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调查

2024-10-16

土地资源调查(共12篇)

土地资源调查 篇1

1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意义

土地调查是为查清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利用和权属状况而进行的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目的, 是为全面实施耕地保护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开展集体土地登记发证、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等提供重要依据。《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建立土地调查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级有关部门进行土地调查”。

200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 (国发 (2004) 28号) 要求“国土资源部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建立和完善统一的土地分类、调查、登记和统计制度, 启动新一轮土地调查, 保证土地数据的真实性”。全国从2007年7月1日1日开始实施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 其工作方法、技术路线及成果要求与上一次土地资源详查相仿。

2 遥感影像应用于土地资源调查的当前状况

我国的土地利用现状详查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 主要采用技术成熟、航摄资料齐全的航空遥感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我国西部地区由于调查比例尺小和航摄资料陈旧等原因, 部分采用了MSS和TM卫星遥感数据用于1∶100000比例尺的调查和制图。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国家和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建设等项目的实施,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加快, 原有的调查资料己不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 应适时地更新土地利用基础资料。近几年部分发达经济地区已开展了应用航空、航天遥感资料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卫星定位技术, 进行土地利用更新调查, 在中等比例尺的范畴内, 使用如SPOT5, IKONOS等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影像更新土地利用现状图, 而采用更高分辨率的Q U I C K B I R D或Q U I C K B I R DⅡ (WorldView) 及大比例尺的航空影像资料, 己经可以在大比例尺的地籍图和土地利用图中发挥作用。

和传统的以测绘技术为主的调查手段比较, 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开展大比例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 现势性强、直观形象及内容丰富的遥感数字影像, 降低了调查工作的难度和强度, 缩短了调查周期。在成果应用方面, 土地调查形成的矢量图形数据和遥感数字影像相结合的土地利用、权属界线及土地规划等专题图, 不再是专业人员使用的专利, 一般非专业人员也能方便使用。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开展大比例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 目前还处于初期应用研究阶段。

遥感影像在土地产权、后备土地资源及存量土地资产调查、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上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等方面的应用也具有优势。不同分辨率的卫星影像的应用与成图比例尺有关, 在地市级1∶100000~1∶200000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土规划中, 采用1 5 m~3 0m分辨率的美国陆地卫星TM和ETM影像;用于1∶50000~1∶10000区县级的规划中, 采用SPO T 5等卫星影像;在1∶2000~1∶10000等规划中, 采用米级及亚米级分辨率, 如IKONOS, ALOS, QUICKBIRD等卫星影像。

为及时掌握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 原国家土地局从1996年开始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开展了上地利用动态监测研究试验, 在1999年国家正式立项“土地利用遥感监测”项目。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技术方法和体系。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 卫星遥感图像的分辨率不断提高, 扩大了遥感监测的应用范围和领域。1999年首次应用高分辨率 (10米, ETM) 卫星影像对全国66个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进行了监测;2000年开展了全国62个特大城市的监测以及西部29个县市生态退耕调查的监测, 并开展了应用更高分辨率 (5m和1m) 卫星数据的研究试验;2001年完成了43个大城市中351个县、区、市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并辅助检查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情况, 复核了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统计数据。其成果在辅助开展土地变更调查、更新土地利用图, 配合土地执法监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2002年在完成25个大城市上地利用监测的基础上, 还大范围应用2.5m分辨率的卫星数据进行1∶10000土地利用图更新, 为地方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提高提供现势性较强的基础成果;2009年全国遥感监测“一张图”工程建设的启动, 将形成包括遥感影像、土地利用 (含基本农田) , 以及新增建设用地遥感监测等多源信息的集合, 进一步全面应用到第二次土地调查后的日常变更调查、土地督察和执法检查。遥感监测项目的实施, 准确、及时地反映了我国重点城市建设用地执行规划情况, 特别是建设占用耕地的情况, 为国土资源管理和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了依据, 应用监测成果发现和查处了一批重大土地违法案件, 为土地执法监察提供了高效、科学的手段;应用遥感和全球卫星定位技术, 对土地变更调查和生态退耕调查进行复核, 掌握了调查数据的准确程度。

3 遥感影像应用于土地资源调查的特点

常规的土地资源调查, 以地面调查为主, 费工费时, 而且调查范围受到限制 (如沼泽地、热带雨林、冰川雪原等人员难以进入的地区) 。应用航空遥感技术进行土地资源调查, 虽然大大减轻了野外工作量, 比过去的调查进了一大步, 但航空遥感也有不少局限性, 如成像时间受天气条件限制, 飞行费用高, 光谱范围窄等等。与航空遥感相比, 卫星遥感有着多方面的优点。

(1) 宏观性强。一景陆地卫星影像覆盖3万多km2, 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如SPOTS一景覆盖面积有3600km2, QuickBird有272km2。

(2) 多时相重复, 资料更新周期短, 如QuickBird l~6天就可以回访同一地区获得新的卫星影像, 有利于土地资源状况的快速更新。

(3) 多光谱性。遥感卫星可以获取并分波段提供从可见光到近红外、短波红外甚至波长更长的地面光谱反射信息, 远远比航摄相片丰富;不同的光谱段对不同地物有不同的反射特性, 能增强对地物的识别能力。

(4) 可处理性。可航片相比, 卫星影像产品均以数字形式存储 (除了早期以胶片形式存储的卫星影像) , 能直接进行各种数字处理, 而航摄像片均须进行数字化扫描, 且要使用精度较高、扫描分辨率较高的专用扫描仪, 在扫描过程中存在一定信息损失。

4 土地资源调查的一般步骤

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1996年以后逐渐开展的土地变更调查, 1999年开始全国土地变化动态监测项目, 以及2007年开始实施的全国第二次土地利用调查, 都部分或全部采用了遥感卫星影像技术的方法。土地资源遥感调查一般经过如下几个步骤:

4.1 准备阶段

土地资源遥感调查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收集、整理、分析各种需要的资料, 包括地形图、航片、卫片、相关图件和文字等。

4.2 野外踏勘, 建立解译标志

在野外踏勘、分析资料的基础上, 制定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类型分类系统。遥感调查工作的分类系统主要以调查任务的要求和遥感影像特征及其可解译策划能程度为基本依据, 除了考虑遥感调查的特点外, 应与全国统一规程的分类系统基本一致。

建立影像解译标志是调查的内容之一。一般选择一至几条穿过不同地貌单元、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类型的具有代表性的路线, 对照遥感影像随时定位, 仔细观察土地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地貌、植被等地物与影像之间的相互对应关系, 并对照其他图件资料, 建立影像标志, 内容包括色调、形状、大小、图形等, 这也就是建立典型“样板”, 应尽可能详尽、准确, 为室内判读提供依据。遥感影像判读标志的内容是极其丰富和复杂的, 不仅不同的信息来源有不同的内容, 而且标志还要因时而异, 因地而异。例如重庆夏季的植被特征与春季时截然不同, 根据季节、时间、地带、地域、农事、风俗习惯的特点建立具有实际意义的判读标志。

4.3 遥感数据的处理

卫星遥感的特点与传统的航空遥感相比就是可以直接获取计算机可读的数字化图像。遥感数据影像的处理主要包括遥感图像的几何纠正和信息增强两方面, 一般是利用地面控制点和纠正模型对图像进行几何纠正 (正射处理) , 应用各种算法和模型进行如比值变换、直方图均衡、线性拉伸等处理。

4.4 土地资源信息的提取

土地资源信息提取的基本方法可分为目视解译与计算机自动识别分类的方法。

目视解译就是在室内更具影像的成像规律与特征以及其他有关的可靠资料 (包括地形图、实地收集的判读典型样片等) 有肉眼来确定各种土地类型的位置和范围的工作。在研究收集到的各种图件与建立的各类地类在影像上的解译标志后, 从宏观到微观, 由整体到局部, 利用色调、形状、纹理、大小、位置、图形等判读特征, 进行综合分析, 划分地类。虽然利用计算机自动识别分类的方法己不断发展, 但是人机交互的目视解译仍然是重要的判读方法。

计算机自动识别分类就是依据地面上不同土地类型具有的不同光谱特征, 在遥感图像上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色调、纹理和几何特征, 采用适当的分类方法, 经过计算机自动分出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

4.5 野外验证

目视解译或计算机自动识别分类的成果要经过校核验证才能保证其可靠性。可以采取沿路线调查或是抽样的方法, 到野外全而统计完全判效率。

对于影像不清晰或解译困难的地方, 也应进行实地调查, 并对变化和新增的地物实施补测, 并绘制在工作底图上。同时还应重点观察地面与影像的特征, 建立新的判读标志, 对成果作修正和补充。

4.6 建立数据库与统计分析

将提取的土地信息送入地理信息系统中, 利用其强有力的空间分析和制图功能, 了解各地类的空间与属性关系, 同时可提取不同时段不同地类的相互转化信息, 输出各类土地利用现状图和统计报表。也就是将空间数据采集和分类的有效工具和分析空间数据的有效工具结合起来, 既发挥了遥感技术快速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各类数据, 同时又发挥了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的分析功能, 提高遥感的空间分析能力和分析精度。

5 结语

第二次土地调查是国土资源部为促进国土资源的宏观规划和科学管理, 提高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保护和利用水平, 而开展的一项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重大工程项目。这样的大背景下, 在土地信息提取与遥感技术研究方面, 成像光谱技术的应用、遥感数据处理方法等领域摆在了较为突出的位置。

参考文献

[1]李德仁, 张过, 江万寿, 等.缺少控制点的SP0T HRS影像区域网纠正.武汉大学学报[J].信息科学版, 2006:1 (5) :377~381.

[2]韩玲, 吴汉宁, 杜子涛.多源遥感影像数据融合方法在地学中的应用[J].地球科学与坏境学报, 2005, 27 (3) :78~81.

土地资源调查 篇2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课程实习报告

姓 名:张 健 专业班级:土管6班 学 号:03309623

指导老师:霍习良 王殿武 冯万忠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实习报告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实习报告

实习概况

实习目的与任务:

(一)认识土壤的成土因素。

(二)认识不同条件下的土壤形成的条件、土壤剖面特点,学会观察和描述土壤剖面的方法。

(三)通过实习掌握土壤调查的方法以及野外工作步骤。

(四)根据调查的结果分析土壤形成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提出改良利用的具体措施。实习意义:

土壤是在岩石风化的基础上受五大成土因素即气候、地形、母质、植被、时间以及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只有认清这些土壤形成因素对土壤发育和土壤性质作用,才能够在生产实践中通过控制土壤形成因素并发挥有力的因素的作用,是土壤的的生产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了解岩石特性、土壤发生发展规律及土壤性质与外界条件之间的内在关系,摸清土地资源的数量与质量,提出改良利用土壤的措施,促进合理开发土地资源和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实习区的自然经济概况

1.白洋淀:也叫湿地,是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有“华北明珠”之称,共143个湖泊,属于湿地交接地带,是历史上水草丰美的北方大湖。近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使其水质逐渐恶化,水体呈现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实习报告

轻度富营养化,整个水体五项指标超标:含氮总量8倍超标,含磷总量超标3.6倍,COD总量超标0.74倍,BOD总量超标2.07倍,硫化物总量超标3.55倍。

2.易县清西陵:(1)气候: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而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寒旱同期,雨热同期.(2)地形:低山丘陵区海拔在57米左右.(3)母质:在山区,有各种母岩风化而成的残坡积物,洪冲积物;在平原,有不同颗粒组成的冲积物以及风积物和湖积物.山麓平原多以黄土母质和洪冲积物母质为主,冲积平原以冲积物母质为主,河流沿岸为风积物母质,安新的白洋淀为湖沉积母质.(4)水文与水文地质:我区各河流均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目前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在丰水年基本可以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5)植被:不同的地形部位分布不同的植被:褐土的分布植被多为旱生阔叶林及灌木和草本植物.冲积平原上主要是潮土,天然植被少,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果树等.在白洋淀周边,有湿生植物,如三棱草,芦苇,柳叶菊等.(6)面积:实习区总面积311.7万亩,耕地面积占21.8%,其中37万亩可以灌溉。林地面积占7.4%,荒山面积占总面积62.8%。(7)路线调查过程中各土类的成土因素、土壤类型、剖面特点及土壤利用改良措施与途径

工作步骤:

1.概查:概查前,根据地形图及有关资料设置土壤剖面及工作路线。明确概查需要完成的五项任务;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实习报告

2.详查:主剖面定点上图,地表描述,剖面观察描述,检查剖面及罗盘的使用,定界剖面及土壤边界的绘制; 3.评土比土、绘制土壤分布图; 4.绘制土壤分布图及编写实习报告

路线调查

路线一:白洋淀——清西陵(地形越来越高从淀中心沼泽土—湿潮褐土—潮土—典型潮土)地点一:白洋淀边。

土壤类型:潮褐土(由腐殖质层、粘化层、钙积层、母质层)潮土成土条件:

(1)气候: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12--15℃;≧10℃的积温3400℃,年降水量500--650mm,干湿季节明显,年蒸发量1800—2600mm,水热分配不均匀。在此气候下形成的土壤,有机质不易大量积累,春旱秋涝,盐碱化严重。

(2)地形:在冲积平原上,河谷阶地,地形平坦,地下水位浅,一般在1.5--3.5米。

(3)母质:近代河流冲积物,砂粘相间,分层明显。(4)植被:沙莲,栓柳树,柳叶菊等。

(5)地下水状况:参与潮土的形成,地下水位浅,土体内外排水均不良,存在潴育化,有锈纹、锈斑,出现部位比较浅在30--40cm。也易看到铁锰结核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实习报告

点二:水库附近(山地沟谷)地形:低山丘陵区。

土壤类型:黄土母质(老黄土和新黄土)老黄土颜色浅、地粘重、盐酸反应弱;新黄土,质地轻到中壤,有假菌丝、砂浆存在。直立结构好。

路线二西陵区土壤调查 地点:九凤山

分布规律;河谩滩为潮土(锈纹绣班存在)——九凤山山脚下潮褐土(二级阶地,搬运作用河流切割冲刷和人为活动)——沟谷处典型潮土——878基地典型潮土(出现锈纹绣斑)——九凤山阴坡典型潮土(水分充足,物长势良好,土层厚。)——山顶为褐土性土(A-c形培面)

1.褐土成土因素:

(1)气候:暖温带半湿润气候,雨热同期,干湿季节明显,旱季长;(2)地形:分布在低山丘陵盆地,冲积扇和山麓平原,地势高燥,排水良好;

(3)母质:黄土或黄土状的洪冲积物,富含碳酸钙;

(4)植被:半旱生落叶阔叶林,灌丛、草原、草本植被,指示植被有:酸枣、荆条、白羊草、萎陵草、菅草、达乌里胡枝子、黄被草、毛地黄、蒺藜、阿尔泰紫菀等

(5)地下水状况:地形高燥,排水良好,地下水不超过4米较深,一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实习报告

般不参与成土过程,若参与了成土过程则会有锈纹锈斑出现。2.成土过程

(1)粘化过程:褐土的粘化过程是残积粘化,粘粒排列方向无规则,淋溶弱;

(2)弱淋溶钙积过程:有钙积层,出现假菌丝和砂姜(3)有机质的聚积过程 3.成土母质(土属):

测区内出现的褐土的成土母质类型主要有:花岗片麻岩残坡积物、石灰岩残坡积物、洪冲积物和黄土母质。

分组详查阶段

地点:昌西陵墓附近,卧龙山,太平峪。任务:

a)寻找不同土壤边界线。b)选定17个主剖面。c)取土盒标本评土比土用 d)洛阳铲和罗盘定位

从河漫滩——阶地——平原——山谷——山坡——山顶

二、成土因素与土壤类型之间的关系及土壤分布规律:

1.成土因素与土壤类型之间的关系:(1)气候与土壤类型之间的关系:气候影响温度、降水量和蒸发的同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实习报告

时,也影响母质的风化速度和成度、植被的分布等,是影响土壤形成的重要因素。(2)地形与土壤类型之间的关系:地形的起伏,引起水、土、光、热的分布,导致自然特征和农业特征的差异,土壤的性状和分布也受到地貌条件的影响。(3)母质与土壤类型之间的关系:母质是形成土壤的基础,它影响土壤的形成发育的方向、速率、土壤质地、土层厚度,营养成分和组成成分。(4)植被与土壤类型之间的关系:植被是土壤形成的主导因素,不同植被发育不同土壤类型,影响发育方向和分布。山区植被的垂直分布规律也体现了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5)时间与土壤类型之间的关系:时间影响土壤质地、土层厚度。(6)人为活动与土壤类型之间的关系:人为活动能破坏土壤的典型性 2.土壤分布规律:

(1)河漫滩和一级阶地上分部有冲积土和典型潮土。河漫滩:砾石多,质地粗,成土年龄短,土层浅薄,无明显的诊断层为典型的A-C刨面(定土类时,冲积土和潮土其母质类型相同,均为洪冲积物。但两者具有各自的特点,冲积土的分为范围较小,仅靠河床,有大块砾石且质地粗时定为冲积土,因为形成时间短没有什么层次;如果层次明显,石头不多,且有锈纹锈斑出现则定为潮土,其成土年龄长,土层深后,具有明显的诊断层次--潴育层)。一级阶地:不是黄土,受地下水影响不明显,此处定为典型褐土,由于地形面积较大,不会是潮褐土且没有盐酸反应,剖面也不典型。(2)高阶上分布有潮褐土,其母质类型为河流洪冲积物,它属于潮土的亚类,却具有潮土和褐土两方面特点--即具有褐土特征有诊断层钙积层Bca,内有假菌丝或砂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实习报告

姜出现,石灰反应强烈,又具有潮土的诊断层次潴育层,但其锈纹锈斑出现部位较潮土更深。九龙山测区母质为石灰岩残积物,分布的土壤类型为褐土区,亚类是潮褐土,当地人为了保坡改土开发了很多梯田和呈品字形的鱼鳞坑。

(3)在台地上应分布有碳酸盐褐土或典型褐土,其主要区别就在于成土母质,碳酸盐褐土发育在以黄土为主的碳酸盐母质上,通体石灰反应强烈或上强下弱,土体上有大量的砂姜;而典型褐土的成土母质为冲积物,石灰反应上弱下强。

(4)山地的阴坡和山脚下,母质是花岗片麻岩均可发育成典型褐土。九凤山测区母质为花岗片麻岩,自然土壤无作物,水分好,树木生长良好,植被有中华卷柏和荆条。阳坡土层较薄,树木少,植被是侧柏。阴坡水分好,植被茂盛,有油松。沟叉利用良好,种植果树,局部有黄土,属于碳酸盐褐土。

(5)山地的阳坡和山体顶部,分布有褐土性土,其成土母质应为山体岩石的残坡积物。指示植被有荆条,红花秸,阿尔泰紫菀,翻白萎陵菜,芡被草,白草等。褐土性土不能种植农作物。(6)有黄土或石灰岩母质的地方要考虑碳酸盐褐土。

存在问题和改良利用:

(1)存在问题,山地多,耕地少,荒山多,利用少,耕作粗放,肥力低下,水资源缺乏。

(2)改良利用方向:①河谷低阶地以上农作物为主,精耕细作,培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实习报告

肥地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②髙阶地,台地要以开源节流,培肥地力,以旱生型作物为主,同时发展干鲜果树;③山坡地尤其近山坡、缓山坡,大力发展工程措施,以经济林为主;④较高较远发展草被和用材林为主。主要封山育林育草,保持水土,利用优势资源发展副业和旅游业。最终达到理想模式:高山远山青林山,地山近山花果山,丘陵缓坡梯田化,河谷河川米量川。

具体措施:①保土阶段,采取工程或生物措施,使土壤流失量控制在容许流失量的范围内。②改土阶段。目的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改良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改土措施主要是种植豆科植物或多施农家肥。

-褐土的改良利用:(1)发展灌溉,保持水土。(2)用养结合,注意氮磷肥配施,有机无机肥配施,提高土壤肥力。(3)统一规划,充分利用褐土资源,林果粮经济作物全面发展,梯田。

-潮土的改良利用:(1)统一规划,综合治理(2)调整作物布局,提高经济效益(3)从生态角度出发,发展立体农业。

实习体会

经历了11天的易县实习,我把课本上的知识和实际联系结合起来了,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掌握了土地调查的工作方法和步骤。在清西陵实习中,虽然实习条件很苦,但是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小组互相讨论,让我体会到分工协作的重要性。培养了我的责任感和组织纪律性。清西陵的实习充实而美好将成为我大学最美好的一段回忆。最后特别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实习报告

土地资源调查 篇3

摘要:土地是现代农业要素配置的基础和关键。本文以江苏省宿迁市为例,对宿迁市农村土地资源使用和流转情况进行了调查,介绍了宿迁市农村土地资源使用和流转现状和农村土地资源使用和流转工作取得的成果,分析了农村土地资源使用和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快宿迁农村土地资源流转速度,提高其使用效率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宿迁 土地资源 流转 规模经营

土地是现代农业要素配置的基础和关键,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兴起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速度明显加快,规模不断扩大。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是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也是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现实课题和破解“三农”难题的关键,更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和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突破口。进一步做好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必然会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对提高农业产出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如何引导、完善、规范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成为了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宿迁市农村土地资源使用和流转现状

近几年来,宿迁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宣传相关政策法规,不断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做强做大优势产业,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推进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并相继出台了《农业适度规模2012—2015年工作计划》、《宿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等相关文件全面指导全市土地流转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截至2013年12月,全市在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农村改革试验区和城乡统筹试验区改革的契机,以农业产业化为目标,促进土地规模流转,实现当年新增土地流转98.77万亩,全市累计土地流转面积达38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4.85%;累计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到412.9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3.34%。

二、宿迁市农村土地资源使用和流转工作的成果

2013年,宿迁市全面实施农民合作社“十百千”培育工程,着力加大“五好”示范社培育力度,提高合作社规范化管理水平。全市共发展各类合作社9909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42家,市级五好示范社266家。新增农民合作联社75个,新增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112个,新培育市级“五好”示范社100家、县区级“五好”示范社200家,新增入社农户12.46万户。

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是农村土地使用状况调查的基础,也是进行土地流转的前提。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工作,也是我国农村近几年必须做好的一件事。据宿迁市有关领导介绍,3年的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宿迁2013年仅用半年时间就率先完成了这项宏大工程。目前,全市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90万本,各县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全面结束。

目前,宿迁市农业大户达到7376户,家庭农场4031个,土地股份合作社1591个,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规模经营面积244.46万亩。土地集中型、合作经营性、统一服务型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比达到71.35%。

三、宿迁市土地资源使用和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多数农民以种地为生,无其他谋生技能

宿迁全市耕地面积455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28亩。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农作物、林木、水产、畜禽种类繁多。宿迁是典型的第一产业在全市GDP中占重要比重的城市。农业用地在当地不仅仅是作为耕地存在,同时农业生产也是当地大多数农户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一旦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这些除却农业耕作再无其他谋生技能的农民更是无法获得相应的收入来维持家庭开支。因而,这一现象就成为了阻碍土地资源合理使用与规模流转的首要难题。

(二)部分地区流转土地转作非农用途

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发现,一些农用地规模流转后,滞留为荒地或是用于其它非农用途,个别人为了从土地流转中得到好处,而扩大土地征用规模,致使部分地区流转后的土地闲置、转作建设厂房或是商业住宅区,这种现象在市县城区的周边地区时有发生。这与农村土地流转的目的相背离,更与《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规定的“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中国耕地保有量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确保15.60亿亩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相违背。

(三)土地流转规模较小,无法实现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在走访中我们发现,一些乡镇由于人均耕地面积少,加之经过几次土地承包流转,农户手中的田地不断被零分细划,农户的承包地面积小且比较分散,集中连片流转的较少,大部分都是户与户之间零散的、小面积的流转。并且,全市很多农民一直都是“各自为政”,种植的作物品种五花八门,形不成规模,灌溉设施、农机工具也有所缺乏,对土地的管理也欠缺科学规范,没有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的正确引导,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农民常常都是“看天吃饭”。

(四)土地流转机制不够完善,土地规模流转缺少相应保障机制

调查发现,宿迁目前的土地流转机制还不是十分完善,全市较多乡镇仍缺少流转土地的有效机制,缺少相应的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流转信息不畅,有相当一部分表现为自行流转,没有到当地土地资源管理部门进行报批、备案及申请变更登记,其中:口头约定的占23.8%,书面形式的占67.6%,而通过法律形式的只占8.6%。由此可见,就当前的土地流转形式而言,约定不明的多,约定明确的少;而书面协议也是内容不规范的多,内容规范的少。有些村还存在连锁流转现象,接受流转的农户又将自己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其他农户,形成锁链式流转。由于这些流转不具备合法的法律效力,流转双方的责权不明确,例如流转后的土地用途、使用年限、能否转包等都没有得到确认。一方面导致土地流转的纠纷不断,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另一方面,造成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掠夺式经营。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土地流转的纠纷多发生在农户与农户之间,其中53%的纠纷是“村委会调解”解决,47%是“双方和解”解决。经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土地流转机制仍不够完善,这也就成为了制约土地进一步规模流转的主要因素。endprint

(五)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稍显不足

所谓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就是把一定数量的土地集中经营,充分发挥各生产要的能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从而降低生产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营方式。目前宿迁的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仍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主,其中绝大多数是通过租赁形式,先由村委会将农户的土地流转出来,然后再租赁给种粮大户或农业企业承包经营,面积较小的直接由种粮大户从农户手中将土地承包过来。一些地方虽然成立了农业合作社,那是为了专门应付上级部门考核检查的,至多行使的是村集体的职责,将土地集中起来再租赁出去,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搞土地股份合作,更不要说农民能按股分红了。

四、加快宿迁农村土地资源流转速度,提高使用效率的几点建议

(一)政府组织对“失地”农民进行劳动技能培训

政府应切实做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这一过程应遵循“劳动者自主选择、市场适当调节、政府合理促进”的方针,紧密结合各地实际,采取多渠道多层次转移就业的办法进行。政府可出面联系当地一些需要劳动者而又不需要过高劳动技能的企业接收将土地流转出去的“失业”农民,促进农民在收取地租的同时也能通过“再就业”以获得劳动报酬。政府还可以定期组织劳动技能培训班,通过培训使“失地”农户学习另外的谋生技能,使得农户增收。同时政府还应做好“失地”农民的思想工作,使其改变就业、生活观念,并在一定范围内鼓励有条件的农户自主创业,在解决自身再就业问题的基础上提供更多的劳动岗位,实现再就业过程中的“一带多”。

(二)明确各级政府部门责任,建立土地流转长效监管机制

明确各级政府部门的责任,成立相应的监管小组,监督被流转土地的使用。国土部门应当收紧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的审批权,从法律政策方面来控制农用地转作商业的现象。此外,政府部门在监管土地使用的时候应严格实行“三不得、三禁止”原则。即不得改变土地用途,禁止擅自或变相将设施农用地用于其他非农建设;不得超过用地标准,禁止擅自扩大设施用地规模或通过分次申报用地变相扩大设施用地规模;不得改变直接从事或服务于农业生产的设施性质,禁止擅自将设施用于其他经营。还可以出台相关的地方性法规,从法律上保护土地资源的使用。

(三)扩大土地流转规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实现大规模的土地流转要解决四个前提:“一是加快修订法律法规,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来修订《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二是土地流转与征地制度改革同步推进、协调推进;三是建立合理的增值收益分配制度;四是实现土地利用科学规划、严格管制。”没有土地流转,就没有规模效应,没有经营的集约化,也就没有现代化。要突破农业的自身瓶颈,充分发挥土地的效益,根本出路在于农业现代化。首先通过一定的形式把分散、零碎的土地从千家万户置换出来集中连片,然后按市场经济规律重新安排使用土地,进行适度规模经营,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提高农业生产集中程度,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规模效益,大大增强抵御自然风险和驾驭市场风险的能力。大量事实证明,没有土地的规模经营,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专业化和规模化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合理、规模流转,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国家目前正在培育农业生产的新型经营主体,随着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产生、成长和发展,未来中国农业生产的方式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这个变化一个是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壮大,它的能力和生命力不断增强,同时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未来通过确权、通过颁证、流转形成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土地流转形成的结果就是规模化,因而,唯有扩大现阶段的农村土地流转规模,才能促使形成规模化农业生产的经营主体,进而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越来越成熟,包括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公司等等多元化的这种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成长,再加上农业生产主要生产资料土地的流转,未来农业生产的这种模式,无论是对粮食生产的效率、质量或是农业生产的效益都有一个比较大的提高。

(四)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健全土地流转机制

在我们的调查中,要求“健全土地流转机制”的农户的比例占到40.8%。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使土地资源规范合理流动,这既有利于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又有利于推动土地流转进入市场。农村土地流转必然涉及相关制度和政策衔接,如土地征收、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用途管制、土地收益分配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健全和完善相关政策,保证土地流转程序的公开、公平、公正,体现农民对土地的权利,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确保国家土地政策的衔接,以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农村社会稳定。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要明确土地流转的主体和客体,建立土地流转的市场规则,构建适应市场化的土地管理机制,加强对土地流转的规范化管理,搞好土地流转的中介服务。同时要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将土地转让、租赁、抵押和入股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土地与资金技术、劳动力的合理配置,使有限的土地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为此一是建立合理有序的运行模式,形成以政府部门服务、社会中介参与的土地流转体制。二是建立土地流转的中介组织,强化中介服务的功能,为土地流转提供土地政策、流转方式、信息传递、法律咨询等服务。三是开展土地定等和土地价格评估工作。合理地确定各类农地的质量等级,客观公正地评估其市场价格,为公平地交易提供参考,为政府科学地加强对农地市场的价格管理奠定基础,为经营者合理地选择经营项目提供依据。

(五)加大对适度规模经营的引导和扶持力度

加大优势项目扶持力度,整合各项农业帮扶资金,优先扶持通过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各类农业项目,并优先安排财政、农业、水利、国土资源等各职能部门对于农田的水利设施建设、产量较低的农田的改造、新型农业示范区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和新型农作物品种、新农业种植技术应用推广等各级财政专项补助项目;加大各级财政扶持力度,对流转后用于高效农业建设的土地,各级财政给予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扶持,根据产业发展需要逐年进行完善;加大配套服务建设力度,各乡镇要加快组建劳务、农机、农业技术等形式的合作社,积极开展土地规模整治、新型品种推广、灌溉设施配套、农业新技术应用等工作,健全新型农业发展的配套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人民政府.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试行)[Z].2012—09—17

[2]曹蒙等.苏北五市农村土地流转——以沭阳县为例[J].中国农资,2013(16)

[3]尚艳琼.苏北农村流转土地承包大户持续发展的困境及对策[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4]牛立业等.依法有序流转是农村土地流转的关键——基于甘肃省平凉市的典型调查与思考[J].农村金融研究,2009(4)

〔本文系全国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课题“苏北五市农村土地资源使用和流转情况调查”,(项目编号:GCX2012001)阶段性研究成果〕

土地资源调查 篇4

1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在现代科技中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方式之一, 并且有着很多其他技术不具备的特点, 通过遥感技术, 能够获得更为丰富、准确的信息, 信息量大同时也相对准确, 因此, 在土地资源调查监测的工作中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首先, 遥感技术在在动态检测领域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大。如利用卫星遥感对土地的数据进行检测, 我国在这方面也相应的给予了很大的重视, 同时给提供了很多技术的支持。近年来, 国土资源部门应用遥感技术对土地资源的检测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也相应的建立了有效的土地遥感检测体系。在这一技术加入以来, 通过遥感技术能够更好的获得土地利用的相关信息, 从而为土地资源的使用和管理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其次, 土地的更新调查也需要遥感技术来提供支持。土地的使用更新以及各种土地使用的资料都可以通过遥感技术来完成。在土地资源调查过程中, 通过遥感技术实现了土地资源资料的获取, 同时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中, 能够对比出更新的数据, 从而对土地资源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更新。近年来, 我国很多地区的土地资源情况都有了很大变化, 这也就需要进行新的资料整编, 在此过程中, 遥感技术能够为土地资源的更新调查进一步的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源, 从而更好的完成土地资源调查和检测工作。另外, 遥感技术在农村产权调查和成熟集约利用等工作方面也有了广泛的应用。在这些领域里, 采用遥感技术不仅提高了调查的效率, 也使调查的结果更为准确, 很多农村的产权调查中普遍采用了这种技术, 并且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因此, 在遥感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对土地资源调查的应用也越来越完善。随着这项技术的广泛应用, 国土资源调查质量也要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从而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技术体系, 为我国的土地资源调查和测绘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 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GPS技术在我国的起步相对较晚, 新世纪以来, 随着我国各项技术的全面发展, GPS技术也有了新的提高。同时, GPS技术也有了一套完善的系统, 能够实现实时的精准定位, 有着精度高、信息获取快和覆盖率光等特点, 作为测绘方式中的重要环境, 在获取空间数据方面有着领先的优势, 应用于国土资源的调查和数据的采集有着非常好的效果。

通过实践研究, 我国的测绘工作也有了更有效的工作流程。GPS通过选择合适的GPS机型和测量模式, GPS测量精度可完全满足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不同应用层次的精度要求。与常规土地变更调查相比, 应用GPS技术进行土地变更调查可提高调查的精度和效率, 节省人力、物力, 用于土地变更调查经济上完全可行。GPS测量具有快速、精度高、无需通视、可全天候作业和测量操作简单等优点, 效率和精度优于传统方法。此外, GPS测量数据可直接进入GIS系统, 避免了传统方法多次转绘、清绘带来的误差。[2]随着GPS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基于掌上电脑 (PDA) 和GPS的硬件集成系统在土地野外调查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利用PDA可满足野外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存贮及连续工作的要求, 通过注入PDA的土地变更调查软件可实现土地利用图件的实时更新;同时, 将GPS卡与数码摄像头 (DC) 集成到PDA上, 利用GPS实现变更图斑的测量, 解决变更区域大、形状不规则, 周边没有明显地物或控制点情况下需要布设导线控制点进行补测的问题;利用DC对野外实景进行拍摄, 可替代野外人工绘制草图的工作。

3 地理信息系统 (GIS)

我国GIS技术研究工作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 80年代进入应用试验阶段, 期间主要是借鉴国外GIS应用经验, 采用国外的GIS软件。20世纪90年代国内一些科研机构和院校也开始结合国内GIS需求, 从引进、消化、吸收起步, 着手开发GIS软件, 目前国产GIS软件占据国内市场已达到近30%。由于土地调查监测评价数据的空间性, 在信息化过程中, 需要进行空间数据的输入、处理、管理和输出, 必须借助GIS技术才能够实现。随着GIS技术的成熟和发展,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 九十年代初基于不同GIS平台的各种类型和不同尺度的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相继启动。经过十几年的努力, 对土地利用空间和属性数据描述、分析和表达输出的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已经成为土地资源基础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各级政府对土地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倍加关注的基础工作。数据库未来的建设将会走向科学化、现代化和多元化。

4“3S”集成技术

GIS、RS和GPS三者集成利用, 构成为整体的、实时的和动态的对地观测、分析和应用的运行系统, 提高了GIS的应用效率。现阶段, 3S技术已经发展成熟, 在各项应用中有着非常好的效果, 对于土地资源的检测有着非常好的助力。

5 数据处理与提取技术

随着RS和GIS技术在土地调查监测评价中的广泛应用, 基于遥感的土地调查监测数据的处理和提取技术也日趋完善。首先在计算机识别土地利用变化信息中发展了“基于土地利用图斑单元的变化自动检测方法”, 该方法是将土地利用图与遥感影像图相叠加, 在土地利用图斑边界及其类别信息引导下, 以完整图斑单元或像素为单位, 按类别分层计算影像上待检测处的影像特征值, 按照设定的判别规则, 从知识库中选取土地利用数据上图斑类型对应的遥感信息特征值进行比较判断, 即可自动检测出变化的区域。

结束语

新时期以来, 科技发展不断进步, 测绘技术也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 并且应用到了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对于测绘工作者来说, 应当广泛的交流和推广, 不仅要掌握测绘的基础知识, 同时还要对测绘仪器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有所了解, 从而更好的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加强测绘技术的发展, 为我国的建设事业提供更优质的测绘产品。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 测绘技术手段也有了新的提高, 在测绘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和检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介绍测绘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和检测中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遥感技术,GPS,GIS,“3S”集成技术,数据处理与提取技术

参考文献

[1]张凤荣, 安萍莉, 孔祥斌.土地利用规划[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4, 11.

[2]潘正风, 杨正尧, 程效军等.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 4.

土地资源管理问题调查分析报告 篇5

按照区委统一部署,就“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于 4月10日至4月20日,以明确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结合实际,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分析解决问题为目的,对省国土资源厅、市国土资源局、 XX土地储备交易中心、XX土地局、XX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局进行了走访、学习,就我区土地资源管理问题进行了调研。

我发现,我们XX区由于近年来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随着我区工业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开发区内大范围进行村屯改造,对镉污染农用地通过地类变更进行工业化改造,使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供给诉求矛盾日益凸显。

以科学发展观武装思想,大力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势在必行。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母。加强和改进国土资源管理,既是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当务之急,也是巩固改革发展成果、促进我区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针对土地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抓好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以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新成果,谋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推动我区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

针对我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以及资源供需突出矛盾,我区积极应对宏观调控新政,紧紧围绕“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这一中心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十X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一方面,在创新管理方式的基础上,逐步引导资源利用方式朝着规划、招商、土地利用统一合理化转变;另一方面,在挖潜资源存量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实现由资源供给服从需求向资源供给引导需求的转变。

在调研中,我发现我区通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已经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作为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紧要任务来抓,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创新了一些新举措,在建立“规范有序、保障有力、调控有效”新机制上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

一、认识统一,各项制度基本落实

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严格土地管理的重要环节,更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紧迫任务。我区对各村屯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水平、定位和矛盾等都进行了比较充分认真的分析,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通过我区统一部署,对我区土地利用总体进行了认真分析,在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大力倡导节约集约利用上已经形成共识,普遍认识到如果继续按照陈旧的发展观念和模式来搞建设,土地后备资源将根本无法保障XX区整体规划经济指标的实现。因此,全区统一认真贯彻执行宏观调控政策,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强化土地利用规划、计划管理,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一是在用地审批中严格土地规划、计划审查,充分发挥规划、计划对建设用地的引导和调控作用。从供给数量、结构、供地方式、供给主体、供给时机等方面严格把握,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二是妥善处理保障与调控的关系,在我区整体规划内优先保障市、区重点建设项目、高新技术项目和城乡公共事业用地;三是通过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制度,严把规划、计划的落实关。主动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在建设项目预审时,从规划用途、用地规模、供地政策、产业政策等方面严格把关。土地的规划、计划管理在经济运行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引导和推动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促进了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2、严格土地供应政策,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该高于其他规划。现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以耕地保护为价值取向,我区应该严守耕地宏线,我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体现两个目的:一是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二是必须对规划建设用地作出严格的控制。结合我区经济发展实际,普遍落实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控制标准,依据省国土资源厅、市国土资源局规定,结合实际制定了工业项目进入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控制标准和农村居民点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村屯改造)。符合我区实际的控制标准的实施,对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提高了土地利用强度。

3、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通过全面落实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公开出让制度,以市场运作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合理利用,通过发挥土地价格杠杆作用,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建立了“多渠道进水,一个水池蓄水,一个龙头出水”的土地收储供应机制。进一步强化了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和调控。通过实施土地储备制度,将盘活国有企业资产与推动旧城改造和加快城市化进程三方面实施对接,达到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4、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全面实行建设用地全程跟踪管理,进一步落实用地审批、开工检查、竣工验收的全程管理,对建设用地实行全程监控,实行定期巡查及竣工验收制度,确保项目用地及时利用,防止土地闲置现象的发生。

二、大胆实践,积极探索新途径

我区率先开始尝试地类变更,将镉污染严重的农用地变更为工业工地,将村屯整体搬迁,既保障了百姓的健康,又将被污染土地从新合理利用。

三、创新实践,加快构建新机制

要做到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不仅要统一思想认识,明确方法途径,而且还要有配套的政策支持,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从而以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科学发展。我区创新实践了一些符合本区实际的政策和措施,比如:全面发展我区装备制造业、建冶金园工业园…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

1、土地闲置现象依然存在,由于XX区进行实施的是村屯整体改造,一个村的土地全部征收,而项目建设用地约占总面积的80%左右,这样造成了部分土地的闲置。

2、在土地规划方面,宏观调控和微观制约还没有限的统一起来。

五、节约集约用地的应对措施

1、对现已征收的村集体土地进行一次更全面、细致的普查,对闲置土地的地理位置、面积、周围环境做到心中有数,有图、有表并与现状土地相配套,以便在招商引资中进行市场化运作。

2、对闲置土地充分开发利用,根据农村城市化进程和装备制造业比较集中的特点,可以规划建设一批公益性、娱乐性、休闲性的设施和场所。

土地资源的特性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篇6

【关键词】土地特性;土地利用;关系分析

在土地资源利用工作中不仅要考虑到经济发展的现状还需要考虑到资源的制约形式。土地资源的利用工作包含的内容比较广,除了包括耕地资源之外,还需要考虑到环境保护工作。如果仅仅考虑到土地资源的特性,忽视二者之间的关系,必然会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而且土地资源的结构的合理程度也不高。虽然,土地管理部门对于土地资源的特性和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明确。但是,仍然存在着严重的缺陷需要改进。

1.土地的自然特性和土地利用的关系

土地资源是一种自然而然形成的形式,土地的特性是一种固有的特性,其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主观意识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土地的特性却直接影响到人类对土地的利用率。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土地位置是影响土地利用的重要因素

通常情况下,人们对土地利用都是以土地资源位置的固定性为主,从土地资源存在的过程中可以看出,经过不断的变化和利用,土地类型和面积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但是,人类活动无法改变土地的固定性。土地资源的利用工作仍然是根据土地所固有的位置来进行。

1.2土地面积的有限性也是影响土地利用工作的重要因素

从土地资源本身来看,其有限性是一种特殊的性质。基于这一性质,人们在利用土地的过程中需要做到节约土地,提升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另外,土地资源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这和地球的变化过程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可见,土地的有限性也是影响土地利用效率的重点。

1.3土地的自然差异性是影响土地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

由于我国的土地资源分布的范围比较广,因此,很容易受到气候条件以及地质条件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土地之间会在性质上出现明显的差异。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差异性也会明显增加。因此,土地的利用效率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另外,土地的功能也是在产生差异的情况下体现出来的。只有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土地才能够发挥自身的功能,因此,对于不同功能的土地来说,利用率也不同。

2.土地的经济特性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和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的就是土地的经济特性,这种经济特性主要是在土地自然特性的基础上缠身。人类在对土地进行利用的过程中,土地的经济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人类在利用土地资源的过程中,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固定性的长期存在,土地的利用率明显下降。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研究人员在社会发展以及土地利用的过程中,加强节约土地,集約土地的意识,提升土地利用工作的高效性。可见,土地的经济特性和土地利用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从土地利用工作的形式和方法中可以看出,其分散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也是展现土地经济特性的重要内容。由于土地的位置具有一定的自然差异性和固定性。这就要求人们在利用土地资源的过程中,将因地制宜的原则融入到土地利用工作当中。选择科学很合理的位置来做好选择工作。但是需要遵循自然的发展趋势,否则就会严重地影响到土地的利用效率,进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如今,我国的土地资源多数都从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因此,在土地利用工作中,工作人员要对复垦工作加强重视。根据作物生产的季节性差异来提升土地的利用率。对于土地资源来说,虽然功能形式不同,但是利用率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人满在对土地进行利用的过程中,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

(3)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可能存在土地报酬)递减的经济特性。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来看,在一定条件下(如技术条件不变),对单位土地面积的投人超过边际投入临界值后,每追加一单位投入的报酬增加量就会递减。这就要求人们在利用土地时,确定适当的投资结构,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土地报酬由递增转为递减的临界限。

3.土地利用的区位过程

人们的的生产活动与土地的利用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土地利用程度也不断加深。这一变化使其在不同方向上的利用表现出不同的区位过程。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就是城市土地利用的区位分化过程。城市各业用地区位过程特点包括以下几点:

3.1商业用地的区位特点

为满足方便人们生活的要求,商业用地多聚集于市中心、繁华街道两侧、交通路口以及大型公共设施的周围。商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最初是推进城市形成的一个重要动力,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又进一步推动商业繁荣。

3.2工业用地的区位特点

工业是城市进步的直接动力。就世界范围由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的现实来看,工业发展能够推动城市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商业的繁荣,从而推进整个城市的发展。因此,工业用地具有不断向市区边缘迁移和自动集结成团倾向的区位特点。

4.土地资源的区位利用效益

土地区位效益的实质是位置级差地租。土地位置级差地租是指由于距离产品消费中心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大小不同的土地纯收益。区位效益理论在支配着城市中各项用地的空间安排。由于集聚效益的影响,人口和工业会向大城市及其中心区集聚。但是,有目的地利用区位效益理论可以改变这种趋势。合理的级差地价政策,还可以促进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进一步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

5.结语

人类在不断探索更为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并开展了一系列土地利用变化、土地利用评价、土地利用规划等研究,积极主动的控制土地利用数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但是,我们更应该认识到,无论是哪一种土地利用方式,都应该充分建立在深入了解土地特性与土地利用关系的基础上,都应充分认识土地特性对土地利用的要求和限制,才能正确权衡得失,降低土地利用风险。 [科]

【参考文献】

[1]刘英英.基于GIS陇南市生态功能区划及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01).

[2]徐唐奇.“两型社会”建设目标下的土地政策取向[J].新疆农垦经济,2012(01).

[3]张梅.农业贫困县生态功能区划及环境友好型土地模式研究——以延寿县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07).

[4]林海燕.区域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初探—以湖南省衡南县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2(04).

土地资源调查 篇7

一、提高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水平的对策措施

(一) 加大对闲置低效利用土地的清理力度

土地闲置是土地资源浪费中比较常见的现象, 所以要进一步加强对闲置土地的清理力度, 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实现节约利用的目的。对闲置未用以及低效利用的土地加大排查的力度, 然后建立详细的档案记录, 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对其进行开发利用, 发挥最大的经济价值。对于闲置时间超过两年的土地, 要按照相关规定对其无偿收回, 对于闲置一年以上未满两年的土地, 可以实行等价置换或者改变用途等方式, 提高利用效率。

(二) 实行优先使用储备土地战略

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 由于各种原因会造成建设用地搁浅的现象, 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 由此影响到城市规划以及土地利用的规划。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可以对储备土地实行优先使用的战略, 提高土地的供地率。此外, 在对土地利用项目进行审批规划的过程中, 要加大审查的力度, 对于可行性不高的项目, 切记盲目通过。对于因为投资不到位而造成土地闲置的现象, 一定要加大处罚的力度, 并且没收土地的使用权, 减少闲置土地。

(三) 加大闲置土地挖潜力度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 不仅对城市用地造成压力, 同时在农村也出现了大量闲置的土地, 在这种情况下, 应该合理规划土地资源, 加快城镇一体化建设的步伐。将农村人口数量较少的村庄进行合并, 建立农村住宅集聚区对于企业、乡镇以及学校等闲置的旧址, 应该重新进行开垦利用, 盘活土地利用价值。为了缓解城市用地压力, 应该加快旧城改造进度, 推进城中村建设步伐, 由此不仅挖掘了农村闲置土地的利用效率, 同时又有效的缓解了城市用地紧张的局面。

(四) 加强土地审批力度

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 一定要加大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 对于新申报的土地建设项目, 一定要进行严格的审批。新建项目要符合国家对土地开发的规定, 在生态环保以及投入产出方面要符合国家政策标准, 对于拆迁安置和农民小区等急需项目可以优先供地。对于新申报的项目, 一定要对其进行全过程的跟踪管理, 从项目的落户到竣工验收都要进行严格的审核监督, 确保新建设的项目将现有的闲置土地充分的消化, 对于不符合土地利用规定的项目坚决不予供地。

(五) 完善并严格执行土地使用制度

制定完善的土地使用制度, 加大政府对土地市场的监管和调控, 确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实现。在土地使用方式上应该引入市场机制, 实现节约经营, 改变以往的利用方式, 实行以需求决定供给的方式, 避免出现工业用地的无序扩张, 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从而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规范土地市场的经营秩序。

(六) 整合用地, 挖掘潜力

集中开发研究、中试、推广、生产区域, 整合现有土地。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选择最有利的产业发展集群模式, 降低生产成本, 实现低投入、高产出。挖掘现有存量建设用地潜力, 提高土地利用率。借鉴国内其他园区的经验, 引进区片容积率控制的概念, 即对开发区确定一个合理的容积率, 一部分企业用地可超过区片容积率, 另一部分企业用地可根据实际需要小于区片容积率, 只要整个区片实际建筑容积率不超过规划容积率即可, 这样可满足不同用地者的需求, 促使土地集约利用。

(七) 多维发展, 拓展空间

在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的形势下, 应该拓宽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维度, 不仅在空间上进行合理的规划, 同时在用途上发挥更加广泛的思路。在建筑开发过程中, 着眼于立体开发模式, 可以将平时平面布置的厂房车间等集中在一栋建筑中, 从而形成工业综合体, 高新区基本上是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工业企业, 适宜于布置立体化标准工厂。另一方面, 向地下空间拓展, 认真借鉴世界各国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的成功经验。

(八) 确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模

严格控制城镇的土地利用规模, 准确定位城镇的发展方向。根据产业优势、特点诸要素, 制定科学的人口发展政策, 确定城镇准确的发展定位。综合考虑产业发展所需的用地、人口聚集所需的用地、城镇公用基础设施所需的建设用地, 从而确定合理的城镇的土地利用规模。对项目用地进行科学规划, 切实控制建设项目的用地数量。在对建设项目的用地进行规划过程中, 不仅应该考虑建设项目的实际需要, 还应该注重节约土地资源。

结语

在我国倡导低碳环保, 节约能源的政策号召下, 一定要加大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 减少闲置土地的面积, 加大对储备用地的优化调整。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 一定要秉承集约化的原则, 合理规划土地用途,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科学划分土地结构。对于现有的闲置土地一定要加大挖掘的力度, 提高开发利用的效率。在城市用地方面, 根据城市发展现状合理规划。提高土地资源开发效率, 实现节约利用的目的, 为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近年来, 人们对土地资源不断的开发利用, 土地资源越来越少, 已经呈现出稀缺的状态, 不利于我国的长远发展。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所以要加强土地管理工作, 践行社会主义科学价值观, 加大对土地的节约利用, 合理规划, 减少浪费, 从而促进经济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在节约利用土地方面进行了分析, 对于加强土地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节约利用,土地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1]方伟丽.加强土地管理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06) :53.

土地资源调查 篇8

1我国当前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与存在问题

1.1土地总量大, 人均占有量小, 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衡

我国的土地面积多, 在国际上我国的国土面积排在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之后, 占据世界第四位, 但是我国的人口数量庞大, 我国的人口数量是世界的五分之一, 土地面积大, 人口数量多, 而人均的土地面积就很少。我国的南北跨度达到50°, 使我国的土地类型多样, 可是, 因为跨度大, 各个地区的生产力也不一样。而且我国的土地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南部分, 土地分布不均衡, 山地多, 平原少, 适合耕种的土地就更少。

1.2土地资源不合理利用, 导致耕地资源数量迅速减少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加快, 在发展城镇化的时候, 也扩大了对土地资源的利用规模。为了满足城镇化的需求, 开发大量的土地资源建设现代化的建筑以及城市的基础设施。大量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使土地面积逐渐减少, 而且在开发中, 不合理的利用对土地也造成一定的破坏。部分城市在对城市规划上出现错误, 开始盲目的建设开发区, 开发区在建成后并没有得到适当的利用, 使开发区荒废, 而开发区的土地也不能恢复土地的样子进行耕种, 从而破坏了当地的土地资源。在开发土地的时候也存在着形象工程, 一些政府为了保证政府的政绩, 肆意的开发土地, 建设形象工程, 使土地的面积减少, 不利于土地的保护。

1.3土地资源质量的退化及生态破坏, 土地资源严重退化

1.3.1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使土地资源的退化现象严重, 而土地的退化也造成土地中的养分缺失严重, 有关部门对土地的养分进行调查, 调查显示, 缺少养分的土地在土地总面积的占比重, 缺失养分的土地可以23%。数量的庞大, 土地退化导致土地养分缺失的问题需要得到重视。

1.3.2在对土地开发利用中, 会使土地出现水土流失现象。为了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人们开始开垦土地, 而过度的开垦, 对树木滥砍乱伐, 也加剧了当地的水土流失现象。而水土流失会使土地上游部分的营养损失严重, 土壤的肥力下降, 而上游的土壤肥力下降, 会堵塞下游的河道, 下游的河道长时间的堵塞, 影响着河道两岸人民的生活, 也威胁着人们的安全。水土流失也对当地的生态平衡造成一定的影响, 打破了生态平衡的局面, 破坏了生态环境。

1.3.3土地资源遭到破坏其中一个严重的现象就是土壤盐渍化, 而土壤盐渍化大多数出现在干旱半干旱的地区。对土地的灌溉错误是造成土壤盐渍化的直接原因, 而世界上发生土壤盐渍化的地方也很多, 发生土壤盐渍化的土地数量与可灌溉的土地数量基本持平。我国土地也有发生土壤盐渍化的现象, 尤其是我国的水稻种植区次生盐渍化严重。

1.3.4造成土地资源减少的一个因素就是土地出现污染, 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在持续加快的发展, 在发展工业的时候, 工厂把废弃废水直接排放到土地上, 造成土地污染, 而污染后的土地就不能进行耕种。

2土地环境的保护措施

2.1在保护土地方面要控制人口的数量,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按照土地的承载能力规划人口数量, 适当的人口数量可以减缓土地资源的压力。同时要加大对土地保护教育的力度, 提高人们的土地保护意识, 在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时, 不以破坏土地为代价。

2.2加强对土地的管理, 健全土地的法律法规, 对发现滥用土地的现象给予一定的惩罚, 在规划农业与非农业用地时要严格, 农业土地禁止开展工作活动, 而对非农业土地进行开发时, 注意保护土地资源。土地的管理部门, 也要健全管理制度, 完善政府的管理职能, 加大管理的执行力, 保证土地能够被合理的利用。

2.3在土地污染严重的地方, 对土地进行治理, 降低土地的污染程度。在开发利用土地时, 要有环保意识, 灌溉土地的方式要合理, 同时在开发的过程中, 要实时的对土地进行检测, 查看土的污染程度, 并向上级及时报告检测结果。

2.4加强农业投入, 改造中低产田, 加强农、林、牧业生产基地的建设。提高土地的承载能力主要途径就是中低产田改造每种中低产田的改造都需要水利工程的投入, 加强商品粮、优质等基地的建设, 方便国家的宏观调控, 也可以有效地应付各种意外困难。

2.5加强土地资源的宏观建设。通过现有的技术条件拟定合理的土地资源开发规划, 通过项目建设来改善宏观生态环境, 从而对土地沙化有效防治, 通过南水北调工程,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也提高了干旱地区土地生产力。

2.6推进高城市化进程, 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在城市建设中, 要以内涵为主的城市发展方针, 充分挖掘城市存量土地的潜力, 要有效体调整城市结构布局, 合理规划开发, 取消重复建设, 减少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土地资源的浪费, 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资源。在农业生产过程中, 农药、化肥的使用, 将影响土壤生态环境的污染降低到最小限度。

2.7通过土地健康标准的制定, 可对土地利用行为进行诊断。当某些指标超出健康标准时候, 就说明人们对土地的利用行为破坏了土地健康, 应予以制止和改进。对各项土地状况变化的定量描述, 从而提高了对土地利用行为监督检查的可操作性。

2.8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步入了良性循环。集体非农业建设用地制度改革, 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带动了农村经济各项事业的发展, 第三产业迅速崛起。经济的发展又为村镇建设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发展动力, 加快建设投入, 形成了村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滚动发展的势头。健康指标作为衡量标准去检查土地保护的实施效果, 从而提高了土地保护效果检查的客观性。

结束语

当前, 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土地保护工作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 生态较脆弱, 土地保护工作推进速度缓慢, 乱批滥占耕地现象十分严重。土地的恶化, 加剧了洪涝、干旱等不利自然环境的发生, 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 这直接制约着可持续发展。所以必须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 相关部门应采取直接有效的措施, 保护好每一寸土地, 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摘要:土地资源是人们生存发展的基础, 也是人类所有资源的基本资源, 没有土地资源, 人们的生活以及生产活动都不能顺利开展。我国的人口数量逐渐上升, 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开始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在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时候, 不合理的开发造成土地资源破坏, 也给土地资源带来了压力。因此, 人们要正视土地问题, 保护土地, 提高土地的质量。

关键词: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土地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晓东.浅谈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13) .

[2]鄢冬梅.我国土地资源保护法律研究[J].学理论.2009 (12) .

土地资源调查 篇9

关键词:土地资源,商品化,资本化,失地农民,社会保障

一、以土地资源商品化为主体的“土地换社保”保障模式

土地本身不是劳动产品,因此也不是商品,但土地是十分重要的经济资源。作为一种稀缺性资源,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排他性,使其不能无偿获得,须通过一定的交易方式才能获得其所有权和使用权,因此土地具有“准商品”的属性。土地资源商品化是指:将农村土地视为商品,采用商品交易的方式改变其所有权关系。在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征用农村土地时大多都将土地视为商品,通过类似于商品交易的途径和方式,改变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关系,而且这种改变是单向的,只有农村集体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通过“土地市场”进行类似的交易。

1、“征地——补偿”模式掩盖下的商品交易

土地资源商品化的主要特征是:农村土地所有权人一—村集体经济组织完全出让土地所有权,农民完全出让其土地使用权,获得土地所有权的各级政府给予土地所有权人和土地经营权人一定的经济补偿,主要是给村集体和失地农民一次性补偿,包括征地补偿和安置补助。在土地所有权转移过程中,尽管采用了“征地——补偿’模式,看起来不象是直接的商品交易,但仍然不能掩盖“商品交易”的本质——通过货币支付进行交易对象的所有权转移。

2、土地资源商品化的典型做法是“土地换社保”

一个“换”字生动地体现了土地被视为商品从而进行交易的属性,因为只有商品才可以交换。“土地换社保”就是被征地农民用土地使用权换取社会保障。以无锡市惠山区为例,按照无锡市关于被征地农民有基本生活保障的指导思想,各年龄段的被征地农民均有“土地换社保”的安置办法,具体“换法”是:对青少年实行一次性补偿并纳入城镇新成长劳动力管理;对中青年农民实行保障安置或就业安置,将从事农业生产的工龄折算成缴费年限,

纳入社会保障或政府帮助指导就业;对老年农民实行政府保养,按月发放保养金。

3、土地资源商品化换来的主要保障

农民用土地使用权换来的保障主要有三个方面:征地补偿、一次性生活补助和政府提供的保养金。

第一,征地补偿。惠山区失地农民获得的征地补偿与全国各地类似,只是补偿标准略有差异,无锡市土地补偿费计算方法是:按其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倍计算,“一类地区土地补偿费为每亩25000元、二类地区土地补偿费为每亩18000元、三类地区土地补偿费为每亩16000元。”①

第二,安置补助。惠山区失地农民获得的安置补助费按《江苏省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试点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筹集,包括:政府从土地出让金等土地有偿使用收益中提取的部分,平均约为每亩13000元;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的利息及其增值收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不足支付的,由同级财政部门负责解决。惠山区安置补助分年龄段实行一次性补助,第一年龄段为16周岁以下,以及16周岁以上的在校学生,发给一次性生活补助费8000元;第二年龄段为男16周岁以上至50周岁、女16周岁以上至40周岁,第二年龄段的人员,实行保障安置,纳入城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险范围,按企业职工社会保险规定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可享受最长不超过20个月的失业保险待遇,约12000元,存入个人保险帐户,就业安置的,给就业企业补偿7年就业补偿费12000元左右,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第三年龄段为男50周岁以上、女40周岁以上,一次性补偿费标准8000元,并实行政府保养,按月发给保养金。②

第三,政府保养金。由政府提供保养金是无锡市的一个特色,也是“土地换社保”的核心所在,政府保养主要针对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失地农民。无锡市惠山区具体实施情况如下:从2004年到2007年,惠山区政府按照每人每月200元的标准为失地农民提供政府保养金。2007年10月起细化了保养组别,调高了保养标准,实行政府保养的被征地农民,女性40周岁以上未满50周岁、男性50周岁以上未满60周岁的,保养金标准为每月280元;女性50周岁以上、男性60周岁以上的,保养金标准为每月330元。总体上看,虽然没有了土地,但到了退休年龄后却能按月领取养老金。通过“土地换社保”,大批失地农民不必为后半生的生计而发愁了。

4、“土地换社保”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措施

无锡市惠山区的做法基本上解决了失地农民的“退路”问题,即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养老有了基本保障。不足的方面主要有:第一,保障水平不高,以失地农民得到的政府保养金最高标准来看,每月也只有330元(2007年的水平),相对于无锡地区较高的物价水平,失地农民的生活仍然很困难;第二,保障内容比较单一,只有基本生活保障,医疗保障不在“土地换社保”的范围之内;第三,中青年农民的就业问题解决程度较低;第四,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失去土地这一重要的生产资料后,集体经济没有依靠,收入减少比较明显。

二、以土地资源资本化为重要补充的“农民留用地”保障模式

土地资源资本化的主要特征是: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由地方政府对农村土地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部分土地转化为国有,部分土地仍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也就是部分保留了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土地的所有权,土地可以被作为重要的资本进行投资并取得增价收益。农民出让其土地使用权,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对土地进行投资、开发、利用并取得资本收益。土地资源资本化的实质是:留给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作为生产资料的基本属性并没有改变,村集体和农民享有基于土地开发的资本收益。

1、农民留用地是土地资源资本化的具体形式

《苏州市征用土地暂行办法》规定的农民留用地,“是指在征地时,为保障被征地后村民的生产、生活,支持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从事生产经营所安排的建设用地,是对集体经济组织征地补偿的一种方式。根据征地时所需安置的农业人口数,依照留用地所在地的土地级差收益和人均年收入1000元(2000年)的标准确定,由土地部门核发留用地指标确认书。农民留用地的开发经营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其开发经营方式可以是:以留用地及其地上建筑物、附着物租赁给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使用,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直接经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留用地上所得的纯收益必须单独建帐,每年按提供留用地当年起的在册农业人口和己安置的农业人口数平均分配。”③通过留用地开发获得的补充收益,维护了土地资源的生产资料属性,成为增加失地农民收入的资本要素。

2、土地资源资本化提升了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失地农民的保障能力

苏州市在征地时留出一定数量的土地交由集体经济组织开发、经营,一方面使村集体经济组织有了稳定、可靠的经营性收入,可以用来给失地农民提供更多的保障,另一方面,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开发经营,也可避免单个农户因缺少资金和项目无力开发的情况出现。留用地的数量尽管在文件中没有明确列出,但给出了一个参考标准,就是保证人均每年1000元的收入(2000年),在实际工作中已经随着经济增长逐年有所提高,目前基本上能达到人均每年5000元左右(2007年)的水平。

所辖昆山市被征地的各乡镇都规划了部分土地由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开发,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农民留用地上建标准厂房、职工宿舍(主要出租给落户区内的企业解决职工住宿)、菜市场、商业门店和办公房等配套设施。以昆山市兵希镇盛庄村为例,该村目前有标准厂房12122平方米、职工宿舍32500平方米、商业用房8200平方米,近三年来,年出租收入都在500万元以上。④

3、让失地农民积极参与到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来

近年来,随着建设用地的急速扩张,昆山市失地农民数量直线上升,昆山市一方面采用传统的征地补偿方法,给予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另一方面尝试让失地农民参与到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来,具体途径有三:一是政府帮助失地农民在当地工商企业就业,二是政府支持失地农民立足当地创业,三是给失地农民一定数量的房产,让失地农民通过经营房屋出租获得收益。三个途径中尤以经营房屋出租收入最为稳定可靠。昆山市由市、镇两级政府统一规划,村集体统一盖好房子,按类似于成本价的较低价格出售给失地农户,失地农民每家都能购买到2到3套这样的住房,一般是一套用来自住,另外一到二套用来出租。实践表明,工业化、城市化越发达,农村房屋出租收入越多。现在,“房东经济”已经成为昆山失地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年回报率都在10%以上。

4、土地资源资本化可以为失地农民提供多元化的、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

苏州市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除了原有的征地补偿、一次性生活补助外,还采取了农民留用地开发经营的补充保障措施,使失地农民可以享有基于土地的资本收益,其主要实现形式为“家家有物业”,即大多数农户有房屋出租性收益。失地农民的保障更加多元化,不仅解决了失地农民的“退路”的问题,而且保障水平也有所提高。这种两条腿走路的办法显然比单一的征地补偿更能充分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给失地农民留下必要的生产资料——土地。

昆山市在实施“农民留用地”作为重要补充保障措施的过程中暴露出的主要问题有:第一,最早划入开发区的村和土地被全部征用撤消建制的部分村,需要通过政府规划到其它乡镇进行土地开发经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现,村集体经营组织在跨区域生产经营方面有一定的困难;第二,各乡镇地理位置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平衡,位于开发区、靠近大中型城市的乡村,土地开发的收益高于其它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村,在土地开发经营方面投入能力较强,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村,在进行农民留用地开发经营时遇到了资金方面的困难。

三、两种保障模式的比较分析

无锡市和苏州市两种不同的保障模式,为土地资源商品化与土地资源资本化提供了有益的比对,也为进一步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1、两种模式反映出征用农村土地不同的指导思想

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用途的变更,首先是基于土地所有权的变更。同样的变更土地所有权,指导思想却大不相同。

土地资源商品化的指导思想是:我买你卖,银货两讫。其利益法则是:维护各级政府的土地收益,剥夺农民的利益。土地由生产资料变成土地商品,这种变化是以农民失去生产资料为代价取得的。从政策层面看,农民将生产资料交与政府,政府自然应该承担起保障责任,失地农民应该纳入破产保护的范围,因为他确实破产了:从此他没有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了。

土地资源资本化的指导思想是:部分土地所有权留予农民,政府与农民共同开发,共享土地增殖收益。对农民而言,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农民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最根本的生产资料,也意味着农民的破产。为避免农民破产,就必须赋予农民适当的生产资料,留一点土地给农民,让他们能够生存、发展。

在征用农村土地的过程中,到底将多少土地转化为商品出售,将多少土地留予农民作为资本用于生产经营,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征地过程中考验各级政府智慧的重大问题,从中折射出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分配法则,反映出各级政府是否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用现行的安置补助费去置换农民的土地权益,势必造成一支越来越庞大的失地农民大军。

2、两种保障模式失地农民参与程度不同

在“土地换社保”过程中,政府和失地农民的地位是完全不平等的,通行的做法是:政府征用,农民就得出让;政府定价,农民必须服从,其结果是政府得益,农民受损。土地资源商品化是不考虑农民是否愿意的,因此,农民有一种被剥夺感。有些地方政府用所谓“拿土地换身份”、“拿土地换社保”随意改变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关系,地方政府想收归国有就收归国有,想怎么卖就怎么卖,农民失地不得利,在获得很少一点一次性安置费后,便彻底割裂与土地的关系,成为“破产农民”,自谋生路,失地农民很难参与到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去。

在“农民留用地”资本化开发的过程中,政府和失地农民之间是一种协同关系,政府在土地规划时就考虑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为失地农民继续从事生产经营创造必要条件,失地农民可以参与到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来,农民有一种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主人翁感。

3、两种模式为失地农民提供的社会保障其可持续发展水平不同

部分学者和官员认为“土地换保障”是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根本之举。但笔者在调查中发现,采用一次性货币补偿方式解决当前利益和建立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维护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做法,尽管出发点和想法是好的,但在实际工作中暴露出许多的问题。土地资源商品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包括:对失地农民的补偿主要采取货币形式一次性安置,致使农民失地后农业生产无法继续,转移就业也相当困难;我国城乡二元的保障结构又使得他们无法纳入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范围;失地农民一旦将有限的补偿费用完,就会失去生活来源,陷入全面困境;如果这些农民找不到生活出路,还有可能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给当地社会安定和政府财政增加很大压力。总之,失地农民可持续发展的机会不多。

土地资源资本化则体现了让失地农民持续拥有资本性收益。失地农民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如果没有适当的资本与之相结合,失地农民就无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土地资源资本化通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鼓励农民就地从事工商业和服务业,让农民有机会与新的生产资料相结合,让农民有资本性收益,是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长远之计。这样一来,失地农民有多个收入来源,一是就业后的劳动收入,二是财产性收入,三是集体经济组织的补充收入,而后两者都属于资本收益,失地农民不仅生活基本没有问题,而且生活水平还能不断提高,失地农民获得了可持续的生存和发展机会。

土地资源商品化的结果是一次性的保障,土地资源资本化的结果是可持续保障,这是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

4、两种模式为失地农民提供的保障支持能力不同

土地资源商品化的保障水平主要与土地出让价格有关,受土地出让价格的限制。现行政策下,土地用途不同,得到的补偿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失地农民得到的保障水平也不同。无锡市惠山区位于经济发达地区,地价高,征地收益也高,得到的土地出让金也多,所以能建立起基数较大的保障金。无锡市对工业性项目用地在办理土地出让供地审批时,在用地单位全额上缴的土地出让金中,专项提取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安置基金,2007年起,在建设项目农用地转征用报批时预收征地补偿安置费12万元/亩。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很难达到这样的水平。许多地方土地价格严重偏低,失地农民保障水平也很低,很难保证失地农民的利益,对失地农民是很大的不公平。

土地资源资本化则与土地开发的效果有关,从昆山市的调查来看,一般都随地方经济发展同步增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稳定增长,可以为失地农民提供更高水平的集体经济保障,二是失地农民个人收入也有稳定增长。昆山有较好的经济条件可以让农民当房东,出租房屋可以获得较高的收入,更多的地方可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但通过保留农民一定数量的土地资源并将土地资源转化为土地资本的做法,给失地农民寻找更多、更稳妥的收入来源,不断提高失地农民保障能力和保障水平的做法还是值得提倡的。

5、村集体经济组织获得的发展机遇不同

土地资源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最重要的经济资源,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决定着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生存和发展。

土地资源商品化的结果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受到削弱。在土地资源商品化过程中,农村土地所有者——集体经济组织不能参与其中,不仅挫伤了他们参与农村现代化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造成土地所有者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基于利益分配不合理而产生的严重冲突。大多数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失去土地资源后,经济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有些地区村集体经济组织瘫痪,大多源于土地资源的丧失。

土地资源资本化的结果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得到加强。如果能够充分考虑到土地所有者的利益,在进行土地征用、城市化、工业化和城乡规划过程中,首先考虑土地所有者——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利益,那么在征用土地的使用方面,也就会做出相应的政策安排,会将部分土地资源作为村集体经济组织进一步发展经济的基础,也能使村集体经济组织获得相应的发展机遇。

6、两种模式对地方财政造成的负担不同

以“土地换社保”为主要保障方式的无锡市,对失地农民进行政府财政补贴供养,主要由区(县)、乡两级政府财政提供资金。无锡地区区级财政收入水平较高,有能力进行补助,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则存在财政收入不足的问题,很难为此提供补助,有加重政府财政负担之虞。以惠山区为例,惠山区历次被征地农民的数量2007年底达到近1 2万人,惠山区已为选择保障安置的4.1万名被征地农民出资办理了职工养老保险,选择政府保养的2.7万名被征地农民按月领取政府保养金⑤,以每人每月300元计,年需支付政府保养金9.72亿元。镇级财政方面,以无锡市惠山区玉祁镇为例,按照“土地换社保”原则,“全镇15000名历次被征地农民被纳入社保体系,市区乡(镇)三级政府共需支付保障金4.35亿元,镇政府需承担7000万元。”⑥这样的保障额度不是所有地区的乡镇一级地方政府都能够负担的。从长远来看,土地资源商品化会有很大的财政支付方面的压力,如果地方政府的土地收益不足以用来保障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必然会加重地方政府财政负担。一般情况是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保障要求和保障水平有刚性上升的可能,会成为地方财政的无底洞,解决得不好,容易产生社会矛盾。

土地资源资本化的好处是,农民利益和政府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农民收益有保证,无论是政府的土地收益,还是农民留用地收益都会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遇到经济波动时,农民收益虽有波动,但作为参与经营的一方,他可以承受这种波动,政府也可以弹性处置,农民不会有意见。土地资源资本化形成利益共同体,各方不易产生利益矛盾,有利于社会和谐。

本文通过对两地的调查,分析对比两种保障模式,得到的初步结论如下:第一,既有失地补偿又有农民留用地保障这种两条腿走路的方法,更有利于保障农民的利益,更有利于为失地农民提供可持续保障。第二,要解决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政府利益与失地农民利益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农民利益放到体制内来解决,给被征地农民规划一些“农民留用地”,是提升其自我保障能力的有效途径。第三,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农村经济的支柱,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土地进行投资、开发、利用,变土地资源为土地资本,村集体和农民享有基于土地开发的资本收益,有助于提高村级经济对失地农民的保障能力。第四,通过制定和实施适当的土地开发利用政策,是可以建立起政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三者之间和谐的土地利用关系的。

参考文献

[1]《无锡市征用土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暂行办法》,锡政发[2004] 103号。

[2]《关于贯彻无锡市征用土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暂行办法实施细则》,惠府发[2004]121号。

[3]《苏州市征用土地暂行办法》,苏府[2000]41号。

[4]张卫刚:“探索在大开发中村级经济新的增长点”[C],昆山市“三有工程”编委会,《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探索》,古吴轩出版社,苏州,2007年。

[5]陶天成:“无锡惠山区投入35亿元,被征地农民生活得到保障”[N],《江南晚报》2007年8月10日。

土地资源调查 篇10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第二次调查要在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各地组织开展调查和数据库建设,完成全国调查工作。2009年下半年,各地对调查成果进行整理。也就是说从现在资料准备开始到全面结束,只有三年时间。而第一次调查时却花了整整十三年。虽然现在的技术手段已今非昔比,但要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完成如此浩大的工作量,如果没有强有力地组织保障、充分地物质保证和几十万人的技术力量,是难以想象的。

一、领导重视、政府支持是顺利完成土地调查的关键

第一次调查的通知是,《国务院批转农牧渔业部、国家计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开展土地资源调查工作的报告的通知》国发[1984]70号。第二次调查的通知是,《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06]38号。

但是土地调查是以县为单位进行的,依据县级成果逐级汇总而成。因此,县级领导的重视程度以及县政府的支持力度,是顺利完成土地调查的关键。第一次调查为什么从1984年5月开始一直到1997年年底结束,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领导重视和政府支持的问题,更直接地说就是调查经费落实的问题。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为领导重视不够,财政有钱但不愿把钱花在这种见不到直接效益的地方。二是有些贫困县财政确实拿不出钱来。

第二次调查所处的经济环境、消费水平,采用的技术手段、设备等都远远高于当年,调查经费同样远高于当年。这次调查经费的来源与上次一样: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承担的工作任务共同分担。如此大的费用,对于贫困县或刚刚脱贫的县来说又是一个沉重的压力。

二、技术规程、实施方案是顺利完成土地调查的技术保障

每一项技术工作都有一个技术标准,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实质上就是国家标准,必须具有权威性、准确性、合理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值得注意的是,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高速发展阶段,数字地球、数字中国计划已实施多年。土地调查成果是数字中国国家空间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定技术规程和实施方案时,必须充分考虑土地信息采集、处理的标准化、系统化,以利于与其它空间信息的整合、共享和应用,形成统一的地理信息共享平台。

三、基础图件、系统软件是顺利完成土地调查的基础

第一次调查采用的基础图件,是由各县到测绘部门收集,往往要跑几个单位才能收齐,主要是不同比例尺的普通航摄照片和部分正摄影像图(一般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县采用),而且很多是1980年-1987年期间拍摄的。大多数的外业调查是在九十年代初进行的,中间间隔了五六年,大大增加了外业调绘的难度和新增地物补测的工作量,影响了调查进度和质量。

第二次调查由国家统一购置航空、航天遥感资料,统一制作调查基础图件。一方面减轻了地方负担,一方面确保了基础资料的可靠性、时效性和统一性。这是土地调查成果可靠性的基础。

第一次调查时由于计算机应用刚刚起步,大部分内业工作是人工操作,如航片转绘、编图绘图、图件缩编等。仅面积量算采用了当时较先进的计算机扫描计算技术,但仍有少数单位采用求积仪人工计算的。工作量大耗时长,这是第一次调查用了十几年才完成的另一原因。

第二次调查正处在“3S”技术广泛应用的时期,其中地理信息系统(GIS)提供了分析和处理海量地理数据的通用技术,应用领域极为广泛,而且早已应用于土地调查与管理的方方面面。现在的问题是,国产GIS已有几十个应用软件,仅近几年用于试点地区土地调查的系列软件就有四五种之多,使用效果均反映良好。第二次调查是由国家统一采用其中一种软件,还是由各地自选软件。

四、调查队伍、检查验收是顺利完成土地调查的质量保证

调查队伍的选择和调查人员的素质,严格的检查验收,是土地调查成果质量高低的关键。

(一)调查队伍的选择要慎重

1.最好是选择参加过第一次调查的队伍和人员

参加过第一次调查的队伍和人员,积累了丰富地经验,稍加培训就能很快上手。但是参与第一次调查的几十万技术人员,主要是来自地勘部门以及部分院校。当时(80年代末—90年代初)正是我国地勘部门处于低潮时期,体制不明确,国家任务有限,大量富余人员正寻找出路。土地调查给他们带来了就业机会,他们也为第一次调查的顺利完成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目前,地勘部门正处在第二次大发展的时期,各单位人才急缺,要抽出大量人员参与第二次调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调查队伍的选择应早做准备,现在就应摆在议事日程当中,以便于人员培训和设备配置尽早进行。

2.第二次调查技术含量高,对调查队伍和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

从《通知》中可以看出,第二次调查的内容比第一次调查有较大变动,由于2001年重新对土地进行了分类,体现了城乡一体化的分类原则。因此,外业调查增加了城镇土地调查的内容,如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金融商业服务、开发园区、房地产等,以及基本农田的内容,大大增加了调查的难度;内业必须全部运用新技术手段,建立互联共享的覆盖国家、省、市(地)、县四级的集影像、图形、地类、面积和权属为一体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因此,要求调查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技术素质,经过严格的培训才能上岗。

(二)制定严格的检查验收制度,确保土地调查的质量

质量是一切技术工作的生命线,必须制定严格的“三检”制度,进行自检、互检和专检,尽量将问题消灭在第一线。从而确保土地调查的数据、图件与实地三者一致。

《通知》中规定,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验收县级调查成果。因此,各省必须组建一支专门的、稳定的,由多方面、多层次专家组成的省级土地调查检查验收队伍,按照技术规程和实施方案的要求严把质量关。确保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的质量。

土地资源调查 篇11

关键词: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 F301.2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23.080

1后备土地资源

后备土地资源是指还没有被人类所利用的,但是在未来可以被利用的或利用科技可以实现土地利用的土地资源。土地资源包含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人类生产以及劳动的对象。

2我国后备土地资源概述

2013年,在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表示,中国已经完成了第二次全国性的土地调查,其结果显示,我国人均耕地远低于世界人均耕地,而且耕地质量不高,后备土地储备不足现象仍然没有发生改变。

第二次调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采用统一的土地利用分类国家标准,首次采用政府统一组织、地方实地调查、国家掌控质量的组织模式,首次采用覆盖全国遥感影像的调查底图,实现了图、数、实地一致,做到了全面、真实、准确。 这次调查全面查清了全国土地利用现状,掌握了各类土地资源底数。根据调查,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国耕地13538.5万公顷,园地1481.2万公顷、林地25395.0万公顷、草地28731.4万公顷。

通过对现有耕地数量、质地质量、人口增长速度、城乡发展用地需求以及后备土地资源可用率等因素的考察,我国的耕地形势是不容乐观的,耕地的逐渐减少对我国的粮食安全产生威胁。当前形势下,一定要坚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认真履行并坚守我国耕地的保护制度,坚决执行我国耕地不低于18亿亩的红线,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保证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近些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所需求的土地日益增加,现有的城市用地已经难以满足建设的需求,因此城市用地开始向周边扩张,这种迹象虽然与当代经济发展相适应,但是在土地利用率以及利用方式上还是存在不足,因此必须要坚持严格的节约土地制度。

二次调查数据显示,与第一次调查相比,建设用地从2918.0万公顷增加到3500.0万公顷,增加了581.9万公顷。国家实施建设用地增量计划投放与鼓励存量盘活并重的调控措施,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与此同时,二次调查数据也反映出,建设用地增速较快,许多地方存在建设用地格局失衡、利用粗放、效率不高等问题,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仍很突出。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控制投放增量土地,加大盘活存量土地,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和结构,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 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3.1土地资源开发资金不足影响开发进度与质量

从我国现在后备土地资源的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属于开发利用难度较大的沼泽地、盐碱地等,需要大量的科技投入、资金投入等才能够进行开发利用。目前,我国有关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投资渠道还是靠国家资金支持,但是投入有限,而且资金的支配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导致土地开发利用率低,减弱了后备土地开发利用的积极性。

3.2开发利用秩序混乱没有统一的规划性

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缺乏统一的规划性,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发展目标,盲目进行开垦,开发利用完全不符合科学性,忽略生态环境安全性,急功近利思想严重,管理秩序混乱,个别地方开发造成水土流失、荒漠化严重。

3.3存在随意开垦现象

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的使用量逐年增加,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对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增大。在一些地方随意开垦现象愈加严重,乱垦乱伐现象愈演愈烈,屡禁不止,并且开发耕地后权属出现问题,无法得以最终确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土地管理的难度。

4 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后备土地的开发利用存在各种问题和障碍,尤其是一些低洼地、盐碱地的开发利用。一些低洼地要注重防洪除涝,搞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开发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增强生态农业建设,采取灌溉、排水、治涝等综合措施。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要防止水土流失,保证生态环境的安全。对于大于15度的坡地严谨开垦,对于坡度较大的地区进行林地、果木等经济林建设。对于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可采用封山育草,通过营造水土保持林,达到涵养水分,保持水土作用的发挥。

4.2合理开发宜农荒地

合理开发宜农荒地,首先要建立不同的土地开发模式,保持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我国的粮食安全。扩大宜农耕地面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同时要抓好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重点。总而言之,我国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要以保证生态环境为重点,减少土地流失,治理盐碱地增加耕地面积。

土地资源调查 篇12

近年来,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加快推进, 舒兰市对土地使用管理工作高度重视, 狠抓土地保护, 加大对土地规划管理等有效措施, 主要体现以下3 个方面:保障了民生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维护土地的保有量, 确保全市粮食安全和农产品的供给;支撑了城乡建设。我市通过多年的拆迁查治, 旧城改造工程和新城建设, 积极推进乡镇城市化的建设步伐;推动了经济发展。按照节约集约土地管理的观念开发利用土地, 建立起以平安镇经济开发区及东富经济开发区的建设, 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经济建设全面提升, 经济实力得到全面提高。

2 土地集约化利用存在问题

2.1耕地比例小, 人均占有土地少, 后备土地资源匮乏

与其它邻县 (市) 相比, 舒兰市耕地和基本农田基数比例都较小, 特别是20 世纪来, 由于耕地面积减少过快, 人地矛盾突出。使可利用土地回旋余地小, 建设用地资源相对匮乏。而实际适宜开发的土地后备资源并不多, 利用率低, 这些没有被利用的土地其特点是分布零散, 面积小, 地势复杂, 有丘陵、洼地和受污染的地块, 这些地方主要分布在城乡结合部, 有些地方较偏僻, 交通不便, 这些地方开发商和建筑部门都不愿意去开发建设。

2.2经济发展快, 土地供需矛盾突出

近年来, 虽然通过对土地资源的管理, 内部挖潜, 加大对土地的整治, 在某些程度上, 使土地的利用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但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有些招商引资项目因土地问题, 有的还不能落地投产, 一些建设项目由于没有用地指标, 也不能开工建设。

2.3利用效率低, 闲置浪费现象严重

部分地方供地模式仍然是政府招商, 企业申请, 国土部门供地, 由于土地用地把关不严, 造成供而不用, 供多用少, 批多少用等现象严重;集约用地较低, 园区产业基础差, 投资强度容积率等更低;城镇规划不合理, 在城市建设中, 广场过大, 马路过宽, 公园建设浪费严重, 有些基础设施建设超标;农村土地利用率较低, 农田土地产出水平和利用率较低, 农民占用土地过多, 有的1户多房, 分布零散, 空闲房屋较多, 无人居住。

3 对今后土地集约化管理的建议

3.1力求实效, 完善土地资源利用总体规划

按照全市土地规划编制要求,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总体规划。总体规划应突出重点:要抓好总体规划的细化分解, 尽快制定出实施细则, 细则中要体现出既有阶段目标, 又有年度计划;既有对全市的宏观把握, 又有对各乡镇的具体指导, 确保与“十二五”规划有效对接, 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落实;是坚持与时俱进, 抓好土地总体规划的修改和完善。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和特殊的区位决定了舒兰在发展上会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所以, 土地总体规划不可能穷尽, 将来的一切未知条件, 要根据形势变化及各种情况的变化及时修改和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做到因时而动, 顺时而动, 使之始终保持时效性和可操作性。

3.2突出重点, 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

把好的地块, 黄金地段用地指标向大项目、好项目倾斜;保障基础, 设施建设和民生改善重点工程用地需求。把基础建设和关系社会民生的教育, 医疗文化等重点工程用地需求放在重要位置;加大对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力度、按照有关政策, 重点做好江边两岸沙地、荒草地以及对全市区域内工矿、企业等废弃地的整治, 增加农用地。

3.3依托园区、提高土地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节约、集约和用地资源这条科学发展之路。优化布局, 科学有序进行园区建设。坚持不急合理产业集中, 用地集约的原则发展园区, 防止盲目无序发展;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提高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以城市化理念建设园区, 保证基础园区设施和配套建设用地。园区的建设要着眼未来, 整体规划, 统筹安排, 少走弯路。决不能因为土地资源紧张不考虑或挤占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的用地空间;加大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力度, 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按照农业法结构调整和发展新型农业的要求, 积极鼓励有示范带头作用的农业园区建设, 发展高效农业, 特色农业、生态农业。

3.4强化管理, 确保土地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切实提高对土地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的认识, 强化对田地监管。提高认识, 增强依法依规用地的自觉性, 各级政府要积极主动, 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土地政策, 要做到表里如一, 把依法依规用地上升到政治高度, 真正做到令行禁止;要强化严管, 严厉惩处违法违规用地。要落实领导责任制, 各级政府主要领导为土地监管工作第1 责任人, 构建党委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监督的上下联动工作格局;要加大力度, 依法清理闲置土地。采取有效措施, 依法对已供而来用闲置浪费的土地进行清查, 该整理的限期整理, 该清退的坚决清退。坚决避免供地后监管失控现象出现。

摘要:土地是民生之本, 发展之本。我国是1个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国家, 土地问题始终是现代化建设进程中1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 严格土地管理, 实行土地节约集约用地, 是我们面临的1个长期而又迫切的任务, 急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

上一篇:功能分离下一篇:理论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