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

2024-06-28

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共3篇)

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 篇1

1 引言

写作作为一项重要的语言输出活动, 既有知识形态特点, 又有学习手段特征。这种双面性决定其必然成为学生学习语言, 特别是第二语言或外语时的最大难点。 (魏斯绵, 2013) 近几年来, 随着江苏英语高考阅读理解难度系数的增大, 许多教师在训练学生阅读能力方面, 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采用以做题、讲题为特色的“题海战术”, 从而达到提高阅读成绩的目的。从传统的教学实践看, “题海战术”中大量的阅读语料仅仅是学生答题时的依据, 之后就被搁置一边, 别无它用。其实, 这些阅读语料, 尤其是模拟考试、联考、高考试卷中的精心打磨的高质量的阅读语料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也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它们选材广泛新颖, 与时俱进;语言准确地道, 原汁原味;结构清晰完整, 注重渗透西方的文化和思维方式。教师可依托阅读语料, 在指导阅读技能的同时进行写作技能的指导, 实现语言输入和输出的一致, 有助于消除学生“无话可说”的无奈与困惑。

徐昉教授曾指出:语言输入对于缺乏交际语境的外语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写前有效的语言输入既是激发想象的催化剂, 同时也是写作话题领域常用语块的来源。 (徐昉, 2012) 近期, 笔者参加了一次全市英语教研活动, 观摩了陈老师执教的一堂读写示范课, 以探讨利用阅读语料,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2 教学案例再现

本节课是以Creativity为话题展开的读写教学。要求学生通过此课, 学习查找细节信息、归纳大意的阅读策略, 增强创新意识, 掌握与话题相关的语言知识, 为写作做好充分的铺垫。结合教学目标, 陈老师对这节读写课进行了如下设计:

(1) Step 1:话题导入

课前, 陈老师从平时学生使用的《21世纪中学生英文报》中精选了两篇与青少年创新发明有关的阅读语料, 并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阅读练习。课上, 先核对阅读理解的答案, 归纳得出创新的话题, 然后, 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组织学生讨论Why is creativity very important in our life?并将可能性答案逐个呈现在Diagram A (如下图) 中。

设计目的:教师通过核对阅读理解的答案, 巧妙地引出本课话题, 并对话题进行适当地设问, 既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又能快速激活学生大脑中的知识图式, 为后面的写作进行话题和语言的输入。

(2) Step 2:语言及框架的输入

在导入话题之后, 陈老师追问How to improve our creativity?为了降低问题难度, 首先要求学生阅读一篇取自于本校高二月考试卷中的任务型阅读语料, 并概括段落大意 (参考答案:Para 2:Gain more knowledge;Para 3:Take down good ideas;Para 4:Think from different angles) , 从而得到该问题的部分答案。然后, 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 对答案作进一步完善, 最后引导学生将这些答案归类为inside aspects。接着, 自然过渡到outside aspects, 同样先要求学生阅读2014年浙江卷C篇的阅读语料, 再完成两个问题 (如下) 。

(1) In the companies such as Google, Twitter and Amazon, what is the new measure they have taken to stimulate creativity of the staff?

(2) What measures can be taken by the school to improve the students’creativity?

在整个环节中, 陈老师注意提醒学生将问题的答案及时整理并填入学案上的Diagram B (如下图) 中。通过记录关键信息, 帮助学生加深对阅读语料及小组讨论结果的印象, 为后面的写作打好基础。

设计目的:教师挑选了两篇与创新话题相关的阅读理解语料进行改编, 让学生通过阅读, 找出相关问题的答案, 从而培养学生捕捉写作素材的敏锐度, 同时也为后面的写作练习提供充分的语言输入。此外, 这两篇阅读语料阐述观点的不同角度也有助于写作框架的提取, 当学生对语料内容有了一个深刻理解之后, 由教师稍加点拨, 框架结构便清晰地呈现出来, 可谓是水到渠成。

(3) Step 3:写作输出

在进行了一定的语言输入和结构布局之后, 陈老师要求学生写一篇Daily report, 并在白板上提供了写作框架及要求, 如下:

Writing:Unlock Our Creativity

The importance of creativity:Individuals&Society

Ways to improve the creativity:Inside&Outside

Requirements:

(1) Pay attention to the structure inside paragraphs.

(2) Use a link between paragraphs.

(3) Write in no less than 120 words.

设计目的:教师明确写作形式和题目, 并提供较为完整的写作思路, 旨在让学生运用从阅读语料中获取的内容进行写作, 达到“以读促写”的效果。

(4) Step 4:展示及评价

陈老师将部分学生的习作放在展示平台上进行投影, 并从Daily report的格式、段落主题句、输入语言的使用以及书写等方面对习作进行评价, 以鼓励为主, 同时也提出一些修改意见。

设计目的:一方面, 教师的评价为学生的写作指明了努力方向, 另一方面, 教师的鼓励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培养学习能动性, 促使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

3 启示与思考

读写结合, 既能训练学生阅读能力, 也能提高学生将阅读语料“为我所用”的能力, 写出更加有内涵、有深度的作文, 可以实现外语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以本次“以读促写”公开课为载体, 笔者对如何利用读写结合开展有效的写作教学做了深入的思考和总结。

第一, 要精心选择阅读语料。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董越君, 2012) , 阅读语料的内容和质量决定了学生写作的内容和质量。所以, 要想上出一堂高质量的读写课, 首先就要精心选择阅读语料, 话题贴近学生生活, 能让学生有话可说;篇章结构清晰明了, 易于学生分析提炼;词汇量和句型长难度适中, 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的文章, 是最适合选作写作教学的阅读语料的。在实际使用中, 还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需求, 对语料进行缩写或改写, 减少在阅读输入上所花的时间, 以确保留有足够的时间给写作环节。高质量的阅读语料除了来源于教材之外, 教师可以将平时周练、模拟试卷以及高考试卷中的阅读语料精选归类, 构建阅读语料库。

第二, 要准确构建概念图。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诺瓦克 (Novak) 博士认为, 概念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 它通常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 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 连线上表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以概念图为纽带, 将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联系起来, 可实现读写的高效整合。 (朱玮玮, 2014) 教师要根据阅读语料内容和设定的写作话题, 找出关键信息以及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 准确地构建概念图, 以概念图为写作训练搭建支架, 有助于学生写有所依。

第三, 要有序开展合作学习, 让学生以合作的方式展开对话、问答和探究, 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层次地理解需要掌握的知识或技能。读写课, 作为一种对学生语用能力要求较高的课型, 开展合作学习就更为必要了。这种合作学习模式的建立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挖掘个体的学习潜能, 增大交流的信息量, 使学生在互学互助中提高写作水平。本节课中, 该教师在语料阅读后的讨论环节以及写前的框架构建、语言输入环节都开展了生生合作、小组合作、师生合作等学习活动, 课堂气氛民主活跃, 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了锻炼能力的机会。但笔者认为, 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 不妨还可以考虑在写作过程中增加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为两组, 一组完成第一段, 另一组完成第二段, 组内再以四人小组形式开展讨论, 完成段落写作。这样设计, 既能使合作学习充分有效, 贯穿课堂始终, 又能保证学生习作的高质量。

4 结束语

阅读语料作为语言输入的载体, 为写作这一语言输出提供了大量的语言、信息素材和模板。 (叶琦, 2014) 因此, 教师应合理地开发利用英语阅读语料中可供写作使用的话题、语言知识和篇章结构, 设计恰当的读写任务, 让学生有话可说, 并写出可读性强的作品。长此以往, 日积月累, 相信这样的读写结合训练肯定能为学生提供实现阅读与写作发展双赢的机会。

参考文献

[1]董越君.利用阅读文本有效拓展写作教学[J].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 , 2012 (6) .

[2]魏斯绵.浅谈“以读促写”——一堂“读写结合”公开课观摩有感[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3 (4) .

[3]徐昉.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

[4]叶琦.高中英语以读促写的教学实践探索——以一节写作公开课为例[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4 (6) .

[5]朱玮玮.概念图在初中英语读写课教学中的支架作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4 (11) .

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 篇2

以下为高中数学视频专辑(专辑名称—视频个数)浏览时请按下 CTRL+点鼠标左键就可直接打开 这里只有几万视频中的一部分,更多视频请到浏览

2011年江苏省高中数学青年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教学视频—132010年广东高中数学优质课评比教学视频—122009江苏省高中数学青年教师优质课教学视频—92006江苏省高中数学青年教师优质课观摩—27高一数学优质课视频专辑—15高中数学优质课视频—26高中数学说课优质课观摩课集锦—6高一数学优质课视频专辑教学视频—11高二高三数学优质课视频专辑教学视频—26新课程高中数学优质课评比教学视频—27

中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说课大赛决赛(重庆)--14

观摩公开课有感 篇3

同课异构观摩有感

观看学习了课程的同课异构的教学剪辑使我收获颇多,我尤其喜欢山东郭尚民老师的课堂,他的课让我觉得很舒服,很轻松。声音温柔动听,满脸笑容。我想学生这是学生愿意并喜欢与学生交流的基础。在郭老师的课堂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精讲课文时讲到的通感,《荷塘月色》中有两句,历来被奉为近代文学应用通感的典范。在“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中,荷香为气味,只能以嗅觉感知,歌声为乐音,凭听觉方可获得。郭老师引导学生资助发现作者在描写时却打破常规,把“声”、“香”加以联系,时嗅觉与听觉沟通。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能力。以对“远处高楼上”飘来的“渺茫的歌声”这种体验来品味微风送来的“缕缕清香”,不由得让学生在脑海中产生这样的理解:歌声从远处高楼上飘来,自然不能听得十分真切,只能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但却更具吸引力,使人不由自主地凝神倾听;荷香是淡淡地,不会浓郁扑鼻,只能时有时无,如丝如缕,然而愈是如此愈能唤起人内心微妙地情感,情不自禁地去捕捉这种令人喜悦地清香。于是,朱自清的“声”与“香”这两种作用于不同感官地知觉,由于在人的心理反应上存有相似点,得到了自然而然地沟通。郭老师通过诵读和精讲反复引导学生理解这篇文章使用的通感句子,调动学生长期积累起来的各个生活方面的经验,让他们去揣度、体会那难于直接描述的事物,达成一种更高层次的共鸣,让我们在欣赏过程中产生如临其境、如睹其物、如闻其香、如聆其声的真切、深刻的艺术感受。

其实,在语文教学中,除了这样美的讲授,就像第三讲各位老师所说,我们不仅要进入文本,还要从文本中出来。除了好的一方面可以请学生谈谈你觉得不好的地方,毕竟作为高中生,他们对美也有一定的自己的认识。以后在教学过程中,我也会认真思考这一点,并将这一点融入我的课堂。

上一篇:生态旅游型下一篇:中小企业竞争情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