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阅读的翅膀

2024-05-10

放飞阅读的翅膀(精选12篇)

放飞阅读的翅膀 篇1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贴近生活、内容最丰富、最具情趣的学科。在每一篇课文中, 都渗透着作者的想象。要想理解作品, 介入读者的想象是必然的, 因此在教学中, 激发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十分必要的。

一、创设情境, 激发想象

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 对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情节, 创设多种情境, 如问题情境、动画情境、形象情境、故事情境等等。

1.创设问题情境

语文学科的学习对象是凝聚作家思想、情感的作品, 不是抽象的概念、定义和公式, 语文学科具有模糊性、多义性。学生对课文主旨、段落的理解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因此, 教师在提问, 与学生对话的过程中, 应该关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创设的问题都具有开放性、灵活性。这样开放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习的信心。开放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 促使学生个性化地解决问题, 使语文课堂趣味无穷, 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提升。

二、引导观察, 启发想象

学生的想象活动是在语言的调节下进行的, 如果仅仅有丰富的表象而无生动的语言, 那么学生的想象力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语言不是空洞的东西, 特别是口头语言本来就和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在交际过程中, 学生听的、想的、说的, 都是来自生活的实实在在的事物, 在学生语言训练的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课堂教学中通过引入适当的游戏, 老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本质意义, 开拓了学生思路, 把话说“活”了。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还促进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情节补白, 拓展想象

留白是中国画的一种手法。在整幅画中留下空白, 给人以想象的余地, 这种“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 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作画如此, 在语文教学中亦要讲究“留白”艺术。

1.抓住情节留白, 发挥学生想象

《小壁虎借尾巴》这篇课文中, 讲述了小壁虎尾巴断了, 到处借尾巴, 借不到, 最后自己长出尾巴的故事。情节在开始时留有一定的空白“, 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断了”, 但课文中并没有写小壁虎的尾巴为什么会被蛇咬断, 在这里, 老师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让学生来说说“小壁虎在哪里遇到了蛇?小壁虎的尾巴怎么会被蛇咬断的?尾巴没了, 小壁虎看到丑怪的自己, 心情是怎么的?”提出这一系列的问题之后, 能给学生一定的思路, 针对这样开放性的话题, 他们往往最感兴趣了, 会想出一系列丰富而奇特的情节。这样的学习更有效, 也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挥他们的创新精神。

重视文本中的“留白”能突破时空的限制, 在有限中求无限, 调节教学节奏,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巧妙的利用“留白”可以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 集中注意力将空白填充, 增强教学的艺术性, 使学习更富有成效,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想象能力。

四、凭借插图, 启发想象

1.插图, 启发想象的好资源

在现行语文教材中, 有许多紧扣课文内容, 构思新颖、生动有趣的插图。这些插图是编者根据文意插进去的, 大都紧密配合课文内容的重点部分, 集中反应了文章的中心, 运用好这些插图, 启发学生绘声绘色地叙事, 栩栩如生地写人, 身临其境地谈感想, 抑或是生动形象地写景状物, 都能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提升。

在《一副名扬中外的画》中,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的重点是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 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在这篇课文的结构上, 作者先对清明上河图做了简单的介绍, 短短的几句话, 所含的信息量却很大。后面的几段, 先概括说画面上的人物很多, 主要是从人物所从事的行业之多来表现的。课文在叙述时用了7 个“有”字, 有农民、船工、道士、医生……课文中还加了一个省略号, 这个省略号概括了所有的人。在这里, 可以引导学生看课文中的插图, “在插图上密密麻麻的人群中, 你能通过想象, 来说一说这些人中还有哪些从事其它职业的人呢?”学生看着插图上那密密麻麻的人群, 由看到的结合联想, 由此想象出许多其他的人物。课文之后讲了街市的热闹非凡, 介绍了画面上各种人物的形态。作者也是一连用了5 个“有的”, 书中还有这样一句“别看画上的人小, 每个人在干什么, 都能看的清清楚楚”。此时, 可以引导学生再仔细的观察图片, 小学生的想象力往往比大人丰富的多, 她们从观察中往往能挖掘出更多人物的形态。

综上所述, 想象力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 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 想象和创作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关注他们的想法、感受、知识、经验、兴趣, 以快乐的学习体验为载体, 激发想象创作的火花和个性的自由发展, 这样会使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以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方法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促进他们形成创新精神, 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从而更好的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时代。让想象力在每个学生的头脑中生根发芽, 和生命一起绽放, 创造生活, 创造世界。

摘要:想象是一种立足现实又跨越时空的思维, 它能结合以往的知识经验, 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 把观念的东西形象化, 把形象的东西丰富化, 从而使创造活动顺利展开。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创设情境, 激发想象;训练语言, 增强想象;借助情节补白, 拓展想象;凭借插图, 启发想象。

关键词:小学语文,想象力,创新,培养

参考文献

[1]姚高文.情境的创设与知识的构建[C].教学广场, 2005.6

[2]王复亮.创新教育学概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1

放飞阅读的翅膀 篇2

七年级(1)班主题班会

【课前准备】

1、发放理想目标征集稿:(1)我的理想是。(2)现在具备条件有。

(3)实现理想我会。

2、学唱两首歌曲:《隐形的翅膀》《阳光总在风雨后》。

3、布置教室【节目程序】

1、歌曲 《隐形的翅膀》引入主题。

2、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

3、学生介绍个人的理想(全体学生)

4、学生朗诵:理想是什么?(两位学生)

5、交流实现成功的途径(个别学生谈看法)

7、小合唱《阳光总在风雨后》(齐声和唱)

8、班主任寄语

【班会过程】 引入:播放歌曲 《隐形的翅膀》引入主题

主持人甲:刚才我们听到的,这也是我们今天班会的主题。

主持人乙:天是什么样的,我们无从得知,所以我们想要飞。

主持人甲:未来是怎样的,我们无从得知,所以我们满载希望。

主持人乙:鸟儿在飞翔,雄鹰在高飞,这一切似乎成了飞的象征,它们有坚固的羽翼,努力拍打着,只想放飞理想的翅膀,飞得更高!

主持人甲:是啊,“飞”是如此让人向往,每个人都想插上一对羽翼,遨游天际!下面请听为大家带来的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

学生独唱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 主持人乙:一曲优美的歌声让大家陶醉!是啊,“飞”是我们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们应该做一个有理想的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倾听一下各自的人生理想。

学生介绍个人的理想(全体学生)主持人甲:什么是理想?理想是什么?下面让我们听一听给我们的解释。

学生朗诵:理想是什么?(两位学生)什么是理想?

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理想不空不虚也不假。今天的现实就是前人理想的实现;今天的理想就是明天要实现的现实。理想的实现是个曲折的动态过程,每前进一步都是向理想的靠近。

理想是什么?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理想是种,长出嫩绿的芽理想是芽,长成参天的树理想是树,做成航海的船理想是船,引你走想陆地 理想是笔,写出人生之光理想是光,照亮黑暗的路理想是路,带你走向成功 主持人乙:理想是路,带你走向成功!是啊,理想是航标,给我们指明方向,带我们走向成功。请畅想二十年后的我。

学生表演《二十年后的我》主持人甲:理想很美好,成功很诱人。那么如何实现各自的理想呢?请大家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交流实现成功的途径(个别学生谈看法)主持人乙:刚才大家谈了许多取得成功的方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想,每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他生活、学习的环境,离不开集体。就象鱼儿离不开水,船儿离不开帆一样。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才能驶向成功的彼岸。请听小合唱《众人划桨开大船》。

小合唱《众人划桨开大船》(齐声和唱)主持人甲:集体给我们力量,朋友让我们快乐。七(1)班就是我们的家。下面请班主任给我们提出要求。

班主任寄语刚才听了大家的个人理想宣言,看了大家的精彩表演,令我非常感动。看来,我们班真是人才济济。以后,我要办点什么事就方便了。在这里,我要说的有两点:首先,大家从不同地方走到一起,进入这个班级,本身就是一种缘分,大家要学会珍惜。作为一个集体,每位同学都应树立一种思想:班荣我荣,班耻我耻!我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以身在本班而自豪。我们要做就要做得最好,不论是学习,还是在校表现。个人成功离不开集体,关心集体,关爱他人,才能收获友谊的同时获得个人的成功。其次,为了实现个人的理想,需要大家不懈的努力。要想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因此,在这里我想送大家两句话: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只为成功想办法,莫为失败找借口。最后,我希望每一位同学放飞理想的翅膀,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各自的理想,飞得更高!

放飞阅读的翅膀 篇3

一、尊重学生的原始体验

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合理的教学现象比比皆是,诸如教学前的演讲、象征性的或看似有趣的问题设置之类。这充其量只是搞搞形式,无法真正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产生影响,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也无法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不伦不类的教学方式,稍有不慎便会干扰学生自身对文章的原始体验,而文本体验恰恰是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东西。这种舍本逐末的教学方式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亟待进一步完善和调整。

笔者认为,课堂阅读教学首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原始阅读体验和感受,并在此基础上加以适当的引导与生成。教学过程中,应避免在学生获得原始体验之前预先安排教学活动,而应在学生通过文本阅读获得了最初的体验之后,再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训练,充分尊重学生自身的体验,将其与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的阅读素养得到真正的提升,实现教学相长的良性教学模式。例如,一位教师在讲述《故都的秋》一文时,在学生初步阅读之后让其自由谈论,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结果出现了很多新颖的观点,如倒数第三段的议论有些多余、写景部分并非那么出色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教学中很好的生成点,应该充分地加以运用,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

二、做好科学的阅读引导

上文提到,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认为阅读理应是学生的一种个性化的体验,教师不宜过多干预,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不过,我们也应注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并不等于完全抛开教师的主导作用。中学生在心智、理解能力、学习能力以及生活阅历等方面都还有所欠缺,需要教师的有力引导,才能逐渐走向正轨,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切忌矫枉过正,使得阅读教学完全沦为学生的自读,那样一来就失去了阅读教学的意义。换言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科学引导同样不可或缺,对保证教学的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应注重对话,促进课堂动态生成。教学是一个需要交流和参与的多边互动过程,教学中存在着这样几个主体——教师、学生以及文本,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这几个主体之间得到充分的对话与交流,让师本对话、师生对话、生本对话、生生对话都得到充分的体现,课堂才能真正地充满互动性,学生的潜能才能在互动的过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学目标也才能得以实现。在阅读教学中,相对于其他主体之间的对话,生本对话显得尤为重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深层次的生本对话需要教师的有效介入与引导,生生对话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参与,例如在学生产生疑问或困惑时,教师适时的启发就是十分必要的。在一定程度上来讲,生本对话与生生对话进行得是否充分是教师对课堂掌控能力的一种体现。一位教师教授《林黛玉进贾府》,在学生读到“正房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垒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蓐。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一段时,教师适时地提出问题:像贾府这样的大户人家,使用的物品为什么都是“半旧”的呢?在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之后,学生得出结论:全部是新的可能是暴发户,完全是旧的往往是真正的破败人家,所以“半旧”更能体现出贾府世代的繁华显赫。这样的启发,无疑有效加强了生本对话的深度和广度。

2.教学时应适当留白,留给学生思考余地。有人说:“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进来,还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出来。”仔细想来,这句话不无道理,在真正的学习过程中,问题的确是应该贯穿始终的。以问题为契机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产生更强的求知欲,从而主动尝试探究,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有效地延展了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如《黔之驴》一课的学习,我们通常将它的思想主旨概括为“看起来很强大的东西其实并非那么强大,是可以战胜的”。结果有学生提出驴子是否有用这个问题,教师以此为契机,引导全班同学进行讨论,得出驴子不是没用,只是处在了无法发挥作用的地方,丰富了阅读教学的可能。

三、尊重个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学贵有疑。疑问就相当于学习过程中的催化剂,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习的效率,拓展学习的广度和深度,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而这种独立思考的精神正是学生个性化的集中体现,是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区别于他人的标志。我们所倡导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是个性化的、民主的、创新的阅读,是真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的阅读。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质疑是被肯定和鼓励的,那些与众不同的言论是受到欢迎和赞扬的;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学生的质疑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训练。因此,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倾听学生内心的想法,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疑问和困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逐渐养成在疑问中阅读、在疑问中学习的好习惯。

四、拓展空间,课内外阅读相结合

阅读教学的外延应该是广阔的社会生活,单靠教科书上的一点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有意识地将课内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将阅读教学的空间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首先,教师应以课文为切入点,让学生学会科学的阅读方法,并将其运用到课外阅读中,提升自身的阅读素养;其次,要鼓励学生在掌握好课内阅读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课外阅读,通过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汲取阅读带来的养分,充实自己的心灵,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语文学习来说,阅读是起点和关键,也是语文的魅力所在,更是语文教学价值的集中体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发现阅读的价值,爱上阅读,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深思和探究。乘着阅读的翅膀,我们才能放飞高中语文课堂,让学生跟着课堂飞向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

放飞语文想象的翅膀 篇4

新课标也要求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生的创造力, 这是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一个内容。这个要求也促使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去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因此, 语文老师如能在语文课堂中运用各种方法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而且能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力得到极大的提高。那么,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

一、抓住课本, 拓展思维

课本是我们教学的蓝本, 里面的内容都是精挑细选, 经得起推敲和检验的。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学习和体会, 我们的知识储存丰富了, 视野也开阔了, 随着知识积累的递增, 对事物的联想能力就会增强, 由此物就能想到彼物。如在诗歌鉴赏中, 出现梅花这个意象的时候, 由梅花不畏严寒, 傲霜斗雪的坚强品格, 我们就能联想到人的品格, 从而把物的状态跟人的精神联系起来, 我们的思维也有了跳跃式的扩展。

二、通过融情入境的朗读, 激发想象

众所周知, 文章是作者感情的产物, 在朗读时, 就要将这种喜怒哀乐之情充分表达出来。如在读朱自清《春》一文中对“春风图”的描写时, 教师可先创设一种美好的氛围,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授这课时, 指导学生朗读, 让他们不仅要注意停顿、速度、节奏, 更要注意语气语调, 引发学生的自我想象。如“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中的“抚摸”要语重而情深, 以唤起学生温和而舒适的感受。

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想象

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与想象有直接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特别重视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 只有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 学生的想象才有了可依附的载体。那么, 怎样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

1. 积累丰富的词汇, 摘抄好的句段语段

在教学中, 可以要求学生准备好一本语文笔记本, 把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还未掌握的词汇先摘抄下来, 然后查词典, 争取把它们弄懂, 熟记于心, 久而久之, 积累的词汇量就会越来越多。同样, 对在阅读过程中看到的一些优美的语段句段也可以摘录下来, 形成自己的文字, 需要时就可信手拈来。

2. 通过写作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当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 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能力增强了的时候, 人就会有创作的想法。这时, 我们不妨开展一些形式各异的写作训练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只要有兴趣, 肯动笔, 我们就应该积极鼓励和引导。创作完成后作为老师还应该适时点评学生的“大作”, 让其在快乐中写作, 在写作中得到快乐。日积月累,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定会有极大的提高。另外, 写作本身就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可谓一石二鸟, 一举两得。

四、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学

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 要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就得引导学生走向社会, 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我们的视野不能局限于课堂, 要从课堂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在适当的时候, 在社会实践中寻求真知, 在实践中感悟人生, 让学生为自己插上想象的翅膀。

总之, 语文教师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教学的时候, 一定要通过多渠道引导, 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体悟, 大胆放飞想象, 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殷显耀, 等主编.新教学方法[M].长春吉林科技出版社, 1995.

放飞梦想的翅膀 篇5

放飞梦想的翅膀

梦想是郁金香,把郁金香的香气传到每一个角落,梦想是一首动听的歌谣,梦想是成功的起点,梦想是一条华丽的彩带,梦想是一个个美丽的音符优雅的旋律,成功孕育着梦想,实现梦想的过程,没有梦想成功便无法起步,插上翅膀,翱翔世界。梦想是石,擦出星星之火,梦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梦想是灯,点燃夜行的路,梦想是路带你走向黎明,梦想是每个人心中的一个理想,每个人必须拥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没有翅膀,我们的心便无法飞翔,心无法飞翔,行动的双脚也难以踏上成功的高峰。梦想是一支火把,它可以燃起每一个人的激情与潜能,让每一个人放飞梦想的天空,如果我能看见梦想,我就能够实现梦想,如果我相信梦想,实现梦想并不遥远。其实梦想就像天上的每一颗星星都一个属于自己的轨道一样,没一个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在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之前,如果会彷徨、迷茫、无助甚至绝望,我一定坚信,“只要我是一颗星星我就会有属于自己的轨道,只要我是一粒种子,就会有适合我生长的地方”梦想像一根魔法棒,一旦我拥有它,我将会发现你整个人都会为之改观。梦想像一面镜子,你对着她笑,她便对你笑,你对她哭,她便对你哭。梦想就像镜中月,水中花,要想放飞自己梦想的翅膀,就要去征服。

初一:李佳琴

放飞智慧的翅膀 篇6

关键词: 区角活动 语言引导 生动语言 恰当鼓励 灵活应变

区角活动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创设涉及多种智能领域的学习区域,幼儿自主自愿地选择学习区域,自主发现的个别化学习方式,在区角活动中,教师关注指导用语的童趣性、指向性和生动性,通过师生间相互作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一、生动语言,激发兴趣

以生动有趣的情景语言导入和贯穿区角活动的全过程,是很多教师常用的教学策略,情景语言从幼儿视角出发,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激发幼儿的创作动机。

如在区角活动中的“涂鸦乐园”,我设计了向幼儿介绍“涂色涂动物脸时要注意跳开眼睛”的指导语:“今天老师要小朋友给小动物洗洗脸,我们给小动物洗脸的时候,要洗得干干净净,肥皂水要洗满整张脸,能不能洗着洗着,把肥皂水洗到眼睛里?所以我们帮小动物洗脸的时候,要注意别让肥皂水洗到眼睛里,洗到眼睛的时候要跳过去。”

对于教育者来说,从幼儿需要出发,给幼儿自由发展空间,让他们自由地进行活动,从而发展幼儿自主创造想象能力,而幼儿在区角活动中能否积极愉快地参与,与幼儿的积极性有关,教师运用生动有趣的儿童化语言是激发幼儿积极性的一条绝佳途径,幼儿会产生一种融入感,在不经意间被教师带到相应情景中,这样,教学效果会大不一样。

二、恰当鼓励,自主游戏

以往,区角游戏总要经过教师示范操作才能进行,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常常根据教师所教方法左右自己的意愿,当遇到难题时,往往习惯于依赖教师帮助解决。现在,教师鼓励幼儿独立游戏碰到问题时,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知识技能,“独立解决”以往看来“不会”、“不可能”的问题。这样经过锻炼,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就能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就能够自主地参与到活动中,创造、想象,更好地开展区角活动。

如在表演区“中国好舞台”中,我向幼儿介绍了游戏的玩法:“鱼妈妈”带领“小鱼”在池塘里玩,如果谁被钓鱼人捉住谁便被拖到岸上,等候“处理”。游戏开始了,我带领孩子们边念儿歌边穿行在池塘中,钓鱼人跑进池塘,“小鱼”撒腿就跑,唯恐被捉住做“烤鱼片”。孩子们个个精神抖擞,只有周呈睿站在那儿一动不动,我“游”过去对他说:“快跑啊,钓鱼人就要来了!”没想到他回答说:“不,我不是小鱼,我是水草。”我一愣:“你好有想法哦,老师非常欣赏你的创意,可是小鱼来回在你周围游动,那你呢?”经我这么一提醒,他说:“那……那就这样吧!”边说边举手在头顶上晃动起来。于是,池塘里又多了几棵“水草”。

教师不经意的鼓励话语充分发挥了幼儿的创造性和主体性,小小的“水草”大大丰富了“捉鱼”游戏的活动内容,教师的恰当鼓励可见一斑。

此后的区角活动惊喜连连,“巧手训练营”中练习用回行针穿门帘,本来都是垂下的一条一条的直线,墨守成规也未尝不可,在我的积极鼓动下,一些幼儿自己创造了回行针穿的方形、水滴型等各种形状的门帘,在对家长开放半日活动的时候把这些门帘挂在教室门口,一些家长叹为观止,惊讶于幼儿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三、灵活应变,积极引导

区角活动中的幼儿自主性与教师指导作用的发挥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幼儿是充满活力的,往往易出现某些意外反应或偶发事件,这就要求教师有一定的灵活应变能力,随时抓住适宜的指导时机,掌握教育契机,随机应变,因势利导,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如在区角活动“玩具会所”中,游戏开始后不久,我就发现地上撒了好多玩具,于是我在旁说了声:“小朋友,快把地上的玩具拾起来。”可是不知什么原因谁也没有去检。这时候,我灵机一动,拿了一个小篮子说:“地上有这么多的蘑菇,我去采蘑菇了。”并捡起了一个竖笛插塑。所有的小朋友都放下手里的玩具,到柜里拿塑料篮子,抢着捡积木,有的小朋友没有拿到篮子甚至争抢起来,于是我有意识地引导他们相互合作,几个人共用一个篮子,把拣起来的玩具放在一起。一会儿,就把地上捡得干干净净的。这时又有小朋友发现,“老师玩具混在一起了”,我没有直接请幼儿把玩具分类,而是让幼儿自己想办法,然后走开了,悄悄在一边观察。刚开始幼儿有些拿不定主意,然后张忆之小朋友首先提议“把一样的玩具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个建议得到了响应,最后能干的琦琦指挥大家给玩具分类,还把篮子一个个整齐地放到玩具柜里。

在指导幼儿活动时,教师耐心倾听幼儿的发现,投以幼儿赞赏的目光,用欣赏的语言激励幼儿更积极地投入区角活动,把更多创造、想象的机会提供给幼儿,放飞智慧的翅膀,在创新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参考文献:

[1]瑞吉欧儿童美术教育特点及启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6).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1999(10).

放飞爱的翅膀 篇7

有一个很让我感动的故事。考试时, 一位成绩较差的学生, 正为找不到橡皮焦急得大汗直冒, 监考老师是位数学老师, 从兜里摸出一块橡皮, 默默地将那块橡皮放到考生面前, 同时, 宽容地一笑。事后, 这位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高涨, 数学成绩飞速提高, 跃居年级前十名。数学老师非常奇怪, 请他上台介绍经验, 这位学生笑着说:“我没什么经验可介绍的, 主要原因是您喜欢我, 微笑着鼓励我, 我也喜欢您, 所以我要学好数学。”原来, 爱的潜力竟然是这么大。

身处偏远的农村中学, 毕业十年来, 感受最深的就是要对学生充满爱, 无论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差的学生, 只要老师能够心中想到他们, 愿意把爱送给他们, 就会感到教育是如此让人快乐的一件事。那么, 如何才能做到爱每一个学生呢?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我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一、了解学生情况, 掌握学生心理

“知彼知己, 百战不殆”的战略战术不仅适用在战场上, 同样也适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每教一个新的班级, 我都注意掌握学生的相关情况, 比如家庭成员、家长工作、家长收入、家庭氛围, 从而分析一下他可能处于对学习有什么样的要求的环境中。但是, 这些情况, 我也不是刻意地找学生问, 而是在他犯了错误或者表现不太正常的情况下, 就趁机以拉家常的形式, 给他们聊聊天, 慢慢地聊聊他们的家庭状况, 以前在小学时的学习习惯以及老师对他们的评价等等。掌握了这些信息之后, 我就结合他们现在的情况进行简单的分析, 争取取得他们心灵上的共鸣, 激励他们现在要做好的事情就是努力学习, 将来才可能摆脱生活的困境。我班就有这样一个学生, 进班成绩很好, 上了半学期之后, 成绩开始滑坡, 我通过询问她的同村同学得知原来是其父母离婚, 导致心情不好, 没心思学习。我就利用班会课时间读了一篇父母离异之后, 孩子反而更加坚强、更加用功学习的文章给全班同学听。读完, 让同学们说说听读后的感受, 有的说佩服小男孩, 有的说要勇敢面对困难, 有的说要理解父母……同学们七嘴八舌说的时候, 我发现她面部表情似乎轻松了。后来一段时间, 我注意观察了一下, 发现她慢慢地又回到过去的那个样子了, 我的心情也稍微轻松了一点。这样, 较之盲目的教导、讲大道理, 更利于他们接受, 往往也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前精心准备, 课堂抓住机会

每次上课之前, 我都查阅大量的资料, 尽可能多地补充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学生可能感兴趣的东西, 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这样, 在课堂之初就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心。在课前, 我会根据课文内容设置不同梯度的问题, 在讲解课文内容的时候, 通过问题带动课堂, 让所有学生都感觉有的问题一点都不难, 甚至都能回答出好几个问题, 轻松愉快地完成课文内容的学习。当然, 问题过于简单, 可能有的同学会走神, 不注意听讲, 这时候, 就要抓一个比较聪明、学习又不太认真的同学, 让他复述一下刚才老师的问题, 如果复述不出来, 可以对他进行一个小小的惩罚, 比如讲一个小故事、小笑话, 或者唱一首歌等等, 活跃一下课堂气氛, 顺便警告他一下以后上课认真听讲。日子久了, 同学们慢慢地就能集中精力在课堂了。再抓住机会, 进行积极的引导, 展示对他的爱, 让他也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在爱的课堂上努力学习。

三、课后多关心学生, 及时进行作业评价

课堂上对学生的要求一定要严格, 课后, 争取和学生打成一片, 多了解他们的生活, 多和他们谈谈心, 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及时地了解他们内心的波澜, 发现问题及时疏导。

对于上课所布置的课后作业, 一定要说到做到, 说什么时候完成, 就要在规定时间内督促学生完成。如果说要检查学生完成情况, 就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检查, 并及时反馈检查情况。公布检查情况的时候, 既要适当的表扬, 鼓舞好的, 激励差的;同时, 也不能不批评, 否则, 次数多了, 学生就会感觉反正也不批评, 无所谓。通过批评, 可以让学生知道, 老师也是关注他们的, 他们也会感觉到不好意思, 从而, 在下次就可能会努力做得好一些。

四、平等对待, 激发学生兴趣

叶澜先生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其实, 课外也是这样, 只要我们抓住和学生相处的每一分、每一秒, 不论是课内还是课外, 不论是讨论学习, 还是讨论生活, 始终处处都先为学生着想,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工作。我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我的爱, 无论成绩好坏, 我都一视同仁。我热爱教学工作, 因此我在工作中投入的爱也得到了回报。我所教的班级, 第一次考试成绩可能不是很优秀, 但到学期末的时候一定是本年级第一名。当有人问我, 你们班怎么就没有成绩差的学生的时候, 我就说在我的眼里他们个个都很优秀, 成绩怎么会差呢?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热爱每一个学生, 让他们感受到老师所给予的爱, 喜欢上老师, 喜欢上老师的课, 这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也创造了和谐平等的绿色课堂。

“春雨润物细无声”, 教师的爱就是春雨, 要在细微处时时滋润。上课时, 发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教师要用目光暗示、提醒;作业时, 学生皱眉、摇头, 要及时帮助解决;回答问题胆怯、语言组织不通顺时, 要用鼓励的目光去激发他。

一个人可以燃烧, 也可以腐朽, 我们老师的责任就是使学生燃烧起来而不是让他们腐朽下去。成绩差的学生绝不是不可雕的朽木, 只要我们坚持正面教育,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循循善诱, 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教育和引导工作, 打消他们的思想顾虑, 帮助他们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这样, 他们的成绩肯定会慢慢提高的。

“路曼曼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后我将加倍地努力工作, 用爱心去拨动学生的心弦, 放飞爱的翅膀, 带领同学们在知识的太空中飞翔, 以期演奏出一曲曲和谐优美的乐章。

摘要: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 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告诉我:作为一名老师, 如果我们能对学生倾注满腔的爱心, 与学生平等交往、真诚相待, 再加上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 具备了爱心, 用心于课堂, 关心于课外, 就为我们做好教学工作储备了较为充足的能量。

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 篇8

一、结合有关课文内容, 进行再造想象

课文是学生写作的范例, 是学生接触的高质量的精神财富。在平时教学中,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文资源, 结合课文内容, 采用各种方式培养、训练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而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指导学生练习改写、续写、扩写等想象性作文。例如在学习《再别康桥》时, 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大胆想象, 注意把握好情节, 扩写成一篇小说;在教学《欧也妮·葛朗台》时, 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再造思维, 应用夸张手法, 将其改写成戏剧;在学习《我与地坛》时, 可以与学生展开讨论, 不断想象, 一起为其续写不同的结尾。教学中通过改写、续写、扩写等方法, 一方面可以培养、训练、提高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提高教学效率。

二、运用形象思维, 进行创造想象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 作文教学需要教师周密计划, 科学安排, 系统训练。在运用形象思维训练想象时, 我们不妨多让学生写一些“假如我是……”“我希望……”“新世纪畅想”“30年后我们再相见”之类的作文题, 让学生开动大脑, 积极探索, 从而培养、训练学生应用形象思维进行创造想象的能力;同时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多看一些科幻方面的书籍, 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进行合理的假设、推测、联想、想象, 激发学生不断思考, 活跃思维, 从而创造既有科幻共性, 又有自我个性的新形象。这样, 作文教学富有吸引力了, 学生知识面更加宽广了, 就会更加喜欢思考了, 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训练并提高了想象思维能力。

借助任务放飞学生创新的翅膀 篇9

一、创设情景, 营造自由与和谐的学习气氛

在实施“任务型”教学过程中, 要为学生创设愉快的情感体验、和谐的创新学习环境。因为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 一个自由、和谐的环境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首先从主观上引导学生树立想学什么, 要学什么, 而不是今天教师要求学什么的动机。学生与他人的接触中希望得到他人的注意与关爱, 在学校里学生对教师和同学的喜爱几乎成了学习的主要动力之一, 而且和谐的集体最能产生积极学习的效果。因此, 教师必须改变传统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 必须变居高临下、谆谆教导的亲切关怀为民主平等的亲密合作,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和教师是平等的,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是爱我的;同时要支持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鼓励学生积极探索, 为创造性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气候和土壤。只有这样, 老师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真实的内心世界, 触摸学生的思想感情。在这种关系中, 学生才会感到心理的安全与自由, 才会积极主动地观察思考, 才会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学生群体才会有群情激动、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 创造欲望和行为才能得到激发;课堂教学才会充满活力、智慧和情趣。

二、进行小组合作, 激起学生的创新动力

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是开展任务型教学的核心, 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种有效方法。合作学习由不同性别、不同成绩、不同能力的学生组成, 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动性学习。在教学中,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系统材料和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 这样优等生可以得到发展, 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 学困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 群体之间的互补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 特别是创新能力可以得到发展。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成小组间的竞争, 有助于培养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 合作完成情景活动的任务, 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优势, 互相帮助, 形成交互的思维网络, 可以收到拓展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效果。在课堂上, 教师可通过各种各样合作的形式, 开发学生交往的潜能, 形成师生相互影响、和谐互动的教学局面, 充分发挥优化组合的整体功能,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我把学生分为几个竞赛小组, 让小组竞赛贯穿全堂, 或运用在某个活动和任务中。

例如, 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列出“The importance electricity”。我首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What would our lives be like without electricity”, 然后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意见, 并根据这些不同的意见, 列出“The importance electricity”, 在交流时学生各自把成果展示给其他组。每个学生取得的成绩都是对小组的贡献, 小组成绩取决于小组组员的共同努力, 这也成为学生自觉投入的动力。这种以学生进行的小组合作, 能发挥其优势, 相互激励, 相互补充, 开阔思路, 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创新动力, 有利于创新思路的培养。

三、任务要贴近学生生活, 引起学生的共鸣

教师在设计任务时一定要依据学生的心理, 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开发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资源, 让学生在近乎真实的交际活动中, 通过完成生活中具体任务来练习目标, 这样就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学习的效果就能提高。本节课的话题是电, 这是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 所以学生就会有话说, 就会乐于开口。温州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停电之苦, 这时, 让学生谈“The importance electricity”, “How to save electricity”, 他们自然就会畅所欲言, 言而不尽, 会有另外一种更深的体会。

四、布置学以致用的任务, 促进学生的发展

任务型教学的目的“Learning by doing”, 使学生在做事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从而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师设计的任务一方面要贴近生活, 另一方面要能满足学生在将来社会生活中运用语言的需要, 为其未来的发展做准备, 所以要布置学以致用的任务。如我设计的任务——“How to save electricity”, 这就是他们生活中面临的问题, 完成了这个任务, 也就是解决了生活中碰到的难题。讨论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 从而达到“为用而学, 用中学, 学中用”的目的。

五、面向全体, 人人参与, 体验成功

任务的设计除了考虑学生的兴趣、情景的真实性, 还要考虑任务的难度。过易, 达不到训练学生的目的;过难, 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师设计的任务要从实际出发, 要让学生跳一跳就够得到, 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从而产生更持久的学习热情。素质教育不是精英教育, 不是为了培养特殊的尖子生, 而是要让大部分学生完成任务, 又要考虑兼顾两头。因此, 可以给所有学生同样的材料, 但设计不同的要求, 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可以给不同学生不同程度的材料, 执行共同的任务;可以以小组为单位, 各尽其职, 发挥各自优势、特长完成任务。

比如, 让学生制定一本关于“Electricity”的小册子, 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可设计封面或装订;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 可要求其写出内容;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 可要求其在此内容上进行补充。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提出不同的要求, 使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 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 这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总之, 任务型教学从新课程的精神出发, 能使教学过程任务化,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 突出实践性和体验性原则, 着眼于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 变知识性的课堂教学为发展性的课堂教学, 让学生积极地“动”起来, 让英语教学“活”起来, 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的特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 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了自己智慧的力量, 体验到创造的快乐, 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这也许就是我们进行这一探索的最高境界。

摘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巧设、善用任务, 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创造动力,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切实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语言能力。

用兴趣放飞学案的翅膀 篇10

一、竞争预习, 激发兴趣

学案式教学, 要进行预习, 让学生初步感知教材内容, 这有利于提高听课的针对性, 增强学习效果。通常预习是老师布置任务, 学生依令而行, 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 这就产生了预习时简单应付甚至抄袭现象。有同学说过, “预习只是简单看一下书, 把学案的要求填出来, 没有思考过程。”如何把被动预习变为主动探知的过程呢?我尝试引入竞争机制。把同学分成小组, 把预习变为对新课学习的预设, 要求学生列出知识体系, 找出重点难点, 建议老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的重难点。课上老师可以根据各小组的设计选择最优方案结合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中, 设计出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如学习《财政与税收》时, 学生要晒晒我的工资, 于是我结合个人收入来讲解什么是纳税人, 如何计算个人所得税。这样既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又可将学生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呈现出来, 教学更有针对性。

二、用心导课, 唤起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精彩, 能在短时间内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引起思考, 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应从每一课的新课导入着手, 激发学生的兴趣。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 例如:在讲“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时, 以漫画《猪鼻里插葱———装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猪无论怎样装扮自己, 都不能变为象?一下子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习兴趣, 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三、精心设问, 引起兴趣

学案设置的关键在于问题的设置, 问题设计好, 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像“是不是”“对不对”等类问题, 对高中阶段的学生没有多大思维训练的价值, “为什么”“怎么样”这类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才是高中政治课堂思维训练的需要。所以, 问题的设计要遵循深刻性的原则, 如在讲《劳动者与就业》时, 我设计以下问题:1.为什么要就业?2.我国的就业形势如何?3.如何促进就业?4.劳动者的权益状况怎样?5.怎样去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6.为什么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这一组问题以劳动者为切入点, 由浅入深, 层层深入, 既源于教材, 又适度高于教材, 能激励学生发挥潜力, 表现出更高的学习水准和探究能力。

四、创新教法, 激发兴趣

“幽兰之草, 久闻而不知其香”, 学生对单一的教学方式就像常吃一种菜, 再怎么喜欢也会腻掉。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 不断转变教学的方式, 要常变常新, 保持学生对政治课的新鲜感。时下所提倡的讨论式、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案例教学等都可以为我所用。如在学习《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时, 播放为纪念“5·12汶川大地震”———《生死不离》的视频, 其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爱与哀思, 用心灵之声吟唱的这一段“无论你在哪里, 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搭起双手铸成你回家的路基, 生死不离、唇齿相依, 不离不弃!”朴实的文字, 催人泪下的感人救灾画面, 震撼每个学生, 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在此基础上, 课堂上开展了抗震救灾是怎样彰显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小组合作探究活动, 这种创设情境—问题设置—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符合新课标理念, 也深受学生喜欢和认可。

放飞想象的翅膀 篇11

“思想有多远,世界就有多远!”放飞你想象的翅膀,你就可以听到大自然的声音,你就可以看到外星美丽的景色,你就可以欣赏到无穷无尽的风光……

读了上面的文字,肯定有不少同学已经跃跃欲试,准备把想象中的美好世界写成一篇想象作文吧?那什么是想象作文?写想象作文时应该注意什么?下面,徐老师就和大家谈一谈想象作文的有关知识。

想象作文是以想象为主体的一种作文形式,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给读者描述现实中还不存在的、自己没有经历过的或表明自己某种愿望、理想的具有超前意识的一种作文。因此,想象作文就具有了一种“穿越”的特殊功能,它不受我们所处的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穿越到将来的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地域。

当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想象作文的写作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要确定内容,明确写作的范围。大自然无奇不有,有许多吸引我们的地方,写作之前,你首先要选择一两件事物或事件,确定写作的对象。

其次,合理想象,抒发真挚感情。既然是想象作文,你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融入自己的设想,比如,你可以把自己对未来的憧憬以及你渴望的生活写进作文,这样你的作文会增加不少亮点,肯定会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

第三,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想象作文,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必须表达健康向上的情感和意愿,想象大胆,但是要符合人类的利益。

河北省邢台市蓝天双语小学

习作要求

丰富合理的想象,可以使文章的内容更加生动感人,能够深化主题,强化人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阅读兴趣。请同学们选择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展开想象,写一篇小作文吧。

范文点评

未来世界的超级摩托

任鹏字

未来的世界肯定会有很多很多神奇的东西,我的梦想是设计一种能上天人地的超级摩托。

我设计这种摩托可以说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可以飞到天上,能在陆地上跑,也可以在水中游,简直可以说是无所不能!

它在天上飞的时候,乘坐在上面的人身上会出现一个防护罩,轮胎会横起来,后面会有一个加速器能喷火,前面会有两个发炮弹的炮筒,一个大灯,轮胎中心有一个小轮胎。这些都是为保障飞行平衡和乘客安全而设计的。

在陆地上跑的时候,超级摩托的速度是相当快,比现在的磁悬浮列车还要快。但是,请放心,绝对不会出安全事故,因为它有自动识别功能,它可以提前感知前方及附近的障碍物,并采取措施,迅速绕过。

有的同学可能要问了,它的操作盘上的几个按钮是做什么用的呢?我来告诉你吧:黄色、红色、绿色、黑色,一共四个按钮是在水中行进时必备的操作键:一按黄色按钮就会出现一把伞在你头上,按红色按钮就会照灯,按绿色按钮就是喇叭,按黑色按钮是加速。在水里游的时候身上也会出现一个防护罩,身体前会出现一个氧气箱,氧气箱里有大量氧气,后面会出现一个能分泌出二氧化碳的箱子叫分泌箱,后面还有一个螺旋桨在转,轮胎会横起来,如果要往上走的话,有一个白按钮在罩上,一按轮胎中心也会出现螺旋桨,再按会转。

我设计的摩托车时尚又便宜,大家在未来世界里如果见到了,一定要买啊!

河北省邢台市蓝天双语小学五(1)班点评:

作者运用已有的科技知识,展开丰富的想象,给我们详实地介绍了超级摩托水陆空三种环境的行驶方式以及特点,体现了这种摩托与现今摩托的不同之处。条理清晰,语句通顺,尤其是对于水中的四个按钮功能的描述。更是具体至极。

小作者的想象符合了人们便捷生活的需求,合乎情理。堪称想象作文之佳作!

指导教师:徐世友

佳作引路

新式钢笔

李佳乐

我已经穿越到了三十世纪,人们使用的都是高科技的东西,连一根笔也不例外。现在,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新式钢笔。

新式钢笔的外观和我们现在的笔没有两样,但是它的三种功能,却是令人大开眼界的哦。

第一种功能是可以纠正错字。当你写完文字后,你摁一下笔头上的红色按钮,它就会全程地帮你扫描一下你有没有错字,如果有错别字,它就会告诉你,并教你改正。

第二种功能是让你放松的功能,当你写作业写累的时候,摁一下黄色按钮,它就会播放出一段音乐让你听一下,放松放松心情。

第三种功能是变化功能,它会变成你想要的笔,只要你说一句话他就会帮你。

怎么样,新式钢笔是不是很奇妙呢?

河北省邢台市蓝天双语小学五(2)班点评:

《新式钢笔》一文以三种功能谋篇布局,将三种前所未有的功能赋予一只普通的钢笔,想象中充满了童年的稚气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之情,读后使人感到妙趣横生、回味无穷。结尾一句“怎么样,新式钢笔是不是很奇妙呢?”,以反问句的形式,传递出对新式钢笔的赞美之情。

指导教师:徐世友

阅读体验

梅花

邻居陈老师家里来了两位从美国回来的亲人——陈老师的儿子和孙女梅花。

梅花很喜欢和我在一起。我到厨房洗碗,她就帮我递碗筷;我到院子浇花,她总帮我提水;看电视节目时,她总挨在我座位旁……就这样,邻居们都说我和她是“双胞胎”了。

和梅花在一起是很愉快的,她告诉过我很多美国的事情。我奇怪,梅花从小生长在美国,却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有一天我向她问了这个问题,梅花兴奋地回答:“我是中国人,我怎么能忘掉祖国的语言呢?”我又问:“你不是从小生活在美国吗?你怎么是中国人呢?”梅花不高兴了,一下子变得(严格/严肃)起来,说:“我爷爷、爸爸都是中国人,我怎么不是中国人呢?”看她的脸色,我知道她生气了。第二天,听陈老师说,梅花哭了,边哭还边嘀咕着要留在中国做中国人。

一天下午,我正要写作文,忽然听到梅花的哭诉:“我不去,就是不去!我要留在中国……”我明白了她哭闹的原因,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她平时对我说过要留在中国读书,我多么(希望/盼望)她能留下啊!

这时,我立刻(激动/感动)地在草稿纸上写下了作文题《梅花》,文章是这样开头的:亲爱的祖国,您的儿孙是多么热爱您!

阅读《梅花》这篇文章,完成以下练习:

1给文中黑体字选择正确读音,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4分)

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第三自然段讲的三个小故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划出文中的一句反问句,并把它改写成陈述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词中有许多表达爱国思想的句子,请写出你知道的几句。(最少2句)(4分)

有效导学放飞学生思维的翅膀 篇12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乐中学

陶行知先生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有声、有色、有境、有情的情境,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乐趣和情趣。如在教学有关昆虫的课文时,教师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小昆虫世界”。上课伊始,在舒缓、轻松的音乐中,让学生三三两两的结伴欣赏、观察,那一朵朵鲜艳的花儿,那一只只可爱的昆虫,偶尔几声清脆的叫声,都给学生创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孩子们从视觉、听觉多方位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与乐趣。这时,学生还会不乐意去学习语文、了解昆虫吗?在学习生字时,教师把卡片做成昆虫形,孩子们喜欢昆虫,愿意了解昆虫,爱屋及乌,也就喜欢学习生字。“快乐学习,能使学生自学不辍,并得到‘乐’学中的满足。”

创设情境,还要找好合适的支撑点。游戏是孩子们乐意为之的活动,特别对于孩子来说,没有多媒体,没有太多的直观教具,那教师更应引导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教材开展各种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知、感悟。

(二)调动感官,让学生在对比中学

图画能再现生活的画面,直观而形象,因此受到孩子们的喜爱。教师可充分利用图画的对比,让学生去感知事物。如在教学“松林、森林”这一对意义相近的词时,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小朋友来说,很难有两种不同的体会。这时,教师可以展示两幅图,一副是郁郁葱葱的松林图,一副是浩瀚无比的森林图,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松林、森林”的含义,加深记忆。

读书,尤其是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比性的朗读更能读出不同的感受。如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指导读“圆明园的价值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这句时,她用那独特的引导艺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告诉不同的人——年老的奶奶、脾气急躁的人、性情温和的人、不谙世事的小孩……不同的朗读,给听者不同的体验,却有着相同的感悟——圆明园的价值大。这种对比性的朗读赢得听课者的阵阵掌声。这真是“比”的精彩,在“比”中学!

(三)小组探究,让学生在合作中学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说过:“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就有两个甚至多于两个的思想。”由于环境、知识、个性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所以,学生理解的方式也不同。让学生之间多进行讨论、交流,说说自己的理解,既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当然,合作学习的问题应该选取适合讨论的问题,如在教学《乌鸦喝水》时,课文学习结束后,让学生小组讨论探究:“假如你是一只聪明的小乌鸦,要是瓶子旁边没有石子,你还有别的方法喝到水吗?”此时此刻,学生创新的火花被点燃,小组内生生互动,学生在小组中创造性地表现自己,最终获得成功的快乐。合作学习变传统的师生单向交流为师与生、生与生的多向交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语文课堂真正充满人文气息。

(四)联系生活,让学生在说中学

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涅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课文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情感的载体。在课堂中,凭借“一双慧眼”,将教学内容与学生与生活之间暗藏的“契合点”挖掘出来,巧妙地组织教学,将课堂与生活“链接”起来,使学生的学习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

如一次上汇报课《鲜花和星星》一文的教学,让学生在充分朗读课文后写诗。先用填空的形式出现,首先出示“羊群图”及填空提示:我喜欢草原遍地的羊儿,这里_________,那里_________,真比_________。学生模仿课文说得不错。接着,又出示“菊花图”及填空提示:我喜欢_________,这里_________,那里_________,真比_________。当学生看到充满整个屏幕的菊花时,思绪的大门一下子被打开了。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最后小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精彩不断。因为这是他们的生活,是他们所喜欢的,他们在课堂中联系了生活,在说中感受到快乐。

上一篇:消费者权利研究下一篇:生产信息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