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五自主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2024-09-30

一三五自主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精选4篇)

一三五自主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篇1

一三五自主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爱凡杰教育集团教研室 一、一个中心

一个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自身发展为目的,重视学生、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以发现、探索、创造的空间,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更加关注学生自主、个性的发展。

让学生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做到在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掌握运用知识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教师引导和帮助下主动地、创造性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诠释:

1.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做好学生的点拨指导。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不是不要教师的指导。没有教师的科学指导,学生就不能有效地掌握知识,不能提高教学效率,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也不可能形成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权威的象征,师生关系是我教你学、我讲你听、我问你答的关系,使得学生处于被灌输、被活动的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就要求教师转换教学思维方式,转变自身角色,以启发式教学代替灌输式教学,让学生自发思考,小组合作讨论问题,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应该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自主学习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学生只有具备这样的能力,才会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精神。

3.摸清学生情况,制定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不能脱离学生自身实际,在教学前,要摸清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后再制定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

力。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学习。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教材和辅助材料,给学生自己备课的机会,让学生走上讲台,体验教师的工作,然后发表感想以及意见或者建议,这样会使学生增加对教师情感价值观的认同。

4.开展小组讨论,增强合作沟通能力。学习是交流与合作的互动过程。每个学生由于知识发展水平、个人家庭背景以及兴趣爱好的不同,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和认识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式学习,教师发挥引导辅助性作用,学习者的思维与智慧在讨论组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彼此取长补短,使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新知识的构建。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增强彼此的合作沟通能力,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的、社会的和情感价值观的发展。二、三个学习环节

(一)课前预习

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载体,开展课前预习活动。具体要求: 1.从时间安排上,在前一天上课前,教师要布置预习的任务或是提出预习的问题,以引领学生的预习过程。

2.在预习的任务上,努力完成以下任务:一是初步理解新课这部分基本内容是什么?思路如何?二是找出书中重点、难点和自己感到费解的地方;三是把本课后面的练习题尝试性地做一做,不会做可记下来,等教师授课时注意听讲或提出。

3.在预习方式上,把看、做、思相结合。看,一般是把新课通读一遍,然后用笔勾划出书上重要的内容,需要查的就查,需要想的就想,需要记的就记;做,在看的过程中需要动手做一做本课后的练习题;思,指看的时候要想,做到低头看书,抬头思考,手在写题,脑在思考。预习以后,还要合上书本,小结一下,从而对新知识有“初步加工”的深刻印象。

(二)课内探究

改革的关键: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尽力的让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学习。自主互动式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要求: 1.改变课堂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会思考,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改变教师只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重视学生成绩的获得,忽视学生学习中的个性差异,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的状况。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师教学业务素质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实践的作用。

3.改变课程偏重书本知识、重视理论,脱离实际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加强与现代社会生活、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潜能的开发,培育学生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优秀品质。

4.转变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改变纯粹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改变应试教育中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育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注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创造实践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提供时间空间,让学生合作交流等;

综上所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要更多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课后拓展

通过课后拓展,进一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素质。1.从目的上看,课后拓展是课堂教学由共性学习走向个性学习的过程。在课后拓展中,学生利用课堂教学中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在更加广阔的空间中,经过个性化学习、个性化思考,进一步解决和探究问题。它是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又带着问题进行自我体验式的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的发展。

2.从内容上看,课后拓展是课堂教学内容由封闭走向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爱好,对自已所困惑的问题进行个性化、创造性的研究。学生研究的内容是开放性的、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实际问题。真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从方法上看,课后拓展是课堂教学方式由静态学习走向动态探究的过程。新课程的课后拓展使学生再不是被动地进行学习,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回归生活,真正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在属于自己的学习时间、学习空间内按适合自已的学习方式、习惯来进行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综上所述,课后拓展是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带着问题走进课后拓展,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教师要采取一定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拓展中能释放自我潜能,开发多元智能,体验学习的愉悦和自信,获得个性的和谐发展。三、五环节自主互动式的教学模式

自主互动型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互动、生师互动、生生互动为基础,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自主”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积极能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不仅在教学目标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更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互动”是指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把教学活动看作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师之间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

(一)出示问题,检查自学(5分)

在课前的预习环节中,教师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本环节通过出示预习中的问题,意在检查学生在预习中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本环节以出示问题、检查自学、明确教学重点、难点问题为着眼点。学生在自学中已经解决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不再作为指导的知识点,教师重点要指导学生没有解决的问题。本环节要注意问题:

1.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确立教学目标。

2.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确立知识点,根据知识点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

3.对于学生在自学中没有弄清楚的问题,教师要加以梳理,作为本节课的重点或难点进行点拨指导。

4.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5.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教师要加以引导点拨,并给以赏识性的评价,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6.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自学中的问题,不断优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7.教师要把检查自学的过程,变成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科学精神。

(二)设疑引导,合作探究(10分)

教师根据学生在预习中未解决的内容,继续提出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具体要求:

1.要围绕着学生自学中未解决的问题,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容易理解错的知识提出相关问题。

2.合作学习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例如,道理性的问题,拓展性的问题,易于学生进行讨论,避免出现判断性的问题。

3.教师要对学生分组、每个小组成员的职责进行指导,并提出合作讨论的具体要求。

4.学生在讨论时,教师要深入到各小组进行倾听、指导。

5.小组讨论时,要有序进行,既不能混乱无序,也不能无人发言。

(三)展示交流,点拨指导(12分)

教师根据学生在讨论时提出的不同看法或意见,让不同意见的学习小组进行展示交流。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给以点拨指导,对于学生容易误解的问题,加以澄清。具体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确定主发言人,发言者要讲清思考问题的思路。

2.小组发言不完整的地方,小组成员进行补充。3.小组之间也可以补充或相互质疑。

4.小组学生代表发言时,要声音洪亮,语言要有逻辑性,其它小组成员要认真倾听,不能随意打断他人的发言。

5.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汇报发言,要认真指导点拨学生发言中存在的问题。

6.对优秀发言者的小组和个人给以表扬和赞美,并进行组间竞争评价。

(四)拓展训练,达标测评(8分)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交流的情况,继续出示相关的问题,或者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回答或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继续加以点拨指导。通过达标测评,以达到正确掌握知识的目的。具体要求:

1.教师要精心选择练习的题目,每个题目体现哪些知识点,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

2.练习的内容或题目要具有层次性,逐步加以引伸,紧紧围绕着知识点提出问题或是设置练习题目。

3.对于学生做题目或回答问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要给予点拨指导,让学生真正弄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

4.对于学生易出错的知识点或者题目,教师要重点进行点拨讲解,并分析错误的原因。

(五)总结概括,感悟提升(5分)

教师让学生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提炼、概括、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点,要运用的学习方法,要形成的能力,学会对知识进行系统的疏理,总结概括出知识之间的联系。具体要求:

1.教师指导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2.指导学生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3.指导学生掌握相关的学习方法。4.指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5.教师要进一步强化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

注意:由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自学能力还达不自学的条件。小学第一环节可设立为:情境导入,明确目标(5分),教师利用多媒体或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教学内容中,通过情境的导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同时,教师要出示教学目标,并对目标进行解读,让学生知道本课要学习什么知识,掌握哪些内容?学习的方法是什么,即怎么学习。具体要求:

1.情境的创设的内容要聚焦本课的教学内容,要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而不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干扰。

2.教学目标要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本课要学习什么?

3.教师要解读教学目标,教师要围绕着教学目标确定学生要学习的教学内容。

4.教学活动要围绕着教学目标的开展。

四、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指教师教完一堂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进行回顾和小结,将经验、教训和体会记录在案的过程。教师在课后反思哪些方面:

1.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每一个教学活动都会有成功之处,比如找准活动内容选择的切入点;巧妙新颖的引入;教学难点的突破;直观教具的合理运用;善于启迪、促进互动的提问技巧以及留有悬念的延伸活动等等。

2.反思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如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甚至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学生积极性的挫伤,或是草率收场,或是未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等等。在适当的时机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弥补与矫正,使之成为以后教学中吸取的教训。

3.反思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教师可以在学生动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不同形式的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了解他们学习中的困难所在。记录下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及时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查漏补缺,对症下药,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

4.反思下次如何教。在教完每一节课后,沉下心来思考一下这堂课的得与失,根据活动的体会以及通过多种渠道反馈的教学信息,写一写“下次如何教”,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改进。这样做,有助于把自己的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综上所述,课后反思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一个有效措施,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只有坚持每天进行教学反思与评价,做到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才能不断更新思想观念,优化教育教学策略和方法,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素质。

一三五自主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篇2

关键词:东风西路小学;校本教研;专业引领;自主提升;教研文化;办学特色

中图分类号:G40-0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7-0017-03

石家庄市东风西路小学创建于1981年,现有49个教学班,2500名学生,145名教师。自2001年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一直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并始终努力走在前列,提出了:“以文化发展立校,以内涵发展兴校”的办学思想,走国际化、集团化、内涵化发展之路,全力打造具有精彩生命文化特色的全国知名、区域一流的高品位基础教育学校,让学校充满发展活力,提升学校的文化内涵和办学境界。

近几年,在新课改的引领下,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百所德育科研名校”、“全国反馈教学法先进实验校”、“全国经典诵读优秀学校”、“全国语文特色校”“全国红旗大队”、“全国100所体育传统学校”、“河北省综合办学水平达标示范校”、“河北省文明单位”、“河北省优秀家长学校”等称号,享有很高的社会声誉。

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得益于新课改以来,学校新的教育思想的建立、对传统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改革,更得益于学校始终坚持以校本教研为途径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教改思想,探索出了一条专业引领下自我加压、自我超越、自主提升的教师专业发展之路,即“一三七”专业引领下自主提升式校本教研模式。

一、“一三七”专业引领下自主提升式校本教研模式内涵解读

东风西路小学是河北省2004年“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首批实验校。六年来我们紧密结合本校实际,大胆创新,努力实践,创建了“一三七”专业引领下自主提升式校本教研模式。

“一”是指明确一个目标。即弄清楚为什么要进行校本教研。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以研究、解决本校课程改革中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以促进本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为目标的多样化的教学研究活动。根本目的是全面、有效地实施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是指把握好三个维度。即专业引领维度、团队合作维度、自主提升维度。“专业引领”所包含的内容有三个层次:通过全国知名专家的前沿引领、省市区教育教学专业部门的实际操作引领、学校名师、骨干教师以及年级组长的基础引领,最终实现不仅与全国知名教育专家教育思想的同步,更重要的是借助这个平台建立长期手拉手互助联系,全面学习借鉴,共同进步提高。“团队合作”所包含的内容是通过加强校本教研的研究与实践,把学校建成“学习型组织”,让教师在教研共同体中得到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提高。对教师来讲,这意味着将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由传道者变为学习者,由接受者变为研究者,由奉献者变为幸福者。“自主提升”指每一位教师都是自主的、能动的、积极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实践,有不断的发展,最终成为不可替代的优秀的个体。有了“专业引领”才使这种校本教研模式有高度和深度,以不断适应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需求;有了团队的教研环境,才能使研究问题得到同伴的帮助和广泛的交流。有了“自主提升”才使这种校本教研模式不断拥有新的生长点,从而具有了发展的可持续性。所以,“专业引领”、“团队合作”和“自主提升”是互相依托,缺一不可的。

“七”是指构建七种校本教研形式。即前移过关式、后续提升式、联片教研式、主题研究式、同课异构式、专业引领式、课题研究式。通过多种形式的教研,不仅实现了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教改目标,而且形成了多元的校本教研文化,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一三七”专业引领下自主提升式校本教研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一)建立在制度保障下的校本教研平台

多年来,学校在该校本教研模式的实施过程中逐步调整,不断充实,渐渐形成了《东风西路小学校本教研工作制度》,并相应完善了教师培训、学习考察、经验交流、听评课、拜师学艺、计划总结、教学反思、教学互评、领导参与、质量跟踪检测等制度。这些制度体系的形成,为学校营造了一种人人从事教研、人人热爱教研、人人研讨教研的良好氛围,保证了校本教研的有效实施。

(二)形成独具本校特色的校本教研模式

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是单一的教师个体的独立行为,它需要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和自主提升。目前我校经过大量的实践与探索,逐渐形成了以“专家引领”“团队合作”“自主提升”为核心的校本教研模式。

1专家引领是保障。制约校本教研的根本问题是如何解决高层次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和疑难问题的深层次研究。例如:系统知识与现代教育理念有机融合的问题,高效课堂模式打造问题,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内在衔接转化、高中低段教学知识整合、小组有效合作、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效使用等问题,仅凭一线教师的实践研讨是不能系统解决的。为此我们确定这种校本教研模式必须有专家的深层次引领,这是教师能够专业成长的保障。我校的专家引领队伍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引领全国最尖端课改方向的专家。

我们特别聘请窦桂梅、吴正宪、于永正等这些全国知名的专家为我校“教育科研专家顾问”,与骨干教师结成师徒对子,把最新的教学理念带到我校,直接指导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引领教师进行最前沿的教学实践。我们还与窦桂梅老师的清华附小和吴正宪老师工作室的两个教师团队结成手拉手关系,形成互助网络,一起经历蜕变的过程,有效解决了教师的深层疑难困惑,使校本教研有了质的飞跃。例如:在窦桂梅老师的指导引领下,我校有效解决了课标总目标与每节课的具体目标的有机整合问题,将大目标根据每一册教材、每一课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分解,非常清晰地把握住了知识、能力目标重点,使教师做到教中有数,学生感到学中明白。

第二层次:代表地方教研特色的省市区各级教研员。

nlc202309051233

各级教研员队伍,来自基层,扎根基层,了解当前课改的新动向,更了解一线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既有专业的高度和深度更能结合地方特色,属于实践层次的专家队伍,我们每年都利用重要活动、暑期集中培训等契机,邀请省市区各级教研员到学校对各学科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引领,使校本教研有了更有效的提升。例如:省市教科所的教研员,针对教学设计的具体问题,分教学环节进行现场指导,让老师明白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进而再进行跟进操作,马上体现出指导效果。这种点评式教研引领能让教师更明确自己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如何操作解决,非常受基层教师的欢迎。

第三层次:由学校名师组成的校本专家队伍。

我校有河北省优秀教师、石家庄市学科骨干教师和桥东区学科名师(也有特聘的离退休优秀教学领导)。经过多年的有意识的培养,他们迅速成长起来,肩负起指导教师、引领教师的重任。因为他们经常深入一线,与全体教师一起经历疑惑、研究、解惑的过程,所以非常清楚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需求,来自他们的引领,教师最容易接受,是教师最迫切需要的帮助。值得一说的是,校长不仅是学校校本专家的组织者,更是其中的积极参与者,不仅亲自承包学科教研,还经常帮助教师进行示范指导,帮教师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很受教师的尊敬和欢迎。

2团队合作是核心。我们提倡自主提升,但不是各自为战,而是在制度保障下的互助、互动,互相交流。某一教师的问题,可能成为一个大家共同研究的主题或者最终成为一个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我校团队合作的方法有:年级组内的学科教研组、年级段内的学科教研组、学校中心学科教研组、学校之问的联片教研组。每组定期进行教研活动,南主持人召集,团队每一位成员带着共同的研究问题先听集体参与研究的示范课,然后大家发表意见,针对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最后梳理出几点统一的意见作为大家实践的参照。本次教研还可以提出下一次需要研究的问题,作为今后一阶段个人关注研究问题。

在合作中大家收获的不仅是专业素养的提升,教学方法的所得,更体验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提升了教师职业的幸福感。我们学校语文中心组的专题教研“古诗词教学”和数学中心教研组的“低年级统计教学的研究”等教研活动分别受到窦桂梅老师和吴正宪老师的充分肯定。

3自主反思是关键。我校这一校本教研模式的关键是“自主提升”。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把自己当做单独的、无可替代的个体,每个人根据自己独特的教学学科、文化基础、教育阅历和实践优势,进行独立思考,提出自己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我们提出每个人在备课时一定要在教案中留白,随时记下自己的教学感悟和体会。每个人都要坚持写教学随笔和反思,经常回顾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中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与失败的教训。我们已形成在每一次的校本教研之前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前期思考,查阅相关的资料,形成自己的认识见解,在集体研究中拿出最有价值的意见,为同伴的提高尽一份力,同时也是对每一个人的提高进行自我加压。我们还针对不同教师的需求建立了教师成长档案,在推动全员教学质量共同提高的前提下,促进教师的个性化成长,形成了一类一划制度,把教师按照刚参加工作、不足三年、五年以下、十年以上、参加过区级以上评优课、骨干教师、名师分成六个层次,分别制定出发展目标,不断升级,获得发展。

(三)创设七大校本教研形式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我校根据学科需求、教师专业成长需求、科研主题需求等不同需要,创设形成了七大特色教研形式,并逐步推向全区,引领区域的教师专业队伍的成长,形成了区域内校本教研的特色品牌。

这七大特色教研形式是:前移过关式主要是帮助青年教师在课前吃透教材、把握目标、分析学情、设计教案,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预设,最终达到学会独立备课目的教研方式;后续提升式是帮助青年教师通过同伴之间互相听课,课后教研,研究如何改进,如何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继而在自己的课堂上自觉的行为跟进,从而达到后续提升目的的教研方式;联片教研式是我区小学教研室首创的,专门针对区域薄弱学校的薄弱学科、教师资源也相对较弱的现实情况进行的一种“强校拉弱校”的教研形式,目的是区域教育优质资源有效地在区域推进,最终达到学科均衡发展的教研方式;主题研究式主要是对学科教学中相对集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较广泛的交流、讨论、总结,最后总结出规律性的结论,值得在学校推广的教研方式;同课异构式是教师们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同一个教学内容,教师依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重、难点的把握以及自己本班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的不同的教学过程。教研活动就是组织教师通过研讨这些课,总结出可以推广的规律性结论;专业引领式是教师通过观看全国省市知名专家的课例、讲座、著作等,进行专题研讨,从而对骨干教师在某一专业领域进行高层次的引领;课题研究式是学校要求优秀教师必须完成一定层次的科研课题,这既是优秀教师教育教学的需要,更是做科研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必由之路。我校曾展示校本教研以“精彩生命文化”特色为出发点,以可持续激发创造性活力的精彩课堂为研究目标,以精彩生命文化课堂四要素为依据进行教学设计,课后大家对精彩生命文化四要素的达成度进行分析、对照,以期带领教师逐步理解生命文化课堂的内涵,并在精彩的课堂教学中培育精彩少年。

三、“一三七”专业引领下自主提升式校本教研成效凸显

在各级领导和教研人员的关心支持帮助下,经过不断的理论实践研究探索,我校校本教研已初具规模,初见成效。一是形成了独具东风西路小学特色的一三七校本教研模式。二是培养了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教师。三是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办学水平。如社会声誉不断提升,培养出一大批优秀加特长的学生。再如我们以教研兴校,丰富学校的文化积淀,形成校本教研文化。我们开发了生命文化校本课程,开设了书法、围棋、形体、轮滑、音乐素养等特色课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彰显个性,为学生的一生打下了坚实的做人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四、“一三七”专业引领下自主提升式校本教研未来展望

(一)丰富教研内涵,打造高效教研

模式不是死的,它只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我们不会拘泥于一种模式,而是不断地丰富其内涵,在提高教研实效上再下工夫,让它更好的服务于教学,不断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最终实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我们要在已有的七种方式基础上根据教学实际进行再拓展,力争使其更有实效性。如借助省“网络教育模式与绩效实践研究课题”加强“网络式教研”实践研究。针对我校青年教师不断增多的现状,要加强学校内示范教师带领式教研,进行导师制教研方式实践研究。

(二)提高教研水平,发挥教研作用

在校本教研的能力上还要进一步提升。要与院校挂钩,与教科所挂钩,与名校挂钩,进行广泛的学习借鉴,使教研的层次再提高,满足优秀教师的引领渴望。我们还要分期分批派出有教研能力的领导、老师到知名学校挂职学习,获取经验,指导我们的教研向更高的水平迈进。结合桥东区《教师提升三年规划》,把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成长紧密结合,人人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定出自己的具体发展目标,学校进行定期考核,评出各级各类的名师和学科带头人,全员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

(三)提升教研品位,形成教研文化

我们今后要把校本教研与学校的文化建设紧密结合,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和主要阵地。我们借助校本教研,深刻理解学校精彩生命文化内涵,进行教学课堂行为跟进,把握四要素,打造精彩生命课堂向各个学科和领域推广,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精彩少年。

总之,新课改给我们带来的是强烈的震撼,让我们的“一三七”专业引领下自主提升式校本教研模式在思考中定位,在探索中锤炼,在研究中升华。

责任编辑冯荣光

一三五自主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篇3

为提高我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大力推广中老教师的丰富教学经验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先进教学成果。努力挖掘我校教师的人才资源优势,倡导和坚持双方自愿、合作共赢的原则,建立教师教育教学固定的师徒,双方达成以下协议:

一、老教师或中青年骨干教师任辅导老师,对青年教师无偿地进行教学业务辅导。本学年应完成以下任务:

1、具体指导青年教师设计一篇以上完整的规范的教案,教案的编写要体现辅导教师的创意,辅导教师有义务提供自己的教学笔记供青年教师作参考。

2、辅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汇报课,辅导老师要参与到汇报课课前的教学设计和试教的全过程,切实解决青年教师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辅导老师有义务为青年教师上示范课,接收青年教师的随堂听课。

3、加强对青年教师组织教学的辅导,帮助青年教师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正确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双边关系。

4、加强对青年教师作业教学环节的指导,尤其帮助青年教师对布置作业的题型和份量的指导,辅导教师有义务把自己的作业布置和批改提供给青年教师作参考。

5、辅导老师要随时对青年教师的备课、作业、上课等教学环节作指导,尤其是做好跟踪听课工作,并有义务指出检查中发现的不足,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6、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诲人不倦,有义务将自己的教学经验传授给青年教师,帮助他们尽快形成自我教学特色。

二、青年教师作为被辅导的对象,应该谦虚谨慎,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应履行以下义务:

1、尊重辅导老师,虚心好学,勤学好问,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应主动地请教辅导老师。

2、备课、上课、作业等教学环节随时接受辅导老师的检查,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并及时改正自己的不足。

3、积极主动地学习辅导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每学期听辅导老师的课不少于5节。

4、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每学期至少上一节汇报课,汇报课的教案要请辅导老师的审查通过,汇报课的试教要接受辅导老师的指导。

5、青年教师要了发挥自己精力旺盛、接受新生事物快、知识信息化程度高等优势,为老教师做各项帮助和服务。

6、学年末青年教师要能如期完成县教育局规定的“一三五”各种作业和课堂教学合格验收任务。

三、此协议一式三份,双方各执一份,学校教导处留存一份。协议双方恪守信用,履行义务,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青年教师(签字): 辅导教师(签字): 北依涧小学(章):

试析“一三五不论 二四六分明” 篇4

【关键词】一三五不论 宽严 二四六分明 拗救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1-0031-01

律诗是近体诗的代表,其字数、押韵、平仄和对仗多有讲究。关于律诗的平仄,有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其意指:七律(七绝)第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不拘,第二、四、六字的平仄须分明;对于五律(五绝)来说,即为:“一三不论,二四分明”。此说对于初学律诗者适用,若稍加深究,则显不足。现结合诗例说明:

律诗平仄之基本句式有四种。

五言律诗为:1. 仄仄平平仄;2. 平平仄仄平;3. 仄平平仄仄;4. 平仄仄平平。

七言律诗为:1. 平平仄仄平平仄;2. 仄仄平平仄仄平;

3. 平仄仄平平仄仄;4. 仄平平仄仄平平。

律诗,就部位论,平仄句式中的下段要比上段严格。以五言律诗1句式(仄仄平平仄),2句式(平平仄仄平)来看,1式中最后一“仄”无韵,2式中最后一“平”要押韵,此处绝不能错。往前看,1式之“平平”和2式之“仄仄”因没有押韵与否的问题,自然要宽泛些,但要注意避免孤平与孤仄,所以仍有约制。1、2式再往前的“仄仄”和“平平”,惟须注意避开孤平,所以更显宽泛。

基于此,五言律诗的基本平仄句式为:1. 仄平平仄;2. 平平仄仄平;3. 平平仄仄;4. 仄仄平平。七言律诗为:1. 平仄平平仄;2. 仄平平仄仄平;3. 仄平平仄仄;4. 平仄仄平平。(圈内字可平可仄。)

于上列基本句式,在五言2句式中第一字必须是“平”,否则要犯孤平(五言2句式中第一字如用“仄”,就使得除了韵脚以外,只剩一个平声韵。这就叫“孤平”,其为律诗写作之大忌。)。同理,七言2句式中第三字也须用“平”声韵。所以,“一三五不论”是不全面的。

再看“二四六分明”的不全面性。五言律诗的第二字、七言律诗的第二、四字要“分明”。但五言律诗的第四字,七言律诗第六字,就不一定“分明”。 唐人在近体诗的创作中为了不因音而害义,对律诗的常体作了灵活处理。于是就产生了“拗救”。

律诗中除了上述基本句式外,还常有一些“拗句”,“拗句”是指那些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律诗中前面一字用“拗”,后面还须用“救”。所谓“救”,就是补偿。一般来说,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那么后面需要在适当的位置补偿一个平声。“拗救”的情况很多,现举两个常例析之。

在五言律诗3句式(平平仄仄)中常出现“平平仄平仄”的拗句,句中第三个“平”声用为“仄”声,在其后紧用一个“平”声来补偿。在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中,其平仄关系为“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而杜甫《天末怀李白》“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的平仄关系为“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对比上举变体(白诗)和常体(杜诗)可知,在加点位置上,白诗为“仄”,杜诗为“平”, 五言律诗“平平仄平仄”中第四字不一定“分明”。

七言律诗是五言律诗的扩展,所以在七言律诗“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型中,也可使用“仄仄平平仄平仄”的拗句。唐诗人崔日用《郊庙歌辞·享龙池乐章·第六章》中颔联“岸上丰茸五花树,波中的皪千金珠。”之平仄为“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杜甫《客至》颔联“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的平仄关系为“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对比上举变体(崔诗)和常体(杜诗)可知,在加点位置上,崔诗为“平”,杜诗为“仄”。依此可知,七言律诗“仄仄平平仄平仄”中第六字也并非“分明”。综述,“二四六分明”也存在缺陷。

循此,“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有着自身的局限性。所以,我们在阅读律诗时一方面要从简入手,较轻松地进入律诗格律之门;另一方面,要懂得一些诗律变体的知识,从而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 力.诗词格律[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8.

[2] 启 功.诗文声律论稿[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

上一篇:把家人比喻成动物的作文下一篇:藏獒的说明文600字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