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优化策略(通用11篇)
生态优化策略 篇1
当今社会人们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生态问题,生态平衡、生态和谐、创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题之一.教育更需要有和谐的生态环境.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已经学会用生态学的视野来审视教育,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考量教育.构建课堂生态平衡,提高教育教学实效,已经成为广大教师追求的目标.
一、简述课堂生态平衡的构建原理
生态平衡是英国植物生态学家谭斯利于1935年首次提出来的,它包括个体生态平衡、群体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平衡.生态平衡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处于相对适应与协调的动态之中.课堂是一个微观的特殊的生态系统,在课堂生态系统中,课堂生态主体(师生)与课堂生态环境之间、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主体之间存在着各种生态联系,实现着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与信息流通,它们共同使课堂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达成一种动态平衡关系,从而共同发挥课堂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育人功能.课堂生态平衡主要体现为课堂结构的平衡,功能上的平衡,输入与输出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平衡.主要特征体现在动态的平衡、整体的平衡、相对的平衡、开放的平衡四个方面.课堂生态平衡的构建不但有助于教学实效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每一个学生的精神品质,张扬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风采,还让每一个学生有尊严地学习,让每一个生命个体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二、生物教学中课堂生态失衡现象及分析
在当前的生物教学中,课堂生态失衡主要表现为教与学的失衡及应试教育目标与生命全面和谐发展的失衡.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变革,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主宰教学过程;学生为客体,扮演听者、记者、知识容器的角色.教师的霸权地位忽视了学生作为完整的人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阻碍了主体的个性化参与和探索性自觉建构,导致课堂教学缺乏生机和活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严重失衡.教师的教学目标重在分数和升学率,课堂教学演变为一种机械训练的模式运作,忽视了学生的生命灵动和个别差异.课堂学习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无法从中体会到幸福和享受,只能承受负担与折磨.以下是我们常见的几种生态失衡的课堂模式:
1.简单的知识课堂
(1)教学目标被简化成单纯的认知.在人的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中,纯粹的知识学习只能完成其中的认知任务.这样的课堂唯知识独尊,别的从不涉及.教学过程沦为了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这种教学忽视了学生对知识背后的经验的感受,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忽视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认知素质的培养和开发,这样的课堂培养的是片面发展的人,不是全面发展的人.
(2)效率为先,忽视生命.课堂教学注重短期可见的效果,注重立竿见影的效果,用普遍客观的知识来塑造和加工活生生的生命体.对教学的结果偏重量化的评价,教师关注的是通过教学学生能掌握多少知识,能考多少分,上课就是为考试服务的.师生关注的是正确答案,而不是答案是如何得出的过程.学生只能是学会了,永远也不会学.
2.霸道的师本课堂
(1)话语霸权.语言是“温和的暴力”.教师侵占了学生的话语权,忽视了学生的需要和想法,而这是课堂中最为关键的东西.教师经常说着正确的废话,不知不觉中掠夺了学生发问的机会,错过了倾听学生的言说,错过了由学生创生的精彩.教师在课堂上的满堂问、学生的满堂答,似乎是给了学生发言和表达的机会,而教师提的大多是无需进行思索的问题,不能激发起学生积极动脑思考,不能激起学生发自生命深处的诉说的欲望.
(2)思维剥夺.教师设计了非常严谨的教案,学生只能在其中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师的提问往往有唯一正确的答案,让学生沿着其铺设的思路思考.学生没有足够的自主参与和选择教学内容的机会,他们围着教师的问题转,与其说是思考,不如说是为寻找问题背后的正确答案而苦心琢磨教师的心思,怎样回答才能符合老师的胃口.教师提的问题的封闭性剥夺了学生开放的、发散的思维,久而久之,只能塑造学生奉迎、遵从的思维惰性.我们的学生习惯于接受别人的结论,这是教育的悲哀.
3.生硬的模式课堂
(1)教案独尊,教学封闭.教师严格执行教案的设计,一般不随意更改和增删,其设计越完美,对课堂生命的控制也就越残酷.
(2)忽视差异.模式的课堂追求的是模式化和标准化,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共性代替个性,以规律代替特色,结果是使思维走向僵化.
4.悲哀的孤独课堂
(1)精神的迷失.学生的生活世界成为被课堂教学遗忘的角落,书本世界的独尊,使学生沉浸在各种符号的逻辑演算之中.教学缺乏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学生成为书本知识的奴隶.学生学到的是知识而不是智慧,掌握的是应付考试的技巧而不是应对生活的技能.学生的潜能一直处于沉睡的状态.这样的课堂教出来的学生大多是“有智商缺少智慧,有前途缺少壮志,有知识缺少思想”.
(2)情感的疏离.师生的孤独还来自情感上的疏远.教师是孤立的课堂独裁者,学生也处于一种被控制的孤独地位.教师不了解学生从生活中都带来了何种的体验和情绪,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不理解他们为什么会默默不语、兴奋喜悦、伤心愤怒.学生也不理解老师为什么爱唠叨,为什么有时会无缘无故发脾气.师生缺少情感的沟通与交流.
三、生物教学中课堂生态平衡的构建和优化策略
生物教学中课堂生态平衡的构建首先应确定生态化的课堂教学目标,使课堂生态真正趋向平衡;其次应建立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形成人文生态的教学情境,创建和谐自然的课堂情境,形成自然生态的教学氛围;再就是要变革教学方式,实现课堂生态动态发展的平衡,处理好教学过程中放与收、动与静、得与失、死与活四大关系,确保课堂生态达到最佳的平衡.
1.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设立要由一维到三维
学生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个体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课堂教学就应该尽力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不仅仅是学会知识技能,重要的是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完善个性和道德情操的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不同的维度是一个统一体,共同指向了促进学生生命的和谐发展这一目的.课堂是一个包含了理智感、审美感、道德感在内的真、善、美的统一体.理智生活是以认知过程为基础的,学生在伴随着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理智感的体验与满足,常产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疑难问题的执著和坚持,对成功解答的高兴和自豪.道德生活是建立在意志活动基础上使学生获得一种求善的道德感的体验.“过有道德的课堂生活”就是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课堂的教学交往,让学生受到高尚品行的感染,学习处理自然和社会、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获得道德情感的提升和道德行为的锻炼.审美生活主要建立在情感活动之上,是学生完满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转变角色
变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学习成果的评判者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引导者、全面发展的促进者及学生的伙伴.学生与教师建立一种平等、民主、自由、宽容、鼓励和帮助的“伙伴”关系,学生通过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而成长,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对话而充实,从而达到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独特的个性,欣赏每一个学生,主动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学生可以与老师自由交换意见,分享各自的经历和人生体验.教师要包容学生的不成熟,包容学生暂时的不完美,宽容的师生关系才能使课堂洋溢宽松、自由的气氛,才能激发学生创造的激情.教师的宽容特别体现在学困生身上,尊重、理解、亲近他们,鼓励他们敞开心扉,走出自卑或自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条件和学习基础,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加强“小组协作、分层辅导”,目的在于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将学生分层、目标分层,进而分层施教、分层练习,同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开展既有统一活动、又有区别对待的分层教学活动和既面向全体、又面向小组的教学活动,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设置弹性作业,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地发展
3.教师在教学中应变革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思路
首先教师应以学生的现有水平为起点,关注学生的需要.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把握学生学力的基础上,预先假设学生会在何处何时有疑问和困难,设计更具有挑战意义的教学环节,调动起学生的思维参与,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其次,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讲究“留白”和“弹性”艺术.教师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思维的自主权,教师只是学生思维的领路人,真正具有价值的思考过程不能由教师代劳.“留白”就是要留出时间给学生自主探究、讨论、操作,教师的“讲”要让位给学生的学.教学方案设计得太严谨太规整,课堂的生命活力就会因此而黯淡.课堂上不能一味执行教案,完全拘泥于预设的固定程序.再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拥有话语权和探究权,教师要尊重并善待随时发言和插嘴的学生,必须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多发问,多思考,鼓励学生突破现成答案,大胆质疑.学生的大脑不是等待灌输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就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凡是学生能动手操作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参与、体验、分享、整合、应用,亲自经历知识获得的过程.
总之,课堂生态平衡的建立和维护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课堂生态平衡是动态的,维护平衡不是保持原始的状态一成不变,而是结合教学实际建立新的平衡,达到更合理的结构,发挥更高效的功能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益.可以说,正是这种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的反复过程,推动了教学改革的深化,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
生态优化策略 篇2
优化政治生态的根本目的是营造为民务实、风清气正、干事创业、民主和谐的政治环境,并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引领社会风气。政治生态是一个长期培育、持续建设的过程,在日常工作中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抓住作风建设这个重点,营造为民务实的环境。不断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营造为民务实的环境,是优化政治生态的基础和重点。通过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当前我市干部作风有了明显好转。但作风建设贵在“常”“长”二字,必须坚持不懈的反对“四风”,不断清除影响政治生态的污染源,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要巩固扩大教育实践活动的各项成果,持之以恒的抓好作风建设。通过建立务实管用的制度,切实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形成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要不断强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执行力和战斗力,切实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要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强化自律意识和纪律观念,既以身作则、严格自律,又敢抓敢管、认真负责,加强对分管领域干部作风的教育监督;要大力宣传勤政廉政典型、社会道德模范、平凡感人事迹,引领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利益观,培育良好的社会风气。二是用好惩治腐败这把利器,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坚定不移惩治腐败、科学有效预防腐败,既是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重要内容,也是有力保障。要坚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各级党委(党组)书记要知责、明责、守责、担责,真正把主体责任落到实处,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管好干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争做清廉为官、事业有为“双为”干部。各级纪检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督责任,用工作实绩来树立监督权威;要用好惩治腐败这把利器,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坚决查处一个,绝不姑息迁就;要坚持严惩与预防两手抓,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治病救人,对反映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党员干部,及时了解核实、诫勉谈话,防止小错酿成大祸。要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认真落实各项监督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不断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要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认真践行好干部的“五条标准”和“三严三实”要求,自觉抵制私心贪欲,让清风正气充盈心间。
三是把握选人用人这个关键,营造干事创业的环境。总书记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人用人历来是反映政治生态的风向标和关键所在。要坚持树立注重品行的导向、科学发展的导向、崇尚实干的导向、重视基层的导向、鼓励创新的导向、群众公认的导向,真正把那些政治靠得住、工作有本领、作风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要严格把好干部选用标准关,严格遵守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选拔使用“善谋事、会创新、能落实、敢担当、重品行”的好干部,杜绝出现“带病上岗”、“带病提拔”等现象;要严格把好干部选用审批关,对拟提拔人选充分酝酿,广泛听取意见,特别是对破格或越级提拔干部的必须从严掌握,真正拧紧干部选拔任用的“水龙头”,堵住“跑冒滴漏”;要严格把好干部选用纪律关,对拉票贿选、买官卖官、跑官要官等违纪行为决不能放过,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选人用人不正之风;要不断完善干部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增强考核的科学性、规范性、操作性和实效性,为选人用人提供依据。
生态优化策略 篇3
关键词:生源质量 生态学 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a)-0060-01
1 影响H学院生源质量的主要因素
根据对影响高校生源质量影响因素的文献分析,我们认为影响因素有很多,但却看不出哪些是最重要的因素,哪些又是次重要因素。
为此,我们抽取浙江省H学院241名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的信度进行了检验,使用SPSS17.0对所得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Cronbach s Alpha=0.862;然后根据赋值法,采用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对得分进行排序。得出影响H学院生源质量最重要的10个因素均高于平均得分(分数越高对生源质量的影响就越大)。依次是:(1)考生高考分数,得分为4.610;(2)高校近几年分数线,得分为4.295;(3)专业的社会需求度及其就业前景,得分为4.187;(4)家庭成员的意见,得分为3.892;(5)高校地理位置,得分为3.855;(6)考生兴趣爱好,得分为3.822;(7)考生性格,得分为3.797;(8)高校师资力量,得分为3.763;(9)高校学费,得分为3.631;(10)高校知名度,得分为3.568。其次是:高招办提供的招生信息、历届高中毕业生对该高校的意见、高校提供的招生信息、高校奖学助学等政策、高中学校老师的意见、各媒体的招生信息、高校排名、国家行业发展相关政策等因素影响着学生填报H学院,从而决定该院的生源层次及其质量。
2 基于生态学的生源质量优化策略
根据生态学的观点,我们将高校招生系统看作是一个教育生态系统,与周围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同时,该系统又与高校其他系统相互作用;同时,作为招生的主体—高校,找准在该系统中的位置尤其重要,依此构建生源质量优化的内容体系。
2.1 突出品牌特色,明确学院的招生生态位
首先,H学院作为一所独立学院,战略定位要精准。社会发展所需求的人才层次结构与生态学的金字塔理论大致相当,学院应满足社会对本科(三本)人才的需求和人们对三本的受教育愿望。H学院在设置办学定位时要树立“质量、特色”为核心的办学精神,保证学校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其次,招生宣传要定位准确。H学院要充分估计招生形势,应在招生工作中引进市场营销的观念和策略,加强对外宣传,通过各种平台向社会展示学院风采,争取更多优质生源填报。再次,稳步拓展H学院在浙江省内的招生份额。H学院的生源大部分集中于浙江省,但由于各方面综合因素,招生份额少之又少。学院应在每年招生计划报批之前,争取更多计划为生源数量添一份力。
2.2 加强顺畅沟通,确保学院招生系统的和谐
在招生生态系统中要保持系统的平衡,就必须协调好平行系统和外部系统之间以及能量流、信息流和价值流之间的相互关系,保证能量的持续有效供给。
学院要加强自身建设:一是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手段;二是在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体系方面,结合国家产业政策,适应社会需求,优化招生计划分配;三是强化优势专业的师资培养力度,打造出一批精品课程和品牌专业,以吸引更多优秀考生报考。
加大招生宣传力度:一是精心制作招生宣传资料,将重点放在突出专业特色、名师导航、办学成果等,扩大学院特色;二是重视新闻网络媒体等宣传效应。从学院专业建设及发展方向、就业及学生兴趣等诸多方面帮助考生分析填报志愿;三是动员本院师生共同宣传,同时,发挥校友的名片效应。可以组织选派各分院和部门责任心强、工作效率高且对招生工作较为了解的教师参加全省各地市组织的招生咨询会。
招生办要维护好与学院其他部门、与招生考试院及其他高校招生人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招生不仅需要学院其他部门的通力合作,也需要全院师生齐心协力;切不可“单打独斗”,若得不到其他部门的支持与帮助的话,会影响招生工作的开展。同时,要随时保持与各省市区高招办、各大高校之间的信息互通,分享工作经验,以便了解更多信息,便于招生工作开展。
2.3 完善招生制度,确定学院招生队伍内部生态位
根据生态位理论,要保持生态系统的内部和谐与平衡状态,内部各个生态因子必须取得适合自身发展的有利位置,各就其位,在各自的时空位置各尽其能,充分发展。
科学制订招生计划。招生计划实质上是高校面向社会做出的承诺,是高校招生的依据。招生计划的制订一定要科学合理,应充分考虑专业发展、学科建设、就业率等方面的综合因素,不能“偏科”,否则会影响生源质量。在学科建设上,H学院以理科为主,文科、艺术、管理类等特色专业共同发展,单纯的理科或所有门类“一刀切”似的均衡发展都不科学。
完善招生队伍。一是选拔招生人员的标准必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水平,熟知高校专业设置及各方面状况,熟悉招生业务,有一定的语言感染力;二是要增强思想作风建设,树立为学院争光的信念,坚决按章程办事,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广大考生和家长的信任;三是不断加强业务素质培训,建立一支素质高、作风硬、办事干练的招生工作队伍。
严格招生政策,加强招生监管。一是制定招生章程并向社会公布,做到招生章程公开透明,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二是成立招生督察小组,对参加招生工作人员进行纪律和政策教育,要求将学院的生源质量放在首位。同时,加强招生过程管理,提高招生质量。在录取过程中,必须规范招生,切实实施“阳光工程”,同时,针对各省市区生源情况及时调整计划,提高生源质量。
参考文献
[1]赵良君,申静.高校生源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9(7):131-132.
[2]李景春.生态位理论视域中的教育生态系统及其发展[J].教育科学,2006(3):28-31.
生态优化策略 篇4
作为世界民族文化交流的载体, 翻译在跨文化领域中扮演着“桥梁”的角色。近年来, 翻译课程成了所有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 英语专业本科的翻译教学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刘宓庆[1]认为, 翻译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和强化学生对翻译的认知。如何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来达到市场的需求?翻译教学的质量成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传统翻译教学的“教学分离”、“师生对立”的模式长期居主导教学的地位, 严重制约了翻译教学效果, 老师单方面教得辛苦, 学生却对各种翻译理论, 翻译技巧如同雾里看花, 导致事倍功半。在国际化、信息化的今天, 如何提高翻译课堂教学效率, 为社会输送更高水平的翻译人才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 本文尝试以教育生态学为理论基础, 分析目前翻译课堂存在的生态失衡现象, 并从课堂生态环境、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评价体系等因素来提出翻译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 从而实现翻译课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呈现出和谐、开放、创新的特点。
2 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
2.1 翻译课堂教学的研究现状
笔者在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以“翻译课堂教学”为关键词进行查询的结果显示:2003—2016年, 共有61篇论文。研究视角包括:建构主义, 交际法, 关联-顺应论, 接受理论等;研究内容包含: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工作坊教学模式, 教师发展, 互动模式等。陈葵阳[2]以建构主义观点为理论依据, 强调在翻译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王青[3]提出“全语言”理念, 理论——技巧——实践三者紧密结合的“整体式”课堂教学模式。黄越[4]以翻译课堂教学为例, 工作坊教学模式下的整个课堂就像一台演出, 教师角色是多面的, 扮演着编剧, 导演, 演员等不同角色。李占喜[5]认为翻译课堂教学是一个以教师译者为指导, 学生译者为中心从事翻译自主学习的互动建构过程。然而, 笔者发现, 翻译课堂教学与生态学相结合的研究只有6篇, 从教育生态学角度出发的研究仅1篇, 研究成果几乎处于空白。鉴于此, 笔者以翻译课堂教学为出发点, 剖析课堂生态环境、课堂生态主体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 从而促进英语翻译课堂系统的生态和谐。
2.2 研究理据——教育生态学
教育生态学研究源于西方, 它是教育学与生态学相结合的产物。1966年, 英国学者阿什比提出了“高等教育生态学”的概念, 在高等教育的研究中引入了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1976年, 美国学者劳伦斯·克雷明提出了“教育生态学”的概念, 认为教育是个有机的、统一的生态系统, 系统中的各个因子都紧密地联系着, 这种联系动态地呈现为平衡与不平衡、一致与矛盾。美国学者古德莱德于1987年提出了“文化生态系统”的概念, 强调学校建设要建立健康的生态系统、统筹各种生态因子, 促进办学质量的提高。教育生态学将生态学中的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和生态链等原理与机制应用到教育领域, 挖掘教育发展规律, 分析教育生态失衡现象及其成因, 进而提出教育发展的优化策略。
3 翻译课堂的生态失衡
翻译课堂属于微观生态环境系统, 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课堂生态环境系统的生态因子涵盖了主体间的相互关联性、主体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动态平衡性。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认为, 传统教育的特征是一种壶杯教育理论, 教师 (壶) 拥有理智和事实性知识, 学生 (杯) 是消极的容器, 知识可以灌入其内。[6]因此, 在课堂的生态系统中, 师生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相互依赖、和谐共存、共同发展。传统的翻译课堂环境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学习理论依据主要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二是教学内容局限于相对固定的教材, 缺乏实效性, 缺乏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三是教师“唱主角”, 重视翻译知识的单向输入, 忽视知识技能的认知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四是以语言学为基础, 从词法——句法——篇章的角度来比较英汉语言的差异, 介绍翻译方法和技巧, 如词类转译法、词量增减法、正反、反正表达法、分句合句法等。这种封闭的课堂教学设计看似系统周密, 如果学生对教师讲授的翻译方法技巧盲目的顺从, 不加以思考和判断, 缺乏分析、综合、概括、运用等认知方式, 翻译技能就难以获取, 也难以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巩固, 翻译的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三者之间没有实现生态平衡。
4 翻译课堂的生态优化
4.1 环境因素的整体平衡
整体平衡性是课堂生态环境最重要的特征。杜威[7]指出, “教育作为一个扶养、培育和教养的过程, 其主要方法是依靠环境的作用。”课堂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环境, 教师在课堂中依据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 学生在课堂中参与知识的积极构建。课堂是教学环境、教师、学生和教学活动的整体关联。教学生态环境分为课堂物理生态环境和学习生态环境。课堂物理环境包括班级规模、桌椅安排、教室布置等因素。首先, 翻译课堂的班级规模最好控制在20人左右, 3~4人为一小组, 分成5个小组, 便于学生明确分工, 合作完成翻译项目, 也能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有充分展示的机会。其次, 座位的安排要合理和人性。师生、生生空间距离的远近, 会直接投射到心理距离, 从而影响到学生情感诉求、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态度。教师在进行讲授翻译理论或知识点时, 可采用行列式;而在组织学生进行翻译成果展示, 或小组讨论时可采用圆形的编排方式, 以便于学生交流和老师指导。学习的生态环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营造丰富的信息资源环境, 提供真实的翻译素材, 让学生在优化的情境中体验学习。其次, 创造参与型的教学环境, 翻译技能不能仅靠老师的单向传输, 学生需要反复实践。最后, 优化资源共享型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学会合作, 分担, 在协作中学习。总之, 在课堂生态系统中, 环境、主体和信息之间要融合, 交流, 才能不断激发系统的活力, 促进课堂生态环境和谐、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4.2 主体间的关联互动
课堂生态环境中的主体因子是教师和学生, 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 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共建。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和引导者, 学生的角色是参与者和建构者。斯特维奇[8]认为, 与语言分析与技巧相比, 语言课堂教学的成功更多地取决于群体内与群体间的关系的变化与发展。师生的角色不是固定不变的, 随着教学活动或任务的变化而转变, 是动态和发展的, 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对知识的进行解构和重建。在“学习共同体”中, 教师和学生处于同一个真实情境, 在处理翻译素材时, 教师和学生要表达、协商各自的观点和立场, 形成知识共同体。从群体动力学角度而言, 群体主要由群体凝聚力进行建立和维系的, 而群体凝聚力的产生则依托于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9]主体间的关联互动打破了传统课堂中师生之间的“鸿沟”, 在双向互动中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提高学习的主动积极性;通过观点的交锋和思想的碰撞, 对原文做出不同的理解和阐释, 质疑、探讨、批判和对话, 更好地完善翻译成果;师生在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中相互协作, 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翻译理论和技能的理解应用, 提高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4.3 教学内容、手段的开放多样
教师和学生在知识的碰撞中, 吸收他人的见解, 激发知识潜力, 进一步的反思, 重构的知识框架, 整个过程充满了对知识的探究、重组和创造。教师与学生既是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者, 也是使用者与创造者。课堂教学内容要超越教材的樊篱, 充分挖掘能为教学目标服务的资源成为教学内容。翻译课堂的内容不能仅仅基于静态的语法和英汉语言对比, 翻译技巧是翻译主体与翻译生态环境的互动的产物, 译例练习需要在整体视角关照下相互支撑。在翻译生态系统中, 教学内容从词到篇, 从篇到词, 总是处于不断相互交替, 相互作用的状态, 呈现出复杂性、开放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可以分为几个步骤来进行:第1阶段:布置翻译任务, 搜集原文的背景资料, 分析原文内容与结构, 以小组合作的完成翻译任务;第2阶段:展示初级翻译成果, 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通过PPT作小组汇报, 教师并不直接指出学生的错误, 而是着重引导学生关注译文文本的差异性及根源, 纠正学生的“标准答案”倾向, 在讨论过程中向学生渗透翻译的技能和理念。第3阶段:完善翻译成果, 各小组参考老师的意见, 取不同的译文的长处, 不断修正、提高, 最终创造出一个较为成熟的译文版本。
4.4 评价体系的多元发展
课堂教学能否规范、科学, 有效地实施, 教学的成果如何检验, 科学的评估方法至关重要。蔡小红[10]认为评价“既要考虑科学客观, 又要照顾特定的训练目标和技能;既要关注普遍的水平, 又不能忽视个人的需要;既要把握训练进度, 又要注重心理素质的锻炼和培养。”仅有学生成绩的终结性评估是单一, 不全面的, 课堂教学的生态评估体系应该是多元发展的, 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课堂教学目标的明确性;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的衔接度;翻译知识的讲解与实践之间的融合性;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关注度;学习过程中的问题的全方位体现以及翻译能力的发展变化等。同时, 课堂教学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有不同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评估的范围不能仅局限在某一堂课的教学效果, 还要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考察教学的整体效果。评价体系的多元发展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对翻译过程有更微观和深层次的体验, 获得鲜活的知识和经验,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的翻译实践, 观察, 总结来提高自身翻译水平。
5 结语
本文在教育生态学的框架内, 以翻译课堂教学为例证, 针对生态失衡问题, 尝试提出翻译课堂教学的生态优化策略。翻译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翻译自主学习的过程。课堂生态系统是一个平衡、动态、可持续发展的系统, 和谐的课堂生态系统能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动机, 提升认知能力。课堂的生态回归体现了“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强调教学过程中以促进主体的全面发展为宗旨, 突出主体间发展的平衡性及主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 折射出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观。
参考文献
[1]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
[2]陈葵阳.从建构主义观点谈翻译课堂教学[J].中国翻译, 2005 (5) :78-81.
[3]王青."全语言"理论指导下的“整体式”英汉翻译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10) :117-118.
[4]黄越.工作坊教学模式下的大学教师角色——以翻译课堂教学为例[J].大学教育科学, 2011 (6) :56-60.
[5]李占喜.翻译课堂教学的关联-顺应研究路向[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4 (6) :23-30.
[6]刘贵华, 朱小蔓.试论生态学对于教育研究的适切性[J].教育研究, 2007 (7) :3-7.
[7]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 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8]Stevick, Earl.Teaching Languages:A Way and Ways[M].Row-ley:Newbury House, 1980.
[9]Forsyth, Donelson.Group Dynamics[M].Belmont:ThomsonLearning Inc., 2006.
旅游:优化行业生态圈 篇5
1、移动互联提升行业应用效率。
2、确定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政策措施。
旅游行业短期景气和长期成长性均维持,波动中寻找真价值和真成长,移动互联在旅游业的应用提升行业效率,优化生态圈,两大亮点带动行业景气度高位运行。7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政策措施,打造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新支点。上半年出境游市场同比增长12.1%,热门国家和地区大洗牌;上半年,黄山风景区上半年接待游客130.05万人次,云南接待国内旅游者15580.18万人次,海南接待游客2490.79万人次,西藏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529.9万人次,广西预计全区国内游客人数为1.64亿人次。在行业信息面上,阿里巴巴启动出境购首批环球免税店上线;富龙控股联合中建八局,布局旅游地产。OPI出境游价格指数首发,引领出境游发展。此外,国家旅游局表示,旅行社导游失信记录将公示两年。
签证放松和东南亚恢复提升出境游景气,迪士尼将提振国内游景气度日本成中国游客出境游首选,香港游急剧降温。韩国旅游向中国市场示好,预计8月全面复苏,凯撒旅游引入黄金公主号,开启天津母港首航。酒店方面,春秋航空涉足酒店业,拟为访日游客建造酒店;艾美酒店与乐高集团合作,开启全新家庭计划;中国星级酒店客房超160万,转型压力持续,经济型酒店联合行业巨头,布局中高端市场;阿里旅行年内将有2万家全场景未来酒店落地。
生态优化策略 篇6
一、环境审计研究现状及评析
(一)研究现状
1. 环境审计的内涵界定。
美国环保局认为,环境审计是一种延伸的审计过程,主要是审计机关和民间审计按照审计的程序进行审核,并通过信息披露对被审计单位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公正的揭示,以便于信息使用者进行判断。此外,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和国际商学会分别从法律法规的维护和遵循,以及企业在追求管理业绩方面对环境的影响,扩展了环境审计的内涵。国内学者陈正兴等(2001)提出,环境审计一方面应对被审计单位合规性和合法性进行鉴证,另一方面应考虑被审计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2. 环境审计主体的探索。
Black et al.(1998)认为,环境审计的主体是被审计单位,环境审计的目的是获得企业管理经营方面的提升,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实现改善企业环境的社会目标。Cahill(2002)和Philippe De Moor(2004)均认为环境审计是民间审计机构和政府审计部门对企业社会责任是否履行到位进行的全方位鉴证和评价的活动,环境审计属于外部审计,委托者是社会信息相关利益者,作为披露环境信息的主要受托者,民间审计和政府审计部门应履行社会公众赋予的职责,在环境审计中成为主角。Dixon(2004)则认为,不应区分内外部审计主体,应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并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和外部审计机构合作,共同承担环境保护和环境监管的重任。国内研究者更趋向于将环境审计归于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共同处理的研究思路。陈正兴等(2001)认为环境审计的主体涉及政府、民间审计机构和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其他学者诸如王凤等(2006)则提出了民间审计一家独大作为环境审计主体的观点。
3. 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研究。
(1)理论基础。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以下理论:
第一,可持续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环境审计的出现、发展和演化,必须遵循人类社会和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在人类开启经济发展模式时,必须首先考虑环境的和谐性。只有保护好各种自然资源,才能实现人类的未来持续发展。
第二,环境资源价值论。该理论认为,资源的利用应考虑其再生性和持续性,不应该按照传统资源发展观念无度地开发资源,应按照资源特性予以估价,并依据经济发展实际,按照评估结果,合理发展经济。
第三,委托代理理论。该理论认为,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只能委托相应的机构代为监督和保护。现有的监督和保护部门(政府相应的部门和民间监督组织)通过接受公众委托,对不同企事业单位或者个人进行环境方面的监督和管理,以期获得对自然资源变化情况和自然状态演化的有效观测和维护,进而形成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秩序。环境审计处于委托代理的主体地位,属于受托方,其职责是在接受民众赋予的公开披露和监督权利的基础上,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和个人的信息及相应指标的客观分析,为不同信息需求者和不同部门的监管者提供决策依据、处理证据等。
(2)环境审计实践研究。除了理论上的积极探索,国外还制定了相关的环境审计标准和法规政策,以促进不同的企业、个体遵循标准,从而达到环境保护的目标。例如建立了ISO14001标准,这为准确反映企业对社会环境的贡献提供了依据。环境审计的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扩展,从最初的财务审计推广到兼顾社会责任和公众利益的合规性审计和绩效审计等。近年来,环境审计拓展了国际合作的道路,建立了水、气和其他资源共同合作的环境审计机制,扩大了环境审计的实施范围,形成了跨国审计和地区合作环境审计等多种国际环境审计。此外,环境审计的事前工作逐步在社会实践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思想在环境审计中起到指导作用。
和环境审计的内容和框架相比,环境审计的方法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其复杂性和综合性取决于委托代理的诉求。国内研究者还探讨了将投入产出分析的方法、环境费用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方法(陈正兴,2001)、环境成本效益的方法(辛金国,2000)以及生命周期分析法(李兆东,2007)等运用于审计的技术方法中,在提高环境审计的专业性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评析
上述研究成果显示,环境审计的目标设定、概念界定、框架构建以及内容规范方面仍然不够完善,缺乏优化的理念,没有考虑区域生态阈值的约束。因此,虽然国内外颁布了诸多法律文件,且有相对的标准,但是环境审计的具体演化轨迹,以及环境审计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影响问题仍缺乏研究。以上问题制约了环境审计研究的深入开展,弱化了环境审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了使环境审计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以生态阈值约束为前提,通过分析环境审计所处的不同利益群体,做出最有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审计策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审计的作用。
二、生态阈值约束的环境审计理论基础再剖析
(一)生态阈值的基础理论
环境学家针对环境突变,提出了环境阈值问题。通过对生态环境变化、生态物种消失和破碎化问题的研究,他们发现其中存在某个临界点或者临界区域,使得生物形态和环境发生了本质变化。进入21世纪以来,各国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生态层级的阈值问题,生态阈值的界定、稳定性以及在维护生物多样性和对自然保护的影响等诸多问题逐渐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目前与生态阈值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概念的界定。
目前环境学家公认的生态阈值概念是指生态系统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相对快速转变时,这个状态所处的一个点或范围。引起这种转变的驱动力可能是一种或多种关键因素在系统中的微小变化。例如,破碎生境中残留的土著种被剔除,会引起外来物种的入侵,从而发生植被类型的改变(Bennett和Radford,2003)。该概念传达了生物演化与环境之间微妙的范围和点集的确切信息,揭示了生物物种的发展与突变的内涵。
2. 表现形式。
研究者认为阈值的形式包括点阈值和面阈值。生态个体的演化和点阈值有密切关系,个体生存环境的改变使某些生物物种接近于死亡界限,形成了濒临灭绝的阈值点。研究者根据目前的大气层、水质量和土壤结构等对生物多样化提出了不同物种的阈值临界点,并指出应降低生物物种接近阈值点的概率,从而保持现有生物系统的均衡性。
面阈值则和封闭的生态系统有直接的关系。由于面阈值涉及生态系统不同物种的区域适应性,因此,其阈值的变化受到多重因素的非线性影响,呈现出双曲线的变化趋势。Muradian(2001)认为,在某个有稳定食物链的生态系统中,系统发生状态转化,总是通过区域临界值来实现的。
3. 物种演化阈值界限对生态系统功能效率的影响。
目前的研究者关于生态阈值界限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主要基于两个假说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
其一,冗余种假说。该假说认为,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在环境的影响下,会接近或者远离阈值的区域或者阈值点。当远离阈值点时,表现为系统效率的低下,物种冗余程度较高,物种演化程度受到限制;当物种正常进化,无限接近于该阈值且最终超出阈值范围时,一些物种的存在会受到影响,甚至灭亡。但是依据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系统出现轻微冗余反倒更有利于物种优化。
其二,铆钉假说。该假说认为,每个物种都类似于飞机系统的零件,零件偶尔缺失不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系统也不会发生突变,但是随着缺失数量的增加,系统会突然崩溃或者发生本质变化,此时的阈值点为系统缺失程度的界定。
以上两种假说都关注了系统发生变化的区域和点,但是相关学者认为,目前的研究更加注重区域生态系统的演变特征,对于阈值区域还难以获得精确值。
生态阈值的深入研究对环境审计的内容、框架、审计方法的选择有基础性影响,按照生态系统阈值区域或者物种阈值点,实现其在环境审计构建、发展和演化方面的积极作用,有助于维护地区生态的安全、稳定。
(二)基于生态阈值的环境审计理论依据探索
现有的生态阈值理论从自然生态系统的角度对物种的复杂度的保持性进行了分析和判别,但是,现有的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互相影响,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在观测、监管环境方面起到维护和保持的重要作用。自然系统的阈值不仅是一种被动的物种演化的区域,更是可持续发展主动调整和维持的一种依据。作为监督和反映环境的重要工具,环境审计不但兼顾着社会经济利益帕累托改善的重任,更应考虑保持生态系统的良性演化。因此,遵循自然环境生态阈值理论,同时考虑企业产业安排,并进行两者的合理统筹规划,成为建立环境审计理论的依据。
1. 生态阈值的社会化衍生对环境审计发展的影响。
前已述及,生态多样化系统中个体物种存在着点阈值,群体物种之间在共同作用下存在着阈值区域,同时,适度冗余种假说和铆钉假说说明了生态系统处于一个适度超阈值区间能够促进系统的健康发展。人类社会在逐步繁荣的过程中,会不断自主改变自然环境的阈值界限。
生态阈值的社会化拓展要求人类在实施自身计划前,观测和探索自然界系统较适合的运行轨迹,限于人类认知的不完全性,以及利益追求的有限理性的锚定惯性,环境审计在建立其概念基础、工作内容和审计实施方法等研究体系时,应寻求环境部门的帮助,了解本区域生态系统的合理轨迹和阈值范围,再结合审计工作的基本程序,建立符合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阈值标准,制定适合区域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特点的环境审计政策法规和具有一定参照价值的内部审计规范。将生态阈值的范围从自然系统引入社会经济发展体系,使得人类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更为充分地考虑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更加主动地掌控自然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演化规律,实现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的和谐发展。
2. 稳定匹配理论在环境审计优化执行中的启示作用。
生态阈值理论的提出和拓展为环境审计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实现环境审计的优化执行,则需要考虑自然系统和人文社会之间的协调和均衡问题。现有的环境审计研究中,执行程序的设计和安排往往不够匹配,规范化程序只适合宏观方面的政策发布,具体程序的实施必须有针对性。为了获得局部最佳的审计效果,必须按照自然环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审计方法,制定保护和维持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均衡发展的审计评价体系和措施。稳定匹配理论认为,事物之间按照恰当的博弈规则,总能找到匹配的路径,这种均衡的思想为环境审计的设计、执行和评价提供了有益启示。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进行具体项目的审计时,可以找到适合的路径。稳定匹配理论的合理使用使利益双方在达成合作意向的情况下,通过对自然阈值的共同认知,形成环境审计实施的一致意见,最终提高了环境审计质量,揭示出真实的环境审计信息。
三、环境审计在生态阈值约束下对种群影响的数理分析
上述对环境审计的约束条件和实现路径的描述,旨在说明环境审计能够在维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方面起到有益的补充作用,实现人类经济发展和环境控制目标。由于环境审计涉及自然环境状态和人为的控制,因此在进行优化控制时,两者产生的收益和成本都应综合反映。
假设自然阈值状态的初始单位值为S,环境审计优化的初始单位值为Y,P1为单位自然系统毛增长,P2为环境审计单位毛增长。系统中不同种群会因为其他种群的入侵而出现容量的相互制约,不同种类的种群增长都会造成整体种群的数量下降。为了简便起见,假设系统中有两个种群。
1.研究假定和变量定义。
①系统的两个种群中,种群A数量为x1,种群B数量为x2。②自然情况下,种群A增长1个单位,种群B减少m单位;种群B增长1个单位,则种群A减少n单位。假定环境审计能够根据阈值的情况,通过和其他部门的配合,种群A和B都会降低减少的比例,假设减少的比例分别为k1和k2。③假定为降低种群减少的数量,自然维护成本和环境审计控制成本分别为w1和w2,净收益为B。④上述自然系统为区域生态系统,且人类系统也属于区域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2.研究模型设置和分析。
根据上述研究假定,本文认为,可以将考虑了自然生态阈值的环境审计优化过程看成区域生态系统利益最大化问题,为此设置以下模型:
其中,x1和x2均大于0。
对上述公式进行最优化求导,分别得出以下导数式:
根据上式,在最优生态系统的状态下:
依据二阶导数最大值测试,以上为该生态系统的最大值。因此,生态阈值约束下,考虑了环境审计控制的最佳种群形式是存在的。这说明在一定阈值情况下,环境审计的控制能够实现区域内种群变化的最优状态。
上述模型显示,在互为限制的情况下,不同种群的数量和规模均受到初始资源系统和另一个种群数量增加的影响,同时,自然系统和初始审计系统均会产生一定的维护成本。上述模型中,种群A和种群B的增长均会在一个阈值范围内受到人为系统的干预。由此可见,在测定了区域系统的生态阈值后,社会制度能够通过契约缔结和遵守,维护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生态系统。
四、基于生态阈值的环境审计策略建议
前述模型表明,考虑了生态阈值后,环境审计在区域生态系统控制中有优化作用。为了达到上述优化目标,必须从环境审计的内涵界定、内容设计和方法选择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策略优化。
(一)环境审计的内涵优化建议
和前述的研究内涵不同,本文认为,环境审计必须兼顾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在对环境审计进行界定时,首先,应从国家的宏观层面对区域范围内的环境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以获得区域环境的生态阈值,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环境审计的基础目标和指导意见;然后,在国家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环境的实际情况,设定区域环境的控制重点,如治理水资源或者是空气质量的改善等,并通过产业发展和转型状况,制定地区合规性环境审计的主要目标和绩效环境审计的主要方向等;最后,按照企业自身的特点和隶属关系,确认企业进行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的重点,交由不同部门和主体分别完成,并建立目标责任制,以督促区域目标的实现。
(二)环境审计内容的设计策略
前已论及,环境审计既不同于社会审计,又有别于内部审计,从企业自身业绩分析,环境审计不仅应重视自身经济利益,更需肩负社会责任,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环境审计除了按照传统审计的要求设置内容,还必须依据区域环境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出符合企业所在区域实际的审计内容,根据地区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内容对相应的影响环境的重点企业进行定期的外部审计和环境信息披露的监督,以促使本地的生态阈值不被轻易破坏,保持区域环境的均衡和稳定性,这有助于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稳定、和谐。
除了进行有针对性的外部审计,还要帮助企业建立绿色工作机制,提升资源全过程的使用率,加强废弃物、残留物安全处理。在实施上述工作后,由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会同技术部门对上述工作取得的效果进行合理评估,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更应考查其在改善空气质量、水资源质量以及土壤改良方面取得的效果。除此之外,政府环境部门也应会同政府审计部门对那些对本地环境影响较大的部门进行不定期专项审计以及合规性与合法性审计,全面获得环境变化的数据和环境改善的效果变化等。
(三)环境审计的技术方法优化
传统的审计方法主要包括符合性的鉴证和评价、实质性测试的分析和判别,判别的依据来自会计准则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学者们针对环境审计的多学科交叉性的特征,提出了诸如环境成本效益分析等经济学方法。笔者认为,环境审计应通过被公众认可的合理方法提供确切的环境变化情况,满足各方面决策者和需求者对信息可靠性的需求。
因此,应依据区域生态阈值的实际,将生态系统评价方法作为环境审计的评价标准,首先,对环境审计实施产生的成本和效益与生态系统评价方法进行最优测试;然后,建立不同产业在一定时间内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安排规划和环境指标标准,并以此作为对企业履行环境保护义务的监控和监督标准,发挥环境审计的最大作用。环境审计的方法还应考虑不同方法(如不同的环境评价阶段采取生物技术实验观测、经济社会综合评价测试和审计测试的验证与鉴别等)之间的组合,力求准确合理地确认环境信息的真实情况、环境状态的科学评价等。
(四)环境审计的实践运用优化
为了验证环境审计实践效果,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环境审计实践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按照区域环境保护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应至少从三个方面进行优化:
其一,国家层面的宏观法律保护和法律惩治条款的建立。主要从总体上提供环境审计的依据。其二,区域宏观环境的监测和自主权力的下放。不同区域应该依照自身的实际,确定监测的重点和环境改善的方向,中央需下放区域环境审计机构合法保障其所辖区域环境的监管权力,确保环境审计部门能及时处理相关问题。其三,企业应着力构建本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并重的绩效评价体系,并定期由环境审计参与监督与评价。民间审计部门做好定期监管的职责,政府部门则采取不定期检查和对重点企业进行详细抽查的方式,对企业环境职责的履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奖励优质企业,对那些不履约的企业则给予惩罚,甚至根据其产生的后果进行刑事处罚。
参考文献
毕茜,彭珏.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政策主体选择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3(2).
刘达朱,王本强,陈基湘.政府环境审计的现状、发展趋势和技术方法[J].审计研究,2002(6).
王淡浓.加强政府资源环境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审计研究,2011(5).
牛鸿斌,崔胜辉,赵景柱.政府环境责任审计本质与特征的探讨[J].审计研究,2011(2).
吴海洋.加快推进政府环境审计保障体系建设[J].审计月刊,2010(9).
生态优化策略 篇7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交流和沟通, 因此英语听说能力是衡量一个人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也遵循着这一标准, 从2006年起听力部分的比重由原来的20%提高到35%。目前正在试点的机考基本上是以听说为载体, 说明对英语听说能力的要求更高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改革听说课堂教学, 如何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课堂, 让学生最大化地受益于这门课程成为广大研究者和高校教师的努力方向。随着国外教育生态学影响的扩大, 我国学者纷纷尝试从生态学的角度改革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早期对大学英语听说课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上, 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转向微观的课堂生态教学研究。
2 生态化英语听说课堂环境
(1) 生态学及教育生态学
“生态学” (ecology) 一词来源于希腊语, 在希腊语里它的意思是“研究住所”的学问。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 (Haeckel) 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基础上提出“生态学”这一概念 (范国睿, 1995) , 他认为生态学是“研究动物与其无机环境和有机环境的全部关系的科学”。“生态学”一词正式出现在教育领域内是在一本名为《教育社会学》的著作, 此书由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沃勒 (Waller.W) 于1932年完成。在书中, 作者明确提出“课堂生态学” (ecology of classroom) 这一概念。教育生态学是融合了教育学和生态学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依据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来研究教育现象及其成因, 探索教育发展的规律, 揭示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教育生态学的研究目的是揭示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 (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的、心理的) 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为教育者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
(2) 英语听说课堂环境
不同的学者对课堂环境的定义也不尽相同。美国学者诺克认为课堂环境就是“学习场所”;霍利把它定义为“班级气氛”;福瑞德把课堂环境解释为学生和老师对班级的感受, 他认为一个好的课堂环境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近年来, 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课堂环境的研究。田慧生教授认为教学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环境, 是学校活动中所有主客观条件和力量的集合。另外, 谢丽娟从三个方面定义课堂环境:从范围上来说, 是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空间内微观的教学环境;从内容上来说, 包括课堂物理环境和课堂心理环境;从建设发展上来说, 教师和学生是主体, 力求各种教学因素达到一种动态平衡, 实现良性循环。
教育生态学把课堂定义为一个特殊的微观生态系统。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大学英语听说课堂环境应该能够为教学活动提供各种有利的条件和因素, 如人的因素、物的因素和精神因素。生态化的课堂环境要符合学生语言学习的规律, 促进教学主体的健康发展, 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协作构建一个开放、整体和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综上所述, 英语听说课堂环境应该是一个包括课堂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价值环境的综合概念。听说课堂物理环境包括桌椅、教学设备、温度、舒适度等要素。听说课堂社会环境包括校园语言学习环境、班级规模、第二课堂等因素。校风校纪、班级风气、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师生关系等因素构成了听说课堂的价值环境。
3 大学英语听说课堂环境优化策略
(1) 优化听说课堂物理环境
大学英语听说课通常是在语言实验室进行的, 有些高校的语言实验室设备落后, 上课方式仍然是以学生听录音做练习为主, 学生无法借助现代先进的设备提高英语听说能力。虽然很多高校投入大量资金购买教学设备, 但语言实验室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些班级的编制过大, 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内容纳下足够的学生, 每个座位之间的距离很窄, 学生在上课时感觉很局促, 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影响教学效果。因此, 语言实验室的设备要现代化, 座位安排要合理, 室内光线适中, 营造良好的课堂物理环境可以让师生拥有良好的情绪, 把精力集中到课堂的教与学中。还要注意的一个因素就是减少噪音。在安静的学习环境中, 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 课堂利用率比较高。人数过多的班级容易产生噪音, 学生听录音材料时可能会受影响。教师和语音室管理人员应维持语音教室内外的教学秩序, 创设一个安静的课堂教学环境。
(2) 优化听说课堂社会环境
(1) 优化校园学习环境, 增强英语学习氛围
根据生态学的观点, 生态主体的活动受到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 积极的生态环境会促进生态主体的发展。因此, 要给学生创造一个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要求学校各个院系、部门的标牌和路标提示语采用英汉双语的形式。充分利用学校的电台资源, 在课余时间播放一些英语材料。还可以在校园网上传一些优秀的英语电影或者学生比较喜欢看的英剧或者美剧, 定期举行英语电影观后感分享会, 要求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 并评选出电影观后感分享达人。举办英语背诵大赛、英语单词拼写大赛、英语电影配音大赛、英语情景模拟大赛、英语歌曲大赛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 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现和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邀请外教定期给学生做英语讲座, 介绍英语风俗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这些课堂以外的社会环境的优化有利于培养学生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 端正英语学习动机。
(2) 增加课外活动, 营造第二课堂
教育生态学认为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开放的, 与外界环境有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和互动, 生态系统才能不断的发展。 (钟敏, 2010)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 来源于生活, 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练习英语听说能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流和沟通, 因此英语听说课堂也必定离不开真实的语言环境。英语听说课堂需要延伸到社会, 实现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的紧密结合。开展英语听说第二课堂的形式多种多样, 比如举办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英语戏剧大赛等, 并让学生拍成视频, 课堂上组织学生观看并提出建议。随着技术的进步很多高校都建设有校园网络学习平台, 学生可以利用学习平台上的多种资源。学生还可以在社交网络上, 比如MSN, Facebook等认识一些外国朋友, 在网上交谈, 这样既扩大了人际交往范围又练习了英语听说能力。在第二课堂学生可以运用在课堂所学知识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展现个人魅力。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学生还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 取长补短, 激发英语学习的内在动机和主动性。通过交流, 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也能大幅提高, 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增强。
(3) 优化听说课堂价值环境
(1) 确立合理生态位, 营造和谐师生关系
生态位是指一个生物或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地位。我们把大学英语听说课堂看作是一个完整的教育生态系统, 这个生态系统的生态主体——英语教师和学生处于不同的生态位, 只有摆正各自的生态位, 才能使整个生态系统和谐发展, 永葆生机。在课堂生态中, 教师不再是主宰者, 而是要适时扮演不同的角色。教师首先要做课堂的分析者和设计者, 精心做好课前准备。在课堂上,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课堂活动的组织者, 如听说技能的传授、组织各种课堂活动;也可以是协助者, 如帮助学生完成某个口头表达或听力理解任务;还可以是参与者, 与学生一起完成某个教学任务, 参与讨论, 最终得出答案。教师要和学生建立平等友好的关系, 充分信任学生, 尊重学生的意见。在学生面前放下教师的架子, 虚心向学生学习, 犯错误时也要敢于接受学生的批评。可以做课堂的评价者, 中肯地评价学生的表现, 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的错误。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教学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中开展, 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课前, 学生应该做好预习工作。课堂上,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要努力培养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听力理解水平选择难度适中的听力材料, 调整录音播放速度, 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遇到难题时主动向老师请教, 教师认真耐心地给学生解答。口语训练时, 学生积极响应老师的号召, 主动承担任务, 不用害怕犯错, 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2) 改变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质量
时代在瞬息万变, 英语老师也要做到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担任英语听说课的老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基础, 而且还要不断地接受先进的教学理念,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当代学生获取信息提供了一个便捷的渠道。当今学生的知识面相当广阔, 因此, 由于教材上的材料总是落后于社会发展, 教师上课如果按照传统的方式照本宣科, 学生会感觉乏味、陈旧。教师要密切关注社会热点, 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材料。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英语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来开展课堂教学。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给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英语教师可以网络为载体建立英语听说自主学习模式。在课堂上, 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放一段视频, 之后把学生分成小组讨论, 然后以辩论赛的形式展现每个小组的讨论结果。或者让学生自主选择网络上的资源进行实时交际, 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实践能力。同时, 英语教师也要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和修养, 及时掌握学科发展动向。
(3) 采用生态化教学评价体系, 增强学习成就感
生态化教学评价体系以动态、发展的角度评价学生, 综合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并侧重于形成性评价。它强调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学习过程, 注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而不是片面地以一次考试成绩来判定学生。这种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 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情感、价值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生态学理论认为, 每一个生态主体有着自己的生态位, 因此在评估课堂主体——学生时, 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力争挖掘每个人的闪光点。
针对英语听说课堂的评估, 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课堂表现 (比如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课后参与第二课堂情况和本学期听说能力的进步幅度。要求学生以写学习日志的形式记录自己在练习英语听说能力方面的心得体会, 或以面谈的形式考查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动机等。这种评价方式可以随时让学生了解自己进步的情况, 清楚学习效果, 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课堂的愿望。注重个体差异, 放大学生的长处, 缩小学生的短处, 增强学生练习英语听说技能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这种成就感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提供更强的动力。
4 结语
生态化的大学英语听说课堂环境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听说技能。优化英语听说课堂环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优化听说课堂物理环境, 优化听说课堂社会环境, 优化听说课堂价值环境。借助于生态学的理论研究大学英语听说课堂教学环境的优化, 可以解决课堂教学中的生态失衡现象, 让课堂生态回归到和谐、自然的状态, 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有序、健康和多维互动的课堂生态系统, 赋予学生提高听说技能的持久动力。
摘要:本文以教育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分析了生态化的英语听说课堂环境的内涵以及优化策略。研究结果技能的持久动力。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大学英语听说课堂环境,优化策略
参考文献
[1]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2]任凯, 白燕.教育生态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2.
[3]田慧生.教学环境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6.
[4]谢丽娟.试论教学环境的内涵、结构及建设策略[J].当代教育与文化, 2009.
生态优化策略 篇8
滨水空间,又称滨水地区(waterfront),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是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亦即城镇邻近水体的部分”。空间范围包括200 m~300 m的水域空间及与之相邻的城市陆域空间,其对人的诱惑距离为1 km~2 km,相当于步行15 min~30 min的距离范围。根据毗邻水体的不同,滨水区可以分为滨江、滨河、滨湖和滨海地区[1]。很明显,城市滨水空间凭其特有的水体环境优势,已经成为一座城市中集生态价值、景观价值、经济价值于一体的活力区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极富特色的“活动舞台”。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就使得滨水空间的开发和建设成为城市政府和规划师关注的焦点。
1 我国城市滨水空间开发规划存在的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很多城市都意识到滨水空间的重要价值,陆续进行了一些较大规模的滨水空间开发项目。随着这些滨水项目的不断开展,很多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1.1 滨水环境破坏严重,生态优先原则缺失
由于我国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很多城市对自然环境的掠夺式破坏行为一直存在,城市生产与生活污水的无处理排放、垃圾的随意堆积致使水体污染十分严重,一些保存尚好的滨水景观被任意的掩盖、挤占、填埋,使原来完整的城市水系变得支离破碎。从而造成众多城市滨水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系统结构类型单一、空间异质性差、空间连接度低、破碎化程度高,滨水景观的动态、结构和功能受到影响[2]。
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很多城市政府和开发商在滨水区进行高密度“景观墙”式的开发建设,完全背离生态优先的初衷,以致出现建筑尺度失调,空地率下降,人口密度过高,这可能影响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结构稳定性,使其抗逆能力降低。
1.2 土地使用功能单一,滨水空间活力不足
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滨水空间应该成为市民聚集活动的舞台。然而很多城市滨水空间几乎全部用于居住开发,用地功能比较单一,没有考虑各种用途的互相依存与融合,若干个功能区之间的有机联系被切断,缺乏各种功能空间的综合组织和利用,很难满足市民对社会活动多样性和复杂化的要求,也不利于城市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形态单一的滨水景观设计也是造成滨水空间功能隔离与分化的重要原因,许多滨水空间由于单纯的公园绿地属性,缺乏吸引市民参与的商业和文化娱乐设施而失去了作为公共空间的吸引力,导致夜间市民活动缺少,滨水环境受冷落,滨水空间活力不足。
1.3 城市历史特色缺失,“千水一面”现象突出
每个城市都有属于其自身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征。城市空间只有真正具有了自己的地方特色,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也是增强城市空间可识别性的重要元素。但是目前我国许多滨水空间开发项目走入了误区,单纯追求所谓的现代化,规划设计手法单一,面貌形态大同小异,“千水一面”现象突出。
另外,很多城市在进行滨水项目开发时都不考虑城市的地方文化对城市形态的影响。任何一种城市形态都不仅仅是城市空间的随意组合,它是地域文化在该地区长期积淀和作用的结果。由于大部分城市最初都是依水而建,所以它们的滨水区都具有丰富的历史建筑和文化资源,很多开发项目往往忽略了对城市历史文脉的传承,或大拆大建,破坏了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或忽略现状建筑形态的存在,任意在其附近进行“现代化”开发,严重破坏了原有的滨水空间特色,使得城市空间形态杂乱无章。
1.4 公共岸线连续性差,水城空间缺少联系
一些城市滨水区虽然规划建设了若干城市公园、绿地等开敞空间,但部分滨水空间仍被传统型“赖水为生”的产业或部分工业、商业建筑用地所占据,市民无法接近和享用,使得这些开敞空间零散分布、各自为政,缺乏合理的衔接和过渡,彼此割裂,城市滨水岸线的连续性得到破坏。
另外,很多城市的滨水空间规划设计只局限于一河两岸,且仅处于平面层次的考虑,与城市其他开敞空间缺乏系统、富有生机的衔接,缺乏足够的开敞面,许多板式大体量的高层建筑阻碍了公众的观景视线,在心理上造成与滨水区的隔离,滨水空间的自然景观资源没有充分融入到城市中去,没有形成完整的城市开放空间体系。
2 城市滨水空间开发规划策略研究
根据张庭伟等在其《城市滨水区设计与开发》一书中的观点,评价一个城市滨水空间开发项目的成功与否,主要有三个衡量标准:第一,是否有助于促进城市经济繁荣,增加城市的经济总量,为市政府创造更多的税收;第二,是否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为更多的市民提供工作岗位;第三,是否有助于改善城市市容,反映政府的政绩,增强市民对自己城市的自豪感[1]。除此之外,一个成功的城市滨水空间开发项目还应该能在不破坏城市滨水生态平衡甚至能够促进城市滨水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城市形态。
2.1 实行多功能复合的滨水开发利用模式
作为一个结构复杂、极具价值的城市空间要素,城市滨水空间的开发利用应突出复合的理念,使城市滨水地区成为以功能混合为主,向大多数市民开放的“中性”空间[3]。必须打破原来规划传统中严格的“功能分区”思想,重新利用滨水空间的区位和环境优势,把原来功能单一的滨水地区改为多功能综合区,同时将滨水空间中机能衰落的功能迁出,在生态允许的范围内引入极具活力的商业与娱乐休闲产业,以此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催化剂。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脉传承的重要载体,城市滨水空间也理应承担更多的城市发展功能,实现城市空间多种功能的叠加,向市民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间和服务内容,使滨水空间环境产生最大的聚合力,展示滨水空间特有的社会生活气息。
2.2 确保滨水景观连通性,构建完整的生态系统架构
滨水区作为城市开放性的带状空间,是城市不可多得的地域资源,它有效地组织着城市景观空间序列,是大部分滨水城市的发展轴线。在这里我们引入景观设计所应该遵循的“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由Forman教授和Godron教授提出),在滨水空间规划中,要优先考虑保护和建设适量的自然植被绿色斑块和生态廊道。这种“斑块—廊道—基质”模式也就是本文所要构建的生态系统架构。在滨水空间开发过程中应尽可能保护这三者之间的空间架构关系(见图1)。
1)生态斑块:
即滨水空间内的草地和林地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利用这些资源建设城市生态公园,为动物提供栖息地,实现城区空气交换。要把保护和建设多样性的生态斑块作为滨水空间生态优化的重要策略。
2)生态廊道:
即滨水空间中的水系廊道网络、文化与休闲娱乐走廊等。在实行重点生态保护的水体廊道范围内不得进行任何建设,以保持其生态廊道作用。而河流与湿地的生态岸线则作为整个市域的生态廊道加以重点保护。
3)生态基质:
其作为生态斑块和廊道的载体,是整个生态系统架构基础。为保护生态基质,应建设分散的城市绿地作为多种生态元素的支撑。
在规划设计中,要利用各种生态廊道将大小各异的生态斑块连接,使其景观生态效用发挥到最大。一方面,在空间规划中有意识地将布局结构和水系网络进行综合考虑,利用水系廊道连接各种斑块,为生物提供一个连续的生存活动空间,从而保证滨水空间的生态平衡。另一方面,在滨水空间内建立便于生活、工作及游憩的步行走廊和非机动车线路网,利用各种休闲走廊绿化连接各斑块,并与城市区域的中心绿地、居住区及步行商业街相联系。
2.3 构建低碳多元的交通体系
一个成功的公共空间是建立在良好的公共交通基础之上的,城市滨水空间的规划要充分考虑空间周边及空间内部的交通形式,建立完善的交通网络,通过提高滨水空间的可达性来增强滨水空间的活力。
1)步行系统网络化。
为了降低机动交通对滨水区生态环境的危害,滨水空间的交通形式应以步行系统为主。步行系统与开敞空间必须紧密衔接并形成网络,以不同形式的休闲步道串连起广场、绿地、亲水平台等开敞空间,通过各种不同材质、标高场地的互相穿插,形成完整的滨水区步行系统。步行系统要注重安全性、舒适性、连续性和可选择性,必须减少机动车的干扰,以确保步行网络系统的畅通(见图2)。
2)交通组织立体化。
滨水空间往往是吸引大量人流和车流,交通最为繁忙的地带,交通状况复杂而混乱。应通过交通的地下化或高架天桥等交通立体化措施,避免城市交通横穿或将滨水空间分隔,增强城市与水域的关联性和整体感。为了保证地面行人的安全,消除噪声和废气对滨水空间行人和绿化的危害,应尽量将车行交通以及大规模停车场地下化,争取更多的地面活动和绿化种植面积,这也是最常用的立体化交通方式。
2.4 塑造层次丰富、轮廓优美的滨水空间形态
作为一个城市对外展示其面貌和特色的名片,滨水空间的形态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作为水体与城市实体之间的过渡,也担负着一种从软质形态要素向硬质形态要素过渡的使命。
在滨水空间规划设计中,空间形态主要包含滨水建筑群体的组合关系及滨水天际轮廓线的宏观控制两方面内容。
1)滨水建筑群体的空间组合。
滨水建筑群体的规划设计主要突出面向水体开敞的空间形态,避免大体量、高密度的开发压迫滨水地区。首先滨水建筑应疏密有致,高低错落。在滨水空间的主要景点俯视江(河)时,有超过一半的水面不会被各类建筑群体遮挡,在主要观景点与江(河)面之间形成较好的视线通廊。其次,滨水建筑尤其是紧邻岸线的建筑切忌全部做成连续板式高层的形态,要以点式高层为主,增加建筑群体之间的绿地通透率,使各类绿地融合于城市之中,并形成系统。第三,建筑群应尽量采用簇群式布置,在簇群与簇群之间形成集约而又非常具有凝聚力的开敞空间,以形成多层次的竖向空间形态,避免建筑形态的均质化,同时较大的开敞绿道能够促进城区的空气循环(见图3)。
2)滨水天际轮廓线控制。
天际轮廓线的控制主要体现在对建筑高度的控制上,宜从城市内部向沿江(河)地段高度逐步降低,总体上形成由远水区到近水区顺次跌落的建筑高度布局,避免天际线轮廓控制建筑等高、等距。另外还要强化重点地段的建筑处理,在重要景观结点设置景观性建筑,使之成为区域地标。
2.5 体现地域特色,延续历史文脉
城市空间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特定物质载体,就其本质而言是地域文化的一种反映。滨水城市依水而建,滨水空间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资源,有着独特的城市空间形态和城市肌理,其中大量的古建筑、历史遗迹、风景名胜等也增强了城市的个性魅力。
城市滨水空间因具有独特的位置优势而成为体现当地特色文化的窗口,因此,滨水空间规划设计一方面应该从城市的历史传统空间入手,对有价值的历史遗存采取保护和修复等措施,保持滨水空间建筑物和其他历史因素的特色,发掘地方文化,创造具有地域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城市滨水空间,使城市的历史记忆得以延续。另一方面,需要对滨水空间新建建筑的形态加以引导和控制,在创造新建筑环境场所的同时能够与原有历史建筑相协调,使之也融入极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形成个性鲜明的滨水形象。
3 结语
滨水空间开发规划包含内容繁杂,涉及生态景观、绿地系统、历史文化、交通组织等内容,不同地域位置的城市以及城市不同地段的滨水空间,由于具有其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演化进程而有不同的规划方法和侧重点。在学习和研究其他开发项目成功经验时,应该借鉴其方法和思路,而不是照抄照搬。总之,一个城市的滨水空间是城市最具价值的宝贵资源,宜遵循生态优先的基本原则,合理利用有限的城市滨江岸线资源,创造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个性突出的城市滨水空间,从而带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实现城市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摘要:系统总结了我国城市滨水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试图在生态理念指导下提出城市滨水空间开发的若干策略,为滨水空间的规划开发提供一些指导。
关键词:生态优化,城市,滨水空间,开发策略
参考文献
[1]张庭伟,冯晖,彭治权.城市滨水区设计与开发[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2]李明辉,彭少麟,申卫军,等.景观生态学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J].生态学报,2003,23(8):1622-1628.
生态优化策略 篇9
关于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研究正处于升温势态,不同学者从不同侧面与视角予以研究。 有的学者对高等教育现代化进行宏观研究,如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目标、价值与制度[1];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大学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及评价等[3]。 有的学者从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关系视角来研究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如探讨治理体系和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与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关系[4];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内涵与切入点[5];以及如何通过相对完善的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提升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的研究等[6]。 有的学者从地方大学治理视角研究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困境与对策[7];地方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涵、动因与困境研究等[8]。 还有学者从大学校长遴选的视角探讨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等[9]。 从跨学科研究视角或理论解释或探讨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仍显得相对匮乏。本文试图引入生态学中生态位理论,探析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中的生态位特征,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面临的生态位困境及其匡扶路径,以期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研究。
一、生态位及在高等教育治理研究中的意义
1. 生态位内涵。 生态位理论作为生态学领域专业术语,是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基础理论。 生态位理论已广泛应用于生态学领域的研究中,不同的学者对生态位存在不同的理解与认识。 格林内尔(Grinnell)将生态位描述成 “种群的需求”,“即种群呈现主动适应以及生长的环境条件的集合”[10]。 有的学者将生态位定义为:“生物单元在特定生态系统中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地位与作用”[11]。 有的学者认为:“生态位(niche),又称生态龛,是指某一物种在相应的生物群落中所处时间和空间上的位置及与其他相关物种之间的关系”[12]。 奥杜姆(E.P.Odum)的定义是:“一个生物在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和状况,而这种位置和状况则决定于该生物的形态适应、生理反应和特有的行为(包括本能行为和学习行为)”[13]。根据上述观点,可以对生态位做如下界定:所谓生态位,即某一生物种群在一定生态系统中通过发挥特殊功能与作用而占据的位置。 生态位理论内容较为丰富,本文主要侧重于从生态位重叠理论与生态位宽度理论等视角展开研究。
2. 高等教育治理生态位及其研究意义。 生态位理论逐渐被引入到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中。生态位理论也可以适用于高等教育治理研究,因为在高等教育治理系统中也存在高等教育治理的生态位。在高等教育治理生态环境中,高等教育治理生态位是具有差异性的高等教育治理主体在高等教育治理互动中由于相互适应、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功能与地位。 将生态位理论运用于高等教育治理领域,一方面,强调高等教育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与差异性;另一方面,突出具有多元化与差异性的高等教育治理主体对高等教育公共事务的参与和互动,即高等教育治理主体在参与高等教育公共事务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动态性,并相互适应与相互联系。 同时,生态位视域下高等教育治理落脚点在于凸显教育治理主体在高等教育治理生态系统中通过功能与作用的发挥所形成的特殊地位,这是运用生态位理论研究高等教育治理核心所在。高等教育治理主体在高等教育治理生态系统中合理的功能定位与职责划分,是维持、推动高等教育治理生态系统良性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生态位视角下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标准
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政府“全能主义”的盛行,政府包揽了教育公共事务, 以致在整个教育治理领域,政府实力过于强大,而学校、非政府组织的力量极度孱弱。 在教育公共事务上,政府几乎替代了学校与非政府组织, 从而导致后者对政府具有较强的依附性。 在这种极为单一的教育治理生态环境中,高等教育治理也不例外。在政府的管控模式下,学校、社会组织以及政府之间具有高度的同质化倾向,由于高等教育治理地位的模糊性, 在治理能力上很难实现互补。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剧,社会转变的基本趋势由“领域合一”逐步走向“领域分离”[14],高校与社会组织的成长促进了高等教育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优化了高等教育治理的生态结构,进一步加速了高等教育治理生态环境的现代性变迁过程。生态位视角下高等教育治理的现代化标准主要体现在4 个方面。
1. 治理主体的异质性。 “异质性(heterogeneity)是来自生物学的名词,社会科学的研究者们引入这个词用来形容研究对象或体系由多种具有结构差异性的元素组成”[15]。 异质性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某一特定群体中,个体与个体之间保持的一种差异性、独立性与自主性。治理主体的异质性是高等教育治理生态位的现代化标准之一,也是对高等教育治理主体的要求所在。首先,高等教育治理主体之间应具有差异性,即高等教育治理主体不是唯一的“巨型集体”,或是“绝对同一”的某类团体,而是具有不同属性、不同功能的分散化的群体。 多元化的高等教育治理主体,是实现高等教育治理生态结构丰富、完整、多样的重要前提。其次,高等教育治理主体之间应具有独立性,即高等教育治理主体在高等教育公共事务的治理上,体现平等的关系与地位,而非依附性或附属性,否则治理主体之间又将回归“同质化”状态。 最后,自主性也是高等教育治理主体异质性的来源之一。自主性意味着具有差异性的高等教育治理主体在高等教育公共事务的治理上,能够拥有一定范围的“自由裁量”,在治理行为上体现出积极性与主动性。
2. 治理禀赋的互补性。 禀赋是能力、资源、才智等一系列要素的总称,也是某一有机体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 禀赋差异是高等教育治理主体的主要特征,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维持高等教育治理生态协调与平衡的关键因素。 在现代化视角下,高等教育治理主体在治理禀赋上并非“整齐划一”,更不可能出现绝对的“一家独大”, 而是体现出较强的治理禀赋的互补性。一方面,由于不同高等教育治理主体能力、资源的有限性,通力合作、优势互补是实现高等教育善治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在差异化的高等教育治理生态位影响下,不同的高等教育治理主体在高等教育治理生态环境中发挥不同的功能。诸如政府在高等教育治理中应发挥“利益整合、方向确定、宏观规划以及效果问责”,“社会组织在高等教育治理中做好咨询工作”,高校在 “治理变革中最需要做的就是由他治到自治,由变革到自主”[16]。通过政府、高校与社会组织的优势互补,发挥高等教育治理的整合作用。
3. 治理地位的稳定性。 治理地位是治理主体在参与治理过程中的身份,高等教育治理地位亦指高等教育治理主体在参与教育治理过程中所具有的身份。高等教育治理生态位的稳定性,是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不同高等教育治理主体的治理地位应当得到承认,这是高等教育治理主体尤其是高校和社会组织获取合法性身份的重要前提。而且,高校、社会组织等高等教育治理主体地位一旦确立,即不可随意替代或更换。 这是现代“规制社会”的特征之一。在教育治理规则框架内,高等教育治理主体的地位应受到保护与尊重。稳定的高等教育治理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高等教育治理主体身份在短时期内的起伏不定,为高等教育治理主体参与高等教育治理的合法性、持续性提供保证。
4. 治理疆域的限定性。 计划经济时代,高等教育治理几乎很难涉及治理疆域的边界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全能型政府对高等教育公共事务的包揽与管控, 致使高校和社会组织的治理疆域遭遇严重压缩。而现代化的高等教育治理生态位强调不同高等教育治理主体拥有不同的治理疆域,且治理疆域受到特定边界的限定。这是对高等教育治理主体治理范围的重新规划与调整, 首先, 政府只应通过宏观规划、指引、监督、协调等手段参与高等教育治理,将本应由高校和社会组织承担的功能和责任转移出去,严格规范自身的治理权力边界。 其次,高校与社会组织应积极承接政府转移出的部分职能,在法定的治理疆域内实现对高等教育公共事务的自治与共治,最终走向高等教育的“善治”。 治理疆域的限定性,为不同高等教育治理主体勾勒较为清晰的治理轮廓。
三、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生态位困境
尽管我国高等教育治理逐步由传统走向现代,但由于现代化本身是一个长期过程,且在现代化进程中高等教育治理也面临转型问题,因此,高等教育治理的生态环境并非平衡,也存在诸多制约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现实因素。 从生态位视角来看,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面临的生态位困境主要在于以下3 个方面。
1. 高等教育治理生态位重叠困境。 “生态位重叠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生物个体或种群生态位相似性的量度,许多生态学家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种群对一种资源的共同利用程度视为生态位的重叠度”[17]。 高等教育治理生态位重叠意味着高等教育治理主体在功能作用的发挥上具有较高程度的相似性或雷同性,生态位重叠度越高则高等教育治理主体对同种资源的争夺性越强,竞争也越激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生态位重叠状况主要集中在政府与高校以及政府与社会组织的生态位重叠上。
首先,政府与高校的治理生态位重叠。 以高校自主为例,一方面高校自主办学本是高校在高等教育治理生态环境中的功能与职责所在,但另一方面自主办学的权限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的制约,尤其是决策权高度集中于政府。这也是很多学者指出的问题所在,“学校办学自主权不够, 政府宏观管理能力不足”[18]。因此,在高校的办学上,由于办学权的“共享”,高校和政府在高等教育治理生态位上处于重叠状态。这增强了政府与高校在办学权上的竞争程度,无法理想地发挥高校与政府在教育治理生境中各自应有的功能与价值。
其次,政府与社会组织的治理生态位重叠。 社会组织在高等教育治理过程中理应在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领域发挥弥补功效,体现出社会组织与政府在高等教育治理上的互补性。但现实中我国社会组织自身发展受限,加之对政府存在较强的依附性,往往扮演政府“下属部门”的角色,与政府存在“职责同构”的问题。根据相关研究,“我国绝大多数教育社会组织是在国家主管部门的推动或组织下建立的,与教育行政部门存在着直接的上、下级的隶属关系,有的教育社会组织的人员编制还归属公办系统”[19]。因此,政府与社会组织在高等教育治理生态位上的重叠,无法有效实现高等教育公共事务的协同治理与功能互补,不仅不利于和谐的高等教育治理生境的构建,还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对资源的浪费。
2. 高等教育治理生态位宽度失衡。 “生态位宽度是指物种所利用的各种环境资源的总和。生态位宽度原理揭示:如果实际被利用的资源只占整个资源谱的一部分,则这个物种的生态位较窄;如果一个物种在一个连续的资源序列上可利用多种多样的资源,则该物种的生态位较宽”[20]。 高等教育治理生态位宽度是高等教育治理主体在高等教育公共事务治理过程中所能够利用的各种高等教育治理权限和资源的总和。同理,高等教育治理主体实际所能运用的高等教育治理权限和资源越多, 则该类治理主体的生态位越宽;反之,则该类治理主体的生态位越窄。
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的实际运行状况来看,高等教育治理生态位宽度的失衡是高等教育治理的显著问题,即高等教育治理权和资源在政府与高校和社会组织之间的非均衡分配,以及政府、高校和社会组织对高等教育治理权和资源的非对称性利用。在高等教育治理生境中,政府处于绝对优势并掌握、垄断绝大部分教育治理权限和资源,以至于政府的高等教育治理生态位较宽。 有关区域高等教育治理研究显示:“政府对高等教育大包大揽,垄断性地控制着高等教育领域。 区域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上,传统的政府控制模式明显,行政命令、计划控制痕迹依然存在,区域高等教育治理内外部行政泛化,高校自主权无法真正落实”[21]。 过于宽泛的治理生态位往往容易导致政府丧失高等教育的宏观治理能力,而陷入“事无巨细”的琐碎之中。 而另一方面,政府在高等教育治理权上的扩张, 本身就伴随着高校与社会组织治理权的消解,政府与高校和社会组织在高等教育治理权的关系上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加之高校和社会组织对政府的依附性关系以及自身成长的缓慢,更容易在高等教育治理中失去“治理地位”,而“沦为”政府治理高等教育的工具,以至于高校与社会组织的高等教育治理生态位越来越窄。 高等教育治理生态位宽度失衡,在极端情况下,全能型政府治理模式又可能会复归,高等教育治理功能上的差异性与多样性难以有效发挥。
3. 高等教育治理生态位 “碎片”倾向。 碎片化是整体事物破碎或分裂的一种状态[22], 同时也是一种“支离破碎”的过程。高等教育治理同样也面临生态位的“碎片”倾向,即高等教育治理主体在高等教育治理过程中并未形成紧密的关系链,也未实现合作治理上的 “无缝连接”, 在治理过程中可谓分离的 “行动孤岛”。这样会导致高等教育治理的协同效应受损,高等教育治理主体的整合力量难以有效发挥。首先治理过程由政府主导向主宰的变异。政府在整个高等教育治理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高等教育治理理应是在政府引导下的治理行动, 以体现治理过程的协调与有序。但事实上由于治理能力的非均衡化,高校与社会组织的力量过于薄弱, 往往难以实质性地影响政府决策,高等教育治理实践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政府的治理实践。其次,高等教育治理协同效应的消解。协同意味着多元治理主体的共同参与,是高等教育合作治理的表现方式。 然而,高校与社会组织在高等教育治理实践中并非有效参与, 其治理权限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这不仅不能发挥政府、高校与社会组织在高等教育治理过程中的互补作用,促使高等教育治理协作机制的形成,还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多元共治带来的整合效应。 高等教育治理过程中,治理主体间的协作机制尚不成熟, 相较于高等教育治理的整合力量而言,其局部力量更为明显,高等教育治理行动的碎片化倾向也在所难免。
四、生态位视角下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优化策略
1. 错位参与策略。 错位竞争主要针对高等教育治理生态位重叠困境而言,意指高等教育治理主体在高等教育治理的功能上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也就是说,高等教育治理生态位不再是同位状态,而是具有差异性的错位竞争状态。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结构来看, 仍应体现为以政府为主导的错位参与格局。政府主导即政府对高等教育治理进行宏观规划和指导,确立高等教育治理目标并对其他高等教育治理主体提供方向上的引导。 这样,政府应定位于高等教育的宏观治理;而高校、社会组织则主要着眼于微观层面,主要负责具体的高等教育治理的公共事务,实现对高等教育公共事务的微观治理。这从宏观与微观层面为政府与高校和社会组织对高等教育治理权的使用提供了治理层次上的错位参与策略。 另外,在具体的高等教育治理流程设计上,应实现高等教育治理不同环节的错位参与。 在高等教育公共事务上,具体的高等教育治理的决策权与执行权交由高校与社会组织掌握,推动高校与社会组织对高等教育的实质性治理,这也是提升高校与社会组织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与此同时,政府则掌握高等教育治理的评估权、协调权、监督权以及必要的控制权,防止高等教育治理目标的偏移。从治理层次与治理流程角度开展的错位参与, 不仅有利于治理主体功能的互补,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高等教育治理的有序化。
2. 恰适宽度策略。 恰适宽度意味着不同高等教育治理主体所占据的生态位应有恰当性、 合理性,也即高等教育治理主体具有适度的高等教育治理疆域。首先,政府须重新勘定在高等教育治理中的边界。 以往政府高等教育治理生态位宽度过于广阔,应将政府教育行政职能的重心放置于“服务性”上,主要聚焦于其在高等教育治理过程中的服务性职能,将以往掌握的本应由且能够由高校、社会组织履行的职能让渡出去,并为自身清晰健全的职责履行制定完善的高等教育治理“权力清单”,从而实现政府在高等教育治理中的“瘦身计划”。 其次,高校在高等教育治理生态环境中的定位主要是自治,即如何实现高校自身对高等教育事务治理的独立与自主,以及如何实现高校在高等教育治理过程中的扩权。 一方面,高校需与政府建立良好的外部治理结构, 与政府保持适度的张力关系,防止张弛失度而导致自身治理权力的萎缩或者丧失;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理清高校内部的治理关系,为高等教育治理充权奠定基础。 最后,社会组织应通过弥补政府、市场失灵拓展自身的生态位宽度。社会组织在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的状况下具有独特的优势,其自愿性、独立性、民间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为政府与高校参与高等教育治理提供辅助作用,甚至在特殊的“双失”条件下对高等教育公共事务治理起关键作用。
平衡师生关系,优化教育生态 篇10
教育的主要动机当然是在促进受教者的利益,可一向使学生处于被主导、被支配地位的教育活动,显然不利于这一目标的达成。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基于教学目标是价值的自我实现,教学过程是自由发展,教学原则是真诚、信任和理解,教学方法则应是非指导性的引导等判定,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有着非常现实的引导作用。近来出现的从“教材”变“学材”、从“教室”变“学室”、从“教法”变“学法”、从“教案”变“学案”等现象,反映“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不断强化,着实可喜。
可是,实践中的剑走偏锋,却是值得防范和关注的。“以学生为中心”从心理咨询等实际工作中引进,却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和适切的评价体系的支撑。许多改变着课堂的空间布局和时间结构的尝试虽然可贵,但矫枉之余,不免过分强调学生的天赋潜能,高估了学生的自控能力,忽视了环境的影响与教师的作用。甚或,执着于新主张、新观点和新模式的热闹表面下,复萌的还是学生受忽视的故态,其效果的考量仍不以学生内在的心智体验为对象。
实际上,教育界对“中心”的讨论从来就没停止过,即便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我们也要警惕于它的能指与所指,认识到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名实分野。回顾教育主体论,学界大致有几种不同的意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体,以课程(教材)为主体。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授活动的主体,课程或教材是学习内容的主体,它们在教育过程中各自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例如,赫尔巴特即认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教师不仅承担着向学生传授知识和能力的任务,同时他作为社会规范的执行者还承担着教化学生的任务,教师自然是教育过程的主導。科尔贝格的观点是,儿童的成长既不像有机体如植物,也不像机器,而像一位哲学家或科学家兼诗人,是由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导致的心理结构的重新组织,是内部状态与外部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师生之间的教育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双向的阐释过程。赫尔巴特早就注意到了,在教学中总是有一个第三者的东西为师生同时专心注意的。这个横亘于师生之间的“第三者”,使得我们在教学之中无论多么努力,都不可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也不可能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不但界定教师教的任务,也界定学生学的任务。教材才是教学过程真正的核心。必须以教材为中心来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教材的潜在功能只有通过师生共同发掘方能实现。
偏执于学生主体而相对忽略教师、教材的作用是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只有在充分尊重教师和教材的作用的前提下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才是有效的。即使如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杜威,也认为学校中的训练应当把学校的生活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这虽不应以教师为中心,但“依据较多的经验和较成熟的学识来决定怎样使儿童得到生活的训练”的教师也输功甚巨。忽视教师的意见和感受,使教师在不甚协调、不成整体的体系中左支右绌,致无所措其手足,不仅无益于教育水平的提升,还会削弱教师的职业体验,为师生的良性互动造成新的疾患。
对教育主体的讨论应转向教育主体间关系的讨论,从主体间互动来重新审视教育活动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将学生、教师和教材这三方面整合成一个有机体,使之创造出一个健康的育人环境,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如何建构合理的、良好的教育主体间关系是构建优良的教育生态所面临的重要理论课题。
生态优化策略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理论
面对经济全球化、社会多样化、文化多元化和社会转型的复杂环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碰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为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注入新鲜血液, 将其置于更广阔的视野中寻求发展路径。
一、以生态思维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顾名思义, 就是在高校内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之外, 独特的高校环境形成了一个系统模式。相对稳定的结构, 特定的人群形成一定的生态群落, 能够构成社会生态的子系统。这是能够选择从生态学的视角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之一。科恩认为, 高校“致力于教学的机构, 并有着专门人员、 (相对) 永久性的有形建筑、专门用品、正规的教学方式、课程以及理智确定的明确目标” (1) 。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具体说来, 思想教育培养了具有特定文化的个体, 并最终影响社会的文化生态;政治教育培养了具有特定政治观与政治能力的个体, 并最终影响社会的政治生态;同样, 道德教育培养了具有特定价值观的个体, 并最终影响社会的伦理生态。政治、伦理、文化作为上层建筑, 是要反作用于经济的, 这又会最终影响社会的经济生态 (2) 。
无论是高校的总体环境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 都构成了一定意义上的生态系统, 因此, 能运用生态学的视角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二、以生态思维看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
从生态思维考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目标是维持自身平衡, 使教育互动能够平稳、有序、高效地展开;它的系统目标则是输出合格的产品, 并以该产品为中介与其他生态系统实现良性互动。
从这个角度看, 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发挥其应有功能。当下大学生能够拥护党的领导, 支持党中央和政府的决策。根据相关调查显示, 高校学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信任党中央, 对党和政府驾驭复杂多变局势的领导能力给予了高度肯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 政治上趋于成熟理性, 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具有较强的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然而, 由于这一生态系统内部所存在的问题, 使这一目标无法完美地实现。所培养出来的一些个体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诉求方面一直表现出“知识化”的外在倾向,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无论课堂上所学的教材具有多么充实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思想, 但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总是把认知的目的放在第一位, 知道它, 学会它, 记熟它, 而且教师也是全力以赴地追求这一点, 这个目的越是被置于首先地位, 它就越是有力地占据了学生的内在力量, 而思想也就越来越远地退居次要地位, 从而把知识转化为信念的有效系数就越来越低。” (3)
按照康德的说法, 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 都要有所承担。然而, 作为最应具有的社会激情和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群体现在普遍出现了道德责任感丧失的问题。外化出来的行为方式, 往往出现道德失范。所谓道德失范是指在社会生活中, 道德规范失去了应有作用。由于个人行为缺乏道德的约束, 从而出现了道德行为的无序状态 (4) 。在表现形式上往往以诚信缺失和公德缺失为特点。
当整个社会出现越来越多的责怪当代大学生“眼高手低”的议论时, 往往忽略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没有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和实践能力的问题。比如学生对自己的地位看得过高, 对自己的能力过于自信, 对他人的建议盲目排斥, 都说明学生并没有形成良好地自己认知。在与他人相处时, 无法领略他人的意图, 不能和别人友好相处, 甚至不能良好地表达自己, 不能实现资源和信息的整合。这些都是实践能力不足的体现。
以上问题说明了在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中, 无法使教育互动平稳、有序、高效地展开;它的系统目标则是输出合格的产品, 更不能实现以该产品为中介与其他生态系统产生良性互动了。
从生态理论视阈的角度总结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归因, 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忽视生态个体。按照生态理论的观点, 每个个体对于整个生态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都有价值, 因此要尊重每个个体的存在, 并且必须发挥其应有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使命是提高人的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但现实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似乎仅仅是以一种对人的外在改造、规范、约束力量的面目出现。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理念上有主体缺位的倾向, 在强调受教育者应该接受思想政治观念、道德规范的同时忽视了受教育者的心理需求和认同度, 对受教育者的发展、开发不那么关注。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 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只关注外适性而忽视其内适性, 这种脱离教育主体的生存境遇乃至生存现实问题的教育使个体心灵自由难以得到满足, 更谈不上精神上的享受 (5) 。
其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生态失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 系统内部的两个重要因子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而这双方都是有自己头脑, 具备相对稳定判断力的能动个体。实现二者的平衡是制约整个生态活动能否有效进行的重要因素。但是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不断增大的情况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高校的地位不断被边缘化。施教者缺乏职业认同感, 工作积极性不高, 导致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低效。但由于思维惯性和社会习惯的存在, 一直以来施教者突出教育角色, 使受教育的大学生缺乏自我教育能力, 被动地接受教育, 缺乏内在的自觉追求和自主发展。以至于在整个教育生态活动中, 最为重要的两个因子都出现了问题, 并且教育的主客地位没有充分协调, 导致主客体生态失衡。
三、以生态思维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首先, 树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教育理念。要跳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具主义性的怪圈, 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看做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 追求每个生态个体的价值, 强调对人的尊重和调动人的主体性。保证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每个生态个体的稳定性和活力, 促进生态个体的活力和创造力增强。
其次, 构建和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生态关系。在主客体的关系上, 避免以往的唯教育者独尊, 也避免完全的迁就被教育者。要实现主客体的对话, 实现双向互动式教学, 塑造平等、和谐的教育主体和客体, 相互协调、相互配合, 实现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完美结合, 增强整个系统的整理效力。
最后, 创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运行环境。开放性是生态系统得以欣欣向荣的根本所在, 系统中的因子与系统所处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中实现开放的自足, 从而实现动态的平衡, 使创建一个优良的校园环境, 增加校园文化积淀显得尤为必要。同时, 要构建校园、家庭和社会一体化的教育系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施教特点, 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协同配合。始终能保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大大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家庭和社会环境建立联系, 在力量上形成合力, 发挥整体合作的优势, 打造一种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
注释
11 范国睿著.教育生态学[H].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198.
22 王安琪.生态学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2012.6.
33 傅统先, 张文郁.教育哲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6.169.
44 许瑞芳.大学生诚信道德状况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 2012 (12) .
【生态优化策略】推荐阅读:
生态景观优化07-25
生态执政的路径优化06-23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07-29
保持良好心态优化政治生态08-21
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几点思考10-21
优化调度策略07-15
策略与优化07-18
公交优化策略01-21
培养策略优化05-16
优化施工策略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