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经济

2024-10-22

贵州经济(精选12篇)

贵州经济 篇1

近几年贵州省经济总体发展趋势良好,人口红利、制度变革红利,其中国家的大力扶持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我国实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贵州省若能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发展,则可缩小与全国的差距,稳步迈向小康。

一、经济转型之企业发展

经济发展的生命体在于企业,制度经济学中企业理论也是其主要论点之一。科斯认为,市场机制是一种配置资源的手段,企业也是一种配置资源的手段,二者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在科斯看来,市场机制的运行是有成本的,通过形成一个组织,并允许某个权威(企业家)来支配资源,就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成本。但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今天,民企面临许多发展瓶颈。除了受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 还受公平的政策、融资、竞争等外部法制环境的制约,这些都是其在产业结构整体升级过程中困难重重的原因。现在的企业经济很多都打上了这些年投资主导模式的烙印,主要分布在资源、房地产、金融等领域,而来自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则较少。贵州省长期发展滞后,特色产业不鲜明,重型工业不完善,加上现在资源、地产等行业出现产能过剩,使贵州省持续发展的空间不断缩小,中小企业在信贷扩张、 过度投资、地方风险、生态破坏、资源配置的不公与低效的环境下更加举步维坚,而企业经济发展在促进税收、增加就业、发展经济方面又起到关键作用,所以其成长发展不可忽视。

目前贵州省的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环境不容乐观,资金匮乏、人才短缺、产业僵硬、政策不利等都是其发展受阻的原因。资源、地产行业已出现产能过剩,继续投资持续性不强,转行沉没成本过于严重,而且自由资金不足,现金周转不灵,都是无法进行新兴产业投资的原因。所以地方政府对于可行的创业项目一定要在政策上予以支持,放宽准入门槛,减少无用的审批程序,给予资金支持,减免税收等。 现在高层次人才都不愿进入中小企业发展,缺少保障、待遇不好是最主要的因素,所以一定要加强相关宣传,给予保障,提高待遇。要转变政府职能,解决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通过简政放权,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把政府工作重点转至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

二、经济转型之消费提升

在拉动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中,真正具有可持续性的是消费。投资依赖于消费,光有投资,没有消费,就会造成产能过剩,使后续投资无法进行。出口依赖于消费,只有当国内消费已经很充足,出现过剩时,出口才有意义,如果依赖于出口提升经济,就会受制于人。虽然贵州省消费水平不算低,但是其发展后劲明显不足,在无强大工农业的支撑下,想一味依靠消费来促进经济也是不现实的。现在贵州普遍工资收入低下,保障措施不完善,为了应付住房、医疗、教育等的大额投资,人们的消费欲望不免大打折扣,即使有钱也不敢消费。这就需要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构建更为完善保障体系,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发展更为全面的与消费娱乐相关的第三产业,以此带动相关产业的资金回笼。而企业资金得以周转后又可以投资生产,再次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且还可以增加税收来源与数量。

三、经济转型之产业集群

交易费用的提出,对于制度经济学具有重要意义。交易费用理论表明交易活动是稀缺的,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交易也是冒风险的,因而交易也有代价,从而也就有如何配置的问题。资源配置问题就是经济效率问题。所以,制度的制定必须提高经济效率,否则旧的制度将会被新的制度所取代。而要想稀缺的交易能大量产生,冒风险的市场交易能相对安全,资源配置更加完善健全,实行产业集群、经济区域化再所难免。集群化后可以形成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科技水平下生产能力的扩大,使长期平均成本呈下降的趋势,即长期费用呈下降趋势。要想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小规模的单一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实现大规模的产业集群,只有通过有效的园区集聚才能带来规模经济,带来辐射效应,带来知识溢出,才能更好地发展贵州经济。

产业集群是指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机构,它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所谓地理性指所有企业成员和相关成员要素在地理上应当相互邻近,而且共同锁定于一个区域,具有显著的地域相关特征,地理位置的集中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和不确定性,保证生产链中供应或销售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所谓产业特性是指该地域内集聚的成员企业从事某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生产和服务,成员之间有广泛的劳动分工和紧密的基于长远关系的合作,并由此构成了产业生态系统。至于具体联接方式,可以是基于产业链关系,或供应商客户关系,或其他竞争合作互动关系。产业集群的出现,使得全球经济与区域经济并行发展, 呈现区域竞争优势代替国家竞争优势的态势。为此,产业集群这种颇具特色的经济组织形式,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区域的重视。

产业集群具有辐射效应、规模效应、示范效应等,在增强专业化分工、发挥协作配套效应、降低创新成本、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方面作用显著,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引导集群发展,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利于集约使用土地,集中治理环境,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有利于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 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对于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有重大意义。贵州省经济发展需要多兴建一些大型产业园区,增加市场知名度,实现规模经济,节约信息成本,提高安全性。

四、经济转型之政策建议

1、教育当先

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人体之中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和体力等质量因素之和,是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在经济增长中, 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而且人力资本的核心在于提高人口质量。人力资本比物质、货币等硬资本具有更大的增值空间,特别是在当今工业时期和知识经济初期,人力资本有更大的增值潜力。因为作为活资本的人力资本,具有创新性、创造性,具有有效配置资源、调整企业发展战略等市场应变能力。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对GDP的增长具有更高的贡献率,因为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增加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增加重要得多。

2、旅游突出

当今经济发展迅猛,物质生活充实,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工作之余的休闲选择。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增加经济,促进税收,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与就业等,也是提高一个地区知名度与美誉度的重要途径。旅游业不仅可以促进餐饮住宿业的发展,也可以给个体提供创业的机会。 贵州省气候适中,民族特色浓厚,拥有不少名胜景点如黄果树、龙宫、大小七孔、遵义会址等,非常适合发展旅游业。

3、品牌效应

现在的市场产品越来越讲究品牌化,如电子产品有苹果,快餐饮食有肯德基,巧克力有德芙,运动装有耐克等, 品牌不仅意味着高质量,更是一种标准化,同类产品具有品牌优势的可以价格更高,利润更大,而且更具有长期发展性。市场经济条件下,同质化产品已经不再具有竞争力, 经济要想长久发展,必须要有独特之处。贵州省自身拥有的品牌产品像茅台国酒并不多。对此,贵州应加强标准化、 质量化、特色化,以发展品牌化产品。

4、交通运输物流

以前一个城市一个经济体的发展都依赖于河流,沿海沿江沿河流的地方发展都很迅猛。究其原因,是因为河流带来的运输效应加速了经济的发展,节约了成本。现在,对于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物流业也很重要。通过物流运输,一个城市可以与外界交流发展,带来自己需要的产品,也可以对外出口自己擅长的产品。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过,一个地方应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进口自己比较劣势的产品,这样就可以达到专业化分工, 更加具有效率。贵州省不可能闭门造车,自己自足,在自己比较弱势的项目上,如工业产品,就要通过交通物流来完成,而对于自己比较擅长的特色产品也要依靠物流运输来完成,所以交通运输物流行业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非常重要。

制度、调控、政策对于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虽然市场经济强调由看不见的手来进行市场自发调节,但是由于经济滞后性、盲目性等的存在必须要进行宏观调控,以维持经济的健康长期发展。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战略转型的过渡阶段,长期依靠人口红利,大量投资,频繁出口,劳动力廉价以及资源丰富等产生的经济增长已明显出现末期颓势,因此要想经济真正持续性发展,改革转型必须逐步开展。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贵州省更需如此,虽然近两年贵州省取得了不小发展,但是要想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稳扎稳打,成功渡过转型期,使经济发展软着陆成功,达到持续发展,也需逐步落实各项制度政策保障,稳步发展转变经济结构。

关键词:经济,企业,消费,产业集群

贵州经济 篇2

贵州旅游业的战略定位:打造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胜地。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把我省打造成为“没有来的想来,来过了的还想来,来了就不想走”的在国内国际负有盛名的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地。

贵州旅游发展的战略目标:成为旅游大省、建设旅游强省。

省委书记栗战书在第六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摘录)

着力开发特色旅游资源,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深入实施旅游精品战略,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加快提升旅游产品档次,推动旅游产品供给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旅游资源开发从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变,游客在黔旅游从过路游向深度游转变,将贵州打造成为全国最佳避暑度假基地、新型国民休闲基地、特色乡村旅游基地、养身与老龄度假基地、原生态民族文化体验基地、山地户外活动基地、自驾车与自行车自助旅游基地。

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克志关于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讲话(摘录)

以“大旅游”理念来谋划旅游支柱产业的发展;以“大品牌” 效应来带动旅游支柱产业的发展;以“大产业”规模来推进旅游支柱产业的发展;以“大融合”模式来统筹旅游支柱产业的发展;以“大改革业”力度来加快旅游支柱产业的发展;以“大合力”要求来实现旅游支柱产业的发展。用5-10年的时间,将毕节建设成中国西南地区景观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内涵丰富、旅游市场繁荣、功能设施完善的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生态旅游区,使旅游产业逐步上升为区域经济重要的先导产业、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市委书记秦如培在全市第五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摘录)

要以更加清醒的思维正确审视旅游业发展形势;

要以更加有力的举措加快推进旅游基地建设;

要以更加务实的作风筹办好第七届全省旅发大会;

要以更加优质的服务确保旅游发展收到实效。

贵州省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 篇3

关键词:经济增长;主成分回归分析;影响因素

一、引言

贵州省由于自然、经济和历史发展等各因素的制约,生产力落后,资源开发与转换能力薄弱,对外开放程度较低,然而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其经济也取得较快的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1029.92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6802.2亿元,平均增长11.71%。但其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排名第26名,人均GDP水平较低,因此,贵州省的经济增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找到拉动其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关键。

二、东中西部省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分析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最快的三个省找出促进其经济发展的因素,这对贵州的经济发展有借鉴意义,再与贵州的实际情况作对比,找出贵州经济发展的差距和不足,突破经济发展瓶颈,实现贵州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整个东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仔细考察该地区10省市,2008年之后持续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的有江苏省、福建省和天津市。天津市其滨海新区经济增长飞快,仅2012年就同比增长20.1%,其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因此不具有代表性,本文选取平均增长率最快的福建。中部地区6个省份经济发展虽放慢脚步,但除山西外都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的增速,本文选取湖北为研究对象。西部地区的12个省市经济发展都保持良好的势头,本文选取与贵州一样同为人口输出大省的四川作为研究对象。

本文依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及主成分回归分析各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在指标的选择上除应用宏观经济学理论和吸收现有研究成果之外,还注重变量数据选取的全面性和可获得性,共选取8个变量为影响因素,变量数据均来自2000~2012年的各省统计公报和《中国统计年鉴》,指标体系设计见下表1:

研究结果表明驱动福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有产业结构(第二产业增加值)、消费习惯(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对外开放程度,驱动湖北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有投资影响即固定资本投资、产业结构的影响和消费习惯(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而影响四川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有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增加值)、劳动者数量和消费习惯主要是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这几项影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0%以上。结合各省的经济发展状况本文认为若要拉动经济的快速增长则应该加大固定投资力度促进各个产业的加速发展,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在第二产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加快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要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促使人民增加消费,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三、贵州省已具备的经济增长影响因素

贵州省经济呈现出了很强的“后发优势”,应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方法对贵州省各个指标2000年到2011年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主要有以下因素推动了贵州省经济的快速增长:

第一,固定投资拉动的第二产业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贵州省的经济结构较合理,以2012年为例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各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9%和47.9%。贵州省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投资于房地产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011年这三项投资占到贵州省全社会固定投资的59.7%,其中以房地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最大且增长速度飞快。房地产业和制造业极大地推动了第二产业的发展。

第二,由于贵州人民勤俭节约消费支出较少,也受计划经济时期高积累政策和近期高利息率等因素影响,高储蓄率使得经济社会有高的稳定状态的资本存量,由于经济处在一个高增长时期,贵州省资本投入的增长速度较快,投资所增加的资本大于折旧所用掉的资本,因此资本存量年均增长也较快,使得投资拉动的经济飞速增长。

第三,贵州人口基数大,从业人员多,有力地促进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贵州省的就业人员在2010年达到最大,2011年比2010年降低609.4万人。经济学家迈克尔克莱默认为世界人口增长是促进经济繁荣的关键驱动力,从贵州省的实证分析来看,人口增长是促进贵州经济的发展的动因之一。

四、贵州省仍需加强的经济增长因素

贵州省的经济发展已具备某些因素,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人口基数大造成人均资本存量偏低,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人均资本存量偏低导致较低人均收入,低收入又限制了居民的消费,而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马车之一不能起到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这导致一个恶性循环,因此与经济发展较快的三个省对比,找到贵州省经济增长所缺乏的动因是实现贵州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捷径。通过与福建、湖北和四川的对比分析,本文得到贵州省仍需加强的有:

第一,固定资产投资额分配不合理,应当向教育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倾斜,即以提高经济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本,它是劳动力素质提高的反映, 改善了劳动生产率和科技水平, 对贵州经济增长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二,贵州省的高储蓄率带来高的资本存量,虽拉动了经济增长,但其资本存量水平未处于其资本黄金率水平,即消费水平最高的稳定状态值的资本存量水平。省内的消费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较弱。然而研究表明贵州省人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特别高,应用简单的一元线性回归得知农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高达0.84,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也有0.63,农民的消费乘数为6.25,城镇居民的消费乘数为2.70,也就是说,农民每增加1元消费能带来6.25元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美增加1元消费能带来2.70元。由此可以看出,应该增加对农民的补贴,提高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以增加农民消费,形成以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

第三,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较低,随从业人员数量很多,但从业人员总体素质偏低,就此影响经济增长。比如同四川相比, 贵州存在劳动力剩余,即存在大量隐性失业,受此影响劳动投入弹性系数较低。因此,贵州应加大教育投入,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劳动人口素质,依靠科技进步,来拉动经济增长。

五、结论

要突破贵州省经济发展瓶颈,就必须加大固定资本在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产业投入,以提高人力资本,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益。加大教育投入,改变教育水平落后的状况,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继续实施其人口计划生育政策,以提高人均资本存量,借以提高人均收入。应大力增加对农民的补贴,增加省内人民的可支配收入,倡导消费,以使消费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综上所述,贵州省定能实现经济的高速平稳运行,逐步缩小与其他地区的差距,并最终实现与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德怀特波金斯等.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5

[2]曼昆.宏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贵州高铁经济带发展研究 篇4

一、贵州高铁建设与发展概况

贵州于2014年底打破零高铁的局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贵州高铁通车里程越来越长,在建工程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目前已开通的两条高铁—贵广、沪昆高铁贵州段实现了贵阳到北上广朝发夕至,9小时内可以由内陆深山地区到达发达沿海城市。贵州高铁的建设,攻克了短距离提升海拔高度的难关、完成了轨道航空一体化的龙洞堡高铁站首创,促进了高铁沿线区域经济的发展[1]。同时贵州高速铁路的开通,带动高铁站站点周边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高铁沿线城市的腾飞[2]。例如,高铁将七大产业园与保税区相结合,解决了塘寨电厂多年来的煤荒问题,打通了开阳磷化工厂的运输渠道,实现了贵州省内部的双城生活。

注: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二、贵州高铁开通促进沿线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推进房地产增长

1. 在经济下行、资金保障力度下降、大型项目陆续竣工的背景下,贵州房地产开始由单一的投资结构趋向多元化。

住宅型商品房开发投资所占比重逐渐下降,商业性用房比重逐渐上升(见表2)。这种非住宅性用房的投资力度的加大一定程度上也搭上了贵州高铁的顺风车。贵州气候宜人,再加之山水风景秀丽,必然引起旅游房地产的迅速发展,从而带动酒店、餐饮、景点再开发等相关用房需求量。与此同时贵州借高铁经济带[3]承接产业转移,各种工厂各种工业用房、办公用房的需求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

注:数据来源:贵州省统计局《“十二五”时期贵州房地产开发市场快速发展》

2. 与贵州周围省市火炉气候相比,贵州更适合夏日避暑度假。

加之贵州的房价水平较低,必然会吸引周边省市居民在黔购房,作为第二居所。这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贵州商品房的需求量。高铁不仅缩短了贵州与其它省市的时空距离,还改变了贵州省的区位条件。贵州省不再是被人遗忘在大山深处的村落,而将成为世界海上丝绸之路的联络线。抓住高铁优势推动房地产业健康良好的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

注:数据来源:贵州省统计局《“十二五”时期贵州房地产开发市场快速发展》

(二)促进旅游业发展

随着贵州高铁的开通,全国乃至国外的游客到黔旅游人数明显增多(见表4,表5)。贵广高铁开通3日,黔南州迎接游客3500余人。

注:数据来源于2015年《贵州省统计年鉴》

注:数据来源于2013-2015年《贵州省统计年鉴》

高铁不仅吸引着国内外更多的游客赴黔旅游,更推动着游客旅游方式、消费模式的转化[5]。高铁开通前,3日的假期只能游玩1-2个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距离相距较近。再加之游客路途往返时间,到贵州旅游一趟的时间成本极其高,因此不如到一些交通更加便捷的旅游城市进行消费。高铁开通后,不仅可以缩短旅游时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快旅慢游,还可以有效吸引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的游客。与此同时,较短的路途时间必然拉升的游客逗留时间。通过延长相对逗留时间,从而推动旅游收入的提高也将成为贵州旅游产业的一大契机。同时,有更多来自港高台以及外国游客由发达地区进入贵州境内消费,带动地区经济增长。在相当长时期内,高铁会促进游客资源向高铁沿线高铁站周边地区集聚,这将推动贵州旅游业发展进入新的高潮。

(三)加速城镇化进程

2000年以来,城镇化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头戏。“十二五”时期贵州省城镇化率稳步提升,2013年城镇化率提升1.7%,2014年提升1.81%,2015年提升1.99%,2015年的提升速度较之前有较小幅度的增加。贵州省最为一个少数民族大省,处于西南大山环绕地区,地形条件较为破碎,城镇化建设较为缓慢,产业结构不合理,人民生活质量低下。高速铁路的开通,首先带来了更多的人流,人口的流动给予高铁站附近巨大的商业服务机会,引起周边贫困地区由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4]。以贵阳北站为例,贵阳北站开山建成,建设贵阳北站之前,周围居住人口极少,各种基本的生活配套设施几乎为零,处于待开发状态。随着贵阳北站的建起,规划居住人口也从当初的8.4万增至12万人,新增小学4所,社区服务中心1所等。此外站前功能区规划涉及综合交通、商业、科技信息、商贸、生活等五大板块。可以充分满足贵阳北站流动人口的需求以及周边居民的消费需要。从而将原本荒凉的山地开辟为一个新兴区域。

便捷的交通再加之配套的优惠政策使资金、技术迅速涌入。例如阿里巴巴进入遵义,带动了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进程。此外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也得益于高速铁路的开通,为产品的输送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方式。

三、贵州高铁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高铁站与其他地区通达缓慢

高铁作为新型交通工具,原先城市建设并没有考虑这一因素。例如:贵阳北站修建在观山湖区,离市区较远。乘客进入城区所能搭乘的公交线路稀少,且进入市区的道路十分拥挤,往往从贵阳北进入市区的时间将近一个小时,相当于高铁在从贵阳到湖南的运行时间,无法实现贵阳市各个区之间的迅速换乘。

(二)高铁站与旅游景区衔接空白

高铁可以将游客快速送达旅游景区所在的城市,但是从高铁站到达旅游景区这“最后一公里”的配套服务做得并不到位。高铁站前总会出现一些所谓了“黑司机”,他们收取高价,不成团体,不能得到游客的信任,同时也使旅游景点所在的城市的形象大大下降。这种只负责运输,不提供“售后服务”的高铁经济无法进行产业链的延伸,也会因此丧失更多的机遇。

(三)高铁站缺乏商业配套设施

贵州高铁站的选址地点一般处于荒芜地界,周围少村落、少商业综合建筑群,缺乏大型企业的高楼大厦。高铁站的乘客无法在高铁站附近得到餐饮、住宿等服务,需要经过搭乘各种交通工具到达市区,极其不便。在高铁站内部,缺乏餐饮、超市等基础店面,导致进站旅客无法在高铁站内有足够的选择消费空间。

(四)高铁导致本地人才流失

众所周知,贵州高校引进人才是目前制约高校发展的一大困境,人才引进来留不住。土生土长的人才却随着高铁开通这一极其便利的运输方式,流向北上广等发达地区。贵州省内人才、资金分布也趋向不平衡:凯里、安顺等地区经济发展显然不如贵阳,且贵阳冠之以省会城市称号,在政策倾斜方面也远远超越贵州其他地市,这就导致了一部分不愿意出省的人才更愿意从偏远地区进入贵阳,谋求长远发展。贵阳市内的高校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更愿意选择在贵阳生活,而非回到自己的家乡。高铁的便利使回家探亲变得极其容易,相比而言,贵阳的优越条件对本省人才更具有吸引力。中心城市就像吸铁石一般吸引着生产要素的聚集,而欠发达地区将面临着各方面生产要素的流失窘境。

四、贵州高铁经济发展对策分析

(一)推进旅游服务系统化

针对贵州目前旅游地区的发展情况,首先应该在高铁站附近设立综合性游客集散中心,由专门的公司提供高铁站到旅游景区的接送服务,提高大巴运行数量。同时对于大巴司机给予适当的培训,做好地区形象展示工作。压力打击出租车、私家车乱收费,从而导致旅游地区形象较差的问题。同时高铁站附近应当为自驾游游客提供租车服务,并且完善旅游标识,景区停车场,沿途服务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多层次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其次,贵州各个旅游景区要凸显自身的特色优势。在高铁的高速运营模式下,游客可以快速跨越不同的景区。同样的风景无法吸引游客长时间的驻足,这就需要各个旅游景区实现特色化、差异化的旅游服务。

(二)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化

伴随着高铁的修建和通车,开辟了“同城化”的生活与工作模式的确立和普及,必然将对城市对应的配套设施提出全新的发展需求。并且与高铁进行无缝对接的公交网络的完善,在高铁周边地区的商业圈的配置和发展,在高铁周围的休闲娱乐圈的完善和发展等等都会增强高铁设站的沿线城市的品牌形象和城市的知名度,树立成为休闲城市、生活城市等。实行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便捷转换,高速铁路的全部车站的配备应当规划合理,适当接近市区而且和客运、公交等系统、传统的铁路系统实施良好对接,使旅客能够在出了车站之后方便地就近选择对应的交通乘坐工具就能够达到目的地高铁周围的商业圈由于便利的交通区位,离开高铁就进商场有效的方便了居民的消费购物,有助于引导沪宁段跨城市消费购物的能力。为高铁周围的商场带来了巨大的人流将诱发有关产业经久不衰的发展,比如酒店餐饮业、娱乐休闲产业,开发房地产业。

(三)完善人才扶持政策

在贵州高速铁路开通的背景下,从北上广等发达地区引进人才已成为贵州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完善的人才扶植政策,不仅可以将人才引进,更可以长时间的留住人才。首先要给予引进人才科研、技术等相关项目的经费,经费扶持力度要依据本年度财政预算及省外政策扶植力度,以达到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形成相关力度最大化的情况。此外还应注重人才职务晋升机制的完善,营造健康良好的竞争氛围。其次,注重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争取引进外来人才带动当地人才的发展模式,实现当地人口综合素质的提高,培育本省高精尖人才。最后,给予相关引进人员在贵州的安家费,或者住房优惠、补贴等,解决配偶等相关人员的工作问题,为引进人才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

摘要:贵州迎来高铁时代,深刻的改变了沿线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推动了城镇化进程,促进了贵州省房地产业、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但高铁的开通又引起了城市基础设施脱节、旅游业服务碎片化、人才流失等问题。面对这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变革,贵州省应该因地制宜作出相应的调整与改变,推进旅游服务系统化,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化,完善人才扶持政策,使高铁沿线经济发展搭上高铁的顺风车,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词:贵州,高铁经济带,发展研究

参考文献

[1]Fernand Marti.Justifying a high-speed rail project:social value VS.regional growth[J].Regional Growth,2000,31(2):13-18

[2]张宇.武广高铁对沿线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影响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5

[3]杜纯布.我国高铁经济的战略意义及发展问题探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63-67

[4]Kiyoshi Kobayashi,Makoto Okumura.The Growth of City Systems with High speed Railway Systems[J].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1997(1)

打造贵州县域经济“动车组” 篇5

贵州省虽是全国第一经济大省,但县域经济不发达问题一直制约着全省整体发发展水平的提高。

《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不久前在辽宁发布。从内容看,目前全国有19个省市区都有县域进入百强,进入较多的省是江苏省28个、山东省27个、浙江省25个、河南省8个、辽宁省7个、福建省7个等。与去年相比,今年新进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有8个,分别是辽宁东港市、江苏沛县、辽宁开原市、陕西府谷县、安徽肥西县、山东茌平县、江西丰城市、江苏建湖县。

从去年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形势看,各省市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许多省市制定了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完整政策体系。如辽宁省搞了一个“省部署、办推进、市联动、县倍增”的发展县域经济大工程,不仅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步伐加快,进入全国百强的县(市)不断增多,而且呈现出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辽宁现象”。江苏省则通过实施“长三角规划”、“江苏沿海开发”和“跨江联动”等政策效应的叠加,使苏北地区县域经济出现了“三快于”的局面,即苏北地区县域经济增长率快于苏北地区增长率,快于江苏省县域经济增长率,快于江苏省经济增长率。在本届评价中,苏北地区有两个县新进全国百强县,使“苏北速度”成为了去年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贵州县域在这次发布会上基本属于“看客”一类,与去年一样,依然只有增城和博罗进入百强,增城依然是第九,博罗则从去年的92位前进了三位,排在了89位。由此可见,贵州县域经济发展显得相对滞缓、相对沉寂。如果与江苏、辽宁等作一个形象对比,贵州的县域经济发展就像是一列跑不动、跑不快的老火车,而江苏、辽宁等地的县域经济则像是一列风驰电掣的“动车组”:动力十足、速度飞快。要想让贵州县域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就得学习兄弟省市发展县域经济的成功经验:一方面要改变贵州县域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在政策体制、“扩权强县”上加大力度,这相当于为贵州县域经济发展铺设高速轨道;另一方面,要努力促使各县(市)将发展的动力源建立在内生性发展的基础上,而不能像过去一样,太多的依赖外力的拉动。也就是说,要努力让贵州的每一个县域自身都拥有强大的动力源,最终打造出我们贵州县域经济发展的“动车组”。

打造贵州县域经济的“动车组”并不是件轻而易举之事,我们必须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一整套思路、政策和具体措施。这一点上,可以多学习辽宁、江苏等地。辽宁在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谋划方面,首先是在指导思想上,提出了以县域经济为重要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战略;其次从组织上,提出了领导重视,主要领导亲力亲为,深入基层研究解决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各有关部门密切协作,积极配合的要求;再次从政策上,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真金白银地支持和强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此外,在具体举措上,进一步明确了目标和重点,强调县域经济主要指标要高位增长,县域经济要快速提升竞争力,努力通过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带动整个县域科学发展,同时还制定了县域经济三年倍增计划,突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等三化工作重点,强调省市县3级联动,不断召开现场交流会,加强指导;最后在监督上,加强了考核和奖励,规定每季度召开协调会,扎扎实实抓进度,等等。江苏等地整体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和特点,主要表现在制定了一整套加强县域领导班子建设、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注重统筹发展的配套措施等。

新经济下贵州工业化道路的思路? 篇6

出了新经济下贵州工业化道路的思路。

“新经济”一词最早出现于1996年12月30日美国《商业周刊》的一篇文章里,该文章首次把新经济界定为以信息革命和市场全球化为基础的经济。新经济就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带动下,以高科技及其产业为支撑,以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为主要内容,以经济全球化和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新的经济形态。

近年来,贵州省的改革成效显著。但由于受计划经济影响较重,国有经济比重仍然过大,市场主体不到位,政企不分的问题没有完全解决,成为加快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因此,贵州应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走制度创新之路。要彻底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打破条条框框,下决心解决政企不分的问题。要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开发西部不可能沿用过去由国家全部投资的方式,要学会运用金融创新手段吸引国家投资,调动外部资本的注入。要大力推进国企改革,调整产业结构:首先,依托当地优势,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和竞争优势。在结构调整中政府要作好宏观调控和产业导向作用,变以政府为主体向以企业为主体转变,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在产品选择方面,企业对市场和技术的信息反馈敏感度最强,通过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带动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产业发展,变资源型产业为主向多元产业发展,只有通过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才能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优势。其次,把调整产业结构和调整所有制结构结合起来。对国有经济的调整要坚持有序退出,对非国有经济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大力发展,使之尽快成为贵州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只有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好贵州经济发展的软环境,经济才有可能取得大发展。

1发挥知识、高新技术比较优势推进工业化

贵州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和“第一阶梯”,是西部大开发的热点地区,其产业高度、科教实力、人才优势、经济总量位居西部前列。贵州高校众多,人才集中,高新技术集中,应该很好的利用起来推进工业化,应该充分发挥贵州科教力量优势、高新技术产业优势,把科教优势、高新技术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使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目前,发挥知识、高新技术优势的一个重点是必须加快科技创新。科技进步与创新是跨越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现在,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已达到60%,有的甚至达到80%。我们要努力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充分发挥黔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的作用,办好各级各类高新技术开发区,抓好科技开发与推广,并不断创新机制,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使之成为跨越式发展的中坚力量。发挥知识、高新技术优势的另一个重点是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发挥其广泛、多样、灵活、创新的特点,使之成为高科技产业化的生力军。贵州高校密集,发展民营科技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全省民营科技企业的崛起,会大大加快贵州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如在贵阳高新区内92%是民营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带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而且为普及与推广计算机,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贵州国民经济的信息化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大力培育资本市场

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监会、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机构纷纷在贵阳设立分支机构和办事处,贵阳日益成为西部的金融中心。这决定了贵州有条件、也有能力走在西部资本市场建设的前列。目前贵州加快资本市场建设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加强贵州产权市场建设,形成西部产权交易中心。产权市场作为区域性资本市场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企业交易权实现融资的重要渠道,这对不能上市的股份制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贵州已经被确定为国家产权交易的三个试点地区之一,贵州要抓住试点的机遇,加快产权市场建设和产权的证券化步伐,整合贵州产权市场,努力将贵州产权市场发展为西部的产权交易中心。尽快开设区域性的证券市场(三板市场),积极规范地开展柜台交易,为贵州在资本市场建设方面走在西部前列做出贡献。二是利用各种途径推动贵阳市商业银行上市,加快西部金融中心的形成。商业银行上市符合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这方面深圳发展银行、浦东发展银行已创出了成功的经验。从全球证券市场的发展来看,商业银行上市也已经成为一种惯例。如纽约证券交易所有900多家上市的金融服务类公司,东京证券交易所也有160多家,香港有40多家,而我国上市公司中目前也只有三家银行和四家信托公司,并且全都集中在东部,西部没有一家上市银行。这显然与当前西部大开发的要求不相协调。因此,要通过各种途径如上市、合资等推动贵州金融建设,更需要国家在西部资本市场建设和培育西部区域性的金融中心方面给予支持,尽快出台一些优惠和扶持政策。

3重视人才流失问题

人才东流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从长远看会刺激西部的人才竞争观念。但同时也强化了一直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人才匮乏矛盾。对于人才流动的问题,我省应一方面要正视,认识到不可能完全避免,而且人才的流动也可能带来好的信息和经验。另一方面要重视,要从观念上重视人才,从政策上留住人才,积极探索一条规划、培训、人才安置等一系列竞争之路。例如四川省为搞活人才工作就出台了《关于当前搞活人才工作的14条措施》,在西部地区产生了强烈反响。这14条措施突破了不少传统人事政策禁区,如打破身份界限、所有制界限、地域界限、岗位界限、离退休人员界限等一系列限制;取消职称指标控制,推行评聘分开等等。这些政策解放了对人才的种种束缚,为人才开发打开了一条绿色通道,贵州可以借鉴。

【基金项目】贵州省社科规划课题(14GZQN32);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项目(JD2014100);2015年度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计划项目(黔科计(2015)164号);2015年度贵州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黔科体R字(2015)12号)。

(作者单位:1. 贵州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现代化研究中心;2. 贵州财经大学贵州省房地产研究院)

贵州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模式 篇7

一、资源带动型发展模式

贵州是资源丰富但经济落后的地区, 整个经济区的资源禀赋结构呈现资本和技术相对稀缺、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特点。自然资源优势主要体现在矿产资源、能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等方面。具体表现为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丰富, 能源资源富集;生物资源品种丰富, 利于开发。

根据贵州省统计局数据显示, “十一五”期间, 贵州生产总值位居前五名的产业分别是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采矿业, 仅这五个产业就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60%。其中, 煤及煤化工、磷及磷化工、铝及铝加工和电力产业是贵州的支柱产业, 在未来的发展中必将继续以较快的增速带动贵州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 必须走一条可持续的、循环发展的道路, 做到统筹规划, 推广先进的开采技术、工艺和设备,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在资源使用阶段, 应加强对冶金、有色、电力、煤炭、化工等重点行业能源、矿石、原材料、水等资源的消耗管理, 努力降低消耗, 提高资源利用率;在再生产环节中, 要降低污染的产生, 对已产生的污染要进行有效地处理。延长不同行业的产业链, 加强对各类废物的循环利用, 争取实现零排放。自己具有优势的产业上做到“专、精、尖”, 而不是“大而全”, 把产业竞争优势集中在少数几个产业上, 以获得绝对优势或相对优势。把这些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 使之发挥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 影响和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产业承接型发展模式

产业转移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 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引起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趋势, 将部分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地区, 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地区转移的过程和现象。2008年以来, 由于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我国沿海地区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受到巨大冲击, 与贵州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珠三角地区影响尤为明显, 逼迫其产业结构沿着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及技术密集型产业方向调整, 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要素资源价格提升及国际需求市场缩窄的环境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转移的可能性, 富士康将代工产业不断“中移”和“西进”就是最明显的例证, 而贵州省也迎来了该地区产业转移过程的产业承接机会。一定意义上, 贵州具备了承接产业转移的一些现实基础。但承接何种产业, 如何选择等现实问题需要慎重考量, 唯其如此, 才能保证产业承接路径的成功以及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的目标。

贵州可依托自身劳动力、资源等优势, 因地制宜承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如改造和发展纺织、服装、玩具、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充分发挥其吸纳就业的作用;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建设劳动密集型产业接替区;积极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 大力发展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和精深加工产业,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在有条件的地区适当承接发展技术水平先进的高载能产业;发挥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 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和产业资本, 承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积极承接关联产业和配套产业, 加大技术改造投入, 提高基础零部件和配套产品的技术水平,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所需的重大成套装备制造, 提高产品科技含量;适应新型工业化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新形势, 大力承接发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积极培育软件及信息服务、研发设计、质量检验、科技成果转化等生产性服务企业, 发展相关产业的销售、财务、商务策划中心, 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依托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及省会等中心城市, 承接国际服务外包, 培育和建立服务贸易基地;发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示范带动作用, 承接发展电子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强与东部沿海地区创新要素对接,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研发中心, 支持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产业“孵化园”, 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三、旅游资源带动型发展模式

贵州旅游资源丰富, 是整个贵州最具优势的资源之一。境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多种多样, 加之喀斯特地貌所形成的独特的地形特征, 旅游资源在种类和整体组合方而的综合优势十分明显, 其开发价值和市场潜力十分突出。

除富有地方特色民俗文化以外, 还有以山石风景、河湖水景、喀斯特洞景、森林风光等为特点的众多自然景观。贵州属于卡斯特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 碳酸盐类可溶性岩石显露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3%, 此种岩溶地貌以及在此基础上发育起来的岩溶植被观赏性极高, 极富地方特色。此外, 贵州动植物资源丰富, 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 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类型多种多样。目前贵州已建自然保护区多达116个, 风景名胜区多达53个, 可进一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 中国共产党在贵州进行各种形式多样的革命活动, 使贵州拥有类型丰富、形态多样的红色旅游资源。其时间上涵盖了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各个时期, 历史跨度比较大;空间上遍布贵州高原各处, 据初步调查全省共有红色旅游点一百六十多处, 极具有开发潜力的精品旅游点五十多处。红色旅游与自然山水游、少数民族风情游相伴而生, 形成了全面发展的复合型旅游产业, 形成了良性互动发展势头, 必将成为带动贵州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

四、农业产业化带动型发展模式

农业产业化是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是区域经济全面振兴的重要依托。农业产业化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指的是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依托县域的特色农业资源, 以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为基础, 对县域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品, 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 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 促进县域经济结构重组与优化的一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具有专业化生产、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特征。[3]目前贵州省农业产业化主要包括龙头企业带动型生态农业产业开发模式和合作组织带动型生态农业产业开发模式。前者运行特点是农产品加工、销售等龙头企业凭借自身较强的技术力量、产品市场和商业品牌, 通过自建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示范带动区域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 从而促进农业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的形成。该模式主要适用于烤烟、油菜等传统优势产业以及生态畜牧业、茶叶、中药材、辣椒等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 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公司+农户”、“公司+协会+基地”等为该模式的衍生形式, 即龙头企业、协会与农户之间通过合同、订单等形式促进农业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的形成, 推动种养加、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发展。后者运行特点是通过由相关组织、农民等借助一定的形式组建而成的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农业专业技术协会等, 围绕农业产业发展的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开展相关活动, 以解决单个农户发展农业产业中所面临的生产技术服务、产品销售服务等问题。该模式适用于畜牧养殖、林果、茶叶、蔬菜等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如目前在一些地方建立起来的养牛协会、果蔬协会等, 在推动贵州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实践中, 不同类型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是不同的。每个县域单位都必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确立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

摘要:本文结合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 根据贵州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 提出了资源带动型、产业承接型、旅游资源带动型和农业产业化带动型四种发展模式。

关键词:贵州,县域经济,战略模式

参考文献

[1]陈厚义, 刘斌.贵州县域经济现状及发展对策[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10 (3) .

贵州经济 篇8

一、实证研究

1. 全量角度下的分析。

选取贵州统计年鉴中1990年到2012年贵州省GDP、农村居民收入、城镇居民收入和政府收入的数据。变量设为经济总量GDP=Y;农村居民消费RCS=x1;城镇居民消费TCS=x2;政府支出GCS=x3。结果为:

由线性模型的统计结果知, 考虑全量的情况下, 线性模型的拟合优度=0.9956, 说明模型变量对模型的解释程度较高。模型总体的F值通过F检验, 说明模型总体良好。农村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以及政府支出的t值分别为6.29、3.47、3.14, 意味整体情况下, 三者变量各自都通过了t检验;此外它们的系数分别为2.175、1.504、1.089、都符合现实经济意义, 综合起来线性模型不存在共线性、序列相关以及异方差问题。农村居民消费X1的系数是2.175, 其现实意义是, 贵州省农村居民消费X1每增加1元所带动的贵州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额为2.175元。同理, 城镇居民消费X2的系数为1.504, 意味着贵州省每增加1元的城镇居民消费X2支出, 就能给贵州省国内生产总值GDP带来1.504元的收入;政府支出系数1.089, 意味着贵州政府部门每增加1元支出, 贵州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就会增加1.089元。从这方面可以看出, 消费对于贵州经济增长的显著性作用。尤其是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期间, 贵州面临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组织转型升级困难重重的情形下, 消费对于推动贵州经济发展发挥的巨大推动作用。

2. 增量角度下的分析。

在考虑增量的情况下, 贵州农村居民消费增量、贵州城镇居民消费增量以及贵州政府支出增量对于贵州GDP增量的解释显得科学合理:

由线性模型的统计结果知, 在考虑增量的情况下, 线性模型的拟合优度R2=0.9413, 说明模型变量中贵州农村居民消费增量、贵州城镇居民消费增量以及贵州政府支出增量对于贵州GDP增量的解释度较高。模型总体的F值通过F检验。贵州农村居民消费增量、贵州城镇居民消费增量以及贵州政府支出增量的t值分别为4.7847、4.0528、2.9771, 意味整体情况下, 三者变量各自都通过了t检验;此外它们的系数分别为2.171、1.8285、2.9441都符合现实经济意义。所以, 综合起来线性模型不存在共线性、序列相关以及异方差问题, 这个模型可以很好解释贵州省农村居民消费增量、城镇居民消费增量以及政府支出增量对于贵州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其次, 分析变量系数的意义以便于找出相关关系并以此探究经济增长这一现实问题的路径。贵州农村居民消费增量E的系数是2.171, 其经济意义是, 贵州省农村居民消费增量E每增加1元就能带动贵州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量Y增加2.175元。同理, 贵州城镇居民消费增量F的系数为1.8285, 意味着贵州省每增加1元的城镇居民消费增量F, 就能给贵州省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量变动Y带来1.8285元的收入;贵州政府支出G系数1.089, 意味着贵州政府部门每增加1元政府支出增量G, 贵州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量变动Y就会增加1.089元。从这方面可以看出, 消费对于贵州经济增长的显著性作用。尤其是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期间, 贵州面临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组织转型升级困难重重的情形下, 消费对于推动贵州经济发展发挥的巨大推动作用。通过对比可知, 政府支出增量的变动对经济增量的变动最为明显, 可在当前政府削减开支的情况下, 政府支出用于国民建设的用途显得更为重要;其次是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量, 它的变动对经济增量的变动也很明显。因此要扩大内需, 就要以促进农村居民消费为增长点, 促使贵州经济社会健康良好发展。

二、结论与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 贵州省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动力, 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 贵州经济增长受到农村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政府购买的显著正向影响, 而且在目前阶段, 贵州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比城镇居民消费的作用要大, 显示出来未来农村居民消费有可能是消费需求的重要支撑点, 并且是未来经济增长的潜力所在。

建议是:首先必须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其次, 要有针对性地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水平, 而不必扩大政府消费支出;三是调整政府消费结构, 减少政府直接消费, 加大政府转移支付性支出, 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同时, 在相关政策方面, 推进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以解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胡永刚, 郭新强.内生增长、政府生产性支出与中国居民消费[J].经济研究, 2012 (9) .

贵州经济 篇9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城市化不断的加剧, 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据预测, 到2010年, 我国的城镇人口将占总人口的40%, 2020年将增至50%, 2050年将达到70%, 由此看来, 未来几十年间, 我国将有数亿农民失去土地。因此, 深入地了解失地农民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 积极探讨失地农民今后的生存发展的出路, 对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凯里经济开发区为例, 对失地前后农民的经济状况的变化进行实地调查与分析, 凯里经济开发区是省级开发区, 由于建设的需求征用了大量农民土地, 所以以其为例颇具代表性。

(二) 研究区域介绍

贵州凯里经济开发区是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 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凯里市郊, 是全州教育科研和创新型工业的发展基地, 2000年7月23日正式挂牌成立。全区总规划面积65.43平方公里, 其中工业用地812公顷, 城市建设用地774公顷, 发展预留用地994公顷。开发区人口1.7万, 其中农业人口1.1万, 总劳动力5596个。从2001年起凯里建立经济开发区, 征用土地面积随着年份的推移在浮动中递增, 在2004年达到最大值, 这也意味着更多的农民将放弃原有的赖以生存的土地, 从原来单纯的农作物劳动转变成多元化的生产劳动。图1、图2分别是2001年至2007年凯里经济开发区土地征用的情况以及征用户次。

(三) 失地农民收支状况

1. 失地前的收入情况

凯里经济开发地处云贵高原, 这里高山连绵, 地面崎岖不平, 所以农民耕地面积较少。根据统计, 平均每户农民大概有5亩左右的耕地, 其中只有不到2/3的是水田, 其余的是旱地。

(1) 农作物种植收入状况。在没有被征地前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依靠务农收入。这里农产品的种植比较单一, 其产量也只能满足自家需求, 很少有剩余拿去出售。我们从问卷统中计农民务农情况如下表: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农民失地前耕地主要是用来种植粮食。其中主要的粮食农作物有水稻和玉米。当地水稻亩产大概是500公斤谷子, 平均每家每年种植水稻收成是2300斤大米左右, 基本能够自给。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 这里农业种植无法形成产业化, 农民务农收入较低。根据问卷调查统计, 农户每年务农总人收入为5517.24元, 占年总收入的40%。表2为2008年开发区农民种主要农产品收入情况。

(2) 外出打工收入状况。农民收入除了农业收入以外, 打工经济也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现在农村里大部分青年都出去打工, 根据实地调查了解, 18~25岁青年除了有的读书外大多都出去外省打过工。一些农民在家务农的同时也会去附近建筑工地上打工。根据问卷统计, 农户每年打工和其他收入为8393.1元, 占其总收入的60%。

2. 失地后收入的变化

(1) 失地后农民总收入有所下降。失地后农户平均每年务农收入比失地前减少了589.65元 (见表3) , 但这些农户已经失去了近2/3的耕地。失地对对务农收入部分影响并不是很大。根据实地了解, 发现农民可以继续租用耕地来务农, 而且租金较低 (每亩水田300元左右) 。当然这是目前的情况, 因为土地征用只是在某些地理位置较好的区域, 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失地。而且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农民不再务农了。失地后农民除务农外地其他收入为:7831.03元, 占总收入的61.3%。失地以后, 农民收入结构呈现多元化。

(2) 被征地农民的经济补偿状况。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 征地农民的相关补偿费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作物和青苗补偿费。其中, 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产值的6~10倍。安置补助费按安置的农业人口计算。表4、表5是凯里经济开发区的土地征用及补偿款情况。

由表4、表5可以看到征地类型不同, 年份不同, 用途不同, 其补偿标准也不同, 总体上来看, 随着时间的推移, 补偿标准在逐步提高。

3. 失地农民的支出情况

在失地前农民的收入微薄, 家庭经济支出部分主要是用于维持基本的生活消费。而在被征地后, 农民得到了征地补偿款, 农户家庭积蓄增多, 家庭的各种开销和消费也随着增多。

(1) 失地农民对补偿款的使用现状。得到了征地补偿款后多数农民都是马上用来消费, 其中的消费主要有购买各种家用电器, 交通和通信设备、修建房屋等。根据问卷样本的统计结果显示, 在2008年5月份以前, 平均每户征地补偿款为125434.5元, 其中有58.6%的农户建了新房, 平均花费为84411.76元, 有31%的农户买了车, 平均花费为28888.89, 这两项花费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征地补偿款。根据“您是如何使用征地补偿款的?”的结果统计, 得出下表:

(2) 农民对于被征地补偿金的满意程度调查。有55%农民不满意政府发放的补偿金, 有21%表示非常不满意。其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 一是政府所发放的补偿金不到位, 征收过程中存在着强买强卖;二是农民觉得文化水平低, 职业技能差, 希望得到较高的生活补助;第三个是发放补偿金让农民产生了依赖心理, 所以农民习惯于不劳动而得钱, 肯定希望越多越好, 从而不满意补偿金。24%的农民还算满意, 能维持生活。

(四) 失地农民的就业情况

根据对凯里经济开发区的调查结果统计, 农民被征地后有17%的人从事建筑业, 10%的人从事餐饮服务业工作, 14%是生产制造业, 从事养殖业和不从事任何行业的各占7%, 大部分的农民从事着其他行业, 如做点小生意或是自己开车搞运输等。没有一个受访者对现工作状况“非常满意”的, 只有38%的人表示“还算满意”, 表示“不是很满意”的达到55%, 7%的人“非常不满意”。在问及“是否愿意参加劳动技能培训”时, 59%的人“愿意”, 41%的“看情况”, 这说明失地农民还是想通过培训来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

(五) 结语

1. 农民的收入状况。

在失地以前, 农民的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务农收入, 但是由于地理原因和耕地面积的限制, 这里农民的务农收入相对较低。失地土地后, 农民的收入水平有所下降, 但是, 其生活水平却有所提高, 这是由于失地农民一下得到了数额较多的补偿款, 使他们的消费水平大大提高。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大部分农民还是依靠补偿款生活, 并没有及时找到其他稳定收入来源。我们担心的是一旦补偿款使用完, 农民的生活将难以维持, 这给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2. 征地补偿款的使用情况。

农民被征用土地后家庭消费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失地前农民的支出较为单一, 主要是维持家庭基本生活支出, 失地后农民消费水平急剧增多, 许多农民都是把刚刚得来的征地补偿款花了出去。综合来看, 许多农民没有好好的利用这笔钱。由于没有计划和缺乏经验, 再加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失地农民对征地补偿款的使用不够合理。这使得失地农民平稳的从农民向城镇过渡有一定困难, 对农村今后的发展也极为不利。

3. 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情况。

征地前, 农民享有“以土地为依靠, 以家庭为核心的”自我保障模式。征地后, 农民失去了土地, 也就失去了赖以保障的财产和资产, 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特殊群体。由于他们的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差, 就业保障低, 再加上目前社会保障体制并不健全, 所以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情况严峻。

参考文献

[1]陈莹, 张安录.农地转用过程中农民的认知与福利变化分析——基于武汉市城乡结合部农户与村级问卷调查[J].中国农村观察, 2007 (5) .

[2]刘建明.我国农村土地征用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科技信息, 2007 (31) .

[3]万朝林.失地农民权益流失与报障[J].理论与改革, 2004 (1) .

贵州经济 篇10

人力资本, 是指蕴含于人身上的、能转化为经济价值的体力、知识、技能等因素。在古典的经济增长理论中, 仅认为物质资本与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 无论是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还是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人力资本都被一致认为是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国内外的学者不仅在理论上进行了规范研究, 更是在实证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证分析。Barro (2001) 通过对大约100个国家的分析, 证实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Benhabib和Spiegel (1994) 以78个国家的相关数据为样本, 以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表示人力资本的指标,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是由于创新和高新的科技被吸收、运用的结果, 并且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与经济增长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王弟海 (2008) 等人对我国跨省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得出了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有着较强的正效应。谭姝、张文佳 (2006) 在对我国1978年~2000年期间数据运用静态指标体系测算后发现人力资本贡献率为19.8%, 低于物质资本的51.9%, 从而得出我国仍属于粗放型经济形态的结论。

人力资本的形成主要有四个途径:教育投入、健康投入、干中学和劳动力的人口迁移, 而教育投入是人力资本形成的最主要的途径。基于教育投入对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性, 众多的学者直接从教育投入的角度论证了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Petrakis (2002) 通过比较三个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的国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发现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对教育层次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 即发达国家主要靠高等教育来拉动经济发展, 而不发达国家主要依靠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

教育投入的主体有三个:政府、个人 (家庭) 和企业, 而政府是教育投入的绝对主体。本文主要从贵州省政府教育投入的角度, 分析贵州省人力资本投入的现状, 以及人力资本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并据此对贵州省的人力资本投入提出对应的政策建议。

二、贵州人力资本的投资及存量现状

1. 贵州省的教育资源。

2012年末, 广西、重庆、四川、云南和贵州五省市的人口分别为:4682万、2945万、8076万、4659万和3484万, 贵州的人口高于重庆市, 低于其他三省。从各地高校 (大专及以上院校) 的数量来看, 2012年全国共有高校2442所, 广西有70所, 重庆有60所, 四川有99所, 云南有66所, 而贵州仅49所。贵州拥有的高校数量远低于同属我国西南地区的其它省市, 甚至低于人口规模比它小的重庆市, 贵州省高校的数量仅占全国的2%。从每十万人拥有的高校数量来看, 贵州仅略高于四川, 略低于云南, 而远低于广西和重庆。从生师比的情况看。普通小学的情况, 除重庆外, 几个省份都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而贵州仅低于广西, 高于四川、重庆和云南。普通初中的情况, 几个省市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而贵州在西南的几个省市中最高。普通高中的情况与普通初中的情况类似, 贵州也是最高。中等职业学校的情况, 西南各省市都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贵州低于广西和四川, 高于重庆和云南, 属于居中水平。普通高校的情况, 除重庆与全国的水平比较接近外, 其他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贵州低于四川、云南, 高于重庆、广西, 属于居中水平。

2. 贵州省的教育投入。

教育投入从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来看, 广西、重庆、四川、云南和贵州的投入分别为:490538万、3832059万、8017200万、5652685万、3869567万。由于《中国统计年鉴》没有直接给出生均教育经费的数据, 本文采用如下的计算方法:生均教育经费=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每10万人口各级学校的总在校生数×地区总人口/100000) 。据此得出的生均教育经费为:广西为5503元, 重庆为7185元, 四川为6065元, 云南为6916元, 贵州为5083元。在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方面, 贵州远低于西南地区的其他省份, 比投入最高的重庆要低40%左右。

3. 贵州省人力资本的存量与结构。

由于本文不准备从时间序列上做实证研究, 所以本文仅从2012年这一时间截面上, 简单比较贵州与全国及西南各省市的受教育人口数量的分布情况。本文将人力资本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型人力资本、技能型人力资本和高层次人力资本, 按照教育水平将劳动人口中未上学、小学、初中毕业的人口总数视为基础型人力资本, 将高中 (含中等职业学校) 毕业的人口总数视为技能型人力资本, 将大专及以上毕业的人口总数视为高层次人力资本。

贵州的人口数量在西南各省市中只高于重庆, 低于广西、四川和云南, 但从人力资本的情况来看, 与重庆相比, 贵州技能型人力资本和高层人力资本的数量均远低于重庆, 同时相关数据显示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明显的技能型人力资本和高层人力资本, 贵州的存量是西南各省市中最低的。由于各省市的人口数量的不同, 单从人力资本总存量上来比较, 可能会有失偏颇, 那么再从人力资本的结构上来分析:贵州的基础型人力资本的比重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也高于西南地区的其他省市, 换言之, 就是贵州的技能型人力资本和高层人力资本的比重在西南地区最低。

从上述分析可知, 贵州的教育资源与政府的教育投入均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也是西南地区最低的一个省份。人力资本的形成主要依靠于教育投资,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贵州省的人力资本总体水平偏低, 并且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的技能型人力资本和高层人力资本的比例偏小。

三、贵州省人力资本与产业匹配分析

人力资本要能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还必须满足一个条件, 即人力资本的结构必须与地区的产业结构相匹配。两者不相匹配的后果有两个:人力资本浪费或经济无法持续增长。各类资本的合理配置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Baumol (1990) 认为人才的配置会影响创新的绩效, 进而影响经济增长, 他认为经济增长差距的根源在于人力资本结构的不同导致了创新的差距。

我国的经济在持续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 面临极大的挑战, 粗犷式的生产将不可持续, 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成为必然。但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特色是体量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 但产业结构还没有随着改善。我国新兴产业和服务业比重远低于同等发展水平的新兴市场国家, 可能的原因是:我国缺乏产业升级所必须的人力资本, 进而导致产业升级转型的困难。

从贵州的实际来看, 贵州三大产业的各生产总值分别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39%和48%, 与西南地区的其他省份相比, 贵州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最高, 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最低。说明贵州的产业结构偏服务业, 而轻工业, 这种产业结构会造成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低下, 相关数据也说明了这一问题:2012年贵州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9710元, 仅为西部最高省市重庆市的50.65%。从贵州城镇就业人口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分布来看, 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与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的比例为1:16, 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就业人口都集中在第三产业。而贵州的人力资本结构中, 仅接受过义务教育的基础型人力资本占总人力资本的比重超过了80%, 这注定了贵州第三产业的层次不高。人力资本存量和结构水平的低下, 制约了贵州的产业升级与转型。

四、结论建议

1. 加大教育财政的投入。

基于贵州省的财政状况, 政府一方面可积极地向中央财政争取, 争取教育投入适当地向贵州倾斜;另一方面, 政府应当坚决地保障地方教育资金与中央教育财政投入的配套。并且, 企业和社会团体作为教育投入的一大主体, 政府也可以积极争取一些企业的教育捐赠、捐资等等, 可以适当地对企业辅以税收优惠等鼓励措施。

2. 促进教育的城乡和区域均衡发展。

在加大公共教育投资的同时, 更要注重促进教育在城乡和区域间的均衡发展。政府应加大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投入, 包括经费与师资。从生师比的情况来看, 贵州在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的师资尤为薄弱, 政府的公共教育投入和师资建设应重点关注这两个阶段。另外, 教育经费的分拨应当偏向于教育资源薄弱地区, 优质的师资资源也应当注重均衡分配, 以免优质教育资源过于集中, 造成教育资源的局部紧张。

3. 建立高层次人力资本引进的长效机制。

贵州省已开始着手实施“五个一工程”, 重点在于引进各种类型的高层次人才, 并且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但要今后的重点是要将这些政策落实到实处, 由于我国特殊的户籍政策, 迁移人口的落户、子女的上学等都会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涉及到一系列的部门。因此, 政府应当从上到下的建立起一套长效的、规范的制度, 以此对位于高层次人力资本的引进。

参考文献

[1]Barro.Human Capital and Growth[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1 (2) .

[2]Benhabib, J.and Spiegel, M.The role of human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Evidence from aggregate cross-country data[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J MONETARY ECON, vol.34, no.2, pp.143-173, 1994.

[3]王弟海, 龚六堂, 李宏毅.健康人力资本, 健康投资和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 2008, (3) .

[4]谭姝, 张文佳.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静态指标体系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6, (4) .

贵州经济 篇11

【关键词】 人口 空间变化 经济成因 贵州

一定时期内人口总规模停止增长或减少,标志着区域人口向外迁移,劳动力要素净流出,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将产生重大影响。根据贵州省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2010年普查总人口3474.65万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净减少50.12万人,成为全国六个人口净减少的省级行政区域之一。研究贵州省十年来人口空间过程及成因,对探索未来中国人口净减少区域的人口空间过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是调整省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基础性研究,具有前瞻性和必要性。

一、人口规模变化的空间差异

1、人口总量变化

“六普”与“五普”数据相比,人口负增长。2010年贵州省普查34746468人,与“五普”相比,减少501227人,减少1.42%,年平均递减0.14%。“六普”贵州省人口数量居全国第十九位,占全国人口比重从“五普”2.78%降至“六普”的2.59%。

从省内各地(市、州)人口规模变化看,仅3个增加,6个减少。“六普”与“五普”相比,人口增长的为贵阳市(16.31%)、六盘水市(3.92%)、毕节市(3.31%),其余市(地、州)人口为负增长,其中人口减少最快的是黔南州(-9.48%)。贵州省人口空间分布不平衡现象更为突出。

2、人口密度变化

贵州省“五普”人口密度为200人/km2,“六普”降至197人/km2。人口净增长的3个市(地、州)人口密度增大,贵阳市人口密度由463人/km2增长到538人/km2,增长了16.20%,排第一位。黔南州人口密度由136人/km2减少到123人/km2,减少9.56%,减幅最快。黔东南州依然是全省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人口密度由127人/km2减少到115人/km2。贵州省中部、西北部人口密度较高,北部、东部、南部人口密度较低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反而进一步加重。

二、县域人口规模空间变化

1、县域人口空间变化分析

根据2005年调整后的贵州省行政区划,全省共88个县(市、区)。由于2005年新增汇川区,在分析时将汇川区“五普”数据按2005年所划行政范围从红花岗区与遵义县数据中提取。从本文实际分析出发,将贵阳市市辖区南明区、云岩区、花溪区、乌当区、小河区合并为贵阳市主城区,遵义市市辖区红花岗区、汇川区合并为遵义市主城区,将这两个主城区与其余80个县(市、区)作比较分析。从各县级区域看,贵州省人口数量、人口密度和人口增减情况的变化差异十分悬殊。

(1)人口总量变化。贵州省各县(市、区)按人口规模的大小可分为5个类型(表1)。“六普”与“五普”相比,从人口规模看,人口在30至100万区间的县(市、区)数量降低,降幅达26.79%;人口在10至30万区间的县(市、区)数量升高迅速,增幅达18.75%;人口大于100万和小于10万的县(市、区)数量无变化,所在区域基本不变,但两者所占全省人口比重差异进一步扩大。100万以上人口的县(市、区)从670.8万增加到756.8万人,比重由19.03%升至21.78%。小于10万人的仍是万山特区,人口由5.47万降至4.79万,比重由0.16%降至0.14%。

从人口规模分布上看(图1),贵州省中部、西北部人口规模较大,东北部、东部、南部人口规模较小。“五普”以正安—遵义—织金—六枝—盘县—兴义为线,该线以东、以南除贵阳市主城区、思南县、松桃县外人口均小于50万人,以西除赤水市、金沙县、钟山区外人口均大于50万人。“六普”以桐梓—遵义—织金—盘县—兴义为线,该线以东、以南除贵阳市主城区外人口均小于50万人,以西除赤水市外人口均大于50万人。与“六普”相比,“五普”时期人口规模较高的六枝特区、正安县、思南县、松桃县人口等级降低,而钟山区、金沙县人口等级升高。50万人口规模等级分界线有向西、西北偏移的趋势,即人口进一步向西、西北集聚。总之,贵州省人口分布的总体趋势是全省差异扩大,局部范围集中。

(2)人口密度变化。区域内部人口密度差异很大。“六普”时期人口密度最大的是钟山区,达1280人/km2,,其次是贵阳市主城区,达1263人/km2,(其中云岩区高达10233人/km2),而最小的荔波县,仅59人/km2,人口密度区域级差达,1221人/km2。

各县(市、区)按人口密度的大小可分为4种类型(表2)。“六普”与“五普”相比,省内各县(市、区)人口密度仅15个增加,67个减少,增长最快的是钟山区,减少最快的是天柱县。人口密度在100人/km2,等级范围的县(市、区)数量增加最多,增幅达71.43%,人口密度在100—199人/km2,等级范围的县(市、区)数量缩小最为厉害,减幅达14.29%。

从人口密度分布上看(图2),区域人口密度存在明显的西北、东南差异,即贵州省中部、西北部地区和中心城市人口密度较高,而东部、南部人口密度较低。两次普查期间,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的态势逐渐增强。将200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分布图对比发现,人口密集、较密地区向西北部扩展且集聚的趋势增强,“六普”仁怀—湄潭以南,遵义—贵阳—关岭以西,盘县—兴义以北县(市、区)人口密度均大于200人km2。人口稀疏区向东南部扩展且集聚趋势增强,“六普”施秉—锦屏以南,雷山—荔波以东人口密度均小于100人/km2。

(3)人口变动情况。按照人口增减情况及变动比率,将贵州省82个统计区域人口地域增长类型划分为3大类,4个亚类(表3)。

从计算结果看,贵州省县域大范围呈现一种人口减少的态势。人口年均增长率主要集中在-2.742%~-0.746%之间,该等级范围的县(市、区)个数占总数的52.44%,年均增长率在-0.642%~-0.171%县(市、区)比重为25.61%,两者合计人口减少型县(市、区)比重达78.05%;仅有6.10%的县(市、区)人口均增长率较快,分别是贵阳主城区、遵义主城区、钟山区、铜仁市、威宁。

从图可以看出,人口增长型区域向区内中心城市和西北部集中,减少型区域向东部、南部集中,且极化效应明显。人口增长型县(市、区)共14个,Ⅰa人口快速集中型主要位于中心城市及人口原始规模较大区(威宁县);Ⅰb人口缓慢增长型主要位于次级中心城市和贵州省西北部。人口基本稳定型县(市、区)共4个,位于省中、西部地区。人口减少型县(市、区)共64个,Ⅲa缓慢减少型在西南、东南、黔中地区均有分布,Ⅲb快速减少型主要位于黔东、黔北、黔南地区。以仁怀—黔西—贵阳—线以西,水城—西秀以北区域人口基本稳定或呈增长趋势,该线以东、东南,除几个中心城市外,人口呈减少趋势。

2、县域人口空间变化特征

(1)人口中心向城市集中。从人口密度分布图(图2)可以看出,十年间全省人口密度大于300人/km2的地区多为区域经济中心,除都匀市外,各市(地、州)级行政中心所在地人口密度进一步增大。以贵阳市主城区云岩区为例,人口密度从7469人/km2增长到10233人/km2,增幅达37%。此外,除都匀市外,各市(地、州)级行政中心所在地均为人口增长型地域,其中贵阳市主城区十年间人口增加66.27万人,年均增长率2.49%。全省年均增长率最快的为钟山区,年均增长率达3.13%。这些中心城市的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且都具有行政中心的职能,为贵州省的人口高度密集区。人口密集区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分工更加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业加快发展,为城市提供了更多就业和教育的机会,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很强的吸引力,人口集聚加速。可见,贵州省人口有进一步向城市中心区集中的趋势。

(2)人口向能源工业发展较快的区域集中。从2000年到2010年,人口相对密集区还有向西部、西北部进一步集中的趋势。从贵州省资源分布可以看出,这些地区是贵州省煤炭资源的集聚区,从1999年以来的西部大开发,贵州省工业领域重点发展煤化工、电力产业,建立了一批重点资源开发区,使得该区的资源优势得以转化为产业优势,促进了该区以煤化工、原材料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的发展,大量的人口迁移到这些地区或这些地区的外出务工人员减少,以满足该区生产的需要,使得人口向该地区集聚,如金沙、纳雍县等,十年间金沙县人口增长6.46万人,年均增幅达1.23%。

(3)传统农业区域人口减少较快。从2000年到2010年,人口相对稀疏区与人口减少型地域都集中于东北部、东南部和南部地区。全省农业经济高水平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遵义市、铜仁地区,农业经济中水平区主要分布在黔东、黔南及黔西南的部分县(市、区)(但文红,2010),这与贵州省人口相对稀疏及人口减少型地域基本吻合。近十年来,由于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小型农机设备在贵州大面积的推广,促进了传统农区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加之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农业经济表现出规模化、专业化和市场化的特征,使得更多的劳动力从农业中解放出来。但这些地区第二、三产业发展较慢,不能有效吸引剩余劳动力,使得人口只能向其他区域迁移。以传统农业大县正安为例,十年间人口密度减少45人/km2,减幅达29.9%,人口净减少11.52万人,减幅达2.56%。人口减少最快的天柱县人口减幅达2.74%。

三、贵州省人口分布空间变化的经济成因

自然环境对于人口空间结构的长期塑造具有决定作用,而经济因素则在相对较短时期内影响人口分布。从贵州省可以看出,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与产业结构和就业机会的差异导致人口区内及区际间分布的变化。

1、经济规模

贵州省各县域的经济规模总量与人口空间变动有密切联系,人口规模影响人口分布状况。将经济规模总量变动的指标与人口变动指标进行分析发现,县域国内生产总值变动数、第二产业产值变动数、第三产业产值变动数与人口变动指标相关性较强(表4)。2000年全省各县国内生产总值与2000年各县人口密度的相关系数为0.574,2010年全省各县国内生产总值与2010年各县人口密度的相关系数为0.721,说明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该年人口密度相关性也较强,且近十年来相关性进一步增强。但分析也显示,人口变动与人均经济指标关系不密切。

2、产业结构

对县域人口规模空间变化的分析显示,贵州省人口向城市、工业发展较快的区域集中,传统农区人口减少较快。表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人口集聚的影响大。从表4的数据显示,第三产业产值变动量与人口变动量的相关系数达0.673,表明第三产业对人口的聚集有较强的正相关作用。其原因是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大,且进入门槛较低,很多行业适合于家庭个体经营,容易汇聚人口。作为行政中心所在地的城市,往往是各地区第三产业相对发达的区域,吸引劳动力的机会更多。

第二产业产值变动数对人口变动影响也较大。从表4的数据显示,第二产业产值变动量与人口变动量的相关系数达0.426,与人口增长率的相关系数达0.498,表明第二产业对人口的聚集有较强的正相关作用。其原因是近十年来,贵州省能源工业已成为全省第一支柱产业,贵州省成为了中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基地。电力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煤炭工业快速发展,发挥水火互济优势,延伸产业链,对劳动力的需求加大,吸引了更多的人口向该区域集聚。在西部自金沙县—大方县—纳雍县—钟山区—盘县—兴义市一线,形成贵州省能源—冶金工业产业带,以仁怀市—遵义县—遵义市主城区—息烽—县贵阳市主城区—清镇市一线,形成贵州省机械、电子、冶金、高技术产业带。这两个主要工业产业带总人口达1299.90万人,占贵州省总人口的37.41%。人口增长型地域中,有8个位于此工业产业带上,占全省人口增长型区域的57.14%。

3、经济政策

2000年以来,贵州省推行的社会经济发展政策,极大地刺激了全省县域人口分布的变化。2000年国家实施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贵州省提出以“西电东送”为重点的能源工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来抓,明确把贵州省建成南方重要能源基地的目标。2005年制定的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2010年制定的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及2010年我国制定的今后10年西部大开发领域都明确强调了两个重要发展方向:一是工业化带动战略,即进一步做强做大能源支柱产业,基本建成我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基地。充分发挥能源和矿产资源组合优势,加快把煤及煤化工、铝及铝加工、磷及磷化工培育成为新兴支柱产业。二是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发展黔中经济区,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全面强化中心城市的集聚与辐射能力,形成带动全省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带动二、三产业加快发展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城镇化与产业成长、新型工业化发展相融合,推进城镇化与农民变市民相结合。这些政策的实施,促进了人口向煤化工产业迅速发展地区和城市集中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四、基本结论

从五普到六普时期的人口普查数据可以看出,十年间贵州省人口净减少50.12万人,78.05%的县级行政单位人口净减少,对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产生较大影响。

贵州省人口空间分布呈现出向中心城市、省的中部、西北部集中趋势,而东部、南部地区人口进一步稀疏。

贵州省人口空间变化受到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经济政策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集聚经济效应,标志着贵州省劳动力要素不断向城市集聚,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初期与中期阶段。在现阶段贵州省实施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发展战略符合贵州的实际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善余:人口地理学概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 郭文炯、安祥生、王尚义:山西省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4(4).

[3] 李旭东:喀斯特高原山区人口空间结构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以贵州省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7.

[4] 李国平、陈秀欣:京津冀都市圈人口增长特征及其解释[J].地理研究,2011,32(6).

[5] 王桂新:中国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6] 但文红:石漠化地区人地和谐发展研究[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贵州经济 篇12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 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共同关注。近年来, 我国加入了WTO并进行西部大开发, 贵州面对当下的经济发展有利趋势本应及时抓住机遇发展经济, 但面对客观的技术落后和发展资金的短缺, 很多企业尤其一些污染较重的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忽视环境问题, 对贵州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基于这样的现状, 本文主要研究贵州省污染产业对贵州环境效应产生的影响, 希望找出使贵州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得到“双赢”局面的解决办法。

二、经济发展与环境负效应分析

(一) 贵州经济发展现状

到2000年底, 全省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1424个, 涉及农业、交通、冶金、机械、电子、化工、建材、轻工、医药、房地产、运输等行业;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14736万美元, 其中, 外商直接投资40292万美元;投资国别和地区有41个, 其中亚洲的投资国别占投资国别总数的71%, 欧洲占18%, 北美洲占11%;投资方式以中外合资为主, 占66%, 其次是外商独资, 占26%, 中外合作占8%。①

贵州的工业规模逐步扩大, 产业特色基本形成, 具有航天、航空、电子三大国防基地和贵州铝厂、水城钢铁公司、贵州电力、瓮福磷矿肥基地、茅台酒厂集团、黄果树烟草集团等一批骨干企业, 发展成行业众多, 门类较为齐全, 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水平的比较完整的体系, 形成了能源、原材料、机械电子、烟草和饮料等一批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 到1998年,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已有2048个, 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273.16亿元。

(二) 环境负效应分析

第一, 水污染。

水污染一般表现为酸雨等间接污染和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直接污染。就贵州而言, 工业废气及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造成酸雨。我省12个城市降水pH值范围在4.32 (都匀市) —6.74 (六盘水市) 之间, 年均降水pH值小于5.6 (含5.6) 的城市有6个, 占统计城市数的50.0%, 出现酸雨的城市10个, 占统计城市数的2005年贵州省9个酸雨控制区城市降水年均pH值范围在4.32。年均降水pH值小于5.6 (含5.6) 的城市有7个, 占统计城市数的77.8%, 其中降水年均pH值小于4.5的城市有2个 (都匀市、凯里市) , 酸雨污染较严重。其中8个城市均不同程度出现过酸雨, 其中遵义市酸雨频率高达87.7%。②

据资料统计③, 在贵州省污染排放不达标企业中, 八成以上成是重金属污染企业, 而这部分企业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据贵州省应急管理办公室提供的消息, 2006年12月27日, 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的贵州紫金公司贞丰水银洞金矿尾矿库发生子坝滑脱, 约20万方含有剧毒氰化钾等成分的废渣废水溢出, 流进下游已废弃的小厂水库, 部分进入当地农民仍在使用的白坟水库。

第二, 大气污染。

2003年贵阳市纳入环境统计的工业耗煤量188.60万吨, 比上年增加12万吨。工业废气排放总量188.43亿标立方米。其中县以上工业废气排放量162.51亿标立方米。工业废气中SO2 (二氧化硫) 排放量5.69万吨, 比上年增加6.54%;烟尘排放量0.33万吨, 比上年增加22.7%;工业粉尘排放量1.00万吨, 比上年增加30.2%。

第三, 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已成为世界性问题。我国的土壤污染问题也较严重, 据初步统计, 全国至少有1300~1600万公顷耕地受到农药污染;每年因土壤污染减产粮食1000多万吨, 因土壤污染而造成的各种农业经济损失合计约200亿元。就我省而言, 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7.32万平方公里。到2005年底, 全省累计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3万平方公里, 其中, 长江流域2.10万平方公里, 珠江流域0.53万平方公里。除耕地污染之外, 我省的工矿区、城市也存在土壤 (或土地) 污染问题。

第四, 固体废弃物污染。

贵州矿产资源丰富, 采掘业、原材料工业在工业结构中所占比例较大, 但是由于目前贵州工业走的还是一条政府主导的路子, 没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 各级地方政府仍然是工业化投资的主体, 都是为了从利用本地区的资源、确保本地区劳动者就业和增加财政收入出发进行考虑的, 因此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仍未改变, 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大, 而综合利用面窄、量小、档次低, 据统计, 截止2005年底, 贵州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和排放量分别为4864.38万吨和131.28万吨。随着全省资源开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 固体废物还将大量的产生和排放, 对水环境 (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和生态环境将会造成污染影响。全省城镇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建设进展缓慢, 城镇垃圾处理率低, 2005年全省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26.7%, 远达不到国家的要求, 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尚未起步。④

三、产生环境负效应原因分析

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必然会带来部分污染问题, 另一方面却是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导致的结果。以下, 我们将从后一方面的原因加以分析。

(一) 地方环保部门管理和监督功能不健全

严重的环境污染通常发生在强市场弱管理的背景中。乡镇企业的污染状况最具有说服力。据资料显示, 来自乡镇企业的污染占全国工业污染的30%以上。但是, 由于此类企业在地区上相对分散, 而县以下的环境管理又十分薄弱, 一些县级环保部门只有1-2个职员, 一些县级机构甚至没有设立环境保护部门, 而一些地方政府借机构改革之名撤并了环保机构, 致使乡镇企业污染问题得不到有力控制。同时, 由于环保部门是地方政府的一个专业管理机构, 在管理上受地方政府的领导, 所以当地方政府在讨论发展思路与具体项目时, 环保部门总是受到来自政府官员、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的压力。而目前环保收费所订标准过低, 致使许多企业情愿付费而不愿意治污也是环境越治理污染越严重的原因。由于企业目标是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 因此在管理者不能有效实施管理政策时, 企业通常采取机会主义态度逃避削减污染和承担相对应的社会成本。

(二) 产业结构失调

当前的人口结构决定了贵州经济的发展无奈地选择了一些挖矿、采煤等初级且对环境易造成污染的方式, 就贵州产业结构的调查中我们发现, 挖矿、采煤等初级产业, 冶金、建筑等重工业, 化工厂、药厂、造纸厂、印染厂和制革厂等具有高污染的工业占有相当大比例。

(三) 企业环保意识薄弱

经过对本省污染企业的调查和分析, 我们得出结论是, 污染企业多设立在老工业区或欠发达地区, 企业大多存有“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的思想, 为了改善经济状况, 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企业并没有很好的环保意识, 大多的是采取先发展、再治理的不计后果的做法, 在加上监管的力度不够无疑是给这种做法提供了“保护伞”。

(四) 地域条件

地域条件是导致工业污染加剧的又一具体原因。贵州地势东高西底, 山多的地理条件导致了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差, 空气和水体环境容量十分有限。而以矿产资源开发、原材料初级加工为主的产业结构没得到有效调整, 布局没有得到合理优化, 环境污染承载的最大效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和发挥, 结构性工业污染问题十分突出, 采矿、浮选、冶炼、化工、水泥等行业的环境污染严重, 污染物排放量一直在高位徘徊, 大大超过了环境容量的承载能力, 现有工业布局下的地域条件无法有效实现清污分流和污染物的全面疏通扩散。

四、改善经济发展中环境污染问题

(一) 强化地方政府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政府应把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步发展, 充分发挥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各级政府应根据本地区情况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并将其成果列入政府领导政绩考核内容。具体讲, 就是把将环保方面的指标纳入干部考核体系, 改变过去只重经济指标忽视环境效益的政府业绩评价方法, 环保业绩将直接影响地方官员的政绩。

(二) 建立多元对地方政府官员的监督体系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对政府官员的监督制约体系, 政府官员必须受到来自上一级政府、各微观主体如企业、居民、传媒等多方面的监督和制约;对于已发生的官员腐败和渎职行为, 要加大惩治力度, 同时要建立对政府官员的弹劾制度, 既让具有污染性质的企业没有机会对政府官员行贿, 也让投资于其他领域的企业对当地政府的信心指数上升, 积极投资于该地区其他行业尤其是环保行业和高新技术行业, 既促进经济发展又保护环境, 从而达到双赢局面。

(三) 完善环保审批的立法和执行

首先, 确立环保审批, 杜绝“地方保护”。地方政府与环保局各负其责, 行政审批只限于企业申请的硬件部分, 而环保审批主要针对该工业企业的设立将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把关, 这样一旦发生了企业引发的环保问题, 法律责任的界定就会十分清晰。其次, 明确审批主体的责任, 加强监督机构的效率以确保相关的法律法规能有效地执行。最后, 对于不遵守《环保法》的, 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和追究法律责任。若投资项目申请人以欺骗等不正当手段骗取项目批准的, 根据情节轻重, 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审批机关应当撤销对该项目的批准, 并由主管机关依法做出相应地处理。

(四) 改善引资结构、调整行业导向

贵州省作为一个后进的西部开发地区, 在引进资金时应特别重视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特别重视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符合环保时代的特征。区域污染受许多因素影响, 在制订环境政策时必须考虑。应当大力鼓励外商投资于环保行业, 如环境污染处理技术;鼓励优先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来改造高污染行业, 如高效低毒农药新技术、纸浆和皮革等。如果能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 就可以对外资的引进适当加以取舍, 避免跨国污染行业对环境产生破坏。

参考文献

[1]刘伟.工业进程中的产业结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2]王能民, 陈菊红.西部大开发中制造业模式选择.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2, (1) .

上一篇:园林设计行业规范研究下一篇:酒水自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