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索式教学运用(通用11篇)
自主探索式教学运用 篇1
一、课题提出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研究表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于激活学生内在动力, 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发展他们的创造思维, 实现人人充分和谐发展的目的。
1.自主探索式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
多年来, 数学教学不重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培养。课堂上老师、学生一问一答打网球式的教学模式, 费时且枯燥, 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发展受到限制, 因此要提高教学效率, 必须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自主探索式教学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学习不同的数学, 要促进所有学生全面发展。自主探索式教学强调让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数学,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课堂, 得到不同的收获, 发展自己的潜能, 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领域得到的发展。增强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有利于学生从实践中领悟学习数学的方法, 培养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态度。从而在知识技能与发展性领域获得双丰收, 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发展。
二、实验的目标
1.自主探索目标。含明确目标、质疑问难、主动探求与讨论、总结等环节, 以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的形成。
2.求异性目标。这是自主探索式教学的终极目标与归宿。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性、发散性思维为目的, 通过学生自主交流、讨论, 不断发掘学习潜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和掌握方法, 不断跨越自己,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3.构建自主探索式的教学模式;探索自主探索式的教学规律;探寻自主探索式的教学策略。
三、研究内容
1.研究和形成小学数学自主探索式教学的基本操作模式
模式分为“诱发、探索、实践、评价、质疑”五步, 在这一教学模式中, 教师的“导”主要体现在复习诱导、精巧点拔、评价质疑三方面;学生的“主体”主要体现在目标引导、探究内化 (教学中心环节) 、实践互动三方面。由于它符合学生知识的建构过程, 遵循了学生认知和教师的教学规律, 承认和确立了学生主体地位, 因此它具有非常强的操作性, 而且体现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教学思想。灵活处理了因材施教和面向全体的关系, 现代教学思想得到体现。
2.具体研究:
⑴学生学习过程中质疑问难、主动探求的指导策略研究。
⑵学生自主探索的类型、学习方式的研究。
⑶学生自我评价的方式、策略研究。
⑷自主探索式教学效果的评价研究。
四、研究主要步骤
第一步: (2011.9——2011.12) 理论学习, 选择实验班级, 开展调查摸底工作, 写出调查报告, 制定实施方案。
第二步: (2012.1——2014.7) 进行教学实验, 交流实验体会, 写出实验小结。
第三步:归纳整理, 分析实验数据, 畅谈实验体会, 将研究成果归纳整理成册, 写出总结报告。
五、研究方法
1.个案分析法。重视对自主探索中学生质疑问难案例及典型学生学习状态的跟踪分析, 从中寻找研究进展的突破口。
2.实验总结法。认真撰写实验阶段性的小结, 科学地总结实验阶段的得失与体会, 不断调整实验步伐, 最后完成研究《总结报告》。
3.调查法。通过问卷、听课等形式调查分析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制定出相应的策略措施, 达到改进的目的。
4.比较法。实验过程中, 注意选定各自的对照班, 并要求对实验前后进行的检测情况及时分析比较, 及时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六、实验成果
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 实验研究工作进展顺利, 实验初见成效。
(一) 学生的素质、能力得到了提高
胡淑娟老师在实验中的体会是, 在自主探究式学习中, 学学生生学学习习的的积积极极主主动动性性高高, , 能能运运用用多多种种方方法法探探索索新新知知, , 学学生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发散求异、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养成了良好学习习惯。刘红英老师认为自主探索式学习体现了以教师灵活多样性的教为主导, 以学生自主探究性地学为主体,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生本主义教学理念, 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 教师业务素养得到提高
实验中不但学生的素质、能力提高了, 教师的教学业务素养也得到了提高。其中2人在省竞赛中获一等奖, 3人在市优质课竞赛中获一等奖, 1人被评为江西省省级骨干教师。
(三) 初步成果。
三年来, 在市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的指导下, 我们严格按照实验——总结——再实验——再总结的方式, 有条不紊地推进实验, 实验中各位实验教师共撰写了20余篇实验论文, 其中12篇在省级刊物发表或获奖。罗国华撰写的《认识方向》在《江西教育》发表,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获省论文评比中一等奖, 2012年被评为江西省省级骨干教师。周宏标老师参加2013年省、市优质课赛均获一等奖。胡淑娟老师参加2013年市优质课竞赛获一等奖。
七、几点认识
1.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的教学过程这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工程, 在教学过程中各环节、各要素之间要紧密联系, 不能单一地强调哪一环节、哪一要素重要性。只有各环节、各要素之间得到优化组合, 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佳化, 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2.关于结构模式, 只能作为课堂的一个基本程序, 在课堂教学中, 不能拘泥于某一固定不变的程式, 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不同, 对模式中的各环节进行灵活地删调、增补。
3.实验必须始终坚持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 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 “以生为本”, 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快乐成长, 和谐发展的教学环境, 为学生充分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
本实验, 我们做的只是实践中的一些探索,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之际, 如何更有效和全面地“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 有待于我们在教学中进一步探索, 我们期待与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
自主探索式教学运用 篇2
揭东县锡场中学 林少佳
我的教学风格:
打破程式化,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
打破程式化的美术课堂教学,主要是因为一直以来,美术鉴赏课或者美术理论课的上课形式基本都是老师根据课材内容老师进行讲解介绍,其中鉴赏课,主要依据课材的图片内容来进行教学,说实在的,本人一直在思考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鉴赏课大多是任课老师讲解介绍。但是,对于作品的鉴赏,一万个人有一万种感受,甚至更多,而作为老师的课堂教学,只能是讲讲自己的感受,而老师的讲解是建立在本身的学识、修养、性格、阅历上以及自己的切入角度的,有自己的个人特点,这容易被学生误会为标准答案,这其实有悖于审美的初衷。另一方面是因为鉴赏书里面全是图片,学生很难看到原作品或亲临其景,这本身就很难激发人们对艺术作品感觉,更何况这些图片又很模糊,根本就没办法看清,这从何谈起对作品产生感受产生共鸣呢?说老实话,作为老师我自己看了里面很多作品都没感觉呢。为了教学自能查阅相关作品的文字介绍的通过有效创设情境、环境、氛围、或实验条件让学生参亲自与活动,亲身经历、亲自实验、切身体验、自己总结,从中获得对知识的第一手经验的过程。研究的意义:通过体验能使学习者完完全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学习者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一味地单方面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利用那些可视、可听、可感的教学媒体努力为学生做好体验开始前的准备工作,让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
体验式学习是指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这一过程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最终有效地完成。教学中所指的体验是指教师以课堂为舞台、以任何可用感官接触的媒质为道具,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造出有价值的活动体验,让学生有所感受,留下难忘印象的活动,从而获得经验。不难看出,传统的讲授式学习对学生来说都是外在的,而体验式学习却像生活中其他任何一种体验一样,是内在的,是个人在身体、情绪、知识上参与的所得。体验式学习能给学习者带来新的感觉、新的刺激,从而加深学习者的记忆和理解。
所谓听过不如看过、看过不如做过,让学生在自己做、自己体验和感受的过程中获得第一手经验。体验式教学在美术课中的运用要根据教学的知识点有目的、有计划、恰如其分的巧妙设计、合理利用资源,让学生在创设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主动学习获得经验,让美术课更加生动活泼。通过体验能使学习者完完全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学习者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一味地单方 面地传授知识,通过体验式教学完全让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研究方式:课堂教学
研究过程: 传统的美术课教学不管是鉴赏课还是绘画实践课,老师的教学更多的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介绍学生接受。或者就是让学生自己上网查找资料,这就是所谓主动性学习了。但是我认为,这种让学生上网查找资料的学习方式得到的终究还是别人的二手经验,因为网络上的资料也只不过人家总结出来的知识经验。这样学生很难获得自己的第一手资料,从而得到深刻的理解,形成自己的经验体系和知识体系。美术课的体验式教学方法要求老师根据所要教学内容设计恰如其分的情境、环境、氛围、或实验条件让学生参亲自与活动,亲身经历、亲自实验、切身体验、自己总结,从中获得第一手经验的过程。这需要教育者在美术课教学中合理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
一、合理设计实验 让抽象的美术知识在具体实验中得到直观体悟,让学生自己获得第一手知识经验。体验式教学是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学习。在传统上,教师是教学的中心,学生只需专心听讲,认真记笔记即可。而体验式学习则要求学习者发挥主动精神,对自己的学习负主要责任,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体验式学习强调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没有参与活动过程,就不能产生任何体验,更谈不上学习过程的完成。而美术课的教学很多术语或作品都是比较抽象和生涩的,学生很难一下子理解或感悟得到的。比如色彩的冷暖性质,很多学生弄不清楚色彩的冷暖感觉,而教师一般都会告诉学生说:这是由于我们看到红、橙等色彩时会联想到太阳、火焰等高温高热物质,所以产生暖热的感觉,而看到蓝色绿色等色彩时会联想到冰川、湖海等低温冰冷的物质,从而产生寒冷的感觉。这么教学是没错,但学生很难较好地体会到色彩的这种冷暖感觉的存在。所以我在教学色彩冷暖感觉时我设计了让学生亲身体验色彩带给人的这种冷暖的感觉。首先我用两个玻璃杯,一个装着橙色的冷水,另一个装着蓝色的温水,让学生观看两杯水并判断哪杯水的温度高。结果,同学们都认为橙色水温度较高,蓝色水温度较低。此时我让同学上来用手试试哪杯水的温度高。同学会惊奇的发现原来蓝色水的温度才是高的,这时候同学会惊讶于为什么凭视觉判断会产生这种失误,这就引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时候我通过播放大海、冰川、湖泊、阳光、沙漠、火焰等幻灯片给同学看。让学生说出哪些照片给他冰凉的感觉哪些照片给他温热的感觉?这时学生都回答说:阳光、沙漠、火焰有温热感,而大海、冰川、湖泊给他们冰凉感。我又让学生总结这些自然界图片的色彩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得出的结论是:大海、湖泊、冰川呈现的基本都是蓝、绿等 色,阳光、沙漠、火焰呈现的基本都是红、橙等色。这时候我才告诉学生说:色彩本身没有温度差,只是由于我们的生活经历让我们积累了某些经验,当我们看到蓝色绿色等色彩时会潜意识的联想到低温寒冷的物质,错觉这些色彩有寒冷感。当看到红色橙色等色彩时会联想到高温高热的物质,错觉这些色彩有温热感,这样学生就能通过实验来获得体验。这时我打开了教室的红、橙色光管(我把教室里六条光管中三条包上了红色、橙色彩纸,三条包上了蓝色、绿色彩纸),学生都说感觉到温暖了,过一会我又打开了蓝、绿灯光,学生又能感受到凉爽的感觉了。通过这样三个层面的实际体验,学生已能够深刻体验到色彩的冷暖性质了。抽象的知识通过实际的实验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了具体的经验。
体验式教学的特点是“少说多做”,因为我们过去听别人的“二手经验”和“二手知识”都太多,更多的理论对学生来说已经没有太大的作用。只有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更多的让受教育者亲身参与的主题活动,才会让受教育者得到收获。因为领悟力不是老师教给的,而是自己从亲身经验中体会出来的。我们的身体是极有智慧的,当一些经验通过我们的身体发生作用之后,它就开始在身体里储存起来,并在需要的时候为我们所用。所以我认为美术课的教学有时候一些术语很抽象,假如让学生慢慢领悟和体会需要花大量时间,有些学生还很难体会的到。老师完全可以通过有目的性的设计一些实验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体验形成个人经验,从而加快学习进度和提高学习质量。
二、综合利用、横向联系化抽象为直观 利用其它学科知识来解决抽象的美术学科知识点,实现寓教于乐。这就是根据教学需要,合理运用其它学科的知识巧妙地来解决美术科目中抽象枯燥难懂的知识点,而寓教于乐一直是教育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试图攻克的难题。寓教于乐中的“乐”字应包涵两层意义:一是指教师把传授的知识融入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中去,尽量使教学过程像娱乐活动一样吸引人。二是指教师通过调动学生,将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掌握的过程。“体验式学习”的提出为这方面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在这里“乐” 的重心已有所偏移,即并非教师单方面制造的乐趣,而是学生主动体会到的乐趣。学生学得快乐,这才是寓教于“乐”的真正实现和真实效果。
在教授书法课的时候,虽然书法艺术是中国的传统国粹,但因为现代书写工具的变革使得写书法的人越来越少,学生对于书法的了解就更少,也因为书法学习本身就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对学习书法缺乏兴趣,这就需要让学生充分了解书法的线条美感。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只有懂得它的美才会去追求美。书法其实也就是线条的艺 术,但是刚接触书法时学生对于线条美根本就没有什么概念。可能讲课的老师讲得自己陶醉其中可是学生就是一头雾水,根本感受不到线条的美、线条的韵律、线条的生命与气质。我在教授书法线条美的时候,在上课之前自己精心收集了张继刚、陈维亚、杨丽萍、黄豆豆等舞蹈大家的优秀舞蹈作品和一些优秀戏曲舞蹈作品,在讲解书法线条美时给学生播放这些优秀舞蹈,通过讲解舞蹈演员的身段快、慢、刚、柔、轻、缓、虚、实结合音乐旋律所形成的旋律、韵味、律动、节奏等美感。再让学生观看书法家书写书法的视频,直观观察到法线条的起、承、转、合、刚、柔、轻、缓、虚、实节奏的变化是如何产生。通过具象的舞蹈身段、舞蹈线条来感受抽象的书法线条,这就让学生可以直观地、深刻的体会书法线条之美。在理解线条美的同时感受音乐旋律的悠扬跌宕,将书法线条、舞蹈线条、音乐线条进行对比和结合让学生多层次全方位地感受线条美。也让学生在悠扬的音乐和美伦美焕的舞蹈当中学习书法,让学习变得多姿多彩,在轻松快乐充满美感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通过体验能使学习者完完全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学习者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一味地单方面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利用那些可视、可听、可感的教学媒体努力为学生做好体验开始前的准备工作,让学 生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体验式教学采取游戏、实验等形式,切合学生的实际,即可以放松学生的心情,舒缓学习压力,又可以有所学,达到寓教于乐。同时通过其他学科知识的结合让学生对其他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获得更立体的知识经验。
三、虚实结合创设情景 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从而获得切身的体会和经验。体验式学习是一种情境化学习,在这里学习过程被置于各种虚拟的或真实的情境之中。关键在于教师在实施情境化教学理念时应该对其保持一种发展的眼光和态度,意识到情境化学习能让学生获取更好的心理体验、情感体验,从而获得深刻的体会。虚拟情境应力求逼近真实的情境,在引导学生体验时要尽量使学习者从外在的环境和内在的心境两方面都感到自己正处在生活的空间中。在讲授毕加索的《加莱义民》这一雕塑作品时我并没有急于去介绍作品,而是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告诉学生说:“假设现在我们班被恐怖份子所包围,要求我们派出五个人代表我们班同学去受死,否则所有人都得被处死,请问这个时候同学们会怎么做?”通过这一假设性的情境充分调动同学们的情绪,引起同学们的讨论。当时讨论非常活跃可就是没有人自告奋勇站出来。这时我又说:“假如没有人站出来的话那么大家都没有活的机会,如果有五个人出来就可以救活四十多条生命了。” 之后陆陆续续有八九位同学站出来了,表示愿意代全班同学去赴难,这时班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首先表扬了同学的英勇和大义,然后又问这几个同学:“你们站出来之前想清楚了吗?有没有想过自己现处在美好的年华,还有很多自己的事还没去做、很多义务没去完成,有没有想想自己的父母和亲人朋友他们的感受?如果之前没有想过,那现在就好好的想一想,想完了再做选择。想清楚了做出的选择是你个人的权利,不会受道德的批判的。”过了一会,有两三位同学坐下了。我给他们报以真诚的掌声,理由是他们的行为是真性情的,他们很真诚没有虚假。我又问几个没有坐下去愿代表全班出去受难的同学:“你们真的想好了吗?”同学说:“想好了。”我问:“为什么不选择坐下?”同学说:“我们出来就我们几个死,大家都不出来大家都得死,横竖都得死,如果我们几个换回四十多个人活命这太划算了,何况老了也得死,现在为自己的同学去赴难比老死有价值。”同学的一席话引起全班暴雷般的掌声。我在激动地给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同时感叹同学的崇高和大义,我说:“一时义愤站出来愿为全班赴难非常可贵,但是经过理性思考、冷静分析之后还能做出牺牲、英勇赴难那更是难能可贵。”我相信通过刚才的体验大家都经历了一次痛苦的内心挣扎,有了更多的心理体验。这时我才让同学欣赏《加莱义民》这个雕塑作品,介 绍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故事原型,有了刚才的心理体验,现在同学们在欣赏作品时就有更多更深刻的体会,能从更多的细节体悟作品,更好理解毕加索对人物形象的表现以及内心情感的刻画。通过情境的假设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亲身体验,把自身的经历与作品相互交融获得共鸣,使遥远的、冰冷的雕塑图片变得动情、变得激荡人心,通过情境体验帮助学生与作者产生沟通和共鸣。
研究的效果:人的学习过程分成两类:一是左脑式学习,另一类是右脑式学习。左脑式学习就是我们过去很多年学校教育的特点,就是老师传授很多现成的理论和知识,让同学们记熟会背 ;而右脑式学习则是强调身体历行的“体验”,就是从你亲身的感受中去学习及领悟。左脑式学习重理论,而右脑式学习重实践。所以,体验式学习也可以被看作是“右脑式学习”。有研究表明人的右脑的智慧能力比左脑强,一些右脑极度发达的人,常常就是被我们称为有超能力和特异功能的人。美国、日本等很多国家的儿童教育家近年来都致力于开发儿童的右脑,因为他们认为只有右脑被开发好的儿童才有可能有一个更智慧和更美好的未来。仔细想一下,那些完全靠左脑背下来的知识或理论在我们离开学校以后,就逐渐“还给老师”了,因为那些“二手”的知识没有经过我们的身体历行,其印象不可能深刻。而如果你曾经学过骑自行车,虽然有十几年没再骑过了,可是当你一骑上车以后,几分钟之内,你就可以驾轻就熟了,这是因为,你骑自行车的经验是来自你的身体,是一种右脑式学习,所以,它很难被忘记。
林 少 佳
2009年1月
我的成长历程
自主探索式教学运用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 自主活动;运用
自主活动式教学就是构建自主、合作、探究新型学习方式的平台,是建立平等、民主、互动式新型教学模式,是促进主动、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最好中介,是实施新课程语文教学方式变革的支点。笔者认为,有魅力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和谐而又充满张力的时空,自主活动式教学让教师在这个时空中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指引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使学生获得了语言和语言规律,获得了终身发展所需要的语文素养。这与新课程所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完全吻合的。本文笔者将就“自主活动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谈谈自己的几点见解。
一、作好课前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参与
设计之于课堂教学,犹如枕木之于绵绵铁轨,基石之于巍巍高楼。没有科学、艺术、精到的设计,就不会有优化的教学活动。语文教师应该有这样一种共识:学生的语文素养并不完全是教师教出来的。在教师授课之前的备课中,只有将学生纳入备课内容中,将教学活动由知识传授转变为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构建,对课堂活动过程作出预知与设计,对易引发学生探究热情和兴趣的疑问点或关键点设置一个问题域,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和探究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成为思考者的领地、智慧者的天堂。
例如,导入新课可以设计“抛砖引玉”的活动,或是视频资料,或是复习旧知,或是事例分析,其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为接下来的教学高潮作好充足的准备。再如,解决字词问题,可以设计“查字典”比赛,让学生亲历亲为,真正做到“在做中学”。或是引导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时,可以设计“浮光掠影”的活动,学生或是复述文章内容,或是快速梳理出文脉。
二、设计自主课堂活动变预设为生成
活动式教学的活动是兴奋点,活动的磁力吸附着各种因子凝聚成活动磁场,使学生在活动中自然产生了一种竞争意识,它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活动的开放性,决定了活动富有建构新型师生关系的潜能。因为课堂活动的设计应该是自主的,使学生能够在宽松、宽容、民主、友善的环境里进行的,教师只在活动中起“导”与“托”的辅助作用,不再是主宰与代庖者。课堂活动越是充分,学生的自主性越强。
活动的形式可以是显性的。如课前的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新闻播报、讲成语故事、诗词赏析、介绍作家作品、试题透析、即兴演讲等;如教学环节中的活动:识记活动、朗读活动、批注活动、评点活动、交流活动、拓展活动等。活动的形式也可以是隐性的。即学生的思维活动。不管运用哪种活动形式,课堂活动的教学过程都应该是在教师的“预设”与学生的“前见”逐步达到融合的过程,是教师的知识结构与学生的知识结构逐步变换、共同提升的过程,也是教师的心理与学生的心理逐步共融交汇的过程。
三、巧设情境引导学生的探究动机
动机是活动的原动力。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引入情境后被激起。如果教学还是那样刻板,按老办法、老观念去教,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的学习动机定会下降。因此,在导入新课后,根据课文情节的不同、内容的不同,教师应该想方设法使情境得以持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并在自主学习中去领会、合作和发现,从而形成连动的整体情境。
比如在教学《庐山云雾》一文时,学生根据提示确定了学习目标,并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段落作重点学习、赏析,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畅所欲言,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效果比老师讲解好许多倍。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注重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其才能的机会。例如,每节课都坚持课前五分钟演讲制度,利用课前五分钟,以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为主要素材,提高学生的素养,设置了“海阔天空”“课文质疑”“开心一刻”“佳作赏析”“心灵寄语”“想挑战吗”等内容,让学生轮流表达,让每位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空间和平台。
总之,自主活动式教学意义就是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把学习内容交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这一学习的主体能够主动地探索、发现,并体验学习的过程和自我获取知识的乐趣,从而让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地发挥,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形成各自的学习方法。实践证明,“自主活动式教学”能够使学生在语文教学的自主性学习活动中焕发了极大的热情,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们能够做到深入挖掘教材质疑解疑,尝到了语文学习的快乐,他们的主体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范艳梅.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N].教育导报,2007
[2]彭芳.语文教学中的“主动、心动、行动”[J].广东教育,2003(2)
自主式阅读教学的探索 篇4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 自己领悟”, 并且对阅读习惯的养成进行过强调:“国文教育一种重要目的———养成读书习惯, 而一般教师常是忽视或遗忘的。科内教材既以含有文学趣味为标准, 即日常生活的必需知识之获得, 当然有赖于以外的书籍。”我想在阅读教学中最大程度地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是否可以在发展学生学习潜力, 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 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方面更有效率。
一、对自主式阅读教学的探索, 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立足课堂,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
叶圣陶先生曾说:“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 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 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 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在日常的课堂阅读教学中, 注重了对学生自主阅读的训练, 以教材为工具, 引导学生在课文学习中把自主阅读当作语文学习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每篇课文, 都给学生自主品味阅读的时间, 让学生在阅读中把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并提出对课文个性化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组织教学, 师生共同交流和探讨, 这样既有利于对学生自主阅读意识的培养, 又有利于实现讲堂向学堂的转变。以教材为工具, 还要做到从教材走出去, 进行拓展阅读的训练。叶老也说:“科内教材有定量, 虽足使儿童感兴味, 尚不能厌足。惟有取兴味相类的书籍供给儿童, 使他们有取之不尽的乐趣。如此, 国文教授的收效必大。”适度地从教材中找寻对学生自主阅读训练的材料, 不仅是对学生课内知识的提升, 更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2开辟自主阅读课,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
叶老指导说:“为了求得深切的了解, 单读教科书和讲义还不够, 必须找与各种科目有关的课外读物来看。”基于阅读教学的迫切要求和学生阅读的现状, 可尝试在每周语文课上开设一节自主阅读课, 要求学生自带图书, 在课堂上认真阅读。通过开设阅读课, 对学生自主阅读有一个提醒、督促和推进作用。这样做, 可初步实语文教学要突破有限的空间, 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设想, 让这样的读书课将学生引入书籍的殿堂, 领略到作家笔下五彩缤纷的人生世界, 让学生有了更丰富的精神依托。“能引导学生自己动脑筋, 自己得到真理解, 这是好的方法。”叶老还进一步阐述说:“他们动了天君, 得到理解, 当讨论的时候, 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正确吻合, 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或者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甚相合, 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决不会没有困惑, 困惑而没法解决, 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 足以鼓励阅读的兴趣, 增进阅读的效果, 都有很高的价值。”
3定期向学生推荐名篇佳作, 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质量和效率
曾看到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关于建构“主题”教学模式的文章, 我想在自主阅读教学中, 通过一个主题的确立, 整合各方的名篇佳作, 自然高效地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优秀篇章。这样, 在关注学生自主阅读“量”的同时, 也提高了阅读的“质”。叶老说:“选本的阅读是举一, 推到其他东西的阅读是反三, 一贯的目的在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加强阅读能力, 一辈子受用。”教师可以每两周给学生印发一位作家的数篇优秀文章, 如贾平凹、余秋雨、汪曾琪、朱自清、老舍、郁达夫等等的作品, 让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外, 自己咀嚼、品味然后相互交流, 并写出一段自己的感悟或做一些点评。学生对作品的解读, 肯定与老师有很大不同, 自主的阅读、自由的理解,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找到读书的快感, 他们会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某位作家, 进而会自觉地找他的书继续钻研, 甚至会在作文中刻意模仿, 久而久之, 写作水平自然也会提高。
4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 并在课堂上给学生相互交流的机会
学生自主阅读不应该是任意、自流的状态, 为了让学生有读书的成就感, 有必要让他们经常梳理读书的成果和表达自己读书的感悟和心得。叶圣陶先生指出:“既要知新, 又要温故, 在学习的过程中, 匀出一段时间来温理以前读过的, 这是个很好的办法。”“在精读几篇文章之后, 且不要上新的;把以前读过的温理一下, 回味那已有的了解与体会, 更寻求那新生的了解与体会, 效益决不会比一篇新的来得少。”“温故知新当然包括知识的巩固, 但是决不等于单纯的背诵记忆, 而是让学生对已学东西的再认识和新探究。”利用假期让学生完成自己的读书研究论文, 将自己的读书体验与对书籍的鉴赏一并写成总结性的文章。相信这些论文虽然稚嫩却一定是出自学生内心深处最真诚的情感。仅凭课堂灌输式的教学, 学生不会有如此多的收获。另外, 为了让学生之间交流读书心得, 还可以让学生拿写好的稿子就在上课前自己宣读, 这样效果一定不错。“奇文欣赏, 疑义相与析。”如果, 学生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感兴趣, 我们就可以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来探讨和交流, 这种做法对在班级内形成良好的读书风气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5开设专题讲座, 激发学生自主读书的热情
可不定期邀请一些当地作家或知名写作指导人士, 举办诸如《解读〈红楼梦〉》、《余秋雨散文欣赏》、《认识鲁迅》等专题讲座, 使学生产生更强烈的读书愿望。诚如叶老所说:“教师之为教, 不在全盘授予, 而在相机诱导, 必令学生运其才智, 勤其练习, 领悟之源广开, 纯熟之功弥深, 巧为善教者也。”
二、教给学生终身受用的技能是最成功的教育, 我对自主阅读教学的研究, 就是想引导学生养成以书为伴的习惯, 为将来的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就像叶老说的“一个人有了这样的习惯, 一辈子读书, 一辈子受用。”
通过努力的探索和实践, 收获了一些经验, 但为了探索更有效的方法, 也为给研究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也非常有必要对走过的路进行反思, 主要有以下几点:
1开展自主阅读教学, 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教师拓展阅读面和更新知识迫在眉睫。“先求诸己而后求诸人, 必须充实自己才能教好学生。”“‘以身作则’, 这真是极端重要的原则, 任何人都应当如此, 教师尤其应当如此。”学生读的书要求教师也不能不读, 否则无法与学生交流。读书应该成为语文教师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只有不断地学习, 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 自主式阅读教学才会更有效地展开。和学生一起读书, 和学生一起成长, 有压力也有快乐。
2如何协调学生课业负担与阅读的关系。在开展自主式阅读教学的过程中, 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繁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静心读书, 很可能导致一些学生读一本书拖拖拉拉几个月, 最后不了了之。如何引导学生科学安排学习时间以及如何把学生吸引到自主阅读的轨道上来, 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首要问题。努力是必须的。
3对学生阅读书籍的选择, 教师必须给予引导。自主阅读, 就存在着学生自由选择书籍的情况。受社会上“快餐文化”, 以及学生浮躁心态的影响, 部分学生会热衷于看日本漫画、低俗画刊、网络小说等等, 这些书学生觉得读起来轻松、热闹, 又不用动脑子, 所以引导学生正确选择书籍也是一件重要的工作。“只要教师存乎心间, 相度机会, 或由搜集, 或由创作, 总是能获得有价值的”阅读材料, 让优秀的文学作品真正走入学生的心田, 从这方面讲, 语文教师要做的事还有很多。
自主探索式教学运用 篇5
关键词:自主式英语教学;自主学习;创新
培养大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目前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主题,而创新思维的形成有赖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我大胆地设计和实施了自主式英语教学,让学生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新思维。几年来的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我愿从以下几个方面和广大同仁交流。
一、首先要明确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定位
学生是课堂上学习的主体,作为目的语的英语是学生认识、学习及掌握的对象,是客体。而传统教学模式,教师的权威性的确立,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遭到埋没,同时也扼杀了许多创新的思维。充分信任学生,这是实施自主式英语教学的前提。
二、自主式英语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的应用
“为什么不在课程开始时给学生提供理解新观点的桥梁呢?让学生深入了解结构的秘密,懂得它是如何通过进一步的探究而不断出现的。这样可以让他们的思维随课程的进展而活跃起来。”——David Ausubei 11/1968
让学生成为讲台的主角,教师只作为一个先行组织者(advance organizer)给学生提供一种Ausubei称之为的“智力支撑点”(intellectual scaffolding)。这是实施自主式英语教学的主旨,帮助他们自主学习,形成自己的观点,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1.分层要求,分层评价,树立学习信心。信心是创新的前提,如果一个人连信心都没有,不相信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哪来创新?因此,我对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教学班进行一次英语水平评估,分层评价和要求,帮助他们建立信心。
2.鼓励质疑,培养创新个性,提高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高层次的表现。因此,在课堂里,我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教科书,挑战权威,提出创新观点。例如,我们在学习civilization书上译文是文明,不可数名词。有学生就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它有两个不同意思,
【C&U】a society ,its culture and its way of life during a particular period of time or in a particular part of the world. (特定时期和地区的)社会文明【U】a state of human society that is very developed and organized.文明。这样通过他们自主的学习,发现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培养了他们创新的个性。
3. 重视学法指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因此,我非常重视他们的课外备课的指导,特别设计了自主式英语教学教案本帮助他们学会分析一篇精读课文的结构、主旨和难句。只有这样,才能唤起学生潜在的创造智能,为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奠定基础。
4.积极创设实用的学习环境。杰斯珀森曾指出:“教好外语的首要条件是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和使用外语。学外语就像学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泡在水中,而不是偶而沾沾水;学生必须潜入水中,并感到得其所在。这样,他最后才能够像一个熟练的游泳者那样乐在其中。”因此,在我的课堂,每月都有一次英语主题活动。比如话剧、木偶剧、英文金曲介绍、圣诞晚会等活动。通过这些形式尽可能让学生动脑、动口、动眼、动手,使他们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灵感,增添创造意向,学会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培养创新能力。
三、教师应发挥的作用
自主式英语教学的课堂和传统课堂不同的是教师中心没有了,教师控制减少了,学生投入增加了,学生自主性加强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丧失了作用或者担子轻松了,相反,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更具挑战性。我们必须明确的是,不管教师是示范者、组织者,还是监督者,教师在课堂教学全过程的整体作用应是协调(coordination)、促进(facilitation)和指导(guidance)。
教师要创造一种积极的气氛让学生得以充分调动、充分发挥,这是教师对课堂教学全过程担负的协调作用所要求的。不管学生的认知和技能达到怎样的水平,教师都要认真分析问题,及时帮助,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不管学生的主体能力怎么样,教师都要通过课堂活动对他们进行有意识的策略和能力培训,使他们的自主创新精神更强,这是教师的指导作用所决定的,和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并不矛盾。
这就需要教师花费备课的时间比传统教法更多,不仅要备好教材,而且还要备好学生可能会问到的一些问题;备好如何组织好课堂以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备好如何利用好课堂的时间训练学生,培养他们自主创新的精神等。
在自主式英语教学的课堂里所进行的是有组织有目标的教学活动,不是随意选择的自学活动。如果没有教师的协调、促进和指导,学生的主体性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主体性要求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并不等于学生有无限制的选择自由。例如,在备课小组上课前,我都要对他们进行课外指导,模拟上课合格了才给予他们正式走上讲台。有些问题在课堂交互活动可以进行有意义的协商(negotiation of meaning),但这并不等于一切都是可协商的。例如,教学大纲、教学时间、教学目标等,当所有这些和学生的主体性发生矛盾时,教师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学生在课堂上是不能完全把握自己的,他们会走弯路甚至走错路,教师的帮助和指导是他们发挥主体能力的后盾,使他们觉得有安全感,充满信心,也有了方向。
四、结语
通过自主式课堂教学的实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始终对英语学习有浓厚兴趣,充满学习信心。
2. 能积极地运用旧知获得新知。
3.具有冒险精神,喜欢在创造性活动中,对那些没做过的事进行尝试。
4.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不怕犯错误,犯了错误后,他们会利用错误,设法使错误为他们自己今后的学习服务。
培根说过:“学问并不把它们本身的用途教给我们,如何运用这些学问乃是学问以外的、学问以上的一种智慧。”帮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已学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智力,也是我实施自主式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美]Bruce Joyce,Marsha Weil& Emily Calhoun,Models of Teaching. Beijing:China Light Industry Press,2002:299-405.
[2][美]Stephen D. Brookfield & Stephen Preskill,Tools and Techniques for Democratic Classrooms.Beijing:China Light Industry Press,2002:291-405.
[3]温寒江,连瑞庆.构建中小学创新教育体系[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4]徐继旺,陆煜泰.英语教学与英语语言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王景和.英语教学名家谈[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探索自主合作式的数学教学 篇6
一、探究性学习方法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
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教任何功课的最终目的是在于达到不教……”, 我国古语“供人以鱼, 只解一餐;教人以渔, 终身受用。”都说明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核心。
自主学习追求的目标是形成良好的创造品质的人, 往往具有强烈的求知欲, 会更加自觉地自主学习。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品质, 我们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是培养学生充分的自信心。教师应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科学面前师生平等。教师应重视每一个学生的观点和问题, 使课堂洋溢着宽松和谐、探索进取的气氛。教师应及时对好的方面给予肯定和表扬, 更不要忘记对出错者予以耐心指导和鼓励。对学生多一些信任和尊重。一个方面是相信学生的能力, 学生尽管年龄小, 但思维活跃, 好奇心强, 已初步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给他们充分展示的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每个学生都应感受到教师对自己尊严、权利、灵感和积极性的尊重, 感受到教师对自己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的肯定。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性, 对学习较差的学生, 也要鼓励, 让他们“抬起头来走路”。在教学时, 经常用“你真行”“想一想, 你肯定会说好的”“你真聪明, 连老师也没想到”“你的理解确实有独到之处”等语言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使其更好地在学习实践中积极主动地探索。同时多一些宽容和激励。学生由于年龄和知识基础的局限, 难免常常会表现出幼稚和无知。尤其是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探索的结果可能是片面的、错误的, 甚至是荒唐可笑的。这时教师要宽容学生, 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摸索他们的思维方式, 允许学生出现错误, 鼓励学生对教师、教材提出不同的意见, 赞赏学生独特的内心体验和感受, 保护学生迸发的探究火花。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 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新理念, 只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了探究的过程, 教师都要给以肯定。可用“你的理解尽管不全面, 但主动思考的精神应该表扬”“你看, 他比以前肯动脑筋了, 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这多好啊”“如果再多给你一点时间, 你会完成的更好”等语言, 激励学生产生成功的愉悦。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得到重视, 自信心自然是越来越充分。
二是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化学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 通过化学领域中诸如科学家献身科学的感人事迹, 激励学生增强创造意志。化学教师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帮助学生设计长期坚持的化学实验, 当地地处海边许多人家都是靠海吃饭的, 养扇贝、海参……要想有个好收入就得有适合它们生长的水质, 所以如让学生进行水质监测, 来帮助家乡, 其监测的时间可以是半年、一年, 其监测的项目有很多, 如PH测定、硬度、富营养化、跨学科如物种数量和种类及变化等等。教师应不断检查坚持者的实验情况、实验成果, 给予必要的鼓励和帮助。化学教师还可以组建化学兴趣小组, 鼓励他们勇于实践, 在实践中增强自己的创造意志力, 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将探索学习中所学到知识和技能运用实践, 亲自独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注意加强学生的表达训练,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开展自主学习
生活在学校, 班级群体中的学生需要交往, 合作学习更需要交往, 因为, 同学提供的经验, 通常容易被接受;同学间的交往, 尤其能使学生理解社会角色规范, 这有益于学生的规范意识, 任务意识, 合作意识责任感和团结合作精神。同学之间的交往, 还可以使学生产生群体的归属感, 认同感, 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他人。尤其是在独生子女众多的特殊环境中, 更有助于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 培养自信、自强、自立的自我意识和合群利他的社会品质及众多的社交技能。合作学习是促进学生在优质小组中彼此互助, 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评价依据的教学组织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 小组成员应分工合作, 如遇到障碍, 应当有的负责查资料, 有的负责请教师指导等, 做到人人动手, 个个进入角色。一遇意见分歧, 心平气和地分析、提炼, 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 进而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然后带着一系列新问题再查阅、再思考、再组织, 如此反复、滚动, 使学生扩大阅读面、知识面, 最后达到实验的学习目标, 形成小组的实验总结报告。整个过程, 生生间的交互作用和影响不是一次性的或间断的, 而是一个链状、循环的连续过程。合作学习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 主动探究, 发展创新能力的很好的突破口, 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 也是自主学习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合作小组的成员既有明确的分工, 又围绕共同的任务而相互合作, 协调统一, 贡献各自的智慧, 达成统一的目标。在不同的合作学习中, 个角色进行互换, 使得学生各方面得到锻炼。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知识的构建, 学生是主动参与的, 小组成员是平等的, 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这是自主学习所要求的。
自主探索式教学运用 篇7
小学阶段的学习是人的终身教育的起点站, 学习数学不应仅是为了获取有限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我们的数学更要注重让学生学习自行获取学习知识的方法, 学习主动参与教学实践的本领, 获得终身受用的可持续学习的发展性的能力, 即让学生学会学习, 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基于以上认识, 我在教学实践中, 在理论的指导下, 尝试了“自主探索式”课堂教学模式。即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学习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敢想、敢问、敢做, 让他们在数学王国里自主地探索, 从发现中寻找快乐, 主动获取知识, 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 下面谈谈尝试“自主探索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做法:
一、创设情境, 激发学习热情
课堂教学环境是课堂内各种因素的集合。“它是课堂空间、课堂师生人际关系、课堂生活质量和课堂社会气氛因素构成的课堂生活中的情境。”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情境, 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课堂教学空间方面, 为了有利于学生多向交流, 促进参与, 我们在学生的座位编排上, 不局限于两人一桌, 全体学生面向讲台的单一坐法, 经常根据教学内容, 可采用三人或多人围坐, 甚至坐成半圆弧形, 便于展开小组合作交流, 打破拘束呆板的学习空间。
在课堂师生人际关系上, 应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 使学生感到教师是自己的亲密朋友, 平等相待, 和蔼可亲, 老师与学生相互交流, 达到较为和谐的教学情境, 例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时, 先向学生提出下列问题“如果植树节学校要我们六 (1) 班和六 (2) 班同学种240棵树苗, 你们想一想按怎样的比例分配, 两班各应种多少棵?”这时许多同学是想到平均分, 老师提出平均分就是两班的种植数的比是几比几?学生答“按1:1分配”, 接着又有许多同学提出:“按两班人数的比来分配, 也有提出按2:1、5:3、3:1……来分配。”一下子提出许多不同的比, 而大多数同学都考虑自己班多种一些。在这种情境创设下, 学生对比的认识又一次得到深化, 同时在说“比”的过程中又反映了学生的不同思想。接着老师说:“那好吧!既然同学们有不同的分配, 那就按你们自己的分配的方法, 计算出我们两班所种的棵数。”可见, 这种教法教师非常巧妙地创设了民主和谐的情境, 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能从自己的不同想法中自觉地进入了新知的探索。
二、激趣引思, 唤起学习热情
课堂教学中, 新课的导入质量是直接诱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的动力因素之一。因此, 在新课导入时激趣引思, 采用设疑猜谜、故事导入, 创设情境等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对新知的兴趣, 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热情, 使学生进入热学状态, 启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三、启发诱导, 自主探索新知
波利亚曾说,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 因为这种发现, 理解最深刻, 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 在教学中我注重让自己始终充当组织者和启发引导者, 放手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水平出发, 通过质疑、猜想、验证、观察、交流、归纳, 亲自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从中体验成功或失败的情感。
四、练习反馈, 体验成功之乐
这一教学过程既是了解学生对新知掌握情况和检测掌握运用学法的效度, 又是形成了技能技巧的训练。教师要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重难点设计好练习, 练习的内容要面向全体学生, 难易适中, 有趣味性。习题既要有强化新知的单一基础题, 又要有动手操作的实践题;既要有突破难点的针对题, 又要有克服思维定势的变式题;既要有以旧带新的综合题, 又要有一题多解的开放题。力求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 多层次的练习, 使他们的认识得到强化, 思维得到发展, 同时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 体验做数学的成功之乐。
五、总结升华, 鼓励标新立异
总结评价本节课学会了什么知识, 懂得了什么道理, 还有什么问题, 并用满腔热情的评价, 用一些简洁而激励性的语言如“你讲得真好”、“你真聪明”、“这个想法很独特”、“老师相信你的能力”等加以鼓励。鼓励学生能够标新立异, 对出现的简捷的算式, 写上“优+有创造性”的评语或另外加分, 是他们真正体验到标新立异的价值。
自主探索式教学运用 篇8
关键词: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主式教学活动的目标设计,应该满足互联网教学环境的需要,教师利用多媒体网络环境开展教学工作,可以选用《新视野大学英语》《大学英语听力》及服务器上的补充资料组织学生学习。教师应该进行个人教学角色的转变,由课堂教学一线角色更多地转换成幕后组织的角色。教师可以采取自己制作课件和DVD光盘供给学生学习的方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资源,学生可以根据个人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从而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1在现行教学环境中,打造大学英语课堂自主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在大学英语自主式课堂教学模式推广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活动中给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权。要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出发,实现新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
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当今时代自主式学习的需要,这种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劳动量比较大,但是学生无法主动地参与到互动活动中去,学习效果并不好。传统的教学环境一般为普通教室,学生在固定的学习环境中被动接受教师的英语知识传授。传统教学环境中大学英语教学媒介的选择也比较单一,教师往往依赖黑板和粉笔,课堂中教学的信息化程度较低。传统的教学媒体选择中,投影仪和计算机教学只是一种辅助的方法,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主要还是靠教师讲授。传统的大学英语阅读课程教学由于缺乏高效的教学手段和明确的教学目标,往往会出现英语教师对于学习者的需求和分析不足的现象。基于上述现象,要在英语阅读课中推行合作式教学,大力倡导英语教学领域形成性评估,注重教师备课能力和教学设计水平的培养,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2实践大学英语自主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措施
(1)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提升自主学习兴趣
在大学英语自主式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应该积极开展教学改革。自主式的课堂教学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改变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灌输教学的方式,积极鼓励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进行发散思维。在课堂学习中,允许学生选择个性化、自主式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教师可以采取辅导与面授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学,教师在一旁对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辅导。在教学资料的选取方面,教师也应该坚持积极和开放的原则,倡导在自主式教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教学资料可以有多种类型,包括视频资料、文献数据、音频材料等。在教学资料的选择过程中坚持多样化的原则,避免传统教学模式中单纯依赖书本的教学情况。自主式课堂教学活动的资料选择应该体现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
(2)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
推行自主式教学模式改革,教师应该更多地利用互联网和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工具展开教学,为学生指引学习的方向,组织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自主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学习,还能够减轻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负担。
在自主式学习中学生可以按照个人的学习水平自主控制学习材料的播放进度。教师可以利用监听功能监控学生的进度,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利用计算机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教师应该予以提醒,从而有效推进教师主导的教学计划。在作业检查环节,教师也应该积极寻求改革,安排学生课后练习(翻译或写作)英语习题,完成之后可以直接通过校园网发给教师。教师把学生集中出现的错题发布在校园网平台上,学生自主进行错题订正和学习,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3)善于使用学习工具,重视学习知识巩固建设
在课后知识巩固阶段,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利用校园多频道音乐广播的功能,让学生收听预习学习材料。
教师可以在课后将已经选择好的英语听力内容远程播放给学生,学生只需要进行调频,就能够在教室收听材料并进行自学。使用听力耳机学生可以收听到多达十余个频道的音频资料广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课堂学习活动中自由选择频道进行收听。教师可以多播放与课本知识相关联的广播内容,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还应帮助学生养成用网络工具查找资料的良好习惯,例如“有道词典”“谷歌翻译”等。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轻松从网上找到大量学习资料,提高自己的单词积累水平。
(4)通过小组式学习模式,提高英语自学效率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推荐学生订阅英文报纸,让学生接触到正宗、流利和地道的英语表达;不定期组织翻译技能比拼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式学习中将翻译作为一种兴趣来锻炼。
课堂自主学习模式旨在开发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有效的教学监督要求学生能够认真预习和复习教师布置的作业。积极开发学生的小组学习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进而愿意参与课堂英语学习活动,在小组式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更加敢于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小组学习环境中,学生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不会有过大的压力,并且在这种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遇到问题更愿意寻求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交流欲望也会更加强烈。教师可布置课后练习让学生复习课堂学习的知识,采用翻译或者写作的方式巩固知识。
(5)重视提高词汇运用能力,促进英语基础知识的巩固
在课堂自主式学习活动中,教师还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以二人或多人讨论的形式开展主体性讨论,让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会话任务。
学生可以通过会话练习的方式进行小组问答。在大学英语自主式学习活动中,教师应该创造积极的教学条件,带领学生在英语角中和外国留学生进行交流,在一对一和多对一的语言交流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言基础和多元文化知识。交流活动中,遇到想说但不会说的单词,可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工具寻找答案,对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进行重点培养。教师还应该注意课堂学习的秩序控制,可以巡回参加各个小组的讨论活动,并对每个小组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3结束语
在自主学习环境下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今网络时代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要求。教师要利用大学生熟练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优势,将网络化、数字化阅读和学习方式巧妙地融入现代化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自主学习环境下,教师应该教会学生使用多种英语学习软件,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自己的英语词汇记忆效率,进而在阶段内完成教学计划。
参考文献
[1]高翼.大学英语自主式教学模式探讨--以The Story of An Hour为例[J].科学咨询,2014(40):127-128.
[2]黄宇,许名央.基于多媒体与网络的自主式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J].教育界,2011(30):140-141.
[3]贾清贤.论自主式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7(36):76-77.
[4]蒋文倩.大学英语自主式课堂教学带来的课堂气氛对学习效果的影响[J].考试周刊,2010(50):119.
[5]唐静.自主式教学模式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5):134-136.
自主探索式教学运用 篇9
一、借助多媒体手段, 重视学法指导, 使学生掌握“自主探索”的本领
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 首先要指导学生理解词、句。如学习《井》一文时, 课文中:“啊, 这些星星, 离得多远!多远!这井水, 它有多深多深”一学生通过阅读发现了“多远!多远!”后面用感叹号, 而“多深多深”后面用问号。于是我立刻借助计算机使句中的感叹号和问号不断闪烁, 激发学生进行讨论, 学生讨论道:前一句是感叹号, 句中的“多”是“多么”的意思;后一句是疑问, 句中的“多”是“多少”的意思。前一句感叹星星离我们很远, 后一句在猜测这井水到底有多深。问题是“发现”的前提, 利用多媒体技术首先使学生发现了标点符号运用的不同, 通过思索, 运用已掌握的有关语文知识和语文学习能力, 继而发现了“多”在不同句型中的不同含义, 进而达到对句意的颇有深度的理解。
二、利用多媒体, 创造机会, 锻练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教学《黄河象》一文, 从审题、阅读交流文章的内容安排, 到课文内容如何详写科学家假想黄河象的来历, 都由学生自己主动探索主动发现。课题一出现, 学生即运用已掌握的审题的一般思路开始了审题交流。有个学生提出《黄河象》到底是重点介绍黄河象化石的样子, 还是黄河象的来历是介绍黄河象, 还是说明黄河象化石保存完整的原因通过观看录像, 阅读课文, 加上老师适时的点拨:介绍黄河象化石的样子容易, 说明黄河象化石为什么保存得那样完整难, 科学家为了说明黄河象化石保存完整的原因, 对黄河象的来历进行了严密的假想, 故应着重来探讨作者怎么详写科学家假想黄河象的来历。至此, 学生的交流进入到对课文内容及思路的揣摩。我顺势引导:默读课文, 以文章的重点内容为基点, 可划分为几块少顷, 自主探索交流继续:“我认为文章按主要内容来划分, 可分为三大块:先介绍黄河象化石高大完整的形象, 再写科学家对黄河象来历的严密假想, 最后写人们发现了发掘这具黄河象化石。”段落划分好, 学生进入理解课文重点内容过程, 他们发现问题:“假想最重要的事实依据是什么”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 并利用计算机反复显示主要过程, 通过探索讨论, 学生一致认为最重要的事实依据是黄河象失足落水陷进淤泥淹死河里, 并引申出黄河象化石保存完整的原因。结论是科学家从已知求未知, 以结果推原因, 运用逆向推理的方法推出来的。这样, 学生一次又一次地主动探索、发现构成教学过程的一个又一个的教学环节。
三、运用多媒体, 确切地评价学生, 激发“自主探索”的兴趣
重视运用多媒体正确评价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 使学生从评价中获得准确的反馈信息, 焕发起新的要求成功的需要, 从而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教师评价时的表情态度、语气构成了学生对自己学习评价的反馈, 思路。所以, 对学生主动发现, 交流得好的, 我除了运用传统教育媒体——语言和体态, 对他们以真心实意的评价外, 还常常运用现代多媒体对其进行表扬。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而画的想象画, 或自己设计的课文板书等。我运用实物投影仪将他们的作品显现出来, 让大家欣赏、评价, 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感受到老师对他们是充满希望的……
自主探索式教学运用 篇10
[关键字] 研讨式教学法 想定推演
雷达战术想定推演教学是海军航空兵雷达指挥初级班雷达战术指挥专业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军语》的解释,想定是按照训练课题对作战双方的企图、态势以及作战发展情况的设想和假定,是组织、诱导军事演习和作业的基本文书,推演是在想定情况诱导下进行的作战指挥和行动的模拟演练。想定推演教学是以提高学员素质为根本目的,对学员任职岗位综合能力的训练与检验。因此想定推演教学的教学方法必须突出学员主体地位,遵循任职教育规律,才能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
研讨式教学法起源于中世纪欧洲大陆的传统大学,并在20实际30年代后被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学所广泛地采用。研讨式教学法的基本模式为:导师给学生指定题目;学生课前准备或初步研究,写出发言稿,然后与同学交流,接受其他同学的质疑或批评意见;学生再根据其他同学的意见撰写一个完整的报告;最后在课堂中发言并与导师和同学一起进行讨论。这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通过个人探索、相互交流,完成知识呈现、观点碰撞、分析归纳,进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整个教学过程不是单项传授而是多向互动,不是教师主导而是学生主导,符合研究的动态过程。
一、 研讨式教学法运用于雷达战术想定推演的必要性
海军航空兵指挥初级班为军队任职教育,我军目前的任职教育脱胎于以往的学历教育,研讨式教学法的引入突出学员主体地位,遵循任职教育规律,适应学历教学向任职教育的转变。
(一)突出学员主体地位
雷达指挥初级班的教学对象是已经完成学历教育的部队在职军官,他们知识层次、接受能力较高,具备一定的任职经历、实践经验较丰富,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愿意就许多问题提出自身的主张和观点,并和他人分析讨论。根据以上特点,雷达战术想定推演的教学施训必须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研讨式教学法要求作用应由学员独立完成。要完成作业,学员必须主动去搜集资料、思考和研究问题,必须认真地参与和准备课堂的展示,不断运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认识客观规律的方法,这种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员。研讨式教学法在雷达战术想定推演的运用明确了学员在想定推演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以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替代了以往师生的双向互动的教学方式,为学员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学员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来获取知识的强化任职能力。
(二)遵循任职教育规律
任职教育是以岗位职责履行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以获取任职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目的的教育。与学历教育相比,任职教育具有明确的岗位指向性、实践性、实用性等特点。因此树立“以学员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遵循“引导→梳理→总结→提高→拓展”的任职教育规律,是科学组织实施教学,提高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的关键。研讨式教学法在雷达想定推演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遵循了任职教育规律。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员根据学员特点,采用不同方法来启发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指导探索方向,并鼓励学员以适合自身特点的方式进行研究,教员由以往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育过程的引导者。学员则是在教员的引导下,根据想定题目及作战条件,通过信息搜集、归纳整理、理论应用、情况设置、想定撰写、任务分配、命令下达、组织实施等过程,完成了对自身知识、能力的一次梳理、总结和提高,同时雷达战术想定推演运用研讨式教学法的教学过程,是学员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该过程能引发学员对作战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对理论和实践的思考和探索,进而完成对任职能力的拓展。
二、 研讨式教学法运用于雷达战术想定推演教学的组织实施
研讨式教学法运用于雷达战术想定推演教学,通常可以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一)想定布置
在想定的布置环节上,教员应首先布置题目,详略适度地为学员提供想定条件,使学员较快地进入战术情况,掌握作业的基本方法和要领。在雷达战术想定题目的选择上,一方面要能激励学员的兴趣,要给学员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的空间,设计出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又能为部队未来作战提供借鉴的想定预案;另一方面,想定题目应突出任职教育教学的本质特征,即思想性、应用性和自学性等特点,应使学员在查阅、整理、研讨、拟制和推演等一系列教学过程中提高自身任职岗位能力。
(二)想定拟制
想定拟制环节中,学员应根据想定题目及教学提供的背景、条件和要求,独立自主地去查找资料,梳理内容,设置情况,拟制想定。在此环节中,教员一方面要严格要求学员独立完成想定的拟制工作,培养其独立工作能力;另一方面还应注意引导学员结合想定拟制的实际运用理论,并要突出一个“活”字。
(三)想定交流
想定交流环节,学员将各自独立完成的想定进行交流,展开讨论然后根据讨论结果进行修改、完善。该环节可以采用教员主持全班交流讨论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学员主持小范围交流讨论的方式,讨论交流的次数可以根据教学时间、场地情况灵活组织。教员应在讨论交流中,重点引导学员根据想定条件运用理论原则,掌握规律,提高运用理论于实践的能力,同时还要引导学员的“质疑”和争鸣,培育学员开放的学习精神及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想定推演
想定推演环节,所有学员均为参演人员,此环节根据每个学员拟制的想定,制定推演方案实施推演。由于战争是充满不确定因素的领域,尤其在现代化高科技条件下的军事教学则具有更多的“发现”成分和“探知”因素。因此在想定推演环节中,教员要保持学员活动的独立性,要能激发其创造性,并在学员独立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因势利导,灵活辅导,把握好推演的进程和引导好学员的思路,提高推演效果。
(五)总结提高
推演结束后,学员与教员一起根据推演情况进行评议。在总结讲评中,教员应紧密结合学员想定推演实际情况,就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难点问题引导学员展开“为什么”和“怎么办”的讨论,使学员在相互交流探讨中完成一次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促进理论和实践的深度结合,提高作战指挥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雷达战术想定推演教学有效地运用研讨式教学法,适应了军队院校由学历教育向任职教育的转变,有力的促进了学员任职岗位能力的提高和职业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张宝书军队院校教育学[M]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
[2]蒋婷 反思研讨课教学法在我国研究生教学中的困境[J]天府新论 2008(5)
[3]胡新宇 谭运进 研讨式教学模式评析[j] 科技创业 2006(4)
[4]蓝江桥 浅析研讨课的教学方法[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 2006(3)
自主探索式教学运用 篇11
1、大学体育足球教学中运用自主学习的意义
1.1、形成良好的体育参与意识,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习惯
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日渐凸显出来,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学习到体育技巧,同时也能在体育学习中感到开心,使学生的需求得到个性化的满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充分的被激发,而且学生会产生兴趣爱好,使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充分的发挥。所以,体育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指导学生,让他们掌握一项自己喜欢的项目,了解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教学中做好相关的引导工作,使学生认识到体育的意义,不断提高自身的体育素养,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1.2、营造民主、和谐的体育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大学体育老师,应该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积极性得以充分的发挥,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体育知识,不断的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解放,实现在足球教学中,学生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体育锻炼中完善自身。
1.3、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发展为重点,使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的完善,并且充分挖掘学生在学习中的潜力,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自主学习的方法,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使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学习,还能使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体育锻炼中提高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学生在足球学习中会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1.4、提高教学效率,增加学生的课堂体验
自主学学习使学生在足球学习中完善自己的学习计划,将自己的潜能充分的发挥,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足球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体育的参与意识会得到极大的改善,在学习中,会以兴趣为引导,在足球的学习中,学生会更加的愉快,掌握更加娴熟的技术要领,对于一些难度比较大的动作的学习也更加有信心,在自主学习中取得成绩越多,学生在学习足球这门这门课程的自信就越强,越喜欢参与到足球运动项目中来。
2、自主学习方法在足球教学中的应用
2.1、制定明确的目标,制定自主实行学习计划
学习目标是学习的方向,也是学习的目的,在足球学习只能够,要明确学习的首要任务,目标越清晰,越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学习目标在具体的实践中就越有执行性。所以,在大学足球教学中采用自主学习,学生首先要制定符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完善学习的计划,尽量将学习的计划细化,然后将学习的目标融入到学习计划中,在每一个环节的学习计划中逐步实现自己的目标。在足球技巧的学习过程中,每一项技术的学习都应该制定单独的学习计划,然后学生自主的参与到技巧的学习中,通过行动去完善学习的计划,实现学习的目标。在不断的完成计划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使学生在足球学习中可以充满活力,使足球的教学更加有意义。
2.2、创新自主学习方法,增加自主学习的实效性
学校在教学中,如果只是借助固有的经验,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借助自己的方法去获取知识,那么在教学中,就会导致学校资源的浪费现象。所以,在大学足球课程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学习,使学生运用现有的知识不断完善自己,使足球教学的课程资源不断的挖掘。高校应该不断丰富学生的体育基础素质,使学生的自主性发挥,并且完善课堂教学的设计环境,使学生之间加强联系,使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得以充分的展现,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效率充分发挥。
2.3、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优化自主学习的氛围
自主学习在足球教学中适应,不仅仅可以完善学生对技巧的掌握,也可以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常常出现效率不高的问题,所以,要想切实的提高学生学习足球的实效性,还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条件,使自主学习的效果得以充分的发挥,为学生建立更加科学的学习环境。老师在足球教学中,通过通过示范和讲解的方式,防止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抓不住重点,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在课堂上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使他们的主体作用实现。如果有些学生对足球的感知能力比较差,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对他们进行特别的辅导,然后再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防止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不能找出足球的要领,效率低下。在自主学习中,老师要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并且运用互动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增强与老师的互动,找出在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首先体育委员应该与老师建立联系,通过网络的方式,定期与老师沟通,将整个班级内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的向老师汇报,还应该建立互动平台的方式,通过网络互动平台的方式,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为学生解答问题。
2.4、指导自主学习应用,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自主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要求学生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学生要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自己执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方法非常重要,老师要进行指导,因此,自主学习与自学还存在一定的差异,自主学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而且不能理解成一个概念。如果在自主学习中完全的将教学与学习分离,那么,学习在自主学习中的实效性不能得到保障。在足球教学中,在技巧的学习中,需要老师的指导,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不可能完全掌握足球的技巧,在需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学生需要大量的课外实践进行练习,对足球的技巧进行领会,在练习的过程中,老师要将学生不规范的动作进行纠正,使学生掌握足球这门运动的要领。
2.5、转变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足球教学老师应该完善教学方式,应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并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制定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教学中,应该对学生和老师的地位重新的定位,组织各类教学组织形式,不仅仅使学生学习体育技能,并且还应该注重方法的培养,多与学生交流,在交流中将学习的信息反馈,老师针对学生的建议及时的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在足球教学中,老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传统的足球教学中,老师在教学中是主体,以老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在课堂上并没有太多练习和实践的机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没有很好的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不能很好的提高,学生在足球学习中比较被动,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缺乏有效的指导。所以,在足球教学中,老师应该完善教学模式,使足球教学的趣味性可以充分的展现,增强足球的娱乐价值,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的发挥,而且教学活动要完善,使学生在足球学习中具有成就感。
2.6、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动机,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学习的动机与他们的主观意识和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关系,学生在足球的学习中,如果没有外界的压力,他们的自觉性会更高,学生在学习中就会反复的练习,掌握技术要领,学习兴趣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中一种愉快的情绪状态。主动意识就是在足球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要靠学生的价值观来保障,所以,老师在足球教学中,应该针对学生的需求,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培养,老师要强化对足球项目的宣传工作,让学生感受到足球学习的重要性,在平时可以组织竞赛,让学生参与到足球项目中,在足球教学中,可以适当的增加理论教学,使学生的体育观念强化。
兴趣是学生对足球学习的一种积极的情绪,学生只有对足球这一项目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自觉的参与到学习中,所以,在足球教学中,老师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足球技巧的过程中,学生会感到动作要领单调而难学,如果学生不感兴趣,长此以往下去会失去耐心,老师在教学中可以融入趣味性因素,帮助那些体育素养不高的学生完成动作,使不同体育基础的学生都能在足球的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足球学习的乐趣。也可以在教学中播放学习喜欢看的足球赛事,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
3、结语
如今,素质教育正在盛行,自主学习模式在大学体育足球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不仅仅使学生掌握足球的技术要领,而且培养了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本文分析了自主学习在足球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文学,蔡运涛."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05.
[2]侯凯.大学体育足球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3,06.
【自主探索式教学运用】推荐阅读:
教是为了不教--浅谈自主探索学习式教学的构建策略(教学论文)07-13
自主探索政治07-31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索10-23
构建小学英语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05-24
一三五自主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09-30
勇于探索 自主创新07-12
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05-24
探索式教学05-17
探索式课堂教学06-22
探索式教学方法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