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第二课时)教案

2024-09-13

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第二课时)教案(共12篇)

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第二课时)教案 篇1

中国的土地资源

教案

麦积区石佛中学:潘灵仙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图表数据,说明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

2、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内型和区域性差异。

3、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和看待地理事物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治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从而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与“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难点: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等 〖课时安排〗:2课时

第 二 课 时

课时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

2.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3.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 护土地资源的意义,从而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复习导入)多媒体播放我国几种土地资源类型幻灯片,对上节课简单复习,同时利用图片导入新课——区域差异明显。

二【新课学习】

1、耕地(耕地区域差异一)

【教师指导】同学们拿出地图册,前后排四个人一个小组讨论,打到地图册19页“中国干湿地区划分图”、20页“中国气候类型”、13到14页的“中国地形图”以及课本68页的图3-13“中国耕地分布”小组分工又合作,思考以下问题:(1)、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2)、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第几阶梯?(3)、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那些干湿地区?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指导学生读图,寻找答案。

学生代表发言后,学生小结。

【教师引导】多媒体播放“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来说出我国耕地主要分布的地形区。归纳: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内容自己归纳“我国耕地的空间分布特点”

(教师点拨)耕地——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

(耕地区域差异二)【教师指导】播放幻灯片,旱地和水田,以及我国的旱地和水田分布图。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旱地和水田的分布,以及主要农作物。

2、林地

【教师指导】播放我国林地分布图,学生结合课本内容来感知我国林地分布地区。

(教师点拨)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交通不变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部的山地。

东北林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安岭和长白山山区,西南林区主要分布在横断山山区,东南林区主要分布在武夷山和南岭山区。

(学生思考)学生结合课本内容思考:(1)东北和西南林区属于——(2)东南林区属于—— 学生发言,学生小结。

3、草地

【教师指导】播放我国草地分布图,学生结合课本内容来感知我国林地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内蒙古)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区。【教师指导】播放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砍滥伐和过度放牧等图片

(学生思考)通过图片自己的感受是什么?导出下面的问题——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二、珍惜每一寸土地

【转承】

耕地、草地、林地是我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它们都是可以更新的资源,但是利用不当、不注意保护土地资源就不能继续利用。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些问题大都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

学生根据以上图片来总结我国各种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中存在的问题,并讨论相应对策,并由学生来概括:

(教师点拨)

面对这些问题,国家有以下几种措施:

(1)由国家制定政策法令,如《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要求公民遵守国家的法令,违者要追究责任,受到处罚。【课堂小结】

土地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虽然土地资源是可更新资源,但是它又是有限的资源,一旦破坏很难恢复,而且我国又是一个有13亿的人口的国家,要解决这些人口的吃饭问题,必须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课堂检测】 出示幻灯片上的检测题。

湘 教 版 地 理 八 年 级(上册)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案

麦积区石佛中学

潘 灵 仙 2013年10月21日

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第二课时)教案 篇2

知识与技能:利用相关图表资料,理解我国 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和分布的主要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各类图表,提高读图分析、归纳总结地理问题的能力和探究问题、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我国土地 资源现状,激发国情意识和保护资源从身边小事做起的科学资源观。

二、重点难点

利用图表资料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并读图分析、列表比较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三、课前准备

班中挑一名学优 生担任“博 士”,教师与其 准备好“博士讲坛”这一活动环节。

四、教学过程

师:播放视频《在希望的田野上》,问道:歌曲中唱到“村庄”、“冬麦”、“牛羊”等生活中的“希望”,正如歌名所说,这些“希望”的根源在哪?

学生看歌词,观视频,答:在田野上(或土地上等)。

师:今天我们一起 来学习孕 育地球万 物的土地 资源。

(设计意图:从歌曲MV入手,带领学生尽快进入上课状态。)

活动一:最炫土地风(土地利用类型)

师:土地是人类的衣食之源,是我们生 产和生活 的空间,同学们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吗?

生:(略)(米饭、书本、学校等)

师:同学们切实感受到了土地的伟 大,按照用途 和利用状况可把土地归类。(展示相应的景观图,明确耕地、林地、草地的含义。)这三种土地利用类型可 以分别对应广义农业中的农、林、牧业,因此,统称为农业用地。(同理,明确建设用地和难利用的土地含义。)

生:(观察实景图,倾听并配合老师进行归类。)

(设计意图: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图文并茂,直观认识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

承转:我国的国土面积上土地利用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有幸请到有“土地爷”之称的小博士,让我们来聆听博士的科研分析,大家欢迎。

活动二:别说你的土地你无所谓(我国的土地特征)

博士讲坛:(优等生上场)大家好,今天我带 来我们团队的科研数据和图表,与大家一起分享探讨。

(1)将教材P68图3.7的“中国人均土地面积与部分国家比较”柱状图转换成表格的形式呈现。这张科研数据展现给大家,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学生分析数据,得出: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再来观察这幅柱状图(教材P68图3.8),能说明什么问题?

生:人均农业用地也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3)如果“你的地盘 你做主”,960万km2的土地给你,你会如何分配不同的利用类型呢?请3位同学上黑板写出他们心中的理想比例,再对比实际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教材P68图3.9)。大家把现实和理想作比较后,有何感想?

学生写出理想土 地利用类 型的构成 比例,得出结论:我国土地类型齐全,但耕地少,难利用的土地较多。

小博士接着同学的结论,补充:我国不仅耕地少,后备耕地也不足。

(设计意图:优等生带领全班学习简单但枯燥 的图表,附上有趣的活动环节,增加亲切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阶段小结:感谢小博士的精彩介绍,请同学们 再次回忆整理,归纳出博士告知的我国土地资源的利与弊。

学生及时整理,总结归纳。

承转:通过“博士讲坛”,我们认识到我国土 地利用类型构成不合理,那么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是否均匀?

活动三:在那土地分布的地方

教师展示《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和《中国地形的分布图》,全班分成4个小组,分别讨论耕地中旱地、草地、林地和难以利用的土地的主要分布地区及其自然环境特点,完成表格3.1。(利用自制微视频先进行水田的主要分布地区及其自然环境特点的分析示范,然后对学生成果进行评价。)

生:观看微视频,学习看图析图用图的相关方法,再通过几种地图对比得到结论,并在组内合作交流,完成表格;全班交流展示、评价;得出结论,即我国土 地利用类型地区分布不均衡。

(设计意图:通过微视频教学和学生间的合作 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在多幅地图对比下分析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课堂小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对我国 的土地资源有哪些新的认识?学生总结后,教师出示本课的知识结构。

课后实践:参照图3.9,学习小组合作查阅资料,绘制出家乡土地利用构成的饼状图。

(设计意图:回顾课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摘要: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平实,教学中可以增添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环节,利用精美图片及各类图表,通过自制微视频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判读地理图表的技能和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第二课时)教案 篇3

[关键词]地理教学人教版土地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40119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利用相关图表资料,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和分布的主要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各类图表,提高读图分析、归纳总结地理问题的能力和探究问题、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我国土地资源现状,激发国情意识和保护资源从身边小事做起的科学资源观。

二、重点难点

利用图表资料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并读图分析、列表比较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三、课前准备

班中挑一名学优生担任“博士”,教师与其准备好“博士讲坛”这一活动环节。

四、教学过程

师:播放视频《在希望的田野上》,问道:歌曲中唱到“村庄”、“冬麦”、“牛羊”等生活中的“希望”,正如歌名所说,这些“希望”的根源在哪?

学生看歌词,观视频,答:在田野上(或土地上等)。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孕育地球万物的土地资源。

(设计意图:从歌曲MV入手,带领学生尽快进入上课状态。)

活动一:最炫土地风(土地利用类型)

师:土地是人类的衣食之源,是我们生产和生活的空间,同学们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吗?

生:(略)(米饭、书本、学校等)

师:同学们切实感受到了土地的伟大,按照用途和利用状况可把土地归类。(展示相应的景观图,明确耕地、林地、草地的含义。)这三种土地利用类型可以分别对应广义农业中的农、林、牧业,因此,统称为农业用地。(同理,明确建设用地和难利用的土地含义。)

生:(观察实景图,倾听并配合老师进行归类。)

(设计意图: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图文并茂,直观认识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

承转:我国的国土面积上土地利用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有幸请到有“土地爷”之称的小博士,让我们来聆听博士的科研分析,大家欢迎。

活动二:别说你的土地你无所谓(我国的土地特征)

博士讲坛:(优等生上场)大家好,今天我带来我们团队的科研数据和图表,与大家一起分享探讨。

(1)将教材P68图3.7的“中国人均土地面积与部分国家比较”柱状图转换成表格的形式呈现。这张科研数据展现给大家,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学生分析数据,得出: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再来观察这幅柱状图(教材P68图3.8),能说明什么问题?

生:人均农业用地也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3)如果“你的地盘你做主”,960万km2的土地给你,你会如何分配不同的利用类型呢?请3位同学上黑板写出他们心中的理想比例,再对比实际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教材P68图3.9)。大家把现实和理想作比较后,有何感想?

学生写出理想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比例,得出结论:我国土地类型齐全,但耕地少,难利用的土地较多。

小博士接着同学的结论,补充:我国不仅耕地少,后备耕地也不足。

(设计意图:优等生带领全班学习简单但枯燥的图表,附上有趣的活动环节,增加亲切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阶段小结:感谢小博士的精彩介绍,请同学们再次回忆整理,归纳出博士告知的我国土地资源的利与弊。

学生及时整理,总结归纳。

承转:通过“博士讲坛”,我们认识到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不合理,那么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是否均匀?

活动三:在那土地分布的地方

教师展示《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和《中国地形的分布图》,全班分成4个小组,分别讨论耕地中旱地、草地、林地和难以利用的土地的主要分布地区及其自然环境特点,完成表格3.1。(利用自制微视频先进行水田的主要分布地区及其自然环境特点的分析示范,然后对学生成果进行评价。)

生:观看微视频,学习看图析图用图的相关方法,再通过几种地图对比得到结论,并在组内合作交流,完成表格;全班交流展示、评价;得出结论,即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地区分布不均衡。

(设计意图:通过微视频教学和学生间的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在多幅地图对比下分析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课堂小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对我国的土地资源有哪些新的认识?学生总结后,教师出示本课的知识结构。

课后实践:参照图3.9,学习小组合作查阅资料,绘制出家乡土地利用构成的饼状图。

(设计意图:回顾课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第二课时)教案 篇4

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案1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相关课件]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了解海陆面积比例;

2、运用地图学会辨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

3、运用多种媒体使学生了解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

4、通过参与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互动交谈

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问题引入】宇航员加加林指着从人造地球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说:“我看到的地球更像水球。”那同学们认为自己所居住的星球,是该叫“地球”呢,还是该叫“水球”呢?

【活动】1:学生讨论自己所居住的星球是应叫“地球”还是应叫“水球”?

2: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3:引导学生旋转地球仪,用右手食指随机点出是陆地还是海洋,并作概率统计。

【演示】课件(水半球和陆半球图、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说明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的比例:“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转承】同学们是生活在陆地上还是海洋里哪?(陆地上)那么,陆地都有哪些表现形式呢?那海洋呢?

【演示】课件(中国东部沿海分布图)

【活动】

1、请学生根据学过的有关的地图知识,找出自己熟悉的岛屿、半岛和大陆;

2、请学生在图中找出自己熟悉的海、洋、海峡;

【展示】“大陆、半岛、岛屿与海洋”素描图,让学生巩固陆地和海洋的各种表现形式。

【转承】教师点评学生的谈话,同时引出“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那同学们知道全球分为哪些大洲吗?

【演示】课件(大洲、大洋的分布图)

【活动】

1、请一位同学带领全班学生认识七大洲轮廓和大小;

2、请学生观察课本 “世界政治地图”,完成拼图游戏?

3、让全体同学根据所拼世界地图,观察地图仪说出主要大洲的分界线。

【演示】课件(亚洲与欧洲、非洲分界图)

【转承】在熟悉七大洲的位置时,我们发现各大洲基本上被海洋包围,那如果从海洋的角度去观察,你会发现什么特点呢?

【活动】

1、学生讨论后认为海洋是彼此相连的,并且被陆地分隔成相对独立的四部分,即上面提到的四大洋。

2、让学生看图思考四大洋各被哪些大洲所包围。

【课堂训练】:根据拼图模板提问:

1、面积由大到小排序?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它们的轮廓大致有什么特点?

3、全球共有哪几个大陆?

4、赤道横穿哪几个洲的大陆?

5、哪些大洲全部或大部分在北半球?那南半球呢?

【板书】

大洲和大洋

大陆

地球:陆地29% 表现形式

半岛

岛屿

水球:海洋71% 表现形式

海 洋

海峡

【课堂小结】略

大洲 七大洲

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第二课时)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2.了解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优越性。

1、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分析气候类型图。

2.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

3、德育目标

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教学重点

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和分布。●教学难点

1.有关气候图的分析判读。

2.气候对于我国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观察对比等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具准备

1.投影仪、录像带以及有关图片。2.绘制有关复合投影片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着重学习了我国气候的一个重要特征,同学们回顾一下这个气候特征是什么?(学生:季风气候显著)我国的季风气候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这个特点是什么?(学生:雨热同期)那么我国季风气候又分为哪两种气候类型?我国还有什么气候类型呢?

(板书)气候复杂多样 [讲授新课]

(投影)《我国不同的气候类型》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观察地图。

1(提问)从图2.26上,你能发现什么呢?(学生:除了季风气候,我国还有其他气候类型:东部地区主要是北方的温带季风气候和南方的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南地区是高原山地气候,云南南部、广东南部和台湾南部及海南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从图中,能否看出我国还有一个什么重要的气候特征?(学生:气候类型多种多样或气候复杂多样)(教师板书:气候复杂多样)这个气候特征的形成与哪些因素的影响有关呢?(学生: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等)(教师及时表扬)(投影)引导学生观察投影图和图中四个地点漠河、海口、吐鲁番、五道梁的气温曲线变化图和降水柱状图,分析各地的气候特点,进而判断它们各属于我国哪一种气候类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搞清我国各气候类型的特点。

(学生回答)①西北的吐鲁番盆地(年降水量不足10 mm,冬季平均气温在-10℃,夏季平均气温在25℃以下)气候干燥、冬冷夏热,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②西南的五道梁(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说明青藏高原上大部分地区四季低温,有的地区甚至终年冰雪覆盖)属于高原山地气候;③东北部的漠河(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年均降水量不足50 mm且集中分布于夏季,冬季均温达-30℃,降水仅10 mm,说明东北大小兴安岭地区冬季寒冷干燥而漫长)属于温带季风气候;④南部的海口(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年平均降水量在150 mm左右,说明海南岛气候湿润,终年皆夏)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教师小结)教师肯定学生的分析结果后,补充:此外,由于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在青藏高原地区就形成了独特的高山气候。

(投影)图2.27,引导学生观察高山气候有什么特点?[学生:气候类型和地面植被呈现垂直变化:海拔低处为热带气候类型和植被(椰子树)、海拔较高处为温带气候类型和植被(落叶阔叶树)、海拔更高处为寒温带气候类型和植被(针叶树)、海拔最高处为寒带气候类型和植被(冰川广布)]

(播放VCD)引导学生边听《珠穆朗玛》歌曲,边欣赏藏族人民的服饰。(提问)青藏高原居民为什么要穿着体现自己民族特色的服饰——藏袍?(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学习课本P43上的有关材料。(学生回答)一是可以保暖;二是可以适应温差的变化。

(教师小结)由此可见,不同的地形区有不同的气候特色,也有不同的民族服饰。(课堂活动)1.结合下面材料,思考如何因地制宜地利用我国复杂的气候资源。果菜乘专列

海南、广东、广西等地区素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一直是我国主要的果菜生产基地,所种植的瓜菜每年都以200万吨的规模远销全国。为此,铁道部门还开通了从广东湛江至乌鲁木齐、哈尔滨和山东寿光等地的“果菜专列”,源源不断地将南方蔬菜瓜果销往北方地区,丰富了北方居民的“菜篮子”,改变了北方地区冬季萝卜、土豆、大白菜“当家”的历史。

(启发思考)为什么海南、广东、广西等地区素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一直能成为我国主要的果菜生产基地,而且产品远销全国?这与这些地区所处的什么位置有关?(学生: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教师小结)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由于海南、广东、广西等地区纬度位置较低、海陆位置优越,深受季风气候影响,有充足的水热条件,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因此素有“天然大温室”之美称,一直成为我国主要的果菜生产基地,且产品远销全国。

(提问)怎样因地制宜利用我国复杂的气候资源呢?(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四人一组展开讨论。

(教师小结)学生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补充:发展水果蔬菜生产一定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各地的自然条件(土地、光照、水分、热量等),适合种植什么果菜就种植什么果菜,不能盲目生产。

2.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这对我国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请你举例说明。气候多样,可以使世界上大多数动植物在我国都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在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下,可以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如夏天可以去海滨、湖岸或山上避暑。

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人们的饮食习惯也有不同。如四川、湖南、贵州等地一年四季,特别是冬季比较阴冷潮湿,当地居民爱吃辣椒,以驱寒抗风湿。

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人们种植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瓜果蔬菜也不同,如东北种植的是春小麦、甜菜;华北、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南的地区种植的是冬小麦、甘蔗;华北、东北种植的油料是花生、大豆;长江以南种植的油料作物是油菜;北方种植的是温带水果瓜菜,如苹果、梨、葡萄、萝卜、大白菜等,南方种植的是亚热带、热带水果瓜菜,如柑橘、菠萝、荔枝、香蕉、辣椒、绿茄子等。(教师及时表扬学生)分组交流: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对农业生产有哪些影响呢? 由各组代表发言,教师进行归纳。[课堂小结] 我们在第二节中学了哪些主要知识?各小组同学归纳后小组代表发言:我们明白了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东西干湿的差异及成因,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及分布,我国冬季最冷、夏季最热的地方,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方,在此基础上,着重学习了我国的两大气候特征(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及其成因。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星期天,组织学生到农村从耕地类型、作物熟制、主要农作物等方面调查当地的农业生产状况,并结合当地的地形和气候特点,分析当地发展农业生产为什么不能单纯依靠天然降水,必须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水利措施?

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第二课时)教案 篇6

离子反应

一、教学分析

在介绍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以前,需要介绍电解质的概念,以及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因此,本节内容分为两部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在初中化学中,学生已做过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在此基础上,介绍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等固体分别加热至熔化后能导电,这样很顺利地引出电解质的概念。然后,通过介绍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引出NaCl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以及HCl、H2SO4、HNO3三种酸的电离方程式,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的定义。最后安排“思考与交流”活动,引导学生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

通过上面的讨论,使学生了解到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反应的实质是离子之间的反应后,即可很自然地转入到对离子反应的讨论。

教科书通过对[实验21]现象的分析,引导学生得出Cu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的2实质是SO4与Ba2+的反应,从而引出离子方程式。然后,通过四组酸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得出中和反应的实质,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最后通过[实验22]总结出溶液中离子互换型的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本节没有介绍非电解质和强、弱电解质的概念,离子反应则侧重于对概念和发生条件的认识。本节内容主要特点是重视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例如,通过引导学生参考酸的定义,尝试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以及对初中学过的中和反应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学重点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解质的概念。

2.理解电离的概念,会书写电离方程式。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碱、盐定义。2.通过独立思考探究碱与盐的定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教学重点

电解质的概念 教学难点

探究碱与盐的定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已做过溶液的导电性实验。演示初中已做过的实验:“物质的导电性实验。” 通过观察思考,得出电解质的概念。[板书]

一、电解质 推进新课

师:酸、碱、盐的水溶液为什么能导电?

师:展示氯化钠电离的动画。

生:思考,讨论。

结论:在水溶液中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

师:什么叫电解质?

[板书]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1.电离:电解质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师:电解质包括哪些类型的物质呢? 学生作答,教师板书。2.类型:酸、碱、盐 [例题剖析]

(例1)下列物质哪些属于电解质?

①NaCl ②NaOH ③H2SO

4④H2O ⑤盐酸溶液

⑥小苏打

⑦Fe ⑧Ca(OH)生:①②③;

①②③④;

①②③④⑤;

⑥⑦;

⑥⑦⑧;……

教师精讲:电解质属于一个重要的概念,在判断时,要严格按照定义来分析,作出正确的结论。

首先,“电解质”是化合物,不是单质,不是混合物。所以,⑤⑦不属于电解质。小苏打是俗名,是纯净物,属于电解质。答案:①②③④⑥⑧

师:请一位同学用化学符号来表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师:那么什么叫电离方程式呢?

生:用化学符号来表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的式子叫做电离方程式。[板书]3.电离方程式

师:请同学们写出硫酸、氢氧化钠、硫酸钠的电离方程式。

师:查出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并指正。[合作探究]

师:请同学们阅读P31第一段,并提出问题。

生:课本介绍了酸的定义,即在水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

师: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也可以得出碱和盐的定义。

师:请同学讨论给出碱和盐的定义。[板书]4.酸、碱、盐的定义 [知识拓展]

电解质

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例如酸、碱和盐等。凡在上述情况下不

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例如蔗糖、酒精等。

判断某化合物是否是电解质,不能只凭它在水溶液中导电与否,还需要进一步考察其晶体结构和化学键的性质等因素。例如,判断硫酸钡、碳酸钙和氢氧化铁是否为电解质。硫酸钡难溶于水(20 ℃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4×10-4g),溶液中离子浓度很小,其水溶液几乎不导电。但溶于水的那小部分硫酸钡却几乎完全电离(20 ℃时硫酸钡饱和溶液的电离度为97.5%)。因此,硫酸钡是电解质。碳酸钙和硫酸钡具有相类似的情况,也是电解质。从结构看,对其他难溶盐,只要是离子型化合物或强极性共价型化合物,尽管难溶,也是电解质。

氢氧化铁的情况则比较复杂,Fe3+与OH-之间的化学键带有共价性质,它的溶解度比硫酸钡还要小(20 ℃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9.8×10-5 g);而溶于水的部分,其中少部分又有可能形成胶体,其余亦能电离成离子。氢氧化铁也是电解质。

判断氧化物是否为电解质,也要作具体分析。非金属氧化物,如SO2、SO3、P2O5、CO2等,它们是共价型化合物,液态时不导电,所以不是电解质。有些氧化物在水溶液中即便能导电,但也不是电解质。因为这些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了新的能导电的物质,溶液中导电的不是原氧化物,如SO2本身不能电离,而它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为电解质。金属氧化物,如Na2O、MgO、CaO、Al2O3等是离子化合物,它们在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因此是电解质。

可见,电解质包括离子型或强极性共价型化合物;非电解质包括弱极性或非极性共价型化合物。电解质水溶液能够导电,是因电解质可以离解成离子。至于物质在水中能否电离,是由其结构决定的。因此,由物质结构识别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是问题的本质。另外,有些能导电的物质,如铜、铝等不是电解质。因它们并不是能导电的化合物,而是单质,不符合电解质的定义。板书设计

第二节

离子反应

一、电解质

定义: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1.电离:电解质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2.类型:酸、碱、盐 3.电离方程式

4.酸、碱、盐的定义 练习

1.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钡不溶于水,所以硫酸钡是非电解质

B.二氧化碳溶于水可以导电,所以,二氧化碳是电解质

C.固态磷酸是电解质,所以磷酸在熔化时或溶于水时都能导电 D.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但氯化氢是电解质 答案: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氨气溶于水能导电,氨气是电解质

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第二课时)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2.知道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和人民生活的关系。3.学会运用图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初步学会分析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4.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1.我国四大工业区的特点,优势,问题和措施。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从我们所熟知的钢铁工业以及食品工业来引出对工业的学习,使我们掌握工业的布局等知识。

(钢铁工业)(食品工业)讲授新课 1.工业的概念

工业是采掘自然资源、对工业品原料和农产品原料进行加工,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生产工具、技术装备和原材料,也为人民生活提供日用品的产业。

2.工业分类

(1)我国工业分布特点

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多,西部内陆地区工业少(东密西疏),形成沿海、沿(长)江、沿(黄)河和沿铁路线分布的趋势。

3.新、旧中国工业布局的变化

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许多工业品的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其中煤炭、钢铁、棉布、电视机、电冰箱等的产量居世界首位.我国工业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已初步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过去,我国工业集中分布在沿海。重工业主要集中在辽宁中南部地区,轻纺工业则集中分布于上海、天津、青岛、广州等少数沿海城市。而在辽阔的内地,现代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新中国成立后,加强了东部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区和工业中心的建设。在中部地区和东北腹地,扩建或新建了一些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在过去交通闭塞、经济不发达的内地和少数民族地区,兴建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或工业中心,地方工业有了长足发展。

我国的沿海工业地带集中了我国几个最发达的工业基地,其中最著名的是以沈阳、大连为中心的辽中南工业基地;以北京、天津、唐山为中心的京津唐工业基地;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沪宁杭工业基地;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4.工业分布的影响因素

5、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位置和特点

长江三角洲:中国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包括江苏省东南部和上海市,浙江省东北部,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是中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在长江下游和沪宁线两旁有许多重要城镇,如上海市、苏州市、常州市、无锡市、镇江市、扬州市、泰州市、南通市及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等。其中,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世界著名的外贸港口,苏州、无锡、常州等是风景游览地和新兴的工业城市。

中国第一大经济区,中央政府定位的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

6、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位置和特点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具有平原广阔、气候温和、河流纵横等优越的自然条件,是我国人口、城镇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缘地带。本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同香港、澳门毗邻,靠近东南亚,同时是著名的侨乡有利于吸引海外华人投资。地理位置相当优越。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基地。现在,这里已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重化工业较发达、工业门类较多、产品竞争能力较强的工业体系。家用电器、消费类电子、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医药、玩具、手表、自行车、多种日用小商品等轻工业均居全国前列。尤其是电子工业的产值占全国20%,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新兴电子工业基地,成为全球电子工业品的最大出口基地之一。

7、京津唐、辽中南工业基地的位置和特点

京津唐工业基地,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和山东,是我国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之后又一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京津唐工业基地有以下优势:

地理区位优越。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的北部,我国北方地区海上门户,与日本、朝鲜和韩国等联系便捷,拥有“亚欧大陆桥”东端的天津港、大连港,是我国华北、东北的经济核心区,腹地范围广大,几乎包括半个中国。

自然资源丰富。拥有探明储量占全国40%的铁矿石和石油资源,以及大面积的沿海滩涂,自然条件优越。

农业生产稳固发达,基础工业实力强大,工业体系门类齐全,特别是石油工业、煤化工业、冶金工业、海洋化工、机械电子工业等都很发达,是我国北方最大工业密集区。全国第二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重工业较全面,但结构老化,管理落后,大企业一般历史长,负担重,不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该地区资源丰富,但天气因素是巨大的制约因素。存在的问题是能源与水资源的不足。

8.影响工业的因素

气候因素:气候决定农业的分布,决定人口的分布,良好的气候因素必然使该地区拥有众多的人口,必然使使该地区出现各种工业成为可能。

地形因素:地形也会影响人口的分布,山地人口相对较少,而大平原人口则相对较多。人口的多少也会决定部分工业的分布。

海陆因素:河流因素会决定该地区的交通状况,从而影响该地区的工业分布。例如:沿海、长江流域就有许多发达的城市,它们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该地区发达的海水运交通。

政治因素:人为的改变一个地区的交通状况将会对该地区的人口分布发生影响,进而影响该地区的工业水平,政治中心也必然会有大量的工作人员以及相关的配套第三产业和轻工业、部分重工业。

战争因素:例如:苏联为了防止二战的悲剧重演,将许多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都分布在西伯利亚,我国的国防工业也主要集中在四川云南陕西等西部地区。

矿业因素:一个地区如果有丰富的矿藏,必然会有大量的采矿人员,以及配套的第三产业.在一个大型的矿产的周围往往会形成城市,如海南的石碌、四川的攀枝花。

9.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1)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近些年来,作为最具活力的产业,我国高技术产业产值迅速增长,我国进入了世界十大高技术出口国之列,从产业结构上看,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新产业门类不断涌现,其表现是:高技术制造业持续高速增长;高技术农业蓬勃兴起;高技术服务业迅速发展。

(2)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

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产品更新换代快。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形式分布,大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当前,从地区布局上看,我国已初步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各具特色的高技术产业带。

(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交通运输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高新技术产业是最具有活力的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很快,不但显著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实力,还日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10.我国工业发展的前景

中国已经是世界工厂了。随着外资的大量涌入,中国的富余劳动力的廉价性和市场的开放自由吸引了大批投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是代表。

现在中国正在转型,要大力自主创新.可以这么说中国的前景: 沿海地区将进行产业升级,着力做大做强有国际竞争力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行业。朝三次现代化方向努力。

中西部地区主要承担产业转移,进行二次现代化普及,提高工业化水平。同时也发展有特色有竞争力的高端产业。

11.跨世纪的四大工程

四大工程是指:青藏铁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四项工程。

1、青藏铁路:被誉为“天路”,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它东起青海西宁,南至西藏拉萨,全长1956千米。

2、西电东送:“西电东送”,是指开发贵州、云南、广西、四川、甘肃、内蒙古、山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京津冀地区。

3、西气东输:“西气东输”,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道管,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全线采用自动化控制,供气范围覆盖中原、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东西横贯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等9个省区,全长4200千米。

4、南水北调:“南水北调工程”,旨在缓解中国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战略性工程。就是把中国汉江流域丰盈的水资源抽调一部分送到华北和西北地区。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

五、板书设计

1、工业的分类:重工业和轻工业。

2、工业的分布特点: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多,西部内陆地区工业少,形成沿海、沿(长)江、沿(黄)河和沿铁路线分布的趋势。

3、我国四大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以重工业为主的老工业某地)、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4、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矿产、能源、交通、市场、科技、劳动力的技术水平和价格、国防安全等因素。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2.预习下节课的名师学案中的探究案。

七、教学反思

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第二课时)教案 篇8

第二时

板书设计

三、海洋和岛屿

1、东临四海一洋

2、领海和内海

3、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

4、优越的海陆位置

四、陆上疆界、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复习提问〕我国的四至点分别在什么地方?我国纬度位置的特点是什么?我国纬度位置的特点是什么?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何优越性?

〔新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陆地面积广大,而且还有广阔的海域。

〔板书〕

三、海洋和岛屿

〔活动〕读本图1-4

〔提问〕由北向南我国濒海的海洋分别是哪些?

〔讲述〕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南至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以及台湾岛以东的太平洋洋面。渤海与黄海大致以渤海海峡为界;黄海因海水呈黄褐色而得名,长江口北岸为黄海和东海的分界线;台湾海峡的南端为东海与南海的界限;南海是我国面积最大,海水最深的海区。

〔板书〕

1、东临四海一洋

2、领海和内海

〔承转〕我国东临辽阔的海洋,但这些海洋并不全部是我国的领海。

〔提问〕我国的领海宽度是多少海里?

〔讲述〕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洋,因此,黄海、东海和南海的一部分为我国领海,12海里以外则为公海。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环绕的渤海,以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则为我国的内海,其全部海域均属于我国行使主权的范围。我国的领海面积大约有300万平方千米。

请同学们在图册上找到我国的的临海和内海。

〔练习〕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我国的海域。

〔提问〕我国大陆海岸线有多长,居世界第几位?

〔讲述〕我国大陆海岸线漫长曲折,约18000千米,沿海岛屿星罗棋布,共有000多个(如果加上岛屿的海岸线,我国海岸线总长度在30000千米以上),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船舶停靠。

〔读图〕在教师指导下,找出图中的台湾岛、海南岛、南海诸岛、雷州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琼州海峡和台湾海峡等。

〔练习〕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上述岛屿、半岛和海峡。

〔板书〕

3、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

〔读图〕读“世界政区挂图”,请学生在图上找出中国、英国、蒙古和美国。

〔提问〕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与英国、蒙古有何不同;与美国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归纳〕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英国为欧洲西部的一个岛国;蒙古为欧亚大陆上的一个内陆国家;美国虽然与我国一样属于海陆兼备的国家,但是其东西临海洋,这与我国东临大洋,西靠大陆又有所不同。

〔活动并讨论〕分析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归纳〕我国东边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这使得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地区便于发展海洋事业,以及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往来,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交往,便于与周围国家的边贸往来,在这里,古代有著名的“丝绸之路”,现有横贯欧亚大陆的铁路线。

〔板书〕

4、优越的海陆位置

〔承转〕我国不仅海岸线漫长曲折,而且还有XX0千米的陆上疆界。

〔板书〕

四、陆上疆界与邻国

〔读图〕读教材中的“中国行政区划简图”,按逆时针方向,自东向西依次读出我国陆上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

〔挂图〕中国政区挂图(中国的邻国示意图)。

〔归纳〕我国陆上邻国有1个,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布丹、缅甸、老挝和越南。

其中:东

亚――蒙古、朝鲜

东南亚――越南、老挝、缅甸

亚――印度、巴基斯坦、布丹、锡金、尼泊尔

西

亚――阿富汗

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亚――俄罗斯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

德育二教案第二课第二节 篇9

课程名称:经济与政治常识 第7、8次课

学时:3

备课日期:2016年01月 19 日

一、教学内容(按章、节):第二课走近经济圈 第二节做现代企业人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企业、企业法人的含义;

2、理解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意义和途径;

3、了解市场竞争中,出现企业兼并和破产的必然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解决方法:先讲清两类公司的含义,然后对比两类公司的异同点,最后说明公司的组织机构);

2、企业的兼并和破产(解决方法:先解释企业兼并和破产的概念,然后讲述兼并和破产的作用和意义,重点要突出其目的是优化资源配置,并举出具体事例)。

四、教具、学具:教材,多媒体工具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通过大量新闻报道、案例故事、统计数据,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对德育课产生学习兴趣。

六、教学进程安排:(含板书设计)

1、课程引入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10月12日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并于11月1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上市十多年来,公司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公司良好的业绩也渐为广大投资者所认同的事例,提出问题: 海尔品牌代表着一个企业,什么是企业呢?海尔采取什么样的组织形式?海尔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作为海尔集团员工应具备什么素质?

2、新课讲解

一、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

1、企业。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企业是现代经济活动的基本生产经营单位,是重要的微观经济活动主体,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公司。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企业法人。公司是企业的重要形式,是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性活动的经济组织,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大中型企业通常都采取公司形式。我国的法定公司形式有两种,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二、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1、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主要讲述如何采用先进技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企业;如何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并说明它们的意义。

2、企业在市场上依法平等竞争。

3、总结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和市场最主要的主体,千千万万个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状况,决定着市场的发展状况。特别是现在和未来的国际竞争,实际上是在大企业之间、公司之间进行。任何一个国家在宏观经济方面的成就,大都是该国各企业所获成就的综合体现。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和企业有关。了解、学习和掌握有关企业、公司的基本知识,就能对市场经济的基本内容有轮廓性的认识,对我们从事经济建设有指导作用。

4、作业布置

《德育习题册》第二课第二节

八、教学后记:

关于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先讲清两类公司的含义,突出公司是一种经济组织,是依法设立的、由法定数额的股东组成,以营利为目的。然后对比两类公司的异同点,以具体的事例进行说明,最后补充公司的组织机构。

在讲企业的兼并和破产时,先解释企业兼并和破产的概念,说明兼并和破产只是一种经济现象,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接受优胜劣汰选择的有效形式。然后讲述兼并和破产的作用和意义,重点要突出其目的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最后举出具体事例。

第二节 陆地生活的动物 教案 篇10

第二节 陆地生活的动物 教案

第二节 陆地生活的动物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生物学第六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中陆地生物中的一节内容。本节课以蚯蚓为例说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本节介绍了蚯蚓形态结构特征,特别是在运动和呼吸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本节也是一节以实验为主的课,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教材侧重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出发探究各类群动物的主要特征,从水中到陆地过度过程动物怎样去适应环境,让学生对这类群有大致了解,也是为学生学习有关进化的内容奠定一些必要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能识别水生环境与陆生环境的区别。 2.通过比较能够阐明各类陆生动物适应陆地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的特征。 3.使学生能够列举一些陆生动物类群、懂得一些简单的分类学知识。 能力目标 1.通过比较水、陆环境的不同,培养学生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倡导学生向人们宣传“保护环境、关爱生命”活动,使学生能应用生物学知识尝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对各类陆生动物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五彩缤纷的自然界生机盎然、千姿百态,使学生能确立热爱自然的情感态度。 2.通过对大熊猫等稀有、珍贵动物的学习,使学生对野生珍贵稀有动物产生关注之情,让学生知道有些动物已经濒临灭绝,唤醒学生保护稀有动物的意识。 3.通过对大熊猫等珍贵稀有动物栖息地学习,使学生关注动物栖息范围正在缩小,确立要保护动物栖息地的紧迫意识,形成随时宣传保护自然、关注珍稀动物的观念,并要与不法行为作斗争。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对比,总结出陆地环境与水生环境的显著不同。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教科书提供的图片,总结概括出陆地生活的动物在运动、呼吸和对刺激的反应等方面适应陆地环境的特点。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学生分为六组,以小组为单位。 2、教学器材:动物标本和模型,有关动物的录象。 3、教学课件:CAI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教师导学 学生主体探究 意图点评 一、复习提问 导入新课 1、大家回忆上节课内容,鱼类是怎样适应水中环境的? 2、鱼儿能不能离开水? 学生根据上节课所学得知识,说出:鱼类的主要特征,以及鱼儿为什么离不开水――窒息死亡。 引导学生回忆水中的动物。有水中动物到陆地动物,引出课题。 二、学习新课 1、陆地动物与它们生活的环境。 2、与水域环境相比较,陆地环境要复杂的多. 三、课堂小结 四、达标检测 启发学生观察课本14页中的动物图片,让学生自己说出图片中动物栖息的环境以及它们的运动方式? 演示课件:可以在找几组图片,让学生一起说。 1. 陆地气候相对干燥 为了防止水分散失,陆地动物的皮肤外都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有外骨骼. 2. 陆地上的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 水中动物一般是游泳,而陆地上的动物有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 3. 陆地上的动物一般都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器官. 陆地动物用身体里的肺或气管呼吸. 4. 陆地上的动物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 能够更好的对多变的环境及时作出反应. 总结概括出陆地生活的动物在运动、呼吸和对刺激的反应等方面适应陆地环境的特点. 学生根据前面所学知识,小组讨论说出图片中动物的栖息地:金丝猴(森林,攀援) 袋鼠(草原,跳跃) 蚯蚓(土壤,蠕动) 猎豹(草原,行走和奔跑) 白熊(冰原,行走和奔跑) 丹顶鹤(湖泊,行走和飞行) 虎(草原和森林,行走和奔跑) 蝴蝶(森林和草原,飞行(幼虫爬行) 学生观察水中动物和陆地动物的皮肤,有什么不同?为什么陆地动物的皮肤干燥? 。 学生观察陆地生活的动物与水中生活的动物的运动方式,总结出它们的不同点? 学生回想上节课学习的水中动物鱼是怎样呼吸的,比较陆地动物有鳃吗?陆地动物怎么呼吸? 让学生思考陆地和水中的环境是不同的,陆地上的春夏秋冬,刮风下雨,地壳的运动,人为的破坏都可能造成环境的改变,动物要去适应. 学生自己去总结. 提问: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课本中各种动物的生活环境。由它们的栖息环境来与水中的环境进行比较. 学生对比水中环境和陆地环境联想.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交流、填写记录表等教学活动.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教师导学 学生主体探究 意图点评 1、了解蚯蚓的生活环境。 2、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 3、观察蚯蚓的运动。 4、了解环节动物的特征。 5、了解蚯蚓的.呼吸过程。 6、蚯蚓如何保持体温 7、回顾本节主要内容。 说先让同学们展示自己找到的蚯蚓,并请同学讲述自己找到蚯蚓的过程。 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总结出蚯蚓的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性。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结构特点,并要求学生写出书面观察结果 教师首先强调在做对照实验时要保持变量以外的其他条件都相同。并统一好实验的时间和规范好蚯蚓爬行距离的方法。 教师汇总全班的实验数据,和同学们一起总结出蚯蚓的运动特点。 总结蚯蚓的特征。 由蚯蚓的环节特征引出环节动物的定义,并介绍环节动物身体分解的意义。附带介绍一下环带、环节、体节的区别。 首先强调我们这里所说的呼吸是气体交换,纠正一些同学头脑中老是把呼吸理解成喘气。 蚯蚓靠皮肤呼吸。蚯蚓的皮肤和人的肺都是气体交换的界面,它们都有进行气体交换的作用。他们的差异只是在形态结构和部位上的不同,或者说一个是“外置的”一个是“内置的”。 教师简单介绍体温对动物的意义。 教师带领大家简单回顾本节主要内容。 学生小组讨论,根据自己在什么地方找到的蚯蚓及如何找到的蚯蚓等,总结概括出蚯蚓的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性。 学生小组观察,并回答课本上提出的问题完成书面观察记录。特别注意蚯蚓的腹面刚毛。 学生进行实验,多做几次重复实验并记录好实验数据,最后计算出蚯蚓在糙纸上和玻璃板上的爬行速度。 学生需了解环节动物身体分节的意义,及环带等三个概念的区别。 学生需要真正了解呼吸的实质。理解蚯蚓的结构特点如何适应陆地环境。 了解体温对生物的意义,及蚯蚓如何维持体温。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复习本节内容。 首先激发同学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并为下面教学作铺垫。 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并培养学生使用科学语言的规范性。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何从观察到的现象中抽取有用的信息,并用科学的语言表述出来。 使学生在了解蚯蚓运动情况的同时,进一步熟悉对照实验需注意的问题。 使学生区分清楚一些易混淆的概念。 进一步强调陆地动物如何适应陆地环境。 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第三课时 学习内容 教师导学 学生主体探究 意图点评 1、观察兔的外部形态。 2、观察兔的运动并测量其前后肢的长度 3、比较兔和狼的牙齿 4、观察兔的内部结构 小结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5、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先让同学们观察课本中“观察与思考”的图片,或者播放与兔有关的录像 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总结出前后肢的长度与运动方式的关系。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兔和狼的牙齿的不同之处,分析原因。 教师让同学们观察课本中“观察与思考”的图片 引导学生总结 对学生进行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情感教育 观察课本中“观察与思考”的图片和录像片,描述图的外部形态 观察兔的运动并测量其前后肢的长度,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出前后肢的长度与运动方式的关系。 学生小组观察兔和狼的牙齿的不同之处,分析原因,总结出牙齿的不同与食性的关系 学生进行观察,并与人体的内部结构进行对比 各小组汇报调查当地动物栖息地保护的现状及措施,结合课本大熊猫的有关资料分析出保护动物气息的的重要性。 首先激发

第二节《网络社交》教案 篇11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知道木马如何盗号;

2、让学生知道钓鱼网站如何盗号;

3、让学生了解被盗号后的危害;

4、教会学生如何设置安全密码;

5、让学生了解安全网上交友。

二、课件知识点:

1、两种盗号方式(P2-17)故事《第一话 神秘礼物》

故事介绍:安博士要出去办事,回来时发现安仔正在用自己的电脑接受文件,结果帐号被盗,大家知道是谁盗走了安博士的帐号吗?(P2-5)(1)木马是如何盗号的?(P6-9)a.木马盗号的手法之一是透明窗

课堂互动:谁能解释木马盗号的透明窗问题?

答案:它就好像贴在你手机屏幕上的贴膜,当你对手机操作时,实际把信息输入在贴膜上面了。

b.接收别人发来的文件也可能会被盗取帐号密码 课堂问答:盗号的危害有多大?(P10-12)答:a.账户里的钱都没了!

b.会被骗子利用,以自己的名义给朋友们发信息并盗取别人帐号密码!插播视频《从何而来的木马照片》(P13)

课堂互动:老师带领同学回顾视频,提问:“从哪里看出来视频中接受的不是照片呢?”

答: 文件的后缀名是.exe一个安装程序不是图片。(2)钓鱼盗号

(P14-16)课堂问答:除了木马盗号,还有另一种盗号方式,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答:钓鱼盗号。

课堂问答:有谁去过钓鱼网站?跟其他网站有什么不一样呢? 答:网址不一样。(举例淘宝网站)

插播视频《仿冒QQ空间钓鱼网站》(P16)

课堂互动:视频中的主人公怎样被盗号的?答:钓鱼网站。课堂互动:如何甄别钓鱼网站?

答:先看网址正不正确,然后如果让输入账号和密码时候,拒绝输入。课堂问答:

课堂问答:朋友通过QQ或者其他聊天软件发来的文件一定是安全的吗?(P17)答:不一定,有可能对方被盗号了。

2、设置安全密码(P18-29)故事《第二话 哭了的谷冬冬》

故事介绍:安仔轻松登入了冬冬的QQ号,并且将他其他的账户密码一一破解,冬冬向安博士求救,为什么安仔这么轻易的就知道冬冬的密码呢?(P18-22)课堂问答:看来是冬冬的密码设置的太简单了,那什么样子的密码是过于简单的?(P23)答案:像以名字的拼音,生日作为的密码等。

课堂互动:怎样使账户密码变得更安全呢?(P24-27)答:a.定期更换密码

b.不用生日和名字做为密码

c.使用15位以上,带有字母、数字和特殊符号组成的密码 课堂问答:用生日或姓名设置密码安全吗?答:不安全(P28)课堂问答:大家来看看,这三个密码哪个是最安全的?(P29)答:@xiyangyang#yuhuitailang$123

2、安全网络社交(30P-46P)故事《第三话糖果阴谋》

故事介绍:安仔正在和网友聊天,网友告诉安仔要送给他很多糖果,安仔决定去见见网友。安博士发现网友身份不明,行踪可疑。偷偷跟着去,结果发现安仔真的上当了,及时解救了安仔。(P30-38)

课堂问答:QQ好友说自己是小学生,能相信吗?(P39)答:不能相信,有可能是大叔,更有可能是坏蛋。课堂问答:小朋友,网上交友怎样更安全?(P40-43)

答:a.网络交友应谨慎分辨对方的信息。对方的姓名、性别、年龄等信息都有可能是假的;

b.不要轻易将个人信息轻易透漏给陌生人,如必要应先确定对方的身份;

c.不要轻易接受陌生人的邀请和陌生网友见面,如必要可在大人陪同下。

三、安全小贴士、历史小知识、安全小妙招、课后小思考(P44-P60)

1、安全小贴士(P44-45)a.保护社交账号,设置安全密码 b.陌生网址不打开,陌生文件不下载

c.安全软件要安装,风险提示要遵守

d.网络交友需谨慎,不要轻信陌生人身份

e.网络社交要注意时间,不要沉溺网络影响生活

课堂问答:当安全软件提示这个网站有可能是恶意网站的时候,能继续打开吗?(P46)答: 绝对不能。

2、历史小知识:木马的由来(P47-49)课堂互动:木马一词的由来? a.特洛伊木马(Trojan Horse),一词的由来 最早出现在希腊神话中。拓展题:简单讲述特洛伊战争。

课堂互动:病毒和木马是一种东西吗?区别是什么呢?(P50)答:不是,他们是两种东西。病毒,具有明显的破坏性

但攻击目的不明确

很多都是黑客的炫技之做 木马,以窃取为目的

隐蔽性强不易发现 木马可以给黑客带来财富

课堂问答:第一个电脑病毒和第一个网络病毒吗?(P53-54)答:a.第一电脑病毒叫 大(Brain)脑病毒 生日:1986年初

出生地:巴基斯坦

b.第一网络病毒叫莫里斯蠕虫

生日:1988年11月2日

病毒作者:罗特莫里斯

课堂问答:木马一词来源于哪场战争?答:特洛伊战争(P55)拓展题:除了这两个病毒大家还知道其他病毒吗? 答:简介熊猫烧香病毒和千年虫病毒。

3、安全小妙招:如何删除QQ聊天记录呢?(P56-58)答:登陆QQ后进行设置——安全设置

消息记录——勾选退出是删除所有聊天记录

课后小思考(P59)

第二节电流和电路的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电流、电路及电路图。2知道电源和用电器。

3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知道电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2、能认识、使用电路图。

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

给出小灯泡、电源、开关导线,分先 后两次连接电路,使小灯泡亮!问题:为什么小灯泡会亮?

答:因为有电通过小灯泡,那电是什么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和了解电

一:电流是怎样形成的?

一、电流:

画图分析开课前的电路图: 电流方向:正极→小灯泡→负极 1 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2 电流的方向:

结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注意:电路中的电流实际是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

二、电路:

电路由那几部分组成? 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

(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如电池、发电机 电源提供的电能哪去了

(2)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如电灯、风扇把电能 转化成我们所需的能量。(3)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4)导线:输送电流

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按照一定的顺 序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电路只有在闭合状态才有电流

过渡:我们开课前画的电路,画实物实在太麻烦了,也不美观,因此我们物理学中利用规定的符号代替实物

三、电路图

利用规定的符号代替实物,把电路表示出来的就是电路图。电路元件符号:

电池、开关、导线、灯泡、电阻(滑动变阻器)、相连的导线(要打点)、电动机、发光二极管、电流表、电压表

电池:锌铜和碳棒组成,锌铜为负极,碳棒为正极

发光二极管:引脚较长的为正极,引脚较短的为负极,特点:单向导电性(可判断电流的方向)

四、电路的状态

在一个电路中,通常有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 通路:用电器能够正常工作的电路 断路(开路):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

上一篇:建党100周年主题作文下一篇:哈工大单片机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