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违法行为

2024-05-20

状态违法行为(通用8篇)

状态违法行为 篇1

在公平交易条线执法办案过程中, 时常碰到对违法行为的追究时效问题, 尤以对违法行为有继续状态的认定最让执法人员困惑。笔者引2004年国家司法考试第二卷单项选择题第44题, 就如何理解“违法行为有继续状态”谈谈自己的看法:

1997年5月, 万达公司凭借一份虚假验资报告在某省工商局办理了增资的变更登记, 此后连续四年通过了工商局的年检。2001年7月, 工商局以办理变更登记时提供虚假验资报告为由对万达公司作出罚款1万元, 责令提交真实验资报告的行政处罚决定。2002年4月, 工商局又作出撤销公司变更登记, 恢复到变更前状态的决定。2004年6月, 工商局又就同一问题作出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决定。关于工商局的行为, 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2001年7月工商局的处罚决定违反了行政处罚法关于时效的规定

B.2002年4月工商局的处罚决定违反了一事不再罚原则

C.2004年6月工商局的处罚决定是对前两次处罚决定的补充和修改, 属于合法的行政行为

D.对于万达公司拒绝纠正自己违法行为的情形, 工商局可以违法行为处于持续状态为由作出处罚

就本案例, 笔者认为:首先, 万达公司凭借虚假验资报告取得公司登记的行为, 属虚报注册资本行为;其次, 万达公司实施该违法行为的时间是1997年5月向工商机关提交虚假验资报告的时间, 且行为属于实施终了;再次, 万达公司提交虚假验资报告造成的违法状态, 即公司注册资本不真实的状态持续 (继续) 存在;

关于违法行为有连续状态的, 很容易理解, 指当事人基于同一个违法故意, 连续实施数个独立的违法行为, 并触犯同一个行政处罚规定的情形。那么违法行为有继续状态是什么意思呢?笔者认为它是指违法行为基于同一个违法故意, 持续地侵犯一个客体, 使得该行为与该行为造成的不法状态持续存在。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 要成立违法行为有继续状态这一事实, 必须是该行为与该行为造成的不法状态持续存在, 确一不可, 如无照经营行为。

基于以上分析, 笔者认为万达公司实施违法行政行为的时间点是1997年5月, 且行为属于实施终了, 而工商机关发现该行为的时间是在2001年7月, 因此超过了行政处罚法所规定的2年追究时效 (《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 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此该题应当选A。 (司法部参考答案:A)

当然, 有很多同志认为该题应当选D。因为万达公司凭借一份虚假验资报告在某省工商局办理了增资的变更登记, 此后一直没有纠正自己的违法行为, 该不法状态一直持续, 造成的不法后果一直存在, 应当视为违法行为的持续性或继续性, 所以工商局在年对万达公司的上述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完全符合法律规定。

笔者认为上述观点的主要问题在于把违法行为与违法行为造成的不法状态混同起来, 认为只要该不法状态继续存在就是违法行为继续存在, 违法主体不改正违法状态, 那么该行为就应当始终处于追究时效以内。这样理解无疑是把行政处罚追究时效扩大化、延长化甚至是无期限化, 这是不符合法律本意和立法精神的。

《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明确规定“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 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即是以违法行为的状态作为判定追究时效的标准, 而不是以违法行为造成的不法状态为标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张三与李四不睦, 某日, 张三用钥匙把李四的汽车划伤, 一年以后 (治安管理处罚法追究时效为6个月) , 两者矛盾激化, 李四遂向公安机关报案称张三故意损毁财物, 修补需要500元。

很明显, 张三实施的违法行为已经实施终了, 但它造成的不法状态或者说结果一直存在, 即李四的汽车被张三划伤了。公安机关能够以张三没有主动纠正、消除该不法状态的理由, 对张三进行处罚吗?相信读者都已有答案。

因此, 作为公平交易条线的一线执法人员应正确理解《行政处罚法》有关违法行为追究时效的规定, 严格控制行政处罚的追究时效期间, 不得任意扩大、延长。只有这样, 执法人员办理的行政处罚案件才能经得起法律的推敲, 真正办成铁案。这也要求我们广大同志, 认真履职、及时履职。

当然, 超过追究时效, 不等于违法行为得到法律的认可, 它仍然需要处理。比如这道案例, 工商机关可依据《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 责令当事人限期改正;逾期不改, 可依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 撤销当初的行政许可行为。

如何遏制证券违法违规行为 篇2

新一轮IPO一开闸,各大公司迫不及待地对外披露和路演,甚至为了尽快上市纷纷压缩发行规模、压缩发行价格、老股转让“临阵归零”等。正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监管制度的漏洞,上市公司违规现象屡禁不止,投资者权益保障无法落实。从“绿大地欺诈上市案”的一波三折,到年初“奥赛康叫停事件”触碰制度红线,企业IPO路径严重畸形,新股“堰塞湖”现象和权力发审加大上市成本等愈演愈烈。这种背景下推出《暂行规定》,对全社会参与证券期货市场的监管,提高监管的广度和深度都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资本市场的监管制度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变化过程,监管对象和范围也不断扩大。但我国资本市场的监管目前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证券发行监管中,政府主导的核准制缺乏市场约束机制、透明度低,难以为投资者提供公正公开的投资环境;第二,证券交易监管中,立法滞后、执法力度欠缺、对不正当交易行为的法律责任追究不力,相关立法亟待完善;第三,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主体对于信息披露存在着明显的非主动性和随意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滞后和虚假披露时有发生;第四,对券商的监管中,证券公司过分注重占有率,造成行业内竞争无序,限制了中小券商的发展壮大,且券商经营同质化严重;第五,自律监管中,现阶段交易所的自律监管职能限制诸多,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那么,建立健全证券市场监管制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强化制度建设,避免监管真空。首先,统一证券监管体系。证券市场多头监管体系易导致监管重叠和监管真空,而在统一监管体系下,监管机构被赋予明确的监管目标和责任,权力高度集中,监管标准统一性,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监管漏洞问题。其次,加强监管机构的协调与合作。在证券监管体系尚未统一之前,通过加强监管机构的协调与合作来缓解监管冲突导致的漏洞,减少违规行为机会。

二是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可以很好地协调监管成本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之间的关系。由于不同市场主体的历史沿革、财务状况、投资群体、市场风险存在较大差异,且其意愿承担的监管成本差异也较大,对不同主题区分监管可以更好的节约监管资源,平衡市场利益。

加强兽药管理严厉处罚违法行为 篇3

一、无兽药生产许可证生产兽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按照《兽药管理条例》第五十六条“情节严重的”规定处理, 按上限罚款, 并没收生产设备:

㈠生产的兽药添加国家禁止使用的药品和其他化合物, 或添加人用药品等农业部未批准使用的其他成分的;

㈡生产的兽药累计2个品种以上或5批次以上, 或货值金额2万元以上的;

㈢生产兽用疫苗的;

㈣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二、持有兽药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兽药生产、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按照《兽药管理条例》第五十六条“情节严重的”规定处理, 按上限罚款, 并吊销兽药生产、经营许可证:

㈠生产的兽药添加国家禁止使用的药品和其他化合物, 或添加人用药品等农业部未批准使用的其他成分的;

㈡生产的兽药擅自改变组方添加其他兽药成分累计2批次以上的;

㈢生产未取得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的兽用疫苗, 或生产未取得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的其他兽药产品累计2个品种以上或5批次以上的;

㈣生产假兽药货值金额5万元以上的;

㈤兽药经营者未审核并保存兽药批准证明文件材料, 经营假兽药货值金额2万元以上的;

㈥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三、兽药生产者未在批准的兽药GMP车间生产兽药, 经限期整改而逾期不改正的, 按照《兽药管理条例》第五十九条“情节严重的”规定处理, 按上限罚款, 并吊销兽药生产许可证。

兽药生产者未在批准的兽药GMP车间生产兽药, 经责令限期改正后再犯的, 属于前款“逾期不改正”的情形。

四、兽药生产、经营者将原料药销售给养殖场 (户) 的, 按照《兽药管理条例》第六十七条“情节严重的”规定处理, 没收违法所得, 按上限罚款, 并吊销兽药生产、经营许可证。

五、生产或进口的兽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按照《兽药管理条例》第六十九条规定处理, 撤销兽药产品批准文号或者吊销进口兽药注册证书:

㈠抽查检验连续2次不合格的;

㈡改变组方添加其他兽药成分的;

㈢主要成分含量在兽药国家标准150%以上或50%以下的;

㈣主要成分含量在兽药国家标准120%以上或80%以下, 累计2批次以上的;

㈤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六、兽药产品标签和说明书未经批准擅自修改, 限期改正后再犯的, 属于《兽药管理条例》第六十条“逾期不改正”的情形, 按生产、经营假兽药处罚。

七、有本公告第一、二、三项规定违法情形的, 对生产、经营者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按照《兽药管理条例》第五十六条规定处理, 终身不得从事兽药的生产、经营活动。

八、兽药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 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浅谈海船船员的违法行为 篇4

关键词:海船船员,违法行为,对策

海船作为一种海上货物和人员重要的运输工具, 在我国海上运输事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作为处于海上运输活动中心环节的海员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对海员的违法行为进行研究和分析, 对海事运输安全来说是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

1海船船员的概念和违法行为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 (以下简称《海商法》) 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 (以下简称《海安法》) 对海员的规定, 海员主要是指包括船长在内的一切人员。其主要对象有船长、驾驶员、轮机长、轮机员、电机员、报务员以及船上潜水人员等。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评估和发证规则》第三条规定:“在中国籍海船上任职的船长、高级船员和值班水手、值班机工应当持有与其所服务的船舶航区、种类、或主机类别和所担任的职务相符的有效适任证书。这些规定都明确对从事海上运输活动的特殊人员都要具备法律、法规、规章所规定的资格和条件, 否则是不能从事相关的工作的。而海船船员的违法行为从广义上说主要是指海船船员违反海事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为以及未履行海事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以为的作为和不作为。

船员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它是一种违反现行海事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管理规定的行为。如果是违法的程度很严重而构成犯罪的话, 那么就不仅仅是一种违法行为, 而是一种犯罪行为了;②它的主体是海船船员, 而不是其他主体。如果是海船上旅客或者其他非海船船员违反有关规定就不一定构成船员违法行为了;③它一般是由于船员过错造成的。而过错是指一种主观上的心理状态, 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而船员违法行为必须包括这种心理状态, 否则如果是主观上无意识, 那么就不能认为行为违法;④这种违法行为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可对船舶、人身安全、海洋环境等造成一定的威胁或者直接造成了可以观察到的损害, 还包括对海事管理秩序的破坏等。

2船员违法行为的种类

根据有关海事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规定, 可以把船员违法行为分为违反海上船员管理秩序的实体性违法行为和程序性违法行为两大类。违反海上船员管理秩序的实体性违法行为主要是指船员本人违反有关操作规程实施的实体性危害行为, 表现为船员在职业行为中实体性行为;而违反海上管理秩序的程序性违法行为主要是指违反有关海事程序法的规定, 违法从事海员有关的工作, 或是超越海员职业行为的一种违法行为。

2.1 违反海上船员管理秩序的实体性违法行为

主要表现在违反船舶安全和营运管理秩序、船舶、海上设施检验管理秩序等, 例如, 违反《海安法》第六条的规定, 在船舶上没有按照标准定额配备足以保证船舶安全的合格船员就从事海上运输活动的, 就属于典型的实体性违法行为。还有, 船舶、设施上的船员不遵守有关海上交通安全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影响船舶、设施的航行、停泊和作业安全的, 都是属于违反实体性违法行为。一般会给海上交通安全造成实质上的损害或者威胁, 因此对这类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也相较于程序性违法行为要重一些。

2.2 违反海上管理秩序的程序性违法行为

主要包括船员未持有船员职务证书在船上任职或者违法持用伪造、变造、超过有效期限, 或者通过买卖、租赁等其他非法方式获得的船员职务证书、海员出境入境证件等行为。还有一些海员参加适任证书考试、评估考试违反考试规则而取得各种证书的行为等。这种性质的违法行为, 并没有直接给海上交通安全造成损害或者威胁, 只是一种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通过及时的纠正和处理是能够避免实质危害产生的, 因此对这类违法行为的处罚也相对较轻。

3船员违法行为的成因分析

3.1 海事法律法规层次较低、体系不完善

目前对海船海员行为进行规范的法律目前只有《海商法》和《海安法》等少数法律, 而且也仅仅是在船员资格等方面做出了很粗略的规定。整个海事法规体系对加强船员管理、规范船员行为缺乏明确有效的约束机制。另外一方面, 有些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法律层次较低, 对海船船员的违法行为和违法责任的追究力度不够, 缺乏细化、明确的配套追责机制, 从而造成了对一些船员违法行为不能进行有效追究的不良现象。

3.2 海事管理机制落后, 缺乏必要监控手段

例如, 对于船员违反海上管理秩序的程序性规定的一类违法行为, 问题主要是出在对船舶进行签证和安全检查过程中。而一些海事管理机关在内进行船员签证中, 通常只是检查船员证书是否满足配员的要求, 而很少对船员的真实身份进行认真核实。另外, 海事管理机构对船员的职务行为缺乏必要的监督手段和监督机制, 对船员个人的任职、资历、持证、接受培训等信息管理不够系统规范, 这也为一些船员为了短期利益进行违法行为提供了可能性。

3.3 船员法律意识淡薄, 总体素质不高

由于海上运输活动对船员专业技术方面的要求比较高, 因此船员的知识背景一般以理工类和航海类的专业为主, 因此很缺乏法律、法规方面知识储备, 而且在后期培训的过程中一些单位也只重视专业技术、轻法律、法规培训的现象, 致使一些海员法律意识淡薄, 守法意识较差。而且实践中, 往往存在着重业务素质, 轻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的不良倾向, 这也是造成海员违法行为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3.4 追责力度不够, 监督不到位

据现有的一些资料显示, 海上海事行政管理机关对于一些船舶的海事违法行为只是对船舶进行处罚了事, 并没有对直接责任人进行处罚, 尤其是在很多案件中按规定要求对船长进行处罚的执法机关却没有严格执行, 同时对船员做出的处罚也往往偏轻。另外, 监督机制的缺位导致对船员违法行为进行事前防控的可能性降低。可以说船员违法行为的出现, 除了船员在主观意识方面的原因之外, 较低的违法成本也是造成船员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的一个重要原因。

4减少船员违法行为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4.1 完善海事立法, 加快海事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要加强对海员船员违法行为的管理离不开海事管理法律体系的构建。要尽快出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员法》为基础, 以《海商法》以及《海安法》为依托, 以及相关配套具体执行规章和管理规范的整个海事法律体系。依法治国的基本前提是有法可依, 因此完善有关海事立法, 加快海事法律、法规建设对减少海事违法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2 提高船员管理水平, 增强海事执法监督力度

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帮助船员牢固树立知法、懂法、守法的法律观念。在管理活动中要搞好船员行业准入、培训以及考核工作, 严格船员考试发证程序, 不断加大现场监督检查的力度。于此同时, 还要加强对船员的跟踪管理, 完善船员个人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及时更新船员的任职、持证、签证等相关信息, 采取动态管理技术加强对船员的管理。

4.3 加强船员的教育和培训, 提高船员法律意识

在对船员的教育培训活动中要避免过去重技术培训、轻思想教育和培训走过场现象的发生。船员的素质与船员的后续培训和教育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有些船员高等教育院校为取得船员考试通过率, 只采用船员统考所用的教材作为日常教学教材, 不利于船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 在培训过程中更应该增强船员遵纪守法的观念, 让其在实际的海事活动中时刻做到“知法、懂法、用法”, 这样才能更好地避免违法行为的出现。同时要加强船员队伍建设, 提高船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4.4 加大执法力度, 增强执法效果

在对海船船员的管理监督中, 要加大现场执法力度, 对船舶进行监督检查时, 要加强对船员安全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检查, 对船舶违法行为进行处罚时, 要严格执法, 重视对责任船员的处罚, 并加大处罚的力度, 增强执法效果。另外, 对于那些无证、假证或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船员证书的船员要坚决予以查处, 并采取“禁业制度”, 对于这方面有不良记录的人员要严格限制其进入海员队伍。

参考文献

[1]郭庆祝, 耿希军, 刘安亮.关于船员管理工作的若干问题探讨[J].港口经济, 2009, (2) .

[2]梁华.浅谈海船船员违法行为[J].交通建设与管理, 2007, (6) .

[3]柯响林, 徐振中.浅谈我国海员管理[J].中国水运 (学术版) , 2006, (7) .

处理窃电违法行为的策略分析 篇5

1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反窃电中的应用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应用自动监控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通讯技术对电力负荷进行管理和监控的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分为数据采集层、数据传输层以及数据管理层等。数据采集层主要包括以下两种:一是, 用电信息采集终端;二是电能计量装置。数据的传送通过系统专网或者公用网络等, 传输到数据管理层的数据中心服务器, 在对数据分析时, 可采用数据管理层的计算机进行完成, 通过对实时数据合理性的分析, 并和历史数据记录对照, 根据电力负荷平衡原则与用户特征, 判断窃电可能性。

对电能表进行远方传输、长时间保存、分时存储、处理以及采取等功能, 是用电信息采取终端做具备的, 它可使电能表数据双向传输、数据管理、转发或执行控制命令以及数据的采集等得到实现。电能计量装置包括多种类别的电能表, 比如计量用电能计量屏, 电流和电压二次回路以及互感器等。时间当量、二次接线的正确性、电能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互感器的比差和角差以及电能表的误差等, 是对电能计量装置准确性进行决定的主要因素。

2 对于窃电的行为要有所预防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供电企业管理上的漏洞以及企业员工的失职, 都会造成窃电者的有机可乘。为了能够更好防范窃电行为以及打击窃电人员, 需要供电企业加强对窃电行为的防御[2]。使其能够建立起保护电力的防御体系。需要对企业内部的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加强职员的职业道德以及相应的法制教育。要建立起一个供电健全的管理制度。依照法律的形式, 对各个阶层的管理制度进行加强。企业职员要对企业的各个相关规定进行严格的执行。每天都要对供电的线路以及电量计的安装进行检查。供电企业需要明确的规定出检查的人员以及检查的周期。对于检查的方式以及检查的范围要有明确的制定。这样才能够使得供电系统正常的运行。供电企业要建立一个健全的防御窃电领导层。其部门主要负责的就是对供电行为进行防御。对一些窃电的行为, 要有着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及对策。要采用现代化的防御手段对窃电者进行反窃电行为。还要积极的配合当地的相关部门, 对窃电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供电企业的反窃电设备改换成先进的设备。要在技术效能上对窃电人员进行力压。能够使供电企业更好地打压窃电者。使得供电企业的电力能够正常有序的进行。不再会收到窃电者的扰乱。使其也不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烦恼。

防止计量回路与装置被破坏, 是防窃电的主要关键。为了防止计量装置被窃电者接触到, 电力企业可选用专用电能表箱或者专用计量箱等进行防止。电能表箱或者计量箱要坚固, 配置防盗锁具, 箱门加封印。对变关闭压器低压出线端到计量装置的导体。这样能使绕越计量窃电得到有效防止, 对通过二次线实施改变相位法、减小电流法以及减小电压法窃电, 能起到良好的防范作用。

3 根据反窃电的经验搜取线索

根据供电企业对打击窃电行为的经验来说, 实施反窃电的行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场着重调查。

第一点:抄表员是作为第一个发现供电被盗的人员。举例:每个抄表员在检测计量装置时, 都会要看好铅封是否完好无缺。外表是否有被动过破损的痕迹。电表的容量和规格与原来厂家是否一样。盗用后的电表是否还能进行正常的运转。

第二点:在对电进行检查的时候, 需要每次查看电量是否与上次有着过大的差异[3]。抄表员需要经常去用户家查看电量。以此推断每个用户的用电量跟以前的是否有所差异。在检查电量多少的时候, 需要看看电量的差异大小。能够在当中找出被盗电的线索。可见, 用电检查也是抓获窃电者的主要人员。

第三点:让广大社会人民群众给提供线索。让每个用户相互监督以及互相举报。不能给那些偷电用户存在一点儿侥幸心理。以为人不知鬼不觉的就可以心安理得的盗电。让供电企业动员每一个用户进行互相监督以及举报, 一经核实, 给予相对的奖励以及鼓励每一个用户。

第四点:定期展开用电的调查。供电企业以这种定期或不定期的用户用电普查。可以全方位的展开用电大普查。在普查的过程中, 如一旦发现有偷电行为的人员, 可以进行严处。如发现有必要的线索, 可以对每一个漏洞进行及时的修补。不给盗电人员留下可乘之机。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的偷电人员。

第五点:交由公安部门处理偷电违法人员。让各个部门联起手来一追到底, 不给漏网之鱼有可乘之机。依法处理、严厉打击这类人员。交由执法机关以及行政执法等人员来进行处理, 让窃电人员取得应有的处罚, 并以示警告。

4 总结

窃电跟反窃电的行为, 实际就是需要进行查处窃电行为的过程。反窃电的行为已不是当前一个新的课题。对于供电企业以及整个电力行业来说, 反窃电行为已经成为了当下非常重要的法律问题。对于实施窃电行为的窃电者, 该采应取相应的法律手段来严惩。查点人员也需要了解并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使其不会被窃电者所蒙蔽。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电对于人们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重要。电可以当做一件商品来对待, 也可以作为财产来使用。对于我们每个公民以及企业来说, 依法用电使我们对国家应尽的义务。但由于一些不法分子收到利益的蒙蔽, 实施窃电以及违章用电等行为。使得正常供电的秩序收到扰乱。而当今社会也存在了一个新的打击行为, 就是反窃电行为。

关键词:电力工程,窃电行为,策略运用

参考文献

[1]林志坚, 姚伟智, 黄朝凯等.基于用电行为分析的反窃电在线监测及智能诊断系统研究[J].新技术新工艺, 2015 (05) :137-140.

[2]李娜.加强用电检查反窃电工作的方法策略[J].现代企业文化, 2014 (32) :125-125.

关于从重处罚兽药违法行为的公告 篇6

一、无兽药生产许可证生产兽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按照《兽药管理条例》第五十六条“情节严重的”规定处理, 按上限罚款, 并没收生产设备:

(一) 生产的兽药添加国家禁止使用的药品和其他化合物, 或添加人用药品等农业部未批准使用的其他成分的;

(二) 生产的兽药累计2个品种以上或5批次以上, 或货值金额2万元以上的;

(三) 生产兽用疫苗的;

(四)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二、持有兽药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兽药生产、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按照《兽药管理条例》第五十六条“情节严重的”规定处理, 按上限罚款, 并吊销兽药生产、经营许可证:

(一) 生产的兽药添加国家禁止使用的药品和其他化合物, 或添加人用药品等农业部未批准使用的其他成分的;

(二) 生产的兽药擅自改变组方添加其他兽药成分累计2批次以上的;

(三) 生产未取得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的兽用疫苗, 或生产未取得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的其他兽药产品累计2个品种以上或5批次以上的;

(四) 生产假兽药货值金额5万元以上的;

(五) 兽药经营者未审核并保存兽药批准证明文件材料, 经营假兽药货值金额2万元以上的;

(六)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三、兽药生产者未在批准的兽药GMP车间生产兽药, 经限期整改而逾期不改正的, 按照《兽药管理条例》第五十九条“情节严重的”规定处理, 按上限罚款, 并吊销兽药生产许可证。

兽药生产者未在批准的兽药GMP车间生产兽药, 经责令限期改正后再犯的, 属于前款“逾期不改正”的情形。

四、兽药生产、经营者将原料药销售给养殖场 (户) 的, 按照《兽药管理条例》第六十七条“情节严重的”规定处理, 没收违法所得, 按上限罚款, 并吊销兽药生产、经营许可证。

五、生产或进口的兽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按照《兽药管理条例》第六十九条规定处理, 撤销兽药产品批准文号或者吊销进口兽药注册证书:

(一) 抽查检验连续2次不合格的;

(二) 改变组方添加其他兽药成分的;

(三) 主要成分含量在兽药国家标准150%以上或50%以下的;

(四) 主要成分含量在兽药国家标准120%以上或80%以下, 累计2批次以上的;

(五)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六、兽药产品标签和说明书未经批准擅自修改, 限期改正后再犯的, 属于《兽药管理条例》第六十条“逾期不改正”的情形, 按生产、经营假兽药处罚。

七、有本公告第一、二、三项规定违法情形的, 对生产、经营者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按照《兽药管理条例》第五十六条规定处理, 终身不得从事兽药的生产、经营活动。

八、兽药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 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九、本公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交通违法行为处理问题的理性思考 篇7

一、交通违法行为处理方式中存在的一般问题

1、交通民警综合执法能力与实际不相适应的问题

一线交通民警因执法理论功底的相对薄弱、法律法规掌握不熟不全和长期执法方法的简单化, 会造成当场开具简易处罚决定书发生错误的概率大大增多, 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案件势必会同比上升。因此, 加强执法民警的业务培训、提升执法民警整体业务水平是实施交通违法行为处理方式改革的一个必要条件。

2、罚款收据出具问题

《道路交通安全法》一百零八条第三款规定:“罚款应当开具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不出具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的, 当事人有权拒绝缴纳罚款。”交通违法行为处理方式改革中, 对此, 我们认为是否出具罚款收据是银行方面的问题, 但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提醒银行在缴纳罚款的提示程序上予以明确告知:需领取罚款收据的, 请至某某地方领取。

3、监控记录违法行为缴纳罚款问题

对电子监控记录的静态、动态交通违法行为, 由于在缴纳罚款的方式上, 为当事人提供了电子银行支付渠道, 裁决书无法按规定事先填写和及时送达、签收, 在程序上有违《行政处罚法》及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我们认为, 对电子监控记录的静态、动态交通违法行为直接向银行缴纳罚款, 在技术上难以符合法律的形式要求, 也不可能改变法律、法规的规定, 但违法行为处理方式的改革确实有利于提高公安交通管理行政效率和廉政建设, 体现执法公正, 大大方便群众, 这是将来交通违法行为处理的一个必然方向, 彻底实现直接到银行缴纳罚款制度也是一个必由之路。为此, 对于当前电子监控记录的静态、动态交通违法行为, 当事人无异议的, 可直接向银行缴纳罚款, 如需行政处罚决定书的, 可到指定的违法行为处理点领取;对有异议的, 按一般程序处理, 此举目的是尊重当事人的选择权, 也避免和减少行政争议。

4、违法行为处理记分问题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对在一个记分周期内记分达到12分的, 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其机动车驾驶证。该规定是对执法机关应当履行行政执法行为的法律规定。同时《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又规定:机动车驾驶人记分达到12分的, 不得驾驶机动车, 这是对驾驶人的一种限制性的法律规定。上述两个规定, 并没有取消或者剥夺驾驶人依法履行其缴纳罚款的义务, 也没有赋予银行有拒绝代收罚款的权力。因此, 不管驾驶人累积记分是否超过12分, 都不影响驾驶人通过银行缴纳罚款。相反, 作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积极贯彻《道路交通安全法》, 不仅需加强科技投入, 即时对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的驾驶人员记分情况进行查询, 依法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 而且还应积极提供驾驶人员有关累积记分查询方式供驾驶人员查询。

二、改革交通违法行为处理方式的理性思考

城市交通的发展给交通违法行为处理方式提出了新的任务与要求, 改革交通违法行为处理方式尤显十分必要且势在必行。为此, 我们针对目前交通违法行为处理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认清客观形势, 抓住关键环节, 进行交通违法行为处理方式改革。经过尝试, 改革交通违法行为处理方式后产生以下积极的效果。

1、极大地方便了驾驶人缴纳罚款

原规定驾驶人员因交通违法被抄告后, 必须在20小时以后才可以到指定的交通违法行为受理点接受处理并向银行代受点缴纳罚款, 而多数交警支 (大) 队只有1个违法行为受理点, 导致违法行为人重复往返, 给违法行为人员带来极大的不便, 现对个人处二百元以下罚款的交通违法行为, 交通民警当场作出处罚决定, 违法行为人员可直接向银行缴纳罚款, 极大地方便了驾驶人员。

2、有效地减少不必要的交通流量

改革交通违法行为处理方式, 使绝大部分交通违法人员可直接通过多种方式向银行缴纳罚款, 而不必到受理点接受处理, 此举将有效地减少不必要的交通流量, 对减少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也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3、压缩内部警力、充实一线管理

由于交警总队与银行信息交换的滞后等原因, 各交警支 (大) 队在纠处交通违法行为时, 一般采取当场开具交通违法行为处理通知书, 通知当事人到指定的受理点上接受处理。改革后的交通违法行为处理方式, 使违法行为人可直接通过多种方式向银行缴纳罚款, 各交警支 (大) 队交通违法审理窗口民警受理量将大幅度减少。因此, 压缩内部警力、充实一线交通管理成为可能。

4、进一步规范一线民警的执法行为

状态违法行为 篇8

1 标签制作违法

1.1 规格不达标

个别生产商或经销商设计制作种子标签时, 不按《标签管理办法》的规定, 长和宽不足12 cm×8 cm或长和宽的规格单项不达标。目前, 在阜新种子市场所见的“袖珍标签”长和宽仅有5 cm×3 cm, 字迹印刷不清晰, 警示标记不醒目, 个别标签的字体高度明显小于1.8 mm。

1.2 着色不准确

进入流通环节的农作物种子多为亲本种子和大田用种, 按《标签管理办法》的规定, 亲本种子标签应使用红色, 大田用种使用白色或蓝红以外的单一颜色。但在市场检查过程中, 经常发现大田用种使用红色标签, 篮色标签和双色标签。因此, 单从标签颜色上难以分辩种子类别。

1.3 内容不完整

农作物种子标签应当标注作物种类、品种名称、种子类别、产地、种子经营许可证编号、质量指标、检疫证明编号、净含量、生产年月、生产商名称、生产商地址及联系方式。而标签设计者制作种子标签时经常出现缺项和错项。如:无检疫证明编号、无生产年月, 以种子来源代替产地等错项现象。忽视应分别加注的内容, 如主要农作物种子的品种审定号, 经药剂处理种子的警示标志等等。

2 标签使用违法

2.1 篡改品种名称

主要农作物种子标签的品种名称属审定通过的品种, 应使用批准名称。该品种在审定前沿用的组合代号、俗称、简称、惯用名称等不能替代品种名称在种子标签中单独出现, 如:法玉一 (铁单19) 、沈9729 (沈单16) 、丹9046/丹598 (丹玉26) 。更有甚者, 为达到商业目的在原审定品种名称前冠用新名词, 任意篡改品种名称, 搞虚假宣传, 欺诈诱惑种子消费者, 如:正宗沈单16、精品铁单12、改良铁单10、新丹玉39等等。

2.2 涂改伪造标签

个别经营商在利益的驱动下, 不择手段任意涂抹、更改标签的单项或多项内容。在非法外购包装、套印包装的同时, 将种子标签复印或缩印、扩印后固定在包装物表面, 以假乱真, 以次充好。常见涂改种子标签的内容有:生产年月、品种名称、净重。如将“丹玉39, 净重10 kg, 2006年10月生产”的玉米杂交种重新更换包装标签, 改为“新丹2109, 净重10 kg, 2007年10月生产”, 以陈种子冒充新种子上市销售。

2.3 滥用品种审定号

主要农作物品种在推广应用前必须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 通过省级审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可在本省范围内推广, 由品种审定委员会确定的品种审定编号与审定的品种名称对应。因此, 标注品种审定编号时必须真实、准确。常见品种审定编号使用错误的情况有书写不全, 如“铁单10”、品种审定编号52;概念不清, “铁单12”、品种审定编号DB21/1050-1999;未审定, “千玉一”、品种审定编号CS03002-1995;未引先推, 蒙审玉××、豫审玉××等品种跨地区销售。

2.4 产地标注不合法

种子产地是指种子繁育所在地。省内按行政区域标注至县, 省外按行政区域最大可标注至省;进口种子, 标进口货物原产地。因此, 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地点必须与包装物及种子标签所标注的产地相吻合。检查中, 多发现持有 (辽) 农种生许字 (××××) 第×××号的生产商, 在甘肃或新疆等地生产的玉米杂交种, 上市销售时标签标注的产地为“阜新”;某公司在辽宁省铁岭市铁岭县生产的农作物种子, 产地标注为“辽宁省”。

3 查处种子标签违法行为的对策

上一篇:舟山新区发展下一篇:语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