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的探究(共12篇)
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的探究 篇1
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的探究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利发盛镇中学 袁媛
[摘要] 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是指在初中语文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根据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注重对影响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的调控来优化师生的教学行为最终使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自主、丰富、平等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获得协调发展。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策略 实践
在互联网越来越普及,知识来源越来越多元化的21世纪,知识的存在形式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类的知识和经验已不再仅存于文本,它们正以信息流的形式在互联网上运行,在各种各样的媒体上出现,知识
已变得人人都可以共享。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发展变化正在不断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现有的学习、工作、生活和思维方式。
随着新知识的大量涌现,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思维己经严重不能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随着知识的多元和共享,教师的学历知识优势己在加速弱化。教师不懂得的东西越来越多,教师掌握的新知识、新理念也越来越滞后于学生,这使得语文的教与学之间的许多矛盾日益突出。同时,新的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就使我们的语文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变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课程改革目标中指出:“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就是要实现课程功能的改革就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而实现这样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而优化语文的教学策略正是朝向这一目标为达成这一目标而进行的有益探索和实践。
一、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通过调查发现,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1、初中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有相当一些学生有学习语文的兴趣,但缺乏系统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其主要原因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教的艺术性而往往忽视了学生学法的指导,很少或没有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无论是从语言和文学的角度,还是从文化和信息的角度,都要求学生去体验、感受,进入研究的状态,感受所学内容的存在。只有让学生进入体验状态,学生才有可能获得对语言的那种敏感,才有可能得到对语文某一领域有更深层次的领悟,甚至将之升华。
2、语文教学的急功近利现象也较为普遍的存在。
3、随着知识的呈现方式的变化,受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影响,学生对文学作品和世界名著等文学书籍的关注程度也在弱化,学生不爱读书或没时间读书的现象较为普遍的存在。学生阅读的书籍较多的仅限于语文课本。
4、在教学中重读写,轻听说。在教学中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大量的书面作业来完成的,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5、在教学中,老师注重课内知识的传授,而轻视课外活动的实践。许多老师认为语文课内教学是硬性任务,而课外活动则是可有可无的虚设。
6、重工具轻人文的现象也较为普遍的存在。语文是综合性最强的一门人文学科。通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获得语文知识,而且更要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但在语文教学中往往偏
重于对语文知识的传授,对句子的理解分析,强调修辞方式的运用等等,语文课上很少或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
老师把课文条分缕析,重视了技术性层面的训练,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忽视了语文的教育功能和文章所传达的思想、精神、人生观、心理状态等,忽略了道德品质的构筑,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弘扬。
7、在教学中教师关注了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但好多老师还都停留在浅层的表面的训练上。对于写作能力的培养成为了初中语文教学很容易忽略的方面。
8、评价方式单一。教学中,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略过程性评价。以单一的考试成绩评价作为评价的唯一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
9、重教材,轻迁移。在教学过程中,好多老师都还只是教材的使用者,教学囿于教材本身,未能很好的发挥教材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不敢或缺乏语文教学向生活和课堂之外的延伸,就教材教教材的现象还较多的存在。
二、教学策略的概念
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为达到教学目标而运用的方法、手段、途径的总称。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是指对影响学习效果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的调控。内部因素包括学习者的学习心理、学习者的实际学习水平等,外部因素则包括教师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进程的调控等。
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组成部分,是在特定教学情境中完成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认知需要而制订的教学程序计划和采取的教学实施措施。它是“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包括合理选择和组织各种方法、材料,确定师生行为程序等内容。”具体来说教学策略就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活动的元认知过程、教学活动的调控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指向性、操作性、整体综合性、调控性。
教学策略有明确的追求良好的预期教学效果的目的,是以优化组合己有课程与教学资源、媒体、手段、方法等作为途径。
三、优化初中语文
根据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实际能力,初中语文学习探究的正确的教学策略应该是:在学习情感方面,优化学生的语文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通过非智力因素应用来提高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调控能力;在语文课堂流程中,设计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合理的课堂教学流程,调控学生学习环节的操作过程,使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最佳的结合;在课堂教学行为实践活动中探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有效的引领;拓展语文学科的实践活动的空间,开展有效的语文活动;营造语文学习氛围,优化语文学习的外部环境;增强学法的指导,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重视语文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践操作层面上主要通过以下的策略:
1、优化外部环境营造学习氛围
2、优化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
3、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
4、优化课堂结构凸现主体地位
四、结束语
以上所述内容只不过是在语文教育教学的一个点上进行了浅层次的探索和尝试。我深知语文教育任重而道远,仅做这一点是不够的,我还将继续努力下去。
参考文献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教育部颁发 2001年7月
[2]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第一版
作者简介:
袁媛,女,汉族, 1979年12月生,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人,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利发盛镇中学教师
联系方式: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利发盛镇中学
邮编:131519 电话: *** 电子邮箱:jltxl@163.com
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的探究 篇2
一、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 学观念落后
从初中语文教学现状看, 其教学模式和方法等仍然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 例如不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满堂灌”的授课模式、忽视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等。这些弊端势必会影响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使得阅读教学效果不甚显著。由于教学观念落后和僵化,在目前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采取的只是单纯的填鸭式的阅读教学, 教学理念缺乏必要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另外,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很少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效果, 不能根据学生的情况在教学上作出相应的改变。这种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弱化阅读教学效果。
2.教学教材被肢解
在传统教学观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和中心, 教师的普遍方式是对教材进行肢解式的教学。一般的模式是首先要求学生对阅读的文章进行注音、分段,然后通过分段式的讲解让学生僵硬地理解文章中隐藏的情感意义, 最后进行的是模式化的考试以测试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在这种教学方式下, 由于教师过于关注对教材的肢解式的讲解使得学生的学习变得僵化,不能深刻体会文中作者的情感内涵,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教学和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使得阅读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
1.教学理念上以学生为主体
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动机如何取决于一个人的理念,因此, 要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首先必须从正确的理念入手。在阅读教学中要树立和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的设计上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优化的安排。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学生才有可能真正激发语文阅读兴趣,进而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通过兴趣的激发让学生在学习中具有更强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进而培养初中生在语文学科学习中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不大,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性的地位,对教学的过程、内容及程序等进行安排,为学生的学习做好必要的准备和辅助工作,通过各种方式等促进初中生阅读素养甚至是整体语文素养的提高。
2.注重交流和教学反馈 。
在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优化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等之间的反馈和交流机制。另外,要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 教师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诉求,让学生在交流中主动参与教学管理,使之更符合自己的要求和兴趣,当然在其中要有教师的正确引导。此外,通过交流反馈机制的建立,教师能够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方式等,进而不断使得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变得更优化, 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要求。
3.注重对学生感知能力的培养 。
语文教学不同于一般的教学,其更带有一种感悟、感情化的色彩,因此对学生感知能力的培养显得特别重要。在感知能力的培养方面,教师要发挥正确的引导功能,通过教师的关键性点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 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其中的情感内涵,而不是像传统教学方式那样让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被动地接受和学习。在自主学习中,学生会进行有目的、有兴趣的阅读,这对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情感感知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应该注意学生的感知能力是不同的,因此要给每个学生表达和展现的机会,而不能扼杀学生的感知和想象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阅读的课后习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感知, 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不是将答案简单地告诉学生。
三、结语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在目前的情况下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和改善的关键问题, 传统和已有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都不能很好地达到阅读教学应有的效果。要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对教学现状进行优化,增强教学效果,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有效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这是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但是,目前的情况是阅读教学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发挥的效果不那么显著,阅读教学观念落后、形式单一成为影响阅读教学发挥作用的重要阻碍因素。本文通过对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教学进行优化的策略。
关于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的探究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优化;策略探讨
一、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语文在学生教育中一直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方面它是学生学习其他拓展性学科的基础,另一方面又是培养和引导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最关键学科。但长久以来由于课程内容的繁多和教学方法的单一,使得初中语文教学逐渐走入了一个令人担忧的困境。传统的语文教学总是立足于教学者和课本。一方面教师主导了课堂,控制着教学的内容和进程,这样不利于学生的自主思考和想象力的发展。由此看来,优化初中语文的教学策略势在必行。
二、如何优化初中语文的教学策略
优化初中语文的教学策略是指要将教师和学生同时纳入教学的主导位置,结合语文学习的特点和学生的兴趣,通过对教学前后和教学过程中双方在互动中的调节和平衡来最大程度地优化教学行为,使得学生不仅能够通过课堂获得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而且能尽可能地在学习中获得思维和价值观念的全面平衡发展。
1.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的基础和关键,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最大程度地活跃课堂气氛和学生思维,是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
(1)互动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实际上是非常具有可行性的,互动式教学的重点即要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授课,将学生纳入教学行为当中来。这里的互动性即包括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也包括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一般老师可以有选择性地将课堂任务交给学生来完成,例如朗读文章、开放提问和相关介绍等。学生之间的互动一方面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来进行总结和表达,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成为“老师”,即通过互相问答的方式来达到交流和互动。
(2)情景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具有趣味性的方式,也是最能够提高学生热情的参与方式,这也是语文教学所特有的。这种教学方式即邀请学生通过表演来对故事情况进行还原从而完成对该课程的学习。例如,一些节选的小说或者戏剧就可以直接转换成表演的剧本,甚至老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进行改编。这种新鲜的学习方式不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了解课文内容本身,而且通过对人物角色的把握、对台词语句的熟悉、对环境氛围的感知、对思想情感的体会,学生会更加记忆深刻并得到更加深入的学习。
(3)多媒体教学。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现阶段多媒体教学在初中教育中已经基本普及。色彩、图画、声音等多种多样的效果是激发学生热情、凝聚学生的注意力的有利手段。不同于板书的枯燥和费时,老师可以提前做好PPT来进行讲解,也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与课程相关的影片等也是非常值得推荐的。
2.课后引导
课堂的结束就等于学习的结束吗?当然不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老师会通过布置一些课堂作业来监督和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的作业是有必要的,但如果想要让学生走出书本,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和发展空间,老师应该推荐一些相关的课外读物来帮助学生扩展阅读范围,提升文学素养。另外,写作也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老师对写作能力的培养都是通过课后布置作文任务来完成,但单一的作文也会让学生产生疲倦甚至厌烦情绪。所以在写作方面,老师更应该给予学生一个充分自由和开放的环境,鼓励各种体裁和主题的创作并进行有利引导。比如学生可以自愿朗读自己的文字,也可以将自己的故事进行改编或者表演出来等等。这不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信,也是促进思维活跃的有益方法。
三、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的意义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的一个关键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心智发展的关键时候,这一阶段培养起来的兴趣对个人的成长道路具有长远影响。这里的兴趣不仅包括对我们民族的语文和文学的兴趣,更包括阅读的兴趣、创作的兴趣、思考的兴趣。
其次,教学策略的优化另一重大意义是正确引导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何让学生走出书本的局限,通过课堂知识的学习获得学习和生活当中所需要的积极态度和正确价值观是值得全体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实际上,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正能量”的传递。
最后,优化教学策略的直接意义即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中学生思维的活跃和身心的全面发展。让每一个学生拥有课堂四十五分钟,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高效的教学行为中,最大程度地提升整体学习水平,增强整体学习能力,是我们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的最直接原因,也是最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郑玉宝.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的探究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06
优化初中科学课堂对话教学的策略 篇4
摘要:科学课堂要想上得扎实、有效,应通过对话教学,还学生探究创造的权利,让学生的心灵自由舒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从“搭建对话平台”“创设对话话题”“把握对话时间”三个方面来寻求优化科学课堂对话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科学;对话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006
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动态生成性,教师不可能完全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实施教学,而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合作、对话、摩擦甚至碰撞,生成超出教师预期、教学预设的新问题、新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和学生的已知对话、和生活经验对话、和具体情境对话,生成学生真实、真切、必要的体验。因此,在科学教学实践中追求简洁朴实的课堂对话,还学生以探究创造的权利,让学生的心灵自由舒展。
一、搭建对话平台
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效课堂对话是以师生平等为基础,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某一话题展开师生及生生之间的对话过程,课堂对话的成功展开离不开良好的对话平台。
1.转变观念,营造对话氛围
“境界决定眼界,思想改变课堂”,教师的教育观念直接决定着他们的教育态度和行为。新课程理念要求在学校教育中确立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不再是主体与客体间的那种给予和接受、支配和被支配的单向关系,学生在接受教师教育的同时也会对教师产生深刻的影响。把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有利于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发挥他们作为教育主体的积极作用,从人格培养的角度来讲,也能够促进学生形成不依赖、不盲从、一切以客观真理为标准、积极自信的健全人格。因此,搭建有效对话教学平台的基础就是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充满爱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恃无恐”地发表自己的观点,“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学习需求,这有助于把教与学的过程变成师生对话的平台。
2.整合资源,拓展对话空间
科学课堂教学本质上是引发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探究的活动过程;在教学中,学习材料是学习活动的载体,要使学习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实效地进行,关键是学习材料的有效。而学习材料的选择不应只局限于教材、局限于课堂,可以从多方面整合资源,拓展对话的空间。
一是巧用媒体,分享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是当今教师可以借助的优势之一。把网络上的知识运用于科学课的教学,能有效地拓展教学空间。例如,在讲授食物保存的时候,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搜集各种食品的相关图片以及各种食品包装工艺介?B等资料。这些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交流,更能全面地锻炼学生学习的能力,课堂上让学生把资料进行交流分享,课堂对话丰富多彩。
二是链接生活,丰盈学习资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编制学案以学定教,通过课前预习、活动体验,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第二章观察蜗牛的时候,让全班学生课前制定观察计划,指导学生进入校园进行捕捉观察。通过这个观察活动,学生不仅了解蜗牛的相关知识,也生成了许多新的问题,还能深刻体会到合作学习的益处,增强了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创设对话话题
在课堂对话教学中,话题是对话的题目或问题,是对话发起和持续的依据或中介。话题设计是对话教学的重要教学环节,话题设计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对话教学的效果。因此,需要巧设话题,让师生、生生在对话中共享智慧,在课堂对话中促进学生的思维之花尽情绽放,不断达成学习目标。
1.以疑引思,呈现话题
青少年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天性,怀疑是他们外显的特征。他们希望弄清事实、现象,从而得到客观的结论。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能很好地设疑问难呈现话题,势必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观察和实验》一节教学中,笔者用以下三幅图片来设置悬念:看一看,猜一猜
学生针对上述疑问各执一词争执不下,好奇心驱使他们设法证实自己的推测,此时此景下呈现本节话题――为什么要借助仪器进行观察和实验?在此后的对话交流中,有学生说借用刻度尺进行测量比较,但随后有学生提出疑惑:觉得测量结果也不是很明确,针对此疑问笔者趁机提出下一个话题――如何正确使用仪器?新的话题就这样在解惑进程中不断呈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因势利导,让话题层层呈现,使学生深入思考,投入到积极的揭开“谜底”的对话中,更有利于启迪发展学生的思维。
2.以动明理,激发话题
心理学认为“只有启发学生动手、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通过手脑并用建立鲜明、清晰、正确的表象。”例如,在教学《凸透镜成像》时,本节课的内容十分抽象,但是每个学生都可买到放大镜,因此我们不妨让学生先玩放大镜,在玩的过程中感觉放大镜的神奇,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笔者设计了如下前置作业:
(1)你能用手中的放大镜,在阳光下找到一个耀眼的光亮点?把手放在光亮点处有何感受?请查阅这个光亮点在物理学上称作什么?这个光亮点与放大镜的中心的距离大约有多远?此距离在物理学上称作什么?
请用简单的光路示意图表示形成光亮点的原理?
(2)寻求照相机、投影机的秘密:用一个放大镜、一支蜡烛,将放大镜放在蜡烛和白纸(或白墙壁)之间移动,观察白纸(墙壁)上出现的像,观察像的性质是否发生改变。请试一试,并记录你观察到的现象。(注意远离可燃物,并注意手被蜡烛烫伤)
上述作业表面上都是让学生去玩,而玩的过程也让学生对凸透镜产生了兴趣,对凸透镜的结构以及成像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我们的课堂教学铺垫良好的知识基础和情感基础。我们看到“边玩边学,寓教于玩”的课堂教学中高潮迭起,对话话题不断被激发出来。
三、控制对话的时间
1.提供必要的预习时间
预习是一种按照学习计划预先自学教材的学习活动,通过全面阅读教材,了解新课的主要内容,想一想这些新知识的基础是什么,自己掌握得怎么样,做一些必要的复习,为新的学习打好基础,更重要的是为了在课堂上产生更多“生成性”的内容,成为课堂对话中精彩的对话话题。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前置作业供学生预习时用,并让学生拥有必要的预习时间。例如,教学《眼睛和视觉》之前,通过以下三个问题引导学生预习:
(1)近视的原因主要是眼球的前后径过,或晶状体曲度过,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使物像模糊不清。可以配戴 ?R来矫正。
(2)远视的原因主要是眼球的前后径过,或晶状体曲度过,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使物像模糊不清。可以配戴 镜来矫正。
(3)患近视的人看 处物体清晰,看 处物体模糊;患远视的人看 处物体清晰,看 处物体模糊。
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教材并回答问题,虽然这些问题都能在书本上找到相应的答案,却有效地保证了学生的预习时间。其次有些学生无法理解相关知识,会在课堂上提出诸如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为什么戴凹透镜能矫正视力?”此时,教师要认真倾听并捕捉学生的疑问使之成为有效的对话话题。
2.给予充裕的思考时间
课堂有效对话不仅仅是让学生说,还要引导学生深入地说。因此,要留有充裕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进而形成个人独特的理解,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阐述支持观点的相关理由。例如,在“大气压强”的教学中,通过演示实验:将水灌满杯子直至溢出,用小纸片盖住,手按住纸片,将杯子倒过来,再将按纸片的手移去。可设计如下问题供学生思考:(1)是什么托住了纸片和杯中的水?(2)如将纸片和托住的水倒立在水槽中,然后抽出纸片,杯中的水会怎么样?(3)纸杯中的水为什么不下落?(4)两次实验中产生现象的原因有什么异同?(5)由以上实验能否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教师的演示实验只不过向学生展示事物的现象,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则需要在问题的引导下大胆猜测、动手验证,去探寻表面现象所掩盖的本质,课堂上若不把时间交给学生,怎能使各层面的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形成各自的见解呢!
课堂对话,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有效的对话具有增进师生感情、引发学生质疑、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等功能。每个学生身上都蕴含巨大的潜能,课堂对话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然天性并小心养护、开发,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初中作文评改教学优化策略探析 篇5
一、当前初中作文评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叶圣陶先生曾深刻指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指点,怎样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教师只给引导指点,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可见,让学生参与作文的评改是多么重要。然而一直以来,学生作文的优劣,全在教师笔下,由于作文是教师一人批改,学生只看自己的分数和评语,一篇作文难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示范性或警示作用,也就意味着一次有计划的作文训练难以达到作文评改的最终目的。长此以往,导致了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接受地位。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不到发挥,必然导致学生无兴趣也无信心评改作文,作文水平的提高成为奢望。
当前的作文评改课,常常是语文教师一个人的舞台。作文评改起于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朗诵,结束于教师的点评,学生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作文的不足,很难促进学生反思和改进。这样的作文评改课形同纸上谈兵,是缺乏实效的。作文评改课如果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增强学生对作文自我修改的能力,学生的作文水平只能是原地踏步。因此,优化作文评改课,在作文训练中逐步增强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帮助他们在作文修改中,逐步提升作文水平,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并从中受益是非常重要的。
二、初中作文评改的优化策略
突破作文评改的困境,语文教师要从学生入手,增强学生对作文评改的信心和兴趣,强化学生在教师点拨后的作文修改能力,让学生参与到作文评改中来,优化作文评改课,增强作文评改课的实效性。近几年来,笔者坚持上作文评改课,充分感受到学生在作文评改课中获得了作文水平和语文综合素养充分提高的良好收益。对于如何优化作文评改,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授人以渔,让学生具备评改能力
要使学生对作文评改产生兴趣,必须教给学生作文评改的方法,“艺高才胆大”,教师要教给学生这个“艺”,让学生长个可以动手的“胆”。学生手里有了法宝,操作起来就有兴致。在教学中,笔者非常重视利用作文课的时间讲解评改作文的要领与方法,进行评改训练,解答评改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之后让学生全员参与评改。让他们在一次次的训练中掌握工具性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使学生能更好的“自我发展”,并将评改作文看成欣赏、合作、交流情感的一种需要,从而提高自己写作水平,增强他们评改作文的自信心。
(二)精心组织,实现作文的多元评改
很多语文教师都有一个深刻的体会,每当要求学生写作文时,首先听到的都是深深的叹息,这让语文教师多少有些无奈。究其原因,是学生在作文书写中,获得的体验不过是写了一篇自己不愿意写的文章,得到了老师干巴巴的几句评语。我们很多学生把写作文看作是一件既不能提升作文水平又不能获得多少乐趣体验的事,他们不愿意写也在情理之中。而在学生参与性很强的作文评改活动中,笔者充分地感受到,大多数学生还是非常愿意参与评改。在评改的`过程中,他们非常重视这难得的体验,因此参与积极性强,思考专注度高,评语中肯。通过修改别人的作文,也使学生有机会进入别人的内心世界,可以说,作文评改在他们的面前展示了更为广阔的视野,丰富了他们选材的范畴。修改是学习也是借鉴,笔者非常珍惜他们这种热情、兴趣和积极的学习状态。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一个人能量的激素”,对一件事产生浓厚兴趣的人,他的智能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笔者更加积极地精心准备每次的作文评改,希望能够保持住他们的热情,开创出更加美好的局面。
(三)真诚鼓励,延伸学生的评改激情
在作文评改的过程中,笔者感受到,由于优化了作文评改方式,学生对自己的作文付出了比以往更多的精力和热情,作品的水平确实有很大的提高。这时候,对于学生的辛勤劳动,教师要及时予以肯定,积极地鼓励他们在这条道路上勇于实践、不断探索、写出佳作。另外基于学生的心理特点,笔者在对学生予以鼓励的过程中,非常重视运用多样的方法。例如,在他们的作文本里留下真诚恳切的话语,平等地与他们交流探讨。有些作品让家长给孩子写点评,鼓励的话语往往能深入学生的内心,给了他们很大的鼓舞。
作文评改后的反馈是对作文评改的一个继续,学生兴趣往往很高,急于发表评改意见,这种兴趣是点亮作文评改前进方向的一盏明灯,需要及时呵护,因此评改后的反馈要非常及时。这个环节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大大提高学生作文评改能力。参与评改的初评者与复评者,可以在课堂上充分“对话”,畅谈对作品的看法。习作者、评改者与教师,要针对作品中发现的问题,展开讨论,并作适当的延展。教师要引导学生每次的交流不要面面俱到,而是要有侧重点。在有效的合作探究中,学生能够有一两点提高和体会,能够有一些汲取和吸收,就是作文点评课的成功
总之,语文教师要重视作文评改工作,优化作文评改策略,把自己从繁重的作文评改中解放出来。要让学生充分参与自己和他人的作文评改,让他们在作文评改中,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评改作文的积极性得到不断提高,评改能力不断得到提升,让学生的作文体验绽放出激情和光芒。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5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现状及优化策略 篇6
一、知识呈现趣味化
语法知识普遍偏理论,这也是很多学生对于语法内容的学习提不起兴趣的一个原因。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化解这一障碍,教师可以尝试趣味化的知识呈现形式来激发学生对于语法内容的探究欲望,这会形成一个非常好的教学基础。教师可以将语法知识融入到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或者生活实例中,以生活化的形式来进行语法知识的引入,在这个契机下再来慢慢进行知识教学。这种方式在很多语法知识点的教学中都可以尝试,只有首先实现知识呈现的趣味化,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更加浓厚,语法教学能够收获的积极效果也更为显著。比如,在呈现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时,我选择了“tall,late,heavy,thin”四个词,并且要求学生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在调查表中填出最高者、最重者、最瘦者和离校最近者各三人,说出:“xxxistall/taller/tallest”,将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用到语言表达中,来让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点形成认识与体会。这样的教学导入形式学生普遍容易接受,知识呈现也变得更加趣味化。这才是语法教学的高效导入过程。
二、练习巩固实用化
语法知识的教学中,练习与巩固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让练习与巩固的过程的实用性更强,这一点非常重要。教师可以从多元智能训练的角度出发来增强学生对于语法要点的感知,可以以丰富多样的训练形式来加强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体验。但核心还是在于训练的内容要具备实用性,这会让学生感受到这些语法知识点的使用方式、表达模式等,这样才能够慢慢加深大家对于学过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仍然以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教学为例,在进行巩固练习时,我设计了Amatchgame。我精心挑选了六个有意义的包含形容词的比较级或最高级的英语谚语,让学生匹配,进行课外知识的输入,对学生有很好的教育作用。如,Manyheadsarebetterthanone.(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Thefirststepisthehardest.(万事开头难)让学生在进行匹配时认识这些英语谚语,丰富学生自身的语言积累,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于这一语法知识点的印象。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比较级、最高级有关的题型,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在让学生得到充分巩固、操练的同时,还让他们意识到语法的考查是多方面的,从而进一步重视语法的学习。
三、拓展提升生活化
适当的进行知识教学的拓展与延伸也很重要,这会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尤其是对于偏理论的语法知识的教学而言,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学生只有不断的进行知识的有效巩固,在充分的习练中来加深对于语法知识的理解,大家才能够越来越熟练且越来越准确的使用这些语法知识点,这也是学生充分掌握了这部分知识要点的一种写照。因此,教师要多设计一些拓展提升的训练过程,不妨将生活化的元素融入其中。这会让习练的内容更容易被学生理解与接受,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会更加牢固,这样才能够收获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拓展提升生活化指的是在Production环节,要结合学生本身的生活实际设计内容,让学生具有写作激情且言之有物,避免空洞枯燥或不切实际的操练。比如,在训练学生写邮件的教学环节中,我有意识的融入了一些和对比有关的语法知识点,并且有针对性的设计了写作主题。我以家乡的过去和未来对比为主题,要求学生写一封电子邮件,描写其家乡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在激发学生“爱我家乡”的情感的同时让学生练习电子邮件的写法。
结语
对于初中阶段的语法知识的教学过程而言,在优化语法教学的实践中,教师要善于进行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更新,可以融入更多生活化的元素来辅助教学过程,这样的教学形式学生理解与接受起来会更加容易。丰富语法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才能够逐渐提升语法教学的综合实效,这也能够让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更加牢固,并且让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更优秀。
【参考文献】
优化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策略探究 篇7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策略
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说英语、讲英语是我们英语教学的目标。但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为了追求更高的成绩,我们忽视了“听说”英语的重要性,导致哑巴英语的现象普遍存在,影响了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水平。所以,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们要加大研究力度,寻找高效教学途径,打造高效课堂,实现英语教学的目标。以下是本文对此问题的几点探究。
一、精心设计教学情境,营造良好听说氛围
要想加强学生的英语听说训练,首先要精心设计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每天坚持“Speak English”,加强学生对英语语言的自然转化,培养学生良好的语用习惯。其次,教师要尽量保证课堂英语化,在教学中尽可能地运用英语进行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并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增加难度。例如,在课堂问好时,一开始可以使用“Good morning,students”,之后慢慢转变为“How are you guys recently?”拓展语言交流方式,增强师生互动效果。同时,教师除了要进行正常的课堂教学外,还应留出一定的课时让学生欣赏英文电影,教唱一些简单的英文歌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听力和表达能力。教材中的“The number song”等部分较为简单,可以适当拓展课外内容,如“Do Re Mi”等。
二、贯穿各个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听说训练
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我们利用得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我们拥有了许多听力训练的手段和途径,所以,为了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我们每节课都要抽出一段时间开展听说专项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各方面能力特别是听力水平会获得质的飞跃。首先,我们要听课文原文,让学生一边听一边模仿,跟随原文的节奏朗读课文,然后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让学生拿出最高的水平朗读课文,为学生进行录音,由于孩子都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虚荣心,都希望自己比别人做得好,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赏,特别是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所以,每个学生都会更加努力,拿出自己最高的水平去朗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吝啬鼓励,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表扬,最好建立一套完善的奖励机制,当学生表现出色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说“You are very good.”满足学生的虚荣心,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从而让学生自发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例如,我们在学习初一上册教材第一单元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掌握“Getting to know you”的知识内容,笔者就开展了专项听说训练,在一遍遍练习的过程中,学生逐渐会发现自己发音中的问题和自己口语的不足,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提高自身的英语听说水平。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英文歌曲,培养学生语感,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开口说英语,讲英语,强化学生的听说能力。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学习绕口令,押韵的节奏感让学生不厌重复的记忆,不仅巩固了知识,还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从而解决了“哑巴英语”的尴尬局面。
三、通过引导复述练习,提高学生口语水平
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让学生说出最标准的英语发音,我们可以开展复述练习,让学生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复述,然后由教师进行指导,逐步提高学生在语法和词汇量等方面的能力,逐渐能够复述出结构完整并复杂的句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些关键词写到黑板上,让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关键词尝试复述故事的内容,要求学生不能够看课本,必须是自己理解的。为了让学生有法可依,在复述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做示范,让学生去模仿,这样学生有了参照就可以把握词汇的正确读音,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掌握简写课文、缩写课文和改写作文的方法, 比如,用同义词去代替同义词汇,单复句、长短句相互转换,时代和人称的转换等,从而提高自身的口语水平,这是口语练习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也是不能缺失的步骤,按照教师给出的标准学生在复述时就不会觉得吃力,不会出现死记硬背的情况,练习效果事半功倍。可以看出复述的过程是一个熟悉和巩固的过程,在每节课前, 教师都可以鼓励学生用英语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复述,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整理,久而久之,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必定会获得提高。
优化初中英语教学效果的策略探究 篇8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优化;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我们教师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坚持贯彻新课改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力求让教学变得更加精彩,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一、做好课前预习工作,锻炼学生自学能力
预习是学习的第一步,也是保证学习效果的保障和基础,通过预习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课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听讲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反之,如果预习工作做不好,那么学生在上课听讲时就被没有针对性,失去方向,从而盲目的听讲,不得要领,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做好预习工作对英语学习是十分有必要的。在传统教学过程中,预习主要是指对单词的识记以及课文内容的阅读上面,这种预习方式太过单调,并没有发挥预习的真正作用,所以,我们要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查阅字典,尝试着自己仿写例句,模仿例句表达。另外,为了保证学生预习的有效性,教师还要精心制作预习学案,让学生按照预习学案的要求完成预习任务,帮助学生掌握正确高效的预习方法,为课堂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提倡开展互动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为了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我们可以采用互动教学的方式,让学生集体讨论、分组讨论、师生交流、自学交流,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拥有充分发挥主体优势的空间,帮助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所学习的知识。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Unit10 It is a nice day, isnt it ?这个单元的内容时,我们就可以采用互动教学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查阅关于天气的单词,比如sun 和sunny、rain 和 rainy、wind 和 windy、snow 和 snowy的相关用法,让学生了解异国文化的背景和人们生活方式以及日常习惯,回忆日常生活,总结一下中国人聊天的内容和方式又是什么样的。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中外人们闲聊方式和习惯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比对,让同学们自由交流讨论,比如,可以用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的方式,首先教师提问:“如果我们在路上遇到了熟人,此时你会怎样与他打招呼?”同学们想了一会,回答的也是五花八门,充分体现了学生想象力之丰富,比如“你作业写完了吗?”“你要干什么去?”“你吃饭了吗?”“你考试考的怎么样?”等等。随后教师接着提问:“那么你认为外国人是如何打招呼的呢?”于是同学们在此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答案同样丰富多样,比如“How are you?”“Hi”“What are you doing?”等等,这样不仅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后主动性,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对“How are you?”和“What are you doing?”等句型的掌握,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另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可以从对方那获得灵感,拓宽思路。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中西方文化差异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聊一聊工作情况、婚姻情况或者人均收入的情况,让学生明白在西方国家问对方婚姻状况等隐私问题是不礼貌的,让学生增进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三、开拓英语第二课堂,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如果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因此,我们要重视第二课堂的开拓,引导学生利用现代科技提供的便利拓宽知识获取渠道,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给学生提供更加接近真实语言的环境,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交流沟通,提高实际运用能力。另外,第二课堂的活动开展要坚持的与教材的思想情感旋律一致,给学生留出广阔的空间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得以能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不断挖掘教材感情力量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教材Unit 1的时候,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喜好心理给学生布置一个课后任务,可以小组合作也可以独立完成,通过去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拟订一份有关体育运动的poster,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作品展示,谈谈自己的灵感和对中国体育事业的看法,在兴趣的带动下大家集思广益,大胆想象,从奥运到世界杯,从刘翔到Beckham,从国足到NBA,大家的想象力必定会远超教师的想象,这样一来,不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可以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锻炼,找回学习的自信,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水平。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质量的好坏在于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教学策略的选择,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出发,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不断完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高效英语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周淑清.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4
[2]刘书林,刘春燕,林跃武.英语教学新概念[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4]肖满涛.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00,3
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的探究 篇9
作为当代教育改革的突破口,现代教育技术成为一项制高点,带动了整个教育领域多个领域的发展。推进初中生物教学改革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这是顺应教育时代发展的具体需要,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手段。只有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才能真正提升初中生物教学的质量,使教学课堂得到优化提升,为培养生命科学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生物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生物知识及技能。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图片、文字、音频及视频等多种形式,为学生呈现丰富多样的生物知识,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对初中生物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提出几点看法。
1营造愉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自然会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这种情况下的学生的学习效果好,接受能力强。如果是受到外界的强制才被动展开学习,学生的思维将会受到很大的局限,所取得的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生物知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当在激发学生兴趣上下功夫,搜集寻找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通过直观而丰富的教学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过去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往往是教师依靠黑板、粉笔和书本,教学环境枯燥无味,所教的知识也不符合学生的天性和心理,这样的环境下,自然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现代信息技术的环境下,如果将内容丰富的图文声像植入生物教学中,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会大大增强,这样丰富的教学形式可以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心理特点,调动起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学习有关线形动物和原生动物这一知识点时,如果教师按照课本的内容再配合几张挂图,整个教学气氛会显得枯燥无比,不容易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效果较差。而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后,这一现象就会得到有效缓解,教师可以寻找线形动物蛔虫在人体小肠内寄生的场景资料,采取模拟动态的形式配合讲解。这样的方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生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教学气氛轻松愉悦,也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2整合教学资源,将教学延伸到课外
传统生物课堂上,教材是教师的唯一依据,教师以教材中的知识点为中心,教室是唯一的授课场所,学生的视野局限于教材上、教室内,学生学到的是书本上的死知识,并且也仅仅掌握了理论部分,学生并没有因此而掌握必要的技能。众所周知,生物是一门生命学的学科,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并且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生物教学可以由教室延伸至户外,将广阔的生活空间作为第二课堂,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让学生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识。随着新课标的实施,现代信息技术逐渐成为丰富教学资源的有效手段,它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将学生带到更广阔的生活空间,将教材与生活有机结合,再配以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教学资源,让枯燥的生物课本活起来。丰富多彩的生活可以唤起学生对生物学科的热情,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进一步加深,生物学科的应用意识也逐步增强。学生的生物知识与技能可以得到同步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3优化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作为一门观察与实验相结合的学科,生物课程应当以实验作为基本形式,通过实验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帮助学生培养较强的观察分析能力,通过自己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到大幅度提升。新课标的实施,对生物学科的实验教学尤其重视,针对实验教学的开展,新课标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现阶段初中生物教材应当与新课标实现同步,教师应当安排学生开展更多的探究活动,例如鼓励学生积极观察和思考,在实验中探究和调查,这些都可以促进实验的顺利完成。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实验都可以顺利完成的,有的实验会受到现实条件的影响,这是现阶段生物课程中开展实验教学的最大瓶颈。而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模拟演示功能,对于受到现实条件影响的不可能进行的实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巧妙地讲这些实验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打破时空的限制,引导学生可以顺利观看实验的整个过程,引导学生公共实验积极观察和思考,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获取和掌握,从而提升学生的实验技能。例如,在生物课程中,显微镜是非常重要的实验仪器,它所能运用的范围非常广泛,如果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完成更多的实验。传统课程中,生物教师会将实验的要求及步骤通过板书的形式传达给学生,学生并不能通过这种讲授方式掌握实验的真实情况,如何使用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以及粗细调节器等,这些都不是讲授能够传达的。无论教师讲解的如何清楚,学生也无法通过听讲掌握操作技能,很多学生会在具体操作中不知所措,不能准确进行实验操作。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依靠更加直观而形象的讲解引导学生一步步完成操作,并从中掌握基本技能,轻松愉悦中收获知识。例如,在在开展蚯蚓的探索性实验时,需要学生饲养蚯蚓并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及形态结构,这些实验并不适合在课堂中开展。为此,生物教师可以带学生走出课堂,在课下开展实验活动,还可以根据蚯蚓的不同阶段拍摄具有代表性的图片,课堂中可将这些拍摄的图片以信息技术的方式为学生展示出来。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突破重重阻力,将蚯蚓的探索实验开展地栩栩如生,专业的实验课程自然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已经全面进入现代信息化时代,教师与学生改变了过去的传统学习及交流方式,取而代之的是由信息化带来的全新局面,实现了教与学的互动,促进了学生生物知识与技能以及综合水平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王金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初中生物教学情景[J].中国电化教育,(12).
[2]严凤林.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福建中学数学,2004(09).
[3]袁建敏,翟振宏,王玉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J].中小学电教,2004(01).
[4]梁芳.现代教育技术与幼师生物学教学整合的研究初探[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
[5]陈飞.多媒体优化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研究和实践[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的探究 篇10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性教学的特点与策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初中化学实验以其生动的内容、丰富的内涵在培养学生探究精神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初中学生刚刚接触化学,因此,其作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尤为如此.学生通过化学实验,可以探究自己还未认识的`世界,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形成化学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作 者:罗向阳 作者单位:罗甸县沫阳中学,贵州,罗甸,550100 刊 名: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英文刊名:KEHAI GUSHI BOLAN(BAIKE CHUANGCXIN)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3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 探究性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的探究 篇11
【关键词】初中 英语教学 策略 教师
初中英语学习中,语法对学习者来说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目前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分为两个极端的对立。一种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极为强调语法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往往把语法作为纯知识性的内容来讲授,一味要求学生对语法规则死记硬背,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点和接受能力。另一种是完全不看重语法,认为语言学习的根本途径是口语练习,完全无视语法在初中英语学习中的地位。这两种极端都是不可取的,对待初中英语语法,教师既要对其予以重视,又要顾及学生的兴趣点和接受能力,这就需要在英语语法教学中运用若干有效的策略。
一、当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误区分析
上文已经粗略提及到当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两大误区,一是要求学生死记语法规则,二是教师直接忽视语法教学。长此以往,这样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的语法能力严重不足,进而也会影响到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等各个方面,甚至对初中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带来长久的不良影响。下文对这两大误区进行逐一分析。
1.教师“死抠”语法规则。当前,大批的初中教师依然遵循着传统的语法教学方法,也就是教师在课上“死抠”语法规则,让学生在课下“死记”各类知识点。这种教学法要求学生在课下机械地记忆各项语法条款,重复语法规则,并辅以大量的相似的题目进行巩固。这种方法不仅耗费了老师和学生大量的时间,难以达到理想的学习目标,而且会让学生失去学习语法的兴趣,养成被动记忆的习惯,对学生今后英语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是极为不利的。
2.教师“无视”语法规则。新形势下,新一代英语教师越来越注重英语教学中的口语和听力教学,认为听和说是英语学习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忽视语法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这种英语教学理念反映着教育的改革和进步,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也有要淡化语法教学的要求。但是另一方面,英语学习中完全忽视语法学习也使得学习者难以实现长久的进步。这种条件下,学生的口语水平短时间内可能会有比较大的提高,但是由于语法知识和句型训练的不足,很多学生往往不能写出正确的得体的句子。
二、优化英语语法教学策略分析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强调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交际能力由包括语言能力在内的四部分构成,而语法又是构成语言能力的关键部分。对于初中英语学习者来说,语法是一个特殊的部分,因为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初中生,其对母语有很好的掌握,然而却从未认真学习过汉语的语法。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进行语法教学时必须掌握一定的策略。
1.利用台词和歌词学习语法。传统的课堂语法教育往往太过枯燥,无法引起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造成学习效果不佳。针对这种问题,教师应该利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语法的兴趣,而观影唱歌正是不错的选择。教师可以以观看英语电影为家庭作业,并且提前把电影中有助于语法学习的经典台词摘出,让学生对此类台词进行背诵,或者模仿电影中人物的动作和口音。这种方法不仅能够使学生比较轻松地掌握特定语法的重要句型,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表演欲望,一举多得。同样,选择合适的英文歌曲也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
2.在练习口语的过程中进行语法教学。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口语练习往往能够比语法学习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也更容易令其获得成就感。英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在学生进行日常的口语练习中融入语法知识。例如,学生刚刚开始接触英语时学习到的各类问候语如: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等。如果教师对这类句子进行仔细观察和深入分析,会发现它们都是“形容词+名词”的结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晚上好”、“生日快乐”、“新年快乐”等句子。这种方法教授语法不仅不会让学生觉得枯燥,反而会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加强归类分析能力,使得语法学习事半功倍。
3.随堂小测,检验学习效果。学生在学习过语法的一些理论知识并进行一些练习之后,为了检验学习的效果,教师进行课堂测验也是有必要的。从教师方面来考虑,课堂检测可以显示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自身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并发现课堂教学中可能遗漏的知识点,从而在下一次课进行改正或者补充。从学生的角度来说,通过课堂小测,他们可以自测出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自己的学习效果,从而认识到自己还有哪些知识上的不足,课后的复习也会更加有针对性。
三、结束语
新形势下,英语教师越来越注重提高语法教学的质量,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以往的语法教学经验表明,传统的对于语法学习的态度以及进行语法教学的方法是不可取的。教师要优化语法教学的策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语法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付义红.优化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提高英语教学质量[J].考试周刊,2011,(5):134.
[2]王艳.如何优化初中英语语法教学[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下旬刊),2013,(12):36.
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的探究 篇12
一、探究性实验教学存在的误区
1.侧重“玩”而忽略“思”
在上课时, 有的教师给学生提出问题后, 就直接让学生进行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实验并不如愿, 在给出适当的提示后, 学生继续实验, 而又因时间限制, 没有给学生充分时间去讨论、汇报, 就结束了探究。
2.探究没有目的性
在课堂上, 教师没有把实验的焦点落在知识的重点、难点上, 主次不分, 很容易误导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难以整体把握。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没有把握住教学重点, 为学生的探究掌好舵。
3.放任自由
在以科学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新课程理念下, 教学活动应当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然而, 由于一些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理解存在偏差, 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弱化教师的指导作用把主体回归的课堂变成放任自流。
二、探究性实验教学优化策略
1.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而教师的指导作用不能忽视。把学生动手实验融入学习中, 充分体现了学生主动意识。我们绝不能满足于“一桶水”, 而应是“一条流动的河”。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引导、组织学生去“猜想”、去“创造”、去“发现”, 通过亲历实验过程, 使学生自己学会科学知识。在学习《大气压》一节时, 学生在理解大气压存在且很大总是觉得不可思议, 我就让他们自己做一做覆杯实验和小组合作马德堡半球实验, 让他们亲身体念。
2.创设问题情境
俗话说:“学贵知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教师在充分信任学生的基础上, 根据实验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 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发现新的科学探究情境与已有知识冲突所在, 从而引燃探究火花。
3.变演示实验为探究实验
教材中的一些概念、规律如果是通过老师在讲台上演示实验、学生在座位上观察现象、师生共同分析实验现象、实验数据, 然后归纳得出。这样安排实验的可见度小, 学生的参与性不高、学生对实验过程缺乏体验, 并且知识和能力都得不到提升。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 将某些课堂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或随堂实验, 使学生能亲自参与控制科学现象及现象产生的条件, 使某些科学现象、科学规律、科学公式经过学生自己动手, 在老师的指导下“发现”出来, 这样, 既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印象深刻、理解透彻, 又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在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一节的教学中, 教材安排的是由教师通过演示实验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但改为学生随教师一起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 由于学生亲自控制现象产生的条件, 在科学环境中学习科学,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总结出来的规律就印象深刻, 记忆牢固, 又学习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
又如, 在研究焦耳定律时, 教材安排的是演示实验, 先将两根阻值不同的电热丝串联在电路中, 然后对质量、初温均相同的煤油加热, 观察烧瓶中细玻璃管内煤油液面上升情况, 来研究电热大小与电阻的关系。教学中发现老师照着课本的安排进行实验, 学生没有经历探究, 既不能调动学习兴趣、又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我在处理这部分教材时, 把它改成分组实验, 首先要求学生猜想电热的多少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说出你猜想的依据。学生经过讨论, 猜想到电热的大小可能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有关, 然后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他们都想到了采用控制变量法, 对于如何判断电热的多少, 同学们畅所欲言, 有的是将温度计玻璃泡贴在电热丝上, 比较温度上升的情况; 有的是在电热丝上各插上一根火柴, 观察哪根火柴先被点燃;有的是在电热丝上涂上石蜡, 观察谁先被熔化;有的是电热丝给气球内空气加热, 比较气球内空气体积的大小;有的是给水或其它液体加热, 比较温度上升的快慢等等。接着我让学生按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探究, 当学生通过不同方法都得到了与其他小组相同的结论时, 那种成就感就不言而喻了, 学生亲自经历了实验探究过程, 学习兴趣很高, 动手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4.设计开放性实验
实践是创新的摇篮, 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 既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科学实验中, 即使实验目的和要求相同, 但如果实验原理和实验器材不同, 实验设计方案也往往具有开放性。如在学习欧姆定律之后, 我让学生自行设计测定未知电阻的电路图, 学生根据实验原理画出5种电路图, 即伏安法测电阻、用一只电压表和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测电阻、用一只电流表和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测电阻、用一只电压表和已知最大阻值的滑动变阻器测电阻以及用一只电流表和已知最大阻值的滑动变阻器测出未知电阻RX的阻值等等。我充分肯定了他们应用学过的知识画电路的做法, 并根据实验室现有的条件分析得出宜采用的电路, 学生感到一种成功的喜悦, 通过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培养。
再如, 对不够完善的实验可引导学生根据实验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如平面镜成像, 课本用两支点燃的蜡烛来演示, 让一支蜡烛与另一支蜡烛的像刚好重合, 得出物与像等大的结论。在现实实验中, 受许多因素影响, 如空气流动使蜡烛火焰不固定, 两支蜡烛燃烧程度不可能完全相同等, 很难做到完全“重合”, 我请学生在实验中解决“重合”的问题, 于是有学生提出用两块等大的长方形木块, 结果长方形木块的长、宽、厚“重合”很明显, 得出像与物等大的结论。可是又发现木块不发光, 成像不清晰, 找像的位置很吃力, 课本用点燃的蜡烛就是因为能成清晰的像, 于是学生又通过将木块包上白纸或亮彩纸, 这样像就清晰了。如此对不完善的实验进行设计, 可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
5.举行课外小型科技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地开展课外小型的科技活动。可以从组织学生课外兴趣活动开始, 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使学生具备创新活动的基础知识。在活动中, 教师要进行引导, 必要时进行创新活动的提示, 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学了《力的存在》这一节时, 在开展课外活动中, 可以安排学生制作水火箭, 并进行水火箭性能的小组比赛。完成课本上的家庭小实验。并结合课本, 适当补充和学习一些课外知识,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进行一些自制的有趣味性的且具有实际意义的实验, 并引导学生撰写科技小论文和创新活动的课题, 充分展示学生的创新才能。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教学活动中, 更重要的是注意联系社会实际, 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到工厂、农村、商店等地进行参观、访问、调查。写出专题调查报告, 并联系社会实际, 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如我班上科学兴趣小组的周熊芳和周心仁两位同学对《水的电解实验》进行了改进, 改用10%的NaOH溶液并在原电路中串联上一个二极管, 改进后的装置就可直接在220伏的电源上工作, 不但电极不容易腐蚀, 而且电解速度更快。本实验也获得了衢州市创新比赛二等奖。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 让学生在科技活动中, 不断的形成创新能力。
总之, 探究性实验则是实施科学有效教学的“营养餐”, 只有营养均衡, 学生才能健康发展。我们要时时做有心人, 把握时机, 恰当点拨, 做到以实验为载体, 以问题为主线, 让学生在实验教学活动中吸收营养, 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严育洪《.新课程评价与案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
[2]孙宏安主编《.新课程教学设计·初中科学》.2003.8
[3]赖慧婕《.愉快教育在自然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教学月刊.2000年7、8月刊
[4]王建忠.浅谈物理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中学物理.2008.8
【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的探究】推荐阅读:
优化初中语文期末复习的方法有哪些09-16
优化初中化学教学05-29
优化初中历史教学06-22
高中政治高效课堂优化策略的实践与探究07-18
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08-06
优化初中物理教学06-02
初中政治教学优化研究06-08
优化探究式学习策略08-06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优化07-10
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