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征管中信息不对称的危害(通用7篇)
税收征管中信息不对称的危害 篇1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定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而形成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
中国最初的税收出现在我国古代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最早出现的财政征收方式是“贡”,即臣属将物品进献给君王。当时,虽然臣属必须履行这一义务,但由于贡的数量、时间尚不确定,所以,“贡”只是税的雏形。而后出现的“赋”与“贡”不同。“赋”远指军赋,即君主向臣属征集的军役和军用品。但事实上,国家征集的收入不仅限于军赋,还包括用于国家其他方面支出的产品。此外,国家对关口、集市、山地、水面等征集的收入也称“赋”。所以,“赋”已不仅指国家征集的军用品,而且具有了“税”的涵义了。有历史典籍可查的对土地产物的直接征税,始于公元前594年(鲁宣公十五年)鲁国实行了“初税亩”,按平均产量对土地征税。后来,“赋”和“税”就往往并用了,统称赋税。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调控经济社会政策的重要工具。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国家征税构成了对纳税人经济利益的侵犯,因此偷逃税款是纳税人本质的、天然的心理动机。据资料显示,2004我国税收流失的绝对额在4000亿元左右,2005年我国总体流失在3200亿元至4300亿元之间,约占应纳税款的30%以上。信息不对称对我国税收征管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从这个意义上看,任何完美的税制都无法绝对避免税收流失的发生,一些对治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各项举措的研究和探索也仅仅是立足于把税收流失的规模控制在某一合理的范围之内,尽管合理的税收流失规模范围究竟应为多少,目前在理论界尚无定论,但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税收流失规模无疑已经远远地超出了这一合理范围。
一、对资源配置的危害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对资源配置的危害,是指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现象对经济体系中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的各种资源流动和组合的危害。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对于纳税人而言,更确切地说是国家向偷逃税的纳税人所支付的“财政补贴”。这种“财政补贴”的存在,使同类企业或同类产品的税收成本不同,从而引起市场失真,错误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同时,还会破坏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迫使那些守法纳税的经营看要么转而改行,要么被挤出市场,这就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市场效应。从税收与商品的价格关系看,由于税收是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因此,如果某些商品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税收流失,就会使这些商品在市场竞争中与依法纳税的同类商品相比具有价格优势,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进行销售或者在同样价格条件下赚取更多利润,从而使得对该商品的需求扩大,或者吸引更多的资源投人到该商品的生产经营中来。
另外,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对资源配置的危害还表现在它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和虚耗。纳税人为了利用各种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漏洞,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来研究各种偷逃避税方案,有的还花费大量钱财聘请专业顾问,或对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方式进行无谓的调整。而作为征税人的税务部门,为了防止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的发生,减少偷逃税,不得不额外增加各种软硬件设施,增加更多的税收征管人员和稽核人员,导致税收征管成本增加。最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还会造成各种财务、会计信息的扭曲,从而危害人们的经济决策和投资决策,而决策的失误往往是资源配置中最大的失误。
二、对国家宏观调控功能的危害
首先,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的存在,可能会危害到政府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由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的存在,使得能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中获得更多利润的地下经济活动“繁荣”起来。一方面,由于地下经济能通过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活动获得更多的利润,不断积聚更多的财力物力再投入到地下经济活动之中,通过本身的繁殖增长起来,另一方面,地下经济活动的高收益、高回报会吸引公开经济中一些资源的流入。而地下经济逃避了政府的管理和监控,其增长率、就业人数等指标都没有纳入到政府的经济统计数据之中,这样容易使宏观调控部门对现实经济的真实情况产生误解,对包含公开经济与地下经济两部分的真实经济的增长速度和规模把握不定,容易只注意可观察到的公开经济的增长速度和规模,而忽视了地下经济的危害。除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外,地下经济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的存在,会对其他各项经济统计指标造成扭曲。
其次,作为宏观经济调控决策的重要依据的有关货币供求的各项指标,也可能会由于地下经济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的存在而受到危害,产生扭曲。例如,由于地下经济活动往往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严重、利润比较丰厚的经济活动,要维持这些活动相应地需要吸纳相当一部分货币,如果中央银行在决定货币供应量时只考虑到公开经济的货币需求,而没有考虑到地下经济的货币需求就会使得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中货币供应不足,导致中央银行增加货币发行。从表面上看,中央银行是多发了货币,但如果考虑到地下经济的货币需求,则这种过大的货币供应量实际上是与整个经济活动的需要相适应的。再如,现金被誉为地下经济的天使,为了偷逃税和逃避其他监管,地下经济活动大多以现金交易方式进行。这样,随着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的日益严重、地下经济规模的扩大,全社会,对流通中现金的需要也会增加。以上这些都会危害到货币需求量、货币供给量。现金需求量、货币流通速度等指标的统计和分析。
三、对收入分配的危害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一方面导致纳税人之间税收负担的不公平分配,另一方面,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还产生了极坏的示范效应,导致了守法纳税者的心理失衡和追随效仿,从而造成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的恶性循环。首先,部分纳税人通过偷税或避税等手法使实税负水平大大低于同行业的其它纳税人,本来纳税人作为税收的负担者,其实际税收负担应该是与其生产、经营、收入情况用一致的。但由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者逃避了纳税的义务和负担,而国家总的税收计划和任务却并未因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而有所减少,因此,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者所逃避掉的税收任务就势必转嫁到那些依法纳税的纳税人身上,从而加重了守法纳税者的税收负担。其次,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使实际税收收入低于预期的税收收入,为了获得既定的税收数额,政府不得不提高法定税率水平.或扩大征税范围,开征新税等,以保证财政支出的需要。从而使依法纳税者反而要承受更加沉重的税收负担,使社会财富的分配更加不公,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另外,如果依法纳税者看到各种税收违法行为未得到应有惩罚的话,必将严重挫伤其纳税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甚至使其也加入到偷逃税的行列中来。在税负不公和过重时,纳税人认为花更多的钱,采取更复杂的手段和冒更大的风险来逃税是值得的,由此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收入减少(分配不公)——税率提高或开征新税——分配更加不公——更多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其结果必然是激化了公众对税收制度的抵抗心理,加剧了纳税人和税务部门之间的冲突和紧张关系。
税收征管中信息不对称的危害 篇2
税收征管是税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则是税收征管的依据,从税务登记到交易涉税内容的确定,从税收凭证到涉税内容的分类,从纳税申报到税款征收,信息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而信息非对称性的存在给税收征管带来了巨大难题, 这一点在电子商务的税收征管中体现得更为明显。电子商务纳税人作为理性经济人,以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 同时又在信息不对称中占据对自身涉税信息掌握更为全面的有利地位, 不可避免地存在不诚信纳税的行为,以降低纳税成本,提升收益。加之电子商务交易信息的隐蔽性和易修改性,通过隐匿、篡改涉税信息等方式逃避税款成为纳税人提高收益的“可行”选择。而税务机关则处于信息劣势,不能对该行为采取有效措施,最终导致纳税人纷纷效仿,严重妨碍税收征管工作。
C2C电子商务即个人对个人的电子商务 , 双方利用电子商务网站提供的在线交易平台实现交易。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18 851亿元, 较2012年的13 205亿元同比增长42.8%。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04%,而该值在2012年仅为6.3%。据粗略测算,整个C2C网店, 仅淘宝就有上千万家,C2C商家全年未缴税金额或达百亿元。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税务机关与电商纳税人形成的博弈,是电子商务税收征管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电子商务税收征管面临的挑战
我国电子商务的类型主要有B2B、B2C、C2C三种交易模式。B2B、B2C模式中的企业已明确要求进行工商登记,以传统模式为参照逐步实现征税, 上海全国首例网店偷税案被告被判刑更是见证了以企业为营业主体的电商模式征税的可行性。而C2C模式商家多是小型、利润较低或者兼营电商的个体户,主要通过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进行交易,使其信息更具有隐蔽性、虚拟系和不确定性,征税问题存在争议,征管方式也处于探索阶段。同时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在2010年出台的第49号令《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第十条中并没有强制性要求自然人商家必须进行工商登记,这使得税收征管更难以实现。
C2C模式中电子商务由直接网络交易和间接网络交易构成, 直接网络交易在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进行线上交易的同时仍然需要依靠邮政和物流进行运输。间接网络交易完全进行线上交易,如软件、书籍、音乐图像、信息服务等。经研究,目前我国C2C模式电子商务面临的税收征管问题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税收基本要素无法确定
税收基本要素包括纳税主体、纳税对象、纳税期限、纳税地点等,是税收征管的前提条件和参照依据。C2C电子商务整个交易流程在虚拟的网络交易市场中进行, 税务信息具有多元性、可隐匿性、非真实性、易更改或更换的特征。没有进行税务登记给了应纳税人改变税务信息的空间。间接网络交易加剧了交易对象界定的模糊性, 其带来的连锁反应造成纳税地点、纳税期限、征税对象、税务凭证,以及税收管辖权无法确定。可能造成漏征、误征、重复征收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税收征管的正常进行。
(二)税收征管流程面临挑战
税收征管流程包括税务登记、账簿凭证管理、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及税务检查。C2C模式电子商务给税收征管流程每个环节都带来了挑战,且环环相扣。电商交易目前只要求采用实名制而未强制税务登记,导致税务登记的缺失,使得税务机关难以追踪其涉税信息。电子商务交易没有传统交易中的纸质凭证,而是采用易修改数据的电子凭证,交易信息可信度不高。我国目前电子凭证合理性、规范性仍有待完善。另外,随着加密技术的提升,税务机关获取应纳税人准确的涉税信息难度很高。传统交易采取的纳税人自行申报,税务机关核查或者代扣代缴的纳税申报形式在C2C模式下同样不适用,没有真实的税务凭证,自行申报信息也不可靠, 核查成本高且准确度不能保证。传统交易的查账征收、查定征收和查验征收方式在C2C电子商务中同样因交易信息的隐匿性和非真实性、缺乏收入额和利润率参照物、征税对象规模庞大而分散、流动程度高等因素无法正常开展。另外,没有全面准确的税务凭证作为基础,税务检查无法实现。
(三)税收征管质量难以保证
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 电子商务税收的监管难度加大,监管成本提升,对税收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进一步提高。C2C电商征税既要保证电子商务的正常发展又要保证国家财政收入,需要立法、征收、监管、技术更新相互配合。传统征收方式难以满足C2C电商征税要求,需要改进相关制度,完善相关技术,如果宣传指导工作做得不好,会使税收征管质量降低。另外,税务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税收相关机构的配合程度同样会影响税收质量和效率。
三、信息不对称对 C2C 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的影响
税收征管建立在信息基础上, 对交易活动中涉税信息进行收集、监管、衡量、计算并开展征收。而税收征管中,信息不对称性无处不在, 由此产生了包括以上问题在内的各种税收征管问题。
(一)C2C 电子商务税收征管中信息不对称的具体表现
1.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信息不对称。如前所述,C2C电商特殊的操作方式使纳税人自身信息和交易信息易隐匿,易修改,纳税人对自身信息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税务机关。电子商务缺乏可靠的税务凭证使税务监管、征收和检查失去根基。同时纳税人可以通过改变交易信息使税收征管要素如纳税主体、纳税对象、纳税期限与地点、税收管辖模糊化,便于骗取税收优惠甚至偷税漏税。另一方面,C2C电子商务税收征管对一般税收征管的调整, 会带来新制度和措施的出台。此时,税务机关则处于信息优势,而纳税人处于信息劣势。税务机关对新税收制度和措施的宣传情况会影响纳税人掌握程度。反之。纳税人的掌握程度不仅会影响自身的负税成本,也会影响税务机关征管工作的开展。
2.税务机关与其他相关机构的信息不对称。 (1)税收机关与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征管法》中要求金融机构配合税务机关的工作,提供相关信息。而在实际操作中金融机构处于为客户隐私保密等角度不提供完善信息, 甚至和纳税人合作帮助其减少税负以谋取利益。C2C电子商务对金融机构的依赖程度极高,双方交易必须经过金融机构。因此,金融机构对纳税人交易信息的掌握程度远远超过税务机关,使税务机关处于信息劣势。金融机构的不配合会成为税收征管工作的严重阻碍。(2)税务机关与第三方交易平台信息不对称。C2C电子商务交易主要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进行,因而第三方交易平台详细掌握了纳税人的交易信息,并具有限制纳税人更改信息的能力, 与税务机关相比处于信息优势。然而第三方交易平台在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处于偏向于纳税人的位置。一方面第三方交易平台自身也是纳税方, 另一方面税收负担对电子商务纳税人带来的影响(如效益的降低、规模的缩小、交易量的下降 )也会给第三方交易平台的发展造成压力。所以第三方交易平台可能会选择帮助纳税人逃避税收或者和纳税人合作谋取私利。
综上,C2C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的信息不对称成为税收征管基本要素无法确定、征管流程面临挑战、征管质量难以保证等一系列问题的根源所在。
(二)委托代理关系对税收征管的影响
委托代理关系指在设计不对称信息的交易中参与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掌握信息多、处于信息优势的一方为代理人,掌握信息少、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为委托人。在C2C电子商务税收征管中,一方面,纳税人为代理人,税务机关为委托人。另一方面,税务工作人员为代理人,税务机关为委托人。而随着委托-代理关系会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两大主要问题。
1.逆向选择。逆向选择是指市场上占据信息优势的一方为利益最大化而做出对信息劣势方不利的选择而干预市场有效运行,导致市场低效率甚至无效率。C2C电子商务,交易通过虚拟网络进行,纳税人详细掌握自己的交易信息,且容易隐匿和更改信息,处于信息优势地位。而税务机关难以监察纳税人涉税信息,处于信息劣势。因此,不道德纳税人会采取隐匿、更改信息,或者灵活改变交易地点、方式的方法逃税,获取利益。而道德纳税人在该种风气和自身负税成本相对较高的影响下或加入逃税队伍或被市场驱逐,最终造成逆向选择。
2.道德风险。税收征管中 ,税务机关与税务工作人员构成委托代理关系,税务工作人员作为税收工作直接操作方,对纳税人的税务信息掌握程度明显高于税务机关, 即可能存在税务工作人员利用信息优势做出放任或帮助纳税人逃税的非法举动。另一方面,对C2C电商征税必定要调整传统的税收征管方式,改进税收征管技术,税务工作人员自身素质需要提高。而且电商征税的复杂性又加剧了税收成本和税收工作的难度及负担。税务工作人员是否会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可能造成道德风险。
四、解决 C2C 电子商务税收征管信息不对称的必要措施
如何解决C2C电子商务税收征管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完善税收征管的关键,本文将从税收基本要素确定、税收征管流程优化以及税收征管质量提升三个方面对促进信息由不对称趋于对称提出建议。
(一)明确 C2C 税收基本要素
建立健全C2C电子商务税收征管法律, 明确规定其税收征管的基本要素。通过调研、试行等措施衡量各要素确定的条件,在保持一定灵活性的同时做出详细限制,使税收征管要素有据可依。要求电子商务纳税人注册必须进行实际信息的登记,根据纳税人登记的信息(如姓名、营业常在地、营业范围等)确定纳税主体、纳税地点、纳税期限进行征税。参照传统商业对货物销售、应税劳务、应税服务的区分确定电子商务税收的征税对象。与物流公司合作,建立大型物流监管平台,其物流信息也可以作为征税对象试用条件的参考。
(二)优化 C2C 税收征管方式
1.落实C2C税务登记。对新加入的电子商务纳税人强制性要求进行工商登记和税务登记, 对原已存在的纳税人根据“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进行税务信息补登。详细填写税务信息,包括纳税人的实际资料,机构所在地、居住地或者经营经常发生地,经营范围,交易电子账号,交易使用银行卡信息等,以这些信息作为征税基本依据。纳税人不得随意更改,如有变动,必须向税务机关申请更改,并出示可靠证据,税务机关有权实行税务辅导。
2.建立C2C信息共享平台。由国家统筹 ,建立税收相关机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包括税务机关、工商管理部门、金融机构、物流平台等在内的机构电子商务交易信息及时有效共享。降低电子商务交易信息的隐匿性和易修改性。完善电子化税务征收系统,实现电商模式下,税收征管从登记到征收再到监管一体化操作, 使纳税人可以通过网络同步进行工商登记和税务登记,实时了解自己的税务信息,并方便税务机关的税务稽查。
3.完善电子票据系统。通过电子发票关键信息 ,依据交易平台记录自动生成方法落实电子票据系统的建立。从201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出通知 ,要求组织开展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电子商务试点,首推建设网络(电子)发票系统,完善电子商务税收征管制度至今,电子票据作为税收凭证仍处于发展阶段。笔者认为在电子化税务系统和第三方交易平台完善的基础上, 可以通过电子发票关键信息根据交易记录自动生成的方法解决电子发票信息修改的问题,提高其合法性、合理性、真实性。电子发票在第三方交易平台保留副本,可供税务机关核查。
4.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信息经济时代下,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处理与应用模式的大数据给C2C税收征管带来了机遇,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有利途径。综合利用税收信息,把各级税务部门生成的数据通过计算机网络完整、准确地传递到上级税务数据处理平台,进行存储、加工处理。同时, 利用大数据加强税务机关与第三方交易平台及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实现有效监督和稽查。此外,充分挖掘涉税数据之间的深层关系, 达到估算-预测-收集-整合-比对-监督-稽查整体化效果,使信息趋向对称。
5.加强公众监督。由于C2C电子商务主要交易形式是公众个人对个人, 因此, 加强公众的有效监督必不可少。2015年1月7日 ,国务院法制办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第十九条指出:从事网络交易的纳税人应当在其网站首页或者从事经营活动的主页面醒目位置, 公开税务登记的登载信息或者电子链接标识。笔者认为消费者可以通过此形式了解自己与商家交易活动中的涉税信息及承担税款情况, 并获取电子票据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未通过税务登记的商家(即无此类标识)不具有开具电子票据的资格,并且与该类商家进行的交易或不享有包括“7天无理由退货”等在内的消费法规的保护,通过消费者的力量敦促商家进行税务登记。
(三)提高 C2C 税收征管质量
1.组建专业队伍。建立单独的税务征管子机构 ,与传统商务征税区分开来,组建专业的复合型电商税务管理队伍,包括法律专业人员、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税务专业技术人员等。开展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研究培训,设立激励机制,提升税收征管工作质量和效率, 定期对税务征管人员进行绩效考核
浅论信息不对称对税收征管的影响 篇3
逆向选择的理论最早来源于阿克罗夫(Akorlof)对旧车市场的分析。在旧车市场上,逆向选择来源于卖主与买主关于车的质量信息的不对称。买主并不知道车的真实质量,只有卖主才知道,因此,买主会按照旧车的平均质量支付价格,这时对于高质量车的卖主而言,将不愿将自己的车辆出售,从而退出交易;而对于低质量车的买主而言,将获得额外的利润,因此会选择进入市场。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市场上出售旧车的质量越来越差,同时买主愿意支付的价格也越来越低,质量好的车也会逐步退出市场,只有质量低于平均质量的劣车才能再旧车交易市场成交,从而产生了旧车交易市场中劣车驱逐好车的逆向选择。在税收征管过程中,税务机关面对众多企业时,也会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由于税务机关无法准确的获取每个企业税务风险的具体情况,在征管的过程中存在税务机关的信息劣势,从而也会引发逆向选择,即税务风险较低的企业可能先被淘汰,而税务风险高的企业将获得更多的效用。
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税收征管中的逆向选择模型
(一)对称信息下企业的最优效用问题假定一个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将面临两种可能的自然状态,有税务风险或没有税务风险,分别用θ=0和θ=1表示。θ=0时,企业的利润为R0,θ=1时企业的利润为R1(企业面临税务风险,就意味着可能会因为税务问题接受税务机关的处罚,还有可能影响到企业的信誉及正常的生产经营,因此可以假设R0<R1)。θ=0和θ=1的概率分别为α和1-α,(0<α<1)。那么,企业的期望利润为R=αR0+(1-α)R1,假定企业的效用函数为U(R)。如果企业主动偷税,此时企业的期望效用为u()=αu(R0)+(1-α)u(R1),为确定性等价收入。如果企业选择正常纳税,名义税负应该为t,但可能由于企业对相关税收政策不了解而带来了税务风险,导致了企业少交税款为x,则企业实际缴纳税额为t-x。此时,企业的期望效用为u()=αu〔R0-(t-x)〕+(1-α)u(R1-t),其中为缴纳部分税款对应的确定性等价收入。如果R0-(t-x)=R1-t,说明企业无论是否承担税务风险其收益都是相同的;如果R0-(t-x)<R1-t,即R0+x<R1,说明企业承担税务风险的效用小于没有税务风险的效用,企业不愿意承担税务风险;如果R0-(t-x)>R1-t,即R0+x>R1说明企业承担税务风险的效用大于没有税务风险的效用,企业愿意承担税务风险。
我们还可以通过图1来进行分析。图1中点A代表企业没有交税时的收入状态,曲线S0和S1是状态空间上企业的无差异曲线,其中曲线S0过A点,它表示企业的期望效用等于不需要交税时的期望效用,S1表示较高的期望效用。S1、S0曲线与45°线的交点为M,N处,切线的斜率为-,过点M和N的这两条直线是税务机关的等期望利润曲线,其中过点M的直线代表的是税务机关的零期望征税额,(?仔=α(t-x)+(1-α) t= t-αx=0),过N点的直线表示税务机关的期望征税额大于零(等于R-)。帕累托最优意味着企业的最终收益位于M和N之间的线段上,具体是哪一个均衡点,取决于税务机关的名义税负,如果名义税负较大,则均衡点为N点,这时税务机关得到所有剩余;如果名义税负较小,均衡点为M点,这时企业得到所有剩余。
(二)非对称信息下企业的最优效用问题如果假定企业有两种可能的风险类型,高税务风险和低税务风险,两种类型的企业少缴税款的概率分别为αH和αL,αH>αL。如图2,SH表示高税务风险企业的无差异曲线,SL表示低税务风险类型企业的无差异曲线,由于αH>αL,所以在确定性收入线上S斜率(的绝对值)小于SL斜率(的绝对值)。假定税务机关明确知道企业税务风险的真实类型,那么对高税务风险企业设定的名义税负应该在H点,对低税务风险企业设定的名义税负应该在L点。
当税务机关不知道企业税务风险的真实类型,只知道企业属于高税务风险和低税务风险的概率分别为β和1-β。如果名义税负为t,税务风险导致企业少缴税额为x,则税务机关的期望征税额为Eπ=β(t-αHx)+(1-β)(t-αLx),零期望征税额曲线介于AH和AL之间。此时满足企业最优税负条件的点是N点,但N点不是均衡点,因为这时低税务风险企业的名义税负过高,其得到的效用小于预期效用,因此、会选择退出市场。一方面,由于税收具有强制性,低税务风险企业无法随意退出市场,因此他宁愿选择承担较高的税务风险来实现预期效用的最大化。另一方面,由于低税务风险企业的变化,税务机关对所有企业税务风险的评估标准将上升,为了确保既定的征税目标,税务机关会提高名义税负t,直到H点。最终的结果是低税务风险企业要么被高税务风险企业所淘汰,要么也变成高税务风险企业,这就是在税收征管中的逆向选择问题。
三、减少税务征管中信息不对称,避免企业逆向选择的建议
(一)税务机关加强企业税收法规的宣传主要包括:
(1)实现税收法规宣传的项目化。将税收法规宣传进行项目化管理,应包括长期项目与短期项目,普通项目与重点项目等。宣传过程要层次分明,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可以根据不同行业制定宣传责任制,指定专人负责各个宣传项目,对每个宣传项目效果进行考核评估。
(2)针对企业常见税务问题进行重点宣传。税务机关应及时总结征管过程中企业经常出现问题,针对相关企业制定重点宣传方案。围绕不同的主题定期举办企业相关人员培训班,或向相关企业派发专题宣传资料,帮助企业及时发现潜在税务风险,防微杜渐。
(3)典型案例宣传。定期向企业提供典型企业税务风险案例,案例可以包括正面案例和反面案例,正面案例展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主动减少税务风险为企业带来的收益,起到激励和指导作用;反面案例则反映企业税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起到警示和鞭策作用。
(4)在创新宣传形式上不断创新。在税收法规宣传过程中,税务机关应当灵活多变、开拓思路,充分利用手机短信、网络平台、有线电视和上门送发宣传材料等形式,将新颁布的税收政策法规、税收政策调整内容,在第一时间向相关企业进行全方位的宣传解读。通过讲座、培训、座谈会、网络视频等方式,与企业展开面对面的交流,帮助企业提高税务风险防范意识。
(二)规范税务机关自由裁量权由于某些税收政策具有相当大的弹性空间,税务机关在税收执法上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这是造成税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之一。因此要减轻或消除税收征管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就必须规范税务机关的自由裁量权。可以考虑建立税收执法判例制,借鉴英美法系的判例制度,根据税收征管中实际的执法情况,建立执法信息数据平台,将以往执法过程中的违法事实、具体情节、金额大小以及处罚结果等关键要录入信息数据平台,并设计查找搜索引擎。在以后的执法过程中,如出现与之前判例相似的案件,则参照前例处罚内容实施。该信息平台对企业纳税人公开,企业也可通过网络查找前期判例,真正做到公平公开,避免人为因素在税收征管过程中的干扰。此外,在税收征管过程中,税务机关应坚持凡不涉及国家秘密、当事人隐私以及商业秘密的政策和数据信息,一律对外公布,并建立定期检查和申诉制度,充分发挥社会和新闻舆论监督的效力。
参考文献:
[1]宋洪祥:《企业经营决策的税收管理与风险控制》,经济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
[2]陶长琪:《信息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税收征管中信息不对称的危害 篇4
熊杰
随着现代税收工作广泛介入到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地方税收面临着税种多,行业多的复杂性,掌握与税收相关的各类信息源,促进税收征管,提高协管控税已成为税收源泉控管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统一数据交换平台、加强相关信息的及时交换,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
一、税收征管与信息化建设现状
(一)征管管理信息不对称。一是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分工细密,涉税信息难于全面及时掌握。在经济发展到如此复杂多变的今天,经济信息时刻都在产生,然而税务机关却因不能及时、准确捕捉足够涉税经济信息,而使征收管理陷入信息危机。从税务专管员制度到税收管理员制度,从以票管税到防伪税控,无一不是试图将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信息记录下来,作为税款征收的依据,然而偷逃税款现象仍时有发生。二是纳税人主动纳税意识淡薄,隐藏或假造交易信息的现象时有发生,申报信息与实际经济行为常有差异。三是征管信息交流不畅,信息流与工作流都有一定程度的脱节,稽核、协查系统与征收管理系统、退税系统间信息不能互通。削弱了征、管、查之间内在联系。
(二)信息资源不能共享。一是横向联网和信息共享程度低。目前地税与国税、工商、银行、国库、公安等部门的网络互通和信息交换,受诸多因素制约,尚不具备条件。还不能控管纳税人的全部信息,离税收信息化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从“人管人”到“机器管人”还有一段距离。二是没有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各部门之间相关信息的互换缺少舞台。三是重要信息缺乏统一标准,数据在数据库间的转换形成了阻碍。
(三)基础数据采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不足。一是数据收集不全。比如,在征管软件中,普遍重视对纳税人的纳税申报表、税务登记、税款入库、专用发票数据的收集,而对于纳税人的财务报表、经营状况、银行存款以及会计核算软件中的大量数据,基本上没有采集或采集不全面。二是数据收集不准。比如,纳税人在报送纳税申报、财务报表等资料时,存在虚假申报的可能性;税务人员在计算机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误操作;由于历史记载错误等原因,导致计算机采集的数据与手工台帐不一致,垃圾数据尚不可避免。三是数据安全隐患越来越大。受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平衡及系统内技术力量、管理体制、资金等条件的制约,无法形成完整、严密的管理体系。比如,实施税款集中征收工作后,税务机关与银行间网络必须适时互联互通,因特网与税务内网
并未进行物理隔断。即使有些地方已经采取了防火墙等安全措施,但总体上仍然比较脆弱。
二、加强信息交换,提高税收征管
(一)统一信息化标准。按照新《税收征管法》第6条“国家有计划地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各级税务机关,加强税收征收管理信息系统的现代化建设,建立、健全税务机关与政府其他管理机关的信息共享制度”的规定,建立“一体化”的税收征管信息系统。“一体化”的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包括统一标准配置的硬件环境、统一的网络通讯环境、统一的数据库及其结构。同时建立与相关部门数据交换接口,制定统一的数据交换格式。
(二)建立数据处理中心。数据的集中是实现税收征管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保证,是实施科学管理的基础。“集中征收”的关键是税收信息的集中,其实质应是纳税人的各项涉税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集中到税务机关进行处理,税务机关在准确地掌握纳税人涉税信息的基础上,为纳税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涉税服务;税务机关通过数据处理中心可以获得政府管理部门的各种经济信息和情报,可以监控各项税收征管和职能的执行情况。税收征管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信息管理,包括税务登记、发票领购、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税务检查等数据信息,通过网络能够准确、自动地汇总到数据库,实现税收征管内部数据汇总自动化。基层征管单位也可
以通过网络随时查询上级税务机关相应的数据库,便于强化税收征管分析功能和管理功能,实现网络资源共享;上级税务机关可以迅速把有关指示和工作安排,及时传达到下级各部门、各单位,提高税收征管工作效率。因此,要根据集中征收的要求,在相应层级的税务机关建立数据处理中心,负责本地涉税数据和信息,特别是申报征收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处理。
(三)加强信息交换。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加强信息交换,在加速国税、地税系统信息共享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的实现与政府有关部门的信息联网,重点应放在工商、银行、财政、金库、审计、统计等部门联网,实现信息共享,提高税款解缴入库、纳税户控管等环节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加强与建设局、公安局、土地局、房产局等部门的联系,加强税收源泉的控管。
1、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数据交换。税务机关应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数据交换服务平台,疏通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加强相关信息的交换,不仅可以节约信息交换时间,还能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如:工商登记信息的及时准确交换,将大大减少漏征漏管户的管理;工程建设信息的及时准确交换,将提高税收源泉控管的力度;房产、土地、车船登记信息的及时准确交换,将避免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契税等税种的漏征漏管。
2、加强与企业的数据交换。税务机关应建立与多种企业财务管理软件的数据接口,通过统一的数据提取标准,使企业能够将财务软件中的重要信息向税务机关反映,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的运转情况。如企业的人员及工资福利数据交换,税务机关将掌握企业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情况;企业的收入、成本信息的及时交换,将反映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消费税等税种的申报缴纳情况。
三、加强沟通,促进数据交换
密切国、地税局之间的协作。国、地税局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认真落实例会制度,及时交流沟通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重点抓好信息数据交换工作,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及时交换纳税人户籍信息、相关税种收入数据和税务稽查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形成工作合力,增强工作实效。
税收征管中信息不对称的危害 篇5
从信息的角度看,税源管理就是对税源信息的管理,是对税源信息的采集、处理、加工和应用。税源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加大了纳税人违规违法的可能,直接影响到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成为各级国税机关亟需解决的难题。
一、税源管理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其成因
在当前的税源管理中,信息不对称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信息资源的不对称,体现在国税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纳税人处于信息源头地位,国税机关很难全面、真实地掌控纳税人的所有税源信息;其次是信息结构的不对称,体现在上级国税机关与基层国税机关之间,信息集中以后,上级国税机关侧重于掌握某行业、某区域纳税人的宏观信息,基层国税机关侧重于掌握某一具体纳税人的实际情况,上下级之间的信息对接应用不够充分。分析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量涉税信息尚未被采集和整理。受税源管理方式、信息管理意识、信息采集手段、信息存储方式、信息管理责任等因素综合影响,现阶段税源信息主要通过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发票管理、日常管理和税务稽查等环节采集,这些信息中相当一部分是通过纳税人自己报送而获得,真实性、全面性不能得到充分保证。大量的企业生产流程、产品配比、产废率、主要财务指标以及金融机构、工商部门等所拥有的核心信息数据尚未被有效采集。由于某些系统的设计原因,有些重要的税源信息不能进入系统,其交流主要靠税收管理员的个人经验,形成了别离于征管信息系统之外的“体外循环”,这一点在零散税源、流动税源、隐蔽税源和边远税源的控管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二是信息关联性和及时性不强导致使用价值低。当前,基层国税机关的税源管理以静态管理为主,缺乏连续性,对纳税人信息变动往往不能及时采集更新。同时,纳税人不完全遵从税收法规,账外经营、账务不实、故意瞒报、虚报等问题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信息采集时,由于工作人员责任心、工作技巧以及熟练程度、细致程度等差异都可能导致信息失真。此外,纳税人信息分布在各环节,采集时缺乏整体规划,人为地切断了各类信息之间的联系。加之受目前经济条件制约,国税机关难以利用第三方信息与纳税人信息进行逻辑上和法律上的比对,也影响了信息质量。
三是信息加工技术不强无法深度应用。由于统计分析技术的滞后和人力资源状况的限制,目前国税机关特别是基层国税机关还没有建立起完备的分行业、分税种等指标分析模型,缺少对不同数据之间逻辑关系的分析,缺乏对纳税人生产经营状况变化、存货变动、实际税负等经济变量的比较分析,不能有效地发现税源异常变化情况,掌握企业税源变化趋势,表现为分析预测、引导决策的功能较弱,分析成果和判断结论的可信度不高,大量的数据只是沉淀在信息系统中而没有得到有效开发使用,信息资源的“附加值”很低。
二、破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优化税源管理的基本对策
(一)健全信息采集整理机制
一是明确税源数据采集内容。税源信息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户籍数据,财务经营数据,申报纳税数据,发票税控及举报数据等。目前最急需同时也是最缺乏的信息,一是纳税人的经营数据信息,如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产品的投入产出比等;二是社会相关部门提供的信息,如企业资金往来、车辆信息、保险信息、重大项目建设备案审批表单等。二是拓展税源数据采集渠道。在最大限度发挥信息平台效用的基础上,统一数据标准,统一管理规范,保证数据畅通交流。动态采集纳税人的经济活动信息,逐步扩大国地税联合征管范围,将发票、申报、税收优惠等信息都纳入共管,注意增加与工商、财政、房产、国土等相关部门的信息采集传递。
三是优化数据采集技术手段。积极推广各类税控装置,对纳税人生产经营状况实施源泉控制。设计综合调查表,采集如企业工艺流程、工资计算方法、主要耗材、投入产出比、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实时变化情况等活信息。将税收管理员掌握的隐性信息“显性化”,如管理员对企业经营情况的基本判断,对企业负责人处事风格的了解等。
(二)强化信息筛选鉴别机制
一是开展真实性筛选。从信息来源、提交主体等多方面进行筛选甄别,通过不同系统、不同部门、不同数据来源进行印证比对。
二是开展完整性筛选。通过对信息的分析,核实信息是否全面,是否影响对纳税人的整体判断,是否满足多重指标体系应用需求。
三是开展关联性筛选。如运费与企业库存、销售之间,投入产出之间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通过关联性筛选,发现数据是否完整齐备,是否存在逻辑错误。
四是开展及时性筛选。信息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时效,信息不及时采集就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税源情况。及时是对有用信息的基本要求。
(三)畅通信息存储传递机制
一要建立统一的信息存储平台。将各类系统整合纳入一个平台运转,特别是要增加企业经营状况、财务运转、重大事项等重要信息的录入途径。平台可以将单位或者部门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的相关信息发布归集到户。建立信息目录体系和类别设置,可分为纳税人基础信息库、业务信息库、决策支持库等部分,实现信息的分类存储,实现多种形态信息的共享。
二要建立规范的信息交换平台。根据跨部门业务协作的需要,确定指标和信息交换流程,搭建信息共享的综合治税信息网络平台,形成“国税主管、政府协调、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税源信息共享格局,逐步实现相关信息的实时传送,定期或实时进行自动核对。
三要建立分层的信息应用平台。按照“上下贯通、适度分层”的原则,实现上下级之间信息的基本对称:上级国税机关掌握海量信息,进行宏观层面、行业模型等的分析和计统分析应用;基层开展微观层面、具体纳税户的分析和风险应对。上级及时发布基层需要的宏观信息、行业税负信息、周边地区相关信息,并且适度开放数据访问权限,促进信息的分层应用和深度应用。
(四)提升信息挖掘应用机制
一是信息的简单加工。与外部门登记类信息进行直接比对,发现新开业纳税人和漏征漏管户;对纳税人申报信息、发票信息、资格认定信息等进行关联性分析,找出企业异常申报的原因。建立各类统计报表和税源结构分析模型,分析各税种税收缴纳、税负预警区间等情况。
二是信息的综合分析。运用财务分析、数理分析等方法,从微观、宏观,横向、纵向等多个方面对税收情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描述、对比和分析。把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结合起来,开展税收经济分析,建立包括税源总目标、分税种目标、分地区目标、分行业目标和动态目标的税源宏观预测分析模型,掌握经济增长变化对税收的影响以及未来税收的增减变化趋势。开展GDP与税收收入、利润与企业所得税等关联项目之间的税负与弹性的分析,通过纵向(与往年)、横向(与经济发展相似地区)比较,掌握经济发展与税收的关系。
三是信息的智能分析。建立“集中分析、分散管理”模式,由省市级税务机关集中进行数据分析,开展纳税评估;县级局主要进行核实和采取税收征管行为。建立健全分税种、分行业、分规模级次的纳税评估体系和行业平均增值率、平均利润率、平均税负率、平均物耗能耗等评估指标体系,开发能对涉税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和处理的统一的纳税评估子系统,自动读取数据、选定评估对象、进行数据测算,结合预警分析疑点,使整个纳税评估工作在严密规范的程序化控制下进行操作。
税收征管中信息不对称的危害 篇6
滨州市市区国税局建设“网上税务局”提升纳税服务水平
“您单位2012年4月份共计认证增值税专用发票13张,价税合计147542.20元,请核对。”“您单位本月申报的增值税已划款成功。”......这是5月2日上班第一时间,山东滨州瑞海有限公司小赵打开电脑时,纳税服务提醒小秘书提醒的公司涉税信息。这样的提醒已逐渐融入到了像小赵这样公司会计的工作中。“什么时间认证,认证了多少发票,本月的申报期是几号,扣款成功与否等等,这些我们会计经常忘记的涉税信息现在通过网上税务局提醒小秘书都及时了解,我们再也不用为耽误认证、缴税等担心了。”这是会计小赵对记者说出的心里话。
由“触网”到“用网”
停车场一扩再扩,还是车满为患;纳税服务厅窗口全部开放,但还是经常出现纳税人排队等候现象,这样的问题在很多税务机关表现的越来越突出,考问我们的税务机关。“纳税服务不能停留在原来的一张笑脸、一声问候等浅层次的服务上,而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在服务纳税人的形式和方式上做文章。”这是市区局局长李锋在2011年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纳税服务方面的要求。如何提高纳税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通过组织纳税人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发现,有63.28%的纳税人希望实现真正的网络办税,以节约成本;有89.63%的纳税人选择期待在网上办理尽可能多的涉税事项,做到真正的“用网”。可见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
1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
据市区局信息中心负责人介绍,近几年,山东国税系统纳税服务的网络化建设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建设到初具规模的历程。不论是在网络建设、硬件配置,还是在应用软件的开发和推广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全省国税系统逐步推行的“电子申报”、“网络认证”、“远程抄报税”等,不断扩充了网上办税的范围,极大减少了纳税人的办税成本,提高了办事效率。但是,纳税服务网络化的工作还依然处在起步阶段。一是现有税收服务网站多限于“触网式”的单项信息获取。主要用于发布税务新闻、税收政策等告知式内容,并没有真正实现纳税人的“用网”。另一方面现在的网络服务多为“多点登录”,没有统一综合平台,纳税人要进入多个网站或页面才能完成税收事项,弱化了对纳税人的个性化服务,在实际工作中,纳税人主要是通过“找网”实现“用网”,使网络化服务受到了限制。
针对上述情况,市区局自2011年上半年成立网上税务局开发课题组,利用JAVA程序开发技术,以建设场景式纳税服务平台为切入点,将现有的纳税服务系统全部整合到统一的服务平台上,建立起融个性化、人性化与实景化于一体网上税务局,搭建起符合税务系统服务特征的框架平台,真正使纳税人由“触网”到“用网”,满足纳税人对相关办税服务的网络化需求。
打破征管“瓶颈”实现征纳一网“通”
据网上税务局项目负责人介绍,市区局网上税务局自2011年开发共经历两次大的开发与升级,现在网上税务局基
本功能涵盖大部分税收业务和实现了纳税人网上税局涉税事项的网上办理。
网上税务局的一大亮点是突出场景式服务理念。通过建立场景式服务平台,将现实办税场景与网上办税场景相结合,让纳税人更容易接受,如各窗口设置与实体服务厅相同,纳税人在初次登录时都能很快找到相应的模块办理相关涉税事宜。
另一大亮点是实现纳税服务的网络化。该网站参照商业服务客户关系管理理念,以纳税人为中心,所有办税流程全部由纳税人发起。如办税登记证,从“我要办理登记”进入,通过填写表、缴表到取证,整个过程按照“纳税人→税务机关→纳税人→税务机关”的循环往复服务反馈机制进行。
突出个性化也是网上税务局建设的重点之一,网上税务局除具有一般服务厅所有登记、申报、发票管理、认定管理、税收优惠和委托代征功能外,还重点突出个性化的服务理念,以第一人称的格式,建立“个性化服务专区”,通过“我们信息”、“我的查询”、“我的通知”、“我办理的事项”、“我的提醒”等个性化平台,对不同的纳税人提供不同的税收政策和纳税服务。据纳税服务科负责人介绍,开辟个性化服务是我们的特点与亮点,如不同的纳税人关心和使用的税收政策不同,我们通过后台对国家的税收政策进行分类,一般纳税人、个体户、出口退税企业等都不一样,这样通过“我的税法知识库”栏目对自己使用的政策一目了然。不像原来那样漫无边际地找。再就是提醒小秘书,也是我们自主开发的,对不同的纳税的提供不同的提醒,解决了纳税人因遗忘出现的涉税处罚问题,纳税人对这一点非常的认可。这一项创新工作还获得2011年度全市国税系统创新奖。网上税务局成为征纳间的第二通道,实现了征纳的互通有无。
超越时空服务无限
“建设网上税务局不是搞形式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最大的目的是方便纳税人。”分管纳税服务的副局长高立军这样评价网上税务局。
据息,网上税务局将涉税的六大类25项税收业务全部纳入到网上办理,对涉及的29类表格全部实现网上一次性填写。同时在后台成立了庞大的服务团队,设立受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考核调度中心。当纳税人信息以业务流形式进入网上税务局后,受理中心及时将信息进行处理,并形成了内外互通的流程联动,及时传递到相关的工作岗位,实现了外网受理、内网办理、网站反馈的一体化应用。像办理登记证这样的业务,只要纳税人在网上填完登记表,纳税人一次性到税务机关就能直接拿到登记证,还有像专用发票的改版、增量业务,全部实现网上预审,减少了纳税人到税务机关的次数,节约了纳税人的精力、时间,现如今办税服务厅高峰拥挤的局面得到有效改善。
据负责日常督导工作的监察室主任刘青介绍,网上税务局上线后,通过设立的后台内部考核调度中心,对网上流转事项和实体服务厅提交事项实时跟踪,及时反馈,接收税务回执及提醒短信或邮件,提高了服务监督的透明度,整个过程留痕,留迹,可查可控,维护了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同时提高了办税的效率。在前期开展的调查显示,纳税人
对“网上税务局”建设满意度达到95%以上。
“超越时空 服务无限”这是市区国税局局长李锋在网上税务局建设中提出的服务宗旨。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纳税人正在享受网络化提供的高效纳税服务,纳税服务已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这是纳税服务网络化的目标。
(王永胜
税收征管中信息不对称的危害 篇7
一、股票市场不对称信息的危害性剖析
(一) 从上市公司与市场交易者信息不对称角度剖析
第一, 上市公司作为信息优势方可能隐瞒公司实际价值与未来发展前景的信息, 在股票发行中实施掠夺性定价或极限定价来欺诈投资者, 严重损害投资者的权益, 破坏市场公平、公正、公开的“三公”原则。第二, 信息不对称产生“柠檬”效应和劣币驱逐良币的“格雷欣”法则, 会导致市场被高风险、低质量的“柠檬”占领。优质企业未能通过股权融资筹集到充裕的积累和发展资金, 资金链容易断裂, 发生休克或倒闭。企业投资受融资的限制, 投资锐减, 引起整个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下降, 整个社会经济也不断萎缩。第三, 市场中处于信息劣势方的投资者特别是投机者会基于“启发式捷径”进行投资决策, 如“小数定律”、“锚定效应”等;或萌生哈耶克所说的“致命的自负”倾向, 完全根据自己的直觉做出投资决策;或产生“羊群效应”或像凯恩斯描绘的“乐队车效应”;甚至会采取其他极端的投机行为, 如运用“飞镖板理论”随机进行投资选择, 造成社会资源的误配和低效。第四, 投机盛行导致股价非理性波动会严重破坏市场均衡和稳态运行, 产生的正向“泡沫”或负向“泡沫”均极具杀伤力, 同时会诱使实体经济资金脱离实体经济大举入市, 产生“挤出效应”, 最终给实体经济的发展造成破坏性影响。[2]股票市场风险的急剧膨胀和扩散, 必将迅速波及整个金融市场, 引发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二) 知情交易者与不知情交易者信息不对称角度剖析
知情交易者与不知情交易者虽然都是投资者, 信息在他们之间也是非均质分布的。前者包括控股股东、公司高管、机构投资者 (证券公司、投资基金、私募基金、大户等) , 而后者主要指股票市场的弱势群体—散户。知情交易者受效用最大化的驱使, 会利用信息优势通过市场操纵行为谋取超额利润。加之中介机构的败德行为会增加市场噪声, 噪声作为市场扰动的变量, 会加重股票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市场众多实力雄厚的噪声交易者可以制造足以引起股票价格非理性波动的噪声, 即使市场存在理性套利者, 也无法保证股票价格在短期内发生根本性逆转而回归至其基础价格。其原因正如萨默斯和瓦尔德曼所描述的:当理性套利者进行套利时, 不仅要面对基础性因素变动的风险, 还要面对噪声交易者非理性预期变动的风险。[3]由此可见, 噪声交易者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市场阻碍力量, 甚至会主导整个市场, 从而导致市场的低效或无效。此时, 弗里德曼 (Friedman, 1956) 、法玛 (Fama, 1965) 和萨缪尔逊 (Samuelson, 1965) 倡导的“市场选择理论”会发生悖论, 理性套利者因噪声交易者势力强大而无法与之抗衡, 从而使噪声交易者控制了市场价格, 使价格严重偏离基础价值成为常态。知情交易者通过拥有对信息的绝对控制和支配权, 通过信息租金的形式影响资源和利益分配格局, 引发股票市场财富分配的“马太效应”。
(三) 政府职能部门与公司信息不对称角度剖析
政府职能部门与公司之间信息不对称比较特殊, 属交叉型不对称。政府职能部门作为股票市场各种法律、法规、条例的制定者, 必然拥有对政策信息的控制权, 在政策信息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而公司在自身特质信息方面处于信息优势地位。这种不对称可能导致以下几个结果:第一, “政策市”的形成。我国股票市场的强外生性源于深刻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基础, 强外生性决定了行政机制过度介入股市, 导致市场中充斥了大量的政策预期主导的参与者。[4]当众多投资者将目光聚焦于政策信息和内幕消息时, 会产生福罗特 (Froot) 、斯切夫斯坦 (Schar Fstein) 和史泰因 (Stein) (1992) 所谓的信息聚集的正溢出效应, 进而会强化噪声强度, 投资猖獗, 为内幕交易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与掩饰的背景, 这将进一步降低股价的信息含量, 导致股价严重扭曲。第二, “寻租”现象普遍。由于寻租收益并未参与社会生产性活动, 最终将导致租金耗散和经济浪费, 按照寻租经济学的观点, 会造成社会净福利损失和消费者损失这两块损失。第三, “失信”现象普遍。“政策市”和“寻租”现象会动摇股票市场的信用基础, 它们是股票市场信用缺失的本质根源及最直接体现。股票市场信用缺失一方面会增加股票市场交易成本和契约的执行与监督成本;另一方面会动摇整个社会信用基础。第四, 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容易出现偏差。公司特质信息是政府职能部门政策决策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掌握公司完整、准确的特质信息对于政府职能部门决策有效性意义重大。
(四) 从公司委托人与代理人信息不对称角度剖析
委托人和代理人在契约签订之前, 代理人对自身的现实能力、潜能、身体状况等掌握更多信息, 处于信息优势方, 可能会隐藏信息, 委托人只有根据市场平均水平来衡量代理人, 会导致优秀职业经理人因逆向选择而退出市场, 影响到公司智力资本积累和资源使用效益。契约鉴定时,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未来的不确定性, 委托代理双方仅能对可预见将来可能发生的事项做出契约安排, 这就决定了双方签订不完全契约成为必然, 同时也造成了双方对控制权和索取权的争夺不可避免。委托人和代理人在契约签订后, 委托人因对代理人努力程度信息的获取成本高且难以验证, 这就使得代理人因隐藏行动产生道德风险成为可能, 从而提高了代理成本和公司经营风险。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一种单向不对称, 委托人始终处于信息劣势方, 这也说明了强化公司治理、完善信息披露、加大对代理人的监管力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股票市场不对称信息治理对策
(一) 树立系统论理念, 综合治理, 促进股票市场各子系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弗莱蒙特.E.卡斯特 (Fremont.E.Kast, 1970) 认为组织局部最优不等于整体最优, [5]同样, 股票市场作为一个系统, 其各子系统最优也不等于整个系统最优, 因此, 对不对称信息的治理, 要贯彻系统性和整体性原则进行综合治理。为提高整个市场的信息透明度, 普华永道创造了衡量会计信息透明程度的不透明指数, 其表达式为Oi=51× (Ci+Li+Ei+Ai+Ri) , O代表综合的不透明指数;C代表腐败的影响;L代表法律、司法的不透明性;E代表财经政策的不透明性;A代表会计信息/公司治理的不透明性;B代表政府管制的不透明性及不确定性和随意性。[6]这五个方面可以为衡量我国股票市场信息透明度及设计不对称信息治理路径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思路。
(二) 加强股票市场制度建设, 构建股票市场高效运转的制度环境
信息经济学将制度视为一种信息替代机制, 制度向社会和个人传递的政策信息有利于扩大公共信息涵盖的范畴, 有利于大众观念的形成, 规范和制约社会成员个体行为, 从而缓解信息不对称状况。股票市场制度建设的本质功能应明确定位于治理信息不对称, 制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均为维护股票市场秩序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而不对称信息正是影响秩序和资源配置的关键变量。
但制度本身存在的内涵性缺陷可能会阻碍制度作为信息替代机制的功能发挥, 具体表现形式为:第一, 制度垄断。制度或政策导致特权和垄断, 特权和垄断导致“寻租”和“设租”, “寻租”和“设租”导致腐败, 腐败导致资源的非生产性纯粹损失, 资源的非生产性“纯粹损失”导致社会资源耗费与配置低效。第二, 制度无效。如果治理不对称信息的制度在扩张中无差异作用于各方, 则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不会显著改变股票市场交易主体信息不对称分布和风险分布;或者由于市场经济主体在解读制度或政策能力、风险偏好和思维定式等方面的差异, 制度扩张不但无助于改善现有信息不对称分布格局, 反而使信息分布的非均衡性不断扩展和深化。制度的内涵性缺陷为政府职能部门行为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理论依据。职能部门行为优化的重点在于:第一, 坚持谨慎决策原则, 因为政府职能部门制度介入治理股票市场信息不对称也是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做出的。第二, 确保制度决策机制的科学性与制度本身的完善性、明晰性及相对稳定性。第三, 增强政策与行政的透明度;坚持依法行政、公平行政的原则, 注重权利制衡和法律约束;尽量压缩特权与垄断空间。第四, 坚持到位不越位的原则。政府职能部门制度介入治理不对称信息在确保不干预市场机制的前提下是不会发生“挤出”效应的。
(三) 以增强市场自我调节能力为目标, 培育股票市场的信用环境
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 契约经济在本质上又是信用经济, 股票市场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理应将培养信用环境作为首要目标之一。构建市场规则、政府管制、道德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股票市场信用运行环境的过程也就是实现信息共享的过程、公平与效率市逐步建立的过程。信用环境作为非正式制度范畴, 是股票市场各微观经济主体建立互信关系的纽带和隐性约束, 是支撑和维系股票市场交易秩序的基石。现阶段, 应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 完善信用信息系统建设。信用信息系统作为股票市场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应建立日常信用信息的搜寻、整理、分析、评价、发布制度, 为建立信用经济提供信息支撑和信用监控网络。第二, 构建四维信用管理体系。包括市场信用管理体系、政府职能部门信用管理体系、公司与中介信用管理体系、投资者信用管理体系。第三, 健全信用管理制度。包括信用档案、信用评估等制度。第四, 培育信用内生机制。内生于市场交易的信用是股票市场信用的微观基础。[7]信用内生机制的培育, 一方面依赖于良好的外部信用环境;另一方面源于市场经济主体间的重复博弈与公司内部长期的培育, 包括企业文化重塑和社会资本积累等。
(四) 改革监管机制, 构建切实有效的监管环境
受诸多因素制约, 我国股票市场监管不到位现象依然比较突出, 同时, 为满足相关性要求而出现的公允价值会计、通货膨胀会计等对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 第一,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外部监管机构制衡机制。明确政府部门监管、行业自律监管、社会监管各监管层次在监管中的地位和职能;合理配置监管权限, 杜绝监管中出现的“内部控制”现象;构建对监管机构的再监督机制, 有效避免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理论认为的政府干预失灵情况的出现。第二, “积极参与国际资本市场的监管合作, 加强与国际监管机构的协调, 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8]第三, 细化监管机构失职渎职责任的规定。将各监管机构的监管责任、监管目标与任务及法律责任的追究条款, 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下来。第四, 强化对股票市场违规责任人的责任追究机制。一方面应进一步修订完善有关民事赔偿案件的司法解释;另一方面应严格执法, 加大处罚力度。
参考文献
[1]张维迎詹姆士.莫里斯与信息经济学[J]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介绍
[2]李庆峰, 杨义群, 朱允卫论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J]商业研究2002年第7期
[3]杨胜刚, 刘昊拓金融噪声交易理论对传统金融理论的挑战[J]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5期
[4]陈梦根中国不完全股票市场:根源与特征分析[J]财贸研究2004年第4期
[5]卡斯特.罗森茨维克著, 傅严等译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68页-第90页
[6]谷祺, 姜英兵会计信息复杂性与财务股价修正[J]会计研究2002年第6期
[7]王舒键, 李钊基于市场交易的信用内生机制[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税收征管中信息不对称的危害】推荐阅读:
信息化征管税收10-14
税收征管信息化研究09-01
加强集团性企业税收征管中的问题和对策07-28
税收征管档案的管理论文07-23
税收征管效率10-16
税收征管问题10-18
征管改革税收09-21
税收征管体系09-26
税收征管关系11-04
税收征管保障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