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综合管理

2024-09-27

生态综合管理(共12篇)

生态综合管理 篇1

产业的快速发展赋予了这个城市丰厚的经济基础, 同时, 也产生了一个负面的影响, 即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产业生态系统的管理目的在于有效利用资源, 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生态环境水平也得到明显提高, 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循环利用模式, 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达到和谐统一, 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的使用率, 从而实现产业的生态化。

一、产业生态系统管理评价模型分析

作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综合集成的一种常用方法, 模糊综合评价 (Fuzzy Comperhensive Evaluation FCE) 已在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和社会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产业生态系统管理属于多目标综合评价。由于产业生态系统管理评价指标多而复杂, 评价指标具有层次性, 而且难以将所有指标定量化。同时, 根据产业生态系统管理评价的特点, 评价指标的判断有些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因此, 在综合评价中选择模糊综合评价, 对反映产业生态系统管理状况有其科学性和实用价值, 有利于得出比较客观的评价结论。

(一)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由于构成产业生态系统管理的因素很多、很复杂, 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都会不同, 所以从理论上讲, 无法设计一个统一的指标体系以用于评价产业生态系统的管理状况。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指标体系的要求, 并以大庆为典型案例, 结合大庆市产业生态系统管理的现状和自身特点, 本文设计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产业生态系统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因此, 本文将建立的指标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为目标层, 即产业生态系统管理水平;第二层为主准则层, 它由三个一级指标构成, 一级指标全面反映了影响产业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要素, 包括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利用水平和环境保护水平三个方面;第三层为分准则层, 由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可支配收入、生态产品产值率、森林覆盖率、退化土地恢复治理率、主要农产品中有机及绿色产品的比重、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率、城市空气指数、环保投入占GDP比例以及实施清洁生产企业的比例等14个二级指标组成 (见图1-1) 。

(二) 产业生态系统管理的模糊评价数学模型

根据已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 我们选择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大庆市产业生态系统管理进行评价。因为对大庆市产业生态系统的管理评价具有模糊性, 一是产业生态系统管理的内容具有模糊性, 我们通常把产业生态系统的管理强度分为强、较强、一般和弱4个等级, 但很难严格界定各等级的标准, 这种等级的分类只是人们主观意识的结果, 具有“模糊性”。二是产业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具有模糊性, 如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自觉性、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普及等。因此, 本文将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大庆市产业生态系统管理进行评价。

1.确定评价指标集

图中所示评价指标体系中, 主准则与分准则即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 它们相应为:

X= (X1, X2, X3)

其中:X1= (X11, X12, X13, X14)

X2= (X21, X22, X23, X24, X25)

X3= (X31, X32, X33, X34)

2.确定各指标层的权重

含X1、X2、X3对目标层A的权重分别为B1、B2、B3均非负, 且n=i=Σ13=1, 权重集B= (B1, B2, B3) 。依次, 分准则层C中各指标对应的主准则层B的权重集分别为:

W1= (W11, W12, W13, W14)

W2= (W21, W22, W23, W24, W25)

W3= (W31, W32, W33, W34)

3.确定评价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语集Y, Y= (Y1, Y2, …Ym)

4.对主准则层各评价指标Xi建立模糊评价矩阵Ai (i=1, 2, 3) , 通过C层各指标评价B层分类因素指标。若单独考虑Xi下的指标Xij, 评判其隶属于第t个评语Yt的程度为Yijt, 则可得的模糊评价矩阵Ri

其中:i为各分类指标数目, 即X1, X2, X3;n为相关分准则层中评价指标数目, m为评语集中评语数目, 之后, 由Ai=WiRi得到主准则层各指标的模糊综合评判集合

5.计算评价对象的模糊评价矩阵

6.对做归一化处理, 即可以模糊分布法对产业生态系统管理状况做出评价, 也可给评语集Y中各类评语标准分, 最后求得产业生态系统管理模糊评价的最后得分。

(三) 大庆市产业生态系统管理模糊综合评价

下面我们用上一节建立的模型对大庆市产业生态系统的管理状况进行评价, 通过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市场调查以及与专家进行探讨 (受数据收集完整性限制, 部分数据可能会存在误差) , 我们能得到以下数据:

B= (0.3 0.3 0.4)

W1= (0.2 0.3 0.3 0.2)

W2= (0.1 0.3 0.2 0.2 0.2) W3= (0.2 0.2 0.3 0.3)

Y= (强较强一般弱)

因此, 我们有20%的把握说大庆市产业生态系统的管理强, 有29.8%的把握说大庆市产业生态系统的管理较强, 有33.8%的把握说大庆市产业生态系统的管理一般, 有16.4%的把握大庆市产业生态系统的管理弱。

将上述结论中的“强竞争力”和“较强竞争力”的数据相加, 我们有49.8%的把握说大庆市对产业生态系统的管理较强, 但由于结果的数据并没有超过50%, 因此, 我们说大庆市对产业生态系统的管理仍不够充分。

二、产业生态系统管理对策建议

产业生态系统的管理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 而是一件实实在在能够做好并且必须做好的事情。以往产业生态化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单向线性管理模式, 然而这种“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产生污染、治理与恢复”的模式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与破坏, 而且还是对大量宝贵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 做好产业生态系统的管理已经势在必行, 具体对策如下。

(一) 建立组织制度

制度是一种行为规范, 建立健全组织制度是做好其他各项工作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要做好对产业生态系统的管理, 需以多部门联合执法为主, 各部门各施其职,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必要时, 可以将环保部门作为组织行动的主要部门, 发挥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能, 协调好各个部门, 对破坏产业生态系统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依法查处, 以促进生态环境质量的好转。实践证明, 建立一个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前瞻性的组织制度, 对转变机关部门的作风, 促进各项组织工作的规范运作, 提高办事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严格现场执法

加大产业生态系统管理的执法力度, 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和监督机制, 坚持依法建设和依法管理。首先, 严格实施产业生态系统管理规划, 作为指导产业生态化建设与管理的标准, 任何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遵守规划要求。其次, 对产业生态化的监督管理要与经济建设相结合, 以产业生态化建设为目标, 促进生态经济建设。再次, 对违法的企业和个人, 予以相应惩罚, 把对造成产业生态系统破坏的监督管理作为主要工作内容, 常抓不懈, 严格依法办事, 加大惩治力度。同时, 参与对产业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的事故调查和纠纷处理。最后, 要把经常性产业生态化监督管理与突击性监督管理结合起来。把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监督管理与各产业部门间综合执法检查紧密结合起来, 发挥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作用, 搞好齐抓共管。

(三) 加强技术保障

产业生态系统监测是对产业生态系统监督管理的前哨, 对产业生态系统的管理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仪器来对产业生态系统进行监测, 健全完善产业生态系统监测管理系统, 提高对现场的监测能力, 用科学、有效的数据判定各企业与个人对产业生态系统造成污染的程度, 并以此制定和规划其治理的内容, 为产业生态系统监督管理提供技术保障和科技支持。

同时, 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吸纳人才, 依靠广大科技人员, 发挥其技术力量, 组织与其他省市的科技合作与联盟, 进行科技攻关和科技创新, 对产业生态系统管理的主要项目进行重点研究, 采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 加强对产业生态系统的管理水平, 提高产业生态化管理的科技支持能力。

(四) 加强政企联动

产业生态化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只有产业做到可持续发展, 市内的经济、环境才能够可持续发展。而企业作为受益者生活在系统内, 有责任也有义务参与到产业生态系统的管理中去。因此, 产业生态系统管理不仅仅是政府行为, 也应是全社会的行为。政府应加强与企业联合、联动, 按照“谁开发谁保护, 谁破坏谁恢复, 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积极引导、吸纳企业参与到产业生态化的管理过程中, 把产业生态系统管理的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企业, 并制定奖惩制度, 努力将产业生态化管理作为政府和企业共同的任务目标, 相互配合, 齐抓共管, 协力推进。

(五) 扩大国际合作

企业应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关于管理的经验教训, 结合地区和企业的具体情况, 在技术、人才、资金、管理等方面, 全方位地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创造出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生态系统管理模式。采取“请进来, 走出去”的方法, 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 为我所用, 邀请国外知名企业家、专家和学者来企业进行指导, 使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六) 提高公众生态意识

一方面, 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 加强人民对珍惜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除此之外, 还可以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传播媒介进行经常性、重实效的宣传, 提高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另一方面, 应大力宣传适度消费的观念, 引导人们减少对一次性消费品的使用, 增强人们对绿色食品的认识, 提倡绿色包装, 控制“白色”污染。通过宣传教育, 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自己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意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就是保护自己, 从而自觉地关心环境, 保护环境, 以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综合效益。

摘要:产业生态系统管理的本质是将资源的综合利用, 经济的发展与对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的产业发展管理过程。根据产业生态系统的相关理论, 以大庆市产业生态系统的实际情况为典型案例,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详细分析了大庆市产业生态系统管理的现状, 提高区域产业生态系统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是:建立组织制度;严格现场执法;加强技术保障;加强政企联动;扩大国际合作;提高公众生态意识。

关键词:产业生态系统管理,模糊综合评价,可持续发展

生态综合管理 篇2

长效管理机制的实施方案

农村环境卫生和生态是关系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大问题。为加快推进乌龙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创建的各项工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我村在辖区开展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生态创建工作,从根本上解决了我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问题。为进一步巩固乌龙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创建的各项成果,结合我村实际,认真总结了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创建工作长效管理机制的主要做法和经验,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生态村创建和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工作为平台,以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为保障,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中同步推进村容整洁,创建生态文明村,彻底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全面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生活质量及村庄品味,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以打造卫生村和生态文明村为契机,扎实推进乌龙村生态环境改造工程,使人居环境和容貌秩序得到明显改观;加

强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创建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巩固深化我村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成果。

三、主要任务

(一)绿化。主要是绿化村庄,加大村旁、路旁、屋旁、河渠旁“四旁”绿化力度,真正做到“村在林中、房在绿中”。

(二)净化。主要是清理柴堆、粪堆、垃圾堆“三大堆”,解决脏乱差现象突出、卫生死角普遍存在、垃圾“围村、塞河、堵门”的问题,消除影响村容村貌、生态环境的“顽症”,达到柴垛归位、污水归池、禽畜归圈、垃圾归点的“四归”目标。

(三)硬化。主要是做到村内路网布局合理、主次分明。主要街道宽阔平整,铺设柏油路或混凝土路面,无断板、坑洞、露骨等损坏类型,次要街道铺设砖块或碾压平整。街道两侧、房前屋后要砌筑排水暗沟或明沟,交叉路口设置过街管涵。

(四)美化。主要是房屋墙面粉刷整洁,无乱涂乱画。整合村庄内空闲地、废弃宅基地,建设小型花园或休闲绿地。扩挖、清理、衬砌坑塘、河道,建设生态水景区。配套农家书屋、健身场地等文化娱乐休闲场所。

(五)亮化。主要是做到村内主要街道合理布置安装路灯,方便出行,力争达到“路延伸到那里,路灯就亮到哪里”,改善村民夜间出行条件。有条件的村在主要街道、重要标志物、村民活动场所实施塑造夜间形象的亮化工程。

四、基本原则

(一)村委会主导,全民参与。在村委会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各自然村的主体作用,建立完善的公众和社会力量参与机制,鼓励和引导群众及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创建工作;同时加大对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的投入力度。

(二)统筹规划,科学发展。要着眼当前,兼顾长远,科学系统地规划建设农村优美环境和良好生态体系,以村组为单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安排开展各项相关工作。

(三)突出重点,逐步推进。首先对条件好的个别自然村重点投入整治工作,示范成功后逐步普及全村辖区,使整治工作由表及里、由外及内,纵深推进加强,整治标准提升。

五、工作步骤

(一)动员准备阶段。组织村组干部及党员同志认真学习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创建工作精神,动员干部群众积极做好开展综合整治的各项准备工作。重点抓好四个方面:一是大张旗鼓地宣传发动,让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做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和生态建设工作的重大意义;二是组建一支专业卫生清洁队,建设适量垃圾收集点;三是结合本村实际,制

定出农村环境卫生集中综合整治和生态村创建工作方案;四是村两委进行责任分解,制定出包片、包街方案。

(二)整治创建阶段。村两委班子成员要以身作则,在村辖区内掀起集中整治创建的热潮。集中组织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清理村内外乱放的垃圾,做到不留死角死面。认真落实生态创建具体工作。

(三)建章立制阶段。在集中整治创建的基础上,建立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创建长效机制。基本要求是:一是农户对门前卫生负责,每日定时清扫;二是卫生清洁队负责主要街道的清扫和农户门前垃圾的收集,做到日产日清,存放池集中存放;三是每隔一定时间,卫生清洁队对存放垃圾进行集中清运,定点填埋。积极建立符合本村实际的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和相关的村规民约。

六、推进措施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健全组织结构。村两委高度重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生态村创建工作,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把乌龙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生态创建工作作为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

(二)加强管理,强化指导。各村小组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日常管理,加强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力度,扎实推进农业污染、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的防治工作。积极会同上

级有关部门进行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生态创建的技术指导,努力提高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的技术水平,切实推动生态村和卫生村建设进程。

(三)加强投入,规范建设。要切实加大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的投入,广辟资金渠道,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到村庄生态环境的各项建设中,以弥补村庄生态环境建设资金的不足。同时要按照上级对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创建工作要求的各项规范和标准,切实落实各项措施,努力提升生态村和卫生村建设的质量。

(四)加强宣传力度,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发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把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弘扬优良传统,通过门前“三包”等规章制度的建立与落实,养成人人“讲卫生、爱家园”的自觉行为,树立社会主义农村新风尚。

(五)抓好长效机制。坚持整治与管护并重,在开展整治工作的同时,加强农村环境管理和生态创建长效机制的建设。村内必须长期有一只清扫保洁人员队伍,对村辖区生活垃圾及时处理;设立专、兼职的卫生保洁员、林木管护员和器材管理员等,加强农村环境和公共设施的日常管理;制定村规民约,规范约束村民行为;普遍建立“门前三包、分区包干”的长效保洁机制,落实管理责任,巩固整治成效;采

取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方式,培养农民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七、工作要求

(一)将村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生态创建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全体村组干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参与工作,并且在村内大力宣传,让广大村民也知道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和生态创建的深远意义,让其也加入到建设的队伍中来,对于在工作中出现失职、渎职、造成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创建工作延误的个人,将严肃处理。

(二)村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生态创建工作主要以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而不是单纯的为了完成任务为目标。

(三)在工作开展中遇到的困难及时上报到村委会,由村委会领导小组商议解决,无法自行解决的上报到上级领导处,请上级领导给予解决。

乌龙村委会

生态综合管理 篇3

【关键词】 生态系统;生态监测;遥感技术

在环境科学中,环境监测是研究和测定环境质量的学科。它是环境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必要手段。近年来,水土流失、荒漠化、草原退化和物种减少日益严重,致使生态相当脆弱、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污染严重,直接危及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目前单纯的理化指标和生物指标为主的环境监测已不能满足当前的发展要求,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将对环境生态的演化趋势、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作进一步的细致的了解,这時,生态环境监测也就孕育而生了。

生态监测是利用各种技术测定和分析生命系统各层次对自然或人为作用的反应或反馈效应的综合表征来判断和评价这些干扰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危害及其变化规律,为环境质量的评估、调控和环境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可以说,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保护的前提,是生态管理的基础,是生态法律法规的依据。生态监测应以环境管理、生态问题为导向,不仅向环境管理的各个领域渗透,主动为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管理服务,而且着重对当地的重大生态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监测和研究,辨识和阐明有关生态问题,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结构完整功能健全)为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一、生态系统与生态监测

生态系统(ecosystem)是英国生态学家Tansley于1935年首先提出来的,指的是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它把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看成是互相影响、彼此依存的一个统一整体。生态系统不论是自然还是人工的,都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它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要经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育过程。

生态环境质量是指生态环境的优劣程度。它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从生态系统层次上,反映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适宜程度,是根据人类的具体要求对生态环境的性质及变化的结果进行评定。

生态监测是采用生态学的各种方法和手段,从不同尺度上对各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分别进行时空格局的度量,主要通过监测生态系统条件、条件变化、对环境压力的反映及其趋势而获得。生态监测,又称生态环境监测,关于生态监测的定义尚不统一,主要表现在生态监测与生物监测的相互关系上,一种观点是生态监测就是观测与评价生态系统对自然变化及人为变化所做的反应。包括生物监测和地球物理化学监测两方面内容。将生态监测与生物监测统一起来,统称为生态监测。

这种观点表明,生态监测是一种监测方法,是对环境监测技术的一种补充,利用的是“生态”来做“仪器”进行监测环境质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993)在《环境监测手册》上也认为生态监测是一种综合技术,是通过地面固定的监测站或流动观察队、航空摄影及太空轨道卫星,获取包括生境的、生物的、经济的和社会的等多方面数据的技术。

另一种观点认为生态监测隶属于生物监测。即生态监测是对生态系统级的生物反应上的监测,如:生态监测是比生物监测更复杂、更综合的一种监测技术。其观点从学科上看,生态监测属于生物监测的一部分,但因它涉及的范围远比生物学科广泛、综合。因此可把生态监测独立于生物监测之外。

这种观点表明生物监测从生物学组建水平观点出发,虽然系统地利用生物反应以评价环境的变化,并把它的信息应用于环境质量控制的程序中去,各级水平上都可以有反应,但重点放在生态系统级的生物反应上。

随着环境科学的发展,以及社会生产、科学研究等领域的监测实践工作不断展开,生态监测远远超过了上述各种定义。实际上,无论是生物监测还是生态监测,都是利用生命系统各层次对自然或人为因素引起环境变化的反应

来判定环境质量,都是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的相互关系,这无疑又都属于生态学研究范畴。

二、生态监测的类型和微观生态监测

1.宏观生态监测

宏观生态监测研究对象的领域等级很广,小到区域生态范围,大到可扩展全球。它是指以原有的自然本底图和专业数据为基础,采用遥感技术和生态图技术,建立地理信息系统(GIS)。其次也可利用区域生态调查和生态统计。在现阶段,宏观生态监测是以“3S技术”为主。

2.微观生态监测

微观生态监测研究对象的领域等级就相对较小了,从单一的生态类型到有几个生态系统组成的景观生态区。微观生态监测以大量的生态监测站为工作基础,以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对生态系统各个组分提取属性微观生态监测则以生物监测为核心。

宏观生态监测必须以微观生态监测为基础。微观生态监测又必须以宏观生态监测为主导,二者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监测应包括宏观和微观监测两种尺度所形成的生态监测网。

3.生态监测的特点

生态监测是在本世纪初发展起来的,到70年代后生态监测成为研究领域,并在理论和监测方法上更加丰富,在环境监测中占有了特殊的地位。其主要特点为:

(1)长期性

自然界中生态过程的变化十分缓慢,而且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控功能,任何一次性(或短期)的、静态性的数据和调查结果不可能对生态环境的趋势作出准确的判断。只有长期监测才能揭示其变化规律,预测其变化趋势。

(2)综合性

一个完整高效的生态环境动态监测计划将涉及到该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的各个方面,监测对象涵盖空气、水体、土壤、固体废物、植被等客体,监测手段包括生物、地理、环境、生态、理化、数学、信息和技术科学等一切可以表征环境质量的方法。

(3)周期性

生态变化过程是缓慢的(如森林演替、木材分解等),而且生态系统本身具有自我调控功能,对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干扰作用反应也极为缓慢。因此,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的时间一般很长,通常需采用周期性的问断监测而不是非间断的连续监测。

四、生态监测的内容

生态监测主要包括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趋势分析以及环境污染、土壤酸化、土地利用状况、森林砍伐、城市化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此外,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环保部门应充分发挥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能,综合评价我国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6年3月9日颁布了HJ/T192—2006《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其中指出了生态环境质量的5大指标:即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环境质量指数。

五、生态监测的技术方法

生态监测技术方法就是对生态系统中的指标进行具体测量和判断,从而获得生态系统中某一指标的特征数据。通过统计分析,以反映该指标的现状及变化趋势,在选择生态监测具体技术方法前,要根据现有条件,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技术路线,确定最佳监测方案。当前国家监测总站确定的生态监测技术路线是以空中遥感监测为主要技术手段,地面对应监测为辅助措施,结合GIS和GPS技术,完善生态监测网络,建立完整的生态监测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达到科学评价生态环境状况及预测其变化趋势的目的。

生态监测是一项宏观与微观监测相结合的工作,依靠传统监测手段只能解决局部监测问题,而综合整体且准确完全的监测结果必须依赖“3S技术”。所谓3S技术,即地理信息技术(GIS)、遥感技术(RS)和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 “3S技术”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把遥感、航照、卫星监测、地面定点监控有机结合起来。依靠专门的软硬件使生态监测智能化。使生态资料数据上网,实现生态监测网络化,是宏观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方向,是其发展的主要技术。在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内,遥感手段将在生态环境监测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作为“3S”技术的核心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中,已经投入应用最多的是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指从不同高度的平台上,使用各种传感器,接收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对不同的地物及其特征进行远距离的探测和识别,是延伸的环境信息获取、传输、处理、综合分析、发布、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一整套技术体系。

在江苏,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前期,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专门设立了环境遥感研究室。此后先后承担了苏南大运河水污染环境遥感研究、太湖水环境遥感分析、蓝藻遥感调查等。2003年起省环境监测中心新成立生态监测部江苏省也确立了,从2005年开始通过全面开展生态环境监测试点工作,2年内形成全省生物、生态和海洋例行监测工作局面,通过对生态环境建设深入探索全省生态监测的技术路线和发展方向。经过各方努力,全省13个省辖市成立了独立的生态监测科室,负责区域内生态环境监测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评价工作的组织实施,协助开展全省范围内的生态调查工作,使江苏的生态监测水平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生态综合管理 篇4

生态公益林的主要内容是为了实现森林的生态效益。生态公益林能够防止污染、调节气候、保持水土、休憩保健、防风固沙等, 能够为人类提供好的生存环境。生态公益林的建设是林业生态建设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林业分类经营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公益林的综合经营进行管理能够促进生态林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公益林的经济效益。

2 背景情况

浦城地处我国福建省最北部, 是闽浙赣三省的交界处, 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与生物资源。浦城作为福建省第三大县, 有福建的“北大门”之称。浦城县境内水系分别流入闽江、钱塘江与长江, 属于三江流域。浦城是中国最早的商品粮基地, 是中国的十大香樟基地之一。武夷山与仙霞山分别延伸到了浦城的西北与东北方, 这里山延两脉, 水注三江, 共有山地面积4 374 000亩, 河流水域面积150 000亩, 耕地面积554 700亩。林业用地面积为4 079 000亩、森林蓄积量15 812 000m3、森林覆盖率73.3 %。现阶段, 浦城县辖二个街道、十七个乡镇, 公益林补偿面积986 316亩。

3 浦城生态公益林管护现状

生态公益林的建设规模较大, 产生的效益众多, 通过对生态效益林进行管护, 不仅可以提高公益林的生长效率, 还能为人们提供一定的经济效益。

3.1 联户管理模式

联户管理模式主要是针对生态公益林较多的村, 按照“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与”均利、均山、均权”的原则将集体公益林管护的权利落实到联户或者是村民小组之中去[2]。实行联合管护, 能够让联户内部以及村民小组中的所有村民都能够享有承包管护权, 明确自己的管护责任, 提高管护质量。

3.2 专职护林员管护模式

专职护林员管护模式主要是针对生态公益林较少的村。护林员通过公开选聘, 在经过林业站的审核批准之后, 护林员与村委会签订相关的管护合同, 同时将专职护林员的工资与其管护的责任挂钩, 要求护林人员签订管护质量抵押金, 则可以根据其管护的质量来实现其奖惩。

3.3 个人管护模式

个人管护模式基本都是由对个人所有的公益林进行管理。对于一些公益林面积不是很多的村民来说, 无论是联户管理模式还是专职护林员管护模式都会浪费一定的经济成本, 所以, 生态公益林若是属于自己所有, 则可以通过自身对公益林进行看护, 补偿费也属于个人所有。

3.4 浦城生态管理模式下的基金统计表

浦城2014年在上述管理模式下实行的管护模式下资金统计表 (表1) 。

4 加强管护的对策

4.1 生态管理

(1) 建立健全林业制度。生态公益林的管护是我国各级林业部门高度重视的一项重要工作, 是生态公益林建设中的重要研究对象。为了加强对生态公益林的管理, 必须建立健全的与生态管理相关的林业制度, 在法规法律的保障之下提高我国生态公益林管护的质量。

在国家现有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 国家还应该完善生态资源产权制度、生态资源监管制度、生态资源市场配置制度、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制度、生态修复制度等[3]。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相关管理办法, 能够稳定林权, 保护林权所有人与林地经营者的合法经营与合法权益, 能够明确产权的主体, 实现生态区划界定严管严控, 为生态林的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2) 发展林下经济。对生态公益林的管护工作是直接影响到林区人们群众保护森林与发展林下经济积极性的重要因素。由于浦城目前林下资源利用开发的领域较为狭窄, 产业的效益并不明显, 综合开发利用未达到高级阶段, 因此, 各级的林业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浦城县的现状, 为林下资源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服务体系, 对林业的资源进行利用, 科学的承包开发项目, 逐步建立出适应浦城生态效益林的营销体系, 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4]。生态公益林在进行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要让承包户在林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之中得到一定的资金补偿, 从而让生态公益林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保护与发展, 促进生态平衡。

4.2 综合管理模式尝试

(1) 提高公益林补偿标准, 争取财税金融扶持。浦城是公益林建设的重要基地, 农民的收入主要是通过林业获得。在对生态林实施保护的时候, 必须要考虑公益林补偿标准。所以, 为了加强对生态公益林的保护, 提高公益林补偿标准, 能够提高农民的管护积极性, 促进生态公益林的和谐生长。政府可以相应的提高对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标准, 并给予财税金融的扶持, 在保持生态公益林得到和谐发展的同时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2) 发展森林经营新模式。森林不仅是维持我国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 也是旅游资源中的重要组成因素。闽江地区山体陡峭、江河纵横、溪涧密布, 具有其独特的自然美景, 是游人们向往的地方。所以, 可以将生态公益林与旅游业相结合, 科学的规划旅游资源, 根据公益林的生长周期选择开放时间, 不但能够发展林业经济, 而且还能宣传生态公益, 让人们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 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环境中来。

5 结语

环境的协调与发展是当今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森林作为整个陆地生态系统之中的主体, 是动物与人类赖以生存与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资源。而保护与发展森林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主要话题。通过对生态公益林的管护以及综合经营, 能够在生态公益林得到发展的前提下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提高人们对于公益林管护的积极性, 促进公益林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长军, 刘柏林, 刘延君.辽宁省生态公益林管护及综合经营管理模式探讨[J].防护林科技, 2012, 12 (24) :94~95.

[2]汪锦辉, 邓华锋.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及经营与管护综述[J].林业资源管理, 2013, 9 (16) :30~34.

[3]余国信, 汪爱君, 蒋念亮.淳安县生态公益林管护的调查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 2015, 8 (22) :126~128.

生态学综合实习心得 篇5

在本学期,我们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生态学综合实习,地点主要位于崂山北九水以及学校校园。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基本掌握了野外实习考察、实验数据的采集、室内分析和数据处理分析等技能和知识。

此次生态学综合实习的野外实习地点位于崂山北九水景区,风景秀丽,气候宜人。2010年5月11日,我们在柳新伟老师和杨洪晓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崂山实习地点,并于当天下午对周围环境做了大致的了解。接下来的一两天首先由杨老师指导我们认识了崂山地区的代表性植物,并向我们详细讲解了一些植物的药用价值等植物资源利用价值。在此后的几天里,我们又在柳老师的带领下,在三个典型的山坡上,对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并做了调查记录和数据采集,进行了生物多样性分析、种-面积分析、分布格局分析。在野外实习期间,我们还在张艳老师的带领下到青岛第一海水浴场做了一次潮间带小型底栖生物样品的采集。

回到学校后,我们相继做了几次环境监测实验,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环境监测方法,学会利用网络查找相关的资料。

此次实习虽然辛苦,但是经过大家的努力,所有同学全部圆满完成了实习任务,达到了预定的目标,也有了很大的收获,同学们不但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也为以后的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野外调查实习使我们的专业知识得到巩固和开拓,使我们更容易将所学与实践联系起来;实习使我们认识到自身知识的缺漏,必须重拾书本,虚心请教老师,弥补自身的不足。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学会了生物多样性指数计算、种-面积关系分析和植物群落格局分析,对于崂山植被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认识了具有代表性植物;在对潮间带小型底栖生物的分析过程中,掌握了生物丰度、生物量、生产量的计算方法。同时在实习过程中通过合作克服了许多困难,进一步体会到了团结就是力量的真谛,增进了师生关系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在生活方面,就个体而言,这是一次艰辛的实习,是一次生活的考验。这几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实习的辛苦。老师也是很不容易的,专业老师是实习队伍的领头人,他们不仅要控制速度、方向保证同学们的安全,而且要给我们不断地讲解。在学校里与老师接触得少,实习时才发现原来老师也是最可爱的人。

生态保护红线成为综合性概念 篇6

“综合性的生态保护红线概念的提出,意味着在今后的生态文明建设中,我国将会在此概念指引下,逐步确定空间开发控制范围、资源利用控制阈值、重点污染物排放控制总量以及环境质量的宜居标准控制,完善生态文明的控制性指标管理。”

《公报》中提出“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首次提出,显示出决策层对生态保护红线的认识不仅包含了“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以及“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使生态空间红线概念得到确认,而且从自然资源角度展开,使生态保护红线概念从生态空间红线向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红线外延。这标志着生态保护红线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生态文明建设控制概念。

综合性的生态保护红线概念的提出,意味着在今后的生态文明建设中,我国将会在此概念指引下,逐步确定空间开发控制范围、资源利用控制阈值、重点污染物排放控制总量以及环境质量的宜居标准控制,完善生态文明的控制性指标管理。

第一,将继续推进国家及地方生态红线区域的划定,全面落实生态空间控制。

通过明确生态空间红线,有效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生态敏感区以及人居保障区。在此基础上建立国土生态安全监测与监察体系、预测与预警体系和国土生态安全管控体系,为生态多样性、脆弱生态系统和人居环境的保护提供保障。

第二,在环境和资源的双重压力下,我们将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着力推动资源利用阈值红线控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红线控制以及环境质量的宜居标准红线控制。

首先,通过科学确定各流域、区域合理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资源开发利用阈值,以资源利用总量和资源利用强度红线来加以约束。以此统领过去的耕地红线和各部门提出的资源利用红线,如水资源红线等,使之由部门意志提升为国家意志。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而2011年万元GDP用水量为129立方米,远超出世界平均水平。全国用水消耗总量3201.8亿立方米,其中耗水率达52%。据统计,全国669座城市中有400座供水不足,110座严重缺水。根据2011年在20个省级行政区对70个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的不完全调查,年末总面积6.5万平方公里。在36个浅层漏斗中,年末漏斗面积大于500平方公里的有12个;在34个深层漏斗中,年末漏斗面积大于500平方公里的有15个。我国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耗国和最大的进口国之一, 2012年全年能源消费总量为36.2亿吨标准煤,能源消费占全球20%强,其中煤炭消耗占全球的46.2%,钢铁消费占全球43%,铜占40%,铝占41%,均居世界第一。因此,有必要以资源利用红线倒逼经济转型,优化经济结构,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破除依赖资源投入为特征的粗放工业型发展方式,缓解我国日益突出的资源利用压力,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切实保障资源的生态与人居需求。

其次,通过科学确定合理的流域区域废水、废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强度,以污染物排放总量红线和排放强度红线来加以约束,从而控制污染,避免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前些年人们通过太湖蓝藻事件了解到水体的环境承载力,而近两年全国范围内雾霾的持续暴发则警醒人们:我国相当部分地区的污染物排放已经超出大气的环境承载力。到2012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仍达到2423.7万吨,氨氮253.6万吨,二氧化硫2117.6万吨,氮氧化物2337.8万吨,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十一五”期间已开展总量减排工作,并在“十二五”期间将总量减排从工业与生活延伸到农业,同时增加了控制污染物种类。

过去虽然也对总量减排严格管理,甚至实行“一票否决”,但是从未提过红线概念。今后,我们认为总量减排也应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进行考核管理。未来将通过严格的减排统计及考核办法,配套减排监测体系进行监督管理,以进一步提高管理层级。通过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总量红线和排放强度红线管理,倒逼我国的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循环经济,推动清洁生产,降低污染物排放水平。从而在今后一段时期里,重点在大气环境方面解决雾霾问题,在水环境方面解决河流黑臭、重点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在土壤环境方面解决重金属问题,以期保障良好的人居环境。

第三,作为管理概念的生态保护红线的提出,还标志着在今后的干部考核中将强化生态空间保护、资源利用、主要污染物减排以及环境质量改善等指标,以此反映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回应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呼声。

中央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亮出“红线”,不仅意味着未来生态空间保护、资源利用、主要污染物减排以及环境质量改善成效如何将成为影响领导干部晋升考核的依据,更将成为惩戒的重要依据。无法保护好生态空间红线、逾越资源利用红线、突破污染物排放红线和环境质量红线的领导干部,将因此而影响其政治生命。

果园生态养鸡综合技术 篇7

放养果园附近最好有清洁的水源, 若没有可在果园中每隔一定的距离放一个饮水器, 使鸡有充足的饮水。果园内用丝网等围栏限定鸡群放养范围, 以防鸡只乱窜。在果园内搭临时避雨 (暑) 棚, 供鸡防风避雨、烈日暴晒。鸡的品种以抗逆性 (适应性) 强、抗病力强、耐粗饲的地方优质土鸡为宜, 如三黄鸡、麻黄鸡、肖山鸡等。放养规模以每群1 500只, 每亩果园200~300只为宜。

2、加强饲养管理

果园养鸡一般分为育雏和放养两个阶段, 育雏阶段一般在室内, 饲养4~6周, 雏鸡脱温后进入放养阶段。

1) 育雏阶段

先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制定育雏计划。准备30℃左右的温开水, 水中加入0.05%氟哌酸或0.01%的环丙沙星或其他抗菌药、葡萄糖和电解多维等, 在雏鸡入舍前2~3h放入鸡舍;第一周应坚持让鸡饮用5%浓度的糖凉开水, 以后可换成自来水或井水。雏鸡入舍饮水后2h左右, 在塑料布或料盘上撒雏鸡专用全价料, 每2h撒1次, 每1次喂量以基本吃完为准。3d后每天喂6~7次, 8~21日龄减为5次, 22~56日龄为4次, 每次喂料应在20~30min内吃完, 每天早晨6∶00~6∶30第1次饲喂, 最后1次在夜间10∶00~10∶30饲喂。白天每次喂八成饱。

雏鸡体温调节能力差, 必须通过人工加温来保持适宜的室温, 育雏期开始时室温应控制在32℃, 以后每周下降2~3℃, 直至降到自然温度。在良好的保温基础上, 根据季节和天气的变化及时换气, 使人进入鸡舍闻不到氨臭味。

2) 放养阶段

放养前做好准备工作, 准备饲槽及饮水器、饲料等。

过好脱温关。选择天气暖和的晴天放养。开始几天, 每天放养2~4h, 以后逐渐增加放养时间。放养的最初几天, 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维生素C或复合维生素等, 以防应激。放养期的喂食应遵循“早宜少, 晚适量”的原则。放养宜选择无风的天气, 不要在大雨、大风、气候寒冷的天气放养。遇有天气突变, 及时将鸡赶回鸡舍, 防止鸡只受风寒感冒。热天放养应早晚多放, 中午在树下休息或赶回鸡舍, 不可在烈日下长久放养, 防止中暑。

放养驯导。放养过程中要进行放养驯导, 以建立起鸡只回舍等的条件反射, 以便在紧急情况能使每只鸡及时回舍。

3、严防兽害

生态小区雨水综合利用 篇8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水资源缺乏, 水资源的匮乏制约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必须重视水资源的节约和替代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以满足城市发展和人们的生活用水需求。近年来, 雨水的综合利用逐步得到了发展, 为水资源的再利用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城市中可供利用开发的水资源不多, 而雨水这一自然降水, 正适合作为城市的新型水资源。以雨水综合利用为指导思想, 全面探讨雨水利用技术, 做好雨水的再利用工作。生态小区应利用该技术, 实现居住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相处,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 提高生活质量。

2 雨水综合利用概述

2.1 背景

我国国土大部分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 降水丰富, 年平均降水量可达62000亿m3, 雨水资源丰富, 净化后可满足生活用水中的洗车用水、绿化用水、道路除尘、消防用水等。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 城市硬化地面的增多, 只有20%的雨水能回渗到地下, 80%却全部流走, 难以有效补充地下水, 影响了自然界的水循环。若是发生大规模降雨, 雨水在地面大量汇聚, 形成积水, 增加了市政排水的负担, 雨水综合利用可以有效缓解这一问题。生态小区内更加重视自然环境的利用, 雨水的综合利用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2.2 城市化进程中引起的雨水问题

2.2.1 对自然界水循环的影响

城市化发展造成不透水表面面积增加, 地面硬化改变了原地面的水文特性, 地面硬化之后降雨形成的地面径流急剧增加, 雨水资源大量流失, 地下水从降水中获得的补水量减少, 使得地下水位下降现象加剧, 枯水期河流基流量也将相应减小。另一方面, 雨水入渗量减少还使土壤含水量减少, 热岛效应加剧, 水分蒸发量下降, 空气干燥, 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2.2.2 城市洪涝灾害加剧

城市化发展导致不透水面积猛增, 洪峰流量增加, 洪峰变得尖瘦, 使暴雨洪峰流量迅速形成, 加大了河道防洪负担, 城市的交通路面频繁积水, 影响正常生活。对雨水管道排放能力的要求日益增长, 使已有排水管沟、桥涵、河道等的过水能力“感到”不足, 以致引起城市低洼地、下游洪涝水泛滥。

2.2.3 雨水径流水污染严重

城市化的发展还加重了雨水径流污染程度, 特别是降雨初期雨水径流污染非常严重, 对城市雨水利用系统和径流污染控制, 初期径流的控制非常关键, 只要控制一定量的初期雨水, 就可有效地控制径流带来的面源污染物。

一般雨洪径流中的污染物来自三个方面:降水、土地表面和下水道系统。降水, 即降雨和降雪, 对径流污染物的贡献包括降水淋洗空气污染物的部分;地表污染物以各种形式积蓄在街道、阴沟和其它与排水系统直接相连接的不透水表面上;排水系统也对雨洪径流水质有影响, 主要有雨水口中的沉积物和合流制排水系统漫溢出的污水。在合流制排水系统里, 废水和雨洪掺混在一起输送到受纳水体或污水处理厂。

2.3 生态小区内雨水利用意义

在生态小区内实行雨水的综合利用意义重大: (1) 能够增加雨水向地下水的供给量, 缓解地面沉降问题; (2) 对小区内的雨水就地利用, 能够减少地面雨水径流, 减少径流中携带的流入排水系统的污染物, 降低污染, 减少洪峰流量, 缓解防洪压力; (3) 可以与本小区内的生态景观设计进行有效的结合, 提供水源, 改善城市水环境和生态环境。

3 生态小区雨水综合利用技术

3.1 生态小区雨水综合利用方案

生态小区雨水设计方案, 应与小区内其他给排水系统进行综合的水量平衡分析计算, 考虑采用雨水的污染控制、渗透、滞留和自然净化回用的方法, 而不采用径流雨水由雨水排水系统快速排出的方法。

3.2 雨水净化收集技术

雨水在降落过程中会受到大气质量、污染物等的影响而发生水质变化, 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的雨水水质也有很大差别, 因此, 在进行雨水的净化收集时, 要针对路面和屋面等不同环境采取不同的方法。

3.2.1 路面雨水收集技术

由于路面的地势地貌等环境比较复杂, 雨水降落到地面后所形成的地表径流中含有的泥沙和污染物往往比较多, 此时需要采取特殊的收集净化方法: (1) 利用下凹式绿地对雨水进行过滤和收集。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了绿地和土壤的过滤和拦截作用, 在绿地内设置雨水口, 同时要保证绿地高程在路面高程以下, 雨水口的高程应当在绿地高程和路面高程之间。将路面的雨水收集在下凹式绿地中, 并进行蓄积和渗透, 多余的雨水可以经过上凸式雨水篦流入雨水蓄积管道中; (2) 对雨水的净化, 可以通过植草浅沟来进行雨水的净化。植草浅沟是一种有耐淹性植物的地表沟渠, 为了有效收集小区内的绿地径流和非透水性地表径流, 一般将其修建在地势较低的地方, 该沟渠由于绿色植被的生长, 能够对流入的雨水进行植物吸附、渗透、过滤和生物降解等, 初步净化后的雨水再进入雨水收集系统, 能够更好的对雨水进行净化, 提高水质, 减少地表径流的污染。

使用该技术时要注意, 进行生态小区规划时要尽量扩大绿地覆盖面, 面积要大于建设用地;小区公园内的草坪、苗圃等要选用耐淹型的草种;合理规划绿地高程以达到最好的蓄渗效果;在雨水径流方面, 为了减少径流, 可以采用渗透性高的铺装材料, 人行道上可以采用透水性方砖、沥青路面及混凝土透水路面、步道下面设置回填砂土、砾料的渗井和渗沟, 在小区排水道周围修建渗透浅沟。

3.2.2 屋面雨水收集技术

相对于路面来说, 屋面受到外界的影响比较小, 在屋面上收集到的雨水水质较好, 污染程度低, p H值显示为中性, 不经软化处理便可以直接再次利用, 但是也存有一定的杂质含量较多的问题, 在生态小区, 为了提升水质一般采取以下两种方法: (1) 铺设绿色屋面。绿色屋面对雨水中的杂质有一定的留滞作用, 能够减少降雨初期屋面的杂质对雨水的二次污染, 这种方法必须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结构性能、植被特点、当地的气候条件等, 在屋顶处铺设适当厚度的输水骨架和土壤后, 再选择浅根系的草本植物进行种植。这种方法不但能够充分发挥植被和土壤过滤、吸附的强大功能, 实现屋面雨水的截留蓄积和杂质过滤, 提高水质和屋面雨水的收集率, 同时还能提升小区的绿化率; (2) 应用智能雨水初期弃流设备。该设备由自动控制器、信号采集器及自动控制执行装置构成, 一般安放在屋外弃流雨水池内。该装置能够精确计算降雨量, 如果测定的降水量小于初期雨量, 该设备会将收集的雨水全部拦截在雨水池内, 然后雨水池内的初期雨水经过下面透水性土壤进行初步过滤, 排入大地以实现自然排空。反之, 测定的降水量大于初期雨量, 中后期雨水便会经过过滤装置进入雨水收集系统。

屋面雨水积蓄利用系统尽量使用瓦质材料和水泥混凝土材料, 屋顶材料以粘土、金属和混凝土材料混合最佳, 尽量避免使用含铅材料。屋面收集雨水的可生化性差, 生化方法效果不佳, 在处理时可采用物化方法。对于智能雨水初期弃流设备, 初期弃流后的雨水流入贮水池, 贮水池容量的大小应根据当地的降雨量来设置, 计算出强度公式和雨量曲线。

3.3 屋顶花园雨水综合利用技术

该技术的作用在于控制非点源污染、减少城市暴雨径流量和美化城市, 同时可以对积蓄的雨水进行预处理。该技术要求屋顶花园不漏水, 同时, 屋顶下水道应保持畅通, 可以在屋顶花园的水体和种植区内增加一些防水和排水措施。屋顶花园的建设中应重点考虑上层土壤和植被, 植被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的类型、厚度, 土壤应当选择耐冲刷、空隙率高、密度小及利于植物生长的天然材料或人工材料。

3.4 区内水景对雨水的综合利用

生态小区内应注重与自然的协调, 为了进一步满足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 回归自然, 生态小区内会修建大量的喷泉瀑布、小桥流水等景观。这些水景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 景观内的水若缺少流动性, 水质会极易恶化, 影响到水景的观赏功能。针对该问题, 可利用相关设备将初步净化的雨水排入景观河或景观湖内, 水池内可适当饲养昆虫和鱼类进行净化, 或者是安装机械净水设备, 可以有效保证水质。水景不仅能够净化、湿润空气, 改善小区内的气候, 蓄水池内的水还可以用于区内的绿化、消防、浇灌。进行水景设计时, 要尽量贴近草坪并铺设收集管, 这样更换的水可经收集管进入草坪, 满足灌溉要求。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增强对雨水的综合利用可以有效缓解水资源危机, 适当发挥生态小区雨水利的技术优势, 将其视为可大力发展的战略性基础工作, 为缓解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问题做出实质性贡献。在应用该技术时要注意, 必须坚持建设工作与保护工作协同发展, 利用生态小区内部的园林等生态景观实现自然利用, 从而实现新环境的创造。

参考文献

[1]吴超, 郭晗.浅谈城市雨水综合利用[J].能源环境, 2014, 01:122.

[2]王晓军, 刘焱.住宅小区雨水回收利用方法探讨[J].江苏建筑, 2012:98~101.

[3]汪元元, 马东春, 王凤春.北京市雨水利用政策体系研究[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3, 8 (1) :95~96.

土壤生态优化的综合技术 篇9

一、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保护土壤生态环境

生态农业是指从系统思想出发, 依照生态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原理,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 从生产上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因地制宜地进行各业适当地配合, 从而达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从经营上, 做到使各业所获得的物质和能量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为此, 必须建立以物质与能量循环再利用的流通渠道。如加工业与商业体系, 从而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必须认真抓好以下五个要点:

1. 高度重视光合作用, 提高太阳能转化率

生态农业的首要任务, 是使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的功能尽可能高。因为太阳能是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能源, 但目前农业生产对光能的利用率很低, 生态农业将在合理利用土地的基础上, 选用高光效良种植物, 在时间和空间上, 充分合理地安排农作物的轮、间、套种植方式, 与科学的水、肥、农药管理措施, 从而获得尽量多的生物能和有机质。

2. 提高生物能利用率, 多层次利用生物能

这是推动生态农业顺利运行的驱动环节, 把生物能进行多次、综合地利用, 既利用可食的部分, 又利用不可食部分;既利用产品, 又利用其废料, 从而建立起利用率最高且无污染的农业。农业第一次生产获得的有机物质, 真正能为人类直接利用的仅一小部分, 大部分变成“废物”, 它们包括作物秸秆、树叶、杂草、菜屑, 也包括人畜粪便、生物废弃物, 它们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能。传统处理方法是直接把它们燃烧或作肥料直接还田, 仅利用一次, 浪费很大。如果把作物秸秆、树叶等“废物”用来发展牧业, 牲畜粪便再制沼气, 沼渣、沼液是很好的肥料。或者利用农作物残体培养食用菌;菌糠作饲料喂猪, 猪粪产沼气;沼液养鱼, 沼渣养蚯蚓→喂鸡→鸡粪→喂猪, 残渣作肥料;也可用人畜粪便产沼气, 沼液养鱼, 鱼粪塘泥作肥料。这样, 既为农村提供了饲料和能源, 又为农业生产增加了肥源, 提高了生物能的利用率。

3. 全面规划, 相互协调, 整体生态平衡农业

生态农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着眼于系统的整体功能, 要求维护和提高整个系统的生态平衡, 这也是生态农业的先进之所在。系统是可大可小的, 可大到一个流域、一个国家, 也可小到一个地区、一个村落, 甚而一家农户或一块农田。生态农业要求不管哪个等级的系统, 均必须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使系统内部的全部资源都得到合理利用, 使各级系统相互协调、协同发展, 实现农、林、牧、渔各业协调发展与农、工、商一体化。

4. 有机与无机农业结合, 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生态农业是在充分认清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的利弊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取其利, 避其害, 使两者得以最佳组合。因此, 生态农业既不排斥有机农业的观点, 也不否定无机农业的做法, 但又不是两者有利方面的机械合成, 而是在系统生态学理论指导下有机与无机农业相结合的新型农业。有机农业强调按自然生态规律, 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合成的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家畜饲料添加剂, 而用农家肥、生物源农药、病虫害天敌、饲料粮、饲草等;而无机农业则以机械化工具代替传统工具, 大量施用合成的化肥、农药和除草剂, 以维持农业生态平衡, 这样的农业虽有集约化程度高、效率高的优势, 但也存在系统结构单一, 稳定性差, 造成食品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5. 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自然资源

这是生态农业所追求的重要目的之一。因为生态农业是致力于通过自身内部机制的调节, 提高光能利用率, 丰富系统的物质与能量来源, 加速并改善物质与能量的流通周转渠道, 提高系统的生产和经济效益, 减少系统的污染, 从而保护自身的生态循环趋于平衡水平的稳步提高。其中最重要的是稳定系统内的水、热平衡, 在这方面最具有控制力与持久性的是森林的作用, 其次是适当的水、陆比例, 它们是宏观控制生态农业发展前景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上, 土地的合理规划, 土壤的合理利用, 对于巩固生态农业的基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综上所述, 生态农业充分利用土壤, 同时又保护和培肥土壤, 使土壤的功能水平不断提高, 农、林、牧、渔各业也自然得到顺利的发展。

二、重视土壤合理区划, 最佳利用土壤资源

土壤区划是合理利用土壤资源, 因地制宜发展区域农、林、牧业生产的重要基础工作, 是因地因时进行作物配置和采取相应生产措施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不同的土壤是在不同的环境条件和生物因素影响下形成的, 其生产潜力与农、林、牧业发展的适宜性也各不相同, 因而利用方式与改良途径显然不能强求统一。例如紫色土比黄泥土肥沃, 但是, 在四川盆地及长江中下游的紫色土种植双季稻却不容易高产, 特别是晚稻产量低, 而黄泥土则能种双季稻, 原因是紫色土壤胶体品质好, 持水力强, 土壤含水力高, 土温稳而低, 在相同的亚热带气候条件下, 对双季稻的适应性反而不如胶体品质差的黄泥土。因此, 紫色土在利用上宜种中稻而不宜种双季稻, 而黄泥土种植双季稻则较好。同一类型土壤处于不同的微域生态环境中, 可以具有明显不同的利用方式。沟田不宜水旱轮作而宜半旱式栽培, 田则不宜半旱式栽培而宜水旱轮作, 这是由于沟田地势低洼, 排水困难, 而田水源差, 往往又无足够多的水供给所致。这些事实说明, 土壤特性及其所处的生态环境条件决定着土壤的利用方式。土壤区划就是根据土壤特性及其生态环境条件等, 决定的土壤利用和农业生产特征的相似性归类, 并划分出不同的单元, 把每一单元的生态特征与其土壤利用所要求的生态条件进行匹配, 从而指出最佳利用途径和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三、重视土壤普查成果, 搞好低产田土改良

土壤普查是对土壤资源进行全面的科学调查, 通过这一工作, 查清了土壤资源的类型、分布、土壤理化性状、肥力水平, 找出了土壤的障碍因素, 总结了农民识土、用土和改土的经验, 同时了解到土壤退化的严重性等。这些成果都是因地制宜地利用土壤资源, 发展生态农业的科学根据。

1. 因地制宜利用土壤, 合理进行作物布局

不同土壤具有不同的肥力水平、生产性能及作物的适宜性。例如, 沙土不宜种玉米而适种花生, 泥土类种玉米良好而种花生则差, 其原因是玉米需要持续的大水大肥, 而花生既耐旱, 又有根瘤菌起到自肥的作用。倘然使玉米生长在沙性土中, 但环境水热条件优越, 则仍可能获得高产, 这说明在环境水热较差的地方, 作物“择土”的习性表现得特别明显, 一旦人工控制能力提高以后, 这一问题自然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但是目前在广阔地域上人工控制能力还是很有限的, 尤其在水文条件方面, 土壤的生产性能仍起主要作用, 依照土性布局作物更是必要的。根据土壤的属性, 调整作物配置, 改革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是一项不用投资, 当年获益的措施。

2. 科学施肥, 集约经营, 防止浪费

本刊常用计量单位符号

1.长度:m (米) 、cm (厘米) 、mm (毫米)

2.面积:m2 (平方米) 、667m2 (亩) 、hm2 (公顷) 3.体积:m3 (立方米) 、L (升) 、ml (毫升)

4.质量:t (吨) 、kg (公斤) 、g (克) 、mg (毫克)

5.浓度:mg/L、mg/kg (百万分浓度, 以前用ppm、1×10-6表示) 注:为方便读者, 本刊仍保留习惯面积“亩” (1亩=1/15公顷) 。

和污染环境施肥在于补充物质循环中的损耗或缺乏, 解决土壤供肥与作物需肥之间的矛盾。科学施肥应根据土壤养分存量与释放供肥规律结合植物的需要进行, 否则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有机肥不仅具备养分的作用, 同时具有缓冲与周转养分的能力, 因为它所含蓄的能量与承载的微生物, 都在植物的土壤营养过程中展示出无与伦比的、持久的营养效益。针对土壤成分和植物需要的缺素进行施肥, 这也是集约化经营中的重要环节, 但它必须贯彻因时、因地、酌量等系列原则。鉴于几十年来偏施化肥、氮肥, 耕地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 土壤缺磷、缺钾以及微量元素缺乏等日趋突出。

3. 针对土壤低产原因, 采取措施改良土质

土壤普查分辨了土壤肥力等级, 查出了肥力特征及低产原因。其中有些原因是难以改变的, 如地势、海拔高、地形陡峭所带来的植物生长量低, 水热环境恶劣等, 这类环境以保持与改善自然植被为佳。另一些是属于环境条件基本正常而土质存在待改造的因素, 例如土壤过肥过瘦、过酸过碱、过沙过粘等等。解决这些问题, 有的可借助环境水文调节加以处理, 如黄淮海平原的综合治理;有的可采取施肥补充, 洗盐碱改良, 如滨海和干旱地区的盐碱土改良等等。

4. 推广先进科技成果, 应用配方施肥技术

配方施肥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实用而尚未完全推广的先进的施肥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及土壤供肥特点, 进行平衡施肥。不同土壤种植同一作物, 施肥的配方是不一样的。同样, 不同的作物对营养成分的需求也是有差异的, 施肥上也应有所区别。例如, 小麦与油菜作物, 其配方是不同的。油菜对氮、磷肥需要量都比小麦高, 因为油菜属油料作物, 籽粒蛋白质含量高, 氮、磷需求量也相应地高;而小麦籽粒以碳水化合物为主, 氮、磷主要作为建造营养体之所需, 故氮、磷肥用量较低。因此, 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必须因土壤类型而异, 离不开土壤普查的成果应用。

山区生态茶园养鸡的综合措施 篇10

1 鸡苗的投放数量和鸡舍的修建要与茶园结合

1.1 首先, 要考虑有与养殖规模相适宜的茶园地。

每户家庭选择地势高燥, 有一定坡度的5~10亩茶园, 按照100~200只/亩的标准投放鸡苗。

1.2 选择在茶园旁修建简易鸡舍。

按照10~15只/m2的标准修建简易鸡舍, 要符合防疫、通风、防火、光照要求, 选择坐北朝南方向进行修建, 可用竹子和木条等, 修建平网、栖架、栅栏、料槽等设施。

1.3 养殖品种一次只能选择一个品种, 便于防疫和饲养管理。

1.4 修建相应的防疫设施。

如:鸡场出入口的消毒池、隔离墙或栅栏、排污沟、病死禽及粪便处理设施等。

2 选择耐粗饲、抵抗力强的品种

如荔波瑶山鸡、三都柳源鸡、长顺鼓扬绿壳蛋鸡、贵州本地土杂鸡、皖南麻鸡等。

3 加强饲养管理, 提高抵抗力

3.1 育雏是关键

首先, 确定育雏房, 育雏密度:30~35只/m2。配置取暖设备:地灶、煤炉、红外线灯等采取地面或网上育雏, 垫料、平网等不能有带刺或硬的东西, 以免刺、磨破鸡脚掌, 感染发炎, 导致跛行, 甚至死亡。温度控制:1周龄34~32℃;2周龄31~28℃;3周龄27~26℃、4周龄22~21℃。条件允许的话, 可直接采购专业养禽场的脱温鸡苗进行养殖, 成功率更高。

3.2 加强育成鸡饲养管理, 提高鸡群抵抗力

购买塑料拦网在茶园将鸡群拦挡在一定范围内, 在宽敞的地方放置塑料饮水器和饲料槽。保证充足的饮水, 早晚各补料1次, 不得饲喂腐败变质的饲料。放牧要掌握几个原则:晴天放, 下雨收;围栅栏, 轮流牧;勤照看, 防天敌, 个体差, 分群管。

3.3 饲料的选择

育雏饲料:育雏期间使用市售的品牌雏鸡颗粒料, 如:希望饲料、正大饲料等。育成鸡饲料:使用浓缩饲料加上玉米、糠麸等。

3.4 育雏期间和刚脱温的鸡要饮用洁净的水

可将生水煮沸, 放凉后饮用;或在生水中添加0.1%的高锰酸钾。可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侵入, 减少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3.5 若天气、环境等情况突然变化, 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分别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 如土霉素、诺氟沙星和氧氟沙星等。

一般以连用3~5 d为宜 (剂量和休药期遵照使用说明) , 可防止或减少禽霍乱及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m L/羽

4 建立相应的防疫制度、养殖档案和可行的免疫程序

4.1 养鸡场所的防疫制度

要保证每天一清扫, 一周一消毒;粪便的处理, 要在指定地点堆积发酵后才能使用;禁止闲杂人员进入, 饲养人员的衣服、工具和圈舍的设备要定期更换、清洗和消毒;灭蚊蝇、灭鼠;家禽出栏后, 鸡舍和场地进行彻底清扫、消毒, 空置1个月左右, 再进行第二批养殖。

4.2 养殖档案

包括饲养管理档案、免疫档案以及饲料、添加剂、兽药等投入品的使用记录。严禁使用禁用的添加剂、兽药, 严格执行兽用药品的休药期制度, 防止药物残留引发安全事故。

4.3 制定可行的免疫程序

主要免疫的病种:禽流感、鸡新城疫、禽霍乱、鸡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等。

5 防疫措施

5.1 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种苗引入前应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部门申报, 经批准后, 方可引入;商品禽出栏时, 要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部门申报检疫, 合格后, 开具产地检疫合格证明, 方可调出销售。

5.2 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

一旦发现所养鸡只短时间内出现大批发病、死亡的情况, 不得随意处理病死鸡, 要立即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部门报告, 同时配合做好疫情的处置。

5.3 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对场地、圈舍、用具等按照制定的制度, 定期进行清扫、清洗、消毒。一般常备两种以上消毒药, 交替使用。常用的消毒药有二氯异氰尿酸纳灭菌剂、亚氯酸纳水溶液消毒剂、过氧乙酸、福尔马林、碘伏、双链季胺盐等。

5.4 勤观察, 发现病禽, 及时隔离治疗和处置

平时注意观察家禽的饮食、活动及呼吸等情况, 发现食欲不振、精神沉郁、离群、卧地不起的家禽, 要及时隔离, 进行积极救治, 防止传染鸡群。不治而亡的鸡, 不得食用和随意抛丢, 要焚烧或深埋。

5.5 不准将来路不明的家禽带回混养

鸡最好是全进全出, 一旦出栏销售, 剩下的不得带回, 防止带回病原造成疫病传播。

5.6 寄生虫病的防治

生态综合管理 篇11

关键词:淮河流域;交通运输;枢纽;生态经济;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6-0040-02

以淮安和蚌埠为双核,建设淮河生态经济走廊,一方面可以有效推进《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和《安徽皖江城市带发展》两大国家战略的对接,协调东中部发展,加速“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另一方面从淮安自身来看,也策应省委、省政府“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和“加快苏北全面小康建设”的战略举措,契合“加快融入长三角、策应沿海大开发、服务中心城市建设、推动地方产业发展”的交通发展思路。

1 交通发展现状与不足

1.1 淮安交通发展现状

近年来,淮安交通运输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宏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市初步形成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并举的立体化大交通网络。一是公路枢纽地位更加突出。公路总里程达到12 461 km,高速公路达到380 km,率先在苏北联网成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里程达747 km,被交通运输部命名为国家级公路枢纽。二是内河航运枢纽基本确立。航道总里程达1 486 km,京杭运河两淮段航道完成“三改二”工程,解决苏北运河运输“瓶颈”问题,可常年通行2 000 t级船舶,提前开工建设盐河航道整治工程。三是铁路联网快速推进。建成淮安新火车站,新长铁路并入国家干线铁路网,宿淮铁路顺利开工。四是港站服务能力有效增强。现有港区7个,吞吐能力超过6 000万t,内河集装箱年运量突破5万标箱,占全省内河60%份额;建成7个综合汽车客运站,做到县(区)一级汽车客运站全覆盖。五是航空运输实现零的突破。淮安涟水机场于2010年投入运营,年客运吞吐量突破23万人次,超过盐城南洋机场,货物吞吐量超过连云港白塔埠机场。

1.2 淮河流域我市交通现状

我市淮河流域水系密布,纵横交错,具有发展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基础条件。一是航道方面。境内淮河航道长约106 km,是淮河上游与京杭运河沟通的关键航段,现状等级少部分为三级,多为四级、五级及七级;苏北灌溉总渠34.58 km,现状等级为五级和等外级。二是港口方面。沿线共分布各类码头25个,泊位46个,占用港口岸线3 776 m,多为货主码头,货种以矿建材、水泥等散货为主。三是铁路方面。目前营运里程达81 km,可通达30多个国内大中城市。四是公路方面。沿淮河流域东西走向的国省干线公路有省道331、328、盐淮高速公路等,纵向穿过即南北走向的有国道205、省道121、237、234,新扬、长深、京沪高速公路等。五是航空方面。淮安涟水机场已正式开通。

1.3 交通发展存在的不足

作为江苏、长三角北部地区的区域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淮安的交通运输还处于相对独立、彼此竞争的综合运输初级阶段,随着产业转型、城市化、对外开放的不断加快,交通也将随之进入区域融合发展的中高级阶段,也随之显现出许多问题和不足。一是尚未完成由“水运大市”向“水运强市”的转变,淮河水运优势没有得到发挥,通航能力不足,部分港航设施落后、效率不高,缺少多功能、综合性的港口枢纽;二是铁路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铁路里程短、等级低、运输能力较弱,尚没有时速超过200 km动车组;三是公路发展呈现出“两头快、中间慢”的问题,主要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网络尚不完善,尤其是沿淮河生态走廊的高等级公路连接不畅,影响整体效益发挥。

2 交通发展总体思路

2.1 发展形势

淮安作为《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2030)纲要》中的“一带两轴三圈一极”空间框架中的“一极”——江苏新兴增长极,是重要的快速铁路交通枢纽,也是长三角北部重要中心城市和区域性交通枢纽,东三省、京津冀与长三角地区的重要通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带来的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势必对淮安交通提出更高要求,这也是构建淮河生态经济走廊的必然要求。因此,大力发展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着力构建淮河流域综合运输体系是建设淮河生态经济走廊的重要一环,是关系淮安未来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2.2 指导思想和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淮河流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主题,以转变交通运输生态的、低碳的、经济的发展方式为主线,不断完善流域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率先实现交通基础设施基本现代化,大力提高交通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全力构筑功能配套、布局合理、安全高效、生态环保、与周边区域紧密相连的一体化现代综合运输枢纽体系。着力打造“枢纽淮安”,支撑并引领淮安成为长三角北部重要中心城市、交通枢纽与商贸物流中心。

3 发展重点与主要任务

围绕建设“大交通”的发展思路,重点突出大枢纽、大通道建设,通过完善综合运输通道,策应两大国家战略,进一步巩固和强化淮安重要区域交通枢纽城市地位;提升服务功能,保证各运输通道以及多种运输方式间高效衔接,形成能力充分、结构合理的综合运输大交通格局。

3.1 交通基础设施

①结合水利设施改造同步建设,提升淮河通航能力。淮河是江苏干线航道网规划“两纵四横”中的“第一横”,目前等级低、通航能力差,不能直接入海(通过京杭运河入江),待盐河航道打通后,可通过连云港港和灌河入海,但仍等级偏低(三级),绕行里程较长。如结合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同步建设淮河入海航道工程,将洪泽湖以上段整治成二级或三级航道、洪泽湖段以下建成二级或更高等级(最好能一次性同步建设成万吨级航道)。建成后,淮河将具有向西连通、辐射内陆,向东延伸、通江达海的作用,实现万吨级海河联运,船舶直达淮安,及淮河上游千吨级船舶直达沿海港口主体港区,为“借港出海”提供有力支持,带动整个流域经济的发展。

②打造港口作业集群,扩大港口吞吐能力。结合淮河航道建设,积极开辟新港区,拓展服务领域。重点建设多功能、综合性的港口,参照长江航道建设标准,在淮河入海航道(洪泽湖以东段)合理布设万吨级港口泊位;开通水路二类口岸,远期规划建成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直接出海。努力打造淮河流域港口作业集群,远期在淮河(洪泽湖以东段)建成万吨级航道后,设想在航道左岸建设大型公用集装箱专用码头,以港兴市。

③全力推进铁路建设,拉动流域经济发展。策应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加快沿淮河铁路大通道建设。建设连淮扬镇铁路,开工建设徐淮盐沪铁路,提前实施宁淮城际铁路,进行盐淮蚌铁路前期工作;规划新建淮安南站作为城市中心客站,形成立体化、多功能的淮安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并充分利用既有淮安站,形成一主一辅格局。近期重点建设盐化工新区铁路专用线,服务于盐化工园区及沿线企业。

④稳步推进公路建设,完善淮河沿线路网。推进流域国省干线和地方公路建设,实现高等级公路与沿海港口和产业集中区的直接连接,提高路网整体效率。规划建设盱眙至安徽明光高速公路(或盱眙直通蚌埠的高速公路),实现淮安—蚌埠的高速联通。重点开展省道121改扩建、330环洪泽湖公路、348、264工程建设,规划建设省道331、328改扩建工程,加快规划国道横13、横14研究。同时,随着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的推进,做好沿线公路跨淮河桥梁的改扩建工作;优先安排流域地区路网连接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完善沿线主要交通、经济节点的连接工程;加快淮安市快速路网建设,完善主城区与淮河流域之间顺直通畅的交通路网。

⑤培育航空市场,打造空中运输通道。建设民航机场,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的近距离“空中通道”。积极推进淮安涟水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加快申报一类航空口岸,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把开辟新航线、开拓航空市场、发展货运业务、提升服务品质作为主线,全力把淮安涟水机场打造成苏北航空客货运集散中心。

3.2 运输服务

提高客运服务能力和质量,推进城际客运快速化、城乡一体化发展,落实“公交优先”战略,发展镇村公交。推进交通物流基地建设,发展空港物流,发挥机场经济辐射和带动作用;发挥航道水网优势,发展港口物流特别是内河集装箱运输,更好地实现海河相连、借港出海的目的,降低物流成本。

积极推进公路工程设计、施工节能,建设绿色生态景观公路网。提升航道、港口、海事管理水平,配备节能设备。优化运输组织方式,推进铁路、水运等低能耗运输,发展集装箱运输和甩挂运输。优化运力结构,减少运输环节的能源消耗。大力推进公交优先,倡导市民绿色出行。

大力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用信息化带动全市交通运输领域改革创新,实现交通行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并依托公路、应用BRT技术,规划淮安市对外快速路网,利用淮安市对外交通走廊布置BRT线路,实现与周边城市和地区的便捷联系。

4 保障措施

①资金保障。设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口岸建设专项资金,依据规划对区域内重点项目、工程或企业给予重点扶持。设立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及外贸发展基金,依据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在同等条件下对区域内重点项目、工程和企业给予优先考虑。

②土地保障。将交通规划项目用地纳入总体规划,探索淮河流域交通与地方用地统筹发展机制,形成滚动发展的良性机制。在编制下达土地计划时,考虑淮河生态经济走廊的建设需求,给予倾斜支持,适当增加区域内建设用地增量供给,优先保障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探索以土地资源支持交通发展的政府投资新模式,通过资本运作、筹集资金加快淮河流域交通建设。

③政策保障。对区域内建设项目的审批、核准、备案,给予优先支持。加大与毗邻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合作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引导和鼓励各类企业走出去开发利用境外战略资源。将区域内国际合作产业园区建设纳入双边政府间合作支持项目。支持在区域内有条件的地方研究设立特殊监管区域。

参考文献:

[1]夏文坚.淮安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浅析[J].山西建筑,2009,35(3).

生态工业园区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篇12

关键词:生态工业园区,模块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

20世纪50年代以来,传统的“末端治理”方式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迫使人们开始彻底反思传统工业的发展模式,用全新的视角审视工业系统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在这种背景下,生态工业园区(Eco-Industrial Park,EIP)作为一种物质闭路循环、能源梯级利用、废物产生最小化的新型生产组织形式而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专家指出,生态工业园区是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1],是生态工业的重要实践形式,是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第三代工业园[2]。Ausubel(1990)指出,由于“碳”是使现有工业网络运行的主要因素,传统工业系统越来越依靠碳燃料,工业生态系统与传统工业系统区别就在于非碳化[3]。随着人们对全球气候问题的重视和低碳发展呼声的高涨,未来社会将是基于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和开发可再生能源基础之上的低碳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由于具有非碳化、非物质化等特征,正逐渐成为世界工业园区发展的主流。

管理大师罗伯特·卡普兰和大卫·诺顿指出“不能衡量就不能管理”[4]。评价是管理的基础,是决策的前提。开展生态工业园区综合评价对于推动传统工业园区升级改造,以及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生态工业园区综合评价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通过谷歌学术和中国期刊网检索,可以发现目前大多数学者还处于生态工业园区评价指标的研究阶段,对评价模型的研究比较少,还没有人涉足模块化评价模型研究。因此,开展生态工业园区模块化的评价模型研究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1 生态工业园区综合评价指标及其权重

1.1 生态工业园区的特点

生态工业园区是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追求资源最优利用的工业共生体。从综合评价角度分析,生态工业园区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结构的复杂性。生态工业园区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由水资源、能源、物质等多个子系统组成,系统规模庞大。系统内外部关系多而且错综复杂,具有非线性结构。评价涉及的变量较多,数据采集的工作量较大、难度较高。例如:“高新技术产值比重”、“园区居民可支配收入”、“通过ISO14001认证企业”等指标数据难以收集。二是概念的模糊性。生态工业园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人们对其的认识不尽相同。加上,生态工业园区处于社会经济系统环境之中,包含着政治、经济、生态、技术、社会等诸多因素。因此,生态工业园区的概念具有模糊性,生态工业园区的特征难以量化,需要采用一些定性指标来表示,例如:“水和能源系统网络度”、“企业间关联度”、“对园区变化监测能力”等。三是要素的相关性。生态工业园区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园区具有横向耦合、纵向闭合、区域整合的特征。因此,在选择、设计指标时,需要考虑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鉴于上述情况,针对生态工业园区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来构建生态工业园区综合评价模型,这是十分重要的。根据系统分析的思路,下面将从主体、结构、管理和绩效四个方面,建立由四个子模型组成的总综合评价模型。

1.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美国可持续发展总统委员会(1996)认为,生态工业园是一个规划好的原材料和能源交换的工业系统,寻求能源和原材料使用和废物排放的最小化,建立可持续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关系[5]。生态工业工业园区最本质特征在于,企业间相互作用以及企业与自然环境间的作用。对生态工业园区主要的描述是系统、合作、相互作用、效率、资源和环境,这些是与传统工业园区的根本区别。Ernest A.Lowe 和Lawrence K.Evans指出,由于明显减少污染来源,自然资源的需求减少,生态工业园区将证明在一个真实世界背景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6]。作为管理工具的生态工业园区评价,其目的就在于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

如何全面、动态、客观地评价生态工业园区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根据罗伯特·卡普兰和大卫·诺顿的平衡记分卡的思想,一个有效评价体系一般是由结果指标和动因指标组成的[7]。借鉴这一观点,本文将生态工业园区综合评价指标分为两类四模块,一类是驱动类指标,包括要素、结构、管理三个模块,另一类是成果类指标,即绩效模块。要素模块主要分析生态工业园区的构成主体要素的特性,结构模块主要分析生态工业园区各要素之间关系,管理模块主要分析生态工业园区内部管理活动,绩效模块主要反映生态工业园区的业绩和成效。

目前,在生态工业园区评价中,大多数学者往往过度关注园区现状和过去业绩,而忽视其发展能力。由于各个生态工业园区所处发展阶段不同,创新能力、管理水平、资源状况各不同,未来的绩效也将不同。若仅对过去业绩进行分析,难以客观、准确地反映园区的全貌。因此,对生态工业园区的评价不仅要体现历史业绩、运行现状的优劣,还要充分反映其发展潜力的大小,从而使评价结果更加具有导向作用和实用价值。

根据上述分析,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按照系统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构建了“一主线、三维度、四模块”的生态工业园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8],即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融合“过去、现在、将来”三个维度,涵盖“要素、结构、管理、绩效”四个模块,形成由三层四类二十六个指标构成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详见图1)。

1.3 权重系数

在生态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中,每个指标的地位和作用不同,这就需要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系数。本文采用主观赋权法中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权重系数。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它在对复杂决策问题本质、影响因素以及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层次结构模型。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把决策思维过程数学化,对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问题进行决策。适用于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定性判断起重要作用的场合。本文利用EXCEL软件求指标权重[9],经过构造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如图1)。

2 生态工业园区综合评价模型

评价模型是指将多个评价指标值“合成”为一个整体性的综合评价值的数学模型。评价模型与评价方法密不可分。评价方法是实现评价目的手段,是体现评价对象特征的重要工具。评价方法与评价对象特性是否吻合,直接影响评价结果,不同评价方法会导致不同评价结果。因此,评价方法的选择在评价模型的构建中十分重要。

2.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主体模块评价

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属于多元统计分析中处理降维问题的统计评价方法。它利用多个变量之间存在着相关性,设计将原来的变量重新线性组成若干互不相关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的变量,并尽可能提取原来变量的信息来解释原有变量的协方差结构。主成分分析的工作对象是一张样本点乘以变量指标的数据表。目的就是在保证信息损失量最小的前提下,尽可能提取问题的主要方面,从而对多变量数据进行最佳综合简化。主成分分析法特点:评价对象各变量包含的信息量是参差不齐的,变量与变量之间往往不是独立的,而是相关的。主成分分析是对提取变量共性,利用降维分析技术,将多维变量系统转变为一个低纬变量系统。缺点:要求变量间具有线性关系,否则所作的分析及结论会失去意义。样本量较小,也会影响分析的准确性。

主体模块包括“万元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等8个评价指标,主要反映生态工业园区主体(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非物质化、循环性、资源化的特征,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因此可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评价。

评价综合值

undefined, (1)

式中λi为特征值,Fi为第i个主成分的得分。

2.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结构模块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 conprehensive evaluation)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应用模糊关系合成的原理,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从多个因素对被评价事物隶属等级状况进行综合性评价的一种方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优点是,数学模型简单,容易掌握,适用于对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问题评判。不仅可以对评价对象按综合分值评价和排序,而且可以模糊评价集的值按最大隶属度原则去评定对象所属的等级。缺点是,不能解决评价指标间相关造成的评价信息重复问题,确定隶属函数缺乏系统方法,合成算法还不完善,评价过程需要运用大量的主观判断。

结构模块由“企业关联度”、“废料链完善度”等5个指标构成,主要反映生态工业园区共生性、网络化、多样性等特征。由于全部指标均为定性指标,指标之间边界不明显,判断的模糊性和问题的不确定性较强。因此,拟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主要评价步骤如下:

(1)确定指标集和等级集

设U={u1,u2,…,um}为描述评价对象的m个评价指标;V={v1,v2,…,vn}为描述评价指标所处状态的n个等级。

(2)构造评判矩阵

可以确定每一个评价对象从U到V的模糊关系,构造一个评判矩阵:

undefined

其中:rij表示第i个因素ui 在第j个评语vi上的频率分布(隶属度),∑rij=1。

(3)确定权数向量

建立U上一个模糊子集A,A=(a1,a2,…,am),其中ai>0, 且∑ai=1。

(4)模糊合成

令决策集B=A×R,利用加权平均法等方法进行模糊变换。B={b1,b2,…,bn}, 0

(5)计算评价指标

假设相对于各等级vj规定的参数向量为:

C=(C1,C2,…Cn)T

结构模块综合评价分值:yi(2)=B×C (2)

2.3 基于加法合成法的管理模块评价

加法合成法是综合指数评价法的一种,适用于各评价指标间相互独立的场合,可使各评价值间得以线性补偿,权重系数作用比较明显,对于指标数据没有特殊要求,计算简便,容易推广。

管理模块主要反映生态工业园区创新管理能力和生态管理能力,包括“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环境管理体系完善度”等5个指标,各个指标之间的独立性较强,因此,可采用加法合成法对管理模块进行评价。加法合成法评价模型如下:

综合评价值undefined

式中ωj是与评价指标xj相应的权重系数,undefined。

2.4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绩效模块评价

灰色关联度分析(gray relational analysis)是一种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用灰色关联度来描述因素间关系的强弱,依据关联度对系统排序。认为若干数列所构成的各条曲线几何形状越接近,则它们变化趋势越接近,其关联度就越大。首先求各个方案与由最佳指标组成的理想方案的关联系统矩阵,由关联系统矩阵得到关联度,再按关联度的大小进行排序、分析,得出结论。灰色关联法特点:它是按发展趋势作分析,对样本量没有要求,不需要有典型分布规律,可以用已知的信息推断未知的信息。利用各方案与最优方案之间关联度的大小对评价对象进行比较、排序。它能把相互间的不可比的各项指标变成可比的,对多指标系统的评价尤为有效。缺点是,绝对值关联度受数据中极大值和极小值的影响,一旦数据序列中出现某个极值,关联度就会发生变化。分辨系数的取值不同,也就会导致关联系数的不一致。

绩效模块由“人均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年增长率”等8个指标组成,用于揭示生态工业园区的经济绩效、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指标之间独立性较强,不具有可比性,评价对象之间存在一定关联度。由于数据收集难度较大,可以得到的样本量较小。因此,可用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法对绩效模块进行评价。绩效模块评价模型如下:

综合评价值undefined

式中,

undefined

yi(4)为第i个评价对象对理想对象的灰色加权关联度,关联度越大评价值越好。

2.5 总评价模型

根据生态工业园区的特征,在上述四个子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综合评价模型——“弓箭模型”。“弓箭”由弓、弦、箭三个部分组成:“弓”指主体模块和结构模块,是决定生态工业园区绩效好坏的基础,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弦”是指管理模块,是沟通生态工业园区内外因素的桥梁,是影响生态工业园区绩效好坏的重要因素,采用加法合成法进行评价;“箭”是指绩效模块,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评价。通过对子模型1、子模型2、子模型3、子模型4赋权合成,可建立总的综合评价模型:

undefined

式中,λ1,λ2,λ3,λ4为权重系数。利用层次分析法,可确定λ1,λ2,λ3,λ4分别为0.3046、0.1054、0.1557、0.4343。这时,可以依yi的值由大到小进行排序。

3 生态工业园区综合评价实例

下面利用“弓箭”模型,依据2006年有关数据,对苏州工业园区等9个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进行综合评价。数据主要来源于从国家环保部、相关生态工业园区及其所在城市统计网站,数据残缺项用园区所在城市相关数据代替或依据相关数据进行推算。在26个指标中,Z9、Z10、Z11、Z12、Z13、Z16和Z17是定性指标,先采取德尔菲法确定等级,然后采用五级评分法确定评价数值。在具体计算中,为增强“弓箭模型”的实用性,主体模块采用SPSS16.0[10]软件计算分析,结构模块和绩效模块采用MCE[11]软件分析评价。

计算分析步骤如下: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极值法将数据无量纲化。其次,运用4个子评价模型,计算出各个模块的评价值;然后,再将各个子模型计算出的模块评价数据无量纲化;最后,利用总的评价模型计算出最终的综合评价数值(见表1),建立中国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排行榜。第一名至第九名依次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上海莘庄工业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张家港保税区暨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绍兴袍江工业区和日照经济开发区,综合评价值分别为8.3906、8.3505、8.3386、8.1018、7.9050、7.3541、7.0677、7.0598、6.9609。

4 结束语

本文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模糊评价法和加法合成法,构建了新的生态工业园区综合评价模型——“弓箭模型”,探索性地对苏州工业园等9个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进行了综合评价,建立了中国首个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排行榜,希望能够对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由于生态工业园区涉及变量较多、数据收集难度较大等原因,生态工业园区评价存在许多困难,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影响下,特别是在倡导低碳经济的现实背景下,生态工业园区将成为我国传统工业园升级换代的方向。与此同时,作为一个重要管理工具,生态工业园区评价将受到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和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李兆前.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4):51-56.

[2]罗宏,孟伟,冉圣宏.生态工业园区——理论与实证[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17-191.

[3]AUSUBEL J H.Industrial ecology:reflections on a colloquium.Industrial Ecology[M].Washington D C:Proc.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1992.

[4]卡普兰,诺顿.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动[M].刘俊勇,孙薇,译.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17.

[5]President's Council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co-industrial park workshop proceedings[R],Washington(DC):President's Council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1996.

[6]LOWE E A,EVANS L K.Industrial ecology and industrial ecosystems[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tion,1995,3(1-2):47-53.

[7]卡普兰,诺顿.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动[M].刘俊勇,孙薇,译.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17-31.

[8]雷明,钟书华.生态工业园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9(11):110-115.

[9]RAGSDALE C T.电子表格建模与决策分析[M].4版.杜学孔,崔鑫生,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641-648.

[10]高祥宝,董寒青.数据分析与SPSS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57-364.

上一篇:压疮预防与治疗下一篇:历史成本会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