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的调查与评价(精选8篇)
土地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篇1
土壤与土地资源调查
第一章
1.工作底图:绘制土壤图的地形与遥感资料。
2.土壤草图:前提必须是在土壤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用线划符号,通过制图综合,把测区土壤类型以及分布状况锁链成平面图。
比例尺的种类、特点(适用范围),影响因素?
① 详测比例尺1:200-5000适用于小型农、林、牧试验场、试验区林级调查工作。制图单位: 变种。②大比例尺1:1万-2.5万 适用于国营农场、乡镇、县级调查工作。制图单位:土种、变种或其复区 ③中比例尺 1:5万-20万 只用于县、市级中等河流流域。制图单元:土种或其复区④小比例尺<1:20万 适用于省级、全国级、大河流流域。制图单元:亚类或土属的复区
影响因素:①农业用地方式: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②地形切割程度和土壤复杂状况③ 调查面积大小
怎样选择工作底图?
① 外出调查之前,需根据调查任务的要求,向测绘部门收集有关比例尺的最新地形图。② 每幅相同图件至少要准备双份,供草侧和清绘使用。③为报据规程的具体要求准备好地形图,还需要了解各级不同比例尺地形图的特点及我国地形图的分幅编号,以及侧图单位、方法和 时间,以把握住图件的质量。
准备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一)工作计划的制定:
1、确定调查任务
2、调查底图比例尺的确定
3、组织调查队伍
4、拟定工作计划
(二)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1、自然成土因素的收集
2、农业生产资料的收集
3、土壤资料的收集
4、资料的分析
(三)调查物质的准备:
1、图件的准备
2、遥感资料的准备3调查工具的准备
第二章
各成土因素需研究的内容和调查方法是什么?
1.地形因素研究: I)按形态特征划分的地形类型:山地、丘陵、平原。2)按成因划分的地形类型:流水地形、波浪作用地形、重力作用地形、岩溶作用地形、风沙地形与黄土地形。冰 川地形。
研究方法:1.现有地形地貌资料的收集和分析2.进行地形图和遥感影像的分析3.典型的地貌类型调查和描述4.绘制综合断面示意图5.地形素描6.摄影方法7.新构造运动对地形影响的分析.2.母质研究:I)按风化壳类型划分:碎屑风化壳、碳放盐风化壳、硅铝型风化壳、富铝风化壳、含盐风化壳、还原系列2)按形成类型划分:残疾物、坡积物、洪积物、冲击物、湖积物、风积物、滨海沉积物、冰渍物 3)按成土母质分类:酸性结晶岩类风化物、中型结晶岩类风化物、基性结晶岩类风化物、石英岩类风化物、泥质盐类风化物、碳酸盐类风化物、红砂岩类风化物、基性结晶盐类风化物、紫色砂岩类风化物、紫色泥岩类风化物、炭质岩类风化物、第四纪红色粘土物质、第四纪黄土物质、洪积物、河流冲积物、湖积物、海积物、风化物质、泥炭物质。
研究方法:1首先查阅调查地区的地质资料及图件2确定成土母质的成因类型3.进行地层分析。4.研究成土母质的化学属性、岩石学属性和矿物学属性,5.了解母质的机械组成及其分层性
3.气候因素研究: 1)近代气候:光、温度、水。2)古气候:上新世、早更新世、晚更新世、全新世.研究方法:1.地理景观研究法2.小区域气候观察法3.土壤剖面形态景观及物质的地球化学迁移研究法4.指标分析法。
4.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研究:1)地表水:河流流域、河流2)地下水;地下水埋深等级划分:
深位地下水、中位地下水、高位地下水、地下水质类型划分:矿化度分级、地下水矿化类型 划分3)泉水:升泉、降泉。研究方法:1将地表水、地下水和地貌学统一起来进行研究2.研究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补给或排泄关系3.水文资料的收集4.径流特征的收集5.结合地貌研究潜水的补给和排泄条件6.确定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土壤影响的强度7.观测地下潜水的矿化成分、矿化度和地下潜水的埋深.5.生物因素的研究:植物:植物景计量、化学成分不同、指示植物、农作物长势。动物、微生 物。研究方法:1.植物的野外调查法2.土壤动物研究法3.土壤微生物研究法4.土坡生物综合研究法。
6.人为活动调研:非农业性建设对土壤的影响(如开矿、旅游区建设)、农田基本建设对土壤的影响、农业技术措施对土壤的影响(耕作、施肥)。研究方法:I群众调查2.区域对比法(选用两个条件相似的测区比较)3.对比法(本区域内不同年份的比较).用辩证的观点对成土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井举例说明?
I.在某一个特定地区对土壤的影响总有一个起主导作用,其它处于从属地位.例如:黄泛平原区的碱化土、碱土和盐土系列,主要受水文地质条件所支配,在含有不同盐分组成的情况下,便形成不同形制的盐渍土。
2.区域景观中任何一个因素对土壤的影响都不是孤立的,各因素间都是相交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当某一个因素发生变化时就会引起其他因索变化。
例如:地表水、地下水与气候、地貌等景观因素的关系。地表水和地下潜水不仅是一定气候和地貌条件的综合反映,也是一定气候条件下区城地貌的塑造者。因此.必须将这些水体作为景观因素的组成部分来研究。
3.区域景观中各因素及土壤本身都不是静止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例如:地形发育对土壤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形响。由于地壳的上升或下降,不仅影响土壤的浸蚀和堆积过程,同时引起水文、植被等一系列变化,其结果是 改变了成土的方向,形成了新的土壤类型。
第三章
1、土壤剖面:指用来观察描述土壤的垂直切面。
2、单个土体:指我们能对之进行描述和采样从而能据以鉴定出某一土壤的特性和排列以及一系列特性变异的最小土体。
3、聚合土体:指在土体构型中具基本上相似的发生层的组合和排列的最小单位的土体。
4、主要剖面:为全面研究土壤形态特征与成土条件和改良利用特点之间关系的剖面。
5、检查剖面:为检查主要剖面土壤属性的变异程度和稳定性而设置的剖面。
6、定界剖面:为确定土壤边界而设置的土壤剖面。
7、土层:是土壤剖面中与地表大致平行的一些层次。
8、土壤发生层:经过成土过程形成的土层。
9、土壤发生型:土壤剖面的发生发育类型,是发生学土层的组合形式,是划分土壤高级分类单元的标志。
10、土体构型:在土壤范围内共有各种性质和形态的土层相互组合状况,且具有质和量的指
标,用以确定基本分类单元。
11、诊断层:经过一定的成图过程在剖面上发育而成能鉴定土壤类型特征标志的层次。
12、障碍层:对土壤利用和作物生长有特殊影响的土层。
怎样设置土壤剖面和工作路线?
土壤剖面点设置
(一)常规布点法:①中小比例尺剖面点设置:路线询查应考虑大中地貌类型,主要例面② 大比例尺的剖面点设置:应综合考虑大中小地貌,应注意微小地形的变化
(二)统计抽样法
工作路线的设置
工作路线:调查时所需要的路线
原则:用最短的距离穿过不同的地貌单元和地理景观,平原区要垂直穿过河流和水渠,山区要垂直穿过分水岭,应避免少走重复路,中小比例尺调查应注意间距
怎样用罗盘进行定点标图?
定向:罗盘仪,指针指向N,S极
定点(标图),交汇法,极坐标法、地物追踪法
①交汇法:前方交汇和后方交汇(选择两个地物点,角小于90度)通视条件好的地方使用 ②极坐标法:在通视条件差,无明显地物的情况下使用(根据地物的相对位置)选一个地物点:距离
③地物追踪法(多用于平原区)
土壤剖面描述的内容及方法是什么?
地表描述①地形 名称如山坡应记录(地形、坡长、坡向一用罗盘仪,读N针)
②母质 母质名称(沉淀物,坡积物,母质的特征)
③土壤的侵蚀及排水状况:侵蚀的类型、程度,排水状况(易/不易)
④植被与农业利用:群落植被,指示植被,农作物的种类,产量
土壤形态要素及其描述土壤颜色(反映土壤的物质组成和形成环境)
常用方法:目力描述,目力比色,比色计
为什么分折土壤生产特性要有地理和物理观点?
任何一种土壤利用与生产评价决不仅限于土壤本身,它与四周的生态环境条件是分不开的。例如:蒙金土土体结构类型在华北和西北的半湿润、半干早地区,它土体的水分保持起了重要的作用,是一种很好的土体构型。但是,同样上砂下粘的土体构型出现在南方多雨的土壤中就成为一种不良的土体料构型。
第四章
土壤组合制图: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土壤类型由于比例尺的限制,每种土壤类型都不够上图面积,把这些无法单独构成图斑的类型合并在一起作为一个制图单元勾出,这样就形成了土壤组合制图。
土壤复区:在大比例尺制图中,与微地形相联系的不同土壤类型的斑块,呈镶嵌状分布,有规律更替的区域。
土壤复域:在中小比例尺制图中,与中地形相联系的不同土壤类型斑块,呈镶嵌状分布,有规律更替的区域。
大比例尺制图概查的任务是什么?
①了解和掌握测区的自然特点和农业生产情况
②了解测区的主要土壤类型及分布规律,拟定出初步的工作分类系统和制图单位
③制定详查的工作计划和技术操作规程
④检查工作底图的实用性,且提出补测内容
⑤如果使用航片,要建立航片影响判读标志
试述大中小比例尺制图的方法,并找出其异同点?
中小比例尺调查主要靠推侧,制图单位以高级分类为主,结合典型区调查,比例尺越小,(线路间距越宽)制图方法:线路调查法、放射调查法
大比例尺制图方法:对调查地区进行概括性的调查,任调查区内选择一、二条路线进行调查其土壤剖面等,成土条件,土壤状况,景观条件
土壤边界与成土条件的关系?
①地形与土壤边界:(一般情况下不能垂直于等高线)
垂直等高线(区分阴阳坡,母质类型)
平原区应注意河流,在制图中不能有直线,垂角
②母质类型与土坡边界:断层,褶皱
平原区应注意土体构型(河流的摆动引起层次多变化复杂)
③植被类型与土壤边界关系:指示植被,植物的长势情况
④农业利用方式与土壤边界关系:耕作方式的不同,类型不同
第五章
怎样勾绘航片的工作面积,意义何在?
航片判读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试述应用遥感资料进行土壤调查的方法步骤?
①准备工作 ②野外概查与建标 ③室内预判 ④野外检查验证与调绘 ⑤成图与总结
第六章
室内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①料的审核整理(标本,记载表、土壤草图、评土比土、拼图补测)②组织分析化验 ③ 土壤图及其他图件绘制④编写工作报告
评土比土的意义何在?17
4全面比较各土壤类型之间的异同,是否出现“同土异名,异土同名”的现象。
通过评土比土,能够使野外资料和分析结果同群众生产经验结合起来,充实调查内容,加深对土壤类型分布、特性和生产问题的认识,为编写调查报告及成果应用奠定基础。土壤草图需审查哪些方面?
① 审查土壤界限 ②审查草图应有的内容 ③拼图 ④拼图补测
第七章
土地:是包括气候、地貌、土壤、水文、植被等各种自然因素在内的自然综合体,同时也包括人类活动的作用和影响。
土地资源:在一定技术条件下一定时间内可以被人类利用的土地。
土地类型:景观形态特征和土地性质相对一致的一系列空间单元。
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相同的土地资源单元。
土地资源类型:指土地自然属性相对均一且利用价值和利用功能一致的土地单元的集合.土地自然属性:是自然地理因素相互作用和制约的结果、赋予土地的固有特性.土地社会经济属性:是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赋予土地的新的特性的综合.土地构成要素是?气候要素、地学要素、土壤要素、生物要素、社会经济要素
土地资源调查的一般程序?
(一)准备工作:1组织专业队伍 2制定工作计划 3调查资料准备 4工具、材料准备
(二)外业调绘:1线路勘察2制定工作分类系统3室内预判4地类调绘5补侧6样区调绘验证
(三)内业工作:1转会工作2量算面积3编图与图面整饰4成果整理
(四)检查验收
土地利用调查中外业调绘的一般方法?
①选好站立点(地势高,视野开阔)②确定调绘底图的方位③对底图进行判读(判读方法:由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先易后难,抓住明显地形特征和影像特征,同时边走边判读,判读结果在图上标识出来)④补侧(对一些新增地物随时及时补侧)⑤调绘整饰(当日调绘当日清理)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三种方法和技术方案?
(一)利用1:1万的影像图进行动态监测①按规范要求编制影像图②把影像图和土地详查图进行对比分析,把变化地类用铅笔勾出③野外检查验证④对新地类界进行整饰并修编现状图,在图上注明动态监侧的时间⑤量算变更土地面积
(二)利用航片进行动态监测①放大航摄影片至1:1万②在新航偏上要调绘地类界,按1:1万的详查图比较③野外检查④修编土地利用现状图⑤量算变更土地面积
(三)利用“3S”技术进行动态监测①购买近期高分辨率卫星图像②构建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的数据库③进行卫星图像处理④对处理图像与数据库当中矢量数据进行叠加,形成矢量栅格影像图⑤在新的影像图中勾绘出变化地类⑥外业对图斑边界进行GPS定位⑦内业处理,建立土地利用变更的数据库.县级土地利用现状图编制过程?
(一)设计:①明确地图的用途和要求②收集整理编图资料③要对本县地理特征和土地利用现状的特点进行研究④确定地图的内容
(二)地图编绘:①确定地图的数学基础②转绘地图的内容③编绘地图内容的各要素④进行接边
(三)地图清绘:
(四)出版:
土地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篇2
近些年, 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能源需求都在急剧增加。在未来的能源系统中, 生物质能源处于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温室效应, 保障能源安全, 与此同时也带来了经济和生态效益。能源植物通常是指那些利用光能效率高, 具有合成较高还原性烃的能力, 可以产生接近石油成分和可替代石油使用的产品的植物以及富含油脂、糖类、淀粉类、纤维素等的植物。小麦、玉米等也可以作为能源植物被利用, 然而与“不与粮争地, 不与人争粮”的原则相悖。象草作为新一代的生物质能源资源, 不与粮争地, 不与人争粮, 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中国存在着大量的边际土地, 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 却适宜环境适宜能力强的能源植物。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中国边际土地资源的分布状况、质量等级、以及适宜种植能源作物的边际土地的面积。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为中国发展象草提供科学性的指导意见, 还可以为其他能源植物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的土地利用数据来自中国科学院土地利用/覆被数据集, 研究中采用的高程数据来自全国1∶100万数字高程模型, 并基于该数据利用GIS软件进行相应处理, 获得全国1 000m×1 000m格网的平均坡度信息。本研究采用的气象数据包括温度数据和水分条件数据, 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格网系列数据集。
二、边际土地界定
中国边际土地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宜农土地后备资源, 大都分布在远郊山区, 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土壤基质缺失, 有机质严重不足, 土壤保水能力差, 作物很难生长, 不适于种植粮食作物;二是因工矿生产建设挖损、塌陷、压占而废弃的土地。按照中东部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分类系统分类标准[1]。宜能边际土地包括林地 (疏林地、灌木林地, 保护区除外) 、天然草地 (高覆被草地、中覆被草地、低覆被草地) 、未利用地 (沙地、裸地、沼泽、裸岩、沿海海涂、内陆滩涂, 防洪行洪区、湿地保护区滩地除外) 。
三、象草
(一) 象草的生态适宜性参数
1.温度。象草喜温暖湿润气候, 适应性很广, 耐轻霜, 抗寒能力强。在气温5℃以下时停止生长, 8℃~10℃时生长受抑制, 12℃~14℃时开始生长, 23℃~35℃时生长迅速, 7月平均最低气温15℃, 11月平均最高气温-10℃~22℃, 最干月平均气温-15℃~20℃。
2.降雨。最暖季节降水量400mm~1 000mm, 平均八月降水量100mm~350mm。7月平均降水量100mm~350mm, 平均12月降水量小于100mm。象草具有强大根系, 能深入土层, 耐旱力较强。经30~40天的干旱, 仍能生长, 在特别干旱、高温的季节, 叶片稍有卷缩, 叶尖端有枯死现象, 生长缓慢, 但水分充足时, 很快恢复生长。
3.土壤。象草对土壤要求不严, 沙土、粘土和微酸性土壤均能生长, 抗土壤酸性能力强。但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土壤最为适宜。在贫瘠缺肥的土壤条件下, 象草生长缓慢, 茎细弱, 分蘖少, 叶片短小, 色黄, 产量低。象草再生能力强, 生长迅速, 故对肥料要求较高, 需施用大量有机肥和氮肥。
(二) 象草的市场方向及生态效益
1.动物的优良牧草。象草茎秆粗高、含糖量大、含粗蛋白10.8%, 粗脂肪1.97%, 粗纤维33.1%。适口性好, 营养价值高, 是野生和家养动物的良好牧草。每天可轮割一次, 每hm2可饲养奶牛15头。用来喂鱼, 每半个月可轮割一次, 每hm2可饲养2hm2水面的草鱼。
2.重要的造纸业原料。象草的纤维长度一般为1.2mm~1.5mm, 比稻草纤维长0.2mm~0.58mm, 比一般阔叶木纤维长0.2mm~0.7mm。象草的纤维含量高, 完全可以与大部分阔叶木和优质草类资源媲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木质原料, 减少对森林树木的砍伐, 保护生态环境。
3.新型的生物质燃料。与传统的生物质原料玉米、油菜相比, 象草对土地的要求相对较低, 在自然条件较差的边际土地上照样可以生长, 不会占用耕地资源。种植1亩甜象草燃料产生的能量可替代2.4桶石油, 1.4Kg干草可替代1Kg煤炭。爱尔兰的科学家们研究出了一种能把象草变成酒精的方法, 这种酒精可用作汽车燃料。使用这种酒精的汽车发动机, 其效率是汽油发动机的80%。1 hm2地的鲜草可生产价值100英镑的酒精[2]
象草生长时会大量吸收二氧化碳, 燃烧时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又会被附近的象草吸收, 因此利用这种能源植物替代煤炭, 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京都议定书》提出的防止全球变暖的目标尽快实现。江西农业大学教授对中国南方红壤坡地种植象草后土壤养分在土壤坡面和坡面上梯度分布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研究表明, 种植了象草的土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有了显著的增加, 比裸地高1.09~5.71倍[3]。
四、结果及讨论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 中国适宜种植象草的边际土地分布呈东北—西南走向。非常适宜及基本适宜种植象草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东南部, 非常适宜区域主要集中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主要集中在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不适宜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及北部地区。西南部区域有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喀拉昆仑山, 地形坡度较大, 不适宜种植象草;西藏、青海、新疆南部以及黑龙江、内蒙古靠近漠河的区域, 年平均气温较低, 达不到象草生长所需的有效积温。西北部地区土壤质地以风沙土为主要的土壤类型, 土壤矿质部分几乎全由细砂颗粒组成, 含水保水能力弱, 不适合能源植物的种植。以降水量为标准进行划分, 秦岭—淮河以南的区域为最适宜区域, 秦岭—淮河以北,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冈底斯山以南的区域为基本适宜区域。400mm等降水量以北的区域为不适宜区域。
从下页图2可以看出, 中国边际土地的主要类型及分布状况。在边际土地中非常适宜和基本适宜的土地利用总量为125.6123×106hm2, 非常适宜种植象草的边际土地面积为15.968×106hm2, 基本适宜的土地面积为109.6443×106hm2。在所有的适宜性边际土地中, 灌木林地占的比重最大, 占有27.18%, 疏林地位居第二, 面积为34.1407×106hm2。高覆盖度草地排在第三位, 占有20.78个百分比。这三种土地利用类型在所有适宜的边际土地中占的比重高达70.48%。其他类型的土地则数量较少。
象草的产量可观, 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于2008—2009年在湖南长沙进行象草种植试点, 在面积为6.7hm2的土地上采用种茎扦插的方式种植象草, 株距和行距分别设定为40cm和50cm, 经过四次的反复试验, 得出新鲜象草的年产值约为210t/hm2, 加工成干象草后的年产值为46.35t/hm2。中国边际土地的面积达125.6123×106hm2, 年产量2.64×108t, 1hm2象草燃料所产生的能力能够代替36桶石油[4], 即使只开发其中的70%, 也相当于31.65×108桶石油, 折合4.32×108t (每t折合7.33桶) , 2012年, 中国石油需求量4.93×108t[5], 如果将边际土地开发出来, 就能满足中国能源的绝大部分需求。
中国的边际土地资源丰富, 开发潜力巨大。政府应该加大开发和投资力度, 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鼓励民间投资, 推进科技进步, 构建一条完整的能源植物发展产业链。
摘要:基于2000年土地利用数据、DEM数据、气象数据、土壤数据等, 根据各种能源作物生长所需的温度、水分、坡度和土壤等环境需求, 采用多因子综合评价法, 对中国适宜生物液体燃料作物发展的土地资源的数量与适宜性进行研究。中国适宜发展象草的边际土地面积是125.6123×106hm2、年产量2.64×108t, 数据可以为区域的生物质能源规划作出指导。
关键词:象草,边际土地,适宜性
参考文献
[1]王静.土地资源遥感监测与评价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2]于丽萍.新能源尿油、酒精草和煤层甲烷[J].能源技术, 2000, (3) :188.
[3]欧阳克蕙, 王堃, 钟华平, 等.红壤坡地种植矮象草后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的变化[C].第四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论文集, 2009:11-15.
[4]象草[EB/OL].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310769.htm.
土地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篇3
关键词:土地资源;土地利用规划;调查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4-95-1
1 土地资源调查与土地利用规划概述
通过土地资源调查和土地利用规划调查能够对一个地域的农业自然资源做出综合评价,从而判断一个地区的自然生产潜力。通过土地资源调查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一个地区的土地资源情况,从而能够更加合理地制定土地资源开发计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现代化的发展角度来说,土地资源调查和土地利用规划工作是基础,通过系统化的全面调查,能够明确各项工作的开展进程。从土地资源的开发角度来看,土地资源调查和规划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土地资源调查是多种农业自然资源的综合,也是最终开展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和前提。
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资源调查的直接应用成果,土地利用规划主要表现在对土地的空间形式、承载方式以及用途等方面综合分析土地的利用目的,从而能够以最佳的结构比例及最佳的组合方式实现土地资源的利用。通过土地资源利用的规划能够增强土地利用的效率,在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避免盲目性,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使得土地利用规划更加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土地利用规划首先要从国家、集体及个人的实际需要出发,其次是要与当前的社会科技水平和经济发达程度相吻合,再次是要综合考虑土地的实际情况,避免过度开发,四是要制定出系统的综合计划并且考虑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措施。
2 土地资源调查与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内容
基于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目标,土地资源调查主要应该包含三个主要内容,分别是首先要明确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其次是要调查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尤其是要对土质进行勘测,再次是要综合调查社会、经济、技术的实际条件和环境。土地资源的基本情况不仅反映了土质情况,还反映了长期以来的社会历史演变,是对生产水平和人类对自然改造的客观反映。从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来看,是要通过调查来了解土地的开发程度,只有基于土地利用现状的土地利用规划才是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现状的具体内容应该从土地利用的结构、土地利用的方式以及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来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途径主要是通过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表来实现的。
土地质量的调查是对土地开发潜力的深入考察,是土地生产能力和综合属性的综合体现,也直接表现了土地各个要素之间的综合特征。土壤的综合质量会直接影响土地利用规划的结果。土地质量调查是土壤本身特性的调查,这与该地域的光、热、水直接相关,不同的光热组合之下会形成不同的土壤特征。土地质量调查还需要对土地类型的相关组合进行描述,分别是对土壤的酸碱度、土壤肥力以及土层的厚度和坡度、高度等进行综合调整。
土地资源调查的第三项内容便是土地利用的社会条件、经济条件以及技术条件的调查,即主要综合考虑土地的周边环境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和调查。社会需要是首先进行土地资源开发的前提条件,土地资源的开发也需要有客观的经济和技术条件支持,从供需环境、价格因素以及市场环境等方面综合考虑土地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和价值。总之,通过土地资源调查能够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依据、奠定基础,是土地资源开发的关键和前提。
3 土地资源调查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应用意义
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生存的空间日渐狭小,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也更进一步地凸显出来。土地资源的研究开发起源相对来说比较晚,从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来看,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成果,因此使得土地资源调查工作的开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但土地资源的开发和研究终究会是一个长期性的持续工作,必然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土地资源调查和土地利用规划调查的应用目的是明确的,其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土地资源调查能够对一个地区的土地资源状况作出评价,并且要结合当地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技术等多种因素对自然资源进行综合考虑。土地资源调查与其他自然资源调查是相辅相成的,共同组成了一个系统,是国家规划资源配置重大决策的关键性依据。土地资源调查与土地利用规划之间也具有直接的联系,土地资源调查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基于土地调查的土地利用规划才是符合实际应用情况的,才能因地制宜。土地资源调查和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查能够减少在土地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决策性失误,避免出现过度开垦或资源利用不合理,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破坏自然环境的情况。
参考文献
[1] 周步国.务实创新,开创国土工作新局面[J].金山,2011,(7).
[2] 曹明德,黄东东.论土地资源生态补偿[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3).
[3] 张睿.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法律规制[D].福州大学,2005.
[4] 胡小健.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编制的若干思考[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集(下册)[C].2004.
土地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篇4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的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切实保护土地资源尽快提高土地调查评价信息化水平,改变传统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方式,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准确、快速地掌握国土资源现状、潜力、变化规律和利用状况,科学规划、配置、合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保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现国土资源决策、管理现代化和服务社会化,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的当务之急,也是必须实现的战略目标。搞好土地资源调查评价信息化既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事关全国大局和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大问题。自八十年代中期,现代信息技术进入我国土地资源管理领域。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土地调查、监测和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有力地推进了我国土地调查监测和评价信息化的发展,同时也使我国土地管理的方式和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土地调查监测与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
(一)遥感技术
遥感作为一种高效获取信息的手段,其蕴涵的信息量丰富、全天候、信息获取周期短和多光谱特性,在我国土地资源调查监测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首先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96利用气象卫星遥感数据,对一些大中城市的土地利用进行 了监测,为国务院出台11号文提供了技术支持。1999年以来,开始采用高分辨率、多时段卫星数据,全面开展了国土资源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工作,并逐步建立起全国的土地遥感监测体系。通过对重点城市建设占用耕地等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为加强土地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同时在2002-2003年,应用TM、ETM和SPOT数据监测环北京地区50个左右县的资源与生态环境状况。
其次,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中得到广泛应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主要以现势性航空、航天正射影像图和地形图为基础调查资料,在与原有土地利用现状图套合对比,并经实地调绘和补充调查,实现对土地利用现状的更新。目前全国许多地方,为了配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已经完成和正在启动以遥感为主要数据源的土地利用更新调查,进一步推进了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调查监测中的广泛应用。
第三,遥感技术在农村产权调查、城市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等工作中得到充分应用。在农村产权调查中利用航空和航天数据,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提高了成果精度,在大多数省份的农村产权调查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城市集约利用潜力评价和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中采用遥感数据辅助调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从总体上,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高分辨率、高光谱遥感以及雷达影像应用于土地资源调查技术日趋成熟。近年来,根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总体要求以及遥感技术的发展水平,开始全面推进利用高分辨率的卫星资料(SPOT5的2.5米遥感数据)开展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 测的工作,2004年采用了QUICKBIRD、IKONOS、SPOT-5 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对国家级开发区进行监测。在项目的进展过程中,通过不断追踪新技术和新方法,促使遥感技术和手段从宏观化向微观化发展,应用水平也在向纵深化发展。同时为了探索高光谱数据在土地动态监测中应用潜力,国土资源部开展高光谱在土地动态遥感监测中试验研究。该研究以成像光谱数据为主要遥感信息源,在现有土地动态遥感监测技术、方法、流程基础上,通过成像光谱技术在土地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形成一套具有较高自动化和定量化程度的土地动态遥感监测技术流程,为国土资源大调查和土地资源管理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
(二)全球定位系统(GPS)
我国GPS技术研究起步于80年代,进入90年代以后,GPS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取得了长足进展。随着差分GPS技术的发展和局部区域差分GPS系统的逐步建立,已取得较为理想的实时定位精度(米级)。GPS具有定位的高度灵活性和高精度、快速度、提供3维坐标、全天候作业、操作简便以及全球连续覆盖等特点,已成为获取现势空间数据的重要手段,也广泛应用于土地资源调查和空间定位数据的采集。
我国土地工作者通过多年试验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合于土地变更调查(检查、抽查)、地籍调查的工作流程。GPS通过选择合适的GPS机型和测量模式, GPS测量精度可完全满足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不同应用层次的精度要求。与常规土地变更调查相比,应用GPS技术进行土 地变更调查可提高调查的精度和效率,节省人力、物力,用于土地变更调查经济上完全可行。GPS测量具有快速、精度高、无需通视、可全天候作业和测量操作简单等优点,效率和精度优于传统方法。此外, GPS测量数据可直接进入GIS系统,避免了传统方法多次转绘、清绘带来的误差。
随着GPS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基于掌上电脑(PDA)和GPS的硬件集成系统在土地野外调查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利用PDA可满足野外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存贮及连续工作的要求,通过注入PDA的土地变更调查软件可实现土地利用图件的实时更新;同时,将GPS卡与数码摄像头(DC)集成到PDA上,利用GPS实现变更图斑的测量,解决变更区域大、形状不规则,周边没有明显地物或控制点情况下需要布设导线控制点进行补测的问题;利用DC对野外实景进行拍摄,可替代野外人工绘制草图的工作。
(三)地理信息系统(GIS)
我国GIS技术研究工作起步于70年代初期,80年代进入应用试验阶段,期间主要是借鉴国外GIS应用经验,采用国外的GIS软件。90年代国内一些科研机构和院校也开始结合国内GIS需求,从引进、消化、吸收起步,着手开发GIS软件,目前国产GIS软件占据国内市场已达到近30%。由于土地调查监测评价数据的空间性,在信息化过程中,需要进行空间数据的输入、处理、管理和输出,必须借助GIS技术才能够实现。
随着GIS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基于不同 GIS平台的各种类型和不同尺度的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相继启动。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对土地利用空间和属性数据描述、分析和表达输出的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已经成为土地资源基础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各级政府对土地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倍加关注的基础工作。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在今后几年中将向着数据标准化,程序规范化、更新制度化、平台网络化、系统集成化、服务社会化的方向发展。
(四)“3S”集成技术
GIS、RS和GPS三者集成利用,构成为整体的、实时的和动态的对地观测、分析和应用的运行系统,提高了GIS的应用效率。目前随着3S技术的日益成熟,3S集成技术在土地调查监测数据野采集、处理和数据产品生成中,呈现着强大的生命力,在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例如土地变更调查现代3S技术集成运用示范项目经过2年努力,实现了土地变更调查信息实时、快速、高精度的采集和处理,解决了传统调查方法工作量大、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精度低的问题,使得土地调查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大大减少,工作效率和调查精度大大提高。
(五)数据处理与提取技术
随着RS和GIS技术在土地调查监测评价中的广泛应用,基于遥感的土地调查监测数据的处理和提取技术也日趋完善。首先在计算机识别土地利用变化信息中发展了“基于土地利用图斑单元的变化自动检测方法”,该方法是将土地利用图与遥感影像图相叠加,在土地利用 图斑边界及其类别信息引导下,以完整图斑单元或像素为单位,按类别分层计算影像上待检测处的影像特征值,按照设定的判别规则,从知识库中选取土地利用数据上图斑类型对应的遥感信息特征值进行比较判断,即可自动检测出变化的区域。其次,通过多年的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技术研究和实践,总结提出或发展了一系列可行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的自动提取方法。如差异主成份法、多波段主成份变换法、主成份差异法、分类后比较法、异常光谱检测法等。
(六)海量数据存储技术
我国在历年的土地调查监测和评价工作中,积淀并形成了海量的土地资源调查数据。这些数据是国家空间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国土资源管理和决策的重要支撑。为了充分发挥海量土地调查监测评价数据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基础作用,实现信息共享,前提是建立高效的数据动态存储模式,而上述工作已经成为土地信息化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基于多源异构数据集成技术的发展,数据集成和存储技术在土地调查数据动态存储和更新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土地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围绕服务土地管理工作需要,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我国各地陆续开发了适合我国土地管理工作流程的业务信息系统。1996年,原国家土地管理局组织了第一次土地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测评。1998年,新组建的国土资源部加大了对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并于1999年启动了“数字国土工程”,该工程极大地带动和促进了各种土地管理业务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水平。根据土地信息系统所涉及的管理业务范围,可大致将这些业务系统划分为综合性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和各种专项业务应用系统;专项业务应用系统根据所涉及的业务范围可细分为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地价监测评估信息系统、土地调查信息系统、建设用地管理信息系统、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等。
(一)综合性土地管理信息系统
综合性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是综合了大多数土地管理专项业务系统和日常行政办公业务系统(包括窗口办文系统)的一类综合性业务应用系统。它将各项土地管理专项业务与日常管理、办公流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提高了办公的效率,也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在全国各地的土地管理业务系统建设工作中受到普遍重视。这种系统大多数是以OA系统为基础,在同一平台上对各种专项业务应用系统进行集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约300个县市建立了集成程度不同的综合性业务系统。总地看来,由于省和部分地市的技术、财力相对较强,业务系统在省级和地市级的建设和应用水平相对较高。
当前,各种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由于缺乏统一的开发标准,系统本身难以集成;集成于一个系统内的各个组件,与其他地方的系统内的类似组件,开发的工具和标准也不一样,也难以有效沟通。
(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地籍管理处于土地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地位,因此,在各种专项业 务应用系统中,发展的最迅速,目前相对成熟,应用水平相对较高。根据我国地籍管理工作的特点,在地籍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城镇地籍信息系统建设速度较快,到2004年已有约300余个市县建立了城镇地籍信息系统,建成的城镇信息系统近400个。但农村地籍信息系统建设尚处于试点阶段。从系统的应用环境上看,我国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目前正处于由单机环境向网络环境发展的阶段。从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标准化看,自2001年10月国土资源部在试行《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以来,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正在向统一的标准迈进,但是,由于种种因素,各种系统的兼容性还优待进一步提高。
(三)地价监测评估信息系统
伴随着我国土地市场的发育和成熟,地价监测与评估信息系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1999年,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筹备建立全国的地价监测信息系统,经过几年的发展和完善,监测城市从30多个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发展到目前70多个城市,监测信息日益完善,监测信息的发布周期越来越短,目前,已经达到可每月发一次全国土地价格监测报告。地方层次上,广东、安徽、河北等省市地价监测系统运行较早的地区监测技术和监测体系发展日趋成熟。
当前,地价监测系统正朝着多功能集成、网络化服务、区域网络化信息共享和系统集成方向发展。主要功能包括基准地价评估,房地产价格评估,土地出让金评估,房地产价格信息管理、房地产价格咨询服务等。但是,由于我国统一的土地市场体系尚不十分成熟,全国范围的基准地价体系尚未确立,全国地价监测系统的集成需要在整个 土地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改革的过程中提高整合水平,提高信息共享水平;另外,在不断提高监测能力的同时,地价评估和土地市场评估技术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农用地和农村地价的监测与评估工作比较薄弱,农地评估系统的建设与实际需求也有一定差距。
(四)土地调查信息系统
尽管我国土地调查的发展较早,但是,与形成服务全流程的调查信息系统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当前,广泛应用的主要是针对调查工作的部分流程设计的各种业务应用系统。其中,土地变更调查汇总系统发展较早、技术比较成熟的是土地变更调查汇总系统,该系统已经在全国和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数据汇总工作中广泛应用。另外,各地和各部门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开发了不少土地调查变更信息系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也比较广泛。随着全国土地监测和调查工作的开展,陆续开发了服务于土地利用调查的数据定购系统、成果检查等信息系统。
随着3S技术和数据采集、处理技术的进步,土地调查信息系统越来越注重土地利用现状/变更数据库、调查数据采集系统的耦合,整合土地利用信息的空间统计、查询、汇总、制图、制表、自动变更等多种工程和程序。
(五)建设用地管理信息系统
当前,国家级建设用地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批次用地报盘系统,可初步满足国家对建设用地信息管理审批、备案的需求,网络化应用水平也需进一步提高。地方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在国家报盘系统的基础 上开发了一些建设用地管理信息系统。但是,总体上应用水平还有待提高。查询建设用地宗案信息,统计建设用地分类数据,征地呈报件管理,地形图数据库管理,建设用地数据库管理等。
(六)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系统主要服务于辅助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在国家层面上,结合规划修编工作,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开发了土地利用规划辅助支持系统,目前已经进入试运行阶段。地方层面上,上海、浙江、广东、吉林、湖北、江苏等地先后开发了各自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但是,总的来看,我国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相对较晚,尤其是规划结果应用于土地管理决策的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土地调查监测评价标准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标准化是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国土资源部历来十分重视与土地管理信息化相关的标准化建设工作,自建部以来,尤其是自“数字国土”工程启动以来,先后制定和颁布了GB级标准3部,TD级标准11部,已通过发文试行,完成初稿正在征求意见和正在编制过程中的标准和规程达到50 多项,此外还有大量管理性规定、规程在实际工作中普遍采用,相当数量的基础性标准和规程的编制正在开展前期研究工作。
按照标准的主要应用范围,可将这些标准分为土地资源管理通用标准、土地资源调查标准、土地资源评价标准、土地资源规划标准、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标准、土地资源市场管理标准、土地信息与数据库建设标准等七类标准(表1)。除表1所列已经颁布实施和试行的标准、规范外,另外,还有近20部左右标准、规范已进入完成草案、征求意见阶段,或进入研制阶段,将在近期内颁布实施或试行。的
总地来说,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土地信息化规范体系,但是,在标准的研发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标准滞后,尤其是部分标准、规范修订工作赶不上形势变化;缺乏对标准进行解释的技术性规范,导致应用中不同单位对同一标准产生理解偏差,这也是当前部分应用系统和软件可移植性差的原因之一。
表1 已颁布和发文试行的标准、规程一览表
标准名称
土地资源管《土地基本术语》(GB/T19231-2003)、《土地分类标准》(试行)、《农理通用标准 用地分等规程》(TD/T1004-2003)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地(市)级汇总技术规程》(TD1993-0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省级汇总技术规程》(TD1993-03)、《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规程》(TD/T1010-1999)、《SPOT2.5m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技术规定》、《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技术规程》(试行)、《图件更新检查验收规定》(试行)、《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 1001-93)、《城镇变更地籍调查实施细则》、《土地登记规则》(试行)、《土地登记资料公开查询办法》(试行)、《建设项目用地勘测定界技术规程》、《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试行)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规程》、《西部大开发土地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规程》、《东部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规程》、《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GB/T18507-2001)、《城镇土地估价规程》(GB/T18508-2001)、《农用地定级规程》(TD/T1005-2003)、《农用地估价规程》(TD/T1006-2003)《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规程》(TD)、《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规程》(试行)
《土地整理规划编制规程》(TD/T1011-200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范》(TD/T1013-2000)标准分类
土地资源调查标准
土地资源评价标准
土地资源规划标准 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标准
土地资源市《土地市场调查技术规范》、《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技术规范》(试用)场管理标准 土地信息与数据库建设标准 《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试行)、《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技术规范》(试行)、《县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指南》(试行)
四、土地调查监测评价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初具规模
信息化人才是土地调查、监测、评价信息化的基础。打造一支技术过硬、保障有力的信息化技术队伍,既是土地专业化土地调查、监测、评价信息化的保障,也是调查、监测、评价信息化的目标之一。
我国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历来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国土资源信息化纲要的颁布和近些年来以“数字国土”工程为代表一大批重大工程的实施,为我国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培训了一大批土地资源调查、监测、评价信息化人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级土地管理部门从事土地调查、监测和评价信息化的各类人才目前大约有近15000人,已可初步满足当前土地调查、监测、评价信息化的需要。
但是,由于各地信息化人才的不均衡,部分地区的信息化人才匮乏问题仍是当前限制土地调查、监测、评价信息化的重要瓶颈。信息化人才分布的不均衡主要表现在国家、省、市级各部门的技术人才相对丰富,基层土地管理部门信息化人才相对匮乏;发达地区人才相对丰富,广大西部和边远、落后地区人才相对匮乏;低等级的信息人才相对丰富,高等级、专业化土地监测、调查、评价信息化人才相对匮乏等几个方面。尤其是既懂信息化、又懂土地管理专业需求的专业型信息化人才的缺乏,在地市级以下土地管理部门中比较突出,很有可能成为限制我国土地资源监测、调查和评价信息化事业进一步发展 的瓶颈。
五、土地监测调查评价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土地市场改革的深入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随着人们对土地资源认识的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发展对土地管理技术的改革提出新要求。2000年温总理提出:“以信息化建设带动国土资源信息技术跨越式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2004年,曾培炎同志提出实施“金土工程”,强调:“国土资源信息化大有可为。〃〃〃〃〃〃通过地上查、天上看、网上管,不放过对每一块土地的监管”。随着我国土地调查、监测、评价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和信息技术在土地调查、监测、评价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我国土地调查、监测、评价信息化已发展到信息整合、系统集成、工具组件开发规范专业化的阶段。
(一)数据采集、处理和产品生成一体化技术
为了有力地支持土地管理,必须快速准确获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面对上述需求,发展能够普及的数据采集、处理和产品生成一体化技术,已经成为土地调查监测评价信息化的关键和主流方向之一。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3S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存储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日益成熟,为土地调查监测数据采集、处理和产品生成一体化技术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同时基于3S技术进行土地变更调查的现代化技术方法体系建设示范、基于PDA的土地利用变更和地籍测量野外数据采集系统研发和应用,以及掌上地理信息 系统的推广应用,为数据采集、处理和产品生成一体化技术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
(二)土地调查监测数据集成与整合
由于种种历史的、技术的和体制的因素,土地基础信息的不完整,质量不高和整合共享程度低是我国土地监测、调查、信息化向更高层次发展最重要的限制因素。土地基础信息质量和完整性,需要通过对基础数据的核实、充实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基础信息的整合和共享程度低,难以为大范围、高层次应用提供支持,则需要从标准体系建设、制度完善和体制改革方面加强领导和指导,规范数据整合程序与质量方面改进和提高。当前,国土资源部已经根据实际需要提出了实施“金土工程”的建议,目前,已进入可行性论证阶段,该工程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通过建立国家、省、市3级土地数据中心,建立实时、动态、完善的土地数据更新和备案制度,建立完整的、上下联动、相互共享的基础信息中心,整合我国分散、孤立的土地调查、监测、评价信息资源,支持我国大区域、跨区域、国家战略决策的需要。
(三)土地信息系统集成
我国各地土地管理部门根据各自业务的需要已经建立了不少业务应用系统,信息服务系统,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土地管理事业的发展。但是,这些系统大多处于分散、孤立状态,不仅区域间难以沟通和兼容,即使同一单位内部的不同业务系统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系统兼容问题。我国土地管理试行中央领导下的省级垂直管理制度,加强区域间和上下级之间各种业务应用系统的沟通,提高中央对全国土地资源宏 观管理的能力已迫在眉睫。
(四)系统开发规范专业化
3 总论 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 篇5
植物资源调查是以植物科学,包括植物分类学、植物资源学、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等为基本理论指导,通过周密的调查研究,了解某一地区植物资源的种类、用途、贮量、生态条件、地理分布、利用现状、资源消长变化及更新能力,以及社会生产条件等,挖掘新资源,找出存在问题,通过对植物资源的自然现状、利用现状和开发利用潜力进行科学的评判,从而为制定区域植物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计划提供理论依据。
第一节 植物资源调查概述
一、目的、意义及类型
1.目的摸清家底、了解情况、进行评价、制定计划。
2.意义
植物资源调查对摸清区域植物资源家底有计划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植物资源,并为医药、食品及其他工业部门提供持续稳定的原料来源,以及对地方经济的稳定发展和提高人民的经济收入等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类型
按区域大小分为国家、省(自治区)、县(市)和局部区域;按性质分为普查性、专业性和生产性。
二、注意事项
1.必须有正确的思想方法。
2.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3.必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三、工作程序
(一)准备工作阶段
1.资料的收集分析(包括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和利用情况及以前的调查情况;调查地区的植被、土壤及气候状况;调查地区社会和经济状况)
2.调查工具的筹备(包括仪器设备、交通工具和必备药品)
3.人员组织与责任分配
4.制定调查工作计划
(二)调查工作阶段
(三)总结工作阶段
第二节 植物资源调查的基本方法
一、现场调查
(一)踏查也称概查。从调查全局来看是认识整个地区,选择重点取样区域的过程;从调查局部来讲是认识取样区域,选择具体调查样地的过程。
(二)详查 是在具体调查区域和样地上完成植物资源种类和贮量调查的最终步骤,是植物资源调查的主要工作内容。
二、路线调查
(一)选线的基本原则
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二)路线的布局方法
1.路线间隔法(分布有规律—区域内布线)
2.区域控制法(分布不均匀—分区域布线)
(三)主要工作内容
选择样地,作出样方,记录种类、植被类型及地形、土壤条件,计算数量要素(如密度、盖度、高度和生物量)
三、访问调查
应贯穿调查工作的始终。
四、取样原则、技术与方法
(一)取样原则
1.2个步骤先踏查,后详查。即一般了解,重点深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动态着眼,静态着手;全面着眼,典型着手。
2.3个一致 外貌一致,种类成分一致,生境特点一致。
3.5个接近种类成分接近,结构形态接近,外貌季相接近,生态特征接近,群落环境接近。
(二)取样技术
分为主观取样和客观取样
1.主观取样
优点是迅速简便,缺点是随意性大,对经验要求高。
2.客观取样
优点是取样具有代表性,但要求掌握专业知识。
(1)随机取样
(2)规则取样
(3)分层取样
(三)取样方法
分为无样地取样和有样地取样,植物资源调查主要用后者。
所谓有样地取样是指有规定面积的取样,如样方法,样带法等,最常用的是样方法。
样方法是适用于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一种最基本的调查取样方法。一般采用正方形样方。草本植物1-4平米;灌木16-40平米;乔木和大型灌木100-200平米。样方数一般不能少于20-30个。
(四)取样面积
取样面积是指调查中样方面积的大小。一般根据植物群落最小面积原则确定。最小面积是指能表现出群落植物种类的最小面积。
n=V2/P2(n为所需样方数;V为所测得标准差;P为要求的标准差)
一般来讲,取样数目越多,代表性越好。但取样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所花费的时间和劳动。取样误差和取样数目的平方成正比,如想减少1∕3的误差,就要增加9倍的取样数目。
第三节 植物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
一、植物资源种类及分布调查
二、植物资源贮量调查
(一)植物资源贮量调查方法
调查样地总记录表
样方调查记录表
(二)植物资源贮量的计算方法
1、单株产量
2、单位面积产量
3、贮藏量是指某一时期内一个地区某种植物资源总利用部位生物量。可用三种方式进行计算。
①最精确的计算方法:贮藏量=单位面积平均产量×分布面积
②一般使用的方法:贮藏量=单株平均产量×单位面积平均密度×分布面积③最快捷的方法:贮藏量=1%盖度产量×平均盖度×分布面积
4、经济量是指某一时期内有经济效益的那部分贮藏量。经济量=贮藏量×达到采收标准的比率
5、年允收量是指一年内允许采收的贮藏量。年允收量=经济量×比率(茎叶类0.3—0.4;根及根茎类0.1)。
(三)植物资源更新能力调查
定期挖掘法
1、地下器官的更新能力调查
间接观察法(相关系数法)
单位面积产量
2、地上器官的更新能力调查
单位面积苗数和高度
四、植物资源利用现状调查
1、植物名称
2、用途
3、利用方法
4、产品性质
5、销售去向
6、市场价格
7、栽培情况
8、收购量
9、需求量
10.生产企业
11.保护情况
五、植物资源调查成果图的绘制
1、植物资源分布图的绘制
2、植物资源贮藏量图的绘制
3、植物资源利用现状图的绘制
第四节 植物资源综合分析与评价
一、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与评价
1、生产效率=年实际采收量
年允收量
2、经济效率=年实际采收量
年总消耗量
3、生态效率=(年允收量-年实际采收量+资源恢复或更新量)/年实际采收量
二.植物资源利用潜力综合评价
1、经验判断法
基础:调查资料、经验
优点 :简便易行、易于掌握
缺点:主观性、误差较大,不易横向比较
2、极限条件法
基础 :最低指标作为标准
优点:有一定合理性、比较简单、易于掌握
缺点:评价结果比较悲观
3、定量评价法
基础:数学分析手段
优点:减少了主观性和悲观性
缺点:有些数值不易确定(如权重系数)
方法:累加体系、乘积体系、模糊综合评判、聚类分析
应用实例—浙江药用蕨类植物利用前景评价
方法:累加体系(即指数和法)
步骤:
⑴确定评价因素
⑵各因素的分级和分值
⑶计算药用蕨类植物的可利用量估量值
⑷提出开发利用潜力及管理意见
三.植物资源受威胁状况评价
(一)利用价值(一级:常用种类,3分;二级:较常用种类,2分;三级:少常用种类,1分;四级:一般民间利用,0分)
(二)分类学意义(一级:单种科型,3分;二级:单种属型,2分;三级:少种属型,1分;四级:多种属型,0分)
(三)分布及生境要求(一级:区域性种类,3分;二级:地区性种类,2分;三级:地带性种类,1分;四级:广布性种类,0分)
(四)野生资源量(一级:极少,3分;二级:少,2分;三级:尚多,1分;四级:多,0分)
(五)野生资源减少速率(一级:市场紧缺、资源消失快,2分;二级:时有供不应求现象出现,资源趋于减少、消失,1分;基本无供不应求现象,资源减少不明显,0分)
(六)栽培现状(一级:尚无栽培品,使用的都是野生资源,2分;二级:有栽培品,但仅占使用量的少部分,1分;四级:栽培品占使用量的大部分或全部,0分)
(七)保护现状(一级:未受到保护,2分;二级:已受到一定保护,1分;已重点保护,0分)
(八)综合性开发现状(一级:已被综合开发利用,1分;二级:尚未被综合开发利用,0分)
植物资源稀有程度和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第一类:濒危种类,满分之和的2/3以上,亟待加以保护。
第二类:渐危种类,满分之和的1/3—2/3,应加以保护。
第三类:为受威胁或渐稀种类,满分之和的1/3,应注意保护。
四、植物资源价值重要性评价
(一)判断植物经济价值重要程度的标准和评分问题
1.分布和利用范围的大小(分布广泛,普遍利用,100分;分布广泛,一般利用,75分;分布广泛,利用较少,50分;分布局限,利用普遍,30分;分布局限,局部利用,20分;分布局限,利用局限,10分)
2.时间上的利用情况(日常用的,100分;经常用的,75分;季节性用的,50分;偶然用的,30分;很少用的,20分;不怎么用的,10分;几乎不用的,0分)
3.对当地居民和社会的重要性(重要,不可缺少,100分;较重要,有相当位置,50分;不太重要,关系不大,25分;不重要,可有可无,0分)
4.商业贸易或实物交换情况(在国际上广销,100分;一定程度上再国际上销售,80分;主要在国内广销,60分;一些区域内售换,40分;偶然在一些区域售换,20分;未进行售换,0分)
5.发展成为一种世界商品的现实性和潜在可能性(已成为世界性商品,100分;正向世界性商品发展,80分;具有发展为世界性商品的潜力,60分;可能有潜在的发展价值,40分;潜力不大,20分;没有活还未弄清,0分)
6.应用的范围(具10种以上用途,100分;具5—9种用途,75分;具2—4种用途,50分;只有一种用途,30分)
(二)关于评分和资料综合问题
设立评定委员会(5-7人,专家)
编制评分表、填表打分
集体讨论、综合整理
反复比较、列出排名
第五节 植物资源调查报告的撰写
一、前言
1.调查的目的和任务
2.调查范围(地理位置、行政区域、总面积)
3.调查工作的组织与工作过程
4.调查内容和完成结果的简要概述
5.调查方法
二、调查地区的社会经济概况
三、调查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
四、调查地区野生植物资源现状分析
五、调查地区野生植物资源综合评价
六、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野生植物资源的意见或建议
七、调查工作总结与展望
八、各种附件资料
思考题
1、简述植物资源调查工作程序。
2、取样的原则是什么?有几种取样技术和方法?各有何有缺点?什么是最小(样地)面积?
3、野生植物资源贮量的计算方法有哪几种?
4、什么是生产效率、经济效率、生态效率?
5、怎样撰写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报告。
实验一植物资源调查工作程序
一、实验目的 掌握植物资源调查的程序
二、实验过程 参考讲稿内容
常州市旅游资源调查、分析与评价 篇6
城环08(1)纪元、吴智超、孙玉婷、谭晶、周鹏
前言
2011年4月~5月,城环08(1)班纪元、吴智超、孙玉婷、谭晶、周鹏等五位同学组成小组,对常州市的旅游资源进行了调查,通过分析与评价,并形成调查报告。主要调查对象为常州市(包括溧阳市、金坛市)范围内的旅游景点,纪念馆。在调查过程中,主要以GB/T 18972-2003 为调查依据。
第一章、调查区旅游环境
常州位于发达的江浙沪旅游区,处在环太湖旅游带与沿江旅游带的交汇区,特殊的区位及区内丰富而独特旅游资源对旅游市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尤其是长三角地区可为常州市提供重要的客源市场,同时可以得到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客源市场辐射,成为来这些城市的旅游者的二级旅游目的地,因而客源市场腹地广阔。
常州未来的旅游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入境旅游市场的格局依然是以日本、韩国、港台、东南亚和欧美市场为主,度假旅游、娱乐旅游所占份额将增加,商务会展旅游和公务旅游将会有较大幅度增长,购物在消费中的比例将得到较大的提高,旅游消费结构更趋于合理;国内市场有望大幅度增长。
第二章、旅游资源开发历史和现状
常州市旅游业的发展分三个阶段:起步阶段(1958-1977年),为接待事业时期;初步发展阶段(1978-1990年),为向经济产业转化时期;快速发展阶段(1991以来),为产业提升时期。
国内旅游是常州旅游业的主体,主要集中在江苏及周边的上海、浙江等省市;游客来常州旅游的目的主要是观光、度假游客、探亲访友,其次是会议、商务、公务、宗教朝拜,国内旅游市场发展仍有较大的潜力。
第三章、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概述:常州市的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共涉及7个主类(天象与气候景观缺失,东经120°公园建设完成后有可能补全),占国标GB/T 18972-2003中所列全国旅游8个主类的87.5%,其中24个亚类占全国34个亚类的70.6%,77个基本类型占全国181个基本类型的42.5%。旅游资源质量较高,主要旅游资源属于的优良级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分类 地文景观:
AAA(GB/T 18972-2003代号,下同)山丘型旅游地:溧阳南山竹海风景区(AAAA级景区)
/ 7
AAF 自然标志地:东经120°公园(建设中)、水域风光:
BBA 观光游憩湖区:溧阳天目湖景区(AAAA级景区)
生物景观:
CAA 林地:溧阳南山竹海风景区(AAAA级景区)
遗址遗迹:
EAA 人类活动遗址:常州淹城春秋乐园(AAAA级景区)
建筑与设施:
FAB 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常州中华恐龙城(AAAAA级景区);天目湖御水温泉(AAAA级景区);恐龙谷温泉(AAAA景区);常州涵田温泉度假村(AAAA级景区);常州花都温泉(AAAA级景区);溧阳天目湖铭汤温泉度假村(AAA景区);常州国际动漫嬉戏谷;常州金坛茅山东方盐湖城度假村;(规划建设中)FAC 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常州天宁寺(天宁名胜风景区)(AAAA级景区); FAI 军事观光地:常州溧阳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
FBC 展示演示场馆:常州城市规划馆;常州博物馆; FCA 佛塔:常州天宁寺(天宁名胜风景区)(AAAA级景区)FDB 特色街巷:常州市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维护改建中)
FDD 名人故居与历史纪念建筑:瞿秋白纪念馆;张太雷纪念馆;恽代英纪念馆;华罗庚纪念馆;太平天国护王府;
旅游商品:
GAA 菜品饮食:天目湖有机鱼头特色(AAAA级景区)GAE 传统手工产品与工艺品:常州梳篦
人文活动:
HDA 旅游节& HDB 文化节:中国(常州)国际动漫艺术周;
第四章、旅游资源评价
优势: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历史文化积淀深厚,龙文化、淹城文化、宗教文化、名人文化在江南独具特色;区位优越,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环太湖旅游带与沿江旅游带的交汇区,与沪宁杭等大中城市有亲和的文化关系和密切的交通联系;客源市场广阔,位处我国最大的客源地长江三角洲,接受上海、南京等地的辐射,市场优势十分明显;常州区域经济发达,有发达的产业支持,产业现代化水平较高,旅游投资和建设能力较强;常州旅游业发展的社会环境非常优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优惠政策不断出台,社会参与旅游的积极性日益高涨。
劣势:旅游资源与周边城市同质性强、资源整合度不高,拳头产品少、景点分散、旅游线
/ 7
路组织困难;受到长江三角洲内诸多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威胁,一定程度上处在沪、宁经济圈边缘区和苏、锡等旅游城市的“阴影区”中发展;市场开发投入较少,促销力度不够,市场占有率较低;长期以来对城市旅游重视不够,使得外地来常人员对常州旅游认可度较低;旅游专业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才相对匮乏,妨碍了旅游业的良性发展;旅游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旅游购物、娱乐收入所占比重较低;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比较突出。
机遇:内需的崛起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将给旅游业带来巨大的商机,尤其是在长江三角洲旅游市场持续扩张和常州及周边城市居民对休闲度假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常州将面临潜力巨大的旅游市场;中国加入WTO将推动常州与世界进一步融合,加速常州国际化进程;国际化的上海都市圈的构建与苏锡常都市圈的建立;环太湖旅游带的建设和江苏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为常州社会经济和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旅游支柱产业地位的确立和旅游发展优惠政策的不断出台为常州旅游业带来良好的发展契机;常州持续增长的经济,可为旅游产品开发提供较为充足的资金保障;不断优化的旅游交通,尤其是高速公路、铁路和常泰过江通道的建设,必将极大改善常州旅游的可进入性,对常州市客流量的增加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威胁:常州面临的主要威胁来自于周边旅游地的激烈竞争;非观光型旅游产品开发不足,旅游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景点吸引力的提升和持续发展;旅游产业结构调整、旅游体制改革与服务方式变革相对滞后于旅游市场的发展变化,对常州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构成一定的威胁;旅游体制和机制不顺,地区、部门和企业之间配合协调不够,影响了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和旅游整体水平的提高。
第五章、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议
天宁风景名胜区
1、景区范围:包括天宁寺与天宁宝塔、文笔塔、红梅公园、东坡公园、青果巷、篦箕巷、前后北岸和古运河历史文化长廊。
2、景区特征:千年古刹、宝塔雄姿、宗教梵音、运河访古、名人故居、古街小巷、文化长廊、人文荟萃,环境优美,本区以文化内涵丰富为主要特征。
3、主要功能:文化、宗教、观光、休闲
4、开发方向:以天宁寺、红梅公园、古运河、历史文化街区为主体,突出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融入龙城文化精髓,展现常州古城优美的风光和历史文化魅力,建设文化精品旅游区,将本区建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5、开发建议:
1、严格按照城市规划要求,对河道水系及景区环境进行综合治理;重点突出常州历史人文景观,加强景区文化资源的保护,明确保护区的范围,重点对天宁寺—舣舟亭、青果巷、前后北岸三片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本着“修旧如旧、以存其真”的原则修缮文物,配套旅游设施,突出文化旅游;修复藤花旧馆,保持古街风貌,美化古街景观。
2、本区的旅游开发建设要进行统一策划与规划,强调规划设计思想的整体性,并通过线路和活动形成实质性的统一旅游区。应与龙城文化建设和城市环境改造有机结合,以龙为脉,凸现地标,着力营造富于地方文化内涵和龙文化特色的城市与旅游景观,使该区成为到常州必游的旅游区。
3、古运河是常州城区的一条历史文化画廊,是常州文化旅游的核心地带和风景旅游城市
/ 7
与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运河为轴线,以运河文化(地方文脉)和龙文化(龙脉)为内涵,加强景点建设和景观环境营造,设计龙文化主题景观和小品,选择篦箕巷——西瀛里——青果巷(千果巷)段进行精心策划和开发建设,将其打造成古运河旅游的精品荟萃区段。
——美化、亮化古运河两岸景观,对两岸民居建筑进行修复和整治,做到老建筑复古、新建筑亮化,让游客在游览中感受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对有代表性的运河大桥进行景观改造和装饰美化。由于旧街道的宽度有限和历史氛围保护的需要,旧街道一般不宜做绿化带。——将西瀛里-青果巷作为核心保护区,强调保护整体风貌,重点是保护外观,使历史风貌得以延续。同时注意区别保护价值,确定历史信息保存完好的文物级建筑进行全面保护和加固维修,外观风格与装饰、内部结构与器具等均按历史原貌恢复,并按照历史功能恢复其使用价值。结合青果巷等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和建设,可増设特色纪念馆(如常州学派纪念馆、常州名人馆、民俗纪念馆等)和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在古运河沿线旧城改造过程中,适当扩大保护范围,坚持文化保护为主,改造开发为辅,改善环境质量,发挥使用功能,形成发展活力的原则,形成集商业、文化、旅游、休闲、居住功能于一体的游憩街区。
——改造运河岸线,增强观赏性和古朴性;整治运河水道,沿古运河两岸建造若干能停泊游船的码头或停靠点;以游船(以龙船为主)为载体,开辟古运河水上特色旅游线路,有机串联沿岸旅游景点;
——将西瀛里段建设成为文化商业街,对沿街建筑进行修复加固,并在外装修上作复原修饰,将街道架空电线改为地埋电缆,恢复老字号招牌,取消灯光广告牌等现代装饰,使之成为一处充满吴文化氛围的旅游街区。这里的店铺应限定其经营性质,以经营常州的风味小吃(如马复兴面馆、迎桂馒头店、常州麻糕店、光明酒酿店、常州糕团店、义隆素菜馆、三鲜馄饨店、双桂麻糕店、银丝面馆、美味斋汤团店十大常州“名特优风味小吃”等)、工艺美术品(如梳篦、留青竹刻、乱针锈、剪纸等)、土特产品等有地方特色的商品和食品,以及兴办一些有地方特色文化的剧院、茶社,演出有地方特色的戏剧、曲艺和江南丝竹音乐等; ——充实和完善篦箕巷的旅游景观和旅游设施,策划乾隆下江南和贾宝玉出走等表演活动; ——开发、复建和完善桃园古韵、洪亮吉、洪深故居、屠寄故居、孙家奄、天主教堂、汤和点将台等景点,丰富沿岸旅游景点体系;
——加强运河水环境治理,使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条件成熟时,将常州古运河与苏州、无锡、扬州、淮安段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力争进入世界文化遗产行列。
4、完善城市标识系统,加强常州古城文化旅游的宣传、促销。
城北(中华恐龙园)现代旅游休闲区
1、景区范围:包括恐龙园、园博园、龙虎园、国际外商俱乐部、东径120路经区(东径120标志塔、天文馆和公园等)等。
2、景区特征:恐龙主题、现代游乐、科普基地,本区以恐龙主题包装的现代科普游乐园为主要特征。
3、主要功能:观光、科普、休闲、娱乐
4、开发方向:现代科技游乐和科普教育相结合,突出恐龙主题,延伸龙文化内涵,5、开发建议:
1、在恐龙园区,继续在恐龙主题上大做文章,丰富和完善恐龙园内涵;重视仿中生代生态环境背景营造,增加园区的自然氛围;博物馆内尽可能不断吸收现代高科技手段,实现旅游产品的更新换代;适度延伸恐龙主题,挖掘史前生物文化,开发史前动物景观,将其建成 4 / 7
中小学生科普教育和课外教学活动基地;开展更加具有参与性的旅游活动、夜间表演活动和恐龙主题旅游节事活动;配套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增强接待能力,加大餐饮和旅游商品的开发力度,完善旅游产品结构,增加旅游收入;
2、进一步完善园博园区,营造优美的景观环境,拓展建设生态园和观光农业园,开发植物花卉园、水上乐园、青少年野营基地、渔家乐、观鸟乐、绿色采摘等旅游项目;
3、以东经120°为主题,开发建设东径120标志塔、天文馆、时光隧道、钟表博物馆、东径120常州报时中心等旅游项目,建成时光游乐城;
4、举办常州国际龙舟邀请赛等旅游活动,使之成为常州“中华龙城”旅游品牌的重要载体之一;
5、完善综合服务区的旅游设施与旅游功能,建设和完善健康中心、会议商务中心、商贸街、俱乐部、娱乐城等旅游项目;
6、在景区外围适度开发景观房地产项目(包括旅游房产、商务房产、度假房产、住宅房产),提高恐龙园综合经济效益;
太湖湾旅游度假区
1、景区范围:常州太湖沿岸7.6公里的岸线,包括竺山太湖湖滨、竺山植物园、大小椒山、孝子洞等。
2、景区特征:湖泊风光、度假天堂、以湖光山色,绿色环境,水产丰富,区位优越为特征。
3、主要功能:观光、休闲、度假
4、开发方向:依托湖光山色优美的自然环境,大力发展生态型休闲度假,加强景区文化建设,积极开拓旅游市场,运用和借鉴国际先进的理念与做法,将本区建成最具时尚的旅游度假区,并成为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组合景区。
5、开发建议:
1、高起点、大手笔地制定太湖湾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
2、充分利用太湖湾自然山水优势,开发生态型休闲度假产品,配套多样化的休闲度假设施,建设湖滨度假村、太湖国际会议中心、高尔夫球场、游艇俱乐部、滑草等旅游设施与旅游项目;积极营造浓郁的休闲度假氛围;
3、精心策划和开发具有较大影响力旅游景点,加强景区文化建设,增强旅游区的市场吸引力;
4、大力开发太湖水上观光游览和水上运动项目,重视大、小椒山的旅游开发,使之成为水上旅游活动的基地;
5、营造优美的旅游景区环境,控制别墅与度假村等建筑物的体量、密度与规模,倡导绿色建筑,控制点面污染源,加大治理太湖污染的力度;
6、加强景区与周边景区及城市的交通联系,完善区内外交通体系,形成便捷、顺畅的旅游交通体系;
淹城春秋历史文化(遗址公园)旅游区
1、景区范围:包括淹城遗址公园、滆湖森林公园和滆湖休闲度假区。
2、景区特征:春秋淹城,文化悠久,本区以淹城遗址保存完好,“三河三城”的独特景观,文化内涵丰富、滆湖风光秀美为重要特征。
3、主要功能:文化、观光、休闲
4、开发方向:在保护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淹城景区,突出春秋历史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文
/ 7
化遗址公园,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与滆湖休闲度假区联动开发。
5、开发建议:
1、保护好淹城是今后更好地开发旅游产品的前提。在遗址保护区内的核心保护区,要严格保护城建形制和文物遗迹,禁止一切永久性建设,力求忠实地反映遗址地的历史原真性,对区内已有的不当建设应予以拆除;修建步行游览道,适当限制游人数量和行进线路,防止游人不当的游览行为对文物造成损坏;整治区内绿化,增加乡土树种和具有悠久历史的栽培品种。
2、在淹城至滆湖之间的武进农业综合开发区内,建设滆湖森林公园,构建优美的生态空间。3利用常州构建特大型城市向南发展的机遇,围绕“绿色水乡”的主题开发滆湖旅游资源,突出水乡观光和休闲度假功能,并可利用湖滨滩涂建大面积的湿地植物园(湿地花卉园),营造独特的湖滨生态风光,并可开发建设滨湖水上竞技乐园、滨湖农庄、湖滨度假村、湖鲜美食世界等旅游项目。
4、完善旅游区内外交通网络。
天目湖旅游度假区
1、景区范围:包括天目湖、大溪水库、南山竹海、龙潭森林公园、平桥石坝等景区(点)。
2、景区特征:湖光山色,生态优良,以“茶香、水甜、鱼头鲜”为特征。
3、主要功能:观光、休闲、度假
4、开发方向:突出自然生态景观和休闲度假旅游主题,进一步丰富内涵,完善设施,提升品牌,把天目湖建成全省和华东地区最佳旅游度假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AAAAA级风景区。
5、开发建议:
1加强环境保护,退渔还湖,退耕还林,控污治污,保持天目湖水体的纯净和整体环境的优美,开发低污染的特色旅游项目。
2、在完善沙河水库景区的同时,重点开发大溪水库景区,建设北湖村、高尔夫区、酒店与会议区、乡村旅游区、湖滨运动区、历史文化区、茶园和住宅区等旅游功能区,重点进行旅游项目的创新和开发,建设中心旅游镇、高尔夫球场、度假酒店、汽车营地、乡村俱乐部、湖滨运动天地、主题园林等旅游设施与旅游项目,同时要加强沙河水库和大溪水库景区间的联系和沟通。
3开发多样化、特色化的水上旅游活动,建设天目湖水上运动中心,继续开发和推广天目湖滑水节、捕鱼节等特色节事旅游活动,使天目湖成为华东地区最大、最具特色的水上旅游活动中心。
4、进一步完善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增加主题度假设施和旅游活动,加强夜间娱乐、休闲、文艺表演等旅游项目的开发,营造并保持旅游区度假休闲氛围,增加主题酒店、经济型酒店的建设,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景区综合效益。
5、挖掘并提升景区旅游文化内涵。
6、积极培育市场和景区品牌,扩大天目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7、强化整个景区管理,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茅山旅游度假区
1、景区范围:包括道教胜地茅山、茅东水库、乾元观等景点。
2、景区特征:绿色山林,道教福地,革命史迹,以绿色生态环境和道教与红色文化为主要
/ 7
特征。
3、主要功能:观光、宗教、养生、度假、休闲
4、开发方向:依托茅山山体、植被和水库,突出旅游产品的自然生态价值,走“生态产业化”之路,将茅山建成集道教名胜、山岭观光、养生休闲为一体的生态度假胜地,注重与句容的联合开发,打造茅山旅游的统一品牌。
5、开发建议:
1、遵循主题化的发展思路,将养生文化作为整个景区的主导品牌,围绕这一主题进行项目设置、设施配套及景观塑造,营造在长三角乃至更大范围内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养生文化度假区。
2以养生度假、养生运动、养生休闲、养生农业为主要功能,以中国第一家养生文化旅游度假区为主体形象重点开发房车营地、滨水码头、高尔夫、网球基地、草地滚球、自行车、滑翔、旱地雪撬、垂钓烧烤、主题酒店、会议中心、养生别墅、养生农庄、花卉养生园中药谷森林氧吧、景观别墅等旅游设施与旅游项目。
3、加强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保护,明确茅山保护区的级别和范围,根据保护区的级别开发相应的旅游产品;加强林相改造和环境保护与美化工作,严禁在旅游区及附近地区开山采石。
4、完善金牛洞旅游设施,增加观赏和休闲功能;依托茅山道院和乾元观、继续发展宗教(道教)旅游活动,建中华道教文化园,积极开发道教音乐文化旅游资源。乾元观环境清幽,景色宜人,是江苏唯一的女道观,可针对女性市场,开发成女性休闲度假地。
5、加强旅游市场促销,策划茅山道教养生文化旅游节和茅山登山节等旅游节事活动。
6、完善景区交通和其它旅游配套服务设施。
土地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篇7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是安徽省首批50家“花园式“单位之一, 始建于1956年, 现占地413亩, 绿化状况在居住区中处于较高水平。校园内的植物种类较为丰富, 不仅美化、绿化了校园环境, 而且为园艺、园林专业所开设的《植物学》、《园林树木》等课程提供教学实习基地。而对于阜阳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绿化至今尚未见研究和报道, 笔者通过对阜阳职业技术学院 (不包括实验实习基地) 的园林树木进行室外调查和室内鉴定, 初步确定了校园内园林树木的种类, 并与园艺、园林专业的教学实习结合起来, 为学生提供鲜活的教材;同时也为新种引进, 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现有园林树木资源, 建设高水平的实验实习基地提供科学依据。
1 校园自然概况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位于阜阳市西南部。阜阳市地处皖西北的黄淮大平原南端, 地势平坦, 在传统的气候带划分中处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的最南端, 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地带性植被类型为以落叶阔叶树种为主, 气候温和, 四季分明, 雨量适中, 阜阳市年均降水量为906mm, 但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夏季 (6~8月) 最多, 占年降水总量的50~60%, 冬季 (12~2月) 最少, 全年以7月降水最多, 平均为210mm。无霜期长[2]。
2 调查内容与方法
对校园内园林树木的种类 (包括部分变种、变型) 、栽培地点、生长状况进行观察、记录, 然后根据形态特征进行逐一鉴定。查阅相关资料, 对所登记的园林树木种类、原产地及生长习性与现有立地条件进行比较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校园内园林树木种类统计
结合《植物学》、《园林树木》课程的教学实习, 对校园园林树木种类进行调查, 初步确认校园内共有木本植物46科70属102种 (包括部分变种、变型) 。其中有裸子植物6科10属14种, 被子植物40科60属88种。被子植物中, 双子叶植物38科58属86种, 单子叶植物2科2属2种。双子叶植物在园林植物中的比例较高, 而裸子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占的比例较低。见表1。
3.2 校园内园林树木科属统计
根据表1, 对校园内园林树木科属进行统计, 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 46科中, 没有多于10属的;6~10属的仅有1科:蔷薇科 (Rosaeeae) ;2~5属的有10科, 松科 (Pinaceae) (2属) 、柏科 (Cupressaceae) (4属) 、木兰科 (Magnoliaceae) (2属) 、小檗科 (Berberidaceae) (3属) 、榆科 (Ulmaceae) (2属) 、杨柳科 (Salicaceae)
(2 属)、豆科(Fabaceae)(3 属)、山茱萸科(Cornaceae)(2 属)、楝科(Meli-aceae)(2 属)、木犀科 (Oleaceae) (5 属)、茜草科(Rubiaceae)(2 属);只有 1 属的有 35 科,占总科数的 76.1%。
70属中, 多于10种的仅有1属:蔷薇科李属 (Prunus) (12种) ;6~10种的没有;2~5种的有17属:其中松科 (Pinaceae) 松属 (Pinus) , 柏科 (Cupressaceae) 侧柏属 (Platycladus) 、圆柏属 (Sabina) , 蜡梅科 (Calycanthaceae) 蜡梅属 (Chimonanthus) , 樟科 (Lauraceae) 樟属 (Cinnamomum) , 榆科 (Ulmaceae) 榆属 (Ulmus) , 杨柳科 (Salicaceae) 柳属 (Salix) , 柿树科 (Ebenaceae) 柿树属 (Diospyros) , 蔷薇科 (Rosaceae) 蔷薇属 (Rosa) 、木瓜属 (Chaenomeles) 、石楠属 (Photinia) , 豆科 (Fabaceae) 槐属 (Sophora) , 卫矛科 (Celastraceae) 卫矛属 (Euonymus) , 黄杨科 (Buxaceae) 黄杨属 (Buxus) , 槭树科 (Aceraceae) 槭树属 (Acer) 均有2种, 木兰科 (Magnoliaceae) ) 木兰属 (Magnolia) (4种) , 木犀科 (Oleaceae) 女贞属 (3种) ;单种属有52属, 占总属数的74.3%。
3.3 校园内乔木、灌木和藤木配置
对表1进一步整理, 得出图1。
从调查的结果看,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园林树木结构中乔木种类多于灌木, 藤木最少。乔木、灌木和藤木分别有61种、37种和4种 (图1) , 乔/灌 (含藤木) 比为1:0.67, 显然, 这一比例远远高于朱行韶和吴素琴[3]所认为的适宜比例 (1:1~1.5) , 说明阜阳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园林树木中乔木种类过多, 而灌木相对较少。
3.4 校园内常绿树和落叶树搭配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园林树木中共有常绿树42种, 落叶树60种, 分别占总数的41.2%和58.8%, 常绿种与落叶种之比为1:1.4 (图1) 。李淑风[4]认为, 园林绿化植物中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的基本比例为1:2.5~3.3, 可见阜阳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园林树木的这一比例略高, 比例较为适宜, 加上乔木应用量较大, 使得校园内四季常绿, 冬季亦能展现园林树木生机勃勃的景象。
4 存在不足与建议
经过初步调查与分析,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整体绿化水平较高, 树木种类较多, 基本能满足教学与科研的需要。但在树木配置与养护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 为此, 提出以下建议:
4.1 增加树种多样性, 丰富园林景观
大学园林树木多样性是实现大学校园园林化的重要途径, 也是大学校园建设的特色所在[7]。阜阳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园林树木存在单属科、单种属较多的问题, 这显然与以农为基础的综合性高职院校不相称, 园艺、园林、农学等专业都开设植物学类别的课程, 校园内丰富的植物资源可作为这些课程的教学、实验和实习基地。
4.2 遵循树种选择原则, 进行合理配置
园林绿化时应乔、灌木进行合理搭配, 但是乔/灌 (含藤木) 比较高, 为1:0.67, 可见灌木比例偏低。据研究表明“阜阳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内灌木单位叶面积滞尘量大于乔木”[8], 应适当增加灌木种类及数量。适当增加一些花灌木, 如河边坡地可种植云南黄馨, 以增添校园春色;引种一些色叶树种, 充实彩色模纹篱的色彩;同时可以种植一些小乔木, 如西府海棠、垂丝海棠、湖北海棠花木类, 既能丰富校园色彩, 又能为树种识别提供素材。
4.3 加强园林树木养护管理
在本次调查中发现,校园内大部分绿化树种生长良好,但仍有一部分树木因人为损坏或感染病虫害而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如应用于绿化的桂花嫁接苗因未能及时除蘖, 使得砧木小叶女贞大量萌生枝条;个别树木因修剪不当造成树姿不佳;树体遭受虫害较为严重。“三分种植, 七分养护”。应加强现有植物的养护管理, 制定好养护管理工作月历;在校园内进行植物知识科普, 如通过给树木挂牌, 让广大师生了解并爱护它们。建立校园园林树木资料和管理档案, 及时记录并总结出树木栽培过程的失败教训, 为增加树种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 充分发挥园林树木在园林造景中的重要地位, 充实校园内涵, 打造淮北地区大学校园绿化的典范。
参考文献
[1]庄逸苏, 潘云鹤.论大学园林[J].建筑学报, 2003 (6) :7-9.
[2]王海东.阜阳市近40多年降水变化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 (6) :1883-1884.
[3]朱行韶, 吴素琴.北京市街头绿地调查[J].中国园林, 1995 (3) :37—42.
[4]李淑风.北京市公园绿地中的植物配置[J].中国园林, 1995 (3) :32—37.
[5]闫兴富, 付强.北方民族大学校园园林植物配置及其应用[J].北方园艺, 2008 (1) :147-150.
[6]高润梅, 石晓东, 郭晋平, 等.山西农业大学校园木本植物资源现状调查初报[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6, 26 (1) :52—56.
[7]陈青.大学校园园林树木多样性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 (2) :54-57.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路线与方法 篇8
关键词: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路线;方法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4.24.0075
1 耕地后备资源的定义
耕地后备资源包括可开垦土地和可复垦采矿用地两类。
可开垦土地主要是指自然形成尚未开垦的未利用地,也包含因生产建设或自然灾害损毁等造成的废弃的未利用地。可复垦采矿用地主要是指废弃的采矿、采石、采砂(沙)场,砖窑等地面生产用地及尾矿堆放地。
2 技术路线
围绕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的目标和任务,按照国土部制定的《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规定》,充分利用二次调查、2012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农用地分等定级等成果,结合土壤普查、农业普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成果,考虑实际土地利用现状,按照内业为主、外业为辅的原则,以2012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为基础,采取“限制性因子”评价法,调查评价耕地后备资源的宜耕性,形成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全部成果。
3 技术方法
以二次调查和2012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结果为基础,结合土壤普查、农业普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等成果和资料信息,综合考虑区位、交通等开发条件,以图斑为单元,调查评价可开垦土地、可复垦采矿用地和一年不能保证收获一季、受轻度污染不能耕种的耕地;数据汇总,建设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数据库,开展数据库质量检查,形成耕地后备资源总体状况;分析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提出合理开发利用的政策建议。
4 操作程序
4.1 确定调查评价区
依据全国标准耕作制度分区确定调查评价区。
4.2 确定调查评价指标
依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规定》,可开垦土地自然条件宜耕评价指标涉及生态环境、立地条件、气候条件、区位指标等4个方面,具体包括:生态条件、年积温、年降水量和灌溉条件、土壤污染状况、排水条件、土层厚度和母质条件、地形坡度、盐渍化程度、土壤质地、土壤pH值、耕作便利度等评价指标。
4.3 获取宜耕性指标
4.3.1 生态条件 搜集自然保护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水利规划、林业规划、环保规划等图件,从中获取关于生态保护区和生态脆弱区的资料信息。
4.3.2 年积温资料 积温资料从国家下发的底图中提取,对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可从气象站获取,修正有关指标。
4.3.3 年降水量和灌溉条件 降水量指标从国家下发的底图中提取,对不符合实际的,可以利用气象资料、水文资料、水利和土壤资料图件信息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有无水源保障。比如,上游有水库且有输水干、支渠到达本区域,并有分水计划,就可能利用地面水发展灌溉。不考虑目前是否有灌溉条件,而是考虑有无建设灌溉条件的可能性。
4.3.4 土壤污染状况 土壤污染调查资料可以通过实地访问获得,或者从环保部门提供主要污染源获得。
4.3.5 排水条件 从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中,获取相邻农用地单元的排水条件。不能获取的,根据当地有关排水体系资料、地形坡度和调查访问确定。排水条件不考虑目前是否有排水条件,只考虑有无建设排水条件的可能性。
4.3.6 土层厚度和母质条件 从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中获取最近分等单元的土层厚度信息,作为可开垦图斑的土层厚度。母质类型可以从地质图上获取,或找专家实地鉴定。
4.3.7 地形坡度 利用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坡度图,提取每块图斑的坡度级别。
4.3.8 盐渍化程度 可以利用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乡级或县级土壤图获取;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束以来,土壤盐分含量发生了很大变化的,可以通过野外典型调查和样品的实验室分析,对盐渍化程度指标进行修正。
4.3.9 土壤质地 从农用地分等定级、耕地质量等级更新成果中,获取最近分等单元的土壤质地信息,作为可开垦图斑的表层土壤质地。
4.3.10 土壤pH值 从农用地分等定级、耕地质量等级更新成果中,获取最近分等单元的土壤pH值信息、土壤盐渍化程度信息,作为可开垦图斑的土壤pH值。不能获取的,可以野外实地用袖珍便携式pH计测定。
4.3.11 耕作便利度 收集可开垦图斑所在的区位、交通条件,调查开发后农民是否可以方便进行耕种。
4.4 宜耕性评价
在2012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中将调查评价底图与专题图进行叠加,形成具有各种评价指标属性的评价单元,将每一评价指标信息填注到评价对象图斑属性信息表中。如评价对象图斑某一指标评价结果不同,则需要进一步细分图斑,保证图斑属性相对均一,形成评价单元。最小上图面积为15平方米,满足不了上图要求的,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到相邻的评价单元中。采取“限制性因子”评价法,对评价单元进行评价。在评价单元参评指标中,只要有一项指标不符合宜耕条件的,划分为不宜耕,其余为耕地后备资源。
4.5 评价结果属性信息标注
将评价过程中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结果,标注在评价单元属性信息表中,建立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图层“HBTC”,分类型分别对图斑属性进行标注。宜耕土地标注为“GDHB”,不宜耕土地标注为“FHB”。所有评价单元的属性信息,应同时包含综合评价结果和所有单项指标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