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探索

2024-07-05

原因探索(共12篇)

原因探索 篇1

摘要:自“十二五”提出关于文化发展规划方面的纲要, 我国高等教育逐渐认识到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并提出呼吁高等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的改革观点, 以能力模块构建高职语文能力训练综合课程。尽管如此, 针对大学语文面临困境的现象不容小觑, 并不是仅仅某些观点和方针就能落实的, 本文围绕这种现象找出高职大学语文面临困境的根本原因, 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关键词:高职大学语文,外部原因,内部原因

由于种种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 当前我国高职语文课程教育的建设与发展滞后发展, 运作乏力, 以致长期处于一种边缘化的困境状态。当然, 对于像大学语文这样要求比较“软性”的课程, 很容易被人们忽略。从这种现象看, 一些高职院校索性取消甚至根本就没有开过大学语文的课程, 这就导致学生在高中毕业后便和语文教育无缘;再从原因分析看, 这不仅有教学的内部因素, 而且存在社会实际的外部因素。我国对语文能力不仅缺乏硬性要求, 在体制上也没有保证, 缺乏切实的措施, 甚至在现实利益与人文教育面前, 人们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如今, 人们渐渐意识到, 作为承载人文素养和衡量毕业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 大学语文有厚积薄发的底气, 但在现阶段,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育仍然处于困境之中, 其中的原因探索成为解决根本问题的重要基础。

1.外部原因

1.1教育部门对高职大学语文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1.1.1教育部门关于高职语文课程相关体制不健全

经过实践和考察, 我国不断提倡和深入探索素质教育, 以培养具备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不断扩大教育范围, 为高职大学语文教育营造有利的环境。尤其是相关政策和纲要的出台, 对此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 由于相关体制没有明确的教育体制做硬台, 目前某些大学仍把它当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教学内容随意且目的不明确, 母语教育成为空话。

1.1.2高职教育办学模式对语文课程的限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一再指出:“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要以能力为核心培养人才。”“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 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 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 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要着重培养造就大批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层次和高科技人才, 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这种与职业或职业岗位需求严格对应的教育办学模式显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专业技术、技能和应用能力, 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导致部分高校降低对语文学科的认知, 学生知识和素质倾向严重。

1.1.3教育行政部门对高职语文素质教育思想的要求模糊

多年以来, 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对高职大学语文的教育思想十分模糊, 由此导致高职院校对语文课程的开设和教育落实处在一个悬空的状态, 久久不能普及。经调查, 195年起, 大学语文就从众多大学的公共课表上销声匿迹, 这种情况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1978年, 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大学语文的公共素质教育崭露头角, 渐渐在部分高校施行然而, 大学语文公共开展并没有得到广泛高校的响应, 只是在形势上以选修的方式出现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纲要上效果并不显著。直到2007年3月12日, 为响应声势浩大的群众呼声, 我国教育行政部门致函各地教委和教育部直属高校, 将大学语文课程暂定为必修课程。这种形势下的教育风尚尽管安抚了教育行政部门的举措, 但没有得到预想的结果, 反而出现教育模式滞后、定位混乱的状况, 再度成为一纸空文。

1.2部分教育专家对高职大学语文教育课程的开展不重视

部分教育专家仅仅从短期现实利益出发, 对高职大学语文教育课程的开展存在一定的滞后观点, 认为语文课程的开展仅仅是一种语言的基础需要。宽泛来讲, 考生从小学甚至幼稚园开始, 到高中毕业这段学习的过程, 已经大致掌握语文学习的要求, 到了大学便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状态再从深层次探讨, 现如今教育部和专家响应社会形势的需求, 将小学和高层次阶段学生在语文方面的要求逐渐提高不断加强语文课程在文学性、可读性程度的研究, 在以前的基础上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综合表达能力。显然, 这种教育模式对于奠定学生的语文基础有很大的改善, 但是如果自高中毕业后就垄断这种模式, 很难将语文课程的学习深入骨髓。

1.3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过于专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 国民教育水平普遍提高, 然而国民的综合素质却没有达到一致的脚步。究其根本原因, 无论在社会任何层次, “重技能, 轻人文”的岗位要求都普遍存在。事实上, 某些企业迫切需要大量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针对性技能。以此为代表的就是学习方向精准单一的职业技能性学校。这类学校毕业的学生, 本着“短、平、快、立即上手”的职业目标往往在操作技能、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上略高一筹, 却在开设语文课程或进行其他人文素质教育的方向上十分落后严重阻碍我国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的开展。

2.内部原因

2.1学生自身对教育选择的排斥

我国的应试教育虽然目的明确且公平性高, 却扼杀了学生自由选择课程的权利。一方面, 在高考的大军中, 考生肩负着压力山大的学习任务和应试心理, 由此给广大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带来了或多或少的心理阴影, 导致学生群中普遍存在学习热情不高、学习目标不明确和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另一方面, 社会因素下, 考生受功利性职业技能的影响, 对系统性知识的学习观点存在纰漏, 不仅是针对语文课程的学习, 还是大部分科目的学习都存在恐惧和厌恶, 这给我国教育的后期发展带来严重的危害。

2.2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

高职学生在知识学习和教育认知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选择能力。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 可以想象得到其中的枯燥。这从特定道义上讲, 学生能否认真听课及能否最大限度地汲取其中的精华, 与教学方式有很大的联系。现代高职大学语文教师, 大部分都是从中文系专业毕业, 由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 他们只会根据传统的师资力量一代代筵席下去。一旦高职大学语文的学习课堂和方式与学生的心理需求不对口, 便会存在照本宣科而毫无用处的风险。

在大力强调高职教育应培养实用型、技术型人才观念的影响下,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 “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的地位受到严峻挑战。做人不能忘本, 大学语文浓缩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精髓, 从古代汉语到现代语文, 代表的是我国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如今, 大学语文教育课程屡陷困境, 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找出根本原因, 并严格要求自己, 努力施行, 相信没有任何事情能够击碎它在我国内地职业教育的最高层次。

参考文献

[1]倪蒙.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困境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9.

[2]刘中平.当前高职大学语文教育面临困境的外部原因探析[J].教育与职业, 2007 (33) :97-98.

[3]毕子家.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困境及原因分析[J].中国科技纵横, 2011 (8) :247.

[4]唐贵英.浅论高职大学语文教育困境的外部原因[J].北方文学 (下旬刊) , 2015 (1) :200-200, 207.

原因探索 篇2

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陷入困境,我本人主动向学生提问:“我们可以比较清水与浓盐水的重量,那么可不可以比较马铃薯与它们的重量呢?”“如果比较重量,你们认为这三者之间,谁是最重的?”

在提示后,学生猜测,突然有一个学生起来问我:“老师,是不是因为浓盐水比马铃薯要重,所以马铃薯会漂浮在浓盐水上面呢?”

“你怎么会这样想呢?”

“我是从阿基米德定律想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马铃薯可以浮在浓盐水上面那么浮力要和重力相等,而它又有一部分在水面以上,没有排开水,如果把这一部分排开的水也计算上,浮力就会大于重力,所以我觉得浓盐水会比马铃薯重。”

探索一个布局消失的原因 篇3

2马二进三车9平8

3车一平二马2进3

4兵七进一卒7进1

5车二进六炮8平9

6车二平三炮9退1

7马八进七士4进5

8炮八平九车1平2

9车九平八炮9平7

10车三平四马7进8

至此局面,红方伸车捉炮变例曾流行一时,至2006年逐渐被当今主流变化炮五进四和炮九进四应法所代替。

11车四进二炮7进5

12相三进一炮2进4

13兵五进一炮7平3

14马三进四马8进7

黑跳马过河是尝试变着,以往多走炮2退5或车8进3,实战结果红优。

15马四进五炮3平9(图)

如图形势,红方以下有马五进七、马五进三和仕六进五三种着法,分述如下:

(一)马五进七

16马五进七炮2平5

17仕六进五车2进9

18后马退八车8进2

19马八进七马7进9

弃炮掠相,凶悍有力!

20后马进五马9进7

21帅五平六炮9进3

22帅六进一马7退5

23车四退六马5退3

24车四平七车8平4

黑方胜势,出自1993年全国个人赛汤卓光先负陈启明之战。

(二)马五进三

16马五进三炮2平5

17炮五平三车2进9

18马三进二车2退3

19马二退三马3进5

20车四退二马7进9

黑方弃子攻杀,有胆有识!

21马七进五车2平5

22仕四进五马9进7

23帅五平四车5平8

黑方平车弃马。形成三子归边之势。出自1990年全国团体赛于幼华先负张强之战。

(三)仕六进五

16仕六进五马3进5

17炮五进四象3进5

18相一退三车8进5

挥车过河,击中红方要害!

19相七进五车8平5

20炮五平九炮2进1

21前炮退二车5退1

22马七进六车5平4

23后炮退一炮2进1

24车四退二卒9进1

25车四平七车2进7

黑方各强子齐发,呈反攻态势,出自1994年全国团体赛庄永熙先负陈建国之战。

制约高职院校教师成长原因探索 篇4

一、制约高职院校教师成长的因素分析

(一) 学校因素

1. 高职院校行政色彩过于强烈

大多数高职学院创办的时间短,由以前的中专升格或职业大学转制而来,多样化的办学体制还没有理顺,管理方法和手段简单,在资源分配上存在不足。一些院校的中层以上干部的任免很少通过竞争产生,基本上都是行政任命。官本位思想严重,而学术权力的代表教授、副教授,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在学术中的决策作用,有关学术发展的重大问题仍以行政领导班子决策为主,广大教师更是缺乏参与学校管理和决策的机会,没有归属感。教师在教学上缺少自主权,对行政政策只有执行,一些教师有好的课改想法、改变教学方法或想在专业上试行学分制或分专业方向来进行教学,可是由于学院的硬件教室资源的限制,师资数量不够,很好的课程与专业改革不能实施,这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产生了消极情绪。“反正有好的课改想法也不能实施,还不如干脆不去课改,不去申请课题,免得给自己添麻烦”。这是一部分教师的想法。教师不能从教学中得到愉悦感和满足感,因此,不可能快速成长。

2. 教师继续教育存在问题

(1) 高职学院资金缺乏,导致教师继续教育机会少。目前,多数高职院校都面临着经费短缺问题。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硬件设备的更新、软件系统的升级以及校园数字化的建设,引进人才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虽然,近几年政府对高职院校的经费投入有所增加,但对于庞大的教师群体继续教育的费用也只是杯水车薪。由于学校资金短缺,可派出的学习人员有限,而且通常都是一些骨干教师,一些年轻教师除了岗前培训,其他的培训机会很少。教师之间为争取参加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出现竞争局面,因为这样的机会更有利于自己职称晋升。 (2) 教师继续教育重形式、轻实效。学校的校本培训主要有教研室会议、优秀教师讲座、邀请专家开办讲座等,但是,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培训活动基本处于放任状态,没有取得实质性效果。由于培训内容的实用性不强,教师对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又缺乏自主选择权,导致教师本人也渐渐淡漠了自身专业发展,影响教师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3. 教师评价体系不健全

高职院校现有的教师评价大多采用评优、评先、惩罚和排序,这种评价是以管理者的角度来设计的,没有充分考虑不同专业和岗位教师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只强调终结性评价,看教师发表了多少学术论文、专著以及申请到多少重大科研课题,导致教师学术功利化,想方设法发表论文,采取各种手段争取科研课题。学校在职称晋升、资源分配、评优等方面也存在不公平现象,这势必会损伤教师主观能动性,由此造成教师的不满和无奈,工作热情衰减。

(二) 学生因素

1. 生源质量得不到保证

高职院校社会认可度不高,人们存在认识上的偏颇,认为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二流教育,致使当前高职招生的录取分数线较低,生源质量得不到保证。现在高职院校的大多数学生基本上高考成绩较低,学生的基础较差,自我认同感较低,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不愿意学的想法,混个文凭毕业。有些院校为了生存,将一些文科专业的学生招入到理工专业学习,文科生学理工科专业必定会吃力,这就增加了教师教育教学的难度,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教师也逐渐对这部分学生缺乏耐心,产生厌倦感。

2. 学生学习目的的功利性

高职院校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一大批具有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的高技能人才,他们不仅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更要有较强实践能力,毕业后就能直接上岗。因此,学生的学习目的更趋向于实用性和功利性。他们更注重平时的实训、实践课程,对理论学习缺乏兴趣,喜欢直观的教学方法和授课内容的趣味性,但由于目前高职院校的各方面发展还不是很完善,在课程设置上理论知识还是占了不少的比重,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得到的效果甚微,表现出一种无能为力的状态。还有一些院校建设考试题库,考试从题库中抽题,学生考试前背诵题库,平时根本就不需要认真听课,养成了学生学习的惰性,也增加了教师讲课的难度。有一部分教师甚至认为反正学生基础差,自己水平差不多就行,也不需要有太大的提高。久而久之,这就影响了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使教师产生不上进和自卑的心理。

(三) 教师因素

1. 教师缺乏安全感

尽管高职教育近年来发展迅速,发展前景大多数人也看好,但是,在教师中的确也存在一些思想,认为在高职院校发展前途小、社会地位低、缺乏安全感,他们宁愿去本科院校做普通的管理工作,这造成教师的流动性很大,年轻教师刚刚熟悉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和专业知识,又去做其他与专业无关的工作。有一定经验的教师为了更有安全感,跳槽到更好的院校,可是到新的学校,他们有可能是研究一个新的专业领域,这就意味着要抛弃自己以前擅长的专业,因此,阻碍了自身的成长。教师的这种流失,既不利于学校的发展,也阻碍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成长。

2. 教学任务重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师资短缺问题。在师资力量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教师教学任务重,他们必须完成学校下达的工作量才能拿到课酬。通过对一些高职院校的调查发现,基本上每周16节以上的课,不少教师每周二十几课时,新上岗的教师就要担任2-3门主干课程,他们忙于上课,用大量时间来备课,熟悉教材和了解学生,同时还要处理好与学生、同事和领导的关系,根本无心进行科研,乃至参加一些培训的课程,参与重大课题研究或参与学术会议的机会更少。教师渴望得到提升和发展与学校的教学压力重的矛盾,加上学校所提供的精神支持和人文关怀少,使教师看不到自己工作的成就,难以获得职业幸福感,制约了教师成长。

3. 自身的职业倦怠

目前,最为各国广大学者广泛引用的是Maslach和Jackson给职业倦怠所下的定义:“职业倦怠是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教师职业倦怠会引发消极情绪和心理,在工作中表现出教学不用心,不负责任,无心进行科研和提高教学质量,用悲观和消极的态度对待自身发展。新教师产生倦怠感是由于角色转变的不适应,教学任务重,学生难管,理想与现实工作的反差。对于发展期的教师来说,学校的各种考核、论文的发表以及科研课题的申报与职称评定,造成教师情绪紧张,加上自身生活的压力,使得这部分教师物质和精神上得不到满足,产生厌倦感。成熟阶段的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上有一定的成果,想在专业领域有更深的造诣和发展,期待自我价值的实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出现了职业发展的“高原期”,面对自身专业发展的瓶颈,向前看不到目标,又不能停滞不前,就产生了焦虑感,对职业产生倦怠。

二、促进高职院校教师成长的对策

(一) 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

所谓发展性教师评价,是指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强调将对教师的教学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通过评价激发教师的发展需求,帮助教师制定发展目标,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充分调动教师继续学习、主动提高的积极性,并为教师发展创造条件,从而促进教师发展,进而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的一种评价制度。学校本着尊重教师的态度,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根据不同专业和岗位的教师工作的性质来制定评价标准,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对教师教学作横向与纵向评价,不片面地追求论文数量和发表刊物的级别,减少教师不必要的压力,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归宿感。

(二) 加强高职教师的继续教育

培训是教师成长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途径和历程。美国教育家丹尼申·查露特在《提高教师专业实践———教师评价指南》一书中提出:“教师应该寻找专业发展的机会,经常交流教育和教学方法,参加各种有利于提高专业水平的活动。”第一,对不同水平的教师设置不同教育内容,不同阶段教师成长方向不同,所需要培训的内容也不相同。新教师处于适应期,需要加强师德及基本技能的培训,发展期教师,需要加强专业领域方面的训练,成熟阶段的教师需要参加一些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和培训。第二,要发挥企业的“练兵场”作用,提高教师实践能力。教师平时工作任务重,可以利用暑假或寒假参加实践。选派教师到合作企业实践,学校承担教师的工资,鼓励教师在企业获取行业资格证书,以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第三,积极开展校本培训。一是利用精品课程、网络课程等教学团队建设来对教师进行培训。通过申报校级精品课程,然后是省级精品课程,最后是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申报这样一个过程,锻炼了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提高了专业知识储备量,提高了团队意识,促进了教师成长。二是收集教师最关注的问题,邀请校内外教育专家和教学名师举办专题讲座。三是开展一系列教学竞赛等团队和个人的评比活动,对教师进行培训。

(三) 教师个人层面的提高

1. 要不断学习,推陈出新,形成个人专长

高职院校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终身学习 (Lifelong Learning) 这一概念是由保罗·朗格朗在1965年提出来的。它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 (1) 通过阅读书籍来学习教育教学方法,专业知识和如何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古话说得好“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读书获取新知识,这样就提高了自身专业能力,提高了工作胜任力,减小了工作的压力。 (2) 通过参加学术交流会和培训,掌握专业领域的发展动态与前沿知识,将新内容、新技术、新工艺等最前沿的信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推陈出新,提高专业技能。 (3) 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教学和科研问题,学习他们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丰富阅历,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会在工作中少走弯路。 (4) 积极主动争取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较强的实践能力是大部分高职教师所欠缺的,因此,要有意在这方面培养自己,在教学中会游刃有余。 (5) 通过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这样的学历晋升的同时,知识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这样可以加速教师成长进程,最终形成个人专长。

2. 进行自我调适,减轻或消除工作倦怠

教师要把自身前途和学校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教师的努力。教师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自身教学和科研水平;要学会自我调适,正确认识压力,当发生倦怠时要积极应对,找到倦怠的来源,想办法解决,也可以找其他人帮助,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减轻工作倦怠的良药。遇到工作不满意的地方,要调节自己,用一种辩证的眼光看问题和解决问题。遇到挫折时,要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我一定能行”,保持良好积极的心态来解决问题。

3. 要不断进行自我反思

《礼记·学记》中说:“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就是我们今天强调的“反思”。通过反思,找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哪里需要改正和提高;通过回忆、收集、分析、整理、归纳出来的反思总结,就会成为可贵的教学经验和财富,指导自己以后的行为;通过优秀教师这面镜子来对照自己,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只有反思才能进步,在反思中提高自己,促进自己成长。

参考文献

[1]胡春梅, 姜燕华.近三十年来国内外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综述[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6, (3) :51.

[2]樊永华.刍议发展性教师评价及相关问题[J].当代教育论坛, 2004, (8) :50-51.

[3]吴海光.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困惑及其对策[J].高等职业教育, 2011, (1) :51.

原因探索 篇5

一、填空。

在水中上浮的物体如()(),它们比同体积的水();在水中下沉的物体如()(),它们比同体积的水()。

二、判断。

1、马铃薯在浓酒精中会上浮。()

2、相同体积的盐水要比清水重一些。()

3、铜砝码能漂浮在水银上。()

4、不同液体产生的浮力的大小是相同的。()

三、选择。

1、塑料块在()中会沉。A清水 B盐水 C食用油

2、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相比,最轻的是()。

A马铃薯 B清水 C浓盐水

四、分析题。

1、把两个重量相等的马铃薯分别放入两个水槽中,在甲槽中的马铃薯是沉的,在乙槽中的马铃薯是浮的,这可能是什么原因? 答:甲槽中的液体是清水或是油,乙槽中的液体是浓盐水或浓糖水等;

2、你有什么办法让乙槽中的马铃薯沉下去?

原因探索 篇6

国内A公司主要从事家具、竹木工艺品、塑料制品、室内外装饰品等工艺品的生产与销售,从业经验丰富,产品主要销往日本、东南亚、中东、美国及西欧等地。

2010年8月中旬,A公司向希腊买方B公司出口一批木质家具,货值约2万美元,出运前收到30%预付款6千美元,双方约定A公司收到余款1.4万美元后再向B公司寄送提单原件。然而,应付款日届至,B公司虽多次承诺付款,但A公司一直未收到款项,谨慎起见,A公司仍控制提单原件未寄出。

因A公司系中国信保的客户,且题述出运已按时申报并纳入中国信保的承保范畴,因此,A公司与买方多次沟通无果后,于2010年11月中旬向中国信保报损。中国信保接到报损后,立即介入勘查,同时指导A公司积极减损。

据了解,截至报损日,货物已滞留埃及港口近2个月。A公司反馈货物系刨花板贴纸的衣柜,在当地市场转卖性不佳,难以直接在当地进行转卖。如果退运回国,不算差价,费用损失估计1.6万美元,与货值相当。基于此,A公司一度考虑作弃货处理。

中国信保认为弃货只能是最后的“无路可走”,损失无法通过后续追偿予以弥补,因此不建议A公司在进行其他尝试前轻易放弃该批货物。另一方面,考虑到货物的特殊属性,中国信保判断如果能让买方提货可能是最优方案。于是,中国信保立刻通过邮件、电话联系B公司,展开海外调查。

在海外调查过程中,B公司明确认债,表示因公司财务状况遭遇困境,无法按约定付款提货,对此表示深深的歉意。同时,B公司还多次向信保勘查人员表达收货意愿,并承诺付款,但表示筹措款项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A公司也希望双方能够继续合作。

经过多次的电话沟通,信保公司判断B公司认债态度良好,具有强烈的收货意愿;然而因B公司短期内无法筹措足额款项赎单提货,货物如继续长期滞留港口,信保公司担忧高额的滞港费用会另B公司望而却步,最终落入“有心无力”的弃货窘境。

为最大程度减损,在B公司出具《保证函》保证2011年2月底之前支付余款1.4万美元的前提下,信保公司同意A公司寄送提单原件,放货给B公司。同时,信保公司对于A公司的未收汇损失进行了足额赔付。

案例分析

对比A公司最初的弃货方案,或者是继续遵循原有的付款条件(买方全额付款后放货)方案,本案最终选择在A公司收到B公司出具的《保证函》后放货,是综合下列因素后的判断结果:其一处理时间缩短,一般而言,只有经评估认为处理货物预计造成的货差损失及各项费用将超过货值本身,货物未来实际全损已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方才考虑使用“推定全损”,因此无论是货物处理时间,还是相关证明文件的准备,推定全损方案更复杂,定损核赔周期更长。其二争取大部分资金回笼,A公司通过中国信保的足额赔付,弥补了大部分损失,缓解企业资金流转压力;其三赔后若追偿回款,A公司仍可参与分配,中国信保在赔付后,通常会委托进口国当地的渠道(律所或追偿公司)以被保险人的名义继续向债方追偿。实践证明,渠道的专业性与地缘优势使其在介入后往往能大大增加债方回款的几率。因此,如果经渠道施压,买方付款后,中国信保将与A公司按照权益比例分摊回款,意味着A公司在拿到信保赔款后还有继续收回款项的可能,且机会很大。目前,向B公司的拖欠款追讨正在律师的介入下按计划进行。

案件启示

遭遇买方拒收时,探究真实原因《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收取货物”是买方的一项基本义务。但在实际贸易中,买方拒收的情况时有发生。探究原因,无外乎3类:其一是买方因资金周转出现问题,比如中间商(贸易买方)的最终客人临时变更支付方式,导致贸易买方短期内资金周转不灵,无法按约定及时付款提货。这类买方一般仍希望继续要货,我们判断收货意愿较强,归纳为“有心无力型”。其二是因货物滞销或进口地市场价格下跌或错过销售季,买方出于转嫁商业风险的考虑,拒绝提取到港货物;但另一方面,他们又以质量缺陷、迟出运、正本提单寄丢等为由,将其不提货的原因归结给出口商以免除自身合同责任,或者以此要挟出口商大幅度降价,这类买方我们称为“有力无心型”。其三是其他原因导致的无法提货:比如违反进口国法律政策规定,或清关时遇到障碍等。

围绕买方拒收原因,结合货物特性,选择合适的减损方案基于上述拒收原因的分析,建议出口商在处理货物时可区别对待。遇到“有心无力型”买方,如果买方信用尚可(比如没有出现明显的破产或停业等风险信号),那么仍可以考虑原价或折价放货原买方,特别是对于原买方订制或贴牌产品,放货原买方似乎是唯一的选择,具体操作方式将在下文中详细讨论。对于“有力无心型”买方,在买方表达不愿收货的初期(比如回避提货问题)时,建议出口商在与买方据理力争的同时,立即着手联系转卖或退运,避免因与买方纠缠错过销售期或导致滞港费用日益攀升,给将来转卖带来困难。此外,特别提示出口商在进行转卖或退运货物时关注当地海关政策:例如在南亚三国(巴基斯坦、印度和孟加拉)、一部分东南亚国家(如印尼、菲律宾)、土耳其、尼日利亚等国家,海关对于进口货物退运都有买方出具“不反对确认书”(NOC文件)的前提条件。

投保出口信用保险,转嫁买方收货后不付款的风险前文曾提及如遇到“有心无力型”买方,放货原买方可能是最便利的选择。对此,出口商自然会担忧如果放货后原买方财务状况仍无根本改善,最后落入钱货两空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如果出口商投保了信用保险,问题将迎刃而解。如本案所示,信保公司经综合考虑,书面同意在一定条件下(比如买方出具付款计划或保证函,必要时要求买方支付部分款项以示诚意)放货原买方,那么保险公司将继续承担买方收货后不付款的风险,出口商成功转嫁风险的同时也顺利拿到赔款弥补损失。此外,只要投保了信用保险,即使遇到“有力无心型”买方,在货物处理完毕后,同样可以获得保险公司赔付。如果出口商碰到的是其他原因造成的提货障碍,比如进口国政府在货物出运后变更相关规定导致买方无法正常提货的,此情形属于政治风险,同样纳入中国信保的保险责任。

外墙渗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探索 篇7

一、外墙出现裂缝

(一) 原因分析。

外墙在施工过程中一次性打底太厚或为保证外墙整体垂直度局部打底太厚, 而又没有采取加强措施而产生裂缝;外墙体表面太光滑, 如未采取措施, 粉刷层结合不良, 容易产生裂缝;外墙大面积打底, 而基层未设置分格缝, 引起基层收缩产生不规则裂缝。

(二) 防治措施。

由于基层产生裂缝, 影响了面层的质量, 从而造成了渗漏。为了防止这方面的原因, 一是要加强施工过程管理并采取一定的措施。首先要保证外墙打底不得太厚, 对局部太厚处要采用加钢丝网或喷浆的方式来加强;其次外墙打底应分层、分次进行, 打底在终凝前要防止雨淋或暴晒, 要加强养护。二是要做好分格线, 特别是在装饰面层为无分格线的马赛克、面砖等外墙上打底也应在适当位置留置分格线, 用油膏填缝后, 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三是对于混凝土柱、梁等较光滑的结构层, 应先刷隔离剂, 然后用水冲洗, 再用聚合物砂浆“毛化”处理 (聚合物砂浆配合比可为107胶∶水∶水泥∶砂=1∶4∶10∶10计量搅拌均匀) 涂在光滑的面层上, 湿养护7d, 使之“毛化”, 以增强粘结力, 而后再全面打底, 可避免空鼓、结合不良等缺陷。

二、误用缺陷材料或人为损坏

(一) 原因分析。

目前的建筑大多为框架结构, 而结构中的砌体材料多为非承重的空心砖或小型砌块, 这种砌体材料由于壁薄、空洞大, 运输或施工过程中容易造成破损和缺棱掉角等缺陷。若施工中使用了缺陷材料或由于设备管安装的需要对墙体进行打凿, 人为造成墙体破损, 外墙也会形成渗水处。

(二) 防治措施。

外墙砌筑所使用的材料建议用多孔空砖或其他轻质实体砌块, 当使用空心砖等作为外墙砌体材料时, 为了提高其放水能力, 砖朝外面应选择棱角齐全的砖, 当墙的长度与砖的模数不一致时, 不足模数部分应由实心砖或素砼调整。墙体砌筑完成后应避免打凿, 管件可采用事先预埋的方式, 对于脚手架眼、缆绳孔等造成的墙体孔洞要先修补完成后, 方可进行进行打底粉刷, 不留隐患。

三、不规范施工形成裂缝

(一) 原因分析。

工人在操作过程中未严格按照规范施工, 砌筑砂浆不饱满, 尤其是竖缝砂浆;砂浆的强度不符合要求或干砖上墙, 干砖上墙后, 砂浆中的水分被砖吸收, 造成砂浆强度变低, 导致砂浆和砖分离, 形成裂缝。

(二) 防治措施。

技术人员要进行技术交底,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检查, 严禁干砖上墙, 严格控制砂浆水灰比, 保证砂浆饱满度, 水平灰缝要满铺砂浆, 同时可以以“三一法”等砌筑方式来保证。

四、面砖铺贴不实引起裂缝

(一) 原因分析。

外墙装饰材料使用饰面砖时, 施工过程中面砖空股或粘贴砂浆不饱满, 造成面砖和砂浆层局部分离, 形成空隙, 空隙部分易形成贮水容器;面砖勾缝不实或勾缝龟裂, 密缝勾缝遗漏都会使雨水从表面渗入, 形成积水, 从而引起渗漏。

(二) 防治措施。

外墙面砖在施工前一定要进行技术交底, 同时还要强化施工工人的质量意识, 增强责任心。面砖在铺贴时一定要有挤浆工艺, 且在勾缝前要检查是否有空鼓, 保证密实度, 勾缝结束后要注重养护。质量管理要建立多级复查控制制度, 保证每道工序的质量。目前建议可以使用新型材料 (益胶泥) 代替传统水泥作为板材、块材的粘结材料, 新型材料具有用量少, 施工工艺简单等优点, 尽量避免一些传统材料的缺陷。

五、屋面与墙体接缝处渗漏

(一) 原因分析。

窗台、遮阳板和雨篷等水平构件的表层在施工工程中未找坡度, 甚至倒坡, 造成积水或倒返水, 也容易造成外墙面渗水。屋面女儿墙墙根留置施工缝, 由于屋面温差大, 女儿墙与屋面板热胀冷缩率不同, 墙根难免存在微裂缝, 且屋面雨水又沿着墙根坡度方向流向水落管, 这样就会使女儿墙墙根渗漏, 影响建筑物的美观与质量。

(二) 防治措施。

窗台、遮阳板、雨棚等水平构件应按要求进行找坡并且找坡方向要正确, 与墙面接触部分尽量做成泛水圆弧角。窗框周边应提位勾缝打胶, 窗户塞口要塞紧密, 窗洞上方要做成滴水线槽。屋面施工时应特别注意女儿墙根部位置处的砼应比屋面砼多浇筑10~15mm, 保证屋面女儿墙根部施工缝高于屋面板, 然后再砌筑女儿墙墙体, 这样即使施工缝处产生微小裂缝, 也不会造成女儿墙墙根渗水。

六、外墙塑钢窗和铝合金窗框四周的渗漏

(一) 原因分析。

近年来小区住宅楼普遍采用了塑钢窗或铝合金窗, 而在安装过程中对窗户的防渗问题重视不够。外墙窗框渗漏主要集中在窗框的顶部、窗台和窗框两侧边与外墙接壤部位, 尤其是窗台的渗漏较为严重, 喷淋式试验检查渗水部位显示, 外墙雨水是因窗框与外墙抹灰层之间的裂缝而渗入室内。凿除窗边, 检查结果发现, 有的洞口尺寸误差较大, 与窗框的间隙很大, 又没有采用防水砂浆等措施进行分层处理;有的窗洞墙体与窗框紧靠在一起, 使填嵌砂浆不密实留有空隙;还有窗框顶部与过梁间填嵌的砂浆不密实, 窗框外侧顶部施工时又未按要求做好滴水槽, 使雨水顺墙渗入室内;最为普遍的问题是窗台与窗框处的咬口没有按照规范施工, 并没有做好防水坡度, 使雨水通过填嵌砂浆的空隙和裂缝渗入室内。

(二) 防治措施。

做好各工序的验收, 窗框安装完成后, 开粉之前, 必须先验收, 两侧边及窗台是否填实, 窗框的临时固定物是否全部拆除。验收合格后进行粉刷, 外粉时其窗台部位砂浆须低于窗框 (并留2~3 mm缝) 。窗上口粉刷注意排水方向, 不能倒坡。若是涂料应控制好滴水线位置和滴水线的深度。窗扇安装完成后在窗框周边应勾缝打胶。

七、其它原因引起墙体开裂

(一) 原因分析。

其它原因引起外墙体裂缝, 使雨水通过裂缝直接渗入到室内, 也是造成渗漏的原因。如温度变化或结构变形, 引起结构梁柱和填充墙结合处产生开裂。

(二) 防治措施。

彻底查找出裂缝产生的根本原因并加以解决, 并对于易产生裂缝的部位要采取防患补强措施。如温差造成的裂缝, 首先应把龟裂的打底层凿除, 加上钢丝网片, 然后再用高标号的水泥砂浆分层抹实, 并且养护, 而后再进行面层施工, 可有效防止裂缝的产生, 达到减少墙体渗漏的目的。

总之, 渗漏虽是工程质量通病、工程中的顽症, 但不是不可避免的, 只要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对此足够重视, 认真组织, 并严格按照规范、操作规程规定要求精心施工, 严把工程质量关, 并且积极引进先进、科学的施工工艺和新型材料, 渗漏问题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

参考文献

[1] .严双清.浅谈住宅工程的外墙渗漏及质量控制[J].论坛集萃, 2012, 2

[2] .白冰.论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J].现代管理科学, 2003, 12

原因探索 篇8

采取抽样问卷及访谈形式对全院各年级旷课学生进行调查分析, 总结学生旷课特点如下:一是高年级学生的平均旷课率高于低年级学生。二是公共课学生的平均旷课率高于专业课学生。三是合班上课学生的平均旷课率高于单班上课学生。四是男生的平均旷课率高于女生。五是成绩差的学生的平均旷课率高于成绩好的学生。

二、高职院校学生旷课的原因

在高职院校的校园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旷课是“必修课”, 必修课是“选修课”, 选修课是“自由课”。诚然, 叛逆、自由、散漫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特点, 但旷课成了普遍现象, 成了一种风气, 在正常的教育体制中是不正常的。是什么原因导致以上现象呢?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及学生违纪谈话, 通过总结自己数年来学生工作经验现将原因归纳为如下几点。

(一) 个人原因。

1. 随着年级升高, 学生的组织观念淡化。

针对学生旷课中高年级学生的旷课率高于低年级学生这一特点进行分析。笔者认为这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所致:一是大一学生经过“十年寒窗苦读”和高考的煎熬步入大学生活, 大部分学生对大学生活及自己前途有美好的憧憬, 同时倾向于通过专业课的学习和与老师沟通来增加对学院的了解, 并希望在老师心目中形成较好印象, 减少了因自己主观的消极原因而造成的旷课。二是较之高年级学生, 大一学生不会因为学院管理松懈而旷课。中、小学期间的教育已经使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形成了听从老师、学院安排的心理。再加上入大学时学院对他们的纪律教育, 使他们不敢轻易旷课, 同时也没有脱离学校、老师管束, 寻求自身自由的要求。三是较之高年级学生, 极少数大一学生会因老师教学水平或个人兴趣而旷课。

2. 学生认知上的误区, 导致学生旷课行为增多。

通过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及在与违纪学生谈话中可以得知:不少大学生认为专业课程才是他们的“看家本领”, 而公共课程则仅仅是“锦上添花”, 能考及格拿到学分即可。在校园里流传的“花钱吃饭不一定吃光所有菜”便是基于这个错误认知, 因此导致公共课学生的平均旷课率远远高于专业课这一现状。

3. 男女生性别差异, 男生旷课率高于女生。

性别因素在旷课特点中最为显著, 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针对学校管理方面, 男生表现的叛逆性远强于女生, 更注重自身的意愿, 崇尚自由, 而女生更倾向于服从管理。二是就兴趣而言, 男生多爱玩游戏, 甚至作为男生交往的一种方式, 而网络游戏容易使学生沉迷不拔。三是男生自制力远远差于女生, 更容易受团体氛围影响, 从众心理比较突出, 所以经常会出现, 整个寝室集体旷课现象。同时, 男生与女生相比, 更不关心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旷课带来的挂科对他们亦不会形成太多心理负担。

(二) 学校原因。

1. 课程设置不够科学。

作为高职院校, 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工人才的使命。但是调查表明, 不少职业院校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 教学很大部分偏重理论, 实践教学比重太少, 从而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滋生了旷课的动机。

2. 部分教师水平和教学方法有待提高。

第一, 教师资历不足。一般来说, 资历深, 授课经验丰富, 方法得当的教师所担当的课程出勤率较高, 而资历浅, 授课经验缺乏, 方法不当的教师所担当的课程往往更容易成为大学生旷课的首选目标。这是因为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师主要是近几年刚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虽然他们理论水平很高, 但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缺乏, 很容易“照本宣科”, 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 教学手段与方法简单。部分教师上课忽视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心理, 侧重于单向传教, 缺少必要的课堂互动。第三, 考试方法不当。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 即使是操作性很强的课程, 在组织考试时仍以笔试为主, 在考前圈重点, 划范围, 考题越来越简单, 补考更容易过关等等, 实际上更纵容了学生的逃课行为。

3. 学校管理不到位。

一是检查力度不够。许多高职院校近年来学生规模急速发展, 管理人员数量相对缺乏。二是执行力度不够。每所学校针对旷课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进行约束, 当学生旷课达到一定量时, 学校给予相应的处分。但这样的处分制度对于部分旷课学生仍缺乏应有的威慑力。三是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不完善。辅导员、班主任在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很多高等院校对其工作重视不够, 辅导员在晋职、进修等关乎切身利益的方面得不到保障, 在院校中仍处于一种无权威、无地位、无竞争力的状态, 导致他们对工作缺乏自豪感和动力。四是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部门协调不到位。教学管理者只注重安排教学任务, 经常将繁杂的行政琐事交给学生管理人员, 导致学生管理人员真正管理学生的精力不足。

(三) 社会原因。

1. 生源素质下降。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 招生分数线在逐年下降。高等院校的扩招, 虽然给更多人提供了上大学的机会, 但学生素质下降也给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增加了难度。

2. 网络影响。

痴迷于网络也是现代大学生旷课的一大原因。现在大学生在自己居住的宿舍就能上互联网, 网络游戏花样层出不穷, 自制力稍微弱一些的学生很容易沉迷于网络, 造成精力不足, 出现旷课现象。

3. 兼职及校周围环境影响。

除了旷课去做网络代练等兼职外, 家教、促销、饭店打杂工等等兼职种类也倍受青睐。牺牲上课时间, 把校外兼职当做主业, 把课堂作为副业的学生也并不少见, 甚至大一学生都过早地做起兼职, 这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四) 家庭原因。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80后”, 而且独生子女较多, 在家时家长给了太多的宠爱与呵护, 升入大学没有了父母的照顾与管束, 生活毫无规律, 晚上看小说、上网冲浪、打游戏到深夜, 白天头脑混沌不堪, 或者干脆睡到中午, 造成恶性循环。

三、应对高职院校学生旷课的策略

从旷课原因分析中可以看出, 造成大学生旷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引导, 高校也应该认真反省和改进教育的模式或方法。

(一) 大学生自身方面。

在学生入学时及时进行入学教育, 加强学生对旷课后果及影响的认识学习, 对旷课行为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同时, 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 增强自控能力, 提高学习自觉性。

(二) 学校方面。

一是在教师方面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的吸引力。增强管理及课堂纪律意识, 加强教师自身学习, 改革考试方法和考核制度。二是在管理方面, 严格考勤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学生奖惩制度。三是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 解决辅导员的出路问题, 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热情, 从而提高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四、结语

学生旷课决不是一件小事, 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发展、人才的培养, 而且关系到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只有全社会都来关注这个问题, 把大学生教育当成责无旁贷的义务, 全方位地从教学管理、教师、辅导员、学生及社会、家庭诸多方面齐心协力, 采取切实可行措施,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旷课问题。

摘要:旷课, 已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难点问题之一, 它能引发出诸多问题, 并且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和规律。本文采取抽样问卷及访谈形式对全院各年级旷课学生进行调查分析, 归纳出学生旷课的特点、影响、原因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旷课,教学管理

参考文献

[1] .宋家臣, 赵清理.大学生旷课现象调查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 1

探索唐朝音乐教育繁荣发展的原因 篇9

一、唐朝音乐教育概述

唐朝时期在音乐方面借鉴了外来音乐的多种类型, 并将其与唐朝音乐融会贯通, 唐朝音乐的不断改革发展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音乐文化遗产。由于唐朝统治者实行开放性政治政策, 此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文人雅士, 并对唐朝音乐在教育方面提出了独到见解, 这些也成为了唐朝音乐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唐朝的几位统治者都兴建了专门的音乐教坊机构, 负责为宫廷进行音乐表演, 同时创立了梨园, 作为专门培养音乐人才的机构, 从而大力推动了唐朝音乐的繁荣发展。唐朝众多专门钻研音乐文化的人士经过不断地开拓创新, 使得很多唐朝经典的音乐作品能够保存至今, 因此, 唐朝也成为了我国封建社会音乐文化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二、唐朝音乐教育繁荣发展的原因

1. 唐朝时期的社会发展繁荣。

唐朝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 世界各国的文化都汇集于此, 由此成为了世界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这也为唐朝音乐的开拓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唐朝的农业和手工业不断发展也对唐朝经济繁荣起了关键作用, 长安作为唐朝中心城区, 其道路建设四通八达, 促进了唐朝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唐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和保卫战争都取得了胜利, 很多国家都派出了专门人士到唐朝学习音乐文化, 促使唐朝保卫战争成功之后与其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更为密切。这是因为唐朝有着不可动摇的中心地位。唐朝的众多音乐家不仅吸收和借鉴了外来音乐的精髓, 并且将中原音乐文化进行了广泛传播。唐朝之所以能够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地的音乐文化, 并将它们很好地融为一体、综合发展, 这是因为唐朝当时在世界上的地位非常重要。唐朝音乐文化是以中原音乐作为基础, 同时借鉴了周边国家的一些音乐文化, 并将其与唐朝音乐文化相互融合, 由此创造出新的乐种, 经过不断的流传和深入, 最终被广大劳动者所接受。唐朝音乐文化发展如此迅速并不是以固定的音乐形式生搬硬套, 而是以新乐种的开发和流传逐渐发挥了其积极引导、创新开拓的作用, 最终成为了世界音乐组成的一部分。

2. 唐朝时期的音乐教育制度机构的设置。

唐朝初期, 统治者就建立了管理礼乐的行政管理机构, 即太常寺, 并且在其下设置了大乐署和鼓吹署, 负责对音乐机构直接进行管理。大乐署的职责是对雅乐和燕乐进行管理, 以及对音乐艺人的考核测评;而鼓吹署负责对鼓吹音乐进行管理, 以及部分宫廷礼仪活动等。随着唐朝音乐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逐步设置了梨园和教坊, 由此可以看出唐朝时期的音乐教育机构分工管理、各司其职, 促进了音乐文化的全面综合发展。唐朝的音乐考核制度经过不断的完善也越来越严格, 首先将对学生和教师进行音乐考核的成绩上报到朝廷礼部, 再根据得到的结果完成职务晋升。考核制度中对应不同级别的教师和学生还明确了进行考核的年限、考核内容、考核规定等等, 与现代社会的音乐考核制度已经极为相似了。

3. 唐朝统治者非常偏爱音乐文化。

唐朝时期, 大多数统治者都对音乐文化非常喜爱, 这对唐朝音乐的繁荣发展从各个方面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其中爱好音乐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统治者是唐太宗和唐玄宗。唐太宗在亲自参加了《秦王破阵乐图》的绘制工作的同时, 还经常自己进行琵琶的演奏。在唐朝兴建初期, 有部分人士建议唐太宗废除《伴侣曲》和《玉树后庭花》, 认为这两部音乐作品是亡国之音, 但是, 唐太宗却坚持音乐的悲喜是由欣赏音乐者的内心情感而定的, 并不是来自乐曲的本身, 正是因为唐太宗这种开明的音乐观点为唐朝音乐开创了新纪元。

三、唐朝白居易的音乐教育思想分析

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在被免除了校书郎一职之后, 前往华阳观闭门潜修, 总结了唐朝当前的发展形势, 完成了策目七十五门的创作, 其中有三门专门对礼乐进行了论述, 分别是《复乐古器古曲》、《议礼乐》和《沿革礼乐》。这些都表明了白居易继承了儒家道德思想, 分析了礼乐在唐朝治国中的关键作用。

白居易所在唐朝中期经历过了安史之乱后, 集权统治才逐渐得到恢复。白居易在赞同淫乐亡国的观点, 遵循传统儒家思想的同时, 也逐渐认识到了唐朝衰落的本质原因是由于大多数统治者的治国无能造成的。由此, 白居易的音乐美学思想体现出了在传统与现实中的矛盾, 我们既应该看到白居易对唐朝音乐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 也应该看到矛盾的另一方面。

无论是白居易对于传统儒家道德思想的认同, 还是唐太宗爱好音乐对其所作出的贡献, 我们都应该将其与实际相结合, 应用于现代音乐教育当中, 为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教育作出贡献。

四、唐朝音乐教育对现代音乐教育的影响

1. 音乐教育哲学方面。

我国传统音乐的美学思想是以追求“和”为最终目的, 在我国社会历史发展中, 很多朝代的音乐家和思想家都将音乐的本质属性作为最终的追求目标。例如, 白居易在赞同真正的大乐是和乐、稳定之乐, 同时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音乐思想。白居易认为人们通过乐器和乐曲进行内心情感的抒发和表达, 大多数人对音乐的追求在于其能够表现的音乐思想和实际现象, 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音乐技艺的高低。如果人民富裕、社会安定, 演奏出的音乐必然是和谐愉快的;如果民不聊生、社会动荡, 必然没有精力创造音乐、表演音乐。中国古代音乐正是认为音乐所表现的是人们的真正感情, 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目前, 在我国现代音乐教育中, 不同阶段相应颁布了不同的教学大纲, 其中明确了教育的目的、任务等等, 由此, 教育大纲成为了我国现代音乐教育的重要方面之一。我们能够发现, 无论是在现代音乐教育中, 还是在唐朝音乐教育中, 对于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一致的, 从没有发生任何实质性变换, 都是始终是以“天人合一”和“和谐社会构建”为指导思想的。但是, 在唐朝音乐教育和现代音乐教育中, 教学目标发生了变化, 由唐朝的统治者和宫廷享乐为目标, 转变成为了培养现代社会人民审美的作用, 这些都标志着社会在不断地进步, 人们的音乐素养在不断提高。我们应该正确对待现代音乐教育发挥的作用, 还应该注重其如何能够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服务。

2. 开放音乐教育方面。

唐朝宫廷中所有俗乐总称为燕乐, 包括了唐朝民间歌舞、十部乐等, 其中, 十部乐又包括了燕乐、西凉、康国、清商等等。唐朝的音乐文化与十部乐充分融合后, 才得到了充分体现。例如:坐、立部伎的音乐创作包括了西凉和龟兹乐, 其中体现了民族文化对唐朝音乐文化的影响, 这是一种音乐文化的进步, 不但将新鲜的音乐注入到中原音乐当中, 并且保留了中原音乐的精髓, 从而推动了我国音乐文化的不断发展。很多人担心引进其他国家音乐文化最终会丧失本国音乐文化优势, 使得民族音乐逐渐被国外同化。但是, 经过唐朝音乐文化发展, 这种观点被证明是不正确的, 唐朝音乐的繁荣发展正是因为不断吸收了边疆民族音乐文化和其他国家音乐文化。对于外来文化的吸收, 不但不会使得本国音乐文化成果丧失, 更能够将我国音乐推向世界, 否则, 我国音乐文化只能停滞不前。由此, 我们能够看出, 正确地吸收和借鉴外来音乐文化, 能够促使我国音乐教育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我们应该明确音乐文化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将多元化音乐教育当作必然发展, 在遵循音乐文化良性发展的前提下, 充分吸收国外先进的音乐教育模式, 不断完善音乐教育体系, 继续加强与世界其他国家音乐文化的交流合作, 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音乐教育道路。

3. 经济文化发展方面。

唐朝时期, 与周围国家高丽、日本等都保持了密切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 唐朝的繁荣富强在世界上具有较高的声望, 同时, 唐朝发达的水陆交通建设, 也使得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联系交往更为紧密。唐朝时期, 很多国家都专门派人到唐朝学习音乐文化, 从而达到相互促进音乐文化的发展的目的, 长安作为唐朝中外音乐文化的汇集之处, 将西凉、高丽等音乐文化融会贯通, 在长期交流合作的基础之上形成了全新的唐朝音乐文化, 唐朝有效地借鉴和吸收了各国文化的精髓, 唐朝统治者的开放性政策制度和经济制度, 进一步促进了音乐文化的繁荣发展。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 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音乐文化教育发展前景良好, 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交流越来越多, 这些都能够促进我国在音乐教育方面不断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所以, 在我国现代音乐教育发展历程中, 在弘扬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之上, 应该时刻秉承怀疑、批判、理性、继承的态度, 吸收有价值的外来音乐文化。

参考文献

[1]李姝.中西音乐美学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 2007.

[2]车新春.19世纪上半叶的德意志音乐文化与民族主义思潮[D].上海音乐学院, 2010.

[3]祁斌斌.1937年以前中国音乐期刊文论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 2010.

原因探索 篇10

1 发病情况

响水县发生犊牛腹泻的历史应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 1996年在响水县大有镇发生以高温和拉稀为主的牛病, 并开始流行。2002年运河镇大小牛前后发病19头, 死亡1头, 死亡率5.26%, 经综合诊断为犊牛副伤寒病。前进村赵某投资的牛场多年来, 年年发生犊牛腹泻症。2005年响水县运河镇按照上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的要求, 又调查了2个村, 2个牛群, 产犊26头, 发病11头, 发病率42.3%, 死亡3头, 死亡率11.54%, 确诊为致病性大肠杆菌病, 少数犊牛因牛球虫引起。

1.1 实例调查

2010年6月13日, 响水县运河镇六堂村2头犊牛, 起初生病时主要拉石灰水样、偶见糊状并带有黏液的粪便, 牛犊尾部粪染, 少数时候也见拉乌黑带绿色水样便, 带血丝。因畜主忙于劳作, 没有及时采取必要的诊治措施, 约经过5 d后, 病情逐步加重, 表现为精神萎顿, 常卧伏不起, 皮肤逐步转苍白色, 且失去弹性。其中一头因失水较多, 呈中毒性腹泻, 很快衰竭而死。细心检查尸体发现, 尸体消瘦, 眼眶下陷, 后腿、尾部粪染, 真胃内有凝乳样物质并混有乳清, 胃黏膜肿胀, 有出血斑点, 肠内有灰白或褐色黏液样内容物, 有些肠道空虚。肠系膜淋巴结增大, 切面多汁, 胆囊内多充满深绿色胆汁。综合诊断为大肠杆菌及消化不良性腹泻。

2010年7月, 运河镇肉牛养殖户梁某家饲养的3头杂交肉牛小牛犊, 发现有咳嗽、充血症状, 有时口腔分泌脓性分泌物。精神沉郁, 喜独处一隅, 鼻镜干燥, 喜饮, 排出灰黄色粪便, 混有黏液和血丝。起初主人没在意, 4 d后, 发病牛食欲废绝, 瘦弱, 体温下降, 卧地不起, 其中1头衰竭而死。剖检变化:肝脾出现坏死性病灶, 胆囊增大, 胆汁较稠而混浊。心、肾、真胃有出血点。经实验室细菌分离检查, 检查出沙门杆菌, 用内脏器官作培养时, 出现很纯的培养物。综合诊断为犊牛副伤寒引起的腹泻。

2 发病症状与病因分析

2.1 大肠杆菌及消化不良性腹泻

2.1.1 发病症状:

发病较广, 季节性明显, 5—8月为发病高峰期, 病畜为当年生牛犊。病初精神尚可, 食欲如常, 主要拉灰白色、石灰水样、糊状或带有黏液的粪便, 排粪频繁, 带血丝, 农民称之为“奶泻”, 一般无体温反应。病重者, 精神萎顿, 皮肤弹性消失。发病率30%~70%, 死亡率6%左右。在6—8月产犊牛, 因气候炎热, 失水较多, 呈中毒性腹泻者, 很快死亡, 有的突然死亡。尸体消瘦, 眼眶下陷, 后腿、真胃内有凝乳样物质并混有乳清, 胃黏膜肿胀, 有出血斑点, 肠内有灰白或褐色黏液样内容物, 有些肠道空虚。肠系膜淋巴结增大, 胆囊内多充满深绿色胆汁。

2.1.2 发病原因:

(1) 在挤奶期间, 犊牛拴系时间长, 活动少, 吃乳时间短, 加之太阳曝晒, 饮水不足, 易引起发病; (2) 早期所产犊牛 (4—6月) 发生腹泻较少, 7—8月所产犊牛腹泻发生率高; (3) 病原菌感染, 与挤奶时挤奶员手接触乳头病原菌相互感染有关; (4) 先天不足弱犊, 容易发病与死亡; (5) 与犊牛缺少食盐及其他常量、微量元素有关。

2.2 犊牛副伤寒

响水县曾经是犊牛副伤寒流行区, 由于多年预防注射, 已得到有效制止, 该病与大肠杆菌及消化不良在临诊症状及剖检变化上均不同, 病畜发病明显, 体温40~41℃, 脉搏、呼吸加快, 呈腹式呼吸, 初期有咳嗽、结膜浆液性炎、充血, 有些流出脓性分泌物。精神沉郁, 排出灰黄色粪便, 混有黏液和血丝。后期食欲废绝, 瘦弱, 体温下降, 衰竭而死。成年牛有些无症状突然倒毙, 大部分以高热、剧烈腹泻、消瘦为特征。死亡以败血症为主, 病期长短不一。剖检变化:成年牛主要呈急性肠炎, 肠黏膜发红, 常有出血、脱落。脾脏肿大, 呈黑红色。小牛与大牛相似, 有些肝脾出现坏死性病灶, 胆囊增大, 胆汁较稠而混浊。心、肾、真胃有出血点。孕牛可发生流产, 口腔有破溃点等。

2.3 犊牛球虫病

该病症临诊主要表现为:从肛门流出鲜血, 或便出带血稀粪, 血凝块, 其中混有纤维性黏膜。精神萎顿, 食欲废绝, 拉便有里急后重现象, 瘤胃蠕动及反刍停止, 部分病例经特异治疗可转愈, 部分突然死亡, 病畜多发季节与犊牛大肠杆菌及消化不良腹泻相同。

剖检变化:肌肉苍白, 肠黏膜为增生性、出血性炎症, 内容物呈污褐色, 混乱有血凝块及纤维蛋白性薄膜, 淋巴结增大, 切面多汁。血便直接涂片镜检, 直肠拭子涂片, 盐水漂浮检查, 均能检出近似正圆形球虫卵囊, 数量大。病变部位及肝切面触片检查有大量发育不同期的球虫卵囊。

2.4 其他原因

将腹泻与健康犊牛空肠弯曲杆菌于实验室分离。共进行了30头, 正常犊牛中检出带菌率2.5%, 腹泻犊牛检出率10%。空肠弯曲杆菌是否是引起犊牛腹泻的又一原因, 尚未定论。

3 预防

为预防本病的发生, 应对妊娠后期母牛加强饲养管理, 幼畜进行护理。具体做到:使新生犊牛能尽早吃到初乳, 最好能在生后1 h内吃到初乳。对体弱的犊牛, 初乳应采取少量多次饮喂方式, 因为新生犊牛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主要来源于初乳, 不喂初乳的犊牛, 其血液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低, 因而肠道中细菌、病毒容易侵入血液, 造成菌血症或败血症。母乳不足或质量不佳时, 可采取人工哺乳, 做到定时、定量, 乳温要保持在35~37℃。畜舍及畜栏应定期消毒, 垫草应经常更换, 粪和尿应及时清除。犊牛腹泻是最常见、危害较大的一种病。在防治过程中, 长期采用单一的治疗方法, 效果不佳, 甚至无效。因此应加强观察,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用药, 降低损失, 从而加快养牛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伟, 韦振猛, 梁明英.犊牛球虫病的诊治.广西畜牧兽医, 2008 (6) :364-365.

[2]沈杰, 黄兵.中国家畜禽寄生虫名录.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原因探索 篇11

【关键词】高职学生 学习动力不足 学习动机 外部学习条件

在目前的高职课堂教学和学校工作中,教师经常会面对一些学习动力不足、没有学习兴趣或缺乏学习动力的学生,以及由于各种原因在学习中产生挫败感,甚至出现退学念头的现象。如何提高这类学生的学习动力,是教师面临的一个普遍也是感到非常棘手的问题。经笔者探索,找出了学习动力不足的主客观原因,并探索出端正学生学习动机、完善外部学习条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主要表现

经笔者对一所高职院校的初步调查了解,高职新生中有27.8%的学生是自觉自愿选择高职学校就读、21.8%的学生是被迫选择高职、50.4%的学生是稀里糊涂的来到高职就读。大多数学生都存在自卑感与学习习惯差、厌学心理与恐惧共振的共存体,学习动力不足表现尤为突出,主要为三个方面:一是情绪低落,不能很好处理学习中的问题与要求,表现出倦怠、沮丧、缺乏兴趣等情绪特征;二是行为不当,厌倦学习而表现出逃课、不听课、迟到、早退、不交作业等行为特征,甚至出现退学念头的现象;三是成就感低,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低成就的感受,或指完成学习任务时能力不足所产生的学习能力上的低成就感。

二、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

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包括主观及客观两方面。

(一)学生学习动机不够端正,是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内在主观原因

一是在多数学生还不能形成对整个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的正确认识前提下,片面把就业作为学习的最主要动机,使学生的学习带有过强的功利性特征,导致部分学生片面选择自己认为对个人就业有关的知识来学习,而对社会责任的关注、对个人兴趣爱好的关注明显较弱。

二是高职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个人功底差、付出与成绩不成正比等,都可能成为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主观原因,甚至他们不能正确归因,认为是自己学习能力的问题,产生力不从心之感,失去自信。

三是部分高职学生的知识价值观出了偏差,部分学生片面理解学以致用,重物质之用,轻精神之用;重即时之用,轻未来之用;重显性之用,轻隐性之用。其结果,只要他们自己认为没有作用的,就不愿去学习。

(二)外部学习条件不完善,是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外在客观原因

一是教育背景不成熟。高职教育从本科压缩型向就业服务型转化,其转化过程的不成熟,给高职学生留下了一个客观原因。

二是教学改革不够深入。学习内容和讲授方式缺少相应的吸引力,尽管最近几年高职高专教育加大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在学制和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过程培养和课程改革方面还没有彻底摆脱“本科压缩型”和学科教育的传统教育模式,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不够紧密,对学生学习的吸引力不够强。

三是家庭贫困,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有些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家庭贫困问题,为此产生自卑心理,又把这种自卑的情绪带入到学习中,影响了完成学业的信心。

三、提高高职学生学习动力的主要途径探索

经笔者探索,端正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动力,完善外部学习条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提高高职学生学习动力的主要途径。

(一)端正学习动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动力

一是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及信仰,明确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明确高职学习的社会意义,充分了解和评价自我,塑造学生学习信心。通过调查和个别访谈,了解学生需求、兴趣,结合他们的兴趣给学生提供明确而具体的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兴趣和目标进行自我评价,以促进其自我意识、自我理解、自我监控和自我管理等认知过程的发展,让学生充分认识学习的意义,端正学习动机。

二是增加社会交流与实践机会,使自己早日进入社会角色。主动到对口单位去见习、实习、调查,积极参加有实践经验的企事业人员来校讲学,使自己提早进入“角色”,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二)完善外部学习条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首先,培养学生专业或学科兴趣,调动学习的内在积极性。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作专业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把吸引学生学习当作专业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重要评价指标,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第二,要依托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革教育教学的内容使之更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改革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和手段,使教学更具有生动性、灵活性和趣味性,变沉闷枯燥的被动学习为主动积极的自觉学习,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性,明确高职学生肩负的责任与义务,树立为城市和社会服务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

第三是根据学生需求,建立不同学习激励机制。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直接在教育中对接,为有潜力的学生提供更大的职业空间,是高职教育激励机制的一个重要途径;积极开展带有较大普遍性的专业能力测试和专业竞赛活动,使多数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并体会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对于将来就业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主动需求;因材施教,使处于学习弱势的学生,分成学习提高小组,指定教师专门负责组织和开展活动,使他们能够扬长避短,有所成就;强化奖学金的激励力度,大幅度提高奖学金的标准和级差,增加奖学金对于学生学习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齐平,李东月,黄紫华等.大学生学习动机干预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4).

原因探索 篇12

在航空、电力、冶金、化工、石油等许多行业中,鉴于材料经常在较高温度环境下工作,因此常常需要使用耐热金属材料。从耐热金属材料的工作环境来看,耐热金属材料应该具有两方面的性能,即金属材料的高温化学稳定性和高温强度。而对于耐热金属材料来说,应当认真研究分析其影响因素,从而针对原因而采取措施来提高耐热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

2 耐热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

金属在室温下,塑性变形是通过位错的运动来进行的,由于晶界具有高的强度,对位错运动具有较大的阻力,所以室温下晶粒越细,强度越高。高温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晶界的强度下降显著,材料强度亦随之下降。当晶界强度与晶内强度相等时,材料的强度就由晶界强度所决定,我们把这时的温度称为等强温度。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金属的断裂方式会由穿晶断裂转变为晶间断裂,这时晶界越多,发生断裂的可能性就越大,金属的强度就越低。随着温度的升高,金属的变形行为和失效形式与室温相比有了较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金属的蠕变现象、金属的持久强度、金属的应力松驰现象等,这些就是影响耐热金属材料机械性能的几个范畴。

3 蠕变极限的影响原因

3.1 蠕变极限影响原理

对于耐热金属材料来说,其机械零部件要求在高温耐热条件下运作,因此要求这些耐热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要求相当高,例如要求其具有足够的冲击韧性、强度或者良好的焊接性以及加工性。而对于耐热金属材料来说,尤其是其热强性对其机械性能起着关键作用。耐热金属材料在高温下其各项机械性能,如金属材料的屈服强度、疲劳强度、硬度等均比常温下显著降低。而影响耐热金属材料的热强性,尤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其蠕变极限。

蠕变极限就是耐热金属材料在高温极限下,引起金属材料出现一定变形速度的应力。把试样加热到一定温度,同时加载一定荷载,长时间后就可以得到蠕变伸长率-时间曲线,如图1所示;通过对不同温度以及不同应力试样,从而得到多条蠕变曲线。

对于耐热金属材料来说,其蠕变不可避免,例如对于碳钢来说,其在400℃以上就会发生显著的蠕变现象。对于一些长期受高温的金属材料零部件来说,如锅炉的炉管,由于蠕变将会造成炉管管径越来越大,管壁变得越薄,最终造成炉管的爆破;例如蠕变将会造成汽轮机叶片与气缸之间间隙消失而导致破坏。因此,对于耐热金属材料来说,热强性和蠕变能力是决定耐热金属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因素,对于耐热金属材料来说,要求材料必须具有热强性高、抗蠕变能力强的材料。

3.2 提高蠕变强度方式

研究表明,对于有较高含量的铬和镍,耐热金属材料具有较多蠕变强度,材料因此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而且其在高温下能长期作业。鉴于镍 (Ni) 、铬 (Cr) 含量高,使耐热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耐氧化性以及耐高温性。通过增加碳含量后,鉴于其固溶强化作用使耐热金属材料强度得到有效提高,通过在耐热金属材料以铬、镍为基础的化学成分中掺入适量的钨、铌、钼以及钛等元素,因为金属材料的组织为面心立方结构,因此在高温下金属材料仍有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蠕变强度。

4 化学元素的影响原因

对于耐热金属材料来说,材料内部的金属元素对于其机械性能起着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而耐热金属材料由于要在高温下长期工作,因此为了能有效地确保耐热金属材料的高温性能,必须向金属材料中掺入一些元素。

例如,在耐热金属材料中加入钼,可以有效地使金属中的晶粒得到细化,从而提高金属材料的淬透性和热强性能,使耐热金属材料在高温下仍能保持足够的强度以及抗蠕变能力。另外,在耐热金属材料中加入钼,不仅能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还可以抑制金属材料由高温引起的脆性。另外,在金属材料中常加入铝元素,通过加入少量的铝,同样可有效地使金属中的晶粒得到细化,提高耐热金属材料的冲击韧性。同时因为铝具有抗腐蚀性以及抗氧化性,铝在耐热金属材料中的掺入,可有效地提高耐热金属材料在高温下不起皮的性能以及耐高温腐蚀的能力,但是铝的过量加入又会对耐热金属材料的焊接性能、热加工性能以及切削加工性能构成影响。

化学元素会提高耐热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但是同样有部分化学元素如果掺入到材料中,会影响材料的机械性能。其中有几种化学元素对耐热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影响尤为突出。

(1)锰元素(Mn)。

锰在金属材料中大多数起到脱氧剂的作用,其可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或者硬度,同时由于提高了金属材料的淬性,从而改善了耐热金属材料的热加工性能。但是随着锰含量的不断增多,将会减弱耐热金属材料的抗腐蚀能力,降低了材料的焊接性能。

(2)硫和磷元素。

硫和磷元素在耐热金属材料中都是有害元素,这两种元素的增加会增加耐热金属材料的脆性,降低了金属材料的塑性性能,对于耐热金属材料的焊接性能也会构成影响。

5 焊条对金属机械性能的影响原因

鉴于耐热金属材料要在高温下长期工作,要有效地确保金属材料的耐高温性能,则必须向金属材料中掺入一些元素。若焊缝材料与母材的化学成分相差较大,则金属材料在高温下工作,就会导致金属接头区域因为某些元素的扩散现象导致金属接头的机械性能由此下降,例如碳元素在熔合线附近的扩散。因此,在进行金属材料的焊接而选择焊接材料时,必须确保其焊缝性能与母材相一致。因此为了保证耐热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应当尽可能与母材相一致。

另外,焊条中元素的含量以及焊接工艺灯都会影响金属材料焊接后的机械性能。对于需要焊接的耐热金属材料来说,要有效地提高焊缝金属材料的抗热裂能力,就必须控制好焊缝中碳的含量标准,一般情况都要求焊缝的碳含量少于母材的碳含量,控制在0.07%~0.15%范围之间。

6 提高耐热金属机械性能

从以上的耐热金属材料影响本质来看,细化晶粒在常温下是提高金属材料性能的好方法,但是对于高温金属材料则是不适合的。所以,在高温下工作的耐热金属材料常采用下列方法来提高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

(1)耐热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最基本是取决于原子间的结合力,原子排列越紧密,基体的机械性能也就高。

(2)耐热金属材料晶粒越细,蠕变发展的越明显,粗晶粒钢的蠕变速度较低。因此如在金属材料中加入B、Re和碱土金属,可以与S、P等杂质生成稳定难熔的化合物,减小了S、P杂质对热强性的影响,以达到纯化(净化)晶界目的。

7 结语

本文结合笔者实践经验,深入分析了影响耐热金属材料机械性能的几种主要原因,如蠕变极限、金属材料中的化学成分以及焊条的焊接工艺等,针对这些影响原因,提出确保耐热金属材料机械性能的相关措施,旨在能给同行提供参考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实践经验, 深入分析了影响耐热金属材料机械性能的几种主要原因, 如蠕变极限、金属材料中的化学成分以及焊条的焊接工艺等, 针对这些影响原因, 提出确保耐热金属材料机械性能的相关措施, 旨在能给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耐热金属材料,机械性能,蠕变极限,化学成分

参考文献

[1]马艳秀, 杨小勇, 叶萍, 等.材料化学成分对耐热金属材料的影响初探[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9, 24 (12) :62-64.

[2]贺晓燕, 周世平, 王健, 等.Mn对耐热金属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J].贵金属.2008, 28 (05) :98-99.

【原因探索】推荐阅读:

诊治探索07-14

探索前进07-14

更新探索07-14

探索质疑07-17

主动探索10-18

探索过程10-19

课外探索10-20

构架探索10-21

试验探索05-10

服务探索05-13

上一篇:加热炉节能改造评价下一篇:音乐功能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