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金融衍生业务(共7篇)
个人金融衍生业务 篇1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衍生业务的发展现状
按照投资方向与方式不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衍生业务主要有:
1. 新股申购类:
2007年资本市场的火爆让新股申购类银行产品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人民币个人金融衍生业务的一大特点就是出现了大量的“打新股”产品, 这是银行个人金融衍生业务中股票类产品增加的重要原因。
2. 银信合作类:
银行个人金融衍生业务与信托合作的基本模式就是通过信托合同, 建立信托关系, 明确银行、信托公司和投资者各方的权利义务。银行作为委托人, 交理财资金信托给信托公司, 信托公司作为资金的受托人, 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投资管理;信托期满, 向受益人 (银行理财计划的投资者) 分配信托财产。
3. 结构性理财类:
结构性个人金融衍生业务风险和收益通常介于股票投资和固定收益债券之间, 是一种比较稳建的投资选择。一般而言, 结构性个人金融衍生业务内含有一个或多个衍生工具, 可挂钩到不同的产品组合中, 以不同的包装形式推出, 并且其结构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
二、商业银行个人金融衍生业务的主要法律风险
在我国个人金融衍生业务蓬勃发展的同时, 应当看到受我国金融法律制度和管理体制的制约, 个人金融衍生业务的法律风险十分突出, 并成为金融衍生业务最主要的潜在风险。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衍生业务面对的法律风险主要有:
1. 立法上的不完善。
现行的法律法规尤其是银监会的各类通知, 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衍生业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我国暂时还没有商业银行个人金融衍生品的成文法, 在立法层面上还是相对滞后的。
2. 银行与客户地位的不对等性。
商业银行与客户的地位的不对等性主要体现在银行主动客户被动。如, 2008年1季度在379款组合管理类产品中:有371款规定了发行主体的提前赎回权条款, 有0款投资者没有提前赎回权条款。
3. 信息透明度极低。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衍生品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应提高警惕, 由于监管者与被监管者, 金融机构与投资者之信息极不对称, 商业银行个人金融衍生品本身蕴含着的巨大的风险。笔者认为信息不对称普遍存在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衍生品业务, 例如:2008年组合管理类产品的信息透明度为0, 2010年1季度信息透明度仅为3.96%, 亟需提高。数据来源于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理财产品中心《2008年全部银行理财产品评价报告》《银行理财产品评价分析报告》 (2010年1季度) 。
三、防范和化解法律风险的对策
中国之所有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没有受到巨大的直接冲击, 并非是由于中国的金融体系非常严密, 金融监管和金融立法非常完善。而恰恰是中国金融市场尚不足够发达, 还没有完全对外开放、完全融入全球经济中, 才使得我们没有赶上金融泡沫的破灭。事实上, 面对金融危机的到来, 我们还有许多监管与立法空白之处, 如果不加以及时弥补, 我们将无法从容应对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的后续、深远的影响。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中,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法律纠纷, 急需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风险进行明确划分和适当分配。参照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针对法律风险提出如下对策:
1. 完善中国金融监管与立法。
现代金融是法治金融, 金融运行、金融监管等都要受到法律的调整和规范, 金融监管与立法的完善与否以及质量好坏直接关系我国金融运行的质量。当前我国的立法和监管机构应特别关注金融业所面对的不同外风险, 对内严格控制金融混业经营所引起的风险传染, 对外控制金融业开放的范围和节奏, 防止国外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冲击;而在微观层面上, 我国金融立法和监管机构则应注意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在宏观层面上注意防范系统性风险。
2. 加大信息披露力度。
银行应进行全面的信息披露, 及时发布详细、客观的产品投资报告, 根据对国际、国内宏观经济运行以及金融市场发展变化的分析研究, 做好个人金融衍生业务实际收益的解释和说明工作, 充分维护投资者的产品风险知情权, 做好公众教育和沟通解释工作。银行还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评估制度和个人金融衍生业务适合度评估制度, 避免盲目销售造成的客户投诉。对银行来说, 做好客户甄别工作, 将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客户, 是避免纠纷、维护自身品牌声誉的重要环节。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对银行个人金融衍生业务营销和运行情况的信息披露监管力度。
3. 加强金融监管机构的协同配合。
应对金融危机, 一行三会都在采取各项措施, 但由于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协同配合仍需加强。以住房信贷政策为例, 人民银行和银监会都单独下发了相应通知, 但这些通知之间本身就存在不协调的因素, 使得商业银行对所谓的“自住房”、“二套房”、“改善性住房”等一度产生不同的理解和适用标准。从中可以看出, 在政策制定出台时, 监管机构之间缺乏充分的沟通与协调。当前,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已明确指出:“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进一步加强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部门的沟通协调”。
4. 正确处理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关系。
当前, 美国次贷危机暴露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监管机构对金融创新产品如金融衍生品的监管过于松散, 甚至监管缺位。而中国的情况恰恰相反, 中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并不发达, 目前, 中国金融立法对金融机构的创新权利限制过严。虽然这也避免了中国重蹈美国次贷危机的覆辙, 但我们不应该因噎废食, 一方面既要防范金融创新过度导致的金融风险, 另一方面也要大力推动金融创新, 在法律的规范下进行金融创新活动。在鼓励金融创新和市场竞争的同时, 应该加强覆盖所有类型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体制, 提高市场透明度,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摘要:商业银行个人金融衍生业务是一种典型的金融衍生工具。根据交易形式的不同, 可将金融衍生品大致分为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四类。计算机技术、通讯、网络技术等的迅速发展和普及, 信息传递的迅捷, 交易速度的加快, 结算的便捷, 使很多金融衍生品的开发和上市交易成为可能。但由于金融衍生工具是新的金融工具, 产生纠纷时, 有时会出现无法可依和无章可循而面临的风险。据统计, 在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中, 因做业务而发生的亏损, 多半是源自于法律缺陷或不完善。
关键词:个人金融衍生业务,法律风险
参考文献
[1]张元萍主编.《金融衍生工具教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第1页
[2]王增武:银行理财的八个不等关系, 《金融博览:B&C客户》, 2010年第8期
个人金融衍生业务 篇2
监管的通知
国资发评价〔2009〕19号
各中央企业:
自2005年国资委开展高风险业务清理工作以来,多数中央企业能够按照要求,审慎经营,规范操作,严格管控,有效防范经营风险。但也有少数企业对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性、复杂性和风险性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和投机心理,贸然使用复杂的场外衍生产品,违规建仓,风险失控,产生巨额浮亏,严重危及企业持续经营和国有资产安全,造成不良影响。为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金融衍生业务监管,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实现稳健经营,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认真组织清理工作。纳入本次清理范围的金融衍生业务主要包括期货、期权、远期、掉期及其组合产品(含通过银行购买境外机构的金融衍生产品)。各中央企业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开展全集团范围内在境内外从事的各类金融衍生业务的清理工作,凡已经从事金融衍生业务的企业,应当对审批程序、操作流程、岗位设置等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等进行核查,对产品风险重新进行评估,不合规的要及时进行整改。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境外期货业务持证企业,应当对交易品种、持仓规模、持仓时间等进行审核检查,对于超范围经营、持仓规模过大、持仓时间过长等投机业务,应当立即停止,并限期退出;对于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已经开展的业务,企业应及时补办相关审批手续,现阶段应逐步减少仓位或平仓,在未获得批准前不得开展新业务;对风险较高、已经出现较大浮亏的业务,企业应当加强仓位管理,尽力减少损失,不得再进行加仓或挪盘扩大风险;对属于套期保值范围内的,暂未出现浮亏,但规模较大、期限较长、不确定性因素较多、风险敞口较大的业务,企业应当进一步完善实时监测系统,建立逐日盯市制度,适时减仓,防止损失发生。各中央企业应当将金融衍生业务清理整顿情况于2009年3月15日前书面报告国资委(评价局),抄报派驻本企业监事会,内容包括金融衍生业务基本情况、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整改措施等。未开展金融衍生业务的企业也应报告清理情况。
二、严格执行审批程序。金融衍生工具是一把“双刃剑”,运用不当会给企业带来巨额损失。各中央企业必须增强风险意识,严格审批程序,严把审核关口。企业开展金融衍生业务,应当报企业董事会或类似决策机构批准同意,企业董事会或类似决策机构要对选择的金融衍生工具、确定的套期保值额度、交易品种、止损限额以及不同级别人员的业务权限等内容进行认真审核。对于国家规定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许可的业务,应得到有关部门批准。集团总部应当指定专门机构对从事的金融衍生业务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并向国资委报备,内容包括开展业务的需求分析、产品的风险评估和专项风险管理制度等,并附董事会或类似决策机构的审核批准文件和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文件。资产负债率高、经营严重亏损、现金流紧张的企业不得开展金融衍生业务。
三、严守套期保值原则。金融衍生业务前期投入少、价值波动大、风险较高、易发生较大损失,各中央企业要保持清醒认识,注重科学决策,审慎运用金融衍生工具,不得盲从,防止被诱惑和误导。要严格坚持套期保值原则,与现货的品种、规模、方向、期限相匹配,禁止任何形式的投机交易。应当选择与主业经营密切相关、符合套期会计处理要求的简单衍生产品,不得超越规定经营范围,不得从事风险及定价难以认知的复杂业务。持仓规模应当与现货及资金实力相适应,持仓规模不得超过同期保值范围现货的90%;以前金融衍生业务出现过严重亏损或新开展的企业,两年内持仓规模不得超过同期保值范围现货的50%;企业持仓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2个月或现货合同规定的时间,不得盲目从事长期业务或展期。不得以个人名义(或个人账户)开展金融衍生业务。
四、切实有效管控风险。企业应当针对所从事的金融衍生业务的风险特性制定专项风险管理制度或手册,明确规定相关管理部门和人员的职责、业务种类、交易品种、业务规模、止损限额、独立的风险报告路径、应急处理预案等,覆盖事前防范、事中监控和事后处理的各个关键环节。要建立规范的授权审批制度,明确授权程序及授权额度,在人员职责发生变更时应及时中止授权或重新授权。对于场外期权及其他柜台业务等,必须由独立的第三方对交易品种、对手信用进行风险评估,审慎选择交易对手。对于单笔大额交易或期限较长交易必须要由第三方进行风险评估。要加强对银行账户和资金的管理,严格资金划拨和使用的审批程序。企业应当选择恰当的风险评估模型和监控系统,持续监控和报告各类风险,在市场波动剧烈或风险增大情况下,增加报告频度,并及时制订应对预案。要建立金融衍生业务审计监督体系,定期对企业金融衍生业务套期保值的规范性、内控机制的有效性、信息披露的真实性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
五、规范业务操作流程。企业应当设置专门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制订完善的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实行专业化操作;要严格执行前、中、后台职责和人员分离原则,风险管理人员与交易人员、财务审计人员不得相互兼任;应当选择结构简单、流动性强、风险可控的金融衍生工具开展保值业务;从事境外金融衍生业务时,应当慎重选择代理机构和交易人员;企业内部估值结果要及时与交易对手核对,如出现重大差异要立即查明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当市场发生重大变化或出现重大浮亏时要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及时建立应急机制,积极应对,妥善处理。
六、建立定期报告制度。从事金融衍生业务的企业应当于每季度终了10个工作日内向国资委报告业务持仓规模、资金使用、盈亏情况、套值保值效果、风险敞口评价、未来价格趋势、敏感性分析等情况;终了应当就全年业务开展情况和风险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等形成专门报告,经中介机构出具专项审计意见后,随同企业财务决算报告一并报送国资委;对于发生重大亏损、浮亏超过止损限额、被强行平仓或发生法律纠纷等事项,企业应当在事项发生后3个工作日内向国资委报告相关情况,并对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及处理情况建立周报制度。对于持仓规模超过同期保值范围现货规模规定比例、持仓时间超过12个月等应当及时向国资委报备。集团总部应当就金融衍生业务明确分管领导和管理机构,与国资委有关厅局建立日常工作联系,年终上报工作总结报告,并由集团分管领导和主要负责人签字。
七、依法追究损失责任。各中央企业应当根据《中央企业资产损失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20号)等有关规定,建立和完善损失责任追究制度,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并加强对违规事项和重大资产损失的责任追究和处理力度。对于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企业内部规章开展业务,或者疏于管理造成重大损失的相关人员,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并依法追究企业负责人的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对于在日常监管工作中上报虚假信息、隐瞒资产损失、未按要求及时报告有关情况或者不配合监管工作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国资委将对业务规模较大、风险较高、浮亏较多,以及未按要求及时整改造成经营损失的企业,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对于发生重大损失、造成严重影响的企业,在业绩考核中予以扣分或降级处理。
各中央企业要高度重视金融衍生业务管理工作,审慎开展金融衍生业务,遵循套期保值原则,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切实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积极防范经营风险,有效维护股东权益。
加强国企金融衍生业务管理 篇3
一、严格执行审批程序
金融衍生工具是一把“双刃剑”, 运用不当会给企业带来巨额损失。各中央企业必须增强风险意识, 严格审批程序, 严把审核关。企业开展金融衍生业务, 应当根据公司的风险承受能力, 合理确定衍生交易的风险限额和相关交易参数, 并就衍生品交易的目标、策略、执行、报告及风险控制等内容以书面形式提交企业董事会或类似决策机构批准同意, 企业董事会或类似决策机构要对选择的金融衍生工具、确定的套期保值额度、交易品种、止损限额以及不同级别人员的业务权限等内容进行认真审核。经审议通过后方可执行。对于国家规定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许可的业务, 应得到有关部门批准。集团总部应当指定专门机构对从事的金融衍生业务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并向国资委报备, 内容包括开展业务的需求分析、产品的风险评估和专项风险管理制度等, 并附董事会或类似决策机构的审核批准文件和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文件。资产负债率高、经营严重亏损、现金流紧张的企业不得开展金融衍生业务。公司办理衍生交易实行逐级审批制度, 即业务人员根据公司内控程序和操作细则规定的权限, 按照部门负责人下达的交易指令在权限范围内进行操作, 不得越权审批或未经授权操作。
二、严守套期保值原则
金融衍生业务前期投入少、价值波动大、风险较高、易发生较大损失, 各中央企业要保持清醒认识, 注重科学决策, 审慎运用金融衍生工具, 不得盲从, 防止被诱惑或误导。要严格坚持套期保值原则, 与现货的品种、规模、方向、期限相匹配, 禁止任何形式的投机交易。应当选择与主业经营密切相关、符合套期会计处理要求的简单衍生产品, 不得超越规定经营范围, 不得从事风险及定价难以认知的复杂业务。持仓规模应当与现货及资金实力相适应, 持仓规模不得超过同期保值范围现货的90%;以前年度金融衍生业务出现过严重亏损或新开展的企业, 两年内持仓规模不得超过同期保值范围现货的50%;企业持仓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2月或现货合同规定的时间, 不得盲目从事长期业务或展期。不得以个人名义 (或个人账户) 开展金融衍生业务。
三、规范业务操作流程
企业应当设置专门机构, 配备专业人员, 制订完善的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 实行专业化操作;要严格执行前、中、后台职责和人员分离原则, 风险管理人员与交易人员、财务审计人员不得相互兼任;应当选择结构简单、流动性强、风险可控的金融衍生工具开展保值业务;从事境外金融衍生业务时, 应当慎重选择代理机构和交易人员;企业内部估值结果要及时与交易对手核对, 如出现重大差异要立即查明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当市场发生重大变化或出现重大浮亏时要成立专门工作小组, 及时建立应急机制, 积极应对, 妥善处理。具体内容为:证券投资部、财务部共同负责公司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的筹划、可行性分析及组织实施。根据衍生工具涉及品种的不同, 由证券投资部、财务部分别制定操作细则、指定专业人员办理衍生工具交易, 并配备相应的交易监督人员。业务人员应及时做好交易记录, 经交易监督人员审核、部门负责人确认后, 上报公司经理层。当交易出现异常变化时应立即逐级报告, 以决定是否继续或中止交易。业务部门收到交易对账单后, 必须认真核查交易的品种、数量及资金出入情况, 对交易变动情况形成书面报告上报经理层和董事会, 并定期对衍生工具资金运作整体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四、切实有效管控风险
企业应当针对所从事的金融衍生业务的风险特性制订专项风险管理制度或手册, 明确规定相关管理部门和人员的职责、业务种类、交易品种、业务规模、止损限额、独立的风险报告路径、应急处理预案等, 覆盖事前防范、事中监控和事后处理的各个关键环节。要建立规范的授权审批制度, 明确授权程序及授权制度, 在人员职责发生变更时应及时终止授权或重新授权。对于场外期权及其他柜台业务等, 必须由独立的第三方对交易品种、对手信用进行风险评估, 审慎选择交易对手。对于单笔大额交易或期限较长交易必须要有第三方进行风险评估。要加强对银行账户和资金的管理, 严格资金划拨和使用的审批程序。企业应当选择恰当的风险评估模型和监控系统, 持续监控和报告各类风险, 在市场波动剧烈或风险增大情况下, 增加报告频度, 并及时制订应对预案。要建立金融衍生业务审计监督体系, 定期对企业金融衍生业务套期保值的规范性、内控机制的有效性、信息披露的真实性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具体内容为:公司衍生金融工具风险评估机构由证券、财务、内部审计等部门组成, 具体负责对公司衍生工具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上述部门应定期向公司经理层报告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变动情况, 当发生重大变动时, 还应及时向董事会报告。财务部是公司金融工具的计量机构, 负责按企业会计准则对金融工具进行会计确认与计量, 包括对金融工具定期进行减值测试。公司审计委员会、独立董事、监事会有权对公司金融工具的取得、使用、计量的准确性以及是否公允、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情况进行监督。业务部门应当结合对衍生工具风险的评估, 制定衍生工具交易控制措施, 审计室负责对公司衍生工具相关业务记录和风险控制制度的设计与执行情况进行审查。重点是审查衍生工具业务是否依照公司的有关规定程序进行以及存在的内控缺陷并提出改进意见, 制定年度专项监督检查计划, 并按计划实施。审计室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缺陷或重大风险出具相关结论和意见, 要求业务部门分析原因及时改进, 并跟踪检查相关建议的落实情况, 同时, 定期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进行书面报告。审计委员会建立定期向董事会提供关于衍生工具业务情况报告的工作规程, 明确报告的类型及内容, 以及报告的时间和频率。董事会根据公司管理部门和审计委员会的报告, 定期或不定期对现行的衍生产品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进行评价, 确保其与公司的资本实力和管理水平相一致。
五、建立定期报告制度
根据规定, 从事金融衍生业务的企业应当于每季度终了10个工作日内向国资委报告业务持仓规模、资金使用、盈亏情况、套期保值效果、风险敞口评价、未来价格趋势、敏感性分析等情况;年度终了应当就全年业务开展情况和风险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等形成专门报告, 经中介机构出具专项审计意见后, 随同企业年度财务决算报告一并报送国资委;对于发生重大亏损、浮亏超过止损限额、被强行平仓或发生法律纠纷等事项, 企业应当在事项发生后3个工作同内向国资委报告相关情况, 并对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及处理情况建立周报制度。对于持仓规模超过同期保值范围现货规模规定比例、持仓时间超过12个月等应当及时向国资委报备。集团总部应当就金融衍生业务明确分管领导和管理机构, 与国资委有关厅局建立日常工作联系, 年终上报年度工作总结报告, 并由集团分管领导和主要负责人签字。
六、依法追究损失责任
个人金融衍生业务 篇4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 越来越多的非金融类国有企业也开始把目光投向金融衍生业务。但这些企业对于金融衍生业务的风险关注不够, 很容易产生不良后果
还在几年以前, 人们很自然地认为金融衍生业务只是金融企业的事情,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 越来越多的非金融类国有企业也开始把目光投向这一领域。不过, 这些企业对于金融衍生业务风险的关注不够, 有时甚至表现出强烈的赌博心态。就在中航油过度投机造成破产的案例还频频出现在EMBA课堂上的时候, 中信泰富、国航、东航、中国远洋、深南电等参与金融衍生业务酿成巨大损失的案例, 又成为新的失败案例库中的一部分。“风险与收益成正比”在现实中变成“风险与损失成正比”。
一、对我国国有企业参与金融衍生业务风险管理失控的分析
虽然我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遭受的总损失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 但是参与金融衍生业务的企业投出资金的损失率却丝毫不亚于其他国家的参与者。从这个角度来看, 似乎还不能得出计划经济对于金融危机有更强的免疫力的结论。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我国国有企业金融衍生业务风险管理失控呢?
(一) 缺乏风险管理文化
金融衍生业务本来是为了分散风险而产生, 或者说参与金融衍生业务的交易对手之间在进行一场零和博弈。因此, 期望从金融衍生业务中获取超额利润是不切实际的, 把眼光集中在极少数利用特殊地位取得财富的投资银行, 就会忽视这些投资银行的利润恰恰是来自广大投资者的损失。我国只有30多家央企获得从事金融衍生品相关业务许可证, 但几乎所有涉足外汇、进出口业务的企业都在从事金融衍生品业务。东航资产负债率高达98%, 如此高的杠杆率敢于参与大规模的金融衍生业务, 决定了只要相关金融业务价格发生微小变动就会造成资不抵债的后果,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二) 缺乏对参与国际金融衍生业务的人才储备
缺乏对未来形势预判的能力是我国国有企业参与金融衍生业务遭受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缺乏预判能力的根本原因, 就是缺乏能够对形势进行预判的人才。当前的金融衍生业务设计得十分复杂, 从某种意义上说, 把金融衍生业务设计得复杂到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看清的时候, 总有一些新手会落入这些“陷阱”。如果金融衍生业务设计得非常简单, 国际投行的优势地位将不复存在, 他们也就不能在这个零和博弈中取得超额利润。因此, 我国国有企业若想参与到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业务中来, 就必须拥有能够应对这些金融衍生业务的人才储备。
(三) 金融衍生业务风险控制机制形同虚设
在有些国有企业中, 虽然也建立起金融衍生业务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授权审批制度和授权审批机制, 但非常不幸的是, 审批和集体决策成为分散操作人员和主管领导责任的工具, 虽然个人的风险得到了分散, 企业的风险却更加集中。如中航油金融衍生业务掌握在陈久霖等少数几个人手中, 风险管理部门、内部审计部门都无法进行监督。
(四) 薪酬制度漏洞鼓励投机
绩效薪酬、股票期权等薪酬制度的缺陷在客观上起到鼓励投机行为的作用。以业绩为基础的薪酬制度, 一方面, 可以激励员工为了提高企业价值而努力工作;另一方面, 一旦这些薪酬制度设计得不合理, 很容易造成员工行为短期化, 转而追求短期效益和风险更大的项目, 使得许多国有企业的金融衍生业务名为套期, 实为投机。不少国有企业参与金融衍生业务的国际交易就是出于个人收入的考虑, 结果由于制度设计不严密, 造成个人负盈不负亏, 年景好的时候, 获得大量业绩薪酬, 一旦造成损失, 最多是当年少拿收入或者不拿收入。
(五) 信息披露与外部监管失效
我国大多国有企业以保守商业秘密为由, 总是尽量少地披露信息, 特别是金融衍生业务的相关信息。即使是上市公司, 披露的信息基本上是格式化的无用信息, 外部投资者很难根据这些信息采取相应的买或卖的投资决策, 从而形成对企业谨慎投资的压力。
另外, 近年来会计师事务所的风险意识有所下降, 这一点可以从非标准意见审计报告的数量显著下降这一点得到证明。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金融衍生业务信息披露很难发挥限制作用, 从而导致对于金融衍生业务的信息披露和外部监管失效。
二、我国国有企业金融衍生业务风险管理的对策
我国国有企业要想规避金融衍生业务风险, 迫切需要加强内部控制。笔者根据对我国国有企业金融衍生业务风险的分析, 认为应当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规避风险。
(一) 营造良好的金融衍生业务风险管理文化
国有企业应当按照国资委的要求, 严守套期保值原则, 与现货的品种、规模、方向、期限相匹配, 禁止任何形式的投机交易。应当选择与本企业主业经营密切相关、符合套期会计处理要求的简单衍生产品, 不得超越规定经营范围和实际操作能力从事风险及定价难以认知的复杂业务。持仓规模应当与现货及资金实力相适应, 持仓规模不得超过同期保值范围现货的90%, 避免杠杆率过高可能遭受灭顶之灾的风险。
(二) 加强人才储备和培养
由于金融危机造成的强大冲击, 各大投资银行大量裁员, 我国国有企业得到了从人才市场上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德才兼备的人才的可能性。因此, 在引进这些人才的时候, 需要防范这些人员之前设计和参与复杂金融衍生业务的职业习惯和投机冲动, 把这些人才引导到规避国有企业生产经营风险的方向上来。此外, 国有企业绝对不能放弃对本土人才的培养, 人才的多元化能够促进风险管理, 避免过度投机或过度保守的倾向。
(三) 提高金融衍生业务内部控制的执行力
国有企业应当设置专门机构, 配备专业人员, 制订完善的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 实行专业化操作。要严格执行前、中、后台职责和人员分离原则, 风险管理人员与交易人员、财务审计人员不得相互兼任, 并将授权、批准、执行、记录及监督这些职能分别授予不同部门执行, 形成一个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过程。
国有企业要建立并严格执行规范的授权审批制度, 明确授权程序及授权额度。董事会或类似决策机构要对选择的金融衍生工具、确定的套期保值额度、交易品种、止损限额以及不同级别人员的业务权限等内容进行认真审核。需要注意的是, 授权和审批制度不能成为分散责任的工具, 必须按照责任大小, 切实追究每一位签字人和决策人的责任, 避免出现把集体决策当作避风港湾的现象。
(四) 完善薪酬制度以限制投机
短期化的薪酬制度很容易助长投机, 薪酬设计制度必须要考虑未实现利润可能对原有薪酬计划产生的影响。短期化薪酬制度对衍生金融业务的影响更为复杂, 因为即使部分衍生金融业务的经济利益已经实现, 但后续相关的经济利益甚至可能的损失还存在着很大不确定性。因此, 笔者认为, 薪酬制度设计要有追溯机制, 一旦后续业务证明先前不确定性因素造成损失, 员工就需要退回薪酬。此外, 企业还可以对不确定的金融衍生业务相关薪酬采取延期的方式支付。
(五) 加强金融衍生业务风险的监控
加强金融衍生业务的风险监控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
1.会计监控
会计作为金融衍生业务信息的重要载体, 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 公允价值的不确定性要求国有企业运用谨慎性原则, 在公允价值大幅上升时详细披露金融衍生业务相关信息, 向投资者提示风险。
2.内、外部审计
内、外部审计能够对金融衍生业务过度投机形成压力, 能够尽快揭示存在的风险。内、外部审计重点内容如下: (1) 企业风险管理系统的健全性、有效性; (2) 企业对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确认、计量与信息披露情况; (3) 金融衍生工具的合规、合法性。
3.行政监督
根据国资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金融衍生业务监管的通知》的要求, 从事金融衍生业务的企业应当定期向国资委报告业务持仓规模、资金使用、盈亏情况、套期保值效果、风险敞口评价、未来价格趋势、敏感性分析等情况。集团总部要与国资委有关厅局建立日常工作联系, 年终上报年度工作总结报告, 并由集团分管领导和主要负责人签字。对于在日常监管工作中上报虚假信息、隐瞒资产损失、未按要求及时报告有关情况或者不配合监管工作的, 将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需要注意的是, 行政监督一定不能变成行政单位和行政领导对业务的直接干涉, 这方面的教训还是非常惨痛的。
(六) 建立金融衍生业务风险紧急应对系统
由于金融衍生业务可能会造成局部可容忍偏差导致很大的综合性偏差, 国有企业应当持续监控和报告金融业务的价值变化信息、套期保值的规范性、内控机制的有效性、信息披露的真实性方面的风险, 并及时制订应对预案, 以便在危险出现的任何时刻都能紧急止损。
个人金融衍生业务 篇5
我国商业银行的衍生金融业务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 在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 我国的衍生金融业务发展却在各方面准备都不成熟的条件下一度受到严重挫伤。近年来, 特别是2003年2月5日银监会颁布《金融机构衍生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之后, 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衍生业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目前, 国内从事衍生金融产品的商业银行主要集中在工、农、中、建、交、浦发、招商这几大银行。2003年5月, 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向市场推出的外汇期货宝, 开创了外汇衍生业务在国内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的先例。截至到2004年11月, 我国已有8家中资银行、11家外资银行和1家中外合资银行获得全面经营金融衍生产品业务的牌照。
目前由于我国采取严格的分业经营模式, 各大商业银行都不敢涉足股权以及商品类的产品和所有期货业务, 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衍生产品仅局限于外汇利率与汇率两大类衍生产品。一般来说, 与利率挂钩的衍生产品收益相对稳定, 本金基本不会发生损失;与汇率挂钩的衍生产品最大特点是高收益, 高风险, 银行不会给客户保本金的承诺, 客户很可能在短期内获得很高的收益, 但也可能发生本金亏损。
二、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障碍
与国际大银行相比, 我国商业银行的衍生金融业务的发展仍然受以下几方面问题制约:
(一) 基础的原生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
衍生金融市场与原生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 衍生金融市场是在原生金融商场高度发展的前提下金融创新的产物。衍生金融产品是在原生金融产品例如合约、债券、股票、外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金融工具。我国的原生金融市场经过长时间的不断发展, 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距离衍生金融市场所要求的还有很大差距, 这使得衍生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市场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同时也制约了商业银行发展衍生金融产品业务。
(二) 金融衍生产品品种单一, 应用市场领域狭窄
从产品类型来看, 我国商业银行交易的金融衍生产品局限于外汇类和利率类两大类衍生产品, 缺乏以证券, 股票指数, 信用, 贵金属以及重要商品价格为基础的衍生产品, 以至于不能为客户量身定做适合其特殊需求的衍生产品。
另外, 从应用范围来看, 我国商业银行开办的各种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多局限于外汇市场。我国多家商业银行虽涉足人民币远期业务, 但成交量不大, 人民币衍生金融交易领域很狭窄。
(三) 国内商业银行缺乏专门人才
衍生金融产品的开发和设计需要多方面的专业知识, 因此要求从业人员要具备数学, 经济学, 金融学等一系列的相关知识。而我国商业银行仍旧受传统经营思路影响, 仅仅注重存贷款的传统业务, 对包括金融衍生产品在内的各种中间业务重视程度不够, 更是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 复合型人才, 严重制约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
(四) 监管体系不完善
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衍生产品业务经营品种的限制较多, 这样对商业银行产品的设计创新和推广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即使在2003年2月银监会颁布了《金融机构衍生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后, 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对于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还有很明显的滞后性。与衍生金融产品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对衍生金融产品合约的签订、成交、交割以及由此产生的纠纷没有或缺乏专门的规定, 从而对衍生金融产品交易合约的合法性、合同的成立、纠纷的处理都带来了风险, 影响到了国内商业银行衍生金融产品的发展。
三.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策略
(一) 建立多层次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结构
建立多层次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结构有助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规避市场系统性风险的能力, 因为多层次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不但能够满足具有不同投资风险偏好的各类投资者的多元化需求, 还能为资本市场提供各种避险工具。
(二) 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由于国有银行待遇较低, 难以吸引国际金融, 金融工程等专业的高素质人才, 难以满足金融衍生产品业务发展的需要, 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应全方位, 多角度的培养现有业务人员, 注意引进精通金融, 经济的专业知识的高层次, 复合型人才, 培养出高水平的专业金融衍生产品研究人员, 设计人员和交易人员。
(三) 健全监管体制
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和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现状, 监管机构首先要完善监管制度, 具体包括市场准入制度、衍生品交易的担保制度、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等。对于指导性的监管制度要明确监管机构, 增强法律的确定性, 使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具有透明, 明确和有预见性的法律框架。
(四) 转变经营观念
大力发展各种中间业务, 将中间业务收入作为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是今后商业银行发展的正确方向。目前, 虽然国有商业银行已经意识到了包括金融衍生产品在内的中间业务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也有意增加其中间业务收入的比重, 由于传统的经营模式根深蒂固, 因此国有商业银行需要站在更高的发展角度来认识中间任业务的重要性, 力求在最短时间内改变经营观念。
四.结束语
总之, 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衍生产品发展还正处于起步阶段, 金融衍生产品业务的发展依靠完备的外部经济条件和商业银行自身建设的加强, 随着我国各项金融体制改革进程的推进, 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衍生业务必将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边桂莉。国有商业银行开展衍生金融产品业务的必要性。 北方经贸, 2006年第11期
[2]、边桂莉。国有商业银行发展衍生金融产品业务探析。北方经贸, 2006年第12期
[3]、刘宗阳。浅谈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衍生金融业务的机遇和空间。时代金融, 2007年第7期
个人金融衍生业务 篇6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内涵、功能及发展趋势
1、金融衍生工具的内涵
金融衍生产品是指其价值依赖于基础资产价值变动的合约, 亦即由基础金融工具、利率、汇率或指数所衍生出来的或相关的金融工具以及有价值的合约。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19号《金融工具和金融工具价值的揭示》将衍生产品定义为:价值由名义规定的衍生于所依附的资产或指数的业务或合约。金融衍生产品之所以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大规模的发展, 是与其本身具有的功能密不可分的。
(1) 避险和保值。当经济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规模越来越大时, 由于利率市场化和汇率波动等各种不确定因素所导致的价格波动会加大经济活动的风险, 风险资产持有者为减少或规避面临的风险, 会利用一种或多种金融工具进行反向对冲交易, 亦即套期保值。套期保值是金融衍生工具最基本的作用, 也是金融衍生工具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2) 投机。与套期保值正相反的是, 投机是通过承担高风险获取高收益。投机者利用金融衍生市场中保值者的头寸并不恰好互相匹配对冲的机会, 通过承担保值者转嫁出的风险, 博取高额投机利润。由于金融衍生市场交易机制和衍生工具本身的特征, 尤其是杠杆性、虚拟性特征, 使投机功能大行其道。但也正是由于投机者的存在, 才使得对冲保值者意欲回避和分散的风险有了承担者,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才得以迅速发展。
(3) 价格发现。如果以上两点是金融衍生工具的内部功效, 那价格发现则是金融衍生工具的外部功效。在金融衍生工具的价格发现中, 其中心环节是价格决定, 这一环节是通过供需双方公开竞价达成, 所形成的价格又可能因价格自相关产生新的价格信息来指导金融衍生产品的供给和需求, 从而影响下一期的价格决定。由于市场集中了各方参与者, 带来了成千上万种基础资产的信息和市场预期, 通过公开竞价形成市场均衡价格, 这种价格不仅有指示性功能, 而且有助于金融产品价格的稳定。
(4) 降低交易成本。由于金融衍生工具具有以上功能, 从而进一步形成了降低社会交易成本的功效。市场参与者一方面可以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减少以至消除风险, 另一方面又可以根据金融衍生市场所揭示的价格趋势信息, 制定经营策略, 从而降低交易成本, 增加经营的收益。
2、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趋势
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 一方面使投资者能够对风险进行有效的分割、组合或对冲, 使风险管理变得更简单;但另一方面, 随着衍生工具的不断创新, 其发展趋势呈现出风险度量和风险管理变得越来越困难。目前市场上复杂的衍生产品往往是一系列衍生产品的组合, 其复杂程度令大部分投资者“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同时, 高杠杆率和投机性使其价格以间接和大幅夸张的形式反应外部经济的变化。经济景气和信用扩张时期价格持续高涨, 交易活跃, 风险处于隐性状态;经济萧条和信用收缩时价格低迷, 交易清淡, 风险容易集中爆发。而这种风险一旦爆发, “蝴蝶效应”将使其破坏性更加空前, 涉及面也更广, 当前的次贷危机便是生动例子。概括起来, 金融衍生工具主要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1) 高度复杂性。金融衍生产品是基于基础金融资产而派生的产品, 若基础资产是大家熟知的各种商品、证券、外汇, 则标的十分清晰, 可是随着花样翻新大行其道, 通过现代科技的精心包装和设计, 传统交易中嵌入更为复杂的交易品种, 不少衍生产品自身也逐渐演变成“基础资产”, 或者根本就看不清其基础资产是什么。如次贷危机中, 贷款机构先是将自身的次级贷款打包证券化为次级抵押债券 (MBS) 卖给投资者, 后又把卖不出去的MBS债券再次打包分层处理, 创造出AAA级的CDO (抵押债务证券) 再次卖给投资者, 而后又将CDO再次打包分层处理, 即基于CDO的CDO, 经过多次衍生化, 已经复杂到普通投资者难以识别其“庐山真面目”, 更谈不上分析和评估其风险。
(2) 高杠杆比率。一些投资者为追求高收益率或短期利润, 往往偏好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 甚至包括量身定做的结构化产品。但复杂金融衍生品显性或隐性的高杠杆比率很难度量, 且信用风险极大。如投资级CDS信用违约互换指数第一层次的投资者承担前3%的指数组合损失, 在这一层次持有一笔300万美元的头寸意味着持有1亿美元的基础资产头寸, 杠杆比率约33倍。因此, 投资者在投资于此项衍生产品前要充分认识到这里隐含的高杠杆比率, 但对一般投资者而言可能困难极大。
(3) 高度投机性。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创新使其日益远离实体经济而异化为投机盈利的工具, 动辄30倍以上的杠杆率不断助长过度投机行为, 以期获取以小博大的投机收益。而投机性的日益猖獗, 也推动了专门投机衍生工具的对冲基金的超常规发展。2007年全球对冲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达3万多亿美元, 比2006年爆增85%。一个几十亿美元的对冲基金, 通过杠杆效应可操纵上千亿美元的衍生产品交易, 从而进一步助长了投资向投机转化。
二、金融衍生业务的风险分析
“给我一个杠杆和一个合适的支点, 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阿基米德的话正在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上变成现实, 巴林银行的倒闭、法国兴业银行的交易舞弊案以及目前的次贷危机, 90年代以来全球每一场金融风暴无不与金融衍生工具密切相关。面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威力, 我国投资者的遭遇也不例外, 2004年的中航油事件和2005年的国储铜事件, 造成数以亿计的国有资产损失, 其幕后元凶也正是金融衍生交易。本是避险的金融工具, 却成为金融市场最大的风险之源, 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1、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种类
(1) 市场风险 (Market Risk) , 是因标的资产 (如利率、汇率等) 市场价格波动导致金融衍生工具价格变动而造成亏损的风险, 包括采用金融衍生工具保值仍然未能完全规避的价格变动风险和由于衍生工具的杠杆作用导致风险放大造成的价格变动风险。市场风险反映了金融衍生产品的价值随着时间的变化发生变化。
(2) 信用风险 (Credit Risk) , 也称履约风险, 是交易对手无法履行合约的风险。信用风险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方违约可能性的大小;二是违约造成的损失的多少。前者取决于交易对手的资信, 后者取决于金融衍生工具价值的高低。信用风险是场外交易的主要风险。由于场外交易缺少像交易所或清算所这样的第三方来保证合约的履行以及严密的保障制度, 一旦交易一方违约, 合约的另一方必然遭受损失。
(3) 流动性风险 (Liquidity Risk) , 是金融衍生工具合约的持有者由于无法在市场上找到出货或平仓的机会而造成的损失。流动性风险的大小取决于合约的标准化程度、市场交易的规模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如果合约的标准化程度较高、市场的交易规模较大, 交易者随时可以根据市场环境变化抛补头寸, 流动性风险较小;如果合约的标准化程度较低, 市场的交易规模较小, 交易者抛补头寸就比较困难, 这时流动性风险就比较大。与场内交易相比, 场外交易的流动性风险更大, 因为场外交易的衍生工具往往是针对客户特殊要求而“量身定做”的, 市场流动性相对比较差。
(4) 操作风险 (Operational Risk) , 是由于内部控制或交易程序不健全, 导致价格变动反应不及时或错误预测行情, 以及电脑网络系统发生故障等原因造成的风险。操作风险包括两类:一类是由于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 经营管理出现漏洞或工作流程不合理等, 使交易决策出现人为的或非人为的失误而造成的风险;另一类是由于各种偶发性事故或自然灾害, 如电脑系统故障、通讯系统瘫痪、地震、火灾、工作人员的差错等给衍生产品交易者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5) 法律风险 (Law Risk) , 由于衍生合约在法律上无效、合约内容不符合法律的规定, 或者由于税制、破产制度的改变等法律上的原因, 给衍生产品交易者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另外, 法规制定者对衍生工具的了解与熟悉程度或监管规则不尽相同, 也会导致衍生品交易于法无据, 当然法律风险主要存在于OTC交易中。
2、商业银行经营衍生业务的风险分析
商业银行从事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业务, 目的不外乎套期保值、交易和投机。在这三类业务中, 风险的大小不一样, 风险显现和处理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1) 套期保值类。这类衍生品交易的风险存在于用于套期的衍生品合约的价值与被套期保值的项目价值之间的相对变化, 如果衍生品的价值和被保值项目的价值变化在时间上一致且方向相反, 也就是说价格的波动在不同时点上趋于互相对冲, 这时套期保值风险最小, 趋于零风险。银行使用衍生品进行套期保值交易是在交易账户中进行反映和核算的, 要同时反映套期保值的衍生品和被保值的资产负债项目, 这样两者都会随着市场行情而变动, 带来的收益和损失也会相应对冲。
(2) 交易类。在与客户相关的衍生品交易中, 商业银行从事的是将交易匹配、做市合二为一的工作, 这不仅决定单个银行市场风险的大小, 而且也影响整个市场衍生品交易的风险大小, 因为他们在衍生品交易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匹配交易是一家银行在与一个客户达成交易后, 随即与另一个对手达成相同金额且头寸互相对冲的交易, 以此来管理并消除自身交易中的市场风险。需要指出的是, 虽然在交易匹配过程中市场风险被中和了, 但在交易的两头仍然存在信用风险。做市一般不做对冲交易, 做市商在询价和出价之间存在一定的价差, 以期在头寸交易中获得利润, 当然也可能是损失。商业银行做市的成效取决于其定价模型的精确程度。与交易匹配不一样, 因做市形成的头寸积累会一直跟着市场的行情波动, 但通常做市商会在一天交易终了时将积累的风险对冲掉。
(3) 投机类。由于衍生品交易的杠杆作用, 在以小博大获取巨大收益的同时, 也会急剧放大风险敞口, 在没有对冲的前提下, 投机类交易的风险特别巨大。
三、商业银行开展衍生业务的管理策略
由于金融衍生业务的高度投机性, 在一些商业银行成功投机屡屡获利并成为收益重要来源的示范效应下, 次贷危机爆发前, 我国商业银行对开展金融衍生业务高度热情, 甚至趋之若鹜。次贷危机发生后又走向另一个极端, 对衍生业务谈虎色变, 视其如洪水猛兽, 唯恐避之不及。这种急躁冒进和因噎废食的经营理念显然都是不正确的, 开展金融衍生业务, 关键是要练好内功, 只有在人才、技术和管理等各方面具备了相应的条件, 并且风险可控, 方可在金融衍生市场一试身手。
1、抓紧创新人才培养, 造就现代金融队伍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 加入WTO也已经十个年头, 但金融业的发展深度却进展不大, 始终以传统业务、靠存贷利差维持生存和发展, 所以我们的金融人才也大部分集中在存贷款等基础业务, “技术含量不高”, 真正懂现代金融业务的高层次人才还比较匮乏, 对当前金融衍生业务精通的人才更是寥寥无几。我国部分银行之所以在次贷危机中遭受损失, 其实就是因为这些银行的决策者看不懂看不清次贷衍生产品的内在风险, 盲目跟风盲目投资, 犯了类似于弗兰克·帕特诺伊在《诚信的背后:华尔街圈钱游戏的真相》一书中所说的错误:狂热投资者购买的所谓新兴市场的债券, 实际上是一笔经过精心包装和设计的从十九世纪以来从没付过利息的秘鲁贷款。所以, 银行经营金融衍生业务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懂业务的高素质人才, 在人员素质不具备的条件下启用外行来误打误撞, 失败和损失在所难免。为此,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首要任务应是抓紧创新人才的培养, 一方面要广纳群贤, 吸收招聘优秀的现代金融人才加盟, 另一方面要加大对现有员工的培训力度, 使其逐步掌握现代金融理论知识, 造就一支现代金融队伍。
2、加强信息系统建设, 提高对操作风险的防范能力
现代科技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使衍生产品业务的网上远程交易成了可能, 但我们在享受现代高科技的同时, 信息系统自身的安全正成为操作风险的另一个诱因。法国兴业银行的计算机系统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复杂的股票衍生品交易控制系统之一,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该行交易员科维尔仍然突破了系统的五道安全关, 破解了资金使用权限的密码, 肆意放大自己的权限, 最终给该行造成49亿欧元的损失。事实证明, 内部人员对系统的攻击造成的安全威胁更具灾难性。因此, 我国商业银行在提升系统安全技术的同时, 要从制度建设、流程设计等方面加强对系统安全的管理。一是要定期识别与评估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找出漏洞并及时予以改进, 并根据历史数据建立关键风险指标的量化标准, 在实时、动态监控关键风险点的基础上, 对信息系统和管理流程的潜在风险进行预警。二是要规范系统变更管理流程, 严格审批授权、密码管理和岗位制衡等内控制度, 防止内部人员的违规和恶意变更。三是要加强系统重要数据和日志信息的管理, 做好重要信息的备份, 健全信息存储管理制度, 保护重要信息安全和核心机密。四是要加强对信息系统核心人员的管理, 特别要密切关注其异常行为, 避免道德风险的发生。
3、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加强市场风险防范
商业银行开展金融衍生业务, 市场风险是其面临的主要风险。为此, 首先要确定衍生产品交易的整体经营策略, 在考虑自身风险取向和利润目标的前提下, 明确本行在衍生品交易中套期保值、交易和投机各类合约的比例分配, 并以此设定具体的风险控制量化指标;其次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 包括对市场风险的识别、量化、监测和控制体系, 要保证风险管理部门能够对交易部门使用的风险计量模型和参数进行定期的、持续的验证和改进, 并对整个流程进行有效监控;最后在明确风险转移与对冲的基础上, 要实现风险定价和分散化处理, 对不能保留的风险敞口, 必须及时予以对冲, 对因经营需要而保留的风险敞口要设定上限, 超过上限则必须予以平仓。
4、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开展简单衍生业务
金融创新对衍生品的过度包装和组合, 已经使衍生产品复杂到即使是国内顶尖投资者也无法识别其风险, 如果银行轻易涉足这类业务, 在交易技能和产品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蒙受损失是必然的, 中信泰富巨亏200多亿就是典型例子。因此, 我国商业银行作为衍生产品业务的简单使用者和跟风者而不是创新者的情况下, 应循序渐进, 根据自身能力开展简单衍生产品业务, 主要应是套期保值和代客买卖, 确保风险最小。至于投机, 我们现在还不是国际玩家的对手, 当然我们也玩不起。同时, 为有效遏制投机心理, 商业银行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激励机制, 切忌激励短期化, 特别是员工的薪酬不能与其短期盈亏直接挂钩, 那样很可能会适得其反激发其投机的冲动。
四、对我国金融衍生业务的监管思考
“酒是好的, 但华尔街喝醉了。”次贷危机爆发后, 美国总统小布什如是说。的确, 金融衍生业务的发展扩大了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 提高了金融机构的功能和资本的杠杆率, 拓展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 并为投资者提供了转移风险、管理风险的有效工具, 但同时也蕴含着将风险放大的功能, 并通过其渗透性将风险传递到金融体系的各个方面, 大大增加了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因此, 在我国金融衍生业务风险还未大规模积聚之前, 监管部门应未雨绸缪, 加强和完善监管。根据我国金融衍生业务发展的现状, 当务之急应从几个方面积极应对。
1、加强协调, 提高分业监管的效率
衍生业务的四种基本交易形式经过与利率、汇率、股指等标的物的组合和叠加后, 衍生出无数种场内与场外交易工具, 参与交易的对象不但有金融机构, 还有企业和个人。因此, 对衍生业务的监管对象也必须包括所有的交易主体。虽然统一监管模式是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最佳方式, 不但能更好地把握整个市场的系统风险, 还有助于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但从我国现行的监管体制和分业经营的现状来看, 分业监管只能是目前的唯一选择。在这种状况下, 加强监管协调、确保监管目标的一致, 避免监管冲突和遗漏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中央政府要对各个监管部门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 以防止多头监管造成监管重复和监管遗漏的现象, 同时各监管机构之间应加强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 避免信息封闭导致的监管效率低下和监管不对称的问题, 实现分业监管下的协调监管, 达到监管效率的最大化。
2、加快立法, 实现规制监管
银监会于2004年颁布了《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 并于2007年作了修订, 但该办法只针对金融机构, 适用面窄, 对市场准入规定的比较详细, 对风险监管比较粗线条, 缺乏可操作性。因此, 纵观我国对金融衍生业务的监管法规体系, 一是立法层次低, 多数属于行政规范性文件, 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立法, 司法效力差;二是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 执行效力差, 不能适应衍生业务的快速发展。为此, 首先要抓紧制定统一的《金融衍生产品业务监管法》, 以保证监管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这也是实现规制监管的前提条件;其次要在统一的法律框架下, 对不同种类的金融衍生业务要分别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另外, 立法要完善惩戒机制, 否则制度就会形同虚设, 缺乏威慑力, 监管的效率也会大打折扣, 违规者就会屡屡挑战法律和监管的权威。
3、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管理职能, 建立全程监督的三级监管模式
风险的酝酿源于交易主体缺乏自我约束, 内部管理流于形式, 而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督又往往具有事后性。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做法, 加强行业自律组织的事前监督功能, 建立起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交易主体自我管理三级监管模式, 实现对交易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程监管。为此, 要赋予行业自律组织必要的职能, 保证其真正发挥应有的自律和监督作用, 成为一支金融衍生市场监管不可或缺的力量。
4、改革传统会计记账方法, 加强衍生业务的信息披露
我国一直以来将金融衍生业务定义为表外业务, 其信息无法进入交易主体的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使用者也无法从中取得相关信息。但在金融衍生业务不断发展并已成为交易主体主要业务和重要收入来源的情况下, 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投资者, 都对其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要求。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 要求, 监管部门要将金融衍生工具按照IASC要求披露信息的性质进行适当的分类;交易主体要说明其风险管理的目标和政策, 披露每一类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范围、性质以及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 并要详细描述衍生金融工具的利率风险、信用风险以及公允价值的确认情况。因此, 为加强财务监督和信息透明, 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会计记账方法和原则, 制定统一的金融衍生业务信息披露规则和程序, 以便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可以清晰明了地掌握风险暴露情况, 并制定相应风险控制对策。
参考文献
[1]唐.M.钱斯:衍生金融工具与风险管理 (第五版) [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4.
[2]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 (第三版)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3]付敏:我国资产证券化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6 (2) .
[4]孟辉、伍旭川:美国次贷危机与金融稳定[J].金融研究, 2007 (18) .
[5]伯南克: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挑战与应对[M].在亚特兰大2007年金融市场年会上讲话, 2007.
[6]冯郁青:次贷危机探源以及对全球经济影响[N].第一财经日报, 2007-11-9.
个人金融衍生业务 篇7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对进口业务有积极作用, 目前我国在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钢铁、石化、航空、交通、电力设备等行业进口依存度较高, 人民币升值有助于降低上述行业的原材料物资进口成本。上述行业通常进口业务批量大、金额高, 如进口一船原油单笔付款金额通常达几亿元人民币。目前我国进口业务基本以美元结算,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轻微波动对企业的实际付款金额都将有较大影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预计还将保持持续适度升值趋势。主要表现有以下两个方面:2013年以来, 美元卖出价通常低于外汇管理局制定的中间价, 一改往年卖出价高于中间价的现象, 外汇买入、卖出价由市场交易确定, 卖出价低于外管中间价, 表明人民币升值尚未到位;此外, 远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依旧也保持看涨态势, 更进一步证明人民币升值趋势依旧。
此外, 美联储依旧没有退出量化宽松政策, 继续采用较低的利率刺激经济, 导致市场上出现美元贷款利率与人民币存款利率倒挂的空间。
针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及美元贷款利率与人民币存款利率倒挂的空间, 进口企业如果采用适当的金融衍生业务, 锁定远期汇率, 推迟实际购汇时间, 则可降低进口付汇成本, 实现无风险收益。本文将就进口企业如何合理利用金融衍生业务, 实现无风险收益进行探讨。
目前外汇市场主要存在以下两项远期外汇业务:境内的远期外汇交易 (Deliverable Forwards, 简称“DF”) ;境外市场 (主要是香港和新加坡市场) 的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交易 (Non-deliverable Forwards, 简称“NDF”) 。两项业务虽同为远期外汇业务, 但DF业务需要到期后实际交割, 即以人民币按照约定的汇率够买约定金额的美元;而NDF业务则只需要进行轧差交割, 即按照约定汇率与到期日汇率的差额及约定的美元金额进行轧差交割。两项业务在具体操作流程、所实现的收益及进口企业的组织架构要求及等方面各有不同。下面将分别讨论如何利用DF及NDF业务为进口企业降低购汇成本, 实现无风险收益。
一、利用DF业务为进口企业实现无风险收益
1、DF业务实现无风险收益, 降低进口付汇成本的原理
假设A企业进口一批货物, 总金额为1000万美元。采用传统的进口付汇方式。A企业需用人民币向银行进行购汇后支付。假设付款当日购汇汇率为6.1497, 则A企业需支付6149.7万元人民币用于购汇并支付进口货款。如果A企业叙做DF业务, 则A企业需在付款日完成以下几项业务用于支付进口货款。
(1) 与可从事外汇业务的银行叙做一笔美元贷款业务。贷款金额与进口货款金额相同, 用该笔美元贷款支付进口货款。假定贷款期限3个月。美元3个月期限的贷款利率为2.57% (美元贷款利率通常为当日LIBOR (伦敦同业拆借利率) 加多少基点, 具体根据当期美元利率市场情况及银行美元贷款成本确定) , 到期后企业需支付美元贷款本息金额为:1000+1000*2.57%*90/360=1006.425万美元。
(2) 与该银行签订一份远期外汇售汇合约。假定当日市场上3个月的远期售汇汇率是6.1330。
(3) 同时存入一笔人民币保证金, 期限与美元贷款期限一致。用于支付美元贷款到期时, 按照约定的DF合约价购汇, 并偿还美元贷款本息。目前人民币三个月定期存款利率为2.85%。
A企业到期需要支付美元贷款本息所需人民币金额为:1006.425*6.1330 (远期合约价) =6172.404万美元。则所需的人民币保证金本金为:6172.404/ (1+2.85%*90/360) =6128.737万元人民币。
(4) 美元贷款及DF业务到期后, A企业将所存入的人民币保证金本息6172.404万元, 按照约定的DF合约价6.1330, 购汇1006.425万美元, 偿还美元贷款本息, 该业务完结。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A企业实际支付1000万美元的进口货款时, 实际仅支付了人民币6128.737。相比直接购汇, 可节省购汇成本6149.7-6128.737=20.963万元人民币。
实际操作中, 企业在叙做DF业务支付进口货款时, 所实现的收益情况需根据所选择的的业务期限、当期的DF价格、美元贷款利率及人民币存款利率确定。业务期限可以是3个月、6个月、1年或2年, 具体选择多长期限的业务, 可比较不同期限业务所实现的收益确定。
2、DF业务的账务处理
支付进口货款日:
以上账务处理没有关于美元贷款及人民币保证金存款业务的相关处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实质重于形势的原则, 企业对人民币保证金存款不具有实际支配权, 保证金存款固定用途为到期日偿还美元贷款, 同样美元贷款已有固定来源的保证金用于偿还, 可视为人民币保证金存款及美元贷款不构成企业的实质资产和负债, 且收益已在业务叙做日确定, 为简化企业账务处理, 该种方式在货款支付日利用差额核算了收益, 业务到期后不再进行账务处理。
二、如何利用NDF业务为进口企业实现无风险收益
1、NDF业务实现无风险收益, 降低进口付汇成本的原理
NDF实现无风险收益的原理与DF基本相似。所不同的是DF业务由进口企业一家即可操作, 而NDF业务需要有进口企业及境外两家单位完成。为实现收益共享及财务管理要求, 该境外企业最好是进口企业的全资子公司。
付款日进口企业在境内叙做美元贷款及人民币保证金存款业务, 境外企业在境外叙做NDF业务;交割日进口企业在境内用保证金购汇偿还美元贷款本息, 境外企业按照NDF合约价及当日汇率进行轧差交割。该业务境内外两家企业实现的总收益确定, 但收益会分别体现在进口企业和境外叙做NDF业务的企业, 也有可能会导致一家盈利超过总收益, 一家亏损的现象。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付款日进口企业A企业需叙做以下几项业务:与银行叙做一笔美元贷款业务, 并支付进口货款, 具体操作与DF业务相同;同时存入一笔人民币保证金, 用于美元贷款到期时, 支付本息。因该业务收益会体现在境内境外两家公司, 为准确核算A企业的收益, 保证金金额与即期购汇所需人民币金额一致, 即6149.7万元人民。
付款日境外B公司需叙做的业务:同日, B公司在境外与金融机构叙做一笔NDF业务, 到期日与贷款期限一致。B公司需有良好的融资授信能力, 该业务则无需缴纳保证金, 叙做日只需与银行签订一份NDF业务合约, 合约主要内容为:NDF交易金额, 与美元贷款本息金额一致;业务期限, 与美元贷款期限一致;NDF合约价。为便于说明收益在两家的分配情况, 假定当日3个月的NDF卖出价也为6.1330。
交割日进口企业A企业叙做以下业务:假定交割日汇率是6.05。A企业按照当日购汇价偿还美元贷款本息, 则A企业偿还美元贷款本息需支付人民币:1006.425*6.05=6088.877万元人民币。则A企业实现收益:6149.7* (1+2.85%*90/360) -6088.871=104.645万元人民币。
交割日境外B企业进行NDF合约交割:B企业亏损:1006.425* (6.05-6.1330) /6.05=-13.807万美元。
交割日进口企业A及境外公司B累计实现收益:104.645-13.807*6.05=21.112万元人民币。
折合到业务叙做日收益为:21.112/ (1+2.85%*90/360) =20.936。
与业务叙做日测算的总体收益一致。
由上可见, 叙做NDF业务收益在境内外两家公司的分配情况取决于交割日当日的汇率, 若当日汇率高于NDF合约价, 则境内企业亏损, 境外企业盈利;反之则境内企业盈利, 境外企业亏损。
2、NDF业务的账务处理
(1) 进口付款日A企业的账务处理:
(2) 业务交割日A企业的账务处理:
人民币存款利息:
收回人民币保证金存款本息:
偿还归还美元贷款本息:
A企业收益体现在财务费用里, 即存款利息43.817-贷款利息38.871+汇兑损益99.7=104.645。
(3) 交割日B企业账务处理:
三、DF业务及NDF业务对比
第一, DF业务操作简便, 只需要进口企业一家公司即可完成;NDF业务则相对繁琐, 须有境外公司参与。对于没有境外全资公司的进口企业, 叙做NDF业务的意义不大。
第二, DF业务收益全部留在进口企业, NDF业务则可能导致进口企业及境外外公司出现收益或亏损, 如果境外公司为进口企业的全资子公司, 则可通过利润分配的方式进行收益分配。
第三, 实际业务中, DF与NDF业务的收益也不一定相同。为简化业务分析, 上述案例中3个月的DF和NDF采用同一价格, 实际操作上, 因境内外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看法并不完全相同, 且实际交割和无本金交割对投资者资金能力等要求不同, 以及其他复杂因素影响, 导致同一时期的DF和NDF价格不同, 如2009年境内DF价格通常高于香港NDF价格1000多基点, NDF业务收益通常是DF业务收益的2倍左右, 但2013近几月年NDF收益通常低于DF收益。因此, 对有境外全资子公司的进口企业, 在叙做该项金融衍生业务前, 可对DF及NDF两项业务收益进行对比, 选择能使企业获取最大收益的方案。
摘要:本文针对近几年人民币汇率升值趋势, 提出了进口企业在支付货款时, 可通过人民币升值预期等金融衍生业务, 降低进口企业支付货款的购汇成本, 实现无风险收益。
【个人金融衍生业务】推荐阅读:
个人金融业务06-14
注重个人金融业务和零售银行业务10-21
金融衍生产品06-06
衍生金融市场07-20
金融衍生物07-05
衍生金融产品11-25
中国金融衍生工具11-23
金融衍生工具交易风险06-21
金融衍生市场监管研究08-11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探讨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