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荔波(精选4篇)
贵州荔波 篇1
摘要:以荔波县土地资源和板栗资源现状为基础,探讨了其板栗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潜力,提出该项目建设规划布局设想,对项目投资效益进行分析,并就实现规划目标提出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荔波,板栗产业,规划探讨
板栗是我国重要木本粮食,也是用材树种,适于山地栽培,不与粮油争地。中国板栗以品种优良,抗栗疫病而著称,在国际市场上被誉为“东方珍珠”,年产量14万t左右,占世界产量的1/3[1]。板栗具有经济效益好、建设周期短、投资风险小、收益期长的优势[2],在全县发展板栗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如何做好、做大、做强荔波县林业产业发展,既是落实好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又能实现群众增收,加快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依据贵州省林业“十二五”及中长期规划以及荔波县委、县人民政府有关会议精神结合荔波县实际,提出荔波县板栗产业化发展规划布局设想。
1资源总体状况
1.1板栗发展现状
荔波县自1996年以来,在原国家林业部及现国家林业局、贵州省林业厅、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林业局的重点扶持下,全县的林业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板栗种植面积由原来的零星栽植向规模化发展,截止目前全县板栗栽培面积约800hm2,主要分布在荔波县甲良、方村、播尧、朝阳、瑶山、玉屏和水利等乡镇。由于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未形成产业规模。
1.2存在问题
虽然板栗基地建设发展势头较好,但离产业化的要求相距甚远,尚未形成真正的产业。一是造林质量不高。部分基地选择不当,整地质量达不到标准;部分基地栽植苗木品种不优,管理粗放,导致树势不旺,结实率低;二是面上的技术措施跟不上。由于没有及时普及和推广早熟丰产组装配套技术,“空苞”现象仍大量存在,虫蛀现象也较普遍,导致产量低、质量差、效率低下;三是加工贮藏手段简单,深度加工尚未起步;四是未建立较完备的市场销售网络;五是投入低,板栗的后期抚育跟不上,导致板栗基地化程度低。
1.3 发展潜力
板栗在我国除集中产地外,在非产地还是稀有果品,至今它的市场销售量还不能与苹果等大宗水果相比,在全国来看,它还是—种地方性特产,北方板栗主要对日本出口,但总量远远不足,至于西欧、北美等市场,几乎没有开拓。同时,板栗的市场缓冲能力较强,随着冷藏条件的普及,在0~4℃的冷库中可以终年从容销售[3]。另外板栗的加工业虽尚在起步,如果市场出现饱和,还可以作为粮食生产的第二战线、多种食品的工业原料,加上荔波县特有的亚热带气候,种植板栗区域性大,因此其发展前景广阔。
2 规划区基本情况
2.1 自然地理基本情况
荔波县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地貌类型属亚热带岩溶化山源,其间与砂页岩形成的常态地貌由北向南呈条状分布,构成山地、丘陵和河谷等;岩溶地貌十分发达;地形总体趋势是北高南低,最高为月亮山次峰,海拔1 468 m,最低是西南部捞村乡打狗河下游,海拔300 m。全县以低山河谷为主,其次为丘陵和低中山;河流属珠江水系,主要有樟江河、方村河、山岔河及甲料河。该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热量丰富,是全省高温区之一,年均气温18.3℃,无霜期314 d,全县相对湿度80%,年均降水量1 303.3 mm。
2.2 社会经济情况
荔波县位于贵州省南部,总面积2 431.8 km2,辖17个乡(镇)94个村,总人口17.1万人,平均人口密度为70人·km-2,其中有布依、水、瑶、苗、壮、毛南等少数民族15.4万人,占人口总数的89.8%;2010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1.378亿元,农业产值3.5亿元,林业产值6 000万元,财政收入2.3亿元,人均纯收入2 159元。
2.3 森林资源情况
据2009年荔波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统计最新数据,荔波县国土总面积243 180 hm2,其中林业用地169 570.6 hm2。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133 359.34 hm2、灌木林地9 845.9 hm2、疏林地311.83 hm2、未成林造林地3 290.3 hm2、苗圃地7.37 hm2、无立木林地3 297.12 hm2、宜林地(含荒山荒地)19 445.89 hm2、林业生产辅助用地12.85 hm2;非林地73 609.4 hm2(占30.3%);荔波县森林覆盖率为58.69%。
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 项目建设必要性
3.1.1 加快板栗产业发展是充分发挥荔波县山地资源丰富优势,挖掘经济发展潜力的需要
全县山多地少,发展农村经济的潜力在山,希望在林,突破口在经济林。因此,充分利用全县山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做好板栗产业发展文章,提高林地资源利用水平和产出效益,可以有效地促进全县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增强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
3.1.2 加快板栗产业发展是增强荔波县山区农民增收致富能力的现实选择
由于板栗具有经济价值高、寿命长、生产管理方便、投产后年年有收益和稳产期长等特点,产业发展空间十分巨大,因此,抓住有利时机,培育壮大全县板栗产业,是培植全县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选择。
3.1.3 加快板栗茶产业发展是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板栗不但是重要经济树种,而且也是生态树种,板栗根系发达,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强,具有良好的保持水上生态功能,大力发展板栗产业,既能绿化荒山荒地,充分利用山地林地资源,促进全县生态脆弱区域的植被恢复,又能改善全县农村生态面貌和人居环境。
3.1.4 加快板栗产业发展是提高林业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保证
林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及以发挥生态功能为主的公益性事业,在“生态立县”战略实施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发展和壮大板栗产业,增加森林资源总量,优化林种树种结构,有利于充分发挥林业的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增强林业自身发展能力,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近年来,荔波县的林业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工农业产值及财政收入的增长。特别是工程实施方面,1988~1998年期间,全县先后实施了板栗经果林基地共800 hm2,虽然种种原因,板栗培育没有形成产业化,但为该项目的实施积累了经验、奠定了良好的栽植技术基础,加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果实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板栗由于其经济价值高,而备受人们的青睐,市场潜力巨大,项目实施可行。
4 规划的依据、原则、思路及奋斗目标
4.1 规划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关于巩固绿化成果,优化生态环境,发展高效林业的意见》《贵州省“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荔波县“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荔波县委、县人民政府有关会议精神。
4.2 基本原则
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与林业发展规划相衔接的原则;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坚持各部门积极配合,互相支持,上下联动的原则;坚持以投工投劳为主,多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和广泛联合的原则;坚持科技支撑和强化社会化服务的原则;坚持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4.3 总体思路
大力推进板栗基地建设,努力扩大资源总量,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努力提高板栗集约化经营水平与产出效益;加强林区道路等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林业生产条件;推广板栗先进实用技术和标准化生产;提高全县板栗产业发展科技含量;进一步健全板栗产业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坚持培育龙头、品牌带动和市场开拓战略,提高全县板栗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增强全县板栗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增强全县山区农民增收致富能力。
4.4 奋斗目标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和贵州省人民政府要求各县市抢抓机遇、如何做大做强本地特色产业以及荔波县委、县政府有关会议精神,结合全县现有林地资源,力争到2015年,规划新造板栗面积3 333.3 hm2,改造原有的板栗种植面积800 hm2,项目建成投产后,板栗产量平均达到6 750 kg·hm-2以上,产值11 700 kg·hm-2元以上,板栗产业总产值达到3 026万元以上,板栗生产经营户户均增收1 200元·hm-2以上,初步构建起全县比较完善的板栗产业发展体系。
5 建设规模及布局
根据荔波县现有板栗资源分布区的山地资源现状,主要利用海拔800 m以下,坡度25°以下,土层比较深厚的荒山荒地、采伐及火烧迹地、抛荒坡耕地,结合林业重点建设项目工程以及群众造林积极性高、乡(镇)政府领导的重视等具体条件,拟新造板栗林面积3 333.3 hm2,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管理。
6 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管理
6.1 技术经济指标
根据荔波县实际,此次规划中规定了相应的经济技术指标:造林树种为板栗、造林密度1 110株·hm-2、整地规格60 cm×60 cm×50 cm、造林方式为植苗,单位面积投资12 000元·hm-2,其中材料设备6 750元·hm-2(种苗1 560元·hm-2、肥料5 190元·hm-2)、劳务5 250元·hm-2(林地清理750元·hm-2、整地挖穴1 500元·hm-2、栽植750元·hm-2、3 a抚育费2 250元·hm-2)。
6.2 投资估算
根据《营造林作业技术规程》及荔波县板栗造林技术经济表的相关标准,结合荔波县劳动力成本及物资材料价格水平,实施该规划预算总投资4 000万元。
6.3 年度投资计划
根据规划任务及单位面积经济指标,各年度投资计划为:
2012年规划造林面积726.67 hm2,计划投资872万元;2013年规划造林面积780 hm2,计划投资936万元;2014年规划造林面积540 hm2,计划投资648万元;2015年规划造林面积853.3 hm2,计划投资1 024万元;2016年规划造林面积433.3 hm2,计划投资520万元。
6.4 资金筹措
完成这些规划目标,预算需投入资金4 000万元,资金筹措方式是采取向省级有关部门、地方财政争取,以及项目实施单位自筹相结合的方法解决。
6.5 资金管理
建立和完善项目质量管理和资金管理制度,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做到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保证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县林业局对项目资金建立专户,专款专用,严禁挪用、串用、截留项目资金。资金可结合造林进度安排,结转下年使用。项目实施时对项目任务、苗木供应及资金补助等张榜公布,实行村务公开,充分体现公正、公平和透明的原则。资金的拨付和管理主动接受财政和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稽查。对出现挪用、串用和截留项目建设资金的单位停止项目实施并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7 项目效益分析
7.1 经济效益
7.1.1 投入产出分析
板栗新造林投入12 000元·hm-2,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和集约化管理,按造林后第5年开始投产,到盛产期后,年产量750 kg·hm-2以上,销售价按现市场价4元·kg-1计算,年产值可达3 000元·hm-2,挂果4 a后可收回成本。
7.1.2 总体经济效益评价
该规划实施后,全县板栗资源产量到“十二五”期末,按造林保存面积90%计,共3 000 hm2加上800 hm2现有板栗林低产改造,全县共有板栗林面积3 800 hm2,板栗产量将达285万kg,产值将达1 140万元以上,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民增收致富能力进一步增强。
7.2 社会效益
通过该规划的实施,一是可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促使全县将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经济发展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进当地新农村建设;二是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缓解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问题,可有效维护社会稳定;三是该规划项目建成投产后,项目区农民户均可增加收入1 200元·hm-2以上,可有效增强农民增收致富能力。
7.3 生态效益
板栗是深根性树种,其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能力强,是优良的水土保持树种。通过规划的实施,可使大量的疏林地、荒山荒地、抛荒坡耕地得到有效开发利用,从而可有效地增加全县森林面积与森林覆盖率,优化林种树种结构。对改善小气候、减少森林灾害、增强全县森林生态功能、促进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8 实现规划的主要保障措施
一是建立与完善促进板栗产业发展的产业驱动机制,为全县板栗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二是以示范基地建设为突破口,促进农民思想观念逐步转变,三是大力培植龙头企业,推进板栗产业化进程;四是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拓宽板栗产业投入渠道,壮大板栗产业整体规模;五是健全板栗产业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对板栗产业发展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田应秋,梁及芝.我国板栗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柑桔与亚热带果树信息,2005,21(6):11-12,21.
[2]康贺梅,刘福宾.信阳市板栗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6(9):65,68.
[3]祁树安,唐明亮,安雪芹,等.烟台市板栗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山东林业科技,2005(6):80-81.
贵州荔波 篇2
各位团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贵州荔波樟江游玩,很高兴在这里结识大家。首先简单地作一下自我介绍,我是这次行程的导游,邝沛妍,大家可以直接喊我的名字,也可以喊我小邝。“有缘千里能相会”,小邝有幸能够带领大家游览贵州荔波樟江,真是一种缘分啊!我们的旅途一定会很愉快的。在游览期间,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来找我,我会热情地为大家服务,确保大家满意。我们的旅程即将开始,大家跟我来吧!
荔波樟江位于贵州南部的荔波县境内, 总面积273.1平方公里,以喀斯特地貌上樟江水系的水景和浩瀚苍茫的森林为主体,由小七孔、大七孔、水春河峡谷景区及樟江沿江风光带等构成,呈现出喀斯特森林生态环境的完美统一和神奇的特色,是开展生态 旅游,回归大自然旅游之胜地。各位团友平时学习、工作压力大,来到我们的荔波樟江可以好好放松一回啦。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小七孔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A级景区,中国最美丽的地方之一,是世界遗产。景区北部有一座建于道光15(1836)年的小七孔古桥,小七孔的名字就是根据这座桥而来的。古石桥有四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其中一个故事说,远古时候有一个名叫阿吉的瑶族的小伙子,他的右手只有一个指头,但是这个独指能把坚硬的岩石戳成烂泥一般绵软,更奇的是,过上一夜岩石又能恢复其坚硬。阿吉的寨子有七位天仙一般美丽的姑娘。阿吉和七位姑娘看见乡亲们为涵碧潭所阻,不能到对岸去赶场和耕种,便决心在涵碧潭上修建一座石桥。阿吉用独指戳石头,姑娘们用变软的石头捏砌成桥,一个姑娘砌一孔。他们干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堆捏成了一座七孔石桥。因五里外另有一座大七孔石桥,因此这桥叫小七孔桥。又因这座桥是由七位姑娘捏砌成的,所以它有一个别称“七姑桥”。此桥看似单簿,但几百年来经过多次洪水冲击却泰然屹立,迄今完好无损。古色古香的小七孔古桥下是绿得令人心醉的涵碧潭。
走过了小七孔桥,迎来我们的是拉雅瀑布,瀑宽10米,落差30米,瀑势如山倒,吼声状雷,颇为壮观。瀑布溅喷的水雾飘飘洒洒,纷纷扬扬,给我们扑面凉爽和美的享受,可一洗征尘的暑热和劳乏,感觉轻松和振奋啊。大家在这里照照相,感受一下瀑布的磅礴吧。
现在我们面前的是68级跌水瀑布,专家们考证,多且密的瀑布、跌水,实属全国罕见。层层叠叠的瀑布,倾泻而下,千姿百态的瀑布跌水竞领风骚,构成风情万种的动态水景,令人目不暇接。
接下来我要带大家看一个奇景,名字很特别叫“一龙戏九珠”。在河床上高高低低旋着一溜九个喀斯特黑洞,这些洞均呈圆形,直径约七十公分至一米二十公分不等。洞口与洞口之间的河床十分平整光洁。在此之前,这条山槽是季节河,水无定势,洪无定量,因此这些黑洞不可能是洪水所掏,否则洞口不可能规则地处于一水平上。这一奇景就连国家旅游局派来的专家们考察后不禁设问:这是不是外星人所为?
我们即将进入野猪林,来到这里,好像回到远古时代。这里以前野猪奔突林间,所以叫做野猪林。这是一片喀斯特漏斗森林,从漏斗底部到天边山缘,有重重叠叠的丛林密布。这里所有的树木全身披满絮状松萝,远望如浑身绒毛的野人。看,我们走到了水上森林。河谷里长着茂密的乔木和灌木,河水从河床的杂木林 1
中穿涌而下。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冲涮,河床已没有了一粒泥沙,连磐石也被激流磨光了棱角而变得“圆滑”起来,但树木死死扎根在河床里,纹丝不动。这种“水在石上淌,树在水中长”的奇景,真是壮观啊。大家小心路滑,别弄湿鞋子喔。大家尽情地游玩、照相吧!
我们即将到水春河。水春河风景区全长6公里,是樟江风光最为秀丽的一段,以布依族古寨水春寨而得名。水春河是荔波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的主要景区之一,水春峡位于水春寨上游,长约四公里,峡谷内风光旖旎,我们可以在这漂流。白岩是水春河十三道浪峡谷山水的最后一堵石壁。陡峭的石崖如削,怒拔直冲云霄,巍然屹立。弯过这道银色的峡谷大门,水春河豁然开朗,往下河段改称为樟江,前行四里便是荔波县城了。
荔波“樟江部落”民族文化旅游城,在荔波县城“樟江园”广场旁。“樟江部落”是融吃、住、行、游、购、娱乐、文化体验为一体的民族文化风情街,这里有民族风情服饰、民族首饰品、古玩字画、特色小吃等各种连锁店。我们在这里可以尽情地购物,买纪念品。
现在,我们到了距小七孔景区约5公里的大七孔景区。大七孔也是景区的一座大七孔古桥而得名。从大七孔桥溯流而上,我们来到恐怖峡。峡谷内危崖层叠,峭壁耸立。我们向前走约1公里,抬头看看左崖有一座高、宽各约100多米的峭壁直冲云霄,绝壁上附着钟乳、翠林,像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壁上还有三个自下而上的大小洞穴,洞口绿树丛生。团友们,我们在这里是不能大声呼叫,否则绝壁上的大小石块会飞下来的,这里百姓说是天神恼怒,所以这里叫做恐怖峡。我们沿着方村河继续往前走,大家说我们面前看见的像不像一道门啊?这被称作东方凯旋门,是喀斯特是貌奇观之一,谷称天生桥,又叫做仙人桥。桥高60米,桥孔宽20米。桥下湍急的水流形成一道瀑布,桥孔下遍布形态各异的钟乳石,桥侧长满灌木、花草。
地峨峡是方村河进入暗河道前的一段明流,是一处宽不过50米,高100多米的深幽河谷。两岸悬崖峭壁上生长各种奇树异草,涨水期河流汹涌澎湃,枯水时节潺潺细流。我们可以放心往前走,因为峭壁上可进入暗河的小径旁有密密的小树挡着,我们不用担心会掉下河。
笑天河是方村河伏流后又出现的一段明流。落差48米,河中银浪滔滔,涛声隆隆,震撼山谷,有如笑天,因此得名。水出自王蒙乡聋顶村高山岩溶地带的乱石堆中,奔流500多米后再伏流至天生桥露出。这段河床陡、水流急,我们可以跟着涛声哈哈大笑,减一下压吧。
贵州荔波 篇3
自然崇拜是指将自然现象、自然物和自然力当成某种神秘力量和神秘事物, 对之进行宗教性的祭祀崇拜活动[1]。贵州荔波县水利村有着独特的文化习俗, 渗透着水族人民的生态文化思想。其中, 拜石头、拜古树的信仰尤为浓厚。
1.1 拜石信仰
拜石信仰是自然崇拜的一种表现形式, 即对石头产生的一种敬畏与崇拜之情, 对其进行宗教性的祭祀活动。在水族先民的社会生活中, 人们更多接触的是大自然, 如天地山川、巨石古树等, “自然是宗教最初的、原始的对象[2]。”在水族的原始宗教信仰中, 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水族有着祭祀石头的习俗, 认为石头就是神, 不容侵犯, 将凡是赋予神性的石头称为石菩萨。每当遇到困难时, 他们就会前去祭拜石菩萨, 求得庇佑。当愿望实现后, 他们又会隆重举行祭拜仪式, 以此来表达对石菩萨的感谢与尊重。久而久之, 在水族人民心中形成了一种拜石信仰。
在荔波县水岩、水尧等寨, 就有拜霞 (祭拜石菩萨) 的习俗, 于每年五、六月间择日举行。水岩十三寨以拉垒为首, 各寨均有明确分工, 分头准备所需物品。水尧寨的拜霞活动则是在霞田里举行, 霞田旁有一高约二尺像“人”形的石菩萨, 还为其盖了一间小房子, 祭祀时将母猪放入霞田里, 众人下田捉猪, 谁捉住猪, 大家则为他敬酒以示嘉奖。这样一来, 田里的秧苗全被踩烂, 主家不仅不索赔, 就是颗粒不收也高兴。拜霞后若第二年庄稼收成仍不好, 还须继续用肉酒供祭。
祭拜石菩萨是水利村一个普遍的现象。除了村寨公共敬奉的石菩萨外, 大多数家庭还有自家的石菩萨, 它们多立于各家房前屋后某一隐秘角落, 甚至在黑乎乎充满虫蛇的山洞里, 每逢初一或十五, 各家都会带上供品前去祭拜。此外, 在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或做重大决定的事情时, 也会前去祭拜, 希望得到石菩萨的保佑。在他们看来, 石菩萨无所不能。正是由于对石头的这种依赖, 久而久之, 使得这里的水族人民对石头产生了浓厚的喜爱之情, 他们爱护石岩, 不随意开山炸石。这样的行为让许多石岩被很好地保留下来, 给很多植被提供了生存的环境, 从而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自然的作用, 有效地维护了生态的平衡发展。
1.2 古树崇拜
除上之外, 水利村水族还有古树崇拜的习俗。这种崇拜主要表现在对风水树及坟山树的尊崇与保护上。
水族寨边、水边的大树是专门护佑村寨平安的, 拜树风俗一直流传下来。当人们遇到不愉快或不顺心的事, 就会带上鸡、糯米饭、酒等供品去拜古树, 并在树上贴上红纸或搭上红布, 祈求平安吉祥。
在水利村, 每一个寨口寨脚都挺立着高大的枫树、杉树等树木。这些枝叶繁茂的古树, 给人们提供了聊天娱乐和休息的场所, 并成为一个村寨的标志, 这里的水族称之为“风水树”。他们爱护先人种植的这些风水树, 以乡规民约或祖训约束人们的道德行为。如在《村民规约》中明确规定:“要尊敬、爱护风水树, 不准乱伐风水树, 对山林管理必须实行人人有责, 户户承担, 护林有功者奖, 毁林者罚的原则;各农户在自己的责任山或自留山上, 每年都要进行义务造林和育林, 力争在七年内全面绿化稀有林山坡;各农户要把自己的责任山林管理好, 不准乱砍滥伐, 不准放火烧山, 不准毁林开荒, 不准买卖山林等违反国家的山林管理制度……。”总之, 寨民不允许对风水树有任何轻慢的言行举止, 更不允许对之有丝毫破坏损伤, 甚至树上掉下来的枯枝败叶, 人们也不能带回家当柴火烧。在他们的意识中, 这些树是先人的馈赠, 尊敬古树是对祖先的怀念与感恩。在他们心中, 这些树是神, 神圣不可侵犯, 是他们内心的归宿和寄托。
此外, 水利村还有崇敬坟山树的习俗。水族多以血缘关系组成, 村寨与家族常融为一体, 因而都有传统的坟山, 寨中正常死亡的人都埋葬于此。水族有相信灵魂不死的信仰, 坟山成为鬼魂聚散栖息之地, 长在上面的树木既是隐蔽鬼魂住宅的东西, 也是鬼魂附身之处所, 因而被视为神圣的风水树, 绝不允许破坏。本村寨的人自幼受到这种思想的熏陶, 不会轻易动坟山上的一草一木。外村寨的人在坟山上砍树, 就是对村寨祖灵的冒犯, 将受到严厉制裁。
正因为水利村的水族非常喜爱树木, 所以村里有这样一个传统的习俗, 即在婴儿出生时要到地里种植一棵树, 祈愿婴儿长大后能成为栋梁之材。由于这树与婴儿的命运紧紧相连, 家里人对这树护理得十分周到, 决不让它受到任何伤害。
总之, 不管是拜石信仰, 还是古树崇拜, 皆渗透着水族人民强烈的生态意识。不论他们出于怎样的目的, 都起到了保护大自然的作用。对石头的崇拜, 对树木的爱护, 都体现出水族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
2 祖先崇拜中的生态意识
祖先崇拜是为了表示对亲属亡灵的尊敬与敬畏, 祈望祖先神灵能帮助活着的亲属, 抚慰亲属亡灵而定期或不定期举行的祭祀活动。[2]它是水族宗教信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与自然崇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水族是一个泛神的民族, 信仰鬼神有很多, 大约七八百个, 并有一套复杂的鬼神体系。在众多的鬼神信仰中, 以祖先崇拜最为普遍。无论是节日、丧葬, 还是婚嫁, 祭祀祖先都是必须的, 其目的是为了通过祭拜祖先, 求得祖先的保佑, 愿祖先赐福消灾, 确保在世的人事事顺心, 子孙平安。祭祀祖先的活动, 水族在过节、丧葬和婚嫁中都有体现。如清明节来临之际, 人们会带上所需祭品 (公鸡、糯米饭、酒、肉、钱纸、香烛等) 前去坟山祭祖扫墓, 祈求吉祥, 人畜兴旺;过卯节时, 家家户户都要清扫屋子, 备办节日所需的物品, 并祭祖树。卯节祭祀祖树一般以家族或一个村寨为单位集体祭祀, 目的主要是祈求树神保佑全家族或全村寨农业生产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因为他们相信, 通过祭祀祖树, 可以有效地遏制自然灾害的发生;过端节时, “吃素”祭祖。祭祖的时间从戌目的晚饭开始到次日晚饭前止。其间, 全家一般都要忌荤食素, 以表示对祖先的尊敬。祭祖讲究用素食作供品, 其中以南瓜、茄子、豆腐、花生等最常用, 忌用动物的肉作供品, 也忌动物的油脂混入供品中。
总之, 水族在清明节去坟山祭拜, 祈求平安吉祥, 将坟地打扫干净, 有助于坟山上花草树木的成长, 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爱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在过卯节时祭拜祖树, 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这体现了水族人民对祖树的崇拜, 增强了水族人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意对祖树的呵护, 对生产生活环境的爱护。所有这些, 让我们从水族祖先崇拜中看到了其生态意识的影子。
3 图腾崇拜中的生态意识
图腾崇拜是将某种动物或植物等特定物体视作与本氏族有亲属或其它特殊关系的崇拜行为, 是原始宗教的最初形式。“其主要特征是相信本氏族同某种动植物之间有超自然的关系, 这种动植物就被视为图腾。”[3]对被视为图腾的动植物的崇拜行为就叫做图腾崇拜。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崇拜的图腾, 水族也不例外。从古至今, 水族仍保留着较浓厚的图腾崇拜, 通常以龙或鱼作为图腾物。其中, 鱼图腾崇拜对水族社会生活的影响更为深远。
水族人民多居住在依山傍水的地方, 优越的自然环境给鱼提供了良好的生存之所, 这使得水族先民很早就认识了鱼。水族以鱼作为图腾, 原因有三:一是鱼为先祖的救命者, 相传在洪荒浪里是鱼托起兄妹避难的葫芦, 使其免遭沉没, 从而保护了先祖;二是鱼有旺盛的繁殖能力和机灵的特性, 水族人民既想依赖鱼为自己提供丰富的营养品, 更想借助鱼旺盛的生殖力和机灵特性来繁衍种族, 出于延续种族的迫切愿望, 人们艳羡鱼强大的生殖力, 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像鱼一样生生不绝;三是远祖生存的环境对鱼类等水产的依赖。正因如此, 使得鱼成为水族的图腾。如今, 在水族日常生活中, 随处可见人们对鱼的崇尚, 如在服饰上绣有鱼的图样;在探问婴儿性别时, 通常以鱼娃或虾娃来指代;在酒歌中还唱道:“这地方好田好塘, 篱拦獭草鱼在水中央, 没少啥鲤鱼草鱼满塘。”赞美歌中也这样唱:“我来到神龙宫殿, 现咱来鲤鱼草鱼地方[4]。”这些歌词不仅赞美了鱼米之乡, 更赞美了这里地杰人灵, 人丁兴旺。
自古以来, 渔业经济始终是水族人民生产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今, 水族人除了去河里捕鱼之外, 还学会了自家养鱼。有的人家自己修池塘养鱼, 有的即在自家的田里养鱼, 形成一种“鱼稻共生”、“饭稻羹鱼”的特点。像这样的景象在水利村随处可见。每当种上水稻之后, 水族人家通常都会在田里放养鱼苗 (以草鱼、鲤鱼为主) 。待稻谷成熟后, 鱼也长大了, 他们将田里的水放干, 继而收鱼。将鱼收完后, 便可收割稻谷了, 可谓喜获双丰收。
这种“鱼稻共生”, 一方面增加了鱼的来源, 避免了水族人在河里过度捕鱼而造成鱼种锐减, 给鱼类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鱼及其它植被的生长, 从而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另一方面避免了水族人在河里捕鱼而造成对河流的污染, 给鱼类提供了更大的生存空间, 有利于鱼类更好地繁衍, 从而避免了某些鱼类及其它水生动植物的灭绝, 有效地维持了生物的多样性。这对维护生态平衡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玉时阶.现代化进程中的岭南水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8:224, 234.
[2]陈国安.水族[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1995:88.
[3]刘之侠.水族文化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7:198.
贵州荔波小七孔游记作文600字 篇4
爸妈难得在今年的暑期一起放高温假,于是我们一家人早早就计划到贵州去避暑。出发前几天我一直发高烧不退,真是害怕此次旅行因此而取消,还好期盼已久的旅行仍能按计划进行。8月4日我们一家和我二舅妈还有我的表妹一行出发了。此次贵州之行,我们到了荔波的大七孔、小七孔、贵阳市区附近的黔岭山公园,青岩古镇、还有闻名中外、5A级的景区黄桷树瀑布。我记忆最为深刻的是荔波的“小七孔”。那里景色宜人,大小瀑布、水上森林,原生态的山山水水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
8月6日早上,我们早早到了小七孔,自以为我们很早了,但到了景区门口已是人山人海,车水马龙。
购买好了门票,进入景区大门后,立即乘观光车来到第一个景点小七孔桥。七孔桥是一座小巧玲珑的清代古桥,是当时黔桂商旅的重要通道,“大小七孔景区”的`名字也由此而来哟。
小七孔是一个水的天堂,我们一边玩水,一边步行,随着哗啦啦的水声,映入眼帘的是拉雅瀑布。瀑宽10米,落差30米,瀑势如山倒,吼声似雷,颇为壮观。
继续步行100米,搭上观光车,到达了又一个景点:翠谷瀑布。翠谷瀑布悬于群山之腰,是小七孔景区落差最大的瀑布,瀑高60多米。
离开翠谷瀑布再乘观光车前行到达了我们小朋友们最喜欢的地方“水上森林”。水上森林是荔波小七孔景区的一个著名的景观,属于罕见的岩溶地貌水上森林区。 水中有石、石上有树、树植水中。这种水、石、树相偎相依的奇景令人叹为观止。
依依不舍地离开水上森林,我们还去了卧龙潭和鸳鸯湖。有几个特级景点,如“树抱石”、“龟背山”,却由于前几天水灾关闭维修,遗憾没能看到。一天的游玩时间匆匆结束,我们坐观光车返回景区入口。
【贵州荔波】推荐阅读:
荔波学习心得体会10-24
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导游词05-27
关于成立荔波县巾帼志愿者队伍的通知05-14
贵州沿革与贵州文化11-15
【贵州工商职业学院专业】贵州工商职业学院招生网站-贵州工商职业学院分数线09-21
《贵州日报》05-25
贵州黎平05-31
贵州绥阳06-04
贵州区域06-07
贵州织金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