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文献综述

2024-10-12

土地资源文献综述(共8篇)

土地资源文献综述 篇1

高校土地利用模式探讨文献综述

摘要:大学,是知识的摇篮,是培养新时期优秀人才的根据地。长期以来,人们过于重视大学校园里教学、科研等软件配置的力量,认为只有优良的学风、严谨的求学精神才是一个优秀的大学,完全忽略了大学的硬件设施对于一个大学的文化和传统的展现与传承。一个在建筑、校园布局没有学问的大学,是一个没有文化没有底蕴的大学,是一个不合格的大学。因为关于高校的土地利用模式、建筑设计和布局的问题显示出的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关键词:规划用地模式生态平衡,人本思想

近年来,高校校园的建设问题,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不仅仅是学生、家长和教师对于学习、教学和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更是对城市文化塑造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因此,大学城和众多的新校区应运而生,泥沙俱下,难辨好坏。关于大学城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关于新校区建设的问题,更是问题诸多。长期以来,各高校的校园规划和用地模式也是各自为政,补漏填缺。在校园的规划上,也是更多的因地制宜,缺乏系统和完整的模式。

全球信息时代的来临以及我国经济开发的加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空前的机遇,同时也把高校校园建设推向新的高潮。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飞速发展,价值近几年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扩招等一系列政策的提出和实施,以及高等学校教育体制改革、高校社会化等高校内部的制度改革,都对大学校园在规模、办学体制以及建筑与环境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高校校园建设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为教育界和加注解所始料未及。在这历史性的机遇面前,21世纪的高校规划与建设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向。本文资料大多来源于网络、期刊数据库等,著作来源于图书馆。搜到的信息有:著作6本,期刊文献11篇,报道2篇,国家政策文件1份。

1、我国高校校园环境现状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出版)对于生态环境的定义,校园环境的定义可以从中借鉴引用为:环绕着校园主体人群的空间中可以影响到人的生活、学习的一切自然形成和后天人工营造的物质、能量的总体。这从一个方面给校园环境景观建立了一个新的定义:它既是生态系统下的能量流、物质流的一个载体,又是社会精神文化系统的源泉,体现了人对环境的影响和环境对人的影响。

刘剑在《浅谈高校校园环境建设的特点和目的》(南方论刊·2006年第10期)中提到,校园环境的特点。一是有特定的教育意义和价值。二是多项艺术的综合体。三是育人功能具有多面性。校园环境的建设很好的体现了这个特点。而在校园环境建设的目的上,不仅要建立生态平衡的校园环境、建立具有浓郁文化内涵的校园环境,还要建立具有人性化、整体和谐的校园环境。

刘建朝在《新一轮高校校园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地质教育2004年第4期)就大学扩建问题、校园规划问题和校园建设中着力体现的几个问题对新一轮的高校校园建设进行

了分析。文中提到由于不同学校所在地的不同,各个学校在校区建设又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本校现阶段发展过程中的规划实施,更影响了各学校在建设时所选择的发展途径。因此也造成了许多高校纷纷扩大校园,增加办学空间,一批教育建筑林立与校园之中但又问题诸多的现象。同时,文章也总结了置换、新老校区并存、老校区扩建、合并中专校、就地挖潜、大学城这6种模式。

高冀生在《高校校园规划研究与再认识》中提出了传统型、核心型、组团型、集中型、再生型、增殖型、鱼骨型、自由型、园林型、复合型、智能型、虚拟型、网络型、网格型等诸多校园规划模式。此外还提出一种创新型校园规划模式。

保永春在《现代高校校园规划原则论纲》中指出,校园规划应遵守的十大原则:功能性、效率性、生长型、生态化、智能化、效益性、人本化、个性化、相融性和传承性。这十项原则是在校园规划中应着重考虑的原则。文章同时也提到,由于各高校存在很多差异,因此在规划过程中,目前也只能以原则为参考依据。同时,考虑到不同学校的个性化发展,在规划中也应该采取原则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

2、高校规划应当进入更高层面

《建筑设计资料集成》(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中认为,大学校园经历了一个依附于建筑、独立于建筑、多幢建筑集中、分散式(教学与居住分离)、大规模校园发展、探索大学城的发展阶段。

王建国在《从城市设计角度看大学校园规划》一文中提到,大学作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建筑群落,大学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要远远高于其代表的教育意义。因此,大学校园不论是内部建设还是对外开放,所拥有的实际意义都将是与城市规划息息相关的。而校园所进行的设计也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教育功能上,应该从城市设计角度去看大学校园的规划。

在1992年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对高校建设标准进行了规定。谈健在《高校建设应整合城市资源》(广东建设报2004年12月24日第A01版)中提出四个应当反思的问题:大学与城市的关系、原有标准滞后实际发展、建筑设计周期过短、校园个性化缺失。大学建设往往作为带动城市的有力手段,但由于学校周边“服务型社区”未完善,也造成了学校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存在机制不畅、互动制度不健全的问题,阻碍了两者的协调发展。同时,文章还指出,大学建筑尤其自身的特点,但目前的大学建筑设计缺乏专门的设计规范进行指导,只能借鉴《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及相关公共建筑设计规范,限制了大学设计的优化和发展。而且,大学的建设规划周期过短,虽然扩张很快,但也造成了对校区的定位、容量和运作特点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使得校园规划的随意性较大,缺乏自身特点。因此也连带造成校园个性缺失。

张琦在《现代大学校园规划浅析》(市场周刊·管理探索2004年12月号)中提出,大学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中一种具有特殊历史与特殊功能的庞大教育机构,大学的本质是生产知识或者说是创造知识的场所,这种生产或创造无法脱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面对面进行的知识传授和实质性交流。由于大学中占有空间的教学、科研等活动绝大多数都正式而长期、复杂而影响深远,这种延续性尝尝是的校园空间具备极其丰富而强烈的特性。文章还提到,现代校园规划的选择,应当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来看待。要将“规划地区”和“研究地区”同时列入规划考虑的范围,由校园规划管理不能和城市规划不能进行统一协调。同时还要遵守社会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和生态性原则。

3、新时期高校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张先玲在《我国现代高校校园规划总体布局的思考》中提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简单的、以功能划分的校园规划理念已经不适应现代校园建设的需要,针对目前高校校园规划存在的问题,站在现代审美和人文的高度,从校园格局的整体性与开放性、校园功能区相对集中地组群式布局、校园人车交通体系的便捷高校安全、校园交流空间的多重性格、校园文化的营造、体现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可持续校园设计、弹性与动态调控等8个方面阐述了新时期现代高校校园规划总体布局的诸多新理念。

何树彬在文章《国外校园环境建设点滴》中介绍美、日、韩等国的校园建设中十分重视人本思想,将学生安全、开放式教育和教学环境等问题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同时很注意将学生融入到校园建设中去,体现了学生对于校园建设的参与性。

何镜堂的《当前高校规划建设的几个发展趋向》。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产业进程的加快,高校规划建设中形成新的发展特点。根据当前多元、综合的办学模式,对创造人文化、生态化的校园空间环境,满足校园社会化、开放化的现实需要,融入自然环境的组团化、网络化建筑设计,以及校园的动态发展等几个发展趋向进行了阐述。

总结

通过以上文献我们发现,我国高校校园规划、建设以及用地模式都存在着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于各学校不同的校园环境,因此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对于校园土地利用模式进行探索。同时,对于校园用地模式的研究,要积极联系社会,通过城市规划、园林设计等多角度研究来提高校园规划和高校土地利用模式的研究高度。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9年修,第2版

[2] 日本建筑学会编,徐煜辉译,《建筑设计资料集成》[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3] 宋泽方 周逸湖,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008重印

[4] 包小枫,理想空间.2005.2(总第七辑),中国高校校园规划,[J],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

5[5] 江浩波,理想空间.2005.4(总第八辑),个性化校园规划,[J],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6] 刘剑,浅谈高校校园环境建设的特点和目的,[J],南方论刊,2006

[7] 费曦强 高冀生,中国高校校园规划新特征,[J],城市规划,200

2[8] 刘建朝,新一轮高校校园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

4[9] 高冀生,高校校园规划研究与再认识,[J],中外建筑,2004

[10] 保永春,现代高校校园规划原则论纲,[J],湖北社会科学,200

3[11] 王建国,从城市设计角度看大学校园规划,[J],城市规划,2002

[12] 谈健,高校建设应整合城市资源,[N],广东建设报,2004

[13] 张春慧 王先杰 王大庆,大学校园绿地规划设计,[J],北方园艺,2004

[14] 张琦,现代大学校园规划浅析,[J],市场周刊2004

[15] 张先玲,我国现代高校校园规划总体布局的思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

[16] 何树彬,国外校园环境建设点滴,[J],上海教育,2004

[17] 李昊 冯伟 蔡晓方,新理念、新大学、新空间——对新时代我国大学校园规划的思考,[J],安徽建筑,2004

[18] 何镜堂,当前高校规划建设的几个发展趋向,[J],新建筑,2002

[19] 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国务院教育厅建标[1992]245号文件

[20] 符英 段德罡 刘煜,21世纪高校规划与建设的新趋势,[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6

[21] 朱振国,大学城离“大学王国”还有多远,[N],光明日报,2001.12

[22] 王一娟,大学城一拥而上引发圈地热,[N],经济参考报,2003.2

[23] 梁礼明 卢峰,高校校园规划与建设刍议,[J],中国西部科技,2008.3

[24] 牛红武,郑俊华,高校校园规划略论,[J],山西建筑,2007.8

[25] 鲁晓琳,现代校园规划建设思路探讨,[J],科学探究园地,2007

[26 饶汕贤,周肇基,卢小良,赖元峰,校园规划建设探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

土地资源文献综述 篇2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影响因素,绩效评价

农村土地流转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 体现了小农经济发展与农业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 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转入到非农就业渠道, 使得土地制度以及土地流转成为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将分别对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投机制中对流转的模式、影响因素、运行绩效及相关对策进行梳理, 以期找出适合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最佳机制, 引导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因此, 如何建立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是当下和今后一个有待继续深入研究的课题。

1 关于土地流转模式

我国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时提出了为了加强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 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与此同时, 不少学者认为政策性文件对土地流转模式的归纳过于简单, 不能体现对于不同主体农村土地流转的形式可产生不同的变化。陈志宇 (2014) 将农村土地流转的模式进行了区分, 区分为农户之间行为和依托组织存在两种类型, 其中“代耕”、“互换”、“转让”和“转包”主要发生在农户之间, 而以农民合作社为平台、集体租赁承包、股田制、重组和兼并则属于后一种形式。

宋涛等 (2012) 在研究中认为实践中存在多种形式的农地流转实践模式, 在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地区, 以城乡双置换的农地流转模式为主, 该模式主要以宅基地置换为中心来推动承包地的置换;以承包地和宅基地股份化的股份合作模式, 在各地实践中又出现不同的模式, 主要有内股外租型、自主经营型和联合经营型;最后是农村土地信托流转模式, 农民将土地委托于政府设立的信托机构, 将土地经营权进行流转, 信托机构主要提供土地流转前、流转中和流转后的信息发布、协调和纠纷调解工作。张兰君、赵建武 (2013) 主要研究了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的模式, 认为该种模式分化出自主经营型、内股外租型和社区型等不同的发展模式。屈冬玉 (2010) 在研究了宁夏农地流转后, 认为目前宁夏的流转模式存在五种模式, 分别是转包型流转、合作型流转、租赁型流转、带动型流转和入股型流转。

丁关良、陈琴 (2004) 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发布时间, 对农地流转方式进行了区分, 发布前农地流转模式主要有出让、拍卖、入股、联营、抵押、占用、转让、转包、赠与、继承、竞价承包、出租或租赁、反租倒包、互换或互易、土地信托服务和委托管理;发布后的农地流转模式主要有出让、拍卖、发包、租赁、转包、转让、互换、抵押、继承、反租倒包、准占用、入股、委托流转、委托代耕、“两田制”模式、“集体农场”模式和转租等。

于传岗 (2012) 从政府主导的角度研究了农地流转模式, 政府主导流转的土地经营规模普遍较大, 因而大多采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制以及反租倒包。这种流转模式呈现出流转规模大、速度快以及契约长期化的特点。常伟等 (2014) 认为农地流转可分为市场主导型和政府主导型两类模式, 而近年来农地流转主要为政府主导型, 这种模式虽然具备了较多优点, 但并不必然导致转入方、转出方和政府三方共赢的结果, 且实施难度较大, 只有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 才能实现各方共赢。

2 关于农地流转影响因素的研究

关于农地流转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是定性的描述, 主要集中在产权、流转市场和监督管理制度等方面, 这其中, 由于现行的土地制度导致的土地权属不清晰, 成为我国土地流转的一大障碍, 这一点已得到各界的共识, 高宇 (2012) 指出影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制约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首先是土地的各项权属主体不明晰, 这会使农民的利益不能得到保障, 因而阻碍农地流转;其次是供需条件不成熟, 一方面是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以及土地流转价格过低, 另一方面是农业的平均利润低使得农地流转率低;第三是由于参与流转的正规中介组织较少, 使得流转信息不畅;最后是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到位。毛飞等 (2012) 利用理论模型论述了农地流转的影响, 认为就业机会越多、保险市场越完善、地租稳定的情况下, 农户越倾向于土地的长期流转, 反之则倾向于短期农地流转;此外农户所拥有的农地禀赋资源越多, 则越不利于农地的流转;最后, 从交易成本角度分析了农地流转决策的影响, 提出由于我国土地承包期限的延长, 有利于提高土地交易的稳定性, 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较高的交易成本, 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受到限制。

另外一些学者从实证方面对影响农地的流转因素进行了分析。徐占军等 (2008) 运用二元选择模型对影响江苏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将影响因素分为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与产权状况及参与主体状况三类, 结果表明人均承包地、非农人均收入、户农业人口数及文化程度均与农户流转行为呈正相关关系, 其中文化程度越高对转入和转出的影响越大。孟俊杰 (2010) 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法, 对北京近郊、中郊和远郊地区的农地流转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农地流转的过程中起到了减少信息不对称、节约交易成本的作用, 对农地的规模流转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同时也得出非农就业率和人均耕地面积与农户流转率之间存在显著关系, 而文化程度虽呈正相关关系, 但结果并不显著。杨佳等 (2009) 认为农地流转影响因素也主要有文化程度、非农就业收入等, 且得出和其他学者一致的结论, 但他又考量了农产品的价格因素, 则得出主要农产品价格越高, 经营土地的机会成本则越高, 越不利于农地的转入和转出。卞琦娟等 (2010) 研究了发达地区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 在分析了与上述学者相同的影响因素后, 又加入了农地特征和农地流转租金的影响分析, 其中农地为平原的农户越愿意转出农地, 且转出收益也越高, 反之则转出意愿越低;租金则对农户的农地转入行为存在负相关关系。诸培新等 (2011) 在研究了上述影响因素的基础之上, 指出农地的流转应建立在非农就业发展稳定且收入较高的基础上才能顺利进行。

3 关于农地流转的运行绩效的研究

对农地流转的绩效评价在我国属于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 但不少学者也做出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许恒周等 (2008) 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的绩效进行了分析, 认为由于各地不同的制度创新行为导致了不同的农地流转模式, 也决定了不同的制度绩效, 并运用SSP范式 (状态一结构—绩效) 分析了不同模式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绩效, 指出产权的完善程度决定了流转绩效。尚勇敏 (2012) 运用DEA方法对重庆市不同区域的农地流转绩效进行评价, 不论是从总体还是单项绩效上看, 近效地区比远郊地区的农地流转绩效高, 进而又对转包、转让、出租和股份合作四种土地流转模式的绩效进行了比较, 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股份合作、转让、出租和转包。王慧青等 (2013) 利用DEA模型分析了湖南农村土地的流转效益, 选取土地流转贡献、土地流转产值、农业每万元产值消耗劳动率、农村人口转移第二、三产业劳动人数比以及土地流转程度等五大类指标, 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基础的差异导致了不同地区的土地流转量, 但反过来土地流转量大并不一定对农村社会经济贡献大。王正环 (2011) 在对农地流转后不同类型的农户的生产效率进行分析中得出, 流入户的效率高于部分流出户, 也高于总体平均水平以及自耕户, 而且流入户在资源要素的整体配置方面也表现的更为合理。吴晨 (2012) 将农地流入方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 即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普通农户, 在租金方面, 农业龙头企业最低, 普通农户次之, 农民专业合作社则最高;完成一次农地流转所花费的时间方面, 则是普通农户最快, 农民专业合作社次之, 龙头企业时间最长;从违约比例来看, 龙头企业最低, 其次为普通农户, 最高的为农民专业合作社, 最终对三种不同模式的农地流转效率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流转效率最高的是农业龙头企业, 最低的是农民专业合作社, 因此应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农地流转, 提高流转效率。曾福生 (2010) 通过把转出方分为农户个人, 村集体和土地合作社三种类型, 利用同意的一致性标准逐个分析了其流转效率, 认为对于小规模的土地流转来说, 以农户为流转主体的效率最高, 对于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则村集体作为流转主体的效率更高, 但由于随着村集体管理职能的转变, 这种流转方式将会逐渐衰落, 被更为市场化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取代。祁艳 (2011) 从农户生计角度度量了农地流转的绩效, 认为农地流转的确改变了农户的经济基础、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 但改善程度并不高, 主要是由于社会保障的缺失导致农户的生计水平还不是很高。

4 关于农地流转相关对策的研究

不少学者对于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运行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赖昭瑞 (1999) 认为农地流转应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先将过于细碎的土地集中起来, 就可执行第二个层次———土地的规模经营, 这其中应始终保持土地流转的市场化和规范化。刘卫相等 (2011) 从产权视角研究了农地流转, 提出应培育农村土地的使用权市场, 加大私人之间的土地使用权转让, 并针对政府指出应改革现有的强制征地法律制度, 以改善征地补偿不公平问题。黄祖辉等 (2008) 通过对浙江省320户农户的调查, 提出以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离”为出发点, 完善“政府—中介组织—集体—农户”为一体的农地治权结构, 以处理农地流转中各主体的权益关系, 建立“散户—中介组织—大户”的土地流转机制。赵东龙 (2012) 从完善政策体制角度出发, 提出应将农民的土地承包关系由“长期不变”扩大为“长久不变”, 才能使农村土地流转顺利进行。刘卫柏等 (2012) 提出了创新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 认为农村土地的使用权流转可由一级土地使用权流转和二级土地使用权流转两部分组成, 前者主要是村集体作为中介组织, 将土地使用权出让或出租给承租方;后者为市场化运行方式, 即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租赁市场。杨兴平、周媛媛等 (2014) 针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出现的问题, 指出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构建应把重点放在明晰的土地产权、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市场的主导作用、规范的中介组织上来, 形成完善的市场化流转机制。

5 简要评述

土地资源文献综述 篇3

关键词:土地资源 约束 经济增长 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Stieglitz(1974)研究了自然资本(即自然资源)怎样限制经济和人口的增长,并认为技术进步和人造资本可以对自然资本进行替代,这种替代有利于减弱自然资本的限制;Nordhaus(1992)以索洛模型为基础,将自然资源作为变量,纳入到索洛模型中,构建了有资源约束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并与无资源约束的新古典增长模型进行比较,测算出美国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阻力;Noel(1995)分析了能源不足对美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并得出在能源不足的情况下,美国经济的增长要比在能源充足的情况下要低的结论;Bruvoll、Glomsroda、Vennen(1999)使用动态的CGE模型,来模拟由于环境阻尼引起的挪威福利的损失情况;并认为环境阻尼是环境约束而使社会所付出的社会成本;Romer(2001)提出了“growth drag”的概念,并建立了基于C—D生产函数的模型,考察了自然资源影响经济增长的阻力;Copeland和Taylor(2003)分别分析了土地和环境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认为由于土地资源的限制,而降低了经济增长的程度,提出了如何最大化利用土地来促进经济增长;Brock和Taylor(2004)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四个简单的模型来理解经济增长和土地之间的关系。

可以看出,国外关于土地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研究较少,大部分都停留在对土地资源对经济增长约束的讨论上,而进一步测算土地资源对经济增长限制程度的大小的研究很少。

二、国内文献综述

比较而言,国内关于土地资源约束经济增长的研究相对较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一)关于概念的综述

关于土地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是采用“增长尾效”、“增长阻尼”或者是“增长阻力”,学者们持不同的意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学者们在翻译“Growth drag”时,采用了不同的词语罢了。薛俊波(2004)、谢书玲等(2005)、崔云(2007)、雷鸣(2007)、庞亮(2010)、王家庭(2010)等均使用了“增长尾效”这一词;杨杨(2008)、曾伟(2012)、万永坤等(2012)等均使用了“增长阻尼”这一词;王学渊等(2008)、李文杰等(2010)、李娟等(2011)均使用了“增长阻力”这一词。这些词只是在叫法上不同,它们的内涵都是一致的,都表示由于土地资源的限制,而导致经济增长降低的现象,在数值上等于“不存在土地资源约束”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存在土地资源约束”的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差额。

然而,杨杨(2007)认为,用“阻尼”一词比用“尾效”一词更贴切,因为“尾效” 一般是指一种滞后的效果或在当前没有发挥完毕的作用,其在后续阶段还会继续产生影响。本文采用了杨杨的研究成果,将土地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定义为“增长阻尼”。

(二)关于增长模型的综述

在模型的使用上,专家学者们也持不一样的观点,增长模型的采用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使用索洛模型的变形形式作为增长模型,测算资源(土地资源)对经济的“增长阻尼”或“增长尾效”

有些学者研究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或对城市化进程的约束。余江(2006)利用该模型,考查了可再生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并且假定可再生资源的可再生率为一常数;段东平(2010)、王伟同(2012)分别将水土资源和能源纳入C—D生产函数中,测算了水土资源和能源对城市化进程的约束。

谢书玲等(2005)、万永坤等(2012)将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引入C—D生产函数中,分别分析了它们对中国和北京市经济的“增长尾效”或“增长阻尼”。

有些学者专门将土地资源作为变量,纳入C—D生产函数中,分析并测算土地资源对经济的“增长阻尼”或“增长尾效”。 薛俊波(2004)、崔云(2007)、曹中强(2008)、葛杨等(2010)、李文杰等(2010)分别研究了不同区域的土地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当然,与其他学者不同的是,杨杨等(2007)、罗黎平(2011)、万永坤等(2012)认为土地资源的增长率并不为零,而是为一常数。其中,杨杨等(2007)、万永坤等(2012)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未利用土地会被逐渐的利用,导致土地增长率并不为零;罗黎平(2011)认为由于土地的虚拟增长和土地的集约利用,导致土地的增长率不为零。

2、采用二级CES生产函数或改进的二级CES生产函数作为增长模型,测算土地对经济的“增长阻尼”

杨杨(2008)采用改进的二级CES生产函数构建经济增长模型,测算了土地资源对中国各省市经济的“增长阻尼”;李娟(2011)基于多要素二级CES生产函数分别构建了有土地资源约束的城市化模型和无土地资源约束的城市化模型,测算出土地资源的约束对城市化进程的阻力;张琳等(2011)、曾伟(2012)分别采用二级CES生产函数构建的经济增长模型,测算土地资源对城市化进程的约束和土地资源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阻尼”效应。

3、使用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内生增长模型,测算资源(土地资源)的“增长尾效”

王海建(1999)基于内生增长理论,将耗竭性资源纳入模型中,构建了R&D增长模型,但缺乏实证分析;于渤等(2006)将能源耗竭和污染治理纳入模型,构建了经济持续增长的内生模型;杨新梅(2010)在卢卡斯人力资本积累的内生增长模型中,引入水土资源要素,利用汉米尔顿函数,并根据增长尾效的概念,测算出中部地区水土资源的“尾效”;刘耀林等(2011)利用内生增长理论,将资源环境作为变量,纳入内生增长模型,并依据平衡增长解求出资源环境的“增长尾效”。

4、增长模型综述小结

由上述增长模型综述可知,增长模型主要来源于C—D生产函数、CES生产函数以及内生增长模型的变形。其中,C—D生产函数和CES生产函数都假定技术为外生,且都假定规模报酬不变;而内生增长模型将技术内生化,将技术进步视为内生变量。此外,内生增长模型重在考察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而C—D生产函数和CES生产函数重在考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三)关于变量含义界定的综述

在研究土地资源对经济增长约束关系的时候,涉及的变量主要有国内生产总值(GDP)、固定资产(物质资本)、社会从业人员(劳动力)和土地资源数量。在前三个变量中,学者们的意见较为一致,但对于土地资源数量的界定,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

谢书玲等(2005)将耕地面积作为土地资源总量,测算土地资源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尾效”;刘雄兵(2010)将城市建成区面积作为土地资源总量,测算建成区的土地面积对武汉市经济的“增长尾效”;

李娟等(2011)、万永坤等(2012)以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面积之和作为土地资源的总量;张琳(2011)采用已经利用了的农用地和建设用地面积之和作为土地资源的总量;杨杨(2008)则是采用除未利用土地以外的土地资源数量作为土地资源的总量。

薛俊波等(2004)、余江(2006)、崔云(2007)、曹中强(2008)、聂华林等(2011)将耕地、林业用地面积和可利用草地面积作为土地资源的总量。

刘耀彬、陈斐(2007)将耕地面积、林业用地面积、可利用草地面积和城市建成区面积之和表示土地资源总量;李文杰等(2008)将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作为土地资源数量的总和;段东平等(2010)将耕地面积、林地面积、园地面积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之和作为土地资源的总量;庞亮(2010)选用农作物播种面积和城市建成区面积之和作为土地资源投入量。

众多学者之所以会对土地资源总量的界定持不同观点,主要是因为学者们对土地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模糊不清以及数据获取较为困难。本文认为,只要某种土地利用类型对经济增长有作用或者有影响,都可以将其作为变量,纳入到模型中。因此,本文将除未利用土地以外的土地资源总量作为模型的变量。

三、关于研究展望的综述

薛俊波(2004)认为他测算的结果更适用于第一产业的情况,而将耕地、林业用地和可利用草地三者之和代替整个土地资源的数量较为粗糙,不能反映实际情况;杨杨(2008)认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应分别考虑它们各自对经济增长作用;曹中强(2008)认为土地资源对第一产业作用要比土地在第二、第三产业中的作用大,因此,应分别计算土地资源对第一产业和第二、第三产业的增长阻力;罗黎平(2011)虽然提出土地集约利用和土地虚拟增长会导致土地增长率不再为零,但是没有用实证分析土地集约利用和土地虚拟增长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了土地增长率。

从以上学者的研究展望来看,土地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关系还有待进一步厘清,特别是不同的土地资源类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不同的。另外,从学者们的分析结果来看,在土地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关系缺乏理论上的统一认识,才导致各学者的分析结果迥异。另外,在部分国家或地区,甚至还会出现土地资源约束经济增长的伪命题,因为在这些国家或地区,土地资源根本不存在对经济的约束问题。

参考文献:

[1]薛俊波. 中国经济增长的 “尾

效”分析[J]. 财经研究,2004,30(9):5—14

[2]谢书玲,王铮等.中国经济发展中水土资源的“增长尾效”分析[J].管理世界,2005(7):22—25

[3]杨杨,吴次芳等.土地资源约束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J].技术经济,2007,26(11):34—38

[4]罗黎平.基于土地虚拟增长的土地资源增长尾效模型研究[J].求索,2011:95—96

[5]Stiglitz Joseph E.Growth

with Exhaustible Resource:Efficent and Optimal Growth paths[J].Reviews of Economic Studies,1974(41):123—148

[6]Nordhaus W.D.Lethal Model 2:The Limits to Growth Revised[J].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1992(2)

[7]Noel D.A.Reconsideration of Effect of Energy Scarcity on Economic Growth[J].Energy,1995(1)

〔本文系2012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土地资源约束对苏南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12SJB790044)阶段性成果〕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论文文献综述2 篇4

文献综述

引言

在过去的20多年中,中国经济在转轨过程中的不俗表现,一直令中外经济学家为之着迷,作为其背后主要支撑力量的民营企业更是倍受关注。但随着企业的发展规模越大,企业的对各种类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已经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赵曙明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因此不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将影响民营企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关于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此为背景,我尝试对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内主要贡献者的观点进行归纳,并梳理其理论逻辑,力求从另一个侧面去理解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按照自己论文的提纲,进行文献搜索。把文献的搜索范围定位到了2000年以后有关民营企人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书籍及报刊,在此基础上进行查找。

正文

论文大体分为三部分来写,第一部分: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概述通过对人力资源的含义,作用和地位及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地阐述来对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况作简单的叙述。现今民营企业现状:

1、过多依赖家族式管理,缺乏科学的人才引进机制。

2、缺乏有效的个体激励机制。(张德 《人力资源管理》)

3、缺少绩效考核机制和快速的反馈渠道。

4、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和开发不够。(谌新民 《新人力资源管理 》)

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

1张德《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1

谌新民《新人力资源管理》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

2董克用叶向峰《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

3余凯成等《人力资源管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

陈维政等《人力资源管理》高度教育出版社 200

4第二部分: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对其进行剖析,通过对问题的剖析来达到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作用。现今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人才输入渠道狭窄,外部的人才进入较难,由于人才来源单一,所受教育背景趋同,获取社会信息量较小,容易导致思路狭隘,家族成员掌控企业较多的资源,无意间容易形成排挤外来人才的行为,使外来人员难以溶入团队,缺乏对企业的认同感,这样,民营企业就很容易陷入人才流失加速,而无法吸引外来人才的恶性循环,直至危及企业的长远发展。同时,大多数民营企业过于依赖组织中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来约束员工完成的任务。为此甚至延长劳动时间而不计加班报酬,或者剥夺员工公休假的权利,造成员工内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在激励手段的运用上,通常只采用加薪方法,认为只要员工的薪酬提高了就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而没有考虑员工的精神等高层次需求。很多企业的主管人员

一方面缺乏沟通技巧, 使得反馈质量难以保证;另一方面主管人员不能持之以恒,反馈工作不能长久进行。通常民营企业需要的人才一般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获得:培训、留用、和引进。目前企业员工培训状况并不乐观,存在诸如投入不足、专业人才匮乏、培训理念落后等问题。企业中进行系统化培训的还很少,而且受行业和企业管理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差别较大。(安鸿章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郑晓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导论》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

2李宝元(责任编辑:admin)

《战略性激励--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精要》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安鸿章《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第二版)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 200

3林泽炎《3P模式--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操作方案》中信出版社 200

1杜纲钟敏《企业人才的层次激励效应分析》管理工程学报 2003 1

第三部分:重构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找到问题根源所在,相应采取解决问题措施来对现在问题加以解决。

关于民营企业人力资源问题的解决的初步设想及突破点:

1、建立一套透明公开的人才聘用机制,让员工在开放平等的环境下展示自己的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颜士梅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2、健全个体激励机制。美国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莱宾斯坦建立的x效率理论却认为个体的努力程度,即对自身体力脑力的运用程度不仅取决于个体的努力选择,而且与企业文化的外部影响具有很大的相关性。但是就具体操作而言,对个体努力程度的监督和测评的成本很高,必须对个体的行为、决策进行研究并设计一套合理的激励机制才能尽可能大地发挥个体的努力程度(黄卓龄 黄培伦 《著名国外企业对员工的激励措施》)

彭剑锋《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

黄卓龄黄培伦《著名国外企业对员工的激励措施》商业研究 2002 1

2赵曙明冯芷艳刘洪《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新进展》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颜士梅《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

3李小勇《100个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

4郑远强《人力资源管理实际操作技能》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

5杰弗里梅洛 [美]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战略人力资源管理》2004 6

詹姆斯 W 沃克《人力资源战略》[M] [美]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责任编辑:admin)

Ivancevich,《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7th edition McGraw-Hill 1998

结论

土地资源文献综述 篇5

什么是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

文献综述撰写的程序

一般经过四个阶段:即选题、收集阅读文献、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1.选题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为从事某项科研、学术会议的专题、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一般是明确的,不像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撰写综述选题通常不宜过大。可选择自己所从事的专业需要研究的问题,或者与其密切相关的课题。如果是初学,最好从一些较小的题目开始。

2.收集、阅读、整理文献 综述题目确定后,围绕题目收集和阅读文献。收集文献要求尽可能的齐全。要写好综述,收集文献是基础,阅读文献是关键。

收集和阅读文献、积累足够的文献以掌握丰富的资料,这是关键的一步。在浩瀚的医学论文中收集有关专业或专题的文献,需要掌握查阅文献的方法,以便尽快找出需要的文献。文献的检索方法有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两类:查阅方法可参阅有关检索的专著。

对查到的文献首先阅读摘要或小结,了解该文献的主要内容,衡量其对所写综述的价值。然后,根据文献的重要性对原文进行精读摘录。阅读文献时要吃透原文的精神,掌握要义。阅读文献时还应围绕主题组织整理材料,整理文献应包括:作者、文题、刊名、年、卷、期、页码及内容(如核心内容、主要资料、数据和观点),以便写综述时引用。所写文献综述质量的高低,主要由文献阅读的质量来决定。写好「读书笔记」和「文献摘录卡片」,用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中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提供材料,而且对提高自己的思想表达能力、培养创造性的阅读能力也有帮助。

3.拟提纲 文献综述必须在精读大量文献、结合自己工作的基础上,列出较详细的撰写提纲,写出大小标题,做到有纲有目。然后将主要资料、结果及主要观点分门别类列于其下。这就是「搭架子」。应尽量做到标题与内容一致,注意逻辑性,使撰写综述的框架结构达到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4.撰写 拟好提纲后,明确构思,材料齐全,就可以进一步组织材料、写成文章。

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

1、文献综述的格式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1)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2)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

(3)小结,是结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

(4)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对综述类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同杂志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以30条以内为宜,以最近3-5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

2、文献综述规定

(1)为了使选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

(2)在文献综述时,研究生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文献。通常阅读文献不少于30篇,且文献搜集要客观全面

(3)在文献综述中,研究生应说明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

(4)文献综述要条理清晰,文字通顺简练。

(5)资料运用恰当、合理。文献引用用方括号[ ]括起来置于引用词的右上角。

(6)文献综述中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不能混淆作者与文献的观点。鼓励研究生多发现问题、多提出问题、并指出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针对性强

(7)文献综述不少于3000字。

3、注意事项

(1)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的综述。

(2)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3)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引用文献不过多。文献综述的作者引用间接文献的现象时有所见。如果综述作者从他人引用的参考文献转引过来,这些文献在他人引用时是否恰当,有无谬误,综述作者是不知道的,所以最好不要间接转引文献。

(4)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5)综述篇幅不可太长。杂志编辑部对综述的字数一般都有一定数量的约定。作者在初写综述时,往往不注意这点,造成虚话、空话较多,重点不突出。综述一般不宜超过4000字。

综述并不是简单的文献罗列,综述一定有作者自己的综合和归纳。有的综述只是将文献罗列,看上去像流水帐,没有作者自己的综合与分析,使人看后感到重复、费解,材料与评述协调。

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有效教学文献综述 篇6

摘 要:国内学者对有效教学的研究颇丰,本文从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有效教学的概念内涵、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以及有效教学的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相关文献梳理。

关键词:有效教学

教学策略

一、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论三个角度的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

1.从学习论的角度讲,有效教学被界定为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在教育心理学里,有效学习即有意义学习。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意义学习主要包括四个要素: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学习是自我发动的;学习是渗透性的;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

2.从教育学的角度讲,有效教学是指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即发展性教学)。学生发展是教育教学的宗旨、目的和归宿,是检验教学有效性的最高标准,因此,发展理论是有效教学的一大理论基础。

3.从知识论的角度讲,知识论是教学论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任何教学理论都是基于一定的知识论,有效教学论以有效知识论为基础,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学的有效知识量。

二、有效教学的概念

综合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有效教学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1)经济学观点认为,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2)从“有效”和“教学”两个概念出发来界定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3)以学生发展为取向来界定有效教学。这种观点认为,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4)从表层、中层、深层三个层面对有效教学进行结构化分析。这种观点认为,从表层分析,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形态,从中层分析,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思维,从深层分析,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理想、境界。

三、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

有效教学是一种具有可持续性的教学环节“链接”。有效教学的教学目标是以学生全方位发展为本。有效教学是对“预成课程”与“生成课程”的主动调适。有效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同步。有效教学与有效评价相互依存。

四、有效教学的分析模型

有效教学是通过相应的教学行为及其过程实现的。从总体上来看,有效教学的过程是一个通过选择和实施适宜(有针对性)的教与学的行为,以实现预期学习结果和效率的过程;而适宜(有针对性)的教与学的行为是教师基于自身的教学观念与能力,对教学行为的主要制约因素(教学的目标、内容、条件、学情等)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而选择和设计的。因此,我们可以提出如下有效教学的分析模型:

从上述分析框架中可以看出影响有效教学的变量众多,对于观察有效教学而言,至少可以区分出以下三种变量:学习结果与效率;教导行为与学习行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条件与学情。

五、有效教学策略的综述

国内研究者对教学策略的含义、结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有研究者认为教学策略即教学主体自觉地对教学活动及其因素进行宏观与微观统一的计划、评价和调控,以追求最佳教学效率的计策和谋略。有研究者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包括:情知互补,培养新人;实施多种教学变量组合;因材施教,适应需求多样化;加强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有学者按照目标管理的教学流程,把有效的教学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提出三个阶段的策略:教学的准备策略、教学的实施策略与教学的评价策略。也有学者提出有效课堂教学的主要策略包含:教学设计策略、教学实施策略、教学评价策略。还有学者认为,教学设计一般倾向于将支持学习的外部教学事件(活动)主要分为组织策略、传递策略和管理策略。

六、结论与反思

关于有效教学研究,国内学者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在有效教学的涵义、重点、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等方面尚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克服这些缺陷和不足,是今后相关研究努力的方向。

1.有效教学的内涵与外延难以统一,今后相关研究要厘清基本概念。

2.有效教学研究成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热点,但定性研究居多,定量研究相对匮乏。

3.研究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不足。同时,由于量化研究的缺乏,以及研究视角缺乏新意,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显得深度不足,未能体现对教学的指导作用,不利于理论向实践的转化运用。

参考文献:

[1]余文森.论有效教学的三大理论基础[J].课程?教材?教法,2012,(第2期).[2]龙宝新,陈晓端.有效教学的概念重构和理论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第4期).[3]宋秋前.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7,(第1A期)

土地资源文献综述 篇7

(一)饮食及饮食文化的概念

关于“饮食”一词的解释,笔者查阅了百度和新华字典对其的解释,最直观简洁的涵义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吃喝,包括饮品和食品。在中国民间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出自《汉书·郦食其传》。其历史背景是在秦朝末年,有个书生叫郦食其,很有学问。他曾献计帮助刘邦智取陈留,被封为广野君。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争霸。刘邦在项羽的攻势下节节败退,郦食其为刘邦献计谋策,郦食其提出了:“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的想法。刘邦依计而行,夺取了当时重要的粮仓,终于取得了胜利。一个简单的故事却道出了食物对于人民,以及对于一个国家安康稳定的重要性。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人口繁荣,在悠久深远的历史文化中,中国饮食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和传承以及沉淀,最终孕育出了独特的中国饮食文化,在当今国内以及国际上有着深刻且广泛的美誉和影响力,是当今世界饮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

根据大量的文献和书籍考察,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最早起步于20世纪初,真正的兴起是在20世纪八十年代,综合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和研究,饮食文化也有了其深刻且明确的含义。笔者翻阅了关于饮食文化的文献,在研究和调查中得到关于饮食文化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在笔者徐兴海《中国食品文化论稿》中,“饮食文化是人类在饮食方面的创造行为及其成果,饮食方面的思想、意识、观念、哲学、宗教、艺术等都在饮食文化的范围之类。饮食文化就是以食品为物质基础所反映出来的人类精神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种标志。因为饮食的重要性,饮食文化往往居于文化的核心地位。” 笔者刘海燕《羌族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研究———以理县桃坪羌寨为例》中,“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文化现象之一,它有丰富的内容,反映着中华民族的生产状况、文化素养和创造才能。它主要包括三个层次: 其一是物质层次,包括饮食结构和饮食器皿; 其二是行为层次,包括烹饪技艺、器皿制作工艺、食物保藏运输方法等; 其三是精神层次,包括饮食观念、饮食习俗以及蕴含其中的人文心理、民族特征等文化内涵”。赵荣光与谢定源在《饮食文化概论》指出:“饮食文化是指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总之各个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视角来定义和评价饮食文化,众说纷纭。最后笔者认为饮食文化是经过历史长时间的沉淀和累积,在特定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下相互作用而生的,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文化现象,既包含物质层面的,也包含精神层面的。物质层面主要是指生产饮食的工艺程序、烹饪手法、食物器皿、饮食材料、用餐环境、饮食食用的方法和习惯等等,精神层面主要包括饮食所在地民风民俗、饮食生成历史、宗教信仰、当地的人思想和传统观念、饮食节庆等等。

(二)饮食文化旅游的概念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逐渐兴旺,旅游业已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而旅游业也由最初单一的观光游览方式发展现在多元化的游览,以不同目的为出发点的旅游游览方式可分为探亲旅游、休闲疗养旅游、工业旅游、公司奖励旅游等,这一发展的原因在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促使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当人的生存需求达到满足时,人会追求更高一层的精神追求,同样对于旅游也是如此。当今社会的人们对旅游多元化的需要也丰富旅游其本质的内涵,为了迎接市场的旅游需求,许多国家及政府通过宣传以及引导开展着以各种需求为目的的旅游活动,旅游活动也由起初看其表面,赏其外观,过渡到游客希望能通过与当地人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当地的文化和民风民俗,通过旅游进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学习,特别是在当今以文化为核心的社会。由于我国饮食文化是经历了几千年历史沉淀下来的瑰宝,也随着近几年来旅游业的兴旺发展,饮食文化旅游逐渐兴起。如何在这一期间抓住此契机,挖掘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发展饮食文化旅游,合理开展饮食文化旅游项目,有效宣传和弘扬饮食文化,对地方区域饮食和旅游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所谓饮食文化旅游就是将饮食文化和旅游活动相结合的一种新兴的旅游活动,顾名思义就是指游客在旅游活动品尝和体验当地饮食,而不仅仅只是简单的观其形、赏其色、品其味,当今的饮食文化旅游是一种基于物质需要之上更高一层的精神需要,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不仅品尝到当地的饮食,还能通过旅游活动参与到食物的制作过程中,了解当地的饮食习惯、饮食方式、民风民俗、自然和人文背景、宗教信仰、礼仪习惯等,比传统饮食旅游更具有审美价值。

二、饮食文化旅游相关研究

(一)饮食文化旅游形成因素研究

卢宏(2012)在《地理环境对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影响》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分别阐述了对饮食文化旅游的形成的影响,在自然因素方面,由于地形地貌、气温、土壤植被、海陆位置、气候等因素的不同从而也影响了饮食文化的形成,在人文因素方面,主要是不同地区的宗教文化、信仰等不同也对当地饮食文化的形成造成了影响。胡玲玲和吴璇欧(2014)在《论地理环境对我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影响》中还提出了在自然影响因素下,由于某些地理环境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而人类需要调整饮食来消除此影响,也进而影响了当地饮食文化。胡晓立等(2015)在《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中的地理环境》中提出了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形成还源于在漫长的历史交流中,民族与地区之间交流中的文化融合。总之在笔者翻阅的文献和资料中,各个学者也主要是从上述几方面来论述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形成因素,各个观点大同小异,缺乏互补性和创新性,从人文地理角度对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研究的文献还不多,而目前的研究也主要是表面性的伦理和具体的实证的分析,虽说其观点具有一定的说服性,但还缺乏深度。

(二)饮食文化旅游现状研究

赵荣光(2000)在《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传统与创新——中国饮食文化研究20年的省悟》 中指出在看待中国饮食文化上,要与时俱进,追求创新和传统的结合,不能固步自封沉溺过去的饮食文化,积极提倡用发扬优良传统和引导创新相结合的方针,创造民族大众和科学的、顺应历史发展需要的饮食文化;杨丽(2001)在《试析饮食文化特色旅游》指出目前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少有人将饮食作为专门的目的去旅游,但同时也指出旅游具有贵族性,其中还有许多值得挖掘的地方;谭志国(2004)在《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指出早在近代时期中国对于饮食文化的研究就有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但中国目前对于饮食文化的研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吴先辉等(2009)在《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现状及其研究方法初探》中指出中国对于饮食文化的研究只还在其表面,只有广度而缺少系统的挖掘和深入,整个中国饮食文化在世界学术体系中处于缺失状态;赵炜等(2010)在《国外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中列举了日本、美国、欧洲对中国饮食文化以及相关书籍的研究和分析;吴晓东(2010)在《基于游客需求的我国地方美食旅游发展探讨》中指出在发展美食文化旅游中,主要面临的问题是传统烹饪工艺和现代口味的冲突,以及餐饮企业管理上还有诸多漏洞和缺陷;曹改梅(2013)在《饮食文化旅游开发中的地理环境问题与对策》中指出目前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缺乏地方和民俗特色,其中更是缺少旅游精髓和灵魂的文化部分,在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上缺少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膳食均衡的意识;陈晓丽(2015)在《我国少数民族饮食养生概要》列举了少数民族饮食养生保健传统,肯定了少数民族饮食传统和习惯对中华民族养生保健史的贡献,也对挖掘少数民族饮食文化旅游提供了一定的研究价值。这些学者关于饮食文化旅游现状分析都具有科研价值和实践意义,我国的饮食文化旅游还处于初始阶段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在旅游中寻找文化的踪影和对于文化知识的挖掘已是必然的趋势,我国深远的饮食文化底蕴也为此提供了契机,在各种时机和条件都已成熟的情况下也预示着饮食文化旅游的时代也将到临。

(三)饮食文化旅游开发原则及策略的研究

韦家瑜(2005)在《桂北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中针对桂北少数民族饮食现状,提出了以文化作为核心的旅游开发对策探讨,最后以龙胜各族自治县饮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作为个案研究。马青舂(2011)在《蒙古族饮食文化与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研究》中在分析蒙古族现状的基础上,以相关理论作为基础,提出了发展蒙古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熊妹闻(2011)在《成都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中分析了成都饮食资源及其现状,在成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对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发展策略。张勇(2012)在《黄山市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研究》中提出了黄山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的4个模式,即主题文化公园模式、生产场景主导模式、民俗节庆旅游模式、原生态民居文化村模式,最后以歙县为例实证分析,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学者也对饮食文化旅游开发进行了研究,其中有马菱(2009)《新疆维吾尔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马青春(2011)《蒙古族饮食文化与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研究》;李双芝(2011)《湖北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研究》;杜陈猛(2012)《重庆美食旅游资源开发研究》;王建(2013)《青岛市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等等。通过文献资料发现,近几年对于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和科研成果越来越多,其中不乏缺少很多具有科研意义和实践意义的成果,在目前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上,基本上也趋于成熟和可行性,但在开发模式种类上却没有实质突破,基本上都大同小异,所以如何在以后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上取得进展和创新是一个值得讨论和解决的问题。

三、重庆饮食文化旅游相关文献综述

土地资源文献综述 篇8

关键字:道德;人力资源;组织

一、道德建设的起源和意义

(一)以古见今,道德之名源远流长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破天荒提出“道”的概念,作为《道德经》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晋商是明清以来形成的并对中国近现代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中国十大商帮之一,对人力资源实行道德和制度双管齐下的管理是其长久不衰的主要原因。晋商也深谙“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用人之道,确立了“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行为准则。推崇诚信义利的伦理道德,用道德的力量来弥补制度可能带来的缺憾。

《用人之长,德与才的千年缠绵》一文则有不同的看法,文中大量举例了中国古代军将的用人之道,并且认为“人才难得”是一个伪问题,“德才之辩”在中国历史上蔚为大观,但真正伟大的公司领导者正需要放开心胸与眼量,不拘一格,让人从“无用”到“有用”,从“小用”到“大用”。无论如何,“重德”还是“重才”都不能只在“末流”的层次。

(二)道德问题全球化

《CEO的道德问卷》是拿大罗里尔大学(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和《民族邮报》(the National Post)联合进行了一项CEO道德规范调查。受访的CEO共361位,来自不同规模的企业。调查显示,道德意识流于空泛,尽管CEO认识到道德在商业社会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恪守商业道德能为公司带来巨大的有形和无形的财富,Kapstein于2004年发表了一篇文章,发现在全球前200大企业里,52.5%的企业已推出商业道德守则。

(三)人力资源道德建设的意义

韦华伟在《企业经营,寻求德与财的平衡》中提到,西方有句话叫“好的伦理为经营之道”,企业竞争,不只是策略、技术和创新额竞争,最后决定胜负的关键往往掌握在品德手上。企业的竞争是激烈的,在利润面前有的时候道德变得不堪一击。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一书中多次谈到“责任”并且强调:“权利和职权是两回事。管理当局并没有权利,而只有责任,他需要而且必须有职权来完成其责任,除此之外,还要有应有的道德水准。”《人力资源:“缺人”但不能“缺德”》一文以实际的事例来对道德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人力资源从业人员尤其要具有过硬的道德水平,也就是说“宁缺勿滥”。选择员工,道德水平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其能力水平。相对于人力资源部人员来说,道德水平就更加重要了。换句话说,如果人力资源部员工道德品质有问题,企业高层决策者再有能耐也无法避免企业倒闭的厄运。

二、人力资源管理道德建设之现状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道德即资源,道德即优势”,企业“缺德”就像幼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缺钙”一样,幼儿无法发育成为一位肌体健康的“强者”,企业也无法成长为市场中的“强者”或基业长青。厉以宁在2001年首都经济与人才战略学术研讨会上说,入世以后我国在金融业、加工业、农业等领域面临的竞争,归根到底可以看作是人力资源使用效率的竞争,人力资源开发要发挥超常规的效率,就必定要以道德为依托。大到整个民族的凝聚力,小到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道德都会产生超常规的效率。

黄泰认为我们谈论的道德乃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人格化,厚德载物,高尚的道德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基础。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职业技能和员工道德那个更重要,职业技能当然非常重要,没有职业技能的员工就应该解雇,但员工的道德又和企业的发展有着什么样的关系,企业的管理层绝对不能忽视道德可能引起的各种问题。

三、道德建设在行进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范愉博士说,个人工作调动不完全属于隐私。新单位有权知道应聘者的过去,包括过去有何劣迹等,这实际上是对自己利益的有效保护。一个组织在招聘员工的时候,应当是用各种甄选手段(比如面试、笔试、背景调查等等)来剔除道德上不符合要求的人。现如今很多知名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并不是最看重员工的能力和学识,而是首先考察应聘者的品德。他们认为人的能力和学识是可以弥补的,而人的内在品格却常常极难改变。虽然在短暂的招聘过程中彻底辨清一个人的品德并非易事,并且常常道德准则有问题的人也会被录用,但至少把道德水平作为聘用员工的一个标准为管理者把那些不道德者拒之门外提供了一个机会。

华信惠悦(Watson Wyatt)针对亚太地区12个国家共6,500位员工,进行了员工态度调查,员工道德观亦是调查的其中一部分。有高达94%的受访员工表示,他们所工作的公司能否遵守道德诚信原则是“不可或缺”或“十分重要”的。《用人可疑,疑人可用》提到,目前我国企业界在用人问题上吃尽了“用人不疑”的苦头,往往是在当初大家公认为“有能力、有理想、品德好”等等最优秀的人员,反而出问题的也最多。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法制与道德的统一》认为和谐的用人单位,用当能够以法律和道德的手段调适利益的冲突,道德的观念应当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当中得到体现。用人单位领导和管理层人员必须树立人本至上惜劳力的道德意识,这一点,在一个以权利为中心的社会显得更为重要。只有文明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才能保障用人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王承进在《从<弟子规>看企业道德管理》中讲到,近年来,安徽庐江汤池镇文化中心以落实《弟子规》为主的教育方式正在深入民心:对古圣先贤教导伦理及基本礼仪规范的学习,许多企业也因此受益。我们不难发现道德管理是企业永续发展的基石,如果我们站在企业的角度去读《弟子规》,这当中的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这五部分则可以用来指导企业员工的日常行为规范,提高员工的品德才能修养,让员工真正的德才兼备。

雅芳公司提倡商业道德,主要注重理论实际相结合,使员工掌握道德与商业道德的含义,了解人们做出不道德行为的原因,以及了解做出决定前须考虑的因素。道德决定的雷达,员工可以通过“准则导向”、“结果导向”、“品德导向”、“公正导向”来衡量自己的选择,从而做出合乎商业道德规范的行为。商业道德,特别是公司高级管理层的商业道德,对一家公司是否能够长期生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忽视商业道德的教育,很可能给一个企业带来的是灭顶之灾!

《品德测评有方法》一文中将道德的测评指标分成三个维度,以情景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360度反馈等测评方法分析,得出了三大启示:

第一,要以发展性与诊断性功能为主

第二,利用现实情景、捕捉真实的行为证据

第三,正确的对待品德测评的量化。然而,品德是一种以情感体验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知情行的整合结构,品德测评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精神系统,很难用简单的线性数量关系来反映,要防止把复杂的精神与社会现象简单化,就要坚持品德测评的精确性与模糊性的统一。

四、结束语

笔者对以上所读文献总结出一下几点看法:

(一)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走过了初兴之路,正处在国外理论与国内传统思想文化摩擦、相融合的阶段。人力资源管理者特殊的角色定位决定可人力资源管理职业道德建设特殊的方向和内容。道德的建设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基于联系普遍性上的讨论,不仅应该对企业负责也要对员工负责。所以,作为HR工作者是应该进行职业道德建设或重塑人力资源管理者的道德精神。在道德问题逐渐被重视的今天,我们不得不重新定议道德在企业发展中的含义,企业就是个人的集合体,所以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人力资源的管理,企业管理的基础或根本即必须重视每一位员工,即使是普通的员工。

(二)道德问题开始在各个行业当中被重视,从安然集团的落幕再到三路奶粉震惊全中国,不禁的让我们惊诧,企业到底是在以盈利为目的还是为了顾客的需要当做目标。黄光裕,国美电器总裁,从家境贫困到2006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首富”,再到最终落入法网,不得不说他算是成功的,但是,他的失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归为道德的。阿里巴巴网站的创办者马云开除了公司里95%的MBA,这是为什么,当记者采访他的时候,他说“商业教育培养MBA,首先要做人,如果基本的礼节,专业精神,敬业精神都很糟糕,尽管管理水平很高,我公司的发展水品还容不下他。”可见,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管理,信息,资金,市场……或许都是企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方面,但是假如在道德问题上出现纰漏,之前的种种即便再优秀,企业也难逃落幕。所以我们才可以看见现在人人口中盛传的一句话:“有才有德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无才无德是废品”一个企业要选择什么样品质的员工,显而易见。

(三)道德与利益是一场博弈,优秀的企业能够很好的去平衡,但可以肯定的是,人与人之间缺乏信赖,则企业与员工之间就无法形成合力,企业就无法取得股东和顾客的信赖,不可能永久经营。目前,中国的企业缺乏核心技术与人才,没有品牌优势,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可谓是危机重重,但正是在这个时候,企业才更需提倡全面道德管理,找到志同道合的员工,以更强的创新力,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美国个人信誉道德的建立是由国家安全部门来操作的,而不良记录多指犯罪记录或是金融方面的。对个人信誉道德的考核是由政府部门或是社会公认有良好声誉的中立机构来操作。在目前,国内社会信誉还没有普遍建立起来的情况下,很难让人去相信考核的客观公正性。假设可以建立一套人力资源诚信贡献系统,或许可以为企业招聘员工时有一定的帮助。但是,问题的根源在于个人的道德本身,而影响个人道德发展的因素有很多,这将是我们今后需要研究和调查的方向,并且,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如何对道德问题加以限制和管理也将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参考文献:

[1]老聃.道德经[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0.

[2]张向前.老子道德经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商业研究,2004,(8).

[3]甄华丽.浅谈晋商对人力资源的管理[J].沧桑.2006,(4).

[4]丁千城.用人之长,德与才的千年缠绵[J],销售与市场:战略版2008,(3).

[5]CEO的道德问卷[J].中国企业家,2002,(3).

[6]Deirdre Lander,Daphne Teo,Y.T. Mak.从员工态度调查看亚太地区的员工伦理[J].HR管理世界,2009,(3).

[7]王承进.从弟子规看企业道德管理[J].HR经理人,2009,(7).

[8]广义.雅芳为新人建立“道德雷达”[J].职业,2004,(12).

[9]Hoffman. Empathy and development: Implications for caring and justice.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2000.

[10]何伟文.善、爱欲和艺术--论默多克作品对“道德”主题的探讨[J].

[11]彼得·德鲁克.管理:任务、责任、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12]胡利琴.试论我国中小企业伦理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及途径[J].企业管理,2009,(5).

[13]谢付亮.人力资源缺人但不能缺德[J].人才资源开发, 2005,(12).

[14]谢付亮.缺德等于缺钙,企业基业长青必须道德先行[J].企业文化与管理,2005,(8).

[15]刘世昕.厉以宁谈人力资源开发,道德可以产生超常规的效率[N].中国青年报,2001.

[16]郦骏锋.将品格第一进行到底[J].HR经理人,2009,(7).

[17]Thomas Garavan, Gerard Fitzgerald & Mike Money.企业分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18]黄泰.不可忽视的员工道德培训[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10).

[19]艺铭.道德是否该列入年终考核范畴[N].21世纪人才报,2003,(12).

上一篇:中国第三方检测机构下一篇:公司财务主管竞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