理平台的拦截与放行设备很好地满足了需求,通过SNMP或Telnet协议对异常设备进行自动或人工拦截,当确认节点正常后,可以对已被拦截的设备重新开通网络连接。

信息技术服务运维标准快速推进 篇7

“十五”是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成长期。2000年国务院发布了18号文, 为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商业模式从普遍服务提升到增值服务。进入“十一五”后, 我国的信息技术服务业在政策和环境方面得到了不断优化, 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完善, 但是完整的可持续改进信息技术服务的标准体系尚未构建。同时, 随着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信息技术服务供方提供的运维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已渐渐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在我国尚无统一的、规范的、体系化的信息技术运维服务标准规范指导市场的情况下, 只能寄希望于信息技术服务供方的内部管控水平以及信息技术服务人员的个人素质。因此, 尽快建立适应我国信息技术服务市场需求的运维标准体系成为迫在眉睫的需求。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普及与深入, 用户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信息技术业务的发展与壮大, 一方面不断增加信息系统的复杂性, 另一方面要求信息技术管理部门提供稳定、可靠的I T运行环境。在这两方面的要求下, 信息技术运行维护人员承受的压力随之越来越大。而在信息技术运行维护过程中, 信息技术服务供方在整体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 工业和信息化部对信息技术服务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客观分析, 制定了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化整体的工作思路, 确定以标准来规范服务商行为和能力。

四项运维标准草案出台推广实施方案确定

2009年4月23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工作组成立, 神州数码凭借其在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内的多年耕耘和积累被推举为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工作组副组长单位、信息技术运维服务标准专业组组长。随着国家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神州数码信息服务集团集成服务事业部周一兵总经理对该项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 组织技术管理部、服务产品部、交付线、市场部等部门的骨干人员为此次标准的研究与制定特成立了专门工作小组。

目前, 参与信息技术运维专业组的有5 0余家政企、事业单位, 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深圳、浙江等省市, 行业涉及政府、金融、税务、电信、制造业、钢铁、烟草、电力、冶金等方面, 服务类型为软件服务商、硬件服务商、集成服务商等, 截至目前, 有几十人参与了标准编写。

2009年5月运维专业组成立之初, 神州数码在工信部电子四所牵头组织下, 首先在武汉、广州、济南、上海、北京等地进行市场调研。6月2日, 在面向全国的行业调研及与十几家业内领先企业的深入沟通的基础上, 确定了信息技术运维标准的整体框架。基于“急用先行、成熟先上”的原则, 运维专业组首先确定了四项标准的编制:《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1部分:通用要求》、《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2部分:交付规范》、《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3部分:应急响应规范》、《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4部分:数据中心规范》。

8月14日, 承载着神州数码服务理念以及5 0余家行业企业智慧结晶的上述四项标准草案完成。

12月底, 运维相关标准草案已经历了长风联盟标委会、政府、行业、各部委信息主管部门、中央部门信息主管单位等范围的征求意见。通过各方充分交流与沟通, 基本确定了运维标准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沈阳等地推广落地的实施方案。

截至目前, 运维专业组历时一年已完成运维相关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并已通过国标、行标计划申报, 已获得批复的国标计划号和行标计划号 (见表1) 。

2010年3月底, 根据长风联盟、十部委的典型行业客户以及相关责任单位提出的几百条征求意见, 运维专业组组织了四十余家单位集中处理征求意见, 并对标准进一步完善。

2010年运维相关标准送审

●《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1部分:通用要求》、《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2部分:交付规范》、《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3部分:应急响应规范》、《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4部分:数据中心规范》。

处理标准征求意见结果, 完善标准征求意见稿, 召开标准征求意见会, 2010年7月形成标准送审稿。

●《信息技术服务运维维护第5部分:桌面及终端设备规范》

2010年3月开始标准的起草工作, 6月形成征求意见稿;6~10月标准征求意见;10月形成标准送审稿。

纵观信息技术服务已呈现从基础设施到顶层应用的层次化、专业化分工格局。而利用技术标准实现知识产权利益的最大化, 已成为有代表性的竞争手段, 我们只有在技术标准或知识产权上有所作为, 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优势。这已成为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竞争、合作与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 在这种形势下, 一定要充分发挥标准化手段, 争取主动, 积极引导和规范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 使之带来更大的价值。

标准简介

《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1部分:通用要求》:信息技术服务能力包括两个维度的内容:a.由人员、资源、技术和过程组成的运维服务核心能力要素, 每个要素通过关键指标反映运维服务的能力;b.供方运维服务能力持续改进与提升的过程, 即在运维服务提供过程中, 通过系统的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实现能力的持续提升。

《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2部分:交付规范》通过交付过程的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四个关键环节的管理, 以现场或远程交付方式为手段, 向需方提供满足S L A的交付内容和交付成果。即可作为需方判断供方交付规范性的参考依据, 也可作为供方提升运维交付水平的行动指南, 并且可以作为审计组织监督运维交付过程的遵从标准。

《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3部分:应急响应规范》促使所有组织能够高效、合理的应对可能出现的应急事件, 并不断提升组织的应急响应处置能力, 通过本标准的研究, 不仅能促进涉及应急事件处置的各方组织对信息技术运维服务应急响应基本过程和要求达成一致, 而且还将为信息技术运维服务应急响应体系的规划、建设、实施、评估等提供参考和依据。

论企业信息系统运维体系的构建 篇8

【关键词】运维体系;系统构建;信息系统

0.引言

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的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新世纪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是新世纪的代名词,科学技术的进步,加大了人们对信息化的高要求,同时也推动了信息化系统管理的新步伐。与国外相比,国内企业信息化系统运维体系逐渐由不成熟走向成熟,但必须承认的是信息系统运维体系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信息系统运维体系将会得到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同时也会对运维体系的构建提出更高的要求,与更大的挑战。因此,研究信息系统运维体系的构建,是电力企业当前必须重视的问题,从而使电力行业快速的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电网企业信息系统的良好发展,缩短与社会发展同步的差距,增大行业的竞争力。

1.电力企业信息系统运维体系的概述

1.1企业信息系统运维体系的关键

运维管理人员组织是企业信息系统运维体系的关键,不同技术的人员负责不同的工作,相互协调配合,发挥各自的作用,从而共同实现系统的功能。除此之外,运维人员必须遵守基本准则。例如运维人员要求明确自己的职责以及相应的工作流程;需要对运维人员进行定期评价检查;加大对运维人员的培训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要调动运维人员的积极性,检测诊断信息系统,并且及时解决问题。

1.2企业信息系统运维体系的根本

规范管理是企业信息系统运维体系的根本,只有按照流程与制度,才能顺利的完成信息系统的运维。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运维体系,并将运维体系制度化规范化,从而确保制度的运行。

1.3企业信息系统运维体系的重要环节

系统用户反馈是企业信息系统运维体系的重要环节,用户的反馈使运维管理目的变得更加明确,能够使用户发挥主动性,对整个系统起着重要作用。

2.当前电网信息系统运维管理的现状

随着企业信息量的加大,对信息系统运维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我国电力企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信息系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2.1基层技术力量薄弱

当前电网系统出于安全稳定的考虑,常常忽略基层维护人员,而是交给其他技术人员完成,其后果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使基层人员技术得不到提高,导致基层力量薄弱,不利于电网企业信息系统的整体管理。

2.2体系不健全

当前运维管理没有健全的模式,导致人员分工不明,任务不均,造成技术人员任务过重,而其他部门没有及时参与,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信息化建设相对泄后,各功能较分散,存在多次建设现象,从而不利于一体化的运维管理;缺少数据质量监控手段,不能对数据进行提前预警,从而造成人力物力的大量浪费。用户反馈机制落后,没有及时解决用户问题反馈,缺少主动性,降低了运维管理的工作效率。

3.针对信息系统运维体系问题的改进措施

3.1完善信息系统运维体系

良好的体系,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能够使各部门运维管理人员了解自己的责任与存在的问题,及时分享工作经验。要建立运维数据库与监控中心,为运维管理工作提供一个有利平台,从而有利于整体性的提升人员技术水平,为开展下一步运维工作奠定了基础。

3.2规范信息系统运维体系的管理

要加强制度建设,对信息系统运维体系进行规范的管理,不断完善数据质量安全保障制度,确保运维管理各项工作平稳的开展。对于运维工作人员要合理的安排岗位,对运维人员操作熟练度进行检测,根据其结果合理安排岗位。除此之外,要设置问题汇总岗位,及时处理基层人员与用户问题反馈,总结汇报给上级单位,从而有利于运维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

3.3增加对运维管理人员的培训

加大对运维管理人员培训力度,要对具体模式的特点,进行针对性培训,特别是对基层人员培训力度加强。定期开展讨论会,相互交流总结经验,并调动运维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要对技术创新的人员进行鼓励。

4.结束语

信息系统运维体系的应用,实现了对电网企业信息的管理,有效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并将引起电力行业的巨大变革。此外,信息系统的安全与稳定是企业高效运行的关键,并且为电力企业提供了一个发展平台,使得电网企业信息化系统管理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面对逐渐增多的信息数据量,对系统运维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信息系统运维体系的发展前景还很广阔,将来还会带来更大的突破,从而为电力企业带来更多经济效益。我相信随着信息系统运维体系的进一步的发展,我国的电力行业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科]

【参考文献】

[1]徐晖.在数据集中模式下电网企业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初探[J].电力信息化,2009,03.

[2]赵希超.企业信息系统集成模式研究[J].电力信息化,2009,10.

[3]黄俊强,麻厚涛.网络运维与系统建设的并行关系[J].信息技术,2011,02.

[4]吴顺成.企业信息系统运维模式的探索[J].福建电脑,2011,11.

上一篇:服装设计个人简历表格下一篇:公共就业服务必须实现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