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经济发展模式

2024-09-02

贵州经济发展模式(精选8篇)

贵州经济发展模式 篇1

[摘 要]贵州在“三线建设”时期取得重大发展。本文就“三线经济”模式对贵州开发取得的成就、所带来的历史影响及其对今天政府发展地方经济的启示进行了初步阐述。【论文关键词】贵州 三线经济 模式 在贵州的开发史上,有几种独具特色的经济模式对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如战国秦汉时期的“夜郎经济”、宋元时期的“军马经济”、明代的“屯堡经济”、抗战时期的“战时经济”以及三线建设时期的“三线经济”等。其中,无疑“三线经济”模式对今天贵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影响巨大。国内史学界特别是贵州学者对三线建设期间贵州经济社会建设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本文拟从“三线经济”这一建设模式的角度来探讨其对贵州开发的影响以及对今天的启示,望指正。

一、贵州“三线经济”建设模式取得的成就 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的“三线建设”是党中央根据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是中国历史上生产力布局的一次重大战略调整,也是新中国西部开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关于“三线建设”的战略构想里,毛泽东将全国划分为三类:前线、中间地带和后方,分别称为一线、二线和三线。贵州是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省份之一。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贵州三线建设既包括国防科技、能源、冶金、机械电子、化学、建材工业和交通运输(铁路)等项目的建设,也包括一部分非生产部门的项目建设,任务艰巨。首先,从时间跨度来看,历时15年。1964年9月,中共贵州省委决定,由省计委、省经委及省级各有关厅局负责人组成迁建领导工作小组,在进行初步规划和各项准备工作的同时,贵州三线建设的序幕已经拉开;1965年4月,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征拨土地1.42万亩;1964年下半年到1965年,全省各地组织好民工3.5万人;1964年年10月,冶金工业部决定将大连钢铁厂的两座50吨电炉和本溪钢铁厂的两台锻锤搬迁到贵阳钢铁厂,迈开了企业搬迁的第一步;1966年,响应中共中央号召从全国各地、各部门选调来黔的建设人员达18万人;从1967年起,“文化大革命”的干扰越来越大,贵州三线建设受到严重影响,一些建设项目所急需的材料和设备,需要靠“军运”的办法来保证,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1975年整顿之后;1977年和1978年,全省仍有部分三线建设项目完成了扫尾、配套建设。其次,纵观“三线建设”期间贵州的基本建设投资费用巨大(见表1),“三线建设”中贵州基本建设项目投资费用表1(注:笔者根据《贵州统计年鉴》以及参考《贵州通史》所载,收集、整理数据列表。)其中,仅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贵州安排的基本建设投资就达46.26亿元,占全国三线地区同期基本建设投资计划总额的12.9%。这一时期,贵州除要重点建设一批国防科技工业项目外,列入计划的民用重点建设项目有92项。其中,搬迁项目32项,改建、扩建和续建项目20项,新建项目40项。可以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步阶段,对贵州这种经济基础甚为薄弱的省份来说,逐年的基本建设投资无疑像注入了一支“强心剂”,奠定了贵州经济社会向现代化转变的基础。最后,就具体工业发展而言,国防科技工业是贵州三线建设的重点,主要内容是建设航空、航天、国防电子三大科技工业基地。此外,还有兵器工业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空军后勤安排的部分建设项目。1972年,贵州国防科技工业三大基地的绝大多数企、事业单位基本建成,开始投产的生产企业达74个,到1975开工建设的27个单位已有19个建成投入使用。铁路建设方面,黔桂铁路已于1958年全线通车,川黔、贵昆、湘黔铁路曾先后动工兴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先后停工。川黔铁路于1965年10月1日、贵昆铁路于1966年10月1日、湘黔铁路于1975年1月1日正式交付营运。此外又修筑了贵定大土复线。1964年,根据三线建设的战略部署,国家确定大规模开发六盘水地区的煤炭资源,主要任务是建设与四川攀枝花钢铁基地配套的大型煤炭基地。从1965年到1978年的14年中,六盘水煤炭基地开工建设矿井23对,设计能力1210吨;交付生产矿井21对,设计能力1000吨;建成洗煤厂4座,人洗原煤能力470万吨。同时,贵州迅速上马了一批电力工业建设项目。1966年、19 74年和1975年,猫跳河二级百花电站(装机2.2万千瓦)、六级红岩电站(装机3万千瓦)、四级窄巷口电站(装机4.5万千瓦)先后建成投产,形成梯级开发的格局。冶金工业建设方面,新建项目有水城钢铁厂、贵州钢绳厂,扩建项目有贵阳钢厂、遵义铁合金厂、贵阳耐火材料厂等。除大规模建设了国防科技工业三大基地外,民用机械工业也新建、扩建了一批项目,第一机械工业部和第八机械工业部(原农业机械工业部)系统的部分企业也按照国家计划安排内迁贵州,到1978年底,属于一机部和八机部系统的建设项目共有45万个。建成的主要项目有东方机床厂、贵阳农机工具厂、贵州柴油机厂、贵州汽车制造厂、贵阳电线厂等。1965年还组成了贵州橡胶总厂,并先后扩建和新建了贵州轮胎厂、贵州胶鞋厂、贵州橡胶配件厂、贵州橡胶制品厂等。同时涉及建筑材料工业建设,一方面对原有生产厂进行改建扩建,另一方面抓紧新厂建设。主要建设项目有扩建贵州水泥厂,新建水城水泥厂、贵州建材机械厂等。总的来说,“三线经济”模式使贵州这种较为落后的省份建成了以能源交通为基础、国防科技为重点、原材料工业与加工工业相配套、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战略后方基地,建成了一批重要的铁路、公路干线和支线,贵州的建设取得重大成果。

二、“三线经济”模式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建国初期,贵州经济迅速恢复并有所发展,但直到60年代三线建设的契机才给予了贵州规模空前的大发展。三线建设的规模之大、投入之多、动员之广,在贵州建设史上有着重要的一页,对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极大改善了贵州的交通运输条件。贵州所谓“苗蛮聚居”之区,山深地僻,自然地理环境十分复杂,少数民族众多,大部分都居住在山水阻隔的山区。三线建设开始后,加快了贵州的铁路建设。在1959年初黔桂铁路全线通车的基础上,川黔、贵昆、湘黔铁路三条干线和开阳、水大等铁路支线以及厂矿专用线相继建成通车,全省已形成一个以贵阳为枢纽的铁路运输网。到1976年,省境内铁路干线、支线通车里程已达1365公里,每万平方公里通车里程达到77.5公里,路网密度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铁路建设的重大成就,使贵阳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编组站,加强了贵州与他省的经济社会联系,极大地改变了贵州交通闭塞的面貌。

(二)促进了贵州产业结构的变化。大规模基础建设任务的基本完成,固定资产的大量增加,使产业结构有了很大变化。1978年与1965年相比,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由24.42亿元增加到46.62亿元,增长94.9%,其中,第一产业的比重由1965年的62.4%下降为1978年的41.7%,下降2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比重由23.1%上升到40.4%,上升17.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比重由14.5%上升到17.9%,上升3.4个百分点。而在1975年,全省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超过了农业总产值,达到52.3%。

(三)改变了全省的工业布局和工业的内部结构,奠定了贵州现代工业化的基础。解放后,贵州现代化生产技术的基础非常薄弱,三线建设使贵州增加了一批工业企业,建设项目是以贵阳为中心、沿铁路干线两侧展开的,因而工业布局有了很大的变化,贵阳、遵义、六盘水、安顺、都匀、凯里等已成为重要的新兴工业中心。根据三线建设的总体安排,第三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部前身)确定在贵州安顺地区兴建一套歼机工厂,建成一个航空工业基地。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前身)确定在贵州遵义地区新建研究、设计、生产导弹、火箭的航天工业基地。第四机械工业部确定在贵州凯里、都匀两地建设一个以生产工业产品为主的电子工业基地。从工业内部结构看,国防科技工业、煤炭工业、电力工业、冶金工业、民用机械电子等已成为优势部门,建成航天、航空、电子三大国防科技工业基地,形成了煤电结合、水电互济的能源工业体系和以有色金属、冶金、化工和建筑材料为主的原材料工业基地,使贵州的工业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四)促进了贵州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三线建设中,由于一部分科研单位、教学单位和一大批工业企业的内迁,为贵州带来了大批教学、科研、工程技术人员和大量较为先进的科研、生产设备,增强了全省科学技术研究的实力。如创建于1947年的大连医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本科医学院校,1969年为支援“三线”建设,经国务院决定,举院南迁至遵义,更名为遵义医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坚持扎根革命老区没有回迁的本科院校。遵义医学院在贵州文化、卫生、教育事业 发展乃至拉动地方经济的增长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直至今天。

(五)广大建设者热爱、献身贵州的高贵品德,为我们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三线建设中,大多数的建设者来自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中原、江南地区,为建设好祖国的战略大后方,继承了革命的光荣传统,“舍生取义”,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高贵品德。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勇于献身的精神,已在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心中铸造了一座丰碑。对于千千万万子孙后代的思想教育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宝贵精神食粮,同时也为今天参加西部大开发中的自愿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六)不可否认,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三线建设是在“文化大革命”特定的历史条件和“要准备打仗”、立足“大打”、“早打”、“打核战争”的背景下进行的,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干扰、破坏和“左”的思想的影响;为争时间、抢速度,许多项目仓促上马,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生产的损失。进一步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许多基础设施建设开工的同时破坏了许多贵州原生态环境,森林植被面积缩减,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今天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客观来说,贵州“三线建设”的积极作用远远超过其消极影响,这必须给予充分的肯定。总之,虽然19641978年的三线建设在贵州开展最直接的目的是出于战备的需要,这种“经济模式”是依靠外在的力量促使其发挥作用,但是我认为,客观上它初步改变了贵州工业布局的不合理状况,发挥了开发西部、开发贵州的巨大作用,而且这种作用的实际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比军事上的成就还要更为显著。就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言,它对贵州的经济、政治、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贵州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面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余论 “驿站之险远最苦者,莫甚于黔省。”贵州自古“蛮荒”之地,开发较晚,历秦汉唐宋元尚未得到完全意义上的开发。但自明代开始,贵州也曾有多次的历史发展机遇,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贵州始建省,贵州的发展迎来了历史的重大转折,抗日战争时期贵州战时经济的繁荣,但昙花一现之后并未带来贵州经济社会的持久昌盛。新中国成立后,贵州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完成了恢复国民经济的艰巨任务,60年代阵阵袭来的战争阴云,使祖国广袤的西部地区,通过三线建设的特殊方式,第一次在国家计划中占有空前的重要位置,贵州的发展又面临一次历史的契机。试想如果没有当年的大规模建设改善了贵州的工业、交通和科技基础状况,今天贵州与其他东、中部地区的经济差别将更加悬殊,贵州发展现代化的任务将更加繁重和困难。从宏观上看,三线建设作为一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运动,是新中国西部开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60-70年代三线建设的决策和实施,凝聚了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在当时复杂国际国内形势下的战略思考和筹划;20世纪80-90年代以“军转民”为中心的三线调整改造,体现了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邓小平、陈云等,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江泽民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与时俱进的开拓与探索。十几年的三线建设中,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事迹,培养出一大批久经磨练的建设人才,他们中不少已经成为走进新世纪的共和国领导人。可以说,贵州在“三线经济”模式中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共和国伟大历史的一个剪影。历史是理解现实的基础,现实存在于变化之中。“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蛮,二百里流。” 要服、荒服之地贵州人民的安居乐业必须建立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成为历届政府重中之重的任务。在贵州地方区域经济范围内,虽然有生态植被良好、自然资源(特别是煤炭有一定储量、水力资源较丰富)等优势,但是,我认为除了依靠自身不懈努力外,贵州的发展仍然离不开外在“经济模式”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力一定程度上对贵州的开发会影响巨大。宋神宗语:“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既然历史上有多次机遇下的“经济模式”大大促进了贵州落后山区的开发,那么今天信息化时代,时空距离已大大缩短,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下,我们仍应该有信心抓住这种机遇把贵州的发展再一次大大向前推进。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虽然外因不能取代内因成为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但我们可以把外因的作用力尽量放大。“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当前,贵州继续加大力度吸引外资、增加与外界(特别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的更多交流,依托自力更生发展的基础上,走“联合拉动型”的发展道路,不失为可行之法。我们可以充满信心预见:在21世纪中叶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之季,只要抓住机遇,可再一次谱写贵州历史新篇章,利用“后发优势”,使贵州经济“跳跃式”发展,实现再一次的历史转折。注释 “按我国地理区域划分:沿海地区为一线,中部地区为二线,后方地区为三线。三线分两大片,一是包括云、贵、川三省的全部或大部分及湘西、鄂西地区的西南三线;一是包括陕、甘、宁、青四省区的全部或大部分及豫西、晋西地区的西北三线。三线又有大小之分,西南、西北为大三线,中部及沿海地区省区的腹地为小三线。”引至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6月,P1200 转引自《贵州通史第五卷·当代的贵州》[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 [M] 《尚书·禹贡》[M] 《黔南识略》

贵州经济发展模式 篇2

一、资源带动型发展模式

贵州是资源丰富但经济落后的地区, 整个经济区的资源禀赋结构呈现资本和技术相对稀缺、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特点。自然资源优势主要体现在矿产资源、能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等方面。具体表现为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丰富, 能源资源富集;生物资源品种丰富, 利于开发。

根据贵州省统计局数据显示, “十一五”期间, 贵州生产总值位居前五名的产业分别是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采矿业, 仅这五个产业就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60%。其中, 煤及煤化工、磷及磷化工、铝及铝加工和电力产业是贵州的支柱产业, 在未来的发展中必将继续以较快的增速带动贵州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 必须走一条可持续的、循环发展的道路, 做到统筹规划, 推广先进的开采技术、工艺和设备,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在资源使用阶段, 应加强对冶金、有色、电力、煤炭、化工等重点行业能源、矿石、原材料、水等资源的消耗管理, 努力降低消耗, 提高资源利用率;在再生产环节中, 要降低污染的产生, 对已产生的污染要进行有效地处理。延长不同行业的产业链, 加强对各类废物的循环利用, 争取实现零排放。自己具有优势的产业上做到“专、精、尖”, 而不是“大而全”, 把产业竞争优势集中在少数几个产业上, 以获得绝对优势或相对优势。把这些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 使之发挥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 影响和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产业承接型发展模式

产业转移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 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引起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趋势, 将部分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地区, 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地区转移的过程和现象。2008年以来, 由于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我国沿海地区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受到巨大冲击, 与贵州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珠三角地区影响尤为明显, 逼迫其产业结构沿着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及技术密集型产业方向调整, 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要素资源价格提升及国际需求市场缩窄的环境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转移的可能性, 富士康将代工产业不断“中移”和“西进”就是最明显的例证, 而贵州省也迎来了该地区产业转移过程的产业承接机会。一定意义上, 贵州具备了承接产业转移的一些现实基础。但承接何种产业, 如何选择等现实问题需要慎重考量, 唯其如此, 才能保证产业承接路径的成功以及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的目标。

贵州可依托自身劳动力、资源等优势, 因地制宜承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如改造和发展纺织、服装、玩具、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充分发挥其吸纳就业的作用;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建设劳动密集型产业接替区;积极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 大力发展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和精深加工产业,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在有条件的地区适当承接发展技术水平先进的高载能产业;发挥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 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和产业资本, 承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积极承接关联产业和配套产业, 加大技术改造投入, 提高基础零部件和配套产品的技术水平,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所需的重大成套装备制造, 提高产品科技含量;适应新型工业化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新形势, 大力承接发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积极培育软件及信息服务、研发设计、质量检验、科技成果转化等生产性服务企业, 发展相关产业的销售、财务、商务策划中心, 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依托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及省会等中心城市, 承接国际服务外包, 培育和建立服务贸易基地;发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示范带动作用, 承接发展电子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强与东部沿海地区创新要素对接,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研发中心, 支持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产业“孵化园”, 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三、旅游资源带动型发展模式

贵州旅游资源丰富, 是整个贵州最具优势的资源之一。境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多种多样, 加之喀斯特地貌所形成的独特的地形特征, 旅游资源在种类和整体组合方而的综合优势十分明显, 其开发价值和市场潜力十分突出。

除富有地方特色民俗文化以外, 还有以山石风景、河湖水景、喀斯特洞景、森林风光等为特点的众多自然景观。贵州属于卡斯特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 碳酸盐类可溶性岩石显露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3%, 此种岩溶地貌以及在此基础上发育起来的岩溶植被观赏性极高, 极富地方特色。此外, 贵州动植物资源丰富, 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 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类型多种多样。目前贵州已建自然保护区多达116个, 风景名胜区多达53个, 可进一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 中国共产党在贵州进行各种形式多样的革命活动, 使贵州拥有类型丰富、形态多样的红色旅游资源。其时间上涵盖了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各个时期, 历史跨度比较大;空间上遍布贵州高原各处, 据初步调查全省共有红色旅游点一百六十多处, 极具有开发潜力的精品旅游点五十多处。红色旅游与自然山水游、少数民族风情游相伴而生, 形成了全面发展的复合型旅游产业, 形成了良性互动发展势头, 必将成为带动贵州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

四、农业产业化带动型发展模式

农业产业化是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是区域经济全面振兴的重要依托。农业产业化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指的是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依托县域的特色农业资源, 以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为基础, 对县域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品, 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 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 促进县域经济结构重组与优化的一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具有专业化生产、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特征。[3]目前贵州省农业产业化主要包括龙头企业带动型生态农业产业开发模式和合作组织带动型生态农业产业开发模式。前者运行特点是农产品加工、销售等龙头企业凭借自身较强的技术力量、产品市场和商业品牌, 通过自建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示范带动区域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 从而促进农业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的形成。该模式主要适用于烤烟、油菜等传统优势产业以及生态畜牧业、茶叶、中药材、辣椒等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 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公司+农户”、“公司+协会+基地”等为该模式的衍生形式, 即龙头企业、协会与农户之间通过合同、订单等形式促进农业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的形成, 推动种养加、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发展。后者运行特点是通过由相关组织、农民等借助一定的形式组建而成的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农业专业技术协会等, 围绕农业产业发展的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开展相关活动, 以解决单个农户发展农业产业中所面临的生产技术服务、产品销售服务等问题。该模式适用于畜牧养殖、林果、茶叶、蔬菜等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如目前在一些地方建立起来的养牛协会、果蔬协会等, 在推动贵州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实践中, 不同类型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是不同的。每个县域单位都必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确立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

摘要:本文结合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 根据贵州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 提出了资源带动型、产业承接型、旅游资源带动型和农业产业化带动型四种发展模式。

关键词:贵州,县域经济,战略模式

参考文献

[1]陈厚义, 刘斌.贵州县域经济现状及发展对策[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10 (3) .

贵州农村物流发展模式研究 篇3

贵州近郊农村和边远山区物流发展模式的现状

内涵分析。 城市物流是指为城市服务的物流,它服务于城市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要。贵州省的物流行业表现为起步晚,发展速度缓慢却正逐渐加快的现存状态。由于其发展影响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迫切成为发展热点,所以贵州城市物流展现了一个方兴未艾的发展态势。

农村物流是一个相对于城市物流的概念,它是指为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其他经济活动提供运输、搬运、装卸、包装、加工、仓储及其相关的一切活动的总称。贵州独特的地势地形,使得农村分散而落后,制约了农村物流的发展。应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发展趋势,贵州农村需要将农业生产领域转向流通领域。

城市近郊农村物流是处在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的交界地带的一种物流形式,它既服务于城市也为农村提供便利,所以它不仅兼具了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的特点,同时也具有自身特性。贵州的城郊农村物流是贵州城市物流发展较落后的状态,也是农村物流需要改进的方向。

特征分析。贵州城市近郊农村物流的特点是涉及的领域较广、物流的对象较多;规模大、流量较多,而且物流的形式和管理上理应多样化。主要体现在节点数量更多、分布的范围更广上。

贵州偏远农村物流具有分散性、季节性、多样性等特点。技术、基础设施、专业化、市场化程度等方面跟不上近郊。主要流通品是农产品、农业相关用品以及生活必需品等,贵州山区人口分布特点和地区交通特点也增加了局限。

贵州省近郊农村物流发展模式

农村邮政物流模式。我国邮政以中心局体为框架的传递网络,覆盖面积很广,在贵州甚至渗透到了偏远山区,其中邮政局作为产品配送、技术服务和网点管理的配送中心。由于 在管理上的滞后性,导致在近郊农村的市场占有率严重受到其他物流公司的威胁,不过其完善的物流网络渠道,使其在发展落后的贵州边远山区,成为农村主要的物流渠道。

交通运输站点构成的运输链网络物流模式。目前在贵州近郊农村,随着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逐渐健全便捷农村客运,很多地区都建立了一乡镇客运站为中心的货源集散点。在贵州近郊农村主要以顺丰、圆通、韵达、申通、中通、天天快递等物流公司为主,是目前现代物流发展模式的新趋势。一般为层级管理,类似邮政物流模式,只不过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上优势于邮政。只是其物流渠道受到多种原因的限制,也没有邮政广,但却逐渐改善但目前对贵州偏远山区的渗透力还很薄弱,是近郊农村物流的主要发展模式。

契约式物流模式。在贵州近郊农村,大部分都是契约式的物流模式,由于合同约束力有限,这种物流模式的发展相当缓慢,主要体现于批发市场。公司和农户或者农户合作社通过合同契约关系的管理,将农户或者农户合作社提供的产品经过运销企业、加工企业等公司进入各个市场的物流模式。对于贵州偏远山区来说参透力欠缺,有些地区呈现局部垄断,有些地区直接没有,是农产品物流渠道的主要方式。

连锁超市主导物流模式。在贵州近郊农村,大型中型连锁超市都具备自己的物流链,物流渠道较为完善,例如“永辉超市”一般小型连锁超市也具备自己的物流渠道,只是在物流链上,有时候也会借用其他物流模式的运输渠道。然而在贵州边远山区,以小型连锁超市为主,几乎没有大型连锁超市。

边远山区农村物流发展模式

以乡镇为集散中心的物流模式。在贵州边远山区,乡镇成为了农村物流的集散中心。交通不便,物资匮乏的边远山区其实也有自己的购物方式,这种方式历久弥新,那就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赶集日”,这一天乡镇附近村落的村民会去市集通过售卖自产品、采购必需品等方式来实现物的流通。虽然一些村镇也设有连锁超市,零售店等购物场所,但是非“赶集日”的经济效益较低,围绕这些乡镇为集散中心的物流模式总体杂乱低效,这与城市近郊的农村物流系统的物流方式差距明显。

以私人车辆为运输工具的物流模式。虽然现在农村物流的发展蒸蒸日上,但在边远山区农村,由于村落分散、闭塞,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从乡镇到各个村落的物流并不畅通,像圆通、中通等物流公司也都只有乡镇才设有分部。为了满足农民在物流上的需求,村落的私人车辆就成为了物流运输的主要工具,也因为主要运输工具是私人的,也就避免不了运输的高成本,低效率的现状。与近郊农村物流的运输方式相较而言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商户采购为主的物流模式。在边远山区农民的自产品因为物流受阻,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所以农产品销售的主要方式各类商户上门采购。这样的销售方式虽然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便利,但是同时农产品的销售价格被极大的压低,农民的经济效益低下,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而近郊农村自产品在销售采购方面受到的限制较小,近郊农村物流的发展效益和水平就比边远山区的农村物流要高的多。

贵州省城市近郊和边远山区农村物流的发展建议

我国农村物流起步迟,发展较慢,整体的发展水平较低,这无法与我国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适应。而位于西部地区的贵州省农村物流的发展更是落后于全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水平,为了谋求贵州农业物流的快速健康发展,也为建设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新农村,发达的农村物流是必不可少的。本小组根据当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结合贵州省所特有的政治经济地理环境特点,为建造贵州特色的现代农村物流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农民是农村物流发展的主体,农民对物流发展的认识决定着农村物流的发展状态,为了加快农村物流的发展必须提高农民对现代物流的认识水平,而向农民宣传现代物流知识,成为了首要任务。贵州在落后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水平都和全国的整体水平相差甚远,而边远山区的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物流知识。所以发展农村物流的关键是培养物流人才,带领农民树立现代物流观念。为提高贵州省农民对物流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利用“三下乡”等形式,通过城市里的高素质人才和相关专家将现代物流知识、物流技术等送到农村,向广大农村群众普及现代物流知识。通过现代物流知识的宣传,让农民认识到现代物流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从而调动农村群众发展农村现代物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农村道路、仓储、信息系统等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所谓“要致富,先修路”,要想发展农村物流,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而偏远的山区要想实现农村物流的发展不仅仅是开通道路,还需要建设农资及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农产品仓储设施、发展和建设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建设网络信息平台等。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家的财政支持尤其重要,中国农村现状决定了光靠农村自身积累是无法完成现代农村物流建设这个大工程的,所以政府政策的鼓励和财政资金的支持也是贵州能够发展健康健全的农村物流的经济基础。

必须加强农村物流的系统化、标准化工作。现代物流发展的系统化、标准化能延长现代物流的生命,而发展农村物流也必须建立标准化的物流系统,特别是像贵州的农村物流所呈现的差异性特点,使的农村物流系统的标准化建设工作更显得非常重要。如果在发展贵州农村物流的伊始便将包装、运输和装卸等环节调节为适应国内及国际贸易要求,符合国际化标准或通用国家标准,让物流设施、物流工具标准和国际接轨,不断改进农村的物流技术,能更大程度地保证贵州农村物流从一开始就规范有序,简明高效。

第四,加强引导贵州农民建立各种相关的经济合作,推动贵州农业经济发展,促使农村物流走上系统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同时为省内外民营企业进入农村,发展农村第三方物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

论贵州盘县经济发展 篇4

一、盘县概况

盘县位于贵州省西部、六盘水西南部,与云南富源县、宣威市接壤,地处两省交通要冲,素有“滇黔锁钥”之称。国土面积4056平方公里,下辖37个乡镇,总人口117万。资源丰富,交通便捷,民风淳厚。以煤资源富集而闻名,是贵州省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和“西电东送”电源点。

二、经济状况

近年来,盘县高度重视经济强县建设工作,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我省建设经济强县机遇,坚持“煤电强县、生态立县、畜牧富民”的发展思路,围绕到2010年把盘县建成中国煤电大县、贵州畜牧大县、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目标”,发挥资源优势,做强优势产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突重点,攻难点,加快发展,2002年第一轮建强工作结束时,盘县综合排名第13位。2004年,进入全省第二轮经济强县,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建强工作初显成效,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全省经济强县建设2004考评,盘县上升到第7位。

三、加强经济发展的措施

依托资源优势,做强优势产业。煤电是盘县最大优势和发展依托,全县70%以上税收来源于煤电,做足、做好煤电这篇文章,将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是盘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所在。一是发展煤电,安全先行。二是加快煤炭资源开发,稳步提高煤炭生产能力。三是延长煤电产业链,构建产业群。在建360万千瓦的盘南电厂建设进度加快,预计2006年上半年发电;100万千瓦的盘县电厂电煤供给正常,基本实现满负荷生产;22万千瓦的万家口子水电站和3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前期工作有序进行,在“十一五”期间将初步形成水火互济、风力补充的电力生产格局。

强力推进“三农”攻坚,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结合盘县“三农”实际,认真落实“三农”政策、措施,加大县级支农政策、资金扶持,扎实推进新阶段开发。2004年,县财政安排320万专项资金,动员全社会参与扶贫,又从社会募集380万元资金,启动实施了“万户温饱”、“千户安居”、“百村文明”工程,解决了人均收入在625元以下的4.1万人生产投资难,500户无房户、基本无房户住房难和7万贫困家庭子女入学难问题,建成131个文明村寨。认真兑现国家种粮直补政策,狠抓良种良法推广,粮食产量稳定增长。以畜牧业为主攻方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大牲畜存栏22.01万头,增长7.7%;畜牧业产值达1.87亿元,占农业产值比重升至41.2%,畜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加大农民技能培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扶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4.1万贫困人口越过温饱线,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171元,达1737元,增长10.9%。

扩大投资规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盘县来说,保持投资强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一是不断完善招商引资机制,营造“亲商、安商”环境,鼓励和吸引外来客商投资。2004年,引进项目22个,实际到位资金3.74亿元。二是积极做好重点项目协调服务工作,确保盘南电厂、响水煤矿、镇胜高速公路盘县段及县内大型煤炭焦化、洗选等在建项目顺利实施。同时努力实施好通乡油路、通村公路建设项目,提高地方道路通行力。三是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度,促进松河煤矿、万家口子电站、白鹤沟水库及柏(果)火(铺)公路、英(武)柏(果)公路羊柏段等重点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四是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化率,发展城镇经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资料来源于贵州新华网地方网群)

针对我县经济的发展,我个人并不认为通过加快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最好的发展模式。因为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能源,一旦用完就没有了,如果我们这代人把现有的资源开采完了,那么我们怎么向我们的后代们交待呢?这样岂不是抢了他们的饭碗。正如前面所说的盘县70%以上税收来源于煤电,一旦我县的煤炭资源开采完,我县将受到资源短缺的威胁,而且开采煤炭等这些矿产资源对环境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再说这样做也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以我认为适量的开采是必要的,但一定愚昧地、无限制地开采,其实发展生态经济才是长久之计,这样既符合生态发展的要求也不损坏后代的利益。

根据以上内容,我本人认为盘县今后的经济发展方向应该朝以下几个方面去发展:

一是攻难点,切实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是抓重点,大力加强优势产业的发展。

三是加强小城镇建设,带动农村经济结构的升级。

四是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努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五是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减少环境污染,全面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六是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

七是积极发展交通运输业,增强公路运输能力。

贵州保险发展研究 篇5

本文分析了贵州保险发展现状,对比了其与全国及部分东部省份之间的差异,对提高贵州保险密度提出建议。

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今后贵州保险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一、贵州保险发展现状

(一)贵州保费收入与保险赔付概况

随着贵州经济的发展,贵州保险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贵州保费收入从1980年的0.03亿元增长到的95.23亿元,增长了3174.3倍,平均每年增长超过30%,远超同期贵州GDP年均增长率9.5%的水平。

1980-20间,贵州保费收入总额为524.54亿元,其中到年占449.41亿元。

20后贵州保险步入了一个新的台阶,保费收入增长迅猛。

保险公司作为经营、管理风险的机构,在有保费收入的同时,也有赔付支出。

从表1可以看到,保险赔付支出从1982年的0.01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31亿元,年均增长率达30.7%,与贵州保费收入年均增长率几乎相等。

从1982年到2009年贵州保险赔付支出总额为184.94亿元,其中年到2009年的总额为153.44亿元。

其中各年的赔付率如图一所示,以前总体上比较高,赔付率几乎都在40%以上,有点年份甚至达到了50%多。

而后的赔付率有明显的降低,维持在30%左右的水平。

特殊的是,由于遭到罕见的冰冻灾害,赔付率高达44.1%,但2009年赔付率又回落到了30%多的正常水平。

(二)贵州保险深度与保险密度概况

保险深度是指某地保费收入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反映了地方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如图二所示,从2000年以来,贵州保险深度总体上是在逐步提升的,从2000年的1.709%增长到2009年的2.466%,表明了随着贵州保险的快速发展,保费增长速度快于贵州经济增长速度。

保险密度指按当地的人均保险费额,衡量了国家或地区保险覆盖的程度。

由于保费收入与人口的变动,保险密度也是随时在发生变化。

如图三所示,从贵州保险密度为43.72元,而到2009年达到了250.9元。

同时,保险密度突破了100元,20突破200元。

从20起,保险密度增长一直保持在19%以上,于年到峰值的41.4%。

(三)贵州各地区保险差距

贵州各地的保险业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从表2可以看到,在到2008年这三年间,贵阳市的保费收入占贵州总保费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9.76%、40.72%、42.26%。

其次是遵义市,同期其相同比例分别为16.92%、17.62%、17.5%。

这两个地区将近占到贵州保费收入的60%,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贵州保险业地区发展的不均衡。

此外,除贵阳市的保险密度与保险深度保持相对一致外,其它地区的保险密度与保险深度存在“保险密度大,保险深度未必高”的现象,一个典型就是黔东南地区。

从保险深度看,虽然2006―2008年间贵州保险深度保持在2.166以上,但从表2中可以发现,高于贵州保险深度平均水平的只有贵阳,其它地区均未达到贵州保险深度的平均水平。

从起,贵州的保险密度为124元/人,20也只有贵阳市一个地区超过平均水平。

(四)贵州保险与全国及其他省份比较

贵州保险发展非常迅速,但与全国平均以及发达省份比较,仍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如表3所示,2006-2008年贵州保费收入占全国保费收入比重分别为0.53%、0.51%、0.45%,均不到1%。

同时,与东部省份相比,贵州保费收入的规模非常小,均不到江苏、广东的、上海、浙江的十分之一。

从保险深度来看,2006-2008年贵州虽然在不断提升,但是相对全国及东部省份来说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的。

从保险密度来看,贵州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与东部保险密度较小的福建相比,还不到其30%。

二、提高贵州保险密度建议

从上面分析中可以看到当前贵州保险密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更大。

保险密度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一个地区保险的发达程度,以及保险保障功能的发挥程度。

因此,为保障贵州经济平稳增长,充分发挥保险在贵州经济发展中的社会保障功能,提高其保险密度刻不容缓。

(一)公式分析

用 表示保险密度,GDP表示国内生产总值,gdp表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IC表示贵州保费收入,GS表示贵州保险深度,N表示人口。

存在以下等式:

正是因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低,所以贵州在与国内很多省份在保险深度相似的情况下,保险密度却有如此大的差距。

要提高保险密度就必须不断提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和保险深度值,同样的在人口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提高保费收入,也有利于保险密度的提高。

因此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提高保险密度。

对上面公式进行取对数求导,得到

可以看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越快,保险密度增长的也越快。

因此要提高保险密度增长率,就必须确保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和保险深度的提升。

(二)影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因素

可以看到凡是影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因素的,都将影响着保险密度。

吴祥佑(2009)指出保险密度增长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拉格朗日生产函数关系为GDP=AKθN1-θ,转变为人均水平的表达式为gdp=Akθ。

其中,k表示人均资本,A表示技术进步因素。

因此影响人均gdp的因素有技术水平与人均资本量。

代入保险密度公式中得到ρ=Akθ*GS,两边取对数后求导得到:

即保险密度增长率有技术进步率、人均资本增长率、保险深度增长率三者共同决定。

(三)提高贵州保险密度措施

从上公式中可以看到要提高贵州保险密度必须加大技术进步、增加人均资本投入及其提高保险在整体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结合贵州省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提高贵州保险密度。

1、加快科技发展。

科技进步有利于经济的增长,从而提高贵州保险密度,关键在于加大对研发经费的投入。

近年来贵州科技研发经费保持了一定增长速度,但因基数过低,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仍然偏低。

因此根据当前贵州的实际情况,除依赖政府投入外,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坚持多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模式,激活企业科技投入的动力,推动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2、提高人均资本量。

就省内而言,通过加大政府的投资,以及转变人们的消费习惯,将消费转变为储蓄,开发更多的投资项目,以增加贵州本省的资本积累。

积极向省外寻求帮助,通过出台更多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来吸引省外资金。

此外,通过建立完善资本市场体系,通过直接融资来增加贵州资本量也是十分重要的。

3、提升保险在贵州经济中的地位。

韩雯、张红梅(2008)利用计量模型,研究了贵州省保险业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并将成为重要的区域经济增长因素这一趋势。

加快贵州保费收入增长速度,应从供给两方面着手。

一是要加大保险的宣传力度。

在贵州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保险相关知识的宣传,让人们了解到购买保险也是一种投资,纠正人们长期以来所形成“保险都是骗人的”这种错误偏见,从而增加贵州的保险市场需求。

二是加大险种的开发。

贵州是一个农业人口占据绝大部分的多民族聚居的省份。

贵州农业保险尤其是农村养老保险方面的发展几乎处于空白,可通过开发属于贵州特色的险种来增加保险供给。

同时要吸引更多保险公司在贵州设立分支机构,增强贵州保险市场的竞争力,从而降低保险费率,让更多人能够享受保险带来的经济实惠。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学院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吴祥佑.我国保险密度空间收敛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9(9).

[2]韩雯,张红梅.贵州省保险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特区经济.2008(7).

[3]葛晋.我国保险业发展对策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8).

[4]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宏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贵州旅游发展对策【2】

【摘要】文章概述了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旅游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对策:树立旅游大管理意识;加强旅游宣传促销力度;突出旅游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旅游精品。

【关键词】区域旅游;贵州文化;内涵;对策

贵州素有中国“公园省”之称,山川秀丽,气候宜人,食品丰富,具有发展旅游业非常优越的条件。

一、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截至一季度,贵州省接待旅游者人数3158万人次,同比增长33%;旅游总收入276亿元,同比增长36%。

根据抽样调查,一季度贵州省接待游客停留时间增加,接待过夜游客人数同比增长10.14%,高星级酒店平均出租率高于70%,贵阳主要旅行社接待团队及游客数同比增幅21%。

在出游目的上休闲度假旅游占30.6%,乡村旅游占22.9%,商务旅游占11.8%,生态旅游占7.7%,文化旅游占6.6%。

随着贵州省不断加大冬季旅游促销力度,丰富冬季旅游产品,推出冬季旅游优惠奖励政策,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有效预热和拉动了省外客源市场,客源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据抽样调查,一季度外省入黔游客人数占接待总人数的35.93%,同比增长16.96%,排在前10位的客源省份分别是重庆、四川、云南、湖南、广东、广西、浙江、湖北、山东、福建;同时客源市场半径不断延长,内蒙古、黑龙江、陕西等省成为贵州省新的客源市场增长点,标志着贵州省旅游市场辐射面日益扩张。

旅游正在成为贵州省的支柱产业。

目前,全省重点景区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张。

数据显示,目前贵州省已开展经营或已进行规划的有477个旅游区(点),其中有世界自然遗产1处,国家5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20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5个;全省旅游星级宾馆饭店数量达240家、旅行社达194家、旅游定点接待汽车810辆,旅游直接从业人员7万余人。

二、贵州旅游业当前存在的问题

1、观念滞后、体制创新不足

贵州宏观管理部门对全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缺乏统筹规划,对旅游市场需求特点缺乏科学分析和了解,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项目建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无规划开发、无序开发、低层次开发问题严重,致使贵州旅游资源的优化结构与整体优势较差。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实现贵州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拉动贵州旅游经济必然首先要求观念的转变、体制的创新。

贵州面对开放、多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显然还未完全打破陈旧的发展观念及模式,在旅游市场培育方面并未形成足够的认识和创新的思维,大旅游产业观念还未真正树立。

2、旅游形象定位不明且宣传力度不够

所谓旅游形象,就是指旅游产品及服务等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整体印象,正确地确定目的地产品的旅游形象有助于旅游业的成功发展、带动旅游经济提升。

许多著名的旅游国家或地区成功之处就在于其鲜明的旅游形象定位。

贵州旅游业逐步认识到旅游形象定位的重要性,所以自旅游事业开始起步,就尝试为贵州的旅游形象进行定位,也希望通过这样的定位,为旅游宣传找到一个突破口。

于是八十年代中期,贵州提出了“探溶洞奇、观瀑布美、享民族情”的宣传口号,旅游定位是“山水风光与民族风情相结合”;大家都说贵州的旅游资源比起云南、广西毫不失色,但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让广西俨然成为老大;“七彩云南、旅游天堂”、“第一春城”的口号撑起云南热火朝天的旅游事业。

但贵州始终没有找到明确的旅游形象定位,许多景点还处在养在深闺人未识阶段。

20在贵州举办少数民族运动会是贵州省历史上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民族体育盛事,来自全国各地的贵宾、民族体育选手、各方人士及广大游客将齐聚贵州。

这既是一次盛大的体育赛事,更是一次民族大团聚的盛会,也是贵州旅游行业优化产品、提升服务、展示形象、开拓市场的难得机遇。

借助此次盛会的`影响力和推动力,强化“以游客为中心”的思想和服务理念,提升了贵州省作为重要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

3、缺乏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性

众所周知,贵州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拥有神秘壮美的自然景观,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舒适宜人的气候条件以及悠远丰富的历史文化。

但可惜的是贵州在发展旅游业,塑造旅游形象过程中更多的是强调丰富的自然资源,却忽视了深层次挖掘资源的文化性。

这也是我们和旅游业发达省份产生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

贵州很多旅游景点本身就具有唯一的文化内涵,这就是贵州旅游资源的核心竞争力。

如,人文旅游资源,清朝的郝家湾(思南县)民居使中国延续几千年的风水,在此得以绝妙的应用,而且至今完好存在。

安顺的屯堡就像一颗棋子,被600年前的朱元璋钉在贵州高原。

600年后,任凭时光的打磨,他们仍然顽强地保留着祖先的生活传统、服饰及语言腔调。

大方县城郊的奢香夫人墓,奢香是明代贵州着名的彝族女土司,洪武初年代夫袭贵州宣慰使职。

对沟通内地与边疆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积极作用,为加强彝汉人民的团结、密切西南地区与中央政府的关系贡献卓越。

兴义的何应钦故居,何应钦代表政府在南京接受日本侵略军递交的投降书。

一度任国民政府政府国防部长、行政院长。

佛教旅游资源,铜仁的梵净山有一块奉万历皇帝的诏令而专门竖立的石碑。

碑文中写道:“此黔中间之胜地有古佛道场,名曰梵净山者则又是天下众名岳之宗也。

”产品旅游资源,已有800多年的历史的茅台酒是世界三大名酒之一,19,茅台酒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享誉全球;先后十四次荣获国际金奖,1949年的开国大典,周恩来确定茅台酒为开国大典国宴用酒,从此每年国庆招待会,均指定用茅台酒。

红色旅游资源,贵州是中国革命由挫折向胜利的转折之地。

中央红军长征在贵州转战的历程中,留下了大量的革命文物和遗址。

如,遵义会议会址、乌江渡口、娄山关战役等遗址。

4、对于喀斯特地质景点的宣传过于专业化 贵州旅游宣传的重点之一是放在喀斯特地质地貌上,但喀斯特地貌广西桂林显然名气比贵州更大,而且在市场运作上比贵州早,所以在中国旅游市场上提到喀斯特地貌,旅游者首先想到的是广西桂林。

贵州在把喀斯特地质地貌作为旅游产品推向市场时,其宣传上不但没有特色,还用了一堆科学但不营销的词,让不是专业地质人员的消费者理解起来一头雾水。

譬如:“中国最大的岩溶分布区,发育于地表的石芽、漏斗落水洞、竖井、洼地、峰林、峰丛、天生桥、岩溶湖、瀑布、跌水、带状分布的石林,与发育地下的溶洞、暗河、暗湖、伏流等纵横叠置。”于是消费者把复杂问题的理解简单化,其结果就是贵州的喀斯特地质地貌等同于广西桂林,去了桂林就没必要再看贵州了。

其实,贵州独特的喀斯特地质地貌构建了自己的自然生态特性。

森林茂密,在贵州境内有珍稀植物70种,其中有一亿八千万年前与恐龙同生共荣,享有“活化石”盛誉的桫椤;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在威宁素有“鸟的王国”之称的草海,共有鸟类100余种、珍稀鸟类70余种,特别珍稀的鸟类有黑颈鹤、灰鹤、丹顶鹤、黄斑苇雉、黑翅长脚鹬和草鹭,还有大量的大雁和野鸭,是世界人禽共生、和谐相处的十大候鸟活动场地之一,在冬春可以吸引对鸟类观察感兴趣的旅游者;山高水长,是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

贵州境内河流密布,富足的水系孕育了独特而丰富的漂流旅游资源,目前全省已开发漂流河流27条,漂流总里程353.3公里,漂流点60多处。

但这些优势应与粗犷的山地文化及古朴的民俗、时尚运动项目组合进行促销,譬如,漂流、泅渡、高山速降、高山滑索、攀岩、森林障碍挑战赛等运动与神秘的山地文化、生态旅游及当地独特的地质资源的组合,使每条旅游线路都有自己的营销定位及品牌,这样才能吸引喜欢生态游、热爱漂流及时尚运动的消费者一次又一次的购买贵州的喀斯特地质地貌旅游产品。

三、在新形势下促进贵州旅游业发展对策

一个产品如果就产品买产品是不会引起消费者的关注的,在市场运作中是不会取得成功的。

贵州旅游业在营销运作中,没有自己的营销支点,大自然赋予的自然旅游资源与周边省份的自然旅游资源在特色上不能有效的区隔。

历史文明、民族文化、佛教文化、酒文化及红色旅游产品等与周边省份相比,文化主线不突出。

但贵州旅游资源的丰富性、特色性,为把贵州旅游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支柱产业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条件。

贵州旅游业还未发挥出应有的产业优势,经济效益的获取也远未达到预想目标。

因此,贵州旅游业在新的形势下,应抓住机遇,顺势而为,突破障碍,充分发挥贵州的旅游资源优势。

1、树立旅游大管理意识

贵州要加快发展旅游业就必须对旅游业实施全面、全方位、权威性的管理,覆盖全行业,对市场的多层次发挥作用,形成调控体系,实现由单一部门管理旅游向相关部门共同管理旅游的方式转变。

旅游的综合性和依托性使行业跨度大、行业界线模糊,旅游市场管理涉及的管理部门多,旅游管理部门不可能包揽其它管理部门的职能,对旅游市场的有效管理必然是一种联合管理,应处理好旅游管理部门与相关部门管理的关系。

相关部门必须把涉及到本部门旅游方面的管理作为自己份内的事来抓、职责到位,形成有效的旅游管理体制。

2、塑造旅游形象,加强宣传促销力度

尽管贵州在塑造旅游形象的道路上走得很艰难,而且成效甚微。

但笔者认为贵州还是必须坚持塑造出一个鲜明、易记的旅游形象,因为形象树立对于贵州旅游持续发展的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发现几乎所有旅游业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在旅游开发时都是追求一种将整体而非若干景点作为旅游吸引力因素来推动市场,依靠形象吸引旅游者前来旅游。

贵州过去塑造的旅游形象、打出的宣传口号变化太多、特色不明。

如今贵州旅游形象定位应站在全国这个角度,从旅游者心理感应和市场需求的角度来考虑,贵州旅游形象设计既要符合自己的资源特色和历史文脉,又要对市场有吸引力。

在对外进行旅游宣传时,应在建立一个总体旅游形象的基础上再针对客源市场的特征予以区划。

如贵州的总体旅游形象可定为“神奇多彩贵州风”,然后针对沿海地区推出“原生态自然风光、五彩民族风情”形象;对中原市场推出“绿色喀斯特王国、秀美山水之乡”形象。

诸如此类,让贵州首先在世人心中留下一个深刻旅游形象后,又在不同的客源市场拥有独具特色、不可替代的旅游吸引形象。

3、突出旅游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旅游精品

当前在文化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下,旅游经济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开发出的旅游产品档次和附加值越高,竞争力就越强。

贵州的旅游文化本底是丰富的,拥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特色文化资源。

但现在缺乏挖掘、整合及宣传。

贵州可在红色文化、古镇文化、夜朗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屯堡文化、酒文化等方面深度挖掘,让贵州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内涵紧紧缠绕在一起。

在挖掘整合基础上,要将贵州旅游文化性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推广出去。

其中,举办文化节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文化节是结合地方特有人文资源与文化资产所举办的节庆活动,唤起民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更成为观光客的主要吸引力,年中国?贵州黄果树瀑布节所推出的大型民族歌舞“多彩贵州风”就是一个成功的示例,它为贵州旅游注入了厚重的文化元素,提升了贵州旅游的文化和品位,但该节目在画面精致性、市场运作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

要想打造贵州旅游品牌,提高贵州旅游经济效益,仅凭一个黄果树瀑布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我们贵州拥有一批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具有吸引力、竞争力的高品位旅游产品。

【参考文献】

[1]张忠元,向洪.旅游资本[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程世红. 对发展贵州旅游业的思考,.8.

[3]魏小安.中国旅游业新世纪发展大趋势[M]广东旅游出版社,.

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发展方略 篇6

摘要:贵州省是西南地区一个落后的省份,其经济水平始终处于全国最低层。其独特的自然条件与地理状况,使当地的经济格局具有地域特色,经济发展同时面临机遇与困难。本文根据区域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贵州经济水平落后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点解决问题的建议与办法。

关键词: 贵州 区域经济

地理条件 发展方略

1.贵州经济现状

贵州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位于云贵高原东部,省会是贵阳,东毗湖南、南邻广西、西连云南、北接四川和重庆。面积约17.6万平方千米,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8%,共有9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88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37.9%[1,2]。

大多数人对贵州的认识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能源、原材料加工业等重化工业,极大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增长,改善了地区人民的生活,贵州的经济面貌也因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与周边省区乃至西部省区的平均水平相比,贵州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差距却在不断拉大。与此同时,贵州当前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矛盾与问题却更加突出,如:收入分配秩序问题,“三农”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水平低,经济结构不合理,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加剧等等[3-5]。

总体来说,贵州一直处于一个经济欠发达、欠开发的状态。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社会发展滞后,人均水平低;二三产业不发达,结构产业低;区域发展不平衡[6,7]。但是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发展,贵州特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区域经济特色,即,以贵阳为中心的“中心——外围 ”的空间结构型式。交通便利,经济发展的基础好的省地市往往为经济政治中心,而经济次发达县市主要分布于各地州市政府所在地和贵阳周边,经济欠发达县市有主要位于贵阳市和遵义市发达地区的外围,这些区域与贵阳市和遵义市的经济联系密切,体现了经济空间上明显的集聚和扩散效应,黔中经济区地雏形基形成。在之外的区域是众多的经济落后区域,主要分布于毕节地区、黔西南州、铜仁地区、黔东南州等地,这些区域由于区位条件差,交通不便利,工业基础薄弱[8]。

并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分布上也有明显差异,主要沿交通轴线延伸的特征明显。高速公路、铁路线等主要交通轴线通过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而经济落后区域往往都缺乏重要的交通干线,交通闭塞。如经济发达、次发达区域和欠发达区域相对集中的区域往往都有相应的交通干线通过,而毕节地区、铜仁地区1和黔东南州这些经济落后县市数量多、所占的比重大且集中连片的区域, 这是贵州当地的一句谚语,主要反映当地的天气状况、地理特征以及经济水平。 贵州的省情是“欠开发,欠发达”。基本没有交通干线通过,交通极为不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分异沿交通轴线延伸的特征明显,也反映了交通对经济发展影响和限制作用明显[9,10]。2

因此,贵州省特殊的地理条件,使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表现出了整体水平低,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明显,经济发达地区的数量少,经济落后区域的点多面广,落后地区的比重大的特点;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形成了以贵阳为中心的“中心 —外围 ”的空间结构形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分异沿交通轴线延伸等明显特征。各地(州市)的政府所在地都是经济水平发达地区和次发达地区,经济整体实力比较强,往往都成为了区域的经济中心和增长级。

2.贵州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

根据区域经济学提出的:经济区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经济活动所自然形成的,其范围所遵循的是经济原则(成本-收益)。其变动的原因是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交通等因素[11]。区域经济活动的直接因素是生产要素,由于资本、劳动、技术、可移动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可以在不同区域间移动,因而各地都可以得到要素的供给。但是,区域要得到外地的要素,需要支付额外的成本——称为空间移动成本。因此,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区域,获取这些可移动资源的成本是不一样的。根据冰山”运输成本理论,那些地处偏僻的区域就要为获取这些生产要素支付更高的空间移动成本。

对于贵州目前的所处的经济发展状况,毫无疑问,交通因素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贵州是全国唯一不临海、不临江、不临边的省份,无法形成“区域中心城市—港口城市”的双核经济区域。贵州同时也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高山阻隔,交通欠发达的状态,大大增加了空间移动成本,即运输成本、时间成本[9],大大降低了其经济贸易水平,阻碍经济的发展。

既然是由于地理条件的原因,导致的交通状况相对落后,那么改变空间组织形式,才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具体来说,“点—轴”模式是贵州最有效的经济空间组织形式,综合考虑贵州各地州市的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度、资源富饶度、经济发达度以及综合实力与辐射能力,可以黔中经济区位为中心,以交通干线为轴线,以贵阳、遵义、安顺为一级开发点,以六盘水市、毕节市、都匀市、铜仁市、凯里市、兴义市等为二级开发点,以“点—轴”开发模式推动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优化,加快落后地区的经济的发展,推进贵州省区域经济空间合理布局。目前正在建设中的“贵安新区”能很好的反映黔中核心经济力量的大力发展④。

从长期来看,决定一个区域经济增长的是区域供给状况。区域供给有二大因素:环境和要素。其中,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人文环境;要素包括劳动、资本、技术、自然资源等。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不同,如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水利资源、土特产品等存在很大的差别。贵州有着特殊的地理风貌,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气候,但是劳动力低下,资本薄弱、技术落后等等,环境与要素的不统一,使区域供给状况差,无法带来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萨缪尔森“冰山”运输成本理论指出货物价值在运输的过程中逐渐消失,转化为运输成本。

④贵安新区:贵安新区是西部大开发的五大新区之一,是2012国发2号文件中提出实现贵州后发赶超和跨越发展的主战场。贵安新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和安顺市之间,规划定位为中国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

3.关于贵州经济发展的几点想法

对于贵州来说,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同时具有不利的地理位置,资本、技术的薄弱,结合区域供给因素和经济增长的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发展。

3.1.各主要城市区域发展布局

贵阳城市经济圈及安顺市——加快打造以烟草、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磷化工、铝工业、现代中药、特色食品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都市型经济中心区和产业集聚区;推动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加强工业园区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建设发展总部经济,促进金阳新区开发开放。

毕节地区、六盘水市、黔西南州——围绕能矿资源开发,加快发展能源、以煤化工为主导的优势原材料等优势产业,重点建设一批电力、煤及煤化工、黄金等工业项目和循环经济生态型工业示范基地。

遵义市——加强与成渝经济圈、贵阳城市经济圈的联合与合作,重点做大做强名优白酒⑤及特色食品、能源、原材料、机械电子、家用电器和竹纸一体化等优势产业。

黔东南州、黔南州及铜仁地区——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加快发展特色食品、民族药业、林纸一体化、特色农产品加工等绿色产业和水电、特色矿产资源加工。

3.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实施创新驱动

贵州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障碍,旧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移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区域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如电子商务)带动。创新驱动是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要求,是加快转变贵州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力量。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开启迈向科技强国的新征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贵州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后起力量,必须充分发挥这一战略作用,后发赶超。

3.3.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出了重大战略判断,即,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12]。邓小平曾经对于改革战略格局做出部署,即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地,贵州作为一个内陆省份,现在仍然处于相对封闭状态,面临着一个“走不出去”和“引不进来”难题。走不出去,即其所拥有的丰富的资源出不去,农村剩余劳动力出不去(即使出去,由于缺乏相应技能,只能处于3下游产业);引不进来,即,投资薄弱,外来资本进不来,先进技术进不来,使得资源利用率低下。这是由于政治行为对于区域微观经济的干预太强。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定位有利于人们从宏观上正确把握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更好的作用。同时扩大对于周边省份,⑤贵州省遵义市仁怀盛产美酒,其中茅台酒最富盛名,是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齐名的三大蒸馏酒之一,是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该地区的酿酒业发达而又特色,还有镇酒、习酒等等品牌。沿海发达省份,以及外国资本的开放程度,使更多的资本,技术,先进管理理念走进贵州,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利用好这些经济要素,带动地方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3.4.着力解决“三农”问题

贵州省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农业省,农民占贵州总人口数的绝大多数,农业发展面临世界级的发展难题,农村发展同样缓慢。贵州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进入了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贵州特色新型农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进入了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关键阶段。扩大内需,最大潜力在农村;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因此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权,保障农民民主权利,把农业产业化,乡村城镇化和工业园区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有机整体置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协调推进[13]。

3.5.实施旅游发展带动战略(突出民族特色)

旅游业可以作为一张经济名片来用。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民族特色可以作为其旅游业发展的内涵式支持,促进人文旅游与自然景观旅游发展同步,进一步扩大第三产业。旅游业应放在贵州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考虑[14]。首先,政府主导,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其次,加快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管理,以招商引资为重点,进一步创新旅游产业开发的投融资机制,同时加强旅游促销,提高贵州旅游的市场知名度和认可度。建设旅游大省、大力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坚定不移地实施旅游精品战略,转变旅游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省旅游业实现大突破、大跨越、大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提供重要产业支撑。

参考文献:

[1]中共贵州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情教程[M].北京:清

华大学出版社,2009 [2]贵州省统计局.贵州六十年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3]陈厚义,刘斌,等.贵州经济发展战略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009(5):58-61 [4]龙拥军.贵州省区域经济现状分析 [J].贵州省教育学院学报,2003,14(2):

85~90.[5]刘带春.当前贵州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J].贵州社会科学,2003(5):26-28 [6]陈卫椿.对贵州经济发展问题的几点认识[J].贵州社会科学,1995(5):36-40 [7]张景宽.贵州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科技信息,2009(24)[8]陈群利,王红.贵州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分异格局研究[M] [9]史明华.贵广高速公路对贵州区域经济影响力及利用研究[M].贵州大学硕士

学位论文,2008 [10]汪霞,汪磊,王志凌.基于时序主成分分析的贵州省经济发展态势研究 [J].

理工大学学报,2006(8):150~152.[11]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第3版)[12]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

[13]杨晓莉.贵州“三农”问题根源及解决措施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8

贵州经济发展模式 篇7

高等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专业性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力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音乐学(musicology)是高等音乐教育中开设最为普遍的一门专业学科,是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具备相应的音乐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主要从事音乐教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但它在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中的发展时间并不长,1954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率先设立音乐学专业,两年后,中央音乐学院设立音乐学专业,其它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的建立都较晚。比如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分别于1978年和1980年设立了音乐学系,武汉音乐学院于1986年成立音乐学系。而天津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等,则都是在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之后才逐渐挂牌成立了音乐学系。在贵州,现目前开设有音乐学专业的高校有十三所之多,除贵州师范大学在1985年比较早建立之外,其它院校都是在近十年内建立的,时间相当的晚。由此可见贵州省高校音乐学专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各院校都缺少经验,很多时候都只能向国内开设比较早的音乐院校借鉴办学经验,这些音乐院校虽说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专业人才,但音乐学依然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教学管理等各方面的制度建设等还未能达到完美,而且由于地域、学生等差别,贵州省高校音乐学院系借鉴来的经验自然也存在不少问题。

好在国家已于2010年颁布实施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了我国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的总体战略目标,明确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以及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因此,对于贵州省而言,音乐学专业的建立必须立足实际出发,以本地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位基础,根据自身的发展现状,结合贵州省社会经济发展人才的需要,最终建立起符合自身特点的音乐学发展模式。对此,本文先选取贵州省几所具有地域性代表的高校进行取样调查研究,以期总结出贵州省高校音乐学专业的办学现状和特点,并提出专业设置中共同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为贵州省高校音乐学专业特色化发展模式的可行性进行论证,一方面有利于形成民族地区音乐学专业的特色化办学,更好地传承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培养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实际的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也能有效提升贵州省音乐学专业在全国的核心竞争力。

一、研究过程与方法

本课题经过两年的时间,通过取样调查法、对比研究法、文献综述法等方法,选取了贵州省几所具有地域代表的高校,即黔东的凯里学院、黔西的毕节学院、黔南的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黔北的遵义师范学院和黔中的贵州师范大学,对其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运行计划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发现贵州省高校音乐学专业的发展现状存在诸多问题,有些问题具有共性,有些又有各自的特性,现将整理出的研究结论及其分析呈示如下。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办学模式呈现以“欧洲音乐体系”为中心的特点,较为单一,缺乏特色

通过对这五所高校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进行比较分析,可发现其课程设置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并且课程设置主要是以“欧洲音乐体系”为主。比如专业主干课程的设置上都主要是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声乐、钢琴、器乐、中西音乐史、民族音乐学概论、基础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复调、音乐美学、合唱与指挥等课程,这里面绝大多数都是以西方音乐为主体,只有少数有关本民族的音乐课程。这种“重西轻中”的音乐课程设置正如前文所说,并非只存在贵州省高校音乐学院系中,更是全国高校音乐学专业中普遍现状。因为音乐学是“泊来品”,自萧友梅先生成立上海国立音专时从国外吸收而来,之后在全国得以推广,并一直延续至今。它在高校中的广泛开设,为国家培养了许多的音乐人才,也推动新中国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久而久之日益显现出了很大的弊端,即长期的这种以西方音乐体系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使人们对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了解甚少,已经破坏了我国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能适应当前我国音乐教育的基本精神和目标,致使当下很多国人对于自己本民族的音乐文化知之甚少,而对西方音乐文化则熟悉亲密,一味崇拜西方的音乐文化,而贬斥本民族的音乐文化,这样一来国家的民族文化传承就无从谈起,也就会失去了本民族的文化根基。1因此这样的办学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必须予以改变。然而对于贵州省这些高校而言,要打破“重西轻中”这种情况,必须先理清出原因所在,而后才可能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那么原因到底有哪些?笔者以为主要存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贵州省高校音乐学专业设置时间短、缺少办学经验,很多时候都只是照搬一些音乐院校和老牌院校的专业设置,没有思考总结适合自身发展特色的办学模式,导致呈现较为单一且相似的课程设置;另一方面是国家教育部门的指导也在强调“西方音乐体系”的教学,这在2010年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所研制并实施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中第三部分“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中表现十分明显,许多院校简单的按章办事导致课程设置几乎完全一致。因此,针对上述原因,笔者觉得《方案》是一个框架性的指导意见,我们应当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在借鉴与消化西方音乐学学科体系理论的同时,建立符合贵州省音乐的发展历史、音乐文化的发展现状的教学体制。在我国现有音乐学的专业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以及学制的设定和课程的设置上,建立起特色的音乐学教学模式。

(二)办学条件较为落后,教学设施设备不够齐全

音乐学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培养的主要是基础教育音乐老师以及一些社会音乐工作者,要求具备扎实的理论素养和较为全面的综合音乐技能,不仅要能唱、能跳、能弹、还要能够写、能教。而这就必须为此提供相应的音乐教学设施与音乐教学设备,通过对这几所高校办学条件及相关设施设备的调查,除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较为完善之外,其余四所高校因招生规模与相关经费投入等因素的影响下,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足。一方面体现在琴房较少或是数量够多但质量比较差,另一方面则体现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育设施的配备不完善,有些甚至没有。比如遵义师范学院,从本部校区来看,虽说琴房有将近两百来间,从总体数量上看在这几所高校中还是很有优势的,但是从学生人均保有量看就不怎么好了。因为有一部分琴已经陈旧、老化,琴的音准、音色都比较糟糕,甚而至于有些按键都已经损坏。因此,学生们实际能使用的琴是比较少的,加之还要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共用,这样一来琴房就更为紧张了,严重影响学生们学琴的质量。另外,这四所高校中,虽都开设有电脑音乐制作课程,但是据调查真正拥有专门电脑音乐制作教室的却没有,这些已经严重影响到教学的实际需求。

(三)专业课课时所占比率偏低,影响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

在对这五所高校最新人才培养计划的研究对比时,发现各院校对于专业课相对来讲不是很重视,这里所指专业课包含了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两大类。以下是对这五所高校专业课课时的调查之后所得出的数据结果: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专业基础课816学时,占课内总学时数(2488学时)的32.8%,专业主干课252学时,占课内总学时数的10.13%,专业拓展课234学时,占课内总学时数的9.41%,总计占课内总学时数的52.34%;贵州师范大学专业必修课1104学时,占课内总学时数(3440学时)的32.09%,专业选修课1536学时,占课内总学时数的44.65%,总计专业课占课内总学时数的76.74%;凯里学院专业基础课608学时,占总学时数(3412学时)的17.82%,专业必修课352学时,占课内总学时数的10.32%,专业方向选修课448学时,占课内总学时数的13.13%,总计专业课占课内总学时数的41.27%;遵义师范学院专业必修课1008学时,占课内总学时数(2550学时)的39.5%,专业选修课566学时,占课内总学时数22.2%,总计专业课占课内总学时数的61.7%;毕节学院专业必修课1078学时,占课内总学时数(2480学时)的36%,专业选修课180学时,占课内总学时数6%,总计专业课占课内总学时数的42%,但对照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中关于专业课设置的要求,各类课程的课内总学时为26002800学时,专业课程为1900-2100学时,必修课约1000-1200学时,占总学时数的38.4%,选修课约810学时,占总学时数的32.3%,专业课应该占总学时数的70.7%;相比而言,除贵州师范大学的专业课开设学时满足国家教育部课程指导方案的设置要求,而其它四所学校的课程设置都没有达到教育部的课程设置的要求,整体而言专业课课时占有比率偏低,主要原因还在于通识教育课所占比例偏大所造成的。

(四)师资力量建设有待加强,高职称、高学历层次教师偏少,且以年轻教师居多,教学经验不足

通过对贵州省这几所高校师资力量建设情况的调查,发现各高校教师都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比如多以年轻教师居多,且高级职称、高学历层次教师比例偏少,女教师比例过高等等。下表是对这五所高校教师的高职称与高学历层次情况的调查研究结果:

根据上表可看出各学校高级职称与高学历人才的所占比例,除贵州师范大学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所占比例稍高之外,其余都比较低,尤其是凯里学院在高职称教师方面所占比例仅有18%,而在高层次人才方面博士学历的教师更是少得可怜,五所学校中有三所现目前还没有,所占比例很高。由此可见贵州省高校教师的整体师资力量还比较弱。师资力量一直以来被视作一个高校办学水平高低衡量的关键因素,也是制约学生成才的关键点,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由于各方条件的限制,贵州省本土的相关高级人才较少,目前阶段还需要大量引进高职称、高学历的人才,2013年,贵州省政府出台了《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加快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和《贵州省“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实施办法》,省级财政每年统筹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专门用于人才引进和培养,相信能够有效提高高校的师资力量,帮助形成具有地区特色的专业办学模式,提升我省高校音乐学的竞争力。

(五)民族性音乐课程有所涉及,但没有形成办学特色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所提出的:“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贵州省高校虽然拥有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与自然条件,但还在尝试开发利用这些丰富和宝贵的音乐文化资源来办出符合自身特色的高等教育,还没有形成独有的“办学理念和风格”。现对这五所高校音乐学专业开设地方民族音乐课程情况的调查结果梳理如下:

凯里学院在选修课上开设了民族特色类通识教育课,在专业限选课上设立有民族民间音乐选修,在专业教育实践环节中开设了一个星期的艺术采风实践,用来专门收集黔东南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资源;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在专业拓展课中开设有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独山花灯》与《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在实践教育中开设了一个星期的音乐采风实践课;

毕节学院在专业选修课程中则开设了《贵州民族民间音乐概论》和《黔西北音乐民俗》两门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

贵州师范大学专业选修课中则开设有《贵州民歌歌唱与研究》《贵州民族音乐历史与文化》《贵州少数民族器乐与研究》《贵州地方戏剧戏曲》等一列地方民族音乐课程;

遵义师范学院则没有开设任何一门地方民族音乐课程,也没有相关的音乐采风实践课。

从以上可以看出贵州省绝大部分音乐学院系都开设有地方民族课程,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性特色,这一方面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地方特色音乐学专业的建立。但有些遗憾的是,各学校都将民族音乐课程设置为选修课类别,以“学期考查”为评价机制,该类课程在整体的专业课程中仅仅只是“一碟小菜”,并没有给予重视。主要原因一是各校思想观念中还未意识到地方音乐课程的开发与教学的益处;二是地方音乐资源多为口口相传,有的已经鲜有传承,缺乏系统的整合,导致教学资源缺乏。

(六)各校均开设有教师职业化课程和教育实践教学环节,但学时设置缺乏合理性

分析这五所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可以发现各校都非常重视教师职业化课程的教育,都设置了时间和课时都很明确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师口语、教师三笔字、音乐教学法、现代教育技术等教课程,教育实习、毕业论文与音乐会展演、艺术考察等实践教学环节也都有设置,但教学时间与学时数目存在明显不同。如下表所示:

通过上表可明显发现,教育实践教学环节开设时间都是一致的,但学时数与教师职业化课程的教学时间、学时数都存在明显不同,尤其是在学时数方面差异比较大。这也从侧面看出各学校在这两方面存在着不同的人才培养方式以及投入比重,有的倾向教师职业化技能的培养,有的又重视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但从音乐学专业所培养的人才要求来讲,笔者觉得这两方面都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应当加大在这两方面的学时比例,除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课程课时设置整体较为均衡之外,其余各校都不均衡,其主要原因在于各院校在教学定位中过于强调学生的通用能力或就业实用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

三、结语

贵州经济发展模式 篇8

【关键词】实践教学;运行模式;旅游专业

贵州以其特有的地势与气候,发展起拥有自己独特文化的旅游产业。贵州旅游在不断的发展中,急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旅游人才。

对高职旅游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一直是旅游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贵州的高职旅游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应当是什么?如何创建新型的实践教学方式,提升现有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本文以贵州的旅游教育现状,将其与贵州高校旅游教育现状结合,客观分析了其优越性与所存在的问题。

我们结合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和职业学院旅游类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实际,以贵州职业院校为例对旅游类专业实践教学现状进行初步分析,对高职旅游类专业实践教学运行模式进行相关研究,提出贵州高职旅游类专业实践教学运行模式,以和大家进行学习沟通,以为高职院校提供借鉴.。

一、高职旅游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实践教学在现代高等教育的教学实施中,具有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它是通过实验、实习、专业实践等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实现学生应用知识、掌握技能、熟悉未来职业及获得新知等教育目标的教学形式,也是遵循现代教育基本规律的有效教学手段。

高职教育要注意高等性和职业性并重,既不同于传统的高等教育,又不同于初、中等的职业教育,高职教育应培养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宗旨,致力于基本完成将自然人转变为职业人的任务。高职教育特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的特点就是特别强调实践性教学,实践教学处在高职教育的中心地位。

旅游专业本身是一个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具有明确的行业指向性,主要为旅行社、酒店、旅游景区以及旅游行政单位和外事接待单位培养专业操作技能熟练、适应面较广的专业管理人才。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实践教学具有与理论教学一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践环节的设计不仅是为了服务技能和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更是为了学生今后能真正胜任旅游行业的管理工作,同时也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与加强。

高职旅游专业必须加强实践教学。我国高职旅游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必要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较高素质水平的,能够适应时代需要,在地方基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类旅游企业从事服务或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高职旅游专业教育关键.就是在整个教学环节上能否真正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职业能力,要保证专业实践课有足够的课时,更要保证学生实践课真正的实践性,切实抓好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把演示性、验证性实验转化为学生自己设问的实际操作性实验。要把学生的基本技能实训与学生职业资格证相结合,把专业感性实习与岗前培训相结合,把毕业实习与课题研究或企业的技术改造、技术革新、管理创新等项目相结合。

二.贵州高职旅游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是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点决定了实践环节在教学中具有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对于处于发展中的贵州高职教育更是尤其重要。当前贵州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有:

(一)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安排不合理

旅游专业实践性教学形式单一,技术手段落后,与旅游企业实际工作差别很大。简单操作技能的训练是现在很多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在实践课上所学的内容,这直接影响了学生技能掌握的内涵。如酒店技能训练,中专生所应掌握的摆台、席间服务、铺床、前台服务等最基本的技能仍是很多院校实习实训的全部内容。在实践教学安排上,实习仍沿用普通高校做法,在第三学年的最后一个学期才安排专业实习,但由于企业不配合,学校不重视,并未达到真正实践的目的。一方面,学生在实习单位充当“廉价”劳动力,无法进行管理实习或换岗实习;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并没有掌握好实际的服务技能,使实习流于形式,收效甚微。这与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极不适应。

(二)实训师资不够

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真正出过校门,多数教师实践动手能力相对较弱,主动参加旅游实际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大部分教师与企业等用人单位联系较少。体现在实训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等授课方式上难度大、驾驭能力差。理论知识虽然较扎实,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却相对较弱。在教学时往往不能将知识讲透。

现有教师获得双证的以及在职进修的比例小,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教师队伍建设滞后于旅游业的发展。教师队伍梯队结构男教师少而女教师多;双师型教师少而理论型教师多;缺乏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教师队伍整体教学科研实践水平偏低。

(三)实训基地建设滞后。目前旅游专业实践教学主要有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两类。校内实训室由于资金、场地限制,没有高标准建设实训场所和添购设备。校外实训基地则数量极少,每年都有调整更换,尚未建立起长期的、相对固定的互惠互利关系,校企合作也仅限于表面的浅层次的基础之上,且可控性不强,校企合作关系非常脆弱。

(四).实践教学缺乏考核,没有对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

在课堂理论教学方面,学校大多都已建立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但对于实践教学缺乏科学、规范的体系标准。在具体实践教学中,考核评价标准不一,指导教师各行其是,使得实践教学的水平难以评价,这样也使实践教学的效果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对实践性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缺少一个系统、客观的对学生实践表现的评价标准。不少院校对实践性教学的评价标准单一,仅以实习单位评定、学生实习报告这两种形式作为评价的标准。在教学管理体制上,每学期和每学年的常规教学检查和相关教学表格的规定中,还在沿袭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的模式,不认可这种教学改革的模式,教师在接受教学检查时还要更换为原来的教学模式标准。

三、构建适应贵州市场需求的旅游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旅游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应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应用”为主线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进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我们认为贵州高职旅游类专业实践教学运行模式应当是:课程设置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强化实训实习教学实践、构建教学方式以实践教学效果为主的评价体系。

(一)课程设置以职业能力为主线

课程设置上突出职业性,才能体现出高职旅游教育的特色和生命力来。 以职业岗位需求为标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确定教学内容;在课程设置上突出职业性,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课程设置,必须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所谓职业能力不是指为从事某项职业活动时的操作或动手能力,而应该是为完成职业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全部内容。旅游专业目前的课程安排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含实训课)、专业选修课四部分构成。我们认为应当以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含实训课)和专业选修课为主,将认知训练与实际操作训练串联起来,在课堂教学时,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修养。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问题,将实用性贯穿到理论教学的全过程,既改变了枯燥理论教学传统模式,又增强了所学知识的实用性。

完善旅游专业实践性教学的课程设置:教师在教授理论知识前,先让学生对本专业.本课程有简单清晰的了解,帮助学生知识理解。学校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先安排若干学时的课程实践,通过参观、观看录像、实习等方式引导学生对专业及相关课程产生感性认识,之后再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的传达,最后再进行实践教学,这样一个实践——理论——实践的教学过程,能够帮助学生主动的吸收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立体地掌握所学知识。另外,学校需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适当地加大对实践教学课的课时安排。如在上酒店和旅行社方面的专业课时,可先安排学生到酒店和旅行社进行了解参观,再来进行知识讲解,然后再进行相关实践活动,最后回到课堂进行教学完成.调整专业教学计划与实践教学内容,对于旅游专业的教学培养方案,要注重设施实践教学环节,符合“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教学规律,在培养方案中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在实践教学的内容方面,要站在学生、学校、市场等几个方面来思考问题,根据市场人才需求等来调整实践的内容。

(二)强化实训实习教学实践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是高职教育的显著特色。因此,高职院校不仅要注重理论教学,而且要加强实践教学,让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

建立旅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要是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以及技术理论相结合的教学体系,要保证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开拓创新有所提高。要结合学生实际,适当的延长学生的实习时间,为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作良好的条件。还要对传统的专业实习计划进行修正,进一步丰富实习内容。旅游专业的教师要认识到实践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可以采用校外集中实习的模式,把实践教学完整安排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也可以采用分散式实习模式,把实践教学安排在几个分散的时间段里面完成。通过实践教学,给学生提供实现自身技能的方式,也能够让旅游企业从中选拔出合格的人才。

1.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室和稳定的校外实习和实训基地,是培养应用性旅游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除具备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应具备应用能力,特别是服务能力、旅行社及酒店管理能力和旅游企业软件使用能力。实训室可以为这些能力和技能的培养提供空间和条件,也只有经过实训室的初步培训,学生将来才能更好地适应具体岗位。进行校企合作,是世界各国职业院校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成功经验,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目标。对学校来说,通过校企合作,制定了既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又满足社会、企业人才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动了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通过合作教育,学生能力和素质得到提高,学生对行业和社会进行零距离接触,专业意识不断增强,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2.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机制。为此,学校一方面选派学生和教师到旅游企业参加工坚持以服务行业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地方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对人才的迫切需要,与旅游企业紧密联系,实行校企合作实习,了解企业运行动态,更新师生的知识,提高师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从社会广泛邀请相关专业的教师到学院任教,包括邀请旅游界的专家、企业家到学院进行授课或讲座。

3.针对旅游专业实践性较强的特点,部分专业课程也可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如模拟导游的考试形式可采用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的方法,笔试主要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以导游案例分析题、撰写导游词或学生用PPT制作情景交融的导游景点幻灯片等作为考核内容;口试主要考察学生的景点讲解及对导游过程中发生的突发事件与特殊问题的处理能力。

4.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以达到高职旅游专业教育的目标。建立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认识实习,巩固基础知识的教学方式.

5.课程认识实习,巩固基础知识

此阶段,实践的重点是让学生对今后的工作产生感性认识,同时也对专业知识进行认识。在课程实习期间,除了专业任课老师安排一定量的参观实习外,还要在假期安排在外集中实习。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进行:一是直接让学生到旅游企业,观察企业实际工作,另一种方式是建立比较稳定的认识实习基地,由各专业课程老师分别下到实地,各自就所讲授的内容制作出整套的实习项目,让学生带着这些项目参与实习。

6.旅游业是一个多变的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同样也在不断的变化,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势必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与时俱进,不可长期停留在原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走出去,请进来,创建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走出去,就是走向社会,了解各行各业的发展状况,了解本行业的发展方向。可以有目的地参观几个著名的旅游企业,为他们进行工作介绍和具体讲解工作过程等,锻炼并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请进来,根据专业的特点,采用各种方式请旅游企业领导或资深专业人士,管理人员来校作报告或讲课,向学生们介绍国内和省市现今旅游业发展的状况,介绍旅游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发展的经验。

(三)构建教学方式以实践教学效果为主的评价体系。

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要具有导向、改进、决策、激励等功能。学校要确立以职业能力评价为核心的人才质量评价观,采用多种考核评价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旅游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价。对教学效果的检验,应在传统的书面考试的基础上进行多元化探索。多进行实际技能测试,通过对教学效果评价方式的改变,反过来引导教学方式的创新,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引导学生实际参与,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既可以个人,也可以团队的形式开展,使学生在合作与竞争中展示自我,锻炼提高。可以学生的课程作品作为该门课程的教学成绩评定,如旅行社计调与实务一课,可以学生的旅游产品设计作为对教学效果进行检验,

将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指导老师的现场评价作为评价的基础,依照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运用情况以及实践技能的操作熟练程度、旅游职业道德等方面综合评定,给出学生的实习评定报告,以实现实践性教学目标,培养旅游专业“适销对路”的高素质人才。

注重旅游专业实践性教学的评价

将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指导老师的现场评价作为评价的基础,依照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运用情况以及实践技能的操作熟练程度、团队合作程度及旅游职业道德等方面综合评定,给出学生的实训实习评定报告,以实现实践性教学目标,培养旅游专业“适销对路”的高素质人才。

6.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导游专业是一项知识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要求培养导游人才的教师不但应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批符合导游行业需求的人才。旅游高职院校应通过人才引进及培养教师等优化结构,建立一支专兼结合、学历层次高、知识技能水平强、具有丰富实际经验的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因此,在结构上注重专兼结合,逐步加大聘请旅游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业课、实践技能课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与此同时,要不断加强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注意专业教学团队梯队的建设,注重专业教师层次的提高。通过培养和引进的方式,使导游专业教学团队从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缘结构达到合理。如正高级职称的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数量达到教学团队的20%以上,专业带头人平均年龄不超过40岁,骨干教师平均年龄不超过35岁,且均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团队梯队结构按10%、40%、50%(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一般专业教师)的比例建设;注重对30岁以下具有中级以上职称骨干教师的培养,培养人数不低于现骨干教师人数;至少50%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具有旅行社工作经历或从旅游行业企

总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新生事物,其实践课教学问题将是一个永恒的课题,需要我们在未来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刘秀丽:《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实施的几点思 考》.职校论坛,2008 年第21 期

[2].张多中.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探讨[J].旅游科学,2001,

[3]李良斋.高等职业教育多元化投资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

[4]王丽琴.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07)院学报,

[5]王喜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M]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2012年04期

上一篇:初中物理简单机械考试下一篇:初中自我反思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