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优化策略(精选10篇)
命题优化策略 篇1
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生物试题的命题思路与2015年保持一致,仍坚持知识与能力并重、稳定与发展并举的命题思路,并充分结合中学的教学实际,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求改、稳中求新”的原则。试题中无偏题和怪题,难易结合,梯度分明,其中,以中低难度题目为主,较高难度的题目集中在非选择题的个别小题。这样,中等程度的学生也能得到较满意的分数,同时还能够选拔出较为优秀的学生。2016年的试卷在平稳过渡的基础上适当创新,不但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而且明确引领了中学教学的方向。
第一部分总体评价
(一)重视基础考点为试题的突出特色
从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生物试题能够看出,三套试卷基本体现了考试大纲中“以能力测试为主,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指导思想。加强对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加重对教材实验的理解。试题主要突出基础性,将基础知识与能力考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注重实验和知识的应用,体现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在考查能力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这也表明,过去的高考体现的是以“淘汰”为基本特征的考试理念,而现在的高考则充分体现以“成功”为特征的现代评价理念。过去的高考侧重于考查“不会什么”,而2016年的高考则侧重于考查“学会了什么”或“掌握了什么”;过去的高考会设置各种“陷阱”,从反面考查学生理解知识的深度,而2016年的高考几乎没有设置“陷阱”。
1.基础知识是试题的载体
无论知识类试题还是能力类试题,其涉及的内容几乎都来源于教材。选择题大多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试卷中不少试题都可在教材上找到答案。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又有利于中学生物课堂的教学,并且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2.重点内容重点考
从三份全国新课标试卷来看,生物考试的内容基本涵盖了高中生物的主干知识,主要集中在细胞、代谢、遗传、调节、生态等部分,各考点的比重与平时教学课时的分配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但又不尽相同。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基础知识是高考的首要依据,基础不牢是学生失分的重要原因,因此,夯实基础应成为日常教学的首要任务。具体地讲,就是以中学生物的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为依据,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内容。学生应做到:(1)清晰地复述所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观点;(2)能够对重点概念、原理和观点进行分解和综合;(3)能够梳理出教材中的知识体系并揭示重点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4)能够比较并分析同类型知识之间的差异;(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二)设置新情境、强化能力考查为试卷的命题原则
正如许多高考研究专家所言,创设新情境是考查能力的重要保证。虽然不少试题都来源于教材,但在高考中却对这些试题进行了改组(或转换角度和形式,或进行必要的综合)。从2016年的10套高考生物试卷来看,不少试题看起来似曾相识,却几乎没有一道试题是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遇到的。
1.命题突出新颖性
2016年的许多高考试题虽然考查的是旧知识点,但却将这些旧知识点赋予了新的含义,设置了新的情境,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例如,全国新课标Ⅰ卷第2题。该题将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命题创意明显。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围绕“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这一信息发散思维,从中提取有效信息——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主动运输的特点逐一分析各选项,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2.继续加强信息转化能力的考查
三套全国新课标试卷中有不少生物试题涉及图文转换。图像或图表信息的转换是生物学科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涉及该能力要求的题型也是高考试卷中考查学生的常见题型。生物体内的生理过程往往随着时间、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些规律往往通过曲线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并以曲线、图表为载体,考查学生将图表转换成文字,或把文字转换成图表以及图表间的转换能力。该类试题能够考查学生的识图、判断、分析、表达等多种能力,而且具有较好的区分度,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点。不少试题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在给出的坐标纸上绘图反映实验结果,该类试题体现了考试大纲中“能用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现象和实验结果”的要求。例如,全国新课标Ⅰ卷第30题以反映“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的曲线图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答此类问题时,必须理解横纵坐标的含义,此外,还要重点分析两条曲线的起点、拐点、交点、落点并准确把握曲线的走势,再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对各种情境下曲线的含义做出合理的解释。该类题目的显著特点是将能力相对地从知识中剥离,并将知识的作用淡化,答题时必须通过阅读图像、图表,理解图像、图表中所表达的生物学含义,提取出有效信息并转换成可利用的信息,再进一步迁移到新情境中去,方能准确答题。这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为能力培养更好地进入中学课堂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三)试题突出应用性
注重与生产、科技、生活相联系是现代高考的突出特点,对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的解释和解决需要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加强应用意识的培养和考查是由生物学科的特点决定的。在2016年的高考试题中,该类试题比较普遍,如全国新课标Ⅰ卷第31题是关于免疫的试题,全国新课标Ⅱ卷第39题是关于苹果醋的制作。因此,在复习时要多关注生活和社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类问题。高考生物试题的命制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为立意,力求较真实和全面地反映现实问题。
(四)加强对实验和研究性内容的考查,突出新课程特点
1.探究的过程性
探究是科学的核心,重视探究是新课程教材的特点,在高考试卷中体现为更多地关注生物学概念和原理的运用过程及研究性课题的设计。研究性试题强调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解释和解决生物个体、环境及社会生活中的某些问题,能够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并能制订出相应的研究方案。不少试题不再是对教材实验的重现,而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及实验方法和步骤,突破已学实验的局限,自行设计新的实验方案,并侧重考查实验原理的设计、实验器材和用品的选择、实验数据的处理等。例如,全国新课标Ⅰ卷第3题,该题为测定酶活力的实验题,但并不是简单传统地考查概念,而是从实验形成的探究过程入手;全国新课标Ⅰ卷第30题考查探究实验的原理、实验影响因子及结果的分析,并能从中得出实验的初步结论。
2.实验考查的多样化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因此,生物实验一直是高考中的必考内容。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实验题的题型变化来看,该类题型借助实验方法创设新情境,侧重考查学生对实验进行解释和分析的能力,其中设计型实验试题更是成为热点题型。设计型实验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以及对实验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在不同情境下迁移知识的能力。除此之外,2016年高考试题的特点之一是纯粹的实验试题并不多,更多的则是以实验为背景的试题。
从实验题考查的内容来看,教材中的知识点是实验题命题的基点,教材中对实验的拓展是实验题取材的重点。
从实验题的命题目的来看,其目的涉及分析实验结果和现象,预测实验结论和实验设计等。设计型实验题在2016年的高考试卷中也得到了体现,其中涉及植物生理类、动物生理类、遗传变异类以及微生物类的试题。
第二部分复习策略
(一)把握考试大纲的真谛,正确处理三个矛盾
1.“遵循教学大纲”与“不拘泥于教学大纲”的矛盾
考试大纲是依据教学大纲制定的,体现了教学大纲的精神和内容,考试大纲中的规定和要求不会撇开教学大纲,但考试大纲中又提出命题将“既遵循大纲,又不拘泥于大纲”的要求。笔者对此的理解是:
(1)命题依据的知识部分要求遵循教学大纲,但对能力的要求不拘泥于教学大纲
现在高考试题的特点是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和综合运用能力,其特征是“题在书外,理在书内”。这就要求我们熟知且深刻领会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进而通过复习将相关知识和原理融会贯通,构建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将之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2)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查不拘泥于教学大纲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培养和考查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以及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扭转中学教学中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的局面,近几年的高考设计型实验题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相信这种考查学生实验能力的试题将会在未来的高考中不断出现。
(3)对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考查不拘泥于教学大纲
近几年考试大纲中的考试目标是定量描述自然科学的现象和规律,了解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和成果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为体现素质教育的良好导向性,引导并鼓励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关心人类、关重未来,许多生物试题都暗合现实社会、生活和科技发展的热点,且该部分内容常出现在报纸杂志和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中,在教材中却很少有所体现。综上所述,我们不应只把书本当作教条,而要重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2.“教学实际”与“高考区分度”的矛盾
考试大纲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和中学教学实际制定的,但“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因此会出现教学实际和高考区分度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个矛盾,笔者认为在复习中应当注意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注重“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把高考复习的目标定位在“低—中—临界”的位置上,即掌握低难度题,突破中等难度题,抓好临界的高考知识点;第二,以良好的心态分析并解决每个难题,争取做到攻无不克。
3.“热点知识”与“基础知识”的矛盾
高考复习有一个误区,即关于热点问题的复习。中学生应当关注自然科学的新成就,但最重要的还是掌握基础知识。实际上,在设计题目时,不少热点问题仅是作为素材,考查的重点还是放在学生对学科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上。因此,对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而言,复习时应把重点放在对已学知识的查漏补缺上,针对热点问题的复习,应穿插在基础知识的复习过程中,切不可效仿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把较多的时间用在对热点问题的复习上;再者,不可违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此外,对热点问题的教学,必须结合具体实例并联系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切不可仅停留在概念或问题的表面。
(二)有条不紊的复习——夯实基础、强化能力、注重迁移
1.以教材为本,强化复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以教材为基本内容,考试大纲为基本依据,认真阅读并领会其中的变化与精神,掌握好复习进度,强化复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提倡学生以本学科的核心概念为中心,构建知识网络图或概念图;提倡开展专题复习,即巩固基础、强化重点、挖掘联系、构建网络、明确考点。
2.夯实基础,注重能力培养
在高考生物试卷中,易、中、难试题的比例约为3∶5∶2,即试卷中存在较多考查学生知识面和对基础知识理解的试题。从2016年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高考并没有弱化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也不再是简单地考查对知识的再现,而是侧重考查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综合性实际问题的能力。综上所述,笔者总结出十六字秘诀,即“先死后活(打牢基础知识)、死中求活(活用所学知识)、死活结合(自始至终紧密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死去活来(通过对知识由记忆到理解运用的过程,最终达到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的境界)”。
3.加强实验教学,关注研究性题型的学习
目前的高考虽然难以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但非常重视对实验能力的考查,这一新的特点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对于每一个实验,必须明确实验目的或原理,熟悉实验器材,掌握实验方法和步骤,分析并解释实验现象和结论,处理实验中出现的非预期现象,同时还要熟悉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以适应高考试题的变化。此外,注意收集教材中的隐性实验,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实际上,教材在讲述某一知识点时,往往都由实验引入或加以实验验证,这些实验在教材中虽未明确注明,却是科学家们研究过程的再现,我们将其称为经典实验。对于这些经典实验,可通过阅读教材将它们一一找出,并从中体会科学家们的探索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并熟知实验的安排和设计等。隐含在教材中的实验,除经典实验外,还有诸如观察、验证、应用等类型的实验,这类实验不仅出现在教材的正文中,还出现在教材的小资料栏目及复习题中,可在复习时将它们找出并逐一进行分析。建议对生物实验做到以下四点,即“看一看(阅读实验)、做一做(实验操作)、想一想(操作后的思考)、练一练(实验练习题)”。
4.突出图文信息的转换与分析能力的培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图像、图表和数据等有关资料,能够阅读并初步运用这些资料,把握事物的特征、规则或关系,体现了新大纲中将“发展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课程目的的理念。
5.抓住命题者的出题意图,活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
为更好地理解命题者的意图,学生在拿到高考题后,应仔细、冷静地审题,找出题干中设问的关键点,切不可按照以往见过的类似试题的解答思路去回答问题,或受思维定式的影响。理综试卷中部分试题考查的内容相对隐蔽,从题干中较难立刻发现相应的考点。这种设计思路的试题,不仅素材来源广泛,而且表达形式各异。解答这类试题时,学生往往找不到解题思路。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及时总结解题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分析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提升有效提取试题中关键信息的能力,并不断强化依题回答的解题意识。
此外,学生要善于系统地分析试题,有效地提取试题中的关键信息,不断提高读图读表能力,进而提升审题能力。
6.科学作答不可忽视
众所周知,答题不规范是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未能“踩”中得分点、语言组织能力欠缺、概念混淆不清等都是失分的因素。因此,提升学生规范答题的能力仍是重中之重。理综试卷从文字量和作答要求上都降低了对表述的要求,但仍强调学生要学会运用概念、术语、基本原理等规范回答问题。生物学科的试题几乎都需要用专业术语来解答,一般不能用口头语言或生活语言来解答。若学生未能牢记相关概念、名词、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或不能正确把握基本结论与事实,则不能有效得分。
命题作文审题策略 篇2
我们不妨就着题目层层设问,通过提问,我们会发现这两个有着相同语素的题目有很大区别,它们的侧重点完全不同。
《遇见》:
谁和谁遇见(谁遇见了什么)?
怎么遇见?(遇见的过程)
遇见之后怎样了?(意义、主题)
《遇见美丽》:
谁遇见了美丽?
遇见了怎样的美丽?(自然美、人性美、人情美、哲理美、艺术美、形体美……)
遇见美丽之后怎样了?(意义、主题)
通过以上提问,可以看出《遇见》的写作重心是“遇见”这个动作本身,如何遇见,遇见时什么状态,是要展开叙述描写的要处,而不应写成遇见了什么人、什么事,就写这人、这事去了,这样就游离了题目的重心。
而《遇见美丽》就是要重点写遇见了怎样的美丽,这人或这事的哪些地方表现出美丽,要表现出的是自然之美,人性之美,人情之美还是其它?总之,“美丽”是写作重心。写作过程中还必须要化虚为实,必须要将“美丽”转化为可以描写呈现的东西,也就是说一定要有画面感。看例文《遇见美丽》的两个语段:
……它被古板的黑色皮箱和卡其色的斜背带严严实实的包裹着。我走近它,轻轻地按开它两个紧扣着的锁,它静静地躺在红色的丝绒里,我不敢碰它,如此美丽,怎能亵渎?店主来了,那个同样如二胡般美丽的阿姨,向我微微一笑,便拿起了它。……
那双纤纤细手在二胡上演绎了一场绝美的舞蹈。柔软的右手,灵巧的左手,就这样完美地配合。低音时,阿姨略微前俯,忧伤而沉醉的表情带我进入了那个傍晚,落日的余晖笼罩着一个哀伤的女子。稍有些急促的颤音,阿姨用雪白的手腕抖动整个弓的四分之一,她双眉紧锁,我看到那个牧羊女落泪了。阿姨逐渐正坐,眉头慢慢舒展,奏出悠长而缓慢的琴声。她的左手在弦上上下移动出婉约的音符,那一片空旷而辽阔的天空,宁静而又澄澈。又是一个浅浅的笑。阿姨认真地擦干净二胡,把它轻放入盒中。
例文中“美丽”是“静静地躺在红色的丝绒里”的那把二胡,是《牧羊曲》凄美感伤的乐调,是“那双纤纤细手在二胡上演绎的一场绝美的舞蹈”,是“落日余晖中”“阿姨略微前俯,忧伤而沉醉的表情”,文章把名词“美丽”演绎成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从而更好地诠释题目的内涵。
当然,如何提问也很讲究。提问其实就是组词造句的过程,通过提问我们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要造一个相对完整的句子,特别是添加修饰成分。如果是名词,就要添加定语、动词谓语;如果是动词,就要添加状语,使句子完整还要添加主语和宾语。如《遇见》这个题目,扩展成句子就是“谁和谁怎么遇见(‘谁’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或物)?”或“谁怎么遇见了谁?”这“怎么”是写作的重中之重,是文章主要展开的画面和事情。也可以把“遇见”当名词用,添加定语就是,什么样的遇见?哪里的遇见?例文《遇见》是后者。且来看《遇见》的几个片段:
冬天的夜很长,女孩每天出家门时月亮还挂在天上,远处的山头上不时传来清脆的鸟叫声。
“上学去啊!”迎面走来一辆驴车,那傻笨的毛驴像是还没睡醒似的半眯着双眼,女孩突然觉得好笑。驴车后面拖着稀稀拉拉的柴火,柴火堆前的木板上坐着的男孩子,十六七岁,比女孩大不了多少,浑身黝黑得像是刚升井的矿工。那是爷爷奶奶给女孩定的娃娃亲,男孩家就在另一个山头那里。女孩只在节日上远远地望过他。
现在这样突然的遇见让她有些局促,她只回了句“嗯!”就低着头,向前头飞快地走去,低垂的睫毛上挂着露珠。
……
“那男孩是不是还在那条狭长的路上赶着驴车,拉着柴火,还是已经讨了媳妇,生了娃?”女孩在夏夜躺在大学宿舍的床上,盯着天花板,猛然想起曾经每个清晨的相遇,不觉枕头边沾湿了一片。睡不着的室友说:“孙燕姿的《遇见》很好听啊,你有没有听过?”女孩说:“嗯!”如同她曾经每个清晨的回答。
写的是“她”在上学路上和定了娃娃亲的“他”的遇见,写了遇见时内心的“局促”,写了早起“月亮还挂在天上”,写了“清脆的鸟叫声”和“那只傻笨的驴子胸前挂着的铃铛一颠一颠时发出的声响”,还有女孩上大学后在宿舍里想起的“每个清晨的相遇”,这些都是“遇见”当时的情景。文章写出了定了娃娃亲的男孩女孩遇见时的懵懂而美好的情愫,写出了女孩回忆“遇见”时的淡淡忧伤,文章写的是“美丽的遇见”。
推而广之,对许多命题作文我们通过提问的方式,抓住了题目的命门,确定文章写作的重心,对关键处加以适当的记叙描写,或解释议论,就能够更好地表达主旨。我们不妨再看命题作文《风》和《在风中》。很多学生把《风》写成了《在风中》,因为他们只把“风”作为环境背景,“风”在文中只起渲染烘托作用,文章只是记叙了风中发生的故事,而没有诠释“风”的内涵。如果用提问法,这样的错误就不会发生了。
1、什么风?哪里来的风?“风”可以实指自然界的风,如春风、秋风、寒风、海风,也可以虚指由风的比喻义而抽象出来的风如个人作风、家风、学风、考风、世风、民风,具体表现为开微博、炒股、炒房、送礼、拉关系、选秀、韩流、穿越风、陪读风……
2、为什么会刮起这样的风?反面的有攀比心理、从众心理、生活空虚、赶时髦、爱面子等。正面的有社会的进步、生活观念的改变等。
3、怎么对待这股风?可以是追逐、逃避,还可以是我行我素、辩证接受。
通过提问,我们确立的写作重心是一种“风”,不管是记叙还是议论,要写这“风”的来由,具体表现,积极意义或危害,人们对“风”的观点态度。而把“风”作为事情的背景的写法显然没有抓住题目的命门,背离了题目的本意。
我们再用提问法来解决几个高考题。2011年的江苏考题《拒绝平庸》,很多考生是视“拒绝”两字如无睹,只写“平庸”,没有“拒绝”,但针对题目提问就知道,这个题目的重心是为什么要拒绝和怎么去拒绝,前者更为重要,要花更多的笔墨去说清楚。又如2011年重庆考题《情有独钟》通过提问解决:谁对什么(人、物、事)情有独钟?这情是什么情?是爱情,欣赏之情还是玩赏之情?为什么独独钟情于他(人、物、事)?再如2011年山东卷《这世界需要你》这个题目,就一定要解决这世界是指全世界,还是某一个人自己的个人世界?这个“你”指谁?是人还是物?还一定要解决这世界为什么需要你。
因此,通过提问不仅解决了文章的写作重心,顺带也解决了文章的选材问题。
当然提问也不一定解决所有的问题,抓住题目的命门有时还必须要明确题目中某些概念的内涵,很多学生写偏题是没有很好地把握题目的内涵。如2009年江苏考题《品味时尚》,很多考生没有抓住“时尚”这个关键处进行深入思考,随便写一些生活中遇到的事就说是品味了时尚,甚至有学生认为爸妈为了改善生活买了个电饭锅就是时尚。又如2011年的考题《拒绝平庸》,很多考生没有认真思考“平庸”和“平凡”是有区别的,干脆就偷换了概念,说“平凡”去了。
又如我们最近的习作《风度》,很多学生以为凡是优秀品质皆是风度,马路上扶老奶奶过红绿灯是风度,妈妈妈默默地打扫小区的楼道是风度,陈贤妹救起小悦悦是风度……事实上我们动笔之前首先要理解风度的内涵,风度指的是美好的举止姿态,如衣冠得体, 谈吐高雅,待人谦和有礼。还要大方大度,理智稳重,处事不惊。所以要表现风度就要将这些品质转化为人们的具体的行动,如一个学生在议论段中这样表现彭德怀的风度:
风度是什么?是一种把大爱始终铭记于心的忠贞与坦荡。“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正是彭德怀一生的写照。战场上的腥风血雨,不怕,官场上的跌跌落落,不怕。庐山会议上是他直面毛泽东的争论,气魄过人;十年国庆前,是他上交全部军功章的无悔,傲骨铮铮;凄冷黑夜,灯光灰暗中,是他奋笔疾书的身影,“万言书”中的一字一句都是他赤裸的忠心与对人民的大爱。他朗朗说真话,荡荡无私心,挺直的身影,傲人的风度,把可笑的文革,把狱中的黑暗,映衬得如此渺小。
原来,心中日月的光辉洒满一言一行,一举手一投足,把一整个人照耀得分外明亮的光彩,便是风度。
这样把题目“风度”的内涵准确定位在“是一种把大爱始终铭记于心的忠贞与坦荡”之后,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三个分句充分展现了彭德怀将军一生无私,为民请命的壮举,“朗朗说真话,荡荡无私心”二句又把彭大将军伟大的革命气度表现得淋漓尽致。
综上所述,一篇文章最起码要做到契合题意,合了题意之后才有资格考虑发展等级分。所以,我们拿到一个题目的时候,一定要先认真审题,通过层层设问,把握题目的“命门”,弄清楚题目的内涵,然后展开记叙描写,或者有针对性地解释议论,进而更好地表达主旨,实现写作目的。
命题优化策略 篇3
一、2010年全国高考文综历史试卷分析
1.坚持稳中求变, 变中求新的原则。
2.坚持以能力和问题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 充分展现了考试的选拔功能。
3.图文兼顾, 材料量减少, 设计简洁, 呈现稳中求变的特点。
4.注意从多角度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及灵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命题的特点。坚持学科内综合为主, 强调对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注重学科能力和素质的考查, 以知识为载体, 突出考查了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社会现实, “以人为本”, 重建核心价值观, 为创建和谐社会服务;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对基础知识掌握的质量不高;对高考试题考查的相关内容了解不全面;记忆理解不够牢固准确;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 。
二、高考历史复习值得重视的十个趋向
1.以人们关心的社会现实问题为命题背景材料或切入点来创设问题情境, 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以专题式的命题方式考查学生对问题的全面把握和理解, 在客观试题中如此, 主观试题更是发挥了在这一方面的突出优势。
3.命题体现了“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的高考命题指导思想。注重对综合学习能力的考查, 综合性增强。加大了地理、历史、政治各学科知识交叉与综合的力度。
4.以地理知识为切口导入, 也就是先确定区域, 再设计与该区域相关的历史问题, 最后以政治命题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5.突出主干基础知识考查。
6.突出周年问题考查。
7.突出重大工程问题 (基础设施、人文景观、科技工程等) 考查。
8.突出重大时政问题显性化考查。
9.突出研究性学习成果化考查。
10.突出史学研究的前沿动态。
三、十二点备考对策
1.要以纲为纲, 以本为本, 稳扎稳打。
2.要回归基础、抓住三个“基本” (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线索的清理、基本结论的证明) 。
3.培养学生的通史意识、现代意识、世界意识和文明意识。
4.正确认识国际关系问题, 重视大国崛起及联合国的改革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5.关注课改和课标, 做好新旧教材的衔接与过渡。
6.研究高考试题, 训练解题和答题技巧, 加强对学生应试能力的训练。
7.正确对待考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正确的对策。
8.正确处理“大小字”关系。特别要注意新中国建国后和二战后的小字知识。
9.关注新增考点, 最好把新增考点的具体知识归纳印发给学生, 落实到位。
10.关注时政与社会热点。如:
(1) 坚持以人为本, 关注民生, 构建和谐社会 (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历史上的盛世、儒家思想、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物价、腐败、医疗和住房等问题) 。
(2) 落实科学发展观, 提高效益和节能降耗, 保护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
(3) 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如:唐代对外开放、现代中国的改革开放) 。
(4) 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如:中非、中印、中俄、中日关系) 。
(5) 关注重点工程及能源、环保问题 (如:丝绸之路、大运河、铁路;石油、电力、核能, 可持续发展) 。
(6) 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如:东部发展、中部崛起、西藏地区、环渤海地区、北京) 。
(7) 关注中国统一和巩固统一、统一战线与国共谈判 (如:台湾和西藏问题) 。台湾和西藏是当今的热点问题。
(8) 理论联系实际, 关注时政热点焦点、周年和次周年。
(9) 关注民族政策与中华民族的发展和民族精神。
(10) 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 即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1) 世界经济区域化和一体化趋势。
(12) 高频考点的备考建议。突出重点、热点和主干知识。
(13) 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提高政府执政能力, 应对突发事件的可能性, 如水灾、雪灾、地震等。
11.加强对高考信息的搜集工作。
12.调整心态, 科学备考。
总之,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 记忆要求高, 制定出合理的计划, 就能够达到“学好历史, 提高成绩, 考好文综, 高考必胜”的目的。
摘要:历史知识浩如烟海, 记忆要求高, 制订出合理的计划, 认真回归课本梳理知识, 把以前总结的知识再看一看, 把错题本再翻一翻, 把知识盲区再补一补, 成绩在短时间内会得到提高的。学好历史, 提高成绩, 考好文综, 高考必胜。
高中数学命题教学策略探讨 篇4
【关键词】高中数学 命题课 教学策略
引言
数学命题是指在数学知识中用语言、符号或公式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在高中数学命题教学课程中,数学命题可以是由数学语言、符号或者数学公式来表达。在高中数学命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建立教学情境为策略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优化。
一、什么是命题
什么是命题,高中教材中对命题的定义是:能够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判断分为真假判断,相应的命题就有了真假命题,我们把判断结果为真的命题叫做真命题,把判断结果为假的命题称为假命题。在这里还要注意的是一种形式的判断,它也属于判断,但不是命题,被称为开语句,如“3>1”和“X>1”,虽然他们都是判断语句,但是前者是命题,后者由于无法判断其真假,是开语句。根据数学命题的复杂程度可以将其分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简单命题就是不包含其他命题的命题,又可分为性质命题和关系命题两种,性质命题就是判断某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关系命题是关于断言某些对象与对象之间关系的命题。复合命题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简单命题通过逻辑连接词结合起来而构成的命题。
二、高中数学命题教学策略
1发现探究与接受学习有机结合
在数学命题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两种:命题接受式与命题发现式学习.其中,发现式学习即学生通过独立的学习与思考而获取数学知识.在学习中,学生以具体数学实例为出发点,在实验与操作、分析与推理,然后发现数学一般结论.通常分为四个环节,探索与发现,提出猜想,验证,最后获得结论.而接受式学习即教师通过定论形式向学生呈现学习内容,然后由学生把这些学习内容进行内化.其环节如下:命题分析,活用旧知识,命题证明,理解与应用.
上述两种学习形式都有其利弊,发现式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但是耗时且不容易控制,而接受式学习能够节约课时,但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命题教学中,教师应将“发现一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有机结合.教学中,若命题的学习不易实现发现与探究,教师则可部分采用接受式学习。同样,在数学命题的接受学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选取一部分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探究操作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知识.这样,通过两种学习方式的取长补短,从而提高数学命题课的课堂教学效果.
2建立适宜的数学命题教学情境
在数学命题教学中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让学生通过情境教学更好地接受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常见的数学情境教学有一下几种形式。
创建数学实践教学情境
高中数学命题教学的教材中有许多抽象的数学命题是源于生活,直接让学生学习这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学生会感觉不易理解。这时数学命题实践教学情境的建立可以让抽象的知识
具体化,将数学知识利用到生活中去,让生活实际来表达数学理论与逻辑,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例如,在学习球或球冠的表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朗诵王之焕的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然后话锋一转,问道:“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到底登上多高的楼层,才能欣赏到千里之外的美景呢?又能看到多大面积呢?”学生纷纷猜想,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这样的引入,一方面使学生深深感受到诗人的浪漫和夸张,另一方面也学会了有关命题的知识。
创建数学实验教学情境
仅仅通过文字分析和语言讲解来进行数学命题的教学,往往学生容易处在能了解学习内容但不能透彻理解的状态,这时可以用实验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在实验情境中探索规律、提出猜想,再通过逻辑论证到数学命题,来揭示数学命题的发生、发展过程。例如,高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虽然已经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但是在学习数学归纳法原理时,许多学生对其中体现出来的递归原理及其有限、无限思想的理解,仍然存在着一定困难。这时,教师可通过演示“多米诺骨牌”实验,来揭示数学归纳法原理的直观背景与抽象过程:一列排好的直立骨牌,用手推倒第一块,第二块就被第一块推倒,第三块就被第二块推倒,......,于是所有骨牌都被推倒。让学生在“多米诺骨牌”实验中思考,为了保证无数块骨牌都倒下,只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就够了:一是,第一块骨牌要倒下;二是,当某一张骨牌倒下时,紧随其后的一张也要倒下。至此,数学归纳法原理的引入可谓水到渠成、呼之即出。
3巧用信息技术来发现命题与探索规律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高中数学命题课教学中,教师同样可以通过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通过一些教学软件来精心制作有关的数学实验,动画演示,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数学探究、学习与归纳,让他们在参与中深刻领会数学命题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真正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例如,在“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有一命题:“斜率存在的两直线垂直那么斜率积为-1”,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几何画板工具来对演示实验进行精心设计与制作,让学生开展探究.请学生仔细观察图中所示:以鼠标将直线L进行拖动,拖动旋转中注意两直线始终保持垂直,屏幕中展示的值处在不断变化过程中,只始终不变.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命题验证的设计与操作环节中,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命题的感知经验。
三、结束语
数学命题教学是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理逻辑与证明的基础,并与概念、推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进行有效地数学命题学习对于学生知识的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数学命题的相关内容却是比较难掌握的一部分知识。因此,教师应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探索与创新有效的教学策略,设置适宜的情境化教学模式,巧用信息技术来发现命题与探索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操作与探究中加深对命题知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耿向红.新课程与评价改革[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命题优化策略 篇5
关键词:中考作文,命题,分析,预测,策略
综观《2014年全国中考真题25套》, 对2014年全国中考作文命题作如下分析:
一、命题形式
1.依然是四种命题形式 (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给材料作文) , 话题作文越来越少, 仅有三个省 (河北省、山西省、福建省厦门市) 使用。因为话题作文容易套作, 考察不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它太空泛, 而且有一段时间用得很滥, 多年前就有教师发表意见, 要求不用话题作文。
2.向高考靠拢, 给材料作文越来越受到命题老师的青睐。2014年有6个省市 (重庆市、河南省、湖北黄冈、湖北武汉、浙江杭州、山东潍坊) 采用了, 占四分之一。
3.半命题作文形式有减少趋势, 2014年只有7个省市用了 (重庆市、南京市、长沙市、成都市、烟台 市、甘肃兰州市、福建厦门市) , 我想主要是因为半命题作文也较空泛, 而且今年半命题作文形式有变化, 那就是将题目补充完整的内容实行控制, 不能随意填写, 选择性较少。比如:江苏南京的考题“只是因为___”只能从“那本书”“那条路”“那个人”三个短语中任选一个, 填在横线上, 将题目补充完整。
4.命题作文依然是重头戏, 占了60%以上。我们统计的这26份试卷有15个省市还是采用命题作文形式。因为命题作文更能考出学生作文的功底。比如审题能力, 同时又能更好地防止宿构套作。
二、命制模式
1.向高考试卷学习, 采取一小一 大命制模 式, 有北京市、山西省、湖南省长沙市 等。如, 北京市:校学生会准备出一期“献给 母校”的专刊。要 求考生以 一个初三毕业生的名义为“感恩”栏目写一段话, 而且限定在班主任、任课教师、校医、保安、图书管理员中任选一 个表示感谢的心意, 字数在150-200之间, 分值10分。
2.灵活机动两题选一命题 模式:有7个省市选 用。今年, 我们江西就是采用这种。江西省:在“勇往直前”与“学会等待”中任选一题作文。这种模式,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者较有生活感悟的题目进行写作, 得分会较高。
3.单纯命制一题模式还是占主导地位, 从我们所考察的25省市作文题 看, 有18个省市, 占了70% 之多。分值设置有两种情况, 如果整个语文试 卷是120分的, 作文为50分;如果整个语文试卷是150分的, 作文则为60分 (上海市) , 或者55分 (安徽省) 。
三、命题解读与2015年命题预测
1.作文命题设置的内容依然是要求考生平常 注意到:关注自身的成长体验、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 注他人;倡导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例如, 《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 (北京市) 、《这里也有 兴趣》 (上海市) 、《我心灵的甘露》 (天津市) 、《说说我自己》 (安徽省) 、《勇往直前》《学会等待》 (江西省) 、《成长路上有你真好》 (湖北黄冈) 等等。我手写我心, 我的世界我做主, 学生都是“有米”之巧妇, 所以不会让考生无话可说, 反而是文思泉涌, 得高分的很多。所以, 2015年的大方向不会变, 依然会继续关注。
2.2015年中考命题在命题形式、命题模式上还将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局面。命题 作文还会 占主导地位, 单纯命制一题模式还会很多。这里我们特别推崇长沙市的中考作文题, 它既采用了一小一大作文形式, 同时大作文又是两题选一形式;大作文是两道作文题, 又有两种:其一为命题作文《那份不一样的情》, 其二为半命题作文《我们一起品味过的___ (快乐/忧伤) 》。真是一箭多“雕”啊, 令人佩服命题者的“智慧”!
四、2015年中考作文应对策略
1.强化学生作文基本功训练, 尤其是审题能力的训练。平常老师要加强审题指导。
2.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 文, 话题作文, 给材料作 文, 四种形式都要训练, 尤其是给材料作文, 因为我们平常训练得太少, 而高考则全部是给材料作文, 江西中考一直没有考过, 也该到了尝试的时候了, 这样对他们高中作文考试很有利。
给材料作文, 关键在立 意。一般来说, 文章的立 意越有深度, 在同类题材的文章中就占尽了优势。中考也是试图把“有思想”的考生选拔出来。
3.越是华美的语言越是能引起阅卷者的注意, 让老师们在你文章上停留的时间更长, 获取高分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所以平常要多进行语言方面的锤炼。
高考命题走向分析与应对策略 篇6
一、近几年高考历史试题命题趋势
经过七年的新课标高考命题实践, 到2013年文综历史试题日臻成熟, 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体现了稳定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1、从形式看, 高考考什么
(1) 选择题
以课标卷为例, 07年以来选择题三种题型统计数据:
(1) 图表漫画类——07年:1个 (31题图) , 08年:1个 (30题表格) , 09年2个 (24题图、31题表) , 10年2个 (27题表、29题漫画) , 11年2个 (25题地图、32题地图) , 12年1个 (35题图) , 13年 (全国卷Ⅱ主观题41题)
(2) 没有材料直接设问——07年4个, 08年2个, 09年3个, 10年0个, 11年1个, 12年0个, 13年0个。
(3) 文字材料类——文字材料类在所有选择题中居多数, 其设问有一种情况应引起注意, 即“这说明、这表明、这反映了、据此可知”等居多。其统计数据为:10年4个, 11年5个, 12年12个, 13年 (以全国卷Ⅱ为例) 7个。这种设问的指向不明确, 无疑就会增加了问题的难度。如新课标全国卷Ⅱ第25题:
25.汉唐制定土地法规, 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 宋代一改此法, “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A.中央集权弱化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D.自耕小农衰退
据材料提供的信息:汉唐限制大土地的发展, 宋代不抑制土地兼并, 考生习惯性的思维会认为考查的落脚点是问这种政策出台的背景原因, 而实际上该题考查的是“不抑兼并”的后果、影响。
从数据统计看出, 选择题变化有三个趋势:一是图表漫画题常态化;二是直接设问逐渐减少, 以至没有;三是更加强调对新材料有效信息的提取。即创设与学生所学不直接相关的具有特定历史氛围的场景, 其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思维共鸣, 合理迁移到所学知识内容, 做出正确判断。
(2) 主观题的命题趋势
(1) 增加新材料的铺陈即以多种方式呈现非教材材料;
(2) 引入新论证模式即开放性探究模式。41题作为开放性探究性试题成为必考题型。
2、从内容看, 高考考什么
(1) 课标要求的主干知识
(2) 史观的考查
(3) 热点问题的隐形考查
二、应对策略
1、材料教学常态化
近几年来, 从高考考查内容来看, 命题范围不会脱离课标要求的主干知识, 但是从形式上看, 直奔主干知识的直接命题越来越少以至于没有。命题者往往通过诸多的社会史或无数个历史细节来见微知著, 让考生从命题者选定的社会历史细节中分析宏大的历史趋势、历史规律, 而这些社会史或历史细节在试题中都是通过多种多样的历史材料来展呈现的。如考古、文献摘录、报刊资料、日常生活习俗的变迁、照片、画像、漫画等等。估计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都是高考命题的主要材料来源。所以, 作为高中历史老师, 尤其是高三老师在突破重难点问题时要用材料来说话, 使材料教学常态化。这样的高三历史复习课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震撼心灵的魅力, 才能在见微知著和层层探究中为学生点拨重点, 突破难点, 提升能力。
要使材料教学常态化, 导学案一个好的载体。具体做法是:老师在备课时围绕课堂重难点问题在学案上补充材料, 材料可以用其它版本教材内容, 以弥补一个版本教材的不足, 也可以上网查找, 设计问题要求学生依据材料和课本某某页回答问题。有别于新授课, 复习课时选取的材料会注意综合性, 设问注意从不同角度提出, 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多角度理解。
2、渗透新史观
新课标与新教材充分体现并运用了新的史学观点, 新课标高考卷中新史观类试题屡屡出现, 并且分值比例逐年上升, 可以说, 在高考题中新史观成了除课标要求之外的相对固定的考查内容, 鉴于此, 我们在基础年级教学中就要给学生渗透史观, 到高三复习时再训练学生用多种史观从不同角度全面审视有关历史现象, 这样做不仅会加深对事实本身的理解, 也会学会对史观的运用。
新史观给我们指导学生复习考试提供了新的视角。其中的三大史观, 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要从文明史观的角度认识和理解诸如传承、交流、融合, 多样性等概念, 从现代化史观角度认识和理解工业化、民主化、法制化、城市化等概念, 从整体史观角度认识和理解交往、联系、全球化、集团化等概念。
3、立足一套教材, 竭力拓展视野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涉及的知识范围来看,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兼顾不同版本教材。以2013年高考新课标 (全国卷Ⅱ) 为例:25题宋代“不抑兼并”在岳麓版必修二中有, 人民版和人教版中没有;26题明清时期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 人教版必修二第三课有, 人民版和岳麓版没有;31题意识形态教育, 人民版提到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人教版和岳麓根本就没有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35题斯大林急于实现工业化, 人民版“资料卡片”有类似的材料, 人教版和岳麓没有;24、28、29、30题在三个版本中都没有涉及;27、32、33、34、40、41题在三个版本中都有。
鉴于此, 我们在教材的使用上, 要立足一套教材, 兼顾其它版本, 使教材成为材料源而不是考试源。
4、开放性试题的几种类型及答题技巧
从近几年常出现的题来看, 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对观点进行判断然后论证
如2012年41题:
(1) 题型特点:往往给出一个或几观点, 判断观点的正误;
(2) 解题技巧:判断, 即明确对观点的态度, 反对或同意, 对或者错。如果同意材料观点, 则直接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直接论证;如不同意材料观点, 要提出自己的观点, 对自己的观点再进行论证。分析对、错或片面性的根源, 一般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理论的高度提升。
(2) 选择观点论证
(1) 题型特点:一般列出两个或两个以上观点 (不需要判断) , 择其一进行论证。如人民版必修一53页“史学争鸣”中的一道题: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因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而失败, 有人则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 你赞同哪一种看法?我们可以再补充一问“并简要说明理由”。
(2) 解题技巧:亮出观点:回答时首先点明同意哪一种观点, 也可以采纳两种观点。不要放在论述后和不加选择, 选择观点即可得分;要选择自己最熟悉、最理解、最有根有据的观点回答。对所选择观点进行论证, 回答时注意史论结合。在论证的过程中一是要依据所学知识, 二是要注意材料信息的利用。指出两种观点不同的关键是评价的标准不同:近期观察还是长期效果。
(3) 提炼观点论证
如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年41题。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
(1) 题型特点:往往给出一段材料或几段材料, 让学生从中归纳概括其观点, 并展开评论。
(2) 解题技巧:提炼观点。要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 注意不要放过任何一则材料, 而且每一则材料都要先找到关键词, 关键句子, 然后再提炼概括。关键词一般要直接采用, 但切忌整段整句照抄, 而且还要注意透过现象抓本质, 善于用学科语言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地提炼观点。
刍议小学数学试卷的命题策略 篇7
一、试题要遵循新课标
《数学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段话:“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笔者认为,这段话应成为我们编制试题的指导思想。在命题时,应根据新课标的评价理念,从科学性、生活性、趣味性、差异性,人文性等诸方面寻找编制试题的突破口。
二、试题要体现科学性
考试是用来检测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的手段之一,更是老师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参考和依据。因此,命题不能任意扩展范围与提高要求,不能在形式上过分讲求花样,不能用词模棱两可,在表述上为难学生,而应将科学的理念放在首位,以课标为标准,以教材为凭借,视学生情况为背景,内容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以利于鼓励学生独自思考,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留下一定的选择空间和思维空间。
三、试题要具有生活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因此,在编制试题时,要注重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和实物为背景来考查与数学相关的知识,使学生体验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体现数学的生活性。
四、试题要充满趣味性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而直观形象的刺激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为此,我们可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采用灵活形象的卷面形式和丰富有趣的内容选材,增强试题设计的情趣品味,使学生喜欢试题,愿做试题,如将判断、改错题冠以“火眼金睛”、“我当小法官”等。
五、试题要体现差异性
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各有各的精神世界,新课程强调我们的教育工作要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服务,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因此,我们的考题设计也应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增设“附加题”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可以对具有数学特殊才能的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数学能力的天地。设计此类试题应注意下列几点:
1.“附加题”要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由于学生本身具有不同的层次性和差异性,所以题目要有合适的难易度。应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之上的,让所有的学生都认为“我能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努力进取。
2.“附加题”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试题中的条件,问题及所叙述的对象应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题目的表述要简单易懂,让学生容易下手。只有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题目,学生才会感到有现实意义,才能使他们感到解决数学问题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逐渐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3.“附加题”的分数不要计在总分中,只供学生选做,以免因分数的高低而挫伤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六、试卷要凸显人文性
高考历史的命题特点与教学策略 篇8
一、命题特点
1.从题型分布看。
主要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总分100分, 其中选择题占48分, 非选择题占52分。 非选择题40题为25分;41题12分;四道选做题选做一题, 共15分, 主要考查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2.从试题特点看。
重视基础, 突出对教材主干知识的考查, 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历史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例如2014年考查“宋明理学”、“一五计划期间的粮食供应制度”、 “ 美国1787年宪法”、“苏联新经济政策”等。 其中40题、41题、选做题都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这些都突出对教材主干知识的考查, 有利于考生水平的发挥。
3.重视历史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的考查。
近几年的高考以教材为知识背景的试题多, 直接依据教材表述的试题少, 试题往往以知识为载体, 把考查重点放在运用不同的思维角度和思维层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注重考查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学科能力。 如2014年的41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 并说明修改理由”, 2015年的41题以一公式为题, 让学生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 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 还要有历史逻辑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探求推理的过程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4.关注社会现实, 体现时代特点。
命题充分关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适度关注时代主题和社会热点, 做到学科特点和时代特点的有机结合, 科学性和人文性相得益彰。 例如2014年的41题考查了“抗日战争”, 体现了当下热点中日关系、明年抗战胜利70周年;45题考查了魏晋时期的法律改革, 体现了当下热点民主法制建设;47题考查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签订及作用, 体现了当下热点朝核问题、伊核问题及核安全问题, 凸显和平与安全这一时代主题。 48题考“包青天”体现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反腐倡廉这一热点。 2015年的41题考到了儒家思想, 48题考查了道教体现了当今的时代热点 “弘扬传统文化”“以德治国”这一主题, 46, 47题均以二战为背景, 体现了当下热点“中日关系”“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
5.重视对考生情感、世界观、价值观的考查。
如2015年26题考查人性的认识, 33题考查世界近代资本主义民主价值观 “天赋人权”, 40题考查中西科技文化比较, 41题考查不同历史时期对 “ 抗日战争” 的认识, 48题考查中国古代史上为官清廉的包青天, 引导考生思考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认识世界文明的多元化与统一性, 感悟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体脉络, 从中外历史发展中汲取积极进步的养分, 树立正确的文明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6.运用各种史观探讨历史。
近几年高考当中都坚持对史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 如近现代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唯物史观、社会史观等不同史观, 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体现。 如2014年30题从上海与京津放映的中外影片比例入手, 考查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体现社会史观;40题以宋应星和牛顿的科技成果入手, 考查十七八世纪中西科技文化的比较, 体现全球史观;41题以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抗日战争”入手, 考查不同历史时期对同一历史事件 (抗日战争) 的认识, 体现唯物史观。
二、教学策略
1.抓好课堂教学, 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认真研究近年高考试题和《考试大纲》, 优化课堂教学环节, 根据课标要求和考纲开展教学, 通过全面深入解读 “课标”, 准确把握其基本理念与知识内涵, 理清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围绕考点设计问题, 指导学生梳理基础知识, 构建框架体系, 总结阶段特征。
2.认真上好习题讲练课,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解题训练和解题指导, 注重对他们进行解题速度和质量的训练, 学生的作业和考卷教师要认真批改、纠错、讲评, 并且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 掌握学生的思维特点, 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评, 指出学生的答题缺点和不足, 指导他们的答题方法, 规范答题步骤, 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从而培养他们对主干知识、基础知识的掌握、迁移与运用的能力。
3.注重史学观点。
教师要不断关注史学研究的新动态、新成果, 以科学史观贯穿课堂教学。 既需要了解传统的阶级分析等观念, 更需要了解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生产力标准、实践标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等新观念。
4.挖掘课程资源, 补充背景材料。
全国卷考试除了学生熟知的概念外, 也有一些教材未阐释, 学生不懂的历史概念, 如谥号, 经学, 阴阳学, 五行学, 民教冲突等。 那么如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补充课外历史知识, 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就是对一线教师的考验。 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补充新材料, 通过一些新材料, 提高学生的历史洞察能力,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突破思维定势, 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高考命题作文的应对策略初探 篇9
【关键词】命题作文 应对策略 高考
一、高考作文命题现状简析
全国近三年18套作文命题显示,话题、材料、命题作文三种形式并存,呈鼎立之势。2007年,材料作文5个,命题作文9个,话题作文4个;2008年,材料作文8个,命题作文8个,话题作文2个;2009年,材料作文8个,命题作文8个(包含2个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2个。由此可见,话题作文已不像原先那样火爆,虽不能说它完成了历史使命,将要退出历史舞台,但任何一种成功的题型,也不能长期独领风骚,而且在长期的实践中,该题型也逐渐暴露出它的弊端。由于话题作文给学生写作提供的自由空间大,久而久之,考生摸准了它的规律,于是虚构、套写、低劣的文章大量出现,如此发展下去,很不利于选拔人才和引领实事求是的健康文风。为了避免猜题押题的现象以及上述弊端,体现高考公平、公正的命题原则,全国各省市都在互相借鉴,推陈出新,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文试题。
但是,无论作文题型怎样变化,都始终离不开《考纲》的统一要求。笔者试图通过对近年来高考作文试题的分析,总结出一些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的规律和方法。
二、命题作文的应对策略
命题作文是建国以来最传统的、最常见的高考作文命题形式,但其作文内容、表现形式和要求在不断变化和发展,其内涵更加丰富,审题难度也随之加大。
(一)命题作文的审题步骤
面对一个文题,不要轻易下笔,一定要仔细研读题目、提示语和作文要求,准确理解题目的寓意,理清写作范围,明确写作重点。《考纲》中《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将“符合题意”列为基础等级的第一项,就是指考生确立的中心、选取的材料、切入的角度都必须符合命题要求。在审题过程中,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逐步使命题的要旨显露。如“踮起脚尖”(2009年湖南卷)就是一个难以下手的作文试题。如果不做深入思考,联系现实,学生很难找好切入点,写出立意新颖的文章。
首先,我们从结构上分析,它是一个动宾结构。“踮”是动词,“踮起脚尖”就是提起脚跟,用脚尖着地。这是生活中每个人经常有的引体向上的动作,是人在某一目的驱使下的条件反射,由此联系个人的经历和生活经验广泛思考:
走在街上,你突然看见有一群人不知围观什么,四周水泄不通,于是你站在外围,“踮起脚尖”也想看个究景,这是为了满足好奇心理;在泥泞的道路上行走,你不由地“踮起脚尖”,生怕泥水弄脏鞋袜。当和别人量比身高时,你总习惯挺起胸脯,“踮起脚尖”,为的是提升你的身高,满足你一时的“虚荣”。
诸如此类,足见“踮起脚尖”是内在的驱动力支配下的外在表现形式,如果我们的思维就此搁浅,文章就会落入肤浅的俗套。应再拓展思维: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母亲站在村头,踮起脚尖,是等侯参军三年的儿子捎回平安的家信,满足一个母亲最朴实最真挚的心愿;一个年迈的老父亲每天“踮起脚尖”翘首远眺,脸上的皱纹堆叠着忧虑,希望在外地工作的女儿能够突然出现在眼前,这是一个老父亲对女儿的牵挂;一个女人在漆黑的夜晚,不时“踮起脚尖”,急切地等待下班晚归的丈夫,这是一个妻子对丈夫的挚爱;一个年轻的老师,倚在教室门框上,“踮起脚尖”四处张望,等待一个不知何故迟到的学生,这是一个教师对学生的担心……
如此立意,就把“踮起脚尖”的含义拓宽了许多,再推而广之,作辐射思考:
多少人踮起脚尖天天盼、夜夜盼,渴望祖国母亲六十华诞早日到来,这是亿万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又有多少人踮起脚尖,站在波涛汹涌的大海边,眺望对岸的万家灯火,盼望台湾早日回归,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共同心愿。
如此透视文题,思维就由生活的事理层面升华到精神情感的层面,如果我们的思维再进行深入思考,还会想到,“踮起脚尖”自然会抬起头,放远我们的视线,就会看到前面更远的路。《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在取经路上常常一个筋斗站在云巅,额首远望,为的是“敢问路在何方”。这样就由实“路”想到虚“路”,想到人生之路,想到未来,就会找到“踮起脚尖”更深的隐含意义。再如,一个初中学生向往高中生活。高中生活是丰富的,但也是艰苦的,应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以适应紧张的高中生活;一个高中生希望早日念大学。大学生活是多彩的,但也充满诱惑,只有做好思想准备,大学生活才不会虚度。如此类推,不论我们干什么事,都要“踮起脚尖”看到前面的路,想到可能遇到的困难、挫折。居安思危,瞻前考虑,我们就不至于盲目乐观或消极悲观,不至于被眼前的事物所迷惑。如此层层剖析,由生活现象到事理本质,文章的视野就广阔得多,立意深刻得多。
总之,在审题上不要抢时间。一要冷静,二要深思,三要拟定,四要斟酌,五要构思,六要调整。审题的过程,也是构架一篇文章的过程。
(二)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
审题,就是仔细研读、分析、审视文题的含义和要求,从而确定文章中心,再选择材料及文体的过程。审题的重要性谁都清楚,但真正做到正确理解题意却很困难。
1.全面解读文题。题有题眼,文有文眼。常言道,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从眼晴里能看到人灵魂深处。作文的题目也有题眼,题眼是题目的精髓、凝聚之处,所以审题时抓住了“题眼”就是抓住了题旨,抓题眼也便成了审题最简便有效的办法。抓题眼容易,诸如抓题目是短语或句子中的动词或谓语,试以安徽卷“提篮春光看妈妈”为例,从句式角度分析,它是一个连动短语,“提”和“看”是一种动作行为,是题目的中心词。提什么,怎样提,看谁,怎样看,才是写作的主体。有的命题仅是一个词语,要想准确理解命题的意图,并确定符合要求的立意,就需要全面、辨证地思考。如四川卷作文试题“熟悉”,就是一个表面简单、其实棘手的命题。按照字典义,“熟悉”就是“知道得清楚”。这样宽泛得没有边际的试题,该从何写起?如果不反复领悟,做多方面思考,思路极易剑走偏锋。我们不妨这样想:既然“熟悉”一定非常了解,非常了解就很接近,很接近就印象深刻,印象深刻定会产生非常之情,非常之情就会引起情感波动乃至深层的理性认识。接着,考虑谁“熟悉”谁的问题。熟悉是双方的,从主动者和被动者的关系推想,自然是“自己”,旁观者不易熟悉。假如是“妈妈熟悉我”也合情合理,但若以“我”的视角窥探妈妈的心理和行为,易陷入行文曲折蹩脚的境地,也难写出真情实感。最后再确定“熟悉”的对象,锁定写作范围,如妈妈的微笑、爸爸的身影、老师的话语、朋友的面孔、故乡的山水、村口的老槐树、催人奋进的国歌、文学作品中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等。熟悉的对象应属于具体、真切的范畴,抽象、难以言传的事物不好把握,如感情、思想等。综合上述思考,用一个长句来表示写作的中心,如“我熟悉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每当看到它,心里就会引起强烈的震撼,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和崇高的使命感。”如此“顺藤摸瓜”,自然会写出符合题意的文章。
2.合理丰富内容。有的题目之所以有难度,是命题者故意藏头露尾,使之具有迷惑性。如果在原题的基础上扩充一些内容,让题旨显露出来,这也是一种化难为易、变模糊为清晰的有效审题方法。如“愿景”这个题目,在原题前面可加“我的”、“老师的”、“祖国的”等限制语,再将“愿景”具体化,写作指向就一目了然。这种方法也适应于半命题作文,如湖北卷“站在的门口”、福建卷“这也是”,既有或前或后的词语限定,也有横线处自由发挥的领地。其实,这种半命题往往没有题眼,需要考生创设合理“题眼”,如2009湖北考生的满分作文《站在黄花岗陵园门口》,就是根据前后的语境,填充了“题眼”。不过这个自造的“眼”,一要根据对文题的理解,再融合自身的生活历练认真填写;二要符合前后语境的要求;三要顺畅,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四要有新意,有特色。这类命题,对那些平时经过严格训练、勤于写作且有丰厚材料储备的考生,在临场之际,只要对命题有真切的感悟与理解,学会变通,将似曾相识的旧作取舍、剪裁、提炼、升华,以旧换新,就会写出为我们所用的佳作来。独词式这类文题,也是目前高考作文命题比较活跃的一种形式,也是最让我们担心、头疼的一种命题。如《忙》(2004年上海卷)、《臉》(2005年江西卷)、《问》(2005年四川卷)、《读》(2006年安微卷),它是以一个字或一个词为题,不附带任何成分和要求。它表面看似乎限制性小,可以自由选择体裁、材料,立意角度、表达方式也可自由选用,有着纵马驰骋的广阔天地,但考生极易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或云山雾罩,不着边际,最后写成的文章,从体裁上讲不伦不类,非驴非马;从内容讲东拉西扯,不知所云。遇到这类“宽题”、“大题”,我们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宽泛的命题范围内,把立意的角度定格在某一方面,再选定某一适合的体裁进行写作。内容要集中,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展开议论或叙事抒情。文体特征也要鲜明,切忌主题未定,便泛泛而谈,信马由缰,写成什么算什么。如上海卷“忙”,其表面义就是事情多,没空闲,或者非常急迫地做某一件事。如果我们根据某一方面、某一角度的认识,按照缩小外延、扩大内涵这样一种思维流程,来逐步显豁明达它的写作主旨,即如:忙—我忙—我忙于学习—我忙于高中学习—我忙于高三复习—我忙于高三冲刺阶段复习,或忙—妈妈忙—妈妈为工作忙—妈妈为工作和家务忙—妈妈为工作为家务为我忙—妈妈忙得白了双鬓,弯了身躯。这样顺势而下,自然链接,主旨及选材的指向就十分明确。对于结构是联合式的命题,要着重分析并列短语中的两个或三个之间的辨证、因果、条件等关系。如重庆卷“我与故事”。一要搞清“我”(人)与“故事”(事)的内在关联、二者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二要搞清“故事”是真实的事情还是虚构的。这类文题虽然给考生提供了充分发挥的余地,但常常含有哲思味道。假如推究其逻辑关系,把“我”作为文中的主人公,故事定和“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可是耳闻目睹、或包括“我”在内的往事。这样抓住题眼,就会准确把握题旨,确定文章的立意。
由此可见,命题作文无论形式怎样变化,都具有鼓励创新的开放性和严格要求的限制性。开放性是指考生在选取立意角度、素材及文体等方面,可以自由发挥,尽显才情;限制性是要求考生在统一规定的范围内作文。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倘若无视文题,背离命意,我行我素,必然铸成大错。
3.深刻揭示寓意。有的题目不是没有“题眼”,而是处于隐蔽处,这就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题外准确找到“题眼”,尤其是那些具有比喻义、象征义、引申义以及富含哲思的作文命题,更要三思而后行。如北京卷“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这是源于一首通俗歌曲、探求人生哲理的命题,必须先搞清“翅膀”的比喻义。翅膀是用来飞翔的,飞鸟凭翅膀,飞机靠翅膀,“我”的翅膀又是什么,“隐形”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可见这个“翅膀”是一种独特的、非显性的、却又是“我”奋然前行的精神寄托。再把这种抽象的精神具体化、形象化,如它是一种回报父母、报效祖国的责任,正是这种责任驱使我在知识的海洋徜徉,将来在广阔的天空像雄鹰一样翱翔。这样宕开思路,准确探求其比喻义,或议论或抒情或叙事,都会切中题目的肯綮。
对于含有一定象征义、引申义的题目,切勿“望文生义”或“就题写题”,必须抓住题目揭示事物的具体特点展开联想,准确揭示其寓意。如“报春的梅”,表面说的是梅花傲雪,具有“报春”而“不争春”的美德,实际上是要我们借此领悟生活中那些“敢为天下先”的杰出新人在新事物尚未形成“气候”之时,就预报“山花烂漫”的时节即将到来,鼓励我们为国家和民族努力工作、学习,做出贡献。可见,只有把握了“梅”的性格特征和象征意义,才会写成好文章。再如以“暖流”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感觉到“暖流”的人,多半是一些经受挫折、遭受灾难、蒙受冤屈、被人误解、在学习和工作中屡遭失败的人,在关键时刻被人理解,得到别人的鼓励和帮助,这种情谊就显得特别珍贵,倍感温暖。然而题目是“暖流”,一点“暖”不行,不仅很“暖”,还要形成“流”,得到的“温暖”应该是多方面的、大量的,这点不可忽视。但是,我们不少考生一接触到这类命题,便胡编乱造,以苍白的内容和虚假的感情骗取阅卷人的好感。诸如一个身患绝症的人得到祖国各地热心群众的捐款,弱势群体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真诚帮助,这几乎成了一个刻板的模式,审题时需由题目中的具体事物展开联想,再紧密联系现实,从而确定写作中心,如福建卷的“季节”。从词的本义看,是指一年内的某个有特点的时期。当然,考生就某个季节立意,实写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初春,繁忙和艰辛的秋收,或围绕季节的轮回交替记叙、议论、抒情,都不算走题、偏题。如果针对季节的某种特质,引发富有哲理的思考,引申或类比为人类或某种事物的成长、发展规律,那么对文题的开掘就平中见奇,富有诗意。如十八岁是孩子花一样的季节,不惑之年是生命中最辉煌的季节,世界经济危机是寒流来临的季节,祖国正处于繁荣昌盛、蓬勃发展的季节等。再如上海卷“必须跨过这道坎”,如果将“坎”定位在相应的沟坎、门坎之类的具体意义上,那只能写出目光短浅的平庸之作。倘若把“坎”视为生活中的某种困难、挫折等,写作的触觉就更贴近文题的指向。倘若用敏感的神经去触摸人的内心世界,那“坎”就可以理解为自卑、自傲、软弱、虚荣、嫉妒种种不良心理障碍,这样的立意必然高出他人一筹。当然,界定、丰富了“坎”的内涵,还要生发为什么要“必须跨过”的缘由和抒写怎样跨过这类无形的“心坎”的艰难历程。总之,审题需要挖掘寓意,挖掘寓意离不开联想,联想又必须合理,令人真实可信。而且要力求摆脱传统的、陈旧的思维模式,写出鲜活的、极富时代感的、夺人眼球的文章。
(三)立意的方法和原则
审题和立意不可分割,是同一思维过程的两个方面。审题是为了弄清题目或材料的含义、要求或命题者的目的,如何拟定出符合题目或材料要求的主旨,或者说如何表明自己对题目或材料的认识、态度,这就需要立意。“立”就是“确立”,“意”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或者叫文章的主题。“立意”就是提炼和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
通常情况下,审题在先,立意在后,审题是为立意开辟道路,立意才是审题的终极目的。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审题往往包含着立意,即在研读、分析题目或材料时,就开始确立自己的观点。需要注意的是,在没有搞清命题或材料含义的情况下,便盲目立意,是很危险的事。立意必须在准确理解题目或材料的基础上,顺理成章的作出推断和提出见解。因此,正确把握二者的关系也很必要。
“意犹帅也。”立意是文章的灵魂,它是决定一篇文章质量优劣的重要依据,也是在高考中保证作文能否及格的底线。同时,一篇文章的选材、组材、布局以及语言的使用等,也必须根据主题的需要来定。可见写作时先确定一个好主题是很关键的。
那么,立意有哪些原则呢?
1.立意要正确。所谓立意正确就是文章的观点正确,思想健康,这是历年作文评价的第一标准。根据每年高考阅卷情况统计,立意不正确甚至情调不高的作文大量出现。有些学生把个人恩怨、成见流露在作文中,把盲目追逐的“时尚”,甚至低级趣味充塞其中。更有甚者,抓住社会上的一些阴暗面、热点、焦点问题,在作文中大肆渲染、辱骂。作为一个21世纪的青年,应该有最起码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情操,应该大力歌颂真、善、美,即使是人们切齿的“社会公害”,也应该提出“善意”的批评,采取温和的态度,绝不能写出没有丝毫积极意义,和时代、社会格格不入的文章。当然,文章立意正确与否,跟学生思想意识高低紧密相关。只有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才能写出观点正确、思想健康、感情真挚的好文章。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用正确的审美观念和辨别能力来指导我们的写作。
2.立意要深刻。立意正确是起码的要求,深刻应该是标准。所谓深刻,就是要把反映的对象所蕴含的本质挖掘出来。那么立意怎样才能深刻呢?第一,要理性思辨,善于思考,正确理解文题或材料。第二,要巧妙转移,紧密联系现实,把自己对文题和材料的认识跟现实中本质上相似的东西融在一起。第三,要明确自己的观点。一个跨时代的青年,看问题站的尽量要高,要立足于当今的时代和社会着笔,抒写对生活、生命、亲情的感悟和见解。只有立意深远,视野开阔,落笔大方,内容才厚重、感人。
3.立意要新颖。新颖就是能反映时代精神、特点、风貌,能独辟蹊径,高瞻远瞩,构思精巧,创意独特,能发现新问题,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发表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每个时代都有着代表时代发展趋势、人民利益和愿望的先进思想,这些思想一旦反映到文章中来,便形成了体现时代精神的新主题。但是,我们的学生常常不从立意上求新、求高,而是在形式搞突破,一味在形式上猎奇,却做不到形式为内容服务,结果犯了“贴标签”的错误,还有的在选材上搞新、奇、大,岂不知脱离现实生活的文章没有任何价值。
总之,审题立意是高考作文的第一枪。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同时,每年的高考作文命题都稳中有变,变中求新,所以万事怕具体,要认真研读命题,对号入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切忌机械套用。一定要灵活运用各种审题立意的方法,从现象到本质,由寓意联系现实,虚实结合,变大为小,顺利、坚实的跨过高考这道难以逾越的“坎”。
中学英语检测的命题策略研究 篇10
一、中学英语试卷命制中的常见问题
笔者从教英语27年来, 有幸讲评过许多高质量的试卷, 也接触过不少低质量的试题。笔者将试卷讲评中发现的命题的有关问题记载、整理并归类, 总结如下。
(一) 缺乏思想性、教育性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社会要发展, 人类要进步, 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必须起到扬正气、抑邪恶的作用, 让真、善、美得到充分展示。试题命制与检测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而有些试卷中部分试题思想性、教育性不强, 有时整份试卷过分强调英、美人的生活习俗, 少数试题甚至格调偏低, 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相抵触。
(二) 缺乏时代性、新颖性
少数试卷中部分试题出自上世纪80年代的材料, 且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意义不强, 明显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缺乏试题的时代性、新颖性特征。
(三) 缺乏趣味性、可读性
有的试卷中有些听力题、完形填空题、阅读题的材料不考虑学生实际年龄阶段的特点, 试卷就目标考生而言或者过分成人化, 或者过分偏重于枯燥的说明文、抽象的论述文, 或者选材单一, 导致试卷缺乏趣味性、可读性。
(四) 缺乏针对性、区分性
有的试卷对需要检测的内容没有针对性。例如, 某些单元试卷或阶段试卷上的试题与需要检测的单元或阶段的教学内容互相脱节, 单元试卷被命制得像综合试卷;有的试卷 (其中包括终结性试题) 对需要检测的学生来讲没有区分性, 有些试题比竞赛试题还难, 有些试题甚至整份试卷又过于容易。试卷本来需要针对考生学习实际情况去命题, 测试的结果本该使水平高的考生答对得高分, 使水平较低的考生答错得低分, 但考试结果是区分度没有形成, 即没有达到检测的目的。
(五) 缺乏真实性、实用性
有的试卷中有些听力题、单项选择题并非按照真实或实用语境情况设计, 而是生搬硬套, 为了考试而考试;命题者有时在选项设计上, 为了凑足选项而设计;有时非答案选项缺乏干扰功能, 考生一看就能知道哪个是正确选项。
二、中学英语检测分类及总的命题原则
英语测试可以根据其测试的形式、方式、结果、性质、重点、目的等分类。例如, 按评分方式分类有主观性测试与客观性测试, 按测试结果分类有直接性测试与间接性测试, 按测试性质分类有学校教育性测试与社会性测试, 按测试重点分类有分立式测试与综合性测试, 从考试分数使用意图方面来说, 考试还可分为常模参照性测试与标准参照性测试等。[1]
笔者根据不同的检测目的、被检测的学生所学知识、技能的不同水准, 把中学英语教学检测分为形成性检测和终结性检测。通常情况下, 学生的课堂测验、 (语法) 章节考试、单元测试、小阶段考试、学期期中考试等被称之为知识与能力的形成性检测;学期期末考试、年度期末考试或学年考试、毕业考试、中考、高考等被称之为知识与能力的学业水平 (等级) 考试或终结性考试。也有人把课堂测验、单元测试、小阶段考试等称之为知识与能力的诊断性检测。因此, 形成性试题与终结性试题无论是在知识考查的范围上或是在能力等级考查的难度上都是有区别的, 命题时的知识范围、能力等级的要求必然不同。
因此笔者认为, 根据不同的检测目的以及被检测的学生所学知识、技能的不同水准, 中学英语检测有不同的命题原则。一般来讲, 试卷的命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 符合课程标准的理念
整份试卷考题的设计上要符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2]的理念———前后要呈现出由易到难的梯度;在试卷的选材上要尽力体现出跨文化的特征;试题的设计上要避免前后知识点雷同或出现科学性错误;主、客观题的设计要尽量有利于教师的阅卷, 有利于评分, 有利于以后的教学。
(二) 形成性试题的命制应该重在检测学生对相关单元或相关阶段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形成性试题的命制应主要检查学生对某单元或某一阶段所学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兼顾检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形成性试题的命制应该与学生所学的相关单元或某一阶段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密切相关, 通常情况下, 试卷中基础知识的检测题应占70%以上。
(三) 终结性试题的命制应该重在检测学生的相关学年 (期) 或较长学业阶段的所学知识、所学技能的综合掌握情况
终结性试题的命制应更多地体现在对学生所学知识综合应用或对知识活用的水准、能力形成等级等方面情况的检查, 所以终结性试题的命制重在考查学生的综合知识与综合技能。
(四) 试卷应该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1. 信度是指使用同一份试卷对考生重复检测时, 或两份平行试卷对考生检测时, 检测所得分数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程度。
2. 效度是指考试有效性或正确性的质量指标, 考试效度的高低反映着考试是否达到它的预定目的, 是否考了要考的内容。如果考试的目的是要检测单元B, 而试卷上用来检测的知识的重点却在单元A或单元C上, 该考试的测试效度就会降低。
3. 区分度是指试题对不同考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的鉴别程度。如果一个题目的测试结果使水平高的考生答对 (得高分) , 而水平较低的考生答错 (得低分) , 它的区分能力就很强。题目的区分度反映了试题这种区分能力的高低。一般认为, 区分度的数值达到了0.3, 便可以接受;低于0.3的题目, 区分能力差。
4. 难度指试卷 (题) 的难易程度, 一般用试卷 (题) 的得分率或答对率表示。所以难度事实上是容易度或通过率, 其值在0~1之间, 数值越大, 说明试卷 (题) 越容易。
(五) 试卷在材料的选择上应该有较高的思想性、教育性、时代性、新颖性、趣味性、可读性、实用性
思想性、教育性是指试卷在选材上要激励学生爱国爱家、孝敬父母、诚实守信、立志向上、勤奋刻苦、坚毅不拔、团队互助等优良品质的形成;时代性、新颖性是指试卷在选材上要紧跟时代的脉搏, 社会的发展等;趣味性、可读性、实用性是指试卷在选材上要鲜活地道、真实有趣、体裁多样、关注社会、贴近生活等。总的讲来, 试卷的材料要选择那些关注社会和谐, 民族团结, 人类进步, 坚持正义和摒弃邪恶等相关内容。
二、中学英语检测的分项命题策略
(一) 听力检测题的命题策略
1. 命题要遵循新课标的要求, 力求测试题型多样化
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 中学英语听力测试, 要注重考查学生听力理解能力、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对这些能力的考查包括:获取具体的、事实性信息;理解主旨、要义;对所听到内容的背景, 说话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推断;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等。因此, 听力测试命题的题型要多样化, 命题的题型应包括:单项选择题、是非题、完成句子题、完成图表题、简单记录和总结题、按指令完成任务题等。测试命题的题型多样化, 听做结合, 可以不断激活考生的思维。
2. 命题以对事实理解题型为主, 兼顾简单的推理题型
这些以对事实理解试题的设计是以情景对话、叙事短文、图表描述等材料为基础的, 材料中应给予考生适当的线索, 例如语言线索———词缀、语序、重音;结构线索———first, second, the most important等;社会场景线索———目的、社会地位、年龄、情感;非语言线索———肢体语言、背景噪音等。[1]试题设计时设问涉及面要广, 考查点要全。
3. 试题选材要贴近生活, 符合考生年龄特征
话题的设计要丰富多样, 情景要真实自然, 语言要地道流畅, 且要适合口语表达需要。[3]
4. 题干与选项设计的要求
题干的设计要体现出材料中的重点与要点, 选项的设计要简洁明了, 干扰项的设计要难度恰当, 不可与原文脱节, 答案选项要避免争议, 前后的材料选择与试题设计上要体现出梯度感。[4]
(二) 单项选择题的命题策略
1.设置真实恰当的语境, 确保试题的语言地道流畅, 避免错误选项故意编造的痕迹。因为语言结构知识、语音知识、语义知识常常是有机结合的统一体, 没有语境, 语言结构的交际功能就无法体现。[5]
2.熟知要考查的知识的范围。注重对学生 (近阶段) 所学核心知识、基础知识的考查, 注重试题命制与考查的导向性, 避免命制同一试卷中考点重复的试题, 还要避免命制钻牛角尖的试题, 正确区别竞赛试题与考查试题的难易度。
3.词汇测试的选项设计要属于同一词性、同一语义范畴但避免使用同义词。否则会混淆考查重点, 干扰项无效, 在理解时引起歧义。
(三) 完形填空题的命题策略
1.选材上要地道, 思想性强, 难度适中
完形填空的选材要尽可能寓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 同时还要考虑所选材料的语言的流畅程度和语义逻辑上的连贯性, 适合目标考生的语言水平, 需要标注的汉语生词一般不超过三个。
2.通过语篇考查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
命题时要避免孤立地考语法应用、句子结构等, 要重点命制通过上下文的理解去检测学生把握词汇知识应用能力的试题或选项。
3.科学挖空, 合理设项
科学挖空主要是指被挖空的词语能被考生通过上下文的线索发现或推理出;科学挖空还指被挖空的词语所涉及的有关被检测的知识点的均衡分布等;合理设项主要是指被挖空的词语所涉及的有关被检测的知识点重在对实词的考查, 兼顾对篇章结构的考查;合理设项还指被挖空的词语选项与其他干扰项之间在本身意义上要似是而非, 但在上下文的逻辑上又有明显的区别, 真正起到干扰的作用, 给学生留下适当的思考空间。
(四) 阅读理解题的命题策略
1.阅读材料的选择
所选检测的阅读材料应符合目标考生的认知水平, 具有明显的教育性和时代性, 并尽力从原始语言资料中获取阅读素材;材料的体裁要多样化, 避免题材单一及内容枯燥乏味;经改写的材料要注意生词汉语注释上的有限性, 内容结构上的完整性, 语义连贯上的逻辑性。
2.阅读试题的设计
(1) 命题时应充分考虑学生阅读过程中图式理论的基本构建方式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自上而下是用先前经验或通过阅读已获取知识的图式架构去正确推理;自下而上是运用语言知识去解读材料中独立的语言单位, 如某个单词、词组、句子在上下文语境中的特定含义。[6]因此, 按照阅读过程中图式理论的基本构建方式, 教师可以设计考查学生把握整体主旨大意的试题等, 还可以设计考查学生对某个单词、词组、句子在上下文语境中的特定含义理解的试题等。
(2) 试题所涉及的考点分布要宽广均衡:一是通常按内容顺序命题, 试题要基本覆盖材料的重点或要点;二是能力检测题的设计要多样化, 如根据不同的思维方式设计的逻辑排序能力检测题、主旨分析能力检测题、作者意图推测能力检测题、全文要点概括能力检测题、基于 (某节) 材料的事态发展趋势的预测能力检测题等。
(3) 仔细斟酌题干、干扰项与答案项:题干的设计要有别于原文的词句, 要防止出现生词, 避免有多种答案的歧义, 并尽可能简洁;干扰项的设计要与阅读内容相关, 与答案项的形式基本一致, 只是在上下文中或某些关键词方面的区别, 真正起到干扰作用;答案项应是唯一的, 不存在有争议或疑义的可能。
(五) 任务型阅读题的命题策略
1.任务型阅读材料的选择
任务型阅读材料的选择除了注意思想性、教育性等外, 还要注意难度要略低于普通的阅读文章, 有较鲜明的层次结构, 有利于命题时对材料的改写与浓缩, 体裁多为记叙文或说明文, 可读性、实用性较强。
2.任务型试题的设计
(1) 根据图式理论设计试题
由于所选的任务型阅读材料有较鲜明的层次结构, 所以任务型试题整体上更多地呈现出框架图表式的外延、关键词加纲要式句子所体现的内涵。而有关的关键词、句就应该是需要检测的试题内容;图表式的框架、某些纲要式句子的呈现应该是需要检测试题内容的有效提示。
(2) 答案词的设计
答案词的设计多为每题一词 (有时有首字母提示) , 除了是有关内容的关键词外, 它还应该是目标学生所学的课程标准范围内, 有关生活交际和社会热点的词汇, 如topic, introduction, advantages, (in) harmony (with) , (harmonious) society, sandstorm, (acid) rain, (greenhouse) effects, (natural) disasters, (keep the) balance (of nature)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renewable/alternative) energy, (natural) resources等。此外答案词的设计还要考虑词性变化, 如名词、形容词、副词等;词形变化, 如单复数、非谓语形式等。
(六) 书面表达 (写短文) 题的命题策略
1. 书面表达的选材
书面表达的选材要符合目标考生的实际年龄特点, 充分考虑他们身心发展水平和实际生活情况, 通常选择他们经常观察到的、发生在他们周围的或亲身经历的事情。
2. 书面表达的体裁
书面表达的体裁通常为记叙文、应用文、议论文或说明文等。其中让考生写叙事短文、借助图片写叙事文或说明文, 根据所提供的部分中文写议论文更为常见。
3. 书面表达的设计
一般讲来, 教师在形成性试题的书面表达的命制时, 可以给学生几种题材, 让他们根据兴趣选择完成;教师在终结性试题的命制时只能给学生一种题材去完成, 有利于对学生相同技能的检测和统一标准评分。书面表达设计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学生完成书面表达的时间约为25~30分钟, 材料应能在许可时间内完成, 书面表达的字数应该明确规定。
(2) 要充分考虑被拟定试题的宽泛度:如果被拟定的试题过分宽泛, 如My Favorite Activity, 其优点是让考生答题时完全放开, 他们有充分展示出自己写作技能的思维空间, 其缺点是不利于使用标准化的评分标准;如果被拟定的题目及材料过分狭隘, 给学生过多的信息, 其优点是有利于使用标准化的评分标准, 其缺点是不能让考生答题时放开, 考生有时会逐句翻译, 限制了他们展示写作技能的思维空间。因此, 高考中的书面表达多为半开放型的材料, 仅给考生适当的提示, 或给考生少量的关键词, 这样做有利于设定评分标准。
(3) 设计看图作文时要注意写作要求的设计与图片的内容相符合, 配制的图片、图表要简洁、清晰、美观;另外, 如果某些关键词是生词, 命题时要给出英语注释。
总之, 中学英语检测的命题是一门较深的学问。成功的命题与测试将会对中学英语的教学产生积极的、深远的指导意义。
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实际讨论了目前中学英语试卷命制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以及命题中应遵循的原则和策略。
关键词:试卷命制,命题原则,命题策略
参考文献
[1]武尊民.英语测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温爱英.2008年东北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英语试题评析[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9, (2) .
[4]崔秀玲.2008年西北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英语试题评析[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9, (4) .
[5]Davies, A. (1990) .Principles of Language Testing[M].Ox-ford:Basil Blackw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