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精选9篇)
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 篇1
人口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 同时土地是人类安身之所、立命之本、财富之源, 它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物、水、优美的景色, 还供养着人类的生物伙伴。土地承载力是关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课题, 深入研究区域土地承载力是制定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战略的必然要求。生态足迹 (Ecological Footprint, 简称EF) 分析方法正是通过对生态足迹需求与生态承载力的比较, 评价研究对象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该方法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于1992年提出, 并于1996年由他和Wackernagel加以完善的。其核心是确定人类是否生存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内。
一、研究地概况
长山群岛行政区划称长海县, 位于辽东半岛东侧的黄海北部海域, 处在全国著名的海洋岛渔场之中, 由142个岛礁组成, 统称长山列岛, 东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 西南与山东省庙岛群岛相对, 西部和北部海域毗邻大连市城区、普兰店市和庄河市。全县陆地面积119平方公里, 海域面积7650平方公里, 海岸线总长359公里, 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海岛县和我国唯一的海岛边境县。未来规划将成为黄海北岸经济的重点组团区域之一、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功能拓展区, 建成国际海岛休闲度假区和生态渔业示范区为一体的海岛海洋生态经济区。
二、生态足迹理论
生态足迹方法是一种基于土地空间面积占用来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自然资产综合核算工具。它是依据人类社会对土地的连续依赖性而定量测度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的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生态足迹的定义是:任何已知人口 (某个个人, 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 的生态足迹是生产这些人口所产生的所有资源和消纳这些人口所产生的所有废弃物所需要的生物生产土地面积。是指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
(一) 生态足迹模型
根据生态足迹理论, 生态足迹方法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生态足迹供给模型和生态足迹消费模型。
1、生态足迹供给模型
式中:EC为区域生态足迹总供给/hm2;aj为某一国家或地区某类生物生产性土地总面积/hm2;yj为产量因子, 用某个国家或地区某类生物生产性土地的平均生产力与世界该类土地的平均生产力的比值表示;γj为均衡因子, 其大小等于全球某类生物生产性土地的平均生产力水平与全球土地平均生物生产力水平的比值。因各生物生产性土地所对应的均衡因子随年份的变化较小, 本文采用WWF2006报告给出的2003年的均衡因子:建筑用地和耕地为2.21, 水域为0.36, 草地为0.49, 林地和化石能源用地为1.34[9]。产量因子则沿用Wackernagel计算中国生态足迹时所采用的值:建筑用地1.49, 耕地1.66, 水域为1, 草地为0.19, 林地0.91, 化石能源用地为0[10]。
根据WCED的要求, 应预留出12%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 扣除后的生态足迹供给才是人类可以利用的。
2、生态足迹消费模型
2.1 生物资料消费模型
人类消费的生物资源, 按其不同的特性一般可分别折算为相应的耕地、草地、林地或水域等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需求。
式中:Pi为第i种消费商品的年生产量/kg, Ii为第i种消费商品的年进口量/kg, Ei为第i种消费商品的年出口量/kg, aai为第i种交易商品折算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hm2 (ci为第i种消费商品的年消费量/kg, pi为第i种消费品全球年平均生产能力/ (kg·hm-2) , EF为总的生态足迹/hm2, γi同上;ef为人均生态足迹消费/ (hm2·人-1) , N为参与消费的人口数。
2.2 能源资料消费模型
在计算煤炭、原油、汽油、柴油和电力等能源消费项目的生态足迹时, 为了把这些以“吨 (t) ”或“焦耳 (J) ”为计量单位的能源消耗统计数据资料转化为化石能源用地的面积, 需要计算相应的转换方法。Wackemagel等通过研究确定了世界上单位化石燃料生产土地面积的平均发热量和相应的折算系数表。
据此将能源消费项目折算成一定的化石能源用地面积, 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K为能源消费项目中的某类分项如原油或其他能源等具体能源消费项目;afk为能源消费项目中第K种能源消耗经折算后对应的人均占有的化石能源用地面积, 即第K种能源消费项目的人均生态足迹分量;Ck是第K种能源项目的人均消费量 (t/人) ;βk为第K种能源项目的折算系数 (GJ/t或GJ/KW·h) ;ae k为第K种能源项目的全球平均能源足迹, 即世界上单位化石能源土地面积的平均发热量 (GJ/hm2) 。
(二) 结果比较分析
见表4。
1、生态供给变化分析
由于长山群岛独特的自然条件, 没有专供放牧的草地和来吸收能源消费过程中排放的CO2主能源用地, 长海县的生态承载力总量和人均承载力有所增加, 总承载力年增长6.07%, 人均生态承载力年均增长11.25%。从人均生态承载力的类型结构来看 (表1) , 长海县人均生态承载力占有较大的是水域。以上反映了长海县是以海洋资源开发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资源型经济海岛。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制约, 长海县经济仍以渔业为主, 渔业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70%以上, 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经济的不稳定性问题突出, 不确定因素较多。
hm2
hm2
2、生态足迹结构及变化趋势
从表2和表3看出近5年长海县总的生态承载力明显高于总生态足迹, 生态足迹总量和人均生态足迹变化规律一致, 总体均呈现上升的趋势, 生态承载力增长幅度大于生态足迹。生态足迹总量从2003年的8499.1478 hm2, 增加到2007年的10339.5425 hm2, 年均增长率为10.16%。与此同时, 人均生态足迹从2003年的0.0946hm2增长到0.1393hm2, 年均增长5.02%。低于生态足迹总量的增长速度, 这主要是由于人口减少的缘故。长海县总人口数量从2003年的89843人, 减少到2007年的74225人。由于当地生产方式和生活条件制约, 本地人口逐渐迁往大陆内部, 享受更好的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 也有小部分外来务工人员但流动性较大, 使得长海县人口逐年减少并且还有继续持续的趋势。
3、生态盈余变化特征
从图1可以看出, 长海县人均生态足迹、人均承载力、生态盈余都呈现增长的态势。近5年人均生态承载力高于人均生态足迹, 呈现较大的生态盈余, 生态盈余日益扩大。这种情况对于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来说, 是一种非常难得的现象, 也是我们要给予保护和支持的地方。
三、结语
长海县优美的生态环境, 有其得天独厚的良好基础, 其特有的地理环境是不可再造的, 特有的自然资源是极为可贵的。所以, 在发展经济中, 绝不能以牺牲海岛的自然环境和特有的资源为代价, 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完美的“生态岛”。努力建成海洋生态环境优良、循环经济发达, 旅游景观清新的生态文明岛;产业结构高端、旅游经济高度发达、渔业经济领先的开放示范岛;社区和谐友好、社会文明稳定的安全岛。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 建成全面国际化的、基础设施和娱乐设施一流的岛屿型国际会议和海上比赛服务中心;中国最佳海岛生态型旅游度假区, 东北亚海岛休闲度假中心, 世界著名的温带海岛旅游度假目的地;全国著名海洋牧场 (生态渔业) 示范基地、优质水产品生产基地、优质贝类加工出口基地;海洋环境监测保护和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示范基地。
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 篇2
关键词: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土地资源;持续利用
土地生态经济系统是确保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基础,在土地生态经济生产力的作用下,土地资源才能够实现持续利用,而在土地资源持续利用中,也会使得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得到相应的转变。可以说,土地生态经济系统与土地资源持续利用之间有着明显的联系,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面本文就主要针对土地生态经济系统与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
1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组成元素
1.1生态圈
所谓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就是由人工掌控的土地经济系统与土地生态系统两者结合构成的。地球是由生态圈所构成的,其生态圈总共分为5个部分,在地球的表面,各个区域的气候环境有着明显的不同,这样就会形成不同的生态系统。土地是生态系统的一种,其中子系统主要包括林地、矿地以及园地等。在所有的生态系统中,土地生态系统位于较高层次。从人类出现开始,土地自然生态系统就是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资源,人们就开始人为的对土地资源实施利用和干预。而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农业以及畜牧业的出现和发展,使得人类活动相应的增加,对土地资源形成了过分的利用,导致水土流失状况的出现,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生态问题,土地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1.2经济产品
现阶段的土地生态系统已经被破坏殆尽,原有的纯粹土地生态系统已经不复存在,土地自然生态系统与土地经济系统之间是通过的生产、消费以及分配等方式来构成相应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在劳动力劳动的作用下,可以将相关的资源和物质输入到土地自然生态系统中,从而实现资源和物产的循环,最终演变成为经济产品,从而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充足的物质。然而,在土地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后,就使得这些经济产品的生产量也逐渐的减少,从而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也相应的下降。
1.3生态经济系统结构
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 篇3
关键词:土地;承载力;可持续发展;陕西省
中图分类号:F32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6)04-0062-07
引 言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的一切活动均与其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增长、城市扩建、以及对土地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造成的污染成为威胁我国土地安全的重要因素[1],人地关系日趋紧张,严重影响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以山地为主,耕地数量有限,后备资源紧缺。据国土资源部统计,人均耕地面积1996年为1.59亩,2009年为1.52亩,到2013年下降至1.49亩,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耕地锐减和人口增加已对我国人口的生存形成了双重压力。如何科学地评价区域土地资源承载人口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合理的土地管理体系和制定行之有效的农业政策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展了“中国土地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将土地承载力定义为在未来不同时间尺度上,以可预见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及与此相适应的物质生活水准为依据,一个国家和地区利用自身的土地资源所能持续供养人口的数量[2]。随后,相关研究不断出现[3-6]。国内关于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区域内土地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为研究目标,形成了以“耕地—粮食—人口”为主线的土地承载力[7]研究;第二阶段,在对区域土地承载力的研究过程中,人们发现,一个区域的消耗,不仅来自于本地的产出,而越来越多的来自于其他地区,故而形成了与更大区域对比的相对土地承载力[8]研究。在土地承载力的研究中,将研究区域视为封闭系统,考察耕地粮食产量承载人口的限度[9];而相对土地承载力从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视角出发,与更大区域进行对比[10],有助于分析研究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的问题,体现了区域开放性的特征[11]。以上研究成果丰富了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方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包括:(1)研究视角单一,从区域土地承载力或相对土地承载力的单一模型进行评价,未形成对研究区域的全面评价。(2)指标选取不科学,以耕地的粮食产出能供养人口的数量[12-14]为出发点,仅考虑了人生存的需求,而未考虑人发展的需要。鉴于此,本文从人生存和发展的角度,结合区域独立性和开放性特征,构建了基于土地承载力和相对土地承载力的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并对陕西省1978-2013年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一、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
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包括两层含义:独立性和开放性。独立性反映了研究区域处于封闭系统状态下,其实际所能承载人口的数量;开放性表现了研究区域相对更大区域所能承载人口数量的相对变化。具体到评价的模型上,包括两个子模型:土地承载力模型和相对土地承载力模型。
(一)土地承载力模型
传统的土地承载力以人地关系为研究主线,基于粮食安全与土地可持续利用视角,探讨区域土地资源对人口的支撑能力。其量化方法以区域内耕地粮食产量代表土地产出,以人均粮食消费量代表人的生存需求。公式如下:
P=Qn×c (1)
式中:P为研究区域土地承载力水平,即能承载人口的数量;Q为粮食总产量;为人均粮食消耗量;n为区域人口总数。
该方法从粮食供给满足人口生存需求的角度分析,较为直观,简单易行,在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仅考虑了人“饱”的问题,把人口作为土地产出的供养客体,将人与地的关系连接在一起,未能考虑在满足农村人口温饱问题的基础上,是否仍能满足农村人口生活需求[15,16]。从人的生存和发展角度看,该方法并不符合客观实际:(1)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由以“初级生产者”(粮食)消耗为主向更多的“次级消费者”(动物)及其产出物(奶、蛋等)消耗转变;从食物链的角度分析,能量在食物链的传递中递减,以粮食产量衡量区域土地对人口的承载能力有失偏颇。(2)物质生活的改善,使人由满足“饱”的需求转变为多种生活需求并存。此外,考虑到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收入来源的差异,农村居民的收入主要以土地的产出为主。因此,以农业总产值代替耕地粮食总产量,分别以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支出和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支出代替二者粮食消耗量,考察在满足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基础上,能进一步满足城镇居民生存的能力,不仅考虑了人们对生存的需求,同时兼顾了饮食结构的变化及农村居民生活的需求,更符合我国人口生存和发展的趋势。公式如下:
式中:P为土地承载力,即区域农业总产值理论承载人口的数量;Ga为区域农业总产值;Ca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Pa为农村人口实际数量;Cu为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支出;I为土地承载力指数;Pn为城乡人口实际数量。公式(2)表示农业总产值在完全满足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基础上,还能承载城市居民生存的人数,是两者之和。公式(3)表示农业总产值只能或恰好承载农村居民人数。由上述分析可知,公式(4)中,当I>1时,土地承载力表现为富裕状态;当I<1时,土地承载力不足,即人口超载;当I=1时,土地承载力恰好能承载当前城乡人口总数,处于临界状态。
(二)相对土地承载力模型
目前,相对土地承载力属于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范畴[17],是以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量表征的相对量,公式如下:
式中:Crl为相对土地承载力;Il为相对土地承载力指数;Ql为研究区域耕地面积;Qp0为参照区人口数量;Ql0为参照区耕地面积。
该模型将研究区域与更大的区域进行对比,开辟了新的研究思路,更能体现研究区域的开放性,但其耕地面积指标仅能反映耕地数量的差异。同时,由于我国人口分布不均的现状,加之与耕地产出密切相关的生产主体为农村劳动力[18],以及各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差异,以区域人口总数表征该特点有失偏颇,影响该模型的分析效能。鉴于此,以农业总产值代替耕地面积,同时反映区域耕地数量与质量的差异;以农村人口数量代替区域总人口,以增强尺度间对比的精度和能力。改进后公式如下:
式中:R为调整后的相对土地承载力系数比;P0为参照区农村人口数;Ga0为参照区农业总产值;Ga为研究区域农业总产值;Pa为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农村人口数;R0为研究区域农村人口占城乡总人口的比例;P1为研究区域农村人口数;Pn为研究区域城乡人口总数;C为调整后的相对土地承载力。根据公式(7)~(10)进一步推出:
用I0表示相对土地承载力指数,根据公式(7)~(11)计算,土地承载力状态表现为三种类型:
(1)Pn>C,I0=CPn<1,即相对土地承载力可承载人口数量小于研究区域实际人口数量,表现为人口超载。
(2)Pn
(3)Pn=C,I0=CPn=1,即相对土地承载力可承载人口数量等于研究区域实际人口数量,表现为临界状态。
二、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区域概况
陕西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东部,地处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3935'。地域狭长,南北长约870公里,东西宽200~500公里。从北到南可分为陕北高原、关中平原和秦巴山地;东临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川、湖北,北接内蒙古,全省总面积为20.58万平方公里,具有连接东、西部和西北、西南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和区位优势。由于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加之人类活动的深刻影响,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加剧、自然灾害频发,土地可持续性进一步受到威胁。
(二)数据来源
数据主要来源于《陕西统计年鉴》(1986-2014年)《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0-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1979-2014年)。其中,农业总产值等数据已变换为不变价(1978年为基期)。
(三)陕西省土地资源承载力演化分析
根据以上模型,选取1978-2013年陕西省农业总产值、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农村居民数量、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支出、城乡人口实际数量作为指标,统计结果见表1和图1~4所示。分析表明,陕西省土地承载力的发展趋势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1978-1992年、1993-1999年、2000-2006年和2007-2013年。
1.第一阶段为积累期(1978-1992年)。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与1978年相比,1992年农业总产值增加1.09倍,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增加0.68倍,城市人均粮食消费支出增幅不大,城乡人口总数增加近600万。该阶段虽然农村居民人数增长较慢,但由于农村人口基数较大,正反因素共同作用,土地承载力整体趋势较为平稳,表现为人口超载。
2.第二阶段为波动期(1993-1999年)。与1993年相比,1999年农业总产值增加0.31倍,人们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支出增加0.49倍,农村居民与城乡总人口无显著变化。该阶段主要表现为农业总产值的增加和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及城镇居民粮食消费支出的增加保持动态平衡。土地承载力指数在临界水平上下浮动,表现为时而人口超载,时而富裕。
3.第三阶段为低谷期(2000-2006年)。该阶段农业总产值持续增加,农村居民数量缓慢减少,城乡人口总数变化不大,但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及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支出的增加超过了农业总产值的增加,打破了第二阶段的动态平衡,使土地承载力水平持续下降,表现为人口超载。
4.第四阶段为增长期(2007-2013年)。该阶段有3个明显特征:(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呈指数增长趋势;(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居民数量持续降低,而城乡居民总数变化不大;(3)农业总产值增长较快,与2007年相比,2013年翻了一番,该阶段土地承载力状态表现为富裕。另外,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支出的指数增加趋势,拉缓了土地承载力指数的增长趋势,虽然总体增长,但增速降低。
就陕西省土地承载力发展趋势而言,其压力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农村居民数量、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城镇居民粮食消费支出和城乡人口总数。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人口数量先增后减,其生活消费支出逐年增加,城市居民人均粮食消费支出变化不大,城乡人口总数增势相对较为平缓,土地承载力指数与农村居民数量呈明显反向相关(见表1、表2)。
(四)陕西省相对土地承载力变化趋势分析
根据相对土地承载力模型的分析和改进,选取陕西省农业总产值、农村居民数量、城乡人口总数、全国农村居民数量、全国农业总产值作为指标,由公式(7)~(11)计算,统计结果如表2和图4所示。分析表明,由于陕西省位于我国中西部交界处,是欠发达省份之一,受地区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限制,与全国(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平均水平相比,1978-2000年,土地承载力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逐年波动,无显著变化趋势。随着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经过2001-2003年的调整,2004年之后,陕西省相对土地承载力水平呈显著提升趋势,并于2011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且有进一步增长趋势。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模型体系中,综合考虑了区域土地资源的独立性和开放性,从土地承载力和相对土地承载力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更加全面地展现了研究区域土地可持续发展趋势和状态。以农业总产值作为衡量农村居民生活需求与城乡居民生存需求,兼顾了人口的生存和发展,体现出更强的适应力;调整后的相对土地承载力模型引入了农业总产值和农村人口数量指标,在考虑农村居民为耕地生产主体的同时,充分体现了耕地数量与质量的双重因素,更能反映研究对象的客观实际。
实证分析中,(1)从土地承载力发展趋势来看,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土地承载力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978-1992年、1993-1999年、2000-2006年和2007-2013年,分别对应于积累期、波动期、低谷期和增长期,与之密切相关的因素为:农村居民数量、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城乡总人口和城市人均粮食消费支出。研究时段内,随着陕西社会经济的进步,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水平逐年提高,2005年之后呈指数增长趋势,城市人均粮食消费支出变化不大;城乡人口总数逐渐增加,趋势相对平稳;农村居民数量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978-1984年期间相对稳定,1985-1990年期间增速平稳,1991-2004年期间再次进入相对稳定期,2004-2013年逐年减少。土地承载力有24年表现为人口超载,12年表现为富裕。现阶段土地承载力主要受农村居民数量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影响。自2007年土地承载力表现为富裕以来,其承载能力增长明显,且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土地承载力水平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但增速减慢。(2)从相对土地承载力发展趋势来看,1978-2004年期间,陕西省土地承载力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逐年波动,且无明显增减变化趋势。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导向的转变,陕西经济发展迅速,农业总产值逐年增加,从2004年起,相对土地承载力水平持续攀升,并于2011年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该趋势有望进一步扩大。
(二)建议
1.基于承载力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中,应结合区域独立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从土地承载力和相对土地承载力双重视角进行评价,更能全面反映研究区域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水平。
2.针对于现阶段陕西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中,主要受农村人口数量和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影响,今后的发展中应合理推进城镇化进程,减少农村人口数量,从而减少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对土地的依赖,增加土地承载力水平;另一方面,城市化的推进,也会造成城市的扩建,占用土地的问题仍会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地承载力水平。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扩建应以占用非农用地为主,以保存现有农用地数量和质量不降低为原则。
3.农村居民数量、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城乡总人口和城市居民人均粮食消费支出是与陕西省土地承载力密切相关的因素,而现阶段主要受前两者的影响最为显著。但随着陕西省城市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农村人口数量将持续降低,农村人口数量和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对土地的依赖将会减少,而城乡人口总数和城市人均粮食消费支出势必成为影响其土地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城乡人口总数在短期内较难控制,今后的发展中,应进一步增加对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农业产出水平,增强其土地承载力,实现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芳,张昕.权利贫困视角下农民群体维权困境及出路——基于农地污染群体性维权事件的实证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4):22-31.
[2] 陈百明.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88-101.
[3] 黄国勇,陈兴鹏.甘南藏族自治州土地承载力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2003,39(4):75-79.
[4] 孙慧.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新疆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5):53-57.
[5] 张正栋.珠江流域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4,24(6):758-763.
[6] 张俊华,孟庆香,马向峰,等.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生产潜力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4):121-126.
[7] Zhou Jinxing,Li Dongxue,Qi Lianghua,et al.Evaluating Land Carrying Capacity in Hilly Regions of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Basin[J].Resources Science,2006,28(5):164-170.
[8] 傅鼎,宋世杰.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青岛市主体功能区区划[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4):148-152.
[9] 宋艳春,余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2014,25(10):2 975-2 984.
[10] 翟腾腾,郭杰,欧名豪.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江苏省建设用地管制分区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2):69-75.
[11] 刘婧,李红军.省级区域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0(14):115-118.
[12] 吴群.中国耕地养育力及其可持续利用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9,9(2):36-39.
[13] 熊利亚,夏朝宗,刘喜云,等.基于RS和GIS的土地生产力与人口承载量——以向家坝库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4,23(1):10-18.
[14] 刘传江,朱劲松.三峡库区土地资源承载力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17(4):522-528.
[15] 穆怀中,张文晓.中国耕地资源人口生存系数研究[J].人口研究,2014,38(3):14-27.
[16] 哈斯巴根,李百岁,宝音,等.区域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理论模型及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2008,28(2):189-194.
[17] 黄常锋,何伦志.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的改进及其实证分析[J].资源科学,2011,33(1):41-49.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分析 篇4
一、研究区域概况
内江市位于四川省东南部, 沱江下游中段。地跨北纬29°11'~30°2'、东经104°16'~105°26', 东西长121.5公里, 南北宽94.7公里。东邻重庆, 南界泸州, 西接自贡, 西北连眉山市, 北与资阳市相邻。全市幅员面积5386平方公里, 现辖3县两区, 即市中区、东兴区、资中县、隆昌县、威远县, 111个乡镇, 2070个行政村, 9个街道办事处, 251个社区。2007年末总人口423.83万, 其中非农业人口82.11万, 农业人口341.72万, 耕地16.31万公顷, 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0385公顷, 城市建成区32.92平方公里。内江市地处四川省盆地中部丘陵地区, 其地形以丘陵为主, 东南、西南面有低山环绕。海拔350~450米间的丘陵约占90%。内江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受盆地和本地自然环境的影响, 具有气候温和、降雨量丰富、光热充足、无霜期长的特点。冬暖夏热, 雨量适中。平均温度15°C~28°C, 一月均温6°C~8°C, 七月均温26°C~28°C, 最高气温可达41°C, 最低气温-5.4°C, 活动积温5598°C左右。热量资源比较丰富, 常年平均太阳总辐射为89.6千卡/平方厘米, 年总日照时数1100~1300小时, 无霜期达330天。人口密度为786.9人/平方公里, 仅次于成都市, 居四川省第二。
二、研究方法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计算有很多种方法, 如AEZ法。AEZ法即农业生态区域法, 是由卡萨姆于1977年提出的, 1976年至1983年, 该方法在非洲、西南亚、东南亚、南美洲、中美洲5大区117个发展中国家得到应用和推广, 1989年开始的“中国土地的人口承载潜力”项目用的也是这一方法。还有系统动力学法, 系统动力学模型 (SD模型) 是以结构-功能和动态行为为特征的模型。在区域人口承载力的研究中, 有许多因素、因子的变化带有明显的不确定性, 比如人口的增加、粮食的产量、耕地面积的变化、产业政策、劳动力结构, 等等。这些因素、因子的变化对区域土地人口承载力都有重要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对这一类变化规律不确定的问题, 利用灰色系统建模方法进行研究具有较好的效果。所以, 本文用灰色系统建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 在此基础上, 由于粮食是最重要的食品消费品, 所以可用粮食指标来衡量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 本文采用粮食指数衡量内江市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灰色系统理论是我国著名学者邓聚龙教授于20世纪八十年代初创立的一种兼备软硬科学特性的新理论。该理论将信息完全明确的系统定义为白色系统, 将信息完全不明确的系统定义为黑色系统, 将信息部分明确、部分不明确的系统定义为灰色系统。灰色系统建模的方法如下:
现有一个时间序列 (X0 (i) ;i=1, 2, …, n) 是一个灰色系统, 其中的数值均为非负数, 尽管现实中的这个数列随时间的变化可能非常复杂, 但如果对X0 (i) 进行累加生成, 形成X1 (i) 数列, 该数列却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即形成数列:
其中X1 (1) =X0 (1) , 则X1 (i) 是一个呈指数单调上升的数列, 可建立白化微分方程:
(2) 式是一个一阶单变量微分方程, 记参数列为:
根据最小二乘法, 可以解算出a赞来:
其中:
(2) 式的解为:
通过 (5) 式, 可估计出时间的累加生成数列值。
各时间的累加生成数列值求出后, 通过累减生成还原, 即可估计出各时间处的原估计值来, 即:
式中:X0 (K) -时间为K时原数列估值;X1 (K) -时间为K时累加生成数列估值。
上述过程就是灰色系统建模估计过程, 通过该建模估计过程, 利用MAT-LAB7.0分析软件, 预测出预测期粮食播种面积、粮食单产量和人口数量, 便能计算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力。
三、结果与分析
(一) 2015年和2020年粮食单产水平预测。
内江市粮食单产水平预测依据灰色系统理论和省统计局提供的2001~2006年共6年的粮食单产水平数据, 建立灰色系统时间响应模型, 依据所建立的时间响应模型, 经过累减生成还原, 即可对粮食单产水平进行预测。
把2001~2006年的粮食单产水平作为一个时间序列, 基本数据如表1。 (表1)
粮食单产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 科学技术的发展, 单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但是由于某些不确定因素, 也可能导致如表1中2006年的粮食单产量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这是正常的现象。
根据上文所述步骤, 建立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建立的灰色系统GM (1, 1) 预测模型为:X1 (k) =[X0 (1) -u/a]e-a (k-1) +u/a。
利用MATLAB7.0分析可得出:
因此, X1 (k) =[305-343.9153/ (-0.0129) ]e0.0129 (k-1) -343.9153/0.0129。
由此预测出2015年和2020年粮食单产量分别为414.03公斤、423.61公斤。
对预测模型进行残差检验, 用预测模型预测所得数据与真实数据的误差及相对误差符合要求, 相对误差非常小, 说明该模型有较高的精度, 残差检验通过。
(二) 粮食播种面积预测。
内江市粮食播种面积预测是依据灰色系统理论和省统计局提供的2001~2006年共6年的粮食播种面积数据, 建立灰色系统时间响应模型, 依据所建立的时间响应模型, 经过累减生成还原, 即可对粮食播种面积进行预测。
采用GM (1, 1) 灰色系统模型预测内江市2015年和2020年的粮食播种面积, 基本数据如表2。 (表2)
表2中粮食播种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 主要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 土地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 复种指数增大, 而并非耕地面积的增加。实际上, 由四川省统计局提供的四川省统计年鉴显示, 内江市的耕地面积是基本保持不变或略有下降的。
据上文所述建立灰色系统GM (1, 1) 预测模型:X1 (k) =[X0 (1) -u/a]e-a (k-1) +u/a。
利用MATLAB7.0分析可得出:
由此预测出2015年和2020年粮食播种面积分别为34.87万公顷、36.01万公顷。
对预测模型进行残差检验, 用预测模型预测所得数据与真实数据的误差及相对误差符合要求, 相对误差非常小, 说明该模型有较高的精度, 残差检验通过。
(三) 人口数量预测和人均消费水平的确立。
人口及未来消费标准的确立反映了人口总量发展态势对区域粮食等农产品的产出需求, 人口预测依据灰色系统理论和四川省统计局提供的2001~2006年共6年的总人口数据, 建立灰色系统时间响应模型, 依据所建立的时间响应模型, 经过累减生成还原, 即可对总人口进行预测。
采用GM (1, 1) 模型预测内江市2015年和2020年的人口数量, 基本数据如表3。 (表3)
建立灰色系统GM (1, 1) 预测模型:
利用MATLAB7.0分析可得出:
由此预测出2015年和2020年总人口数量分别为:425.24万人、428.96万人。
对预测模型进行残差检验, 用预测模型预测所得数据与真实数据的误差及相对误差符合要求, 相对误差非常小, 说明该模型有较高的精度, 残差检验通过。
综合参照全国人均粮食需求方案和FAO及中国专家的营养方案, 把人口消费水平划分为温饱型、小康型和富裕型3种, 它以每人年平均粮食消费量为依据, 消费标准分别为400kg/人、450kg/人和550kg/人。考虑到内江市现有的人均粮食消费水平, 预期该地区不同时期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可能变化, 2015年以小康型作为消费的一般标准, 温饱型作为消费的下限参考量, 富裕型作为消费的上限参考量;2020年以小康型作为消费的下限参考量, 富裕型作为消费的一般标准。
(四) 人口承载力估算及粮食供需平衡分析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粮食总产量/人均粮食消费水平 (7)
依据粮食总产、人口总量及消费标准, 由上式 (7) , 估算出内江市以人均粮食消费量为指标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如表4。 (表4)
对内江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研究表明, 该区人口数量较大, 土地生产能力不高。在2001~2006年期间, 土地资源的超载现象比较明显,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科学技术的发展, 复种指数的提高, 粮食播种面积的扩大, 粮食单产水平的不断提高, 超载现象将得到缓解, 但其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形势仍比较严峻, 该市今后扩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限制因素很多, 从比较利益的角度来看, 该市正确的选择是稳定和提高区内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在保证口粮基本自给的前提下, 适度从市外调进部分粮食, 以解决区域粮食的供需平衡问题。
四、对策与建议
针对内江市预测期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情况, 为使内江市建立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地关系, 给出以下建议:
(一) 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开发耕地资源。
内江市耕地后备资源非常有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非农用地的急剧增加所损失的耕地, 将使耕地有减无增。因此, 应严格控制非农业占用耕地, 做好审批审查工作, 切实保护好基本农田。坚持“严而又严”的国土资源管理总要求, 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依法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与有偿使用制度。加强国土观念教育, 提高公民珍惜耕地、爱护耕地资源的意识, 同时加大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垦的力度, 千方百计地稳定耕地面积。
(二) 加大投入力度,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为稳定粮食供给水平, 应将建立和完善粮食生产基地作为增强区内粮食生产能力的主要措施。该市可加大水利投入, 确保水利投资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稳中有升, 有计划地扩大旱涝保收田面积, 提高抗御灾害能力;加强土地质量建设, 改善土壤肥力;加强良种培育, 建立相应的培育基地;改善农田技术设施条件和水平, 提高基地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
(三) 调整农业用地结构。
农业用地结构差异导致生态经济效益差别很大。对不合理农业用地结构要做调整, 使其充分发挥资源配置效益, 提高土地资源承载力:要发挥耕地最大效益, 因地制宜确定其耕地利用结构, 并摆正其在整个土地利用结构中的位置, 在统筹兼顾的前提下坚持优质优用, 耕地优先。以林牧护农综合发展, 使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反馈机制相互交织耦合为生态经济系统, 以求得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四) 控制人口增长, 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是土地承载力的主体, 要保证内江市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必须控制人口数量, 结合行政、经济、法律手段确保计划生育政策。同时, 逐步改善居民膳食结构, 在保证以谷类为主的基础上, 引导人民增加对动物食品与水产品的消费, 充分利用大豆、花生等植物蛋白, 合理调配营养, 既满足居民营养需求, 又缓解对粮食需求的压力。其次, 内江市应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尤其是高等教育事业, 努力提高人口素质。
摘要: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与人口的增长加剧了人地间的矛盾,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四川省内江市为研究对象, 以灰色系统GM (1, 1) 预测法为基础方法, 定量阐述内江市土地生产力与合理人口承载量的动态关系, 并结台温饱型、小康型与富裕型等三种消费水平, 分别探讨预测期内内江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状况, 并提出可持续发展对策。
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 篇5
关键词:土地资源,承载力,测评,模型,五龙河流域
决定土地承载力的要素主要有4个方面, 即土地生产力、生产条件、被承载人口的生活水平、土地承载人口的限度、等[1]-[2]。要正确认识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合理确定人口容量, 使人口、资源、经济发展协调与和谐, 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就必须对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科学测评。本文通过对胶东半岛五龙河流域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的研究, 探讨了小流域土地资源承载力测评的合理途径。
1 五龙河流域土地资源概况
五龙河为胶东第一大河流, 被誉为胶东半岛的母亲河, 五龙河水系流域范围为东经119°59′-121°37′、北纬36°03′-37°10′, 水系主体在莱阳市, 水系范围涉及莱西市、海阳市、栖霞市、招远市、即墨市, 流域总面积3027.22km2, 是山东半岛重要的农业区。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土地资源的瓶颈作用越来越明显, 如何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就成了五龙河流域各级政府必须谨慎对待的严峻问题。目前五龙河流域的土地资源存在许多不容乐观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即土地资源贫缺、人均耕地减少;土壤肥力减退、生产能力下降;水资源贫乏、土地资源利用受限;产业基地高速发展、非农用地不断扩大。
2 五龙河流域土地资源承载力测评模型的构建
土地资源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 在可预见的自然技术、经济及社会诸因素综合制约下的土地资源生产能力, 以及能持续供养的、具有一定生活水准的人口数量。土地资源承载力是对区域土地、粮食和人口关系的系统透视, 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实质是反映土地、粮食与人口之间的关系。土地资源承载力可以用一定标准粮食消费水平下区域土地生产力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规模进行测算, 为此, 我们建立了五龙河流域土地资源承载力测评模型
式 (1) 中, LCC为土地资源承载力 (人/km2) ;W为土地生产力 (kg) , 以流域2005-2010年均粮食产量计算;GPS为人均粮食消费标准 (取《国家人口发展功能区技术导则》中的粮食消费标准, 即400kg/人) 。
土地资源承载指数LCCI是指区域人口规模与土地资源承载力之比, 土地资源承载指数及相关指标的测评模型为
式 (2) ~ (4) 中, LCCI为土地资源承载指数;LCC为土地资源承载力;Po为流域现实人口数量;Rx为土地资源超载率;Ry为粮食盈余率。
3 五龙河流域土地资源承载力测评过程
3.1 五龙河流域粮食产量预测。
五龙河流域随着农业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光能利用率及增加对土地的投入等手段的进步和推广, 粮食单产总体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利用数理统计理论对五龙河流域2005~2010年粮食单产散点建模可得回归关系式y=0.0370x2+0.0395x+5.963、相关系数r=0.979;对2005~2010年粮食总产进行散点建模得到回归关系式y=-1682.5x3+37016x2-130551x+612034、相关系数r=0.951。根据上述关系式可以对五龙河流域未来年份的年粮食单产和总产进行预测。
3.2 五龙河流域耕地供给预测。
从五龙河流域土地统计资料分析, 近十几年来五龙河流域的耕地面积总体趋势上变化不大, 对2005~2010年耕地面积进行散点模拟可得到回归关系式y=-430.55x2+6001.3x+132601、相关系数r=0.949;对2005~2010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进行散点模拟可得到回归关系式y=357.02x2-6015x+138269、相关系数r=0.801。根据上述关系式可以对五龙河流域未来年份的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进行预测。
3.3 五龙河流域人口总量预测。
以五龙河流域2005年~2010年的人口数据为原始数据进行散点模拟可得到回归关系式y=1.1988x+220.56、相关系数r=0.978。根据上述关系式可以对五龙河流域未来年份的人口数量进行预测。
3.4 五龙河流域土地资源承载力测评。
根据以上回归关系式及五龙河流域土地资源承载力测评模型可对五龙河流域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测评。测评结论是土地资源短缺、人地矛盾突出;耕地人口负荷严重超载。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有2个方面, 即对土地资源数量有限性和利用方面的多宜性认识不足, 土地开发目光短浅 (尽管五龙河流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总体上是比较充分和合理的, 但在长期开发利用过程中, 尤其是在当代工业化与城市化迅猛发展时期对短期局部利益考虑较多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耕地存量储备不足 (该流域耕地供需形势十分严峻, 即使耕地实现总量动态平衡不再减少, 其人均耕地面积仍低于0.053公顷/人的最低警戒线水平。加之耕地质量下降、水资源紧缺、水土流失严重, 土地生产潜力的发挥受到严重影响并导致土地、人口、粮食供需矛盾日趋严重) 。
4 五龙河流域土地资源策略
测评结果显示五龙河流域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土地资源承载力不足的问题, 这些措施包括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是土地承载力的主体, 为减轻人口与土地压力, 核心问题是严控人口数量及限制未来的人口增长, 这是提高土地承载力、解决人多地少矛盾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要依法进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重大意义的宣传、提高公众自觉计划生育意识) ;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包括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政策, 实行用途转用许可制度, 因地制宜规划土地用途区, 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各类用地以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 ;改造低产田、提高耕地质量;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结束语
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中的最基本生产资料。只有保持稳定的耕地面积、遏制土地质量退化、努力提升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力, 才能巩固农业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实现区域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经济体系既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及解决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的根本途径, 也是实现区域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五龙河流域土地资源承载力预测为该流域人口发展政策和人口与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以预测结论为依据将土地资源保护、利用与人口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将有利于协调该区域人口发展计划、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间的关系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石玉林.中国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能力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1]石玉林.中国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能力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雅安市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及评价 篇6
四川位于我国西南腹地, 长江流域上游地区, 是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脆弱区之一, 自然灾害频繁, 人地矛盾突出, 土地资源承载的压力巨大。土地资源绝对数量大, 相对数量小。全省人均占有土地0.599hm2, 相当于世界人平土地 (2.533hm2) 的24%;相当于全国人平土地 (0.847hm2) 的71%。显然, 四川人均土地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和全国的平均水平。而雅安市位于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带的盆周西南部边缘, 现有土地总面积106767.93hm2, 其中耕地15191.37hm2, 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04hm2, 且地势较平的河谷阶地、盆地约占9%, 低山、丘陵约占全区面积的18%, 高山陡坡地约占全区土地面积的73%, 土地资源开发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土地资源的数量逐渐减少, 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要求生产愈来愈多的食品来满足人类的需要, 从而对区域资源、环境和持续发展造成很大压力。因此研究该地区土地承载力, 对于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 处理好开发与保护、当前需要与持续发展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2 文献综述
土地资源承载力一般是指一定地区的土地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即土地资源人口承载量, 其实质是研究人口消费与食物生产、人类需求与资源供给间的平衡关系问题。国外较有影响的研究主要包括1973年完成的澳大利亚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197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进行的发展中国家土地的潜在人口支持能力研究和19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开展的基于ECCO模型的资源承载力研究等。国内大规模的土地资源承载力工作始于1980年代, 1986年代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率先开展了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与人口承载量研究工作, 随后国家土地管理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单位以及众多学者也开展了不同时空尺度的中国农业资源综合生产能力和人口承载能力的系列评估工作, 全面探讨了中国土地资源人口承载量问题。吴月良等运用土地动态仿真模型预测了到2030年四川省土地承载力。该方法涉及的指标极为详尽, 但许多资料很难获得, 需要大量经费的支持。封志明, 杨艳昭以人粮关系为基础, 构建了土地资源承载指数 (LCCI) 模型, 从全国、分省、分县3个空间尺度定量评价了1949~2005年中国土地资源承载力演变的时空格局, 并以2005年为代表年份, 分类讨论了中国264个牧区 (半牧区) 县、663个城市地区和592个贫困县 (区) 的土地资源承载力。
那么, 在耕地日益减少的今天, 雅安市的土地到底能承载多少人口, 应用何方法来计算才能符合该地区的实际情况, 土地承载力对雅安未来经济的发展又有何指导意义, 确保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和措施, 等等问题也就成为理论和实践上亟待分析和探讨的问题。
考虑到雅安的实际情况, 农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依据2007年雅安市各县区人口、耕地面积等数据, 计算出在不同生活水平下的土地承载力并作出评价, 再在此基础上, 考虑到农业技术的进步、粮食产量的增加, 预测到2020年雅安市在不同生活水平下所能承载的人口, 为雅安今后十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照。
3 土地资源承载力计算法
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计算可根据需要采取两种方式, 一种是比较精确的, 即借鉴AEZ法评价土地资源承载力;另外一种方法则比较简单, 容易操作, 即用粮食指标来衡量土地资源承载力。因为土地生产潜力的人口承载量研究寻求的是在特定前提下的人口承载力上限, 种种限制因素的存在, 土地现实承载力与土地承载潜力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而粮食是最重要的食品消费品, 所以可用粮食指标来衡量土地资源承载力。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 本文采用粮食指数衡量雅安市的土地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为:
其中K为土地资源的承载力, 即为土地资源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 S为评价区粮食的潜在生产能力;C为人均消费标准。
在资源环境受限制的情况下, 人口的增长可以用Logistic模型描述。这个模型假设种群模型的相对增长率是种群规模N的线性减少函数, 其方程表达式为:
式中, K为土地资源承载力;N为评价时点的人口规模; (K-N) /K为环境阻力;r为人口自然增长率。考虑这个方程, 运用熵理论经数学推导证明, 该方程存在全局稳定解, 即当人口规模被控制在人口容量的一定范围内时, 土地资源就没有超出其最大负荷量, 处于一种安全状况下。因此, 就是区域土地可持续发展的人口安全区间。人口在此区间内, 土地资源没有超出其负荷能力, 是安全的;当人口规模超出区间上限时, 表明土地资源相当危险。根据我国人民生活质量, 将生活水平分为富裕、小康和温饱三种类型, 三种水平的评价标准相异。按各自评价标准分别计算土地资源的承载力K, 再计算在不同的标准下土地资源的安全区间。
4 雅安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按照我国现阶段的生活水平, 人均占有550kg粮食为富裕水平, 450kg为小康水平, 400kg为温饱水平。2007年雅安市粮食单产7755kg/hm2, 雅安市现有耕地57845hm2。其中雨城区7006hm2;名山县8851hm2;荥经县6063hm2, 汉源县18946hm2, 石棉县3684hm2, 天全县6649hm2, 芦山县4166hm2, 宝兴县2480hm2。
在不考虑人口增长和粮食产量增加的前提下, 在2007年的基础上, 静态分析得到雅安市的不同行政单位在不同生活水平下的土地资源承载力, 结果详见表2。
将不同标准下土地资源的承载力带入中, 得到三种不同水平的土地资源安全限制区间, 如表3所示。
根据《2007年四川省统计年鉴》, 雨城区人口为34.8万人, 对照表3得出的土地资源安全评价标准, 在温饱型生活水平下, 不考虑外界因素, 雨城区在2007年是危险的。其人口34.8万远远超过危险的标准。在表3列出的8个县区中, 仅汉源县和天全县在“温饱型”的标准下处于“安全”的标准内, 且汉源县在“温饱型”的标准下, 不考虑外界因素, 仅能增加承载1.79万人, 天全县则仅能增加承载0.41万人。其他县区则都处于“危险”范围。
四川省1952年粮食产量为2136kg/hm2, 2006年8298kg/hm2, 环比增长2.5%, 若以此为依据, 雅安市2007年9632kg/hm2为基数, 经计算得雅安市2020年粮食产量可达13278kg/hm2。以此为标准计算雅安市2020年粮食生产能力, 可得到雅安市2020年不同行政单位在不同生活水平下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然后将不同标准下土地资源的承载力代入得到雅安市2020年三种不同水平的土地资源安全限制区间。
基于上述结果测算, 雅安市雨城区在现有耕地规模下, 随着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 到该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目标年2020年, 在小康型生活水平下, 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安全上限人口规模是18.50万, 而在富裕型生活水平下, 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安全上限人口规模则是16.44万。雅安市雨城区2007年人口为34.8万, 按照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到2020年仍难达到。另外, 还有名山县, 石棉县和芦山县未达标, 但荥经县和宝兴县能达到温饱型水平, 天全县能达到小康型, 而汉源县则能达到富裕型。考虑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建设用地需求的不断增加, 全市的耕地面积会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而不断减少, 所以雅安市必须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 保护现有的耕地资源, 转移部分剩余劳动力。
5 措施和建议
5.1 加大政府财政支农投入, 落实各种惠农政策
为调动农民种植粮食与自觉提高地力的积极性, 县、乡 (镇) 政府应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 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落实各种生产补贴鼓励粮食生产, 如粮食直补、农机补贴、良种补贴和化肥补贴等;加强农业技术服务, 对种粮农户进行良种、良法技术推广培训, 确保技术到村、到户、到田间地头;在稳定家庭土地承包制的同时, 制定可操作性强的调节政策。
5.2 大力推广实用技术, 提高耕地产出效益
改造低产田是提高全区耕地利用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中、低产田土的主要因子, 一是培肥土壤, 改良土壤结构。主要应在减少化肥, 增施农家肥, 推行秸秆还田和粮、草轮作、间作制上下功夫。据有关资料介绍, 施用马桑、苦练子、刺槐叶、扁竹叶, 其有机质累积量和有效氮含量均高出猪肥的一倍以上, 应大力运用。二是大力推广配套实用技术。主要是积极推行良种壮苗、适期栽播、配方施肥、科学管理、防治病虫等系列高产栽培技术,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三是切实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做到灌、排自如, 确保耕地的生产用水。
5.3 抓好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整治
制定复垦开发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 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地抓好垦复开发工作。对一些有轻微限制因素的宜耕荒地, 要通过工程和农艺综合措施, 搞好开发垦复, 并入基本农田。对那些抛荒、半抛荒土地的用地单位和个人, 要按规定征收荒芜费, 用于复垦的补助, 或收回其土地使用权。各类耕地征地, 坚持“占一换一”原则, 按规定收取一定的垦复开发费, 以解决垦复开发经费短缺的问题。
5.4 改良土壤, 培肥地力, 以提高土壤潜在生产力
从近年来的资料中可以看出, 当前全四川省田土的肥力普遍下降, 甚至成都平原的高产田地的肥力也有下降趋势, 而雅安市的中、低产田又分布广泛, 面积颇大, 应当是改良的重点。建议必须平整土地, 改良土壤, 增施肥料, 特别是有机肥料, 以补偿产品从中带走的养分, 实行用地与养地结合, 以不断提高土壤肥力。
6 结论
本文以人口和粮食产量为依据, 对雅安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 分析了雅安市2020年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安全人口规模, 为保护当地耕地资源, 适度控制人口提出了理论依据。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可以为当地政府做决策提供有力参考。
参考文献
[1]邓良基、张世熔、李登煌等, 四川土地资源的现状及问题分析[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9, 17 (2) :179-186.
[2]余霜, 雅安市雨城区土地承载力预测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08.
[3]常庆瑞、孟庆晋、刘京等, 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承载力及提高途径探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2, 30 (6) :16-20.
[4]封志明, 土地承载力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J].中国土地科学, 1994, 8 (3) :1-91
[5]陈百明, “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项目研究方法论概述[J].自然资源学报, 1991, 6 (3) :197-205.
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 篇7
一、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定义
根据国内的研究总结,承载力的研究早在1990 年后已逐步扩展到自然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的研究。 土地资源承载力是指在未来不同时间尺度上,以一定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水平及与此相适应的物质生活水准为依据,一个国家或地区利用自身的( 土地) 资源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首先, 土地资源承载力所承载的对象最终落在“ 人口数量”上。 这体现了“ 承载力”的核心本质,即在自然、经济、社会、生态等系统中,人是一切活动的主体。 没有人就没有社会经济活动,也没有对资源环境的需求等,也就谈不上承载力的问题。 其次,土地资源承载力由不同城市的资源和发展条件以及人们的需求水平决定。 其中,城市资源和发展条件包括城市的土地资源、 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状况和发展水平。 综上,中山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的预警机制研究主要从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土地资源建设规模承载力、土地资源经济承载力三个方面阐述。
二、预警机制指标体系构建
1、指标的选取
对于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而言, 耕地是生态系统和绿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农业人口生活的重要保障;建设用地是人口和经济承载的主要载体,故而选取人均建设用地和人均耕地作为人口承载力的评价指标。
土地资源建设规模承载力是在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城市基础设施条件下,建设用地上所能承载的适宜城乡建设用地规模,通常可用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和城乡建设用地比率来衡量。 土地资源经济承载力是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和城市区位条件下, 城市土地的经济价值产出能力,它从土地资源角度反映了城市的经济规模和增值潜力,通常用单位用地经济效益等指标表示。 根据经济承载力特点,结合中山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确定固定资产投入强度与地均GDP作为经济承载力的评价指标。
因此,中山市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机制主要由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建设规模承载力、经济承载力三个准则层六个具体指标组成。 评价指标的选取结果详见表1。
2、状态指数级别划分
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指标预警分析, 是基于短板理论( 既某事物发展的限制因素) 选择若干对城市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制约最大的指标。 参考与该指标相关的国际国内标准( 规范) 及研究成果,结合中山市的实际情况, 确定相应指标的阈值区间及其状态指数和状态级别的过程。
将中山市人口承载力、建设规模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各预警指标的2013 年现状值与阈值区间相比较, 采用极差归一化方法计算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的状态指数( R) ,用以衡量该指标所处的状态级别。根据状态指数级别划分表确定各指标的预警机制情况, 状态指数高于1.0 的指标,承载力状态处于良好状态;状态指数处于0- 1.0 的指标,承载状态处于一般状态;状态指数处于- 1.0- 0 之间的指标,承载状态处于预警状态;状态指数小于- 1.0 的指标,承载状态处于危机状态,详见表2。
其中,B现 状 值为预警指标的实际状态值,B最 大 值为阈值区间内的最大值,B最小值为阈值区间内的最小值。
三、指标现状分析及阈值确定
1、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承载现状及阈值确定
2014 年中山市共有建设用地66934.32hm2,约占全部土地资源的37.53%,人均建设用地为209.65m2。 参照《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50137- 2011) ,中山市属于第IV建筑气候区, 中山市的人均建设用地范围为90.00- 110.00m2。 结合中山市“ 三个适宜”的城市发展定位和中山市城市总体规划控制型上限为125m2,确定中山市合理的人均建设用地范围为90.00- 125.00m2。
2014 年中山市耕地( 含可调整地类)面积49829.96hm2,人均耕地面积为0.4790 亩。 参考联合国确定的人均耕地警戒线0.8 亩,和《 关于广东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主要数据成果的公报》 中广东省人均耕地( 含可调整地类) 面积0.48 亩,确定人均耕地阈值区间为0.48- 0.80 亩。
2、土地资源建设规模承载力承载现状及阈值确定
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是指建设用地总量占行政区域面积的比例,与城市用地的现状、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和地价有密切联系。 2014 年中山市建设用地面积为66934.32hm2,占全部土地资源的37.53%。 参考中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预计2020 年建设用地的约束值占中山市土地总面积的30.39%,以及根据近6 年的建设用地平均增长率预测至2020 年建设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41.78%, 确定城乡建设用地比率的阈值区间为30.39%- 41.78%。
(资料来源:2014年中山市土地变更数据;2014年中山市统计年鉴。)
城乡建设用地占城市土地的比例与城市用地的现状、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有密切联系。 2014 年中山市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为61428.76hm2,占全部土地资源的34.44%。参考中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预计2020 年城乡建设用地的约束值占中山市土地总面积的26.97%,以及根据近6年的建设用地平均增长率预测至2020 年建设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38.28%, 确定城乡建设用地比率的阈值区间为26.97%- 38.28%。
3、土地资源经济承载力承载现状及阈值确定
2014 年中山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9036570 万元,固定资产投入强度为50.66 万元/ 公顷。 参考广东省固定资产投入强度平均值12.71 万元/ 公顷, 和中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预计2020 年的固定资产投入强度82.44 万元/ 公顷,确定固定资产投入强度的阈值区间为12.71- 82.44万元/ 公顷。
2014 年中山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8230069 万元, 其中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为1589802 万元,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为1116487 万元; 建设用地地均GDP为411.75 万元/ 公顷。参考广东省地均GDP平均水平306.02 万元/ 公顷, 以及中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2020 年的建设用地地均GDP目标值607.38 万元/ 公顷, 确定地均GDP的阈值区间为306.02- 607.38 万元/ 公顷。
四、短板因素分析
基于上述建立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进行预警及情景分析( 详见表3) 。
全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中人均建设用地处于危机状态,可见中山市人均建设用地数值过大,土地利用节约集约性较差,是其土地资源承载力的“ 短板”因素;人均耕地处于预警状态,是主要限制性因素。 土地资源建设规模承载力中的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和城乡建设用地比率均处于一般状态;土地资源经济承载力中的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和建设用地地均GDP均处于一般状态, 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五、预警状态变化趋势分析
从近六年状态指数趋势图分析, 全市人均建设用地状态指数由2009 年的- 2.3497 上升到2010 年- 2.1749, 主要原因是2010 年中山市总人口增长幅度较建设用地扩展幅度大。 人均建设用地状态指数自2010 年开始逐年下降到2014 年的- 2.4186, 全市及各镇区的人均建设用地状态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危机程度加剧。 建设用地在扩展的同时,人口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导致中山市建设用地的约束作用趋强。
全市人均耕地面积的状态指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由2009 年的0.1213 下降到2014 年的- 0.0031, 危机程度不断加剧,其中2011 年状态指数略有上升,其原因为当年耕地中可调整地类数量的增多。 城市化率逐年提高,全市总人口逐年上升;同时,建设占用耕地面积逐年加剧,耕地面积逐渐减少,致使全市及各镇区人均耕地面积状态指数总体下降。 中山市人均耕地面积的约束作用进一步趋紧。
全市建设用地开发强度状态指数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由2009 年的0.6435 下降到2014 年的0.3731;城乡建设用地比率状态指数的趋势与建设用地开发强度类似,呈现下降趋势, 由2009 年的0.5827 下降到2014 年的0.3395。 随着中山市中心城区、火炬开发区、小榄镇和三乡镇等协调互利发展,以及“ 十二五”规划以来各镇区更加关注区域经济增长,导致新增建设用地外延扩张速度加快,全市及各镇区城乡建设用地状态指数逐年下降,城乡建设用地约束作用趋强。
全市固定资产投入强度状态指数呈逐年稳步上升的趋势,由2009 年的0.2564 上升到2013 年的0.5920,后下降至2014 年的0.5440, 主要是受到近几年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 2014 年中山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有所降低,建设用地地均GDP状态指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六、小结
从现状预警状态及近年来的预警变化趋势分析可知,当前影响中山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是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等,尤其是土地资源对未来发展的约束效应将进一步趋紧。因此,全市应以资源节约为重点发展模式,同时各镇特色发展,如石岐区、西区、南区等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旧城更新改造,提升土地利用效益为主,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板芙镇、神湾镇、民众镇和三角镇等加强建设基本农田重点保护地区,五桂山则在坚持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发展。 通过全市统筹协调,各镇逐步提升,从而全面提高中山市土地的承载力,使其在人口持续增加的情况下,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促进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海鱼:土地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量的研究[J].自然资源研究,1987(4).
[2]封志明:农业生态区域法在土地承载力研究中的应用[M].中国科技出版社,1992.
农村生态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 篇8
农村区域环境承载力主要是指处于某个阶段及某个农村地区范畴中, 在保证农村区域环境体系构成不发生本质变化, 农村区域环境能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的情况上, 农村区域环境体系可以接受的人类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农村区域环境承载力可以被看作是农村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与农村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适宜程度的一种体现。
2 农村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
将众多的彼此约束且彼此相照应的成长变量及约束变量整和在一起。第一, 农村天然能源变量:农村的水、农村的土壤、农村的矿、农村的生物能源地分类、数目及开采数目。第二, 农村环境水平变量:农村第二产业产品、资源、农村人数、交通、通讯及其他。第三, 农村社会能源变量:水、气、土地的净化水平。判断农村资源和环境综合承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农村空气、生物、农村水、农村土壤能源各自选择成长变量及约束变量构成成长变量集及约束变量集, 其次把成长变量集的单一条件和互相联系的约束变量集中的单一条件进行对比, 获得的单要素农村环境承载力, 之后把每个条件都加权均衡, 也就得出了农村资源与环境综合承载力数据。
3 农村资源环境要素承载力
3.1 农村土地资源承载力
中科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委会针对农村土地资源承载力做出如下定义:即于某种产出情况中, 农村土地资源的传出水平及某种农村生活标准中能够接受的农村人数最大程度。这个概念阐释了农村土地资源承载力包括如下要素:农村传出要素、农村土壤产出水平、农民的生活标准及农村可接受人数的最大程度。我国统计农村土地承载力的方式一般有以下3种:一是经验模具方式, 二是遥感方式, 三是体系动力学办法。
3.2 农村矿产资源承载力
于能够预测的阶段中, 采取使用农村矿藏能源, 确保农村普遍的社会知识标准的物质状况要素中, 采取直接及间接的办法体现的能源可以一直维持的农村经济社会成长的保证水平。
3.3 农村水环境承载力
使用体系探究方式, 对农村水环境承载力之内涵真实状况、作用和定量显示方式进行研究, 得出如下结论:农村水环境承载力主要是某一个农村地区、在一个阶段内的特定状况中的水环境给予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群众生活需要的支持能力。农村水环境承载力是这个农村地区水环境系统结构性的一种抽象体现方式。农村水环境承载力具有时间空间布局中的不稳定性、非主观性、变化性和可改变性等特点。
3.4 农村大气环境承载力
农村大气环境承载力是指广大农村地区大气环境将环境中的废气吸收的程度。简而言之, 就是广大农村地区中, 某一农村环境下单元大气可以承受的最多废气排放量。
3.5 农村旅游环境承载力
农村旅游环境承载力主要是指, 某个农村旅游地环境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及未来人有害变化的前提下, 在一定时期内农村旅游地所能承受的旅游者人数。农村旅游环境承载力通常由环境生态接受情况、资源空间接受情况、心理接受程度、经济接受程度几部分构成。
3.6 农村生态环境承载力
农村生态环境承载力主要是指于在一个阶段内, 处于一种环境下, 某农村区域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 其是生态环境系统物质组成和结构的综合反映。农村生态环境体系中物质能源和特色的抗干扰能力和恢复能力, 具有一定的限度, 即一定组成和结构的生态环境系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有一个“阈值”。此项“阈值”的高低水平由该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体系和社会经济体系两方面决定。在不同时空、不同生态环境和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中, “阈值”的范围是不同的。
3.7 农村可持续环境承载力
相对于一个农村地区而言, 环境承载力存在一个是否可持续的阈值——可持续环境承载力。在可更新自然资源的再生产力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替代能力建设方面取得综合平衡的前提下, 选用可持续发展模式对R、P、N进行组合所产生的环境承载力大小, 称为农村可持续环境承载力。
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 篇9
一、土地资源承载力浅析
“承载力”一词最早出自生态学,早期应用范围仅限于生态领域。[1]1986年,由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主持的《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开创了国内有关土地承载力研究的先河。20世纪90年代,承载力的研究领域逐步扩展到了包括土地、水、能源等在内的主要自然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研究,在理论与方法方面日臻完善。[2]
关于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内涵,国内外也进行了大量研究,虽然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概念表述不尽相同,但其本质都强调某一时期、某一地区的土地资源所能支撑的人口数量。传统意义上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有局限性。一是将土地仅限于耕地;二是把承载力简单的理解为“耕地—粮食—人口”的关系,以耕地为基础,粮食为中介,最终以人口容量为目标,并将区域看成一个独立、封闭的系统,从而影响了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
随着土地科学的不断发展和深入研究,在学界对“土地是一个灰色系统”这个命题已形成共识,既然土地是一个灰色系统,其必然要涵盖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因此,本文从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对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由于在综合评价中涉及的因素较多,在实际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中,某些评价指标的选取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色彩,某些则不易准确地进行定量描述,而使评价指标所提供的信息部分发生交叉、重叠或失真,进而影响数据的正确分析。对此,FA(因子分析法)能消除评价指标间的相关关系,在保留主要信息量的前提下,提取少量有代表性的指标,克服了主观因素的干扰。鉴于此,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
二、研究方法
1.因子分析原理
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是主成分分析的推广,它是从研究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3]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相关性的大小将原始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变量间的相关性较高,但不同组之间的变量相关性较低。每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因子),它们可以反映问题的一个方面,或者说一个维度。最后,通过几个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来构造综合评价函数,对事物进行综合评价。
2.因子分析模型
设原始变量为X1,X2,X3…Xp,这p个变量可以归结于m(m≤p)个方面,每一个方面即为一个因子。于是有m个因子f1,f2…fm,使得X1,X2,X3…Xp的线性组合表示为:
且满足下列假设:
式中,f1,f2…fm,(m≤p)称为公共因子,使潜在于各个变量中共同的因子,是高纬空间中相互正交的m个坐标轴;ajk为因子负荷,是第j个变量在第k个公共因子上的负荷或权,反映第j个变量在第k个公共因子上的相对重要性;ε1,ε2…εp为特殊因子;εj为单变量Xj特有的因子。
(1)将原始数据标准化,获得新数据矩阵,即令
(2)计算相关的系数矩阵R=(rij)p×p。其中,
(3)计算矩阵R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由
(4)因子提取。在实际评价中,通常只在选取其中m(m≤p)个方差贡献率大的主因子,以减少指标的数,同时又能反映原指标的最大信息量。为确定m,引入
(5)建立因子负荷矩阵。因子负荷矩阵A=(aij)p×m,如果从每个初始因子能较好地找出所代表的原始指标,就可以赋予这些因子合理的经济解释,进行下一步分析;若因子载荷量较为平均,难以从原始指标中寻求评价对象在各个因子上得分差异的原因,就需要进行因子旋转。 因子旋转的方法有很多,如正交旋转、斜交旋转等。
(6)计算各样本的综合得分
三、实证研究
1.研究区概况
黑龙江是我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貌特征大体是“六山一水三分田”。地域辽阔,辖区土地总面积为47.3万km2,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9%;全省耕地面积11.78万km2,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9%,居全国第1位。境内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和绥芬河四大水系,有兴凯湖、镜泊湖、连环湖和五大连池等四处较大的湖泊及星罗棋布的泡沼,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772.22亿m3。区域内自然资源丰富,有举世闻名的大平原、大森林、大油田,煤炭资源储量丰富,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木材、石油、煤炭生产基地。
2.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土地资源承载力是社会、经济、资源及环境协调作用的中介和协调程度的表征,[2]反映了不同尺度区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及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联系,用多维矢量数据才能对其进行表达。因此,根据区域特殊性、可操作性、系统协调性、综合性等原则,同时参考其他土地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最终选取26个评价指标。具体为:恩格尔系数(X1)、人口自然增长率(X2)、人口密度(X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X4)、人均纯收入(X5)、城镇化水平(X6)、就业率(X7)、总负担系数(X8)、GDP增长率(X9)、全社会固定总投资(X10)、经济密度(X11)、万元GDP能耗(X12)、人均GDP(X13)、第一产业占GDP比重(X14)、第三产业占GDP比重(X15)、进出口总值(X16)、农林牧渔总产值(X17)、农机总动力(X18)、粮食总产(X19)、人均耕地(X20)、人均林地(X21)、森林覆盖率(X22)、人均水资源量(X23)、农用地比率(X24)、水土协调度(X25)、废水排放达标率(X26)。[2]
3.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1)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由于各个评价指标量纲各异,为尽可能消除数量级和量纲带来的影响,采用Z—Score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2)求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和贡献率。
运用SPSS12.0软件进行计算,得到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各个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和贡献率。运行结果表明,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有三个数值较大(均大于1)的特征值,分别为15.926、4.303、3.842,这三个因子的特征值共占去方差的92.58%>85%。因此,说明这三个因子提供了原始信息的足够信息。
(3)建立因子负荷矩阵。
对提取的三个主因子分量F1、F2、F3建立原始因子载荷矩阵,由于原始载荷矩阵所反映的各个主因子关系不太明显,为了便于对主因子进行解释,对原始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使其结构调整简化,得出方差最大正交旋转矩阵,表1即是经标准化处理后的前三个主成分的载荷矩阵。
4.评价结果
由于每个因子只反映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某一方面。因此,本文以各主因子特征值的贡献率为权重来计算1995—2003年黑龙江省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综合得分,计算公式如下:
F=(61.253×F1+16.551×F2+14.775×F3)/92.58
各主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是各年份土地资源承载力的量化描述,综合评价得分值越大表示土地资源承载力越强。黑龙江省土地资源承载力的主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见表2)。
从表2和图1可以看出,1995—2003年黑龙江省土地资源承载力处于逐年增大的趋势。在1995—1996年,驱动黑龙江省土地资源承载力的主要是F2,即第二主因子,其主要包括农林牧渔总产值、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及农用地比率等;到了1997—1999年,促使土地资源承载力增大的主要是F3,即第三主因子,其主要包括人口密度、城镇化水平、就业率、粮食总产等;2000—2002年,主要是F1,即第一主因子驱动;2003年,主要驱动力是F2,即第二主因子。
四、结果与讨论
根据以上的评价结果,要进一步提高黑龙江省土地资源的承载力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首先,从总体评价结果来看,1995—2003年黑龙江省土地资源承载力呈逐年增大趋势,但按土地资源承载力的驱动因子即主因子的不同,可细分为四个阶段。从每个阶段可以看到当前黑龙江省土地资源的承载力还大有潜力可挖,这就要统筹协调区域内的经济、环境、社会等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减轻、减缓“短板效应”的负面影响。其次,从统计数据看,1995—2003年间,黑龙江省森林覆被率在41%左右徘徊,并且总体呈下降趋势。应大力加强环境的治理力度,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提高土地资源承载力提供一个坚实的后盾。再次,现阶段黑龙江省的城镇化水平还在52%左右,要加快经济发展,提高黑龙江省城镇化水平,减轻人口对土地资源的依赖程度,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另外,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到2003年全省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仅为31.53%。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用因子分析法可以从错综复杂的众多数据中理出一个比较清晰的结构,并且它可以有效保证多指标的信息量在分析过程中不被丢失。同时,通过用较少有代表性的因子来概括诸多变量所提供的信息,找到影响观测数据的主要因素,反映各个指标间内在的关系,达到降低变量维数的目的,是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
摘要:以黑龙江省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特点及1995—2003年的统计数据为依据,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借助SPSS12.0软件对黑龙江省1995—2003年间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提出提高土地资源承载力的途径与措施如下:统筹协调区域内的经济、环境、社会等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大力加强环境的治理力度;提高城镇化水平。
关键词:土地资源,评价方法,FA,承载力
参考文献
[1]高吉喜.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索——生态承载力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2]王书华,曹静.土地综合承载力评判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5(1):129-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