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探索(精选12篇)
相关探索 篇1
山地垂直自然带、雪线是高中地理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做题往往会考虑不周, 判断不准。河流相关的知识比较庞杂, 如对河流洪涝成因、治理措施、水能丰富的条件、凌汛成因、水库选址等进行系统分析归纳有利于学生掌握。
一、山地类知识
1.分析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在高山地区, 从山麓到山顶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 水热条件发生相应的变化, 从而形成山地垂直气候带, 使自然景观也呈现出相应的垂直分布的规律。故水分和热量是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重要因素, 且以热量为主导。
归纳影响山地水分和热量的因素, 一是山地所处的纬度, 二是山地的海拔高度。判断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纬度越低, 海拔越高, 垂直分异就越复杂, 自然带就越丰富。例如, 非洲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的带谱多。纬度越高, 海拔越低, 自然带谱越少。 例如, 南极大陆的山脉只有一个永久冰雪带, 虽然南极山脉很高, 有的海拔在四千多米, 在极度寒冷的地方, 纬度位置起决定作用。反之, 根据自然带谱的数量的多少, 可判断该山地所处纬度和海拔的高低。
根据山地基带的带谱可判断其所处的热量带。基带是该山山麓所处的自然带, 位于垂直自然带的底部而得名, 即符合纬度地带的分异规律。因为该山地所处的纬度和气候影响着它的基带。例如, 乞力马扎罗山基带的带谱是热带草原带。
同一基带的自然景观在山地南北两侧分布的高度不同:阳坡高于阴坡, 这是由于热量条件不同造成的。反之, 根据同一山地两侧的基带的高度不同, 可判断该山地基带高的那一坡是阳坡, 继而判断该地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
若某山地是南北走向, 其山地的东西两侧自然带的差异往往是由水分条件不同造成的。例如, 我国的太行山东西两侧不同的自然带的带谱, 山的东侧基带是温带森林带, 山的西侧基带是温带草原带。
2.分析影响山地雪线高度的因素
山地雪线高度是指高山山岭的上部终年积雪区域的界限, 它是终年积雪不化的最低高度。所以分析概念的得出, 影响山地雪线高度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0℃等温线的海拔, 因为某山地只有常年存在0℃等温线, 才具备永久性冰雪的存在, 才存在雪线。二是降水量的大小, 一般降水量大的地区存雪量多, 当地的雪线的低,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
山地雪线的时间分布:夏季山地雪线高, 冬季雪线低。
山地雪线的空间分布:同一山地的迎风坡的雪线低, 背风坡的雪线高。反之, 根据山坡的雪线的高低, 可以判断那一坡是迎风坡或是背风坡。
例如, 喜马拉雅山的南坡是迎风坡, 降水多雪线低;北坡是背风坡, 降水少雪线高。雪线无论南坡还是北坡, 夏季雪线高于冬季, 因夏季热量多, 冰雪融化, 导致雪线上升。
二、河流类知识
1.分析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
首先考虑自然原因:自然原因要从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等方面来分析。水系特征指流域面积、支流多寡、植被覆盖率、河流的弯曲程度、流经的地形区;水文特征指流量流速、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有无凌汛等。
其次是人为原因:人为原因应从植被的破坏程度、围湖造田等方面分析。因为植被的破坏程度直接影响到河流的汇水速度、含沙量的高低、洪峰期到来的早晚、峰值的高低、河床的淤积程度。与河流联系的湖泊对河流洪峰起到调节作用, 若湖泊泥沙淤积较多或围湖造田会导致湖泊面积萎缩, 湖泊的调洪、蓄洪能力下降, 则可能发生水灾。
例如, 分析长江洪灾的成因。
自然原因: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 来洪量大。中上游植被覆盖率低, 河流的含沙量大。中下游多为平原, 河道弯曲, 水流缓慢, 泄洪能力不足。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区, 汛期长、水量大。气候特征——雨期长, 异常年份流域内普降暴雨, 易发生洪水泛滥。
人为原因:过渡砍伐, 森林植被破坏严重, 水土流失加剧, 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消峰补枯的能力下降, 泥沙入江, 淤积抬高河床, 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围湖造田, 泥沙淤积, 使湖泊的调洪蓄洪能力减弱。
2.分析河流的治理措施
河流治理一般原则:上游修筑水库、植树造林。中游修建水库、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泄洪, 加固大堤, 清淤疏浚河道, 开挖新的河道。
3.分析影响河流水能丰富的因素
河流水能丰富主要从两个方面看:一是河流的流速, 二是河流的流量。
流速的大小与河流的落差有关, 落差大, 流速快, 水的势能大。河流的流量与流域内的降水量、流域面积、蒸发量有关。流域面积广, 降水量大, 蒸发量小的河流流量大。例如, 我国的西江上游红水河的水能丰富的原因的分析:首先该河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阶段, 河流落差大, 流速快。其次, 该河流经我国湿润区, 蒸发量小, 亚热带季风区, 降水量丰富, 流域范围广。
4.分析影响水库坝址选择的因素
水库坝址的选择重点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区域内必须有一个可供储水的盆地或洼地, 这种地形的等高线成口袋型。二是大坝应建在等高线近于闭合的地段, 亦即盆地或洼地的最窄处, 以减少工程量, 节省投资。其实, 为了确保大坝的安全, 还应该选择地质条件好的地区, 尽量避开断层、岩溶地貌等, 防止水库诱发地震。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 减少搬迁和安置困难。
5.分析河流凌汛形成的条件
河流凌汛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结冰期, 二是河流流向由低纬流向高纬。例如, 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的河流有结冰期, 但不是都有凌汛。黄河有凌汛的地区在上游河套区和下游的山东境内。俄罗斯的亚洲地区河流纬度很高, 有结冰期, 却少有凌汛发生, 因为主要河流是自南向北流 (即由低纬向高纬) 。
其实, 在日常教学中对地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有利于帮助学生识记理解, 以使他们在做题时能够全面考虑。平时多归纳、多梳理, 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 在考试中尽量的少失分, 这也是地理得高分的一点技巧。除了山地河流之外, 还有很多知识需要归纳整理。
相关探索 篇2
桐梓灯谜文化厚重而又源远流长。自一九九三年地处桐梓县中心城镇的娄山关镇获得贵州省文化厅命名的贵州省“灯谜之乡”以来,桐梓迷人与桐梓灯谜文化更是与时俱进,全方位地大胆探索创新,使其这传统的中华文艺形式赋予了新的活力,焕发出与时代、与群众、与传承共兴德勃勃生机!
回顾桐梓灯谜文化在探索实践,创新发展方面,多年来有下列的工作思路和做法。
一、加强协会管理,接受工作指导
桐梓县灯谜协会虽然是一个民间文艺团体,但几届协会领导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无规矩不能成方圆。因此,加强谜人的协作,加强谜协理事的协调,加强领导班子的团结,是常抓不懈的协会队伍建设工作。在党的文艺思想指引下,在文广局、县文联的指导下,桐梓灯谜艺术正一步步走向新的辉煌。
二、鼓励创作,支持参赛,培养灯谜后继人才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必须有可靠的人才基础作保证。桐梓县灯谜在一九九三年获得省文化厅“灯谜之乡”的荣誉命名后,谜协长期以来注重对灯谜人才的培养,在实践活动中去随时发现和培养灯谜文化人。从一九九三年至今,在老一辈谜人的悉心培养呵护下,成长出一大批在省内外都有着影响力的谜人新秀。例如,在全国有着影响力的迷人有申健、付长能、廖宝忠等;谜人新秀有蔡永强、刘晓松、陈纯森等。上述谜人中,在多年来的全国性灯谜猜射大赛、创作大赛屡屡获奖,为家乡、为集体、为个人争得了荣誉。例如著名谜人申健,在全国性灯谜大赛中多次获得个人二等奖、三等奖等殊荣。再如,新秀陈纯森参加2014年中央电视台灯谜大会创作比赛中,其谜作“随意堆叠”获得创作大赛二等奖。又如,于2017年10月在贵州省灯谜联谊会电控抢猜赛中,参赛的桐梓队由新老谜人申健、黄健、陈纯森组队一举夺得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绩。多年来,桐梓谜人在全国灯谜大赛、灯谜创作所取得的成果灿若星河。当然,在培养新人方面,因受灯谜文化感染力的影响,近十多年来桐梓谜协经常性在桐梓一中、二中、四中等学校开展灯谜活动和普及教育,培养了一大批后起之秀。
三、倾力组织灯谜会猜活动,服务社会,与民同乐,传承文化。灯谜活动是深受人民群众广泛欢迎的文艺活动,只有宣传组织到位,没有不成功的谜会。长期以来,桐梓灯谜在大街小巷、机关企业、学校乡村谜会常办。每逢过年过节,开办庆典,宣传兴业,以常用灯谜作为平台,相互促进。
2000年以后,各行各业的宣传发展需要创新。处于谜乡的各行各业,有识之士看中了灯谜宣传群众参与性强的特点,所以各种门类的行业纷纷与灯谜协会联系,组织综合性谜会,特别是行业的专题谜会的举办次数越来越多。据现有
桐梓谜协每次谜会的资料统计可查,每年举行的专题谜会场次在2000至2005年间每年有6至8场谜会举办。从2006年至2017年,专题大中型谜会每年的次数已上升到10至15场次。由此可见,桐梓灯谜文化蓬勃发展的上升趋势。
小学语文有效作业的相关探索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作业;多媒体应用
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发展以及现阶段小学语文课程作业的现状,对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作业的改进势在必行。那么在具体的改进过程中,应该从哪些方面采取相关措施,对小学阶段的语文作业展开有效的改革呢?
一、寓“作”于乐
就小学阶段的语文作业来说,如果只是按照书本的相关内容一板一眼地展开作业的话,恐怕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他们对于世界万物有着格外的好奇心理,如果在具体的布置作业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将教材的具体内容融入游戏中或者活动中,不仅能有效丰富小学阶段课程作业,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具体课程作业的参与程度。就小学语文作业的呈现方式来说,并不一定非要以家庭作业以及课堂作业的方式来呈现,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利用游戏以及情景模拟等方式,对语文作业进行有效的铺垫和引入,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业布置的意图,并且加大相应的训练力度。
二、多媒体课件的有效应用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课程教育改革的推进,使得多媒体资源在教育领域取得了比较充分的应用,但是,在小学阶段的作业方面,对多媒体的应用似乎还没有得到普及。对小学阶段语文课程作业进行有效改革,除了通过游戏作业方式对语文课堂作业进行有效的丰富之外,还应加强对多媒体课件的有效应用。教师在布置作业之前,首先应结合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收集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资料或者课件,然后将具体的课程内容进行重新编排,争取通过最有效的方式将课件与作业内容进行有效结合,激发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参与意识,对语文课程的知识内容进行有效吸收;如果教学条件允许的话,教师还可直接将学生带入多媒体教学,通过网络平台的操作模式,让学生更加立体地感受语文作业教学的魅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并且让他们在完成语文作业时享受整个过程。
通过上文的相关叙述,我们可以看到,在课程教育改革的要求与号召下,现阶段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作业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革新,在革新的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具体特点以及学习需求出发,对整个作业过程进行有效的设计,结合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采取有效的游戏作业以情景教学以及合作作业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作业过程中并且享受完成语文作业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意识,为小学阶段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课程教育改革目标的完成作出应有的贡献和努力。
参考文献:
金翎.小学语文课堂有效作业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作者单位 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实验小学)
相关探索 篇4
一、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 政府转移支付的规模无法确定
政府转移支付制度是在特定的条件下, 由于各级政府的收入与支出不均等, 通过资金的拨付来均衡各地区的财力, 支持政府的公共服务, 是中央与地方的关键纽带。但是由于中央和地方政府目标的不一致, 造成支政府转移支付制度的规模难以确定。若转移支付规模过大, 地方政府可能会因为无偿转移资金降低税收的努力, 把精力放到争取转移支付资金上, 但如果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偏小, 中央很难达到目的效果。
(二) 政府转移支付制度的结构不合理
我国税收返还是保障地方政府的利益, 同时要减少分税制改革带来的问题, 但是就目前而言, 我国税收返还比重还很高, 转移支付旧体制出现的问题比较明显, 政府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与税收返还相矛盾。我国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较快, 税收规模比较大, 税收返还的额度比不发达地区高出很多, 这样更是拉大了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财力差距。并且转移支付比重很低, 均等化的作用发挥没有充分发挥。
(三) 专项转移支付中问题居多
因为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权利划分不明确, 导致了专项转移支付有很大的随意性, 一些专项补助资金长期固定, 资金的补助没有依据或是法律法规, 形成固定利益格局。资金补助的范围也越来越大, 资金分配很分散, 所以在具体项目上, 资金总是不足, 很难集中财力。在专项转移支付中, 补助分配很多部门都参与其中, 导致多头管理, 职能交叉, 从而影响了专项补助无法实现目标。
二、完善政府转移支付制度的措施
(一) 政府转移支付形式的改革
目前, 我国的税后返还制度与政府转移支付制度明显冲突, 影响了转移支付的公平原则, 并加大了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差距。因此, 为了完成政府转移支付均等化的目的, 要取消税收返还制度。并且合并一般性转移支付, 更加方便了统筹原则, 实现均等化。另外还要规范专项转移支付, 解决其中固定地方利益的问题, 并且专项转移支付要有主有次, 充分发挥专项集资的作用。
(二) 政府转移支付模式的改革
政府转移支付模式有纵向模式与横向模式两种, 纵向模式是中央向地方政府分配转移支付资金, 而横向模式是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进行资金转移分配。我国的政府转移支付模式要以纵向模式为主, 以横向模式为辅。目前, 我国已经在实行横向转移支付模式, 缓解了纵向模式的压力, 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中央集中的资金, 并得到了大量的成就及经验。
(三) 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
政府转移支付资金的计算方式有两种, 一是根据标准财力进行计算, 低于平均值可以得到补助;二是根据标准财力和支出的差值计算, 标准财力不能满足支出就可以补助。通过差值计算法可以反映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财力状况, 呈现各地方的优势与特征, 更高效率的分配转移资金。就目前的国情来说, 我国在短期内要以人均标准财力为根据, 合理性计算和分配转移支付资金, 人均财力水平相对于标准财力很低的地区, 中央要予以财政补贴。
三、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政府转移支付制度的分析, 让我们了解到我国的政府转移支付制度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政府转移支付制度的不完善、资金计算复发、监管制度的缺失等等, 导致转移资金无法发挥其作用, 形成长期固定地方利益的格局。因此, 要完善政府转移支付制度, 建立相关法制法规, 政府转移支付制度从支付形式到模式再到资金分配, 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创新, 彻底实现均等化目标, 从而提高地方公共服务的能力。
摘要:政府转移支付制度是公共财政一项重要的举措, 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制度来协调地区间的均衡, 保证社会的公平。但是在我国分税改革后, 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 结构不合理、计算复杂、政府事权财权不明确等, 因此政府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刻不容缓, 政府支付制度的改革更加促进制度的公平与合理。
关键词:政府,转移支付制度,支付方式
参考文献
[1]王鹏, 杜婕.我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 2011 (02) :118-121.
[2]李会玲, 许凤娟, 周铁英, 胡古月, 冯宇, 滕双艳.黑龙江省综合医院病案室人员现状分析与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 2011 (02) :62-63.
相关探索 篇5
关键词:变压器设备;干式;油浸式;优化设计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电力行业也得到了蓬勃的兴起,供电能力和装机容量都得到了不断的增强,这就给变压器的生产研发使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需求数量也在持续地加强。特别是近年来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很多大型房屋建筑物的施工建设数量与日俱增,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电气工程的明显增多。为了确保电气工程和建设项目投入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很多变压器生产厂家都开始增加了干式和油浸式变压设备的研发设计,并且日益在电气设施中广泛地应用。但是干式和油浸式变压器各有优缺点,干式变压器在检修养护上非常简便,防火性能也非常好,使用起来非常安全,但是油浸式变压器,与传统的干式变压器相比,空载和负载的能源消耗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农村电网系统中,更是得到了较高的应用,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绝缘油料易于燃烧,同时也不利于低碳环保要求。因此,在研发设计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到二者的缺陷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技术改进。笔者试就干式和油浸式变压器的优化设计,进行粗浅的研究探讨。
1干式变压器和油浸式变压器的基本特征及优劣分析
1.1干式变压器的基本特征和优缺点分析
干式变压器通常具有无油、防潮、隔热、阻尘的特点,部分区域放电量不是很高,又不宜燃烧,具有良好的防火优势,有效地防范了火灾隐患,降低了火灾防范和处置的资金投入支出,并且这种干式变压器不存在漏油的现象,无需经常对其进行检修维护,也降低了经常性检查处理的人力投入,另外,这种干式变压器在房屋建筑物中配备,在作业施工的时候,采用的是无吊芯方式,不必占用太大的空间,还节省了工程造价支出,目前在很多人防下室以及多层、高层等耐火需求比较严格的大型房屋建筑工程的电气设施中使用的非常普遍。特别是近年来使用环氧树脂材料研发生产的干式变压器,由于较好地解决了生产材料的绝缘阻热性能,防止了过早地出现老化破损情况,防火级次已经达到了H级,更是得到了很多使用者的广泛青睐。但是使用这种环氧树脂材料设计生产的干式变压器,散热效果不是很好,热量传导的能力不是很强,通常在进行温度检测的时候,主要是基于事先预设的温度传感设施,基点不是经常变化的,一般温度的数值不会出现显著变化,而且即使有的部位热量发生了较大的集中,也无法准确地识别,存在着很大的误差,况且这种绝缘材料,一旦破坏也无法恢复原状,当老旧破损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如果出现了安全隐患,变压器就无法及时修复,而不得不提前报废,环氧树脂一旦报废掉,也无法完整的回收利用,所以经济效果通常不是很好。
1.2油浸式变压器的基本特征和优缺点分析
油浸式变压器在研发设计的时候,主要利用了变压器油的散热功能,结构类型不是很复杂,设计制造非常简便适用,运行起来也比较安全稳定,所以近年来应用的已经越来越广泛,很多电气工程中都配备地采用这种油浸式的变压设备。由于在散热上使用的是变压器油,尤其将热量向外部的金属构造进行传递,所以在热量的散发上比较均衡、快捷,绝缘效果也能及时快速地复原。只不过这种变压器油自身非常容易燃烧,在抗热性上存在着不足,老化现象比较突出,因而在设计研发以及后期建筑工作施工应用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上述特征,严格遵循防火规范的相关规定,科学设置防火级次标准和配备油料扑火设施,妥善处理发生火灾时候的油料流动增加蔓延趋势的问题,对于可能发生老化质变的绝缘油料,要安装检测设施并且定期检查更换,促进油料的再生利用。近年来,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全封闭油浸式变压设备得到了快速的研发设计和使用,通过油料自身冷热调控性能的发挥,阻隔外部的空气流通,防止了出现漏油的情况,而且这种变压设备由于不使用呼吸设施,避免了氧化隐患,增加了使用年限,同时,在设计安装的时候不用太大的空间,能源消耗比较小,空载时候能耗量减少了30%以上,电流的损耗减少了50%多,噪声下降了几乎8分贝,所以只要在设计的时候,优化技术措施,克服油料燃烧的不利影响,将会获得极大的利用空间。
2干式变压器和油浸式变压器优化设计中应当把握的关键环节
一是要科学地计算负荷系数。由于干式变压器热量散发效果不是很好,所以过负荷的性能就不是很强,电流通过的极限应当控制在1.5倍额定数值以内,以防止变压设备出现故障。而油浸式变压器如果过负荷达到了160%,使用的时候就需要控制在15分钟之内。所以在对这两种变压器进行优化设计的时候,就要事先想到上述特征要求,科学地测算负荷的核定系数。二是要科学地监测温度数值。由于干式变压器在使用的时候热量散发不好,就会始终处于高温状态,降低使用年限,而油浸式变压器油料的温度同干式变压设备有所差别,所以考虑到优化设计的实际需要,在研发测试的时候,就要对温度进行科学地监测,通常需要控制在40℃以内,并且对所有数据都要详细记载,以便总结规律,确保在投入使用的时候,不因温度散发不当而出现保护装置的误动作故障,降低变压设备的使用寿命,或者因油浸式变压器内部的高温散发不出去,而引起油料自燃,损坏设备。一般在优化设计的时候,也可以采取降容的措施,准确地测算额定开关设施的保护定值,防止定值的过大造成电气设施的损坏,同时也要避免在设计的时候,根据温度的变化情况对定值进行人为地调节,增加人力操作频率,给变压器的正常运行造成不良影响。三是要科学地控制空间高度。油浸式变压设备在使用的时候,由于采取了吊芯操作方式,放置的空间比较开阔,风流进出部位的高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以增强空气的流动性,所以在对油浸式变压器优化设计的时候,要预先考虑到存放空间的高度问题,增强散热和空气对流效果。对于干式变压设备来说,由于不用考虑空间的高度情况,在进行优化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设置单独通风设施,应当采取绕组的方式增加温度控制系统,所以变压器室的空气流通一定要认真地把握,科学地设计风道设施,确保干式变压设备的高温及时散发,避免影响设备运转。比如,可以配置墙壁结构的通风系统,增加空气流动,确保变压器室的温度在合理区间。
3结论
相关探索 篇6
我院在创中医三级乙等等级医院过程中,为了解决上述矛盾,全院护理人员上下探索,从理论知识学习、中医技能培训、临床整体应用、综合考核等多方面着手,强有力、系统化再教育,不仅顺利通过评审,还将改进后的护理模式延续至今,使大量患者受益,现与同行们分享如下。
充分认识学习中医理论是提高中医护理水平的基础
中医理论学习是进行中医相关技能培训的基础。我院重视现有的中医护士资源,通过现有中医护士,发挥她们的专业专长,利用她们丰富的中医知识和临床经验,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培养西医护士对中医护理文化的兴趣与认可。引进外院高级中医护理人才到我院进行授课,通过全院集中讲座、讲课,利用院内公共网络平台分享学习心得,各病区分散学习等方式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灌输中医护理理念。同时,中医知识理论培训采取分层进行,对初级护士着重培训中医基础知识,中级护士则培训中医辨证知识,并定期考核,坚持不怠。
重视中医临床技能培训
我院改变以往重理论轻技能的培训方法,从正确使用护理记录单中医术语开始,从熟知常用中药性能及禁忌、煎药技巧、服药护理开始,在科室设置独立的护理治疗室,张贴中医穴位挂图、经络流注挂图,常规备有针灸、火罐、刮痧板等中医器具。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针对眩晕、便秘、失眠、痹症、腰腿痛等本科常见病症,积极使用中药贴敷、熏蒸、蜡疗、耳穴等中医外治法,大家多学多做,反复练习,沟通交流,逐渐熟练并应用于临床。同时以护理部为核心,各病区分组训练一批相对专业的中医护理小组,起带头模范作用,使得从院部到病区到责任组再到个人,上下形成良好学习氛围,并按标准严格考核,奖惩分明,常抓不懈,1个季度后进行考核,发现护理人员的中医素质提高不少。
提高护理人员中医护理综合素养是关键
通过学习中医护理理论,熟练中医操作技能,方可整体上提高西医护士中医护理综合素养,更好应用于临床。因西医护士占绝大多数,以往护理记录或病历的中医内容甚少,即使有,大多只是停留在二便、纳寐、舌脉的记录上,而且这些记录很多来源于医师的病历,很少有实质性的辩证施护内容和中医护理技术干预治疗的实施记录。我院通过以上方法,让中医理论在我院普及,让我院西医护士熟练掌握中医术语、用药宜忌、情志调理等相关知识,不间断的中医技能培训则通过日常实际工作中点点滴滴的中医应用,让护士对部分一知半解的中医护理理论进一步理解,改变死记硬背的状况,让我院的西医护士的中医素养大力提升,不仅体现在护理记录等“纸上”层面,更表现在中医整体护理的方方面面。例如中药用药护理时,我院护理人员能正确执行给药方法、时间、剂量、途径,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密切观察用药反应。情志护理多应用于失眠、郁病患者,采取以情胜情、移情易情等中医护理方法进行心理疏导。护理查房也加入中医内容,如疾病的中西医诊断,分型,辩证施护,病后调养等。定期进行个案护理病例讨论分析,提高辩证施护的分析能力。以本科常见病眩晕而言,根据临床表现特点可分为风阳上扰证、痰浊上蒙证、气血亏虚证、肝肾阴虚证等4个证型进行整体施护,饮食方面宜清淡,忌食辛辣、肥腻、生冷、烟酒之品,对于风阳上扰者,可食滋阴潜阳之品,对于气血亏虚者,多食血肉有情之品,眩晕而昏仆不知人事,先急按人中穴,并立即报告医师,眩晕伴恶心呕吐者,予以针刺或用梅花针叩打穴位等中医外治治疗。通过书面记录,临证观察,临床操作等方面,让护士们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相辅相成,培养临床护士中医资料采集、健康宣教、用药指导、临床中医外治等方面的中医能力,更使得护士临床综合能力和应急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考核是确保中医护理培训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除了学习和培训,考核可以检验护士们对中医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理解的熟练度和掌握情况。在考核方面,除了对理论知识及三基定期考试外,实践技能考试则由传统的示教室模拟考试改为现场抽考和案例分析,即让操作者在患者床边独立进行实际操作,或虚拟若干不同的案例,让被考者对考官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解决实际问题,对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现场指导,有针对性的强化培训,再考核。并且采取随机抽取多人评委来进行考核,确保了考核的公正。此方法的改进,将理论和实际操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提高了临床护士沟通、分析、判断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提高技能培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节省人力、物力,收效甚著。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相关问题探索 篇7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主体为大学生, 因此, 这一体系与大学生有着直接的关系, 主要测评的内容为大学生的学习、思想与技能等诸多方面, 但在实际测评工作中, 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因此,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亟需完善与改进, 从而保证其科学性、公正性与实效性。本文将探讨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相关问题, 旨在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1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重要性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要具有科学性、实效性与可操作性, 同时, 完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是重要的, 有着深远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 完善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才能体现其评价作用。综合素质测评通过对大学生的学习、思想与技能等内容的测评, 从而为三好学生、优秀干部、推荐就业等提供可靠的依据, 因此, 需要完善的、科学的体系, 同时要保证其客观与公正。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唯有完善与科学, 才能发挥其评价的作用。
另一方面, 完善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才能体现其引导作用。关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是国家、社会的共同需求, 同时也是高校培养大学生的根本目标。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主体为大学生, 与学生的利益有着直接的关系, 因此要求其体系要保证其科学性与完善性, 要保证其公平性与合理性, 进而获得大学生的普遍认可, 并能够发挥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引导作用。 (1)
2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存在的问题
为了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高校均开展了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 在最初工作时期, 测评的主要内容为学生的学习成绩, 但随着社会、国家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升,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内容也日益丰富, 增加了对学生思想、道德与其他能力的测评, 但其测评的方式仍为全部量化, 对大学生的各项测评以分数的形式进行呈现, 最后以大学生的综合分数, 对其进行评优工作。现阶段,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存在诸多的问题, 其体系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公平性与规范性等, 下面将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不足展开探讨。
其一, 测评标准不符合实际需求。目前,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标准缺乏实效性, 不符合人才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在人才市场方面, 需要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全面的了解, 但高校的测评体系为人才市场提供的仅是大学生的证书、成绩单等, 这一测评体系不能真实的、全面的反映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现阶段, 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选择标准有所转变, 不再单一的关注学生的成绩与技能, 如今, 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成为了人才市场选择人才的重要标准。同时, 在众多企业用人方面也愈加注重人才的思想道德品质, 在此基础上, 再要求人才的专业技能等内容。其中, 联想集团选择人才的首要标准便是正直;柯达选择人才时, 着重关注的是其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微软选择人才时, 注重的是人才的认真与活力。但传统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是学生的成绩, 这一标准不能符合人才市场、用人单位的要求。
其二, 德育评价的完全量化不科学。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测评的内容包括大学生的德育评价, 但对此测评也是通过分数呈现的, 完全量化的评价缺乏科学性。大学生的德育评价可以通过语言进行评价, 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呈现, 但完全量化的做法严重影响着测评体系的完善, 同时也造成了学生的不满。完全量化的测评体系不能发挥其评价与引导的作用, 不能够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同时, 部分大学生为了获得较高的分数, 将产生急功近利的心理, 从而误导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其三, 测评体系缺少可操作性。目前, 部分高校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成绩主要是由学习成绩分数、思想道德品质分数、体育成绩分数与奖罚分数共同组成的, 在实际测评工作中, 思想道德品质分数主要是由班主任与学生干部共同给出的, 因此, 这一分数具有较多的人为因素影响, 学生为了获得较高的分数, 对班主任、对学生干部进行刻意的讨好;学习成绩分数主要依据是学生的学习成绩, 学生为了获得高分, 将只关注学习, 对部分学分较多的课程分配较多的时间, 对学分较少的课程基本不分配时间, 从而制约着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同时, 这一体系中学生干部的加分较多, 因此学生对干部职位均争先恐后的进行争取, 但在工作中, 却并未服务同学、帮助同学, 从而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其四, 测评体系的公平性不足。目前, 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存在不公平性、不合理性, 主要是由于测评体系将直接关系学生的奖学金问题, 关系着学生的利益, 但在奖学金评比之际, 不仅考虑大学生的成绩, 还关注学生是否参与活动、是否为干部, 如果在其他方面均积极参与, 其评比的名次将十分靠前。在奖学金评比中, 学生对成绩这项内容相对信服, 但在其他内容方面由于缺少公开性, 学生对其存在严重的质疑心理, 主要是由于其他加分项均是由班主任、干部等给出的, 因此, 测评体系的公平性不足。 (2)
同时, 根据高校所实施的测评方案来看, 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测评方案的宣传不足, 部分学生对测评未能形成正确的认识, 从而忽视了测评的重要性;测评人员的能力不足, 主要是由于未能对测评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 致使测评人员未能全面掌握测评方法, 测评人员与学生对测评工作的理解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测评方法缺乏科学性、公正性、系统性与规范性, 主要是测评实施过程中, 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测评标准不一致, 让学生对测评的统一性与针对性存在质疑。
3 完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建议
高校是重要的场所, 其培养的人才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建设, 因此, 高校要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高校要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 从而保证素质教育改革的全面落实, 其中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作为评价大学生的重要标准, 高校要完善这一体系, 保证测评体系的科学性、实效性、公平性与可操作性等。
首先,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要注重其教育作用。在测评过程中其主体为学生, 对学生的测评, 同时也是对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对学生的内在品质进行挖掘, 并使其发挥积极的作用, 让学生对自己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进而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因此, 要让学生认识到测评的重要性, 并了解测评的教育作用。其次,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要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目前, 高校在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 旨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其人才培养过程中选择了不同的模式, 因此,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也要与高效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 从而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全方位发展。最后,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要侧重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管理与教育, 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精神, 促进学生进行德育实践, 从而实现测评体系作用的发挥。 (3)
同时, 为了保证测评的高效实施, 要对测评方案进行全面的、及时的总结, 从而使其日益完善, 通过大力的宣传, 让学生对测评的重要性与目的有所了解, 实现对测评的正确认识与认真对待;针对测评方案中存在的问题, 让测评人员与学生进行分析与讨论, 从而收集各方的建议, 让测评标准逐渐统一;高校要积极开展对测评人员的教育与培训, 让测评人员掌握科学的测评方法, 并与学生对测评工作形成一致的认识, 并通过测评, 实现对学生的教育与引导;测评作为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 高校内部要加强交流与沟通, 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保证测评工作的有序开展, 将测评结果进行高效的利用, 实现测评工作的目标, 推动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4 总结
综上所述,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重要的, 测评体系的科学性与完善性将利于其评价作用与引导作用的发挥, 同时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但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制约着其发展, 如:不科学性、不公正性等, 需要高校、学生对其有更加明确与深刻的认识, 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使其日益完善与科学。同时, 通过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问题的解决, 这一测评体系将更加符合学生、高校与社会的需求。
注释
11 李俊杰.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及思考[N].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11 (12) :71-72.
22 冯瑞明, 侯铁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存在的问题及改进[J].思想教育研究, 2013.3 (2) :181-182.
相关探索 篇8
1定义
主管部门:即分公司范围内管理相关方单位的部门。区域部门:即分公司范围内从事钢铁生产的部门。“三同时”即:相关方安全管理工作按“同时, 同步, 同理念”要求同分公司安全管理工作保持一致。
2相关方单位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方法
2.1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完善管理基础。
2.1.1建立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安全管理制度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文件, 它指导本单位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建立从几方面开展, 一是对于上级公司下发的规章制度操作性强的、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可直接执行;二是承接上级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文件, 上级公司制定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多为从宏观角度出发, 从总体上对某项作业或某类作业进行规定, 对现场具体实施时可能遇到的问题覆盖不全;三是本单位自行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 对上级公司没有具体规定, 本单位在作业过程中又涉及的相关内容, 需要本单位自行制定, 规范作业, 避免出现管理漏洞。
2.1.2建立安全管理组织体系
为了确保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有效执行, 各单位需要建立安全管理组织体系, 定期、不定期就制度执行情况到现场进行检查。安全管理组织成员要按照“一岗双责”“党政同责”的要求设置, 主要包括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负责人、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等, 基层作业人员也要按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理念严格要求自己, 按照标准规范作业。
2.1.3建立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体系
相关方单位作业人员作业时涉及危险有害因素较多, 需要配备劳动服、安全帽、便携式报警仪等安全防护装备种类众多, 因此相关方单位必须建立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体系, 确保劳动防护用品及时供应到位, 保障从业人员人身安全。
2.2规范作业流程, 严格按标准作业
参照计划、实施、检查、修正的PDCA循环模式, 设备部制定了一套适用于相关方单位的安全管理模式, 即:作业前安全准备, 作业过程中监督检查, 作业后总结提升, 具体内容如下:
2.2.1作业前安全准备
相关方单位在接到在分公司作业合同或中标通知书后, 首先要持中标通知书或作业合同到作业主管单位安全管理部门办理安全、防火、治安协议, 安全、防火、治安协议需涉及的区域部门、主管部门、相关方单位负责人或安全管理人员签字, 签字盖章后协议生效, 协议签订是施工准备的第一步。
由于相关方单位人员多为临时外雇人员, 人员流动性大, 对现场不熟悉, 相应的安全注意事项知之甚少, 而现场危险有害因素又多, 此类人员进入现场作业对安全管理工作构成极大的风险。
在相关方单位作业前, 区域部门、主管部门安全管理人员要对相关方单位进行安全交底, 安全交底内容要结合作业内容有针对性的开展, 对涉及的危险有害因素要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 落实具体负责人, 并指定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对现场安全措施落实情况、作业人员遵章守纪情况、劳动防护用品佩戴等方面进行检查。
2.2.2作业过程监管
相关方单位安全管理人员、主要负责人要对现场工人是否按交底要求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是否按要求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作业前是否按要求办理各类手续, 作业人员是否按标准化作业要求作业等进行检查, 发现问题的及时督促相关责任人进行整改。
2.2.3作业后总结提升
区域部门、主管部门安全管理人员对作业过程违章违纪行为进行汇总, 通报相关方单位管理人员, 相关方单位要根据通报内容, 分析导致此类问题发生的原因, 制定应对措施, 并在下次工程施工时重点关注同类问题, 从而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的不断提升。
2.3强化基础管理, 促进安全发展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隐患排查、班组安全管理日志、危险源辨识等诸多工作, 为了确保安全工作可连续性、可追溯性, 各类管理记录本必不可少, 相关方单位在做好其他工作的同时, 安全管理记录本必须及时、准确记录, 正确反映出本单位安全生产状态, 各级管理者可根据记录情况准确提出指导意见、协助解决各类问题。
2.4组织事故应急预案演练, 提高应急救援水平。
提高相关方应急救援水平是减少突发事故带来损失的有效途径, 相关方单位的应急反应能力可通过以下两方面可以提高: (1) 学习事故案例。一是通过事故案例学习, 分析事故原因, 总结经验, 从中吸取教训, 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二是结合日常作业活动, 对易发生问题的环节进行辨识, 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防护措施, 做好预防工作。三是开展经常性的安全培训工作, 针对突发事件, 对现场人员从事故报告、简单的紧急救援、现场保护等方面进行必要的安全知识培训; (2) 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 在掌握了应急救援的基本知识后, 根据本单位实际条件组织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全面演练, 以检验员工对应对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应急预案编制的合理性等, 根据演练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 修补预案暴露出的缺陷, 不断地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2.5开展职业健康管理, 保障作业人员人身安全。
钢铁企业涉及粉尘、高温、噪声、射线、苯等职业危害因素多, 影响作业人员人身安全, 相关方单位必须同步开展职业健康管理工作。按职业健康体检周期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参加职业健康体检, 掌握作业人员身体状况, 对发现存在职业禁忌人员调离涉及职业危害因素岗位, 避免接触职业危害因素。针对不同职业危害因素岗位, 有针对性配备有效的劳动防护用品, 保障从业人员隔离危害职业危害因素。开展日常安全培训教育, 对各类职业危害因素的理化性质、危害方式、防护方法、劳动防护用品佩戴、职业危害因素控制方法等方面开展培训, 增强员工职业健康防护基础知识储备。
3结语
在该部门的监督管理下, 相关方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实现了稳步有升, 不断进步的工作目标, 在保证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了高炉同步年修等大型作业, 为分公司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但相关方单位在管理方面仍存在不足, 主要有两方面: (1) 人员流动性大。新到岗人员安全培训不到位, 对现场危险源点掌握不熟。 (2) 人员素质低。新招聘的人员多为当地渔民, 文化水平偏低、安全素质差。
参考文献
相关探索 篇9
关键词: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探索
一、我国旅游管理的理论分析
(一) 旅游管理的定义
旅游管理指的是旅游业的管理者为了向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提供有质量的服务, 运用管理的各种职能, 对旅游业的人、财、物、部门、地区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调节和监督的活动。
(二) 旅游管理的必要性
首先, 旅游管理是协调旅游部门与其他部门、国内旅游业与国外旅游机构和旅游市场的关系的需要。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独立的体系, 同时, 旅游业又是一项综合性的专业, 与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次, 旅游管理是协调旅游业内部各有关部门和企业之间关系的需要。旅游业内部各部门、各企业是从事旅游经济活动的经济组织, 是旅游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旅游业是综合性服务行业, 需要对旅游者的餐饮、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加以组合设计, 制成整体的服务路线, 向旅游者出售, 并保证供应。再次, 旅游管理是发展旅游业的需要。在我国旅游业是一个新兴产业, 是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旅游业的发展, 不仅能带来经济效益, 而且更有不可忽视的社会效益, 它从一个侧面带动了交通、民航、饭店、餐饮、保险、娱乐业的发展, 同时也提供相当数量的劳动就业机会, 更重要的是旅游业具有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先导、服务、桥梁的功能。
二、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困境
(一) 缺乏有效的宏观管理
随着加快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蓬勃发展, 许多部门和单位都创办了旅行社、饭店、旅游交通服务等企业, 这些企业产权和人事权分别归属不同的投资部门。除了国旅、中旅、青旅三大集团以外, 其余几乎每一个旅行社就属于一个系统。以致旅游业系统林立, 多头建设, 各自为政。尤其是在客源不足、市场疲软的情况下, 彼此之间跌价竞争, 行业内部矛盾导致市场混乱。而旅游管理部门既无建设项目审批权, 几乎也无企业登记管理权, 缺乏宏观调控的权力和手段。很难从宏观上协调、平衡和控制。
(二) 法律法规不健全
首先, 旅游法律法规具有暂时性, 缺乏后续法规。比如说:《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旅游投诉管理暂行条例》等这些条例都具有暂时性, 但是后续的法律没有及时跟上, 这样就造成了旅游行业法律规范约束力的减小;其次, 法律法规的涉及范围不能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 比如说:在酒店旅游管理的法律法规中, 直接涉及旅游管理的条文比较少, 大部分还是侧重于酒店的治安管理;再次, 在旅游管理的法律法规中, 涉及旅游者人身权利保护的法律条文比较少, 对旅游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一定危害。
(三) 旅游产业结构失衡
首先, 旅游商品业开发滞后。旅游商品业是旅游创汇的大头, 具有成本低、效益高、劳动密集度大的优势, 也可促进工商业的发展。但由于生产、销售的体制上, 旅工贸不协调, 使旅游商品长处于自发状态, 产品品种老化、单调, 创新不足, 运输、包装等各个环节都存在问题, 使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其次, 旅游交通问题。旅游交通受短线制约的紧张局面, 原来主要集中在国内城市交通上,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 由于客源形势较好, 国际航班也出现了来华游客“一票难求”的状况;另一方面是交通口岸配置和发展滞后。
三、完善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
(一) 加强旅游行业管理体制
行业管理是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旅游业的部门管理要求政府主管部门直接管理所属企业的微观活动, 显然已不适应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只有将部门管理体制改变为行业管理体制, 才能适应旅游业迅速发展的需要。行业管理是根据产品或劳务的不同特点对企业进行分类, 然后由政府相应的部门进行归口管理。也就是说, 无论是归属于哪个部门的旅游企业, 从行业角度来说, 均应统归旅游局管理。这种行业管理需要改革主管部门的职能, 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由部门管理转向行业管理。
(二) 完善旅游企业管理体制
旅游部门协同各有关部门, 先清理一批不符合开办条件的旅游企业, 进而全面推行政企分开, 使企业成为自负盈亏的主体。积极推进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 形成国营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主导市场, 中小企业纳入序列的格局。落实《全民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 优化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 创造企业平等竞争的基本条件, 统一税赋, 搞活用工条件。进一步推行和完善旅游企业的经营承包责任制, 进行旅游企业股份制经营试点。
(三) 深化旅游计划与投资管理体制
在国家旅游局的领导下, 全面规划管理全国旅游基本建设工作。确定国家和地方的投资分工和投向重点。国家主要负责非盈利的重点工程的基本配套, 地方负责重点项目的资金配套和一般性项目的投资;盈利性的项目将由企业按照经济规律投资经营, 自负盈亏。建立旅游业有偿投资制。
参考文献
[1]钟新民, 况既明.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及其实践[J].旅游学刊, 2000 (2) .
相关探索 篇10
一、OTT业务对传统通信产业的影响
OTT业务对传统通信产业和运营商的影响有多大, 我们可以通过一组数据来对分析:据统计, 受OTT的影响, 全球运营商语音收入从2012年到2020年将以年复合增长率-2.4%下降, 2012年全球运营商的语音收入为9704亿美元, 到了2020年全球运营商的语言收入仅为7996亿美元。
(1) OTT对智能终端的影响。以智能手机为例, 随着OTT业务的不断发展和改进, 智能手机也在飞速的更新换代之中。新的OTT业务的研发与运用, 必然伴随着更好的操作界面和画面清晰度。OTT技术从早期的游戏到手机视频再到目前的手机购物, 要求智能手机拥有强大的处理器对这些软件程序进行处理。同样, 智能机顶盒与智能电视, 也在OTT的发展中悄然兴起。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电视机消费市场和存量市场, OTT TV的用户量将会渐渐成为世界第一, OTT业务的收入也会随着这一增长而增加。
(2) OTT对网络的影响。OTT业务兴起之前, 移动业务主要是由移动运营商提供。在OTT技术兴起之后, OTT技术主要运用网络作为数据传输的通道。网络运营商在这场技术战中逐渐处于下风。
(3) 对通信产业运营商的影响。在运营商的收益中, 由于OTT产业的冲击, 有80%的资金流向了互联网领域的OTT服务商, 仅有20%的宽带费用流入运营商的内部。同时, 由于微博微信等通讯业务的发展, 人与人的信息交流也越来越便利, 许多人就不再依赖通信运营商的电话业务。运营商也在积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例如运营商主动进入OTT领域。例如:中国移动的Mobile Market;采取多种多样的包月形式为OTT的业务对象提供流量。运营商还可以根据时间、地点的不同自主调整客户的业务费用。
二、OTT业务为通信商带来的商机与挑战
(1) 帮助通信运营商的运营智能化。由于OTT业务的快速发展, OTT业务终端也随之大量涌现, 数据流量指数也急速增长。运营商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借助新技术的开发提高信息传播速度, 例如最近在国内兴起的手机4G业务。
(2) 通讯运营商与OTT业务合作实现双赢。大多数的通信运营商都采取月套餐捆绑数据费用的方式从OTT业务中获利, 这也是最常见的方法。通信运营商还主动开发自己的OTT业务, 来限制其竞争者的OTT业务数量。
(3) OTT业务与移动运营商的竞争, 推动了技术软件的开发。OTT业务与通信商的合作, 实际上还是运营商的获利较大, 运营商掌握了OTT所需要的流量控制权, 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OTT业务的推广于使用。为了让更多的人选择运营商的手机上网套餐, 运营商在减小上网费用的同时, 还积极开发新的手机上网技术。这不仅优化了运营商内部的结构, 还推动了手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而OTT业务也在积极开发新的省流量软件, 有许多网络运营商纷纷推行了免费WIFI, 实现手机上网零费用, 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通信运营商带来不小的打击。
(4) OTT TV与通信运营商的结合。在OTT业务的冲击下, 许多运营商不仅将目光转向了智能手机上网业务, 也将目光转向了宽带上网功能。在网络技术发达的时代人们对上网的需求变得各式各样。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国家, 对电视的需求是极为巨大的, 与此同时电视上网也成了中国人最受欢迎的一种上网方式。在这种需求下, 不仅催生了各种智能电视, 高清数字机顶盒的诞生, 也使得通信运营商获得了巨大的利益。通信运营商只需提供网络数据的传播, 人们就可以在智能机顶盒的帮助下免费看电视。
三、结语
OTT技术的兴起对传统通信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运营商在应对冲击时不仅要积极改善自身内部的缺陷, 还要发展新的技术来保持自己的优势。智能终端与OTT业务相辅相成, 他们的结合不仅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也实现了双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正华.打造适合广电的OTT终端[J].有线电视技术, 2013 (01)
[2]邓水森, 王立军.OTT智能终端典型功能及运营模式探析[J].电视技术, 2013 (06)
相关探索 篇11
关键词:高职学生;英语自主性学习;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2)05-0107-4
1 自主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1.1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家认为,教育者面对的学生,首先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具有独立的人格,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而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把学生当作“自主”的人,就要满足人对精神、情感、交往的需要;把学生当作“自主”的学习者,就必须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主体。只有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教学活动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人本主义理论的教育理念是尊重学生的个人情感与需要,强调具有真实个人意义的学习(转引自庞维国,2003)。
1.2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家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的知识建构,是通过新知识与旧知识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不是简单的从外到内的信息输入。也就是说,学习者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原有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去建构有关知识的能力(转引自程晓堂,1999:32-39)。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教师或他人帮助,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1.3认知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积极参与的过程,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吸收信息,作出假设、比较和说明,重新构建信息的含义,并将新信息融于已知的知识,大胆使用语言进行交际(董成如,2003:44-46)。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的变化是根本。通过学生的主动发现,促进其认知结构的改变。外语学习过程就是新、旧语言知识不断结合的过程,而这种结合与转化最终取决于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沈昌虹、王之江,2005:17)。
自主性学习的本质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能够负责是指学习者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知道自己在某阶段要完成哪方面的学习任务,通过什么方式去完成任务,有一套自我的评估能力,即自我提问、自我思考、自我探索、自我创造、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此可见,自主性学习策略是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以及认知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突出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模式,它遵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力,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材的培养。
2 研究问题的提出
自主性学习是必要的,学生的学习不受监督,具有自我导向性。那么,高职学生英语自主性学习的现实情况究竟如何?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高职类院校学生的实际状况,以人文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为指导和依据,以实验为手段,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及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对陕西省的三所高职院校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学习现状进行调研,提出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高职学生英语自主性学习的能力如何?(2)影响学习者自主性学习的因素有哪些?(3)促进高职学生英语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对策有哪些?以进一步探讨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英语自主性学习能力。
3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课题组的5名教师于2011年11月初对宝鸡职业技术学院、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西安思源学院三所陕西省高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高护、动漫设计与制造、飞机制造技术、航空机电维修、航空通信技术、民航运输国际商务、电子商务、金融管理与实务等10多个三年制高职专业的高职学生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26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289份,回收率为88.65%。其中宝鸡职业技术学院收回有效问卷107份,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收回有效问卷95份,西安思源学院收回有效问卷92份。男生问卷115份,女生问卷174份。被试中,一年级学生152人,二年级学生137人。从调查的人数、年级分布和性别构成来看,这次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被调查单位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问卷的选项采用Likert五级量表的形式分级,被试选择与自己实际情况最接近的选项,选项按照是否符合的程度,从“1=非常不符合”、“2=有些不符合”、“3=不能确定”、“4=有些符合”到“5=非常符合”,程度依次递增。笔者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4 影响高职学生英语自主性学习的相关因素分析
4.1高职学生英语自主性学习能力现状
对收回的289份有效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发现,学生在自主性学习五个方面的表现(即:制订学习计划;确定学习内容和进度;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监督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接近平均值,差异不大;高职学生的英语自主性学习的总体能力的平均值为3.2865,略高于平均数3.0,表明学生的英语学习自主性能力不高(见表1)。
4.2学习动机因素分析
学习需要一定的动机。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动机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学家一致认为,动机是影响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相关关系分析(表2)得知,学习动机水平对学习自主性的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学习动机与学习自主性及其五个方面表现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学生的学习动机越强,其自主性学习能力越高。因此,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自主性学习的重要因素。但表3的统计结果发现,学生的总体学习动机不高(平均值=3.6492),内部动机(平均值=3.7036)略大于外部动机(平均值=3.5948);学生很难长久地保持较高的学习动机。鉴于此,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是十分必要的。
4.3其他因素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索除学习动机外,是否还有其他因素,如被试所在的学校、性别、专业、年级等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笔者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F值越高,其影响就会越大。从单因素方差的结果分析发现,学生所在的学校、性别、专业、年级、所使用的教材这些因素没有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造成影响;学生对学好英语的自信程度以及感到考试和分数的压力大小等对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影响不大;而学生对于“英语喜欢程度”(F值为9.041***)、“对开放教育和自主学习理念了解如何”(F值为8.877***)、“在自主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怎么办”(F值为44.280***)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影响显著(见表4、表5和表6的分析结果)。
5 结语
本文通过对陕西省三所高职院校学生英语自主性学习状况的调研,依据描述统计、相关关系、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对学生的采访结果发现:学生总体的英语自主性学习能力不高;学习动机与学习自主性及其五个方面表现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学生“对于英语的喜欢程度”、“对于自主学习理念了解如何”以及“在自主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怎么办”等问题的不同回答对学生學习的自主性影响显著。
相关探索 篇12
未来社会是知识经济的社会,知识经济是一种以创新为动力的经济,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而课堂教学是高等教育中主要环节,是高校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阵地,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摇篮,所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发展学生创新能力,是每个高校教师值得深思、研究的课题,它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创造型人才、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重要手段。
如今在我国兴起由“范例教学”、“交互式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三种模型构成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它们主要通过学生与教师、学习伙伴、以及学习资源之间的互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发展能力。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可满足教学目标多元化、学习方式多样化和学习过程个性化的需求,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使得他们能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还可使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得到培养,这三种模式是很值得高校教师深入探讨、借鉴和灵活运用的。
1 范例教学模式的应用
“范例教学”是通过“教师呈现范例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学生选择范例验证知识”、“学生运用知识创造范例”三个不同阶段对学生进行包括:观察、分析、比较、分类、记忆、推理、判断,想象、创造等多种智能的训练,帮助学生实现由具体到抽象的知识构建,促进认知能力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在与Web相关的种种课程中,范例教学是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最好的模式。有些教师在进行一些Web工具软件的教学时,往往是不厌其烦地对学生历数软件下各菜单的功能,学生听着乏味,而且听完后所获得的知识是零散的,仍不会综合使用这些菜单命令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实践证明对于此类课程若采用范例教学法会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以兴趣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自觉、自主以及创造性学习是非常有效的。如《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当前一般都是以Macromedia的网页三剑客的使用为课程的核心,传授网页图像、动画、版面的设计与制作知识,教学时,无论是Dreamweaver、Fireworks还是Flash,都应使用范例教学。首先教师讲清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再给学生展示精心设计制作包含本次课主要知识点的综合实例,先增加学生对课堂知识点的感性认识,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再通过对实例实现的关键点进行讲解,融入相关理论知识和各工具软件的命令使用,由浅入深地、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在实例的学习中掌握网页设计与制作的理论知识点和各菜单命令的使用,这样既可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步,设计一些综合应用本次课知识点的范例,只将最后的设计结果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亲自去分析、判断和动手去尝试实现它,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的突破点和探索综合使用课堂知识设计出该范例,达到知识的巩固和灵活应用;第三步,让学生应用课堂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力,自我设计相关图像、动画或网页。其中第三步是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意识的发挥、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的发挥。这样三步下来学生对网页三剑客工具和网页设计与制作知识的掌握是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会,并能灵活应用它们进行有创意性的Web图像设计、Flash图像设计和网页设计。
范例教学的关键是教师设计的课堂范例要具有典型性、针对性,能涵盖一次课的重要知识点,能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的突破点,有力地促进学生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使学习变得更有效。范例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2 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交互式教学是以师生对话为背景构建的互动教学方式。交互式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同时要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和互动,这样可使学生将动脑、动手、动眼、动情,认知、情感和行为都积极投入到知识的学习、探索、获取方法、获得体验,增长智慧和提高能力之中。交互式教学的目的是构建一个互相尊重、信任和平等的学习氛围,通过对话和倾听实现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沟通,在合作学习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交互式教学的具体实施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组织材料,设定问题引起矛盾,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思考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明确学习目标。如在讲授《web程序设计》课程有关语句的语法和函数时,每次课结束,可向学生公布下一次课的主讲内容,布置学生先去自学教材上的基本语法和实例,然后下次上课时,教师可针对学生所自学的内容,设计一些问题,通过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抽查其自学情况,然后讲述相关的基本要点,设置一些相关的含有初学者易犯的错误的程序,让学生分析对错以及错误的原因,这样比直接讲解那些枯燥的语法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轻松掌握基本理论、理解语法、提高编程能力,避免以后在编程中犯类似的错误。教师还可找一些比较典型的源程序让学生课后自学,目的是引导学生去阅读大量的优秀程序,从中学习别的程序员的丰富经验。然后在课堂上就程序的执行顺序和运行结果提问,使学生理解程序的设计思想。教师还可结合课堂的基本知识点,设计一些实验题目,让学生自己编写,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去开发,这样不仅可增强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可加深学生对教材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快速提高实际编程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是引入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在课堂上创设一个互教互学的学习环境,通过人际交往促进认知发展。“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分工协作、互相交流、综合概括,获得知识。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不仅有学生独立思考和操作,而且有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竞争,更有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因此,学生在知识、情感、合作技能、互相理解、尊重、宽容,互帮互学等方面都能得到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非常适合《网站建设》、《网络信息资源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由于当今的软件开发大部分都是团队开发,“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使其毕业后可很快融入软件开发的团队,快速适应社会的需要。如《Web应用开发训练》教学中,可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由3-4人组成,设计一些课题,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课题去开发相应的网站,要求每个小组运用所学的软件工程知识、网页设计技术(包括网页排版技术、图像和动画设计技术)、数据库技术、ASP、ASP.NET或Jsp等程序设计来进行开发,整个过程包括网站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Web程序编码设计、网站图像设计、动画设计、网站的测试、上传,对每一阶段的开发,教师可讲述一些要点和注意事项,起一个抛砖引玉的指导作用,接着让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从查找资料、构思、规划、设计,每个人都要积极、主动参与,通过集思广益,团队开发来让学生在互帮互学中得到知识,提高自己开发Web应用程序的实际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最后每个小组演示小组作品,给大家交流其设计思想和开发经验,展示其小组集体智慧的结晶,从而起到互相启发、互相补充的效果。这样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软件开发基本功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积累一些Web软件开发的实际经验,能够使学生对相关技术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有所心得,而且还有助于学生顺利进行毕业设计,帮助他们更顺利地步入社会。
4 结束语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关键是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教师要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要不断地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不断地在教学中探索和实践,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坚持创新,勇于创新,使教学内容具备时代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激励学生大胆探索,提高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
参考文献
[1]赵敏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美国高校课堂模式发展动向[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25(3).
[2]赵利敏.浅谈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7(3).
[3]程全洲,刘群英.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