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态旅游资源(精选12篇)
海洋生态旅游资源 篇1
摘要:指出了随着蓝色经济的提出,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青岛市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拥有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发展海洋生态旅游是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在分析青岛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基础上,针对青岛市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为青岛市开展海洋生态旅游提供参考。
关键词:青岛,蓝色经济,海洋生态旅游资源
1 生态旅游及海洋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作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项目,一经提出便受到众多学者的追捧,其内涵也得到不断的丰富,然而对其概念至今仍存在很多争议。笔者比较认同1993年由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所提出的生态旅游的定义: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持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但是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生态旅游所保护的对象应该也包括历史文化环境,而且应该是一种有教育意义的旅游活动。随着蓝色经济的提出,对于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然而要实现蓝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做到发展与保护同时进行,海洋生态旅游便满足了这一需求。海洋生态旅游的基本要素应该包括[1]:①前往海洋或沿海(包括一些文化景点),并且通过旅游参与和经济支出使当地社区受益的旅游活动;②有助于保护当地的海洋环境(包括海岸带及周边海域的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③尽量减少其对海洋自然环境和当地社区的负面影响;④强调旅游者学习和了解当地环境特征;⑤激发旅游者重新审视他们的行为如何影响海洋,以及如何能够帮助当地社区和保护海洋环境。
2 青岛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分类
什么是海洋生态旅游资源?为此,先要界定生态旅游资源的含义。对于生态旅游资源的解释,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杨桂华(2000)将其定义为以生态美吸引游客前来进行生态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在保护的前提下,能够产生可持续的生态综合效益的客体[2];张建萍(2001)认为生态旅游资源就是指以生态美(包括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吸引游客前来进行生态旅游活动,并为旅游业所利用,在保护的前提下能够实现环境的优化组合、物质能量的良性循环、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能够产生可持续的生态旅游综合效益,具有较高观光、欣赏价值的生态旅游活动对象[3];卢云亭(2001)的定义为“在自然场所或自然与历史文化相融合的场所中,可供生态旅游者感知、享受、体验自然生态功能与价值的资源”[4]。对于生态旅游资源的解释至今尚未达成一致,但有一点必须确认,生态旅游资源既包括自然生态,也包括人文生态。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则是以海洋自然生态和海洋人文生态为主体。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青岛拥有丰富的海洋生态旅游资源,主要分为海洋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海洋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两个大类。
2.1 海洋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青岛集“山、海、城、河”于一体,海面广阔,海湾众多。青岛市的海洋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山岳型、海成地貌型、水文景观型、海岛风光型、气候与气象型、动植物生态旅游资源,具体分布地见表1。
2.1.1 山岳型生态旅游资源
青岛东部的崂山位于胶东半岛东南部的黄海之滨,以独特的山海奇观闻名于世。整个山势东峻西坦,高耸于黄海之滨。崂山山势雄峻,万里海疆卓然独立,有“山海奇观”之称。巨峰是崂山的最高峰,是我国漫长海岸线上唯一一座高度超过千米的山峰。巨峰周围奇峰林立,怪石遍布,有“海上名山第一”石刻、铁瓦殿旧址、虔女峰、黑风口、五指山等胜景。位于青岛市区的浮山东西向长约5km,南北宽约2km,9座山峰一字排开,如若美丽的屏风矗立在海滨。釜山主峰顶高367.4m,因山高风大,每逢天阴欲雨,山顶便云雾缭绕,固有“浮山戴帽天下雨”之说。
2.1.2 海成地貌型生态旅游资源
青岛市海域面积1.22万km2 ,海岸线863km,沿海多山地、丘陵,形成典型的岬角与海湾相间的岬湾式海岸,海岸线十分曲折。伸入海中的岬角浪蚀作用强烈,出现海蚀平台、海蚀柱、海蚀穴等地貌形态。石老人是我国基岩海岸典型的海蚀柱地貌,它是石老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重要标志。青岛沿海还有许多大小不一的海湾,共有49个,这些海湾风光秀丽,特别适合开发海洋生态旅游业。青岛海边还遍布沙滩和美丽的红礁石,红礁石被认为是中国大陆上独一无二的资源。青岛还拥有东亚一流的海水浴场,第一海水浴场是青岛众多海水浴场中的佼佼者,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汇泉湾畔,以坡缓沙细、风平浪静而著称。
2.1.3 水文景观型生态旅游资源
潮起潮落可以为游人带来无限乐趣,胶州湾海域为规则的半日潮,大潮起伏,波涛翻滚,汹涌澎湃,十分壮观;著名的“燕岛秋潮”成为青岛一景。大潮退后,宽阔的海滩和曲折的海岸便是游人赶海的理想之处。位于崂山的龙潭瀑,周围岩壁峭立,八水河至此,沿20m高、10m宽的绝壁悬空倒泻,喷珠飞雪,状如玉龙飞舞。龙潭瀑瀑布落下十几米,与石壁相击,分数股跌入潭中。碧水凝寒,清澈见底,潭旁巨石上镌“龙潭瀑”三字。大雨过后,山洪暴注,飞腾叫啸,更为壮观,故有“龙潭喷雨”之称,是崂山景区最美丽的瀑布。位于崂山景区的水文景观还有体现了“九水十八潭”自然风貌的北九水、“涧底飞瀑”的登瀛河,等等。
2.1.4 海岛风光型生态旅游资源
青岛沿海共有69个海岛,总面积为21.2km2,岸线总长度132km。其中有固定居民的海岛9个,其余多为无居民海岛。青岛的海岛多以岛群的形式出现,主要分布在崂山以东沿海,海岛中约有1/4的海岛分布在潮间带。青岛海域的海岛均属沉积岩和火山岩组成的基岩岛,海岛地貌均为丘陵山地,植被覆盖率多在60%以上,三平岛、赭岛、牛岛达90%以上,有亚热带植物生存,如耐冬、红楠、卫茅、白河等,多呈群状分布,国内罕见。海岛及其周围海域资源丰富,风景秀丽,名胜古迹众多。海岛渔村风情独特,四周岛礁发育,海参、扇贝和盘鲍的生长条件良好,渔业资源丰富,适合开展休闲渔业、陆岛观光等旅游活动。
2.1.5 气候与气象型生态旅游资源
受海洋及季风气候影响,青岛海洋气候特征显著,冬暖夏凉,特别适于避暑、度假、疗养。胶州湾附近地区地表起伏很大,天气变化明显,经常形成一些较强吸引功能的天象景观,海上日出、崂山云雾、崂山雷电、浮山雾霭、浮山“浮山九点”、崂山“巨峰旭照”、“云海奇观”、“崂山火球”、“银峰晶挂”海上升明月、太清水月、汇算松月及鹤山、大珠山、小珠山的云雾、日出、晚霞、冬日雾松等天气景象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2.1.6 动植物生态旅游资源
青岛海域拥有丰富的海洋动植物生态旅游资源,动物资源中除有常见的鱼类资源外,底栖动物资源中还有菲律宾蛤仔、西施舌、刺参、皱纹盘鲍等珍贵海产品和藻类等。海洋植物资源也很丰富,青岛近海海洋植物主要有底栖藻类和海草。底栖藻类有石花菜、海带、紫菜、马尾藻、石莼等。海鸥也是青岛海域重要的鸟类资源。青岛气候温和,适于多种动物和植物的繁衍生息,如崂山南麓的太清湾畔,生长有数十种亚热带植物。同时在海岛及其周围海域也存在着大量的动植物资源。青岛海底世界整合了青岛水族馆、标本馆、淡水鱼馆等旅游资源,向人们展示着各种各样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
2.2 海洋人文生态旅游资源
青岛因海而生,因海而兴,是一座油画中的城市。青岛市的海洋文化资源丰富,海洋体育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节庆文化、军事文化等都独具特色。青岛的崂山被称为“海上名山第一”,文化积淀丰富;青岛地区是古代先民开展寻仙问道宗教活动、从事煮海熬盐活动的重要地点。这里曾演义了秦始皇三登琅琊台、徐福东渡拜仙觅药、田横义士海岛就义、板桥镇交通海内外、开胶莱运河贯通南北等很著名的事件,有着很多历史文化遗存,如表2所示。
除了表2中所列的海洋人文生态旅游资源,还有一些以渔业文化为主题的遗产和以港口贸易文化为主题的遗产还未被发掘。其中前者包括渔村古居、渔业遗址、古船类型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海洋捕捞技术、水产养殖技术、绳网和绳结制作工艺、上下船的仪式等;后者包括近代之前的港湾、码头遗址,有关港口客运船、票的历史变迁及船上服务的文化遗产,港口货运中搬运工人的生活习俗、货运船上的管理制度、搬运工人在劳动中形成的劳动号子、港口贸易的管理制度、商会组织等文化遗产[5]。
3 青岛市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问题
3.1 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青岛市作为国内外知名的沿海城市,海洋旅游发展迅速,已经成为青岛旅游的主体。青岛市以其独特的海洋旅游资源与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组成了前海海滨游览景区、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崂山风景名胜区、民俗文化以及文物古迹旅游区、薛家岛旅游区以及大、小珠山景区6大主要旅游景区的基本格局。其中前海海滨旅游景区主要以城市风貌保护区中的自然、人文景观为主体,分为海滨游览区、八大关建筑博览区、太平山观光游览区以及信号山游览区四个小区;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先后建起了国际啤酒城、青岛市文化博览中心、海尔科技馆、石老人海水浴场等。度假区以山海风光、啤酒文化、渔村民俗、美食购物、海洋娱乐为主要特色,划分为综合服务区、海上公园及海上游乐区、度假别墅区、啤酒文化城、高尔夫球场、健身休闲区等功能小区;崂山风景名胜区:以展示山、海自然风光为主体的旅游发展区,保护和开发自然风光的同时,开发利用现有的人文资源,如道教宫观等,主要包括巨峰景区、太清景区、上清景区等10处景区。民俗文化及文物古迹旅游区:以四方海云庵糖球会、市北元宵会、萝卜会、市南湛山庙会为一体的民俗文化旅游区。薛家岛旅游区:结合金沙滩浴场,建设度假娱乐区和丘陵山体旅游景区。大、小珠山景区:主要以自然景观为主体的生态型的山林观光浏览区。青岛目前开发的海洋旅游产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观光类旅游产品。
产品主要围绕青岛风光秀丽的前海海域,以具有强观赏性的老市区近代欧式景观与东部现代城市风貌为内容,发展已经具备相当规模,而且具有大众化特点,几乎成为来青岛旅游游客的必选项目。
(2)度假旅游产品。
青岛已经建成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旅游度假区多处,形成由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薛家岛和琅琊台省级旅游度假区为代表的旅游度假系列产品。功能上适应目前度假旅游以国内游客和家庭度假为主的特点,价格上具有多样性,能满足不同层次游客选择需要。
(3)会议博览旅游产品。
青岛已经在石老人旅游度假区建成大型现代化国际会展中心,在市区也具有相当规模的会展设施,可以举办大中小型会议和展览活动。
(4)特色节会旅游产品。
主要包括以青岛国际啤酒节、“青岛之夏”艺术节为代表的节庆活动,海云庵糖球会为代表的民俗活动,胶南琅琊台徐福出海纪念仪式等文化演出活动等。
(5)工业旅游产品。
青岛目前依托自身的港口和工业品牌,相继开发了工业旅游产品,包括引导游客参观青岛港、海尔工业园,以及青岛啤酒、海信等品牌产品的生产过程及产品陈列等。
(6)其他。
青岛还发展了诸如海上体育旅游、海洋节等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的数量和层次以及结构都有了很大提高。
3.2 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3.2.1 海洋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破坏
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于近岸的陆源环境污染、近岸的养殖废水污染、近岸工程破坏环境/生态、溢油事件、放射性污染、倾废以及温室气体与酸沉淀。青岛市近几十年获得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尤其是海洋生态环境。青岛极地海洋世界在极地金岸娱乐港附近岸边的“填海造陆”工程不仅填埋了礁石、滩涂,还隔断了东西两片海域的洋流,对此处的海洋生态带来了严重危害。另外作为青岛市 “母亲湾”之称的胶州湾,前几年由于立法缺失、体制不顺、围海造地、污水排放等原因,胶州湾湿地正面临着逐渐萎缩的尴尬境地。2009年市政协所做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近百年来,胶州湾面积缩小了1/3,海岸线减少了1/3,原始海岸线仅剩下了13.2%。而受此牵连,胶州湾湿地从1988~2008年的20年间里,就减少了近1/3。根据市政协所做的调研,随着胶州湾面积的不断缩小和污染的加剧,鸟类的栖息环境和鱼类的洄游规律也受影响。胶州湾生物多样性迅速减少,一些珍稀濒危物种面临灭绝。同时由于温室效应导致的海平面上升,也使得胶州湾湿地的面积不断缩小。虽然近几年青岛市政府为修复胶州湾湿地做了大量的努力,效果明显改善,但是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破坏却是短时间内无法挽回的。
3.2.2 海岛旅游基础设施薄弱
青岛市海岛旅游资源的开发处于自发、无序状态,旅游产品单一,交通配套设施落后,海岛旅游仍然处于刚起步阶段。由于交通不便,受天气影响大,海岛旅游受到严重的制约。灵山岛、竹岔岛和田横岛三个岛屿早已成为岛城“标志性”的旅游岛屿,但交通问题成为制约海岛游发展的重要因素。参与海岛旅游,船只是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如今进出岛的船只多由私人承包,在安全维护方面令人堪忧。以田横岛为例,2012年6月,就曾出现过两艘快艇相撞并导致乘客受伤的事件。岛上还存在着严重的垃圾处理问题,在岛上没有专门的垃圾箱,游客基本都是随手丢垃圾,不少游客更是把喝空的啤酒瓶直接扔进海里,当地居民的生活垃圾多采用填埋方式,生活污水更是直接排放到海水中,同时在通往海岛的海边堆放着大量的生活垃圾,其中多为不易消解的塑料袋。三座海岛的配套设施大同小异,灵山岛无专业导游,游客出行全靠拼车;田横岛散客游、团体游服务差别大,游乐设施破败不堪,不少饭店停业;竹岔岛旅游靠原生态,多是“一锤子买卖”。目前青岛的69座海岛中,仅有田横岛、灵山岛、斋堂岛、竹岔岛四座岛屿有通航能力。
3.2.3 旅游景区管理不规范,游客量严重超载
青岛市各个旅游景区均存在或大或小的管理不规范问题,最为突出的是青岛市海水浴场。青岛市海水浴场一直以来受到游客的青睐,特别是到夏天,大量的游客和本地居民涌向各大海水浴场,“下饺子”的景观随处可见,由于管理不规范,大量游客的涌入更使管理陷入混乱之中,沙滩上烟雾缭绕的烧烤摊位随处可见,游客野餐过后生活垃圾随手乱丢。青岛市海水浴场普遍存在无明码标价、卫生脏乱差、设施老旧、商贩过多且摆放不规范、卫生设施摆放随意等问题。每年的旅游旺季,青岛市都会接待来自国内外大量的游客,在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的同时,旅游的“双刃剑”作用表现得非常明显。旅游环境承载力可以较好地反映一个地区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状况与潜力。李淑娟(2010年)对青岛市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得出青岛市的综合旅游环境承载力为8.57万人次/d[6],而青岛市2010和2011年分别接待国内外游客4504.7万人次和4870万人次,平均日接待量为12.34万人次和13.34万人次,均远远超过青岛市8.57万人次/d的综合旅游环境承载力,而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十一”黄金周八天的时间里,青岛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06.2万人次,平均日接待量为38.28万人次,更是远远超过8.57万人次/d,青岛市已经连续几年游客量严重超载,大部分旅游景区都存在着严重超载运行的现象。旅游景点的超载运行不仅会降低旅游者的游览质量,还会使旅游资源造成严重破坏甚至造成旅游生态系统失衡,从而严重制约生态旅游的发展。
3.2.4 旅游者海洋环保意识淡薄
旅游者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是制约海洋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海洋生态旅游是依托海洋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而展开的,旅游者环保意识的缺乏将导致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影响海洋生态旅游的有效进行。青岛市所出现的海洋环境问题不仅在于政府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和旅游企业的不负责任开发,最重要的在于游客海洋环保意识的淡薄,随处可见的生活垃圾、满目疮痍的旅游基础设施等等均反映出旅游者缺乏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4 青岛市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保障措施
4.1 坚持海陆环境同治,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来自多方面。海洋环境具有“连通性”和“开放性”,这种特性也体现在海陆环境之间[1]。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应该坚持海陆环境同治的思想,在治理海洋环境污染方面,可以通过建立健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海域使用区划和依法管理;加强渔业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实施伏季休渔和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维护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修复河口生态环境,在河口海湾湿地、河流沼泽湿地水库湖泊湿地等区域栽种耐盐碱、耐污染的植物,形成湿地植物群落生态系统,高水平建设湿地生态观光带,恢复并保护湿地多样性,修复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在治理陆源环境污染方面,青岛市应加强陆源污染治理和海洋环境监测,加大工作力度削减陆源污染物入海量、完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体系、综合性治理流域污染、推进海洋生态保护和加强海洋环境监管,建立赤潮防范、海洋污染事故(海上船只漏油事故)、风暴潮等应急反应机制,提高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水平。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还需要经济方面的支持,青岛市乃至国家应尽快建立海洋生态赔偿机制,设立海洋生态基金。
4.2 加大资金投入,推进海岛内外设施一体化
海岛生态旅游的开发关键在于岛上交通及接待,岛上垃圾处理更是重头戏,海岛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因此针对可用于旅游开发的有居民海岛,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在严格保护海岛植被、生态及海洋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对其进行保护性建设。对有居民海岛的开发建设应当优先采用风能、海洋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和雨水集蓄、海水淡化、污水再生利用等技术。岛内交通建设方面应加强海岛与外部旅游交通体系建设,依托水运交通条件,实现岛与岛之间、岛与城市之间快速便捷的水上通道,建设旅游交通配套设施,提升旅游交通专业服务化技能。大力加强海岛公路、加油站、标识标牌等硬件建设,以及环境整治和生态绿化工程等。针对海岛核心旅游区以及海域等重点生态保护区,完善相关控制性措施,加强绿化及综合管理,优化整治环境。海岛淡水供应方面应结合各个海岛自身情况,合理确定用水量标准;合理利用已建的给水工程设施,完善供水管网体系;给水系统应满足岛内的水量、水质、水压、消防用水的要求,确保供水系统的安全性;合理规划水管道的铺设,考虑到海岛地形及生态脆弱的事实,选择铺在人行道、绿化带或慢车道下。岛内还应进一步完善旅游公共信息、咨询服务、投诉处理、应急处置、紧急救援、旅游保险等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以满足旅游者需求为导向,推进旅游咨询中心和旅游集散中心建设,规范道路、景区等设施的标识系统和景区解说系统,增强旅游公共服务能力,提高旅游公共服务水平。
4.3 创新思路加强海洋宣传,提高海洋生态环保意识
近年来,青岛市在加强海洋宣传方面做了一些工作。连续多年开展了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系列活动,组织筹办和参与承办了海洋科技与经济发展国际论坛、蓝色经济区发展高层论坛、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海洋节、海军节、中国国际航海博览会等重大节会,为提高社会海洋意识、加强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加大了报纸、电视、广播、网络上的宣传力度,在青岛人民广播电台设立了《海洋动态》专栏,在青岛电视台设立《海洋预报》节目,还创新工作方法,举办了青岛“海洋与渔业杯”动漫大赛,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了宣传海洋、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的浓厚氛围。不过,当前社会对海洋的认识还远远不够,青岛市应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把海洋宣传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将宣传活动经常化、规范化。要围绕当前全市工作重点,不断加强海洋政策法规宣传,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以及《青岛市海域使用管理条例》、《青岛市无居民海岛管理条例》、《青岛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定》等地方性法规,增强群众的海洋法制意识;要加强重点海洋项目建设宣传,增强海洋资源合理利用意识,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利用海洋资源的理念;要加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宣传,广泛宣传报道青岛市举办的“防灾减灾日”、“渔业增殖放流”等主题活动,大力弘扬“保护环境、爱护海洋”的理念;要举办形式多样的海洋环保公益活动,动员全社会特别是中小学生积极参加海洋环保活动,引导全体市民参与到关心海洋、热爱海洋、开发海洋、保护海洋的行动中来。
4.4 加大开发力度,提升海洋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
青岛市海洋生态旅游景区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归根到底在于青岛市海洋生态旅游开发力度不够、生态环保意识不足、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等。这些原因使青岛市的旅游环境承载力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为提高青岛市的旅游环境承载力,在采取上述三项措施的基础上,青岛市应加强海洋生态旅游的开发力度,开发新的生态旅游线路和项目,加快大沽河综合治理开发项目、“即墨古城”生态旅游项目的建设。适当开展冬季生态旅游项目,缓解旺季旅游所带来的环境承载力压力。青岛的冬季旅游产品正不断丰富,位于即墨金口古镇的青岛丁字湾?金山滑雪场已经开业,已经连续两年举办的“好客山东贺年会”已经成为山东省冬季旅游的代名词,青岛市也围绕此同步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冬季旅游产品,比如举办类似于“好客山东贺年会”大型主题节庆活动,在元旦、春节、元宵三大节点组织狂欢夜、过大年、闹元宵等旅游活动。提高旅游环境承载力还可以通过引导游客的旅游活动来实现,青岛市各景区均存在不同时间内不同区段内的游人数量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在某一时间段内处于严重超载状态,为此可以采取时间调控措施使游客均匀进入景区,旺季可适当延长景区的开放时间。
参考文献
[1]Carl Cater.海洋生态旅游[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2]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等.生态旅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4]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5]潘娜娜,杜成君,吕飞云.青岛的海洋文化遗产与蓝色文化建设[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11(1):44~48.
[6]李淑娟.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青岛市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3):93~96.
海洋生态旅游资源 篇2
人工鱼礁对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相关技术研究
介绍了国内外在不同水深海域实施人工鱼礁工程的现状.分析并研究了不同水深海域人工鱼礁工程的建筑和投放技术,分析并研究了与人工鱼礁工程相关的一些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分析并研究了人工鱼礁区渔业资源增值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的`机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人工鱼礁工程在增值渔业资源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方面是很有发展前景的.
作 者:李冠成 LI Guan-cheng 作者单位:荆楚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湖北,荆门,448000 刊 名:海洋学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S 年,卷(期):2007 25(3) 分类号:P716.8 关键词:人工鱼礁 人造海洋涌升流 海洋渔业资源 海洋生态环境发展海洋旅游:柔性海洋强国战略 篇3
曾任GGTV央视网旅游频道顾问,远见中国数字旅游研究院院长。中华行知网副总经理。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旅游产业与规划研究所副所长,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助理等职。主持或参与各类重大旅游休闲课题、规划、策划、设计项目100余个。合著有《全产业链视阈下的旅游发展》(南开大学出版社),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提出数个有较大影响力的旅游发展理论模型。发起和组织国际旅游文化活动多个。
建设海洋强国,需要一种柔中寓刚、以柔克刚的柔性国家战略,即发展海洋旅游。
中国旅游,一直扮演着柔性国家战略的角色,在处理外交危机、两岸关系、经贸摩擦、内需拉动、民生改善等重大问题上,一贯发挥独特的作用。不仅中国,世界各大强国莫不如此。当今,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强过曾经的军事硬实力。裹挟着记忆中的远征欲,往往转化为飚高的国民出游率,如长期作为世界第一旅游客源地国的德国:大国永恒的文化软实力,夹带着基因里的自信心,往往转化为傲人的游客接待量,如长期作为世界第一旅游目的地国的法国。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国家旅游局将今年的旅游主题确定为“201 3中国海洋旅游年”。发展海洋旅游,是中国旅游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承担民族历史使命的重大领域。
发展海洋旅游,能够超越领土争议、避免国际敏感、促进民间交流、树立海权形象、传达国家意志、造就行动影响、沉淀共同利益、积累安全因素、挖掘海洋资源、拉动海洋经济、丰富海洋业态、保育海洋环境、培植海洋文化,最终,巧妙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柔性建设中华海洋强国。
发展海洋旅游,作为柔性海洋强国战略,需要三个战略支柱。
第一、柔性的海权观念——旅游海权论
自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创立海权论至今,世界各大国普遍笃信国家海洋权益对民族历史走向的影响,普遍重视海权的维护与开拓。然而,马汉的海权论是一种刚性的海权观念,是建立在海外殖民地、海上贸易和海军优势基础上的海权理论:二十一世纪的世界需要一种新型、柔性的海权观念,需要建立在人的活动、人的交流、人的体验基础上的海权理论,即旅游海权论。
为了维护和开拓国家旅游海权,中国海洋旅游要冲出近海走向远洋、冲出海滨走向腹地、冲出狭义走向超越。打开战略空间,布局功能产品,通过发展海洋旅游,综合促进国家海洋资源开发。有效推动国民海洋意识培育,促使中国人更多地出海,促使中国更多地获得掌控海洋、主导海洋的发言权和发力权,以此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开拓民族生存空间。
第二、柔性的建设方案——海洋旅游规划设计
海洋是同质化的旅游资源,因此,尤其要强调高水平、专业性的规划设计方案。海洋旅游规划设计,必须符合发展海洋旅游的规律和建设海洋强国的要求,断不可简单地把内陆旅游规划设计的模式搬进海洋。海洋旅游规划的基本要求是广义资源、休闲市场、度假产品、集聚产业、联动布局、人本服务、海洋地产、情景交通、先进设施、动态环保、本地文化、诉求均衡、综合治理、细化营销:海洋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基于海洋旅游体验、构造“海景一游人”关系、整合海洋景观客体、梳理海洋观景视线、研磨海洋文化创意。
海洋旅游规划设计的核心是柔性建设,强调硬件软件均衡、调整创新为先、挖掘生长为魂。硬件建设的重点是柔性地调整沿海旅游城市、创新海洋旅游项目:软件建设的重点是挖掘地方海洋文化、生长现代海洋文化。
第三、柔性的市场指标——休闲度假为主
海洋旅游市场的主导、主流、主题都是休闲度假。概括而言,要面对自我实现、品质个性、出国替代、长假生活等休闲需求,配置邮轮、游轮、游艇、度假酒店、度假社区等度假供给。
海洋旅游资源污染损害的控制研究 篇4
1 海洋旅游资源污染损害简述
目前有关海洋资源污染损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水产养殖和地质等方面, 有关海洋旅游资源污染损害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海洋旅游业的参与制主要是旅游经营者和消费者, 他们在开展海洋旅游活动的过程中对海洋自然景观、海洋人文景观和海洋社会群景观等海洋旅游资源造成破坏, 从而使其失去原有的观赏游览吸引力的过程即为海洋旅游资源污染损害。其中, 经营者造成的海洋旅游资源污染损害主要是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采用不合理的方法和手段, 从而造成海洋旅游资源丧失原油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 一些自然因素也可能对海洋旅游资源造成污染损害, 例如海啸风灾等。
按照受损程度, 能够将海洋旅游资源污染损害分为四类:一般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较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和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从而为海洋旅游经营者和社区居民维护海洋旅游资源利益进行索赔提供依据。
2 造成海洋旅游资源污染损害的原因
造成海洋旅游资源污染损害的因素有很多。首先, 有害物质排入是造成海洋旅游资源污染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海洋的纳污能力是有限的, 向海洋倾倒垃圾能够使海洋失去自净能力, 严重破坏海洋景观。据调查,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大约1亿吨的垃圾倒入北太平洋当中, 从而造成了数千公里的海域受到污染。其次, 海上航运和海洋资源开发的发展过程中造成的港口污染和航线污染也是海洋旅游资源污染损害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不同程度上对海洋造成破坏, 不利于海洋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在2011年, 中国的渤海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幸存劣四类海水面积480万平方公里, 对海洋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溢油面积可达6200平方公里。再次, 过于频繁的渔业活动对海洋旅游资源造成严重的污染, 破坏了海洋生态圈, 甚至造成部分生物灭种。最后, 自然灾害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海洋旅游资源造成了损害, 如地震海啸等等。
3 海洋旅游资源污染损害控制措施
3.1 进行统一规划开发
海洋旅游资源是一项特殊的资源, 具有保值甚至增值的特点, 因此要进行合理开发, 从而延长海洋旅游资源的使用寿命, 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首先, 要通过合理的开放取得整体效益, 利用科技和遥感等高科技手段对海洋旅游资源进行研究, 运用各类方法对海洋旅游资源制定系统而科学的规划。其次, 要实施海洋资源管理的普查和价值登记评定制度, 从而能够全面的掌握旅游资源的基本情况, 按照相关规定对海洋资源评定等级, 作为进行开放和管理的依据。最后要海陆并举, 相互促进, 开发有特色的海洋旅游项目, 让旅游者耳目一新。
3.2 加强海洋资源的协调与管理
要想避免对海洋旅游资源的污染和损害, 就需要加强海洋资源的协调与管理。首先, 要建立起完善的法律体系杜绝危害海洋旅游资源污染和损害现象的发生;其次为了提高管理效率, 还要进一步研究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海洋旅游资源管理体制。再次, 要将静态管理模式变为动态管理模式, 从而能够充分的利用海洋资源, 对管理成绩突出的单位还进行奖励, 对于管理不到位的部门要进行惩处。同时还要加强各地区之间的交流, 互相吸取管理经验, 提高管理水平。最后, 要处理好海洋生态、海洋经济与海洋旅游资源之间的关系, 把他们紧密的结合起来, 从而让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不误。
4 结语
发展海洋旅游不仅有利于沿海地区优化产业结构, 解决社会就业问题, 而且对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提前实现现代化进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开放海洋资源, 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 一定要做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积极消除对海洋旅游资源的污染和损害, 从而使海洋旅游业的发展走上正轨, 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摘要:目前, 全球海洋污染和损害的情况非常严重, 对海洋旅游资源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我国的海洋旅游资源和污染损害也越来越严重, 从而严重的影响了我国海洋旅游和海洋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海洋旅游是二十一世纪最具活力的旅游发展行业, 是旅游开发的热点之一。为了海洋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海洋旅游资源污染情况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本文就海洋旅游资源污染损害的控制进行了研究, 希望对降低海洋旅游资源污染损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海洋旅游,旅游资源,污染损害,控制
参考文献
[1]慎丽华, 张园园.海洋旅游资源污染损害的控制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 2012, 34 (2) :98-102.
海上旅游威胁海洋生态阅读答案 篇5
1.从原文看,下列不属于降低海上旅游对海洋生态威胁的措施的一项是( )
A.国际旅游业者协会分别为到南极和北极旅游的游船制订了相应的行为准则。
B.加拉帕戈斯群岛向游客收取昂贵的门票费,进入该岛的船只也要交纳费用。
C.德国的赫伯罗特船务有限公司已将轮船的水下油漆改用无三丁基锡的油漆。
D.有的国家早已开始对大量倾倒到海洋的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如今,乘豪华游船在海上旅游度假的人越来越多,它虽然为海上旅游市场带来了巨大的营业额,但也给其航行海域造成了巨大的环境负担。
B.灯塔基金会的一份研究报告声称,目前船只排放的废水中有31%来自于豪华游船,因为它在为期一周的旅行中会产生几百万升的非饮用水。
C.为了降低对正在孵卵或哺乳的极地动物的影响,凡是驶入斯瓦尔巴群岛的豪华渡船都必须事先报告旅游路线,游泳者也要支付上岸休假费。
D.虽然有些机构对海上旅游制订了相关的行为规则,但违规行为仍时有发生,如加勒比海仅从1993年至19就发生上百起海洋污染事件。
3.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目前日益盛行的极地旅行不仅会惊扰正在孵卵或哺乳的动物,而且还影响到其后代的生存。
B.自然保护主义者只要能舍弃旅游带来的赞助,就一定能使动物免遭海上旅游造成的明显伤害。
C.乘豪华游船旅游不仅对航行海域造成巨大负担,而海上旅游威胁海洋生态阅读答案且还会影响旅游目的区的可持续发展前景。
D“汉萨考察船”如果采用无三丁基锡的油漆,船上的客人就会受到北极熊和南极企鹅的欢迎。
阅读答案:
1.D
解析根据原文,有的国家仅是对船上的垃圾进行分类,而不是对其它垃圾进行分类处理,而且其它垃圾不属于海上旅游对海洋生态威胁的范畴
2.A
解析B“目前船只排放的废水中有31%来自豪华游船”只是人们的一种估计,并不是灯塔基金会的研究报告中的内容;C错在“凡是驶入斯瓦尔巴群岛的豪华游船”,因为此项规定要到明年才施行,而且必须在“法律草案获得通过”的前提下;D从1993年至年,加勒比海的海洋污染事件绝对不止“上百起”,因为原文中的“上百起”是指“有据可查的”。
3.C
海洋生态损害索赔 篇6
目前,我国现有的环境法律法规中仅有《海洋环境保护法》第90条规定了“生态损害索赔权”——“对破坏海洋生态、海洋水产资源、海洋保护区,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由依照本法规定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代表国家对责任者提出损害赔偿要求。”这一规定为海洋生态损害赔偿提供了法律依据。正是根据这一规定,天津市海洋局在中国海洋生态损害赔偿第一案——“塔”轮案一审中获得胜诉。
《海洋环境保护法》(1982年)第41条以及1999年修订后的第90条,奠定了海洋生态损害索赔的法律基础。《海洋环境保护法》第90条将损害分为海洋生态、海洋水产资源、海洋保护区三个方面,并没有明确某个具体部门行使海洋生态索赔权,仅笼统规定“由依照本法规定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代表国家对责任者提出损害赔偿要求”。这是因为,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第5条,环保、海洋、海事、军队、渔业部门都有一定的海洋环境管理职权且分工不够明确,在某些方面还造成了“五龙闹海”的现象。
《海洋环境保护法》第90条正式确立了“生态损害索赔权”,并规定了代表国家提起损害赔偿诉讼的部门,既奠定了生态损害赔偿之诉的法律基础,又解决了生态利益代表缺位的难题,可谓一举两得。作为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建设的核心问题,生态损害索赔权实际上是一项“程序权”——由特定部门启动生态损害索赔程序,而“实体权”则在此之前已经通过生态利益法律化制定相应的原则与规则予以解决。对于“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来说,代表国家追究生态损害赔偿责任是法律赋予的一项职权。由此可见,从程序法来看,“生态损害索赔权”是“诉权”而非“实体权”;从行使主体来看,“生态损害索赔权”是“权力”而非“权利”。
2.特定环境行政部门提起生态损害索赔之诉的主体资格
保护公共利益是诉讼公正的应有之义,在保障民事领域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同时必须加强维护公共利益。面对此起彼伏的生态损害事件,我们迫切需要一个代表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主体提起民事诉讼从而落实生态损害赔偿责任。《海洋环境保护法》第90条开创了授权特定行政部门提起生态损害赔偿之诉的先河。尽管现实中已不乏检察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案例,但环境行政部门从事环境保护和管理工作比检察院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优先考虑由环境行政部门行使生态损害索赔权似乎更加顺理成章。再次,有必要分析生态损害赔偿诉讼中特定行政部门享有诉权与处分权的理论与法律基础。
第一,当事人与诉权理论。传统的当事人适格理论把当事人适格的基础完全归于原告和被告对诉讼标的管理或处分权,而且管理权、处分权皆源自于实体法规定。我国传统民事诉讼理论强调诉讼当事人必须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随着诉讼实践的发展,传统的当事人适格理论既难成为形成之诉和确认之诉,当事人适格的基础也不能解释诉讼担当、群体诉讼等情形中当事人适格的问题,从而被以“诉的利益”为基础的当事人适格理论所取代,扩大了当事人适格的范围。只要诉讼标的争执在法律上利害关系对立双方之间进行,当事人对该诉讼就有“诉的利益”。关于诉的利益,不同国家有不同判断标准。一般来说,大陆法系国家包括我国的民事訴讼属于“规范出发型”奉行“实定法确定”的原则以制定法作为确定诉的利益标准。英美法系民事诉讼是“事实出发型”自始至终贯彻着“自然正义”精神,通常以法官自由裁量决定诉的利益的有无[1]。
生态利益属于公共利益,政府承担维护公共环境资源的职责并通过行政权力的二次分配将有关环境保护与管理的职权分配给特定环境行政部门,由他们代表国家行使环境管理权、承担环境保护责任。所以当发生生态损害时,特定环境部门负责维护的环境利益遭到损害时当然可以认定特定环境部门具有诉的利益,从而代表国家提起生态损害赔偿之诉,但需要通过生态损害赔偿法制定法律规范予以授权。
此外,近年来诉讼信托理论的产生也使适格当事人的范围,从传统的直接利害关系人扩展到非直接利害关系人。根据该理论,非直接利害关系人可基于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的授权,而享有程序意义上的诉权从而有权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并承担程序意义上的诉讼后果[2]。当生态利益受到损害时,国家可以作为民事主体享有诉权,这种诉权必须由作为监管人的特定环境行政部门来统一承担,该特定部门基于法律规定代表国家提起民事诉讼。因此,特定部门提起生态损害赔偿之诉,还可以认为是一种法定的诉讼信托。
第二,处分权原则。民事关系实行意思自治,坚持当事人处分原则。所谓民事诉讼处分权,是指当事人依法享有的、决定是否行使以及如何行使权利并具有约束力的利益和自由。当事人处分权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程序发动权,即“没有原告就没有法官”、“民不告,官不究”。在此,特定环境行政部门提起生态损害赔偿之诉是否侵害当事人启动程序的处分权,可以从处分权的界限进行分析。任何权利都不是没有界限的,处分权也不例外。《民事诉讼法》第13条规定:“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可见,我国实行的是有限处分原则。此外,《宪法》第5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侵犯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根据这一宪法精神,当事人处分权的行使应当以社会公益目的为边界[3]。如果处分行为违反法律,侵害了社会公益,将要受到国家的干预。
由此可知,特定环境部门在当事人“越界”行使处分权的情况下,可以提起民事诉讼,但范围应仅限于当事人对生态损害负有赔偿责任的情形,不得任意涉足私权领域。所以,由特定部门代表国家提起生态损害赔偿之诉与处分权原则并不冲突。
第三,法律依据。考察我国现行法律,很多法律原则和规范可以为立法授权特定部门提起生态损害赔偿之诉提供支持。除了《宪法》第51条之外,第12条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的或集体的财产。”《民法通则》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集体和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环境保护法》第6条第1款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3.扩大提起海洋生态损害赔偿诉讼的主体范围
为了及时有效的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全状态,有必要對我国海洋生态损害赔偿诉讼的起诉主体资格加以扩大,使其不仅仅限于海洋环境监督管理部门。海洋生态环境属于公共财产,虽然我国法律规定其为国家所有,我们每一个人都负有保护的义务,但同时也意味着我们每一个人都享有管理海洋生态环境使其免遭损害的权利。
第一,起诉主体范围扩张的理论基础。有无诉权是一个主体能否成为原告的标志。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实体法占有绝对优越的地位,而程序法则依附于实体法存在。在这种观念下,只有实体上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才会享有诉讼的权利,即诉权严格限制在实体法意义上。但自从人们认识到程序所具有的独立价值后,诉权的内涵就有了双重性,即程序内涵和实体内涵。程序内涵的诉权即在程序上请求法院行使审判权,它的行使旨在将纠纷或争议引导到诉讼中的程序功能。由于“公害”的泛滥,现代诉讼法承认诉权的实体含义与程序含义在特定情况下的分离。因为,如果绝对的把诉权主体界定为直接利害关系人或具体行政相对人即实体争议主体,那么必然导致大量的环境案例得不到及时合理的解决。因此,处于解决纠纷等诉讼目的的考虑,法理拿起法律技术的衡平武器,利用诉讼利益的变通,赋予非实体争议的第三人以程序含义诉权来维护实体争议主体的权益,从而扩大诉讼主体范围。在诉权理论变化的影响下,当事人适格也由实体适格(实质适格)向程序适格(形式适格)转变。程序性当事人理论认为,诉讼当事人是一个程序性的概念,判断诉讼当事人是否适格,只要看起诉的当事人是否拥有诉权(程序诉权),而无需从实体法上考察其与诉讼标的的关系,也就是说当事人可以不是利害关系人。依此理论,原告包括一切符合诉讼程序要求的起诉人。凡是以自己的名义起诉的人就是原告,并不以实体权利或法律关系主体为限。我国民事诉讼理论关于原告资格也经历了类似的变化:最初民事诉讼原告是“因民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发生纠纷,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并受人民法院裁判拘束的直接利害关系人。”到“因民事上的权利义务发生纠纷,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旨在保护民事权益,并能引起民事诉讼程序发生、变更或消灭的人。”再到“以自己的名义,就特定的民事争议要求法院行使民事裁判权的人及相对人”[4]。从这一系列法律用语的变化中,可以看出当事人概念当中的实体内涵分量在逐步减少,其程序意义与分量正逐步凸显出来[5]。这意味着,直接的“利害关系人”和非直接的“利害关系人”,都可以成为原告提起诉讼。直接利害关系人是为保护自己的民事权益而进行诉讼的人。为保护他人的民事权益而进行诉讼的人是非直接利害关系人,其对争议的民事权利享有管理权、支配权等。如财产代管人、国有资产管理人等,他们并非案件的直接利害关系人,但他们都可以成为民事诉讼的适格当事人。并且,“利害关系”也不仅仅限于传统法律所认可的人身与财产上的利益关系,并且还应当包括人们在审美、舒适感等环境方面的利益。这些都为我国海洋生态损害赔偿诉讼诉讼原告主体资格的扩大提供了理论依据。
我们主张扩大我国海洋生态损害赔偿诉讼的原告主体,目的就是为了更加及时有效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并不是说起诉主体有权获得被告支付的赔偿。其实,无论是海洋环境监督管理部门,还是其他起诉主体,都无权享有被告支付的赔偿,这一赔偿(除相应的评估研究费用外)都应该用作恢复遭受损害的海洋生态系统,这也是对海洋生态损害进行赔偿的本质目的所在。
第二,起诉主体范围的扩张。鉴于上文的论述,我们建议对我国海洋生态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主体应当作以下扩张。
(1)社会一般公众。海洋生态环境是一种公共物品,任何公民都是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享有者和保护者。一旦发生了海洋生态害,每个公民的健康权、财产权和对优良环境的享受等利益都不可避免的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或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公民都可以自己的环境权益受到侵害为由提起诉讼,参与到海洋环境保护的行列中来。例如,在美国“学生诉洲际商务委员会”案件中社会公众的适格原告地位得到了确立。在此案中,学生认为美国洲际商务委员会关于提高铁路运费的决定,会导致可循环利用的物资的能耗量降低,这样一来全国范围内会有更多的废弃物,他们就无法像以往一样享受当地公园的风景。尽管学生声称的因果关系十分勉强,最高法院经过审理认为,学生们确有资格对洲际商务委员会的行为提起控告[6]。
(2)社会环保团体。环保组织对环境问题十分关切,再加上其往往能结合人才在科技与法律问题上提供专业知识与技术。通过社会环保团体的参与,可以使大公司的生产经营行为进行经常性的监督和法律上的对抗与制衡,也可以解决由单个公民诉讼中出现的诸如信息渠道不通畅、法院负担过重等问题。
(3)检察机关。通常情况下,海洋生态损害赔偿的原告面对的是一个庞大的污染企业和有强大威慑力的行政主体,双方无论是在资金、信息还是组织上都是无法比拟的。这时就非常需要一个国家机关为代表,以维护社会公益并与污染企业抗衡。检察机关就是合适人选。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的监督机关是国家利益的最佳代表,具有为了社会公益提起民事和行政诉讼的职能。检察机关也应该是海洋生态损害赔偿诉讼的适格原告。针对特定的民事、行政案件提起诉讼,是现代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从立法上授予检察机关的一项权利。《罗马尼亚民事诉讼法典》规定,只要出于保护国家或公众利益或保护当事人的权利和合法利益的需要,检察长就可以参加诉讼。美国法中也赋予了检察官在涉及联邦利益的案件时可以享有起诉权。法国新民事诉讼法规定,在法律有专门规定的案件中,检察官作为主要当事人提起诉讼,除上述案件外,在公法秩序受到损害时,它可以为维护公法秩序而提起诉讼[7]。
参考文献
[1] 江伟,邵明,陈刚,《民事诉权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2] 熊跃敏,赵宁,《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法理价值及其程序构建》河北法学2005。
[3] 史长青,《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之理论问题解析》,行政与法,2004。
[4] 郭英华,李庆华,《试论环境公益诉讼适格原告》,河北法学,2005
[5] 常怡,《比较民事诉讼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6] 常纪文,《国外环境民事起诉权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中国环境科学》,2002。
[7] 郭英华,李庆华,《试论环境公益诉讼适格原告》,河北法学,2005。
作者简介
海洋生态旅游资源 篇7
1 热带海洋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优势
1.1 热带海洋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政策优势
海南拥有极其丰富的、中国独有的热带海岛旅游资源,海水、阳光、沙滩、森林、温泉、热带物产、少数民族风情等。2010年1月4日国务院正式出台《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将“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旅游度假胜地”。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培育扶持,破除行业壁垒、扫清政策障碍。
这两个文件精神为海南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保障,有利于热带海洋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体育旅游是体育与旅游交叉融合而产生的新型产业,吸引人们参与感受体育活动和大自然情趣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2001年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每4位旅游者就有1位在出游时参与体育旅游,全世界体育旅游收入已高达8000亿美元,占旅游总收入的20%,每年还在以6.8%的速度增长。
1.2 热带海洋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自然优势
热带体育旅游资源是在热带区域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体育旅游吸引力,可以为体育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健康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各种事物的总和。热带海洋体育旅游主要是在热带区域利用海洋资源以参与、欣赏、观看海上休闲健身项目为内容的旅行游览活动。
热带体育旅游具有资源特异性、非季节性、可重复性、专业性、参与性、健身性等特征。海南以其独有的热带气候特征、热带海洋岛屿、热带地质地貌、热带原始雨林和唯一的黎族风情占据了我国热带区位优势,同时,也衍生出了众多的热带体育旅游资源。
海南山地型资源有199项,占总数的38.9%。海域型资源有93项,占总数的18.2%。滨海类型有71项资源,岛屿22项,山岭75项,峡谷21项,瀑布13项,奇石异洞28项,地质景观7项,河流154条,湖泊24项,温泉17项,热带雨林15项,动物保护区13项,自然保护区82项。海南所辖海域面积近30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海域面积的2/3,在尚未开发南沙群岛、西沙群岛远海旅游的背景下,滨海是海南最吸引旅游者之处。阳光(sun)、海洋(sea)、沙滩(sends)有避寒、消暑、览胜、探秘、光浴和休闲健身的功能。可以开展众多的游泳、横渡、潜水、垂钓、帆船、帆板、冲浪、伞降、划板、游艇、摩托艇、沙滩球类项目。
2 热带海洋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2.1 热带海洋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缺乏整体规划
我国富有较为广阔的热带海洋资源,开发海洋体育旅游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在滨海区域发展水上运动项目既可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又可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可以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和相关服务业的开发,使海洋资源得到经济价值的转化,体育旅游经济价值的实现。海洋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涉及交通、住宿、餐饮业的发展,还涉及水资源保护,辅助设施建设,海洋安全管理等系列问题。目前,国家对海洋资源开放和利用虽然具有统一管理的政策,但是对海洋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还缺乏具体参考的政策文件,滨海旅游资源一般都是采用私有企业、个体企业承包开发管理,部门之间缺少分工协调配合管理文件和措施,容易出现推卸事故责任等问题。在游客进行水上运动时管理部门收费价格差距较大,安全保障机制不健全,安全设施较少,资源开发没有统一规划。
2.2 热带海洋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保护措施不力
热带海洋具有较多的岛屿,在岛屿周边海域开发水上运动项目冲浪、潜水、游泳、帆船、帆板、垂钓等,由于管理机构分工不明确,较多水域出现无人管理,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乱扔垃圾,海边沙滩垃圾成堆,周边餐馆废水随意排放,致使海域水质受到污染。很多水域在游客下水游泳时缺少警示标志,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部门只注重资源的开发,但没有顾及管理和环境保护,造成部分海域环境被破坏,影响了体育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2.3 热带海洋体育旅游资源价值实现效率低
热带海洋具有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在开发水上运动项目的时候,由于缺乏相关辅助设施,水上运动项目基地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产生的经济效益较低。海南万宁日月湾是国际冲浪比赛场地,每次比赛结束后赛场显得冷落,周边环境配套设施建设不够。由于赛场周边缺少餐饮住宿设施,交通不便,缺少冲浪训练指导人员,在赛场附近进行冲浪的游客太少,每天进行冲浪运动和学习的人数多则数十人,少则几人,虽然每次比赛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建设,但是,赛后缺乏统一管理和利用,管理部门宣传力度不够,辅助设施不健全。体育旅游项目比较单一,导致游客少,滨海资源没有得到恰当利用,有的部门为了增加收入,不断提高水上运动项目的收费价格,潜水项目每人次达到数百元,如此高收费,增加了游客的负担,参与水上运动的成本过高,实际参加潜水、冲浪的游客少,整体降低了区域经济收入,资源没有充分得到价值实现。
3 热带海洋体育旅游资源价值实现途径
3.1 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合理开发热带海洋体育旅游资源
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作用,突出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区位特色,积极开发高品位的热带体育旅游产品,实施有效的热带体育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充分发挥海洋资源的整体优势,精心打造热带体育旅游市场,保护热带体育旅游资源,深入调查更新体育旅游理念,实施海洋资源开发战略定位,建立热带海洋体育旅游资源数据库,把热带海洋体育旅游纳入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战略之中。政府应该参与到海洋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宏观管理,发挥好政府政策导向作用,保持海洋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海南应以海洋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为主,强化海南热带海岛区位优势,开发西沙群岛体育旅游线路,海上游艇和邮轮旅游观光与海洋体育旅游相结合,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打造水上国际体育旅游线路。
加强体育与旅游相关部门的合作,强化两者的职能,统一制定资源开发与发展规划,增加体育专业人才进行体育旅游开发管理,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合理利用热带海洋资源开发体育旅游,通过体育旅游形式使自然海洋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使海洋资源得到经济价值的实现。
3.2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和引进体育科技人才,拓展国际体育旅游发展空间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体育旅游导游认证体制,取得国际导游证的导游员不仅具有较强的导游专业知识,而且要具有与体育相关的救生知识、体育健身知识、保健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体魄和乐于助人的敬业精神。建立海洋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管理规划,加强海洋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关键技术的研究,合理配置资源。加强与国际市场的交流与合作,重视培养和吸纳体育科技人才进行海洋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充分发挥政府、体育旅游企业、体育旅游行业协会和体育旅游者的主体作用,利用热带海洋体育旅游市场,创新开发热带海洋体育旅游资源和热带体育旅游产品,确保政府、产业、产品、市场、客源等方面相互依赖、良性互动,共同保障实施热带体育旅游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发展战略,优化热带体育旅游管理体系,进一步拓展国际旅游空间,有效利用资源优势,增加海洋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从经济学、社会学、民族学、体育学、旅游管理学等多学科的视角研究国际旅游岛体育旅游产业发展问题,阐述、论证体育旅游产业在旅游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丰富体育旅游产业理论。对旅游从业人员和游客进行安全管理教育,保证安全救生设备完善,对各种热带海洋体育旅游设施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对从事海洋体育旅游行业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上岗前的学习培训,不定期的检查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创造的业绩,及时引导更新海洋体育旅游知识,结合现代高科技不断满足游客参与体育旅游的需求,保持良好的选才和合理使用人才的环境,加大海洋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保障旅游专业人才的供给,提升海洋体育旅游人才的知识面。在海南省现有体育学院和旅游院系本专科和研究生培养建制内建立体育旅游专业体系,加大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3.3 优化体育旅游产业结构,完善体育旅游产业研究新体系
探索加快热带海洋体育旅游发展与保护生态相结合之路。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集约节约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要求、高水平建设,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形成良性互动格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要充分利用海洋资源优势和国家政策优势合理开发海洋体育旅游,在本地区人口相对较少的情况下,面向国内市场进行旅游开发,同时要面向国际旅游市场进行深入的开发,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开发海洋体育旅游市场,开发新型海洋体育旅游项目,扩大体育旅游项目资源,增加国内外游客容量,完善海洋体育旅游产品设施,采用外向型发展和内涵建设相结合的经济发展道路,使国际旅游岛建设成为国内的度假天堂,符合国际旅游发展趋势的国际性旅游目的地。
以国际旅游岛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为出发点,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经济学、社会学、民族学、体育学等学科理论,借鉴国际、国内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成果,推动国际旅游岛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建立高校与所在地市体育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实现体育资源共享,利用体育产业的发展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4 建立资源共享体系,深化热带海洋体育旅游资源价值高效发展
海南热带体育旅游富含热带海域、水域、山地、生态、节庆民俗、高尔夫、体育赛事旅游和热带体育训练旅游等八大领域。开发理念应以大项目、大资金、大生态文化、大热带体育旅游为重点,采用“海洋生态集约型”开发模式,重点发展度假、休闲、娱乐、康复、探险、赛事和民俗观光等高中端搭配的热带体育旅游产品,发展水上帆船帆板、冲浪、潜水、游泳、摩托艇等体育旅游项目。全面考察和评估国际旅游岛各类体育旅游产业资源的基本形态、结构,产业资源载体在分化、重组、提升过程中的产业化定位,完善体育旅游产业研究新体系,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扩大海洋旅游资源,形成国际间救援系统,研究海洋安全救援管理机制,使公安系统和武警系统与旅游管理系统协调配合,完善海上和陆地应急救援机制的快速有效配合,形成海陆空的立体安全保障系统,有效保障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形成绿色、环保、安全的国际旅游岛。
海洋生态旅游资源 篇8
目前国外研究规划实施评价的模型和方法较多, 也比较成熟, 而国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理论上, 缺少实证研究。规划实施评价有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 定性方法主要是针对规划实施评价过程进行的, 定量方法研究的主要步骤首先是选取评价指标, 然后对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再后运用一定的数学模型把评价指标体系平均合成得出一个评价值, 最后根据标准判断评价值处于哪个位置, 从而判定规划实施的效果和力度, 发现并分析问题。
1 规划实施评价的方法
1.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不论是哪一套方法模型都涉及一个核心问题, 那就是评价指标的选取, 即指标体系的确立。针对不同的研究内容, 选择合适的指标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评价指标选取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代表性原则:
在全面性的基础上, 应尽可能选择具有足够代表性的综合指标和专业指标, 比较准确、简洁地表述海洋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措施的实施情况。
2) 可比性原则:
所用指标在时间上要有可比性, 否则难以判断措施完成与否。
3) 有效与实用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应简练有效, 即在指标的数量上要少而精, 在指标的取舍上要切合实际情况, 而在评价结果上要达到能够最大限度地说明问题的效果。
综合考虑以上三项原则, 本项目建立了评级指标体系 (表1) 。
1.2 评价指标标准化的方法
对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处理有多种方法, 其最终目的是把不同量纲和不同数量级的数据标准化, 可以借鉴数学多元统计的方法来进行, 但是要注意所选方法的可操作性以及与资料的可兼容性。本项目采用以下方法。
undefined
其中:ki表示第i个指标的评价值;
xi表示实际值, 利用专家打分法计算2003—2006年各指标执行情况的实际值;
xio表示该指标对应的比较基数, 以各指标最理想的值为比较基数, 即xio=1。
1.3 指标平均合成的方法
平均合成的方法一般有算术平均法、几何平均法、平方平均法以及调和平均法。本项目选择几何平均法作为评价合成方法, 该方法严惩分明, 能显示各指标的差距。
评价公式为:
undefined
其中:w为权重, k为各指标值。
1.4 评价标准
对于几何平均法, 据研究结果表明:当值C≥0.8时, 说明对《纲要》中关于海洋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划执行情况良好;当0.6≤C<0.8时, 说明对《纲要》中关于海洋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划在实际中起到一定作用, 执行情况较好;当0.4≤C<0.6时, 说明对《纲要》中关于海洋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划执行情况一般;当C<0.4时, 说明对《纲要》中关于海洋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划执行情况较差;当C<0.2时, 说明对《纲要》中关于海洋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划执行情况很差, 规划如同虚设, 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表2) 。
1.5 评价结果与结论
利用上述方法得出C=0.65, 说明《纲要》中关于海洋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划对沿海地区海洋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在此方面沿海各地对《纲要》的执行情况较好。但是还应该看到, 虽然沿海各地都在积极采取措施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和保护海洋资源, 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却仍没有明显改善, 海洋资源也是日益减少。针对这些问题, 沿海地区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还需要更加努力。
2 有效实施《纲要》, 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2.1 严格控制陆源污染物排放总量
总量控制是遏制环境恶化趋势的根本保障, 重点在于治理各类主要污染源。应按照各种污染物来源的排放量大小, 等比例分配其他来源途径的削减量, 使每种污染物的削减总量达到标准。根据陆源污染物来源构成分析, 应从三个方面实现总量控制目标。
1) 工业污染源控制。
实施总量控制制度, 根据各海域环境承载力和海域环境保护目标编制污染物总量排放计划, 将污染物排放指标分解下达, 逐级实施总量控制计划, 在此之前首要的任务是通过环境容量来计算污染源的允许排放总量。
2) 生活污染源控制。
控制生活污染物的主要措施是增加城市生活污水和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的数量, 增强生活污水和固体废弃物处理能力, 努力提高处理后污水的重复利用率, 减少氮和磷的入海总量。
3) 农业污染源控制。
农业污染物主要来自于肥料中的氮和磷, 因此应积极实施有利于消减氮和磷的入海量及海陆两利的各项工程。对于农田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 可采取源头控制策略, 在全流域内推广农田最佳养分管理, 杜绝农田氮磷肥料的过量施用, 积极推广和鼓励使用成熟高效的施肥和施药技术;对于畜禽养殖场造成的面源污染, 应推广畜禽粪便还田技术, 并通过运输设备和施肥设备的技术改造来提高畜禽有机肥的利用率, 减少畜禽养殖场氮和磷的径流损失。
2.2 制定海洋生态系统修复与建设规划
在海洋生态环境系统保护的基础上, 通过辅助人工措施加速生态系统健康化, 遏制生态系统进一步退化, 更好地发挥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为此要制定并实施我国滨海湿地、红树林、珊瑚礁及海草床等典型生态系统的总体修复与建设规划, 明确海洋生态环境修复工作的重点和主要任务。同时, 根据典型海洋生态环境系统的各自特点, 分别制订相应的生态修复技术标准, 以各类典型海洋生态环境系统的自然演化为科学依据, 规范和指导修复过程中的人为辅助行为及活动, 规范各类生态系统修复活动的选址原则和自然条件评估方法, 并对生态修复涉及的相关技术及其适合性进行监测与绩效评估。
2.3 加大重点海域的污染治理
目前, 渤海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① 入渤海淡水水量明显减少, 渤海盐度明显升高, 海水入侵面积扩大, 淡水咸化及水质变差, 水环境基础条件逐年降低;② 陆域入海污染物排污总量居高不下, 部分区域海洋功能受损;③ 湿地面积萎缩, 森林覆盖率降低;④ 溢油风险加大, 赤潮发生概率增大;⑤ 渤海碧海行动计划中40%的项目未得到有效实施, 已完成的治污项目运行效率低下;⑥ 渤海环境保护工作缺乏系统性, 综合治理的机制尚未形成。针对以上问题, 首先, 要加快渤海环境立法的进程, 完善海洋环境法律体系;其次, 要认真学习《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的要求, 逐步开展渤海全部7.7万km2海域、三省一市的沿海13个地市陆域以及黄河、辽河和海河3个流域的部分河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项目。
2.4 积极推进各地发展海洋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 是指运用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与规律, 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 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中, 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 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资源和谐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针对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状况, 循环经济的思想非常切合海洋经济的发展要求。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前沿的沿海地区消费水平高且经济发展速度快, 但同时造成了社会财富的高度消耗, 从另一角度反映了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对环境的严重破坏。部分主要海洋产业还处于“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 要规范海洋产业使其按照“低开采、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海洋循环经济模式发展。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是一项涉及面广, 且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 要做好这项工作, 需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和严格管理, 激发社会各个层面的积极性,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遵循客观规律,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进行规划与布局, 才能实现沿海地区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5 加强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
将生态保护价值较高和海洋自然资源丰富的区域选划为海洋特别保护区, 同时因地制宜搞好海洋特别保护区的管理工作。通过建设海洋特别保护区, 可以保护和恢复海洋生态环境, 发挥海洋生态环境服务功能。在大力建设海洋特别保护区的同时, 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快建立并完善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制度, 逐步加大对特别保护区工作的投入力度。构建特别保护区技术规范体系, 开展特别保护区内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利用活动调查、监视、监测、评价、科学研究与宣传教育, 制定保护与开发计划, 对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配套相关基础管护设施, 加大执法力度, 确保特别保护区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2.6 加强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
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与海洋资源的保护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 需要全社会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增强, 为此要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监督, 广泛利用各类媒体宣传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整体上转变人们的海洋生产方式、海洋资源消费方式以及传统观念和行为习惯, 增强全社会的海洋可持续利用意识。开展海洋生态环境法制教育、危机教育、道德教育、责任教育和科普教育, 形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形成全社会关注海洋、爱护海洋和支持海洋工作的良好局面。
3 小结
《纲要》发布以来, 各级地方政府认真贯彻落实, 积极采取了多种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措施, 总体来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与资源状况依然不容乐观, 近岸海域总体污染状况改善效果不明显, 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仍然令人担忧。为彻底解决上述问题, 今后需要严格执行《纲要》提出的目标和任务, 反思在《纲要》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制订的措施, 及时解决, 予以调整。
摘要: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和保护海洋资源是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实施已有6年, 为客观掌握国家及沿海地区对海洋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政策的落实情况, 对海洋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
关键词:海洋,生态环境,资源保护
参考文献
[1]邱纪春, 董永弘.青海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J].青海国土经略, 2005 (2) .
[2]涂姗, 李江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方法探讨———以桂林市资源县为例[J].广东土地科学, 2006 (1) .
海洋生态旅游资源 篇9
关键词:普通生态学,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课程改革
普通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1]。当今世界技术进步日新月异, 大到广袤的宇宙、深邃的海洋, 小到分子基因, 处处都有人类的印记, 人类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影响着地球环境。与此同时, 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大气污染、温室效应、海洋垃圾、生物多样性缺失、生态系统功能破坏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接踵而至[2]。生态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生态学是新兴的、多学科交叉渗透并与人类、生物生存、现代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息息相关的前沿学科, 其知识体系涉及现代科学的各个领域, 其中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生物种群动态及其调控等理论, 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当前的生态学教学也从自然科学领域拓展到社会科学领域, 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学科交叉与融合[4]。生态学前沿的飞速发展对生态学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普通生态学是青岛农业大学 ( 以下简称 “我校”) 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我们结合社会对专业和人才的实际需求, 以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 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 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探索课程教学改革方向。根据高等学校教学发展的目标与要求, 针对当前生态学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形势, 本文结合学生情况及专业需求, 对普通生态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调整, 为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开展生态学的教学及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一、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效结合
有效的教学手段是完成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紧跟时代潮流,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 是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5]。生态学的知识更新迅速, 覆盖面广, 信息量大, 仅仅依赖传统的板书和教材难以及时将最新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 引入视频剪辑、图片、照片、动画、纪录片等, 充分利用计算机对声音、图像、文字、动画信息进行处理, 形成声、像、图、文并茂的形象化教学, 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听觉和视觉感受, 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清晰, 更富有感染,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在个体生态学部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其中有形态适应、行为适应、生理适应、营养适应等不同方式, 以及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等概念, 如果单纯依赖板书和老师讲授, 学生难以有直观印象。通过多媒体引入各种美丽的图片, 比如有些拟态生物, 学生需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图片中或者视频中隐藏在环境中的动物; 比如放映同一种鸟儿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鸟喙出现分化的照片, 来表现趋异适应; 通过鲸鱼和各种鱼类图片比对, 表现趋同适应; 图片欣赏提升感官冲击力, 学生能直观理解这些概念和知识点。实践表明, 利用剪辑的经典纪录片 ( 如 《冰冻星球》 《生命》《行星海洋》等) 在生态学教学中也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由于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缺乏灵活性和编辑性等缺点, 因此, 要求教师做到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灵活结合, 既要强调以老师为重心的 “教”, 也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 “学”, 做到师生互动, 将课堂授课变成艺术。比如讲到 “逻辑斯蒂方程及其应用” 的内容, 如果直接在PPT上放映逻辑斯蒂方程, 学生难以了解该方程是如何得来的。此时结合板书, 画一个圆圈代表环境容量, 在圆圈里面用点代表生物增加的过程, 同时列出指数增长方程及逻辑斯蒂方程的推导过程, 通过板书过程的对比, 学生能够直观认识方程的由来, 理解环境容量对生物种群增长的制约, 并区别于指数增长方程。此时, 再利用多媒体展示具体的事例, 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直观认识和理解。另外, 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与学生互动, 提前将下节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及相关的知识拓展内容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 让学生下载提前预习和学习, 这将有助于教师利用上课时间将知识点内容进一步深化。总之, 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手段, 教师需要意识到现代化教学手段仅是一种工具, 而非教学的核心内容, 只有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 任何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都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二、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改革要以科学的研究范式为指导, 以最新研究成果为基础, 以教育现场综合持久的实践探索为动力[6]。教学模式改革要体现现代教育理念, 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7]。生态学是应用性较强的学科, 其中很多的知识点可以和有趣的自然现象相结合, 因此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说教式的上课, 以学生为主体, 针对不同授课内容和知识点的特点, 灵活采用案例教学、专题教学、课堂讨论、学生讲课、参与研究、学科渗透交叉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 1) 结合案例教学。例如关于 “生态入侵”的内容, 事先通过网络平台提前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和概念等告知学生, 学生利用课下时间了解生态入侵的概念, 课堂时间以生态入侵为专题, 以福建的大米草、美国的亚洲鲤鱼、德国的大闸蟹等具体生物入侵的案例, 讲授生态入侵的危害及防治策略, 并引出天敌逃逸假说、空余生态位假说等学说的内容和前沿研究, 引导学生就生态入侵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生态修复等开展讨论。通过讨论和学习, 学生普遍能够从新的视角认识生态入侵, 并找到相关解决方案。老师引导讨论, 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如讲授 “生态系统食物链和食物网”内容时, 把我国的 “桑基鱼塘” “水产综合养殖技术”等养殖模式与之联系起来, 学生就能够明白完善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增加食物链长度等, 可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并引导学生思考构建新的养殖模式。
( 2) 教学与最新研究成果相结合。这就要求课题组积极申报科研项目, 用科研成果反馈教学。学生课后也可以参与老师的研究项目, 体会书本中的知识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热情。例如我们研究鱼—参—藻—贝复合养殖系统, 不同生物间的搭配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养殖水体利用率, 这部分内容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物质循环、食物网等知识点相关联, 帮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如何补充人工生态系统缺失生态位, 将更多能量向人类有利的方向流动, 让学生了解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采用的基础理论和技术。
( 3) 与其他课程和学科交叉渗透。普通生态学面向陆地生态系统的内容多, 面向海洋内容少, 因此, 课程应该和海洋环保技术、养殖生态学等专业课程相互交叉渗透, 在讲授陆地生态系统理论的同时, 结合海洋生态系统, 实现跨学科和跨领域的思维转换。同时, 将普通生态学中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点与养殖生态学、海洋环保技术等专业课程的应用结合起来, 拓展学生思维宽度。如海洋环保技术中的海洋溢油、污水排放、珊瑚礁破坏、过度捕捞、海洋生物入侵、海水酸化等一系列专题, 以及养殖生态学中的环境因子与养殖生物的关系均是生态学基础知识的具体体现, 应结合普通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另外, 邀请专家开展专题报告, 将专家报告中的内容与生态学的理论基础相结合。比如邀请中科院海洋所知名专家杨红生研究员做了 “美丽海湾的养护与保护: 现状与展望”、邀请中国海洋大学的董双林教授做了 “水产养殖产业发展的结与解”等专题报告, 其中的生态修复、粮食危机等问题, 均与生态学基础知识息息相关, 学生理解知识的同时, 领略了专家的思想和科研精神。
( 4) 与微课、翻转课堂相结合。生态学的许多知识点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跳跃性, 可以开展碎片式学习和跳跃式学习。因此, 普通生态学的授课可以和微课程结合起来, 将每个知识点制作成微课, 学生可以利用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学习, 从而为课堂讨论和深入研究提供可能。微课又与案例教学、课堂讨论、专题研讨等有机结合, 形成翻转课堂。
( 5) 与实习实践相结合。本课程没有足够学时开设实验, 为弥补不足, 可以与本科生的实习课程、大学生创新立项、挑战杯、导师制等相结合。例如我校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生在第六学期有一个月的实习课程, 这段时间组织学生到污水处理厂、海区、水产养殖企业、码头等地方开展资源调查, 开展资源状况评估、水质检测、浮游、底栖生物生物量及理化环境因子调查等项目, 老师指导实习过程中结合课堂理论知识, 并与其他专业课结合, 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我校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 “蓝鲸导航” 导师制, 每个本科生跟随一名导师开展实验研究, 申报校级立项。例如通过课堂讨论, 溢油产生的污染对海洋生物的危害引起了王丽萍同学的关注, 她通过课外查阅资料及跟随导师开展研究, 组建团队申报了校级大学生创新立项 “石油烃胁迫对海参生理响应研究”; 王亚茹同学则充分认识到了水产养殖自身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及生态修复的重要性, 开展了水产养殖系统有益微生物的筛选并组建团队主持了大学生挑战杯项目 “水产养殖益生菌筛选与水质效果测定”。目前, 王亚茹的团队已经筛选出5 株优质芽孢杆菌并保种, 为老师的科研提供了材料。
三、教学考核评价方法
课程教学方式的成功, 需要建立相应的课程考核体系, 考核应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8]。考核体系不仅包括学生对基础知识和理论的掌握, 更要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生态学教学的目的和教务处教学改革的要求, 我们设立了三位一体的评价方式, 即平日成绩、考试成绩、考勤成绩相结合。将平日成绩比例提高到30% , 包括课堂讨论、科研论文、实习报告, 并设立相对应的评价标准。科研论文的评价应包括学生参与研究活动的积极性, 对相关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对已有知识和资料的运用能力, 对科技论文的撰写格式的掌握程度、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等方面, 由导师给出意见。在考试成绩中, 加大综述题和主观题比例, 结合社会热点设置题目, 以考查学生运用生态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做好学情分析, 了解学生需求
做好学情分析是教学研究的重要生长点, 是教学设计的起点。学情分析的目的是 “以学定教”, 对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因素进行分析, 侧重于方法论和实践层面[9]。目前在校的大学生以“90 后”为主体, 由于时代的特征, 信息技术发展飞快, 学生群体对知识的追求更多趋向趣味化、游戏化、体验式学习, 并且学生对手机和网络的利用和依赖更高。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以研究型学习为主, 学生中 “学霸”较多, 多以考研为主, 目标明确。学生已经学习过生物学课程先修课程, 对生态学有初步的了解。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 学生群体更关注实际应用, 希望能够学以致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更需要得到关心和关注, 因此, 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做到以人为本, 摒弃老师高高在上的思想, 与学生为友, 快速记住学生姓名, 利用课堂和课下时间主动和学生交流, 征求学生对该每堂课的认识和意见。了解学生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 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感染学生。
总之, 普通生态学的教学不应拘泥于固有的模式一成不变, 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师说教式的知识灌输,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 以艺术的形式展现科学的自然历史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需要不断更新知识, 与国际前沿接轨, 了解社会热点, 在科研领域不断探索, 及时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 同时, 还要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 跟随时代变迁, 接受新事物, 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新技术, 将新知识以形象化、生动化、趣味化的形式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李庆芬, 牛翠娟, 娄安如, 等.基础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李振基, 陈小麟, 郑海雷.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3]蔡昆争.普通生态学[J].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2) .
[4]何斌.浅议《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33) .
[5]刘纯.完善教学手段做好教研教改工作[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上旬) , 2015, (10) .
[6]王文静.中国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探索——“学为导向”综合型课堂教学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1) .
[7]郭玉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 (10) .
[8]梁娟, 伍贤进.普通生态学课程考核改革探讨[J].大学教育, 2015, (10) .
海洋生态旅游资源 篇10
关键词:人文旅游资源;海洋建筑;花鸟灯塔;灯塔文化
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结晶、民族风貌的集中反映, 它既包含人类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 又反映了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侧面。灯塔作为人文旅游资源中的一种, 是历史文化的见证者、建筑文化的集成展示、宗教文化的重要标志、时代精神的体现、海洋文化的重要内容, 具有独特的人文内涵。舟山花鸟岛“灯塔文化之乡”拥有得天独厚的灯塔人文旅游资源和海洋文化, 对其历史底蕴及人文内涵的挖掘、科学定位、协调开发对该地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文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特点
人文旅游资源是指人类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精神与物质财富中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近年来, 随着文化旅游的兴起和发展, 旅游经济活动越来越紧密地与人文资源相结合, 努力挖掘、开发和利用人文资源, 打造本地特色的旅游形象和品牌成为提升旅游产业的主要手段, 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呈现出人为性、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的特点。首先, 人文旅游资源的形成具有人为性, 它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为适应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需要人为建造的, 在挖掘、开发人文旅游资源的过程中, 也体现出人为性特点———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定位、规划、实施都需要人力的积极介入和筹措。其次, 人文旅游资源的产生与它的时代有关, 人文资源的性质、风格都具有鲜明的社会时代性。上海东方明珠塔、迪尼斯乐园等, 都是根据现代人和城市发展需求和时代发展需要而打造的人文景观。再次, 长期的发展演变中, 各民族形成了各自的历史文化特色和社会风俗习惯, 使人文旅游资源带上鲜明的民族特征。最后, 受文化传统、社会习俗、气候条件等影响, 人文旅游资源地域色彩明显, 如黄土高原的窑洞、北京四合院、江南粉墙黛瓦。
二、灯塔资源的人文内涵剖析
灯塔是航标的一种, 是人类征服海洋, 保障安全通航的重要产物, 其负载的文化寓意十分丰富。
第一, 历史文化的见证者。早期灯塔是我们先人智慧和勤劳的象征, 它集中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建筑特色和水平, 体现了当时航海水平、航海商贸发达程度, 是海上交通避险保航的重要保障设施。近代的中国灯塔不仅是中西文化交流与海上交通运输、海洋文化与海事科技发展的重要标志, 更是中国历史上遭受外国侵略与开埠通商、帝国主义对近代中国疯狂掠夺、中国丧失主权有国无门的屈辱的重要历史见证。
第二, 建筑文化的集成展示。塔是一种在亚洲常见的, 有着特定的形式和风格的东方传统建筑。由于早期灯塔多为塔形的多用途建筑, 其建筑造型独特、风格各异、建设精美, 每座灯塔都各有特色, 体现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 因此, 灯塔算得上是当时的地标性建筑, 也是一道人造的亮丽景观。
第三, 宗教文化的重要标志。早期很多人造灯塔本身就是宗教建筑, 后来加以利用, 才有了灯塔的功用。千百年来, 中国沿江沿海所建的塔主要有两个用途:一是祈求佛祖制伏海怪, 保佑渔民, 另一个是设置明显的目标体, 以此作为视觉助航标志。作为宗教建筑的塔, 它本就是受信众顶礼膜拜的精神殿堂, 有着非常独特的地位和作用。由于建造时代不同、所代表宗教不同, 风格也各不相同, 在较大程度上代表了当时宗教文化的发展, 这些灯塔也是最能代表当地文化的人文景观。
第四, 时代精神的体现。在人类的文明史上, 灯塔一直是人类文明进化的见证者、引导者和保护者。今天, 灯塔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其本身的应用价值。灯塔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灯塔精神, 灯塔精神其实就是灯塔人的精神。其核心就是敢于冒险, 甘于艰苦, 忠于职守, 乐于奉献。当代人的创新精神、拼搏精神、创业精神、吃苦精神, 这些特有的气质, 加上勤奋好学, 造就了今天的中国经济, 造就了一个一个的奇迹。而灯塔同样具有多重象征意义:吉祥、圣洁、无私、高尚、普度众生, 这些特有的寓意, 形成了灯塔独一无二的指引性、标志性、唯一性的特点, 灯塔的象征意义与时代精神是相吻合的。
第五, 海洋文化的重要内容。灯塔文化作为航海文化的分支, 理所应当是海洋文化中的重要内容。而且由于灯塔有长期服务渔民群众的特殊功用, 所以它也融入到了渔民、渔村的生活之中, 可以说, 一座灯塔就有一段历史, 就有不少传说和故事, 人们也在与灯塔长期共处中, 形成了对灯塔的感情依托, 创作了不少的文化作品, 如赞咏江心屿双塔的诗词就有146首等等。
三、以灯塔为核心的人文旅游资源开发价值
灯塔文化是重要的人文资源。很多国
灯塔类海洋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探析
———以舟山花鸟灯塔为例
■付雄马丽卿
家都先后发行过多套灯塔邮票, 我国也发行过一套五枚《历史文物灯塔》特种邮票和一套四枚《现代灯塔》特种邮票;有关灯塔的文学影视作品层出不穷, 《灯塔看守人》、《到灯塔去》、《灯塔守望者》等文学作品, 《灯塔世家》、《守望者》、《远岛》等影视作品都深受群众喜欢。在旅游领域, 以灯塔元素为创意的旅游商品不断推出, 以参加、了解、体验灯塔生活为主题的旅游活动也成为沿海旅游的新亮点。然而, 国内外迄今为止仍只是把灯塔作为航标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研究, 尚未把灯塔文化视作旅游发展主题进行策划。挖掘灯塔文化内涵, 打造“中国灯塔文化之乡”, 不论是从历史、旅游, 还是对区域经济发展来说, 都具有显著意义。
(一) 弥补海岛旅游人文因素不足的缺陷
目前我国海洋旅游和海岛旅游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人文旅游资源。在一些海岛海域, 海洋生物资源、海洋景观资源都十分丰富, 但往往人文因素匮缺, 因此, 深入挖掘以灯塔文化为核心的人文旅游资源, 打造“灯塔文化之乡”, 能有效地弥补区域旅游的短腿, 形成综合开发优势。
(二) 形成独特的旅游竞争力
随着海洋旅游热的逐渐升温, 沿海各地兴起了以“渔俗文化”为主的海洋旅游, 缺乏个性、千篇一律的项目造成了客流的分散及资源的极大浪费。而通过发掘以灯塔为核心的人文资源, 则有利于形成独特的旅游竞争力。
(三) 形成错位发展态势
一个能吸引游客的旅游目的地, 首先要根据本地实际, 量体裁衣, 制定出具有个性化产品, 形成品牌并使众人皆知。一些海域中的灯塔已颇具广泛知名度, 借助灯塔的文化底蕴, 明确“灯塔文化之乡”的宣传品牌, 与周边岛屿旅游形成错位竞争, 既符合海岛旅游新趋势, 又赋予旅游发展新内容、新生命, 有利于打造“人无我有”、“中国第一”的旅游特色品牌。
四、花鸟灯塔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策略
(一) 花鸟灯塔概况
花鸟灯塔位于浙江省嵊泗县, 舟山群岛最北端、长江口至太平洋国际航线上, 又称花鸟山灯塔。花鸟灯塔是建筑美学与科学技术的集合, 塔身呈圆柱形, 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花鸟灯塔始建于清同治九年 (1870年) , 是当时中国海关海务科筹设灯塔计划中首批建造的灯塔之一。花鸟灯塔是一本活的历史教科书, 是帝国主义对近代中国疯狂掠夺的历史见证。现今的花鸟山灯塔仍是我国东南沿海、东南亚地区及经由东海进入长江口的重要标志, 对往来于上海、宁波港的船舶有着非常重要的引航、导航作用。
(二) 打造“中国灯塔文化之乡”战略目标
根据花鸟乡的资源实际, 充分利用花鸟山灯塔的文化、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把灯塔历史人文资源和花鸟独特的海岛自然资源结合起来, 建设“中国灯塔文化之乡”, 把花鸟岛打造成世界岛屿中的独一无二的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海上仙岛, 促进文化保护与开发协调、人文旅游和自然景观旅游完美结合的可持续海岛旅游发展的典范。
(三) “中国灯塔文化之乡”建设路径
1. 立足花鸟乡实际进行项目建设。
海岛生态环境、灯塔文化、海洋文化是花鸟旅游的几张王牌, “中国灯塔文化之乡”项目建设要立足花鸟的地域特点、人居分布、现有资源等现实因素, 按照不同功能的设计项目, 把花鸟岛打造成“灯塔园”或“灯塔岛”。 (1) 建设灯塔主题公园。以花鸟灯塔为核心的西北角区块打造灯塔主题公园或游览园, 开展灯塔主题体验式旅游。 (2) 建设微缩灯塔园。花鸟灯塔景观过于单薄, 可按照花鸟岛地形情况, 选择不同国度、不同类型, 不同建筑风格、体现民族特色的10个-20个灯塔, 建造成微缩灯塔。 (3) 建设灯塔文化村。利用花鸟岛南北岙居民区, 打造以灯塔文化主题街、灯塔文化广场为重点的灯塔文化村。 (4) 建设灯塔旅游会馆、灯塔观光度假别墅, 使灯塔与休闲度假产品结合, 提供住宿、餐饮、会议等系列项目, 解决游客食宿等基本供应问题。 (5) 开发以灯塔为元素的旅游商品。设计和制作灯塔元素为核心的灯塔旅游纪念品、土特产, 制作有关灯塔历史文化影视作品, 注册“灯塔”或“灯塔之乡”品牌。
2. 突出灯塔独特的人文优势。
要努力挖掘、充实灯塔在历史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海洋文化、时代精神等丰富的人文内涵, 同时, 把具有花鸟特色的双拥文化、生态文化、渔俗文化、佛教文化等内容不断补充、融合进灯塔文化之中, 不断增强旅游发展的内在动力。通过不断丰富灯塔文化节的内涵, 如举办灯塔航标文化展、航标文化论坛、花鸟灯塔历史图片公开征集等, 进一步扩大花鸟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在打造“中国灯塔文化之乡”过程当中, 把灯塔文化的诸多元素融入到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 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宣传方式, 使群众对灯塔的自身历史、人文传说、名人轶事等都能耳熟能详。
3. 坚持保护与开发协调、人文类旅游
资源开发必须遵循保护和利用的协调性原则。灯塔文化资源是一种保护性资源, 在开发的过程中, 要尽量减少对历史文化以及海岛自然环境的破坏, “遵循灯塔及其附属建筑与周围景观保护相结合, 灯塔所在地的改造、保护与开发相协调的原则”, 要使花鸟灯塔的人文旅游资源价值得到实现与发展, 同时不能改变花鸟灯塔的历史文化遗产的根本属性。
4. 坚持整体开发综合利用、打造“中
国灯塔文化之乡”, 发展花鸟人文旅游, 必须坚持整体开发和综合利用。首先, 要把花鸟乡旅游开发放到嵊泗全县旅游发展的大局当中, 在突出灯塔文化元素个性特色的同时, 加强与其他乡镇在功能布局、线路安排、交通解决等方面的整体性开发, 降低开发利用成本, 在整体开发中提升开发效益。其次, 花鸟旅游开发要考虑花鸟岛与周边10多个岛礁的整体开发利用, 在景点建设和功能布局上统一协调、有效互补, 克服花鸟岛陆面积小, 景点建设难展开、旅游线路难拉长的要素制约。最后, 要注重观光与体验、灯塔文化游与渔俗文化游、军事体验游与宗教文化游等多旅游产品的有机结合, 增加旅游可选性, 提高目的地吸引力。
近年来, 各地在挖掘、保护、培树本地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上各显神通、各树一帜, 努力树立本地的旅游形象和品牌。舟山花鸟“灯塔文化之乡”要充分挖掘海洋建筑类灯塔人文旅游资源的文化、历史内涵, 立足具体实际科学定位, 坚持保护与开发相协调、整体开发综合利用相一致, 走出一条适应本地特色,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的品牌之路。
参考文献
[1].马丽卿.论我国无人岛屿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J].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9 (2) .
[2].张立山.小议历史灯塔的保护[A].中国航海学会船标专业委员会2007年沿海、内河航标学组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7.
[3].王国政.百年灯塔的修葺保护探讨[J].中国海事, 2010 (9) .
海洋生态旅游资源 篇11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态文化协会会长江泽慧出席会议并作《弘扬海洋生态文化,延展海上丝绸之路,培育海洋强国的文化支撑》的主旨报告;广西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李彬、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彭有冬、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孙书贤、北海市市委副书记蔡中平、教育部科技司司长、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副会长王延觉出席论坛并致辞。
江泽慧在主旨报告中说,海洋生态文化是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传承到今天的“一带一路”,海洋生态文化以“声教四海、和谐万邦”的向心力,“始终在释放一种跨越古今的开放、外向、合作、互利、共赢理念”。21世纪的中国要成为海洋大国、海洋强国必须守护好中国海蓝色国土并走向深海参与国际合作。立足国情、放眼国际、陆海统筹,确立中国海洋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将弘扬海洋生态文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进程,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合作机制与平台,加快《中国海洋基本法》的立法进程,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生态安全,共建共享世界海洋和平。
江泽慧强调,各省(区、市)生态文化主管部门和省级生态文化协会、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及其各分会,要紧密围绕本次论坛主题和精神,全面加强对《中国生态文化发展纲要2016-2020》的核心要义和基本要求的理解,研究确定本地区、本领域生态文化发展建设的总体思路,落实生态文化发展的各项战略任务和重大行动的具体措施,并将其纳入各地“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林业等行业发展总体规划。特别要围绕“一带一路”战略,精心打造生态文化品牌,编织陆海丝绸之路双边、多边,生态文化合作交流的纽带。
彭有冬在致辞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化作为生态文明的思想文化灵魂,在推进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指导和引领作用,弘扬生态文化既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又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彭有冬强调,国家林业局高度重视生态文化建设,把建设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作为林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先后印发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2013-2020年)》、《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中国生态文化发展纲要(2016-2020),提出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成为道德风尚和行为规范。
彭有冬表示,中国生态文化协会自2008年成立以来,在江会长的领导下,以“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建设生态文明” 为宗旨,做了大量开拓性、前瞻性、基础性工作,为生态文化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孙书贤在致辞中指出,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经济社会发展高度依赖海洋。海洋生态文明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中国离不开美丽海洋,海洋生态文明是国家生态文明的应有之义。
孙书贤强调,国家海洋局非常重视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和生态文明宣传教育。2015年,与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共同开展了《中国海洋生态文化》专著的撰写工作,积极创作海洋生态文化精品,鼓励与引导社会公众走向海洋、亲近海洋、爱护海洋,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李彬在致辞中介绍了广西生态环境建设情况、海洋资源状况以及广西如何树立生态立区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举措。李彬表示,广西近年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尤其2013年以来,全区上下开展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推动村屯绿化、林水净化、道路绿化,使美丽广西焕发新的光彩。同时,广西海洋资源丰富,全区未来将牢牢把握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新机遇。他指出,通过此次论坛深入、务实、有效地交流,将大力促进广西及北海海洋生态文化的发展。
北海市委副书记蔡中平介绍,北海自然资源丰富,近年来北海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健康发展和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他表示,生态是北海发展的最大潜力,未来北海将进一步严格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全民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本次论坛特别邀请了国内海洋生态文化和森林文化研究领域的3位著名专家学者,与大家一起分享、共同探讨海洋生态文化。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书记、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原国家博物馆副馆长,我国水下考古开创者张威作了题为“探海寻踪—南海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水下考古”的专题报告;生物生产学博士、副研究员、广西北海市副市长刘翔作了题为“北海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历史文化遗产”的专题报告;海南省林业厅总工程师周亚东博士作了题为“热带雨林生态文化”的专题报告。
此次论坛上,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命名授予“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乡小瓦窑村”等122个行政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授予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旅游区“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称号,授予潘雅菲等23名小学生“生态文化小标兵”称号。“全国生态文化村”代表重庆市酉阳县河湾村 、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旅游区和“生态文化小标兵”代表先后做了交流发言。
8月27日,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态文化协会会长江泽慧,来到广西北海市实验学校,出席中国生态文化协会举办的生态文化进校园公益活动。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国家林业局及中国花卉协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等相关领导一同参加了该活动。
江泽慧在活动中发表了重要讲话。她充分肯定了北海市实验学校坚持“有氧教育”的办学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在生态德育和生态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的良好成绩。她指出,校园是提升全民族生态文化素质的前沿阵地,要继续加大生态德育教育力度,创新生态文化办学方式,全力推进校园生态文化建设。
在座谈会上,江泽慧分享了自己多年从事林业工作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的心得,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有趣的亲身经历,鼓励孩子们要珍惜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树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思想。
江泽慧说,生态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离不开教育的保障和推动。同学们是弘扬生态文化的生力军,老师们是践行生态文明的引领者,校园是提升全民族生态文化素质的前沿阵地。她指出了从小培养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性,号召学生们积极参与到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的行动中来,为建设和谐幸福的美好家园贡献力量。
活动中,小标兵代表黄禹涵同学介绍了学校生态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江泽慧一行为学校送上了科普教材和教学用品,全体来宾参观了校园橱窗学生作品、环保生态活动展板、学校办学概况展帘等。
据了解,“生态文化进校园”活动是中国生态文化协会继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生态文化示范企业和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的遴选命名活动及丝绸之路生态文化万里行活动之后主办的又一项大型社会公益活动。活动围绕“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宗旨,采取寓教于乐、以帮促建的形式,通过赠送科普图书、教学器材,专家授课和“生态文化小标兵”评选等活动,向广大青少年儿童普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知识,引导同学们认识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海洋生态旅游资源 篇12
海洋生态损害,参照 《海洋生态损害评估技术指南(试行)》,系指海上溢油、危险品化学品泄漏、围填海、排污、海洋倾废以及海洋矿产资源开发等涉海非法行为造成海洋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有害影响的事实后果。
损害是对权利主体行使权利的妨害,故探讨损害的构成离不开权利。生态损害虽然具备传统损害概念的某些特征,它也是人的行为所造成的不利后果,却并不是指某个民事主体的权益所遭受的不利后果,而是指人类的行为对生态环境本身的消极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并非法律中的权利主体,无所谓“行使权利”“利益丧失”。那么, 海洋生态损害只是海域所属国家的损害吗?不能肯定。海洋无疆,海域有界,国家管辖海域由法律界定,难及于海洋生态系统的范围,故严重的海洋生态损害事件会引起相邻国家关注,甚至成为跨国环境外交问题。由此看来,法律上界定的“海洋生态损害”,是因事发海域所属生态系统遭受侵害而致该生态系统中所有人以健康、稳定的海洋生态系统为指向的公共利益受损的法律事实。这一公共利益系指生态系统基于其客观属性向该生态系统中所有人提供的生存、发展需要之满足,在法学研究中多被称为“生态利益”。 海洋生态损害进入法律调整领域的原因,在于其侵害了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海洋生态利益。
生态利益意识 的觉醒,生态利益 观念的形 成,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遭遇生态危机时 “反而求诸己”的表现。生态危机愈演愈烈,客观上催促生态利益被法律确认为一种新的法益,得到明文保护。不过,包括我国在内的不少当代国家尚未在实定法中规定生态利益。从利益分析角度考量,海洋生态损害不时发生的根源,是生态利益这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出现的具有普遍 需求和广泛冲突的新型利益未得到充分、有效的法律保护,相应地,当事人的重视程度不高,该利益遭受侵犯的可能性随之增加。
生态利益是典型的公共利益,其因不法侵害行为而丧失,由此造成的损失,是全体人的损失, 与公民、法人、其他组织或部门的私益损失无关。 海洋生态损害事件影响广泛,因受侵害的权益并非私人权益而难以按照民事法律的通常办法提起普通 侵权之诉。 在一国范 围内,代表全民 意志、维护公共利益的机构是国家政府。当然,维护生态利益,公众监督、参与必不可少。如果海洋生态损害的影响超出一国管辖范围,则损害所及的国家均有权就其国家损失要求赔偿。
从海域管理的角度说,重大海洋生态损害事件发生后,该海域的所有权主体———国家遭受权益侵害,造成国家损失。面对影响面广、调查难度大、证据收集困难的“海洋生态损害事件”,国家政府及其部门具有及时调集多方力量、通过官方途径向事故责任方施压等优势。近30年来,国内外重大海上溢油事故引发的生态损害索赔诉讼,都是由掌握海洋管理权力 的政府及 其部门依 法提起。例如:在 “Cadiz”号巨型油轮油污案中,法国政府基于预计实施恢复生态系统的计划进行索赔;“Patmos”号漏油事故案中,意大利政府作为国家遗产的受托人就“公众忍受了丧失享受的乐趣的痛苦”主张赔偿;“塔斯曼海”轮油污损害索赔案中,我国政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九十条第2款规定的 “生态损害索赔权”行使诉权;墨西哥湾溢油事故发生后,美国政府也是以其在谈判中背倚政治与法律的强势及其司法部启动刑事调查程序,对英国石油公司造成的压力,迫使英国石油公司设立初始资金数额为200亿美元的溢油响应基金,并建立“海湾海岸索赔工具”运作该基金。虽然美国的法律制度中早已确立“公民诉讼制度”,但是,面对海上溢油生态损害索赔这类繁难案件,公民、环保组织通常难以组织长时间的海洋环境监测、调查、取样、分析,不具备与事故责任方谈判、施压的条件[1]。
国家是全体社会成员的代表,国家对海域加以管理或予以支配的公权利(权力)本源于该国公民的权利。“权利—权力”的关联与制约关系, 决定了国家被依法赋予海洋生态损害国家索赔权时,应当受到公民、团体的制度化监督。完善 “权利—权力”的关联与制约关系,是应对海上溢油生态损害的索赔实践向我国立法提出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正案)第五十五条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海洋生态系统因涉海非法行为所致不利后果,表现为事发海域油污厚 重、生物遭灾、生态破坏 等现象, “反映”为海洋环境容量损失、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耗减等海洋监测结论。这些都构成对该生态系统中所有人共享的生态利益 的妨害。海洋生态损害国家索赔之诉,是由国家代表事发海域所属国家的全体人员向不法行为人提起的环境 公益诉讼。这一诉讼,和其他公益诉讼一样,并非只有“法律规定的机关”可以提起,“有关组织” 亦可成为原告主体。一方面,由于立法不足,我国海洋执法机关在准备海上溢油生态损害国家 索赔时遇到诸多司法难题,因此应尽快构建我国的海上溢油生态损害国家索赔制度;另一方面, 学者对政府的“环境公益代表资格的唯一性”存疑,指出“政府也并非环境公益的唯一代表,我们必须走出‘公益等于国家公益’的误区,体现环境公益维护者的多元取向”[2]。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 法》结合我国的实践,在第五十八条中规定了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社会组织”的认定条件。2014年12月8日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 问题的解释》第二条又对“可以认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 保护法》第五十八 条规定的 社会组织”做出规定,至此,环境公益 诉讼案的 原告主体,在我国法律上得到明确、具体的规定。这些规定当然适用于属于环境公益诉讼的海洋生态损害索赔之诉。
2015年6月5日,大连环保志愿者协会向大连海事法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状告中石油“7· 16”事故造成大连市海洋环境重大污染,并向其索赔6.45亿元,用于修复生态环境。大连市环保志愿者协会会长杨白新向媒体介绍,在收回的1万份有效调查问卷中,赞成起诉中石油“7·16” 污染案的占96%。“环境是一种公共财富,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必然损害到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利益,因此,维护良好的环境是每个社会成员的共同愿望…… 我们想使环境公益诉讼与行政监管、社会参与、经济调节相配合,从而实现大连环境状况的根本好转。”另外,中华环保联合会环境法律服务中心督查诉讼部部长马勇也向媒体表示,“我们也在考虑将来启动环境公益诉讼的方式来要求生态的修复”[3]。由此看来,“环境公益维护者的多元取向”已由学者的呼吁落实为当下的司法实践。
2海洋生态损害国家索赔权的分配及其行使程序
构建海上溢油 生态损害 国家索赔 制度,是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具体表现,有助于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切实履行《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承担海洋生态损害国家索赔工作的职责。
为指导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国家开展海洋生态 损害索赔 工作,国家海洋 局制定了 《海洋生态损害 国家损失 索赔办法》(下称 “《办法》”),于2014年10月公布。
《办法》围绕海洋生态损害国家损失索赔的目的依据、适用范围、索赔内容、索赔主体、索赔途径、保全措施、信息公开、赔偿金用途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解决了我国海洋生态损害国家索赔工作存在的重要事项缺乏专门规定、各级海洋部门职责划分不清、索赔程序不统一等突出问题。
《办法》第四条规定,国家海洋局负责全国海洋生态损害国家损失索赔工作的监督管理,地方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家海洋局派出机构分别承担不同管辖海域内海洋生态损害国家损失索赔工作。其中,地方管理海域内海洋生态损害国家损失索赔工作的分工,由省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自行规定;跨省、地方管理海域以外国家管辖海域的海洋生态损害国家损失索赔工作,由所在海区国家海洋局派出机构承办。这一规定明确了“国家海洋局主抓监督管理,国家海洋局派出机构和地方海洋行政管理部门依据管辖海域分 片管理”的职责划分格局,使《海洋环境保护法》 第九十条第二款规定的“代表国家对责任者提出损害赔偿要求”的“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得以细化。
《办法》第六条至第十二条明确了行使海洋生态损害国 家索赔权 的基本程 序,即预判—评估—发送索赔函—协商、仲裁或诉讼。索赔程序法定化,为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行使索赔权提供程序指南,使案前技术准备工作,与海洋生态损害事故责任人的协议、异议,因非诉解决无果再转诉讼索赔的过程合法、合理,同时,有助于社会各界依法了解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海洋生态损害索赔的工作步骤,避免急迫、无序的国内外舆论扰乱依法推进的索赔工作。
《办法》虽以规范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的海洋生态损害国家损失索赔工作为中心,未专门涉及公众参与机制,却也在第五条和第十四条规定了 “海洋环境监督管理部门加强沟通、配合,建立海洋生态损害信息共享机制”、索赔工作相关信息应当依法“予以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等内容。这说明,《办法》的制定者准确地认识到,担负海洋生态损害国家索赔职责的海洋行政主管部门需要与环保、海事、渔业等部门联系与合作,需要海洋信息公开及共享的工作机制支持,在全社会监督的法制环境中及时、有效地提出海洋生态损害的公共利益诉求。就连海洋生态损害行为的发现,也需要“接到相关报告、通报”等方式作为重要补充。海洋生态损害索赔是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国家进行的公益损害求偿,所得到的“海洋生态损害国家损失赔偿金”亦“应按照国家财政有关法规进行管理”,用于受害海域的海洋生态恢复与建设。一言之,海洋生态损害索赔,是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而非政府部门利益;是为救济国家管辖海域的生态利益损失,而非国库财产损失。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国家履职,应当得到各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公众的支持与公开监督。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被依法赋予“海洋生态损害索赔权”,亦应担负及时、有效地作为并向社会公开信息的法定义务。
《办法》第十三条规定,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的海洋生态损害索赔要求,不影响公民、法人、其他组织或部门依 法提出的 其他索赔 要求。按照 《〈海洋生态损害国家损失索赔办法〉解读》,“《办法》适用于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国家对责任者提出海洋生态损害赔偿,不同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提起的私益索赔,也不影响其他部门依法提出的其他索赔要求。”问题是,《办法》出台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案已公布,该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今,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已施行,故笔者认为,《办法》第十三条中的“其他索赔要求”不仅包括“私益索赔”,也包括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向人民法院依法提起的海洋生态损害索赔。
3适格的社会组织
“海洋生态损 害国家损 失”一词出现 在 《办法》的名称中,着实耐人琢磨。
损害与损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损害是一种事实状态,系因侵害行为而致,其强调的是不法行为的后果;而损失强调的是权利主体的利益丧失。损害的事实状态必 然带来损 失的后果。损失不限于损害的财产价值表现形式,还包括无形损失等“损害的非财产价值表现”。有损害必定有损失,有损失不一定有损害。换言之,并非所有损失皆缘自损害。民事主体行使权利不当也会带来损失。
如果损害和损失不分,不仅造成人们概念上的混乱,而且容易导致在确定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时随心所欲 和遗漏,影响了法 律的公正 和完整。从这个意义上说,《办法》在名称中出现“损害”“损失”两个词,不仅有助于救济那些无法用财产价值表现形式来体现的国家利益丧失,也有助于明确属于国家的各类损失是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向责任者索赔的法律依据。因此《办法》规定的索赔主体只有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而未提及“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的社会组织”。
损害是由违反法律义务的行为造成的。《办法》第二条规定了十二类“导致海洋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造成国家 重大损失 的”行为,包括新建、改建、扩建海洋、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及其他用海活动等。这些不法行为的后果既包括海洋生态损害,也包括“次生污染损害”。后者虽不属于海洋生态损害,却是在应对海洋生态损害过程中发生的损 害,是对特定 环境造成 的 “排放型”损害。而海洋生态损害是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的 “功能型”损害,其影响的 权利主体 具有不确 定性,其妨害的权益是生态利益,故这种新型损害所致后果包括该生态系统中所有人普遍遭受的公共利益损失。《办法》作为国家海洋局依据《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九十条第二款制定的规章,只涉及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国家提起的对国家造成损失费用总计超过30万元的重大损失索赔。这意味着,并非海洋生态损害带来的所有损失均可由 “法律规定的机关”提出索赔。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国家对责任者提出的海洋生态损害赔偿,不影响其他部门依法提出的其他索赔要求,例如,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发生后,农业部积极开展养殖渔业、天然渔业资源损害索赔。
仅就海洋生态损害国家损失索赔而言,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是担负海洋生态损害国家索赔职 责的“法律规定的机关”,其便于获得技术支持与法律支持,依据《办法》中明确规定的索赔程序开展索赔工作。不过,除了“法律规定的机关”具有海洋生态损害国家损失索赔权,符合“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的社会组织”亦可成为索赔主体。《民事诉讼法(修正案)》第五十五条、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完善了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规定,不仅有利于督促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履职,且明确了海洋生态损害国家损失索赔的“替补”原告。适格的社会组织亦可提起海洋生态损害索赔,不仅体现了环境民主原则,也说明生态利益是社会公共利益,可以由适格的社会组织依法维护。再者,如学者言,“人们所见的每一次生态损害中都包含没有被人们认 识到的损失”[4]。基于特有的视野、智识和观念, 适格的社会组织可以发现海洋生态损害造成的各种损失。这种来自广大民间的社会组织不仅人员广泛,且有持续、深入工作的可能,其对海洋生态损害索赔之诉的密切关注,使之得以配合、 监督“法律规定的机关”工作,甚至在必要时作为替补原告向责任者提出海洋生态损害索赔。我国立法的上述新规定,将有利于建立海洋生态损害多元化救济机制,更好地维护海洋生态利益。
摘要:海洋生态损害索赔是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国家进行公益损害求偿,应得到各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公众的支持与监督。《海洋生态损害国家损失索赔办法》解决了我国各级海洋部门职责划分不清、索赔程序不统一等突出问题。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表明,不仅“法律规定的机关”具有海洋生态损害国家损失索赔权,适格的社会组织亦可作为替补原告提出海洋生态损害索赔。建立海洋生态损害多元化救济机制,可更好地维护海洋生态利益。
【海洋生态旅游资源】推荐阅读:
海洋生态建设06-25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刍议07-05
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07-11
海洋旅游资源开发10-19
生态海洋牧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09-11
海洋资源状况09-10
海洋体育旅游05-12
海洋旅游经济07-24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政策10-11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