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探索

2024-10-16

理论探索(精选12篇)

理论探索 篇1

一、引言

Gentzler (2004:2)首次对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的西方翻译理论进行梳理和总结,把翻译研究归纳为北美翻译培训派、翻译科学派、早期翻译研究派、多元系统理论学派和解构主义学派五个方面。自此之后,翻译研究又有了长足进展,该领域似乎释放出蓄积已久的巨大能量,吸引了众多其他学科的目光和兴趣,翻译理论得以以前所未有的态势迅猛发展。短短二十年,翻译研究领域成果辈出,该学科不断向纵深处发展,与其他学科频频交叉,成为名副其实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在这种背景下,Pym对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进行了整理。他是西方翻译理论界的一位知名学者,近二十年来,他笔耕不辍,独立撰写以及与其他学者合作编著了十几部翻译理论著作。2010年,他的最新理论著作《翻译理论探索》(Exploring Translation Theories)由颇具权威的学术出版机构Routledge出版公司出版。这是一部综合性理论研究著作,对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做了较全面的梳理和总结,把自“等值”论产生以来的西方众多翻译理论建构为七大范式,对每一种范式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其理论渊源做了形而上追溯。

二、《翻译理论探索》主要内容

在引言中,作者阐释了“理论”(theory)和“范式”(paradigm)这两个术语的含义和区别,指出当一组不同的理论具有内在一致性和共同出发点时就构成一类范式(Pym 2010:3)。在接下来各章中,作者依次讨论了他所归纳的翻译研究七大范式,即自然等值、方向等值、目的、描写、不确定、本地化和文化翻译等范式。

首先,作者对语言学翻译模式的核心概念“等值”进行了批判,认为传统意义上的“等值”概念含糊不清,它实则涵盖两种:“自然等值”(natural equivalence)和“方向等值”(directional equivalence),但“由于两种等值经常被混用,以至于看上去属于同一范式,而且我们注意到对于这两个不同范式没有人提出过疑义”(Pym 2010:28)。这是形同质异的两种“等值”范式。“自然等值”指原文的某个部分与译文的某个部分之间有一种“等值”关系(a relation of equal value),无论从源语言到目标语言,还是从目标语言到源语言,这个值始终是不变的。如果说“自然等值”是双向等值,那么“方向等值”则是一种单向等值,实质上就是指一个原文可以有多个相似的译文。纳入“方向等值”范式的理论一般都允许译者在几种翻译策略之间进行选择,但多数理论家都倾向于把这些策略简化为两种:要么靠近原文形式,要么远离原文形式。作者认为“等值”概念的提出是源于结构主义语言学。在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看来,不同语言以不同方式把世界包裹起来,离开了自身的语言系统没有哪一个词能被完全翻译过来。但是,他们无法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既然翻译不可能,为什么从古至今都存在着翻译这种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翻译理论家试图用“等值”概念解答当时的语言学理论不能或不愿回答的一些问题。正是在这个基础上,“等值”理论发展起来。尤其是“方向等值”赋予译者更多自由和选择,从而瓦解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翻译不可能”的论断,并且提供了多种达到“等值”的途径。

接下来,作者讨论了“目的”和“描写”两个范式,认为前者虽然在反对“等值”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给予译者相当大的自由和选择权力,但如果翻译目的本身就是传达原文功能,那么原文功能和译文功能之间的关系仍然是一种“等值”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目的”范式与“等值”范式在许多方面是兼容的,只不过缩小了等值范围。而后者却恰恰扩大了“等值”范围,因为“描写”范式认为“等值”是所有译文的特征,即不管译文的语言质量和美学质量如何,都被假定为译文。该范式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那里。形式主义认为文学作品也可以用科学方法来分析,这个观点被来自“布拉格”(Prague)和“特拉维夫”(Tel Aviv)学派的学者采纳并用于翻译文学研究。事实上,描写翻译理论家们一直致力于建立翻译学科并积极探求翻译的普遍原则和规律。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他们(包括描写理论的开拓者Toury:2001)总结了一些原则和规律,但并不能肯定这些原则的普遍适用性,也无法穷尽翻译规律,因为无论是翻译的“普遍原则”还是“规律”都依赖于语境,语境是多元的和不可消减的,到最后就变成没有什么简单原则和规律可循。由于研究者寻找原则和规律的兴趣减弱,“描写”理论发展滞缓。

对于翻译中的“不确定”论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是肯定原文的确定意义,而怀疑译文的确定意义;另一种是对译文和原文的确定意义都持怀疑的态度。作者把两者都归之为“不确定”(uncertainty)范式。作者追溯了翻译“不确定”论的哲学渊源。从柏拉图的对话篇《克拉底鲁》(Cratylus)开始追溯苏格拉底如何借克拉底鲁之口证明语言意义的确定性,指出克拉底鲁的“事物本质决定事物名称”的论断恰恰使得“等值”在事实上变得不可能,因为它说明希腊词语只能在希腊语言系统中得以理解,超越这个系统,完全的理解变得不可能。语言意义的确定性正暗示了翻译的不确定性,因而翻译的“不确定”范式应该贴上克拉底鲁标签。Benjamin(2000)对语言意义与翻译的独特洞察从翻译本质上揭示了语言的差异,正是译文自身创造并传递着这个差异。这种洞察直接启发了后来的解构主义大师Derrida (1973),让他创造发明了“延异”(differance)这个重要概念,并得出“翻译是一种变形”(translation is transformation)的论断。

在后现代社会各种反本质主义思潮中,语言乃至文化都被标上“不确定性”特征,等值难以确定,那么就需要创造比较稳定的人工语言和文化,从而使相对确定性变得可能。这就是“本地化”(localization)范式的由来,但这种解决方法何以被称作“本地化”,作者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传统的翻译是从原文到译文,“本地化”翻译是从原文到一个中间媒介,这个中间媒介的生产过程就是“国际化”,产品就是“国际化”版本。从这个版本再被快速翻译成任何一种目标语言。

“本地化”范式也许可以看成是对“等值”范式的部分回归,因为它是一种采用固定词汇以及“去语境化”的翻译。“本地化”范式给当今翻译领域增加了什么新元素呢?那就是“国际化”这个中间过程,与“方向等值”从一个原文到多个译文的“一到多”(one-to-many)模式不同,“本地化”的“一到多”却意味着从一个“国际化”版本到多个目标语文本。这个“一到多”的生产过程使得“本地化”模式满足了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因此与经济意义上的“全球化”紧密联系起来。而一系列的新技术又强化了这一生产过程,这些新技术对我们生产、使用和翻译文本的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译者的工作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他们大部分时间在做纵向选择而非横向组合。在许多方面,“本地化”理论真正产生的文化后果会是什么?作者认为还将拭目以待。

“本地化”范式植根于全球化产业,融入了“等值”范式的一些元素。而几乎同时,另一些重要的理论却朝着相反方向发展。这些理论可以归入“文化翻译”(cultural translation)范式。“文化翻译”理论家使用“翻译”一词,不是把翻译看成有限的文本活动,而是文化群体之间的一般交际活动。作者从印度文化理论家Bhabha (1994)的后殖民理论入手勾勒出“文化翻译”的面貌。Bhabha深受Benjamin和Derrida“不可译”观念的影响,在他看来,翻译的这种“不可译”其实标志着一种抵抗,是对完全融人异文化的一种否定,揭示了移民主体性中体现的那种生存意志。这正是翻译作为一种隐喻或思维方式对于Bhabha乃至整个文化研究产生巨大吸引力的原因所在。“文化翻译”可以理解为没有原文通常也没有固定译文的一个过程,重点在于文化过程而非文化产品,“文化翻译”的主要原因是人的移动而非文本的移动。在这个意义上,“文化翻译是一种没有实体的翻译”(nonsubstantive translation)(Pym 2010:146)。在当今世界,大量的人口移动(移民)显然已经瓦解了单一社会、单一语言、单一文化、单一国家等这样一些曾经稳定的概念和范畴。“文化翻译”何以成为一个有别于其他范式的新范式,作者认为有以下几点:“文化翻译”强调译者的地位、文化的混杂、物质的移动、边界的跨越等。“文化翻译”更注重文化过程而非确定的语言文本,可以说是“没有译本的翻译”(translation without translations)(Pym 2010:148)。最后,对于“文化翻译”这个没有实体、没有译本的范式,作者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有什么新的东西进入翻译领域的话,可能是由于人口迁移和交流方式的改变,我们不再认为自己有能力区分语言与语言、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界限,“等值”翻译的空间已经不复存在,“文化翻译”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让我们思考今天翻译在这个世界上正在做的事情(Pym 2010:162)。

三、简评

虽然“范式”这个术语无论在翻译研究领域抑或其他学科研究领域都不是新名词,但对“等值”论产生以来的西方翻译理论进行整体范式建构,Pym却是第一个。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说作者对近二十年来的翻译研究成果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扫描和梳理,有助于我们总体把握西方翻译理论的研究理路与发展趋势。总的来看,本书具有以下特色。

首先,本书的理论涉及面广、研究视域开阔。作者广泛涉及当代西方翻译研究领域几乎所有比较有影响的理论和观点,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如指出自然等值和方向等值是两个不同范式,提出了翻译“本地化”这一相当新颖的范式,该范式的重要性在当今国际化和全球化背景下日益凸现出来。此外,作者有着强烈的跨学科研究意识。本书不仅涉及众多的翻译理论观点,而且哲学、语言学、文学、美学、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相关理论也被作者广泛引用,极大地开阔读者的视野,让我们真正意识到文化的翻译转向,甚至是人文学科的翻译转向不再是一句夸大之词。正如Bhabha(1994:224)所言,在后殖民语境下,翻译不仅重新界定了文化被建构的种种方式以及文化间的相互联系,而且也重新界定了文化概念本身,即目前文化常常被理解为翻译的一种形式。此外,翻译被用于构建比较文学学科、语言政策对殖民化的影响、女性研究和翻译研究之间的关系等都已经显示出翻译正在成为人文学科领域跨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有甚者,翻译和全球化之间的联系使专家学者们不仅提出了人文科学中的“翻译转向”,而且实际上把人文科学干脆就称之为“翻译研究”(Bachmann-Medick2009:11)。

其次,本书比较清晰地勾勒出西方翻译理论发展脉络以及与西方哲学的渊源关系。从体现柏拉图以降的西方本质主义(essentialism)翻译观,即“意义存在于语言之外或之上”的“等值”理论(Arrojo 2010:248),到对“等值”理论进行修正的“目的”理论和“描写”理论,再到否定西方“逻各斯中心主义(logocentrism)”的“不确定”理论,最后到翻译理论发展的两个新方向:部分回归等值的“本地化”理论与完全脱离传统翻译范畴的“文化翻译”理论,让我们看到短短50年里西方翻译理论跳跃式发展进程:研究领域快速扩展,理论概念层出不穷,理论范式频频转变,与当代西方哲学的联姻以及与当代西方文化研究的融汇等等。此外,本书不是在做理论概念的排列组合,而是带给读者一段“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翻译理论哲学旅程。作者对许多翻译理论概念追溯至其形而上源头,柏拉图、索绪尔、海德格尔(Heidegger)、德里达(Derrida)、洪堡特以及乔姆斯基等哲学或语言学大师对语言或翻译的观点都有所涉及。可以说,作者对西方翻译理论的哲学渊源和历史沿革驾轻就熟,比较轻易就能完成翻译与哲学以及其他学科的勾连。

最后,作者通过构建“本地化”和“文化翻译”这两个范式,追踪了近些年来西方翻译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成果,涉及当今全球化、国际化背景下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翻译理论带来的强烈冲击,以及西方文化研究对翻译领域的渗透并颠覆传统翻译概念。尤其是Bhabha的文化翻译概念已经脱离传统翻译的范畴,使得翻译研究朝着文化研究的方向折流并与其交融,让我们看到翻译学科极大包容性的同时,也不无担心地看到翻译正日益丧失其本体性的危险,蜕变成人文学科领域的方法论,更有甚者成了谈论或管理这个世界的方式,“后现代社会在文化上是如此的支离破碎,以至于翻译成为不同群体之间相互交流和确保社会管理得以进行的最好方式”(Renn2006:193)。如果说解构主义消弭了翻译可能性的基石——语言意义的确定性,让我们感受到那难以捕捉的语言意义带给我们的无奈和惆怅,那么文化翻译则带给我们一种深切的担忧:一旦翻译成了既没有实体也没有译本的文化群体交际活动,其风险就像一艘失去风帆的小舟,摇摇摆摆,不知道哪里才是方向。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作者的笔触很广,但对于一些给翻译研究领域带来强烈冲击的理论概念介绍不足,如在“描写”范式下只简单提到James Holmes译诗的四种选择,对于他构建的翻译学科体系却只字未提。另外,对于20世纪90年代在翻译的文化转向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的一批学者如Susan Bassnett、Andre Lefevere等着墨甚少,对于翻译研究学派与文化翻译之间的关系没有给予详细阐释,只是简单地把翻译研究的文化学派纳入描写范式的框架中。但瑕不掩瑜,该书渗透了作者在翻译理论研究方面所倾注的心血,对于任何一个想深入西方翻译研究领域的学者来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理论著作。

参考文献

Arrojo,R.2010.Philosophy and translation [C]//Gambier,Y.& Doorslaer,L.V. Handbook of translation studies.Vol.1. 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47-251.

Bhabha,H.K.1994.The location of culture [M].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

Benjamin,W.2000.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 ??[C].Zohn,H.trans.//Venuti,L.Thetranslation studies seader.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5-22.

Bachmann-Medick,D.2009.Introduction: the translational turn[J].Translation Studies, 2(1):2-16.

Derrida,J.1973.Differance[C]// Derrida,J. Allison,D.B.trans.Speech and phenomena and other essays on Husserl' s theory of signs.Evanston: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129-160.

Gentzler,E.2004.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Rev.2nd ed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Renn,J.2006.Indirect access:complex settings of communication and the translation of governance[C]// Parada,A.& Fouces, O.D.Sociology of translation.Vigo: Universidade de Vigo:193-210.

Toury,G.2001.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59-279.

理论探索 篇2

1、了解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过程,认识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指导思想。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它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发展,认识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引导学生归纳、概括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并与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作比较。

3、通过分析“wenhuadagemin“结束后中国社会百废待兴的形势,认识邓小平理论提出的必要性,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意义,认识邓小平在创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重大贡献。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难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邓小平理论的地位。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属于划片生,学生差距较大。有些学生在初中历史已有部分基础知识,本课主要是提高学生归纳要点和材料解析能力问题。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做完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理论探索 篇3

关键词 高校 教学科研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1教学和科研关系的认识

1.1教学和科研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教学和科研关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应当综合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教学与科研之间应该是相互统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学是科研的基础,科研是教学的发展和提高。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二者结合是优化资源配置,发展科技和教育的最佳途径。教学与科研是手段,培养人才和创新知识是目的,受过教育的人才能推动科学研究的进步,科学研究同时推动人才的培养,其内在的联系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1.2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科研是提高高校师资水平的重要途径。高校教师通过科研,可以时刻把握本专业的发展方向与最新成果;通过科研,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可以不断地完善教材,充实教学内容,并进行教学改革;有了科研之源,在教学上就会得心应手,所讲授的课程内容也会更加生动、翔实,会更加注重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科研是培养新型人才的重要保障。首先,高校教师通过科研活动,不断探索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教师们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一边学习和继承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边摸索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与创新,不断探索和完善适应新时代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其次,教师承担的一定科研任务,为提高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生通过参与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一方面提高了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完成毕业论文提供了很好的选题;另一方面通过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有意识地加强了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1.3教学是科研的推动力与催化剂

教学是科研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条件。科研活动经过无数次实践的检验,产生了定理、定律,即理论。这些理论编入了大学教科书,变成了教师的授课内容,这些知识是进行更深层次科学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通过知识传递,教师本身理论水平也得到了提高,甚至有新的认识。教师的理论水平、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等决定了科研队伍的结构和水平。教学不仅为科研提出问题,也为解决问题提供思维方式和技术路线。

教学有利于科研成果的进一步传播。教师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一方面充实和优化了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教学可以使科研成果得到进一步传播、延续和再生,充分发挥科研的价值;教学实践能使教师对基础知识更加融会贯通,促进自己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和反思,从而使自己的研究活动有了更坚实的基础。

2协调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思路

2.1学校层面上协调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策略

从学校层面看,协调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主要从观念的更新、宏观政策的制定与规划,学院的优化组合等方面人手,通过采取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来缓解学校面临的双重压力,并最终将这些措施落实到院系及教师个体上。

优化政策与创新管理机制。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动态发展的,大学不但需要观念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制度的创新。学校需要不断地开发与创新互动管理机制、激励利益机制等方面。一方面,教学与科研都是学术水平的反映,在学术水平上建立互动机制。

促进教学与科研校际校内的分工与交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校要在学科、教师、院系不同层面,就协调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制度和措施进行宣传、交流与借鉴。另外,加强仪器设备等资源的共享,促进教学与科研的协调。

2.2院系层面上协调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措施

运用二次分配杠杆协调教学与科研关系。院系对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了平衡教学与科研,院系在计划的制定、结构的调节与实践的实施等方面加强联系,创造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最佳环境。学院根据本学院的特点和教师个体差异,分析不同学科属性的不同特点,有区别地设立教学岗与科研岗,并在相应的二次分配中得到体现;院系制定合理的二次分配制度,对教学岗与科研岗进行合理量化和轮换。

建立协调机制促进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统一。学院对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处理应采取了一些具体的协调措施。加强学院在这方面的意识与任务;利用学科建设加强教学与科研的联系;制定可行的政策。开设教学与科研紧密联系的课程等。

2.3教师个体层面上处理教学与科研关系的途径

健全师资管理制度。学校需要一个公正、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公平利用其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发挥人力资源的潜力。领导对教师有更多的人文关怀,了解教师的实际能力,让教师自由选择应聘教学岗或科研岗。

促进教师科研的公平竞争。学校应该提供更有利的竞争环境,加强对年轻教师的科研指导与鼓励。当然,高等院校无论大小,完全可以把科研提到重要位置。解决教学与科研的矛盾不但从观念的更新开始,更重要的是各种体制的创新,为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加强教师的道德修养。考核要求既注重教学的质量又注重科研成果,还需要考核师德修养,因为促进教学与科研相互联系同样需要高尚的师德修养来保证,不单单为利益而工作,更要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努力。不单有科研的热情更要有教学的责任。

景观建筑空间理论探索 篇4

我国拥有辽阔的地域、悠久的历史, 传统民居景观建筑集中的反映人们历朝历代最基本的生活状况, 是典型的地域与民族文化的代表, 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作为我国出现最早、分布最广的基本的景观建筑类型, 有着不同于西方传统景观建筑的独特体系, 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反映了人们伦理道德观念、风土人情、地域文化与气候特点。从北到南聚落形式与特点可谓异曲同工, 无不凝聚着历代工匠智慧和汗水。研究我国传统聚落空间组成与建筑景观形式, 对现代设计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 我国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

丰富多彩, 各具特色的聚落空间形态的构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现可将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构成的因素分为以下两点:其一是自然因素, 如: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 其二是社会因素, 如:宗法、伦理道德观念、血缘、宗教、当地风土习俗等。

3 我国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形成特点

3.1 我国传统聚落空间的形成与演化

我国的传统聚落空间一般顺应地势环境建立起来, 其形式具有自发性, 强调界域感与空间场所精神。传统村镇与自然环境联系紧密, 聚落是人工物质聚集之地, 与自然之间会产生明显的分界。界域的存在, 使聚落从其外部环境中划分出来, 成为人们所能控制的领域, 使聚落更具有场所性, 从而给居住者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如古人往往会利用风水学说中的特定物品、空间构成、乃至植物强调的界域性使得人们对聚落有领域感和归属感, 加强了居民间的相互认同和团结, 形成友爱互助的社会关系。

3.2 我国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生态性

我国传统的聚落空间是在顺应尊重自然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的条件下, 以“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居住环境的构建理念为宗旨原则指导下建立的, 是以自然生态为载体的绿色空间体系。

3.2.1 聚落的选址

聚落的选址强调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的相通、和谐、有机的和谐“风水”理念:即以天、地、人相协调为准则的择地标准。在选建宅址的时候要寻找适宜的山脉作为基础, 除了这个主山脉以外, 也要求考虑住宅周边的形势, 要求四周的小山能够起到遮挡冬季的恶风, 然后选择理想的水文环境, 面水迎来南向季风, 从而增加小环境气候的作用, 最后才是确定住宅的具体位置。综合以上因素, 利用地形、地貌的特征, 灵活布局组织自由的空间环境。

3.2.2 建筑材料

我国古代建筑工匠善于就地取材、合理搭配加工利用当地建筑材料。工匠们就地取材, 用木、树皮、竹片、茅草、瓦、石材、粮食等巧妙搭配, 建造出具有当地特色的建材体系, 也成为最初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最佳例证。

4 我国传统聚落中的交往空间

传统聚落的形成最主要原因就是有利生产, 住在聚落中的人们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的生活来源, 正因为邻里之间在生产生活上的这种互助需要也使得邻里交往被人们重视而变得较为密切, 居民间的交往空间在传统聚落布局中重要地位。不难发现交往空间的设置极其注重场所精神、注重人们的心理感受, 是值得现代居住空间和小空间设计学习的。

交往空间一般分为户外交往空间、室内交往空间以及过渡空间。

户外交往空间, 一般由街巷空间、街巷节点 (小广场) 空间、亲水空间等。街巷是传统聚落空间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街巷不仅是居民户内私密空间的延伸, 同时村镇中巷子、胡同、里弄的紧密交织还将其他各个交往活动空间联系起来, 使村落的交往空间形成紧密的网络。我国聚落中的街巷多以尺度小、路面不平整以及慢速交通为特点, 人们处于其中能感到有安全感, 有利于交往行为的发生。聚落中的小街小巷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有利的场所, 适宜的宽度增加了邻里交往的可能性。处在街巷相交的节点空间更是人们聚集休憩的好地方。

5 我国传统聚落中的布局特点

5.1 严寒地区布局特点

由于北方严寒地区多风沙、气候变化骤烈, 太阳辐射强等气候特点, 这些地区常常采用圆形建筑平面, 利用其散热面积小, 同时利于抵抗风沙, 如内蒙古蒙古包。此外, 在地区较高地区, 民居多依山而建, 平屋顶、封闭式天井或院落, 以便防风、保温和减弱日晒。

5.2 寒冷地区布局特点

由于冬季寒冷、干燥, 风沙较大, 夏季又偏热。常常采用围筑小院, 房屋由垣墙包绕, 对外不开敞, 面向内院。有适当的挑檐, 冬季可获得较多日照, 夏季又可遮阳。庭院面积较大, 院内栽植花木, 摆设鱼缸鸟笼, 形成安静闲适的居住环境。实践证明, 这种布局在防风沙和防噪音干扰等方面比较理想, 至今人们也乐于居住, 比较典型的北京四合院。

5.3 夏热冬冷地区布局特点

气候夏季酷热、干燥, 吹热风, 冬季较寒冷。降水量少, 降水变率大, 有少量冬雪, 同时日照率高, 云量少, 气温变化急剧, 年温差大。在布局上前、后房相联, 附以厨房、马厩、围合成封闭的院落。这种内院式的密集组群布局, 有冬暖夏凉的效果, 如新疆地区。

5.4 夏热冬暖地区布局特点

建筑利用起伏的坡屋面、小庭院、天井、敞厅、青云巷、天窗、高侧窗、疏木条、各种通透的门窗来组织自然通风 (如脚门、趟拢和大门) , 在炎炎夏日中显得格外阴凉。如岭南特色的传统民居。

西双版纳地区房屋底层一般用作厨房、畜圈和杂用, 二楼储藏粮食。底层和第二层外墙不开窗, 上两层为住房, 向外开窗, 内侧为廊, 连通各间。设凉台, 屋顶坡度较大, 多采用“歇山式”以利屋顶通风, 飘檐较远, 重檐的形式有利于遮阳、防雨。平面呈四方块, 中央部分终日处于阴影区内, 较“为阴凉, 为族人议事、婚丧行礼及其他公共性活动用。

而云南彝族地区的民居具有布局紧凑的特点, 常见形式为“三间两耳”, 即正房三间, 东西厢房各两间, 组合成高度和面宽都相近的方形院落, 因其平面和外观酷似一颗方正的印章。住宅空间像凹斗, 便于通风, 尤其是内院起着通风、采光和排水的作用。

6 结束语

古人云:“温故而知新”。研究过去方可瞻望未来, 对传统聚落的形态进行回顾与分析无疑是必要而有益的。在设计工作中我们必要保持敏锐的洞察力, 探索今天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尽管历史在不断发展, 世事变迁, 人们的居住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 然而借鉴传统聚落的优势特点, 依然可以给予我们解决现代居住景观建筑环境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启示。

摘要:通过对我国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组成特点、交往空间形成以及归纳总结传统民居建筑景观特点归纳介绍, 详细探讨这些传统经验对现代景观空间与建筑设计的启示及其借鉴意义, 旨在强调弘扬学习古人顺应气候特点、尊重场所精神、倡导“天人合一”的和谐设计理念。

理论探索 篇5

1.传统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研究方向和成果

1.1传统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下的研究模型

传统开放性经济宏观经济学是以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为临界点,20世纪50年代之前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分析是采用站在汇率的短期行为弹性分析法,60年代之后才出现了相应的建模分析法。运用数学建模的方式进行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是更好地将研究过程中的琐碎、细小的问题进行数学上的模型数据,结合一定的分析方法,得出最终的研究结论。传统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模型有M-F模型、M-F-D模型和卢卡斯模型。这三种经济学研究模型分别产生于不同的经济形势下,对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发展都是里程碑式的研究意义。模型建立的侧重点不同,从重视在市场均衡利率作用下,国际资本流动对汇率以及内外政策搭配的影响;再到多恩布什总结了汇率超调这一重要的经济现象;最后是卢卡斯在货币主义观点下,意料外的货币供给变动对实际经济的短期波动。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就是这样不断地出现瓶颈、创新发展,初建模型、推翻改进。在此基础上,坚持理论研究结合实际效果,做到不断适应世界经济形势的最新发展,及时改变变量,推陈出新。

1.2传统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

无论是否是经济学研究方向,现行的任何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都不能脱离现实而独立存在,经济学研究更是如此。所以在现实生活的经济活动中,所有的.相关人员最明显的实质感受就是经济要素的流动性要远强于实物的流动性,这就是市场的流动原则,也是活跃市场的因素。但是进行宏观经济学研究时,认识到、感受到这样的流动现状并不是研究的最终目标,而是要发现其本质问题,究其根本后进行相关逆向的对策性研究。目前已有的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中就有指出金融经济市场的调整速度要远快于商品市场的调整速度,这就是上述流动现状根本问题的所在。传统的货币政策分析和汇率制度选择都是在资本控制在弹性汇率制度下,为了相应的减小由货币冲击引起的汇率波动而设立的。而传统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行为金融学理论和资产组合再平衡理论的综合性阐述,但是这并不能够代表传统货币有效性的创建模型就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针对个人账户而言,经常账户的动态变化就无法解释,针对政府组织机构而言,政府的项目支出效用是无法解释的。

2.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向和成果

2.1名义短期刚性和价格黏性

名义的刚性一般都是指名义的短期刚性,即名义黏性,但是其中的名义价格黏性是在宏观经济学研究中最为常见的问题。名义变量主要包括商品价格和工资水平,是货币水平上的变量因素。每个国家为适应消费需求,其扩张性货币政策会有不同,价格黏性的相关问题也随之显现。因为不同而产生的问题,并不是说用同性、共性就能够解决,即使是多数厂商都实行一期黏性定价,但是经济市场的现实跳跃性就会和死定的定价产生不可操作的问题。名义价格黏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短期刚性的任其发展,出现贸易条件的恶化。商品价格黏性会直接影响本国的汇率,这中间的相关性也是比较清晰的。汇率、进出口商品价格、本国贸易条件这样层层递进的相关性直接而又严峻。遭受冲击的市场经济都会在一定的时期表现出一定的问题,或短期或长期。这样宏观经济在名义刚性一定要注意,结合菜单成本是基础条件,考虑市场需求是必要条件,解决价格黏性是应对条件,最终的实现目标就是在现实经济活动中降低外生冲击、保证准确性和合理性。

2.2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下的研究模型

站在宏观经济学的角度上,目前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模型主要是采用Redux模型。这一模型的突出显著性就是创建者将经济市场的垄断竞争和名义价格黏性纳入动态均衡模型,这样不仅仅能够解决名义短期刚性的主要价格黏性问题,还能够从模型本身解决理论研究的静态缺陷。在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下,有了科学的研究模型并不意味着前期工作的结束,还要对运用模型条件下的研究方式进行合理的选用。建立采用Redux模型研究,相应的专家学者主要采用假设性研究,通过对几大问题的假设,探究不同的解决方法。假设的条件是经济的主体、名义价格黏性、国家间的贸易壁垒、国际交易成本、政府融资等牵涉甚广的问题。当然,已有的研究成果并没有让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进程故步自封,在全球经济不断融合交汇的今天,适应当下的经济形势,认识到经济基础决定的因素牵扯甚广,上层建筑实力的后备力量就是国家的经济实力,有了这样认知,更是让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3市场分割

现今的国际贸易中,贸易壁垒依然存在。有实力的进出口商在不同的国家市场对商品定价进行差别对待,即歧视定价。歧视定价并不是弊端,但确实是当下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向,在Redux的研究模型中融入以国际市场分割和市场定价就是不错的研究成果。市场分割的表现可以从商品定价上就开始体现,再涉及两国之间消费需求的变动和国际汇率的浮动。市场定价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国际汇率对商品价格的影响,也可能会导致不同国家之间的消费共同变动减少,对本国贸易条件和国际福利上的限制也是存在的。

2.4消费偏好和国内偏好

两种偏好最大的不同就是偏好假定的限制区域不同:消费偏好的假定是本国居民消费者对国内外商品拥有相同的消费偏好;国内偏好的假定则是本国居民消费者对国内产品的消费偏好要高于国外产品。但不管偏好假定限制是消费偏好还是国内偏好,采用的研究方式都是开放经济模型下的微观基础研究。我们要认识到针对于个人的消费偏好是有弹性的,并且动势非常明显,毕竟个人的消费意愿并不能从一而终。采用此研究方式就是充分认识到个人消费的弹性变动可能,在假设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偏好假定更为细致的区别研究。但是不论是哪种偏好,假定的预设最终都是在对国际货币联盟的作用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国际货币联盟的形势无论在哪种偏好假定上都优于各国货币政策竞争制度。

3.结语

理论探索 篇6

关键词 问题连续体 以问导学 问题解决 实践

明确了“中间量”以后,对照课本,在深入思考后,对自己又提出了几个问题:学生是不是都会寻找“中间量”呢?不等量关系中是不是也存在着“中间量”呢?“中间量”的形式是不是单一的呢……通过思考,认识到这几个问题是递进形式的,于是就设计了闯关的形式,学生参与热情非常高,收到较好效果。

案例呈现 问题8:一头猪相当于2只羊,2头牛相当于多少只羊(找寻中间量)?学生观察后发现问题:缺少解决问题需要的条件(也就是缺少中间量)。问题9:2只鸭相当于一只鹅,2只鹅比4只鸡重,那么谁重一些(从不等量中找到等量关系)?

先独立思考,再同桌讨论。利用多媒体,在学生面前呈现两种方法的代换过程,让其直观感受从不等量中找到等量关系。

问题10:四只兔子32千克;2只兔子2只小狗34千克;小狗、乌龟、小猫,兔子各一只共24千克;2只小猫,一个乌龟,一只小狗共20千克,各种小动物分别有多重(不同层面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第三类型问题(8~10) 认知层次:“概括化”水平。进一步理解等量代换和中间量的关系;教学目标:强化和应用“中间量”;教学内容:教材中内容和超出教材的内容;教学方法:创设开放性情境;学习方法:自主发散。

问题11:有一种秤只能称40千克~80千克的物品,有3个小朋友,每个人都不到40千克,但是3个人一共又超过了80千克,你能分别求出3个小朋友的体重吗?

第四类型问题(11) 认知层次:“概括化”水平。进一步理解等量代换和中间量的关系;教学目标:综合所学知识,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同一个事物;教学内容:超出教材;教学方法:创设开放性情境;学习方法:自主发散。

问题12:你能运用所学的等量代换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本节课的设计和实践过程,都以“问题连续体”为框架,从问题设计的角度出发,各种类型的问题渗透其中“以问导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既是问题的发现者,又是问题的解决者。教师提问生活中哪里应用等量代换?学生提出了:有时候一百元找不开,换零钱的时候,学校调换“文明券”,要收集到20张“文明券”才可以调换“文明使者券”等都是等量代换的应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了问题的提出、表述、论证、引申、反思等过程,感受了等量代换在生活中的实用性。

关于高校创新教育的理论探索 篇7

那么,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如何培养经受得住考验、具有高尚品格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使得高等学校对创新教育的要求更加迫切,其所要承担的任务也更加艰巨!若学校创新教育搞好了,就能够培养出适应e时代需要的多层次的高素质人才,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坚持科学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政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和源泉。要发展科学技术,培养大量高素质的人才,为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贡献,就必须推进高校的创新教育,培养能促进生产力、创新文化和为人民谋福利作贡献的人才。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旧的封闭的教育体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它已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形势,不能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和信息时代的要求,也难以胜任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时代要求,因而坚持努力推进高校创新教育是时代的需要,历史的必然。坚持了科学的创新精神,也就能促进创新教育的发展。

二、推进高校的创新改革

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深化对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努力推进高校的创新改革。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持久动力。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在历史上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但到了近代,由于种种原因,中华民族已失去了往昔的辉煌,探其根本原因,正是缺乏创新精神,总是容易沉醉于老本。因而如何培养出创新人才,推进创新改革成为我们目前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的热门话题。

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迎接e时代的挑战,必须大力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然而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在这一重要时代特征方面存在着很大差距,这是我们所必须正视的问题。同时,我们必须明白高等教育作为“生产力的生产力”直接参与社会的变革,走在社会发展的前沿,这样创新教育就成为当代高校改革的核心,并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

三、全面推进高校创新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努力培养广大青年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造就一批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综合性、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高校的一项共识。

然而,实施创新教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特别是高等学校的教育,必须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改良旧的教育体制,更新旧的教育观念,为高校创新教育营造培养创新人才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浓厚的校园文化气氛。

第一,高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因而党和政府官员、学校领导是创新教育的主要决策者和组织者。他们的观念、认识以及所制定的各种教育方针政策,对实施创新教育至关重要。因此,党和教育部门负责人、学校领导必须坚持创新意识,转变旧的教育观念,站在教育的历史高度和社会发展的高度上,重新审视教育在21世纪的发展趋势,将学校的创新教育置于重新建构整个国家创新体系和重建民族创新精神的大范围之中,制定出具有导向性和创造性的教育方针政策,为创新教育营造出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但要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的决策者和教育者自己必须要有创新的意识,进行反复的自我教育和革新。因此,创新意识的培养首先应从领导者和教育者开始。

第二,充分发挥教师的关键作用。一个学校的好坏,一看校长,二看教师。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是教师。”一流的教育,要求一流的教师;创新教育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垂范,一味奢谈创新教育或要求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是严重违反人才培养规律的。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因此,建设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的意义重大,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能否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成为影响一方的教育家,教师是否具有创新意识,还关系到其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关系到对成长中青少年的示范作用,关系到学生步入社会后进行创新的自觉性和有效性的问题。

教师是创新教育的直接组织者和实践者。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对教育的新要求和教育任务的变化,教师必须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教师不仅要努力学习掌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新的知识、观念、思想方法和技能,还要学习掌握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理论和方法,注重形成不断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成为创新型教师。21世纪的教师,必须具有较高水平面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唯有如此,才能胜任教书育人的艰巨任务。

同时,教师发挥作用和教学的创新也需要一定的机制和条件,这包括组织、管理、协调、资源配置等等。没有制度的激励和约束,没有精神和物质条件的保证,教师教育创新的热情就会被扼杀,自然也就不会自觉、主动地去落实创新教育。所以,创造条件充分发挥教师的关键作用是推进创新教育的重要保证。

第三,坚持科学的创新精神,充分认识创新教育的基本内容。创新教育不是空中楼阁,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紧密联系,是传统教育的继承和超越。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看待传统的教育。坚持科学的创新精神,对传统教育加以摒弃和改进,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长补短。在教育领域中,许多东西本该加以批判,加以摒弃的,但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走不出“应试教育”的困扰,所以应着力于变革,推进创新教育。而这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创新教育的基本内容。一般说来,创新教育应包括:

1. 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意识是指崇尚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渴望创新,才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创新潜力。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意即创新意识是创新的灵魂。正如爱迪生由于强烈的创新意识,强烈渴望发明电灯为人类服务,所以才能在上万次失败中不懈努力最终取得成功。

2. 创新人格的教育

创新人格包括创新情感和创新个性。创新情感是创新的动力,而创新个性则是创新的支撑。具有创新情感的人,才有远大理想、坚定信念、诚挚热情、勇敢笃志、坚忍不拔以及一丝不苟的精神。个性则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比较稳定的特征,个性是创造力的核心,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力。个性的充分发展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独特个性是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

3. 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切创新都始于创造性思维。创新思维不同于一般思维的是它能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的成果,具有独创性、灵活性和敏感性。

4. 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是指创新者操作的技能,如创新思维的能力,创新信息加工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以及创新成果的物化能力等。创新教育必须在理论知识教育的基础上,不断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只有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成为“兴国人才”,有了“兴国人才”,才能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重大贡献,兴国才能切实保证。

[责任编辑海川

摘要:高校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教育的必然形态。实施创新教育,要坚持科学的创新精神,充分认识创新教育的基本内容,不断深化对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以高校教师为主导,努力推进高校的创新教育。

我国土地行政伦理的理论探索 篇8

从古至今, 人与土地的关系一直都处于矛盾状态中, 不同时期对这对矛盾有不同的处理方法。远古时期, 自然界处于强势, 人类处于劣势, 人在处理与土地的关系上只能是顺应自然的利用。随着人类的进步, 科技的发展, 人类逐渐有意识地改造世界, 用自己的智慧开垦利用土地。再到今天, 人类或是以个体的方式, 或是以国家行政手段这种更高级的方式利用着土地。然而不论人以何种方式处理人和土地的矛盾, 其目的都是要更有效地利用土地, 从土地中获取更多的资源为人类服务。从经济人的角度讲, 这种做法无可厚非。但是结合中国的国情看, 这种所谓的更经济更有效地利用土地却出现了问题。众所周知, 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 土地资源相对于其他国家更为紧缺, 人地矛盾显得越发尖锐。而人对土地的掠夺式利用, 致使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草地退化、土地污染以及生物多样性的消失等一系列重大环境生态问题产生。同时以政府为主体进行的土地利用引发的社会问题也尤为突出。比如, 耕地锐减, 城市房价过高, 失地农民问题, 土地出让金分配问题以及政府本身在土地行政中违法违规等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 政府从法律、法规及制度等方面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比如, 严格保护耕地, 加大城市住房供给, 保障失地农民, 严格土地审批以及加大对土地违法的处理力度等。但是收效不是十分明显。笔者认为, 症结是忽视了伦理的建设。第一法律制度合不合伦理, 如果法律制度本身或制定法律制度的程序不合乎伦理, 那结果肯定是解决不了现实问题的;[1]第二法律制度固然合理, 其也能对人起到威慑和约束作用, 但是法律也有监管不到的地方, 更何况为了利益可以置法律于不顾。马克思也曾说过:“资本有300%的利润的话哪怕要掉脑袋也会蜂拥而至。”可见仅仅靠法律的制约是不够的, 必须对土地行政加以伦理的约束。这不仅仅是现实赋予我们必须要做的任务, 纵观伦理学与土地管理学的发展也要求我们提出并加强土地行政伦理的建设。

二、土地行政学发展的瓶颈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土地行政工作走过了曲折而又富有成就的历程。各种地用、地价、地税、地权和地籍管理制度都得到了完善。所有这些地政管理的有益实践, 为土地行政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实践基础。同时土地管理学的发展和完善也为土地行政学的建立创造了理论基础。

目前对土地行政要给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义是不现实的。不同的学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李元认为:“其是国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宪法和与土地相关的法律法规赋予的职权, 对土地事务的组织管理活动。”[2]曲福田则认为:“其是国家行政机关为了体现土地利用当前和未来的社会整体利益对土地事务的组织与管理活动。”[3]两个定义虽有不同, 但是都认为土地行政活动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 客体是土地、土地利用过程中与之相关的组织和个人行为。其范围包括国家对地籍、地权、地价、地用、地税等方面的组织和管理, 而进行活动的依据是土地法规。

由此可见, 土地行政的发展是越来越专业化, 具体化, 分类越来越细化。在此基础上发展的土地行政学是研究并归纳国家行政组织对土地事务进行有效组织与管理规律的学科, 并研究行政组织如何运用行政、经济、法律及技术手段来高效的对土地事务进行管理。就目前研究的现状看, 形成了自己的学科体系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其学科建设忽视了对伦理手段的研究, 以至于对实践中土地行政所出现的问题不能有效地找出解决办法。比如中央政府一方面要求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 而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对耕地的征用并没有减少。中央政府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和粮食安全, 而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地方经济, 同时其对耕地的征用也是响应中央政府要求其发展地方经济。这里存在一个如何既要保住耕地又能更好地发展经济的问题。在现有法律制度下, 这看似是一个难以调和的矛盾, 法律能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 但是在这种问题上即使违法占用了耕地, 也会在以一切为公的名义下 (发展不是为私) 得到原谅。而土地行政伦理的建设可以使行政主体意识到在土地行政中什么是真正的公平正义, 现在的发展是以消耗有限土地资源为代价的, 要考虑到代际公平, 物种公平及区域公平。

三、土地伦理 (环境伦理) 引入的新视域

环境伦理是由国外最先提出的, 是研究人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应遵循的道德行为规范。其中争论最多的是人类中心论的环境伦理和非人类中心论的环境伦理。国内学者更同意后者的观点, 他们认为自然界不仅仅是对我们有用, 它们本身有内在价值和不受侵害的权利。环境伦理学的引入兴起了一场意识形态的革命:在认识和实践中将道德共同体由人类社会扩及生物界或整个生态系统;并在伦理学上突破和超越人类中心论。[4]

土地伦理观念就是属于非人类中心论的, 它最早是利奥波德提出的。利奥波德被认为是发展生态中心论的环境伦理学最有影响的大师。[5]其认为土地伦理的任务就是扩展 (道德) 共同体的界线, 使之包括土壤、水、植物和动物, 或由他们组成的整体:大地, 并把人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改变成大地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普通公民。这意味着, 人不仅要尊重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 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6]

土地伦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传到中国时, 就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 也为处理人与土地的关系提供了新视域, 同时也掀起了一方面挖掘中国古代儒家、道家和周易等原始土地伦理, 另一方面把西方土地伦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思潮。其中浙大吴次芳认为: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 人类在土地利用过程中, 必须遵循公众利益最大化, 分配公正, 环境损害最小, 世代义务和重塑公平等基本的伦理原则;并认为土地伦理作为一门新的学科, 有其相对独立的普遍本质与基本理论问题。包括尊重自然, 价值判断, 健康标准, 道德判断和社会公平。[7]这些观点也在学术界达成了共识, 对指导实践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但是在指导土地行政的实践中显得权威性不足。笔者认为, 这是因为:第一, 土地伦理是针对整个人类的伦理, 并不是以土地行政人员为特定的对象。土地行政人员并没有把土地伦理作为在土地行政时所必须遵循的伦理, 这是由于认识、教育和背景不同所形成的伦理鸿沟;第二, 土地伦理是西方的舶来概念, 其所倡导的观念和现行公务员的伦理 (发展是第一要义) 形成冲突, 造成所谓的伦理悖论;[8]第三, 土地伦理进入中国, 并没有形成详细具体的能够约束土地行政主体的伦理规范。总之, 土地伦理所论述主体的宽泛性, 忽视了土地行政主体的特殊地位及其所发挥作用的巨大影响 (对土地利用正向或反向的影响) , 没能很好起到对这一特殊而重要的群体的约束作用。

四、行政伦理框架的演进与完善

自学术界将西方行政伦理学术资源引进以来, 就对行政伦理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随着学科的发展, 对行政伦理的主体、学科体系以及认识角度都有了深化。

(一) 行政伦理的研究对象与内涵。第一, 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 从“职业道德”的角度认识行政伦理。行政人员也是社会众多职业中的一种, 作为一种职业, 政府行政人员就应该有其职业道德并遵守其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持这种观点的相当普遍, 张松业等编著的《国家公务员道德概论》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版) 就属此类。第二, 90年代后期到世纪之交, 认为行政伦理主体有二: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如当时王伟等人认为:“从国家公务员个体行为行政伦理主体的意义上, 行政伦理是指国家公务员的行政道德意识、行政道德活动以及行政道德规范现象的总和;在行政机关群体作为行政伦理主体的意义上, 行政伦理是指行政体制、行政领导集团以及党政机关在从事各种行政领导、管理、协调、服务等事务中所遵循的政治道德和行政道德的总和。”[9]第三, 本世纪以来, 对行政伦理对象的认识更加泛化, 认为制度、体制与机制必须是合道德的。如罗德刚教授提出:一类广义行政伦理主体, 结合中国实际认为党、政府、人大及常委和政协都是行政伦理主体;二类狭义行政伦理主体, 包括行政组织、行政领导和公务员;三类特殊行政伦理主体, 认为:“行政系统中的行政体制、行政行为、公共政策, 是公共行政主体的主要产品, 这些产品直接受行政伦理价值观影响, 并对国家和社会产生影响, 有必要对它们进行伦理约束。”据此他把行政伦理分为:行政组织伦理、行政体制伦理、公共政策伦理、行政行为伦理和公务员职业道德。[10]

(二) 学界在挖掘和评介古今中西行政伦理资源的同时形成了较完善的行政伦理学科体系。在这一方面, 王伟、孟昭武与张康之三位教授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学科体系建构的思路。王伟是从行政伦理的基本内涵、行政伦理的规范体系以及行政伦理的行为选择三个方面来搭建自己的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体系具有全面性与开创性的特点。[11]孟昭武则以行政管理中的若干伦理问题为线索, 比如权力伦理、责任伦理、服务伦理、政治伦理、公务伦理等展开研究, 这不失为一种思路。[12]张康之的《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为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行政实践模式及理论给出了确切的历史地位, 并提出了未来公共行政的模式;深刻地揭示了现代公共行政的“思想模型”中的各种缺陷;提出了“在公共行政领域拒绝权利”的主张;建构了公共行政的道德框架, 为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寻找到了一个新的坐标。[13]

(三) 行政伦理框架的完善。通过上述论述可以看出, 行政伦理学是在不断发展、深化、全面和完善的。但是行政伦理的研究又过于重视概念, 学科体系的建设, 忽视了其作为应用伦理学要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价值。对行政人所面临的诸种价值困境并没有提出行之有效的理论上的知识支持与价值认证。李春成对此有如下论述:“那是概论式的行政伦理学, 它势必变成政治的口号, 变成令人生厌的意识形态宣传或关于行政道德价值的武断。”[14]笔者认为现在的行政伦理研究虽明确了主体 (不管是广义还是狭义) 并对一般的行政伦理进行了建设, 但是忽视了主体内部职能分工在时代的发展中越来越细化。行政伦理对所有行政主体的约束就是等于不约束, 伦理主体的范围越广, 个人在其中的地位就越渺小, 其对伦理约束力量的感觉就越渺茫。现实中大多数行政人员之所以会陷入伦理困境或违反伦理, 不是因为不知晓行政伦理, 而是所谓的行政伦理太宽泛。所以行政伦理从抽象化到具体化, 从一般化到特殊化, 从宏观到微观将是以后发展的方向, 理想状态下是几乎每个特殊的群体都应有其特殊的伦理。爱弥尔·涂尔干认为群体的结构越牢固, 适用于群体的道德规范就越多, 群体统摄其成员的权威就越大。[15]在我国行政体系被分为很多部门, 按职能划分:有管经济的, 有管医疗卫生的, 有管教育的, 有管科技的以及管土地环境的。这些职能部门就是不同的群体, 而且是很稳定的群体, 其内部人员对自己所属的职业也很认可。当群体很强大时, 他的权威就会把自身表现为他所确立的道德纪律, 而这种道德纪律也会得到同等的尊重。所以在不同的职能部门工作的人都属于公务员的情况下, 还必须承认其群体的特殊性, 要以不同的伦理来约束。所以我们说, 职业伦理越发达, 他们的作用越先进, 职业群体自身的组织就越稳定、越合理。行政伦理除了构建一般的伦理框架以外, 要根据不同的职能部门建立新的框架。包括:土地行政伦理、卫生行政伦理、教育行政伦理、科技行政伦理以及警察行政伦理等等。

五、结语

总之, 笔者所提出的构建土地行政伦理也将是为新的框架作一点贡献。其应该是研究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在进行土地管理活动的伦理, 其研究对象应该是罗德钢所说的广义、狭义和特殊的主体概念。土地行政伦理的建立和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传统的土地利用思维定式, 以理智的视角与泛爱的历史责任感重新认识土地, 同时也必将有效地约束土地管理部门和行政人员的行为, 使他们真正的尊重土地的生态功能, 切实保护人类生存所必须的土地生态系统;使对土地的公平使用、生态使用和节约使用的原则成为土地行政部门的行为准则;并使得这些原则是深入每个土地行政人员的内心, 成为一种内化的力量, 自觉地在土地行政过程中遵循这些伦理道德。

摘要:行政伦理学的发展趋向应该是具体化、细化, 不同的行政主体应该有不同的伦理规范。土地行政的实践表明, 土地行政人员是一个稳定的、庞大的职业群体。必须有专门的伦理去应对其组织和人员在道德上所遇到的问题。土地行政伦理理论的构建能使和谐、生态发展的正确理念深入到土地行政主体的内心, 并使其内化成为他们在土地行政过程中自觉的约束力量, 以达到土地和谐利用的目的。

科技试验示范区评价理论探索 篇9

美国硅谷、日本筑波、印度班加罗尔等科技园区的崛起成为世界各国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典范。为进一步强化科技园区创新驱动和内生增长的作用, 我国政府制定了支持优秀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大战略决策。2009年以来, 我国相继组建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等十余个科技试验示范区。在科教资源密集区和创新要素聚集区建立科技试验示范区, 是全面深化改革阶段国家发挥示范区先行先试、降低试错成本的积极尝试, 是我国探索“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模式的“先行区”和“试验地[1]。有关科技试验示范区评价研究是人们正确认识区域创新活动本质和构成要素, 科学分析区域创新水平、全面了解竞争的优势和劣势的重要基础, 也是政府正确制定科学发展规划和创新政策的重要依据。因此, 有关科技试验示范区的评价研究, 既能丰富创新区域评价的理论研究, 又能拓展创新能力评价的实践活动, 对正确认识科技试验示范区发展的规律和轨迹, 对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科技试验示范区是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提出的中国特色的概念。因此, 国外针对这一研究对象的成果基本空白, 与之有关的研究成果集中在主体相对宽泛的高新区、区域创新系统等领域。在评价方法的研究上, 国外学者较为热衷于采用指数形式来评价创新区域。硅谷指数自1995年发布以来, 成为全美乃至全球科技发展的风向标[2];世界经济论坛创立的WEF创新能力指数的显著特点是突显了创新政策和集群创新环境指数[3]。相比之下, 国内学者从多维度提出创新区域的评价方法, 如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集对分析法、层次分析方法等。国内有关科技试验示范区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 研究成果并不多。郭戎等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科技试验示范区及其所在省市出台的股权和分红激励、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等创新试点政策的实施情况、影响等进行了评价[5]。胡树华等设计了科技试验示范区的甄选体系, 采用均衡判别模型和威弗组合指数构建了综合甄选模型, 并得到应用[6,7]。王松等构建了国家高新区强弱综合指数, 结合马太效应, 对科技试验示范区的空间布局进行分析[8]。综上所述, 学者在科技试验示范区发展模式、机制机理等的理论研究有待深入, 对量化模型及实证评价方法的研究尚显不足。

3 科技试验示范区评价理论基础

科技试验示范区是通过聚集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 构建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 成为产业创新中心和区域创新中心, 本质上是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组织模式的创新, 是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在Kline和Rosenberg[9]在1986年提出链式-回路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延伸, 提出科技试验示范区发展模式。该模式考虑了科技试验示范区发展过程中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反馈关系以及资金链的支撑作用。

科技成果从创意的产生到商业化直到产业形成的过程中, 产业链为其提供不可或缺的资源、要素条件, 可见, 创新链依附于产业链而存在。同时, 创业链又支撑产业链, 源自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推动着行业技术不断进步, 伴随着核心技术的突破与扩散进而推动产业升级或更迭。如果从价值角度来界定, 在“理性经济人”假设前提下, 产业链中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是价值组织和创造的活动。因为在产业链中, 上下游关联企业之间以某种核心技术或工艺为基础, 通过生产、市场和销售、服务等生产经营活动共同创造价值, 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价值链。无论是研发活动、生产活动还是市场活动中, 不可避免地伴随着资金的流动。综上, 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和资金链交互融合与协同发展模式, 即“四链”融合的发展模式是科技试验示范区内的产业系统、创新系统以及其它子系统的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适应与融合、相互支撑与促进, 并在整体结构上和功能上走向完善的发展模式 (如图1所示) 。

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往往发生在成果转化的中试阶段及以后阶段。因为中试阶段是创新产品推向市场的开始环节。从价值链微笑曲线来看, 在产业价值链环节存在增加值与盈利水平的差异, 就是所谓“两高一低”, 即研发阶段的价值高, 研发的核心技术与产品销售利润高, 而中间的生产制造环节低。另外, 由于研发活动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等特征, 在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前期需要大量的投入资金。因此, 科技试验示范区发展就是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 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环境, 强化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环节, 使得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和资金链从发端开始融合。

4 基于耦合理论的评价方法研究

科技试验示范区与传统的创新区域有所不同, 它通常由高新区、经济区等园区组成, 如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由兰州新区、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白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四个园区组建而成。需要注意的是, 科技试验示范区是由具有各自特征且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多组成部分构成的“整体”, 不同组成部分的发展基础和条件必然存在差别。对科技试验示范区的评价需要兼顾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不同科技园区作为个体的发展情况以及不同部分的融合协同程度。因此, 在对科技试验示范区进行评价时, 需要将不同组成部分有机的结合起来。有学者将两种系统紧密联系、有机结合、相互作用的客观现象称为耦合[10,11], 在此基础上建立多个系统或要素相互作用的耦合度模型来计算系统间的协调发展水平。文章将科技试验示范区视为一个大的创新生态系统, 它以创新链和产业链子系统为核心, 将影响科技试验示范区发展的其它重要方面均视为一个子系统, 借助耦合理论, 对耦合度模型进行改进与拓展, 构建科技试验示范区评价的理论模型。相关函数定义如下:

产业链发展水平的函数表示为:, 其中xi表征产业基础、产业竞争力、产业吸引力、产业集聚程度等衡量产业化能力的指标。

创新链发展水平的函数表示为:, 其中, UF表征创新资源集聚、创新要素投入、创新产出、创新效率等衡量创新能力的指标。

从图2中, 函数F (x) 的曲线与函数H (u) 的曲线之间存在一个缺口ab。该缺口的存在反映创新链函数和产业链函数并不是在所有区间都存在映射关系。可以解释为, 由于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不足, 并不是每一项创新成果都可以成功产业化[12]。因此, 我们认为, 科技试验示范区的发展不仅取决于产业链函数F (x) 和创新链函数H (u) , 还取决与两者之间的传递函数。将G=g (v1, v2, …vt, …, vs) 表示为产业链和创新链之间的传递函数, 其中vt表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转化支撑体系、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创新文化等衡量载体支撑能力的指标。传递函数的有效程度是科技试验示范区发展水平的重要表现,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产业链和创新链之间融合程度。那么, Y=y (x, u, v) 则是表示科技试验示范区综合发展水平的函数。

于是得到三个系统的耦合度模型:

然而, 当三个子系统发展水平均较低时, 可能得出的评价结果是三者耦合度较高, 这将偏离现实。为更加客观地反映科技试验示范区各子系统之间的互动状况, 构建了三者间交互耦合的协调度模型。模型在耦合度函数的基础上, 将协调关系的评价指标定义为“耦合协调发展度”, 公式如下:

Y是科技试验示范区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数。α、β、γ、的取值均在0~1之间, 是衡量子系统发展水平的待定权数。

T为耦合协调度, 取值在0~1之间, 是度量三个子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定量指标, 见表1。

当T=0, 此时耦合协调度极小, 说明各子系统处于无序发展状态;当0<T≦0.3, 耦合水平较低, 说明系统处于探索阶段;当0.3<T≦0.7, 耦合水平一般, 说明系统处于磨合阶段;当0.7<T<1, 耦合水平较高, 说明系统处于协调阶段;当T=1, 此时耦合协调水平最高, 处于最优阶段, 说明各子系统达到良性共振耦合, 系统将趋向新的有序结构。

5 结语

文章揭示了科技试验示范区发展的实质, 深入阐述了科技试验示范区的发展模式, 即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和资金链融合与协同发展, 奠定了科技试验示范区评价的理论基础;并提出运用耦合理论对科技试验示范区进行综合评价的基本思路, 将传递函数引入耦合度分析中, 通过对耦合度模型的改进, 建立了多变量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及评价标准, 为全面开展科技试验示范区评价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指导。

摘要:以创新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为基础, 深入探讨了科技试验示范区的发展模式, 即实现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和资金链交互融合与协同发展, 提出运用耦合理论对科技试验示范区进行综合评价的基本思路, 以期为我国全面开展科技试验示范区评价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试验区,评价方法,耦合,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王经伟, 王敏.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动力机制研究[J].商业时代, 2013 (7) .

[2]沙德春.硅谷指数与中国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比较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 2012 (12) .

[3]World Economic Forum.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06-2007.Http://www.weforum.org/.

[5]郭戎, 薛薇.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创新政策评价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 2013 (11) .

[6]胡树华, 王松.基于“四三结构”模型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研究—以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9) .

[7]解佳龙, 胡树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四力”甄选体系与应用[J].科学学研究, 2013 (9) .

[8]王松, 胡树华.我国国家高新区马太效应研究—兼议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空间布局[J].中国软科学, 2011 (03) .

[9]Kline S;Rosenberg N An overview of innovation 1986

[10]刘耀彬, 李仁东, 宋学锋.中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关联分析[J].地理学报, 2005 (2) .

[11]张福庆, 胡海胜.区域产业生态化耦合度评价模型及其实证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 2010 (4) .

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理论探索 篇10

作为一名教师,在备课前要吃透教材,力求备课准确到位,做好课堂教学预设。因此,必须明确编者意图, 明确每节课所学的知识点、知识块在整个单元、整册教材和整个学段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每节课的重点、难点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1.紧盯教学内容。俗话说 :“台上三分钟 ,台下十年功。”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环节。因此,教师对知识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另外,在备课时,教师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这不在于面面俱到而需要有的放矢,体察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

2.紧盯教学对象。教师的课前备课必须充分 ,特别是“备学生”要落实到位,使教学设计符合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因为这涉及到教师所讲的内容能否引起大部分学生兴趣的关键所在, 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借助多媒体教学,把课堂学习与生活情景联系起来,改变过去呆板僵化、单调老套的说教形式,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诱惑力,使学生充满兴趣。

我们小学教师接触的都是小孩子, 课堂上有许多内容需要直观展示,作为教师必须以教材为依托,尽可能使用直观教具、教学挂图、录音机、简笔画和多媒体课件等各种教学手段, 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准备不充分, 教师就会在课堂上手忙脚乱,教学效果就会大大降低。

二、精心的教学设计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高效课堂需要活跃的课堂状态。为此,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要重视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课堂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 课堂节奏要随着学生学习节奏的变化而变化,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所以,精心搞好课堂教学设计,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三、有效的学法指导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亮点

高效课堂需要科学的学法指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打造高效课堂的今天,教师应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 更应该指导学生拥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应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而这些学习方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学为主,以练为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都是教学的主导,以点拨启发为主,通过合适的形式使学生完全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让这种主动的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课堂上学生的练习是主线,练习的形式多种多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师仅起主持人的作用,环节的导入、时间的控制和争议的评价等都可能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种途径。这个环节教师应当视具体情况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以练习去强化课堂的互动, 并通过这种练习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 以便更好地把握学生对本课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

四、针对性的拓展练习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保证

每节课结束后, 设计一些具有巩固拓展作用的针对性的练习,非常有必要。好的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无意之间进行知识的强化和巩固, 而且一些拓展题更使学生增加了课外知识的积累, 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充实。另外,合理设计巧妙的练习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 培养学习的兴趣和科学精神,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理论探索 篇11

【摘要】大数据和信息时代,精细化、专业化和个性化将会成为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趋势。为保持学习的持续性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大学英语教学要把EGP和ESP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本论文分析了ESP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现状,阐述了大学生在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后进行ESP学习的可行性,并从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课程设置和评估形式三个方面,论述ESP的教学发展方向。

【关键词】EGP ESP 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 课程设置 评估形式

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尤其是在一些985,211和职业院校。改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随着国际间政治、经济、文化合作的增加和交流的频繁,以及社会的分工越来越趋于高、精、尖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得多元化。有的单位需要能够阅读英语文献,开展学术科研的人才,有的单位需要英语过硬,能用英语开展自己专业工作的人才。另一方面,信息时代为大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立体的、方便快捷的英语学习渠道,学生的英语水平较之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我国对高校人才的培养也采取了多种模式:全国2000多所大学有一半以上都与国外高校有合作办学项目;许多海外院校还设立针对成绩优异、毕业后希望直接赴海外学习的高中生及高考成绩不理想的落榜生的项目。教育的国际化也促使大学英语教学适应时代的需求。

但通过对往届和应届的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问,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并不是很满意,认为自己在大学阶段所学英语与高中阶段没有质的区别,只是扩大了词汇量,参加工作后,遇到与专业相关的英语,依然是一头雾水。因此在通过了四、六级考试后,学生的学习动机呈现下降趋势。针对这种情况,开展适合社会需求,满足四级后学生的学习需求的ESP教学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高校的认可和欢迎。

一、ESP教学理论

ESP理论始于上世纪60年代,经历了语域分析→篇章分析→需求分析→技能和策略分析阶段。目前,对这一理论的探索除强调阅读技能和策略的研究外,也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分析其需求,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并结合良好的信息时代多渠道、多维度获取资源的方式。这些因素彼此影响,相互促进,最终使ESP教学理论和教学效果日臻完善。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主要包括通用学术英语和专门学术英语,即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和EOP(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通用学术英语(EAP)主要针对来自不同专业、未来从事不同工作或在专业领域继续深造或从事科研的毕业生对英语的特定需求。通用学术英语是通用英语(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的更高阶段。它是适合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所组成的英语学习自然班的特点,强调不同专业中共性的内容,它也考虑到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专业以外的工作。专门学术英语(EOP)适合未来在某一专门的工作领域需要用英语开展工作的学生,如旅游英语,商务英语及各种特定工作环境下使用的专门英语等。

二、ESP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现状

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是与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总体英语水平提高紧密相连的,也是与高考英语改革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听力、口语改革相辅相成的。最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总得指导意见:在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达到基本要求的条件下,各高等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并创造条件,使那些英语起点水平较高,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达到较高或更高要求。更高要求里提出学生要能听懂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和英语讲座,能在国际会议和专业交流时宣读论文并参加讨论,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所学专业的英语文献和资料,能用英语撰写所学专业的简短的报告和论文,能借助词典翻译所学专业的文献资料。课程要求考虑到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注重了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符合ESP教学目标。

目前,ESP的观念越来越受到外语界的认可,更多的人意识到在完成EGP的学习后,有必要开设ESP课程,使学生掌握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从而保证教与学,学与用的一贯性、持续性和整体性。在诸多高校,目前大学英语也正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其核心问题就是:在进行完EGP教学,学生掌握了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后,与学生专业相结合,引导其在ESP领域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较高层次,即能听懂本专业的英语学术报告,能阅读本专业的英语文献,能用英语撰写本专业的论文。更理想的状态是能达到前面所提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大学英语与未来的英语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已经成为大学生的迫切要求,而围绕这一目标进行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评估和教学管理也成为高校教师要面对的一个课题。

虽然ESP教学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但在改革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一些院校在学生入学初就开始分级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设不同的选修课,如视听说课,英美文化等。这些课程依然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语言技能为主,都是基于EGP的。一些院校使用一套基于EGP的教材,等学生在大二下学期考完四、六级,英语课就算结束了,把ESP的内容留给大三后学生上的本专业老师开设的专业英语。而在这样的课上,老师基本上是做一下翻译,串讲一下文章就完事,这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目标相差很远,学生的满意度也很低。

教师方面,全球一体化对懂专业的外语人才需求越来越多,高校急需一些能兼跨别的专业的英语人才。目前很多高校英语教师兼跨法律、金融、历史等专业,但总体来说,依然是以文学、翻译等为主。如何培养既懂专业,又懂实用英语和专业英语的复合型高校毕业生,成为高校教师未来教学与职业发展思考的一个问题。目前全国进行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口语考试已经成为衡量大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的一个重要标准。依据本人多年教学经验及对学生的访谈和问卷调查,在大学英语四级之后开展ESP教学是适合大学生需求的,同时也是切实可行的。

三、大学英语四级后ESP教学的意义

EGP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语言技能为核心的,而ESP的课程设置更多的是基于需求的。需求包括社会需求和学生的个人需求。社会需求是与国际、国内大环境紧密相关的,是一个随时代发展与时俱进的过程。而学生的个人需求又是学生在力求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时,努力符合社会需求的过程,二者相辅相成。这样的课程设置体现了以满足学生主体需求为目标。此外,依据克拉申提出的二语习得的i+1输入原则,如果语言输入内容全部是习得者很容易掌握的内容,就不能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动机。因此语言输入内容要略高于学习者的现有水平。学生在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后,再继续进行EGP学习,会认为对自己的学习方法、策略和整体学习能力方面没有进一步的拓宽、加深,新的学习内容没能给学生带来挑战性,从而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进行ESP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通过不断地努力,提高使用目的有语的技能。

ESP的课程设置更能发挥教师的专长,实现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教育目标;同时,也有助于教师的职业规划,从而调动起积极性。ESP课程的教师主要包括英语专业的教师,非英语专业但进行专业英语教学的专业教师,以及“海归”的英语专业或非英语专业的教师。这些教师专业各有侧重,也各有所长。ESP课程有助于教师各尽其才,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和结构。优质的课程设置能更好地调动教师的潜能,也能为教师从事ESP课程方面的科研提供良好的教学方面的验证。

四、大学英语四级后ESP教学模式

1.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当前的国内、国际形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等学校的专门用途英语要适应新形势下我国人才培养目标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坚持满足学生专业需要的指导思想。学校要制定合理的ESP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有目的地引进国内外优秀的专业人才;和国外高校建立起长效的合作机制;根据各高校自身的情况合理地选用海外的优秀教材;鼓励教师以英语为依托攻读其他专业的学位;鼓励本学院的教师与其他专业的教师积极合作。

在信息多元化的社会,计算机和网络已经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密不可分的部分。学习主体的变化,要求教师掌握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各高校也应把各种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建设精品资源课、网络课程和学习网站。时下的Mooc、微课、翻转课堂形式多样,学生学习时间自由,因而受到广大学习者的欢迎。

2.课程设置。ESP课程是基于EGP基础上的拓展,即在学生掌握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的前提下,侧重提高大学生的学术英语及专业英语水平。通用学术英语教材的选用上,选用基于项目研究编写理念的教材尤佳。教材力求体现不同专业中的共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以团队合作的模式,确定基于不同项目的科研课题。然后围绕这一课题,进行文献检索,撰写论文,成果汇报等活动。很多高校学生自发组织模拟学术讲座、国际学术会议的论坛,都是很好的尝试。

ESP阶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和解决未来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的能力。课程设置在强调不同专业共性的同时,又要尽量满足学生各自专业发展中的需求,即专门学术英语的学习,培养学生在各自专业领域的语言技能,实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专门学术英语在整体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尤其要重视其语言交流能力。

3.评估形式。全面客观的评估体系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要将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针对大学英语四级后基础很好的同学来说,尤其要重视对学生的过程性、多元性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监督,可以建立学生学习档案,记录学生课堂上成果陈述、参加学术讲座、参加学术会议、网上自学等表现。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学之间互相评估,小组互助式模式有助于学生以团队的形式研讨、监督、检验并最终达到共同进步。

终结性评估主要是考试的形式。ESP的宗旨是通过对学生学术技能的训练,提高其综合语言能力。听力方面可以侧重学生学术讲座听力能力,口语方面可以基于一个项目,考察学生文献综述、小论文陈述展示等方面。写译注意考察学生规范地撰写学术论文时各个部分的写作技巧。考试的形式也是多元化的。视情况可以是开卷也可以是闭卷;可以是学生笔答,也可以是网上机考;可以是最终的综合测试,也可以是建立各个学习模块的试题库,分阶段进行测试。

五、结语

ESP的理念目前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的认可,但因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侧重的是EGP教学,导致ESP教学的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方面都需要不断优化。尤其是一线教师,更要勇于直面困难,迎接挑战,大胆改革,开出符合社会发展和满足学生需求的ESP课程。总之,在今天的大数据和信息时代,精细化、专业化和个性化将会成为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趋势。大学生既要满足EGP通识教育的要求,又要拓宽视野,学好ESP。ESP是以学生为中心,依托学生的专业,考虑学生需求的课程。把ESP和EGP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大学生才能满足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时真妹.基于ESP理论的大学英语四级后续教学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

[2]蔡基刚.基于需求分析的大学ESP课程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2012,5.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7.

[4]刘学莘,谢拥群,郑锦菁.应用型本科专业EGP+ESP 教学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1.

[5]陶瑀,黄芳,金朝晖.ESP环境下的 任务型教学——以?商务英语写作?课程为例[J].大学英语,2014,9.

[6]蔡基刚.中国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发展回顾、问题和任务[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3.

[7]刘学莘,谢拥群,郑锦菁.普通用途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整合设想[J].鸡西大学学报,2014,12.

作者简介:

臧桂营(1972-),女,汉族,河北玉田人,硕士,讲师,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和外语教学。

电视台设备管理的理论探索 篇12

1 电视台设备进行合理管理的优势

国际设备管理与维修协会提出的核心理念是“设备管理是生产力”。如今企业家和管理者已经普遍认同这一观点。由于长期的垄断, 导致电视行业的企业化运行程度较低, 不重视设备管理, 由于规模较小和寡头竞争, 不能够完全显现危机。对创新的、系统的、精益的设备管理思路的需要变得十分迫切, 因为飞速进步的电视技术、日益加剧的频道竞争、以及急剧扩大生的产规模, 愈加重要的设备维护管理。设备管理对生产力的贡献有:其一, 设备使用寿命能够通过设备管理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的延长和日常使用成本的降低, 可以通过准确采购高性价比的仪器, 设备的前期合理规划, 和管理现场的日常使用、维修维护等方面实现。其二, 设备利用效率的提高能够通过设备管理实现。设备的科学管理和合理调用能够使物尽其用, 如统一管理和申请领用广角镜、三角架、无线话筒等设备, 能够提高设备综合利用效率, 而不是人手一只, 面面俱到。其三, 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就是效益的最大化。很多与设备管理的因素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影响着利润。节目数量、节目质量和设备资金投入这设备管理中的三项, 对电视台的有形资产有直接的影响, 而频工作效率 (技术装备) 、职工情绪 (企业文化) 以及道美誉度 (社会效益) 三项则创造着无形资产。所以, 科学的设备管理能够创造生产力。

2 如何有效的对设备进行管理

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能够使得效益和价值能真正通过设备管理体现出来和创造出来, 同时使设备的主人和全台运营真正变为我们的技术人员。具体做法有: (1) 加强信息沟通。工作作风、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直接受到信息传递效果的影响, 所以要提高采购人员与采编人员, 重视技术部门内部, 采购和供应商, 维修人员和采编人员和领导之间的信息沟通等, 加快信息传递和加强信息反馈。 (2) 提高员工水平。设备的先进需要和人员技能的先进配套。一方面要针对技术人员争取培训机会, 加强专业培训, 提高业务水平和岗位技能, 学习新设备和新技术。另一方面要针对采编人员做好全员培训, 将基本操作知识和正确的操作习惯进行普及。将“问题就是资源”的理念树立起来。利用内网, 将典型的案例放到知识库里去, 建立共享知识平台。将架构的知识库开放, 定期进行专题讨论和经验共享的维护。如果有兴趣, 各部门的人员都可以来学习, 来提高解决故障的能力。国外先进的设备管理理念如TPM (全员维护) 进行借鉴和吸收。 (3) 加强部门考核。长期以来, 一些电视台明确缺乏有效考核技术人员的工作成绩的依据。很多技术人员在考核时不了解自己的工作量、所维护系统的整体情况, 只做了一些信息要素不全, 没有价值的记录。类似的故障和问题在一张张不清不楚的工作量登记表后面, 仍不断地重复发生, 难以解决。设备完好的指标必须在每个技术岗位得到确立, 与规范化、标准化的操作对比, 加强对成绩的有效考核, 根据采编部门的投诉和反馈以及设备的完好程度, 对技术人员进行奖罚。

摘要:进入21世纪以后, 节目制作想高投入, 高消费进发, 因此电视台设备管理是相当必要的。本文通过对电视台设备设备管理的阐述, 概括总结了对电视台设备管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电视台,设备管理,有效管理

参考文献

[1]费瑞勇.电视台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有线电视, 2009 (12) :1313~1315.

上一篇:土地资源调查下一篇:分离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