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风筝放飞心情(共8篇)
放飞风筝放飞心情 篇1
孟大爷祖籍山东, 尽管年青时就来到北京, 在北京已经定居将近五十年了, 但一说话, 还是一嘴山东的口音, 乡音难改, 孟大爷也不想改。退休后不久, 孟大爷就发现自己患上了糖尿病, 时不时回山东老家的他, 在患病后就被家人要求回老家一定要有人陪同。儿女工作忙, 孟大爷不想给他们添麻烦, 为了让他们安心, 回老家的次数也就少了。
因为无事可做, 孟大爷经常与老伴一起在离家不远的广场上放风筝。饮食上老伴给他控制得很好, 加上自己几乎每天的放风筝运动, 孟大爷的血糖倒是一直还算平稳。要说起孟大爷与风筝的感情, 那可真是勾起了他最想说的话题。孟大爷生在“风筝之都”潍坊, 那里的风筝文化可谓悠远深厚。光是他的故乡, 孟大爷就说起来停不住嘴。
“风筝之都”潍坊
潍坊市被各国推崇为“世界风筝之都”。这里是中国著名风筝产地, 明代就已在民间出现扎制风筝的艺人。清代, 随着放风筝习俗的流行, 风筝艺术亦达到鼎盛阶段。道光年间, 郭麟吟清明的一首竹枝词描绘道:“一百四日小寒风筝食, 冶游争上白浪河, 纸鸢儿子秋千女, 乱比新来春燕多。”郑板桥也有诗曰:“纸花如雪满天飞, 娇女秋千打四围, 飞彩罗裙风摆动, 好将蝴蝶斗春归。”
《潍县志》记着:“清明, 小儿女作纸鸯, 秋千之戏, 纸鸯其制不一, 于鹤、燕、蝶、蝉各类之外, 兼作种种人物, 无不惟妙惟肖, 奇巧百出。清末, 潍坊已形成了固定的风筝市场, 全国许多地方的商贾都来潍坊购买风筝, 一时间花样翻新招主顾, 双双蝴蝶鸢成行”。
潍坊还举办国际风筝节, 这是一年一度的国际风筝盛会。每年四月二十日至二十五日在风筝都潍坊举行, 自一九八四年开始, 吸引着大批中外风筝专家和爱好者及游人前来观赏、竞技和游览。
去年4月16日, 中国潍坊举办的万人同放风筝活动, 以10465只同时放飞的风筝, 刷新了2010年加沙6198人在此项目上保持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放风筝之益
放风筝是孟大爷从小的爱好。与每个潍坊人一样, 孟大爷也是以风筝为荣的, 说起来就滔滔不绝。对于放风筝对身体的好处也是。
孟大爷说在明媚的春光里踏青放风筝, 对人的身体健康是非常有益处的, 可以舒展筋骨, 让身体随着放飞的风筝而不停地移动, 从而活动四肢百骸;同时, 由于尽情呼吸着新鲜空气, 吐故纳新, 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 改善血液循环状态, 从而获得消除冬日气血积郁、祛病健身之功效;此外, 放风筝时, 双眼面对蓝天, 飞行的风筝千姿百态, 可以消除眼肌疲劳, 调节和改善视力, 预防近视和弱视。
放风筝也是一项健脑运动, 需要全身心地投入。仅仅处理好放风筝和风向风速的关系, 就得让放飞者动一番脑筋:风筝飞起来的必要条件是地面有风, 但风速过大也不好放飞, 因为这时空气水平方向力量过大, 风筝不易“抬”上来, 也很难控制;放风筝最怕的是风向不定, 因为此时风筝最容易“栽”下来。
放风筝能使人情绪开朗、心境愉悦。放飞时, 大脑高度集中, 无疑会消除人的内心杂念;放飞者极目蓝天, 其心胸也会感到开阔;此外, 选择景色怡然的室外环境, 放飞风筝, 如同一次人与自然的美好对话。
风筝的原理和类型
孟大爷开始自己做风筝也是一次突发奇想, 尽管他身在“风筝之都”, 但是从小就背井离乡的他, 并不会制作风筝。一次与朋友放风筝后, 朋友调侃他, 作为潍坊人, 他应该会制作风筝啊。于是孟大爷开始学习制作。这说难不难, 说易也并非易事, 不过这学习和制作过程同样也给孟大爷带来了许多的欢笑乐趣。
孟大爷首先了解了风筝的原理和类型。孟大爷说, 这风筝是世界上最早的重于空气的飞行器, 风筝的飞行原理和现代飞机很相似, 绳子的拉力, 使其与空气产生相对运动, 从而获得向上的升力。孟大爷说, 在一些国家的博物馆中至今还展示有中国风筝, 都认为它是一项伟大的发明。而且风筝对后来的滑翔机和飞机的发明有着重要的作用。
潍坊风筝主要有三种基本造型:串、硬翅和简形。具体又可分为以下几类: (1) 软翅风筝。一般常见的禽鸟风筝属于此类。 (2) 硬翅风筝。常见的元宝翅任务沙燕风筝即属此类。 (3) 龙型风筝。主要以龙头蜈蚣风筝为主, 也是潍坊风筝的一大特色。 (4) 板子风筝。即人们传说的平面形风筝。此类风筝较多见, 扎制容易, 飞升性能好, 又适合表现多种题材, 是少年儿童最喜爱的一种。 (5) 立体风筝。一般采用折叠结构的骨架, 由一个或多个圆桶或其他形状的桶组成, 如宫灯、花瓶、火箭等。 (6) 桶行形风筝。由一个或多个圆桶或其他形状的桶组成的风筝, 像宫灯、花瓶、火箭、酒瓶等皆属此类。 (7) 自由类。自由类包括跨种类, 运用新技术, 吸取外国风筝之长的风筝。
制作风筝
风筝的制作方法可以分为扎、糊、绘、放四个步骤。扎就是扎制风筝的骨架;而糊就是将纸或都是丝绢粘贴在扎好的骨架上;绘就是在糊好的风筝上作画;最后一步就是拴角线, 而后拿风筝去放飞。
孟大爷给记者下面介绍一种简单的风筝制作过程:
1.用小锯在每根木棒的端口处锯一个缺口 (见图5-1) 。
2.测量出其中一根木棒的中心, 做个记号, 并把这个记号放在另一根木棒的一点上, 这个点距这个木棒的一端距离是20厘米 (见图5-2) 。
3.用木胶把交叉的两个木棒粘在一起, 用绳子缠绕几下后捆起来 (见图5-3) 。
4.拉直绳子, 沿着4个被锯开的小口, 缠出一个风筝的外框 (见图5-4) 。把绳子拉紧, 然后把绳子的两头系成一个结。在木框的四端被绳子缠过的缺口处, 每处都再用绳子用力绕几圈后拴紧。现在, 风筝的框架已经完成。
5.把风筝的框架放在一个塑料薄膜上, 以便做出一个样本。样本要画在沿着风筝框架线周围外2.5厘米处, 以便允许多出的边折过来盖住绳子。
6.沿着画好的线, 小心地剪出样本。然后把多出来的塑料折上包住绳子, 用胶条把它们黏紧。
7.用一根绳子系在横向木棒的一端的缺口处, 把这根木棒弄弯曲约10厘米的弯度, 然后把绳子的另一端系在横向木棒的另一端。
8.加上马勒套, 在两根木棒的交接处的地方弄一个小孔, 用一条大约150厘米长的绳子, 把这根绳的一端通过小孔拴到木棒交叉处, 把马勒套的另一端拴在风筝底部的木棒缺口处。
9.把用于放风筝的绳子系在马勒套上, 位置在于使之距离风筝底部缺口处约90厘米和距离你所连接的马勒套到小孔处约60厘米处。不断地上下调节这个套结, 以便使风筝平稳。
放飞风筝放飞心情 篇2
中班年级美术、健康组
活动目的: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阳春时节,风和日暖,是放风筝的好季节。为了发扬我国民间传统文化,为了让孩子们感受春天的喜悦和情趣,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体验实践活动的快乐;同时,也为了增进师生与家长、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享受亲情的温暖,一年四班家长委员会特组织亲子放风筝活动。
活动主题:放飞心情、放飞梦想
活动时间:2015年4月30日8:30-10:30
活动地点:新区广场旗杆前面 活动对象:中班年级组全体
活动准备:
1、家长给孩子介绍风筝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历史及放风筝的技术。
2、各位家长加强对孩子的思想教育和纪律管理工作,人人都要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防患于未然。
3、注意保持卫生清洁。活动结束后,由家长带领孩子将遗留在广场上的垃圾捡入垃圾桶。
4、幼儿穿园服、自备水壶。
5、香蕉和蛋挞、班旗、风筝、炫彩棒。活动过程: 1、8:30-9:20:彩绘风筝。以家庭为单位。2、9:20-10:30:以家庭为单位亲子放风筝 3、10:30返回幼儿园午餐。
放飞理想的风筝 篇3
一、张弛有度撑好线
语文课上教师讲到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我认为创新教学也有相同之处。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的设置问题的情境,营造一种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由此,有的教师就错误的认为,创新就是学生踊跃回答,思维任意拓展,只要学生的想法多就是好的。其实不然,创新思维是建立在科学的、缜密的思维基础之上的成果,而不是漫无边际、毫不相干的东拉西扯。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科学的创新。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有限,在实际操作中会得出一些令我们啼笑皆非的答案,如果任其发展下去的话,整个课堂教学就会偏离教学目标。当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类似情况时,要及时地把学生的思路引导回来,抻紧手中的线,以免偏离方向。
我在教学探究电磁感应实验时,引导学生探究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而产生感应电流,在此环节的物理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首先,向学生演示电磁感应实验,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刚开始有的学生就提出了很多不着边际的猜想,有的学生就回答“与电源电压有关”、“与导线有关”等。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不能全盘否定,这样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激情。于是,我引导学生思考:要研究感应电流的方向,我们就要追根溯源,联想到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大家看一下,老师是用手中这些器材产生的感应电流,这些实验器材才是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根源所在,然后再次演示电磁感应实验的全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想到这里,有的学生就开始思索:感应电流是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而产生的,由此就开始想到“磁场”和“导线运动的方向”有可能影响感应电流的方向,于是就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当学生的思维走向出现偏差时,教师要适时地“拉紧”手中的线,掌握好思维的方向,引导学生科学的创新,而不是像无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
但是,在引导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敢于放出手中的线,放开手脚,给学生创造广阔的思维天地。我在引导学生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实验要求将玻璃板垂直桌面放置,但学校实验室没有固定玻璃用的支架,而这个实验我准备做分组实验。本来,我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器材,这时,正好一名学生过来请教问题,顺便对我说了句:“老师,这个我也会做。”这句话提醒了我,怎么不让学生自己制作呢?正好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于是我就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了小组作业:自制桌面上垂直固定玻璃板的器材。我给学生讲解清楚了实验的要求,使学生对器材的要求有了基本的掌握。几天后,各小组都带来了自己的作品。学生制作的教具有的使用起来效果不是太好,而有的制作得相当好。于是,我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出谋划策,将作品进行改进、完善。学生在互相评比、讨论、改进的过程中,动手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结果,分组实验时使用效果相当好,学生用自己制作的教具进行实验,兴趣也特别的高涨,整个实验进行得十分顺利。这样,通过课前“自制教具”这一环节的设置,各小组同学在思考、设计过程中,运用自身积累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动手能力,培养了创新思维。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有意识地锻炼了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由此可见,教师要相信学生的动手能力,给学生创设广阔的平台,让学生的创造才华得以展示。
二、拓展延伸放长线
探究无止境。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延伸所获取的知识,并向知识与技能的深度、广度作更进一步的探索。我在讲授“热机”这节课时,在引导学生探究完“四冲程热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后,向学生提出如下探究课题:热机还能开多久?如何让热机开得更久?请你设计出未来世界的热机。这一探究问题的设置,主要是延伸到下一章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由于地球上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的短缺,热机的大规模广泛应用,使得人类不得不开始考虑热机的使用年限问题。但是随着人类的进步与社会发展,我们已离不开热机,那么要想解决这一问题,人类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开发新能源,随之而来的任务就是改善热机内部构造,使其能适应新能源的需要。《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这一章知识较易理解,所以完全可以放手交给学生,让学生感到这一问题的挑战性,激发学生创新热情,同时让学生产生利用现有科学技术解决人类生存问题的使命感,深刻体会创新的重要意义。于是,我在引导学生自学下一章知识的基础之上,利用前后章节知识的融会贯通,畅想未来世界的理想能源和热机的新型结构,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创了广阔的天地。这种课外实验既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又拓展了知识面,让学生在课外探索的过程中思维走向深入。由此可见,在广泛开展新课改的今天,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敢于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敢于放长线,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创新思维飞跃到新的高度。
国际风筝节放飞北京上空 篇4
本届国际风筝节由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体育总会、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丰台区人民政府和通州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北京市体育总会秘书处、北京市风筝协会、丰台区和通州区相关单位联合承办,活动以“放飞梦想、助力申奥”主题,为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营造氛围,向国内外友人传递北京人民对冬奥会的期盼和美好愿景。
风筝是交流的使者,它连结着友谊,寄托的人们美好的希望,为进一步推动北京风筝和国际风筝组织间的交流,为北京申办冬奥加油助威,本届风筝节将在北京的丰台园博园和通州奥体公园分两站举办。来自美国、法国、瑞典、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波兰、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泰国等13个国家及香港、澳门、台湾三地的22个风筝代表及国内17个省市18个代表队的300余名风筝爱好者将参加两站的活动,驻京使领馆、外资机构、外国专家、留学生代表200余人应邀出席活动。与会人员共同进行风筝放飞、互动交流活动,风筝节期间还组织了北京传统风筝展览、展示,20余名北京风筝传承人在展示现场传授风筝制作技艺,向中外友人介绍北京风筝的传统、历史,交流互动引起了中外友人的极大兴趣,通过展示、制作和交流,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风筝文化,加强国际、国内风筝爱好者的交流。
风筝是北京历史文化遗产,是老北京传统节日娱乐工具,是老百姓最喜爱的室外健身项目,春季是北京放飞风筝的最佳季节,每到这个时节,男女老少都会到室外进行放飞活动。北京风筝代表作是扎燕风筝。近年来又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不少名家新手,在风筝的制作上各有千秋,有的擅长扎制巨型风筝,如长达90米、120节的巨龙;有的擅长扎制小巧玲珑的风筝,如仅几厘米的小掌燕等。风筝在国际国内有很高的声誉,尤其是风筝传承人制作的传统风筝在国际风筝展示中都会得到极高的赞誉。为提高风筝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推动风筝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普及,推进北京与世界各地风筝爱好者的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
我是妻子放飞的风筝 篇5
穷则思变。1993年,我漂洋过海,去美国做卡车代理生意。3年后,我带着一笔钱回到了北京。我实现了出国前对妻子的承诺,我们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买了房子,还添置了一辆二手车。我感到满足了。尽管妻子还风风火火地在外面拍戏,我却和北京的大老爷们一样,过起了安逸闲适的生活,每天不是趿着拖鞋穿着背心短裤坐在院子里侃大山,就是去公园里听京戏、遛鸟,与一帮老爷子谈古论今。
那时我才三十出头,我的不求上进,虽令妻子心生不满,但她为了不伤我的自尊,从来没有数落过我。那天,怀孕已4个月的妻子要去外地拍戏,我劝她在家里安心养胎。她认真地对我说:“你挣的钱早就花得差不多了,孩子出生后花钱的地方多着呢,我得把这个家撑起来呀!”
妻子的话很轻很轻,却是那么悲壮,像鞭子一样抽打着我。我感到深深的羞愧,养家应该是男人的责任和义务,把这样的重担推给女人,那是懦夫。一夜的辗转难眠后,我对妻子说:“放心吧,有我呢,我会为你和孩子撑起一片天空!”妻子笑了,但我看见她的眼里有亮晶晶的东西在闪动。
因为读书时有过配音的经历,我开始去影视中心和剧组毛遂自荐做配音演员。短短3年多时间,我用千变万化的声音,在700多部影视剧中塑造性格迥异的众多人物形象。
然而,一天天一年年地从事着这种幕后工作,眼见与自己同龄的演员在荧屏上叱咤风云,我心里涌满酸酸涩涩的味道。我叹息着对妻子说:“从表演系毕业到现在,我几乎没有拍过戏,这对一个科班出身的演员来说是多么残忍。”妻子鼓励我:“能在中戏表演系毕业,本身就证明你有表演才能,你又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为什么不尝试着拍戏?”一番话,搅动了我内心深处沉睡已久的表演欲望。
我开始到剧组跑龙套。没有台词的群众演员角色也不放过,什么悲剧、正剧、喜剧都演过。
我和妻子不停地在外面拍戏,家成了旅馆,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的女儿对我们越来越陌生。要让家庭正常运转起来,得有一方做出牺牲。为了成全我,妻子选择了退居幕后,这让我百感交集。贤惠善良的妻子,无论我身处逆境顺境,她都用女性特有的坚强和隐忍支持我、温暖我,给我的生命注入信心和勇气。整整7年时间,我没有演过男主角,这不免让我心灰意冷。细心的妻子窥破了我的心事。2005年冬天,妻子买来一盆君子兰,边浇花边对我说:“这盆花现在还是幼苗,它要长大、要含苞怒放,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现在的你啊,就像这盆君子兰,要成功还需要积累和沉淀。”
妻子富含哲理的话让我陷入沉思。是的,要成功需要积累,需要机会,只要认真对待每一个角色,会有水到渠成那一天。机会终于来了。2006年初拿到《集结号》的剧本時,我被里面那些战士生死相依的兄弟情感动得热血沸腾。在妻子的鼓励下,我第一次向名导演冯小刚提出要演男一号。
《集结号》成了我演艺事业的分水岭,找我拍戏的多了,我比以前更忙了,获奖也越来越多。
蓦然回首,从幕后的配音演员,到影视剧中的绿叶再到现在获得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我足足走了20年,如此之久的坚持和等待,全因有妻子陪伴。我就像妻子放飞的一只风筝,无论飞多高、飞多远,都离不开她手中的那根线。
放飞风筝放飞心情 篇6
一、抓有效切入, 激思维之泉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一篇课文, 从何处入手, 怎样选择一个恰当的切入点, 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也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特别注重的问题, 因为切入点恰当与否、准确与否, 将直接决定学生学习语文的质量。一个好的切入点, 就像文章的一扇窗户, 透过这个窗口可窥见到全文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教学中如果能以此为训练点, 就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理想的风筝》一课的教学目标是感受人物形象, 感悟人物品质, 理解“理想的风筝”真正的内涵。这篇文章有很多“看点”, 似乎也都可以作为教学的切入点、着力点, 如这句“刘老师啊, 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你……”这个句子是直抒胸臆的句子, 以此为切入点, 但也无妨。但再细细想想, 这句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 理解并没有难度, 学生自己能读懂的句子、内容, 教师可以选择略讲, 甚至不讲。所以李老师选择的是这句:“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 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 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一来这个句子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难度, 二来这一句也最能体现刘老师放飞的不单是自己生命的风筝, 更是一个个学生生命里的风筝, 照应课题, 突出主旨。并将课文的重点, 即“谈残腿”“写板书”“放风筝”三个板块置于这根主线下, 让重点分散于课中, 通过四个环节:一、回顾课文, 激情;二、品味细节, 感受人物;三、品味心声, 升华“风筝”;四、拓展延伸, 放飞“思念”, 环环相扣, 丝丝入扣, 让课趋于散而不乱, 逐层渐进, 走近人物。
二、抓关键词句, 拨情感之弦
每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中都有咀嚼不尽的精华, 语文课应当引导学生咬进文字的深层, 嚼出那微妙的滋味, 组织学生品味文字、品味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品味作者的表达方法与表达效果。但如果每个词语都抓, 一堂课仅40分钟, 势必导致蜻蜓点水, 事倍功半。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要重要善于捕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句。
李老师在“抓住细节, 感悟人物”这一环节中, 抓住“谈残腿”中的“笑”“泛”, “写板书”中的“转”, “放风筝”中的“漾”, 引导学生品词读句, 使刘老师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越来越丰满。
如“转“字的引导:
师:为了写刘老师板书, 作者具体写了他哪几个动作?
(学生交流圈出动作的词语, “撑地”“离地”“一转”“转向”“写”“转向”等) 。
师:为了写一次板书, 刘老师竟要做上六个艰难的动作, 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刘老师太不容易了。
生:刘老师很辛苦。
师: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 一天不知要这样转多少次!你又体会到什么?
师:那一年呢?年复一年呢?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一位坚强的老师, 他在他平凡的岗位上, 演绎着别样的精彩。
师:对, 刘老师的坚强都体现在这一次次的旋转中了, 这是多么令人难忘的旋转呀!谁来读一读?
师:我觉得刘老师面前的不是讲台, 而是一个舞台, 在这个生命的舞台上, 在苏叔阳的眼里, 刘老师不是在板书, 是在舞蹈!如果给这样的舞蹈取个名字, 那就是一曲———生命之舞!让我们共同记住这最美的舞蹈。 (齐读第5自然段)
这个片段中, 李老师先引导学生找出写刘老师板书的动作, 感悟刘老师写板书的艰难。随后, 重点落实在一个“转”字上, “一天”“一年”“年复一年”引导学生去想象、去感受, 层层深入, 拨动学生情感之弦, 从而让学生自然、真切的感受和体会到刘老师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
三、抓适度拓展, 升内涵之魂
“拓展”是由语文课内向课外的适当延伸, 它是一种迁移教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的拓展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堂文本教学内容, 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训练思维, 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长文短教, 要做减法, 也要做加法, 那就是抓适度的拓展。
课尾声部分, 通过“笑谈残腿”“旋转板书”“放飞风筝”三个细节的学习, 学生已积淀了一定的情感, 此时李老师将苏叔阳的生平资料适时引入课堂, 将他的人生阅历与刘老师的“风筝”紧紧联合, 让学生感受到在作者的生命中, 曾经遭遇的坎坷和心酸, 使学生心灵受到强烈地震撼。最后学生很自然地呼唤出“刘老师啊, 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你……”至此, 把学生的情感又推向了一个高潮。
课堂教学是门艺术, 在李老师的课堂上, 我们看到学生的思维被激活, 情感被激荡, 个性得以张扬。我想, 李老师高超的“课堂放飞”艺术, 源自她对文本的深入到位的解读, 特级教师薛法根曾说过:“教师解读文本有多深, 他的学生就能在课堂上走多远。”假如把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喻为我们拽在手中的那根线, 如何松紧有度, 如何收放自如, 只要我们基于儿童本位, 深入解读文本, 那我们的“风筝”也一定能飞得稳、飞得高、飞得远。
摘要:一节好的课, 就如放风筝一般, 创设一个螺旋形上升的梯度, 扶摇直上, 不断领略前行的风景。近日, 聆听了学校李老师执教的这节《理想的风筝》, 我感受到了李老师高超的“放飞”水平。《理想的风筝》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 它以传情的笔触, 回忆了刘老师“谈腿疾、写板书、放飞筝”的三件往事, 细腻地刻画写了一位残疾教师的形象:他时时兢兢业业、处处自强不息。抒发了作者对刘老师深深思念之情。
关键词:长文短教,理想课堂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课堂互动”研究:意蕴与课题[J].教育研究, 2010 (10) .
营造生态课堂 放飞快乐心情 篇7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 我深感肩上所承担的责任是那么重大,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开始, 是孩子们系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第一步。因此, 我一直致力于为学生构建绿色的生态课堂, 我和学生之间不再是“征服与被征服”, 而是信任和和平的关系, 我们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共同创设自由对话的“心理场”。因此, 我们的数学教学, 必须克服教师满堂讲, 学生被动听, 少数学生参加学习活动, 多数学生陪坐的倾向, 要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 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以构建真正的生态数学课堂。
一、创设情境, 提供生态课堂有效生成环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置身于生动的教学情境时,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又能促使学生各种智力因素的发挥。“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 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深厚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 它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因此, 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激励因素。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可用创设疑问、谜语、故事、歌诀、直观演示、操作、游戏、巧设“陷阱”、设计“障碍”等途径创设有效情境, 促成学生自主参与各种学习活动, 努力为学生积极思维创造条件, 使教学过程始终对学生有一份吸引力, 吸引他们主动去探索问题, 发现规律, 促使生态课堂的有效生成。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 我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个同学所分到的苹果的个数: (1) 有8个苹果, 平均分给2个同学。 (2) 有6个苹果, 平均分给3个同学。 (3) 有1个苹果, 平均分给2个同学。当第三小题出示后, 本来兴奋的学生, 这时个个面带不解的神情, 无所适从。此时学生的思路受到阻碍, 想早点知道“谜底”, 随着教师的导入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自然而然主动参与到本节课的学习活动过程中来。
二、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保证生态课堂的有效生成
课堂教学是一种关系, 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往。建立合作、融洽、民主、和谐的课堂人际关系, 能保证生态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有效生成。师生关系是学校课堂的主要人际关系, 应该是平等和谐、教学相长的关系。师生关系是否融洽、和谐直接影响着生态课堂的生成, 影响着教学的成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以形象生动的语言、风趣幽默的讲解、充满科学美的逻辑推理, 诱发学生探索未知的欲望, 为学生建立一种宽松、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才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 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同时保证生态课堂的有效生成。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人际关系不仅仅是师生的关系, 还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一个团结向上、凝集力强的课堂教学环境能够很好地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作为一名数学教师, 要协调课堂中学生之间的关系, 帮助学生彼此友爱与互助, 乐于一起探索学习, 共同分享学习的乐趣与收获。
三、设计有效探究学习活动, 促使生态课堂的有效生成
设计有效的探究性学习活动, 是实施探究性学习活动, 提高探究性学习效果的重要方面, 也是促使生态数学课堂有效生成的重要手段。那如何才能设计出有效的探究学习活动呢?我有以下看法。
(一) 创设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
如教学长方形的特征, 有的教师习惯于先让学生沿着长边对折, 量一量, 得出结论;再沿着宽边折一折, 量一量, 得出结论。这种教学表面上看似乎全体参与, 全体动手, 实质上是让学生按教师设计好的步子一步一步走到终点的。这种流于表面的浅层参与, 难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热情。如果让学生自己想办法, 看一看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就给全体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 他们会从不同角度, 用不同方法得出结论的, 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扶得过多, 只会培养学生思维的惰性, 不利于学生自主参与意识的培养。
(二) 提供让全体学生参与的时机
一般应当在做好铺垫, 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处尝试解答新知识, 使所有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果子, 享受成功的喜悦, 继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下面的学习。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活动。在教学中, 能让全体学生动手、动口的就不让部分人代替, 能让多数人动口、动手的就不让少数人或个别人代替。要使全体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 就要把握好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学习状态, 教师心中要时时想到“学困生”, 不但要给他们多吃偏饭的机会, 还要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例如, 课堂批改, 重点批改学困生的作业;小组议论, 安排学困生先发言;课堂提问, 优先考虑让学困生回答力所能及的问题等。对他们的每个微小进步及时予以鼓励, 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总之, 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 提供主动发展的空间, 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 从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使生态课堂时时体现, 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得到提高。
(三) 精心设计问题, 促使学生“真正”互动
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互动, 共同发展的”。教师和学生是人格平等的主体, 双方相互作用、互相影响构成了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教师在这个共同体中是平等的, 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只有让学生生活在真正互动生态课堂中, 智慧的火花才会迸射。学生的参与是积极的, 思维是活跃的, 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 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有效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同时, 也培养学生一些良好习惯的养成, 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我爱我的学生, 我时常自我反省, 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 我喜欢跟他们围坐在一起, 谈天说地。有一次, 我在教室和孩子们高兴地交谈着, 突然张瑜对我说:“杨老师, 我从你的课中学会了自信, 我比以前更喜欢数学了!”旁边的一个小男孩说:“老师, 原来也可以这样学数学, 我喜欢这样的课堂, 我真希望我每天都可以当小老师。”慢慢地, 在学生们对我投以羡慕和敬佩的目光时, 我倍感欣慰与自豪, 然而我又是何等地羡慕他们。在新课程下, 他们尽情张扬着自己的个性, 放飞着美丽的心灵。家长喜悦的心情, 放心的眼神, 我看见了, 也感觉到了, 我的心开始快乐, 我的心开始无悔, 我开始相信自己的选择!感受着学生学习数学的愉快, 我真的感受到了一种淡淡的, 但是又特别甜蜜的幸福。
摘要:只有在这样的“生态”课堂上, 学生的思维才不会受到压抑, 不同的声音才会产生, 不同的观点才得以自由绽放;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情感愉悦的课堂, 学生的情感得以舒展, 个性得以张扬, 生命的潜能才会不断的开发, 创新能力之花才能在数学课堂教学这块沃土上结出丰硕之果。
制作放飞风筝 益我身心健康 篇8
离休以后,我对风筝仍怀“旧情”,拜师求艺学会制作沙燕风筝。如今,做风筝和放风筝已成我生活中最大的乐趣。二十年来,这一爱好给我带来了最大幸福———身心健康。
制作风筝其乐无穷,自己动手制作风筝也能起健身作用。制作风筝离不开手指的运动,可经常锻炼手指的灵巧性,增强大脑与手指之间的信息传递,能起到开发智力、强身健体的良好效果。风筝制作包括设计、绑框架、裱糊、装饰、拴中线五个工艺步骤,每一道工序都要求制作细心、准确。若想自制一只理想的风筝,除了动手,还得动脑,手脑并用自如得经过相当时间磨练才能成功。风筝与健康的关系就不言而喻了。
放风筝有益健康,古人早已知晓。祖国医学认为,放风筝能解除心脾燥热,疏通气血。现代医学证明,放风筝对高血压、神经衰弱等慢性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放风筝融娱乐和运动为一体,能起到自我调节情绪的作用。阳光明媚的日子来到草地上,和煦的风儿轻轻把你的风筝托上云端,手牵细线遥望蓝天白云中的风筝自由自在飘荡,不知不觉自己好像也腾空而起无比畅快,整个世界也随之变得更加美好,真可谓心旷神怡。
我现在已逾古稀之年,每年一次全面体检,各项检查结果都正常,平时难得“拜访”保健科医生,这不能不归功于风筝对我的恩惠。
“碧空万里白云飘,纸鹞扶我上九霄。忘却红尘烦琐事,神怡心旷乐逍遥。”随意而成的这四句诗,是我的体会和心情。老年朋友不妨也来试试,用做风筝放风筝来健康身心。
(责编 冯春富)
【放飞风筝放飞心情】推荐阅读:
放飞梦想放飞希望放活动方案风筝比赛09-06
理想的风筝给学生放飞09-26
4月-放飞梦想---手绘风筝10-03
未曾放飞的风筝作文700字05-21
“牵手春天、放飞梦想”亲子风筝节活动方案06-01
中考语文作文素材800字:放飞勇敢的风筝10-06
放飞心情10-25
畅谈烦恼 放飞心情 非凡感悟10-05
释放压力放飞心情心理活动周的活动方案05-28
五一劳动节祝福短信:放飞心情的好机会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