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违法行为交通安全(精选7篇)
道路违法行为交通安全 篇1
交通违法行为处理方式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法律、技术、财务等方面的支持配套问题。要对目前交通违法行为处理方式中的问题加以改进, 更重要的是亟需改变交通民警执法理念、提升执法水平和加强执法规范问题。
一、交通违法行为处理方式中存在的一般问题
1、交通民警综合执法能力与实际不相适应的问题
一线交通民警因执法理论功底的相对薄弱、法律法规掌握不熟不全和长期执法方法的简单化, 会造成当场开具简易处罚决定书发生错误的概率大大增多, 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案件势必会同比上升。因此, 加强执法民警的业务培训、提升执法民警整体业务水平是实施交通违法行为处理方式改革的一个必要条件。
2、罚款收据出具问题
《道路交通安全法》一百零八条第三款规定:“罚款应当开具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不出具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的, 当事人有权拒绝缴纳罚款。”交通违法行为处理方式改革中, 对此, 我们认为是否出具罚款收据是银行方面的问题, 但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提醒银行在缴纳罚款的提示程序上予以明确告知:需领取罚款收据的, 请至某某地方领取。
3、监控记录违法行为缴纳罚款问题
对电子监控记录的静态、动态交通违法行为, 由于在缴纳罚款的方式上, 为当事人提供了电子银行支付渠道, 裁决书无法按规定事先填写和及时送达、签收, 在程序上有违《行政处罚法》及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我们认为, 对电子监控记录的静态、动态交通违法行为直接向银行缴纳罚款, 在技术上难以符合法律的形式要求, 也不可能改变法律、法规的规定, 但违法行为处理方式的改革确实有利于提高公安交通管理行政效率和廉政建设, 体现执法公正, 大大方便群众, 这是将来交通违法行为处理的一个必然方向, 彻底实现直接到银行缴纳罚款制度也是一个必由之路。为此, 对于当前电子监控记录的静态、动态交通违法行为, 当事人无异议的, 可直接向银行缴纳罚款, 如需行政处罚决定书的, 可到指定的违法行为处理点领取;对有异议的, 按一般程序处理, 此举目的是尊重当事人的选择权, 也避免和减少行政争议。
4、违法行为处理记分问题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对在一个记分周期内记分达到12分的, 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其机动车驾驶证。该规定是对执法机关应当履行行政执法行为的法律规定。同时《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又规定:机动车驾驶人记分达到12分的, 不得驾驶机动车, 这是对驾驶人的一种限制性的法律规定。上述两个规定, 并没有取消或者剥夺驾驶人依法履行其缴纳罚款的义务, 也没有赋予银行有拒绝代收罚款的权力。因此, 不管驾驶人累积记分是否超过12分, 都不影响驾驶人通过银行缴纳罚款。相反, 作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积极贯彻《道路交通安全法》, 不仅需加强科技投入, 即时对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的驾驶人员记分情况进行查询, 依法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 而且还应积极提供驾驶人员有关累积记分查询方式供驾驶人员查询。
二、改革交通违法行为处理方式的理性思考
城市交通的发展给交通违法行为处理方式提出了新的任务与要求, 改革交通违法行为处理方式尤显十分必要且势在必行。为此, 我们针对目前交通违法行为处理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认清客观形势, 抓住关键环节, 进行交通违法行为处理方式改革。经过尝试, 改革交通违法行为处理方式后产生以下积极的效果。
1、极大地方便了驾驶人缴纳罚款
原规定驾驶人员因交通违法被抄告后, 必须在20小时以后才可以到指定的交通违法行为受理点接受处理并向银行代受点缴纳罚款, 而多数交警支 (大) 队只有1个违法行为受理点, 导致违法行为人重复往返, 给违法行为人员带来极大的不便, 现对个人处二百元以下罚款的交通违法行为, 交通民警当场作出处罚决定, 违法行为人员可直接向银行缴纳罚款, 极大地方便了驾驶人员。
2、有效地减少不必要的交通流量
改革交通违法行为处理方式, 使绝大部分交通违法人员可直接通过多种方式向银行缴纳罚款, 而不必到受理点接受处理, 此举将有效地减少不必要的交通流量, 对减少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也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3、压缩内部警力、充实一线管理
由于交警总队与银行信息交换的滞后等原因, 各交警支 (大) 队在纠处交通违法行为时, 一般采取当场开具交通违法行为处理通知书, 通知当事人到指定的受理点上接受处理。改革后的交通违法行为处理方式, 使违法行为人可直接通过多种方式向银行缴纳罚款, 各交警支 (大) 队交通违法审理窗口民警受理量将大幅度减少。因此, 压缩内部警力、充实一线交通管理成为可能。
4、进一步规范一线民警的执法行为
改革后的交通违法行为处理方式, 对一线交通民警正确认定交通违法行为水平、准确规范开具法律文书的水平、熟练运用交通法律法规的程度和理解掌握处罚适用法则的程度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 处理方式的改革将会极大地推动一线交通民警执法行为的规范, 保障交通违法处理的公正性, 杜绝个别民警执法的随意性;同时, 也会大大提高一线交通民警执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道路违法行为交通安全 篇2
开展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行动工作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市政府重点工作的部署要求,根据《**区卫生计生系统道路交通违法行动整治行动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我中心实际情况,特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保障职工、病人和家属出行和中心周边安全为总体目标,按照“党政领导、一岗双责”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切实把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行动纳入当前重要议事日程来抓。积极开展“自觉守法、文明出行”主题教育,切实提高职工病人和家属的文明交通素质,努力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构建和谐医院。
二、工作目标
通过参与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行动,以及持续开展常态长效治理,明显改善中心周边道路交通秩序,明显增强职工、病人及家属交通安全意识,明显减少职工、病人及家属的交通违法行为。
三、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落实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行动,健全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中心成立交通违法大整治行动工作小组。
分管领导: 联络员:
四、重点整治范围
中心门口及周边道路、门急诊区、行政办公区。
五、工作步骤和措施
专项整治工作采取自查与依法整治相结合的工作方法,按照组织部署、治理整改、督查验收三个步骤进行。
(一)组织部署阶段(即日起至4月30日)
中心将深入排查内部及周边道路交通存在的问题,制定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行动工作实施方案,部署中心及周边道路专项整治工作。
(二)主题宣传阶段(5月4日-13日)
中心将于5月4日-13日期间通过张贴交通安全公益广告、制定遵守交通法规公约、张贴宣传海报、图片展览等多种形式,对广大干部职工、病人及家属进行教育宣传活动。
(三)治理整治阶段(5月1日至5月31日)
5月1日-31日,中心将进行自查自改和集中整治,制定对本单位人员和车辆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管理制度,具体工作是:安排专人在医院门口指挥车辆停入正确的停车位;车辆拥挤时进行疏导;对妨碍交通的车辆进行劝离;由当天行政值日人员和一名职工组成“平安马甲”志愿者队伍,配合**镇市容办和交警加强对中心周边交通秩序的整治。
(四)督查巡查阶段(6月1日至6月30日)
中心交通违法大整治行动工作小组将对中心内部和周边道路进行持续不定期的巡查,确保中心周边道路交通井然有序。
**医院
道路违法行为交通安全 篇3
关键词:食品药品安全 过错推定 实害结果
近年来,我国食品药品安全事故频发,苏丹红鸭蛋、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爆炸西瓜、地沟油、毒胶囊、染色馒头、假牛肉(用牛肉膏让猪肉变牛肉)、毒豆芽、毒生姜、问题疫苗、刺五加注射液等事件不断触痛国人敏感的神经,针对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愈演愈烈这一严峻形势,国家将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摆在了及其重要的地位。
一、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取得的成效
(一)法律保障愈加完备。《刑法修正案(八)》的颁布使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有了明确性的法条可依,更为严密的体现罪行法定原则。例如《刑法修正案(八)》第一百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将生产、销售假药罪由危险犯转换成了行为犯,只要实施了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即构罪,降低了入罪门槛;《刑法修正案(八)》在四百零八条后增设了食品监管渎职罪,作为第四百零八条之一"负有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导致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监管体制愈加顺畅。为了解决目前我国食品药品安全"九龙治水"的问题,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中提出将食品安全办的职责、食品药品监管局的职责、质检总局的生产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工商总局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整合,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要职责是,对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和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等。将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相应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队伍和检验检测机构划转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保留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具体工作由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承担。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加挂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牌子。同时,不再保留食品药品监管局和单设的食品安全办。通过整合有关部门的监管职能,理清职责,完善责任体系,消除监管缝隙,提高监管效率,形成监管合理,实现食品药品安全管理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的全程监控。
(三)打击力度愈加加大。2012年1至8月,浙江法院共审结危害食品、药品安全一审刑事案件97件,判处163人;公安机关破获食品药品犯罪案件190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527名。公、检、法部门加大对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的打击力度,各部门加强沟通联系,针对食品药品安全案件的特殊性,形成统一的证据标准,明确和细化了打击重点、有毒有害物质的界定、罪名的适用、共犯的认定、犯罪情节的把握和刑罚的适用等问题,共同提高办案质量。
二、打击食品药品安全犯罪面临的困境
国家对食品药品安全犯罪重拳出击,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向好的方向发展,但不可忽视的是检察机关在办理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仍存在着一定困境。
(一)主观过错构成要件困境。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规定"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假药、劣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第二款规定"医疗机构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劣药而使用或者销售,符合本解释第三条规定标准的,以销售劣药罪追究刑事责任"等条文中以主观过错为构成要件,处罚建立在行为人主观具有过错的基础上。但在司法实践中,由于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的特殊性,一些销售主体为个体工商户,对于相关的医药知识并不具备,加上假药的包装上所印的为健字号,犯罪嫌疑人认为是保健品而不是药品,以不知情、没过错为辩解理由。并且证明犯罪嫌疑人主观过错的直接证据难以搜集或者不能全面、客观的反映,而相关的间接证据在证明犯罪嫌疑人主观过错时,不能达到一致性并排除一切其它可能的存在综合推断出唯一的结论,使得检察机关办理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困境。
(二)实害结果困境。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条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规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等条文中以实害结果为重点,规定入罪门槛和刑罚幅度。但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的特殊性使检察机关陷入困境,食品药品生产者制假主要有两个关键环节,一个是原料,另一个是工艺,在检察机关办理的一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使用死猪肉為添加剂制作火腿肠,该火腿肠经过高温工艺处理后,检测结果是符合食用标准的,食用这种火腿肠是否会有隐性的、长期潜伏的严重结果无法得出确定的结论,最后这起案件以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行政处罚而结束。司法实践中,因个体差异、耐受性不同,有毒有害食品、伪劣药品对人体生命健康的危害后果可能不会立刻显现,更无法确定是否存在隐性的、长期的危害后果;即使是短期内显现出来了,有时也很难确定危害后果是食品药品还是疾病或其他原因造成的,以实害结果为入罪标准,减弱了对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的打击力度。
三、如何应对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的困境
(一)引入过错推定责任。凡是食品药品生产者和销售者,只要出现食品药品安全事故,首先推定其有过错,检察机关不必搜集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意图的证据,无需证明犯罪嫌疑人对所生产、销售的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但可以允许犯罪嫌疑人证明自己没有明知和过失,以"无过错"和"客观不能"为理由提出辩解。由于举证责任转移到了犯罪嫌疑人,检察机关无需证明其主观意图,也就相应地提高了对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的打击力度。作为食品药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对生产、销售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其履行了应尽的义务,就应当拥有证明其无罪的证据。这样能促进食品药品生产者、销售者在经营活动中时刻履行最高标准的主义义务,以有效的措施避免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扩大行为犯的适用范围。食品药品安全的保护不能只是对静止的当前时间段加以保护,还应该考虑长期的、隐性的动态保护。将一些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适时纳入行为犯的范畴,即有相应的行为即构成犯罪,将对食品药品安全的保护提前,降低入罪门槛,并设置相应的刑罚幅度,以符合罪刑相适应的原则,这样能加强对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的打击力度,有利于保护食品药品安全。但需要注意的是,扩大行为犯的覆盖范围并不意味着可以毫无限制,动辄就使用刑法,这样无异于将刑法的边界无限扩大,导致刑罚的过度扩张甚至滥用。因此在扩大行为犯的适用范围的同时,仍然要坚持刑法的谦抑性,在传统刑法的框架之下做适当的变通,从而有效的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任重而道远,公、检、法要在刑法的框架内相互配合,依法快立、快诉、快结,严惩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形成严密的刑事法网,最终实现对食品药品安全的有效保护。
道路违法行为交通安全 篇4
一、行人违法心理分析
综合来看, 这些违反交通法的行人, 一般是出于以下4种心理状态。
1. 漠视心理
大多数人都知道盗窃、杀人、纵火是犯法的事情, 一旦为之需要付出法律的代价;然而, 对触犯交通法规的行为却熟视无睹。认为偶尔闯一下红灯、横穿一下马路, 或者占用一下机动车道等行为都算不得违法。自认为这种违章行为只要不出什么事儿就无伤大雅, 自然也就没有遵守交通法规的必要了。这种交通行为人对交通法规往往抱以一种轻视、藐视的心态, 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长期以来养成的交通陋习已“根深蒂固”, 因此, 《道路交通安全法》在他们眼中形同虚设。殊不知, 作为一名交通参与者这种小陋习往往会带来更多的交通事故, 为交通安全带来潜在的危险。
2. 从众心理
在路口管理很容易发现这种现象:一名行为人闯了红灯, 接二连三就会有更多的人闯红灯。这种“羊群效应”, 在心理学上也可称之为“从众心理”。这些违法行为人有的是因为对交通法规不甚了解, 看见别人这样做也跟着学了, 这种群体以小学生、老年人以及文化层次比较低的外来务工者居多;也有的人是明知故犯, 看见他人违法, 没有受到处罚, 在“法不责众”的心理下随大流, 把违章行为的实施与否建立在会不会被民警处罚的基础上, 而不考虑自己的举动会不会给自身、他人造成危险?此种群体一般以中老年人居多。
3. 侥幸心理
在违法行为人和骑车人中间存在侥幸心理的大有人在。他们对交通法规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存在很多曲解, 误认为现在交通事故中为保护弱势群体制定的第三者责任强制险, 为他们的违章行为提供了伤害保障, 甚至在他们之间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四个轮子的怕两个轮子的, 两个轮子的怕两条腿的!”机动车看见行人自然会“退避三尺”, 于是乎, 路口上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错穿插, 行人强行穿越红灯, 险象环生。路口如虎口, 等到违章行为酿成苦果时, 悔时已晚。
4. 贪图方便心理
从行为学角度讲, 人都有惰性, 而贪图方便心理就是由惰性产生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在目前交通管理中, 因贪图便利而引发的交通违法行为不在少数。如非机动车借机动车道行驶, 行人翻越中心隔离护栏, 非机动车逆向行驶等。此种心理因一时贪图方便, 而忽视其他交通行为者, 无视交通法规的存在, 更无视自身与他人的生命权, 往往因小失大, 到时追悔莫及。
二、防范和遏制行人违法行为的对策
1. 疏——把交通从“前堵”改为“先疏”
要把交通从“前堵”改为“先疏”, 加强公共交通设施建设, 为行人通行提供设施便利。一是要改善辖区的道路交通通行条件。配合城市建设, 通过对路政设施 (人行道、隔离护栏、横道线、行人二次过街设施、人行交通信号、人行交通标志等设施内容) 的协调规划, 把车流量大、路幅较窄的道路及时拓宽, 大大提高畅通率。同时, 合理规划绿化带, 在美观环保的基础上, 注意路幅和绿化带的合理配置比例;改善道路路面状况, 及时养护坍塌的路基, 减少路面通行障碍等, 可以缓解道路拥堵程度, 降低事故发生率。二是要考虑交通设施的人性化, 凸显人性关怀。在创建和谐社会主旋律的倡导下, 路口要多为那些弱势群体考虑, 为和谐社会多添一份温情。曾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普通人过一条路幅为6~10米的马路所需时间只要7~9秒时间, 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障人士则需要20~30秒, 甚至更多的时间。那么, 一旦他们在绿灯信号时间内未能通过马路, 面临他们的将是车辆川流不息的窘境。诚然, 上海的确是建设了很多人行天桥、地下通道这样的过街设施, 但又有谁知道这些行动不便者需花多少力气来完成这些攀登爬坡动作。因此, 在路幅较宽的马路上预留安全岛, 或者设置绿灯时间延长装置, 可以为这些行动不便者提供更充裕的时间、更广阔的空间, 从而也大大降低安全隐患。
2. 导——制定有效的管理对策
交通违法有其特殊性, 管理方法的确不像对待其他违法犯罪人那样一味地严惩不贷。对违章人更多的是要“引导”, 纠正他们错误的观念和行为。要真正发挥“导”的作用, 可以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 强势管理, 声势取效。针对违法人对交通法的忽视, 交通民警要坚持做到发现一起、纠正一起、教育处罚一起。可以运用短促的哨音, 简捷规范的手势进行制止。一旦行为人我行我素、强行违法, 就必须用亲切但不失威严的法言法语告知其违法行为处罚依据和理由, 并在众目睽睽之下指正其行为的危害性。这种强势管理的方法, 可以让他在接受处罚的同时, 更起到震慑作用, 帮助其铭记其事, 以后不敢轻率违法。久而久之, 助其改正交通行为的陋习, 养成良好的出行习惯。其次, 疏堵结合, 以堵为主。针对交通违法行为, 交通行政管理者必须要把违章行为制止在源头, 决不能对一个违章行为纵容姑息。如在对待行人乱穿红灯的管理上, 交通民警可以通过协管员的配合及“逆向”流动法及时制止穿越红灯的第一人, 有必要时可以对此名带头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人进行处罚。这样既起到了震慑作用, 让其他抱有从众心理的违法者“望而却步”, 又起到一次极佳的交通安全宣传效应。堵住一个违章, 可以让更多的违章行为在源头上遏制, 何乐而不为?此外, 管教并举, 张弛相济。交警在纠处违章时应该做到“三个到位”, 即“管理声势到位、礼貌纠处到位、宣传教育到位”。不能一味指责行为人的过错, 通过把握行为人的心理, 注意运用张弛相济的方法;同时也要“应人施教”, 不同人员有其本身素质的差异性, 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管教并举”, “警告”和“处罚”双管齐下, 有时一句善意的提醒, 比起一味地指责和处罚更显效果。
3. 宣——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工作
树立市民交通法制观念和增强交通意识十分重要。为了城市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确保行人的交通安全, 要针对社会各个层面人群进行交通安全宣传。第一, 交通文明要“从娃娃抓起”, 教育部门要把“交通文明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纳入日常教学计划, 开展交通安全教育课。特别是在学校, 青少年这个群体是现在、未来的交通行为人, 让他们从小接受交通安全教育, 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是我们在交通安全管理攻坚战中取得显著效果的一个决定性战役。第二, 要把机关、企事业单位当作宣传交通法规的阵地。结合“交通志愿者”活动, 让“遵守交通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这一理念深入人心。不仅使交通管理的队伍更加壮大、更有力量, 同时也让更多的人成为一个自觉守法的交通行为人。第三, 大力开展交通文明创建工作。创建交通文明示范标准岗, 以点带面, 通过对个别典型路口的强效管理, 让普通老百姓的交通守法概念深入人心, 从而让行人出行的交通守法率大大提高。第四, 积极争取新闻媒体的支持, 全方位开展交通文明宣传工作。要尊重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公安交警部门应广泛运用电视媒体报道典型交通事故案例, 定期公布辖区道路安全形势, 时时提醒市民出行安全。此外, 在网络、电视报道、路口滚动屏幕等媒介上设立曝光台, 也是值得探索尝试的新方法, 让“安全行路始于足下的”交通安全理念更深入人心。
道路违法行为交通安全 篇5
两张照片前后间隔距离不足1米,时间差没超过0.1S,所以无法精确计算出我当时车辆所行驶的时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五章 行政处罚的决定
第三十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必须查明事实;违法事实不清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
道路违法行为交通安全 篇6
针对上海市部分餐饮单位违法行为屡禁不止、屡次违法的情况,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了《办法》。《办法》规定,对于累计记分达到一定分值的餐饮单位负责人和管理人员,采取限期培训考核的措施;违法行为依法可吊销许可证、责令停业。累计记分作为行政处罚的裁量因素,以加强对违法餐饮单位的强制培训和行政处罚,强化餐饮单位的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督促其始终牢牢紧绷食品安全这根弦。
什么是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记分?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餐饮单位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在给予行政处罚的同时,按本《办法》的规定进行记分。年度(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内累计记分满一定分值的,将采取强制培训、从重处罚等措施。
违法行为记分不替代依法实施的行政处罚和其他监督管理措施。存在涉嫌犯罪的行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移送公安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上海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从2015年1月1日起实施。这意味着今后在上海从事餐饮行业也和开车上路一样,如果有违法违规情况将被计分,一年内累计12分,要进学习班“回炉”。
23 食品与生活 2014-12
哪些行为将被记分?
《办法》规定实施记分的行政处罚事项共49项。每一项违法行为的记分分值将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和后果分为18分、12分、6分、3分、2分、1分六种。其中:
1.记18分的情形:造成集体性食物中毒事故;
2.记12分的情形:造成散发性食物中毒事故,生产经营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生产经营政府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等13项违法行为;
3.记6分的情形:擅自改变《餐饮服务许可证》经营范围或者许可证超过有效期限,超过标准规定的品种、使用范围或用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餐、饮具不符合卫生要求等13项违法行为;
4.记3分的情形:食品中添加药品,进货时未查验许可证和相关证明文件,使用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使用无标签的食品添加剂等9项违法行为;
5.记2分的情形:使用标签或者说明书不符合规定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未建立并遵守食品进货记录制度,生产经营环境、场所不符合卫生要求,设备设施维护、清洁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等9项违法行为;
6.记1分的情形:使用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标签或者说明书模糊不清或标识不全,违反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规定(每查实1人记1分)等4项违法行为。
对于年度内累计记分未达到12分,或者已经履行行政处罚且相关人员已经按规定参加培训并通过考核,或者年度内消除记分后再次记分未达到12分的,年度届满时予以消除累计记分。
累计记分满一定分值的如何强制培训?
餐饮单位年度内累计记分达到12分的,其负责人、厨师长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参加食品安全培训,并在30个工作日内通过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组织的免费考核。
未按规定参加培训并通过考核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向社会公布相关餐饮单位的累计记分和相关人员的培训考核情况,并不予延续《餐饮服务许可证》。
累计记分满一定分值的如何从重处罚?
年度内累计记分已达到或者超过12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责令停业的,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责令停业。
年度内累计记分达到或者超过18分,或者第二次达到或者超过12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吊销许可证的,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吊销许可证。
年度内累计记分已达到或者超过12分,法律、法规未规定可以责令停业或者吊销许可证,但可以实施罚款的,应当从重实施罚款处罚。
对记分如有异议如何处理?
餐饮单位对违法行为记分有异议的,可在记分之日起30日内申请复核,实施记分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复核。经复核需更正记分的,应及时更正。
知识链接
巧识织纹螺
预防食物中毒
近期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发现,仍有织纹螺在市场销售,且抽样检出含有高含量河豚毒素。
织纹螺俗称“海丝螺”、“海蛳螺”、“麦螺”或“白螺”等,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织纹螺尾部较尖、细长,长约1厘米,宽约0.5厘米,约指甲盖大小。食用含有河豚毒素的织纹螺易导致中毒,引起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症状,严重者可致死亡,中毒潜伏期一般在10分钟~3小时。河豚毒素对热稳定,煮沸、盐腌、日晒等均不能将其破坏,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原卫生部2012年公告(2012年第13号)明确要求,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
饮食安全 健康生活
本栏目由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HFDA)主办
font-?#X,i g ?a ?q? p>
本栏目由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HFDA)主办
oe#?,m o ?a ?q? t-family:"ST Song";color:#221E1F;mso-font-kerning:0pt'>。第二天清晨央老伴去买只好点的鸡来,老伴鼻子里“哼”了一声:“现在没活鸡卖的。”我说:“没活鸡就退一步,买一只冷鲜鸡好?”心想,顺便试一试冷鲜鸡味道到底如何。我们也要为政府推广冷鲜鸡做一点贡献嘛!
等到冷鲜鸡买回家,老太没啥意见了。冷鲜鸡特别清爽,自来水龙头下冲一冲就可以斩块了。
冷鲜鸡其实蛮好,一是卫生,条形码还可溯源;二是早过了“僵硬期”,已经排酸了,蛋白质开始分解,肯定比较鲜。平心而论,哪怕热气肉,菜场里难道有 “活杀猪”卖吗?40年前我在安徽农村教书,天天清晨被猪的声嘶力竭叫醒,那倒真是“活杀”的。不过,放血、褪毛、开膛、去下水……等到在肉案前上了肉钩,已经过了五六个小时,大家排队去买,还是当场“活杀”的吗?等我上好两节课拎篮子上街,哪有“活杀猪肉”吃?
美美地睡好午觉,起来准备晚餐。锅烧热,不忙放油,而是将满瓶的鸡油放入,葱姜炝锅,随后放入鸡块,再下几片云腿,煸透后放入吃剩的鸡和水发鸡,加一点鸡汤连熬汤的鸡块(1/4只鸡用来熬一点鸡汤),再倒入清水,淹没鸡和其他配料,大火烧开后小火焖将近1个小时,香味大逸,厨房全在鸡香、肉香、鸡香的氤氲中。此时大火收汁即成。
家人回家闻到了香味。儿子倒了杯葡萄酒,孙女洗了筷子要尝味,媳妇不慌不忙搛了一块鸡肉。老伴也尝了一筷,“唔”了一声:“冷鲜鸡蛮好。”我呢,马上发一条短信给朋友,包括烧鸡的全过程。不到1分钟,回复来了:“下次托云南朋友多买几瓶,我也来做做看。”
冷鲜鸡真的蛮好,当然还有油鸡和干鸡,还有云腿。感谢上苍——赐我以美食,赐我以快乐!
道路交通行为失序与从众心理 篇7
一、道路交通行为失序与表现
(一) 道路交通失序行为的定义
道路交通失序行为是指道路交通行为主体的行动与现存的道路交通法规相违背,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引起道路交通秩序的破坏和干扰的行为。
(二) 道路交通失序行为的现象概括
公安部道路交通管理局曾向全国部署开展“告别不文明道路交通行为”活动, 对各类道路交通参与者需要告别的不文明道路交通行为作出了具体规定, 第一, 机动车辆驾驶员八不:不闯红灯, 不违章掉头, 不闯单行线、禁行线, 不酒后驾车, 不违章超车, 不超速行驶, 不违章超载, 不乱停乱放车辆。非机动车驾驶人四不:不闯红灯, 不越线停车, 不抢行猛拐, 不违章占用机动车道。做到二不:不乱穿马路, 不翻越道路交通隔离设施。由此可见政府管理部门道路交通失序行为概括出有14条:机动车驾驶员闯红灯, 违章掉头, 闯单行线、禁行线, 酒后驾车, 违章超车, 超速行驶, 违章超载, 乱停乱放车辆, 非机动车驾驶人闯红灯, 越线停车, 抢行猛拐, 违章占用机动车道以及行人乱穿马路, 翻越道路交通隔离设施。
1) 由机动车驾驶员主导的道路交通失序行为。在汽车数量每天都被刷新的当下, 开霸王车、斗气车、不达标车甚至醉酒驾车者不乏其人;强行超车、急变道不打转向灯、开车打电话、急停车等现象也是屡见不鲜。而这些由机动车驾驶员主导的道路交通失序行为在城市道路交通过程中因干扰固有秩序而平添几分道路交通压力, 使拥堵加剧。2) 由行人及非机动车驾驶员主导的道路交通失序行为。由行人及非机动车驾驶员主导的道路交通失序行为主要包括逆向骑车、过马路不走过街天桥和人行横道、跨越道路隔离设施、非机动车占用机动车道行驶、过马路时打手机等, 其中攒够一拨人集体闯红灯的“中国式过马路”成为近年饱受诟病的陋习。
二、道路交通失序行为主体从众心理分析
影响城市道路交通失序行为有着复杂的原因:既有主观原因, 也有客观原因;既有心理原因, 也有社会原因;既有制度性因素, 也有非制度性因素的影响。影响道路交通失序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概括起来包括天然的趋利避害本能心理和从众心理两个方面。
(一) 趋利避害的本能心理
经济学的“理性人”的假设认为, 人们的行为是有理性的, 而社会学家科尔曼在《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则从社会学的角度阐述了这一观点。
(二) 从众心理
1) 从众心理研究发展。所谓从众心理, 是指出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 个人的观念与行为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心理现象。从众行为, 实际上就是群体中的个体的行为跟从群体的倾向。2) 行人从众心理分析。在城市道路交通大体系中, 步行是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抵达环节, 虽然汽车和其他现代道路交通工具承担了大量的道路交通位移任务, 道路交通抵达目的地的全部任务完成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出发与抵达环节的步行方式。我国城市步行道路交通比例占居民出行总量的40%- 60%。由此可见, 行人道路交通失序行为的从众效应诱发因素, 有主观上来自于行人是道路主体的先天理念, 客观诱因则是道路宽阔和信号灯对行走不利带来的不方便心理, 而率先闯红灯的“模范”是引发行人从众的直接原因。3) 机动车从众心理分析。目前我国各大城市都承受着较为沉重的道路交通压力, 机动车保有量年年上升, 而新修道路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汽车增长的速度, 停车场修建更是落后于汽车增长的需要。车多路堵无处停车, 客观上刺激了机动车道路交通失序行为的蔓延。
路怒症, 顾名思义就是驾驶车辆的时候伴随着愤怒的情绪状态。在对“路怒症”的研究中发现, 相当多的驾驶人都有这种症状, 但并非每个人都知道这是一种病态。典型范例如驾车强行切入别人的车道, 或者故意阻挡其他车辆进入自己的车道;对同向或对向行驶的车辆过分地鸣喇叭或打闪灯;在驾车行驶途中与其他车辆飙车;破口大骂或威胁恐吓行人或车辆;向其他车辆行人吐口水或故意撞向对方;驾车行驶过程中向其他行人或车辆投掷物品。多数驾驶员承认, 其愤怒情绪是受到其他驾驶员不道德驾驶行为的影响, 起初是反感的情绪, 继而发展成为自身模拟同样不道德的驾驶行为以发泄情绪。
机动车道路交通失序行为, 更容易受到“众”环境的影响。当驾驶员限定在驾驶室的小小范围内, 他的其他社会联系被暂时切断和中止, 其行为的参照系便以同在道路行驶的其他车辆为主, 车辆驾驶行为互相影响。我国超速超常规的城市发展速度, 以及相应落后的道路及管理系统、停车及管理系统, 为机动车道路交通失序带来了客观上的诱因。而当拥堵取代低速, 坏情绪不可控制, 率先破坏规则的行为总是能引起大量的模仿, 从众心理产生, 从众效应更加剧了道路交通紧张的压力, 陷入恶性循环。
三、改善道路交通秩序的社会心理学建议
表面上看, 社会从众心理及心理效应总是将“恶”事放大, 由少数人变成多数人的不良行为, 严重地破坏社会所需要的正常秩序, 然后从积极的方面讲, 从众对于个人适应社会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 多数人意见一致更容易实现道路交通有序。从众具有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的功能。一个社会需要有共同的语言、共同价值观与行为方式。通过对社会大众的普遍教育, 使社会大多数人能接受自我控制, 将自身安置于有序的道路交通行为, 确保自身行为符合道路交通法规的约束。第二, 少数人的无序行为如果能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有可能被多数人行为感化影响, 从而实现有效的更改和调整。任何一个有秩序的社会, 无论从哪方面来看, 与多数人的观念与行为保持一致是很有必要的。社会也可以有意识地培养特别遵守秩序的“少数人”, 来影响不守秩序的其他人。
摘要:本文认为道路交通失序行为是指道路交通行为主体的行动与现存的道路交通法规相违背,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引起道路交通秩序的破坏和干扰的行为, 道路交通主体受其从众心理影响而发生失序行为, 文章提出可以有效利用从众心理, 改善道路交通出行秩序。
关键词:道路交通秩序,道路交通失序行为,从众心理社会心理
参考文献
[1]刘栋栋, 刘金亮, 张远青.基于从众心理影响的道路交通枢纽人员疏散.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1.
[2]侯桂红.从众心理现象分析.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7.
【道路违法行为交通安全】推荐阅读:
交通违法行为08-04
上海今起重点整治十大交通违法行为08-20
状态违法行为05-20
行政违法行为10-24
消防违法行为11-01
违法行为轻微与违法行为性质轻微不是同一概念-关于免于行政处罚10-06
合同违法行为特点08-24
土地违法行为调查报告10-25
鄂旗交警大队开展“5.20”警用车辆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统一行动成效显著05-09
无涉毒违法犯罪行为证明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