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土地调查

2024-07-09

全国土地调查(共12篇)

全国土地调查 篇1

距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十年之后,国务院决定自2007年7月1日起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第二次调查)。十年来经济社会、地貌景观、土地用途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每年都进行土地变更调查,但由于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第一次调查)的技术手段落后,基础资料保存方法原始,特别是图件资料多为纸质或薄膜成图,不利于变更后的修改和使用,更谈不上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的需要。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第二次调查要在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各地组织开展调查和数据库建设,完成全国调查工作。2009年下半年,各地对调查成果进行整理。也就是说从现在资料准备开始到全面结束,只有三年时间。而第一次调查时却花了整整十三年。虽然现在的技术手段已今非昔比,但要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完成如此浩大的工作量,如果没有强有力地组织保障、充分地物质保证和几十万人的技术力量,是难以想象的。

一、领导重视、政府支持是顺利完成土地调查的关键

第一次调查的通知是,《国务院批转农牧渔业部、国家计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开展土地资源调查工作的报告的通知》国发[1984]70号。第二次调查的通知是,《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06]38号。

但是土地调查是以县为单位进行的,依据县级成果逐级汇总而成。因此,县级领导的重视程度以及县政府的支持力度,是顺利完成土地调查的关键。第一次调查为什么从1984年5月开始一直到1997年年底结束,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领导重视和政府支持的问题,更直接地说就是调查经费落实的问题。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为领导重视不够,财政有钱但不愿把钱花在这种见不到直接效益的地方。二是有些贫困县财政确实拿不出钱来。

第二次调查所处的经济环境、消费水平,采用的技术手段、设备等都远远高于当年,调查经费同样远高于当年。这次调查经费的来源与上次一样: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承担的工作任务共同分担。如此大的费用,对于贫困县或刚刚脱贫的县来说又是一个沉重的压力。

二、技术规程、实施方案是顺利完成土地调查的技术保障

每一项技术工作都有一个技术标准,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实质上就是国家标准,必须具有权威性、准确性、合理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值得注意的是,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高速发展阶段,数字地球、数字中国计划已实施多年。土地调查成果是数字中国国家空间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定技术规程和实施方案时,必须充分考虑土地信息采集、处理的标准化、系统化,以利于与其它空间信息的整合、共享和应用,形成统一的地理信息共享平台。

三、基础图件、系统软件是顺利完成土地调查的基础

第一次调查采用的基础图件,是由各县到测绘部门收集,往往要跑几个单位才能收齐,主要是不同比例尺的普通航摄照片和部分正摄影像图(一般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县采用),而且很多是1980年-1987年期间拍摄的。大多数的外业调查是在九十年代初进行的,中间间隔了五六年,大大增加了外业调绘的难度和新增地物补测的工作量,影响了调查进度和质量。

第二次调查由国家统一购置航空、航天遥感资料,统一制作调查基础图件。一方面减轻了地方负担,一方面确保了基础资料的可靠性、时效性和统一性。这是土地调查成果可靠性的基础。

第一次调查时由于计算机应用刚刚起步,大部分内业工作是人工操作,如航片转绘、编图绘图、图件缩编等。仅面积量算采用了当时较先进的计算机扫描计算技术,但仍有少数单位采用求积仪人工计算的。工作量大耗时长,这是第一次调查用了十几年才完成的另一原因。

第二次调查正处在“3S”技术广泛应用的时期,其中地理信息系统(GIS)提供了分析和处理海量地理数据的通用技术,应用领域极为广泛,而且早已应用于土地调查与管理的方方面面。现在的问题是,国产GIS已有几十个应用软件,仅近几年用于试点地区土地调查的系列软件就有四五种之多,使用效果均反映良好。第二次调查是由国家统一采用其中一种软件,还是由各地自选软件。

四、调查队伍、检查验收是顺利完成土地调查的质量保证

调查队伍的选择和调查人员的素质,严格的检查验收,是土地调查成果质量高低的关键。

(一)调查队伍的选择要慎重

1.最好是选择参加过第一次调查的队伍和人员

参加过第一次调查的队伍和人员,积累了丰富地经验,稍加培训就能很快上手。但是参与第一次调查的几十万技术人员,主要是来自地勘部门以及部分院校。当时(80年代末—90年代初)正是我国地勘部门处于低潮时期,体制不明确,国家任务有限,大量富余人员正寻找出路。土地调查给他们带来了就业机会,他们也为第一次调查的顺利完成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目前,地勘部门正处在第二次大发展的时期,各单位人才急缺,要抽出大量人员参与第二次调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调查队伍的选择应早做准备,现在就应摆在议事日程当中,以便于人员培训和设备配置尽早进行。

2.第二次调查技术含量高,对调查队伍和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

从《通知》中可以看出,第二次调查的内容比第一次调查有较大变动,由于2001年重新对土地进行了分类,体现了城乡一体化的分类原则。因此,外业调查增加了城镇土地调查的内容,如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金融商业服务、开发园区、房地产等,以及基本农田的内容,大大增加了调查的难度;内业必须全部运用新技术手段,建立互联共享的覆盖国家、省、市(地)、县四级的集影像、图形、地类、面积和权属为一体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因此,要求调查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技术素质,经过严格的培训才能上岗。

(二)制定严格的检查验收制度,确保土地调查的质量

质量是一切技术工作的生命线,必须制定严格的“三检”制度,进行自检、互检和专检,尽量将问题消灭在第一线。从而确保土地调查的数据、图件与实地三者一致。

《通知》中规定,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验收县级调查成果。因此,各省必须组建一支专门的、稳定的,由多方面、多层次专家组成的省级土地调查检查验收队伍,按照技术规程和实施方案的要求严把质量关。确保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的质量。

综上所述,第二次调查时间紧、任务重,只有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够保质保量顺利完成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

全国土地调查 篇2

总体方案

根据《土地调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17〕48号,以下简称《通知》)的要求,为保证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第三次土地调查”)顺利开展,制定本方案。

一、第三次土地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土地调查是我国法定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全面查实查清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第三次土地调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基础上,全面细化和完善全国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国家直接掌握翔实准确的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变化情况,进一步完善土地调查、监测和统计制度,实现成果信息化管理与共享,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规划编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调控、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统一确权登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等各项工作的需要。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对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提升国土资源管理精准化水平,支撑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是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障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不动产统一登记、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等工作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这些都对土地基础数据提出了更高、更精、更准的需求。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全面掌握各行各业用地的数量、质量、结构、分布和利用状况,是实施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依据;是合理确定土地供应总量、结构和时序,围绕“三去一降一补”精准发力的必要前提;是优先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用地,促进产业转型和优化升级,推进实体经济振兴和制造业迈向中高端的现实需要。

(二)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是促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尽职尽责保护耕地资源的重要支撑。

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和粮食生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最基础的生活保障。我国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中低产田约占72%,粮食生产保障能力不够稳定。随着人口持续增长,我国人均耕地还将下降,耕地资源紧约束态势仍将进一步加剧。这一基本国情决定我们要多措并举,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全面掌握全国耕地的数量、质量、分布和构成,是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土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农田,合理安排生态退耕和轮作休耕,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根本前提;是确保永久基本农田“划足、划优、划实”,实现“落地块、明责任、建表册、入图库”的重要基础;是全面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加强耕地建设性保护、激励性保护和管控性保护,建立健全耕地保护长效机制的根本保障。

(三)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是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促进存量土地再开发,实现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的重要保障。

我国人多地少,当前工业化、城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国民经济也处于中高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是关系民族生存根基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大计。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全面查清城镇、工矿、农村及开发区等内部各类建设用地状况,是全面评价土地利用潜力,精准实施差别化用地政策,开展土地存量挖潜和综合整治,贯彻“严控增量、盘活存量、放活流量”建设用地管控方针的基本前提;也是落实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科学规划土地、合理利用土地、优化用地结构、提高用地效率,实现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的重要依据。

(四)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是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的重要举措。

保护产权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土地和矿产是人民群众和企业的重要财产权益。国土资源领域重大改革、征地拆迁补偿、保障性住房用地保障、农村宅基地管理、土地整治、矿产勘查开发、地质灾害防治、执法督察等工作,均与人民群众和企业利益息息相关。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查清土地权属状况,巩固并完善现有各类不动产确权登记成果,是有效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企业利益,及时调处各类土地权属争议,积极显化农村集体和农民土地资产,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

(五)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是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重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的重要前提。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正协同整体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已全面铺开。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掌握耕地、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各类自然资源范围内土地利用状况,是贯彻落实中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战略,夯实自然资源调查基础和推进统一确权登记的重要措施。

二、第三次土地调查的主要任务

第三次土地调查主要任务是: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基础上,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利用遥感、测绘、地理信息、互联网等技术,统筹利用现有资料,以正射影像图为基础,实地调查土地的地类、面积和权属,全面掌握全国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工矿仓储、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交通运输、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等地类分布及利用状况;细化耕地调查,全面掌握耕地数量、质量、分布和构成;开展低效闲置土地调查,全面摸清城镇及开发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状况;建立互联共享的覆盖国家、省、地、县四级的集影像、地类、范围、面积和权属为一体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完善各级互联共享的网络化管理系统;健全土地资源变化信息的调查、统计和全天候、全覆盖遥感监测与快速更新机制。相较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和变更调查,第三次土地调查是对“已有内容的细化、变化内容的更新、新增内容的补充”,并对存在相关部门管理需求交叉的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养殖水面等地类进行利用现状、质量状况和管理属性的多重标注。具体任务如下:

(一)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包括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城市、建制镇、村庄(以下简称城镇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1.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以县(市、区)为基本单位,以国家统一提供的调查底图为基础,实地调查每块图斑的地类、位置、范围、面积等利用状况,查清全国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的数量、分布及质量状况,查清城市、建制镇、村庄、独立工矿、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等各类土地的分布和利用状况。

2.城镇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充分利用地籍调查和不动产登记成果,对城市、建制镇、村庄内的土地利用现状开展细化调查,查清城镇村庄内部商服、工业、仓储、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和特殊用地等地类的土地利用状况。

(二)土地权属调查。

结合全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将城镇国有建设用地范围外已完成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和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成果落实在土地调查成果中,对发生变化的开展补充调查。

(三)专项用地调查与评价。

基于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权属调查成果和国土资源管理形成的各类管理信息,结合国土资源精细化管理、节约集约用地评价及相关专项工作的需要,开展系列专项用地调查评价。

1.耕地细化调查。重点对河道或湖区范围内耕地、林区范围内的耕地、牧区范围内耕地、沙荒耕地等开展细化调查,分类标注,摸清各类耕地资源家底状况,夯实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基础。

2.批准未建设的建设用地调查。将新增建设用地审批界线落实在土地调查成果上,查清批准用地范围内未建设土地的实际利用状况,为持续开展批后监管,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供基础。

3.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和耕地分等定级调查评价。在耕地质量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将最新的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和耕地分等定级评价成果落实到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对评价成果进行更新完善。

(四)各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

1.建立四级土地调查及专项数据库。国家编制统一的数据库标准及建库规范,以县(市、区)为单位组织开展县级土地调查数据库、耕地细化调查专项数据库、建设用地专项数据库、耕地质量等级和耕地分等定级专项数据库建设,实现对城镇和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权属调查成果和专项调查成果的综合管理。以县级各类数据库成果为基础,省、地级组织建设省、地级土地调查及专项调查数据库;国家组织建设国家级第三次土地调查及专项调查数据库,实现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和专项调查成果的集成管理、动态入库、综合查询、统计汇总、数据分析、快速服务等功能。

2.建立各级土地调查数据及专项调查数据分析与共享服务平台。基于四级土地调查与专项调查数据库,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建设从县到国家的土地调查数据综合分析与服务平台,实现土地调查数据、专项调查数据与土地规划、基础测绘等各类基础数据的互联互通和综合分析应用,结合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资源管理需要,开发相关应用分析功能,提高第三次土地调查成果对管理决策的支撑服务能力。

(五)成果汇总。

1.数据汇总。在土地调查数据库和专项数据库基础上,逐级汇总各级行政区划内的城镇和农村各类土地利用数据及专题数据。

2.成果分析。根据第三次土地调查数据,并结合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及土地变更调查等相关数据,开展土地利用状况分析。对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完成以来耕地的数量、质量等级、分布、利用结构及其变化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对城市、建制镇、村庄等建设用地利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土地利用集约节约程度;汇总形成各类自然资源数据,并分别对其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为生态文明建设、自然资源管理提供基础依据。根据土地调查及分析结果,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编制第三次土地调查分析报告。

3.数据成果制作与图件编制。基于第三次土地调查数据,制作系列数据成果,编制国家、省、地、县各级系列土地利用图件、图集和各种专题图、图集等,面向政府机关、科研机构和社会公众提供不同层级的数据服务,满足各行各业对第三次土地调查成果的需求,最大程度的发挥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的综合效益。

三、第三次土地调查的技术路线与方法

(一)技术路线。

采用高分辨率的航天航空遥感影像,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调查、地籍调查、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地理国情普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等工作的基础资料及调查成果,采取国家整体控制和地方细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影像内业比对提取和3S一体化外业调查等技术,准确查清全国城乡每一块土地的利用类型、面积、权属和分布情况,采用“互联网+”技术核实调查数据真实性,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等新技术,建立土地调查数据库。经县、地、省、国家四级逐级完成质量检查合格后,统一建立国家级土地调查数据库及各类专项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开展调查成果汇总与分析、标准时点统一变更以及调查成果事后质量抽查、评估等工作。

(二)技术方法。

1.基于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制作遥感正射影像图。农村土地调查全面采用优于1米分辨率的航天遥感数据;城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采用现有优于0.2米的航空遥感数据。采用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或数字地表模型和高精度纠正控制点,制作正射影像图。

2.基于内业对比分析制作土地调查底图。国家在最新数字正射影像图基础上套合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逐图斑开展全地类内业人工判读,通过对比分析,提取数据库地类与遥感影像地物特征不一致的图斑,预判土地利用类型,制作调查底图。

3.基于3S一体化技术开展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外业调查。地方根据国家下发的调查底图,结合日常国土资源管理相关资料,制作外业调查数据,采用3S一体化技术,逐图斑开展实地调查,细化调查图斑的地类、范围、权属等信息。对地方实地调查地类与国家内业预判地类不一致的图斑,地方需实地拍摄带定位坐标的举证照片。

4.基于地籍调查成果开展城镇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对已完成地籍调查的区域,利用现有地籍调查成果,获取城镇村庄内部每块土地的土地利用现状信息。对未完成地籍调查的区域,利用现有的航空正射影像图,实地开展城镇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5.基于内外业一体化数据采集技术建设土地调查数据库。按照全国统一的数据库标准,以县(市、区)为单位,采用内外业一体化数据采集建库机制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结合国家统一下发的调查底图,利用移动调查设备开展土地利用信息的调查和采集,实现各类专题信息与每个图斑的匹配连接,形成集图形、影像、属性、文档为一体的土地调查数据库。

6.基于“互联网+”技术开展内外业核查。国家和省(区、市)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县级调查初步成果开展全面核查和抽样检查。采用计算机自动比对和人机交互检查方法,对地方报送成果进行逐图斑内业比对,检查调查地类与影像及地方举证照片的一致性,并采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在线举证及外业实地核查。

7.基于增量更新技术开展标准时点数据更新。按照第三次土地调查数据库标准,设计土地调查增量更新模型,结合2019土地变更调查工作,获取土地调查成果标准时点变化信息,开展实地调查,形成增量更新数据,将各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统一更新到2019年12月31日标准时点。

8.基于“独立、公正、客观”的原则,由国家统计局负责完成全国土地调查成果事后质量抽查工作。国家统一制定抽查方案,结合统计调查的抽样理论和方法,在全国范围内利用空间信息与抽样调查等技术,统筹利用正射遥感影像图、土地调查成果图斑,开展抽查样本的抽选、任务包制作、实地调查、内业审核、结果测算等工作,抽查耕地等地物类型的图斑地类属性、边界及范围的正确性,客观评价调查数据质量。

9.基于大数据技术开展土地调查成果多元服务与专项分析。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面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农业部门、科研院所和社会公众等不同群体特点,优化海量数据处理效率,提供第三次土地调查成果快速共享服务;开展各类自然资源、重点城镇节约集约用地分析,形成第三次土地调查数据成果综合应用分析技术机制。

四、第三次土地调查的主要成果

第三次土地调查成果主要包括:数据成果、图件成果、文字成果和数据库成果等。

(一)数据成果。1.各级土地分类面积数据;

2.各级土地权属信息数据;

3.城镇村庄土地利用分类面积数据;

4.耕地坡度分级面积数据;

5.耕地细化调查、批准未建设的建设用地、耕地质量等级和耕地分等定级等专项调查数据。

(二)图件成果。

1.土地利用现状图件;

2.土地权属界线图件;

3.城镇村庄土地利用现状图件;

4.第三次土地调查图集;

5.耕地细化调查、批准未建设的建设用地、耕地质量等级和耕地分等定级等专项调查的专题图、图集。

(三)文字成果。

1.第三次土地调查工作报告;

2.第三次土地调查技术报告;

3.第三次土地调查成果分析报告;

4.各市县城镇村庄土地利用状况分析报告;

5.耕地细化调查、批准未建设的建设用地、耕地质量等级和耕地分等定级等专项调查成果报告。

(四)数据库成果。

形成集土地调查数据成果、图件成果和文字成果等内容为一体的各级土地调查数据库。主要包括:

1.各级土地利用数据库;

2.各级土地权属数据库;

3.各级多源、多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库;

4.各项专项数据库。

五、第三次土地调查的组织实施

(一)进度安排。

按照《通知》要求,2017年10月9日全面启动第三次土地调查,至2020年,完成全国调查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2017年下半年,部署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的有关准备工作,完成总体方案编制、技术规范制定、经费预算编报、试点验收总结、全国工作部署、技术政策培训和动员宣传等工作,同步启动遥感数据采集。

2018年,全面启动第三次土地调查,完成遥感数据采集、处理和全地类内业初步预判工作,完成土地调查统一底图制作并陆续下发各地开展调查。

2019年,完成地方调查任务和国家级核查,各地对调查成果进行整理,并以2019年12月31日为调查标准时点,统一进行调查数据更新。2018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充分利用第三次土地调查采集的遥感数据和工作底图,做好两项工作的统筹和衔接。国家统计局组织实施全国土地调查成果事后质量抽查工作。

2020年,完成统一时点数据汇总,形成第三次土地调查数据成果,经国务院审查同意后发布。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数据分析、成果集成、工作总结以及地方调查成果验收等工作。2019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全面利用第三次土地调查统一试点更新采集的遥感数据和工作底图,做好工作统筹和数据对接。

自2020年起,逐年开展新一轮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土地变更调查,以上12月31日统一时点的第三次土地调查数据为基础,查清内重点区域和重点地类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维持好第三次土地调查数据现势性。

(二)实施计划。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形式组织实施,按照“国家整体控制、统一制作底图、内业判读地类,地方实地调查、地类在线举证,国家核查验收、统一分发成果”的流程推进。具体实施计划如下:

国家负责第三次土地调查总体方案、技术规程、技术标准等的制定,负责全国的技术指导、省级调查技术培训和省级调查成果质量抽查,组织建设国家级土地基础数据库等。同时,国家统一负责遥感影像购置及正射影像图制作,为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提供基础图件,并对土地调查成果进行全面内业检查和“互联网+”在线举证结果检查,对重点地区和重点地类开展外业实地核查,确保调查成果的统一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各省(区、市)负责本地区土地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各省(区、市)按照国家统一要求,根据本地区的土地利用特点,编制地方土地调查实施方案,报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后施行。各省(区、市)在土地调查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制订土地调查的实施细则,利用国家统一下发的基础底图,负责组织各地实地开展土地调查和数据库建设工作,主要包括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城镇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等。同时,各省(区、市)负责对各县(市)土地调查工作的质量检查和成果验收。此外,地方各县(市)收集并利用现有的航空摄影数据开展城镇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可面向社会选择符合《土地调查条例》规定条件的专业调查队伍承担具体土地调查任务。各地要加强对承担调查任务的调查队伍的全程监管,以合同方式规范其调查行为;同时可积极发挥相关学会、协会等机构的智力支撑、中介服务和行业自律作用。

(三)宣传培训。

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和自媒体等渠道,大力宣传本次调查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利用、耕地和环境保护、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提高全社会对本次调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认真做好舆情引导,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的热点问题,为本次调查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各级应加强对调查人员的培训。其中:国家负责对省级土地调查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省级负责对地、县级土地调查人员以及专业队伍的业务培训。培训需制定培训方案和培训计划,编制培训教材,统一培训调查技术、调查规程和调查政策等。经培训且考试合格取得全国统一土地调查员工作证的人员方可承担调查任务。

(四)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调查工作的具体业务和日常管理事务。同时,抽调部分地籍管理和土地调查领域的专家,组成技术专家组,对调查中遇到的重大技术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另外,邀请部分土地管理领域的老专家、老领导,组成专家咨询委员会,通过巡查、咨询、考察及时掌握各地工作动态和调查进度,及时发现和研究重大政策问题。

各地成立相应的土地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加强对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组长由各级政府领导担任,办公室设在国土资源部门,办公室成员由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组成并邀请相关职能部门派员实质参与进来,共同负责本地区土地调查工作。下设耕地质量调查评价和耕地分等定级联合工作组,由农业部门、国土资源部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组成。

2.政策保障

(1)编制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系列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包括编制调查技术规程、完善土地调查数据库标准、制定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等;针对调查中涉及到的部门统计的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域空间重叠、法院查扣地调查、军用土地调查以及权属界村组调查等具体政策性问题,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出台相应的调查政策,拟定解决方案或技术处理办法。

(2)土地调查数据是核定各地实际耕地保有量、新增建设用地数量和建设用地审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耕地质量提升、土地整治等各项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第三次土地调查工作完成之后,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不动产登记、土地规划、土地整治、土地出让等土地管理工作,均应以第三次土地调查成果为依据。

(3)充实调查工作人员和技术队伍,保证调查经费,并加强经费监督审计。各地及时将调查数据报国家汇总,保证国家调查数据全面、准确、客观、现势。国家级土地基础数据库将作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平台,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土地整治审批、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城镇低效用地开发等涉及的基础数据和图件均以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为准。

3.技术保障

国家制定调查技术标准、操作规范等,加强技术指导,明确各流程环节的技术要求以及操作程序和检查办法,分阶段分级进行调查质量检查。根据土地调查成果以数据为主、数据成果可多形式表达的特点,制定数据成果标准,明确调查成果的表达形式,提高调查成果信息共享程度。按照统一的信息化标准和规范,结合不同层级和不同部门的管理需求,明确调查数据库建设的框架结构、内容、维护更新要求等,提高土地基础数据库的兼容性,拓展土地基础数据应用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

在坚持统一标准和规范的同时,第三次土地调查将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进一步充实、完善土地调查工作的软、硬件。充分应用成熟、实用的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全面提升土地调查的科技含量和成果精度。

4.机制保障

(1)引入竞争机制。依据《政府采购法》和政府购买服务的相关要求,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原则,择优选择技术强、信誉好、质量高的调查单位和项目监理单位,以合同方式约定双方职责、项目任务、成果质量、以及项目进展要求、经费支付方式等。同时,推行项目监理管理,土地调查项目实施全流程监管,落实质量责任终身追究制度,明确当事人和责任人,在后期应用阶段或国土资源管理其他业务工作中发现问题,继续追究相关单位及当事人责任。

(2)建立检查验收制度。各地要采取切实的保证措施,严格检查验收制度,确保土地调查的数据、图件与实地三者一致。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采用分阶段成果检查制度,每一阶段成果需经检查合格后方转入下一阶段,避免将错误带入下阶段工作,保证成果质量;执行分级检查验收制度,调查结束后逐级汇总上报调查成果,国家、省、地级分级负责检查验收。县级土地调查成果由地级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组织预检,省级国土资源部门组织验收。国土资源部负责组织对省级汇总成果验收。同时,为加强成果质量检查力度,国家对省级成果进行全面的内业检查,并对重点地区、重点地类进行外业抽查核实,确保土地调查的数据、图件与实地三者一致。5.经费保障

三次土地调查经费按照《土地调查条例》和《通知》的要求,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担,按分级保障原则,由同级财政予以保障。根据土地调查任务和计划安排,列入相应的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足额到位,保障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6.共享应用

第三次土地调查进程中形成的调查成果,可随时与各部门共享并用于宏观调控和各项管理。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数据,经国务院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土地调查相关成果由各部门共享,充分发挥土地调查成果在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支撑宏观调控和科学决策中的基础作用。同时,通过成果集成,满足科学研究、社会公众等对土地调查成果资料的需求,实现调查成果广泛应用。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日前已经国务院批准发布。《总体方案》对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目的和意义、主要任务、技术路线与方法、主要成果、组织实施等作出明确规定。

《总体方案》明确了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目标,即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基础上,全面细化和完善全国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国家直接掌握翔实准确的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变化情况,进一步完善土地调查、监测和统计制度,实现成果信息化管理与共享,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规划编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调控、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统一确权登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等各项工作的需要。

根据《总体方案》,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主要任务,是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基础上,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利用遥感、测绘、地理信息、互联网等技术,统筹利用现有资料,以正射影像图为基础,实地调查土地的地类、面积和权属,全面掌握全国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工矿仓储、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交通运输、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等地类分布及利用状况;细化耕地调查,全面掌握耕地数量、质量、分布和构成;开展低效闲置土地调查,全面摸清城镇及开发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状况;建立互联共享的覆盖国家、省、地、县四级的集影像、地类、范围、面积和权属为一体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完善各级互联共享的网络化管理系统;健全土地资源变化信息的调查、统计和全天候、全覆盖遥感监测与快速更新机制。相较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和变更调查,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是对“已有内容的细化、变化内容的更新、新增内容的补充”,并对存在相关部门管理需求交叉的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养殖水面等地类进行利用现状、质量状况和管理属性的多重标注。

《总体方案》明确,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形式组织实施,按照“国家整体控制、统一制作底图、内业判读地类,地方实地调查、地类在线举证,国家核查验收、统一分发成果”的流程推进。

按照《总体方案》,2017年下半年,部署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有关准备工作;2018年,全面启动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完成遥感数据采集、处理和全地类内业初步预判工作,完成土地调查统一底图制作并陆续下发各地开展调查;2019年,完成地方调查任务和国家级核查,各地对调查成果进行整理,并以2019年12月31日为调查标准时点,统一进行调查数据更新;2020年,完成统一时点数据汇总,形成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成果,经国务院审查同意后发布。

土地审计“全国统考” 篇3

张远(化名)是某地国土局的一位副局长,自8月中旬以来,他一直在忙于配合国家审计署开展的土地出让金收支和耕地保护情况专项审计工作。用他的话说,“这阵一直在应对,很烦心”。

此次审计是全国范围内首次针对土地管理工作的全面审计,力度空前,不仅仅针对土地出让金收支和耕地保护,还囊括了土地管理的全环节。

审计工作自8月中旬开始,为期两个半月,10月底即将结束。对于张远来讲,他不知道此次审计“最终会怎么样”,只是按照审计组递过的单子提供基础资料、解释疑问、陪同现场考察,不能主动沟通,“完全是两个阵营”。

市县政府作为土地出让的主体,各级政府作为耕地保护的责任人,是这次审计的对象。犹如一张无形的大网,地方政府官员面对此次审计高度紧张。

“第一是摸家底,第二是查大案要案,这种迹象越来越明显了。”一位地级市国土部门的工作人员感觉到,审计组明显是“带着数据和线索下来稽查的”。

摸清家底

“面积大一点的耕地占补平衡,国家级和省级的投资项目,每一块地审计组都去现场看。”张远说,他所在市的每个下辖县,常驻审计人员都有20多名。因为此次审计任务非常繁重。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从地方获悉,本次审计以资金收支管理为切入点,重点对2008年至2013年期间土地出让金收支及非税收支管理情况、土地整治项目及耕地保护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审计。

同时,有地方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此次审计重点关注土地出让金“从哪来,到哪去”,摸清土地征收、储备、供应、整治、耕地保护及土地执法等情况后,意在为贯彻落实土地管理与调控的相关政策法规、维护土地资产的安全完整打下坚实基础。

虽然张远不能直接同审计组沟通此次土地审计是什么目的,但他明显地感觉到此次审计带来的“高气压”。

“审计组先看基础资料,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叫我们的科长一个个去问,还有一些问题可能会叫我们的分管局长、一把手局长,也可能与市长进行沟通。审计报告最后可能会提交给省级政府,不给地方,我们完全是两个阵营。”张远说。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赵晓认为,相比于审计署2007年、2009年、2011年对部分地区的土地资金审计工作,这次审计更全面,目的有两个:一是审查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二是“摸家底”,为中央高层做财税制度、土地出让资金管理、农村土地制度等改革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认为,此次审计是解决土地财政依赖的前期准备。“此次有关于土地财政的全面审计,结合此前的地方债务摸底,可以全面了解地方钱袋子,有利于解决土地财政问题。”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审计署原副审计长董大胜(9月已退休)在谈及组织此次大规模审计的出发点时曾表示,要对占据地方财政收入半壁江山的土地出让金有没有违规多收或者减免、支出用在什么地方、有没有按规定纳入预算等问题进行系统性的了解,同时还有一个初衷是了解基层政府财力保障问题。

整改大考

除摸家底外,也有地方国土部门人士分析,此次土地审计的另一个目标是查大案要案线索。

“土地是腐败多发易发的领域,这次审计组明显是带着数据和线索下来查的,这个迹象越来越明显。审计组不对地方说有没有违规,只掌握情况,下一步整肃风暴肯定是要展开的。”一位地方国土部门人士认为。

同时,国家土地督察某局相关负责人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目前国土部门发现土地违法违规问题不难,关键难在整改,而审计会促进问题的整改。

“过去可能文件发出去了,但政策落不了地,现在不一样了。”这位负责人表示,在土地大审计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行不通。“以耕地占补平衡为例,审计组要实地去看,补的地在哪,质量如何,一看便知。”

“我个人估计这次审计署会将查出的共性问题进行性质分类,再看哪些性质该怎样处理,肯定会有部分人出来承担责任。”这位负责人说,“过去为了地方经济发展,地方官员可能犯的错越大升得越快,因为给上级领导弄政绩了,上级领导会出来给他说说话,但现在都不敢了。”

记者了解到,虽然还不能确切预计此次土地审计后续动向,但对规范地方政府的执政行为已产生了效应。

张远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其所在的市政府在“十一”假期前夕刚刚开完会,要求建章立制,各个环节都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来进行,不能再打擦边球。其认为,这次土地审计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既是一次“体检”,更是一次“大考”,会暴露一些原有的问题,也会促进地方把一些欠缺的制度完善起来。

“对于国土部门来说,终归是好事,有利于工作的规范。也希望这次审计能够对地方政府有一定的约束力,国土部门会减轻一点压力。我们既要帮地方政府出谋划策谋发展,要保障用地,又要坚守本职任务保护耕地资源,这两者本身就有极大矛盾。”张远说。

在房地产高级经济师章林晓看来,此次土地审计涉及财政、发改、经信、国土、审计、农业、林业、住建、房管、国税、地税、环保、公安、信访等多个部门,除了国土部门外,可能其他部门受影响更大。

全国土地调查 篇4

土地调查的目的是全面查清土地资源和利用状况,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为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土地资源,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宏观调控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较首轮土地调查,从法律制度建设、调查方法、调查技术手段、资料保存方法、信息交流与共享等各个方面都有跨越式发展与进步,调查成果更加精确,基本能够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但受调查时间、调查经费、科技水平等的限制与制约,现行土地调查及其年度变更调查工作在调查实施的科学高效性、调查成果的科学完善性及与其他部门行业管理的业务衔接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漏洞与不足,笔者经过长期践行基层土地调查及其年度变更调查日常业务与调查成果应用工作,通过认真分析总结,提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及其年度变更调查业务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相应改进完善建议,为全面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提供参考依据。

1 环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及年度变更调查概况

环县位于甘肃省东端,地理位置介于北纬36°01′~37°09′,东径106°21′~107°44′,东临甘肃省华池县、陕西省定边县,南接甘肃省庆城、镇原县,西连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同心县,北靠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全县辖8个镇、12个乡,一个旅游开发办公室,251个行政村,148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5.18万,其中农业人口32.59万。境内海拔介于1200~2089m,年均降雨量350mm,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半农半牧县。[1]全县土地总面积9236平方公里,约占庆阳市土地总面积的1/3,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1000。

环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于2008年11月全面开展,先后完成调查准备、调查底图内业矢量化、外业实地核查、数据库建设、调查成果国家、省、市三级检查、数据库市级接边、“标准时点”统一更新和2009年度变更调查等工作,历时三年,于2009年底全面完成。环县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是基于1980西安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综合采用遥感、卫星定位和地理信息技术,逐地块实地调查土地的地类、面积和权属,涉及1:10000标准图幅419幅,调查线状地物90676条,地类图斑110912个。这次调查全面查清了辖区内21个乡(镇)各地类面积、分布状况、权属状况和利用状况,建立了全县土地利用数据库,更新了全县土地统计台帐(簿)。截止2009年12月31日,环县土地总面积921327.54公顷,其中耕地238769.57公顷,园地1225.87公顷,林地27732.31公顷,草地604643.79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5632.21公顷,交通运输用地6485.52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748.67公顷,其他土地24089.60公顷。

按照国家的统一安排部署,每年10月至第二年5月开展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环县国土主管部门坚持自主变更,从变更调查准备、遥感监测图斑的外业核查、内业分类响应、土地利用数据库更新、与卫片执法检查工作的相互协同等各个环节,深入实践,精准把握,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开展并高质量完成全县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环县是甘肃省为数不多几个不借助作业单位技术支持,能够自主开展年度变更调查的县区之一。

2 二次调查成果应用及其重要性分析

2.1 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的应用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要在二次土地调查成果的基础上,按照最新的土地规划分类体系进行调整,得到各类用地转换结果,并标注到规划基期土地利用现状图上。二次土地调查土地利用数据库,按照国家统一的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和技术规范,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图形平台,以大型的关系型数据库为后台管理数据库,存储各类土地调查成果数据,实现对土地利用的图形、属性、栅格影像空间数据及其他非空间数据的一体化管理,数据完整,信息全面,可最大程度满足规划的需要。

2.2 在建设用地审批及批后监管中的应用

通过二次土地调查形成的数字化地籍成果可加快建设用地“批、供、用、补、查”综合监管平台的建设,从而健全建设用地动态监管,切实预防和防止未批即用、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等现象的发生。其主要监管内容有:土地利用规划、计划执行情况、土地审批及土地征收情况、土地供应、项目用地开发利用等情况。

2.3 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

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选址、开发整理前后耕地动态监测等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项目选址时,打开二次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图、参考影像图,可以方便快捷地对所选地块的地形、地类及距离道路、渠道、河流、水库的远近和周边农用地土地利用情况等查询分析,为开发整理项目选址争取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样,年度及时更新的影像图,为对比整理前后的土地利用状况提供直观图像,是考核土地整理工作的直接参考依据。

2.4 在土地征收中的应用

土地征收是国家为公共利益需要,通过法定程序,将原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征为国有的行为。可利用二次土地调查及其年度变更调查成果,经实地调查核实后,利用GIS软件直接统计征收范围内各类用地的面积、位置和权属等,并汇总拟征收土地总面积,形成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和有关税费的缴纳依据。同时,将新增建设用地范围及时更新到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中,可实现调查成果实时更新。[2]

2.5 在实施数字国土工程、推进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方面的应用

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最重要的工作,一是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及图件的数字化,进而建立国土资源数据库;二是对国土资源各项管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建立满足管理业务需要的软件系统,对国土资源数据库进行动态更新,保持基础数据和图件的现势性。以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为基础和依托,建立相应的计算机评价模型,进行土地适应性评价、耕地后备资源评价、农用地分等定级、耕地产能核算等工作,广泛应用到土地利用管理各个方面,显示“以图管地”的巨大优越性,提高土地基础业务管理的现代化。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最终目的是土地调查成果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事务中得到广泛应用。土地调查内容的丰富全面性、数据的规范准确性、资料的完善性、成果的现势性为调查成果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二次调查成果在社会经济管理事务各个方面的不断深入应用,其基础性、支撑性、权威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为新一轮土地调查更新工作提出更高的质量要求。

3 第三次土地调查及年度变更调查建议

3.1 行政界线及权属界线调查精准化

二次土地调查县级以上行政界线,国家以1:5万民政部门确认的行政界作为控制界线,统一计算下发控制面积。小比例尺的民政界线显然不能适应大比例尺土地调查的需求,在不少地方因行政界线精度问题引发了不少矛盾。虽然国家通过变更调查进行了局部的界线调整,但从根本上不能解决问题。建议在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前与民政部门等相关部门衔接,提前开展新一轮更大比例尺的行政界线更新调查工作,利用最新调查成果开展新一轮土地调查。乡级行政界线和村级以下权属界线二次调查时受调查时间的限制,大多地方都直接利用了原有土地利用数据库权属界线或直接矢量化转绘了一调成果资料,而未实际开展实地调查。三调建议利用最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调查成果,进一步核实确认,确保权属界线精准长久稳定,增强权威性,减少土地权属纠纷。

3.2 报备城市建制镇范围,确保城镇地籍调查范围与农村调查建制镇范围无缝衔接

建议在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前,在已有城市边界划定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规范,细化到乡镇建制镇边界的划定,统一向国家进行报备,按照报备范围,范围内开展城镇地籍细化调查,范围外开展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做到城镇地籍调查范围与农村调查建制镇范围完全一致,更利于地籍管理和面积统计。

3.3 开展1:5000或更大比例尺土地调查

二次调查以1:10000卫星遥感影像为底图开展调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1:10000土地利用数据库。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土地调查成果数据在国土资源管理业务中的深入应用,1:10000现状库已不能满足现实管理的需求。因此,建议开展1:5000或更大比例尺土地调查数据采集,去除现状库中零星地物等点状地物和线状地物等不合理地籍要素,以图斑形式进行采集所有现状要素,减小土地利用数据自身的逻辑错误。

3.4 减少行政干预,严控质量

土地调查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土地利用现状,决定了调查成果的客观性。建议三调进一步完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杜绝地方因土地管理需要篡改地类,杜绝有意调整调查结果数据,更不能因行政目的伪造调查成果。成果的检查验收不能流于形式,完善检查、整改、验收办法,确保调查成果客观质量,进一步增强调查成果权威性。

3.5 数据库建设及年度变更调查技术要求应尽量简化

土地利用数据库是土地调查的关键成果,受基层国土部门调查人员业务能力的限制,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建设及其变更各地大多都依托作业技术单位来完成,增加了土地利用数据库在日常土地管理实际应用的局限性。建议进一步简化土地利用数据库及其年度变更调查技术难度,增强基层土地管人员的操作实践和应用,进一步减少地方调查更新成本,适当调整各级土管部门调查更新职责,县级部门工作重心应转移到基础数据资料的提取上,调查技术问题尽可能上提,由省、市级主管部门集中解决完成。

3.6 增设基层调查机构,培养专业土地调查队伍

建议市、县级增设调查院或规划院,作为土地调查及其更新应用永久技术支撑单位,国土部门应尽可能培养相对专业的土地调查队伍,自主开展各类土地专项调查、变更调查和监测调查,更利于土地利用现状的掌握、分析和利用。

3.7 建立城镇地籍调查成果日常更新机制

城镇地籍调查成果与土地登记发证业务密切相关,根据日常土地登记变更结果保持城镇地籍调查成果日常更新成本高,技术难度大。三次土地调查城镇地籍调查成果更新应与不动产统一登记数据整合工作相整合,开展统一规范的不动产产权产籍调查,建立全新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在不动产登记平台下实时更新数据库,并在动产登记机构建立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日常更新机制。

4 结论

通过认真分析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日益应用的重要性,总结调查成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够在新一轮全国土地调查中得到实施与应用,从而进一步完善全国土地调查及其年度变更调查业务、完善土地调查成果,提高调查效率、增强调查成果应用性,完善土地调查制度等。

摘要:通过深入践行环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及其年度变更调查工作,全面总结调查成果,分析调查成果在日常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为全面提升新一轮土地调查工作效率,提高全国土地调查成果质量,更好地发挥调查成果在国土资源管理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提出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及其年度变更工作建议。

关键词:土地调查,工作建议,甘肃省环县

参考文献

[1]环县年鉴(2014).

[2]徐勇,李健,江韦希,张纯.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在日常土地管理中的应用[J].地理空间信息,2011(03):159-161.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 篇5

摸清土地资源家底,掌握真实的土地利用状况,获取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是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二次调查”)工作的主要目的。成果核查作为二次调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全国土地调查成果真实、准确的重要手段,是保证调查成果质量的有效措施,是做好二次调查工作的关键。

为确保二次调查成果国家级核查任务的顺利开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06〕38号)的要求,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国土调查办发〔2007〕3号)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国土调查办发〔2007〕7号),特制定本方案。

一、核查任务

(一)农村土地调查成果核查。

1.开展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核查。

(1)开展全国各县级调查单位全辖区100%的内业土地利用现状地类一致性核查,对比检查数据库中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遥感正射影像的地类一致性。

(2)结合内业核查成果,重点对东部沿海地区及五十万以

上人口城市等地区,开展耕地、建设用地等重点地类的外业核查,实地对照检查土地利用数据与实地的一致性。

(3)重新汇总土地利用数据库中面积数据,检查汇总数据与上报数据的一致性。

2.开展农村土地权属调查成果核查。

检查数据库汇总的土地权属面积与上报统计资料的一致性。抽取一定比例的权属界线,开展外业实地抽查,检查其权属状况与实地的一致性。

(二)城镇土地调查成果核查。

结合农村土地调查成果数据,对各地汇总的城镇土地利用分类数据进行逻辑性检查,原则上不对具体宗地开展核查。

(三)基本农田核查。

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基本农田划定和调整等资料,检查分析各地基本农田上报数据、位置的可靠性,通过空间叠加统计的方法,检查各地基本农田面积汇总数据与上报的基本农田地块中各地类面积的一致性,落实基本农田数量和位置相关情况。

(四)土地调查数据库检查。

依据成果汇交有关要求,对土地调查数据库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数据库中元数据、成果汇交格式、数据库图层、命名、数学基础、数据精度、拓扑关系及各图层间逻辑关系等。

二、技术路线与技术方法

(一)技术路线。

围绕成果核查的目标和任务,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国家级核查技术规定》的要求,充分运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等技术手段,采用内业全面核查和外业重点抽查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检查土地调查成果数据、图件与实地一致性。

(二)技术流程。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国家级核查技术流程见图1。

(三)技术方法。

1.充分利用遥感(RS)技术,采用数据库空间叠加套合检验法,开展内业地类一致性核查。

利用客观、高分辨率、现势性强的遥感正射影像图,在统一的地理坐标系下,与土地调查数据库中的相关土地利用数据层叠加套合,目视判读遥感影像,结合地类影像特征检索库,100%的对比检查影像判读地类与调查数据库中的地类一致性,将判读认为不一致的地类图斑、线状地物等,按照规定进行标注,为外业调查进行实地核实提供依据。

成果资料接收资料检查完整性检查影像数据检查汇总数据检查文字报告检查向“主管单位”反馈资料情况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地方重新提交成果数据库质量检查数据格式检查数学基础检查逻辑一致性检查面积汇总检查重新汇总各类面积地类一致性检查建立地类解译标志数据库相关图层与影像叠加套合基本农田检查资料检查上图方法检查汇总数据检查图层检查与上报面积一致性检查标识补测地物、“批而未用”土地信息对比分析,填写面积汇总检核表目视判读,进行地类一致性检查,标注疑问图斑及线状地物信息检查结果记录检查结果记录数据汇总统计分析对疑问图斑进行汇总统计编写内业核查报告制作疑问图斑分布图地方复核地方复核准备工作外业实地核实记录及拍照分析原因,编写复核报告疑问面积统计标注地方确定修改图斑确定核查对象,设计核查路线打印外业核查图件外业实地核查外业实地核查准备工作疑问图斑检查疑问线状地物检查外业实地核查补测地物检查编写外业核查报告“批而未用”土地检查提交全部核查成果会同相关司(局)开展调查数据审查不合格成果确认合格地方修改成果成果整合集成入库

图1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国家级核查技术流程

2.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检查数据库成果质量,确保汇总数据的准确性。

依据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开发统一的数据库成果质量检查软件,采用计算机辅助检查方法,检查数据库的数学基础、数据精度、拓扑结构、图层的命名及属性、图幅接边和汇交格式等是否正确,并对各层间的套合、逻辑一致性进行自动检查。利用GIS软件,按行政区域重新统计汇总出数据库中各地类面积和不同权属性质面积,检查数据库汇总数据与上报数据的一致性,检查县级(含县级)以上各级行政区域的控制面积是否与下达的控制面积一致。

3.充分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开展外业实地核查。

根据内业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结合有关资料选择抽查图斑和地物,确定抽查路线,有针对地开展实地现场调查和地物测量。利用GPS全站仪等设备仪器和 GPS导航技术,引导抽查路线,并利用空间定位系统,将矢量栅格数据叠加显示,实时跟踪显示当前所在地理位置,准确定位所抽查的图斑。同时,详细记录外业工作轨迹,准确量测和记录核查地物的实地面积及线状地物宽度等,并拍摄实地地物照片,确保照片与疑问图斑(线状地物)一一对应,为开展复核工作和内业后处理提供有效的依据。

三、核查主要成果

(一)内业核查成果。

1.矢量成果(疑问图斑、线状地物)。2.数据表格成果。

包括地类一致性核查记录表、基本农田面积汇总检核表、土地利用分类面积汇总检核表、不同权属性质面积汇总检核表等。

3.内业核查报告。4.疑问图斑分布图。

(二)地方复核成果。1.地类一致性核查记录表。2.地方复核情况报告。3.地方复核照片。

(三)外业实地核查成果。1.外业核查记录表。2.外业核查报告。3.外业实地照片。

(四)总体成果。1.核查总报告。2.核查确认意见。

四、组织实施

二次调查成果国家级核查工作由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全国土地调查办”)组织实施。

各省级土地调查办公室应参照国家级核查方案,开展省级对市(地)级和县级调查成果的核查工作。

(一)职责分工及要求。1.全国土地调查办。

(1)全国土地调查办内设工作组,负责国家级成果核查的具体业务和日常工作。

(2)全国土地调查办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国家级核查任务的承担单位,并对参加核查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规范核查程序,统一核查方法和要求等。

(3)全国土地调查办接收省级土地调查办公室报送的成果资料。成果资料齐全后,全国土地调查办出具资料提交回执单,并负责分发到国家级核查任务承担单位,开展具体核查工作。

(4)承担核查任务的专业队伍负责国家级核查的具体工作。核查专业队伍组织人员,按时完成具体核查任务,并及时将核查结果报全国土地调查办。原则上每个县(区、市)核查时间不超过5个工作日。专业队伍的核查工作接受全国土地调查办的抽查和监理单位的监督检查。

(5)全国土地调查办委托长期从事土地调查工作的技术单位,负责国家级核查工作的监理。监理单位对核查工作全程监理,对核查专业队伍的核查成果负责评判。核查专业队伍实行核查成果质量的末位淘汰制度。

(6)针对内业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全国土地调查办将核查

意见书面反馈省级土地调查办公室,督促地方开展复核工作。

对地方上报的复核结果仍有疑意的,全国土地调查办组织专业队伍,开展外业调查,进行现场实地核实。

(7)全国土地调查办根据内、外业核查和地方复核成果,统计地方调查成果的正确率,认定县级土地调查成果是否合格。对于认定不合格的调查成果,全国土地调查办出具书面整改意见,同调查成果一并退回省级土地调查办公室,并全国通报。

核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为该省(区、市)的共性问题时,退回该省(区、市)所有县级调查成果,要求省级土地调查办公室组织开展检查工作。

2.地方各级土地调查办公室。

(1)省级土地调查办公室应及时对县级调查成果开展预检和验收工作,并于验收后的10个工作日内,按照成果汇交的相关要求,将验收合格的县级调查成果报送全国土地调查办。

(2)提交国家级核查的调查成果应以县(区、市)为单位,并保证成果资料内容齐全、装帧规范、数据准确。

(3)提交核查的成果资料不全或存在问题的,由省级土地调查办公室负责组织县级土地调查办公室,于7个工作日内补齐或重新提交资料。

(4)省级土地调查办公室应于接到全国土地调查办的复核书面意见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组织地(市)级、县级土地调查办公室完成实地复核工作,并将复核结果及修改后的土地调查

成果报送全国土地调查办。无正当理由逾期未报送结果,视为认可内业核查结果,以此成果导入国家级数据库。

(5)地方各级土地调查办公室应配合完成全国土地调查办组织的外业实地核查工作,外业抽查报告需经抽查地的土地调查负责人签字确认。

(6)省级土地调查办公室依据整改意见,于15个工作日内,完成对调查成果的全面修改,并重新申请核查。

由于共性问题被退回全省(区、市)成果的,省级土地调查办公室应及时组织市、县级土地调查办公室,开展深入自查工作,对发现问题进行彻底修改,并重新开展省级预检和验收工作,要求地方于退回调查成果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重新提交。

(二)进度安排。

按照“完成一个,验收一个,核查一个”的原则,2008年开始启动二次调查成果核查工作,2009年10月底前,完成所有县级调查成果的核查工作,2010年上半年建立国家级土地调查数据库。

各地农村土地调查成果与城镇土地调查成果应单独上报。农村土地调查和基本农田调查完成并验收合格后,即可上报核查。城镇土地调查数据统计汇总工作完成后,再单独上报核查。

全国土地调查办将根据各地报送情况,组织专门队伍开展分阶段核查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1.2008年上半年,完成核查系统及数据库质量检查软件的

开发,提供各地使用;组织核查技术培训及检查指导工作;东部地区提交县级调查成果,开展县级调查成果的内业核查。

2.2008年下半年,对东部通过省级验收的县级调查成果,在内业核查的基础上,开展外业实地核查,总结内、外业核查中发现的问题,完成东部地区核查工作。

3.2009年对中、西部通过省级验收的县级调查成果开展内、外业核查工作。

4. 2009年10月31日前,完成所有调查成果的国家级核查确认工作。

5. 2010年6月,完成国家级土地调查数据库的整合,建立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实现全国土地调查信息共享。

成果核查执行统一的核查规范和标准。全国土地调查办统一制定成果检查验收和核查的有关规定,规范成果核查的程序和要求。省级土地调查办公室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补充规定。

土地数据调查发力 篇6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土地调查条例》,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日前,国务院法制办公室负责人就条例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为什么制定该条例?

答:土地调查是摸清我国土地家底的国情国力调查,也是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全国土地资源利用状况有了很大变化,但仍存在着土地分类标准不统一、土地信息不健全等问题。因此,通过土地调查,全面查清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尤为重要:一是,为科学制订发展战略和规划,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保障可持续发展,必须统筹考虑吃饭和建设的问题。搞好土地调查,摸清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是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土地资源的基础。二是,为严格土地管理、加强土地调控提供依据。掌握真实可靠的土地数据,既是当前落实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需要,也是推进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需要,还是把好土地调控“闸门”的需要。三是,为合理使用土地、优化空间布局提供依据。通过土地调查,查清各类土地使用情况,既可以为节约集约用地打下基础,又能掌握土地利用程度和承载能力,为合理划分主体功能区划提供依据。四是,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理顺土地权属关系提供依据。土地市场是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土地调查,弄清农村和城市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归属,有利于规范和发展现代土地市场,提高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实施土地调查,保证土地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国务院制定了《土地调查条例》。

问:土地调查的内容是什么?

答:条例规定,土地调查的内容包括以下三项:(一)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情况,包括地类、位置、面积、分布等状况;(二)土地权属及变化情况,包括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三)土地条件,包括土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状况。

同时,为了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管理,条例还规定,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情况调查时,应当重点调查基本农田现状及变化情况,包括基本农田的数量、分布和保护状况,以便做到对每一块基本农田上图、登记、造册。

问:土地调查采用什么方法?

答:条例规定,土地调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综合运用实地调查统计、遥感监测等手段。为实现全面查清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需要的目标,土地调查需要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同时,《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中明确,充分应用航空、航天遥感技术手段,及时获取客观现实的地面影像作为调查的主要信息源。在此基础上,农村土地调查要实现对每一块土地的地类、权属等情况的外业调查,城镇土地调查要开展大比例尺权属调查及地籍测量。

问:土地调查采用的地类标准是什么?

答:为了科学划分土地利用类型,明确土地利用各类型含义,统一土地调查、统计分类标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7年8月10日发布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为了建立权威的土地调查数据规范体系,保证土地调查质量,条例规定,土地调查采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统一的技术规程和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制作的调查基础图件。

问:条例对土地调查成果的处理和质量控制作了哪些规定?

答:土地调查成果的处理和质量控制,关系到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调查工作的质量,条例对此作了如下规定:

一是,规范调查成果的汇交、统计制度。条例规定,土地调查成果实行逐级汇交、汇总统计制度;土地调查数据的处理和上报应当按照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和有关标准进行。

二是,建立调查成果质量控制岗位责任制。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对调查的各个环节实行质量控制,建立土地调查成果质量控制岗位责任制,切实保证调查的数据、图件和被调查土地实际状况三者一致。

三是,建立调查成果抽查制度。条例规定,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统一组织土地调查成果质量的抽查工作;抽查结果作为评价土地调查成果质量的重要依据。

四是,建立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制度。条例规定,土地调查成果实行分阶段、分级检查验收制度;前一阶段土地调查成果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展下一阶段的调查工作。

问:条例对土地调查成果公布和应用作了哪些规定?

答:为了规范土地调查成果公布和应用,条例作了如下规定:

一是,规范调查成果的公布。条例规定,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地方土地调查成果,经本级人民政府审核,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公布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方可逐级依次公布本行政区域的土地调查成果。

二是,规范调查成果的保存管理。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做好土地调查成果的保存、管理、开发等工作。

三是,明确调查成果的应用。条例规定,土地调查成果是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从事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利用的重要依据;同时,条例还规定,土地调查成果不作为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对调查对象实施行政处罚的依据,不作为划分部门职责分工和管理范围的依据。

问:违反条例规定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答:设定严格的法律责任是确保土地调查数据真实性、杜绝弄虚作假的重要手段,条例对此作了如下规定:

一是,明确有关领导的责任。条例规定,地方、部门、单位的负责人擅自修改调查资料、数据,或者强令、授意土地调查人员篡改调查资料、数据或者编造虚假数据,或者对拒绝、抵制篡改调查资料、数据或者编造虚假数据的土地调查人员打击报复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是,明确调查人员的责任。条例规定,土地调查人员不执行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和地方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和统一的技术规程,或者伪造、篡改调查资料,或者强令、授意接受调查的有关单位和个人提供虚假调查资料的,依法给予处分,并予以通报批评。

全国土地调查 篇7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是宏观性成果, 土地勘测定界成果是微观性成果。两者在国土资源管理中都是基础性成果, 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研究和正确把握他们之间的关系, 有利于国土资源的基础数据建设, 有利于国土资源各项业务的正确开展, 有利于国土资源的有效管理。

1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分析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包括农村土地调查成果和城镇地籍调查成果, 本文指前者 (以下简称二调成果) 。是逐地块实地调查土地的地类、面积和权属, 掌握各类用地的分布和利用状况, 以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状况, 而形成的成果。

1.1 制作过程

数学基础, 平面坐标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投影方式采用标准分幅高斯克吕格投影, 比例尺1:10000。

卫片采用SPOT5, 分辨率2.5米, 平面控制点在1:10000比例尺地形图上采集, 高程控制采用1:50000比例尺DEM, 图像处理, 以景为单元采用物理模型或有理函数模型进行几何校正, 重采样方法采用双线性内插或三次卷积, 形成标准分幅的DOM影像图。

以DOM分幅图为工作底图, 利用已有的土地调查成果等资料, 按现状进行实地权属调查和地类调查, 调查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国有土地使用权, 并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每块土地的地类、位置、范围的分布和利用状况, 标绘于DOM上, 记录于表册上, 经过内业数据采集, 属性录入等最终形成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

1.2 精度分析

平面精度对国土资源管理更为重要, 因此只作平面精度分析。由于没有实地采集数据与二调成果进行比对, 很难对成果作出客观性评价, 这方面有待于今后对二调成果更新、维护时进一步作出探讨。但是二调成果是经过验收的合格产品, 其精度可以按照理论要求进行分析。

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以下简称《规程》) 规定, 对DOM平面位置精度要求如下:

DOM地物点相对于实地同名点的点位中误差应符合表一规定。

单位:米

按照《规程》规定, 对图斑界线数据采集平面位置精度要求如下:

明显界线与DOM上同名地物的位移不得大于图上0.3mm, 不明显界线不得大于图上1.0mm, 如表二所示。

单位:米

(限差等于2倍中误差)

根据上述成果形成的过程可以基本得出, 影响成果最终精度是DOM的制作精度与数据采集精度综合结果。图斑是被行政界线、土地权属界线或现状地物分割的单一地类地块, 除部分现状地物, 全部零星地类外, 其余全部以图斑形式表达, 图斑界线的精度基本可视为是整个成果数据采集精度。因此成果的最终精度 (中误差) 如表三所示。

单位:米

1.3 应用范围

二调成果是制作基本农田数据库, 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 土地开发复垦整理数据库的基础数据库, 是国土资源电子政务运行的重要数据库之一。

二调成果也是建设用地预审, 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征用审批的重要审核依据, 是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的原始信息来源的主要依据。

2 土地勘测定界成果分析

土地勘测定界成果 (以下简称勘界成果) 是为土地征收、征用、划拨、出让、农用地转用、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工作的需要, 实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址位置、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 而形成的成果。

2.1 制作过程

根据用地单位提供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或选址意见书及规划用地范围图等有关资料, 及项目用地的审查意见, 现场踏勘、制定技术方案, 实地调查核实用地范围内的行政界线、权属界线、土地利用类型界线、基本农田界线、已批准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范围线。将其测绘或转绘于工作底图上, 同时对现状土地利用类型进行调查核实。埋设界标, 测绘界址点的解析坐标。内业计算、编绘勘测定界图、面积量算, 编制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

2.2 精度分析

根据勘界成果制作过程, 成果的最终精度主要来源两个方面:控制测量精度和数据采集精度。控制测量的起算数据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一致, 来源于国家控制点。数据采集的常用设备是全站仪和GPS RTK, 特别是CORS RTK的应用将使数据采集的可靠性、精确性大为提高。一般勘界成果的界址点精度优于0.15米, 因此勘界成果的精度相对二调成果精度, 应该是为真值。

2.3 应用范围

勘界成果是建设用地预审, 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征用等审批内容 (范围、权属、地类、面积) 的来源和依据;

勘界成果也是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的现状信息来源的主要依据。是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的基础资料。

3 二调成果与勘界成果的关系分析

3.1 行政界线关系分析

二调成果的行政界线来源分为:国界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界陆地 (含海岛) 与海洋界采用国家确定的界线, 县级及县级以上行政区界线采用全国陆地行政区域勘界成果确定, 乡镇行政区界线采用各县 (市、区) 最新界线确定。

勘界成果的行政界线来源:对于国界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界陆地 (含海岛) 与海洋界直接引用二调成果, 对于县级及县级以上行政区界线, 乡镇行政区界线, 经界线双方现场指认勘测。

将勘测结果与二调成果叠加校核, 按照表四不明显界线一栏比对, 在限差之内, 均符合要求。超出限差的, 采用勘界成果。县级及县级以上行政区界线作记录存档, 年终上报省国土管理部门备案。乡镇行政区界线作记录存档, 年终上报省国土管理部门、市国土管理部门, 获批准后, 对二调成果进行修改, 更新数据库。

3.2 权属界线关系分析

二调成果的权属界线来源:权属界线双方现场指认, 经DOM采集形成。

勘界成果的权属界线来源:权属双方现场指认勘测。

将勘测结果与二调成果叠加校核, 按照表四不明显界线一栏比对, 在限差之内, 均符合要求。超出限差的, 采用勘界成果。权属界线作记录存档, 年终上报省国土管理部门、市国土管理部门, 获批准后, 对二调成果进行修改, 更新数据库。

3.3 地类界线关系分析

二调成果的地类界线来源:按现状地类界线调查, 经DOM采集形成。

勘界成果的地类界线来源:按现状地类界线勘测。

将勘测结果与二调成果叠加校核, 按照表四区分情况比对, 在限差之内, 均符合要求。超出限差的, 地类界线作记录存档, 报请省国土管理部门、市国土管理部门有关人员现场踏查核定, 经批准后, 采用勘界成果, 同时对二调成果进行修改, 更新数据库。

3.4 地类关系分析

将勘测结果与二调成果叠加校核, 可能存在两者单一地类不一致, 地类数量多少不一致情况, 这种情况比较复杂。

一种是二调成果出错, 尽管二调成果是经过验收合格的产品, 但漏调、误调现象不可避免, 还可能很多, 应该予以重视, 应当及时报请省国土管理部门、市国土管理部门有关人员现场踏查核定, 经批准后, 采用勘界成果, 同时对二调成果进行修改, 更新数据库。

一种是二调成果无误, 地类属人为改变, 对符合国家有关政策的, 应当及时报请省国土管理部门、市国土管理部门有关人员现场踏查核定, 经批准后, 采用勘界成果, 同时对二调成果进行修改, 更新数据库。对不符合国家有关政策的, 国土监察部门应及时介入, 查明情况, 依法处理。如果依法符合报批条件的, 采用二调成果的地类和勘测定界的范围综合成果上报。

单位:米

4 建议

上述的分析和对应所采取的办法, 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将甚慰初衷,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4.1加强现场踏查检校力度, 确保勘测成果的真实性、准确性, 特别是地类、地类界线、权属界线的现状真实性、准确性。

4.2正确对待二调成果, 制定二调成果的应用细则, 对其应用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科学分析, 提出指导性解决办法。对于满足自身精度的, 要坚决维护其权威性。对出现纰漏甚至错误的, 要坚决纠正, 不能因为二调自身原因使本来符合政策的合理用地得不到批准, 更不能因为二调自身原因使本来不符合政策的不合理用地得到批准。

4.3制定土地审批工程师随机会审制度, 使懂得专业技术和法律法规的人员参与其中, 降低土地审批的技术风险。

4.4二调成果和勘界成果是国土资源管理的核心成果, 视如大厦的基石而倍加重视。要通过真实准确的勘界成果对二调成果补充、修改、完善, 使二调成果始终保持现势性, 使国土资源管理建立在真实的基础水平上。

参考文献

[1]《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行业标准.TD/T1014-2007

[2]《土地勘测定界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行业标准.TD/T1008-2007

全国土地调查 篇8

(一)关于《培训教材》中农村土地调查地类认定

结合《技术规程》和《培训教材》,笔者从教材当中不能认定的地类摘录下来制作成表,作为《技术规程》的补充,供外业人员参考。

(二)城镇土地调查地类的认定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关于城镇土地地类认定这一块,结合《技术规程》和《培训教材》与国土局前辈们讲的,笔者整理之后制作成表作为《技术规程》的补充。

注:1城镇内长途客运站用地,归到街巷用地不难理解。2用于城乡基础设施的用地,包括给水水厂,我们都知道水厂一般在城乡结合部,而自来水机关用地在市中心,与水厂是分开的,归到公共设施用地较为合理。3现在的培训中心(办事处)都多元化经营,大多都具有住宿、餐饮等对外服务的性质,所以已归到住宿餐饮用地。4由于房地产开发公司是以房地产经营性质的办公场所,所以归到商务金融用地

(三)结束语

本文结合《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教材》对农村土地调查不能认定的地类制作成表,对城镇土地地类认定加以补充并说明,以期达到对地类认识的统一,以及正确认识地类,综上所述,笔者期望本文能给参加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人员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高延利等.《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第一版).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8).1高延利等.《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第一版).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8).

全国土地调查 篇9

1 农村土地调查的技术路线

数据库建设分3个阶段:数据采集与处理、入库、成果汇总。其中的检查、处理和入库等先以图幅为单位,再以行政区范围为单位逐级进行,直到合乎数据入库质量和数据库运行的要求为止。

2 应用软件和数据格式

前端数据采集和图形、属性编辑采用河南省遥感测绘院基于Auto CAD自主开发的MAPEASY,数据格式为.dwg;最终成果图形平台采用Arc GIS9.2,数据格式为.mxb;数据库平台采用Access2000,数据格式为.mdb;数据库管理平台采用《南京国图地籍系列软件》。

3 数据采集与编辑

3.1 扫描数字化

对1∶5 000比例尺非外业标绘调查底图进行扫描数字化。扫描分辨率像素不低于300,扫描影像清晰,无噪声和明显污点。扫描影像数据按图廓点或公里格网进行定向,定向误差不超过0.1 mm。

3.2 图形矢量化

以扫描的图形和影像为采集对象分别对线状要素、点状要素和注记进行分层矢量化采集,同时录入属性数据。其中,线状要素采集主要采用分层方式进行。分层方式按《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的要求处理。点状要素采集主要是先建立相关属性表结构,然后进行录入。注记包括权属单位和自然地理的名称,宗地、地类图斑和线状地物编号与性质编码,水系和道路的名称,图例、图廓注记等,以属性形式录入到相应的数据表中。

3.3 图形坐标转换

将矢量化后的图形图面数据的坐标转换为平面直角坐标,首先要控制点数据采集,选取分幅图4个内图廓点为控制点。其次是依据控制点实际平面坐标进行图幅坐标转换,并对结果进行检查,如出现错误或误差较大时应重新进行采点转换。

3.4 内业数据采编

1)行政界线采编。镇行政界线按村界协议书逐段采编。行政界线形成后,以外业调查的界线位置和签订的村界协议书为依据进行检查,核对界址点、线与相关地形地物关系的正确性。

2)权属界线采编。当权属界线与其他地物或各类界线重合时,权属界线和其他地物或各类界线均以实际位置采编,作业中可拷贝数据分层后再切换线型。每个权属单元(即宗地)均是一个严格封闭的面状图形,采编时进行分级检查。权属界以镇为单位,形成由村界线构成的第一级闭合的、无缝隙的行政界线关系;再以村为单位,由村民小组、村、镇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构成第二级闭合的、无缝隙的土地权属界线关系。

3)地类采编。严格按照扫描纠正后的图形形状及在数字正射影像(DOM)上的相应位置跟踪矢量化采编。采编中不跑线,重合边线只采编一次,不出现悬挂节点或多余拐点。

4)单线线状地物采编。单线表示的线状地物要沿中心线采编,特别是不同地类图斑之间的线状地物位置,不能偏离中心线。

5)要素空间关系建立。采集的各要素必须建立空间拓扑关系。一是在各类界线之间,在边线交界处的交接,相交时既不出头又不可留有间隙。二是在权属界与行政界重合时要求二者都编辑(同位置拷贝),并分别放在权属界线和行政界线层中。三是行政界线、权属界线的整体编辑是各权属界线重合时不重复编辑,且同一界线应当连续。四是数据采集完成后进行分层自动构面,形成行政区层、权属层和图斑层等。五是通过对采集数据的拓扑处理,形成点、线、面之间的拓扑关系,建立线状地类与图斑、图斑与图斑之间的包含与邻接等关系,并进行各种拓扑关系检查。

3.5 图斑和线状要素录入编辑

按《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要求添加图斑属性表结构。首先输入关键字段———图斑号和权属单位代码值,然后对标注图斑关键属性号进行检查,并对其他属性值录入和检查,最后对图斑、线状要素跨图幅拼接,最终形成以行政村为单位的图斑层,并编辑进行存放。

3.6 图件编辑

在图形建库软件上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拼接、分幅和调查图件的注记、符号化、图框、图廓、图例等编辑整饰工作,以统一的线型库、符号库、字库、注记、图例等编制成各种土地调查成果图件。

4 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库及数据检查

1)农村数据建库步骤包括导入数据检查、目标库配置、数据检查与处理、数据入库、入库数据检查(见图1)。

2)导入数据检查。以村为单位,将DWG数据转换为Shpfile,E00格式,并满足以下要求:空间实体无丢失;空间实体位置无偏移;空间实体的几何精度符合要求;空间实体属性内容无缺失。将Geo Tiff格式的DOM栅格数据导入时,DOM数据分辨率精度不降低。

对导入数据在Arc GIS图形环境中检查,对所发现的问题,在Arc GIS中进行重建要素拓扑、组合或注记等编辑处理。

3)目标库配置。对目标库结构进行定义配置,以保证数据管理的规范性、索引效率、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包括土地利用数据库关系表的添加、删除、关联等维护;相关属性字段名和字段值以及数据描述等进行定义,形成数据字典等;以分幅索引图数据和分行政区索引图等方式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的空间数据索引。

4)数据检查与处理。导入数据经质量检查后即可进入本步骤。本步骤逻辑检查内容包括数学基础、要素分层、实体属性、空间数据拓扑关系、矢量数据接边、非空间表格数据等方面,当检查结果为不合格时要进行相关内容的编辑处理。

5)数据入库。数据入库就是将数据质量符合要求的、分幅存储的或分行政区范围存储的土地调查矢量数据、DOM栅格数据,组成以调查区为范围、空间实体和属性结构满足《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要求,相互索引、物理上无缝存储的数据库实体的过程。

6)入库数据检查。数据入库以后,对发现错误或矛盾之处,应及时记录并修改。数据逻辑检查的内容包括个体数据检查和汇总数据检查两个方面。其中个体数据检查包括图斑的毛面积、净面积及扣除面积的逻辑检查;图斑的扣除线状地物面积与对应的线状地物的面积逻辑一致性检查;图斑的扣除零星地类面积与对应的零星地类的面积逻辑一致性检查;图斑的详查面积与计算机量算面积的逻辑一致性检查。汇总数据检查包括村面积与各地类面积之和、图斑毛面积之和的逻辑一致性检查;镇面积与权属单位面积之和的逻辑一致性检查;权属单位面积与图斑毛面积之和的逻辑一致性检查;飞入地和飞出地的逻辑一致性检查;调查面积与计算机量算面积之间各种对比检查。

综上所述,按照国家、省和当地的统一技术标准,通过一系列程序化的建库工作,使纷繁复杂的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建库得出的各项成果,完全符合相关技术规程和标准的要求,为准确地掌握响水县各类用地的分布和利用状况,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状况提供了可靠保证,实现了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摘要:农村土地调查的主要内容是查清每块土地的地类、位置、范围、面积分布和权属等情况,并把土地利用情况和地籍信息以数据库的形式建立起来,实现调查信息的互联共享。笔者就响水县土地二次调查的农村数据库的建设为例,依据基本农田划定和调整资料,掌握全县基本农田的数量、分布和保护状况。

全国土地调查 篇10

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该研究使用的是山西省晋西北某县2007年10月分辨率为0.5 m的航摄照片, 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投影。

2 技术路线与技术方法

2.1 技术路线

农村土地调查拟采用综合调绘法完成。

第一, 以收集到的土地利用资料、权属资料和工作区地形图为参考, 数据正射影像图为工作底图, 采用计算机采集解译土地利用信息的方法判读能够确定的信息内容。

第二, 将解译信息套合正射影像图打印后作为外业实地核实和补充调查的工作底图, 全方位核查内业解译的各项工作内容, 对未能解译的信息进行补充调查, 形成全要素土地利用基础底图。

第三, 以土地利用调查底图为依据, 根据影像特征, 采集和修改野外的调查和核查信息, 形成数字土地利用图, 作为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的基础数据。

2.2 影像解译与数据采集及属性数据库的建立

不同的地物类型具有不同的波谱特征, 在遥感影像上反映为不同的色调、形状、纹理和图案组合[1], 根据本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以及不同地物类型的影像特征, 建立各种地物类型的解译标志, 或在室内综合解译特征明显的地物直接进行矢量化, 然后输出外业调查底图, 到野外进行核实和补充调查。

根据外业调查好的底图, 按照行政界线、界址线、线状地物、地物类型界线的顺序进行分层采集, 并且在界线采集后直接完成界线属性的录入。在界线采集过程中, 若遇到重合界线, 需要直接拷贝该线到其他层中, 这样既可以保证数据质量又可以提高录入效率。Supermap农村土地调查建库系统将各面层的属性集中于一点, 因此建立属性数据库的工程就是完成各区面点属性采集的过程。

2.3 数据编辑

2.3.1 面层属性继承

数据采集接边并检查无误后, 进行面状要素的拓扑构面操作, 各面层可以直接继承面内点属性到各面层。

2.3.2 田坎系数的计算

依据山西省下发的田坎系数表, 编辑数据字典中对应坡度级别的田坎系数, 然后在建库系统地貌坡度图层导入国家下发的坡度图, 选择田坎系数赋值, 便可生成不同坡度级别的耕地田坎系数。

2.3.3 分割线状地物

根据地物类型图斑边界分割线状地物, 通过地物类型图斑属性利用空间位置对线状地物进行属性赋值, 完成线状地物的面积计算。

2.3.4 面积计算及汇总

直接计算区县、乡镇、行政区、宗地、地物类型图斑的椭球面积及扣除线状地物后的图斑地物类型面积。

根据国家下发的控制面积, 输入区县的控制面积, 然后对建立完成的土地利用数据库进行面积汇总处理, 同时完成面积平差和保留面积有效位数。

3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山西省晋西北某县土地利用现状分布见图1。

由图1可见, 该县土地利用率不高, 未利用土地占行政区总面积的39.53%。通过与全国第一次土地调查数据比较, 该县耕地、林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面积相对增加, 园地、草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相对减少。分析原因有:一是土地整理项目、农民自主开发、农村田间沟渠平整后耕作, 河道国有滩涂两侧草地以及滩涂面积减少, 直接导致耕地增加。二是退耕还林政策、荒草地植树造林项目、自然灌木林的生长等原因导致林地增加。三是大多数村、镇居民点发展用地扩大, 采矿用地、选厂等建设项目历年增加, 势必会使城镇工矿用地增加。四是国道、省道、县道拓宽改造工程、乡村道路历年修建, 使交通用地随之增加。

4 结论

通过采用3S技术在山西省晋西北某县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中的运用, 证明其在调查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同时节约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资源, 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3S技术在今后国土资源管理中也将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

摘要:2008年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这对于全面查清全国土地利用状况, 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3S技术是当前空间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重点论述土地调查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介绍内业建库的过程并且分析了调查数据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3S技术,国土调查,分析

参考文献

湖南农村集体土地流转调查 篇11

当前我国农业正进入一个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全新发展阶段,农村劳动力也正处在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入就业的快速时期,农业收入在农民收入结构中的比例正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些都表明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内在条件已经具备。

随着城镇化的加速进行,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需要进行变革。目前对现有土地制度的变革主要思路是: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对农村土地的使用权制度进行变更,即实现对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我国《宪法》和《土地管理法》都明确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土地承包法》对承包土地的流转作了具体规定。政府文件及法规对土地流转的规定为我国新的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的建立奠定了政策与法律基础,对农村集体土地的流转具有指导意义。尽管如此,我国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尚未形成规范而科学的运行机制,在一些地区没有有序的进行,其流转方式仍然存在问题。

土地流转进程加快

实行第二轮土地承包之前,土地流转就已经发生,但土地流转的规模小、数量少、范围窄,个别因缺少劳动力而将自家的责任田转包给其他农户,是一种零星、分散式的流转。国家实行第二轮土地承包之后,湖南省于2006年开展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证换发工作。到2012年6月底,全省1385.6万农户,已签订承包合同1348.74万份,占97.34%,二轮土地承包30年的政策得到有效落实。随着土地承包30年不变政策的落实,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流转速度明显加快。截至2012年6月底,全省耕地流转面积达到1031万亩,占全省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21.6%,比2008年增长42.1%;林地流转面积624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3.2%。

在全省流转土地中,有40%以上的面积流转到企业、专业种植大户和现代农庄等。以长沙县为例,全县成片100亩以上的规模流转面积达16.2万亩,占全县土地流转总面积的76%,新增耕地连片100亩以上的流转面积达8.2万亩。其中100~500亩的大户有130家,500~1000亩的有24家,1000~2000亩的有10家,2000亩以上的有5家。

流转形式多样化

全省各地在做好二轮土地承包工作的基础上对农村土地流转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目前农村土地流转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第一种是租赁转包。2012年,湖南省租赁转包耕地面积在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有11.559万户,与2011年比较,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共增加1.08万户,其中100亩以上大户增加2515户。

第二种是转让。转让是指承包方有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承包方申请和发包方同意,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让渡给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由其履行相应土地承包合同的权利和义务。2012年,全省转让的面积136.8万亩,占土地流转总面积13%。

第三种是入股、联营。入股联营是指实行家庭承包方式的承包方之间为发展农业经济,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股权,自愿联合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其他承包方式的承包方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量化股权,入股组成股份公司或者合作社等,从事农业生产经营。2012年,全省入股、联营的土地面积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8%。

第四种是互换。互换是指承包方之间为方便耕作或者各自需要,对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承包地块进行交换,同时交换相应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主要是发生在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内。

流转范围与去向不断扩大

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土地的流转进程,扩大了农村土地的流转范围。当前土地流转范围主要涉及用地类型和用地主体两类:第一种是土地流转由最早的水田扩展到了山林、旱土、渔塘、集体建设用地等土地;第二种是土地的使用权的流转已由原来的在亲戚、同村、同组成员为主的农户之间进行,扩展到外乡、外县、外省。农户不仅与农民专业大户,还与政府部门和工商企业等之间签订了流转合同。

此外,流转的去向也更加宽广。农村土地流向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和涉农企业的面积在不断扩大。以怀化市为例,全市流入种粮大户、专业大户的面积为18.15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46.6%;全市流入涉农企业的耕地面积有10.1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25.8%;全市流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面积为10.8万亩,占流转总土地面积的27.7%,

由于受到政策因素的限制,在土地流转用途上仍以农业用地为主。

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调查表明,虽然湖南省土地流转发展向好,但仍存在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土地流转总体规模不大、各地土地流转发展不平衡、流转方式创新不够、流转行为不规范等等。

首先,农民拥有土地的传统观念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长期以来,土地是农民主要的保障手段。在一些农村地区,土地仍然是家庭主要的生产资料,土地的收益仍然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土地对于他们来说仍然起着生存保障的作用,不愿将土地长期转包或出租;而在城郊和一些富裕的农村,农民收入虽然主要不是依靠土地,但对他们来说,土地也是发展资本,比如土地被征用时,农户能够从中获取一定的货币补偿,可为其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同时,部分农民对土地流转政策存在认识上的误解,认为流转就是失地,失地就是失权,因此不愿流转。在一些村组调研发现,当地土地流转多是农户之间自主无偿流转,但均要求受让方保持原有土地边界清晰不变,避免土地在流转后被人侵占,这严重阻碍土地成片流转开发。在传统观念支配下,要推进土地大规模流转的困难不小,因个别农民不愿流出土地而阻碍规模经营的现象经常发生。越是在偏远地区、人多地少地区,这种现象越为普遍。

nlc202309031251

其次,土地流转的服务滞后。

尽管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都要求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管理机构和服务机构,2009年湖南省就明确了发展以县、乡两级农村经营管理机构为依托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力争到2012年全省2/3以上的县市区建立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土地承包和流转信息系统;但当前土地供需信息网络平台尚未形成,土地流转交易平台缺失,中介服务组织机构匮乏,土地流转信息渠道不畅,供需双方信息未能有效沟通,制约土地流转。出租方找不到承租方,想扩大经营的种植大户、企业又难以找到有流转土地意向的对象,流转渠道不畅,流转空间狭窄,增大了流转成本。同时土地流转没有确定可操作的价格标准,容易出现竞相压低价格,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而农民往往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劣势,对市场行情不能充分把握,导致流转价格不能真实反映土地的价值,造成土地流转市场价格混乱。

此外,受让土地经营承受较大风险也是流转的一大问题。不少种养大户、农业投资企业负责人普遍反映,参与土地流转、开展规模经营存在不少风险:一是自然风险。尽管近几年农业基础有所改善,但农业仍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二是生产风险。突出表现为近几年农业生产成本持续增加。农资价格升高、人工成本提高,机械化作业、土地流转等费用也上涨迅速,导致生产风险越来越大。三是资金风险。主要是资金筹措难。一些种粮大户反映,现在种一亩双季稻,物化成本都要500元左右,如果加上请工,费用更高,种100亩田就要投入六七万元,但现在农村贷款非常因难。四是政策风险。主要集中在土地流转中的经营权问题上。按照国家“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连片流转土地必须做到每家每户自愿同意。但由于农村情况复杂,有些乡村干部在少数村民不同意的情况下“强流硬转”,擅自发包,从而为土地受让大户埋下隐患。一旦遇到诸如2008年金融危机、农民工大量返乡的情况,农民们手握政策上访,往往使种粮大户损失严重。

另外,土地流转法律政策尚不配套。

突出表现在:首先,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不完善。在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上,“农村集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含义和权能边界不清,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就有乡镇、行政村、村小组经济组织三类,由于他们在土地经营中的权利和责任划分不清晰,导致难以承担土地流转的重任。同时,作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农民,由于没有健全农村土地产权登记制度,不敢轻易流出土地。其次,对土地承包经营者权利义务规定不明确。特别是对造成耕地损害、抛荒、非农化等行为缺乏有效的法律责任追究。土地流转后,一些种植大户,尤其是流转期限较短的种植大户只“种”不“养”、掠夺式经营,从而导致地力不断下降。三是法律与政策规定不协调。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了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这是党中央对农村土地承包期限的最新指导思想;但法律的修改存在明显的滞后性,现行《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的承包期限仍为30年,《土地管理法》、《物权法》等其他法律也未作相应修订,很多地方二轮延包期限将届满。这使土地流转主体不敢转入也不敢流出,流转机制发育不起来,也限制了对流转土地的长期投资和投入。

(本文节选自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湖南省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研究》课题组研究报告,课题组负责人赵亚辉)

全国土地调查 篇12

MAPGIS作为此次调查应用软件, 在调查过程中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此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采用国家统一的超图软件, 但该软件不便于前期数据的采集、处理, MAPGIS以其方便快捷的数据处理功能成功地完成了前期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为数据的最终入库做好了准备。

1 第二次土地调查概况

1.1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概况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由国家统一部署, 2007年1月至6月开展调查的有关准备工作, 完成调查方案编制、技术规范制定、培训和宣传等工作, 全面部署二次调查。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 各地组织开展调查和数据库建设。其中, 至2008年上半年基本完成东部地区调查;至2008年年底基本完成中部地区及西部重点城市调查;至2009年上半年, 完成全国调查工作。2009年下半年, 各地对调查成果进行整理, 并以2009年10月31日为调查标准时点, 统一进行调查数据更新, 向国土资源部汇交成果, 由国土资源部汇总形成二次调查基本数据。2010年以后, 全国每年进行一次土地变更调查, 保持调查成果的现势性。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可以为制定宏观调控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相关方针政策提供重要依据, 可以对国土资源实施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和实施严格管理,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持社会长治久安、保护农民利益, 深化土地管理体制改革, 促进法制化、制度化。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 已经是势在必行。

国发38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对调查成果实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 这是二次调查和第一次调查包括更新调查最明显的一个区别, 就是要求成果信息化管理。调查要求图、数、表的一体化管理, 并且借助现有的网络管理平台、网络管理框架等实现网络化管理, 使土地调查成果能够快速的调用、应用和各级土地数据之间的上传下达, 以及对社会的广泛的共享。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实施要求明确指出以GIS为平台, 满足矢量、栅格和与之关联的属性数据管理, 具有输入、编辑、查询、统计、汇总、制图、输出, 以及更新功能。

2 MAPGIS在土地调查中建库应用

GIS空间数据库区别于传统CAD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GIS空间数据库除了管理空间几个图形外, 还需要管理相应图形的属性数据, 属性数据与空间图形数据是相关联的, 从而应用GIS系统做决策的应用者可以实现从属性到空间数据, 或者从空间数据到属性数据的双向查询。

2.1 图形数据采集

2.1.1 图形数据采集步骤

(1) 扫描土地利用标准分幅图, 获取栅格图。 (2) 对栅格图进行误差纠正。 (3) 对照栅格图进行分幅分层矢量化。 (4) 利用MAPGIS对点、线文件进行分层采集, 并对采集后的点、线文件进行图形检查, 修改点线错漏处, 检查内容包括拓扑错误检查、图形参数等。 (5) 检查无误后建立图形数据库, 对标准分幅图拼接并进行接边处理。 (6) 对图形数据库中的文件进行坐标投影变换, 转换到规定的坐标系下。 (7) 对点、线、面文件建立属性结构, 为图形属性的转化做好准备。

在采集过程中注意以下细节。

在要素分层基础上, 按照建好的图例板进行分层矢量化, 矢量化过程中要注意多运用F5 (放大) 、F7 (缩小) 、F8 (加点) 、F9 (退点) 等快捷键。作业可按行政界线、权属界线、线状地物、图斑界线、注记的次序进行: (1) 行政、权属界线层:包括县、乡、村界线, 分别按照图例板中相应的图例进行矢量化, 线接头处, 按F12键, 用捕捉线头线尾、靠近线加点、靠近线等功能, 以避免出现不能闭合的悬挂线。 (2) 线状地物层:主要是宽度大于2m小于50m的河流、铁路、公路、林带、沟、路、渠、管道等。其中宽度在2m和50m之间的线状地物要用双线表示。线状地物按公路、沟渠、农路、堤坝的顺序进行, 注意有水流方向的按方向矢量化。 (3) 图斑层:指地类界和宽度大于50m的河流、公路等。图斑界线也要用F12功能键, 靠近、捕捉线头线尾功能闭合线接头处。 (4) 注记层:点注记的录入按行政注记、权属注记、图斑注记、线状地物注记、零星地物注记的次序进行, 图面上不管行政辖区、权属范围的大小, 必须至少都分别有一个注记。

图斑注记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增加, 以明显区别图斑界线为标准。单图幅矢量化完成后要进行自检, 主要是检查与影像底图的套合、数据分层、行政、权属界线、地类界线的闭合情况, 各类注记有无丢漏、错误等。数字化后的结果为:行政界线文件 (.WL) 、线状地物文件 (.WL) 、图斑线文件 (.WL) 、注记文件 (.WT) , 分层数字化后将各文件保存为工程 (.mpj) 。

2.1.2 拓扑关系构建

拓扑关系的建立即在图形编辑过程中得到的点 (.WT) 文件和线文件 (.WL) 基础上通过拓扑重建得到区文件 (.WP) 。首先进行矢量化复检, 检查点、线有无数字化错误及之间的相互关系, 将原始数据中那些与拓扑无关的线 (如航线、铁路、线状地物悬挂线等) 放到其它层, 而将有关的线放到一层中, 并将该层保存为一新文件, 以便进行拓扑处理。

在建立拓扑关系过程中, 我们采用MAPGIS图形编辑模块中区编辑下的拓扑重建功能, 拓扑重建比人工建立拓扑关系的方法效率高。拓扑重建主要步骤为:[自动剪断线]→[清除微短线]→[清除线重叠坐标]→[自动线结点平差]→[线转弧段]→[装入转换后的弧段文件]→[拓扑查错]。在此自动结点平差时应正确设置“结点搜索半径”, 半径过大, 会使相邻结点掇合一起造成乱线的现象, 反之半经过小, 起不到结点平差作用。以上工作准确无误后系统即可自动构造生成区, 并建立拓扑关系。

2.2 属性数据采集

在MAPGIS中, 属性数据的采集分2种, 一种是单记录的录入, 即逐个图斑直接录入属性数据。还有一种是批处理, 利用一些关键的属性字段进行挂接批量转换。

关于属性数据采集, MAPGIS系统会自动为每一个点、线、面文件建立相应的缺省属性结构。可以根据土地调查成果的需要修改属性结构, 即增加或减少相应的字段。可以通过两种渠道予以实现, 一是在图形编辑子系统中, 二是在属性管理子系统中, 都可通过编辑属性结构增加或减少相应的字段。在定义结构中, 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数据类型。对已建立好的属性数据结构还可随时进行修改。在编辑子系统中, 又提供了两种输入途径:一是通过选择修改属性输入属性数据;二是根据参数赋属性, 可通过属性或图形参数作为条件给属性赋值。在属性管理子系统中, 也在两种输入途径:一是通过选择编辑属性进行输入;二是选择编辑单个属性进行输入。线性属性结构表可编辑如表1。

关于批处理属性数据采集, 可以通过属性管理子系统下选择连接属性功能, 利用关键字段将其它类型的数据库文件, 如*.DBF或*.DB等类型文件与MAPGIS文件进行连接, 实现批量转换。

2.3 分幅数据接边

对分幅采集的矢量数据进行接边处理。该功能主要是将相邻图幅间接合处图元的连接误差消除。在进行图幅接边处理时, 先设置好接边参数, 即接边带宽度、接边容忍度、接边衰减系数。然后选择接边图幅, 通过接边编辑处理, 可以消除相邻图幅间接合处存在的误差。

(1) 图形数据接边时, 要注意保证图形与其相应属性数据的一致性, 线划和与它同位置的多边形边界的接边一致性问题。

(2) 不同比例尺数据接边以高精度的图形和属性要素为接边依据。

(3) 检查点、线、面之间的相互关系, 对接边处理后的矢量数据进行重构拓扑处理, 建立拓扑关系。

2.4 投影变换

MAPGIS中的投影变换提供了解决如何将经、纬坐标点投影到某种比例尺的图幅相应位置上这一问题的方法。

地图投影变换是为了适应计算机地图制图、信息系统建设、遥感图像显示和定位以及满足空间遥感技术和拓扑变换的需要, 它已逐步发展成为研究空间数据处理, 以及空间点位和平面点变换的理论和方法。其实质就是将不同的地图投影函数关系式变换的过程。在MAPGIS中的“投影变换”定义如下:将当前地图投影坐标转换为另一种投影坐标, 它包括坐标系的转换、不同投影系之间的变换以及同一投影系下不同坐标的变换等多种变换。

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规范要求平面坐标系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 地图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在使用高斯投影时, 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高斯坐标系和MAPGIS坐标系的对应关系。 (2) 高斯坐标系的坐标单位为米, 而MAPGIS坐标系的坐标为毫米, 所以输入比例尺时要注意对应。 (3) 投影变换是相对于对应投影坐标系, 而非用户坐标系。

投影变换中有两种方式将空间数据转换到MAPGIS的平面图形中, 分别是线、点、区文件投影转换和单点屏幕输入投影转换。线、点、区文件投影转换步骤如下 (以1∶50000图幅为例) 。

(1) 选择转换文件:

将文件装入工作区内, 选择需要转换的文件, 被选中的文件称为当前文件。

(2) 编辑当前投影参数:

利用投影转换菜单下的编辑当前投影参数功能来设置或编辑当前由“选择转换文件”功能项选中的文件的投影参数。投影类型选择地理坐标系, 坐标单位选择“±DDDMMSS.SSSS”格式。

(3) 输入文件的TIC点:

该功能项用来计算用户当前所选文件的坐标系与其在相应投影参数下的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TIC点实际上是一些控制点, 即用户已知其理论值的点。理论值既可以是大地直角坐标, 也可以是地理经纬度。在进行文件投影变换时, 至少得输入4个TIC点, 否则将不进行投影转换。若在输入数据时已经通过TIC点转换到投影平面坐标系, 则在转换时不需要TIC点。

(4) 设置转换后的参数:

设置投影转换后的目的文件的投影参数。投影类型选择高斯-克吕格投影;坐标单位选择毫米;比例尺分母输入图幅比例尺分母50000;椭球参数选择“1983年I.U.G.G推荐椭球”参数;输入投影中心点经度、投影区内任意点纬度:采用DMS格式, 如1113000和307000 (图1, 图2) 。

(5) 设置当前地图参数:

设置当前文件的描述信息, 这些参数在建立图库、图元显示、坐标转换等时要用到。

(6) 进行投影转换:

投影转换的原图投影参数和结果图的投影转换参数设置好后, 就可以开始投影转换了。选中投影转换菜单下的进行投景变换功能, 系统会弹出转换窗口。

各项参数设置好后按<开始转换>按钮, 系统随即根据设置的原图和结果图件的投影坐标系, 开始自动进行不同投影或不同椭球参数之间的转换。

单点屏幕输入投影转换与线、点、区文件投影转换类似, 这里不再赘述。

3 结语

全国土地调查的数据库是以图形的表达为主要途径, 报表只是图形的一个附带的属性, MAPGIS作为一个平台和窗口, 借助其强大的空间分析与数据处理功能, 可实现数据输入、编辑处理、查询、统计、汇总、制图、输出, 以及各级数据库之间的互联互通和同步更新等功能。满足对各级土地调查数据的调查统计、数据更新和维护, 保证数据的现势性。相信随着MAPGIS功能的不断完善, 全国土地调查的数据库将更加实用, 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徐险峰, 李珊红, 周星耀.MapGIS在长沙市土地详查数据库建设中的应用[J].地矿测绘, 2006 (4) .

上一篇:注入参数下一篇:前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