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式国际化

2024-07-02

探索式国际化(精选9篇)

探索式国际化 篇1

一、概述

在积极推动教学改革中, 各个院校都强调人才培养要与企业实际相符。教学内容和实践项目均要求来自于企业一线实践, 与实际就业岗位相对接。国际贸易专业毕业学生主要就业方向是各类外贸企业。《国际贸易实务》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基础课程, 承担着国贸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国际贸易实务》又是一门实践性课程, 其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与实践性。教学中, 不但要教授学生专业外贸知识, 还要突出外贸业务动手能力培养。因此, 要通过精心设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模式, 让学生对外贸行业产生浓厚兴趣, 并进一步培养个人的外贸职业素养, 提升毕业后的从业竞争力。本文主要依据项目教学法和情景式教学法, 结合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近两年的“校中厂”的建设经验, 探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情景式项目教学模式构建。

二、项目教学、情景式教学与课程的融合

项目教学是目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广泛采用的模式。项目教学法突出把整体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分项目。每个分项目都要设计出详细的教学方案。学生通过分项目实施, 熟悉并把握整个项目实施过程及每一个分项目中的基本要求。教学重点在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其主要目的是在教学中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内容比较适合项目教学。核心内容可以分为一个流程和两个关键。一个流程指要掌握外贸业务流程。从组建外贸公司做起, 要开发客户、对外报价、签订合同、出运货物、收回货款, 到最后的核销退税。整个外贸业务流程就是一个总项目, 而这个总项目又可以按照各环节分成若干个分项目, 每一个分项目都有其独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价格和合同两个关键点贯穿于整个外贸业务流程。价格核算需要掌握产品品质、数量、包装、价格术语、运输保险、退税等方面知识。合同则包括洽商、签订、履行等阶段。通过抓住握两个关键点的教学设计, 可以把各个分项目有机统一到总体项目上, 完成课程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情景式教学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模式。情景式教学突出以案例或情景为载体,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 让学生置身于某个特定情境中, 用角色扮演方法来完成整个工作任务。其目的和项目教学法相一致, 都是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最终目标。以前《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缺少和具体产品出口结合起来, 在授课过程中, 教师只能笼统讲解产品和合同的共性知识, 很难吸引学生, 让学生对外贸企业出口业务产生兴趣。因此, 要把具体产品引入到项目教学中, 用特定产品知识贯穿整个项目。情境不再是枯燥的描述, 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充分激起学生学习、动手情绪和情感体验。2011年,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与河北玛世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协议, 探索“校中厂”及校企“双主体”合作教育培养模式。国贸专业与该公司附属出口公司合作进行丝网出口人才培养。目前, 已经有两届500多名学生到该公司参与丝网产品出口的实习实践。在总结“校中厂”模式实施经验的基础上, 该校把丝网产品出口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项目教学结合起来, 把真实丝网出口企业引入到学校的课堂教学中, 实现外贸企业就业需求与课程教学无缝对接。

三、情景式项目教学设计与实施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对象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低年级学生。在知识掌握上, 这些学生仅学习过理论知识, 尚未接触到贸易实务知识, 会对未来职业感到迷茫。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为学生打下专业知识基础, 提高其从业技能, 同时要让学生明确就业方向, 进而树立信心, 激发学习动力。

(一) 课程目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是外贸业务员、外贸单证员、跟单员等岗位。因此,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就是这些岗位所使用到的外贸知识和操作能力。从表1可以看到, 课程定位核心是合同和价格。要让学生掌握签订合同、履行合同以及对外报价能力, 从而达到岗位入职要求。针对80、90后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多数是独生子女的家庭背景, 素质目标突出培养竞争精神、团队精神。通过竞聘经理、合作报价、公司化管理等项目设计和实施, 让学生在仿真外贸公司的互动商务情景中, 提高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提升外贸从业综合素质。

(二) 总体项目设计与实施

通过对河北省安平县丝网出口企业的多次调研, 并结合“校中厂”实习经验, 按照丝网出口企业的外贸业务流程, 设计了《国际贸易实务》情景式项目教学模式:从学期开始对教学班级进行分组, 每个班级成立10个左右仿真丝网外贸公司。外贸公司竞聘产生外贸经理, 自由招募组员。按照组建丝网外贸公司, 丝网产品设计、国外客户开发等不同阶段设计九个教学项目。以每个仿真外贸公司为中心, 结合证书考试, 外贸软件实训实施教学。“仿真丝网外贸公司”内部由不同学生担任外贸公司经理、外贸业务员、出口市场专员等角色, 通过公司内部协作和公司之间竞争, 实现知识学习与外贸人员从业技能培养的有效融合。

《国际贸易实务》情景式项目教学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项目一到项目八, 安排在实训室进行分组教学, 手工模拟外贸流程。课时合计52课时;第二阶段在计算机房上机进行软件实训, 再次模拟外贸全流程。第二阶段集中一周, 安排30个课时。项目一:组建公司。成立8~10个仿真丝网外贸公司, 以后各个项目教学都是围绕仿真丝网外贸公司来开展的;项目二:丝网产品设计。掌握丝网产品出口规格、质量标准、计量方法以及包装, 学会制作丝网产品唛头;项目三:国外客户开发, 掌握客户洽商四个阶段, 根据前面成立的丝网出口公司信息, 制作客户开发信函;项目四:出口报价, 掌握常用价格术语, 学会丝网产品价格核算, 各外贸公司分别扮演进口商和出口商, 相互之间完成丝网产品竞价过程;项目五:确定付款条件, 掌握合同中使用的结算工具和付款条件;项目六:选择运输与保险, 掌握合同中运输条款和保险条款;项目七:安排报关与报检, 掌握丝网出口商检和海关报关业务流程;项目八:认知外贸单据, 能够读懂一线企业使用的外贸单据;项目九:外贸软件实训, 上机操作, 模拟外贸业务全流程。九个项目教学过程, 就是学生认知外贸企业、掌握外贸业务的过程, 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从而提高外贸综合素质。

(二) 分项目设计与实施

每一个项目设计可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是项目提出。主要通过不同实训情景设计, 让学生自主动手操作各项外贸任务, 发现问题;第二步是知识辅导。指导教师总结前一步发现的各种问题, 有针对性地辅导学生自主学习;第三步是完成任务。在掌握知识基础上完成第一步提出问题, 并进行分公司总结、讨论;第四步是案例研习。主要对专业证书考试试题和上一届学生在“校中厂”真实外贸业务中使用资料的研习。分项目设计中充分体现情景教学法实施的三阶段—“感知———理解———深化”。首先, 用丝网外贸企业的真实材料让学生感知, 使其身处于真实外贸业务中;其次, 通过仿真丝网外贸公司岗位分配, 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其所在岗位对具体业务知识和能力要求;最后, 通过分公司总结发言、讨论等形式, 深化对业务知识掌握, 提高外贸从业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竞争精神和团队精神。第四步是上机操作。外贸软件实训是上机模拟。它与第一阶段通过相同产品、同一个仿真外贸公司信息, 前后有机衔接。不同的业务内容, 既加强了学生对外贸知识理解, 又提高了外贸业务熟练程度, 进而增强外贸从业能力的培养。

四、情景式项目教学过程控制

(一) “仿真外贸公司”企业化管理

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中, 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实现项目教学的“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因此, 一方面, 情景式项目教学设计中引入了特定产品———丝网, 成立了“仿真丝网外贸公司”, 使项目设计更具有真实感, 吸引学生参与到项目实施过程之中;另一方面, 仿真外贸公司采用分项目的企业化管理。由竞聘成功的丝网公司经理指定各个同学的出口岗位及职责。每一项目中, 公司经理来分配各出口岗位任务, 并根据任务完成过程进行管理, 从而保证项目实施顺利进行。

(二) 对抗性考核方式

提高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对抗性, 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期末成绩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每个项目中公司经理对公司内部成员考核情况得分;第二部分是每个项目完成后, 不同仿真丝网外贸公司之间的交叉审核情况;第三部分是教师根据课堂发言情况给出的平时成绩。公司内部与公司之间相互对对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形成一种对抗性关系, 培养学生在真实业务中的竞争精神和团队精神。三部分成绩所占比重, 可由任课教师根据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调整, 保证项目实施效果。

(三) 实训室和实训软件建设

情景式项目教学主要依托国际贸易实训室以及外贸实训软件来组织教学。实训室上课打破以往课堂形式, 适于组成多个仿真外贸公司, 分组进行教学。各个公司经理分配任务后, 小组内部能展开互动, 通过竞争与协作, 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公司之间对同一个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相互考核, 能产生对抗性学习。教师在实训室就可以完成项目教学的任务和目标。第一阶段模拟外贸流程, 时间跨度长, 侧重于分项目的实施和控制。第二阶段上机模拟外贸流程, 集中一周时间完成, 强调项目的总体效果。实训软件选取和个性化修改就显得格外重要。

(四) 校企合作教材开发

实施情景式项目教学很大程度依赖于教材内容选编。要充分利用校外实际基地以及“校中厂”等各种资源, 开发出适合本学校的《国际贸易实务》教材。与企业合作开发教材能够充分体现教育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实现教学与用人企业的无缝衔接。在总结两届学生到“校中厂”实习经验基础上, 学院国贸教研室与外贸企业紧密联系, 合作教材已经进入编写阶段。

五、创新与进一步思考

《国际贸易实务》情景式项目教学改变了以往“教师讲, 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置身于具体出口产品和仿真外贸企业中, 真切地感受到企业文化氛围和管理要求, 能够变被动为主动, 切实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学生通过仿真外贸公司内部与外部的互动, 在竞争中培养团队精神, 有助于树立个人责任意识, 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生活态度, 使学生获得进一步成长。情景式项目教学在实施过程中, 也同时出现竞争过于激烈、评分不公平、仿真公司经理不尽责等问题。例如:仿真公司经理在考核时, 出于本部门考虑, 给自己成员打高分或者不能拉开成员得分差距, 就不能如实反映项目实施过程, 影响教学效果。诸如此类问题, 需要通过进一步细化项目实施方案来逐步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李红霞, 姜大庆.家纺专业“校中厂”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2 (, 11) .

[2]王辉.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项目化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 32) .

[3]李霞.高职教育“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与实践[J].职业与教育, 2011 (, 35) .

[4]戈雪梅.对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J].教育探索, 2012 (, 1) .

对国际式摔跤跪撑技术结构的分析 篇2

摔跤跪撑技术是一方在下边跪撑或被摔倒在垫上,另一方在跪撑者上方,双方互相攻守的技术。有的从罚跪撑开始,有的从站立摔倒后开始。这种技术明显地是一方占据主动、有利的位置,另一方处于不完全自由的被动位置。跪撑者虽然在下边处于被动位置,但是身体重心低,支撑面大,易于防守而不利反攻。现在古典跤高水平运动员的比赛往往难于在站立摔时得分,一旦出现跪撑角斗容易得分,见输赢。跪撑技术是古典跤和自由跤技术武库中的重要内容,更是古典跤决定胜负的武器,必须重视跪撑技术及其训练。

一、提抱动作的技术分析

跪撑比站立时的身体重心低,跪撑者防守时又经常胸腹贴着垫子进一步降低身体重心,两臂和两腿向两侧伸开,双扩大了支撑面,而且古典跤又不允许拉脚提腿。因此,把这样姿势的运动员直接翻转成背朝下是很困难的。只有把他抱提起来,使其重心升高,失去或减小手臂、腿脚的支撑作用,再用滚桥或过胸摔翻转对方。跪撑者为防止对方的抱提,尽量使胸、腹、髋贴紧垫子,不让对方的手臂插入胸腹下抱上躯干,或者推拉对方的手臂,不让抱好。自由跤除抱提躯干外,还可以提拉对方的腿脚,或用腿勾缠对方的腿,使对方失去腿的支撑力,再去翻转。

二、使用翻转动作的技术分析

把对方身体由胸腹朝下翻转成肩背朝下,可以沿对方身体的纵轴、横轴翻转,但更多的是沿着对方身体的纵轴与横轴之间的斜向轴翻转。

沿着身体横轴翻转,直接向头或脚的方向翻转直径长,难于成功。除了抱胸向后倒翻和压颈提腿翻外,向横轴方向翻转的技术少。

沿身体纵轴方向翻转,其直径短,容易翻过去,按说向身体纵轴方向翻转技术应该多,但真正直接向身体纵轴方向翻的技术很少,多是沿着身体分斜向翻转。如滚桥,看似沿着身体纵轴向侧翻转,实际是向前侧翻转。其他如反抱大腿翻、交叉抱小腿翻、骑缠等等都是沿着身体斜向轴翻转。

三、防对方使用翻转动作的技术分析

跪撑移动主要是指跪撑者在被动情况下的移动。这种移动是跪撑者为避免身体由胸腹朝下被翻成肩背朝下的移动。所以跪撑者的移动是根据上边运动员的进攻技术而动的。

古典跤跪撑时多趴在垫上,抬头、挺胸、塌腰,使髋部和腹部紧贴垫子,四肢展开,向前后左右移动,以向前移动为主。腰向左右移动,这是防滚桥和变向滚桥的移动。防提抱时,向左右移动,离开对方,使对方无法发力,或是向左右挤撞对方离自己近的支撑腿,破坏对方身体重心的平衡。

探索式国际化 篇3

《国际市场营销》作为一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必修课, 具有非常强的环境适应性、理论系统性和应用灵活性等特点。随着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需要一批既懂国际贸易知识, 又懂国际市场营销知识的人才, 而学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 因此, 学校应该适应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产生的需求, 积极进行教学改革。

国际营销与国内营销不同, 国际营销要跨越不同的国界, 要涉及不同的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 因此, 要想做好国际营销, 第一要懂得国际营销的专业知识, 第二要精通英语。这二者必须精通, 才能做好国际营销活动。因此, 我校的国际市场营销课程采取双语教学的方式。

双语教学就是运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来讲授课程。由于我校是一所独立学院, 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有一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较高, 对双语教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还有一部分学生英语水平较差, 他们对英语授课没有兴趣。由于存在这样状况, 双语的教学要注重采用新的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转变学生的畏难情绪, 从而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和英语表达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国际市场营销的专业知识, 我们在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引入了模拟表演式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就是把一些国际营销的专业知识点做成一个小剧本, 学生就是演员, 学生要按照剧本的台词和要求把剧本内容生动灵活的表演出来。这样, 枯燥的双语教学就变得充满灵活性和趣味性, 学生也会变得愿意学习它了。

我们来看一下模拟表演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国际营销广告是进行国际营销经常遇到的问题, 在讲国际广告这一知识点时, 插入视频资料, 播放了一段由著名影星妮可·基德曼为香奈儿5号香水拍摄的广告片, 这个广告从头到尾都是英语, 要求学生先观看这个广告片, 反复听几遍, 听懂广告的英语内容。然后选出三名学生来分别扮演这段广告中的三个角色, 要求这三名学生按照事先看过的广告内容和场景, 在全班同学面前, 用英语表演出看过的内容。最后, 让学生再用汉语解释看到的内容。这样, 通过模拟表演, 学生既学到了国际营销的专业知识, 又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听和说的表达能力, 这种参与表演式学习方法, 改变了枯燥的授课方式,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由于我校是一所独立学院, 因此, 我校学生通常认为自己基础不好, 学不好英语和专业知识, 所以在学习英语时表现出畏难情绪、缺乏信心。但是独立学院的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 喜欢参与各种活动, 对于感兴趣的事物关注度较高, 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在教学中如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表现欲望, 双语教学的开展就很受他们欢迎。

我们都知道国际市场营销是帮助学生掌握现代国际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 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具备进行国际市场营销策划的能力, 具备选择国际目标市场并进行市场定位的能力;具备进行国际市场产品决策、定价决策、分销决策、促销决策等方面的能力, 具备提高分析和处理国际市场营销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针对国际市场营销的课程要求, 设计了一个新产品介绍会的表演形式。要求每个学生课后收集、准备资料, 然后在课堂上介绍一款新近在世界市场上出现的新产品。第一, 要求每个学生用英语来介绍这个新产品的名称, 新产品的属性, 新产品在哪个国家最新面市的, 它有什么新奇的功能和特点。第二, 还需要每个同学用英语说出这个新产品现在的市场价格, 未来市场价格的变化, 价格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如何。第三, 要求每个学生用英语来告诉大家, 在哪里可以买到这个新产品, 这个新产品在哪里销售的最好, 为什么销售的最好?第四, 还需要每个同学用英语介绍这个新产品的促销手段是什么, 用英语说出这个产品的广告词。当然, 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在课堂上介绍一款新产品, 这样每个学生都会有一次上台表演锻炼的机会。当每个学生介绍完他的新产品后, 课堂上的其他同学可以针对他的新产品用英语提问, 介绍者要用英语回答有关问题。这样, 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了互动过程, 学生锻炼了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 表演过程中, 学生可以拿着自己事先准备的新产品介绍稿子----相当于剧本手稿, 忘记了可以看一下剧本手稿。最后, 为了能更深刻的理解国际营销专业知识, 要求同学们用汉语来进行总结和分析, 交流从新产品介绍会中学到的专业术语。

国际市场营销双语教学中由于引入模拟表演式教学方法, 双语教学改变了枯燥无味的教学状态, 学生的参与式表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 学生既提高了英语听说能力, 又掌握了国际营销专业知识。

摘要:本文提出了模拟表演式教学方法在国际市场营销双语教学中的引入, 这种方法就是把一些国际营销的专业知识点做成一个小剧本, 学生就是演员, 学生要按照剧本的台词和要求把剧本内容生动灵活的表演出来。这样, 枯燥的双语教学就变得充满灵活性和趣味性。

关键词:国际市场营销,模拟表演,双语教学

参考文献

[1]张毅芳.国际市场营销》双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科技广场, 2010.[1]张毅芳.国际市场营销》双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科技广场, 2010.

探索财务公司国际化之路 篇4

【关键字】财务公司;跨境;资金管理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等重大国家战略部署的实施,拓宽了财务公司“走出去”的市场空间,加快了财务公司的行动步伐。同时,外汇管理进一步简政放权,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势不可挡,资本项目可兑换有序推进,也为财务公司开展跨境金融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我们更应看到,企业集团海外业务的开展和海外市场的拓展对财务公司跨境资金归集、结算、投融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事实上,作为企业集团的“内部银行”,伴随着走出国门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对国际业务的拓展以及相关准备工作在多年前就已开始。例如海航财务公司曾着手建立了内部境外企业的联系通道;万向财务公司在2003年向国家外汇管理局申请出口企业自有外汇留存,此后的2005年该公司还获得了外汇资金内部运营资质。这些只是财务公司国际化的雏形,在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之下,企业集团转型升级对于国际化业务需求持续增加,而财务公司的国际化发展环境也日臻成熟。

那么,近两年来,财务公司在通向国际化的道路上又有哪些创新之举呢?

一、跨境融资业务创新

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采取四大举措支持自贸区建设,天津、福建和广东自贸区试点的内容和细则也随之陆续出台。对于财务公司行业而言,自贸区的政策创新红利将成为财务公司转型发展的一大推动力,这无疑也为提升财务公司国际金融服务能力提供了宝贵机会。目前,申能集团财务公司与上海电气财务公司成为行业中首批获准迁址进入上海自贸区的财务公司。其中,申能集团财务公司创新实践了分账核算单元(FTU)模式,并且已完成多笔境外融资,进一步降低了企业集团的财务成本。该笔自贸区FTU创新业务组合,打通了自贸区财务公司分帐核算单元利用境外低成本资金支持区内外成员单位日常经营的通道,扩大自贸区FTU金融创新政策受惠面。起到了以自贸区跨境金融服务为区内外成员单位降低财务成本、支持成员单位日常经营的积极效果。

二、跨境资金管理创新

2014年5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开展了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并出台《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规定》,为拥有大量境外子公司的企业集团提高资金集中管理带来了利好。新政提供了外债额度共享、账户管理一体化、资本项下资金高效流动、经常项下集中收付等“一揽子”的政策便利。

2015年,国家外汇管理局放宽外汇资金流通限制,鼓励跨国企业建立跨境外汇资金池。此前,央行于2014年出台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跨国企业集团开展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集中运营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允许跨国企业集团按规定开展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和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集中收付业务。截至2015年末,有57家财务公司开展了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业务,其中有1600家境内成员单位和633家境外成员单位参与,外债集中额度为1852亿元,对外放款额度为3855亿元,经资金通道借入外债金额为489亿元,经资金通道对外放款金额为513亿元,国际外汇资金主账户余额为12.93亿元,国内外汇资金主账户余额为68.84亿元。

外汇试点业务及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简化了外债借入审批手续,突破了资本项目外汇限制,打通了境内外资金流通渠道,为跨国公司充分利用境内外市场,实现全球资金实施调配、综合运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极大地促进了跨国公司的资金管理和综合收益水平的提升,有力地支持了跨国公司全球一体化运用。以中粮财务公司为例,通过人民币资金池将境外企业人民币57亿元通过试点业务及人民币资金池借入境内,及时有效地支持了集团粮食收购业务,并为中粮集团节省了约5,700万元的财务成本,经济效益显著。

跨境资金池也打破了一些企业因自身无外债额度,无法借入外债的限制;标志着借助外汇试点业务及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真正实现了境内外资金的统一调配,全球一体化运营。

我们还应看到,在通往国际化的路上,财务公司还面临政策上的一些瓶颈。

财务公司尚不能从事离岸业务,除中油财务公司拥有一家境外子公司以外,其他财务公司在境外均无子公司或分公司,使得很多企业会面临资金在资本项下进出境困难的状况,诸如企业集团成员公司账户资金尚未实现可视可调的挑战;或是遭遇境外项目由于境外政策不明,利润资金被困的困境;境外收入的外汇避险问题;以及出现在境外投标时资金标和融资方面的需求不能满足或者筹划不及时的情况。

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企业集团“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国内外金融市场的联动和不断融合,以及国家监管政策的大力支持,财务公司“跟出去”的步伐应该加快,国际业务服务范围应该更广,参与度应该更深。财务公司应该通过主要在全球资金管理、资金融通管理、外汇风险管理和全球金融咨询几个方面为集团提供更加深入的国际化服务。

可以预见,未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以及资本项目下资金往来的进一步放开,作为企业集团金融服务主体,财务公司的国际化之路将有更大的发展潜力与空间。

参考文献:

国际式摔跤连贯技术的训练策略 篇5

1 国际式摔跤连贯技术的定义

所谓连贯技术,就是指运动员在摔跤比赛中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摔跤动作连贯起来结合使用,从而加强其进攻效果。连贯技术的使用有助于运动员在比赛中更好地进行防守和进攻,从而更迅速、准确地找到对手的薄弱部位,最终击败对手取得胜利。连贯技术的形式大致可以分为4种:(1)一个站立不得分接连另一个站立得分;(2)站立方法得分、绝对胜利得分或者连接跪撑得分;(3)站立方法得分之后,连接跪撑也得分;(4)跪撑进攻时没有得分,接着使用其他动作得分。在各种技术形式的使用过程中,运动员都要学会掩护自己的进攻动作,尽量扰乱对方的进攻和防守节奏,不让对手看出自己的进攻目标,从而使得连贯技术发挥最大的作用。

2 国际式摔跤中影响连贯技术应用的原因分析

2.1 运动员缺乏系统训练

虽然运动员平时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比赛准备,训练的强度也很大,但并非所有运动员都能得到系统全面的训练。比如,一些教练只注重运动员技术动作的训练,强调动作的攻击能力,却不注重身体素质方面的常规训练;还有一些教练善于对运动员的单个动作进行指导,甚少安排运动员进行实战演练,导致运动员难以发现自身技术漏洞。另一方面,从运动员本身来讲,每个运动员都有自己偏爱和擅长的动作,这就很容易导致运动员将过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单个动作的练习上,而忽视了其他动作的练习,尤其是在某一场比赛中,运动员运用某个动作击败了对手,那么他对这个动作的记忆就会更加深刻,从而无意识的将个人动作技术朝着较为单一的方向发展。这样一来,在日后使用连贯技术的时候,很可能因为对某个动作不够熟悉,造成前后动作之间衔接的不顺畅,从而使对手找到破绽,置自己于不利的局面。

2.2 运动员技术掌握不全面

进攻技术的使用是赢取摔跤比赛的关键,据统计资料显示,运动员掌握摔跤技术的种类越多,熟练程度越高,赢得比赛的几率就越大。因为当运动员全面掌握摔跤技术时,其便能在比赛中找到更多的进攻点,将自己立于进攻的优势地位,进攻的效果自然也会更好。而对技术的运用越是熟练,就越能达到“快、准、狠”的进攻效果,在面对不同类型的对手时,便可灵活多变地串联使用连贯技术,将对手一一击败。

然而,目前很多摔跤运动员对技术的掌握都不够全面,不懂地怎样运用虚实真假相结合的进攻战术,也难以在短时间对临场的状况做出正确反应,找到对手的薄弱部位攻其不备,从而丧失致胜之机。因此,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要注重技术的全面训练,尽量掌握更多的摔跤技术,并将每个技术都练习熟练,使其深刻地印在头脑当中形成肌肉惯性,从而在比赛中把握进攻的先机,充分发挥出连贯技术的最大作用。

2.3 运动员身体素质不够强

良好的身体素质同样是赢取摔跤比赛的关键,身体素质具体包括充足的力量、良好的身体灵活度、长久的耐力等,这些都是确保连贯性技术能够发挥作用的基本要素。在摔跤比赛中,将对手摔倒在地是胜利的判定标准,所以力量的大小是与对手抗衡的最基础的体能要求。就我国的摔跤运动员而言,在这一点上与其他国家的运动员还有很大差距,不少优秀运动员在世锦赛中失利的原因就是在同级比赛中力量比较小,无法与对手进行抗衡。身体的灵活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虽然摔跤看似是一门依靠蛮力的竞技比赛,但是很多连贯性技术都对运动员提出了很高的灵活性和柔韧性要求,运动员只有练习好复杂的技术动作,才能在紧张的比赛中使身体随着大脑迅速作出反应,进而很好地控制对手。同样, 摔跤运动特别消耗运动员的体力,当运动员体力不足时,大脑的反应速度就会变慢,连贯性动作质量也会跟着下降,因此肌肉耐力高低是衡量运动员体能水平的重要指数。运动员需要在比赛中合理安排自己的体力,以防在后面的比赛中因体力不支而无法进行接下来的比赛。总之,良好的身体素质是达到一流技术水平的先决条件,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做支撑,即便技术动作再好也无济于事。

2.4 运动员心理素质不够强

除了基本的身体素质和全面的技术技巧之外,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十分重要。很多时候,参赛双方的能力都在伯仲之间,若其中一方的心理素质较强,能够在气势上压过对方,就会给对方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使对方因过度紧张而难以发挥出真实的技术水平。此外,摔跤比赛是一门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竞技活动,进攻的套路十分丰富多变,若运动员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做支撑,就很可能被对手的战术变化打乱阵脚,而无法迅速、正确对对手的战术动作作出反应,导致影响技术水平的发挥,乃至输掉比赛。

然而,并非所有的运动员都有一个良好的比赛心态,很多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由于自信心不足、比赛压力过大、对不熟悉的对手感到手足无措等原因而导致无法专心进行比赛。比如,一些运动员在比赛前手心出汗、腿部使不上力气,这些都是心理素质较差的表现。对此,运动员应该努力克服内心的紧张和恐惧,以顽强的意志品质去面对每一场比赛,不要过于在意比赛结果,只需全力以赴, 最大限度发挥自身水平。

3 国际式摔跤连贯技术的训练策略

3.1 全面技术训练

摔跤技术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它包括前摔、后摔、跪撑摔、站立摔等多种基本动作和一些进攻防守动作的连接转换组合,全面掌握摔跤技术是练习连贯技术的基本前提。一名优秀的摔跤运动员至少要掌握20种以上的基本动作,并且可以熟练地将这些基本动作相互结合,辅以其他的技术动作。所谓熟练地掌握,就是指运动员要反复练习这些技术动作,使其在头脑中定型,使其在实际的比赛中可以条件反射般将动作流畅地展现出来,此外,运动员也要清楚地知道每个技术动作的最佳使用时机、发力点等,从而使得技术动作发挥最大的作用,出其不意,直击对手。

基本动作的训练包括手法、步法和姿势的训练。手法在摔跤比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结构合理、变幻莫测的手法,往往可以将对手一举制服。如今,摔跤运动的手法不单单指手臂、手腕的力量和姿势,而是更多地涉及到控制和反控制。在训练过程中, 运动员常常将手法视作一种动作技术来练习,比如进行把位解脱、抢把等动作的练习,从而实现手法的隐蔽和迅速。在步法方面,运动员要做到敢进、敢退,并与手法相互结合,从而进行全方位的进攻。正确的姿势是身体协调的保证,反之,将无法施展手法和步法, 失技术专攻的应有作用。

运动员也要加强进攻防守方面的练习,比如,运动员可以在原地不动或者不断移动的前提下,不断变化姿势进行防守练习,这样有利于运动员应对比赛中对手多变的进攻情况;运动员也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反复练习动作技术,以达到深入理解的效果;或者两名运动员相互配合,进行一些进攻和反进攻的实战练习,双方可以互相探讨,以提高技术能力。除进攻防守练习外,实战模拟也非常重要,运动员即便已经熟练掌握了动作技术,但毕竟没有真正感受到比赛的氛围,既没有体会到赛场的压力,也没有应对过对手多种多样、无法预测的战术策略,而实战模拟可以让运动员真正进入比赛状态,帮助运动员更全面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实战模拟的对决不一定要安排级别相当的两名运动员,可以尝试让一名大级别运动员和一名小级别运动员进行对抗。其中,大级别运动员可以练习身体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而小级别运动员则可以提高力量方面的能力,两者都能从中得到综合能力的提升。此外,教练可以将优秀队员的动作套路进行分析讲解,以帮助技能比较弱的队员从中借鉴, 迅速提高实战能力。

3.2 身体素质锻炼

身体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提高的,因此运动员要将身体素质锻炼作为每天锻炼的基本内容来进行。身体素质锻炼的内容多种多样,包括速度、力量、耐力等,而每一种针对性的训练也都分为很多方式。在速度训练方面,运动员可以通过短时间内的动作组合来练习,从而加强每个动作的衔接程度,达到熟练、迅速地目的。在力量和耐力方面,运动员可以每天进行短跑和长跑练习,其中短跑运动可以训练运动员的爆发力,长跑运动则可以磨砺运动员的耐力,使运动员的身体在长时间的负荷下也能保持一个较好的机能状态。

只有拥有较强的身体素质,才能在摔跤比赛中保持体能优势, 并做好每一个连贯技术,否则中途的体力透支会使得运动员无力防守和进攻,只能输掉比赛。身体素质的锻炼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持之以恒的精神,不能半途而废,必须坚持自觉、积极地去进行体能训练,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因为一时的松懈而耽误了锻炼的进度,从而影响了锻炼的效果。为了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运动员可以在锻炼之前先给自己定一个目标,这样才会有坚持进行锻炼的动力,或者向其他运动员寻求帮助和建议,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

3.3 心理素质锻炼

每个运动员的心理素质都不一样,有的运动员平时的训练成果都很好,但一到比赛就十分紧张,导致发挥失常,而有的运动员在面对大型比赛时反而发挥更加稳定。对于这些容易紧张的运动员,教练一定要及早地给予指导和帮助,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不要对其施加太大的压力,要多加以鼓励,从而帮助他们找回自信。运动员自身也要多进行自我调节,不要过分看重比赛成绩,要试着将比赛当作一场普通的训练来对待,从而使自己恢复理智,更自信地去面对对手。如,即便于比赛中处于不利局面,也不要慌张或者过于心急地去扳倒对手,一定要冷静地分析对手的作战策略,迅速进行反应,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追平比分并超越对手赢得比赛。

对此,运动员可以多参加一些实战模拟,多感受比赛的氛围, 越是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对手时越要勇于挑战,培养自己遇强则强的精神;面对能力比自己弱的对手时也不可以大意轻敌,因为对方很可能找出破绽,并以强攻,致运动员措手不及。总之,心理素质训练是摔跤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只有拥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发挥动作技能的优势,从而做出完美的进攻和防守动作。

4 结语

探索式国际化 篇6

1 国际式摔跤运动的战术特点

在国际式摔跤比赛过程中,运动员所制订的战术具有预见性、独立性、隐蔽性和灵活性等特点。预见性是指运动员在摔跤比赛过程中首先应根据比赛双方的临场情况做出正确的预测与准确的判断,这样才能在此基础上采取合理有效的战术行动,否则其战术就带有盲目性;独立性是指由于摔跤是一对一的对抗项目,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所做出的各种临场战术策略和行动主要受自己的意识所支配,其他人在场外很难进行操纵;隐蔽性是指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隐蔽自己真实的战术意图,使对手始终弄不清楚你下一步的行动,否则对方就会展开有效地防守,使自己的战术行动无效;灵活性是指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应根据临场情况灵活地制订自己的战术策略和行动,绝不能机械地照搬事先设计好的战术,否则可能就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2 国际式摔跤运动的常用战术

国际式摔跤运动的战术丰富多彩,变化无穷,按其攻防性质可分为两种,即进攻战术和防守战术。

2.1 进攻战术

进攻战术是指摔跤运动员利用掌握主动权的机会,通过个人努力向对手发动主动进攻所组成的战术行动。在实施进攻战术时必须要把握好战机,这些战机包括:对手身体失去平衡时;对手露出防守部位的弱点时;对手暴露进攻的意图时;对手放松警惕时;对手出现“拍腿”、“摸头”等习惯性动作时;对手疏忽防守时;对手调整身体姿势时;对手几次猛攻后喘息时;对手退到接近保护区的消极区内时;对手出现疲惫时;比赛接近结束时等。在国际式摔跤比赛中,常用的进攻战术主要有压迫型进攻战术、引诱型进攻战术、实力型进攻战术、稳重型进攻战术、散手型进攻战术、顺势型进攻战术、边线型进攻战术、看体型进攻战术等(见图1)。

2.1.1 压迫型进攻战术

压迫型进攻战术也称猛攻。是指在摔跤比赛中,当运动员赛前已经知晓对手是经验不足的新手,或是技术较好而体能较差时,在自己体能充沛、耐力素质较好的基础上,比赛一开始就先发制人的主动发起猛烈进攻,连续使用进攻技术,一个技术用不成功,紧接着用第二个、第三个,迫使对手忙于防守,疲于招架,处于被动挨摔的地位,消耗对手大量体力,争取在短时间内掌握全场主动权或是取得绝对胜利。

2.1.2 引诱型进攻战术

引诱型进攻战术是指在摔跤比赛中,运动员把假动作与真动作充分结合在一起而组成的战术形式,即假动作与真动作虚实并用、假里有真、真里有假、假真莫测。如想使用夹颈背动作,先用抱腰折的假动作,对手来不及防守或防守失败,就直接使用抱腰折,若对手弓身防守,再使用夹颈背。引诱型进攻战术是摔跤比赛中最常用的基本战术之一,在对手体能好而技术不太全面、方法变化少、战术不灵活,自己技术全面熟练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此种战术。采用这种战术时,运动员要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胆量,在自己的动作速度比对手快的条件下,可以有意露出破绽,引诱对手进攻,使对手的身体姿势向适合自己使用下一个动作的方向发展。

2.1.3 实力型进攻战术

实力型进攻战术是指摔跤运动员拥有较强的实力,在摔跤比赛中能够主动地创造使用特长的条件,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技术特长,以确有把握的绝招战胜对手。这种战术要求摔跤运动员拥有自己的绝招,并且在绝招的前后还要形成一整套的方法如采用诱导动作(推、拉、扭、按、提等)或假动作等能够对付对手的防守与反攻,使对手防不胜防,以确保绝招的使用十拿九稳。

2.1.4 稳重型进攻战术

稳重型进攻战术是指在对付实力强、技术好的对手时,运动员在比赛中要沉着稳重,不急不躁,用智谋和勇敢精神战胜对手。此种战术要求进攻者要有稳重的心理素质和不服输的精神,在进攻之前先站好基本姿势,然后做一些以守为主的试探性抢手,给对手以将进攻或企图进攻的假象,逐步找出对手的弱点,然后再不失时机地实施进攻,同时注意在交手中不轻易地与对手搂抱在一起,更不让对手抓握到有利把位,避其锋芒,挫其锐气,使对手无可奈何。

2.1.5 散手型进攻战术

散手型进攻战术是指在摔跤比赛中,运动员不抓握进攻,散手使用动作。此种战术适合力量小而动作速度快或是抱腿技术熟练的运动员,采用这种战术时不轻易地与对手抓握,可充分合理地利用场地绕着对手转,如果出现机会,则立刻展开进攻,若没有就不失时机地迅速移动。

2.1.6 顺势型进攻战术

顺势型进攻战术是指在摔跤比赛中运动员借助对手的技术动作来展开进攻。即敌进我退、敌退我追、对手拉我就进、对手推我就退、顺手牵羊、以柔克刚,但进退的方向稍偏于对手用力的方向,使之不能完成动作,且造成对手身体失去平衡,我正好顺势使用摔倒对手的方法。此种战术要求运动员的胆量要大,技术全面而熟练,故不易掌握,若能掌握则成功率较高。

2.1.7 边线型进攻战术

边线型进攻战术是指在消极区内,运动员充分、合理地利用规则和场地所实施的战术行动。大体上可分为两种:(1)自己处在内线,即背对中心圈,对手在消极区内,这时应立即使用进攻技术,这样一是得分的可能性较大,二是对手如果外逃,自己不仅可以得分,而且对手还将被判罚一次警告。(2)自己处在消极区内,对手背对中心圈,这时如果对手尚未进攻,自己应想方设法进入比赛区,如果对手已经展开行动,则应顺势使用转体或向后摔的动作进攻。若成功则可得分,若不成功,因是主动使用动作出界,则不算逃出界外。

2.1.8 看体型进攻战术

看体型进攻战术是指在摔跤比赛中,运动员根据对手的体型而采取不同的战术行动。现代国际式摔跤虽然是按体重分级别进行比赛,但是同一级别的运动员中身高也有差别。身材高者则身体瘦长,重心高,下肢力量较小,稳定性相对较差,然而四肢相对较长,因此在对付矮个子时,可与其保持一定的距离,尽量不让对手贴近自己,并利用身高臂长的优势对其进行远距离攻击,或从腋下抄起对方令其双脚离地失去重心,在跪撑角斗中可采用使其离地的翻转动作;身材矮者则身体粗壮,重心低,下肢力量一般较大,稳定性相对较好,而臂和腿相对较短,不利于抓握对手,因此在对付高个子时,应尽量靠近对手,并与之搂抱在一起,可采用抱腿或抱腰的技术。

2.2 防守战术

防守战术是指在摔跤比赛中,对手实力较强或是掌握了场上主动权,自己处于劣势的被动地位,不能迅速地反攻对手的进攻;或是要达到某一个目的而采取的一个有计划的战术行动。防守的主要目的是不致失分,同时还要造成和发现对手的过失,以图反攻或进攻。在国际式摔跤比赛中,常用的防守战术主要有控制封堵战术、化解防守战术、以攻代守战术、假进攻真防守战术、送分战术、移动战术等(见图1)。

2.2.1 控制封堵战术

控制封堵战术是指在摔跤比赛中,运动员通过控制住对手有效的部位以封堵住对手进攻的路线,使对手无计可施。例如对付抱腿速度较快的右架选手,自己可想方设法用双臂控制住对手的右臂,使其不能抱腿,同时寻找机会突然袭击。充分地了解对手和看准对手进攻的路线是控制封堵战术能否运用成功的关键。

2.2.2 化解防守战术

化解防守战术是指在摔跤比赛中运动员用防守方法化解掉对手的进攻动作,使其用不成功。摔跤中的每个进攻动作几乎都有一定的防守方法,如对手用抱腿我可用下压和向后蹬腿,对手用夹颈挑我可用抱腰蹬腿将对手抱起等。采用此种战术要求运动员的反应要快,并且事先能够判断出对手要采取什么样的进攻技术,然后用相应的防守方法走在前面等着对手进攻,同时要注意不能让对手的手法、步法、身法等都到了位,否则很难化解。

2.2.3 以攻代守战术

以攻代守战术是指在摔跤比赛中,运动员以进攻抵制对手的进攻。即敌不动,我不动;敌欲动,我先动。如对手抓握臂,我也抓握臂,对手抱腿我也抱腿。此种战术要求运动员技术全面熟练,反应速度较快。采用此战术时事先应判断清楚对手的下一步行动,以便对症下药。

2.2.4 假进攻真防守战术

假进攻真防守战术是指在摔跤比赛中,运动员在进攻得分后或体能欠佳时,虚张声势地假装进攻,而其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拖延时间或恢复体能。采用此种战术的目的是为了迷惑裁判,给裁判以进攻的假象,以逃避对消极防守的处罚。

2.2.5 送分战术

送分战术是指在摔跤比赛中比赛时间快到时,由于自己的得分多于对方,且体能又欠佳,为了避免被对手压成双肩着垫,在对手使用1分的动作时,可送给对手1分,进入跪撑状态时,全力防守,拖延时间。

2.2.6 移动战术

移动战术是指在摔跤比赛中由于技术出现错误、判断失误、对手实力较强等,自己被迫处于被动地位时,运动员充分合理地利用场地,采取移动或爬动的方法,努力摆脱这种被动局面、拖延时间等待时机,以图东山再起。

由于国际式摔跤比赛的过程较为复杂,且对手多种多样,因此国际式摔跤的战术也是丰富多彩,变化无穷,其中每种战术都有其适用的条件,不存在孰优孰劣,运动员应根据场上的实际情况因时制宜地制订适合自己的战术,以达到预定的比赛目的,其指导思想是“以我为主,以快为主,攻防兼顾”。以上战术只是较为典型和常用的,在实践中还有许多的战术有待进一步总结和充实。

摘要:国际式摔跤作为技能主导类项目,其技术种类繁多,因此与之相适应的战术也是丰富多彩。作为一名高水平的国际式摔跤运动员,必须熟练地掌握多种适应自己特点的、先进的战术,这样才能提高在比赛中的应变能力。在系统、深入研究大量有关国际式摔跤文献资料、访谈一线国际式摔跤教练员以及国际式摔跤理论专家的基础上,本文对国际式摔跤运动项目的战术特征进行了概括、归纳和总结,以供国际式摔跤教练员等在训练或比赛中参考。

关键词:国际式摔跤,战术,特征

参考文献

[1]孙健.竞赛规则的改变对自由式摔跤技、战术产生的影响[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3):109-112.

[2]杨义光.浅谈摔跤比赛的战术[J].辽宁体育科技,2001(6):12.

[3]朱淑明,王洪武.浅谈摔跤运动员的战术训练[J].安徽体育科技,2000(6):22-23.

[4]李国安.试论摔跤运动员的比赛战术及战术意识的培养[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2):65-66.

探索“哈利·波特”式营销 篇7

仅仅是比对一下中外企业品牌营销的水平, 差距就显而易见!举个例子, 前不久在全国各大影院先后上映的《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意料之中受到了众多老少影迷的热烈追捧, 沿袭并突破了前几部《哈利·波特》的票房纪录。众所周知, 从上世纪90年代起, 作者罗琳就开始了《哈利·波特》系列故事书籍的撰写, 凭借着其幻想冒险的故事情节, 书籍与电影作品均在全球畅销书榜和票房榜上创造了历史奇迹。面对罗琳所取得的巨大成功, 也许每个人都会对此羡慕万分, 但我们是否曾考虑过:除了其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 《哈利·波特》是否因为与众不同的品牌营销方式而一举成名呢?这些新颖的营销方式是否又会对中国品牌营销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呢?

口碑营销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在全国各大影院的上映相当卖座。从这部系列影片的第一部上映以来就受到了很多观众的喜爱。但奇怪的是, 《哈利·波特》系列故事的内容应该都属于幻想冒险性质, 而且影片主人公都以青少年为主, 按理来说, 影片的目标受众群应该是青少年和儿童。但这部作品同样受到了成人观众的追捧。

从品牌营销的角度来看, 《哈利·波特》的受众群之所以如此广泛, 得益于其作品成功的口碑营销, 它的力量基于读者对家人和朋友的推荐。当然, 口碑营销并非都是正面的, 同时也有反面的口碑营销和传播。《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就是这样一部影片。以往的《哈利·波特》四部影片基本上都是以正面的口碑宣传为主, 从而得以提高知名度。为何此次《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却没有因遭遇到反面的口碑宣传而票房受挫呢?也许, 这就是《哈利·波特》营销策划的成功之处。尽管上映之后多数影迷对电影不满意, 但《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依然是票房的主力, 其上映首周末全国票房就超过4000万元。当然这种反面的口碑效应把握力度很有讲究。目前中国企业品牌营销的思路还是局限在传统的营销手段上, 类似这样的口碑宣传很值得中国企业学习。

目前, 国内企业的品牌营销意识已经非常强烈, 但品牌营销方式都比较保守, 缺乏创新。如今的中国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口碑营销:首先, 从产品本身切中市场需求, 例如《哈利·波特》帮助青少年重拾自己童年时应有的想像力和朴素的正义感。即使是成年人, 也迫切需要这种回归童年的感受。其次, 进行重复推广, 《哈利·波特》这个品牌, 通过进入电影院、超级市场、玩具店、管理实务报纸、甜品店、音像商店等信息和销售渠道, 取得了其他常规产品难以企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第三, 讲述品牌成功的故事, 通过作者罗琳对《哈利·波特》作品成功故事的讲述, 很好地驾驭了口碑的效应。无论是迪斯尼、Levi’s等品牌, 还是现在的哈利·波特, 都有着精心打造的品牌故事。消费者在购买这些品牌的时候, 已不是单纯考虑价格和便利性了, 而是在购买这个品牌所讲述的故事以及这个品牌自身的传奇色彩。

所以中国企业在品牌推广时需要顺势而行, 更需要造势而行, 这就需要中国企业自己来审时度势。

目标受众的纵向固定

《哈利·波特》“目标受众的纵向固定”是值得借鉴和思考的。一般情况下, 中国企业的新品销售策略往往都是在目标受众群细分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 但这些细分的受众群往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脱离出企业新品市场目标受众群。这部分因年龄而脱离的受众群一般都具备着良好的品牌忠诚度, 这对资源就是浪费。

《哈利·波特》的营销方式突破了常规思路, 其始终瞄准某一受众群来打造品牌, 随着受众群的成长, 品牌也随着一起成长, 在作品中, 哈利·波特一年一年地长大, 读者、观众也在一年年地长大, 多数受众不仅没有疏远主人公, 而且影响着周围的人, 使得哈利·波特迷越来越多。

通常来讲, 大多数品牌只是针对某个年龄段的人群, 品牌定位一成不变, 但客户总是进进出出, 这种品牌概念熏陶出来的顾客, 他们的下一个品牌消费领域在哪里呢?要解决这个难题, 企业应当考虑创造另外一种品牌, 一种与消费者一起成长的品牌, 就像哈利·波特的读者和哈利·波特一起成长一样。当然这一营销方式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中国企业, 只是希望通过借鉴来扩展中国企业的品牌营销思路。

增效式对话教学探索 篇8

一、从俯视到平视,互相欣赏

成功进行增效对话式英语课堂教学的前提是教师必须懂得尊重学生,实现从习惯性的俯视转变为平视。

首先,教师要学会倾听。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是权威的象征,尽管也有与学生的交流,但大多都是教师居高临下地指导、说教,课堂实质上还是教师的一言堂。然而,要做到增效就需要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以欣赏的眼光与学生对视,用不具干扰性的语言给予回应,以恰当的肢体语言鼓励学生,给他们以足够的话语权。

其次,教师要察其言,观其色,积极调控学生情绪。

我发现,当学生过于焦虑或沉默时,对话质量明显降低。于是,在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会适时给予提示,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如何探究问题的答案上去,在不知不觉中为那些面子薄、自信不足的学生搭台解围。同时,我在学生表达的过程中,减少直接纠错的次数。纠错过多是导致学生缺乏自信、不愿参加课堂交流的一个重要因素。

再次,实施恰当的评价标准。

正面反馈对学生的成就感和学习动机有促进作用,而负面反馈则会阻碍学生的前进步伐,消耗学生学习的劲头。因此,我一方面引用学生的原话来肯定他们发言中的亮点,如“你的讲述采取的是倒叙形式,一开头就吸引了我”“‘To be general’‘in great details’等短语的使用,使你的陈述更加清晰,更有条理了”等;另一方面,我在提供改进建议的前提下再指出学生的不足,这样会更加有实效。

最后,教师在与学生对话交流中的及时评价应以学生自己原有的水平来衡量他是否进步,而不是横向地进行对照。

这样,语言掌握状况强弱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在对话式的课堂教学中找到自信。

二、精选话题,引发学生对话的愿望

增效对话式的教学特点是互动交流。在师生、生生之间围绕某一知识点或话题互相激发,让学生在公平探究的过程中亲身体验,进而完善知识架构,提高语言实践能力。因此,课堂设计及教学切入点的选择便成了教学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

例如,在教学上海牛津教材高中二年级课本中的“Suffering To Be Beautiful”一文时,我先请学生描述“心目中美丽容颜的衡量标准”,由此引入课文的主题。由于人人对美丽容颜都有话可说,因此学生情绪高涨,积极参与。然后,我提出了一个较私人的问题:“如果可能,你是否想改变自己的长相?改变哪一部分?为什么?”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之后,我再有意抛出“为容颜之美而受罪是否值得”这个问题,并借助学生或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带领学生阅读课文中的两位嘉宾的不同观点,以此启发学生完善先前的回答。在阅读课文嘉宾对外在美与内在美的观点的阐述时,我顺势将“美”的含义推至更高的精神层面。由于设计问题时,充分考虑到了当下整容的风靡对于年轻学生的冲击,学生自然有话可说,营造轻松自然的师生对话环境也就水到渠成了。

探索式国际化 篇9

我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其课程设置、教学体系、实践项目等, 是根据职业岗位群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而建立的。其中在课程设置中,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无疑是核心课程。该课程不论是理论知识, 还是实践项目, 都应突出职业能力要求, 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 贸易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也越来越高, 主要侧重于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然而, 传统的以教材为主的课堂讲授式教学, 虽然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 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度不足, 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更是严重欠缺。

鉴于此, 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 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采用模块式教学法, 以培养专业技能为目标, 既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 又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二、模块式教学法具体安排

(一) 课堂讲授

1、调整课时安排

2、调整课程内容的讲授方式:

以往教师讲授本课程时时, 主要采用传统式的教学方法, 按教材章节顺序讲解, 老师占主导地位, 学生占从属地位。这种讲授方法,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掌握的知识的牢固性不够。现在调整如下:

(二) 技能训练

1、调整习题课的讲解方法:

原先的习题课主要是学生做习题, 老师讲习题, 导致部分同学不认真, 在做习题时敷衍应付, 等待老师讲解, 所以效果一般。现在改变这种做法, 将学生分成小组, 各小组学生独立完成习题后, 然后小组集体讨论后提交一份习题答案, 成绩评定以小组成员的平均成绩计为个人成绩, 这样既可以提高全体学生做习题的积极性, 又利于掌握知识。

2、学生实务操作模拟。

学生在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后,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 这是加强和提高学生技能训练的重要手段。具体调整如下:

(三) 考核方式

原来的考核方式主要是期末闭卷考试, 这仅能检查学生的书面答题能力, 很难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的水平和运用能力。现调整如下:

三、教学效果

上学期, 笔者在08级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实施了该教学方法后, 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现说明如下。

1、课程教学氛围较以前有较大改善,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

以前的“满堂灌”教学方式, 很难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 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现在学生可以通过小组习题, 演讲, 模拟合同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教学, 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很多。

2、模块化的设计体现了教学的核心目标, 使教学的重点和目标清晰可见, 教学的体系更加明了。

这样, 学生对教学的具体要求一目了然, 学生能做到有的放矢, 学习的效率提高了很多。本届学生只有8人补考, 比以前有较大的下降。这得益于考核方式的变化, 因为考试的三个模块中, 卷面成绩占30%, 演讲和合同模拟各占20%, 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学习特点, 在较为擅长的考试模块中取得高分。这比以前一张试卷决定是否及格的考试方式要更为合理。此外, 考试形式的多样化可以使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便于更加全面地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

3、实践性更强。

模块式教学法使学生自己动手的机会增多, 学生既可以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掌握知识, 又可以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更有利于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学生普遍反映, 在合同模拟环节中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对自己的感触非常深。

4、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 有少数同学偷懒, 存在抄袭现象, 对于他们来说这种教学方法等于没有取得效果。比如从网络中直接下载合同文本;小组做习题时, 等别人做完后, 抄袭别人;在演讲小组中滥竽充数等。

(2) 有的同学对这种教学方法不适应。他们习惯于原来的那种“教师讲, 学生记, 考试背”的被动式教学模式。现在这种教学方式, 要求学生必须自己主动思考, 自己动手实践。这部分同学还没有适应过来, 在课堂教学中感觉比较吃力, 效果也不明显。

总体来说, 上学期实施的模块式教学方法, 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利大于弊。我将继续改进这种教学方法, 争取取得更好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哓凤.“模块式教学”在《实用服务器配置》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时代教育, 2009, (09) .

[2]尹宜强.模块式教学法在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子商务.2009, (09) .

[3]李川.模块式教学模式探究[J].甘肃科技.2009, (09) .

[4]徐薇.高职审计课案例教学法的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 2007, (12) .

上一篇:高效的液相色谱法下一篇:外贸文化企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