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英语作业的优化(共10篇)
浅谈新课标下英语作业的优化 篇1
浅谈新课标下英语作业的优化
潮安县磷溪镇金沙初级中学教师 丁丽雅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以任务型语言教学理念编写,任务型教学倡导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各种任务活动,让学生学会用英语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并形成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目前,任务型教学已被广泛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优化作业设计也提上了日程。因此,教师应打破常规,设计任务型的课外作业,使课堂教学得到深化和补充,为学生提供较大的实践空间,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成功。
一、任务型课外作业的设计
教师首先要了解新课标对所教学段或年级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挖掘他们的课外学习潜力。要真正发挥作业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词汇、语法进行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的促进作用,就要力求作业类型多样化,用新颖、有趣的作业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减少机械抄写,适当增加作业的趣味性、灵活性和实效性。其次要把握布臵任务型课外作业的时间和频率,一方面可以深化话题,另一方面保持学生完成任务的新鲜感,保持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布臵任务型课外作业最好 第1页 在周末进行,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完成任务,使任务的质量有所保证。
二、任务型课外作业的类型
1、实践类作业
新课标指出:具有实践性的家庭作业不仅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多元认知能力。
(1)观察模仿,语言应用
新课标教学要求: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和完成真实的生活任务。如学完有关天气的形容词后,我布臵学生观察本市一周的天气情况并作记录,在下一周的课堂上用英语汇报记录的结果。并让学生用“What was the weather like last week ? Do you like the sunny(windy,cloudy,...)day? Why ?等句型进行对话。学生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观察了生活,了解了自然,能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并很好地运用了语言应用能力。每个话题结束后,我还布臵学生模仿话题内容,自己创作会话、讲故事(story-telling)或绘图说话,学生在活动中即锻炼了胆量,培养了自信心。又懂得与人交往,共同完成任务。模仿展示是用语言交际的最好实践,是师生反馈调控教与学的有力体现。
(2)专题调查,主题介绍
教师可利用初中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布臵一些调查型的 第2页 任务,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们一定乐于完成的。如同学最喜欢的明星、同学的理想、父母的职业等。学生在调查活动中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有效地巩固和应用了所学语言。如学完新目标七年级下册Unit 1 Where is your pen pal from?后,让学生调查班里同学的笔友的情况;在学完新目标八年级(上)Unit 4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后,让学生调查班里的同学用什么交通工具上学,同时也调查他们的父母怎样去上班等等。通过完成调查任务、汇报交流调查结果等形式,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实现了知识的巩固,在较真实的语境中锻练了英语交际能力。
(3)收集信息,进行采访
在上完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for Sports Day?一课后,我安排了下列作业:校运会就要开始了,了解一下其他班在校运会上的报名情况,以便“知已知彼”,争创佳绩,并制定一份采访记录表,要求每个学生至少采访五位同学,用英语记录他们的身份及所参赛的项目名称。又如教学新目标七年级(上)Unit 9 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时,可设计有关“采访”的作业:让学生以合作小组为单位,每人至少以最喜欢的电影类型及最喜欢的影星采访4名同学,制作一份采访记录表,然后汇总,在小组内交流。这些采访作业贴近学生生活,他们能用所学的语言进行真实的交际,沟通了学生之间的感情,提高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2、手工制作类作业
第3页(1)制作个性化名片
为了让同学互相了解,要求学生用卡片纸制作个性化英文名片,名片的外型图案灵活设计,以表现自己的性格、爱好为主,名片上的内容有中文名、英文名、年龄、性别、电话号码、爱好、座右铭等。在课堂上学生展示了很有特色的作品,并利用名片进行交际活动,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对方。在交际活动后,我还设计了Guessing game,请一位学生说出另一个学生名片的资料,让全班同学去猜名片的主人。这样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课堂气氛也相当好。
(2)编辑英语手抄报
手抄报活动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如在学完了仁爱版八年级上册 Unit 1 Topic 3 Beijing will host the 2008 Olympics.后,我让学生就此主题编辑一份手抄报,要求图文并茂。学生们立即行动起来,动脑筋、查资料、设计版面、编排内容。他们的英语手抄报版面活泼,赏心悦目,构思新颖,内容丰富。同时,学生在编辑手抄报过程中,加深了对一般将来时的理解,运用能力也大大提高。“手抄报”这一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积累的知识很多,学生既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3)生活英语摘抄
第4页 我还组织学生在课余开展“生活英语大搜索”活动,让学生收集、摘抄自己周围的英文商标、广告、标牌等,学生发现身边有这么多的英语,如VCD、CCTV、CBA、WC等。有些学生还抄录了所见的英语,如No Smoking、Entrance、Open、Wet Paint、No Photos 等标语。此类活动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积累习惯和自觉的学习意识。
总的来说,课外作业是学生巩固、运用所学知识的手段。因此,教师要重视作业的优化设计,设计出符合新课标教学要求的英语作业,使课外作业与任务型课堂教学融为一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2008年5月21日
第5页
浅谈新课标下英语作业的优化 篇2
一、在学校中营造语言环境, 让学生置身于“英语国度”
教室是学生们每天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 我们不如就从这开始。首先使教室标牌、口号“双语化”。如可以将“Class One Grade One”贴在门上作为班牌;可以将“Keep Quiet”贴在墙上作为警示语;可以将英文谚语贴在墙上作为鞭策语;可以在教室里的教学模型或实物上贴上英语名签, 帮助学生尽快学会生活中物品的英语表达法。如果教室里具备展览条件, 还可以展出英语国家的风俗图片。这样, 当学生进入教室, “洋”的感觉就油然而生。另外, 教师应尽量提供一切机会, 引导、鼓励、要求学生在日常问候、课堂交流、课外交际等许多方面运用英语进行简单对话。例如我经常鼓励学生将课堂中刚刚学过的词汇运用于口语交际中, 对于词汇句式掌握不多的低年级学生, 也鼓励他们采用半英文半汉语的形式进行交流。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记牢新词汇。教师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英语知识自然地迁移到生活环境中, 培养他们想说、敢说、会说的习惯和能力。可以在学校设立英语角, 举办英语沙龙, 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二、在课堂上设计生活化环节, 使学生对英语产生亲近感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应该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 把生活中的鲜活实物引入教学, 创设出真情实境, 将学生的生活经历设置成课堂教学的主题, 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英语是生活的再现, 只不过是用一种新的语言去演绎生活。只有这样设计教学环节, 才能真正实现英语教育素质化。
1.教学内容视听化。
我们现行英语教材中的大部分单词表示具体事物的较多, 而表示想象内容的很少。心理学实验也一再证明:识别同一内容, 用不同的方法具有不同的识别速度, 而使用具体事物的效果是最明显的。所以, 教师在教生活用品、交通工具、动植物等类别的单词时, 应尽量用实物或实物模型进行直观教学, 从而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随着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 许多教师也在多媒体的辅助下不断优化了英语课堂, 拉近了学生与生活中并不熟悉事物的距离。多媒体技术能使学生的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有机地结合起来, 构成一幅视听立体的英语画面, 营造出各种不同的情境, 模拟出各种各样比较真实的情景。比如在教授EEC版七年级教材Unit 10 The Exciting Sport时, 就从网上下载了有关极限运动的视频及图片, 经过编辑整理在课堂上播放, 这样一来学生很快就了解了这项存在于生活中但又有陌生感的运动。从而有助于学生掌握描述这项运动的方法, 刺激他们就运动爱好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欲望。再如, 学习各种乐器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帮助让学生们直观地了解各种乐器, 并配上相关音乐, 使学生们了解各种乐器美妙动听的声音。总之, 在英语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形象性、再现性的特点,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既让学生们学会了相关的教学内容, 又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2.教学方法生活化。
学生学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运用,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善于发现或创设生活情境, 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语言, 从而达到激发兴趣、提高能力的目的。在教学中模拟生活就是为学生营造一个“生活化”的学习氛围。简单说就是在教学中把课堂设置成一定的生活场景, 让学生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为了在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体验间建立有效联系, 教师要根据各阶段课堂教学的实际设计模仿活动, 并注意学生由学到用的动态过程, 从而掌控教学节奏。例如, 在学习“问路”这一单元的时候, 教师可以借助课桌椅将教室布置为街道、商场、医院等, 先由教师示范指路, 再由学生演练指路及按指路指令行事, 最后以组为单位提供给学生具体任务。或让学生扮演问路人和指路人表演对话 (easy task) , 或让学生发出邀请其他同学到家玩, 进而描述来自己家的路径 (complicated task) 。为了完成后者, 学生会进行除本课要求交际内容以外的增值信息交流, 从而巩固、扩展他们的交际能力。这样的教学情境虽然是模仿的, 但学生扮演的角色是真实的。这样学学生有亲切感, 容易掌握新的语言点, 这种模拟生活的教学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由学到用, 促进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3.教学形式多样化。
教师教的形式和学生学的形式是相对应的。当今英语教学强调的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原则 (learner-centered class) 。所以教师应该在《新课标》的指导下, 在课堂上尽量创设生活化的语言材料,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逐渐形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比如在教授节日的单元, 教师可以引导、帮助学生先自主搜集不同节日的风俗, 再经由小组合作学习归纳总结出共性与不同。再如, 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生活化的游戏, 鼓励学生个体或集体参与竞赛。游戏活动总是有助于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 使英语教学充满亲切感。可以订阅《英语学习》、《英语沙龙》、《英语辅导》、《China Daily》、《Time》, 《Beijing Review》等报纸杂志, 放在教室, 随时引导学生阅读。也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在线学习, 通过电子邮箱订阅免费的英语学习电子刊物等。
三、在社会中延伸英语学习, 使英语真正融入生活
课堂教学固然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 但我们也不能轻视走出课堂的英语活动。学生除了在英语课上学英语, 更多的时间是在课外学习和巩固, 因此要最大限度地扩展英语学习的空间, 让学生在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中都养成学英语的好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坚持读难度适中的英文读物, 听英文录音、广播及英文歌曲。在校内经常举办小型的英语演讲赛、歌唱赛、英文手抄报赛等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充分运用英语, 在活动中获得英语习得的成就感和信心。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创造力与实践能力可以得到进一步发挥, 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将教学延伸到生活中, 从生活中学, 再到生活中实践、检验, 使我们的英语教学效果最大化。要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英语的方法, 在逛超市的过程中, 要让学生通过商标学习英语, 如:Coca-cola, Coca为产于热带的椰子树, Cola为产于非洲西部的可拉树, 译成“可口可乐”, 朗朗上口, 也保留了原来的音。再如, Safeguard, 由safe (安全的) 和guard (卫兵) 合成, 译成“舒服佳”, 音义具备。还有像厂家 (manufacturer) , 配料 (ingredients) , 规格 (specification) 等英文, 都是我们重要的学习资源。在看电视时, 可以看电视上的英文节目, 如Outlook《希望英语》, Family Album in the USA《走遍美国》, Follow Me《跟我学》等。走在大街上, 可以通过街上的英文招牌学习, 如the Bank of Agriculture (农行) , Crocodile (鳄鱼服饰) , Supermarket (超市) 等。总之, 要通过教育引导, 使学生养成在生活中学习英语、使用英语的习惯, 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 让生活成为学习英语最好的老师。
语言教学要源于生活, 脱离实际生活的语言是不真实的。生活既是语言教学的起点也是语言教学的归宿。作为教师, 我们的教学应该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的美好和快乐。贴近生活的、深入生活的英语教学中学生是主体, 教师应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 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英语, 这样才能优化我们的英语教学, 提高语言教学的实效性, 实现英语素质教育的目标。
摘要:新课改推进至今已经有十余年了, 新课程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如何将新课程理念和新课堂理念结合并指导课堂实践, 探索出中学英语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是笔者一直以来的探求目标。根据我国中学生英语习得的基础和环境约束, 笔者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 要以生活背景为教学活动的依托, 优化英语教学, 让教学贴近生活, 使教学成为生活的延伸, 生活成为教学的继续, 让学生充满亲切感和熟悉感, 从而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真实的语言环境, 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 将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生活经历与课堂教学活动联系起来, 使学生在生活中获得英语知识, 在学习中提高英语能力。
关键词:优化教学,贴近生活,提高实效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新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张天宝.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浅谈新课标下英语作业的布置 篇3
一、作业的类型要多元化
1 巩固强化型作业。
巩固强化型作业是一种记忆性作业,通过抄写、整理等方式来加深记忆。如:抄写单词、短语;整理知识点、句型等。这种基本的作业模式虽然比较单调、枯燥,但在新授课后布置是十分必要的。只要配合运用过程性评价手段,学生的积极性便会大大提高。如:把每次作业的情况分为A、B、C不等,并及时公布每个学生的作业评价等级,第二天上课时,可以适当地在班级内部展览一些优秀作业,从而达到鼓励和督促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及时运用听写、汉英互译等方式对前一天的作业内容进行检测,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从而激发每位学生的积极性。
2 设计探究型作业。
设计探究型作业是一种体现学生综合学科知识、个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作业类型。在设计探究型作业中,同学们可以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以自主、合作或探究的方法设计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作业。比如,学习必修三Unit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原对话续写故事,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自己构思新颖独特、合情合理、恰如其分的故事情节。并在下节课进行表演,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 分层选择型作业。
要分层次布置作业,一方面使后进生通过做一些相对较易的作业,获取成功的体验和自信,从而使他们更认真地投入学习,逐渐产生学习兴趣,将成绩逐步提高;另一方面使高层次学生有独立思考、发散思维的空间,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比如:讲解生单词之前,就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把作业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A抄写生词,包括汉语意思、音标及词性。
B用每个重点生词造一个句子。
c运用所有生词写一段文字。(每个学生可以任选一种来做)
许多学生选择B作业,而部分拔尖的学生也会选c作业,因为他们觉得这两项作业具有挑战性。一旦不懂生词的用法,便马上查词典或资料书,了解清楚就可以运用了。这项作业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们的自学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二、作业的批改要人性化
对于英语作业的批改,传统的做法无非是教师单边批改,学生不参与作业质量评价活动。其结果是学生因大量的作业叫苦连天,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而教师也被批改大量作业的负拟压得喘不过气,苦不堪言。为此,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 学生自批:为了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把批改的权力下放给学生,使批改作业的过程成为学生积极思维、自我探究的过程。比如单词、短语的默写,翻译句子等,这些作业都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来完成。如果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会逐步地由被动、消极地学习转变为主动、积极地学习。
2 学生互批:在互批作业中,学生都很认真负责,以“批改者”的身份反复思考,认真检查。学生在批改别人的作业时,自然会把自己的做法和答案与别人的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就使自己正确的东西得到进一步强化,错误的东西得到进一步抑制。
3 师生共批:所谓师生共批,就是师生在课堂上对作业共同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有代表性的典型错误,最后教师给予总结。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和合作学习中,从而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4 师生面批:对于个别学生的作业,教师要特别处理。我经常运用与学生面对面个别进行批改的方法。这样可以帮助那些基础差或粗心的学生打牢基础,改掉坏习惯,找到更加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总之,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围绕以学生为主体这个核心,不断加强学生消化、吸收知识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灵活多样的作业形式和批改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
作者单位陕西省合阳中学
浅谈新课标下英语作业的优化 篇4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
南海区大沥镇高级中学 汪华业
【内容摘要】关心,转化学习困难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本文从学生学习基础,学习策略,学习动机,教师教学方法等方面分析了学习困难生形成的原因,提出激发学习动机,优化课堂教学二大转困对策,简要阐述了转困过程中取得的成果。
【关键词】学习困难生 成因 对策
一.学习困难生成因分析
(一)学习困难生概念的界定
英语学习困难生(下称学困生)指的是智力属于正常范围,但在学习上有困难,难以达到英语《新课标》所规定的基本要求,与实际教学要求有一定差距的学生。这些学生与同龄的大部分学生相比,在学习上有明显的困难,需要特殊教育措施给予补偿。但应注意不能把他们称为差生。差生的说法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认为学习差就是智力差,就是差生。学困生强调的只是学习困难,学习差不等于智力差,更不等于就是差生。
(二)成因分析
我们对英语学困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统计,评价,再结合大量的事例,发现学困生在学习形成因素上主要与基础知识,学习时间,学习策略,学习动机与兴趣,教师教学方法等有关。
1.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学习意志薄弱
笔者对高一年级的学困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发现,学困生对学习英语知识普遍缺乏兴趣,求知欲低,意志薄弱,特别对于词汇的记忆更是难上加难。有些学困生,一遇到较长阅读题目就产生畏难情绪,缺乏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坚韧意志和信心,使他们对英语学习产生畏惧心理,丧失突破障碍的毅力与勇气。有些学困生自控能力弱,平时贪玩,经不起诱惑,不能控制自己把学习坚持下去,成绩一旦滑坡就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
2.知识迁移过程中造成的断链与破网
调查发现,学困生形成原因主要不是他们的智力低下,而是由于知识迁移过程中日积月累造成的断链与破网。学生基础知识对现有学业成绩影响最为显著,相比初中学英语而言,高中英语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因此,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学困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基础知识掌握不好,更没有查漏补缺,及时衔接,导致新旧知识的断链,形成学生在“空中楼阁”的基础上学英语,长此以往,知识形不成完整的网络,造成基础知识的破网,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
3.学习方法,策略运用不当
通过调查表明,学习方法,策略是影响学业成绩的又一因素。高一学生,总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差,往往是课上听课,课后完成作业了事。没有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努力寻求最优解答,解题后进行总结,归纳,推广和引伸等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注重英语的理解,偏重于课本上机械的记忆,对于所学的知识不会比较,不善于归纳,没有形成完整的学习操作系统,他们尚未从初中手把手教的机械识记,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中解脱出来,无法适应高中英语的学习,最终严重影响了知识摄入的数量与质量,逐步形成了学困生学业发展相滞后的状况。
4.考试障碍
调查发现,英语学困生往往在英语考试中无法得到正常发挥,这种心理障碍大体在考试中表现为:①惧怕心理,考试时速度慢而来不及完卷。②心理焦急造成审题马虎,发生各种审题错误,甚至漏做题目。③由于前一个题目不会做,手在做下一个题目,脑子里还在想前一个题目,因而造成失误。④处理不好“不全会”与“全不会”关系,因而对于某个题目,部分理解掌握的也不做,造成全题失分。考试障碍严重影响学困生正常英语水平的发挥,使学困生得不到满意的英语成绩,久而久之,就会对英语学习产生厌恶的情绪。
5.教师教学方法不当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英语教学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下列情况:
(1)教师教学上要求“划一”,“一刀切”或任意拔高。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五十个左右知识,个性差异的学生,常常发出同一个指令,很少考虑到高,中,低不同水平的情况。这种划一的要求,必然出现大量学困生;而任意拔高的教学要求对学困生来说更是不堪重负。
(2)教学方法上灌输型盛行,忽视对学生的研究,对知识分叉点的研究。教师讲得过多,学生练得过少,教师一讲到底包办教学,学生静心听讲,其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应付状况,缺乏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忽视知识的形成,使一些知识在理解上出现片面而又得不到及时矫正的学生渐渐分化成了学困生。
(3)作业布置过多或偏少,学生作业抄袭现象严重,作业有效度极低,学生普遍把作业当作“任务”对待,因此难以反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教师难以据此对学困生作针对性的辅导。
二.转困对策
结合学困生成因分析,从转化原理和指导要求出发,我们认为要转困,脱困必须实施全方位,深层次的教育教学改革,从学困生学习动机,教师课堂教学,教学目标内容及师生关系等方面多管齐下,研究对策,切实有效地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一)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学困生转化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这是一种需要,这种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里的反映;它表现为学习的意向,愿望或兴趣等形式,对学习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教师要努力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动机,促进他们转化。
1.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成为一种乐趣。
热情是做事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增强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力。兴趣不是天生,它是在学习中逐渐培养起来的。作为教师应善于结合课本内容介绍一些古今中外英语史或有趣的英语知识,以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求知欲。
2.让学生体味成功的乐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具有无可估量的潜力,但只有在意识中肯定了自己的力量之后,才有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同样学困生从英语学习获得的成功感,也可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与此相反,如果学习总是失败,就会丧失信心,就会产生失败感。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创设适当难度的提问,板演,讨论和测试的机会,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的思考中解决问题,使学生体验到战胜困难后的愉悦,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增强自信心。只有如此才能锻炼学困生的意志,才能让他获得经过自己努力所取得的成功的体验。
3.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创造情境是指教师给学生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情境教学注重“情感”,又提倡“学以致用”,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情境教学特有的功能,在拓展的,宽阔的英语教学空间里,创设既带有情感色彩,又富有实际价值的操作情境,其教学效果可谓“百问不如一做”。4.用典型事例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志。
意志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方面,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对其智能的发展是有强化和推动作用的。教学中,有目的地不断用榜样言行生动范例教育学生,培养学生顽强的学习意
志,培养克服困难的毅力,勤奋而顽强地学习。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克服困难的机会,教师积极启发诱导,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独立探索克服困难的方法和途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高一生思想不稳定,兴趣容易转移,上课容易分心,在课堂上不断以目光,表情,手势以及声音的变化或者作必要的停顿来警示他们,使其感到自己始终置身于老师的关注之下,从而自觉控制自己的注意力。部分学生依赖性强,不爱动脑筋,抄作业,教育他们认识到做作业是自己学习过程的真实记录,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独立完成作业虽是长期的艰苦的事情,但对学习有利,让他们明确要善于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在认真复习的基础上,“强迫”自己去独立完成作业,养成良好的自控力。
(二)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困生转化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每堂课应使每个学生都达到教学要求,做到“堂堂清”,才可以促进学困生转化,所以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是转化学困生的工作重点。
1.教学创新,培养学困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传统教育的弊端告诫我们:教育应以学生为本。面对当今新时期的青少年,服务于这样一种充满生气,有真挚情感,有更大可塑性的学习活动主体,教师决不可以越俎代庖,以知识的讲授替代主体的活动。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讲究教学策略,改变陈旧的,不适应现代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贯彻启发式教学,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学困生开动脑筋,积极参与,大胆实践,在主体参与过程中品尝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英语的动机。
2.开展探究性学习,提高学困生学习能力
现代教学观认为:开展英语探究性学习,能有效地沟通英语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英语,理解英语,发展英语,掌握学习英语的方法。作为教师要善于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的开展探究性活动。
3.指导学习方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虽然学习英语也有积极性,且他们并不比其它学生少下功夫,但是他们的英语成绩却总是上不去。其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缺乏英语学习策略,不会对信息进行加工储备,不会反思调控自己的英语认知过程与方法。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会学。”因此,我们对这样的学困生在弥补知识缺陷的过程中,应以英语学习和问题解决为载体,让学生认识英语思维活动的特点,尽可能让他们掌握较多的基本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培养善于灵活应用各种方法的能力。
4.掌握反馈信息,精心设计练习
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掌握反馈信息,及时采取措施,弥补缺陷以保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为此,我们在一堂课内安排两次反馈,第一次反馈——尝试练习。如发现问题,及时补充讲解,起强化,调节作用;第二次反馈——课堂作业,如再发现缺陷,当堂就能补救。这对学困生特别有利,课内补强于课外补,大大减轻了学困生的负担。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径。我们把练习归为六类:基本性练习,单一练习,对比性练习,尝试性练习,发展性练习,实践性练习。应该精心设计每个练习,做到有的放矢,练在点子上,多次反馈,重视讲评,具体地帮助学困生弥补知识缺漏,使之切实掌握所学知识,并在实际运用中,逐渐形成技能技巧。
除此之外,还要重视培养学困生的良好个性心理品质,耐心指导,严格要求,使他们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独立思考,审题细致,计算细心,书写整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转化学困生实践的讨论。
初步调查和实践的结论表明:如果给学困生辅以一定的学习条件,他们均能达到合格的水平。这是对我们积极转化学困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极大鼓舞和有力依据。
造成高中英语学困生的重要因素是高中学生的思维结构与知识结构的不适应。这些不适
应的形式与以前学习时打下的基础密切相关,是知识缺陷日积月累的结果;其次是学困生要求的非形式化与英语教学内容的严谨性,逻辑性,有序性的矛盾。一定的教学干预措施能逐步排除知识结构的障碍。
另一方面,学困生主体参与的关键是教学方法的情感化,情境化和科学化,这对学困生个性心理障碍的预防与矫治也有积极的作用,这些都为学困生的转困奠定了基础。
同时我们认为: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手段现代化带来了革命性变化,也为学困生转化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课题。
浅谈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 篇5
武进区卜弋中心小学 庄雷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怎样的课堂,笔者认为新课堂应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充满了人文关怀、问题探索、知识魅力的课堂。新课堂应该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在语文教学中,笔者努力构建新的语文课堂,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的:
一、语言充满人文关怀
口头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途径,不但要求明白易懂,具有科学性,而且力求达到优美可亲,对学生充满鼓励、赏识、尊重、期待,使学生能体会到老师的关爱,这样才能使学生更易接受知识,更易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爱”是教育的灵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爱学生就是对学生有情。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充满情感的爱的语言能产生一种无形的感染力量,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比如,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多数比较紧张,教师应用亲切的语言告诉学生“不要慌,胆子大些,错了也没关系。”尤其后进生更要多给予热情的语气:“你能回答得这么好,真了不起!”使学生倍感亲切,学生也就乐于接受知识和完成作业了。
说到这里,不禁让我想起了柳斌先生曾讲过这样一件事:
一位记者对一位美国总统的母亲说:“您很了不起,因为你有一位了不起的儿子。”这位母亲笑着说:“您是说我有一位当总统的儿子?我呀,还有一位同样了不起的儿子。”记者问:“他是做什么的?”这位母亲说:“他呀,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柳斌说:“这就是正确的人生观,我们当老师的应当具有这样的人才观。”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应当真正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体会到被尊重,被关爱,被善待的快乐。他一定会推已及人,做到尊重、关爱、善待别人,从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从对学生的关爱中体现人文精神。
于永正教师也说过“在儿童的世界里,伟大不是大海而是溪流,在他们的眼里,老师的一份宽容和善待一声同情和劝慰,更是伟大,它是老师心中着的爱意和善意的流露,这便是艺术。”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真正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把爱用耐心激励的眼神传递给学生,鼓励并期待他们能取得进步,让每一位学生都体会到被尊重,被关爱,被善待的快乐,他们一定会推己及人做到尊重关爱善待别人,从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从对学生的关爱中体现人文精神。
二、创设情境,让课堂充满活力
情境教学是利用移情作用,强化儿童身临其境的主观感受,让儿童在加深情感体验中陶冶情操,在审美活动中以美育情,陶冶爱美的情趣。在此过程中,儿童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感受,激起了对学习活动的热情,不由自主地把情感移入学习情境中,促进了儿童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执教《二泉映月》时,学生不易体会阿炳是在苦难、凄惨中创作这首歌曲的。更无法理解乐曲中抒发阿炳对社会的控诉。为了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体验阿炳悲惨生活的心境,我创设了一种情境:一位才华横溢的民间艺人,手执二胡,沿街乞讨,遭遇了一个又一个的冷眼;晚上露宿街头。画面播放的过程中,始终萦绕着那段凄凉悲惨的音乐。学生们目睹这样的画面有的眼圈通红,有的小声啜泣,整个教室充斥着悲伤的气氛。画面看完后,我说:“看完了画面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的情感一下子被激发起来。纷纷表达了内心的感受:这么一位才华横溢的民间艺人,落到这样的地步,真让人痛心;社会为什么对他如此不公!竟让他流落街头;老师,看了画面我都流泪几次了,我被阿炳的遭遇深深地打动了。如果阿炳还在的话,我愿意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捐给他;看了画面我已理解了阿炳为什么会创作出让人伤感的《二泉映月》,这是他个人生活的写照。这样教学,学生就会入情入境,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与课文产生共鸣,从而理解、感悟语言文字,让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三、注重创新,充满探索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江泽民总书记曾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创造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而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个课题也日益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情境教学十分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探究性问题情境,这就为儿童创新动机的激发提供了契机。
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引发好奇心。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是人们积极探求新奇事物的倾向,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动力之一,对于形成动机有着重要的作用。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往往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爱因斯坦就曾说,他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我们在创设探究性情境时,注意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教学寓言《寒号鸟》时,李吉林老师这样导入新课:“这一课,李老师给你们讲个民间故事。很久以前,在很远的一座高山脚下,有一堵石崖(用粉笔勾画石崖)。如果在冬天的夜晚从山脚下经过,你会听到从石崖的缝隙里传来了小鸟哭叫的声音:‘哆罗罗,哆罗罗’。所以,人们就给这种小鸟取了个名字叫‘寒号鸟’(板书课题)。寒号鸟为什么在严寒的夜晚号哭呢我们可以去问问它的邻居喜鹊,喜鹊就住在寒号鸟对面的大杨树上(用粉笔勾画杨树并贴上喜鹊的剪贴画)……”这一课的导入,教者以讲故事这一儿童喜爱的形式,加上简笔画、剪贴画等手段创设情境,并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发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一上课就被深深地吸引住,取得了先声夺人的效果。
四、指导学生更新学法,促进学生发展
旧教学模式,学生常以背诵默写为主要学习方式,使学生厌倦,产生厌学情绪。学生学好语文,先要养成预习习惯,在预习中提出问题,试探性地解决问题。何况,一篇新课文,很多都是学生学过的字、词、句,甚至一些生活场景学生都十分熟悉,教师再翻来覆去地分析,实无必要。其次,学生要敢于质疑,课外提问,课内讨论,学生要主动积极,不能使之留于形式。充分发挥自己的意见、看法、观点以及口才,使语文知识能真正发挥实质性作用,而不是为应付考试而学。再次,学生还要勤于动笔。对于教师的一些辅助性教学手段,如《月光曲》中,如果播放贝多芬的曲子,学生听后便可将自己的想象记录下来。这样,便锻炼了自己的能力,特别是想象能力能得到充分发展。还有如《凡卡》、《卖火柴的小女孩》、《穷人》这一类文章,学生可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给课文写上续编,这也是发散性思维的培养。《黄河象》、《琥珀》一类文章,便可想想是否还有其它的形成过程呢?动笔记下来。这对听、说、写能力都有所提高,时间一长,事物便会从量变到质变,那么,学生的语文水平便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谈新课标下如何创新英语教学 篇6
岑溪市实验小学
李莉莉
摘要:在新课改下如何创新英语教学,怎样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是十分重要的任务。关键词:设疑启智、营造创新氛围;培养自立探究,巧设创新探索机会;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提高课堂效率;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创新思维;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提高自身素质,引进教育技术;探求教学新模式;注重情感教育。
关于李岚清副总理在《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一文中指出,“中国对外开放,我们一个弱点就是对外交际的语言问题,我们要认真研究中国人用什么办法学英语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这说明实施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随着新课标的逐步实施,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所充当的角色已经有了新的变化,“传道、授业、解惑,”等教学观念已不再适应现阶段的客观要求了,摆在教师前的一个严竣话题是:如何引导学生乐学善思,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自身主观能动性,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积极探索式研究性学习。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充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那么我们在新课标下如何创新英语教学呢?下面就本人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贯彻执行素质教育进行教学谈点体会和做法。
一、设疑启智
营造新氛围
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沟,层层递进,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或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认,既调动了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又训练了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当学生对这类讨论性问题产生兴趣时,他们会不畏艰难,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加强语言信息的刺激,营造创新教学氛围。
二,培养自立探究
巧设创新探索机会。
素质教育是培养21人才的教育,学生需要获得能够继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科学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天赋能力。学生应该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去获得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创新的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师生间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关系,能使课堂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境性,更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必须更加注意教法新颖有创意,以便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锐意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想方设法培养其独立获得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培养发散思维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有位名人曾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有研究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在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境,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如:在教过去进行时,出示一副简笔有关一位学生在学习的情况,而旁边有他的爸爸在看报,在出示图时我们可以先把这学生在干什么遮住一半,然后问:What were the children doing while his father was reading a newspaper ?那么这时同们就会进行
guess ,并积极发言,从而给他们提供了发散思维的机会。课文教学中,教师善于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想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也可以用所教的知识,让学生自由地求异发散、编写新的内容。如一篇文章教完以后可以在黑板上出现几个 key words 让学生自己去编一些内容。这样会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交流,从而以创新意识来灵活运用语言知识。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与摸索解决新问题,掌握新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得以真正提高。
四.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提高课堂效率
李如密在“素质教育与教学改革”一文中提出几个结合:即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结合;教师指导与学会相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这对我们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是很有启发意义的。课堂教学应努力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学会”和“会学”。要做到这点必须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脑、动口、动手上下功夫,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能力为目标,育人为目的教学模式。
在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时,可采用“启发式”、“学导式”教学法。首先,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做到深入浅出,画龙点睛,一语道破,起到指导作用,以达到“导”在关键上的目的。其次,在学习课前预习,划出难点,带着问题听课时,或学生在自学中遇到了困难,迫切需要教师解难答疑时,教师应及时进行指导,把握好关键时刻,恰到好处,这时学生的思想集中,难全神贯注,认真听讲,可收到最好的效果。当然,除备好课外,教师还应精心设计,分析哪些材料让学生自学;哪些材料由教师精讲;哪些材料用讲练结合形式进行;考虑精讲火候;研究怎样才以讲深讲透,讲得条理分明,深入浅出,使讲解富于启发性。同时要避免教师“抱着走”包办代替,唱独角戏,而应把教学的重点从“教”转移到“学”上,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对所学学科本身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的欲望,增强学习信心和主动的积极性。尤其在培养学生自己找规律,自己做总结,通过独立思考、开发智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以“主人翁”以身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五、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创新思维
在现阶段,教师仅凭一张嘴,一支笔,不仅使老师教得枯燥无味,而且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勉强为之只是严重阻碍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自己的传统做法,变纯粹“传授性”教学方式为“探索性”教学。这就需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结构,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培养能力的场所。同时在夯实知识基础的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总而言之,我们要把英语学科教学当成是学生学会使用外语的过程,因为这种方法是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造能力的优化过程,是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一种有效途径,只有如此,学生才会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各方面素质才能得以全面提高。
六、加强学法指导
培养自学能力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获得新科研知识的方法。我们“教是为了不教”,“不教”是为了激发学生潜在的自学能力。学生一旦具备了自学能力。就能吸收消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使听、说、读、写诸种技能得到全面提高,一旦学生具备了自学能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就水到渠成了。
七、提高自身素质
引进教育技术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因此课堂教学效果如何,教师则是很关键的一个因素。良好的教学素质是教师“安身立命”之本。因此为师之初,必须强化自身教学基本功,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到德才兼备,这样对学生来说才更有亲和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从而使他们爱上英语课。在此基础上注重教法创新,不但开发学生的潜力,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激发其想象、创造能力:同时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来提高课堂效率,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内在潜能,因为先进的教育技术在挖掘人的潜力,培养现代化人才,从宏观上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譬如在英语教学中适时运用多媒体兼备的电化教学设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融教法、学法于一体,加快了课堂教学节奏,达到化枯燥为趣味,转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的效果,从而使教学过程最优化。
八、探求英语教学新模式,拓宽学习英语渠道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认真研究英语新教材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不断探索教学新模式,拓宽学生学习英语渠道。
一要创新课堂设计。对不同的课型结构,进行专门的课堂设计,突出课程的教学特点与教学目标,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
二要创新课程训练。依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自身的特点,编写专门的英语学习辅导材料,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后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三 要创新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与英语学习兴趣小组、举办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人人参与,有所收获。
九、注重情感教育
激发感情共鸣
情感教育是一种融知识的传授和情感的激发为一体的教育方式。它以形象而生动的语言和行为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内在心世界,引起共鸣,使其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之中,自主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学生,不仅需要知识的直接性接受,更需要教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呵护。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有些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在“严爱”的招牌下以罚代教,殊不知这种教育方式会使师生间产生疏远感,甚至造成情绪对立,导致学生放弃所学的科目,从而不利于正常有效地开展教学,因为情感是一种很强的内动力,没有情感,就不可能有学习动机。教师应当利用爱的教育能力,激发师生情感共鸣,因为爱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譬如把自己置于学生的位置的去,作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使自己与学生心心相通,学生在爱的力量的感化之下,学习积极性会大大提高;同时应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适当的场合给予表扬,可以通过充满情感的眼神、表情、语言激发学生幸福、快乐、奋发的激情,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样你所教的学科他们自然愿意学,尤其对差生他们自卑较强,信心不足,极少体验表扬滋味,一旦给他们一点温暖、鼓励,效果更明显。
浅谈新课标下英语语法教学的策略 篇7
一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要做好两点:第一, 与学生进行情感互动。学生的性别、认知水平、语言能力是不尽相同的, 在语法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这几个因素的影响, 尊重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 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有经验的教师不难发现, 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课堂氛围、整体学习能力都是不同的。针对课堂活跃的班级可采用开放式、启发式、自由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课堂相对沉闷、回应相对较弱的班级可利用实物、图片、幻灯片等直观手段进行语法教学, 用视觉冲击激发学生大脑的反应。第二, 提高教学趣味性。学生对语法学习有本能的排斥心理, 主要在于语法学习的枯燥、繁冗且需要大量记忆。在语法教学中, 要推陈出新, 改变传统的板书教学法, 综合利用多媒体来提高语法教学的趣味性。如在学习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有关语法知识时, 可以配合展示蚕蛹化蝶这个情境的录像资料。此类趣味性较强的课题展示, 符合初中生年龄阶段好奇的心理特征, 也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趣味中对语法知识有深刻的记忆。
主动性, 是指学生自发地接受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训练。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应善用以下技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一是, 参与体验。在语法教学中, 一定要注意加强学生的参与性。可以让学生用语法造句, 鼓励学生讲述身边发生的事情, 或者让学生转述电视、电影、动画片的台词等。二是, 鼓励学生阅读英文书籍。英文教材中的语言学习是有限的, 学生不应该把眼光仅仅停留在教科书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英文书籍, 发现不懂的语法知识可以提问。在教师推荐阅读书目的基础上, 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英文书籍。这样的方法极大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 也可以让学生频繁接触不同语境中的语法知识, 经过长时间积累, 其语法知识必定能够突飞猛进。
二用好语法教学的三种方法
1. 归纳、演绎法
归纳法, 就是教师在正式讲授之前, 给学生一定数量的材料, 通过给学生输入大量真实的语言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讨论这些例句的结构, 使学生对所学语言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 并进行思维加工, 发现其结构形式和意义, 然后从中归纳出定义与规则。对具体的语法实例进行归纳, 找寻普遍规律, 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语法结构及其用法并牢固记忆, 同时也可以避免教师直接灌输语法的抽象性。
演绎法, 是与归纳法相对应的一种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向学生罗列出抽象的语法规则, 并随机通过举例加以说明, 然后要求学生进行造句, 并通过大量练习巩固学生对语法规则的理解。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难理解的语法项目中, 可以避免学生因归纳错误而产生的记忆。因此在比较繁难的语法学习中, 演绎法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过去完成时是语法中较难理解的一种时态, 使用的语境较多。如表示在过去某一时刻或动作以前完成了的动作, 即“过去的过去”。首先, 笔者告诉学生, 对于这种情境, 可以用by, before等介词短语或一个时间状语从句来表示, 也可以用一个表示过去的动作来表示, 还可以通过上下文来表示。然后举例, 在今天早上8点前, 她已经到了办公室:By nine o’clock today, she had been in office, 接着, 通过让学生自己大量造句来深化对这个语法的理解和记忆。这种方法虽然相对枯燥, 但也是学习语法难点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
2. 例句教学法
列举例句教学法, 是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 英语教师要特别注重英语例句的设计和选用。在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下的句子才会让学生觉得更熟悉、更亲切、更容易记。如 (1) The Olympics of 2008 had taken place in China. (2) Around the world in 2010.the earthquake happened many times.例句的设计应生活化, 富有时代感, 教师所列举的例句最好能贴近学生日常生活, 让学生感觉到此事就发生在身边, 这会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和积极性。如在讲解过去分词短语作后置定语时, 笔者举例句:The class meeting held yesterday was a great success, 在讲解名词性从句时, 笔者结合学校当时正在建设学生宿舍的情境, 设计例句:A new students’dormitory is being builtin what used to be awarehouse.
3. 情境设置法
浅谈新课标下英语作业的优化 篇8
【关键词】高中数学 作业设计 评改
作业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课堂的延续和补充,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而且是教师获得学生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反馈的信息调整和有效开展下一步的教学活动。然而,受传统数学教学理念的影响,数学教师布置作业时,常常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大搞题海战术,大大加重的学生的课业负担,更是让学生产生枯燥之感,甚至为了完成作业,抄答案也是常见现象,这无疑与教师布置作业的初衷大相径庭。那么,如何有效布置数学作业,充分发挥作业的功能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经验,探讨高中数学作业有效实施方法。
一、数学作业设计的原则
(1)目的性和针对性
作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因此设置作业的时候,不能脱离了教学目标,要体现知识的重点,让学生了解作业的目的。从而更好的掌握知识点。此外还要根据所任教班级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个人层次学生的作业。
(2)阶梯性原则
每个学生都是一片独特的树叶。学生存在差异性。因此,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作业设计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要有层次,要有梯度。第一层可主要针对每课时的知识点对数学概念、公理、定理进行运用,使学生熟练掌握。第二层可设计形成性练习,让学生及时对知识进行迁移,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第三层设计反馈性练习,让学生巩固新知,同时能对知识进行迁移,并可从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典型性原则
设计作业时要注意结合教学大纲,高考考试说明来设计每堂课的作业,设计的作业要典型,具有代表性,要以少胜多,不搞题海战术,这样也有助于学生掌握重难点。
二、数学作业设计的四种模式及相应的评改方式
在比较了传统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势和不足后,我总结了四种作业模式,供大家分享。
(1)自选作业
做法:一是教师按教学单元内提供大量的数学巩固性作业,教师只提一个每天完成作业的最低量的要求,让学生自由选择完成:二是提供学生必须完成的题目(指基础题),在指定范围内,选作部分题目。
评改方式:每天全批全改,及时发现问题,注意学生选题,并作数量和分类统计,对最低要求的题目作总结性评讲,对选作题要求学生自己纠错,如无法完成纠错,利用晚自习向教师提出。在单元学习完成后,教师对平时的记录进行整理,把它们体现在“形成性测验”中。
特色与优势:尊重了学生的选择,改善了作业效果,学生享受到了做作业的主人的快乐,让各层次的学生都体会到完成作业的乐趣,又结合了传统作业设计模式里的优势,提高了学生完成作业的主动性。
(2)分层练习作业
做法:教师在一个教学单元结束时进行“形成性测验”,题目来源于高考题,模拟考试,把所有的题目分为A,B,C三个层次,其中A组题与教材上题目难度相仿,主要考察学生对该单元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的熟练程度,包括基本题型的解题方法。B组题以熟练运用章节综合知识为主,考察知识的内化和整合。C组题目以灵活运用为主,题目综合性强,涉及学科内综合和以数学知识为背景的实际运用,解题的方法有一定的技巧。
评改方式:采用互批互改的方式,将所有学生的作业收集在一起,按座位顺序发下,让每个学生认真地批改别人的作业本。教师讲授所有的题目,要求每个学生在批改作业本的同时在作业本上认真做好笔记。
特色与优势:班级授课制下学生的学习结果不会整齐划一的,教师不在教学单元开始时将学生进行层次划分,而在教学单元结束时划分。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在教学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学会自主选择作业。通过分层练习作业让学生体会知识的生成发展,体会了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符合新课标的要求。通过这样的评改方式,提高了每个学生的兴趣,当了一回小老师,培养了他们认真负责的精神,也使得后进生提高了听课的效率。
(3)自编“测验”作业
做法:章节结束时教师指导学生自编学习测验,把自编测验当作作业。教师重在指导学生学会章节知识内容的整理,逐步在题型与内容上建立联系。可分工合作编制,也可个体独立编制完成。编题完成后,教师统一收集后,选出部分题目,并记下每个题目出题者,进行检测。完成后让出题学生来讲授,对出题被选上的同学进行表扬。
评改方式:自评自改。在同学讲授时,自己对自己的作业打分,并找出问题,完成后,教师将作业收集起来,进行检查,对自评自改完成好的学生进行表扬,
对自评自改完成较差的进行谈话,找到原因,鼓励他们改进。
特色与优势:发挥了以往考试评价未曾发挥的交流作用;学生在编题过程中学会了知识的归类和整理,在一定程度上摸拟了知识的运用过程;编题后的自测,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健康的竞争意识,愉悦身心;学生通过担当教师的角色,参与了对作业设计和完成结果的评价,提高了他们的自我价值感。
(4)改错作业
做法:以周为单位,教师针对每周的作业情况作总结性评价。要求学生每周及时纠正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改在纠错本上。并写出错误原因,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评改方式:每周一由科代表负责收齐纠错本,由教师全改。并记录下纠错情况,督促纠错情况较差的学生,及时改正,从学生的纠错情况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特色与优势:让学生及时弥补在学习中的不足,通过纠错,完善内化了学生的知识体系,让教师从学生的纠错中也能够反思教学,使得作业的反馈交流功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有力的促进了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篇9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因此,当新世纪拉开帷幕的时候,作为老师,我们不能不深思: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挑战。对此,我们都有诸多感慨。这里,我就平时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激发兴趣,促成阅读教学
1、巧妙地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所谓故事嘛,人人都爱听,尤其是从小就伴着奶奶的童谣、寓言长大的孩子,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娓娓道来,被激化,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跌,期待真相大白结局之际,教师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
2、畅谈读书感受激发兴趣。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孩子气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与此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
3、学会写梗概激发阅读欲望。我们要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书中人物、内容梗概或精彩片断,激发学生“欲知详情,请看原文”的欲望。如教学《盘古开天地》后,教师可介绍《女娲补天》;结合《草船借箭》的教学,教师可出示《三国演义》和《中化上下五千年》(儿童版)介绍书中部分精彩内容的梗概。这样学生就会被兴趣所推动,纷纷要求借书阅读,在读中去感受名著的魅力,和灿烂文化的所在。实践证明,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二、教给方法,指导阅读
1、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2、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
4、摘录批注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
三、激励先进,坚持阅读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自流。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
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 篇10
一、目前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回想近几年来高中语文课堂,我们发现,高中语文教学在逐渐脱离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即便如此,现在语文教学课堂上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一部分教师还没有脱离陈旧的教学观念,仍然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进行教学。如果想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就必须对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态度有大致的了解,但是很多教师无法做到与学生之间应有的交流和沟通,这样就直接导致学生无法对语文课堂产生比较全面的认知。有的地区语文课堂的教学工具较为落后,无法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有利条件,这也对语文教学成果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策略的实施势在必行。
二、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策略
1.新课标跟以前教学大纲相比,对教学要求的标准降低了
现在新课标更加注重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探究能力的培养。每个学生有不同的家庭环境、社会生活和文化氛围,这就决定了每个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潜能。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对每个学生负责,对每个学生做全面的了解,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差异,制订不同的学习计划和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课堂上由被动变为主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理解“学会”的真正含义。现在大部分学生完全具备了自学的能力,所以,在课堂上,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减少在语文课本知识上讲解的时间,注重对学生进行语言教学、语言指导,让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提高。还可以让学生多进图书馆、多阅读一些课外书籍,以此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2.要想实现新课改要求,教师本身也必须进行不断的提升与完善
首先我们得改变我们的教育观念,彻底摒弃教师中心论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使语文课堂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等特点。在课堂上,不要求对学生提问的问题都可以回答上来,但必须引导学生去寻找答案。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哪些信息具有价值,使学生学会有条理、有逻辑性的整理信息。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我们主要的职能是“授学生以渔”,我们要观察每一名学生的品质、个人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并且适当地进行指导和鼓励,以此使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的`教学工具是粉笔、黑板,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工具也越来越先进
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优化课堂,是十分有必要的。现在多媒体教学在我国各校已经全面推广,它跟传统的教学工具相比,有着图文并茂、影音结合等方面的优势,受到很多教师的青睐。例如,在学习《边城》这篇文章时,为了让学生真正融入到故事情节中来,我设计了一个课前准备和阅读环节,即在讲解课文以前,先运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看几幅课文中涉及环境的图片,让学生感受一下主人公翠翠的生活环境,再让几个学生描述一下看到图片的感受。让学生对故事中人物有大致的了解以后,再集体观看《边城》电影。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这篇课文有深入的了解,并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就达到了创设情境、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应该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全面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进入到多姿多彩的语文世界中,使语文教学活动更生动、直观。
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师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将停止教学。”是的,身为一位语文教师,在新课标的改革下,我们必须认真辨别传统和现代教育模式的优劣性,及时进行反思,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并且不断加强自身素质修养。要尊重和理解学生对语文课堂学习的看法,对学生多一些肯定和赞美,这样学生才能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真正地融入语文学习中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沈龙明,王艳燕。高中语文有效教学实用课堂教学艺术。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4]张兴华。关于研究性学习实效性的思考。中国教育学刊,.
[5]徐林祥。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浅谈新课标下英语作业的优化】推荐阅读:
浅谈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05-26
浅谈新课标下的体育课教学论文05-21
浅谈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养成06-18
谈新课标下如何创新英语教学11-12
浅谈新课标下如何进行低年级识字教学10-16
谈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各章前言的教学10-22
谈新课标下的语文“问题式”教学设计07-10
新课标下中学英语作业布置法的实践与研究10-02
新课标下的作业设计05-28
浅谈新课的引入的方法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