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性旅游用地

2024-10-27

生态性旅游用地(精选7篇)

生态性旅游用地 篇1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旅游业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步出现, 并在现代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旅游业是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近年来对经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科学技术成为经济时代的第一生产力, 通讯、电子、交通、金融和各方面的技术领域的进步, 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以及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地位的改变, 体现了旅游业在经济中的地位。旅游业的发展日益活跃, 为保障产权交易的公平合理, 维护买卖双方的利益, 客观上要求对旅游用地进行合理评估。但生态旅游用地的有很多特点且价值受多种因素制约, 从某些方面增强了评估的难度。另外, 生态旅游用地的价值由商业价值和生态价值两部分构成决定了生态旅游用地评估的困难性和复杂性。

我国目前生态旅游用地价值评估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大多与评估人员对生态旅游用地认识不清有直接关系。准确、完整地理解和把握生态旅游用地的本质和内涵是我们正确认识生态旅游用地的先决条件, 也是评估人员科学、合理的评估生态旅游用地的先决条件。

一、生态性旅游用地的范围及特点

(一) 生态性旅游用地的范围

生态性旅游用地是既具有生态功能又具有旅游功能的土地。生态性旅游用地包括湿地、森林和海洋, 生态性旅游用地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他们具有美化环境、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生态意义。

(二) 生态性旅游用地的特点

1. 生态性旅游用地的保护性

生态性旅游用地是以保护自然生态为主要目的, 以维持可持续发展为重要目标的。与传统的旅游用地相比, 现代生态旅游用地的最大特点就是其具有保护性。和产业革命以前的旅游活动相比, 当时的旅游只是少数人参与的一种旅游活动, 旅游并没有对旅游对象及其环境造成破坏, 因此, 当时就没有提出保护的问题。

现代生态旅游用地的保护性体现在旅游业的方方面面, 对于旅游开发和策划者来说, 保护性体现在尊重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上面;对于开发商来说, 保护性体现在充分认识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 将经济价值纳入成本核算, 在科学规划开发的基础上谋求持续的投资收益;对管理者而言, 保护性体现在资源环境容量范围内的旅游利用, 杜绝短期经济行为, 谋求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游客, 保护性体现在环境意识和自身素质, 珍视自然赋予人类的物质及精神价值, 保护旅游资源及环境是一种自觉行为。

2. 生态型旅游用地的自然性

生态性旅游用地的自然性主要体现在其自然景观是自然界本身就存在的。

第一, 旅游者所到的旅游区域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 人口相对稀少, 由于受工业化影响程度较低, 保存着生态环境的相对原始状态。

第二, 在生态旅游用地的区域内具有独特的历史和现实文化, 其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保存着自然原始的东西, 对于游者具有心里文化上的吸引力, 因为使旅游者去某地旅游的共同心理特征是了解、观察和体验有别于他们本土文化的异域文化。

3. 生态性旅游用地的收益性

生态旅游用地是很复杂的, 其具有合一性。一般来说, 资产评估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评估, 而旅游用地的评估却看到了有形与无形合一的性质。这就是说, 作为旅游用地, 当然都是实实在在的, 但又都具有诸如知名度、自然、人文历史等无形资产蕴涵其中。而且, 无形资产特别是知名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旅游用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旅游资源的知名度越高, 其旅游用地的价值越高, 效益也就越好。我们对生态旅游用地的评估必须是将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结合其来的评估, 只有这样才能对其价值做出全面而准确的评估。

4. 生态旅游用地的效益性

生态型旅游用地的效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在保证生态系统完整性未遭破坏的前提下, 生态旅游的开展所带的首要效益是经济效益, 这种区域的生态旅游主要是旅游者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对学习生态知识, 欣赏、享受、认识和了解大自然的生态回归游, 首先会给旅游区带来经济上的效益, 至少不带来生态负效益。另一方面是生态效益。某些生态系统己遭破坏的旅游区开展以生态旅游为目的的生态环境保护活动, 实际上就是生态系统环保教育以旅游娱乐活动的方式付诸实施, 因而生态旅游的发展所带来生态上的恢复为这一区域首先带来的是生态上的收益。

5. 生态性旅游用地的复合型

旅游用地在功能结构上又可分为以旅游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和多种产业并存的结构。旅游用地是具有空间性、层次性、物质性和多功能性的旅游区、线、点系统综合体, 包括自然因素以及人类为开发旅游资源所付出的各种劳动, 这种劳动以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形式存在。这种复合性还表现在旅游用地的利用一般必须配合其他建设项目的发展。

二、生态性旅游用地的评估方法

生态性旅游用地的价值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生态价值, 生态性旅游用地的生态价值部分主要通过湿地、森林等旅游用地来体现, 这些生态性旅游用地有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作用, 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生活环境带来了很大益处。另一部分是商业收益, 生态性旅游用地会给其经营者带来经济收益。因此要从两部分评估生态性旅游用地的价值。

(一) 生态性旅游用地生态价值的评估

影子工程法进行评估是生态价值主要主要方法。影子工程法是一种工程替代的方法。为了估算某个损失项目, 这个损失项目不可能直接得到的结果, 假设采用某项实际效果相近但实际上并未进行的工程, 以该工程建造成本替代待评估项目的经济损失的方法。某一环节污染或破坏以后, 人工建造一个工程来代替原来的环境功能, 用建造该工程的费用来估计环境污染或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的一种方法。例如, 某个水源被污染了, 就需要另找一个水源替代它, 以满足人们的用水要求。新工程的投资就可以用来估算环境污染的最低经济损失。某个旅游海湾被污染了, 则另建造一个海湾公园代替它, 以满足人们的旅游要求, 即评估了生态性旅游用地的起到生态环保价值的收益。

影子工程法常用于环境的经济价值难以直接估算时的环境损失估价。人工建造一个具有类似环境功能的替代工程, 并以此替代工程的费用表示该环境价值的一种估价方法。。像湿地的抵御洪水、调节径流、降解污染和森林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价值就可采用此法。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V:需评估的环境资源的价值;x1, x2, …xn:替代工程中各项目的建设费用。

影子工程法将难以计算的生态价值转换为可计算的经济价值, 从而将不可量化的问题转化为可量化的问题, 简化了环境资源的估价。

(二) 生态性旅游用地的商业价值

生态性旅游用地的商业收益部分主要是通过经营旅游风景区, 向旅游者收取旅游费用, 然后扣除服务人员工资和其他成本费用而得。通过对生态性旅游用地的未来预期收益进行估测, 对市场风险等因素进行深刻的认识, 生态性旅游用地的收益是有限期的, 将未来预期收益进行折现, 得到的评估值。利用收益法进行资产评估的公式如下:

式中:P为商业收益评估值;为预测期各年的预期收益;r为折现率;N为预测期;

我国旅游用地的使用年限是40年, 预测期为40年减去已使用年限, 即为尚可使用年限。

(三) 评估方法的确定

要评估生态性旅游用地的价值, 必须对此评估对象进行全面评估, 其价值为生态性旅游用地的投入成本价格、生态性旅游用地作为旅游对象带来的商业收益和其对生态境带来的生态收益价值之和。

此方法综合考虑了生态性旅游用地的价值构成, 即生态价值和商业价值综合评估, 为评估值的准确性提供了保障。

三、结论

旅游业在当今社会蓬勃发展, 生态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新内容, 生态性旅游用地的评估具有重要地位, 它将会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生态性旅游用地的评估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 也是一种不可扭转的趋势。要保证生态性旅游用地评估的准确性, 我们必须对生态性旅游用地的评估方法进行探索, 对生态性旅游用地的生态价值和商业价值进行合理测算, 用影子工程法与收益法相结合准确的评估生态性旅游用地。生态性旅游用地的评估为经济的发展、产权交易等做出了贡献。现今, 虽然生态性旅游用地的评估实例相对较少, 但在未来的发展却势头较好, 随着评估人员实践经验的增多, 生态性旅游用地的评估将会更全面, 更合理, 更有发展前途。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国资产评估市场的发展日益活跃, 生态性旅游用地评估开始出现, 并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 对生态性旅游用地评估方法的科学性及准确性提出了挑战。由于生态性旅游用地的价值构成较为复杂, 所以用单一的评估方法进行评估可能会导致评估失真。本文主要从生态性旅游用地的特点及其价值构成出发, 针对其特点及生态性旅游用地的价值构成, 综合考虑生态性旅游用地的生态环保价值和商业价值两部分内容, 构建合理的评估模型, 通过影子工程法测算了生态性旅游用地的生态价值, 用收益法评估了其商业价值, 实现了对生态性旅游用地的合理评估。

关键词:生态性旅游用地,价值评估,影子工程法

参考文献

[1].熊晴海、徐湘屏、熊细银、王文冠, 《资产评估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年

[2].唐建新、周娟, 《资产评估教程》, 科学出版社, 2009年

[3].秦中甫、杨录强、王颖、高丽, 《资产评估》, 2009年

[4].梁栋栋, 《旅游用地的初步研究》,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5年

[5].毕宝德, 《土地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 2000年

[6].吴人韦, 《旅游规划的发展》, 《经济地理》, 2000年

[7].梁栋栋, 陆林, 《旅游用地的初步研究》,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5年

生态性旅游用地 篇2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和持续繁荣发展的文化伦理形态, 它实质上也是人与自然的一种良性关系, 强调人们应该从单纯追求物质财富的观念向丰富思想内涵的层面转变, 可以说,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成果。中共十八大报告中, 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党在新时期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形成“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这意味着新时代的发展更加强调均衡、可持续和以人为本。

在我国经济迅速增长, 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 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成为旅游地发展旅游十分突出的矛盾。不合理的旅游用地布局、土地粗放型利用方式给旅游用地内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严重阻碍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 优化旅游用地的土地利用方式, 创新旅游地开发模式成为解决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

旅游用地的优化利用主要以生态文明视角、旅游用地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集约利用为基础, 注重整体功能打造, 优化规划布局, 将绿色系统的构建作为重心, 使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从而达到旅游用地在土地质量、景观质量、生态质量上的优化。

1 旅游用地利用模式研究概述

1.1 旅游用地利用模式的研究背景

1.1.1 国内旅游用地利用模式研究进展

目前, 国内对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的旅游可持续性发展[1], 仅针对旅游用地利用模式的研究甚少, 少量文献从旅游用地的空间功能布局和生态效应进行了研究。如吴郭泉 (2009) 在旅游用地规划中引入生态新理念, 探讨了基于生态理念的旅游用地规划创新, 提出了基本理论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等, 旨在形成社会经济、土地资源、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2]。梁栋栋 (2004) 利用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得出旅游地在生命周期的各阶段土地利用的特点, 认为合理的功能分区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旅游用地可持续利用的关键[3]。

国外旅游用地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 旅游用地规划是早期国外学者们关注的问题。1959年夏威夷洲的规划是旅游用地规划的开山之作, 到20世纪80年代, 多个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都开始参与旅游用地规划的编制[4]。而国外的研究中, 涉及到旅游用地利用方面, 直接提出旅游用地模式的研究还是相对较少, 主要集中于探讨旅游用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5]。如Page和Rosamonda ellen研究了加拿大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模式和所有权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研究表明, 在娱乐型旅游用地建立之后, 会造成保护区内珍稀动植物的退化和减少, 使当地生态环境处于危险的境地[6]。

2 国内旅游用地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新兴旅游地不断崛起, 旅游用地需求日益扩大。新增旅游用地多出现于城郊和乡村, 由于前期规划中开发定位不准确以及后期施工的不合理, 导致旅游用地占用面积大、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诸多问题。我国旅游用地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几方面: (1) 大量旅游用地的需求与建筑用地指标紧缺之间的矛盾; (2) 旅游用地利用模式滞后,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相对低下; (3) 旅游业效益提升的同时不注重旅游用地生态状况的维持, 造成旅游用地质量降低; (4) 旅游用地管理机制尚不明确, 在法律、政策上存在一定缺陷, 加剧了旅游用地规划的难度。

3 TOLD模式

近年来, 吴必虎、徐小波 (2010) 基于大量新型旅游开发实例的考察和分析, 提出了一种“TOLD (Tourism-Oriented Land Development, TOLD) 模式”, 即旅游导向型土地综合开发模式, 是指在一片相当大规模的地区范围 (从几平方公里到数百平方公里) 内, 以旅游开发为先导和主要功能方向, 并结合房地产产品、户外运动产品、商务会展产品及其他更多业态进行规划建设的土地综合发展模式。TOLD模式可以划分为生态导向型低度开发、文化导向型主题开发、市场导向型多元开发3个类型。它是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创新开发、重新开发、补充开发等方式, 形成具有一种或多种主题, 兼容多种旅游或非旅游活动, 集中多种休闲、游憩、娱乐、商业、运动、度假等功能的复合型土地开发方式[7]。

TOLD模式最核心的要素是旅游功能的复合性开发, 在功能创建上侧重房地产与旅游业的结合, 同时需要地方政府与投资商共同合作, 并且实现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紧密合作或组合机制, 以此来达到旅游区多元功能的格局。

4 旅游用地EOS利用模式基础

4.1 生态文明视角

生态文明即生态环境文明, 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 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 积极改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 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尹成勇, 2006) 。

在与人类生存环境息息相关的旅游用地利用方面, 旅游用地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以及利用方式的构造, 都应以生态文明理论作为思想指导, 以低污染、高效率、高效益作为发展目标, 科学处理好资源保护、效益保障和高效利用的关系。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趋势, 能为现代旅游业提供发展保障和建设指导。因此, 生态文明理论是旅游用地优化利用模式理论基础的核心要素。

4.2 旅游用地可持续利用

旅游用地可持续开发利用是指在特定的时期和特定地区条件下, 对旅游用地资源进行合理地开发、使用、治理、保护, 并通过一系列的合理利用组织, 协调人地关系及人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以满足当代人以及后代人生存发展的需要。

旅游用地的可持续利用理论是旅游用地优化利用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持续利用也是旅游用地优化利用的前提条件, 其实质就是在旅游区土地资源质量不退化的基础上, 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水平, 保持良好的旅游环境和景观质量, 实现旅游区土地的永续利用, 达到旅游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4.3 土地资源集约利用

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 集中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劳动, 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以求在较小面积的土地上获得高额产量和收入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

而旅游用地的集约利用旨在采用科学的生产方式和合理的管理措施, 将较多的旅游生产资料和管理活动投入到有限的土地上, 改变落后的土地利用方式,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提高土地利用率。旅游用地的集约化生产, 对紧缺的旅游用地进行高效利用, 是节约土地资源的根本途径。

5 EOS模式概述

5.1 EOS模式概念

旅游用地EOS (Eco-oriented overall system, EOS) 开发模式, 即生态导向型整体系统开发模式, EOS模式是一种以生态为中心的旅游用地的土地利用方式, 旨在有限的旅游用地上, 依据用地现状, 最大限度将土地集约利用起来, 赋予其复合型旅游功能。并且以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当地旅游发展为宗旨, 生态绿色系统区块配置应占有较大比例。同时, 在功能区中建筑材料必须环保且可重复利用, 注重景观设计与环境的融合, 开发出的旅游项目不能对生态保持造成负担, 最终形成具有多元旅游功能的生态格局。

5.2 EOS模式内涵

5.2.1 整体功能开发

旅游用地的功能决定了旅游用地的开发程度, 旅游用地的功能大多具有叠加性, 即不仅具有旅游功能, 同时且兼具农业生产或者工业生产等其他功能。因此, 在进行旅游功能分区布局规划时, 首先应该充分考虑该用地原有用途, 在已经存在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挖掘, 减少资源的浪费。其次, 在功能区分方面, 应采取全局策略, 注重每个区域之间功能差异性与互补性, 即每个分区都具有不同功能, 在整体上要求功能齐全, 在空间上要求形成连续的不间断区域, 以突出规模效应和群体组合优势, 满足旅游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需求, 有效避免了布局中功能的重复, 也使有限的旅游用地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另外, 需要根据旅游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要求, 选取不同类型的因子系统来确定各功能分区大致界线范围[8]。

5.2.2 绿色系统构建

旅游区内的绿色系统兼具满足旅游区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和作为旅游游线上某一旅游点的作用, 在旅游活动开展的同时, 减小旅游活动的污染造成的负面环境效应, 提升环境品质。

旅游区内绿色系统可由湿地公园、景观绿化和绿色廊道组成。湿地公园适用于有水体存在且原生植被良好的区域, 可人工栽种涵养水源的植物, 既保持水土又有利于生态。景观绿化即为人工有意识地在旅游景点周围种植景观植物, 栽种的植物不仅自成景观, 也提升了旅游区的绿化率。绿色廊道是绿色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作为连接各旅游片区的重要交通道路, 既是游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旅游景区的特色旅游项目。同时, 绿色系统的构建也包括用绿色规章条例来保证绿色系统的维持。如绿色廊道一般禁止产生废气污染的机动车驶入, 采用清洁能源车或者仅能步行;园区内的建筑外形应与环境相适应, 不得破坏景观视觉效果, 并使用太阳能或者电能等清洁能源。

5.2.3 土地集约利用

土地的集约利用主要是在有限的土地上, 通过改善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利用结构来达到低消耗、高产出的目的, 以此应对土地资源尤其是旅游用地相对缺乏的问题。国内有学者认为旅游用地集约利用的前提条件是可持续发展, 在重视数量增长的同时, 追求质量的改善、效益的提高和能源的节约, 重点在于优化旅游用地结构和充分发挥旅游用地的潜力, 关键在增加旅游用地的投入, 提高产出[9]。

土地的集约利用不仅仅是对旅游区内已经利用起来的土地进行改善, 而且包括旅游区内已经退化、污染、废弃的土地。这些土地资源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 最终使得这些地块得以再次利用, 减少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避免再次寻找用地资源, 提高了单位土地利用率。

5.3 EOS模式评价

EOS模式在TOLD模式基础上, 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土地功能的优化配置, 与TOLD模式相比有如下几种优点:

1) EOS模式在TOLD模式注重对旅游功能复合性开发基础上, 提出旅游功能的差异性发展, 避免旅游功能重复、冗杂;

2) TOLD模式是主导地产与旅游的结合, 而EOS模式创新提出旅游区绿色系统的构建, 并将该系统与旅游产品相结合;

3) EOS模式将土地集约利用植入旅游用地的利用模式中, 更加强调对土地资源利用的优化配置, 而非一味地追求旅游功能的多样化。

参考文献

[1]韩雪, 杨俊孝, 姚娟.基于可持续视角的旅游用地利用模式研究——以乌鲁木齐南山风景区为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2, 37 (6) :165-167.

[2]吴郭泉, 唐景薇.基于生态理念的旅游用地规划创新初探[J].福建林业科技, 2009, 36 (1) :118-120.

[3]梁栋栋.不同类型旅游地的旅游用地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 2004.

[4]周丽.国内外旅游用地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1) :135.

[5]赵莹雪, 董玉祥.旅游用地时空演变及其环境效应研究[J].地理科学, 2009, 29 (2) :294-299.

[6]Page, Rosam onde Ellen.Effects of land-use patterns and land ownership on biodivers ity in the natural areas of the Niagara Escarpm ent World Biosphere Reserve[D].Mas.thesis.Un-iversity of Windsor, Canada, 2003.

[7]吴必虎, 徐小波.旅游导向型土地综合开发 (TOLD) :一种旅游——房地产模式[J].旅游学刊, 2010 (8) :34-38.

[8]王珍子.区域旅游用地规划与管理研究[D].赣州:江西理工大学, 2005.

广西生态用地生态服务价值研究 篇3

1 生态用地内涵

“生态用地”是由石元春院士于2001年考察宁夏回族自治区时提出的, 之后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岳健[3]、张红旗[4]、周焱[5]、邓红兵[6]等学者都先后提出了生态用地的概念。截至目前, 各个专家学者对生态用地概念还没有达成共识。

生态用地是指区域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 以提供生态服务为主要功能, 即不但能达到改良生态环境效果, 还能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提供保障功能的用地类型, 包括现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的林地 (含有林地、灌木林地、其他林地) 、草地 (含天然草地、人工牧草地、其他草地) 、园地 (含果园、茶园和其他园地) 、水域 (含水面、滩涂) 、沼泽、裸地等地类。生态用地主要发挥涵养水源、调蓄水文、保持土壤、保护生物多样性、防风固沙等生态调节作用, 以此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2 生态用地生态服务价值计算方法

2.1 生态用地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的确定

根据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表的用地类型[1], 结合广西生态用地情况, 将生态服务价值当量表适当修改, 有林地和灌木林地的生态价值参照森林、其他林地和果园参照森林和草地的平均值、滩涂参照湿地、裸地参照荒漠的生态服务价值当量 (表1) 。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是指生态系统产生的生态服务的相对贡献大小的潜在能力, 定义为1 hm2全国平均产量的农田每年自然粮食产量的经济价值, 以此可将权重因子表转换成当年生态系统服务单价表, 1个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的经济价值量等于当年全国平均粮食单产市场价值的1/7[1]。

2.2 单位面积农田食物生产服务功能价值的确定

针对广西的具体情况对单位面积农田每年自然粮食产量的经济价值作修正。根据广西2012年各县 (市、区)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单产﹑各粮食作物的平均价格, 按公式 (1) 计算单位面积农田食物生产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7]。

式中, E为单位面积农田生态系统提供食物生产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 (元/hm2) ;i为作物种类;Pi为i种粮食作物的平均价格 (元/kg) ;qi为i种粮食作物单产 (kg/hm2) ;mi为i种粮食作物面积 (hm2) ;M为研究区域的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

2.3 各类生态用地生态服务价值的计算

通过公式 (2) 计算各区域各生态用地类型生态服务功能单价[7]。

式中, Eij为j种类型i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单价 (元/hm2) ;eij为j种类型i种生态服务功能相对于农田提供生态服务单价的当量因子;i为生态服务功能类型;j为生态用地类型。

2.4 各区域生态用地生态服务价值的计算

据各生态用地类型的面积和其生态服务功能的单价, 运用公式 (3) 计算出各地类年度生态服务价值和各区域年度生态用地生态服务价值总量[7]。

式中, ESV为研究区域土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 (亿元) , Ei为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服务价值, Ai为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面积。

3 广西生态用地生态服务价值计算及分析

3.1 概况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 位于东经104°28′~112°04′, 北纬20°54′~26°23′, 东连广东, 东北接湖南, 北靠贵州, 西临云南, 西南与越南为界, 南临北部湾。从总体上看, 广西四周为高耸的山地所围绕, 中间为相互穿插的丘陵、台地、平原和纵横交错的谷地、盆地及弧形山脉, 形状上略成一周高中低的大盆地。广西陆域总面积23.67万km2, 其中山地占39.4%, 丘陵占28.9%, 台地占23.4%, 平原占23.4%。岩溶地貌分布广, 岩溶地貌占土地总面积的37.8%。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17~22℃, 年平均降雨量1 250~1 750mm。2012年广西GDP 13 031.04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分别占16.7%、48.6%、34.7%, 人均生产总值27 943元;总人口5 240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占43.53%, 农村人口占56.47%[8]。

3.2 生态用地现状

根据生态用地的内涵和2012年广西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计算得广西生态用地面积。2012年, 广西生态用地面积共177 769.97 km2, 包括林地133 289.36 km2、园地10 942.62 km2、草地11 191.24 km2、水体6 391.68 km2、滩涂1 226.93 km2、裸地14 728.14 km2, 分别占总面积的74.98%、6.16%、6.30%、3.60%、0.69%、8.28%。

各县 (市、区) 的生态用地见表2和图1。生态用地面积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桂西北、桂北、桂东北和桂东的山地区, 中部平原区生态用地面积小。

3.3 生态用地生态服务价值计算结果

根据上述公式 (1) 、 (2) 、 (3) 计算出生态用地生态服务价值, 2012年广西生态用地生态服务总价值为6 834.19亿元。各县 (市、区) 的生态用地生态服务价值见表3。

(km2)

3.4 生态用地生态服务价值分区及利用与保护对策

根据各地生态用地生态服务总价值的大小, 把广西划分为三类生态用地生态服务价值区域:高生态服务价值区域 (90亿~212亿元) , 中等生态服务价值区域 (50亿~89亿元) , 低生态服务价值区域 (6亿~49亿元) 。具体见图2。

3.4.1高生态服务价值区域。

区域特点:该区域主要分布在桂西北、桂北、桂东北和桂东山地区和桂南丘陵区, 包括贺州市区、田林县、藤县、融水县、南宁市区、钦州市区、全州县、博白县、昭平县、环江县、苍梧县、右江区、桂平市、龙胜县、合浦县、永福县、融安县、灵山县、宁明县、横县、平南县、天峨县、兴安县、容县、岑溪市、防城港市区、资源县、南丹县、鹿寨县等29个县 (市、区) , 生态用地生态服务总价值为3 589.02亿元, 占广西生态用地生态服务总价值的52.52%。区域特点是有林地面积大, 森林覆盖率高;有林地占生态用地总面积的比重50%以上, 如藤县为79.94%, 昭平县为83.23%, 资源县为83.40%。部分区域水域面积大, 如合浦县的水域面积占生态用地面积的比重为40.36%, 横县为13.19%, 防城港市区为12.95%。

生态用地利用与保护对策:桂西北、桂北、桂东北和桂东山地区为广西主要江河的源头区和水源涵养区, 也是生物物种丰富的区域, 自然保护区多, 对于维护广西生态安全十分重要。土地利用方向主要发展林地, 保护好生态公益林, 努力提高生态公益林用地比例, 逐渐减少商品林用地比例;通过封山育林增加天然林面积, 逐步减少人工林面积, 努力提高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维持服务功能。可利用优美的山川与森林景观发展生态旅游。生态用地中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家生态公益林、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等用地应划为禁止建设区, 其余生态用地应划为限制建设区。

3.4.2中等生态服务价值区域。

区域特点:该区域包括隆林县、灵川县、北流市、浦北县、金秀县、武鸣县、乐业县、三江县、西林县、贵港市区、灌阳县、罗城县、临桂县、平乐县、上思县、恭城县、田东县、宜州市、平果县、东兰县、荔浦县、靖西县、马山县、宾阳县、柳江县、河池市区、那坡县、龙州县、陆川县、崇左市区等30个县 (市、区) , 生态用地生态服务总价值2 135.64亿元, 占广西生态用地生态服务总价值的31.25%。有林地面积较大, 森林覆盖率较高;有林地占生态用地总面积的30%~50%, 如恭城县为50.82%, 武鸣县为47.90%, 平乐县为44.28%。

生态用地利用与保护对策:发展林地和园地。林地实行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相结合, 提高森林覆盖率, 推广林—药、林—果、林—牧等复合用地模式。园地果—草复合土地生态系统, 推广“养殖—沼气—种果”三位一体的复合用地模式。

3.4.3低生态服务价值区域。

区域特点:该区域包括象州县、田阳县、来宾市区、隆安县、阳朔县、巴马县、蒙山县、兴业县、凌云县、大新县、钟山县、梧州市区、德保县、忻城县、大化县、武宣县、北海市区、玉林市区、富川县、柳城县、扶绥县、凤山县、上林县、都安县、天等县、东兴市、柳州市区、凭祥市、桂林市区、合山市等30个县 (市、区) , 生态用地生态服务总价值为1 109.53亿元, 占广西生态用地生态服务总价值的16.23%。该区域主要分布于桂西北、桂西南、桂中和桂东北的岩溶地区, 裸露石山多, 石漠化严重。裸地 (主要为裸露石山) 面积大, 裸地面积占生态用地面积的比重为20%~68%, 如都安县为68.31%, 大化县为40.63%, 天等县为40.33%。有林地面积小, 森林覆盖率低;有林地占生态用地总面积的比重30%以下, 如都安县为7.31%, 天等县为13.07%, 忻城县为14.31%。

生态用地利用与保护对策:土地利用方向主要发展林地, 通过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相结合的措施来利用裸地。裸地主要为裸露石山, 即石漠化土地。对于石山的有效利用方式就是分带利用, 发展林、果、药生产。具体措施:在石山上部, 土壤很少, 植物多生长在石缝里, 生长速度慢, 植被一旦破坏便难以恢复, 应进行永久封山育林, 使之逐渐恢复为常绿阔叶林, 作为水源涵养林加以保护;在石山中部的石缝、石穴残积有较多的土壤, 可发展适于石山生境特点的用材林、经济林、竹林及药用植物;在石山下部, 土壤较多, 而且上层也较厚, 可种植适合在石山生长的果林[9]。采用这种方式利用石山, 能产生生态与经济效益, 可使裸地逐渐恢复为林地, 能有效增加有林地面积, 逐步提高生态服务价值。可利用优美的岩溶山区生态用地景观发展生态旅游。

参考文献

[1]谢高地, 鲁春霞, 冷允法, 等.青藏高原生态资产的价值评估[J].自然资源学报, 2003, 18 (2) :189-196.

[2]谢高地, 甄霖, 鲁春霞, 等.一个基于专家知识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方法[J].自然资源学报, 2008, 23 (5) :911-919.

[3]岳健, 张雪梅.关于我国土地利用分类问题的讨论[J].干旱区地理, 2003, 26 (1) :80-87.

[4]张红旗, 王立新, 贾宝全.西北干旱区生态用地概念及其功能分类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4, 12 (2) :5-8.

[5]周焱, 蔡学成, 谢元贵, 等.典型岩溶地区生态用地研究——以清镇市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 2006, 20 (5) :38-41, 62.

[6]邓红兵, 陈春娣, 刘昕.区域生态用地的概念和分类[J].生态学报, 2009, 29 (3) :1519-1524.

[7]梁治平.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服务价值损益分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24 (3) :68-71.

[8]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广西统计年鉴 (2013)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3.

生态用地研究进展探讨 篇4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加速扩展,生产建设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高,使得原有的生态用地被大量挤占,许多具有特殊生态价值的土地如湿地、草地、水域等丧失其生态功能,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系统日趋恶化,进而导致诸多环境问题。生态用地具有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净化空气、保护野生生物、增加景观类型和提供游憩场所等生态功能,是一个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好坏的“晴雨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合理规划生态用地,使其发挥良好的生态环境调节功能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提高居民生活环境的基础。

2 生态用地概念的发展和完善

随着人类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为了实现“自然-社会-人类系统”的和谐发展,“生态用地”一词频繁的出现在区域规划中。生态用地系指对人类生存环境发挥生态功能的土地[1]。由于各地区环境和生态功能的不同,生态用地概念可有不同的内涵及外延。

2.1 生态用地概念的研究进展

目前,在国外生态用地尚未作为一个独立和明确的类型名称明确提出,“ecological land classification”属于土地分类中的分布学途径,以景观生态学为指导思想,分类原则强调土地的综合性,不同的分类等级在地域上有密切联系[2]。虽然没有明确的概念,但在土地分类系统中渗透了生态用地的思想和内涵。

在国内,“生态用地”最早由董雅文等在《苏南太湖地区典型县、乡镇工业和农业对水体污染的预测及控制研究》一文中提出,并在1999年发表的《城市化地区生态防护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一文中对生态用地的概念作了阐述,认为生态要素的空间定位统称为生态用地:成片森林、湖泊水体、湿地、农业用地以及开敞空间等属于斑块状的生态用地;河流、交通走廊、沿海滩涂等属于线状或带状生态用地,或称生态走廊[3]。石元春院士于2001年考察宁夏回族自治区也提出了生态用地的概念,随后石玉林院士在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与生态环境保护》报告中对生态用地概念也做了相应阐述,张红旗[4]2004年把其基本理念概括为在西北干旱区,生态用地是指具有干旱区防治和减缓土地荒漠化加速扩展功能的土地,可以作为“缓冲剂”,以达到保护和稳定区域生态系统的目标。岳健[5]2003年对生态用地的概念做了更为定性的描述,认为生态用地是指除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包括为人类所利用但是用于农用和建设用以外的用途,或主要由除人类之外的其它生物所直接利用,或被人类或其它生物间接利用,并主要起着维护生物多样性及区域或全球的生态平衡以及保持地球原生环境作用的土地。宗毅[6]2005年认为生态用地是指包含水域和陆地等在内的各种发挥生态效用的自然和人工土地。邓红兵[7]于2009年在《区域生态用地的概念和分类》中提出生态用地较为完善的定义,认为生态用地指的是区域或城镇土地中以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主的土地利用类型,即能够直接或间接改良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区域人地关系的用地类型。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态用地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和界定,使得生态用地概念不断的发展并完善。

2.2 生态用地的概念和内涵

不同地区生态用地的类型不同,生态用地的关键生态功能也有很大差异,因此,本文认为生态用地指具有自然生态服务功能,并对所在区域具有环境调节功能的土地类型。

(1)生态用地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与以人类活动为主的用地类型如建设用地相对应。

(2)生态用地主要包括自然土地类型,现行“全国土地分类(试行)”中的一级类“未利用地”所列的各类土地应当整体列入生态用地范畴。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土地类型如农用地在特定的研究情况下也可以作为生态用地,但由于农用地结构单一和覆被变化大等原因,大多数情况下不列入生态用地类型。人工水系、湖泊等稳定性强的、生态功能明显的土地类型应当包括。

(3)生态用地可以通过自身的生态过程,为人类提供特定的生态服务功能。

(4)生态用地对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可持续性发展的保障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3 生态用地分类的研究进展

国外的生态用地分类是从宏观上把土地看作一个整体进行分类,Bailey[8~10]将土地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看待,将生态系统综合为较大地理单元,将它们与其周围和它们有交互作用的单元联系起来。由于土地和景观都具有综合性的特点,Zonneveld[11]认为景观是土地的同意语,为了研究景观的空间分布提出不同的等级水平:生态地境(ecotope,等同于立地site),土地片(land facet,或称microchore,微域),土地系统(land system,或称mesochore,中域),主景观(main landscape或称macrochore,大域)。其它的研究还有Frans Klijn[12]明确了生态土地分类的等级生态系统分类的概念,并且例证了等级分类方法的实际意义和价值。Blasi Carlo等人[13]发展了等级土地分类在不同尺度景观的描述和制图中的作用。

欧洲早在1985年的土地分类中把土地分为人工表面、农业用地、森林和半自然区、沼泽地和水体[7],把具备自然生态属性的森林和半自然区、沼泽地和水体区别于以人类活动为主的人工表面和农业用地;美国1976-1992年的土地分类有城市或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牧草地、森林、水体、湿地、冰(苔)原、多年积雪或结冰[14];联合国1993年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中分为内地水域、木本沼泽、裸地、森林和林地、灌木群落、矮灌群落、草地、耕地、建设用地[7];韩国1993年的土地分类有城市地域、准城市地域、农林地域、准农林地域和自然环境保护地域[7];俄罗斯2000年的土地分类有农业用地、居民用地、专业用途用地、特别保护区和它的客体用地、森林资源用地、水资源用地和储备用地[7];日本现行的土地分类分为农用地、森林地、原野、水面、道路用地、宅地和其他用地[7]。各国的土地分类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按土地受人类活动影响程度进行分类,强调土地的自然生态属性。

我国,学者对生态用地分类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发展。张红旗[4]2004年以人类对生态用地的影响程度为原则把生态用地划分为人工生态型用地和自然型生态用地。岳健[5]2003年把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然后又将生态用地划分为生态林地、生态水域及湿地、生态草地、生态裸露地、自然保护区用地和建设用地内的绿化及景观用地。邓小文[15]2005年将城市生态用地划分为服务型生态用地和功能型生态用地。宗毅[6]2005年认为生态用地包括园地、林地、牧草地、水域用地、未利用地中的荒草地、沼泽地和其它土地(指未列入农用地、建设用地的其他水域地-河流水面、湖泊水面、苇地、滩涂)中涉及包含湿地、森林、草原、城市绿地等的各类用地。邓红兵[7]于2009年把生态用地按照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分为自然用地、保护区用地、休养与休闲用地和废弃与纳污用地。2009年赵丹[14]认为农用地也可归并到生态用地的范畴内。

生态用地的分类体系得到不断的完善,学者从人类对生态用地的影响程度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角度对生态用地进行分类,本文比较赞同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生态用地进行分类。

4 生态用地的研究方法

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规划生态保护用地或不能用于建设的用地[1]。在土地利用规划时,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保留能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平衡的最少生态用地或保护具有特殊生态功能价值的生态用地类型。这需要法律法规的支持。

4.1 基于生态足迹测算各种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土地面积

生态足迹是加拿大雷斯和学生魏克内格首次提出,用于计算各类承载力问题的,计算步骤如下。

(1)计算各类消费所使用的土地Si。

式中Ci指i项消费总量;Yi指i类土地生产力;Pi指i项土地生产量;Li指i项消费的进口量;Ei指i项消费的出口量。

(2)计算土地占用。

式中Sn根据生态用地的土地分类来确定,可以为耕地、草地和林地等。

(3)折算为生态足迹EF。

式中EF指总的生态足迹;N指人口数;e f指人数生态足迹。

4.2 应用碳氧平衡测算生态用地的规模

从区域的碳释氧的能力来看,植物生态系统则视为碳固定的重要“汇”,也是氧供应的唯一“源”。应用生物量法测算植被固碳释氧能力,再通过测算区域生态系统的释碳耗氧与固碳释氧能力差异,进而推算区域碳氧平衡所需要的生态用地数量,最后取较大者为区域生态用地需求量即:max(ELe,ELo),计算公式如下。

(1)释碳量与耗氧量。

式中De、Do指释碳量、耗氧量;Ce、Cm、Cp、Oe、Op指能源的燃烧、水泥生产和人类自身呼吸等的释碳量与耗氧量。

(2)测算植被固碳释氧能力。

(3)推算生态用地数量。

式中ELe、ELo指从固碳、释氧两个角度测算的生态用地数量。

4.3 利用3S技术定量研究生态用地

随着3S技术的日臻成熟,各个研究领域普遍应用,3S技术也应用到了生态用地的研究。利用RS获取影像图,用GIS处理影像图并结合社会统计数据对生态用地进行定量统计。

(1)通过遥感卫星获取所需的数据。由于卫星设置多光谱观察,对地观测范围大,数据信息收集快,并且宏观、直观,每个波段表示不同的地物类型。在遥感影像处理软件的支持下,可对遥感图像进行波段优化组合、增强以及裁剪等处理,形成遥感解释基础图件。

(2)运用GIS软件建立土地分类系统和遥感解译标志,通过人机交互屏幕目视解译方式,进行拓扑构建、属性赋值和统计计算绘制出土地利用现状图。根据研究区土地利用和覆盖和生态功能特点,结合遥感影像光谱特征,把研究区划分为林地、草地、水域等各种生态用地类型。

(3)进一步运用GIS软件和Excel等软件完成生态用地类型的面积等图形与属性数据的处理,获取生态用地类型的特征指标及特征值。并可以对不同年度的数据进行比较,通过计算结果,可以明显的看出研究区的各类生态用地类型面积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有的会相当明显。由此可判断人类的建设活动是否影响到生态用地的发展,从而引起人们的注意,制止负面情况的继续恶化。为政府提供可持续发展决策。

4.4 生态用地研究方法的利弊分析

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规划生态保护用地或不能用于建设的用地是定性分析生态用地的一种方法,可用于土地利用规划。生态足迹分析方法通过引入生态生产性土地概念实现了对各种自然资源的统一描述;但生态足迹法的计算过程较为复杂,假设太多。碳氧平衡测算法侧重于植物生态系统,能从固碳和释氧两个角度测算生态用地的数量,但是不全面。3S技术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得到了广泛和深入的应用,3S技术应结合传统的研究方法和理论,特别是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来对生态用地进行研究。

5 结语

生态用地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学者建议在编制和修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充分考虑生态用地,并指出保护耕地是为了保障吃饭问题,而保护生态用地的生态质量是为了保障长远生存与发展。生态用地的理论研究如概念和分类体系已经逐步完善,我们进一步需要做的是把理论用于实践中。合理利用生态用地,发展绿色产业。生态用地具有生态环境价值,我们在不破坏其生态价值的基础上,适度开发环境影响小的绿色产业,如旅游、科研等。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多因子多层次综合是未来生态土地研究发展的总趋势[16]。要根据生态功能特点确定各地区生态用地的数量及质量,即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现在生态用地一词虽然随处可见,但是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不同地区生态用地的功能不同,先要明确各生态用地类型的生态功能,了解生态用地的质量,然后进行定量研究,明确生态用地的数量。

生态性旅游用地 篇5

对生态位的定义以及其涵义的理解, 不同领域与不同时期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1910 年, 美国学者R.H.约翰逊首次在生态学领域使用生态位一词;1917 年格林内尔在 《加州鸫的生态位关系》一文中使该名词流传开来, 但他当时所注意的是物种区系, 所以侧重从生物分布的角度解释生态位概念;1927 年埃尔顿著《动物生态学》一书, 首次把生态位概念的重点转到生物群落上来, 他强调的是生物群落的功能生态位;1957 年G.E.哈钦森建议用数学语言、用抽象空间来描绘生态位, 他强调的是生物群落的实际生态位;1987 年我国学者刘建国等在“生态元”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位的概念, 他强调的是“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综合生态位。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 生态位理论得到了完善和扩充, 它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不再局限于生物学, 还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和对象, 如土地利用的生态位、企业的生态位、产业的生态位、城市生态位等等, 其中关于土地利用的生态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土地利用的自然生态位, 即土地利用的空间生态位、数量生态位、质量生态位等, 二是土地利用的经济生态位, 即土地利用生态元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 包括与其它土地利用类型生态元相互之间的关系。 我们将从农用地利用的数量生态位和经济生态位两个方面来分析, 了解新疆农用地数量与农用地利用经济效益的变化趋势以及原因, 为实现新疆农用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牛海鹏等构建了耕地生态位数学测度模型, 可以对其进行推广和拓展得到农用地利用生态位测度模型, 如 (1) 式所示。

式中, Ni表示第i类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位, Si表示第i类土地利用类型的态, 即第i类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或者第i类土地利用产生的经济效益, Pi表示第i类土地利用类型的势, 即第i类土地利用类型的增减面积或者第i类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增减, A为量纲转化系数。

根据生态位理论, 其值越接近1, 生态位越大, 属于广生态位, 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反之生态位越小, 发展动力不足, 需要开拓新的生态位。

2.2 数据来源

我们所涉及到的数据包括耕地面积、园地面积、林地面积、牧草地面积、农业产值、林业产值、牧业产值等数据均来自新疆统计年鉴和新疆国土资源公报。 考虑到数据计算的可操作性, 用农业产值表示耕地和园地的经济效益, 用林业产值表示林地的经济效益, 牧业产值表示牧草地的经济效益。 个别数据在个别年份存在数据缺失的现象, 采用相应的数学计量方法 (插值法) 进行补充和完善。

3 结果分析

3.1 农用地利用数量生态位变化分析

由图1 可以看出, 在研究时间范围内, 农用地数量生态位呈现出以下特征:

牧草地数量生态位最高, 其次是林地、耕地、园地, 这与新疆的气候、地理环境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 牧草地数量生态位保持在0.82 左右, 在1998 年达到最大值 (0.8871) , 表明牧草地丰度值相对较高, 属于广生态位, 即在数量上占有优势, 林地数量生态位保持在0.111 左右, 在1999 年达到最大值 (0.1720) , 耕地数量生态位保持在0.06 左右, 在1999 年达到最大值 (0.0767) , 园地数量生态位保持在0.0037 左右, 表明林地、 耕地、园地的丰度值相对较低, 属于狭生态位, 即林地、耕地、园地数量上处在劣势地位。

牧草地数量生态位处于波动下降的态势, 林地、耕地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 在2001 年左右趋于平稳, 几者之间的差距逐渐在缩小, 这与新疆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城市化进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也能反映出新疆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其中牧草地数量生态位由1995 年的0.8827 下降到2013 年的0.8279, 分析其原因发现, 新疆牧草地数量生态位下降是由于过度放牧导致草地沙化和荒漠化以及建设用地的占用, 使得面积呈现出缩小的态势;林地数量生态位由1995 年的0.0668 波动上升到2013 年的0.1051, 这是国家 “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建设以及新疆各级政府造林工程的实施取得的成效;未利用地的开发以及土地整理使得耕地的面积有上升的趋势, 所以耕地数量生态位由1995 年的0.0484 波动上升到2013 年的0.0632; 园地数量生态位上升较为明显, 由1995 年的0.0019 波动上升到2013 年的0.0058, 主要是因为近年来新疆注重特色林果业的发展, 如核桃、红枣、香梨、葡萄等种植面积大规模增加, 园地面积持续增加, 使园地数量生态位呈上升的趋势。

3.2 农用地利用经济生态位变化分析

由图2 可以看出, 在研究时间范围内, 农用地经济生态位呈现出以下特征:

耕地和园地经济生态位最大, 其次是牧草地、林地。 耕地和园地经济生态位保持在0.6518 以上, 1995 年是最大值 (0.894) , 表明耕地和园地利用产生的经济效益较高, 属于广经济生态位,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较大, 但是其对经济的贡献率有下降的趋势;牧草地经济生态位在0.0098 以上, 在2013 年达到最大值 (0.3293) , 林地经济生态位较小, 2007 年其最大值仅为0.0202, 表明林地和牧草地利用产生的经济效益较低, 属于狭经济生态位, 但其对农业经济的贡献率有上升的趋势。

耕地和园地经济生态位呈波动下降的趋势, 牧草地、林地呈波动上升的特征, 几者之间的差距逐渐在缩小, 这与农用地利用的效率有着密切的关系。 耕地和园地经济生态位由1995年的0.8944 波动下降到了2013 年的0.6518, 牧草地经济生态位由1995 年的0.0956 波动上升到2013 年的0.3293, 林地经济生态位由1995 年的0.0098 波动上升到2013 年的0.0188。 进一步分析发现, 耕地和园地的数量生态位呈上升的趋势, 但其经济生态位却呈现出下降的态势, 表明耕地和园地利用的效率不高, 集约利用的程度不高, 同时新疆的粮食、蔬菜、水果基本上是以初级产品进入市场, 缺乏深加工产品导致增值效益低, 这也是导致耕地和园地经济生态位下降的原因;牧草地数量生态位呈下降的趋势, 但其经济生态位却表现出上升的特征, 表明在20 世纪初期, 新疆牧草地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充分利用, 导致牧草地数量生态位高, 经济生态位低, 随着新疆畜牧技术的突破以及畜产品附加值的提高, 牧草地的经济生态位上升的趋势很明显。

4 结论与讨论

农用地生态位的不断变化与农用地利用结构调) 整、农业政策导向、城市化以及工业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研究时间范围内, 新疆牧草地数量生态位最高, 属于广数量生态位, 林地、耕地和园地数量生态位均较低, 属于狭数量生态位, 但牧草地数量生态位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 林地、耕地和园地数量生态位呈现出波动上升的态势, 但整体情况来看新疆农用地面积整体波动变化情况不大。新疆虽然处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时期, 需要大量的建设用地, 但是农用地非农化的速度较慢, 同时拥有大量的后备农用地资源进行补充进而达到农用地面积动态平衡, 这与自治区的土地调控政策密不可分。

生态性旅游用地 篇6

关键词:GIS技术,RS技术,GPS技术,旅游用地

我国是一个旅游大国,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有限的旅游土地资源是关系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针对目前旅游用地管理的诸多问题,本文提出建立基于“3S”技术的旅游用地管理信息系统,目的在于为旅游用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规划等提供技术方法,实现对旅游用地的科学化管理,保证旅游用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最终达到旅游用地的可持续利用。基于此,本文对“3S”技术在旅游用地管理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设想,通过“3S”技术实现对海量旅游用地数据的高效管理,进行对旅游用地的动态监控,向旅游管理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翔实、直观的旅游用地数据信息,进而为旅游项目开发、旅游用地保护、土地利用变化等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1 旅游用地的概念与特点

1.1 旅游用地的概念

旅游用地是珍贵的资源,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和管理旅游用地关系到旅游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旅游用地是一个由旅游地各项与旅游相关的自然因素并结合相应人类劳动成果的自然—经济地域综合体,又是自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从狭义上讲,旅游用地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并确定的各级风景名胜区内的全部土地。从广义上讲,旅游用地指的是旅游业用地,即在旅游地内凡能为旅游者提供游览、观赏、知识、乐趣、度假、疗养、娱乐、休息、探险、猎奇、考察研究等活动的土地。根据大多学者的观点,旅游用地的定义集中在以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主体的旅游吸引物用地和以旅游交通旅游饭店等为内容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用地上。

1.2 旅游用地的特点

根据梁栋栋、陆林(2005)的观点,旅游用地的特点可以概括为:(1)旅游用地是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客观物质基础;(2)旅游用地具有复合性,即其不仅包括主体资源和与主体资源相配合的其他资源,而且往往具有多种用途;(3)旅游用地具有持续性,即其在保护得当和进行变动性利用时,用地利用不存在递减性;(4)旅游用地具有多效益性,即其可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只不过效益可正可负。

2 旅游用地管理存在的问题

旅游用地是旅游业赖以生存的不可再生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基本载体,也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合理开发利用土地是旅游用地管理的最根本任务。然而,由于旅游用地管理的不规范,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在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对土地的破坏也在不断加剧,如过度开发造成景区生态受损、水土流失严重等。总的来看,目前旅游用地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追求短期经济利益,不当开发旅游用地

发展旅游业带来的高额利润,使各方收益主体忽视旅游用地原本的观赏、娱乐等功能,纷纷加大接待设施和人造景观的建设力度,特别是旅游房地产的兴起,使得不少受利益驱动的地方政府纷纷在风景名胜区等高质量旅游用地大肆兴建别墅群、度假村等,不仅严重影响到社会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也造成大量土地资源的浪费和景观的破坏。

2.2 规划建设不善,加大生态环境风险

土地规划建设不当,旅游设施或其他开发项目的布局和工程设计不合理会造成环境恶化、生态受损,以致小气候改变、土地松动、滑坡、洪水等问题,不仅给项目本身带来危害,严重时也会给周边地区带来巨大灾难。如2016年7月印度北部北安恰尔邦比托拉格尔地区发生暴雨引发泥石流,造成至少30人死亡、多人失踪。而造成当地经常发生洪灾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开发旅游业对森林乱砍滥伐,致使森林面积锐减,给生态带来破坏。

2.3 旅游用地供应管理不规范

在当前旅游开发项目中,大部分都会涉及集体土地,需要办理农用地转用和征用手续,而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为了减少开发成本,在实际中很少办理征地手续,大多只是给农民一点象征性的补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土地利用的混乱。

2.4 经营转让中土地使用权被忽视

近几年,景区经营权出让、转让现象呈上升态势,成为旅游景区市场化运作的必然途径。但不少地方政府出台的出让、转让优惠政策,往往将国有土地使用权无偿赠送给承包商,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相关法律法规,也给旅游用地的合理利用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3“3S”技术在旅游用地管理中的应用

鉴于上述问题,为扭转旅游用地管理的不利局面,本文提出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系统(GPS)及与其相关的技术,如专家系统(ES)等建立的旅游用地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旅游用地,以实现对旅游用地的动态监测、调查、统计、制图,进行旅游用地分析与评价,实时更新用地管理信息等功能,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利用旅游用地。

3.1 应用“3S”技术管理旅游用地的优势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一种采集、存储、管理、分析、显示与应用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是分析和处理海量地理数据的通用技术。遥感(Remote Sensing,RS)是指从远距离、高空乃至外层空间的平台上,利用可见光、红外线、微波等探测仪器,通过摄影或扫描、信息感应、传输和处理,从而识别探测对象的性质和运动状态的现代化技术体系。全球定位系统(Goble Positioning System,GPS)是以人造卫星组网为基础的无线电导航系统,它由太空系统、控制系统和用户系统三大部分组成。GPS可以为遥感实况数据提供空间坐标,为新增地物等进行全天候快速定位、及时更新GIS的数据信息,保证信息适时、有效。应用“3S”管理旅游用地具有传统管理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3.1.1 可处理海量土地数据

旅游用地管理数据量大,关系复杂,众多地图和地图所包含的信息及相互关系加上分片管理的特点,给数据管理、查询、变更带来巨大困难,使得相关部门难以对海量数据进行质量的管理和监控。3S技术则能较好地处理这方面的问题。

3.1.2 功能强大,便于扩充

“3S”技术不仅本身具有多种强大功能,而且很容易跟其他信息技术相结合,进行功能联合和扩展,实现灵活多变的应用,在旅游用地管理上快速且方便。

3.1.3 操作相对简单

长期以来,旅游用地管理基本上都是以图纸、文本的形式保存和管理的,各种文件种类多、数量大,管理起来耗时耗力效率较低,而通过3S技术进行文档管理,则相对于传统手工操作容易得多。

3.2“3S”技术在旅游用地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3S”技术在旅游用地管理的具体应用可通过建立旅游用地管理信息系统来实现,即应用GIS、RS与GPS集成技术建立旅游用地管理信息系统,服务于旅游用地调查统计、用地规划管理、用地动态监测、用地分析与评价和用地日常档案管理等工作,以利于旅游管理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的正确决策。其管理框架如图1所示。

3.2.1 旅游用地调查统计

利用GIS、RS、GPS的数据采集、数据转换功能,将旅游用地数据信息(包括旅游用地的原始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地图数据等)录入存储到GIS的数据库中,可以实现对旅游用地的分布、数量、状态及权属状况的系统调查和统计,并在需要的时候,生成图件、表格等将调查统计结果输出显示。

3.2.2 旅游用地规划管理

旅游用地规划管理是通过旅游用地管理信息系统,以旅游用地利用现状数据为基础,根据规划指标和土地自然属性,结合当地旅游资源和经济发展,拟定用地方案,编制出旅游用地专项规划,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需要,按法定程序对规划进行调整和修改。制定旅游用地科学规划是保证旅游用地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要重点加以对待,必要时可建立专家决策支持系统对其进行决策辅助。

3.2.3 旅游用地动态监测

旅游用地动态监测主要是对旅游用地利用动态变化信息的获取和整理,包括对用地利用、用地质量、用地权属、地价和用地利用规划实施等的监测,利用遥感与GIS技术研究区域内旅游用地利用情况的变化,揭示其空间变化规律,建立引起其用地改变驱动力系统,为旅游用地的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翔实的基础资料。

3.2.4 旅游用地分析

应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各种模型,除能够对旅游用地进行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DEM分析、最优路径分析、空间集合分析等外,还能进行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发展预测、交通规划、土壤侵蚀分析等工作,为相关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可靠依据和指导。

3.2.5 旅游用地评价

旅游用地评价是根据用地动态监测反映出的情况,分别对用地进行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从而判断旅游用地方案是否需要调整,以及如何调整。该功能可通过在旅游用地管理信息系统中设立专家咨询子系统实现。

3.2.6 旅游用地档案管理

对旅游用地档案的管理主要包括对历年旅游用地审批文件、权属文件、年度用地计划、账目、用地单位的材料等传统纸质档案录入或扫描到旅游用地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以方便管理和随时调用。

4 结语

应用“3S”技术,建立和使用旅游用地管理信息系统,对旅游用地进行自动化、智能化管理不仅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旅游管理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职能优化的重要任务,甚至是进行旅游用地整体监控及改良日常管理工作的必然趋势和唯一选择。可以想见,随着“3S”技术引入旅游用地管理,管理部门以旅游用地管理信息系统为平台,将能更加有效地制止破坏用地和不当利用用地的行为,适时协调旅游用地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及时出台相应政策,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旅游用地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德举.土地评价[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1996.

[2]毕宝德.土地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徐勤政,刘鲁,彭珂.城乡规划视角的旅游用地分类体系研究[J].旅游学刊,2010(7).

[4]梁栋栋,陆林.旅游用地的初步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5).

[5]陈述彭,鲁学军,周成虎.地理信息系统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6]崔学峰,邵社教.“数字规划”的支撑技术与实践[J].太原科技,2001(5).

生态性旅游用地 篇7

关键词:旅游产业,节约集约,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

1 引言

旅游产业随着经济发展迅速地扩大,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已经有相当长时间,积累了大量经验,但是旅游产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却处于起步阶段。旅游产业发展导致旅游产业用地矛盾,不合理地用地不利于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对旅游产业用地节约利用研究,为旅游产业规划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目前国内外在旅游产业方面的研究都是集中在产业经济上,在土地部分的研究上较少,究其原因是旅游产业的发展引起的土地利用的矛盾,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旅游产业用地研究任重而道远。旅游产业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是旅游产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一部分,却是关键的一部分。云南省旅游产业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提高将促进云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2 云南省旅游产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旅游产业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起步阶段、90年代初期的加快发展阶段、近10年来的培育支柱产业阶段,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性飞跃。1980年以来,国内外游客年均增长29.90%,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34.30%,2009年旅游产业总收入占全省GDP的比重为13.14%,初步形成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的完整产业体系,成为云南的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与此同时,由于长期以来粗放式发展模式等原因,云南旅游产业还存在着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国有旅游企业改革滞后,市场主体发育不充分;投资不足,融资渠道不畅;市场不规范,资源与行业管理体制条块分割严重;产业漏损,国际化水平低,对相关产业带动作用不强,以及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

总体来看,尽管云南旅游资源的潜力很大,但旅游产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旅游产业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推动作用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其深层原因在于思想观念落后、改革创新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目前,云南旅游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内消费结构升级和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在2010和2015年分阶段最终实现,国际资本流入和沿海产业转移,为云南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周边国家和地区几乎都把旅游作为重点产业发展,也对云南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云南唯一的选择是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的步伐,使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实现发展方式从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发展转变,进一步推动全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节约用地与集约用地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节约用地主要是从保护土地面积的角度来说的,降低项目用地规模,建设用地少占或不占耕地;集约用地主要是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提高土地利用率,或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等措施,从而使土地利用效率达到一个合理水平的行为。集约用地强调用地方式和强度,节约用地强调用地规模。合理的节约集约旅游用地规划能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避免土地利用的粗放性、随机性和破坏性,促进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根据旅游用地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概念,可将旅游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概念定义为: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减少改变用地类型的旅游项目占地规模,降低旅游项目用地中建设用地的比例,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改变旅游用地利用方式,增加旅游用地投入,充分发挥旅游用地的潜力,提高其旅游用地利用效率和效益,使旅游产业用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互协调统一[1]。

3 云南省旅游产业建设用地集约利用

旅游产业用地分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云南省截至2009年,旅游产业用地总面积为657 159.10hm2,其中建设用地占用61 329.14hm2,旅游产业建设用地占旅游用地总面积的9.33%。

云南省旅游产业规划基期建设用地总面积61 329.14hm2,同时期云南省建设用地92.83万hm2,旅游产业建设用地仅占全省建设用地总面积的6.60%,比重较小,而2009年云南省旅游总收入810.73亿元,GDP6 169.75亿元,旅游收入占GDP的13.14%。旅游产业建设用地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比重与旅游产业占GDP的比重不一致,旅游接待设施、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占地面积较小,旅游建设用地供应力度偏小,旅游投入不足,导致接待能力有限,与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协调。

旅游产业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对现有旅游产业建设用地而言,主要是进行内涵挖潜,增加投入产出,促进旅游产品转型升级,提高集约利用程度;新增建设用地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避让基本农田,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荒草地等其他土地,并尽量减小用地规模[2]。

4 构建旅游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

4.1 建立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建立一套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旅游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的指标评价体系,可以对已建和规划建设的旅游建设用地进行量化。对旅游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较高的地方可以适当地增加旅游建设用地的土地供应,并优先考虑开发利用其他土地。对旅游建设用地集约程度较低的地方,在建设用地供给政策上要吃紧,要求对其现有旅游产业建设用地进行潜力挖掘,加大投入和产出力度,提高其旅游效益。

4.2 指标体系的确定原则

旅游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内涵丰富,选取指标应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各方面,各指标之间既要相互独立又要相互补充。

4.2.1 科学性原则

旅游用地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指标体系的选取必须要能科学、客观地反映旅游用地的各种特征。

4.2.2 可操作性原则

旅游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涉及社会、经济、可持续性等各方面因素,但目前我国旅游产业用地相关统计数据不全面,一些必要的影响旅游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因素缺乏相关的统计,这给旅游产业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评价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评价因子的选择一定要考虑可操作性。

4.2.3 适用性原则

所选指标在全省各州市之间应具有普遍适用性。

4.2.4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指标评价尽量以定量计算为主,易于考核和评价,对个别难以定量的指标进行定性分析,以利于评价的可操作性。

5 云南省旅游产业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

5.1 指标体系的构建

综合考虑影响云南旅游产业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因素,选取7个影响因子,分别为单位建设用地接待国内旅游人次、单位建设用地接待海外旅游人次、地均建设投资、地均旅游收入、旅游建设用地地均旅游外汇收入、旅游业收入占GDP的比重、投入产出比。

层次分析法(AHP)[3,4]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方法,它是系统工程中对非定量事件定量分析的一种简便算法。它把一个复杂问题按各因素隶属关系由高到低表示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然后通过人们的判断对各层次的元素进行比较判断,确定相对重要性,最后把各层次定量关系联系起来,得到总排序作为决策依据[5]。准则层和评价指标层各因子权重的得来均采用层次分析法中的两两对比法得来。根据层次分析法得出云南省旅游产业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表(表1)。

结合表1,参照云南省统计年鉴得出云南省旅游产业建设用地节约集约评价各因素现状值(表2)。

5.2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一种运用模糊变换原理分析和评价模糊系统的方法,它以模糊推理为主,将定性与定量,精确与非精确统一结合起来,这一方法是由美国自动控制专家查德于1965年首次提出[6,7,8,9,10,11]。

各指标均为正向指标,因此可以建立统一的隶属度函数,由于旅游产业节约集约利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建立隶属度函数所需要的标准通过参照前人相关的研究成果、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研究者客观判断等方式最终确定旅游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指标层的隶属度函数[12]。

结合云南省旅游产业建设用地节约集约评价各因素现状值(表2),可得出评价指标层7个因子的关于低度利用、适度利用及集约利用的隶属度函数值。

注:数据来源云南省统计年鉴

以昆明市为例,根据隶属度并结合全省平均值,并计算出全省平均值的0.6倍和1.2倍为作等级划分标准,等级的划分标准是结合了全省旅游产业建设用地节约集约评价各因素现状值的具体情况综合得出的。昆明市评价指标层各因素指标隶属函数值矩阵为:

根据评价指标层各因素指标的权重,土地利用强度下属的两个因子的权重为(0.6,0.4);土地投入强度下属的因子只有一个,权重为1,因此将不参与这一轮计算,隶属函数值可以直接应用到下一轮计算;土地利用效益下属的4个因子的权重分别为(0.373 2,0.303 8,0.116 7,0.206 3)。

将准则层下属的因子的权重向量与对应的隶属函数值矩阵进行模糊数学综合运算,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准则层综合评价结果矩阵。

土地利用强度综合评价结果为:

土地利用强度总管和评价结果为:(0 0.2766 0.7234)。

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结果为:

得出准则层综合评价结果矩阵,即:

最后将准则层综合评价结果与准则层3个影响因子的权重向量进行综合运算,再进行归一化,得出昆明市旅游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土地利用综合评价结果为(0.197 1,0.276 9,0.526 0),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昆明市旅游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土地利用综合评价最终评价结果为集约利用。

按照此方法分别计算出其他各市州的旅游用地节约集约土地利用综合评价结果为分别为曲靖的为(0.354 7,0.435 8,0.209 5);昭通的为(0.343 9,0.422 5,0.233 6);临沧的为(0.574 1,0.322 6,0.103 3);文山的为(0.343 9,0.422 5,0.233 6);德宏的为(0.311 8,0.376 4,0.311 8);玉溪的为(0.313 9,0.372 1,0.313 9);丽江的为(0.219 6,0.346 0,0.434 3);楚雄的为(0.422 5,0.343 9,0.233 6);西双版纳的为(0.330 8,0.406 4,0.262 8);怒江的为(0.440 3,0.316 4,0.243 4);保山的为(0.422 5,0.343 9,0.233 6);普洱的为(0.422 5,0.343 9,0.233 6);红河的为(0.305 0,0.390 0,0.305 0);大理的为(0.319 4,0.361 2,0.319 4);迪庆的为(0.237 4,0.333 1,0.429 5)

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旅游产业用地节约集约总体评价结果为,低度利用的有临沧、楚雄、怒江、保山、普洱;适度利用的包括曲靖、昭通、文山、德宏、玉溪、西双版纳、红河、大理;集约利用的有昆明、丽江、迪庆。

6 土地合理利用的措施建议

6.1 加强引导

坚持旅游项目有保有压,积极推进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合理确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标准;引导旅游产业建设用地向其他土地发展;提高闲置、空闲土地利用率,充分利用存量土地;规范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积极营造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识。

6.2 加强积极有效地调控

启动配套的税费改革;实行旅游用地的资产化管理;协调旅游产业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加大旅游线路统筹力度。

6.3 相关部门加强管制

上一篇:小农经济的缺陷下一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