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学生灵性的翅膀(共7篇)
放飞学生灵性的翅膀 篇1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就是希望自己是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 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新课程教学与学习的基本要素。因此, 在初中英语教育中, 把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引导学生有效探究, 让学生亲历自主探究的成功之旅, 体会探究之乐, 获取成功之喜, 是实现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自我提高和焕发课堂生命活力的有效途径。
一、挖掘可探究问题, 进行探究
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要在探究中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 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有效探究学习离不开问题, 可以这样说, 有效探究是以问题为中心, 问题是有效探究的关键。在探究学习中, 提出的问题首先在于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在弘扬创新精神的今天,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迫切。
1.设立向导性问题
设立向导性问题可以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主旨大意的能力。通过让学生回答这类问题, 课文的核心内容就会自然地显示出来。
比如, 笔者在教牛津英语8A第四单元“Wild animals”的Reading I部分时, 创设了如下问题:
(1) What’s the giant panda’s name?
(2) What does it mean?
(3) What will happen to giant pandas if we do nothing?
这样让学生有目的地听关于熊猫“希望”的报告, 可以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听相关问题的信息, 探究故事本身。
又如, 在教7B第四单元“Amazing things”的Integrated skills部分时, 先让学生课前带着如下问题阅读教材:
(1) How many bones are there in a giraffe’s long neck?
(2) How many kilos of food do we eat during our lives?
然后在While-listening部分, 让学生通过听录音, 找出下列四个问题的答案:
(1) How many bones does a giraffe have in its long neck?
(2) How old can a tortoise live up to?
(3) How many eyelids does each of a camel’s eyes have?
(4) Can ants smell things as well as dogs?
这是学生听的环节, 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理解关键信息、获得关键信息, 并且记录下重要信息。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精心设计的提问启迪学生的思维,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促使他们参与学习, 帮助他们理解和应用知识。
2.设立拓展性问题
与生活联系紧密的拓展活动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情感与价值观等, 具有开放性, 常采用讨论和辩论等师生互动形式。
在教完7B第五单元的Reading部分“A Brave young man”后, 笔者设计以下讨论题:Can you now give some advice on firesafety?If a fire happens, what will you do?What personalities doyou think are important?学生经过思考和讨论后, 纷纷表示要乐于助人, 也认识到面对火灾首先要保证自身的安全, 营救他人要有勇有谋。
又如, 在教完9B第二单元的Reading部分“Living with aRobot”之后, 笔者先让学生描述自己想象中的机器人, 畅谈与机器人共同生活的情景, 然后提问:Will life with a robot surelybe happy?学生各执己见, 分组进行辩论。通过辩论, 学生认识到自动化设备给生活带来的利弊, 意识到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教师在考虑问题的设计和运用时, 应该根据教材不同阶段的不同教学任务、教学需求、教学对象和阅读方式, 综合考虑课堂问题的类型, 有目的地选择问题, 充分把握不同问题提问的时机, 重视不同类型问题在不同阶段的运用策略, 使学生在问题的帮助下, 通过主动探究、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
二、创设情境, 激发自主探究
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积极探索, 勇于创新的精神得到进一步发展, 这是英语教育在新时代的要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及生理特征, 遵循“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的原理, 在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 巧妙地创设情境引入新的学习内容, 或者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这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参与探索的必然选择。
1.展示生活情境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有关日常生活的内容创设教学情境, 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在英语教学中, 笔者常引导学生进行“现场实况转播”、“现场解说”、“答记者问”等, 以此类符合真实生活情境的形式, 让学生进行英语交际活动, 要求学生用所学的英语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学校、教室, 介绍班级、老师、同学及家人的真实情况等, 或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比如, 8B第二单元Reading部分“Welcome to Hong Kong”的教学中, 笔者让一名学生通过扮演导游的角色, 向老师和学生介绍有关中国香港的情况。在此基础上, 可鼓励学生围绕“What’s the interesting place in Hong Kong”进行表达交流。同时, 可与学生就游客与导游之间的对话, 进行适当引导, 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激情。
又如, 8B第五单元的Reading部分“An interview with anORBIS doctor”的教学中, 可要求学生分别扮演患者与医生, 通过运用日常对话交流的形式, 体味未来科技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在教学中, 可要求学生根据文本表达内容, 重点突出“the character about ORBIS doctor”和“the useful of ORBIS doctor”, 引导学生深入体味感悟,
这样的学习形式重在全员参与, 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让学生在融洽和谐的氛围中运用所学内容, 达到知识的巩固和掌握的目的, 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2.创设交流情境
实践证明, 青少年具有好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 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 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 有利于思维的活跃。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讨论、争论、辩论, 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喂养式教学”格局。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要创设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交流情境, 以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一问多解是培养学生横向发散式思维的一种方式, 是训练学生拓宽思路的有效手段, 也是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途径。在合作学习中最易出现一问多解的精彩局面, 由于同学间的相互启发, 思维由集中而发散、由发散而集中。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关系, 它可以使学生思维灵活, 思路开阔;而集中式思维则具有普遍性、稳定性、持久性的迁移效果, 是学生掌握规律性知识的重要思维方式。因此, 在这一交替的过程中, 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灵活性都有所发展, 能够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若注意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则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便会得到加强。如, 让学生回答“Have you ever been to Beijing?”时, 引导学生不要局限于“Yes, I have.”“No, I haven’t.”, 要广开思路, 要求每个学生在作肯定、否定回答时, 附加不同的句子, 这样才会得到以下极富生活气息的回答:
Yes, I have. It’s very exciting to be there.
Yes, I have.I’ll never forget it....
No, I haven’t.How I wish to go there.
No, I haven’t.But I wish some day I could go there....
又如, 8B第二单元的Welcome to unit部分, 主题是受欢迎的旅游景点, 因为学生比较活泼好动, 大都酷爱旅游, 所以在教学课程时, 要让学生开动脑筋, 踊跃发言, 积极参与, 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尽可能多地说一些旅游景点, 如:MountainHuang, Tian’anmen Square, 以及我们常熟本地的Shajiabang, MountainYu, 等等, 并说出去那玩的理由, 从而编出生动对话。
3.创设阅读情境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 笔者经常发现不少学生单词记不了也不会读;老师过多强调语言点的重复学习, 使课堂教学过于单一。因此, 学生对于英语阅读课总觉得枯燥无味, 产生退缩感。
在实际生活中, 阅读者的阅读目的决定阅读方式。然而, 在课堂上, 几乎不存在让学生根据真实目的的阅读。在缺乏真实的阅读目的的情况下, 教师有必要给学生假定一个情境, 即在阅读导入时设定情境并对阅读者角色进行定位。例如, 为写作活动做准备, 即学生为了完成某一写作任务而进行的参考性阅读;为收集演讲素材做准备, 即学生为撰写英语演讲而进行的阅读任务;为欣赏作品而做准备, 即学生为欣赏阅读材料的语言美或者意境美而进行的阅读活动等。这样的情境设定为学生的阅读找到理由, 可以帮助学生明确阅读目的, 采取适当的阅读方法。
例如, 牛津英语8A第六单元“Natural Disaster”的Reading部分“The Taiwan earthquake”, 通过主人公Timmy的亲身经历, 再现台湾1999年大地震的悲惨场面, 以及Timmy被困于一座倒塌的建筑物下, 尽一切可能, 胜利脱险的惊险故事。基于此篇课文, 笔者创设如下阅读情境:
You are asked to make a speech on the commemoration of the Taiwan earthquake.You need to know more about that disaster.Here’s a story about it.Read it and see what you can get to help you prepare the speech.
为了完成这个任务, 学生需要收集相关信息, 还需要在阅读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提取、归类和综合处理, 这种信息处理过程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4.用学生熟悉的方式演示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越贴近, 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教师只有结合当时、当地的情况, 以及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知识阅历水平, 为学生创设生动逼真的口语交际情境, 才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口语交际兴趣, 萌动想说的欲望, 产生敢说的胆量, 达到会说的目的。
比如, 在学习7A第四单元“My day”的Task部分“Are youhappy”时, 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 设立了一个QQ聊天的窗口, 将问题设立其中, 并配上逼真的音效。由于这种聊天形式为学生所熟悉、所喜欢, 因此一下激起学生对所学习内容的好奇心, 学生主动、自发地了解课文内容。内容如下:
三、加强互动评价, 促进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发展
课堂教学中渗透以师生、生生、师生与教学内容、师生与媒体之间的多维互动为主的活动, 教师要重点评价学生参与的态度、广度和深度, 当然也包含学生之间的评价。以往的评价手段单一, 评价只限于教师, 学生只能是被评价的对象, 无法参与评价过程。因此, 笔者尝试让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对学生的评价, 更贴近他们的现实生活。因为, 学生之间的评价, 是相互的尊重, 促使他们学会倾听、学会合作, 从而使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学习。学生不再围着教师的指挥棒, 而是有着自己强烈的学习愿望和参与欲望。评价让学生参与, 有利于学生之间形成民主氛围, 有利于形成一个竞争、好学的学习环境。所以, 在课堂中, 要尽量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 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笔者设计了如下一份关于英语口头作业的评价表:
笔者发现, 教师给予学生不同形式的反馈用语, 对学生造成的心理影响是不同的。一些较直接的否定用语往往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使学生产生消极的心理, 不敢再主动发言, 甚至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学习动机减弱。
表中“老师的话”部分, 可以是师生间一个联系的平台, 可以建立师生间亲切、友好的关系。教师应该以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言语表达中的错误, 但不能一味地表扬和鼓励, 使他们迷失方向, 而要注意事实, 掌握分寸。
以上是笔者在让学生尝试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在课堂教学中, 要让学生的探索活动贯穿始终并且有效, 教师就要发挥应有的组织、引导作用, 并亲身参与学生的探索过程, 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机会, 给予充分的自主学习机会和让学生探究的空间。只有这样, 才能彰显探究学习的风采, 课堂才会焕发生命的活力。
摘要:探究能力是新课程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点, 探究可以使学生具备终身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提高学习能力, 从而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关键词:可探究问题,创设情境,互动评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张明霞.做成功的教师[M].杭州出版社, 2003.
[3]冒晓飞.激活初中英语阅读课堂的策略与方法.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9.10.
[4]赵婷婷.浅谈初中英语情景教学[J].科技信息, 2010, 25.
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 篇2
一、结合有关课文内容, 进行再造想象
课文是学生写作的范例, 是学生接触的高质量的精神财富。在平时教学中,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文资源, 结合课文内容, 采用各种方式培养、训练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而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指导学生练习改写、续写、扩写等想象性作文。例如在学习《再别康桥》时, 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大胆想象, 注意把握好情节, 扩写成一篇小说;在教学《欧也妮·葛朗台》时, 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再造思维, 应用夸张手法, 将其改写成戏剧;在学习《我与地坛》时, 可以与学生展开讨论, 不断想象, 一起为其续写不同的结尾。教学中通过改写、续写、扩写等方法, 一方面可以培养、训练、提高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提高教学效率。
二、运用形象思维, 进行创造想象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 作文教学需要教师周密计划, 科学安排, 系统训练。在运用形象思维训练想象时, 我们不妨多让学生写一些“假如我是……”“我希望……”“新世纪畅想”“30年后我们再相见”之类的作文题, 让学生开动大脑, 积极探索, 从而培养、训练学生应用形象思维进行创造想象的能力;同时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多看一些科幻方面的书籍, 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进行合理的假设、推测、联想、想象, 激发学生不断思考, 活跃思维, 从而创造既有科幻共性, 又有自我个性的新形象。这样, 作文教学富有吸引力了, 学生知识面更加宽广了, 就会更加喜欢思考了, 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训练并提高了想象思维能力。
借助任务放飞学生创新的翅膀 篇3
一、创设情景, 营造自由与和谐的学习气氛
在实施“任务型”教学过程中, 要为学生创设愉快的情感体验、和谐的创新学习环境。因为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 一个自由、和谐的环境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首先从主观上引导学生树立想学什么, 要学什么, 而不是今天教师要求学什么的动机。学生与他人的接触中希望得到他人的注意与关爱, 在学校里学生对教师和同学的喜爱几乎成了学习的主要动力之一, 而且和谐的集体最能产生积极学习的效果。因此, 教师必须改变传统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 必须变居高临下、谆谆教导的亲切关怀为民主平等的亲密合作,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和教师是平等的,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是爱我的;同时要支持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鼓励学生积极探索, 为创造性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气候和土壤。只有这样, 老师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真实的内心世界, 触摸学生的思想感情。在这种关系中, 学生才会感到心理的安全与自由, 才会积极主动地观察思考, 才会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学生群体才会有群情激动、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 创造欲望和行为才能得到激发;课堂教学才会充满活力、智慧和情趣。
二、进行小组合作, 激起学生的创新动力
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是开展任务型教学的核心, 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种有效方法。合作学习由不同性别、不同成绩、不同能力的学生组成, 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动性学习。在教学中,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系统材料和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 这样优等生可以得到发展, 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 学困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 群体之间的互补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 特别是创新能力可以得到发展。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成小组间的竞争, 有助于培养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 合作完成情景活动的任务, 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优势, 互相帮助, 形成交互的思维网络, 可以收到拓展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效果。在课堂上, 教师可通过各种各样合作的形式, 开发学生交往的潜能, 形成师生相互影响、和谐互动的教学局面, 充分发挥优化组合的整体功能,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我把学生分为几个竞赛小组, 让小组竞赛贯穿全堂, 或运用在某个活动和任务中。
例如, 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列出“The importance electricity”。我首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What would our lives be like without electricity”, 然后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意见, 并根据这些不同的意见, 列出“The importance electricity”, 在交流时学生各自把成果展示给其他组。每个学生取得的成绩都是对小组的贡献, 小组成绩取决于小组组员的共同努力, 这也成为学生自觉投入的动力。这种以学生进行的小组合作, 能发挥其优势, 相互激励, 相互补充, 开阔思路, 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创新动力, 有利于创新思路的培养。
三、任务要贴近学生生活, 引起学生的共鸣
教师在设计任务时一定要依据学生的心理, 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开发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资源, 让学生在近乎真实的交际活动中, 通过完成生活中具体任务来练习目标, 这样就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学习的效果就能提高。本节课的话题是电, 这是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 所以学生就会有话说, 就会乐于开口。温州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停电之苦, 这时, 让学生谈“The importance electricity”, “How to save electricity”, 他们自然就会畅所欲言, 言而不尽, 会有另外一种更深的体会。
四、布置学以致用的任务, 促进学生的发展
任务型教学的目的“Learning by doing”, 使学生在做事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从而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师设计的任务一方面要贴近生活, 另一方面要能满足学生在将来社会生活中运用语言的需要, 为其未来的发展做准备, 所以要布置学以致用的任务。如我设计的任务——“How to save electricity”, 这就是他们生活中面临的问题, 完成了这个任务, 也就是解决了生活中碰到的难题。讨论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 从而达到“为用而学, 用中学, 学中用”的目的。
五、面向全体, 人人参与, 体验成功
任务的设计除了考虑学生的兴趣、情景的真实性, 还要考虑任务的难度。过易, 达不到训练学生的目的;过难, 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师设计的任务要从实际出发, 要让学生跳一跳就够得到, 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从而产生更持久的学习热情。素质教育不是精英教育, 不是为了培养特殊的尖子生, 而是要让大部分学生完成任务, 又要考虑兼顾两头。因此, 可以给所有学生同样的材料, 但设计不同的要求, 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可以给不同学生不同程度的材料, 执行共同的任务;可以以小组为单位, 各尽其职, 发挥各自优势、特长完成任务。
比如, 让学生制定一本关于“Electricity”的小册子, 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可设计封面或装订;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 可要求其写出内容;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 可要求其在此内容上进行补充。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提出不同的要求, 使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 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 这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总之, 任务型教学从新课程的精神出发, 能使教学过程任务化,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 突出实践性和体验性原则, 着眼于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 变知识性的课堂教学为发展性的课堂教学, 让学生积极地“动”起来, 让英语教学“活”起来, 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的特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 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了自己智慧的力量, 体验到创造的快乐, 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这也许就是我们进行这一探索的最高境界。
摘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巧设、善用任务, 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创造动力,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切实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语言能力。
有效导学放飞学生思维的翅膀 篇4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乐中学
陶行知先生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有声、有色、有境、有情的情境,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乐趣和情趣。如在教学有关昆虫的课文时,教师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小昆虫世界”。上课伊始,在舒缓、轻松的音乐中,让学生三三两两的结伴欣赏、观察,那一朵朵鲜艳的花儿,那一只只可爱的昆虫,偶尔几声清脆的叫声,都给学生创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孩子们从视觉、听觉多方位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与乐趣。这时,学生还会不乐意去学习语文、了解昆虫吗?在学习生字时,教师把卡片做成昆虫形,孩子们喜欢昆虫,愿意了解昆虫,爱屋及乌,也就喜欢学习生字。“快乐学习,能使学生自学不辍,并得到‘乐’学中的满足。”
创设情境,还要找好合适的支撑点。游戏是孩子们乐意为之的活动,特别对于孩子来说,没有多媒体,没有太多的直观教具,那教师更应引导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教材开展各种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知、感悟。
(二)调动感官,让学生在对比中学
图画能再现生活的画面,直观而形象,因此受到孩子们的喜爱。教师可充分利用图画的对比,让学生去感知事物。如在教学“松林、森林”这一对意义相近的词时,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小朋友来说,很难有两种不同的体会。这时,教师可以展示两幅图,一副是郁郁葱葱的松林图,一副是浩瀚无比的森林图,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松林、森林”的含义,加深记忆。
读书,尤其是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比性的朗读更能读出不同的感受。如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指导读“圆明园的价值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这句时,她用那独特的引导艺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告诉不同的人——年老的奶奶、脾气急躁的人、性情温和的人、不谙世事的小孩……不同的朗读,给听者不同的体验,却有着相同的感悟——圆明园的价值大。这种对比性的朗读赢得听课者的阵阵掌声。这真是“比”的精彩,在“比”中学!
(三)小组探究,让学生在合作中学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说过:“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就有两个甚至多于两个的思想。”由于环境、知识、个性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所以,学生理解的方式也不同。让学生之间多进行讨论、交流,说说自己的理解,既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当然,合作学习的问题应该选取适合讨论的问题,如在教学《乌鸦喝水》时,课文学习结束后,让学生小组讨论探究:“假如你是一只聪明的小乌鸦,要是瓶子旁边没有石子,你还有别的方法喝到水吗?”此时此刻,学生创新的火花被点燃,小组内生生互动,学生在小组中创造性地表现自己,最终获得成功的快乐。合作学习变传统的师生单向交流为师与生、生与生的多向交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语文课堂真正充满人文气息。
(四)联系生活,让学生在说中学
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涅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课文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情感的载体。在课堂中,凭借“一双慧眼”,将教学内容与学生与生活之间暗藏的“契合点”挖掘出来,巧妙地组织教学,将课堂与生活“链接”起来,使学生的学习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
如一次上汇报课《鲜花和星星》一文的教学,让学生在充分朗读课文后写诗。先用填空的形式出现,首先出示“羊群图”及填空提示:我喜欢草原遍地的羊儿,这里_________,那里_________,真比_________。学生模仿课文说得不错。接着,又出示“菊花图”及填空提示:我喜欢_________,这里_________,那里_________,真比_________。当学生看到充满整个屏幕的菊花时,思绪的大门一下子被打开了。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最后小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精彩不断。因为这是他们的生活,是他们所喜欢的,他们在课堂中联系了生活,在说中感受到快乐。
放飞学生灵性的翅膀 篇5
1.学生做主, 滋长灵性
课堂上让学生做主是产生灵性的基础。学生是有活力、有灵性的, 语文课堂也应该是有张力的。如果语文教学中教师以自己的想法去左右学生, 使学生被动地接受, 那么学生就会丧失活力, 丧失灵性。所以作为教师, 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多给他们开放、自由的活动空间, 让他们独立思考, 自由表达, 主动探索, 畅所欲言, 才能滋长灵性。比如 《林冲棒打洪教头》 这课, 课文塑造了林冲武艺高强、机智勇敢、镇定自若、 善于思考、善于观察的英雄形象, 同时也谴责洪教头心胸狭窄、徒有虚名。但是在课堂上很多学生对这一看法有异议, 他们觉得对洪教头的评价不够准确。他们认为洪教头目中无人、傲慢无礼。我让他们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说说自己的意见。有的学生说:“洪教头是本领高才傲慢。”有的说:“洪教头是柴进的师傅, 必定有一定的本事。”有的说:“如果说洪教头徒有虚名, 那不是等于说柴进糊涂了吗?”有的说:“柴进请洪教头做教头, 那洪教头本事非同一般。”还有的说:“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 洪教头与他比武失败并不能说明洪教头没本事。”学生畅所欲言, 说得头头是道, 令人佩服。经过讨论, 学生明辨了是非, 他们的积极性得到了调动, 滋长了灵性。
2.调动情感, 激发灵性
情感是灵性的主旋律。只有调动学生的情感, 多听听学生的心灵对话, 重视他们的情感倾向和喜怒哀乐, 才能激发学生的灵性, 学生才会跟随教师走进文本, 发现美、理解美、创造美。学生喜欢什么, 不喜欢什么, 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情感强加于学生, 一定要从学生的情感、兴趣出发, 多听听学生的心声。记得有一次, 上课铃响后我走进教室准备上课, 但天气说变就变, 教室越来越暗。那天我上的是 《鼎湖山听泉》, 讲着讲着, 我发现学生都盯着窗外看, 伴随着雷声, 风声呼呼, 教室里骚动起来, 学生开始窃窃私语。看来这课是没法上了, 我索性宣布:“既然同学们不喜欢随我去鼎湖山听泉, 那我们就一起去看雨、听雨吧。”学生顿时欢呼起来, 我随后叫他们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抢着发言:“我看到天上的乌云黑压压一片。”“我看到风很大, 把树枝吹得东倒西歪。”“我看到一道道闪电划过天空。”我继续启发他们:“还听到了什么?”有的说:“听到雷声由远处滚过来。”我鼓励说:“这就叫雷声滚滚。”“我听到树枝扭动的咿呀声。”“我听到门窗被吹动的声音。”说着说着, 雨点落了下来。他们都说还听到噼噼啪啪的雨声, 我顺势放低声音:“请同学们闭上眼睛, 用耳朵听, 用心想, 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教室里立刻静了下来, 不一会他们纷纷说:“雨声越来越大。”“雷声越来越响越来越近。”“风太大, 雷太响, 还听到树在怪叫。”“闭眼睛还能看到闪电在晃, 好像一个个妖怪在走动。”“雨点太大, 感觉窗子和屋顶都砸下石头。”这是多么富有灵性的话语, 多么生动的语言, 多么恰当的比喻。“请大家睁开眼睛, 今天我们不听泉了, 听雨、写雨, 把刚才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把自己观察到的记录下来就是一段感受深刻的文字。”第二天学 《鼎湖山听泉》 时, 学生结合前面的听雨的感受, 学得异常顺利, 收益更佳。
3.感受体验, 激活灵性
在课堂上要注重学生的感受体验, 学生不是课堂上的配角, 而是一个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健全的生命个体。他们带着自己的思想、认识、经验、灵感、兴趣走进课堂, 并成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他们充分地体验、充分地经历、充分地展示, 让他们有所感悟、有所启迪, 从而在充满灵性与情趣的学习中得到发展与提升。如学习 《村居》 一诗前, 让学生利用双休日, 和家长、小伙伴们一起去郊外放风筝, 去欣赏“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的春日胜景, 去体验“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无穷乐趣。 待到学这首诗时, 学生把已有的生活经验迁移到课堂上的学习中, 回忆起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 很快产生了共鸣, 读得入情入境, 有滋有味, 仿佛诗句不是写在书上, 而是从心底流出。
放飞学生灵性的翅膀 篇6
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
(一)引导学生观察身边事物,积累创作素材
艺术来源于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主动观察身边的事物。做到从“眼中之物”到“胸中之物”,再到“手中之物”这三个环节,以便他们在创作时能够从脑中调出更多的信息。
案例:在教学《自然与生活的定格》时,先引导学生进行多种角度、多种方法的观察,然后让学生分成小组到校园内进行速写。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区别,他们的区别在于具有不同的特征。捕捉到事物的特征,就能更深刻地去认识它们,从而印象深刻;在此基础上才能画出有特点的景物、有个性的人物,才能画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好画。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从而解决了“无米之炊”的问题,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体验和观察。
(二)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汲取美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作画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创作的过程就是灵感产生的过程,而灵感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来源于社会生活。把生动活泼的场景在课堂上展示,让学生从画里到画外,感受真实的生活在画中的延展升华,产生共鸣,从而拓展学生的想象思维空间,实行自主创新。
案例:“装饰画”一课中,我要求学生在不同的材料选用上多下功夫,把平时认为是“没用的”东西都可以拿来运用,变废为宝。这种“宝”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实俯首可拾:废弃的可乐瓶可制成花蓝;旧挂历可制成花瓶、灯罩;蛋壳可制成不倒翁、也可粘贴成画;树叶、碎布块等均可粘贴成绝美的风景画、人物画等,配上镜框,成了你房间中别出心裁的装饰品;海边拾来的贝壳,可粘成你心爱的小动物;溪中捡来的鹅卵石,不妨变成戏剧脸谱……高尔基说过:“美就在丑的身旁。”只要指导学生善于发现,开拓思维,就能变废为宝。这一过程也是自主建构的过程,也是创造能力体现的过程。
二、优化教学模式,拓展创新思维
(一)激发学生兴趣,开启创新之门
兴趣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有了兴趣,做任何事,都会集中精力,积极、主动地思考。学生进行绘画创作,也要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创作的灵感和思维。
案例:在《关注你我他》的教学中,初次上这一课,我采用了传统的人物头像教学方法——“三庭五眼”讲解教学,整节课下来学生兴趣不浓,作画时,面露难色、无从下手,画出的画像都大同小异。后来,我对这节课进行了重新设计:以一个“猜猜他是谁”的游戏导入新课,课前我给班上特征比较明显的同学拍了照片,分别让几位同学描述所给照片上同学的特征,让其他同学竞猜他或她是谁。通过这个游戏,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情景中开始关注自己身边的同学,主动地去观察分析各个同学的发型、脸型、五官比例和特征了,甚至有的同学习惯性的表情都给牢牢抓住了。同学们兴趣勃发,很快投入作画,最后呈现出来的作业效果远比之前传统的三庭五眼讲解教学效果好。
(二)突破固有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偏重于教学生如何画,如何临摹,学生的绘画基础和技能是会有所提高,但是,这往往会导致学生只会照着样子画,创作能力缺乏。比如让学生画一只小鸟,如果教师不加引导只叫学生照着临摹,那么学生就会觉得小鸟就是这样画的,以后只要画小鸟,他的头脑中就会出现临摹过的小鸟的样子,不会有很大的创新。学生的思维被禁锢了,想象力也随之褪化了。所以我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画—事物,要求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去表现它。例如画树,让学生画前先观察树,引导学生分析树的结构、造型、色彩及四季的变化等,再让学生欣赏不同种类的树。之后他们画出了不同季节、不同姿态的树,有的同学还画出了晚上的树。这就是创新的体现,思维有了新的突破、拓展。
(三)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要讲方法,中小学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认知心理是不健全的,认知能力也有缺陷的。教师必须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吸引、调动、启发他们,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有效而愉快地接受知识、发展能力。以下的三种方法可以有效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一、添画练习。教师事先准备一张范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在画上添画东西。我曾在教学中这样做的:每人发一张上面画了一个苹果的纸,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上面添画。同学们都兴致勃勃,各自现出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有的添画了一个盘子,有的添画了其它水果,还有的添画了一个人,苹果正在往嘴里送呢……让人意犹未尽,忍俊不禁;二、文字联想画。给学生一段文字或者学过的课文画联想画,这样既对课文有了更深入地理解,更是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三、画科幻画。每个学生的心中都有一个充满幻想的神奇世界,这个神奇的世界源于现实的生活。科幻画可以让学生在进行科学的探究后随心所欲的表达,是引导学生接触科学、探索科学、热爱科学的好方法,也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想象力、创新意识和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很好的方法。
三、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享受创新的喜悦
(一)创造审美氛围,享受审美愉悦
具体生动的情境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可以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对事物的认识更具有吸引力。在教学中,我利用画室创设出一个独具艺术特色的审美环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接受艺术的熏陶,积极思维,敢于创新,并引导他们用自己的作品不断的加入到美化画室环境的队伍中来。
案例:教学《打开的喜悦》这一课,我找出自己积攒的一些很有特色的卡片,先挂在教室窗户上、日光灯上。有卡通卡、恐怖卡等类型,也有垂挂式的、折叠式的等样式。有老师亲手制作的,也有往届学生制作的。那别致的造型,丰富的色彩,伴随着祝福的音乐,让学生充满了新奇感和幸福感。接着我让学生为即将到来的教师节设计一张“谢师卡”,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手中的卡纸、彩笔进行了精妙的剪切、折叠与组合,每个人对教师所要表达的敬爱之情都凝聚在了他们用灵巧的双手所设计的卡片上了。看着自己所创造出来的别具一格和意味的卡片放在“柜台”上展示是那样的吸引人,学生们不禁为自己的战果感到骄傲和自豪。享受了创新的喜悦,激发了再度追求成功的创新的新欲望。
(二)创设角色情境,激发创新意识
创设角色情境就是可以经常让学生尝试不同的角色。生动感人的形象可以感染学生,使学生在充分感受美的熏陶后,再向学生介绍作品的奇特构思、独特的绘制手法,使学生们在形象体验中产生积极尝试的心理,使美术教学在培养创新思维方面形成一种“水到渠成”的风格。
案例:在教学《平面图案设计》时,在学生创作前我先设计了一张某丝织厂正在征集一个锦缎图案的设计广告,而我则是该厂的委托人,准备从本节课的作品中挑选出若干设计精美的作品参加竞标,选中者有望成为该厂的小设计师,每年还将获得若干的助学金和参观学习的机会。看完黑板上的广告画,学生的脸上都露出了“我必胜”的神色,强烈的竞争欲望和不甘落后的意识促使他们每个人都快速转动自己的左右脑,绘制出最精美的图案。在这种巧设的情境中,学生们的热情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经过师生公正合理的评判,在大家热烈的掌声和祝贺的乐曲中,有五幅作品中标。学生们由此满足了自己的创作欲望,也看到了自己的创新潜能,激发了创新意识。
放飞学生灵性的翅膀 篇7
一、注重实践, 拓展学习空间
长期以来, 语文教育囿于“唯书本、唯课堂、唯学校”的小圈子, 缺乏正确的语文教育观, 没有把语文教学置于整个生活的大环境中去考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通常理性太多, 动情的因素太少, 学生动了真情, 就要受到老师的“调控”, 课堂教学犹如牧师布道, 死气沉沉。而挣脱束缚、摆脱禁锢、渴望自由呼吸, 是每个学生的天性, 也是激活思维、激发灵性的前提。因为学生的身心越是处于一种酣畅淋漓的自由状态, 其灵性就越易张扬。而欲达此目的, 改变语文教学的封闭状态, 很重要的途径就是让语文教学拥抱生活, 贴近自然, 放手实践。
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 我一直主张让学生赏雪花、听雷声、观雨景、看彩虹、踏溪流……让学生在自然中陶冶情操、抒发性情、交流感受。记得一次大雪天, 我和学生一起来到银白的世界, 尽情享受雪趣。在日记中, 我惊奇地发现了许多诗意的语言:“雪, 是自然的精灵, 蕴涵着青春的草芽、含苞的花朵, 捎来了春天的信息。”“雪是织女的相思泪化成的花朵, 托风儿捎来送给牛郎的。”“我张开嘴, 让雪花融进我的身体, 我似乎觉得自己的心灵也像这雪花一样纯洁透明了。”……多么真切的感受, 字里行间, 无不显现着学生鲜活的创造个性。除此之外, 近几年, 我们还积极倡导学生开展语文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以文学社团活动为突破口, 尝试语文学习由书本走向生活, 实现学校的“小课堂”同当地社会的“大课堂”的链接。组建小记者队伍, 分成若干采访小组, 利用节假日或课余时间, 深入农村调查采访, 主办“一报”“一刊”“一站”活动, 给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学生写作再也不会感到无话可说了, 题材也多了, 内容也丰富了, 而且更融入学生对个人、生活与社会的理性思考, 诸如《小议村官落选》《麻将声声何时了》《啊, 战火中的伊拉克小朋友》《生态村纪事》《妈妈, 回来吧》《孝媳阿姊》等优秀作文层出不穷, 文中无不荡漾着学生浓浓的真情。在实践中学习,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培养了学生爱乡报国的情感, 促使他们思考自己的人生和未来。
二、平等交流, 创设民主氛围
学生一旦有灵性的闪现, 便很想急于表达, 教师要善于时时悦纳学生提出的疑问和表达, 以及与教师不同的见解、感受。学生随时插话, 有利于辨明问题, 引入新的思考, 融洽师生关系。教学过程的民主化已经成为21世纪教育变革与创新的重要内涵。要创设民主的氛围, 教师就要让出“舞台”, 让出“主角”,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听一位新教师教《孔乙己》一课, 在教“写‘茴’字的细节”时, 一位学生突然发问:“老师, 小说为什么要用两个自然段200多字来写‘我’的工作?就用我‘从12岁起便在镇口的咸亨酒店里当伙计, 专管温酒的职务’不是更为简洁吗?”面对突然的发问, 这位老师并未横眉冷对, 只是微微一笑, 说:“对这个问题, 我倒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事后, 我们才知道这位教师在备课时并未考虑到这个问题) 学生纷纷议论开了:有的学生认为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必须要写这一笔;有的学生认为是为了强调小说所写的都是小伙计的所见所闻, 更见其真实;有的学生认为突出当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等等。尽管这位教师对学生们的见解都做了充分的肯定, 但台下的教师和学生都看出了这位教师脸上的勉强之意。这时, 一位学生举起了手:“老师, 我看前面这部分的内容跟我们讲的这个细节有关系。”老师仿佛眼睛一亮, 说:“把你的看法说给大伙听听。”这位学生接着说:“根据前面的叙述, 这个小伙计是一个‘样子太傻’, 侍候不了长衫主顾, 又对付不了短衣主顾, 只得专管温酒的地位低下的人。可他居然对‘穿长衫’的孔乙己是这样的蔑视, 足见孔乙己地位是多么卑微。正由于有前面两小段关于小伙计工作的叙述, 才使后文这个细节成为令人震颤的一笔。”教师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 全班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 没想到学生的这一突然发问, 却使这堂课获得了意外的收获。可见, 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 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 是学生灵性得以张扬的沃土。
三、鼓励发现, 尊重灵性表达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 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 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阅读教学要鼓励学生发现、探寻自己的“哈姆雷特”。即使有偏差, 也比给予现成的答案更有益, 因为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探究, 其过程就比获得正确的结论还重要。德莫克里特说:“儿童教育是一种充满不确定性的事。”正因为有了这种不确定性, 课堂才有了活力和魅力, 师生才有了灵性和个性, 教育创新才有了基础和条件, 从这一意义上说, 课堂应当期盼更多的“意外”。“愚公不愚”, 这是多少年来人们对愚公的高度评价, 当我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时, 有同学却提出了异议:“我认为愚公其实很愚, 把家搬了不就得了?再说, 他这样挖山不止, 岂不是破坏生态环境吗?俗话说, 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 要是我, 就把家搬到山上, 带领一家老小开荒种田, 让太行、王屋二山瓜果飘香、牛羊成群……”多么富有创意的见解!其中闪耀着新时代少年鲜活的思想, 这是学生通过思考迸射出来的智慧火花。此时, 教师的责任就是去全力点燃, 因势利导。如果我们无视学生的思考, 把所谓的标准答案一味强加给学生, 那就会扼杀语文教学的活力, 抑制学生灵性的张扬。
四、引导发掘, 舒展个性想象
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语文内容深厚、意蕴隽永的“富矿”处展开联想、想象、畅想、幻想。学生的上学时期是人生的花季, 那时的他们想象丰富, 语文教学理应利用自己学科的特点, 对学生加强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许多文章, 只要我们在细微之处精心设计, 就会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让他们在想象的无限空间自由翱翔, 尽情舒展他们自由的灵性。比如, 对故事性的文章, 学生读完后意犹未尽, 教师可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以促进想象力的发展。《最后一课》的结尾处写道:“然后他呆在那儿, 头靠着墙壁, 话也不说, 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 你们走吧。’”教学时, 我们可引导学生想象小弗朗士他们离开时的场景,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又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语文教学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对话, 学生是具有灵性的人, 其灵魂需要的不是被塑造, 而是被唤醒、激发和升华。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利用一切条件, 为学生创造有利于激发他们想象力的空间, 善于把他们带入文章的情境之中, 让其仔细品味, 受感染和熏陶。在一次阅读活动中, 读到冯骥才的《珍珠鸟》, 文中有这样一句:“我轻轻一抬肩, 它没醒, 睡得好熟!还呷呷嘴, 难道在做梦?”这时, 我就引导学生:“这小家伙会做什么梦呢?”学生的发言很踊跃: (1) 它梦见许多小伙伴来做客, 满屋子的小鸟叽叽喳喳, 很热闹。 (2) 它梦见了在屋子里与主人做游戏, 把主人逗得满头大汗。 (3) 它梦见主人带着它去上班, 结识了很多很多新的人类朋友。 (4) 它梦见和主人一起上公园, 看见许多小鸟围着它们的主人。 (5) 它梦见驮着主人在蓝天下自由飞翔……多么美好的情愫!多么奇丽的想象!我不禁被同学们所表现出的极富创造力的灵性而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