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探索

2024-05-26

运用探索(精选12篇)

运用探索 篇1

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要求课堂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和乐于学习。与此相适应, 运用学案组织教学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教学改革思路。

一、学案教学的实施要求

学案即学习方案, 它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 编写出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完成学习目标的学习方案。学案设计大体分为四个环节:展示目标、自学引导、合作探究、达标检测。

展示目标的设置让同学们比较清晰地了解学习要求, 指导学生明确通过学习要达到的结果或标准。

自学引导是学案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学案教学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在自学环节设计中, 教师不仅要创设恰当的问题或问题情境, 而且也要让学生在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因此, 自学引导中既要注重问题的解决、知识的理解, 也要体现出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学法指导。

学生个体的学习成果需要在交流中提升, 学习中的疑难问题需要在思维的讨论撞击中进行解决,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就成为学案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合作学习中, 学生一方面, 可以获得别人的帮助, 解决自己的疑难问题, 另一方面, 可以主动帮助别人解决疑难问题, 在相互交流探究中实现知识互补, 提高思维水平。

达标检测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形式, 通过检测能够了解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 从中发现缺陷与不足, 及时矫正。

二、学案教学的积极作用

在学案教学的实践活动中, 教师的教学观念、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学习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有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也融洽了教学环境, 提高了教学质量, 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 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这种转变在学案的编写与使用上得到充分体现。在传统的备课活动中, 教师常常关注教什么, 怎样教,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人, 是教学的中心。但在学案教学中, 教师必须要考虑学生学什么, 如何学, 在学案中要体现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由此设计的课堂教学充分凸现出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教学理念。

2. 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新课程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思索”。学案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使用过程中, 学生对学案教学这种活跃的、积极的、主动的学习方式热情高涨, 学生在尝试探索知识的过程中, 语言表达能力,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自主学习的意识, 合作学习的意识得到了锻炼和培养, 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3. 融洽教学环境。

实施学案教学, 教师要探讨学案的设计思路, 需要投入很多的精力, 更需要备课组付出更多的集体劳动。教师在编写学案时, 会进一步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并从中受益。如教师在编写学案或修改学案的讨论中, 可以获得他人的教学观点、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促使自身教学素质与教学能力的提高。学案整合了各位教师的智慧, 发挥了集体备课的作用, 缩小了因不同教师个体而造成的教学效果的差距, 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成绩, 实现了教师之间的和谐。

三、实施学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学生的学习心态需要调节。学生面对新的学习方式会产生新鲜、渴盼、激动的心情, 同时因为担心自己不能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和课堂参与形式, 会表现出不安、矛盾的心态, 或在遇到挫折时对运用学案开展学习活动产生抵触情绪, 更有甚者, 个别学生会因不知道如何自学或怎样讨论而出现心理疲劳、讨厌学案的心态。这些心理问题, 教师都要了解并进行调控, 否则, 就会给学案教学的实施带来不必要的阻力, 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合作学习需要加强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 主要的问题有:成绩差的学生可能认为自己能力差, 无法跟上讨论的思维进程而冷漠地对待讨论, 在讨论时说闲话、废话, 不参与讨论;成绩好的学生因自己能够掌握、理解大部分学习内容, 认为与成绩差的学生讨论实质上是为他们讲解疑难点, 浪费自己的时间, 而不愿意参与讨论。这些因素使小组活动无法形成融洽的讨论氛围, 让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合作学习是学案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 教师要对学生加强引导, 采取有效措施, 让学生都有合作、奉献、顾全大局的意识, 在班级倡导乐于为别人释疑解惑和追求共同提高的学习氛围。

一个人的生命有限, 而知识浩瀚无涯, 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是一个现代人应有的素质, 因此, 教师要精心研究学生, 准确了解学生实际, 在教会学生如何学的问题上多下工夫。学案教学作为全新的教学方式, 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解决问题, 学会提出问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也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 值得我们进行研究与实践。

运用探索 篇2

创新教育,是在素质教育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着重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深层次的素质教育。“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信息网络时代到来的今天,”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因此,进行创新教育,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适应未来竞争需要的人才,既要素质教育的目标又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那么,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思想政治课如何进行创新教育?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结合几个有代表意义的多媒体课件,笔者体会到可以从到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解放思想,创新模式,树立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今天,几乎每一篇探讨教育教学改革的文章,我们都可以看到关于”创新“之类的文字,没有人会否认创新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创新并不是靠简单的”谈“或”写“就能”创“出来,创新应是一个艰苦的、充满着挫折与痛苦的更新和探索的过程。创新首选应该是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真正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说,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早已成为共识,但在具体的教学中,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发挥的淋漓尽致,而学生的主任地位却始终未尽如人意,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个性难以发挥,学习也丧失了主动性,失去个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学生只能机械地跟在教师的后面亦步亦趋,久而久之,对政治课的兴趣索然,哪还有”创新“可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真正解放思想,实行”重心“转移,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应该认识到,我们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是学生走向知识。要完成这种转变,需要教师营造一个有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启迪智慧的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营造这种课堂气氛的方法很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便是其中之一。近些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成熟,许多政治教师已经在自觉地运用这一技术进行教学,带来了积极的效果。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在于,当它把声音、图像、文字与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有机结合时,可以增加教学信息量和知识容量,节约授课时间,提高授课效果,而且由于多媒体不受时空限制,直接表现各种事物和现象,能够全面调动学生的视听感观,诱导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在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由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一跃成为新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例如,在《事物的发是普遍联系的》一课中,播放学生最感趣的”9·11“事件的录像和图片及相关资料,要求学生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9·11“事件发生的原因;在《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一课中,播放美国迪斯尼动画片《恐龙》片断,启发学生分析恐龙蛋孵化成恐龙的内因和外因;在《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一课中,播放电影《孔繁森》剪辑,启发学生思考人生的真正价值在哪里,等等。实践证明,在多媒体创设的逼真的情境中,学生兴趣盎然,精神振奋,思维活跃的求知欲望。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再好的形式如果脱离了内容,只能是一具没有生息的空壳。因此,多媒体课件应紧密联系教材内容,突出它的实用性,并始终围绕学生主任地位发挥作用。离开了这一点,现代信息技术应失去了它的本来意义,沦落为更加昂贵的”黑板“和”粉笔“。所以在制作课件前,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社会阅历等设计方案,让学生成为主角。在设计《事物的发是普遍联系的》一课时,通过调查,我发现学生对”9·11“事件仍然充满兴趣,但是限于知识构成,看法不一。在综合了学生的各种因素后,我设计的课件简洁清晰,选用统一模板,多媒体展示”9·11“事件中飞机撞击世贸大厦的过程、背景资料及各国的态度,并配以优美凄婉的背景音乐,演示诸如”美国为什么会发生9·11事件?“、”怎样看待恐怖主义?“、”面对9·11事件后美国采取一系列对内对外政策,作为中国的决策者,你认为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等问题,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中,冷静地思考,积极地讨论,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如果教学模式停留在”看-问-讲“传统模式上,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是没有解放出来,所以教学模式也应在现代信息技术相适应,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更新。我一直在尝试”议-点-议“教学模式。”议“就是讨论。教师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后,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讨论题的背景资料,根据本课内容结合时事出讨论题,启发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质疑,去发现问题;”点“就是点拨。在充分阅读教材基础上,由教师与学生共同释疑。在答疑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一步步发现相关理论,并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理论;后一个”议“,是

要求学生运用理论去解决更深层次的现实问题。教师要运用多媒体把大量背景资料和相关网址提供给学生做参考,鼓励学生在全面把握材料基础上,大胆发表不同见解、提出不同看法。整个过程中,教师点拨要精,时间不超过20分钟(包括多媒体演示时间),学生讨论、质疑应不少于25分钟。此外,在探讨难点、热点问题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理解情况打破课时的束缚,理解起来有难度的可以适当处长课时,容易理解掌握的可以缩短课时,一切以学生以为中心。只有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时,他的个性和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得到发挥..二、紧密联系时政,科学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生活是智慧的源泉,是创新的大舞台。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就必须紧密联系时政。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来自社会实践,并随着社会发而不断更新,充满时代气息,因此,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的灵魂。然而,由于政治教材本身的特点,它不可能预见发生的各类事件,因而在事例选择难免滞后,所以,政治教师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及时捕捉国内外大事,围绕社会热点、时事重点,科学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讨论和争辩,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要创设问题情境,仅靠教师口授和板书常常是不能秦效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一难题,而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认识的一般规律是由感情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学习过程本身也是一种认识活动,也要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但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内容,较多的是抽象的理论,对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选择相关的时事资料,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整合,再现问题情境,以此刺激学生的感官,引起他们的想象,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然后再引导学生用理性认识多角度分析现实问题,从而实现全面地把握和深刻理解知识的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创新思维。例如,在《事物的发是普遍联系的》一课中选用”9·11“事件资料,在《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一课中选用的电影《生死抉择》片断等,由于选用材料是学生们十分关注的,学生很容易就融合到课堂中去。在讨论与争辩中,教师要让学生凭借自己的联盟才智,积极、独立地分析问题,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多采用逆向、多向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另外,老师还应引导学生质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培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创造意识。例如,在”9·11“事件进行讨论过程中,教师演示完世贸大厦被撞的相关资料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9·11“事件会发生在美国?如何看待恐怖主义?学生在讨论后的回答十分精彩,令人赞叹。尤其是一名同学对”恐怖主义“提出了新的看法,他说:”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实施霸权主义,利用经济、政治军事上的优势干涉他国内政,从一定意义上说,美国才是最大的恐怖主义者。“一语惊人,在短暂的沉默后,全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应该说,这是我在备课时所没有想到的,我及时地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课堂气氛一下子进入了高潮。然而,我又对此材料做了进一步的加工,再效创设总是情境:”9·11“事件后,美国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对内对外政策,对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国也不例外。面对”9·11“事件后美国对内对外政策的改变,你作为中国的决策者,应采取什么样儿对策?问题一提出,学生的兴趣再次被调动起来,积极的参加讨论。培养创新思维,教师要着重训练学生求异思维,杜绝”唯一答案“、”标准答案“。对那些逆向思维所产生的观点,或与本课内容关系不大但实际生活中却存在的现象,教师不能一概否决,应结合社会实际加以指导,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去澄清认识。

三、投身社会,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表明:听和看虽然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信息和学识,但远远不如运用操作给人的印象那样深刻,不如运用操作掌握的那样牢固,不如动手操作更能将有关知识转化为实践行为和能力。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如辩证唯物主义说:”实践出真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让他们投身社会生活,投身社会实践。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需要,强化学生对电视、广播、报刊的收听和收看;结合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到社会到参观、调查、访问;积极开辟第二课堂,让学生广泛地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接触现代科学,开阔视野,丰富情感体验。除此之外,在社会实践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现实问题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师多媒体教学中,除了为学生提供探索性学习的情景和资源外,还应提供思维拓展的训练任务和相关网址,鼓励和支持学生进行有计划的创编活动,如制作演示文稿,录制音像资料,采写稿件,发布调查报告。例如,在《矛盾在事物发中的作用》课中,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又展示了几幅沙尘暴的图片,出示思维训练题:试用内因和外因相互关系原理分析沙尘暴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并提供了相关网址,要求学生综合运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完成作业。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要鼓励他们进行独创性处理和表现,要引导他们多角度地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在动手实践中养成良好好思维习惯。虽然交上来的作业稍显稚嫩,但对学生创作热情和创作成果,教师还应更多地给以保护和支持。

当然,多媒体技术不能替代学生亲身的实践活动,教师应将二者有机结合,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创新实践,实现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最佳结合与协调发展。

运用信息论探索UFO 篇3

从物质统一的角度来看,包括UFO在内的神秘宇宙与不可知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相对地球人类而言的未来,并不是宗教的来世和天国,更不是神秘的彼岸世界,而是现实的继续和延展。这就是我们运用信息论的方法,探索UFO的根本基础和切入点。

信息是宇宙物质系统之间的一种相互联系形式。信息不可能存在于物质过程之外,信息的获取、传送、变换都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对象或过程,这就必须有一定的能量。自从信息与熵之间的关系被揭示出来之后,信息就越来越被人们看成是一个关于表征系统的组织性、有序性的概念。维纳在《控制论》中指出,lean一个系统中的信息量是它的组织化程度的度量,一个系统的熵就是它的无组织程度的度量。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UFO之所以能够发光,并产生相对于自身位置而言的飞行运动,其中是存在着某类信息的传送和变换的,其发光的强弱和运动形式的变化(如变向、变速、变形等)就是这类信息度量的一种表征现象。

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经研究创立了普通系统论。他认为,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成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任何一个系统都和周围环境组成一个较大的系统,因此任何一个系统都是较高一级系统的一个成分;同时任何一个系统中的成分本身,通常又是较低一级的系统。例如,细胞是构成一个生物系统的成分,而同时又是由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等成分所组成的一个系统。由此理论和观点来看,地球是组成太阳系的一个成分,而太阳系又是组成宇宙的一个成分。就UFO而言,它显然是存在于太阳系之内或之外的,构成星系系统的一种成分,现在的问题焦点是要探明其来源。

任何一个系统总是存在着某种不确定性,正如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所说:一个闭合的系统总是存在着组织程度降低的自然趋向,也就是存在着熵(系统无组织程度)增加的趋向。因此,根据内部和外部条件的变化而进行调整,通过施加一定的作用,同系统的组织性降低的自然趋势进行斗争,以克服系统的不确定性,并使系统稳定地保持或达到某种特定的状态——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控制过程。控制是通过信息的获取、变换和处理的过程来实现的。信息的获取、变换和处理都是为了提高系统的组织程度,消除系统的不确定性。控制过程的实现,是通过感受机构(感觉器官或各种控测装置),以获取系统周围环境及内部状态的信息,经由中枢控制机构(如大脑、自动调节器、电子计算机等)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加工处理、判断决策后,发出指令信息给执行机构(如生物体或其他各种技术装置)产生相应的控制作用来完成的。

由此我们可以認定,UFO的存在必然也是由相应的系统控制来决定的;UFO的飞行变化必然是相应的系统控制的表现。从UFO运动的灵活性及程度来看,在控制UFO系统的信息中,生物因素存在的可能性,目前尚不能完全否认。

由于建立在信息论基础之上的控制,着重研究的是物质系统中信息变换过程的数量关系,并不涉及系统内在的物理、化学等现象,因而在探索UFO的初始阶段时,信息论是一种非常适宜的研究方法。当然,由于信息研究的上述特点,引发了有关认识论方面的一系列问题,比如:信息的本质是什么?它同物质和能量的关系怎样?物质系统(如机器等)能否思维?……这些都是当前全球科学界和哲学界正在激烈争论的重要问题,而且都集中在UFO现象中,并同时表现出来。这些都成为我们运用信息论探索UFO所必须注意到和设法加以解决的问题。

各个系统的稳定联系可以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立体网络模型,除前述可按垂直方向进行描述,以区分系统的各个层次和等级外;还可以按水平方向进行描述,以掌握系统的同类组成的成分之间的联系。对系统水平方向的描述,有助于我们在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动态之中的系统,探索UFO与其间的联系问题,进而从信息论的角度判断UFO出现的原因或条件,以便为我们通过具体的(诸如虚拟技术)信息分析方法来模拟UFO提供相应的依据。这一点在目前的UFO探索中,往往是容易被人们所忽略,或使人们感到无从下手的一个方面。

运用建构理论, 探索有效课堂 篇4

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 我在教学中以阅读和讨论为主要教学形式, 创设有效课堂,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阅读是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也是学生建构知识的重要途径和过程, 而讨论是促进思考和领悟最有效的途径。

物理阅读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包含对语言文字、物理量符号、术语、公式、图像等等的感知和记忆, 新概念的形成和内化, 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 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假设、猜想、推理等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在阅读中必须感知阅读材料中有关物理术语、物理量及其符号, 并能根据物理概念、规律正确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最后达到对阅读材料从真正意义上理解, 从而构建知识结构。物理语言有高度概括和准确的特点, 每个物理概念、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 阅读时不能随便忽略任何一个不理解的字或词, 不断领会其含义, 特别是新出现的概念、定理、定律。高度概括精炼的物理概念、规律, 要通过阅读来理解, 必须有一个“内化”的过程, 而这个过程有效的做法就是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物理阅读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实现这个目的仅仅依靠集中教学是不够的。

一、在物理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用一定的时间来指导学生阅读, 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要弄清有关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 即弄清楚确立物理概念、规律的依据。

2.要明确在这些物理现象、过程中, 提出了哪些问题。

3.研究中采用了什么手段和方法, 得出了什么结论。

4.对于概念、规律要逐字、逐句地进行分析推敲, 要明确概念、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 对抽象逻辑思维要求较高。初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开始占优势, 但分析问题仍然较片面。教学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 使学生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因此, 合作学习受到建构主义者的广泛重视。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 从而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 不存在唯一的标准。通过学习者的合作可以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合作讨论, 可以集思广益, 取长补短, 澄清错误认识,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达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目的。

由于初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局限, 不可能让他们讨论过深的物理问题。因此, 讨论的题要具有启发性, 能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 使其思维有一定的自由度。

二、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接受能力、知识水平, 我主要将讨论内容限制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解释常见的物理现象

用物理知识去解释常见的物理现象, 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途径。因此, 在学了物理概念或规律后, 可提出一些非常熟悉的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让学生讨论。例如, 学了

(2) 为什么走路时脚一绊会向前扑倒, 而脚一滑会向后仰跌?

(3) 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往往会摔倒, 怎样解释……

对于这些问题, 学生思维很活跃, 积极性非常高。切身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消除了对物理的神秘感, 激发了学习物理的热情。同时, 把抽象概念具体化、形象化, 可降低学习难度, 提高学好物理的自信心。

2.解决疑难问题

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疑难问题时, 合作讨论能及时发现问题, 澄清学生的模糊认识和错误观点,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两手分别用5牛顿的力拉弹簧秤的两端, 弹簧秤读数是多少 (弹簧秤自重忽略不计) ?这些问题学生很乐意去思考和讨论, 还常常争论激烈, 各抒己见, 互不相让。此时, 应让持有各种观点的同学阐述理由, 再引导大家分析、对比、评判, 正确结论就不难得出。由于同学们动了脑筋, 并且进行了辩论, 印象深, 记忆牢。学生也从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体会到能自己解决难题的乐趣。

3.想象物理情景

初中物理教学常常把复杂问题理想化, 这就需要学生在头脑中建立理想物理模型。初中学生开始接触这些“理想情况”, 想象的物理模型往往不够清晰。进行“想象物理情景”讨论, 可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使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例如, 学了重力以后, 已经知道人类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离不开重力, 此时提出“重力消失以后……”让学生想象没有重力时, 会发生的各种有趣现象:河水不会流动, 天空不会下雨, 人可像小鸟一样飞起来, 空中到处飘浮着各种物品……

在课堂上展开讨论, 气氛轻松愉快, 学生会自觉地全身心投入, 并且积极思维。既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探索 篇5

摘要: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是保证学生整体健康水平不断上升的基本措施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社团应该“因势而变”,以新的形式、内容来吸引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以社团模式开展课余体育活动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倾向,是保证课余体育活动实效的一种新的活动模式。

关键词:社团模式;学生;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是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定:“对学生在校期间每天用于体育活动的时间给予保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普遍不足,这种现象固然有客观成因,如有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对这项工作缺乏认识的问题,没有制定强有力的制度保证,资金投入不足等;也有学校不重视体育工作的问题,由于课业负担重挤占体育活动时间,忽视师资、场地、器材的建设等,但其中更重要的原因是学校体育由于形式和内容的制约对学生缺乏强大的吸引力。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可供学生选择的课余生活内容多了,看电视、听音乐、玩游戏机、上网聊天等等才是学生的兴趣所在,体育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远不如这些,只要能为学生创设一个适合课余体育社团的环境和氛围,学生参加课余体育社团的个人愿望和兴趣还是比较高的,学生还是愿意挤时间参加体育社团的。

一、开展社团模式开展课余体育活动的客观因素

学生对体育社团比较感兴趣,并且愿意与兴趣相同的同学参加活动,因此,采用社团模式为学生创设一个合适的活动平台,学生就容易做到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从而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这与学生的年龄特点是相符合的,也有利于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和终身体育观的形成。

综上所述,结合现时期学生喜欢参加社团活动的兴趣倾向,运用社团模式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满足学生群体认同的心理需求,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同时对于学校的师资、场地、器材的要求也不是特别高,所以用学生社团模式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是切实可行的。

二、运用社团模式开展课余体育活动的实践探索

(一)实践以社团模式开展课余体育活动的四点做法

1、以共同兴趣为纽带组建社团。以社团模式开展学生课余体育活动,就是把对某个运动项目具有兴趣倾向的学生自愿组成一个集体,按照社团的要求来开展群体活动,使社团成员能够得到有效锻炼。在我校开展社团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根据学校的客观实际,拟定要成立的体育社团,以共同兴趣为纽带组织学生报名参加社团活动。由于每个社团都是由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组成,因此社团内部存在着一种客观的亲和力,同学们通过社团这个平台互相交流、共同锻炼,提高综合素质,培养个人爱好,完善自我,从而使社团的亲和力和凝聚力逐步增强。

2、以学生自治为原则培养社团干部。学生自治是社团活动的基本机制,关键在于社团干部的自治自理和自主活动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对社团干部进行培养和引导,放手让他们大胆开展工作,对他们多鼓励少责备,引导他们在工作中克服缺点和不足、完善自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用培训班、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载体,使他们掌握一定的管理知识,培养其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指导和鼓励他们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社团活动。我校在筹备开展体育社团时,高度重视对社团干部的培养,对社团的首批负责人,我们在学生中选拔在某个运动项目有特长、又热心为同学服务的同学担任社团的组织者,同时规定社团的组织者作为各社团的首届负责人,以后各社团的负责人由社团选举产生。对确定的社团组织者我们进行专业技能和组织能力的培训,提高社团骨干的素质,使这些同学在社团成立以后能够自主开展社团工作,并对社团的发展、凝聚社团成员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3、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热情。全面客观的审视学生社团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给学生社团一个准确的定位,结合上级的政策性文件和本校的实际,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社团工作制度,是社团健康发展和激发社团活力的重要保障。在完善社团制度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制度的落实和贯彻上。通过建立“优秀社团”、“优秀社团活动”、“优秀社团干部”等评比表彰机制,使一批优秀社团脱颖而出,形成鲜明的导向,进一步促进学校社团文化的全面繁荣。通过实践,形成一套较为成熟和完善的社团组织管理、活动开展和考核评价办法。

4、以和谐为目标调配活动资源。要引导社团主动顺应时代要求,针对学生特点,以活动为载体,通过组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格调高雅的社团活动,不断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青年学生的综合能力,扩大社团的覆盖面和学生的参与率。同时,要鼓励创新,注意培育特色,提升学生社团的层次,做到特色出人才、特色出效益,通过创新增强社团的凝聚力,达到营造和谐社团的目的。另外要积极培养社团成员的协作意识、沟通意识、服务意识、声誉意识,激发全体社团成员的活力,科学地吸引、发现、使用和留住社团人才。

(二)以社团模式开展课余体育活动的成效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以社团模式开展课余体育活动已取得初步成效,学生课余体育活动呈现出一派良性发展的蓬勃景象。

1、促进了学校的群体活动。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通过参加社团组织的健身性、娱乐性活动来放松紧张的精神,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增强体质,调整生活节奏,陶冶个人情操,丰富课余生活等方面起到良好的作用。现在每天下午放学后,学校的运动场、校园各个角落都是学生社团开展活动的欢乐天地。好多同学都深有感触的说:“现在一天不参加社团活动,就感觉心中空荡荡的”。以社团模式开展课余体育活动有效地吸引了学生,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明显增加,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的群体活动。

2、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不仅确保了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而且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兴趣、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高,学生在社团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也得到充分体现,从而慢慢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逐渐树立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观念。另外,学生在参加社团专项体育锻炼的过程中,逐渐掌握该项目的运动技能和锻炼方法,为以后终身体育锻炼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有利于运动苗子的发现与培养。通过学生社团的活动,挖掘和发现了一批有运动天赋的体育人才。

三、体育社团新模式的实践意义

1.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学生们通过体育课的学习和活动课的实践,不但使自己的身体素质得到锻炼,还掌握了许多体育游戏的方法和体育运动技能。通过小型体育比赛,了解自己在身体素质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明确了自己要保持和努力的方向。学生们也在活动课中找到了自己的体育兴趣,他们不再满足体育课的体育活动,开始走进专业体育社团去更深入的学习体育专业知识。

2.有利于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

学校每学期的小型体育竞赛的开展使体育教师感到了压力。因为比赛成绩不但是对学生身体素质和活动能力的检验,也是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和态度的检验。课堂上,体育教师必须保证教学的有效性,还要注意学生的反馈,及时和学生交流。社团训练中也要求教师不断地钻研教材,总结思考,找到技术突破口。例如:阳光伙伴社团中两人三足比赛,要想获胜就得跑得快。怎样跑得快呢?解决技术问题(默契和跑的节奏)。怎样解决呢?听节奏先由踏步到小步,由小步到大步,再由走到跑地练习。这些是教材没有的,必须教师自己总结。在这个总结过程中,教师通过自己的思考,积累,会使自己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对教育教学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专业素质也会不断得到提高。

3.有利于校园文化的繁荣和体育习惯的促进

学校内开展多种多样体育社团活动,不但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又营造了一种健康向上的人文氛围和环境,并且将这种氛围辐射到了家庭和社会。我校12月的小型体育竞赛是跳绳,开幕式中跳绳社团的精彩演出,吸引了许多孩子的目光。学生们就利用一切时间练习跳绳,争取加入跳绳社团,除了课堂上,还有清晨的操场上,课间的楼道里,小区内„„学生的认真态度也吸引的家长,他们也十分关心孩子的锻炼效果,纷纷打电话来咨询,“跳多少个可以打破记录?什么时间比赛?跳绳有没有什么窍门?能否来观看比赛?现在,怕体育活动影响学习成绩,而阻止孩子参加体育运动的家长越来越少,要求并支持孩子加入体育体育社团的家长越来越多。

小小社团蕴含着大智慧,要把社团活动搞好,还需要我们不断开扩眼界,不断创新思维,不断探索未知。

参考文献:

运用“支架”激活写作教学的探索 篇6

[关键词]初中英语 写作教学 “支架”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33.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10051

写作一直是初中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通常是“投入多,成效差”。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教法。传统单一的训练模式耗费了教师大量的精力,同时也磨光了学生所有的兴趣,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为了走出写作教学困境,我尝试采用“支架”模式,借助搭建支架、剖析范文、合作学习等环节降低学生写作难度,让其在合理训练中掌握写作技巧,实现能力的培养。下文结合牛津英语8A Unit 6 Main Task“A snowstorm”浅谈如何运用“支架”模式展开写作教学。

本单元主要围绕北京遭遇暴风雪袭击的话题展开,主要讲述了Sandy在暴风雪中的所见所闻。Main Task的写作任务是让学生结合文本描述某一自然灾害。

一、搭建支架预习,缓解写作压力

在正式开展写作活动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尤其是对词汇、短语的预习。没有扎实的基础,不仅会影响欣赏范文,更会妨碍语言输出,导致信心不足,使得教学活动难以开展。所以,我们要充分准备,借助支架帮助学生缓解写作压力。

根据Main Task的设计,我们首先要带领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些相关词汇,像nearly,snowstorm,warning,signal,roll,remove等,这是最基础的部分。然后,朗读一些词汇:hear the noise of traffic,typhoon signal number,remove the snow,roll up trousers,nearly fall down,continue to fall around us 等。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以便到写作环节能灵活运用。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部分,学生要收集相关的信息和背景资料,为下面的活动做好知识储备。在这一环节,我采取导学和合作相结合的模式,让学生根据我的提示仿照例子“snowstorm:weather report,snowstorm warning,walk slowly,be trapped/covered/hurt/killed,remove the ice and snow,repair the broken houses...”在小組讨论中收集其他自然灾害的信息,像a fire,a typhoon,a rainstorm,a sandstorm,a flood,an earthquake等。

这样,学生就有了充足的知识储备,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就能自由发挥,有效克服表达困难,避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

二、分层剖析结构,理顺文章层次

很多学生在写作时头脑里没有整体的框架,有一句写一句,整篇文章七零八落,严重缺乏层次结构。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很有必要带领学生分析范文,以此帮助学生剖析结构,达到理顺层次、正确表达的目的。

这个环节至关重要,我们要精心设计课堂导入,为学生的思维活动做好铺垫。首先,我会向学生呈现一些雪灾图片,然后加上配乐,营造伤感的氛围,激发学生共鸣。在简短交流后,我就鼓励学生造句。有了之前的知识铺垫,学生的表现让人很满意。导入环节过后,学生对范文的欣赏跃跃欲试,我就快速进入正题,从文本第一部分Introduction讲起,相对应的是雪灾发生的时间、地点。接下来的两个部分就由学生自己剖析。为了帮助其分析,我借助提问进行引导:1.Where was Sandy?2.What did she do?3.What happened to her?学生在解决我的问题的同时就能归纳出其他两个部分的主题:During the snowstorm和After the snowstorm。然后再引导学生借鉴范文,品味其中好词好句,学习长难句式的生成,在语言输出时能自由发挥,给文章润色。

三、合作学习创作,创新展示成果

经过了前两个环节,到了学生写作前的最后一步——语言组织。写作是语言的输入,有了充足的语言储备,如何能优化输出呢?这就需要学生在动笔前不断地组织、修改,实现学以致用。

为了促进学生表达,我会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网络视频,像南方雪灾等,让学生思维活起来,达到热身的目的。几个视频过后,学生果然没让我失望,他们开始自由表达,语言运用超乎我的想象。于是,我就趁热打铁,组织小组讨论,让各小组以抽签的形式选择讨论话题,然后由组长将任务安排落实到每个人,比如两个学生负责Introduction,两个学生负责During the snowstorm,剩余学生负责After the snowstorm,总之要保证人人有事做。在这个环节学生表现得很积极,充分发挥,绞尽脑汁想好的表达,想让自己的小组表现得比别组好。等到学生都写得差不多了,我就让其进行展示,以此实现班级资源共享。在展示时为了加深学生记忆,增添趣味,我会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展示方式:可以是朗读,可以是书写,还可以表演出来。这时学生会很兴奋,整个教室充满了欢声笑语,让人觉得很有活力。

总之,“支架”模式的运用不仅能提高学生写作能力,鼓励其运用语言,还能激发其兴趣,增强其写作自信。教学时,我们要精心设计各个环节,吸取“支架”模式的精髓,落实到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

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与运用 篇7

一、自主阅读, 引导学生拓宽知识

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传授的知识是有限的, 其实, 我们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果能养成了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 就能积极主动地吸取知识, 不断丰富知识, 发展智力, 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教师应依据教材要求、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潜在的能力, 布置阅读任务,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课外资料, 加强阅读的目的性, 提高阅读的实效性。

二、问题设疑, 引导学生提高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它标志着科学的进步。”有疑问才能挖掘学生的内驱力, 才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才能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质疑、论疑、辩疑、在释疑中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学中我针对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教材内容的广度、深度, 在阅读中提出“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 使问题一个紧扣一个, 步步深入。如给出思考题:“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怎样?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为什么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应该怎样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种方法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逐步深入理解知识,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培养能力。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事例、成语、名言等, 注重捕捉国内国际重大时政热点、焦点、难点问题, 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战略举措与课本内容的结合点, 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如在讲授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这一内容时, 正遇上新疆的7·5事件, 我播放了新闻片段, 给出思考题: (1) 7·5事件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 (2) 应该如何防止这种悲剧的发生? (3)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做?这种方法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又能启发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巩固了知识,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情境创设, 引导学生激发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杨振宁博士也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 要形成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 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的情景, 以幽默生动的语言、精彩的故事、丰富细腻的情感开展趣味性教学, 使学生不但善学而且乐学。如在讲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内容时, 我先提出设问:“花明天的钱, 圆今天的梦”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消费观?再让学生把身边的事例讲出来。有个学生讲自己的爷爷生病时, 为了不让子女多花钱坚持不肯住院, 不久就去世了, 但他们家迫于农村的旧风俗办丧事花了一万多元, 还不如给爷爷治病用;有个学生讲他哥哥结婚时, 大操大办借了一大笔钱, 愁坏了父母;还有个学生讲了件趣事:他表兄很想买辆新跑车, 可他父亲不同意, 说他的车虽破了点, 但没小偷想偷, 比较安全。有一天表兄发现车子不见了, 兴冲冲地跑去告诉父亲, 心想这回新车买定了, 可他父亲告诉他是自己将破车送到修理店去修理了, 并批评他:“车破是破了点, 安全还是要注意的吧?”学生们在哈哈大笑中, 感悟到两代人有不同的消费观念。那么怎样的消费观才是正确的?在热烈的讨论中, 学生们自然得出了课本的结论:“消费要合理, 既不能抑制消费, 也不能铺张浪费, 要根据具体国情和家庭的承受能力 (即适度消费) 。”这样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

四、联系现实,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有一个心理特征, 喜欢听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情, 比较关心国家大事。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 在教学中结合时事热点、生活焦点, 把教材与社会生活相结合, 形成“小课堂、大社会”的教学模式。我在讲授高一“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一课的教学中结合中美贸易冲突以及我国当前频频遭遇反倾销等热点问题进行讲解, 这样的教学使学生觉得教材离现实很近, 离自己很近, 学习有用, 学习主动性自然就高。在教学实践中, 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公益活动、社会服务等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品质———社会责任感、协作意识、竞争意识、独创意识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等。如讲“债券与商业保险”一节时, 让学生模拟操作, 制订一份家庭投资理财计划。学生查资料, 走访银行、保险公司, 了解股票市场、外汇市场、房地产市场、集邮市场、文物古玩市场等, 找到了更多的投资理财手段, 制订的计划有一定的可行性, 有了一定的投资理财理念。这样, 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数学思想运用中的路径探索 篇8

一、高中学生数学想想的缺失原因

由于高中数学思维障碍产生的原因不尽相同, 作为主体的学生的思维习惯、方法也都有所区别, 所以, 高中数学思维障碍的表现各异, 具体的可以概括为:

1. 数学思维的肤浅性:

由于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 对一些数学概念或数学原理的发生、发展过程没有深刻的去理解, 一般的学生仅仅停留在表象的概括水平上, 不能脱离具体表象而形成抽象的概念, 自然也无法摆脱局部事实的片面性而把握事物的本质。由此而产生的后果。学生在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时, 往往只顺着事物的发展过程去思考问题, 注重由因到果的思维习惯, 不注重变换思维的方式, 缺乏沿着多方面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2. 数学思维的差异性:

由于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尽相同, 其思维方式也各有特点, 因此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数学问题的认识、感受也不会完全相同, 从而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偏颇。这样, 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 一方面不大注意挖掘所研究问题中的隐含条件, 抓不住问题中的确定条件, 影响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学生不知道用所学的数学概念、方法为依据进行分析推理, 对一些问题中的结论缺乏多角度的分析和判断, 缺乏对自我思维进程的调控, 从而造成障碍。

3. 数学思维定势的消极性:

由于高中学生已经有相当丰富的解题经验, 因此, 有些学生往往对自己的某些想法深信不疑, 很难使其放弃一些陈旧的解题经验, 思维陷入僵化状态, 不能根据新的问题的特点作出灵活的反应, 常常阻抑更合理有效的思维甚至造成歪曲的认识。

由此可见, 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形成, 不仅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而且也不利于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提高。所以,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注重突破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中学生数学思想困难的突破

1. 在高中数学起始教学中, 教师必须着重了解和掌握学

生的基础知识状况, 尤其在讲解新知识时, 要严格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照顾到学生认知水平的个性差异, 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 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 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了兴趣, 才能产生数学思维的兴奋灶, 也就是更大程度地预防学生思维障碍的产生。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的性, 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 因材施教, 分别给他们提出新的更高的奋斗目标, 使学生有一种“跳一跳, 就能摸到桃”的感觉, 提高学生学好高中数学的信心。每做完一题, 适时指出解决这类问题的要点, 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了课堂效率。

2. 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指导学生提高数学意识。

数学意识是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对自身行为的选择, 它既不是对基础知识的具体应用, 也不是对应用能力的评价, 数学意识是指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该做什么及怎么做, 至于做得好坏, 当属技能问题, 有时一些技能问题不是学生不懂, 而是不知怎么做才合理, 有的学生面对数学问题, 首先想到的是套那个公式, 模仿那道做过的题目求解, 对没见过或背景稍微陌生一点的题型便无从下手, 无法解决, 这是数学意识落后的表现。数学教学中, 在强调基础知识的准确性、规范性、熟练程度的同时, 我们应该加强数学意识教学, 指导学生以意识带动双基, 将数学意识渗透到具体问题之中。

3. 诱导学生暴露其原有的思维框架, 消除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我们不仅仅是传授数学知识,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应是我们的教学活动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而诱导学生暴露其原有的思维框架, 包括结论、例证、推论等对于突破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了“函数的奇偶性”后, 学生在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时常忽视定义域问题, 为此我们可设计如下问题:判断函数在区间[2―6, 2a]上的奇偶性。不少学生由f (―x) =―f (x) 立即得到f (x) 为奇函数。教师设问: (1) 区间[2―6, 2a]有什么意义? (2) y=x2一定是偶函数吗?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学生意识到函数只有在a=2或a=1即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时才是奇函数。

使学生暴露观点的方法很多。例如, 教师可以与学生谈心的方法, 可以用精心设计的诊断性题目, 事先了解学生可能产生的错误想法, 要运用延迟评价的原则, 即待所有学生的观点充分暴露后, 再提出矛盾, 以免暴露不完全, 解决不彻底。有时也可以设置疑难, 展开讨论, 疑难问题引人深思, 选择学生不易理解的概念, 不能正确运用的知识或容易混淆的问题让学生讨论, 从错误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这样学生的印象特别深刻。而且通过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 能消除消极的思维定势在解题中的影响。

运用探索 篇9

一、教材浅析与课前准备

中职物理新教材在难度和篇幅方面都作了适量的降低与删减, 其中“电容器”一节的示教图 (如图1) 也较简洁与直观, 但笔者认为这仅是电容器充、放电的原理图, 并非能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验演示图, 这对中职类学生的学习是有一定难度的, 为此, 笔者将其原理图改成实验演示图 (图2) , 教学设计上以实验印证结论, 再让学生动手实践来完成教学任务, 设计用发光二极管是为了延长学生观察电容器充、放电的时间, 并考虑到便于教学而使用小型层叠电池.

二、用实验探索法展开课堂教学

1.直观认识各种元器件的实物与特征:将一些常见的电容器、电阻、发光二极管给学生观看, 让学生了解其外形、结构、标称值.

2.简单介绍元器件在电路中的作用、符号.一般学生在小学阶段都有用干电池能使小灯泡发光的知识, 在课堂上, 笔者先用9 V层叠电池与发光二极管 (用2K电阻串联作限流) 作正、反向连接通电演示, 以验证二极管 (LED) 的发光原理, 使学生了解灯泡与二极管的发光原理之不同, 其实这也已印证了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而且这一演示已充分使学生的专注力集中了起来, 从而产生继续探究的好奇心.

3.实验对比与归纳结论

主要通过演示不同容量的电容器在同一电源条件下的充、放电的时间, 从而直接推导和归纳出电容的定义式 (C=Q/U) .

(1) 充电:将S1接通电容器C1 (220μF) 触点1, S2接通3, D1发光 (约2秒) , 这说明:充电电流正向流过D1.测量电压 (C1的电势差) :将电源开关S2拨空, 让学生用数字电压表测量C1两端电势差 (电压) , 示数为9 V.

归纳:这显示了电容器两极保存了电荷, 两极板间有电场存在, 充电过程中由电源获得的电能储存在电场中, 这称为电场能.

(2) 放电:将电源开关S2接通4, D2发光 (时间较长) , 说明正电荷经D2流向C1的负极板与负电荷中和, 再测C1的电压为零.

归纳:放电后, 两极板间不再存在电场, 电场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主要是光能) .可见电容器可储存电能.

(3) 对比演示:对C2 (470 μF) 进行一次充、放电演示 (提示学生观察D1、D2的发光时间与第一次对C1实验时进行比较, 明显发现这次的充、放电时间要长得多) .让学生领会在相同电源电压的条件下, 容量越大的电容器, 其储存电荷的量值就越大, 从而得出了电容的定义式C=Q/U.到此, 笔者发现这样做, 比任何形式的公式推导来得更直接, 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三、阅读教材与堂上练习

让学生自行阅读教材中有关电容的定义, 对比电容器实物的标称值, 理解额定电压的概念, 然后再辅导学生做堂上练习题.这环节, 因学生前面已印证了定义式 (C=Q/U) , 教师只要稍加分析, 学生也就很快掌握了相关问题的解答了.

四、课后扩展

对这一环节, 除了让学生练习课后习题外, 笔者还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学生进行了以下实验的制作:

1.利用本课实验示教板的原理, 让学生对课后“做一做”的制作图进行改进 (用LED发光管代替小灯泡) , 设计出新的电路图.

2.帮助学生进行器材准备:集体购买单面复铜板FeCl3、电容、电阻、发光二极管、9 V电池、双掷钮子开关, 35 W电烙铁和焊锡丝 (自备) , 集体购买主要是为量大价优.当然, 也应教会学生自购零件的检测方法, 如购发光管时换用指针式万用表的不同R挡检测其发光情况, 应以R×1k挡使之发光为较好 (耗电小) .平时鼓励电子类专业的学生自行购买元器件对其自学能力与兴趣是一种培养, 也是拓展学生自身专业能力的一种途径.

3.制作电路板:与学生共同筛选一种最好的设计方案, 将其设计成制作电板图 (5 cm×4 cm) , 将复铜板锯或单块 (5 cm×4 cm) , 用蜡纸印刷法印上线路图, 在学校的台钻教学生钻孔 (Υ0.8 mm) , 描上快干漆 (也可用单面胶粘贴) , 放入稍加热的FeCl3溶液 (浓度约30%) 中腐蚀, 约60分钟后取出清洗并抹干, 用砂布打磨后涂上松香酒精溶液 (松香约30%) 后, 一块防氧化和易焊接的电路板就制作成功了, 中职学生学会此法对其今后的专业实验是非常有帮助的.

4.组装与焊接:教学生按电路图插上元件 (注意电解电容和二极管的极性) , 经压脚、焊接、剪线后, 就可通电试验了.

5.评比鼓励:对学生的作品对其工艺、焊接质量进行评比与小结, 肯定参与动手实践的学生, 奖励制作质量好的学生, 使其感受学习成功的激励.

运用探索 篇10

关键词:幼儿教育,彩绘,内容选择

在日常教育中,幼儿彩绘活动的内容主要来自于幼儿的平时生活,对于幼儿而言,彩绘活动就是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及探索过程。彩绘活动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创造力,发展幼儿的实践探索能力。

一、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幼儿对彩绘制作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由于客观事物同人物的本性情绪相适应而吸引人造成的,表现为对某种事物、某项活动的情绪倾向。这充分说明幼儿有了兴趣,学习活动对幼儿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是愉快的体验,就会越学越想学,有兴趣的学习当然会事半功倍。

幼儿园彩绘活动的对象是幼儿,为了让幼儿更容易地接受彩绘活动的学习,根据幼儿思想单纯、幼稚、富于想象、好奇等心理,可进行多种形式的教育。

1. 直观法:

通过多媒体———录像、图片、流程图等的欣赏,激发、引导幼儿感知蕴藏其中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得到科学知识,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如:彩绘《小蝌蚪》活动,此次操作比较简单,于是我采用直观法,让幼儿明确今天我们做的活动内容是小蝌蚪,并先请幼儿观察小蝌蚪的样子,说说小蝌蚪的头是什么形状的,用什么来完成,然后让幼儿自由地想象,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发现原来这个可以用手指头来完成,非常简便。又如彩绘活动《小小手》,大部分幼儿对于自己的小手都是非常熟悉的,于是我找了一些各种各样手的造型的图片,让幼儿观看、比较和分析,知道各种手势不同的图片。正是有了前面充分的准备,才有了后来幼儿在印画中有各种不一样的造型。

2. 创编故事法:

利用故事创设情境,也能感染幼儿,激发幼儿的兴趣。如在《我的家》活动中,我首先以一个流浪的小兔的身份讲述了自己没有家,没有住的地方故事来引起幼儿的兴趣,接着让幼儿想一想:我们可以帮助小兔做些什么呢?幼儿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开动脑筋,发挥想象,有的说把小兔接到自己家里来,有的说帮它造一个家,有的说我们画一个美丽的家送给它……于是我出示了装饰好我的家的成品,幼儿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了出来,思维活跃了起来,连平时胆小的、动手能力弱的幼儿也能主动参与其中。

3. 自主探索法:

幼儿彩绘教育应该是引导幼儿通过探究、发现和获得知识的过程,也就是说,幼儿的知识经验不再是教师直接告诉和传授给幼儿的,而是幼儿自己获得的。儿童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者,教师的作用不再是用范例或操作实验向幼儿分步讲解或示范,而是支持、启发和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和制作。如大班彩绘活动《美丽的手帕》,我们给幼儿提供了一张正方形的白纸、棉签、颜料等,让他们在观察成品的基础上,自主选择适宜的材料,从而激发幼儿对彩绘活动的兴趣。

二、让幼儿在玩中探索科学奥秘的过程和方法

杜威说过,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儿童的本能冲动,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人类认识活动必不可少的主观前提,是探究和学习的原动力、内驱力。它不仅能提高认识活动的积极性,还能使认识活动成为快乐的事。幼儿的认识活动更是受到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的直接驱使和控制,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使幼儿的认识活动得以维持和获得成功的首要前提。如彩绘活动《好吃的冷饮》,我在一张三角形的纸上用颜料涂上好看的颜色,然后把三角形的两条边贴起来,变成一个立体的圆锥形,再用皱纹纸团成一个小球的形状,我让幼儿猜一猜这两个可以变成什么东西,幼儿纷纷说了自己的想法,然后我把团好的小球放在圆锥形里面,变成了一个立体的冰激凌的形状,原来根本不相关的两个东西,放在一起就变成了大家都喜欢的冰激凌,惊讶与不可思议吸引了孩子们,于是他们迫不及待地参与到亲自试验中。

三、注重活动内容的选择

彩绘活动就是幼儿美术活动的一种形式,也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开展丰富的彩绘内容,小班的幼儿喜欢那些颜色鲜艳的色彩,所以我们制定的计划中,都是一些操作简单并且色彩艳丽的图画,如:小小手、桃花开了、美丽的手帕等;在操作手法上我们也是多样化的,如:用手印画、用手指点画、用棉签添画……而且会根据季节的变化来制定符合季节特征的操作内容,如:迎春花、小蝌蚪、夏天的水果等,小朋友在彩绘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认识了基本的颜色、图形、线条,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想象力提高了。又如在彩绘活动———手指点画《迎春花》中,李子涵在用的时候,愉快地说:“春天到了,迎春花开了。”朱天翔大声地说:“我的迎春花开的真漂亮呀!”王梓谦说:“春天来了……”幼儿不仅在语言方面得到了发展,而且在彩绘活动中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动手操作的能力也逐步增强,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得到提高。

新《纲要》指出:能初步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艺术活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与体验,乐于与同伴一起娱乐、表演、创作。

运用新观念,探索教学新特色 篇11

[关键词]新教材 角色转变 实验探究 探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30070

一、研究新教材,明确教学方向

初中化学新教材以多角度、多层次的形式把基础化学知识与技能展现出来,目的是使学生能真切地体验到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内容是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材的每个章节中都大量运用了形象生动的图片,为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认知提供了素材,也让学生能更直观地了解化学知识,让学生对化学产生亲近感。教材内容增设了一些小栏目,如“你已经知道什么”“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和“拓展视野”等,先从生活中的实例导入,引出本课探究的问题,然后通过探究性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最后学生之间交流讨论,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并找到规律。这样的教学既贴近生活,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非常注重让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出发认知事物,让学生用化学科学的基本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这样学生才能感悟到化学学习对于生活和生产实际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学生认识了身边常见的物质空气和水;知道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制法;了解了溶解现象和溶液的酸碱性;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如物质的微观构成等;初步掌握了最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够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教材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是尽可能选择那些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同时又是学生感兴趣并能理解的知识内容,让学生进行学习。例如,空气是生活中最重要的物质,但却看不见、摸不着。在空气的教学中,可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捕捉”空气,进而探究空气的成分,了解本地空气的污染情况、空气污染的来源以及如何防治空气污染等知识,这样通过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空气”,把化学教育和环境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实现角色转变,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育理论强调教师的领导作用,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围绕着书本和教师,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这种模式否定了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使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变得疏远,不利于知识的传授和掌握。新教材提倡“以人为本”,那么相应的要求教师实现角色转变,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教师坦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都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给予表扬和鼓励,而不是盯着每个学生的缺点进行批评。课堂上要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要鼓励学生发表与老师不同的见解,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也应该给予鼓励和肯定。只有把爱心和信心送给学生,学生才能化被动为主动,才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如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激发学生探讨气体实验室制法的思路,然后归纳总结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榜样,如在学习碳酸钠性质时,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化学家侯德榜的制碱历史,以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真正成为学生的激发者和引路人。

三、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教材的亮点是探究性学习。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为接受式学习,这种方式最大的缺点是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而探究性学习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对于现在的初三学生而言,要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提问、假设、实验、观察、交流、讨论等探究活动,教师在此过程中只起点拨引导作用。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因此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尤为重要。教师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好教学过程,给学生提供一系列可行的自主探究活动。

例如,在《中和反应》这一课中,“如何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溶液发生了反应”是本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先给学生们演示了一些酸与碱的反应,有些有明显的现象,有些没有,从而引导学生质疑:无明显现象的实验中物质间是否发生了反应呢?再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来设计实验进行证明。然后,让学生通过四人小组合作,自己去探索,自己去研究。讨论结束后,学生提出可以采用酸碱指示剂测反应前后pH的变化或测量温度的变化等方法来进行验证。我再让学生设计具体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比较几种不同方法的优缺点。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环境的创设,要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唤起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意学习,比如羧基、醛基、酯基等,要想正确地书写出符合

要求的反应方程式,必须掌握这些官能团的性质。否则就会造成酯基能加成,醛基也能酯化的严重错误。

总之,有机反应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恰恰说明了有机化学教学中的问题所在,如何在教学中将这些问题讲清讲透,减少学生犯错的几率,是每个化学教师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二、对策

1.规范书写习惯,做到谨慎下笔,书写有思考,写后有检查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可见,好习惯对人的影响之大。有机化学的学习同样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有机化学式中碳原子、氢原子数目的多少、有机反应方程式中的小分子、有机反应条件、配平等都与学生的书写习惯紧密相关。要想少出错、不出错,必须在平时的书写练习中多注意、严要求,做到下笔谨慎,边写边思考,写后必检查。久而久之,就能将这些行为转变成方程式书写中必要的步骤,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率也会在良好的行为习惯下快速提高。

2.典型易错的有机反应要加强学习,多次巩固,强化记忆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是有规律的,并且先快后慢。在遗忘之前,及时复习巩固,可以提高知识的保持效果,并转化为学生的长时记忆永久储存在大脑中。比如,将C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这一有机反应,教师通过新课重点强调,课后及时练习,下节课课前再复习提问,使学生将这易错知识点牢牢地掌握。实践证明对所学习、记忆的内容达到了初步掌握的程度后,如果再用原来所花时间的一半去巩固强化,使学习程度达到150%,将会使记忆得到强化。事实告诉我们,只要反复地、不间断地练习、实践,必定会熟能生巧。

3.要理解官能团特征反应的反应原理,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学生的习得知识不是片面孤立的,应引导学生自主迁移,善于发现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样就可以举一反三,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提高学习的效率。有机化学的学习其实是官能团性质的学习。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官能团的特征反应尤为重要。比如,加成反应的机理就是双键断裂,在断键的碳原子上各加成上相应的原子或基团,并将这一特点应用到不饱和键的反应上,如碳碳三键或者醛基(羰基)的加成。

4.减少机械学习,减轻学生记忆负担,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机械学习是一种单纯依靠记忆不去理解其复杂内因和主题推论的学习方法,平时多称为死记硬背。在教学中曾遇到学生像背诵语文课文一样大声地背诵有机化学方程式,实在令人哭笑不得。比如加聚反应,背会了乙烯的加聚,遇到丙烯时又写不出来了。于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我给学生总结了书写加聚反应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双键断,两边伸,写个括号,加个n。”然后再进行解释。从此,学生遇到加聚反应就能灵活应变,即使遇到陌生的物质加聚也不再惧怕。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减少无意义的机械学习,善于总结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5.选取典型,展台投影,辅助纠错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教学中利用多样化的感官刺激物可以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集中于教学重点内容。学生书写的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如果总是由教师批改标注对错,学生会习以为常,不会引起学生的重视;但如果将学生书写中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借助于教学媒体或展台投影,让全体学生一起发现错误,纠正错误,效果将大不一样。比如,缩聚反应小分子的遗漏、结构简式书写不规范等这些错误,经过投影,将典型错误放大,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感观,加深学生对重点内容的学习印象,学生再次书写时错误率就会明显减少。

6.开展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比赛活动,提升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网络上有这样一则有关鸡蛋与人生的哲学:鸡蛋在外力的作用下被打碎,走向的是永远的毁灭;在内力的作用下被打破,迎来的是成长的生命。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将内力表述为内驱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渴望由学习成就赢得相应的地位,而教师在适当的时机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就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如开展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比赛活动,让学生在比赛中挖掘潜力,展现自我,同时在比赛的准备活动中提升学生的书写兴趣、规范书写习惯,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比赛就有竞争,将比赛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的稳定动力,学生即可在自我提高内驱力的作用下快乐学习。

总之,有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看似繁杂琐碎,实则需要技巧。首先,教师在有机化学教学中要对方程式的书写给予足够的重视,且有预见性,能预知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在新课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强调,在作业中强化训练,在错误出现时个别辅导,对典型错误、出现频率较高的错误进行呈现点评,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认识。只有做到这些,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率才能大幅度提高,有机化学的教学才会更有效。

[ 参 考 文 献 ]

[1]林丰勋.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2]陈玉乔.化学教学中预设“认知冲突”的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4):17-19.

微课嵌入习作课程运用的策略探索 篇1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微课已进驻小学语文的各种课型中, 习作教学也因为“微课”收获了更好的效果。

微课, 顾名思义, 就是微小精悍的课堂讲解, 通常和“翻转课堂”的教学理论相融合, 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写作本是学生不太喜欢的课堂内容, 小学生还不能把积累的素材有效迁移到作文写作中, 写作课上总感觉无话可说, 经常是东拼西凑, 应付了事。这种状态下的习作课, 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利用“微课”, 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分析素材蕴含的道理, 多角度思考立意点, 拓展写作思维, 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真正意义上实现写作能力的提高。

一、微课解读话题, 激发写作欲望

写作是每个主题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到这个环节, 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篇限定字数的作文。学生的排斥心理导致每一节习作课都没有良好的效果;学生所选材料又老又旧, 有的被用过多次;学生没有写作的欲望, 作文大多是凑字数。利用微课解读话题, 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对生动可感的微课有着较强的兴趣, 微课可以恰当切换镜头, 集合更多音频和视频, 符合小学生的好动心理。

如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园地一, 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走, 我们去春游”, 老师利用微课视频把镜头投向教室以外的地方, 清清的河水, 刚刚泛绿的小草, 随风摆动的柳枝, 穿越柳枝的燕子, 柔柔的春风, 细细的春雨等, 学生在观看视频时兴趣盎然, 面对春光, 学生当然想飞到野外, 与大自然来个亲密接触。微课视频最后定格在“春游”二字上, 学生便开始讨论计划, 以小组为单位, 制定出细则, 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讨论中, 口语交际的内容在微课的引导下, 顺利完成。习作的主题是“描写校园景色”, 老师提前录制了校园视频, 适当剪辑展示给学生, 在屏幕上看到很多学生平时不太注意的地方, 学生惊讶于校园的美, 当然也就产生了动手写一写的欲望。

利用微课辅助可以为习作课堂增添活力, 老师稍作技法指导, 学生就可以主动完成一篇佳作。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 学生在写作课堂上就不会无话可说。

二、微课补充材料, 丰富写作素材

写作训练首先要积累足够的素材, 小学生还没有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 不能将身边发生的事情写到纸面上。微课可以利用网络便利, 为学生补充更多的写作素材, 使学生写作的内容更加精彩。微课采集的视点, 可以拓展学生的组材方向。微课在写作教学中也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如讨论类、启发类和实验类等。采用最多的是讨论类, 根据教材语文园地给的主题,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在口语练习的基础上进行习作训练。

如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园地二, 口语交际的主题是“以诚待人”。老师利用微课播放了一段动漫视频:一个小男孩从书包里掏出一包零食, 吃完以后无视身边的垃圾桶, 直接丢到地上。一个小女孩经过他的身边, 走过去之后又转身回来, 弯腰拾起地上的包装袋, 送到不远的垃圾桶里, 对着小男孩微笑着。此时视频打出一个对话圈:“文明就是帮垃圾找到家。”学生看得非常认真, 心灵也受到感触。老师适时提出讨论话题:文明还是什么呢?遇到不文明现象, 你怎样用诚心帮助他人呢?有的学生想到了电视上的公益广告:文明是一张纸的厚度, 文明是一秒钟的等候……学生很快把身边遇到的事迁移到课堂讨论中, 明确文明举止、以诚待人的意义。

学生因为受到微课动漫的启发, 在讨论中把真实的情感抒发出来, 由此筛选素材, 写出“说说心里话”的文章, 习作训练变得简单顺利。

三、微课讲解角度, 拓展写作思维

作文写作重在立意, 不走寻常路才能有新意, 才可以赢得读者的认可。学生多角度思考, 才能有遍地开花的效果。老师单一讲解式微课录制, 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是容易禁锢学生的思维。有的习作话题, 老师设计得太详细, 如以“大自然的启示”为话题进行写作时, 老师提示:“水滴石穿, 教给我们要坚持不懈;成熟的稻谷, 告示我们要谦虚;蚂蚁搬食, 启示我们要团结……”根据你自己的发现, 写一篇文章。结果学生交上的作文, 写的都是老师提示的这三种现象, 直接忽略后面的省略号的内容。这就是思维定势的结果, 由此可见, 老师不必给予太多的讲解, 微课录制要以“启发性”为主, 从不同角度解读写作的题目, 调动学生的思维, 生动灵活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广度。

如四年级上语文园地四的习作, 主题是一张老照片, 教材提示的材料比较详细, 是1937年8月28, 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站的情境。老师在录制微课时, 运用红色箭头, 随时移动圈出学生应该观察到的点, 提醒学生予以注意。中心点是正在哭的孩子, 然后随着红色箭头的移动老师给予提示:这个小孩子为什么哭?他的爸爸妈妈去哪里了?当时发生了什么事?这个孩子以后怎么办?学生根据历史课本所学内容, 了解照片事件发生的背景, 进行合理想象, 把观察的结果写出来。每个学生的思维不同, 对图片关注的点也不同, 所写出的内容就不一样。只要学生能够给出合理的想象, 描写生动, 表达出真实的感情, 就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开放性的问题, 也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老师在录制微课时, 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写出更新颖的主题文章。

四、微课展示习作, 促进交流评价

微课视频都是提前录制, 用在写作指导上, 可以更加全面。老师提前录制微课时, 可以根据学习园地的主题要求, 录制例文习作在课堂上展示, 让学生进行赏析解读。学生要明确例文中体现的写作技巧, 对文章表现力的辅助作用。学生分析之后, 微课视频要给出更加全面的总结, 指导学生继续写作。如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 习作与口语交际是一个主题:讨论乡村生活的乐趣。老师在微课制作时, 搜集了很多描写乡村生活的片段, 用田园风光的图片作背景, 让学生迅速沉入赏析的氛围。

如“外婆家门前是一块菜园, 越过菜园便是一望无际的田野, 放眼出去是满眼的绿。一畦韭菜绿油油的, 早上总有露珠在叶子上对着我眨眼睛。远处的玉米整齐地做着早操, 刚刚长出的红缨缨像是围在腰间的纱巾, 随风飘扬, 美极了”。老师引导学生赏析时, 重点落在修辞手法的利用上, 体会比喻、拟人的表达效果。“露珠眨眼睛”“玉米做早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田园景色的美, 表达了作者对田园景色的喜爱之情。老师引导学生在写作时也要用上一些修辞手法, 从而增加文章的灵动性。

作文讲评是微课录制的重点, 老师在作文讲评课上要对上一次作文做详细点评, 归纳出问题所在, 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作文中有所注意和提高。老师直接把学生的作文展示出来, 优秀的作文是对学生的鼓励, 有缺点的作文也可以引起学生的反思。学生在观看微课时, 不时能找到自己作文的段落, 有效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对优秀的学生, 老师在制作的时候, 可以让学生的名字以动态的形式飘过, 不吝惜对学生的表扬。学生对身边同伴的作文评价也更用心, 轻松达成讲评课的目标。

结语

总之, 微课在习作课堂上的利用可以选择多种角度, 或启示学生运用多种角度立意;或为学生补充材料, 拓展学生选材的广度;或为学生归纳讲评要点, 帮助学生积累写作技巧。微课, 更加生动形象地多角度展示了习作课, 有利于学生口语表达训练和书面表达评析, 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罗莎.语文作文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 (08) .

上一篇:考场作文如何出彩下一篇:解放思想与思想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