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违法行为调查报告(通用6篇)
土地违法行为调查报告 篇1
20**年4月19日,**省**市人民法院经过调研,出台了《受理行政机关申请对行政命令行为进行强制执行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行政执法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对相对人发出的“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纳入非诉行政执行的审查范围予以受理。经审查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由行政庭在7日内作出准予执行裁定,如相对人仍继续实施违法行为的,由行政庭依照民事诉讼法的相关执行规定进行执行,以有效制止行政违法行为的继续,避免损失的扩大和将来处罚的执行难度增加。该办法的实施在遏制非法占用土地、改变土地执法困境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卓有成效。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做法赋予司法改革创新之举措,予以肯定,并在泰州地区基层法院推广。但司法实践中,该办法的法律层面缺憾也越发明显,尤其在20**年1月1日《行政强制法》施行后,作为法律层级的《行政强制法》对现实中需及时强制执行的行为仍未作突破性的规定。在此,**市人民法院通过多年来的创新实践、经验总结、问题发现,进一步说明该办法的现实需要,为法律的完善提供客观素材和样本。
一、办法出台前**地区的土地违法概况及特点 20**年以前,**市国土资源局每年立案查处的土地违法案件均在30件左右。20**年至20**年4年间,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土地行政处罚案件(均为拆除或者没收土地上的建筑物的处罚)仅**件。执法机关对非法占用土地的建设行为通常采用这样的方法处置:条件成就的为行政相对人补办手续,使违法用地合法化;对严重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可能补办手续的,在情况紧急时,执法机关经过权衡利弊,先行违法强制拆除,为此**市国土资源局曾被诉至法院,承担了败诉的后果;在其他手段失效的情形下,依程序进行行政处罚,并申请法院执行,至此违法后果已经完成,行政相对人的对立情绪大,矛盾一触即发,法院的执行难度可想而知,所有矛盾都集中到了法院。
其中的一起非法占用土地建房的强制执行案件,足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20**年10月,**市团结镇村民刘某与村民小组订立临时用地协议,使用该组集体土地96平方米建房。因刘某未依法办理审批手续,且使用的土地为农用地,**市国土资源局下发停工通知书,然刘某不听劝阻,在收到停工通知书的当天,即请人连夜突击施工,投资10多万元,快速建成三间楼房。随后,市国土资源局依法对刘某作出了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刘某限期拆除新建的房屋。可刘某置若罔闻,继续装修入住新屋。2005年8月**市国土资源局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处罚决定,拆除刘某建房,交还集体土地。法院经审查,依法裁定进入强制执行程序。执行中,刘某所在的村民小组、镇人民政府均对刘某的处境表示同情,认为刘某系住房困难户,建房也是出于生活困难的考虑,法院如果再行拆除无疑使刘某的生活雪上加霜。刘某更是情绪失控,将怒气转嫁到**市国土资源局与法院的个别负责人头上,在案件处理中,跑到行政机关负责人家中大吵大闹,影响十分恶劣。在严格执行法律与遭遇现实屏障的两难境况下,法院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做说服疏导工作,并另辟蹊径,使对立双方达成一致意向:刘某占用农田建设的房屋必须拆除,同时考虑到刘某的生活现状,由有关部门出资,刘某履行相关法律手续另行安排宅基建房。矛盾最终得以解决,但**市国土资源局为拆除违法建筑,规范土地管理秩序,却付出了较大的成本,不值得推广;人民法院执行此类案件的效果也不容乐观。造成此种局面的原因:
(一)是土地行政执法手段滞后,违法行为难以被及时有效的制止。由于经济发展需要,企业、组织和个人用地需求激增,但土地存量有限,于是未批先用的情形屡禁不止。执法机关发现进行立案查处,必须按照《行政处罚法》规定的程序,履行调查取证、告知当事人作出处罚的事实依据等及其依法享有的听证等权利、听取当事人陈述和申辩、进行听证、最后行政机关经审查讨论作出处罚决定,从立案查处至处罚决定作出并送达,行政机关常常需要2-3个月的办案期限,如果遇到案情复杂的重大疑难案件,办案期限甚至会更长。而行政处罚决定作出后,行政机关还要等待60日复议期、3个月诉讼期届满,处罚决定书生效后,方能依照《土地管理法》第83条的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二)是违法行为既成“正果”后,执法成本加大。法院采取强制措施拆除的阻力大,在两难之中,一些应予拆除建筑物,恢复土地原状的案件只能中止执行不了了之。
(三)是执法社会效果差,官民对立情绪严重。一方面执法机关为执行《土地管理法》规定,履行其法定管理职责,穷尽一切措施、手段整治土地违法行为,包括申请法院司法强制执行;另一方面行政相对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会百般阻挠执行,甚至不惜以死抗争,给法院、行政机关施加种种压力,由于行政相对人的对立情绪极大,强制拆除违法建筑物相当困难。同时造成社会财富的严重浪费,社会舆论难免对行政相对人的处境给予同情,对司法强制执行颇有微词,造成执行案件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反差。
二、实施该办法的做法和突破性效果
根据该办法的规定,**市国土资源局在发现土地违法行为后,通过调查取证,查明行政相对人的土地违法事实,向其发出《责令停止土地违法行为通知书》。如行政相对人不听制止,继续违法占地施工的,**市国土资源局可立即向**法院申请非诉行政强制执行。法院行政庭通过对材料的审查,并至现场进行实际勘查,相对人违法事实清楚的,立即下发准予强制执行的行政裁定书,要求其停止土地违法行为,等待执法机关的处理,同时要求为相对人实施建设的第三方协助法院停止施工;如行政相对人及第三方不履行法院的行政裁定书,继续违法施工建设的。行政庭通过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如拘留相关责任人、罚款等种种有效手段,保证违法行为的暂停,违法后果不因行政程序的缓慢而扩大。**市国土资源局在违法行为得到制止后,应当最迟在两个月内依照法律规定的要求和程序,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20**年至20**年7年间,**市国土资源局依据该办法的规定,共向**市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土地违法案件53件。法院受理后,一部分当事人能停止违法行为,主动到行政机关接受处理,一部分当事人则或明或暗予以抵制,利用节假日或长假休息时间强行施工,对此法院也绝不姑息迁就,一经查实,该采取措施的当即采取措施,使当事人知晓法院的决心,知难而退。20**年,一农户在耕地里建房搞副业,**市国土资源局及时发现后制止不下,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经法院执行,该农户仍强行施工被司法拘留,执行中该农户不仅停止施工,还在**市国土资源局的要求下,将刚刚铺设的水泥板块等设施拆除,对农田复垦恢复耕种。执行的效果优质而高效。远比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后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拆除要容易得多,而且违法行为及时制止下来后,再通过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拆除一些围墙或者地基,可以大大缓解执法人员的思想顾虑,也能避免社会资源遭受损失。
**法院大力推进该办法的实施,解决土地执法强制手段缺失的困境,得到了**市国土资源局及其上级部门的肯定。但法院也忧虑重重,该办法的出台存有法律层面的争议和分歧。《行政诉讼法》第66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间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最高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6条规定:“行政机关根据行政诉讼法第66条的规定申请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2)具体行政行为已经生效并具有可执行内容;„”。《行政强制法》第53条规定:“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决定的,没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依照本法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上述法律规定要求,行政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必须是已过复议期、诉讼期的生效的具体行政行为。对实践中存在的起诉、复议前的强制执行,新的《行政强制法》未作出任何规定。
三、土地违法行为强制执行的思考与建议
(一)法律障碍与现实需求之间的权衡与选择
法院将**市国土资源局最初作出的《责令停止土地违法行为通知书》纳入非诉行政执行的范畴审查,赋予其司法强制执行力,面临《行政诉讼法》、《行政强制法》的法律障碍。但**市国土资源局提出《行政诉讼法》第44条、《行政复议法》第21条均规定了诉讼、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的原则,坚持具体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即可申请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依据,就是具体行政行为不因诉讼、复议而停止执行的这一特有原则。且法律没有赋予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强制执行权,在当前土地违法现象频发,行政执法手段乏力的紧迫情形之下,如果机械执行法律规定,势必造成土地违法现象制止不力,违法后果易成“正果”,导致新的执行难的被动局面。而多年来的创新实践也表明这一举措对制止土地违法行为有意想不到的效力,**市国土资源局迫切希望法院继续推行。**市人民法院权衡认为,法律的实施应顺应现实社会的需要,在当前土地执法的现状下,违法占地的事实一经发现立即强制制止,将其消除在萌芽状态,具有积极性的意义;且作为行政法重要原则的比例原则的核心内容就是:行政机关为实现行政目的,应选择对相对人最小损害的手段、方法和途径。《行政强制法》第5条规定,就体现了该原则的精神。法院将土地违法行为纳入司法强制执行的范畴,亦是对比例原则的创造性应用。
(二)进一步完善违法用地强制执行的规定,严格规范受理条件
**法院于20**年出台《受理行政机关申请对行政命令行为进行强制执行的实施办法》时,该规定适用一切行政执法机关。此后,《行政强制法》颁布实施,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关于违法的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等强制拆除问题的批复》,批复明确”对涉及违反城乡规划法的违法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等的强制拆除,法律已经授予行政机关强制执行权,人民法院不受理行政机关提出的非诉行政执行申请”。因此该规定应及时修订,进一步完善,明确将土地管理领域的强制执行纳入非诉执行范围,保护土地资源,支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
规定完善的同时,还应结合多年来强制执行的司法实践经验,进一步限制、缩小土地违法行为强制执行的范围,确有必要的,法院予以强制制止违法行为;无必要无意义的,法院可以不予强制执行。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违法占用土地行为的处罚通常分两种情形:
1、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
2、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以并处罚款。因此,法院予以强制执行的,必须是违法行为导致的处罚后果是拆除建筑物恢复土地原状的情形,是为了避免违法损失的扩大和将来执行难度的增加。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或者可以通过补办手续合法化的违法建设,法院不予强制执行。以避免司法资源的浪费。
土地违法行为调查报告 篇2
一、民行诉讼活动违法行为监督调查的含义
(一) 民行诉讼活动违法行为监督调查的基本含义
民行诉讼活动违法行为监督调查是指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部门针对在民事审判、行政诉讼及裁判执行活动中, 人民法院、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及诉讼参与人以外的其他人违反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的, 阻碍诉讼活动顺利进行或影响公正裁判的行为, 进行调查核实并提出处置建议的法律监督机制。
在湖北省、重庆市、河南省检察院所制定的民事审判行政诉讼违法行为监督调查办法中均明确检察监督调查范围限定于人民法院的审判行为, 对于其他人员的违法行为未纳入监督范围。两高制定的若干意见也借鉴了上述规定, 其在第九条第:“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有本意见第五条、第六条以外违反法律规定情形, 不适用再审程序的, 人民检察院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也是把检察机关对民行诉讼活动违法行为监督调查限定在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中。从可行性来看, 由人民法院行使对诉讼参加人诉讼违法行为的调查权和处置权更具有便利性和效率, 而改由检察机关行使该项职权, 则将面临取证难及人力资源配备等诸多不便之处, 亦似无必要。①笔者以为, 确定民行诉讼活动违法行为监督调查的范围的标准应该是:法院未依法做出处理, 破坏了民行诉讼活动的秩序, 违反了民行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的所有诉讼主体及与诉讼有关的其他人员的违法行为均是属于民行诉讼活动违法行为监督调查的范围。所以, 我们不能因为纯理论上的分析就把范围限定的很小, 而应该以理论分析为基础, 结合司法实践的具体情况, 以实现诉讼公正的司法目的为根本, 把所有民行诉讼中的违法行为均纳入检察监督的范围, 从而实现更好的监督效果, 切实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宗旨。
(二) 检察机关开展民行诉讼活动违法行为监督调查的法律依据
依据现行法律规定, 检察机关享有对民事审判、行政诉讼活动监督权, 是不言而喻的。对民事审判、行政诉讼及裁判执行中的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并提出处置建议的权力 (以下称违法行为调查权) , 包含于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权之中。我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五条也规定:“各级人民检察院对于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是否合法, 实行监督。”《民事诉讼法》第十四条和《行政诉讼法》第十条分别规定了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行政诉讼活动实行监督。可见, 对民事、行政两大诉讼的监督, 虽然法律只规定了抗诉手段, 但是决定抗诉的条件却包含了对程序违法和法官裁判行为的违法审查与调查。
(三) 民行诉讼活动违法行为监督调查的基本定位
1.与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的关系
此前, 民行检察的监督方式有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 民行诉讼活动违法行为监督调查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是重合的还是与其独立的第三种监督方式呢?应该说是民行检察的第三种监督方式。因为, 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的作用是启动再审, 侧重于裁判结果的纠正。在二者之间, 还客观地存在着一个中间地带, 那就是审判及执行人员在审理与执行民事行政裁判过程中的违法问题。它既不能通过抗诉得到解决, 也不是刑事诉讼所关注和解决的范围, 实际处于民行检察监督的盲区。
2.与刑事侦查的关系
民行诉讼活动违法行为监督调查所针对的应该是一般的违法行为, 并非是对法官的职务犯罪行为的侦查, 不是职侦工作在民行审判活动中的体现, 不能代替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部门对民行审判活动中的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两者间所针对的行为的性质不同。民行诉讼活动违法行为监督调查是针对一般违法行为, 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所针对的是法官的职务犯罪行为。同理, 民行诉讼活动违法行为监督调查与公安机关普通刑事案件的侦查活动也在性质上也是不同的。
3.与法院内部和纪检部门的调查活动的关系
法院内部和纪检部门的调查所针对的是违纪行为, 所依据的是纪律规定, 除了审判活动之中的行为外, 还包括审判人员在审判活动之外的行为, 且仅仅针对的是法院工作人员的行为;民行讼活动违法行为监督调查所针对的违法行为, 所依据的是民事行政法行、法规及司法解释等有法律规定, 仅限予与民行诉讼活动有关的行为, 并且被调查人员除了审判人员外, 还包括当事人、诉讼参与人以及与民行诉讼活动有关的其他人员如负有协助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公正机关及人员、对另一方当事人、审判人员、鉴定人员、证人予以打击报复的一方当事人的亲朋好友等等。
二、民行诉讼活动违法行为的主要情形
仅仅确立了民行诉讼活动违法行为调查的标准在实践中操作中可能还会时常对具体的诉讼行为是否属于监督调查的范围感到迷惑。为便于实践中能更清楚、明确地开展好这项工作, 把典型的民行诉讼活动违法行为寻找了来是很有必要的。结合民行检察工作实践, 民行诉讼活动违法行为的主要情形按违法主体可以归为以下几类:
(一) 人民法院的违法行为
重庆市检察院所制定的民事审判行政诉讼违法行为监督调查办法中将人民法院的违法行为全面梳理后归纳成以下具体情形:
1.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有贪污受贿, 徇私舞弊, 枉法裁判行为的;2.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违反法定程序, 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3.故意违反事实和法律, 做出错误裁判的;4.违反法律规定, 管辖错误的;5.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6.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 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 未参加诉讼的;7.违反法律规定, 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8.未经传票传唤, 缺席判决的;9.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10.利用审判和执行工作的职务之便, 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的;11.对当事人的诉求应当受理而不受理、不应当受理而受理, 或者私自受理案件的;12.违反办案期限规定, 超期办案久拖不决的;13.不依法采取保全措施和执行措施, 或者不履行法定职责消极执行的;或在执行工作中, 故意违反有关法律、法规, 或因过失违反有关法律、法规造成严重后果的;14.超标的查封、冻结、扣押财产, 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合法权益遭受损害的;15.故意违背当事人意愿, 强迫当事人撤诉或者调解的;16.与当事人恶意串通, 调解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第三人利益的;17.在办理破产案件中, 虚列债权人, 隐匿债务人, 或者故意将普通债权认定为特殊优先债权等, 恶意损害债权人及股东利益的。
(二) 诉讼参与人的违法行为
诉讼参与人的违法行为可概括为以下几种情形:
1.当事人故意提供伪造的证据的;2.一方当事人打击报复另一方当事人, 当事人打击报复证人, 当事人打击报复审判人员、鉴定人员的;3.打击报复审判人员的;4.诉讼参与人违反法庭秩序的;5.证人故意作伪证的;6.鉴定机构故意出具错误鉴定结论的。
(三) 其他人员的违法行为
其他人员的违法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公证机关故意出具错误公证文书的;2.银行、房地产管理部门等等具有协助执行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拒不履行协助执行义务;3.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有违法行为的。
摘要:长期以来检察机关对法院民事行政诉讼活动仅能以抗诉的方式进行监督, 但相较宪法法律所赋予检察机关享有的法律监督权及诉讼监督权而言, 存在“监督机制与体制不相匹配”的问题, 更与目前司法体制及工作机制改革中关于加大检察机关诉讼监督力度的目标和要求不相符合;司法实践中存在的民事行政诉讼活动违法行为迫切需要被监督和纠正, 各省级院在对民事行政诉讼活动违法行为进行监督调查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后建立了制定了系统的监督机制, 并被最高法与最高检《关于对民事审判活动与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若干意见 (试行) 》所肯定。本文就民行诉讼活动违法行为监督调查的机制构建提出一些具体构想。
关键词:诉讼活动,违法行为,司法体制,工作机制
注释
地方政府土地违法行为探析 篇3
摘要: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时至今日,随着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土地已成为食物生产、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争夺”的焦点。各类“中国特色”的土地违法案件层出不穷,其中以地方政府土地违法问题最为突出。因此,从体制、机制、法制的角度认识和完善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违法行为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地方政府;土地;违法行为
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8-0129-03
自2004年以来,国务院统一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前所未有的土地市场秩序的治理整顿工作,查处了大量的土地违法案件。然而,面对人多地少的现实情况,发展经济与占用土地的矛盾越发显得尖锐,土地违法案件愈演愈烈,且查处的难度越来越大。这些问题表面看来是个人与企业等违法乱占土地,但其本质却在于地方政府的违法行为。
一、地方政府土地违法行为的表现及特点
(一)土地违法行为的表现
随着我国经济活动的日益国际化,各地经济建设项目增多,特别是民营企业、招商引资企业,城市(镇)建设以及国家能源、交通、通讯等设施建设对土地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大,且时间紧迫,有些地方政府以“发展是第一要务”为理由,不惜违反国家的土地法律与政策。
有些地方擅自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采用拆分的手段。化整为零批地,把审批权下放;有些地方在挂牌出让过程中,搞违规操作,按照事先约定的开发商的情况,“量体裁衣”制定相应的竞争条件,与“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原则背道而驰。还有些地方县、乡政府公开出面以“以租代征”的方式,违法、违规占用大量耕地甚至基本农田。最主要的是有些地方政府或者默许企业违法占有土地;或者违法审批土地使用权;甚至直接帮助企业规避法律等等。这些都说明了地方政府以各种形式变相违法,是土地违法案件中的核心主体。
(二)土地违法行为的特点
1政府违法用地的盲从性
一些政府或领导在思想上没有与党中央提出的科学發展观保持一致,更没有认识到十七大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使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成为一纸空文。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在个别地区的土地问题上比较明显。地方政府仍盲目地将土地作为调节经济的杠杆,牺牲国有资产、破坏生态环境成为其大搞经济建设的主要手段。这种一切都要给经济建设让路的陈旧思想观念,不仅严重侵蚀着我国有限的耕地资源,更不利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给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带来巨大的威胁。
2政府违法用地的侵害性
地方政府土地违法或地方政府主导下的违法占地行为,直接侵害了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一些地方政府或领导法制观念淡薄,违反国家法令和人民群众意愿,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农民土地,甚至动用警力非法羁押反对非法征地的农民,低标准土地补偿和拖欠征地补偿费现象普遍存在。土地补偿采取低标准,是与土地低地价出让相联系的,政府手中的钱不多,又互相攀比低地价出让土地;要征地,就只能少给农民,实行低标准的补偿。不仅如此,还拖欠征地补偿费。
3政府违法用地的权威性
地方政府作为当地最高的行政机关,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为了地方经济发展或政绩,政府只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行事,无视国土管理部门的监督和制约,想怎样干就怎么样干。为了一个或一批重大项目的尽快落实,往往自行规划、自行用地、自行审批、自行收费等。如为了招商引资,可以任意减免土地税费,个别地方甚至“零地价”,根本不受法律约束。
4政府违法用地执行难
对以政府为主导的土地违法行为的查处,领导庇护、干预,另外就是土地执法监察部门没有过硬的查处手段。由于此类土地违法行为大都涉及政府,因此,土地管理部门立案查处一件违法案件,公开说情者纷至沓来,干扰了土地部门依法查处,而现行的土地管理体制又相对薄弱,使得执法部门又很难严肃执法,久而久之也就雷声大雨点小了。
二、地方政府土地违法行为存在的根源
众所周知,土地是农民的命根,也是国家的命根。我国虽然国土面积较大,但耕地面积却很少,人均耕地面积更少,我国的耕地面积只占世界耕地面积的7%,却要养活占世界总人口21%的人口。可见,耕地对我国多么重要。然而,如此严峻的问题,对地方政府官员来说却熟视无睹,一例例鲜活的土地违法案件摆在眼前,一个个过去曾经提供粮食的农民,由于耕地的大量被占用,如今也变成了消耗粮食的“城市居民”。而地方政府的不法行为仍在继续,这不仅是私欲的膨胀,也有机制和体制的原因。
(一)发展地方经济诱使政府违法
地方政府土地违法最主要的原因来源于发展地方经济。虽然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但对于如何发展、怎样发展才能使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等一系列的相关问题互相协调、不相矛盾却成为当前的关键。地方政府对于本地区的经济建设,没有做到宏观调控、规划引导、审查监督。而是采用直接参与的手法,对地方经济进行干预。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不从当地的实际出发,不从全局的利益出发,更忘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为了局部利益,为了完成经济指标,为了政府和个人的政绩,想方设法招商引资,或在背后支持、默许非法搭建、私占扩建等公开的土地违法行为,造成了地方政府主导下的土地违法行为的屡禁不止。
(二)土地法律法规体系存在缺陷
我国已基本确立和完善了国有土地资源管理体制和制度,以及围绕土地管理体制和制度而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但就地方政府土地违法的各类案件来看,却没有专项的法律、法规作为依照,如现行的法律无法解决农业用地与宅基地财产权归属的相互转化问题。而对于政府主导下的非法占地,给予农民低标准土地补偿和拖欠征地补偿费现象也无法律规定。即便有所规定,法律法规执行性与操作性差也使得此类土地违法案件久治不绝。
(三)执法机关监督无力,监察人员力量薄弱
地方政府或地方政府主导下的土地违法案件往往与某些部门领导相牵连,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对于此类土地违法案件的查处慎之又慎,畏首畏尾,给执法监督检查工作设下了重重障碍。因此,执法机关在处理地方政府土地违法案件过程中,往往不能坚持原则,以罚代法,敷衍了事,批评了事,罚款了事,或者只处理事,不处理人,对土地违法主体产生不了震慑作用,致使这类特殊主体的土地违法行为愈演愈烈。再加之。土地执法监察人员有限,没有独立的办案权力,办案过程中又时常遇到政府领导插手干预,也助长了政府土地违法的不正之风。
(四)土地管理体制漏洞百出
现行的土地管理体制实行的是省以下垂直管理的土地管理体制。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隶属同级人民政府,市、县国土主管部门为当地政府的工作部门,人员编制由地方政府管理,土地管理部门领导班子的任免还需要征求地方的意见,实际工作中难免要受地方的制约。这种管理体制决定了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同级政府违法行为的无能为力、监督失
效。个别地方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实际上已成为政府违法行为的策划者甚者操作者。
(五)不顾法律和政策,政绩就是硬道理
一些地方政府本着错误的“政绩观”或口头同意或支持默许,或暗中运作指示违法批地行为。而用地者往往也得了关照口风紧闭,使违法批地难以取证。致使违法行为无从查处,支持违法的党政领导也得不到应有的惩罚。由于善于利用土地这个“资源”,不知有多少地方政府官员因此“荣升”,因此获得诸多殊荣。但是,因此而带来的耕地大量减少的问题,却放在了我们的面前,放在了后人的面前,放在了各种矛盾和问题的面前。更重要的,面对这么严峻的问题,地方政府官员似乎并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他们在继续着前任的做法、高举着前任的“旗帜”,继续用土地换发展,用土地求政绩。以至于继续顶风作案、顶风违法批地。
三、制止地方政府土地违法行为的对策
面对地方政府如此不顾全局、不顾长远、不顾人与自然的和谐、不顾中央的三令五申,任意的土地违法,我们应当通过以往土地违法行为的分析,真正、切实地加快制度建设的步伐,从源头上加以解决。
(一)规划法律法规,增强法律威慑力
我国近年来在土地立法上的成效还算显著,但现行的地方政府土地违法案件所能依据的法律、法规仍不完善,基本属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状态,而且效果也不明显。因此。我国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改革应从制定“专项规章”着手,建立一套独立、完善的特殊主体土地违法的依据和查处法规。使得各类政府及政府主导下的土地违法案件出现之后有法可依,以达到保证耕地安全,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目的。同时,应增设法律条款,赋予土地执法部门可操作制止权、查封权和强制拆除权,根据我国国情、土地执法的艰难性,应制定出一套简便易操作的土地行政执法新程序,提高执法效率。
(二)建立一个严格高效的土地监察委员会
我国现行的土地执法监察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监察不到位,监察力度弱的现象,使我国的地方监察机制形同虚设。因此,笔者建议,建立隶属于国土资源部的土地监察委员会,其派出机构可以分布于全国的各个地区,本着预防为主、预防和查处相结合的原则,加大对地方政府土地违法的巡查力度,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争取将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另外,由于土地执法监察人员有限,地方政府土地违法案件量大,往往多发生在农村和城乡结合地区。所以,我们必须充分调动农村基层组织和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在农村设立土地执法监督员,建立群防群治的土地执法体系,使农民真正参与到土地违法案件中去,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三)从根本上改革土地征用制度
地方政府滥用征地权利,导致耕地急剧减少和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通过改革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一方面,建立市场化的征地补偿机制。征购农民集体土地应按照公正、公开、平等的市场价格定价的原则进行。另一方面,要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农民失地,失去的不仅是土地本身,而且还失去了包括土地財产权、社会保障权和就业权在内的一系列权益。失去土地的农民在再就业问题上应当得到政府有效的扶持,并享有当地城市居民享有的所有失业、医疗、养老保险等同等待遇。
(四)增加对地方政府领导的考评问责制
首先,帮助各级地方政府领导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起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当今,我们已不再把单纯的追求经济增长作为实现人类发展的首要目标,取而代之是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平衡生存。因而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就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和资源保护的关系。其次,中央政府应采取切实的措施使地方政府领导仅从宏观调控、监督协调等方面扶植经济发展。不要直接参与、干预,或成为违法主体。最后,对于参与、支持土地违法的地方政府及领导要坚决地实施司法问责,或追究刑事责任,或查处相关问题,要做到“有责必问”,决不手软。
(五)利用司法手段介入地方政府土地违法行为
对于地方政府的土地违法行为,受侵害的主体大多都是农民,而农民往往又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笔者认为,应允许受到侵害的农民有权利向法院提起诉讼。而法院更应该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依法办案,决不偏袒。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在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如何使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相互协调,如何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持续发展,都是一个关乎我们国计民生的战略性的大问题。
土地违法行为调查报告 篇4
摘要:“以租代征”是一类新出现的隐蔽性很强的农村土地违法行为。“以租代征”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以租代征”的泛滥不仅导致统计失真、弱化宏观调控等,而且造成国土资产流失、扰乱土地秩序、损害农民权益、影响社会稳定。“以租代征”反映了我国农地征收执行过程中的一些不足和漏洞,本文通过分析这种现象的成因危害指出这些漏洞。
关键词:农村土地;以租代征;危害;执法
一、农村土地“以租代征”的基本情况
“以租代征”是这几年土地违法的一个主要表现形式,它的实质就是农村集体土地规避农用地转用审批,逃避土地计划调控,规避土地收益税费政策的调控,直接进入非农业建设用地的行为。“以租代征”行为不仅是严重违反土地法律法规的行为,也是违背土地管理、违背国家长远利益的一种行为。
07年国家土地督察北京局对华北五省区市的调查发现,“以租代征”主要有六种表现形式,一是用地单位或个人直接与村委会签订协议租赁土地,二是基层政府直接租赁农村集体土地,三是基层政府转租农村集体土地,四是基层政府作为土地租赁中介人促成租地行为,五是村自行出租自己的承包地,六是村委会租用农户的承包地搞非农建设。
按照《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只有兴办乡(镇)村企业和村民建设住宅,或者是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经依法批准可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或者使用依法征收的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未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除符合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因破产、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权依法发生转移之外,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对照法律规定,“以租代征”的几种形式共同的特征是,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规避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规避依法缴纳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规避依法进行征地补偿和安置,规避履行耕地占补平衡法定义务,擅自扩大建设用地规模,非法出让、转让、出租农村集体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严重违反了《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
“以租代征”造成的社会危害:
1、国家税费的流失
土地是“租”而非“征”,不用缴纳土地出让金,造成国家税收流失。这也是“以租代征”带来的最直接的损失,也是最显而易见的损失。
2、影响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
我国属于人均耕地比较少的国家,在不到世界10%的耕地上,承载着世界22%的人口。更为严峻的是,我国有限的耕地资源还在大量减少,现在,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有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而且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严重不足,通过开发补充耕地的潜力有限。我国的土地资源严重不足的现状,已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给后代留下发展的空间,必须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执行耕地保护政策。
3、损坏农民群众的利益
“以租代征”的用地多为农用地,很多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责任田,非法征用土地将使农民直接失去土地资源这一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致使农民生活水平下降,导致农民成为种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三无农民”。有些时候由于补偿费用太低或不到位,致使群众集体上访事件不断发生。这种“以租代征”的行为毕竟是一种违法行为,并没有国家法律的保障,一旦租地方单方面毁约,农民也是骑虎难下,只能任人宰割; 即便是租地补偿行为能够正常进行,也不能保证农民的利益得到有效的保障。
4、扰乱建设用地管理秩序
正常的建设用地必须严格执行用地计划,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属于征用范围的,必须进行征地补偿和落实征地听证制度。在具有审批权政府审批后,还必须按土地规划用途组织供地,符合招标或拍卖范围的,还需要履行组织招标挂牌等法律程序。以租代征的程序违背了土地征用的前提和程序,有的不符合规划,有的非征即用、非拍即用,非法过渡土地所有权类型。
二、“以租代征”形成的社会原因:
1、追求政绩工程
对于政府而言,“以租代征”的方式可以突破建设用地指标的限制,缓解当地经济发展的土地制约,能够使一个地区获得短期的经济效益,对于追求政绩的地方政府而言,吸引力也是巨大的。因而,地方政府长期对企事业单位的“以租代征”的做法采取一种默认和放纵的态度,不择手段追求经济增长率。大搞非法经济开发区或工业园区建设,并以招商引资为名引进项目,在国家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的情况下,铤而走险选择了以租代征的违法用地道路。到2004 年8月,全国清理出各类开发区(园区)6866个,规划面积23.86 万km。一些城市盲目铺摊子,搞形象工程,大量占用城郊良田,占用方式多为以租代征。这是一条危险的发展道路。
2、逃避国家税费
业主在利益的驱动下,“以租代征”逃避国家税费,达到省钱的目的。业创业之初,生产资金、建设资金本来就很紧张,办征地手续,需要交耕地开垦费、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占用税、管理费等一大笔国家税费,还有各部门、各种组卷材料的费用以及其它有名无名的费用。这笔费用不仅令资金不足的业主望而却步,更因企业前景难以预测而增加了投资风险,而租地使这些费用都可省下用于企业建设,赚了钱再考虑办理正式用地手续。
3、农民为长远生计只租不征
对于一些被租地的农民而言,“以租代征”可以使农民获得长期稳定的租金收入,更能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农民不用再因为年景的原因而担心收入问题,这对农民而言无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征地使农民永远失去了土地,即使一次性补偿价格不菲,也是眼前利益,而非长远生计。农民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生存的基本条件,所以一些村通过正式决议,除了国家公路、铁路、机关等公益事业用地可征外,不得采用以改变权属为特征的征地方式,只租不征,确保祖祖辈辈有地可用,有利可取。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相关法律法规缺乏学习,不能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有些地方农民形成一股盲从的愚民意识,“上边说的就照办”,不能分清是非,对村干部一味盲从,听任摆布。
三、“以租代征”反映出的农村征地过程中的问题
1、当前滥占耕地的主因不是计划内的建设用地扩张,而是“计划外”的违法建设失控 从国土资源部的权威资料中,可以发现两组相互矛盾的数字。一方面,1997-2004 年,22全国非农业建设年均占用耕地面积20.24 万hm,比1991-1996年年均29.33hm降低了31%。
22到2004年底,全国耕地总面积保持在12244.43万hm,基本农田稳定在10594.57hm,保障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维护了国家粮食安全。另一方面,仅2003年,全国就“发现”各类土地违法行为17.8万件,立案查处12.8万件;涉及土地面积102万亩(其中耕地49.5万亩),属当年新发生的有10.38万件,涉及土地面积53.55万亩(其中耕地26.7万亩)。如果将第二组数字换算成同口径单位,则可以得出:2003年当年“发现”的违法占用耕地的面积竟高达“十五”期间年均合法审批耕地总面积的1/6以上。但另据国土资源部对北京市及其他一些省份的遥感实测表明,近几年每年实际建设用地量都是计划批地量的3 倍多。仅据今年头5 个月国土资源部的统计,当年已立案土地执法案件25153起,涉及的土地面2积达12241.7hm,同比上升近20%。一方面是计划内批地的辉煌成绩,另一方面则是滥占耕地“面广量大、花样迭出”,已发现的案例仅为实际违法占用土地的“冰山一角”。值得深思的是无论抽查全国哪一个省、市、自治区,各类建设占用土地尤其是占用耕地,不仅能控制在上级批准下达的计划数之内,而且还稍有盈余。
2、提高“征地门槛”政策选择不当反而会助长“以租代征”的蔓延
正是由于地方政府推行“以租代征”的基本动机是“五个规避”,其手段是绕开与征地相依托的“计划内”土地审批。所以,如果采用新增建设用地取得成本为主的政策来抑制地方政府的土地扩张冲动,其直接的结果可能就是“计划外”的“以租代征”的土地“有病”,而让服从“计划内”管理的土地开发者“吃药”。诸如提高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安置费用;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取标准在现行基础上提高1 倍;将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标准在现行基础上提高2 倍;从地方收取的土地出让金中划出不少于30%比例的资金用于建立地方国有土地收益基金,又规定其原则上不得列入地方政府的当年预算开支,或将地方土地出让金划归上级政府等等政策选择,都将进一步驱使地方政府“五个规避”、推行“以租代征”的积极性。
从另一方面来看,已经走过50年历程的我国城市规划体系,尽管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亟待修改的残缺不齐《城市规划法》,但仍可依据其较为精细的规划管理图则和标准规范(与土地利用规划相比较而言)在城市规划区内对违法建筑的蔓延实施有效控制。值得探讨的是,在我国实施城市土地招标、拍卖制度和与之相联系的城市土地储备制度近10年来,已经取得抑制土地审批方面的腐败蔓延、为城市基础设施提供资金等方面的成绩,但也出现了促使城市政府扩大建设规模、提升房价、过分追求土地收益等方面的弊端。必须承认,这种扩张的动机尚不及GDP、外资、财政收入等增长带来的刺激,否则怎么会有如此多土地出让金收入微薄但扩张冲动强劲的二三线城市?事实上,只要严格规范城市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的支出范围,使其只能用于城市污水治理管道建设、廉租房和其他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就可以“化害为利”。此外,适当的土地出让金收益,可以促使地方政府对各种“计划外”违法占地现象采取主动制止的措施。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人地压力日益增大,为了确保我国人均1.4亩的耕地,守好18亿亩耕地的红线至关重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严格土地管理,严格掌控农用地征收和转用是关键的一步,要解决本文中提到的问题,还需要有关土地立法部门进行土地征用法律的改革,有关行政部门在执行过程中好好把关。
参考文献:
1.以租代征_此风不可长_访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司长潘明才.国土资源.2007年10月号 2.张福君田秋生.关于农村土地_以租代征_问题的调查.河北省国土资源厅执法总队.国土资源
3.仇保兴.我国耕地保护政策的悖论与对策初探.城市规划 2006 年 第30 卷 第9 期 4.张友连.农村土地征用中的问题与农民利益的保护.2008·12 经济论坛
5.石佑启,苗志江.我国农村土地_以租代征_问题探析.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土地违法行为调查报告 篇5
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行动工作报告根据监察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行动的通知》的精神,结合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我局按照统一部署、协调配合、及时处理、讲求实效的原则,对全区内的各类土地违法案件进行了全面调查核实和依法查处。通过扎实有效地开展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行动,查处了一批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案件,严肃惩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遏制土地违法违纪问题反弹势头,进一步巩固了土地市场治理整顿成果,增强了依法用地管地观念,为全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领导坚强,组织有力,分工配合默契
我局对本次专项行动高度重视,将其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土地管理基本国策,改善土地管理和土地执法环境,促进国家宏观调控措施落实,建设和谐xx的重要工作来抓。为加强对此次专项查处行动的领导,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以便配合查处行动,我局与区监察局联合成立了xx区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包括组长在内的全体成员均由两局局领导亲自担任。并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我局执法监察队队长来牵头负责小组的日常工作。此外,我们还与区监察局专门制定了《xx区开展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便确定方针,开展工作部署。此外,我局与区纪委(监察局)还经常召开专门联席会议,共同探讨分析研究案件的查处情况,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重拳出击,全面清理,大力开展查处工作,务求实效
根据有关文件的要求,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我局对该项工作狠抓落实、马上行动、重拳出击、全面清理,充分利用卫片资料和群众举报的线索积极开展动态巡查,努力搞好排查梳理和统计工作。
(一)仔细清理排查和梳理土地违法违规案件线索。我局对《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XX〕31号)、《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XX〕28号)实施以来的土地管理和利用情况进行了全面自查,在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当前进一步从严土地管理的紧急通知》(国土资电发〔XX〕17号)、《关于严明法纪坚决制止土地违法的紧急通知》(国土资电发〔XX〕22号)和《国土资源部办公厅、监察部办公厅关于联合开展对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以来的土地违法违规问题及处理情况检查的通知》(国土资厅发〔XX〕66号)规定对各类违法违规用地进行清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清理排查和梳理土地违法违规案件线索,并对各类线索统一登记,列出了查处统计报表。同时对XX年1月1日以来的新增建设用地逐宗登记造册,认真细致地填报了《XX年1月—XX年9月新增建设用地清理统计表》、《XX年1月—XX年9月新增建设用地清理汇总表》。经过仔细梳理、认真统计和分析研究,排查出我区XX年1月至XX年9月批准新增建设用地共 公顷,其中耕地 公顷,实际使用新增建设用地共 公顷,其中耕地 公顷;此外查出XX年1月至XX年9月违法用地 宗(其中未批先用 宗,其他违法用地 宗,均已立案查处),共占用建设用地 公顷,其中耕地 公顷(包括基本农田 公顷)。
(二)集中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依法依纪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我们根据职责和权限对梳理出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线索组织集中力量进行了调查处理,重点查处了非法批地、未批先用、批少用多和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方面的案件,尤其是那些同时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违反国家产业政策或侵犯农民合法权益的案件,我局坚持依法办案,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法。对违法违纪人员应予处分的,严格按规定向有关部门提出了纪律处分建议。
浅谈海船船员的违法行为 篇6
关键词:海船船员,违法行为,对策
海船作为一种海上货物和人员重要的运输工具, 在我国海上运输事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作为处于海上运输活动中心环节的海员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对海员的违法行为进行研究和分析, 对海事运输安全来说是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
1海船船员的概念和违法行为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 (以下简称《海商法》) 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 (以下简称《海安法》) 对海员的规定, 海员主要是指包括船长在内的一切人员。其主要对象有船长、驾驶员、轮机长、轮机员、电机员、报务员以及船上潜水人员等。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评估和发证规则》第三条规定:“在中国籍海船上任职的船长、高级船员和值班水手、值班机工应当持有与其所服务的船舶航区、种类、或主机类别和所担任的职务相符的有效适任证书。这些规定都明确对从事海上运输活动的特殊人员都要具备法律、法规、规章所规定的资格和条件, 否则是不能从事相关的工作的。而海船船员的违法行为从广义上说主要是指海船船员违反海事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为以及未履行海事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以为的作为和不作为。
船员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它是一种违反现行海事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管理规定的行为。如果是违法的程度很严重而构成犯罪的话, 那么就不仅仅是一种违法行为, 而是一种犯罪行为了;②它的主体是海船船员, 而不是其他主体。如果是海船上旅客或者其他非海船船员违反有关规定就不一定构成船员违法行为了;③它一般是由于船员过错造成的。而过错是指一种主观上的心理状态, 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而船员违法行为必须包括这种心理状态, 否则如果是主观上无意识, 那么就不能认为行为违法;④这种违法行为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可对船舶、人身安全、海洋环境等造成一定的威胁或者直接造成了可以观察到的损害, 还包括对海事管理秩序的破坏等。
2船员违法行为的种类
根据有关海事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规定, 可以把船员违法行为分为违反海上船员管理秩序的实体性违法行为和程序性违法行为两大类。违反海上船员管理秩序的实体性违法行为主要是指船员本人违反有关操作规程实施的实体性危害行为, 表现为船员在职业行为中实体性行为;而违反海上管理秩序的程序性违法行为主要是指违反有关海事程序法的规定, 违法从事海员有关的工作, 或是超越海员职业行为的一种违法行为。
2.1 违反海上船员管理秩序的实体性违法行为
主要表现在违反船舶安全和营运管理秩序、船舶、海上设施检验管理秩序等, 例如, 违反《海安法》第六条的规定, 在船舶上没有按照标准定额配备足以保证船舶安全的合格船员就从事海上运输活动的, 就属于典型的实体性违法行为。还有, 船舶、设施上的船员不遵守有关海上交通安全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影响船舶、设施的航行、停泊和作业安全的, 都是属于违反实体性违法行为。一般会给海上交通安全造成实质上的损害或者威胁, 因此对这类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也相较于程序性违法行为要重一些。
2.2 违反海上管理秩序的程序性违法行为
主要包括船员未持有船员职务证书在船上任职或者违法持用伪造、变造、超过有效期限, 或者通过买卖、租赁等其他非法方式获得的船员职务证书、海员出境入境证件等行为。还有一些海员参加适任证书考试、评估考试违反考试规则而取得各种证书的行为等。这种性质的违法行为, 并没有直接给海上交通安全造成损害或者威胁, 只是一种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通过及时的纠正和处理是能够避免实质危害产生的, 因此对这类违法行为的处罚也相对较轻。
3船员违法行为的成因分析
3.1 海事法律法规层次较低、体系不完善
目前对海船海员行为进行规范的法律目前只有《海商法》和《海安法》等少数法律, 而且也仅仅是在船员资格等方面做出了很粗略的规定。整个海事法规体系对加强船员管理、规范船员行为缺乏明确有效的约束机制。另外一方面, 有些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法律层次较低, 对海船船员的违法行为和违法责任的追究力度不够, 缺乏细化、明确的配套追责机制, 从而造成了对一些船员违法行为不能进行有效追究的不良现象。
3.2 海事管理机制落后, 缺乏必要监控手段
例如, 对于船员违反海上管理秩序的程序性规定的一类违法行为, 问题主要是出在对船舶进行签证和安全检查过程中。而一些海事管理机关在内进行船员签证中, 通常只是检查船员证书是否满足配员的要求, 而很少对船员的真实身份进行认真核实。另外, 海事管理机构对船员的职务行为缺乏必要的监督手段和监督机制, 对船员个人的任职、资历、持证、接受培训等信息管理不够系统规范, 这也为一些船员为了短期利益进行违法行为提供了可能性。
3.3 船员法律意识淡薄, 总体素质不高
由于海上运输活动对船员专业技术方面的要求比较高, 因此船员的知识背景一般以理工类和航海类的专业为主, 因此很缺乏法律、法规方面知识储备, 而且在后期培训的过程中一些单位也只重视专业技术、轻法律、法规培训的现象, 致使一些海员法律意识淡薄, 守法意识较差。而且实践中, 往往存在着重业务素质, 轻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的不良倾向, 这也是造成海员违法行为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3.4 追责力度不够, 监督不到位
据现有的一些资料显示, 海上海事行政管理机关对于一些船舶的海事违法行为只是对船舶进行处罚了事, 并没有对直接责任人进行处罚, 尤其是在很多案件中按规定要求对船长进行处罚的执法机关却没有严格执行, 同时对船员做出的处罚也往往偏轻。另外, 监督机制的缺位导致对船员违法行为进行事前防控的可能性降低。可以说船员违法行为的出现, 除了船员在主观意识方面的原因之外, 较低的违法成本也是造成船员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的一个重要原因。
4减少船员违法行为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4.1 完善海事立法, 加快海事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要加强对海员船员违法行为的管理离不开海事管理法律体系的构建。要尽快出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员法》为基础, 以《海商法》以及《海安法》为依托, 以及相关配套具体执行规章和管理规范的整个海事法律体系。依法治国的基本前提是有法可依, 因此完善有关海事立法, 加快海事法律、法规建设对减少海事违法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2 提高船员管理水平, 增强海事执法监督力度
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帮助船员牢固树立知法、懂法、守法的法律观念。在管理活动中要搞好船员行业准入、培训以及考核工作, 严格船员考试发证程序, 不断加大现场监督检查的力度。于此同时, 还要加强对船员的跟踪管理, 完善船员个人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及时更新船员的任职、持证、签证等相关信息, 采取动态管理技术加强对船员的管理。
4.3 加强船员的教育和培训, 提高船员法律意识
在对船员的教育培训活动中要避免过去重技术培训、轻思想教育和培训走过场现象的发生。船员的素质与船员的后续培训和教育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有些船员高等教育院校为取得船员考试通过率, 只采用船员统考所用的教材作为日常教学教材, 不利于船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 在培训过程中更应该增强船员遵纪守法的观念, 让其在实际的海事活动中时刻做到“知法、懂法、用法”, 这样才能更好地避免违法行为的出现。同时要加强船员队伍建设, 提高船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4.4 加大执法力度, 增强执法效果
在对海船船员的管理监督中, 要加大现场执法力度, 对船舶进行监督检查时, 要加强对船员安全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检查, 对船舶违法行为进行处罚时, 要严格执法, 重视对责任船员的处罚, 并加大处罚的力度, 增强执法效果。另外, 对于那些无证、假证或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船员证书的船员要坚决予以查处, 并采取“禁业制度”, 对于这方面有不良记录的人员要严格限制其进入海员队伍。
参考文献
[1]郭庆祝, 耿希军, 刘安亮.关于船员管理工作的若干问题探讨[J].港口经济, 2009, (2) .
[2]梁华.浅谈海船船员违法行为[J].交通建设与管理, 2007, (6) .
[3]柯响林, 徐振中.浅谈我国海员管理[J].中国水运 (学术版) , 2006, (7) .
【土地违法行为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土地违法05-11
招拍挂要打假——土地违法现象透视07-21
状态违法行为05-20
交通违法行为08-04
行政违法行为10-24
消防违法行为11-01
违法行为轻微与违法行为性质轻微不是同一概念-关于免于行政处罚10-06
合同违法行为特点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