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初中数学作业

2024-09-21

优化初中数学作业(精选12篇)

优化初中数学作业 篇1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是知识落实的重要途径, 也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而在实际教学中, 数学作业状况不佳:一是作业整齐划一无梯度, 优秀学生吃不饱, 学习上缺乏创造力和积极性。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则难以按时完成, 更有甚者干脆就抄别人的作业, 应付了事;二是注重结果, 忽视过程, 学生往往依葫芦画瓢, 不知其所以然;三是作业重复多, 形式少, 内容枯燥, 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实际上出现这些情况很大程度源于教师设计的作业。一些老师在设计作业时内容随意, 缺少动手操作性, 形式单调、缺乏过程性, 脱离学生生活等。针对以上弊端, 我在教学中进行如下调整:

一、作业典型化

重复的作业, 可以巩固知识点, 但是一味的重复, 使学生厌学。故在作业的选择上要注重习题的典型性。动态问题总是困扰着学生, 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如何解决此类问题, 使学生掌握动态思想是关键。

例:梯形ABCD中, AD∥BC, ∠B是直角, AD=24cm, AB=8cm, BC=26cm, 动点P从点A开始, 沿AD边, 以1cm/s的速度向点D运动;动点Q从点C开始, 沿CB边, 以3cm/s的速度向B点运动。

已知P、Q两点分别从A、C同时出发, , 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 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假设运动时间为t秒, 问:

1.t为何值时, 四边形PQCD是平行四边形?

2.在某个时刻, 四边形PQCD可能是菱形吗?为什么?

3.t为何值时, 四边形PQCD是直角梯形?

4.t为何值时, 四边形PQCD是等腰梯形?

动态问题考查学生利用动静结合、图形变换的规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解题方法很重要。典型例题给学生指明方向, 再用练习加以巩固。

二、形式多样化

经常变化作业的形式,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错题型作业

错题型作业是教师利用学生常犯的错误,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整理找出错误的原因, 制定策略并积极开展有效的训练, 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 最终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把错题分类整理。大致分为 (1) 因概念不清所引起的错误 (2) 因计算粗心引起的错误 (3) 因审题不仔细引起的错误。学生整理后针对自己的典型错误, 有的放矢地选择2—3题加以巩固。

2.实践型作业

实践型作业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和巩固知识, 培养兴趣, 发展各种能力。如学习几何知识时, 让学生制作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这样让“学”融于“做”中, 在“做”中加深理解。

3.合作型作业

合作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法宝, 教师有义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我曾尝试让学生以四人小组编制单元检测卷, 编制的过程中, 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复习本单元内容, 找重点, 列提纲, 然后分工合作。在编制试卷过程中, 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 明确分值, 同时培养了同学合作意识。

作业还有很多类型, 例如阅读型作业、实验型作业、探究型作业、调查型作业、想象型作业、观察型作业等等, 采用什么类型的作业, 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三、作业层次化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每位学生在学习上都有差异, 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设计作业时, 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差异, 设计多层次的作业, 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 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与难度。在设计作业时, 设计三个梯度, A类为基本题, 这是针对一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设计的, 浅显易懂, 主要目的是用来巩固新知识, 增强学习的自信心;B类是提高题, 这类题目概念深刻、解题方法灵活, 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C类是发展题, 题目有一定的难度, 是针对基础好的学生设计的, 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解题的多样性。

例1:在学习了统计图后设计作业:

A档题:到某路口收集某一时间内各种交通工具及人员流动情况, 然后制成统计表和统计图。

B档题:收集数据后, 分别进行分类统计, 并用三种统计图表示你所收集的数据。

C档题:根据统计图表分析出由于车辆类型杂、数量大、车速快, 易造成交通事故, 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

学习了列方程解应用题后设计作业:

例2:甲、乙、丙、丁四名打字员承担一项打字任务, 若有这四人中的某一人单独完成, 全部打字任务, 则甲需要24小时, 乙需要20小时, 丙需要16小时, 丁需要12小时。问:

A档题:如果甲、乙、丙、丁四人同时打字, 那么多少时间完成?

B档题:如果按甲、乙、丙、丁的次序轮流打字, 每一轮中每人各打1小时, 那么需要多少时间完成?

C档题:能否把 (B档) 题中所说的甲、乙、丙、丁的次序作适当调整, 其余都不变, 使完成这项任务的时间至少提前半小时?

作业层次化, 使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和快乐。

四、作业趣味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作业设计中必须要增强作业的趣味性。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作业中集中注意力, 并保持饱满的热情, 从而提高作业的质量。如:当学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后, 我设计了“二十四点”游戏题, 题目如下:有一种“二十四点”的游戏, 其游戏规则是:任意四个1———13间的自然数, 将这四个数 (每个数用且只能用1次) 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使其结果等于24。如对1、2、3、4所作运算: (1+2+3) ×4=24 (1) 现有四个有理数3、4、6、10运用上述规则三种不同方法的运算, 使其结果等于24。 (2) 现有四个数3、5、7、13仍运用上述规则, 写出一种运算式, 使其结果等于24。这样, 学生在快乐的作业中获取知识。

五、作业生活化、社会化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中完成数学作业, 为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提供机会, 使他们真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运算之后, 布置如下作业:

例:爸妈为你进行教育储蓄, 现有一万元钱存入银行, 计划五年后当你升入大学时取出使用, 现有如下存钱方案:

(1) 整存5年

(2) 每存一年取出本息, 再重新存入

(3) 先存二年, 再存三年

(4) 先存三年, 再存二年, 等等……怎样存收益最大?

这一问题需要学生到银行咨询利率的问题, 认真计算, 进行比较, 使学生在认识、使用数学知识, 初步体验数学知识与社会之间的联系, 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总之, 我们要把学生从过多过滥作业中解脱出来, 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 让能力在作业中提升, 思维在作业中发展。让作业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优化初中数学作业 篇2

以往,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更偏向于布置一些抄写和巩固的作业,而长此以往,学生的积极性降低了,主动学习的意识变薄弱了,因此,我们需要对语文作文的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语文作业中也应该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对新课程下的语文作业改革做了一点尝试。在实践中,需要遵循以下几条要求:

一、作业设计要有“层次性”

在作业设计方面,所谓“层次性”,是指作业的难度要有不同层次,对学生的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初中阶段,阅读方面学生要继续培养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另外,学生还有一个扩大语言积累的重要任务:要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所以语文作业可分为四大层次:积累型作业、理解型作业、欣赏评价型作业、片段写作型作业。

积累型作业主要是在每学完一篇课文后对字词、文学常识、文化常识和各种表现手法及技巧等基础知识进行积累。

理解层次的作业主要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如《故乡》上完第一课时,可布置学生归纳作者主要写了哪些人的什么变化,从中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态度?对于略读课文,可较多布置这类作业检验学生的理解程度。

欣赏评价层次的作业的答案一般是开放性的,重在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只要持之有据、言之成理即可。这个层次的作业有对一个词

语、一个句子、一段精彩文字的品味赏析,或对一篇课文的思想内容、艺术技巧的理解或者评价,也可以对课文的某个重点进行综合性、探索性的研究。如学完《故乡》,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的内涵;并结合社会和人生,以这句话为话题,写200字左右的片段作文。又如学完《出师表》,我设计了这样的选做题:搜集和诸葛亮有关的资料,以“千秋诸葛我评说”为主题,写一段话。

欣赏评价层次的作业能有效地弥补课堂教学容量的不足。该层次的作业还有助于落实课程标准中“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①„„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要求。由于实际条件的限制,难以堂堂课都实现教师和全体学生、学生之间的充分交流,而且由于学生个性的不同,有些学生不习惯于口头交流。所以该层次的作业给予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让学生表达他的独特思考,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

二、作业设计要有“目的性”

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强调要提高教学的效率要注意“精讲精练”。②所谓“精讲”,是指在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程度的前提下,精选教学内容,加大传授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所谓“精练”,是指要精心设计练习,让学生去做最必要的和最需要的练习。课时作业要遵循“目标小而明确,题量少而精要”的原则设题,既让学生落实了教材要求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又能减轻学生和教师的负担,减少无用功。

语文作业要有助于落实课文的重要知识点,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言语技能。“在中学阶段,对大多数学生来说,特别是他们的写作能力来说,言语技能是一个关键性因素。”

初中的学生已经开始追求语言的形式美,希望能锤炼自己的语言,他们会首先注意到句式的对称和排比。为了帮助学生锤炼具有对称美的语言,可以结合课文设计对联类的作业,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学习《世说新语》两则后,就《陈太丘与友期》这个小故事出一上联:陈元方严词拒友显少年智慧。这个上联较长,难度较大,但还是有学生在作业中对出了不错的下联,如:

司马光砸缸救友彰英才胆略

谢道韫拟雪为絮见才女风采

三、作业设计要有“开放性”

课程标准中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语文作业要有助于学生提高对语文的兴趣,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养成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好习惯,最终达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理想境界。

语文作业要向当代社会生活开放。教师应积极利用报刊、电影、电视、网络、戏剧、广告、民俗风情等资源来设计作业。例如可发动学生搜集优秀的广告语、校园流行语、经典的商店匾额分别编成“集锦”,对街头不规范用语、荧屏错别字、报刊病句、低劣广告等也编成“举隅”,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设计富有时代气息的话语实践类作业,如学完《小石潭记》,让学生结合课文的语句,给小石潭设计景点名称和广告语等。

初中数学作业批改应如何优化 篇3

关键词:数学 作业批改 优化

新的课程教育改革,提倡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与时间,但对于作业来说是不是需要完全取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国从古至今的所有教育,无论是哪一个学科的教学都需要学生完成课外的作业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那么对于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如何更好的反馈给教师,唯一的方法就是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批改。通过教师对学生作业的及时批改,教师能够及时的了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与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对学生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掌握,及时了解自己教学设计活动的教学结果,并根据这些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重新调整自己的教学规划,准确的把握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走向的方向,使自己的教学不至于偏离教育的目标。特别对于初中数学课而言更是如此,学生数学作业的批改更显得十分重要。那么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在工作实际中应该如何使数学作业的批改进一步优化,根据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数学作业的布置应该具有针对性与层次性,而不是单纯的以作业的量为标准

数学作业的布置,应该以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反馈为方向,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与理解能力,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家庭作业,以基础知识的掌握为起点,以知识的延伸与应用为方向,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问题,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家庭作业的完成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与知识应用能力,并且发挥学生的相互检查与批改的交流作用,通过学生间的探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特别对于数学作业题来讲,可以说数学题差个字就能差之千里,数学题可以说是千变万化,数学作业题也是无穷无尽,因此对于任何一个学生而言都不可能把每一道数学题都作到,所以,我们教师只有布置富有针对性的作业,才能让学生真正的通过作业巩固新知,加深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与综合应用能力,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能单纯以量为标准,应增强数学作业的针对性与挑战性,让学生都能有信心与热情去主动完成数学作业。

要想所有的学生都能主动完成教师所布置的数学作业,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作业布置模式,从自己布置作业的形式上多下点工夫,选择同学比较乐于接受的作业形式进行课外作业的布置,教师所选择的不同的作业形式对于开发与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不着不同的侧重与成效,教师如果能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就能很大程度上减少教师自身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要担负的作业批改量,从而使教师能够更加有效的利用自己的时间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教学成效的反思,为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成效提供时间上的保障。在教学实践中,当我们一提到教师对学生的作业批改时,大部分人都会在头脑中第一时间有这样的想法,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给学生布置作业,并要求学生去机械的写作业,工整的写完之后再交给我们的任课教师,最后老师再一本一本的进行认真的批与改。其实,从过程上是这样的程序,但从实质上来讲并不是这样的。在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已经多次地提到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所采取的形式,从这里面我们也不难理解出作业既然布置有不同的形式,其批改的方法也就不会只是单一的一种方法,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所布置作业的不同形式,去采取适合学生特点与作业布置形式的作业批改方法,使教师所布置的作业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运用知识,完成教师教学设计中的教学任务,使学生能真正地通过作业的练习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二、教师要根据不同的作业内容与作业要求,运用多种批改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材中所要求学生掌握与理解的内容不同,教师在作业布置时所采取的形式也就不可能千篇一律,教师对作业的批改方法也就不可能相同。有的作业只需要教师进行口头批改,每节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都会有学生巩固新学知识的教学过程,这些作业的布置形式通常都是习题作业的形式,这样的作业由于作业量不多,且学生掌握与完成这类作业所需的时间很短。因此,这类作业只需要教师适当地在学生中间巡视后,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改正即可,这样的口头批改即节省了教学时间,又能及时准确的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予以及时、准确的纠正。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可以把学生按照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分组,当学习完成自己的作业之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与探讨,小组内的学生相互对照自己的作业答案,相互批改,并把批改后的结果进行组内总结、交流,各自对自己作业中存在的错误进行分析原因,找出自己错误的本源所在,并针对自己所存在的错误有选择性的进行自主学习与自我訓练。最后将本组内集中出现且难以解决的问题及时反映给教师,教师再根据这些共性的问题,重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与方法,进一步解决学生课堂学习与课后作业中集中反映出的突出问题。这样的批改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知识重塑的整合过程,对于提高学生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的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当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表达的过程中,更是对知识的第二次深入理解的过程,并且在这个表达的过程中,如果存在问题与不足,会通过其他同学的观点使自己得以纠正,更深刻的理解所学知识,更明确如何去应用知识。

初中数学的减负增效作业优化设计 篇4

一、教师对减负增效作业优化设计的思想认识

要想真正做到减负增效作业的优化设计, 没有教师对“减负增效”概念的深刻认识是不能真正做到给学生布置高成效低数量作业的。因此, 教师要有明确的意识和自身相应的教学准备。

(1) 教学中的精心准备。作业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及时巩固, 所以作业的布置还需要教学质量的配合。因此, 需要教师对教材和教法有一个深入的准备。 (1) 教师对教材的准备。教材是一切教学知识的载体, 是学生学习获取知识的第一手资料, 不但学生要深刻理解教材的内容和编排方式, 更需要教师帮助学生理解。需要教师自己先对教材吃透理解透, 明白教材的编排逻辑, 理解教材的编排内容, 对教材的每一个重难点都了如指掌, 并且帮助学生分析教材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2) 教师对教学方法的准备。教学方法的准备, 需要教师在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了解的基础上进行, 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领悟能力和接受能力总结出一套良好的教学方法。

(2) 对学生的精心准备。学生是知识的获取者, 因此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质量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 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习惯, 从而因材施教。在练习方面, 也就是减负增效作业优化的最后阶段, 教师要摒弃“题海战术”的练习模式。现在的初中生学习任务繁重, 并且面临中考的压力, 大量的重复性作业不但不能取得本应有的“熟能生巧”的结果, 反而会削减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感到数学的无趣。因此, 高质量低数量的作业模式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事半功倍。习题的精简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来选择, 有必要做的布置, 没有必要的果断删掉, 为学生着想, 为学生减压。

同时, 还要对学生自己做好题、做精题的思维习惯的培养。不少学生在长时间“多做题”的教学方式的熏陶下, 逐渐依赖于做题, 但却是没有方向没有重点地做题, 结果出现题做得不少成绩却没有提高的不良后果, 磨减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要及时培养学生的做题习惯, 培养学生多思考多联系的思维习惯。

二、教师对减负增效作业优化设计采取的教学方式

精致的家庭作业是高效课堂教学效果的延伸和拓展, 可以培养巩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 减负增效优化作业设计之趣味作业。众所周知, 任何一件事情没有兴趣去做就很难将事情做好, 因此, 想要学生高效完成少量的作业, 首先需要教师布置的作业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于此, 教师可以将课后作业以故事、游戏或者实践的形式布置出来。比如对于苏科版初中数学第六章《数据在我们周围》这一章内容的讲解后, 由标题就可以知道数据的统计是由实际生活总结而来的, 针对这一节的内容———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情况的分析和统计, 帮助学生回顾并发现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和联系。因此, 对于课后的习题布置,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时俱进的案例作为载体进行讲解, 比如对初中生去网吧的人数统计、对初中生抽烟的人数统计、对初中生谈恋爱人数的统计等。习题的讲解以这些初中生感兴趣的话题为载体, 不知不觉中吸引他们的兴趣, 同时认真完成课后作业。

(2) 减负增效优化作业设计之开放作业。初中生的思维正处于活跃时期, 时代的开放性发展和他们自身生理心理的逐渐成熟, 使得初中生难以接受固定模式化的学习方式。如果课后作业是千篇一律的固定格式, 就会产生轻视学习心理继而敷衍甚至是厌学心理。鉴于此, 教师要允许学生发散思维, 允许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做题思维和做题方法, 允许学生交上不同的答案, 而不是看到不同答案就批评学生。举个例子, 还是在苏科版初中数学第六章《数据在我们周围》中, 当教师为学生布置作业的时候, 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题目画出不同的统计图而不是简简单单按照要求做。这样不但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 还能让学生做出答案后充满成就感, 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爱好。

(3) 减负增效优化作业设计之实践作业。学习数学就是为了将来可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且使实际生活更加便利。因此, 学会把课堂上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提升和考验。比如苏科版初中数学第六章《数据在我们周围》的学习中, 教师在最后总结布置作业的时候, 可以交给学生实践活动的任务。不再是给学生题目学生自己做题, 而是让学生自己到实际生活中收集数据, 整理数据, 然后统计数据。可以让学生统计老年人的运动爱好、家长的工资收入层次、学生的家庭作业时间, 甚至是老师们的人气指数等等。这些, 都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巩固所学的知识。

三、教师对减负增效作业优化设计采取的课后评价

作业的课后评价也是不能忽视的, 有一个完美的课后作业评价才算是一个知识讲解的结束。因此, 在作业评价方面, 教师要格外严谨, 但是不能古板。首先, 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要求学生的作业质量, 这样不会出现高水平低标准或者低水平高标准的不良现象, 同时可以因材施教帮助基础好的学生更加精益求精, 帮助基础不牢固的学生更进一步。然后作业要及时批改, 及时批改不但体现教师的认真负责的态度, 还能及时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的所在。而且在批改的同时, 批改方法的选择也是很有必要的。批语不能过于尖锐, 这样会刺伤学生的自尊心, “严而不凶、柔而不松”是笔者历年来总结出的很好的批语标准, 可以巩固师生关系, 帮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优化措施论文 篇5

1优化题型设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天老师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在数学测试中,学生一旦遇到没有见过的题目完成的正确率就很低;有很多老师讲过的问题还在测试中依然出错,问题的症结在哪里?问题其实出在老师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认真审视一下今天新课改的教材,就会发现教材中的算法学习均在问题情境中出现,也就是学生在学习算法时候就在进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而我们的教学多是把算法学习单列出来,唯算而教,学生只是单一地接受,算法能力没有得到提升。我们教学应该把题型训练存在每一节课、每一个知识点中,这样孩子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提升,问题就不会只是孩子见过,而是孩子每天都会看到。比如,学习6+9等于几,我们就可以这样做:引入问题———运动会上,有15个运动员,箱子里有9瓶饮料,箱子外面有6瓶饮料,每个运动员一瓶,够吗?解决问题后进行巩固进行题型训练:7+9、8+9。小明有7支铅笔,8个橡皮,一共有多少个文具?一个加数是5,另一个加数是9,和是多少?

2合理控制作业量,要做到减少学生的负担,又要能实现作业的最大效益

一直以来,中国的教育总是在“付出的越多收获就越大”的误区中挣扎,孩子们在题海中无暇抬头,书呆越来越多,甚至有的孩子在偏、难、怪的题型中越走越偏。“减负万里行”成为了现阶段教育的一个焦点、热点,其实要做到“减负万里行”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作业,用质量减轻数量的压力,从而为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作业量的减少,又要增加教学效益,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重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从而孩子的能力得以提升,即使没有作业孩子的能力依然提高。也要求教师精讲多练,联系既要有基础知识的训练,也要有各种题型的训练,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拓展。把学生的作业集中在课堂上完成,孩子在共同学习中、共同探讨中完成作业既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3尊重个性化差异,落实分层次布置作业有效操作

作为教育者,都不否认一个事实:每一个班级孩子的认知水平是有差异的。因为这种差异成就了教育的多样和精彩,同时也为教育者提出了一个挑战———教师必须“因材施教”,作业也必须分层布置。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面对这个问题茫然:考试的时候,考卷不会分层,对教师的考核也不会因为学生的差异对教师合理考核。教师为了业绩,就必须选择让所有的学生完成相同难度的作业。教育,期待对教师的考核多方位,对学生的评定多角度,不以一次考试成绩论成败,实行单元考试或模块考试综合评定,才能真正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4创新作业的形式,研究学生喜欢的作业形式,增强作业的趣味性

在多媒体教学发达的时代,作业也应该走进聚声、色、文字为一体的时代,这样也符合不同孩子的认知需要。我们可以多设计一些在电脑上完成的作业,甚至可以以游戏的形式出现,这样的作业才会富有感召力,让孩子爱作业。这里要说明的是在课件中出示作业,课件的背景图一定不要太过于花哨,这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背景最好是色调比较适合儿童就好。同时,题目一定是围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进行,不要太过于偏、难、怪。

5探究作业分段完成时间,把高效课堂与高效作业有机整合

很多教师单一地认为作业就是课后巩固作业,我个人认为作业还包括课前预习作业、课中的巩固作业、课后的拓展延伸。很多教师在有意和无意中都在分段完成作业。但是,要保证让孩子有充足的时间完成作业,教师的教学必须精讲多练。同时,还要为孩子创造交流和展示的空间。作为教师最不喜欢的就是孩子抄作业,孩子为完成任务而抄作业那是一种机械的劳动,既让孩子疲劳,也毫无意义。但是,孩子不懂的问题请教同学或许比老师讲解更加有效,所以教师必须让孩子有交流和合作,这时教师的有效引导和评价激励是变“抄”为“交流合作”的最有力的保障。

6化作业的批改

作业的批改要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也要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课堂、关注学生、关注教研、关注教育。很多教师都提到了一个问题:老师批阅作文是最费时间、最辛苦的事情,但是很多孩子对于老师精心修改的作文看也不看,反而对其他同学的文章很感兴趣。这就告诉教育者,其实并不是教师批阅作业才是最好的方式,让同学互相批阅作业对孩子的学习更加有效。孩子在批阅别人的作业时,会形成更加清晰的思路,会发现别的同学与众不同的优势策略,会从别的同学的错误中汲取经验。作业的批阅,也需要教师大胆放手,需要教育管理机构给予教师放手的勇气。

7创新批改评级体系

把作业评价与学分制有机结合,让学生的每次作业都记录在学生的学分中。搭建学生作业展示平台,促进学生高质量完成作业。孩子的作业总是一次一次的完成,教师根据作业的完成情况给予评价,每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成绩没有沉淀就不会累积成精彩,所以很多孩子对作业完成得并不够精细,喜欢的就认真完成,有难度的就放弃或者草草了事。然而,运用学分制把孩子的每一次成绩进行累积,就会成就作业的精彩。同时,优秀作业展评也是提高作业整体效益的有效方式。我们学校采用的是学分制,就是每位孩子入学时都是100分,然后根据出勤、学习、生活、活动等方面进行加分和减分。其中,学生的作业得到一个优可以加2分,得到一个良加1分。学分一直累积到六年级毕业,进入到学生的成长档案。学生的作业完成得认真了很多,孩子之间的竞争也加强了。

优化初中数学作业的实践与思考 篇6

传统作业“一刀切”的形式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效果并不明显,长期布置这样的作业容易导致优等生得不到相应的提高,后进生又会因为作业难度大而产生恐惧心理。因此,笔者打破传统的作业布置方法,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布置分层作业,优化作业内容,并在分层基础上丰富作业的形式,有效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下面是笔者对设计分层作业的一些体会。

一、学生分层,确定分层作业对象

根据学生的智力、基础、学习态度和个人意愿等,笔者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的学习小组:优秀生为A组,中等水平学生为B组,后进生为C组,并确定了每组的组长,组长督促组员按照要求完成作业。因同组成员数学水平相近,组员可以互相学习和交流,形成良性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作业分层,提高效率

针对各小组情况,作业分层可分为三大类:第一,基础性作业。重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练习,如简单的计算、基本画图、熟记公式、定理等,比较适合C组学生;第二,提高性作业。重在理解和运用知识,是基础作业的变形与提高,适合A组和B组学生;第三,综合性与开放性作业。难度较大,题型灵活多样,偏重于理解、想象、运用,一般适合A组学生。

笔者根据本班班情设计出的三类作业,如表①所示:

在教学因式分解后,笔者给学生布置了如下作业:

C组学生的作业是将下列式子因式分解:①x2-y2;②3ax2-3ay2;③-2xy+x2+y2;④x4-16;⑤(x2-2y)2-(1-2y)2;⑥4axy-2ax2-2ay2。C组学生只需掌握书本上的练习,提高学习信心。

B组学生在完成C组作业的基础练习上,再附加一题:如图1所示,利用图形面积因式分解:①a2+3ab+2b2 ;②a2+b2+c2+2ab+2bc+2ac

A组学生在完成B组学生作业的基础上,再做下面练习:①请你从下列各式中,任意选择两式作差,并将得到的结果因式分解:9a2,(x+y)2,1,4b2;②请写出一个三项式,使它能先提公因式,再运用公式法因式分解,你编写的三项式是________,分解因式的结果是________。

A组学生不仅要学会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还要借助课本内容自主编拟习题,这也是有效教學的一种表现形式。

以上设计方法是按照学生知识掌握的不同程度,而设计的不同层次的作业。

在复习完《一次函数》后,笔者设计了一道同一题干、层次不同的问题,让全班学生解题。

例1.如图2所示,过点A(2,0)的两条直线l1、l2分别交y轴于点B、C,其中点B在原点上方,点C在原点下方,已知AB=。①求点B的坐标;②若△ABC的面积为4,求直线l2的解析式;③在直线l2上是否存在一点D,使得B、C、D三点构成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D点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这道题的三个问题难度呈阶梯式增加,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有利于低层次学生向高层次目标迈进。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选择性地做题,由浅入深地一步一步探索,从而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如对于C组学生,笔者只要求他们做出第一小题即可;对于B组学生,笔者要求他们做出第一小题和第二小题;对于A组的学生,笔者要求他们把三个问题都做出来。这样一来,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如何优化初中数学课外作业 篇7

一、数学课外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 作业内容一致, 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

长期以来, 关于作业的布置, 大家多习惯于统一的内容。同一个班级的学生, 学习内容相同, 年龄相当, 布置相同的作业, 似乎很合理, 作业量也容易控制但仔细想来, 却存在不少弊端。其一, 统一作业对于每个学生来说负担不均, 学习好的感觉太简单, 浪费时间;学习一般的造成课业负担。其二, 统一作业针对性不强, 学生在整个课堂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的情况千差万别, 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 有的需要巩固记忆, 有的需要进一步的理解, 有的需要拓宽视野, 统一作业很难针对不同的学习基础安排不同的练习。其三, 统一作业, 使学生的主体性难以发挥, 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 作业数量过多, 造成厌烦情绪

不少老师不顾学生实际情况, 大搞题海战术, 追求面面俱到, 多多益善。把学生看成是无限容量的存储器, 认为做得多才能记得牢, 甚至要求学生把做过的练习册, 考过的试卷一字不漏的抄几遍。这种超量繁多的课外作业,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 不仅对学习的巩固和提高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反而会增加学生的疲劳度, 导致学生厌恶乃至放弃课外作业。

二、解决课外作业问题的对策

面对这么多的问题, 只要是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就应该主动想办法去弥补, 改善作业情况:

1.作业的布置。1作业内容要精练。教师备课中一定要备作业。要亲自做课后习题, 要查看配套习题册中相应的习题, 精心筛选与课堂所讲内容相关的作业, 尽量兼顾作业的典型性、系统性和全面性。要考虑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注意体现启发性、巩固性, 切忌胡乱一点、滥竽充数的作业布置方式, 且忌布置好高骛远、刁钻怪偏的作业, 充分发挥数学作业应有的效能。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性练习, 精心选择辅导教材, 为学生布置高质量的, 具有典型性的作业题, 应达到练一题而通一类的效果。2作业形式要多样。根据初中数学学科的特点, 课外作业一般分巩固性作业、准备性作业、合作性作业、实践性作业、阅读性作业等。老师在布置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来确定。除了常见的计算题、证明题外, 在作业形式上教师要注意变化, 实现作业形式的多样化, 如添加阅读理解题、探索题、开放题等。“一题多变”让学生从多种作业的过程中, 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 感觉到快乐, 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兴趣, 进而培养数学兴趣。例如:在讲概率初步时, 教师可留一些操作类的作业:掷一枚硬币10次, 正面朝上, 反面朝上的次数各占多少?掷20次呢?30次呢?等等, 这样可让学生从实际操作中进一步领悟到概率的含义, 从而达到作业的目的。3作业布置层次化。课外作业要因人制宜, 体现差异性。如果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运用一定的策略, 并认真研究作业的形式, 不仅可以使学生高质量地完成家庭作业, 而且能使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乐趣。一是分层作业。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师必须采取课堂作业分层的策略,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那一组作业, 摘到属于他自己的果子。学生的课外作业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基本题、综合扩展题和提高题。数学教学的总体目标及每节课后的作业要求尺度, 对全体学生应该是一致的。实践证明, 对各类学生布置等量的作业内容不能适应不同学生的实际能力。因而, 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大纲和中考考试说明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层次不同, 把每天的作业都分成“最低要求”、“一般要求”、“较高要求”三部分分别布置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一般情况下, 把基础知识题作为“最低要求”, 需要一定技能才能解决的题作为“一般要求”, 而需要较高能力才能解答的题作为“较高要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当发现学生有对自己降低要求的趋势时, 可适当把一部分高一个层次的题变作低一个层次的题;相反, 当某个内容比较难学 (如二次函数) 或某个时段学生情绪比较低落时 (如考试成绩不理想) 可适当把一部分低一个层次的题变作高一个层次的题。这种按量力性原则因材施教, 使差生缓解原有的心理压力, 也使优等生提高探求能力, 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养成从容一致的作业心态。

2.作业的批改。课堂作业要坚持当堂布置当堂批改。课堂作业是学生及时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课堂作业要尽可能的面批面改, 因为这样做有利于信息的及时反馈;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作业的批改是教师了解学生数学学习情况、检查教学效果, 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准备把握教学指向的一个有力手段。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遵循以下几点:1严肃认真, 以身作责;2作业批改要及时, 不能拖拖拉拉;3及时收集记录作业信息。

在作业批改的实际操作中除了传统的全改全批外, 还可以尝试以下几种做法:1学生校对与教师抽查相结合;2学生互改与教师辅导相结合;3答案征集与教师讲评相结合;4全员登记与重点批改相结合。

3.作业的讲评。通过作业讲评, 能使学生对自已所做作业的情况有个了解, 找到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并加以改正。

1讲评作业要及时, 不能拖拉, 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知道自己的不足, 并以加以改正。让学生知道作业的重要性。2讲评作业要注重作业题的理解角度、解题思路、思维方式和表达技巧, 使学生加深对一些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学到答题的方法。3讲评作业要指出学生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并点出学生中完成作业的佼佼者。对前者教师应予指出, 对后者则给予表扬或一定方式的奖励。特别是对那些学困生, 要尽量予以表扬和鼓励, 这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关注, 从而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我们不仅要重视课堂上知识的传授, 更要重视习行之功。推进课外作业改革, 把学生从过多过滥的作业中解脱出来, 使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习惯方法在编织精巧的作业训练中得到培养。精心布置作业, 认真批改作业, 耐心讲评作业, 才能使师生双方及时接受正确的信息, 加快信息反馈的速度, 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奠宙, 马岷兴——《建设更好的数学教学模式》.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1 (3) .

初中数学作业批改现状及优化策略 篇8

一、初中数学作业批改的现状

(一 ) 作业的布置多以书面作业为主, 加重教师批改的负担。

传统数学作业设计较单一, 并且多以书面作业为主, 大部分教师的批改方式如出一辙, 不具有独特性。然而, 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同样对作业的布置应当灵活多变。教师应当充分思考如何布置创新型的作业, 让作业具有可读性、可看性和可操作性。要让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数学思维与逻辑性相结合, 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培养起来。然而现阶段, 由于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相对其他学科而言较繁重, 数学教师的时间往往被大量的备课占据, 在布置作业时往往只是参考书或是辅导材料上的相关例题, 缺乏创新性。繁重的书面作业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而且加重了教师批改作业的负担, 最终使数学作业难以发挥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作用。

(二 ) 作 业 批 改 趋 向于 形 式 化 , 难 以 达到 巩固 学生 所 学 知识的效果。

初中数学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一直是数学教师面临的棘手的难题。教师往往面临这样一种困惑:如果布置大量的作业, 则往往批改起来十分劳累, 也难以花精力针对作业中出现的错题进行讲解。但如果布置的作业量太少或是不布置作业, 就会导致部分学生不主动花时间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针对这种情况, 作业形式化的批改成了大势所趋。教师往往会布置一定的作业, 但是不注重作业的批改, 例如作业收上来之后只是批上“已阅”“A”等符号。这就使学生即使高效率地完成作业, 也不知道自身学习的情况。部分学生更是认为既然老师不批改, 自己就没必要认真完成作业, 甚至采取直接抄袭他人作业的做法。因此, 作业批改趋向形式化可以说是阻碍初中生数学成绩提高的重要因素。

二、初中数学作业批改的优化策略探讨

(一 ) 针 对 不 同 学生 布 置 梯 度 化的作 业 , 减轻 自 身 批 改 作业的负担。

初中课堂是基础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 教师应当为每个学生着想。有些教师热衷布置大量的书面作业, 使学生在题海中丧失对数学的兴趣。有些教师热衷布置高难度的题, 在布置作业时不考虑整个班级的接受和理解能力, 使得班级中部分学生花了时间但得不到成果, 从而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形成恶性循环。对此, 教师可以考虑布置有层次性的作业, 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采取不同的作业模式, 一方面可以在有效降低作业难度的同时让作业灵活多变, 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不让学生负担过重, 从而让整个班级的学生都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减轻自身批改作业的工作量, 减轻自身批改作业的负担, 从而针对不同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讲解, 让作业真正发挥其作用。

(二 ) 在 作 业 的 批 改 过 程 中 采 用 多 元 化的 评 价 方 法 。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 老师对自己作业的评价可谓是重中之重。心理学家认为, 在整个初中阶段, 学生对自己教师的尊敬和依恋之情是非常强烈的, 他们对教师给予自己的评价非常看重。所以, 教师做好作业评价这一环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影响学生对整个数学科目的兴趣。实际上, 作业的评价指标并不代表学生学业的最终成绩,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多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 教师的评价应当从维持学生的自尊心出发, 保护学生不受伤害。比如作业评价可以实现弹性指标, 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指标, 让每一个学生在作业中取得的进步都可以得到肯定, 从而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热情。除此之外, 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不仅可以采取等级的评定, 而且可以采取初中生喜爱的方式, 比如在作业的结尾画上一颗五角星或者一个笑脸, 写上几句评语, 这些做法往往对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 ) 针 对 作 业 中 所 暴 露 出 的问题进行 系统 化的讲解 。

实际上作业除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以外, 更重要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基于此, 教师要抓住作业的这一性质, 例如在作业的批改过程中, 教师要帮助学生对做错的题目进行总结, 并且在课堂上针对这一部分错题进行系统化的讲解, 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解题水平与逻辑思维能力。

三、结语

通过大量的教学事例, 不难看出初中阶段数学的作业批改渐渐成了数学教学中较薄弱的环节, 也成了数学教学的最大重点与难点。然而, 数学作业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 它与课堂教学一起构成完整的初中数学教育方式, 一份批改严谨的作业可以使学生更乐意面对在作业中所犯的错误, 并且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学好数学这门课程, 还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不知不觉地成长。希望每位初中数学教师都能多多思考, 更严谨地批改每一份初中数学作业, 让学生在数学的天空中翱翔。

参考文献

[1]黄耘.浅谈初中数学作业批改[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2009, 3:66-67.

[2]陈红梅.初中数学作业批改的几点尝试[J].科教文汇, 2008, 5 (7) :70-71.

优化初中数学作业 篇9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作业设计

现在绝大部分教师布置的数学作业都出自学校配套的练习资料, 这样的做法可以为教师省下不少精力和时间, 批改的时候也有现成的参考答案, 省去了教师自己思考、解题的过程。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其实初中数学的作业布置中还存在其他一些问题, 本文将具体剖析这些问题, 并尝试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数学作业设计中的不足

( 一) 缺乏创新

现在的学校都会为每门学科购置配套的练习册, 虽然方便了教师, 但也成了教师布置作业缺乏创新的主要因素。很多教师非常依赖这些参考资料, 几乎没有任何自身意志的体现。而作业是教学的一部分,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教学方法, 所以在作业中也应该有所体现。创新的缺失, 学生完全可以预料出教师将要布置的作业内容, 可能会有部分学生钻漏洞, 在听课的时候只听与作业相关的内容。我们知道, 考试的时候有很多的创新题, 学生很有可能因为这些小小的变化而不能正确地解题。

( 二) 没有针对性

没有针对性是指教师不会根据学生的反应, 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有选择地留题。有的教师对配套练习册相当依赖, 甚至在布置作业的时候都不会剔除一些意义不大的题。其实这些教辅资料中有很多题的质量其实不是很高, 学生做这些题等于是在浪费时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显现出来的薄弱环节, 需要通过作业加强训练, 但实际上教师却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 导致学生的作业提升效果微乎其微。学习是一个不断查漏补缺的过程, 作业应该起到强化训练的效果, 所以只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 才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二、相应的解决方法

( 一) 增加自己布置作业的频率

教师一定要养成经常自己布置作业的习惯, 减少对练习册的依赖。根据教材内容寻找或者编题是初中数学教师工作的基本要求, 因此要取得优于他人的教学业绩, 就需要做他人没做的事。每个教师对教学都应该有自己的见解, 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获得最大的收益。教师的作业创新, 能体现出教师对教学的思考, 这是目前初中数学教学领域非常稀缺的。

像《勾股定理》这类的章节, 我认为练习册中的题目过于简单, 而且有点老套。教师应该找一些历年中考的真题, 并进行一些简单的改编, 给学生作为课后的作业, 这样的训练才能让学生学会活用学到的知识。勾股定理在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可以用到, 这也是一种主要的考查方式, 必须在平时就让学生意识到这一点, 不要满足于千篇一律的解三角形中。自己布置作业有很高的自由度, 教师不必再拘泥于配套的资料, 能最大程度地按照自己的想法训练学生。练习册中的很多题已经存在很多年了, 没有什么新意, 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适当的改编, 这样旧题变新题, 不仅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还能根据学生的能力调节题目的难易程度; 有部分题目的难度过高, 学生完全可以选择性地放弃。教师在布置的时候, 要帮学生把好关, 将这部分题划去, 不要让学生在上面浪费过多的时间。

( 二) 针对性地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要满足学生的需求, 找出学生的弱点, 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这方面的能力。首先要学会有选择地布置作业, 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有效的训练。如在学习“二次函数”的过程中, 二次函数的性质以及常见的图象等都是基础的内容, 不要做过多的课后练习。像画二次函数图象的作业不宜过多, 因为这种作业的难度很低, 学生不需要那么多的练习。其次, 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可以考虑分层, 不同水平的学生做不同难度的作业。优生的基础扎实, 解题能力强, 就应该多做一些提高性的题, 精益求精; 学习不好的学生不能强求他们做过多的难题, 他们应该以巩固基础为主, 多做一些较为简单的题, 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教材。因材施教, 教学中的作业设计必须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针对性强的作业, 是教师对学生重视的表现, 教师只有足够关心自己的学生, 才能看到学生的困难和需求。很多教师习惯于统一布置作业, 没有什么针对性, 导致班级内的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 而且普遍薄弱的环节也一直得不到加强。

三、结语

初中数学的作业设计是一个复杂的工作, 需要教师反复斟酌, 有深刻的教学见解作为支撑。在教学中, 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加强作业的改革, 在平时设计作业时避免“题海战”, 防止“熟而生厌”, 提倡探索创新、自主选择, 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 技能在作业中掌握, 能力在作业中形成, 思维在作业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生智.如何让数学作业才能发挥最大效益之我见[N].民族日报, 2009.

优化初中数学作业 篇10

一、农村初中小班化数学作业布置的新优势

在农村初中小班化数学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比传统课堂更直接便捷,课堂中利用作业情况实施讨论交流的机会更多,这为新授课环境下合理设计学生作业提供了优势:首先,作业布置更具针对性。由于小班化便捷的施教环境,师生之间互动增强,教师能灵活把握小范围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实况,更清晰地认识掌握他们的身心特征和思想状况,随时根据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问题设置作业,做好因材施教。其次,作业布置更便于交流反馈和互动点拨。小班化数学课堂使得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机会增多了,为学生提供了主动求教的新氛围,他们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更乐于向教师表达;同时,教师积极捕捉学生作业操练等有关信息,将能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意愿,从而带领他们适时做好作业的互动微调、反馈小结,并在有效点拨中引导他们做好补缺补漏工作,促进数学学习能力和素质的提升。

二、农村初中小班化数学作业布置的原则

1. 注重有效性原则

有效性是小班化作业布置的首要原则。为获得有效的训练效果,首先要求教师必须科学合理布置数学作业。农村初中小班化数学新的教学环境势必要求教师更注重学生作业布置的有效性。只有教师充分明确了课后作业所应达到的训练目标要求,并借助布置适当的作业,引导学生通过适量操练获取良好的作业效果,才能更好地检测课堂教学情况、反馈学生学习状况,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素质。

2. 重视典型性原则

典型性是小班化作业布置的重要原则。在小班化数学课堂环境中,教师布置作业切记不可冗繁杂多,务必具有典型性,必须科学创设、精心选择作业内容,注重典型例题的灵活性、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等情况的指导;还要充分考虑到农村初中学生的学情,布置适量的典型作业以减轻学生负担,利用内容贴切、难度适中的训练提高他们完成作业的质量,提高其学习能力。

3. 关注差异性原则

差异性是小班化作业布置的基本要求。在小班化数学课堂中,学生人数相对较少,为教师全面认识学生、细致把握每个学生学习情况提供了可能。所以,教师布置学生作业,必须深入关注学生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分层、分步设计学生作业,在具有梯度性的作业布置中带领后进生与优秀生、中等生一起训练、进步、发展,让他们都能在适合自己学习程度的作业训练中验证课堂学习成果,从而实现小班整体的课堂教学效果更均衡。

三、农村初中小班化数学作业布置的设计

1. 自主作业设计

(1)自主选择作业数量。学生个体的学习能力是富有差异性的。在初中小班化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要完成的作业量,是比较可行的。例如,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解4-5道题就掌握了方法,而有的学生解10道以上才能掌握方法。其中效率更高的学生就可以将精力投入到其他内容的学习上,提高作业效率。

(2)自主选择作业难度。不同学生的思维模式、学习基础、接受能力不尽相同。在小班化数学中,数学教师应当因材施教,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内容,尤其要注意不能单纯而简单地规定哪部分学生做哪些题,这样只会伤害后进生的学习信心,反而会让他们失去学习积极性。反之,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难度,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解出了难题,能够增强学习他们的自信心。在此,教师应当理解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动态变化的,不应当人为地划分界限,应结合对象、教材、时间设计作业,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并从成功中获得快乐。所以,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多样化的作业让学生选择,也可以根据相同的作业内容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提高的机会。如,在平时练习中,所使用的《初中数学学习评价手册》上的“探索与思考”题,与前面的基础题目相比难度明显增加,笔者将其当作选做题布置给学生,只要有学生认真完成了,不论对错,都会给予积极表扬。

(3)自主选择作业完成方式。以往,教师对作业的要求停留在学生片面独立思考上,而合作意识的培养却没有被摆上台面。在小班化数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完成方式,鼓励他们独立完成,也可以考虑寻求父母、长辈和朋友的帮助。例如,笔者激励学生写一些数学小感想、数学周记,并在同学之间交流和共享,就是一个有益的做法。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其带着兴趣、激情投入到作业中,进而获得思维的拓展。还有,针对课本上的课题学习内容,笔者通常会让学生自主选择完成方式。如有的学生开展了“丢弃了多少塑料袋”小调查,积极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或让父母帮忙,或与同学朋友合作进行调查,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探究性作业设计

在初中数学小班化数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探索能力的提高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一种创造性思维,他们通过思考和探索,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教师在作业中融入探究理念,让学生找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进行表达、交流、调查、分析、合作等探究性活动,都有利于促进作业目标的顺利实现。所以,在探究性作业设计活动中,教师应注重作业内容的启发性,形式的丰富性,过程的灵活性,以及结果的实用性。特别应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和个性,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作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积极思维能力为目标,引导学生获得学习的兴趣和激情,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做学习的主人。例如,在学生学习完全平方与平方差的几何证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部分提示,然后指引他们自主设计探究情况,并想办法推导出公式。

3. 阅读作业设计

许多学生不知道阅读数学书籍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只要掌握了数学公式和定理,再配合习题进行训练就能够学好数学了,这是错误的认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理解不够深入,容易出现返生的现象,而课后适当的阅读作业恰好是解决这一状况的重要方法。

在小班化数学课堂中,教师针对阅读作业设计,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阅读技巧,不仅能为学生学习数学打好基础,而且能为下一步知识学习提供动力。例如,教师推荐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开展《数学与文史》、《趣味数学300题》、《有趣的数学》等课外书籍的阅读学习,并对学生设置了阅读作业要求,让他们从以下方面加强锻炼:(1)阅读文章的逻辑能力和中心思想的领会能力;(2)抓住重点的能力;(3)理解文章基本思想的能力;(4)查找线索的能力;(5)养成接受知识的独立见解和批判能力;(6)遇到阅读障碍时,有信心和毅力克服的能力。在此,教师结合学生具体学习情况,布置阅读作业,让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独立学习的能力,通过阅读深化对数学例题的理解,增强解题能力,巩固数学学习效果。

4. 应用作业设计

“做中学”的理论一直强调应用性作业练习,通过应用性作业训练能够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得到运用,并因此获得拓展,是巩固知识、发散思维、拓宽视野、开发潜力的重要途径。因为学习数学并不是为了学数学而学,而是为了用数学而学。从这一点出发,应首先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我们既要对教材中的应用因素展开进一步挖掘,又要从生活中寻找数学学习素材。例如,测量一栋建筑物的高度,这里运用到了比例线段知识;企业投资收益最大化,这里运用到了函数的最大值知识等;对学校12岁年龄段女生的平均身高进行统计,对年级数学考试的平均成绩进行统计等,这里就要用到统计学知识。由此,在合适的时机,教师让学生训练这一类作业,处理与自己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让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产生问题情境,不仅能促使他们产生求知欲,扩大知识范围,还能让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至于脱离生活、脱离社会,增强实践能力,改变对数学学习枯燥无味的看法。

5. 自编改编习题式作业设计

对于不同数学知识点来说,课本和参考资料上的习题可以说是海量的,学生的习题量是完全充足的。而在初中数学小班化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发挥创造性、改编习题,促进学生对解题思路的深入理解,培养他们思维的发散性,也能提高其学习兴趣。如例题:“对于y=(m+1)x2-(3m-2)x+(1-m)=0而言,当m取什么实数时,y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m取什么实数时,y有两个相异的实数根?当m取什么实数时,y有两个同号实数根?”教师根据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关系,本题可以引导学生做以下改变:“当m取什么实数时,二次函数y=(m+1)x2+(3m-2)x+(1-m)的图像和x轴(1)只有一个公共点;(2)有两个交点;(3)有两个交点,且位于原点同侧。”在此,在改变习题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结合自己所学知识,编制和改变难度各异的试题,并且自己推导出结论,鼓励同学之间广泛交流,用自己的长处弥补他人的短处。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之下,学生积极学习自编、改编部分习题,勇于认识数学、亲近数学,激发追求真、善、美的愿望,以及乐于探索数学秘密的动力。

摘要:本文对小班化数学作业布置原则进行阐释,并针对农村初中小班化数学教学环境下作业布置的有效设计问题,从优化设计自主作业、探究性作业、阅读作业、应用作业及自编改编习题式作业等五个方面入手做探讨。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小班化教学,作业设计

参考文献

[1]杨彩凤.关于数学回家作业量的控制的实验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1(1).

[2]唐绍友.数学作业中渗透素质教育[J].中学数学,2009(3).

优化初中数学作业 篇11

【关键词】初中 数学 解题课 作业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255-02

一、基于解题教学任务设计例题教学流程分析

解题课的教学任务过程一般分为巩固知识、领悟思想和优化认知这三个阶段,解题课例题教学设计主要是依据这个任务过程来进行的。在解题课的各个任务阶段中设计相应的例题以及例题教学策略如分析实例、归纳内涵和梳理关系等,来突出教学的有序性和层次性,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和机械性。

(一)变式延伸,巩固知识。数学知识技能的学习是解题课教学中最重要与最基础的首要环节,为了能够牢固地掌握这一环节知识,例题教学中主要采取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从基本到变式的层层递进的变式拓展的教学策略。比如条件变式、结论变式、条件与结论互变、条件与结论互换等等。

(二)点拨渗透,领悟思想。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只有领悟了数学思想方法,才能说真正掌握了数学内容。那么在例题教学中如何落实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呢?其中有效的策略是逐步渗透。比如在学习数形结合的思想时,可以在数形结合思想的酝酿阶段、明朗阶段、形成阶段和深化阶段分别有目的的设置例题,通过由数到形、由形到数的层层渗透的方法领会和掌握该方法。

例:己知a, b, c R,且a+2b+3c=6,求证:a2+2b2+3c2 ≥6

常规是利用比较法证明:由a+2b+3c=6 → a=6-2b-3c得

a2+2b2+3c2-6=(6-2b-3c) 2+2b2+3c2-6=6[b2+2(c-2)b+2c2-6c+5]=6[b+(c-2) 2+(c-1) 2]=0得证。

但学生普遍反映通过配方法得多项式的值恒非负,难于想到,于是就有学生提出,将上式设为关于b的函数助)=b2+2(c-2)+2 c 2-6c+5,问题转化为证明函数值恒非负,则只须△<0即可,将问题简化。

进一步,又有学生通过观察条件与结论,发现a=b=c=1时取“=”号。由此构造了更简单的证法,∵ (a 2 +1)+(2b2+2)+(3c2+3) ≥2(a+2b+3c) =12,∴a2+2b 2+3c≥6在此过程中解法一次次得到简化,达到了训练思维的目的。其中推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也是一种求易的心理,其中有直觉思维(如第三种解法)起了关键作用的,只不过与前面的区别是他时刻有严密的逻辑演绎作后盾,确保了成功。

(三)分层归类,优化认知。每个学生学习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教师要设法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这就需要针对学生所学知识的结构特点,对不同学习内容进行适当整合,打通不同模块之间的联系。比如在学习了有理数、自然数、正数、负数、分数、整数后,可以利用分层归类的方法把它们整合为一种关系结构图。

二、基于解题教学任務确定作业内容设计

要按照解题课的教学任务过程来进行设计,以突出设计的针对性和核心性,避免设计的机械性与重复性。

(一)在巩固知识阶段,实行阶梯式作业设计。作业设计按照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逻辑顺序来进行。具体表现在设计形式上是首先为基础题,然后为巩固题,最后为提高题。这样设计的好处是有利于学生找到问题的规律,提高解题的效率。

(二)在领悟思想阶段,实行核心式作业设计。作业设计时首先选定某个数学核心思想,围绕这个数学思想方法来具体设计实例。比如让学生领略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时,设计的具体实例可以出数到形,也可以为出形到数,从而促进学生对该思想方法的领悟和掌握。

(三)在优化认知阶段,实行生长式作业设计。作业设计按照问题本身的逻辑关系进行有序生长排列,从而很好地体现了知识之间的有序性、结构性和系统性。有利于学生在作业过程中发现知识脉络的干线和分支,从而有利于优化自身的认知结构。

三、基于作业内容设计选择作业讲评策略

对解题课作业进行讲评时,主要依据作业的内容设计而采取相应的讲评策略,以突出评价的灵活性和高效性,避免评价的单调件与低效率。

(一)对于阶梯式作业设计,采取变式拓腿法讲评。比如条件变式、结论变式、条件和结论皆变等。变式的方向可以为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平巾到主间、从有限到无限、从猜想到验证答,从而提升学生知识学据得深度。在开始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时,要求学生相互交流自己制作的无底长方体盒子的模型,增强学生间的共融性和合作意识。接下来提问:

变式1:如何制成这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在硬纸板的四个角截去四个相同的小正方形)

变式2:若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得到的长方体盒子的长、宽、高各是多少?该长方体的底面积是多少?[长为80-2a,宽为60-2a,底面积为(80-2a)(60-2a)]

变式3:若做成的无盖纸盒的底面积为1500cm2,则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应是多少?

讲评中,通过变式提问,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学生通过思考利用列方程的思想得以解决。设小正方形的边长x cm,那么盒子底面积的长及宽分别为(80-2x)cm及(60-2x)cm,根据题意,得(50-2x)(60-2x)=1500,整理得:x2-70x+825=0。接下来和学生一起来复习方程的“元”和“次”的概念,对比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感悟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二)对于核心式作业设计,采取归类砰祈沈讲评。对学今的典型错误进行列举,对数学典型方法进行指导,特别是对具有相问数学思想方法的题目或相同错误解法的题目进行归类,以提高讲评的效本,实现“讲一题、通一类”的教学目的。

(三)对于生长式作业设计,采取分类讨论法讲评。生长式作业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分层分类排列的,弄清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特别重要,这有助于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采取分类讨论的方法有助于弄清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比如要理清有理数的知识时,首先对有理数进行分类,分为整数和分数:而整数分为自然数和负整数,分数分为正分数利负分数。这样,学生对有理数的认知就比较完整了。

参考文献:

[1]许敏,如何提高初中数学习题课教学的有效性,教育实践与研究 2011/11

[2]陆琴,深化 反馈 巩固 迁移——初中数学习题课的教学思考与探索,江苏教育研究 2013/29

[3]陈勇,试析初中数学解题教学的有效方法,学周刊 2011/31

优化初中数学作业 篇12

一、当前数学作业的现状

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与制约, 一些教师在数学作业的布置上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在加大学生负担的同时, 还影响了教学效率, 学生在作业上的付出远远大于所得, 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此而挫伤, 渐渐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 作业布置一概而论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由于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作用, 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学生对新事物的认识能力、分析能力和接受能力都不一样, 所以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就不同, 有明显的差异。有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缺少通盘考虑, 更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使作业体现出层次性和梯度性, 班级中每个同学的作业都一样, 从而导致有些同学“吃不饱”, 有些同学“吃不了”的现象。抑制了优等生的思维发展, 挫伤了后进生的自信心。

(二) 作业布置千篇一律

在作业的布置上缺少新颖性和亮点, 有些教师布置的作业形式单一, 似曾相识, 即使有些变化, 但也是“万变不离其宗”, 很少推陈出新, 很少能跳出旧框框, 让学生有耳目一新之感。现在学生感到每天都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学习枯燥乏味, 作业僵化呆板, 毫无乐趣。有些学生都能每天猜出教师要布置的作业, 对这些作业感觉都麻木了。

(三) 铺天盖地的题海战术

有些教师美其名曰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以牺牲学生的课余时间、休息时间为代价, 进行所谓的强化训练, 实施大规模的题海战术。有些数学题目花时很多, 学生叫苦不堪, 却不能不做。有时学生做题做到很晚,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睡眠, 影响第二天的上课效率。这种做法无异于揠苗助长, 对学生完全没有好处, 学生只是为完成作业而做作业。

二、数学作业的改革方向

上述问题的存在应该引起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的高度关注和深刻思考, 优化作业布置, 减轻学生负担, 提高教学质量势在必行。

(一) 提高作业的质量

作为数学教师, 必须要善动脑, 勤动手, 围绕教学内容精心选择和编制题目, 题目应该充分体现典型性、系统性、启发性、全面性。在布置作业中教师要估算好学生完成的时间, 科学地控制学生的作业量。

(二) 改变作业的形式

初中生正处于身体思维的发展期, 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 喜欢新鲜的事物, 讨厌一成不变的生活学习方式。所以在作业的布置上教师也要不断推陈出新, 尽可能地让作业每次都以新的“面孔”出现, 力求做到新颖、活泼、多变, 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例如, 在学完“平行四边形”这一节之后, 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活动的平行四边形, 通过它的运动变化, 体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义, 并在课上交流自己的心得。

(三) 区分作业的层次

美国著名教育家加德纳说过, 智能有八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其强弱及熟练程度因人而异。作为教师, 我们在布置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力和多元智能情况, 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 使每个学生在完成作业中都有所得。例如, 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 把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 每一个小组的作业要求不一样。又如, 可以在教室里设计一个作业超市,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去领取最适合自己的作业。当然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可以自觉地对有难度或一定难度的题目进行探究, 在探究中不断提高解题能力。

三、作业改革的注意点

(一) 注意数学的应用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 给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 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布置作业时, 教师不能让学生一味地做题, 而是要更多地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 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体现数学应用的价值, 体验应用数学的乐趣。

(二) 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教给学生知识, 而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放在第一位, 考虑学生的性格、兴趣、特长等多种因素, 变“指定作业”为“选择作业”, 逐步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

(三) 突出学习的趣味性

兴趣是促进数学学习的动力, 没有兴趣的学习其效率和效果显而易见是低下的。对于数学学习, 如果学生兴趣缺失, 那么成绩就会一落千丈, 这样必定会导致班级两极分化相当严重。所以, 在布置作业时教师要尽量在题型和形式上有所创新, 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生活经验, 唤起学生的新奇感, 达到寓学于趣的效果。

上一篇:后勤管理企业下一篇:分年级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