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语文作业设计

2024-07-11

优化语文作业设计(精选12篇)

优化语文作业设计 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趣味性,形式

作业是反馈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既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增强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意识。新课程中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之间的融合, 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增强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同时,作业是教学的延伸环节,是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语文素养的平台,是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课堂教学实践的延续, 是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技巧的有效途径。

一、语文作业的设计要符合趣味性

作业是语 文学习不 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小学语文活动的重要环节, 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构成 了完整的 小学语文教学体系。教师应通过作业拓宽学生的学习途径,使学生在广阔的时空中学语文,在玩中学,在实践中学 ,在生活中学,不断丰富知识 ,提高能力。所以,低年级语文作业的设计应符合可写、可读、可看、可操作和可玩耍的要求,增加每一项活动的目的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动手、动脑和动口 ,符合学生好奇、好动、形象思 维占优势的特点,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对作业充满兴趣。小学语文作业的内容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语文教师在给学生设计和布置作业时, 应该在作业内容和形式方面多做尝试, 多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应用语文知识,提高综合能力。

二、语文作业的几种设计形式

1. 读写结合。语文教师应拓展学生的阅读渠道及阅读量,让学生边读边思考,或凭借教材激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在读中学写,读写结合。学完课文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续写。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可以锻炼学生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2. 剪贴结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语言 ,积累语言,增强语文知识。笔者鼓励学生自己制作拼音卡片和生字卡片,从报纸、杂志、商品包装等物件上,剪下自己认识的字,办“剪贴识字小报”,从商店和门牌号上识字,在看电视、动画片和电脑的过程中识字。剪贴结合的作业形式,能够让学生领略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在社会这个大天地中学会识字。

3. 玩写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游戏 ,在游戏后将自己的活动经历写下来。如,举行跳绳、跳皮筋、拔河、滚铁环、游书店等学生喜欢的活动,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在玩中写,写中玩,玩写结合。

4. 画一画。教师可鼓励 学生依据对课文的理解及想象绘画, 使枯燥的读书和讲解变成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完课文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的内容画下来, 以形象的直观性促进理解的准确性。

5. 演一演 。 喜欢表现是学生的特点 。 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表演 , 将教材内 容改编成 戏剧,让学生更直接地将自己的情感与教材联系起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及创造能力。

6. 做一做。在实践中让学生体 验 , 鼓励学生 担当小老师 、小记者 和小播音 员等角色,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参加种花、手工制作、养小动物、干家务和买学习用具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地了解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教师鼓励学生给母亲 洗脚、洗袜 子 ,用自己的实 际行动减 轻家长的 负担,感受父母的艰辛。

7. 说 一说 。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见闻和经历, 用稚嫩的语言表达出来,增加学生主动发言的胆量,使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也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所增强。教育心理学表明,单调乏味的学习活动容易产生疲劳,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因此,作业的设计也应讲究趣味性,以生动、形象的形式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同时,让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融于趣味性的练习之中。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 :课程目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使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得到发展。因而,教师的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多元、综合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自主开放的学习过程。

优化语文作业设计 篇2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反馈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巩固、补充、延续和发展。设计合理、有趣的作业既可以为学生减负,更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能力。要使语文课外练习作业升值,精心设计是关键。教师设计作业,既要顾及作业的一般作用与功能,更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改革作业的形式与内容,让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使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都得到提高。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提倡以下做法:

1.增强作业设计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好奇心是学生的天性,学生好奇心的培养可以生成对知识的学习兴趣。因此作业设计首先要具有趣味性,使学生一看到作业就有实现它的“冲动”。比如,在教授《蜜蜂引路》这一课时,课文提到有关蜜蜂带领列宁找到养蜂人的路线方法时,我们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段有关以上内容 flash 动画,这样可以把专业的抽象概念直观化,使学生在课下或以后遇到此类的试题时也会迎刃而解,比单纯的教师讲解效果要好得多。另外,还要注重作业形式化的多变,把作业从单一的“写”的形式解放出来,力求听、说、读、写全面开花。有条件的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制作、游戏等形式结合在一起。为了能很好的落实这一点,作业设计分为自主性作业与观赏型作业。总之一句话就是我们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一定要用心。

1.1 自主性作业。现代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最高准则,新课程标准呼唤学习者主体性的张扬,积极性、创造性能量的释放。“自主”应当成为小学生语文作业的重要原则。

1.1.1 自主选择。学生是有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受不了”的现象。为了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树立“弹性”意识,为各类学生设计难易适度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及兴趣、自由选择作业。如学完《葡萄沟》一课,我设计了以下作业:(1)抄写词语,读读每个词语所在句子;(2)摘抄课文中的妙句佳段;(3)学完这课你得到的启示是什么?这一类型的作业设计,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有了广阔的选择空间,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主动发展。

1.1.2 自主设计。教师从绞尽脑汁设计题目中摆脱出来,让学生设计题目,不仅贴近儿童生活,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如,在教学《泉水》一课时,学生设计了如下作业:(1)把自己喜欢的一段话背下来;(2)谈谈你对“泉水特点”的理解;(3)积累有关优美语句。这样给学生搭建了一个舞台,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展示,一方面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2 “观赏型”作业。“观赏型”作业是指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观赏内容或观赏资料及线索、背景介绍,进行鉴赏活动。一方面巩固、运用、深化所学知识,促进向能力转化,另一方面可增强文化积淀。

1.2.1 知识卡片。学完一篇课文,可以让学生用彩色卡纸剪出不同形状或画出不同图案,并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类,再用不同颜色涂画或书写,选出有特点的作品张贴在教室“小小展示台”里。可让学生自评、互相评,任课老师参评,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1.2.2 佳作张贴。将学生的优秀练笔作文用稿纸誊抄后张贴在教室墙上,让全班学生和老师共同欣赏,既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写作的自信,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1.2.3 欣赏图片。《北京亮起来了》《日月潭》等是介绍我国名胜古迹的,学完课文后,布置学生收集与课文有联系的图片、视频、录像等进行欣赏,并将有关图片张贴在教室的四周墙壁上,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壮丽山河,抒发浓烈的爱国之情。

2.激发学生的兴趣,布置实践型的作业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教师布置作业总是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将来学生的能力也越高。但是,小学语文要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因此,这种单一的书写作业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单调的书写工作也常常使一些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不做或不完成作业的原因之一。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经常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外作业,争取使作业富有创造性,听、说、读、写、玩等方式都可以成为语文作业,让学生总保持一种新鲜感。使学生不觉得是为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被动做作业。我提倡下列语文实践性作业,学生兴趣盎然,乐做喜学。

2.1 课后续写。在学完课文以后,为了加强思想教育,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顺着作者的思路把课文再写下去。学生通过丰富的联想和内心体验,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以及表达能力。

2.2 观察体验。学课文之前或学完课文之后,为了让学生明确某些自然现象的存在,布置学生亲自观察,切身体验,然后写成观察日记。如学完《找春天》一 课后,为了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如:春风的柔美、春雨的细密、小燕子们的可爱......我给学生布置观察我们身边的春天,学生兴趣特别浓,通过观察学生不仅享受到了大自然的美,而且在观察日记中有些同学把春天景色描写的特别美,还写到了春天的其他一些可爱的动植物,从中抒发了自己对大自然的那种无限热爱的感情。

2.3 画图想象。为了更好地学习课文,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通过画图想象学生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学习。例如,在教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我布置了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画一幅彩色画的家庭作业。当时学生们的热情特别高涨,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第二天,大大小小的画交上来了,看着这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画,与其说是在批改作业,不如说是在欣赏作品。学生从中也切实感受到了“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美好、欢乐意境。

2.4 排演课本剧。对于一些思想教育性很强,故事生动的文章,可以布置学生自愿组成小剧组编成课本剧。学生编课本剧的过程实际就是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的很好的机会。如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自制一些简单道具,为了表现人物品质学生就得认真揣摩人物的语言、心理、动作、神态等,为了排好课本剧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等等。这项作业很花工夫,但学生对排演课本剧作业非常喜欢,例如学了课文《画风》后,学生就试着把这个剧本演一演,将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篇3

关键词:作业设计;自主型;分层型;实践型;趣味型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237-02

作业的目的不外乎有两个:一是通过练,掌握并加深理解学过的课堂知识。二是运用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所以,作业的设计应当形式多样,并留有思考的余地,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自己选择、计划、探究、体验。因此,教师设计作业,既要顾及作业的一般作用与功能,更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改革作业的形式与内容,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都得到提高。

一、传统作业的弊端

1、作业负担过重,学习效果不显著

各地的教育局先后出台过给学生减负的规定。但是,各地的规定是规定,各地的老师依然我行我素,作业的繁重,已严重地影响了孩子的休息与健康。但是收效甚微。

2、作业无差异化,全部一视同仁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课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但是,现在老师布置的作业,全部千篇一律,不管学生的程度如何,接受力如何,作业的数量和难度,所有学生都一样。这样,成绩好的学生认为太容易,造成“吃不饱”的现象,而那些成绩差的学生,认为自己跟不上,完成不了,而出现“吃不了”的现象。

3、书面形式的作业过多,活动形式的作业过少

在传统观念上,家长和老师认为只有在作业本上写的才是作业,而且认为书面作业好衡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正确对错可以一目了然。我认为,只要是对知识进行了巩固,技能得到了提高,实施过程中方法得当及适宜,学生受到了情感熏陶并得到了一定的德育教育,那就是一项值得提倡的好作业。改革作业设计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设计作业呢?现就结合我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我的认识与体会。

二、理想的作业设计

1、自主型作业

作业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的学习环节,也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而进一步升华到世界观方法论的一个重要手段。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得,需要教师给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然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把布置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过去的作业多为教师于课后布置,作业的数量、作业的难度以及作业完成的形式,教师有着决定权,并以一定的学习纪律作为强制力保障实施。学生对于作业,总是处于被动接受任务的境地。学生必须严格地按照教师所作的规定完成作业,没有选择权。在新课标下,如何改变过去作业不足之处,调动学生的作业积极性呢?其中有效的途径就是让学生自主的选择作业,自己挖掘自己的学习动力。

学生对自主选择的作业,有学习的兴趣对自己提出了高要求,他们不单单只满足书本的知识,还在寻找更为广阔的课外发展空间,这对他们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选择作业,这使学生有了热情参与的期望。

2、分层型作业

学生的认知水平是有差异的,因此,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我们可以把作业分成“A、B、C套餐”:

A套餐:基础题,重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练习。(一般适合与“学困生”)

B套餐:拓展题,重在对知识的理解和简单的应用。(一般适合于“中等生”)

C套餐:选做题,重在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一般适合与“优秀生”)

如教学一年级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教师可以设计如下“A、B、C套餐”:

A套餐:朗读儿歌,背诵儿歌。

B套餐:有感情朗读儿歌,背诵儿歌,会交流读后的感受。

C套餐:有感情朗读儿歌,背诵儿歌,试着续写儿歌。

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宜的作业套餐,无疑能激发其完成作业的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相机鼓励学生向高一级的作业套餐挑战,从而培养学生不断进取的奋力精神。也避免了“一刀切”的做法。

3、实践型作业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所以,老师在布置语文作业时,要充分地注意到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性,开发学生的实践行为,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

(1)做一做。如学习了《爷爷和小树》,可以让学生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冬天快要来临的时候,给小树捆上稻草,爱护环境。(2)画一画。如学习了《乌鸦喝水》这一课,可以让学生自己画一画乌鸦喝到水的方法。(3)唱一唱。如学习了《快乐的节日》一课,可以让学生搜集“快乐的节日”这首歌曲,并且学着唱一唱。(4)演一演。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一课,让学生分角色演演小蝌蚪、鲤鱼妈妈、乌龟之间的对话。

4、趣味型作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不用老师多讲,学生也会自觉认真地完成作业。要让学生有兴趣,教师设计的作业就应该灵活新颖,富有情趣,吸引学生。语文作业设计兴趣化,既要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又要符合语文的学科特点。

如,很多学生喜欢绘画,学习了古诗《江雪》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诗文画一幅“雪天垂钓图”,体会孤身垂钓的冷清景象;很多学生喜欢写模仿文、想象文,学完了《画杨桃》后,可引导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观察某一个人或某一件物品,然后把观察到的不同点写下来;学习了《滥竽充数》后,可让学生续写南郭先生逃走后会怎么想怎么做。再比如,学了修改病句,可设计趣味游戏题:学生扮演医生,给“病人”写诊断书,开处方,动手术;学了直述句改转述句,可设计打电话游戏题,让学生扮演打电话人、听电话人、转述电话人,练习转述别人的谈话。

谈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 篇4

然而, 传统教学中的中学语文作业弊端甚多。教师方面:语文作业的设计往往局限于再现式的范畴内, 作业内容大多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重复与模仿, 孤立繁琐的字、词、句的训练盛行, 既没有多少思维训练价值, 也谈不上创新素质、人文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应试训练色彩浓厚。学生方面:出现对作业无所谓、抄作业和不做作业等诸多问题。由此, 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三维目标”和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作业中荡然无存。因此, 语文教师应该优化语文作业设计。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求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 尊重多样文化, 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发展思维能力,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要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注意情感体验, 有较丰富的积累, 形成良好的语感;初步具备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作业量要适当, 内容要精选, 难度要适度, 凡能在课内完成的作业, 就不应布置到课外去, 布置作业要规定完成时间, 明确作业要求;要重视操作性和实践性作业设计。因此, 要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 从书本走向生活, 从统一走向多元, 设计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分档作业, 让学生自由选择, 促进每个学生发展。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 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这种理论的广阔性和开放性对于我们正确、全面地认识学生具有借鉴价值。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 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因此, 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经验, 尊重学生的个性, 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 学生的身心发展存在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 发展也各有不同。教育应该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不同的起点上得到最优的发展。因此, 作业设计和评价必须多层次, 具有科学指导性。 (1) 作业设计的尺度应该是多元的。 (2) 作业的目的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契机。 (3) 作业设计要引导学生扩展学习的内容和领域。 (4) 通过作业发现学生的智力潜能。 (5) 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人生履历。通过设计作业, 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通过作业设计, 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情感与态度。

通过对优化作业设计的研究,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经验, 使教师对新课改视野下语文作业的设计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同时贴近学生实际, 学生易于理解、接受, 使学生的学习有更大的自由度, 好的作业设计对课堂教学的收获是有益的补充, 可以更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有利于更好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观察力, 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生活,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主动积极学习语文知识的好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力、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

作业的优化设计应着重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新课程理念下语文作业的形成性和发展性研究, 优化语文作业设计的功能。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全面或有侧重地体现在作业系统之中。优化语文作业的巩固和检查功能, 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 目的是强化记忆和获得反馈信息, 重在对课本知识、技能的巩固;优化语文作业的深化和提高功能, 侧重于过程与方法方面, 目的在于促进知识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 重在新情景和思维过程;优化语文作业的体验和发展功能, 侧重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整合方面, 目的在于促进更全面的发展, 重在体验和实践。

2.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语文作业的新颖性和多样性研究, 优化语文作业设计的形式。改变单一的作业形式, 设计出源自师生双方的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形式多样的语文作业。

3.新课程理念下语文作业的量力性和差异性研究, 优化语文作业设计的容量。语文新课程理念下, 更多关注的是作业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业负担问题, 作业在容量上要考虑量力性, 作业量遵循的不是“多多益善”原则, 而是“少而有效”原则, 既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又尽可能发挥学生潜能。作业设计要有差异性, 做到作业量分层、作业难度分层、完成作业时间分层等,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作业不再有困难, 这无疑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乐趣, 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 既感到轻松愉快, 又扎实掌握了知识技能。

4.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语文作业的渗透性和交叉性研究, 优化语文作业设计的整合。在作业设计中, 把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整合起来, 在语文作业中有机渗透其他学科的内容, 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当然, 我们也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参与到优化作业设计的实践活动中去, 增强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大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 它能使一些非智力因素优化, 能促进思维的活跃, 保持学习的持久。作业的设计如果注意趣味性, 就能很容易吊起学生的“胃口”。如很多同学喜欢绘画, 在学完高尔基的《海燕》一课后, 我要求学生根据课文, 画一幅表现暴风雨到来之前, 海上风云变幻的壮阔图景, 并在自己的想象中出现高傲飞翔的海燕形象。学完了《三峡》, 可以让学生画一幅“长江三峡图”, 努力把三峡各个季节的特点画出来。学完《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某一个人或一件事, 然后把观察的不同点写下来。学了泰格特的《窗》, 可以让学生试着写如果靠窗的病人和不靠窗的病人一开始就调换了床位, 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学了《皇帝的新装》之后, 可让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 分角色体会骗子手段的高明, 皇帝贪婪虚荣、甘心受骗, 官员阿谀奉承、乐于互骗……哪个孩子不愿意享受成功的快乐呢?老师这时可以布置学生编写小报或编辑一本属于自己的作文选, 当学生面对自己的作品时, 他们才能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和获得成功的幸福, 他们的语文学习才可谓轻松而又高效。

努力使作业形式体现多样性、合作性, 对作业形式的多样性进行罗列概括, 并根据各种形式对学生作业进行对应性指导。 (1) 分析理解教材的编排特点, 根据课文内容设计超市型”作业。确定作业的基础题和选做题, 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2) 根据主动性原则, 重视学生的经历、体验与感悟。引导学生自己“创造”出作业, 教师在初期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指导。 (3) 与学生一起梳理单元重难点, 让学生合作编一份单元作业。 (4) 举办学生的个性化作业展。

高中语文作业设计优化措施论文 篇5

1高中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作业形式单一

高中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过于注重巩固学过的知识,重复练习课文后面的作业题,没有充分考虑到知识的延展性,导致高中语文作业形式较单一。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缺乏了解,使高中语文作业设计不够具体,难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2作业设计重复

高中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过量给学生布置重复的作业,让学生大量完成教学辅助资料上的题目。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还限制了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目前,教师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忽视了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及价值观的养成,造成学生语文综合能力难以提高,从而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1.3作业设计不具体

试探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 篇6

一、差异性语文作业的设计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语文作业,作业布置上既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又关注优秀生,根据不同语文能力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在难度和数量上增加作业的层次性,供学生选择,让每位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展示。例如:在教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的四篇关于描写平凡人物的平凡事的文章之后,我设计了四种不同层次的作业:⑴读一读本单元作家的其它名作,做好读书笔记。⑵搜集积累以“爱”为主题的故事、名言警句、歌词、诗句等,与同学交流。⑶多去关心、帮助别人,并记下自己的感受、体会。⑷在生活中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用心捕捉让你感动的生活细节,把它记下来,与同学分享。这种分层次作业,无疑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乐趣,既保证了不同类型作业的质量,也保护了不同类型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趣味性语文作业的设计

传统的语文作业形式单一,呆板,内容枯燥,形成了一个一成不变的脱离实际的无趣模式。因此,在设计作业上我努力做到富有新意,形式新颖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的欲望,让学生在一种愉快的气氛中体验到语文作业的无限乐趣。例如在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词时,我布置学生尝试用图画来诠释自己对词的意境和内容的理解。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不仅使语文与美术学科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更是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启迪了他们的智慧,使学生在作业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三、实践性语文作业的设计

语文是最容易和社会生活取得联系的学科,实践性作业能成为连接课堂和社会生活的桥梁。因此,我结合第二课堂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努力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例如:在学习《中国石拱桥》之后,我设计了两道作业:⑴学生通过查阅图书馆或网络,搜集介绍我国传统建筑有关知识的书籍或文章,进行阅读,然后收集、整理,与同学交流。⑵要求学生考察自己周边的名胜古迹或建筑,观察其主要特色,写一篇文章向远方的朋友推荐、介绍。这种实践性语文作业,给学生开设了一个开放的语文学习世界,培养了学生扎实的语文能力。

四、开放性语文作业的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课程目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使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得到发展。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的需要,设计一些开放性作业。例如学了《我的叔叔于勒》,我设计这样一道作业题:让学生设想一下,如果在游轮上他们遇见的是一个发了大财的富翁于勒,菲利普夫妇在于勒和众人面前会怎样表现?学生创设情景,并创造性地进行表演。学了《变色龙》一课后,我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续写小说的结尾,奥楚蔑洛夫斯基最后裹紧大衣离开广场到别的地方又去干什么去了?这种作业设计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而且训练了学生合理的想象,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综合性语文作业的设计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学习的天地广阔,它延伸到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例如学习了病句的辨析和修改,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利用周末时间走上大街,观察并搜集商店名称和广告牌上的错别字,进行纠错。引导学生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问题。又如,结合我县“三城同创”(创“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文明城市”)活动的开展,我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两道作业:一是给“三城同创”活动写一幅宣传标语,并评出质量较高的进行张贴宣传。二是给“三城同创”综合小组提出合理的建议,至少写出三条。学生在综合性作业的过程中,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这种主动学习的过程,使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六、探究性语文作业的设计

探究性作业是引导学生对未知世界进行探讨和研究的实践过程,教师要利用教材或学生对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作为内容探究,以此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例如学了《大自然的语言》一课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作业:要求学生留心观察自己周围有哪些有趣的科学现象?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试做一些科学研究,把自己的发现及探究成果记录下来,整理成一篇小科普说明文,与大家交流。

小学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

作业作为常规教学的重要环节, 既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也是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教师在作业设计上要转变观念, 以学生为本, 面向全体, 精心设计, 并注重将学习与生活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 让学生学以致用。

一、作业设计注意层次化

每位教师都知道, 班上无论多少学生, 都会分为后进生、中等生和优秀生。三种学习层次, 是按照学生基础及学习成绩来划分的。但是即使同一个层次的学生, 也会存在差异, 因此, 教师在作业设计上应考虑这种差异性, 在设计作业时就应该层次化。而且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而承认并尊重学生学习上的差异性, 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教师如果在作业布置时, 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让所有学生都做一样的作业, 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 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因此, 教师对不同水平学生的作业要求应有所侧重。如中年级写观察日记, 对好、中、差三类学生要求应各不相同:对差生要求仔细观察, 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 写一段话即可;对中等学生, 要求细致观察, 描写具体, 表达内容富有条理性;对优秀学生要求观察细致, 描写具体, 语句通顺, 中心明确, 能够表明自己的情感。

作业设计的层次性还体现在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上。教师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接受能力和学习兴趣, 自己设计作业。学生在自己设计作业中感受到了乐趣, 获得了自我成就感, 大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例如, 在每一单元学完之后, 我都会让学生自己出一套试卷, 同桌之间交换着做, 然后互批互改。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不仅掌握了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 而且还能学到自己遗漏的知识, 并且在互批互改过程中, 新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二、作业设计注意趣味性

兴趣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求知的欲望, 保持学习的持久性。因此, 作业的设计要有趣味性, 要灵活新颖, 富有情趣, 要能吊起学生的胃口, 吸引学生。有了兴趣, 不用教师多讲, 学生也会自觉认真地完成作业。语文作业设计兴趣化, 既要符合学生心理特点, 又要符合语文的学科特点。

如在执教《秋天》一课后, 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1.如果你喜欢读书, 就阅读描写秋天或有关四季的文章。2.如果你喜欢旅游, 就写一篇有关观景的文章。3.如果你喜欢画画, 就描画一幅金秋收获图。4.如果你喜欢古诗, 就仿写一首秋季的诗。多种多样的作业形式不仅满足了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 而且开发了他们的智力, 训练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每个学生都从作业中体验到了快乐。又如, 学完《母亲的恩情》, 教师可布置学生动手做一份礼物 (一幅画、一件纸工等) , 送给父亲或母亲, 并说一句祝福的话;学完《有趣的发现》, 以“我发现了××”为题, 让学生走进生活, 成为生活的主人, 学会从多角度去观察身边的事物, 体验生活, 寻找到生活的乐趣, 这样学生就能突破一层不变的形式, 写出各色各样、有血有肉的文章来。再如, 教学《狼和小羊》后, 教师可让学生展开想象, 续编故事。学生都知道狼非常凶狠、不讲理, 而小羊特别可爱善良。到底小羊会怎么样呢?大家就会根据自己的理解, 给小羊安排一条合适的出路。这样的作业, 从内容到形式上都让学生感到新颖, 所以很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自觉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动脑习惯。

三、作业设计注意生活化

“生活即教育”, 生活有多宽, 语文就有多广。传统作业设计形式单一, 以书面作业为主。实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教师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捕捉灵感, 设计出灵活多样的作业。如, 学习《三味书屋》后, 教师可要求学生到附近的名人故居、旧地参观, 并按一定的顺序写一篇文章, 或确定主题开展系列活动,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知识、应用知识;也可写一份旅游计划或向教师、家长提交一份申请;或去询问去过此地的人, 或阅读一篇描写相关景色的文章;问一次路或做一次景点小导游, 然后写一篇小作文或向其他同学作一次汇报等。这样, 学生就能充分利用生活资源, 在可课余时间参与社会实践, 融入社会, 在观察与交往中体验社会生活, 获取知识, 发展语文能力。

四、作业设计注意综合化

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虽然丰富, 但是知识毕竟有限。因此, 教师必须把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 淡化学科之间的界限, 淡化知识分割, 尽可能地进行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尽可能综合学习并运用各种知识,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如, 学习了《送元二使安西》这首古诗, 我让学生根据内容画一幅画, 想象王维送元二时的场面;让学生讲讲离别的故事, 发展学生的审美、想象及语言表达等能力。另外, 小学语文中有许多状物的文章, 如果单纯靠书本上的知识让学生学会写状物的文章, 不仅枯燥, 而且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能在作业中要求开展养殖活动, 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而且还能使他们获得大量愉快而难忘的体验。如, 在学习了《爬山虎的脚》《鹅》等课文后, 我给学生布置作业是让他们回家养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或者种植自己喜欢的植物, 每天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布置作业后,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都迫不及待地想回家完成作业。通过这种作业形式, 学生不仅学习了如何写有关状物的文章, 而且还学到了许多课文上学不到的知识。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它的优化设计, 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 激发其学习的动力,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发展独特个性。语文教师应该转换自己的作业设计理念, 变单一的知识学习为综合训练, 去研究、思考作业设计的每一个环节, 既要符合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 又可以使人人参与, 各有所获。当然, 作业的有效设计还有待于我们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研究、探讨, 并不断地去完善。

参考文献

[1].姚爱玲.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置策略[J].学周刊, 2011 (02) .

[2].赵莲芳.让语文作业成为学生放飞潜能的天空──小学语文“六性”创新作业的探究与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 2011 (19) .

初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策略 篇8

一、激发兴趣,设计趣味性作业

兴趣是学生保持学习积极性的源源动力。教学中,设计富有趣味性的作业,能够给学生带来新奇的感受,引导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激发他们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他们语文能力的发展。设计作业时,可以根据文本的主题,引导学生续编故事,并开展讲故事比赛;可以选取情节性强的文章,带领学生一起分析人物角色,把握人物内心,进行课本剧的编排、表演;还可以利用电教资源,创设文本情境,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如教学《孔乙己》时,借助电影片断,让学生深刻地感受文本主题,使学生心灵上受 到强烈的 震撼,在此基础 上设计的 问题,学生能尽情投 入思考,充分想象,说得也是 有理有据,头头是道。

二、注重整合,设计综合性作业

整合思想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在作业设计中主要通过综合性作业设计来体现。首先,要加强课内与课外的整合,“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教材,还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观察生活,充分把握无处不在的学习资源,并在实践中丰富知识,拓展视野,提高自己的能力。如学习了《苏州园林》后,可以适当地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通过查找、收集,了解中国还有哪些人文景点或世界自然遗产,并能进行简要描述。这样的 整合,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意识,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其次,要注重学科间 的整合。语文 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与其他学科有着丰富的联系。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将语文作业与其他学科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更能够优化语文学科的工具效能,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教学《长江三峡》时,歌曲《长江之歌》带领学生走近长江,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学《雪》时,通过描画对比,发挥想象,感受南北雪花的独特个性。

三、面向全体,设计层次性作业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学生不是机器的产物,他们由于先天禀赋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性格、智商、爱好、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促其发展。因此,在设计初中语文作业时,我们可采取设计层次性作业的策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让他们在适合自己的习题天地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一定的进步。设计层次性作业时,要把握“了解学生、贴近实际”的原则,将作业分成A、B、C三等,既要满足优生的拓展,又要能保证差生顺利完成基础题,同时鼓励学生挑战,激发学生兴趣,努力营造你追我赶的学习 氛围。如学习 完《变色龙》之后,可以设计如下三个层次的作业:A.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变色龙的丑恶嘴脸;B.摘抄文中你喜欢的语句,说说你的体会;C.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推荐阅读《装在套子里的人》。

四、立足应用,设计实践性作业

生活即教育,语文与生 活息息相 关。在语文教 学中,作业设计还应立足于应用,注重实践性。学生 通过实践性作业丰富人生的体验,激发关注社会的意识,同时在实践中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丰富了知识,增长了才干。实践性作业有很多形式,包括:(1)观察性作 业。引导学生观察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为写作丰富素材积累。(2)操作性作业。如教完《从小就要热爱科学》课文后,引导学生 动手收集 资料,做一份主 题为“身边的科学”的手抄 报。(3)阅读性作 业。学完《范进中举》后,推荐学生阅读《儒林外史》;学了《孔乙己》,可以拓展阅读鲁迅的相关文集。广泛阅读,使学生阅读能力得到提升,思想得到升华。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作业作为 课堂教学 的延伸和补充,对于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中,教师要遵循课改理念,立足于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努力做到趣味、实用、高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激发其创造潜能,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享受乐趣,得到发展。

摘要:优化作业设计,促进学生发展,已是新课改的必需和导向。遵循课改理念,设计趣味性、综合性、层次性、实践性作业,探讨初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策略。

高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思考 篇9

当下语文作业布置在内容上基本局限于对知识的巩固和再现; 而形式上也以书面形式为主,忽视了听、说、读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少教师对作业功能的理解还停留在读、抄、写、背的层面,作业内容基本囿于书后的思考练习以及现成的教辅资料,缺少设计,知识的训练点相对单一化、程式化, 很少考虑学生的兴趣差异, 忽视学生在作业完成过程中的主动性、创造性。

而在作业的评价上, 教师关注的往往是完成结果, 而不是过程, 作业的评价方式也相对单一,不够科学,结论性评价多,过程性评价少。水平不同的学生不 但做着完 全相同的 作业,评价标准也是一样的,部分学习能力欠缺的同学很难在作业的过程 中体验到 成功的乐趣, 感受到教师在作业方面对其予以的肯定和关注, 长此以往, 会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无力感和倦怠感。

从作业的布置、完成到评价, 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学生对作业应付了事甚至深恶痛绝。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作业观, 在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将语文学科特点与 学生个体 差异相联系,设计富有趣味、充满活力的语文作业,让学生在快乐、有效的作业完成过程中, 及时巩固知识、反馈教学效果,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 熏陶情感、开发潜能,促进其个性发展。

钱理群教授指出:“语文课程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决不是一个单纯的技能训练,它实质上是对人的智力、潜能的全面开发,是人的精神素质、境界的全面提高。”语文作业应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上发挥作用,那么,这一作用如何才能得到体现呢?

1. 解析作业的整体性和针对性。当下的语文作业多是现成的练习, 拿这些练习作为作业, 表面看来合情合理, 实际上, 有些练习本身就是粗制滥造,存在各种各样的错误,就算是一本精心编制的练习册,也未必和教师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具体学情十分匹配。因此,作业的整体性和针对性的解析就显得十分必要。每学期的学习内容、每个单元的侧重点、每篇课文的重难点如何在作业中得到体现, 学生不同的能力层次如何在 作业中得 到一一落实,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有了系统而有 针对性地 考虑和研究, 作业内容和课堂内容相一致, 作业才能真正成为课堂内容的有力巩固和合理延伸。

2. 注重作业的分层。高中学生的语文水平差异较大。 这不仅要求教师提供差异化的课堂教学, 同样要求教师提供给学生有差异的作业。实际教学中作业布置的惯常方式是教师统一内容、统一要求,这样的方式便于教师批改,但是,当作业的内容、数量甚至答案都统一之后, 学生的个体能力便被掩盖了。学生作为个体,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能力水平各有差异, 思维方式也有较大的区别,无差异的作业内容、机械的作业模式、固定的批改要求很容易使学生失去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注意分层, 设计有差异、有弹性的作业, 不仅能让学生体验到作业完成的成就感, 而且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张扬学生的个性。分层作业设计, 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作业量和难度,要体现梯度性。对于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困难的同学, 可适当地降低难度,减少作业量,关注基础,但应该注意的是,关于读音、解释、错别字、病句、作家作品等, 实际上应该是小学和初中的重点,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 主要任务是学习古今中外优秀作品, 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 运用语言文字和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因此作业的设计也应该为此服务, 不应该本末倒置,要求过低。

如《赤壁赋》一文,笔者设置以下问题: 1找出文中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词句。2分析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3分析“乐———悲———喜”中的“ 乐”与“喜”是否有区别? 这三个题目,前两题为必做题, 最后一题为选做题, 这样有梯度地设计作业,给不同的学生选择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摘取自己的果实。

3. 强调作业的自主性。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课外作业应当使学生的知识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应当让学生在课外去观察自然界和社会现象, 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多方面的智力需求。”语文作业的完成过程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过程, 也是学生逐步摆脱对教师及资料依赖的过程。作业的设计要培养学生对自我负责的意识, 使学生在参与、感悟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直接经验, 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提高获取、筛选、积累、整合信息的能力,开发各种潜在的学习能力。作业设计的自主性, 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得到体现。在内容上,要互相渗透,将“道”的掌握寓于“文”中 ,同时 ,要认识到语文即是生活,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共通的, 语文作业的布置上也要求不断更新、扩展现有的课本内容, 要引进课外文化信息,延伸课本内容。在形式上, 要改变传统僵化的作业模式, 使之适合学生的个体思维特点,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内容, 不同的教学对象,选择不同的作业类型。

4. 体现作业 评价的多 元化。作业的重要功能之一便是评价, 对学生作业的完成过程和结果的多元评价, 可以帮助学生发掘学习潜能, 并起到较好的激励作用。传统的评价方式, 往往只执着于单一的答案和结果, 更多的让学生体验到的是失败和沮丧, 因此优化作业的评价方式也是优化作业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作业评价环节, 教师应改变以书面和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多渠道、多元化评价和分析学生作业中的优点和弱点, 让学生自己甚至家长也参与到作业评价中去, 并以评价结果作为依据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而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得到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也可以进一步激励学生学习, 成为学生发展的有效促进手段。

优化语文作业设计 篇10

一、优化语文作业的巩固和检查功能, 强化学生自我积累意识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 感悟和运用, 注重基本能力的训练, 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所有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 都是一个逐渐聚集的过程。 语文学习尤其重视积累, 厚积才能薄发, 只有丰厚的积累才能给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 事实上, 语文学习就是一个不断积累、形成技能的过程。 在这一轮的校本作业设计的探究中, 我希望让学生自己主动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主动检测自己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养成积累知识的习惯, 并持之以恒。 课文字词的积累不再以老师强行要求抄写几遍的形式出现, 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重要的易错的自己未能掌握的字词进行摘抄和记忆;每天自己积累喜欢的一句名句或优美句子或一首诗, 摘抄记诵, 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考教;每天阅读一篇喜欢的文章, 写下自己的感悟或类似的生活体验, 字数可多可少, 内容不做限定……在这里我们强调的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 老师只做方向性的引导, 作业不再是教师强迫式的硬性规定, 而是以学生为本, 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 尊重学生的内心需求、精神需求,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充分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及学习语文的热情。

二、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内容,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没有充实内容的作业设计, 学生的知识掌握与能力形成就失去有力的依托。 在语文新课程理念下, 除了保留部分传统型作业外, 大部分作业内容应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 也就是学生解答问题时要有一定的思考性、实践性和探究性, 作业的答案要有一定的迁移性、开放性甚至不确定性。 在这一指导思想下, 教师必须不断积累校本作业设计与开发的素材, 强化语文校本作业设计与历史、现实、社会、自然、人生、文化、审美诸方面的密切联系。 例如, 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下第一单元这一诗歌单元的校本作业设计为了检测学生阅读鉴赏现当代诗歌的能力, 教师精选与本单元诗歌作者、诗歌主题或流派风格等相关的教材以外的中外现当代诗歌作品及相关评论、传记或其他类型文章等, 用以设计读写训练题, 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的有关诗歌阅读鉴赏的陈述性知识、认知策略与操作方法等, 迁移到扩展阅读训练中。 教材作业系统分“理解·鉴赏”、“拓展·应用”两类, 教师可以此为参照, 选择相关素材, 设计相应的校本作业。

三、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形式, 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作业的设计要有针对性、阶段性和层次性,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求知需求,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进取精神”, 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 设置“作业超市”, 学生自主选择作业。 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种类型。 必做题是语文双基要求, 是必须积累和掌握的, 这个学生无法选择。 选择题则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和个性爱好专长进行选择。 就如进入超市, 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认知水平及家庭经济条件选择商品, 同类商品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品牌, 当然有些商品不是生活必需, 但是喜欢, 也可以把它放在篮子里。 根据超市选择商品的这些基本特性, 我们拟把选作类型的作业设置成以下几种:①作业设置有梯度, 同类型的作业, 要有难易区分度, 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业水平进行选择, 就如进超市选商品, 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选择一样。 ②作业形式多样,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专长进行选择。 比如理解一首古诗, 你喜欢绘画, 你可通过绘画展现、你会写作, 你可通过散文描绘表现, 你赏析有专长, 那你可通过对表现手法、诗意和对诗人的个性特点生活经历解读, 甚至还可以用诗歌的形式解读诗歌。 这样原来的封闭式作业就变成开放式的, 学生有了选择的自由, 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发挥了学生的特长, 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求知需求, 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动力。

四、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资源整合, 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在校本作业设计过程中, 应加强作业与学生个人生活体验的联系、加强与时代气息的融合。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 ”“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鉴于此, 我们应该让语文作业向个人开放, 向生活开放, 让学生关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 关注自身在生活中的独特体验, 因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甚至可以说语文即生活, 有了生活的亲自参与与体验, 才能理解文学作品中的生活感悟及情感体验, 语文的学习, 还要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因此, 我们可据此设置一些相关题型。 我们拟在题型设计中引入一些有关个人体验的题型, 比如“志愿者与我”, 增加一些有关新闻热点的题型, 让学生去思考, 去评判, 去接触和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和时代, 比如如今微信投票如火如荼, 那么就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微信投票这一事件的看法。

小学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业优化 设计原则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129-01

1 小学语文作业在新课改下优化设计的理念

基础教育要以人为本,这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主要表现在课程体系的综合性和开放性;教学过程体现学习者的充分参与性;教材资源的多样性、科学实用性和趣味性;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等方面。

2 小学语文作业在新课改下优化设计的原则

2.1 主体性原则

因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学习的态度和方式是不同的,对于年纪较小的学生,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因此,在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中应该尽可能的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倡导他们主动的去完成作业。在整个作业的完成过程中,学生才是作业完成的主体,这就要求作业设计者在作业优化设计的时候首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量,并且恰当的调整难度,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品尝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果子,从而愉快,轻松的学习。

2.2 趣味性原则

传统的作业是一种呆板的形式,大多学生都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去做作业,内容枯燥,脱离现实,学生的积极性无法得到提高。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心理,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设计出符合学生自身特点,能吸引学生兴趣,并且能结合生活实际的作业,让学生能主动、积极的去完成,特别是素质教育推行的今天,学生减压声音的不断强烈,带有趣味性、贴近生活的作业更加能受到学生、家长、社会的欢迎,也能让孩子轻松、愉快的学习。

2.3 开放性原则

其实语文的学习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随处可用,所以在设计课外作业时,要树立开发的语文教学理念,充分利用社会、学校、家庭的资源,设计出一些贴近生活,能调动各方的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不断的学习语文知识。

2.4 人文性原则

语文教学中的基本特点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以往由于过分强调语文学科工具性,忽视人文性,以致不少老师把语文作业理解就是巩固知识、训练技能的手段。新课程语文作业应该体现语文学科人文化的功能,除了注重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外,还应注意要围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无形的得到情感熏陶。

2.5 实践性原则

新课程中要求学生不断的探究知识,获取信息,培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时候,要设计出一些实践性的作业,学生通过实践问题的解决,来学会运用新知识的能力,增加语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2.6 合作性原则

新课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小组合作性学习,在作业的设计中,就要考虑合作性原则,布置一些能发挥团队协作精神的作业给学生,让他们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发挥自己的见解,不断的培养他们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并且学会怎么与人相处。

3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基本策略

3.1 面向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是不同的,所积累的知识水平也是有差异的。因此,在语文作业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多元化的需要,作业的设计应该呈现层次性和多样化。小学语文阶段的学习对于人一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新课程的设计内容遍及生活、生产、科技,也有很多自身接触的生活问题。学生在作业的选择上既可以选择巩固基础知识,又可以选择简单的生产生活问题,一方面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提高;另一方面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宽、智力的开发有所益处。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无止境”的学习意识。

3.2 强化探究性和合作性的策略

强化探究性的策略。新课程理念强调要主动地参与,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问题,加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合作。这就要求在作业设计的时候,设计一些多于同学、教师、家长沟通的作业,有些作业可以让家长帮忙一起完成,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也能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感受到成功和合作所带来的乐趣。

3.3 营造趣味性的策略

学生如果厌倦学习,被动的学习,效率肯定难以提高,因此,提高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完成作业的动力,为此,教师在作业设计的时候,要注重营造趣味性,在实践探究、创新的过程和兴趣的驱使下达到理想效果。启发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能力。

3.4 体现独特性的策略

个性独特的内心世界是每个学生所具备的,同时还有各自的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这样就出现了有别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语文作业设计上必须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应该成为关注点,设计出具有个体化的作业。

4 结语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广的今天,有效解决给学生布置较少的作业,又能达到巩固课堂知识的目的,就应该对小学语文作业进行优化设计,在优化设计的基本原则下,敢于创新,让小学生能愉快的学习,积极的做好作业,提高教学的质量,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耀星.浅谈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J].成才之路,2010(18):20.

[2]刘烨.新课改下的作业设计策略[J].广西教育,2004(12A):16.

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之浅见 篇12

近年来,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初中语文教学各方面提出了诸多要求, 其中包括语文作业的设计, 要充分体现新课改的理念, 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变革, 以确保落实素质教育, 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等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那么, 作为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师, 在语文作业设计之方面如何去优化落实呢?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认识传统作业设计的弊端

过去, 教师比较根深蒂固的思想是要重视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的训练, 认为作业就是让学生去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的, 无需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等等方面。因此, 作业布置太多地停留在传统形式上, 这样就产生了很多的弊端。

首先, 作业机械重复、形式单一。这类作业主要体现在抄抄写写, 数量大, 大大占据了学生的课外时间, 束缚了学生的自主发展。这样的作业也使得学生疲于应付, 普遍让学生感到学习语文是多么的索然无味, 从而失去兴趣, 形成恶性循环。

其次, 作业缺乏层次、随意性大。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认知水平的不同, 一般是“统一作业”“信手拈来”, 如此, 学生有的“吃不饱”, 有的却怎么也“吃不了”。同时, 教师的随意性也无形中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 不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再次, 作业评价不够科学。对于学生的作业评价, 很多教师只是停留在“对不对”的层面上, 评价不应该只关注结果, 还应该引导去享受作业的过程。只用“对不对”来评价学生作业完成不够科学, 不足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作业兴趣。

因此, 传统的作业设计缺乏生命的活力, 学生不能从中感受到作业的乐趣、自主实践的收获和快乐, 只有认识到这一点, 我们才能够为优化作业设计寻找合适的契机,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探寻优化作业设计的策略

策略一:加强课内外整合

新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 学习资源和实践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重视阅读这一途径, 引导学生从课内读到课外, 不断拓展阅读内容, 在广泛的阅读中获得丰富的信息。同时,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应关注生活, 从生活中去不断提炼信息, 获得视野的拓展。如学习《新闻两篇》后, 适时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新闻和社会热点话题, 并尝试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一些观点, 长期下去, 就能不断激发学生对社会、对生活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思考, 写起作文来也就不是表达一般的喜怒哀乐了。

策略二:注重学科间整合

语文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 与其他学科联系甚密。因此, 在作业设计时, 教师要能够有意识地淡化学科间的界限, 注重学科知识的整合, 通过知识的相互融合, 来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如在学习宋词时, 可以教给学生一定的旋律, 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宋词的魅力;布置学生写观察日记时, 鼓励学生动手实践, 将物理小实验、旅游地理等结合起来, 这样写起来才会情趣盎然。

策略三:作业内容生活化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语文作业设计中, 教师要开放教材, 引导学生走近大自然, 感受五彩缤纷的生活, 在生活中去学语文, 用语文。如三八妇女节到了, 引导学生给妈妈用自己的方式送上自己的祝福, 不少学生尝试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恩。

三、把握优化作业设计的原则

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应该如何去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呢?笔者认为要注重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方向性。设计作业时, 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此次作业设计的导向功能是什么?总体来说, 不能脱离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要求, 既要重视对课本知识、技能的, 也要侧重于过程与方法的引导, 侧重于学生良好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 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层次性。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基础都会不同, 他们的学习能力便会存在差异。在作业设计时, 教师要尊重学生差异, 采取作业分层的策略, 让每一个学生在作业过程中都能收获成功和快乐。

3.趣味性。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在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中, 注重趣味性,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使他们自主热情地参与到作业活动中来。

4.多样性。语文作业应该要体现多样性设计, 从口头表达、自主探究到动手实践等, 激发学生思辩, 培养学生想象, 促进学生在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从而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总之, “讲之功有限, 习之功无已。”在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中, 教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 以学生发展为本,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从兴趣入手, 注重学科间整合, 课内外整合, 把握作业设计的方向性、层次性、趣味性和多样性, 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摘要: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 语文作业观亟待转变, 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 优化作业设计, 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发展, 让学生爱上语文, 乐于作业, 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上一篇:国际货币体系下一篇:刮板输送系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