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成本会计管理

2024-09-27

历史成本会计管理(精选12篇)

历史成本会计管理 篇1

史上运用成本账户的实例

富格尔家族

中欧著名的富格尔家族, 一个时期曾控制提洛尔和卡里思亚的银矿、铜矿和一个铸造厂, 早在1577年, 其中一个矿的会计记录就包括下列账户:矿石、钻、矿井和铸造, 总费用、熔炼、运输、铁和煤屑贸易。尽管没有证据证明这些会计账户已经体现了现代成本流程意识, 但已涉及到诸如产品成本 (Cost of Production) 和主要成本 (Prime Cost) 之类用语。过后某一年, 一个冶炼厂账户借记冶炼厂营业费用, 同时贷记发运货物。借方列示了23个项目, 贷方包括九类不同的记录。显然, 这些都不简单。

梅弟家族在贸易活动中的成本计算方法

梅弟 (Medici) 家族在贸易活动中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也值得注意。它们是运用于工业活动的簿记程序的见证。这个著名的家族, 在15、16世纪几十年里, 除广泛从事银行业务之外, 还经营毛纺业。早在1431年, 即比卢卡·帕乔利 (Luca Pacioli) 出版第一本复式簿记教科书早63年, 在梅第奇工业合伙企业中已使用了一套相当完善的会计账簿。当时, 设置了一个名为“制造和销售衣服” (Cloth M anufactored and Sold) 的账户, 并编制了列示所有售出服装利润的报表。每一个衣服账户借方包括下列各项的合计: (1) 羊毛购入; (2) 染料成本; (3) 其他制造成本支出, 如工资、油、核棉机和起绒机。随着时间的推移, 对这些工业合伙账户作了一些重要的改进, 所以, 到16世纪, 出现了一些新方法。当时, 对“工资总账” (Wage Ledger) 的运用是相当有见解的。这一总帐仍是联系现代工厂总账和工业企业总帐的先驱, 也许可进一步推断, 处理这些复杂记录的簿记员一定是一位很努力的专家。

普拉廷的会计账簿

普拉廷 (Plantin) 是16世纪佛兰芒的印刷家和出版商, 他们的会计账簿, 包括很多现代分批成本制度的因素。普拉廷为他出版的每一本书设置了不同的账户。这些账户借记使用的纸、支付的工资和其他印刷成本。当书印刷完以后, 再从特定的账户转记名为“库存书” (Books in Stock) 的另一个账户。这样就可以附带地反映“库存纸”和“完工书”账户的增减变化情况。

这些实例证明在1400-1600年间产生了某些现代成本技术的实践。当时, 人们已经提出: (1) 建立对每一个生产步骤的会计控制; (2) 减少在原材料和人力使用上的浪费的思想。

成本会计产生的历史背景

工业革命前, 成本会计方面的论文和书籍十分稀少。18世纪末, 随着工程学、采煤和棉纺织业的飞速发展。大量资本沉淀于机器和交通设备上面, 这就给成本会计提出下列新的要求: (1) 经理们要求能及时地、适量地供应原材料, 并提供记录情况; (2) 适应对顾客更大金额付款的需要, 需要一个能够消除支付欺骗和销误的制度; (3) 由于使用价值昂贵的设备和随之而来的设备报废问题, 折旧变得更加重要; (4)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 经理们必须了解在经营淡季抵补产品主要成本后产品的最低价格, 换句话说, 即使是在当时,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已变得十分重要; (5) 产品从一个生产过程转向另一个生产过程中, 需要仔细地进行观察和记录, 并对不同时期成本进行比较。

不仅在钢铁部门, 在其他部门, 也出现很多相类似的成本问题。例如, 机械制造者 (蒸汽机、纺织和铁路设备) 会计, 在签订一项合同以后, 需要为某批产品提供详细资料, 以便为能作出更可靠的预测提供信息, 很明显,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分批成本计算。这些简单的开端引出令现代成本会计学家头痛的问题。后来, 所有与制造费用在每批产品中分摊有关的争论, 不论是否包括应付利息、废料处理、成本与普通财务记录协调等都能找到相同的根源。19世纪, 当化学工业找到立足点之后, 副产品和联合成本问题日趋重要。另外, 铁路系统的扩展实际上与所有的成本问题相连, 这些成本问题包括折旧、大量制造成本、工厂成本、联合成本和对企业成本的控制等。

早期, 成本会计师和簿记员都很不愿意把他们掌握的方法传播给别人, 即使传授, 也要求接受者严格保密, 这就使我们追溯成本会计早期的发展遇到了困难。公正地讲, 当时很少有理论家对这门学科感兴趣, 但有点神秘的是当时不乏商业簿记方面的教科书和文章, 有些传统至今, 但涉及到成本和制造业记录的甚少。

19世纪70、80年代, 成本会计的研究主要是对确定产品主要成本的传统作法进行适当改进。当时, 人们并没有完全认识到成本核算的重要性。例如, 一位早期科学管理的倡导者 (1841年) 提出, 每一个生产者应不断地寻求改进生产的方法, 以降低每件产品的成本。他强调了解每一生产过程的“准确成本”和生产中机器损耗的重要性。

在1890年以前, 大多数工厂是通过简单地修改贸易账户计算工厂费用, 因为, 那时, 他们首要目标是计算中期利润, 而不是计算产品成本。他们还不知道通过分类账反映成本流程的概念, 没有严格区分车间制造费用和公司商业费用, 也忽视了运用成本账户确定公司半成品和产成品之间适当的存货数量。

成本会计理论的大发展时期

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初, 成本计算方法和成本理论研究获得大丰收。在这一时期, (1) 发现了把工厂分类账和总分类账联系起来的方法; (2) 对涉及到处理和记录工厂原材料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包括把原材料价值转移到产品中的问题; (3) 对劳动力成本的记录和分摊 (到每一单位产品中去) 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4) 开始认真考虑包括在产品工厂成本中的制造费用项目, 初步涉及到今天在弹性费用预算中广泛应用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划分。

1900年至1915年, 成本会计侧重于: (1) 改进成本流程各阶段的成本计算方法; (2) 研究如何根据事先确定的费率解决拨款问题。与后来问题紧密相关的是关于工厂闲置生产能力处理问题的争论, 在认识到工厂闲置时间之前, 事先确定的费率引起人们极大兴趣。越来越多权威人士论述根据实践估计费率问题。例如, 一位会计学者建议, 应该根据经营情况确定费率。

在20世纪早期的几年里, 科学管理倡导者的思想影响着成本会计的发展, 他们主张以根据企业生产能力, 而不是依据企业实际产量确定适用费率。早在1903年, 人们就把企业生产能力和企业实际产量之间的区别称为“死费”, 这种思想深化了对成本本质的认识, 为后来的研究开辟了道路。

到1915年, 工厂成本会计的基本结构已经建立, 随后, 人们的研究集中在利息的分配、标准成本计算、成本分析、成本控制、弹性预算和其他特殊目的的成本上。

历史成本会计管理 篇2

(一)

历史成本计价原则是工业经济的产物,是由有形资产的特点所决定的。企业的经营目标是财富最大化,但在不同的时代,人们对财富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在农业经济时代,土地是财富之母“;在工业经济时代,机器和进行工业生产的原材料成为量迫切需要的资本形式,即机器和原材料等有形资产是工业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财富。

由于有形资产具有有用性和稀缺性,决定了它们可用于市场交换,所以,它们所代表的财富量只能由市场交易的价格来决定。但对于不是通过市场交易获得而是企业自己采掘或制造的有形资产,其所代表的财富量则由采掘或制造的成本本身来决定。如果这一成本高于等量资产的市场价格,那么,就应取其市场价格而不是成本本身来代表财富量。这也是传统会计采用以交易为基础的历史成本计价原则的理由。

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人们对无形资产价值认识的提高,知识估价与人才市场的.兴起与发展,以及企业中不断涌现的一些新的经济业务与经营活动,动摇了历史成本的计价基础,其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历史成丰原则对以知识为代表的无形资产的计量感到力不从心。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以知识资本作为企业财富增加的源泉,以知识创新作为其发展的动力。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大幅度上升,甚至在某些高科技企业中绝大多数资产是无形资产。但如果对知识资本按历史成本计价,可能只是几本书的价格,或是委托培养费以及其他为取得知识而花费的实际支出,这无疑极大地歪曲了知识资本的价值。实际上,许多无形资产是很难确定其历史成本的,例如”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的点子,不费分文,却能给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故而,忽视这类无形资产的计量显然是失策的。

第二,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历史成本计价模式。一方面,衍生金融工具是一种预期合约,在签订时就会产生相应的权利与义务,而由于交易事项尚未发生,自然无历史成本可言;另一方面,任何一项金融工具从合约的签订到最后的平仓、交割都要经过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内,衍生金融工具的市场价格在不断发生变化。如果以签订合约时的价格人账,就无法反映衍生金融工具的市场风险,金融监管更是无从说起。如果从反映会计主体业务活动真实价值的变化出发,就应以公允价值或现行市价人账,这就必然要求改变传统的历史成本计价原则。

第三,企业兼并事件的频频发生,向以交易为基础的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发出了挑战。当兼并事件发生时,被兼并企业的整体资产的交易价值,往往大大超过了它所包含的单个资产的历史成本价值之和。为了处理这类交易中所出现的巨额差异,会计上便出现了”商誉“这一概念。由于商誉并不代表任何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并且很难通过单个实物资产的市场交易来实现其价值,于是,商誉便作为企业的一项特殊资产而与企业本身的持续经营联系在一起。现行财务会计制度中规定,『有在企业被兼并或被收购时才确认商誉。但商誉并不是企业在兼并之时产生的,而是在兼并之前已经实际存在的,是建立在历史成本计价基础之上的会计所没有的、也无法反映的事项。兼并的频频发生,巨额商誉的出现,不能不说是对历史成本计价原则的又一挑战。

笔者认为,对那些采用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已无法准确计量的资产及负债,可采用公允价值、现行成本、市场价格或可实现净值等其他计量模式,并建议加快发展公允价值会计。

(二)

所谓公允价值会计,是指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属性的一种会计模式。

公允价值的产生源于美国对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问题的争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会计界和金融界一直对金融工具,特别是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和披露问题争论不休。尽管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问题至今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加深了人们对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缺乏相关性的认识。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多家金融机构因从事金融工具交易而陷人财务困境,但建立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上的财务报告,在这些金融机构陷人财务危机之前,往往还显示着”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健康“的财务状况。许多投资者认为,以历史成本计价的财务报告不仅未能给金融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发出预警信号,甚至还误导了投资者对这些金融机构的判断。为此,他们强烈呼吁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重新考虑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是否适合于金融机构。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12

1990年9月,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SEC)主席理查德·C·布雷登首次提出应当以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不久,SEC、FASB以及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举行联席会议,决定由AICPA下属的会计准则执行委员会负责研究和制定有关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在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争论中,本来不肯轻易表态的FASB,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存款储蓄行业的金融危机后,也彻底改变了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态度和立场从90年代起,FASB明显转向SEC的立场,并颁布了一系列旨在惟动公允价值会计向前发展的财务会计准则。

此外,FASB于6月发布了”衍生金融工具与套期保值会计“、”综合收益的报告“两份征求意见稿,并于和发布了关于”负债权益问题“与”按公允价值计量所有金融资产和负债“准则的征求意见稿。

鉴于公允价值作为一种全新计量属性的重要性及其涉及的复杂理论问题,FASB正考虑制定一项新的概念公告即”以现值为基础的计量模式",阐述需利用未来现金流量作为计量基础并计人成本予以分摊的情形,以便为将来制定公允价值会计准则提供理论框架。

沉没是一种历史成本 篇3

如何利用沉没成本,重建企业竞争优势,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沉没成本”的盲点

从成本的可追溯性来说,沉没成本可以是直接成本,也可能是间接成本。如果沉没成本可追溯到个别产品或部门则属于直接成本;如果由几个产品或部门共同引起则属于间接成本。

从成本的形态看,沉没成本可以是固定成本,也可能是变动成本。企业在撤消某个部门或是停止某种产品生产时,沉没成本中通常既包括机器设备等固定成本,也包括原材料、零部件等变动成本。通常情况下,固定成本比变动成本更容易沉没。

从数量角度看,沉没成本可以是整体成本,也可以是部分成本。例如中途弃用的机器设备,如果能变卖出售获得部分价值,那么其账面价值不会全部沉没,只有变现价值低于账面价值的部分才是沉没成本。

一般说来,资产的流动性、通用性、兼容性越强,其沉没的部分就越少。“现金为王”的观念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固定资产、研究开发、专用性资产等都是容易沉没的,分工和专业化也往往与一定的沉没成本相对应。此外,资产的沉没性也具有时间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转化。以具有一定通用性的固定资产为例,在尚未使用或折旧期限之后弃用,可能只有很少一部分会成为沉没成本,而中途弃用沉没的程度则会较高。

仅仅认识了沉没成本尚不足够。事实上,这当中仍有认识上的盲点:

必须建立决策成本的观念。有这样一些例子:一些审慎的决策者因为将一些不相关的成本纳入决策成本考虑,而错失了本来可行的项目;另一些冒进的决策者则因为将相关成本错误排除在决策成本之外而对项目做出盲目乐观的估计。可见,在行动和决策时,建立“决策成本”的观念十分重要。

从决策的相关性看,沉没成本是决策非相关成本,若决策时计入沉没成本,将使项目成本高估,从而得到错误的结论。

变劣势为优势

用“拿钱买教训”、“交学费”的观点来看待沉没成本还是片面的。事实上,除了投资决策失误造成沉没成本这一极端的情况外,很多时候沉没成本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支出。但沉没成本也可以为企业在某些方面带来优势。

对一个行业或产业来说,其沉没成本的状况往往构成了进出壁垒的关键,并最终决定市场结构。贝恩咨询公司早就指出过,若一个产业的固定成本或沉没成本很高,就会形成进入门槛。

那些具有明显规模经济和庞大硬件投入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如能源、通讯、交通、房地产、集成电路、医药等产业,其超额回报可谓诱人,但其惊人的初始投入和高退出成本则往往使许多市场“准进入者”却步,因为这首先是一场“谁输得起”的比拼。

由于这些高沉没成本的产业,往往同时具备低边际成本的特性,“输得起”的一方最终会成为市场的赢家。许多资本实力雄厚的企业,正是利用沉没成本来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小企业通常只能选择沉没成本较低的竞争性行业求得发展。

那么,如何减少沉没成本呢?

尽量避免决策失误导致的沉没成本。这要求企业有一套科学的投资决策体系,要求决策者从技术、财务、市场前景和产业发展方向等方面,对项目做出准确判断。

当然,市场及技术发展瞬息万变,投资决策失误难免。在投资失误已经出现的情况下,如何避免将错就错对企业来说才是真正的考验。

英特尔公司2000年12月决定取消整个迪马芯片生产线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它是英特尔公司专为低端PC设计的整合型芯片。当初在上这个项目的时候,公司认为今后计算机减少成本将通过高度集成(整合型)的设计来实现。可后来,PC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PC制造商通过其他系统成本降低方法,已经达到了目标。英特尔公司看清了这点后,果断决定让项目下马,从而避免更大的支出。

通过合资,或双边契约,减少沉没成本。很多时候,沉没成本并不是由企业自身造成的,而是由合作方或供应链的上、下游方中断合作引起的。

由于一项用于某一特定交易的耐用性投资往往具有专用性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交易突然终止,则所投入的资产将完全或很大部分会报弃,从而产生相当一部分“沉没成本”。因此,通过合资或双边契约,确保交易的连续性,便显得格外重要,因为契约性或组织性的保障可以大大降低交易费用。

沉没过去,才能打拼未来

在投资失误已经出现的情况下,如何避免将错就错,对企业来说才是真正的考验。所以企业管理者在决策时应该具有纠错或应急方案,如果发现是一项错误的投资决策,就应该立刻悬崖勒马,尽早回头,切不可因为顾及“沉没成本”,错上加错。事实上,这种为了追回沉没成本而继续追加投资,导致最终损失更多的例子比比皆是。许多企业在明知项目前景暗淡的情况下,依然苦苦维持该项目,原因仅仅是因为他们在该项目上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摩托罗拉公司的铱星项目就是“沉没成本谬误”的一个典型例子。摩托罗拉为这个项目投入了大量的成本,后来发现这个项目并不像当初想象的那样乐观。可是,公司的决策者一直认为,已经在这个项目上投入了那么多,不能半途而废,所以苦苦支撑着,后来事实证明这个项目是错误的,是没有前途的,最后,摩托罗拉公司忍痛接受了这个事实,彻底结束了铱星项目,为此损失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其实,企业管理者们之所以会陷入“沉没成本”误区中难以自拔,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愿认输,不愿承认自己犯错误。“保本”这一观点一向是企业经营中遵循的最基本的经营方针,“起码要保本”看似天经地义,无可厚非,孰不知,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其本身就包含了“沉没成本谬误”。许多零售商都喜欢用他们的批发价来决定零售价的底线,不愿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商品,因为他们不愿承担亏损,这样的经营理念是错误的。如一位电脑销售商,几年前购进的100台单价为8000元的奔腾III电脑,可现在已经过时了;某机构愿意以4000元/台的价格买下,他会卖吗?许多零售商不愿意,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就每台都亏损了4000元。但如果是一个理性决策者,完全不应当考虑这8000元的原价,它是已经成为过去式的“沉没成本”,这和现在的决策毫无关系。应当着重考虑的是将来否能以高于4000元的价格卖掉你的电脑,盘活这笔资金,能为企业带来什么样的效益?经比较后,卖掉这批电脑这个方案更好,就应立即做出决策。

行为科学的许多研究表明,人在做决策时往往是亚理性的。因为花了钱而去做自己本不愿意的事情,是我们经常犯的错误。我们总认为真正消费了才对得起花的钱,但当你已有的投入是错误的时候,接着做下去就是不理性的了。这种“追加错误投资”的例子不光在企业内存在,在生活中也是屡见不鲜。当你进行了一项不理性的购买后,应该忘记已经发生的购买行为和你支付的“沉没成本”。再进行投资决策时,把目光投向前方,审时度势,如果发现这项投资并不能盈利,应该及早转型或停掉,不要吝惜已投下去的各项成本:精力、时间、金钱。

成本会计发展的历史规律 篇4

关键词:成本会计,发展历程,发展趋势

成本会计对于企业经济资源的合理规划和有效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成本会计的不断发展, 目前它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为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成本会计是将企业的各项费用开支通过整理、归纳以书面形式呈报给企业经理, 通过对以往成本构成和成本发生历史情况及计划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然后对企业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及利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最优化利用, 进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成本问题是目前诸多企业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 因为成本是整个企业经济发展的命脉, 所以, 关注成本会计、研究成本会计也是现代企业经济取得发展的前提条件。本文就成本会计的形成、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浅显的分析, 供大家参考。

一、成本会计是如何形成的

自从商品生产出现之后, 大部分商品生产商在商品在交换中所获得价值的最大化, 就想方设法希望从交换商品后获得的商品价值中补偿其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价值, 在商品生产出现后, 商品生产商最大的愿望是在交换其生产的商品时, 从已得的商品价值里抽取一部分来补偿商品生产时耗费的部分。为了让商品卖出的价值能补偿生产商品时耗费的价值, 商品商开始对成本进行估计, 为了能使估计成本和实际的生产耗费价值相吻合, 开始对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统计、计算、汇总, 对于数额小的其它费用则按损失处理, 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快速发展, 人们开始意识到收集整理成本资料的重要性, 于是便开始汇总和计算商品生产时所耗费的费用, 经过一定时期的演变过程形成了成本会计。

二、成本会计的发展历程

1. 成本会计的雏形

早在十六世纪三十年代, 意大利Mcdici家族就已经在他们的毛纺织工厂中对产品的制造工艺设置了具体工艺流程, 并对每一道工序的成本费用开支进行详细的记录、整理和计算, 这就是成本会计的雏形阶段。到了十八世纪, 最早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 开始采用分批成本计算和分布成本计算对产品成本费用进行计算;十八世纪中期, 英国人James在他所创办的制鞋厂设计了一套会计分录方案, 分批法形成;十八世纪七十年代英国人Jhomp son在他的亚麻制袜厂对产品的生产步骤进行费用记录, 计算出每一双长筒袜的生产所需费用, 这样就逐渐建立的成本计算的基本模式。

2. 成本会计的出现

在十九世纪产业革命开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后, 全球企业的数量便开始剧增。企业为了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自己的产品推销到市场, 并占据市场优势, 采取了薄利多销的产品销售手段, 使得众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开始关注生产成本, 。为了能使成本计算的更为准确, 资本主义企业开始让会计担当起成本计算的工作, 在会计的工作过程通过成本计算和复式账簿相结合的方式来对成本进行计算, 形成了初步的成本会计。美国人施劳伦斯是早期研究成本会计的重要人物, 他说过:“成本会计是应用普通会计的基础, 用合理科学的方法来记录企业的各项支出, 并确定其商品在生产与销售时产生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这是企业实现盈利高效的重要手段。”这种成本会计是以事后核算和事后控制为重点和出发点, 被当今会计学称之为原始的成本会计。

3. 近代成本会计出现的背景与形成

二十世纪初, 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 市场竞争也开始变得愈发地激烈。以时候核算作为重点的成本会计方式已经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于是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出现了泰罗制, 该体系首次将预算控制、标准管理等管理方法用于会计。它将事前控制职能运用在成本会计之中, 顺理成章地将事前控制推广到了整个成本会计之中, 这样就形成了近代成本会计。

4. 现代成本会计的完善与发展

上世纪四十年代, 二战全面爆发, 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众多的资本主义企业为了能在经济特殊时期占据更多的市场, 于是大肆地建立工厂, 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并且采用多种多样的经营方式, 战争所带动的科学技术大量运用到生产之中, 产品更新速度加快, 市场竞争空前激烈。在这样的生产经营环境之下, 企业的管理者不得不开始反思该如何适应这样的状况, 并且要采取了相应的对策:一方面需要加强企业自身的管理, 降低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企业需要与时俱进, 时刻掌握外界经营环境的变化, 市场的发展动态等等。这就需要成本会计要与管理相互融合, 以成本核算为基础, 以成本控制为核心, 进而促使现代成本会计的形成。

三、结语

历史成本会计管理 篇5

1 成本管理方面

成本、合同管理工论文联盟作是整个工程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和经验。以下是本人就成本、合同管理方面经济技术作出的总结:

1.1 成本管理方面

1.1.1 树立一个节约意识:对于成本管理必须从小事抓起,项目部全体工作人员必须树立成本节约人人有责的意识,并且在自己的日常工作当中就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因为成本管理关乎所有人的切身利益。

1.1.2 建立一个变化的思想:项目的工程成本从开工的时候一直到工程项目结束的时候都是处于不断的变化当中,并且随着工程量和工期等因素的增加,工程成本大多数都是在不断的增加,只有到项目结束的时候,工程成本才能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值。所以,脑海中必须有一个变化的思想,但是这种变化是合法、合理、合情的,不是随意的变化和增加,而是一种符合实际、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增加。这种思想相当重要。

1.1.3 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素质: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对成本管理工作高度的敏锐性,很强的观察事物的能力,是做好成本管理工作的基础和根本。同时作为一名成本管理人员,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办事,严格把关,这是做好成本管理工作的基石。

1.1.4 建立完善的控制“体系”:严格控制施工成本和劳务、办公等方面的投入,严格管理施工开支,力争工程项目的各项开支和费用在预算成本的款项内完成。Www.11665.coM严格执行公司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建立一套完整的成本控制体系、框架图和组织机构体系。为成本管理提供相应的制度保证。

1.1.5 加强成本管理制度“考核”:在工程项目施工中,要加强成本考核,实施阶段性成本控制考核。为了加强成本控制考核,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做好成本统计工作,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可靠性、可依据性,具有可比性,保证统计人员的专业、可靠、廉政,保证在实施整个统计工作中要坚持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为成本考核提供原始的记录资料。

其次,要加强成本考核目标或考核标准的准确性,做到考核标准的客观、公平、公开、公正,杜绝主观臆动性,进一步完善成本管理制度考核机制,不断创新成本考核的思路、方法、措施,把成本考核工作落到实处,做实做好成本管理考核工作。

再次,要加强成本管理考核的实效性、可操作性,将成本管理考核工作深入到每个环节和细节当中,切实做到不留余地,不留死角,扎实稳步推进成本管理考核工作。

最后,成本管理考核工作必须责任明确,重点突出,奖惩得当。这是成本管理考核工作的实施重点,也是推进成本管理考核工作的难点。

1.1.6 加强后期成本管理工作:项目后期成本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应该引起大家的高度警觉和重视,切实做到成本管理工作人人有责,贯穿始终,为后续收尾工作有序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合同管理方面

1.2.1 工程施工的“先行者”:合同是进行一切工程施工工作的先决条件,合同管理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成本管理的前提条件。

1.2.2 工程合同类型的“鉴定”:对于合同类型,现在有很多种分类,标准不同,类型和内容也就不同。对于业主而言,主要有三种合同类型:①总价合同:就是在确定一个完成该项目的总价,据此完成项目全部内容的合同类型;②单价合同:关键在于双方对单价和工程量的确定,应用广泛,它可以让风险分担。③成本加薪金合同:即由发包方想承包方支付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成本,并且按照事先约定的某种方式支付薪金的合同形式。对于劳务作业队伍而言,主要有四种合同类型:①劳务分包合同:属于劳务合同中的一种大包形式,就是相对于把工程项目内容全部承包出去;②劳务承包合同:属于劳务合同中的一种小包形式,就是相对于工程项目内容部分地承包出去;③专业分包合同:属于劳务合同中的一种专业形式,部分工程项目内容分包出去的合同形式;④工程分包合同:就是将部分区段工程全部分包出去的一种工程分包形式,它不只是劳务的分包,包括材料、机械等完成该工程项目的所有内容,这是工程大包的形式。

1.2.3 合同内容约定的“框架性”和“限制性”:合同的好坏主要在于合同内容是否全面、完整、可靠及是否具有真正约束性。一份全面、完整、可靠、约束性较强的合同对发包方是极其有利的,也能有效避免合同纠纷、经济纠纷的发生或者刑事责任。合同内容的约定一定要符合现场实际,包括现场的全部工作内容不能有遗漏的现象的发生。合同内有关承包方的工作内容、责任、权利、义务、验工计价、安全质量、物资设备的供应、违约等方面的内容更是重中之重。形成合同框架和范本,让合同内容不断的更新、完善,并且其内容对承包方的限制性必须准确到位,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避免不必要纠纷。

1.2.4 合同资格预审及签订的及时、有效:对于合同签订之前的准备工作:首先,由相关领导对劳务作业队伍进行推荐或者项目部自行引进劳务队伍,审查劳务作业队伍提供的“五证”(企业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和本人身份证、法人身份证、法人授权委托书及其公证,同时需要对该公司的经营能力、履约能力、施工能力和信誉等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审查。然后将资料送回公司人力资源部审核;其次,审查合格后,填写劳务协作队伍劳务分包推荐选择表,办理中铁二局劳务分包准入证。再次,准入证办理完毕后,同时将上述资料送回公司成本合同部,双方即可签订合同,劳务作业队伍缴纳履约保证金,手续完善后,合同即可返回。合同签订必须按照程序进行,不可违规操作。严禁杜绝先进场,先干活,后签订合同情况的发生,这样会带来许多负面或者不可避免的麻烦。

1.2.5 坚持合同交底制度:合同交底是履行合同义务的重要环节,是减少不必要麻烦和纠纷的途径之一。尤其对现场作业带班人员、技术人员及领导而言,至关重要。它关系到现场成本发生及现场费用增加问题,关系到项目收益和职工个人收益问题。首先,对于项目的现场技术人员和领导,必须保证合同内容透明、准确无误,以避免现场费用和零星点工及其费用出错,保证工作进度,保障工程质量;其次,对劳务作业队伍而言,必须保证其对合同内容理解无误、对自己的工作内容把握得当,才能避免其它不必要的支出,积极工作,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所以项目部在引进劳务作业队伍的时候,必须坚持合同交底制度,不断创新合同交底方法,努力提高合同交底的质量,控制现场费用,提高人员和项目的整体收益。

历史成本会计管理 篇6

摘 要:现代成本管理制度是以战略成本管理为引导,宏观上实行目标成本管理,微观上要求企业实行现代化的全面成本管理。其目标是企业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借以提高企业的战略地位。目前国际上流行着几种主要的成本管理制度:标准成本制度、作业成本制度、目标成本制度和责任会计制度。它们相互补充和融合,作为一个想要持续发展的企业,要审时度势,适时调整其成本管理方法,让成本制度的组合能真正为企业所用,给企业带来最大的规模效益。

关键词:战略成本管理;标准成本制度;作业成本制度

尽管国际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告一段落,但经济危机的影响远没有结束,受通货膨胀和世界性能源危机的影响,传统的制造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危机,而制造行业要想生存下去,就要根据新的经营环境适时调整其成本管理方式,使其获得可持续的发展。企业获得可持续利润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这就关系到企业的成本可持续优化。我们知道,一些策略性的利润改善可能带来暂时性的经济状况的好转,但不能带来深层的改变。而那些真正能改变成本管理方法的企业,是考虑了利润的可持续,将成本管理和其战略保持一致。战略成本管理是现代成本管理制度的核心,又称为总成本管理或价值链成本管理,其目的在于使企业的成本核算与其战略保持一致,并能优化该战略的实施。这种一致性和优化主要是建立在对整个价值链和所有利益相关者的理解上,以保证企业能获得可持续的利润。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成本控制是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的直接因素,不管企业发展到何种程度,是什么性质的企业,成本控制应贯穿企业发展始终。而随着物价和资源价格的上涨,成本控制是企业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要特别注意的问题。这就引申出了战略成本管理模式下的成本制度的运作问题。目前国际上流行着几种主要的成本管理制度,它们相互补充和融合,作为一个想要持续发展的企业,要审时度势,适时调整其成本管理方法,让成本制度的组合能真正为企业所用,给企业带来最大的规模效益。

在这几种成本管理制度中,标准成本管理制度和作业成本管理制度是最现代成本管理制度中基本的成本管理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相关领域的学者和企业都意识到了这两种成本制度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之分,标准成本制度虽然管理方式上有一定的落后性,但它仍有很多方法适用于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作业成本法虽然是现代企业应用最多的成本管理方法,但其也有作业散乱的弊端,这样容易造成企业管理混乱,使其维护成本居高不下。下面将从以下方面对两者进行比较,从而验证标准成本制度和作业成本制度相结合的可行性。

起源、定义和主要结构

标准成本制度诞生于19世纪20年代,其主要特点是:正确制定各成本项目的标准成本是前提和关键,能够起到事前控制的作用;计算并分析成本差异是其核心,然后进行恰当的账务处理;而其差异则可作为企业进行业绩绩效评估的依据。

作业成本法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始于20世纪70年代,它作为一种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被越来越多地采用。

适用环境

标准成本制度适用于成本管理体系正规,并且对其产品的生产设备及操作的标准化程度要求较高的企业。作业成本法适用于企业信息化自动化水平较高,间接费用占生产成本的份额较大,企业规模较大,产品种类较多,生产过程复杂,并可以及时调整变化,多适用于高新技术企业。

优缺点

标准成本制度的优点是其确定的成本为预计成本或目标成本,这样既可以作为成本控制的依据,也可以作为预算编制的依据,同时也可作为相关短期决策如生产决策的基础。同时,实施标准成本制度,可以增强全员成本意识,促进各项资源的有效利用,从而有效的控制成本支出。而且标准成本制度有助于责任会计制度的实施,在标准成本制度下,各成本要素均按标准成本进行账户处理,简化了成本核算工作量。然而,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由于对制造费用的分配过于单一,没有将企业的成本进行有效分配,不能去除无效作业成本,所以其作用大多体现在成本控制上,不能有效降低成本。

作业成本制度的优点主要体现在间接费用的分配上,在作业成本法下间接费用的分配更加合理和科学,这样有利于对产品成本更加准确的计算;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现代化成本管理制度,顺应了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能够为企业提供更详尽的信息,有助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成本管理;作业成本制度细化并且延伸了产品成本的管理,有助于全产业链成本管理制度的发展。然而随着作业成本制度在企业的推行,也显示出了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一系列作业的建立,使得对产品成本的计算量加大,这又会导致一些成本的发生;作业成本计算只适用于制造费用所占成本的比重大的企业,对于非此类企业的意义不大。

纵观以上对于标准成本制度和作业成本制度的比较分析可以得知,这两种制度都有自己的优点或者局限,并且这两个制度也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在很多方面存在互补性,这就为进一步探讨两者的融合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认为两者在以下方面存在互补:首先,制定产品标准时引入作业成本思想,将作业成本核算事前控制,并且将成本核算过程具体化和延伸化,使成本管理更加准确,从而为企业的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其次,将作业成本制度中的作业、作业链等概念融入标准成本制度,将企业的成本管理制度贯穿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并且将视野延伸到产品的销售以后的环节。在帮助企业实现现代战略管理目标,实现企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目标成本控制也是现代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产物,是与现代化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理论。目标成本法对成本进行事前控制,使成本管理由核算型变为管理型。因此它是企业提高其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然而目标成本法也有它的局限性,比如目标成本制度对作业链的管理和控制明显不足。它对组织机构的目标分解也执行的不彻底,因此不能有效的完成成本管理任务。通过进一步分析,我们得知,责任会计制度和目标成本制度存在一定的共性,一是其成本管理的出发点都是从市场需求开始,符合现代化成本管理制度的要求;二是成本控制的重点不再局限于产品,而是深化到整个产业链;三是其控制方法都是从后向前进行控制,有助于提高各项作业完成的质量和标准。

对于责任会计制度它也有跟作业成本制度的共性,可以在责任会计中心的设置、责任预算编制、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及绩效考核等多方面对责任会计制度优化,使企業充分发挥作业成本制度在作业管理方面的优势,做好企业在各个流程的管理,做到两者的优势互补。

论会计历史成本原则的实践性 篇7

1.会计历史成本原则的定义

会计原则又称“会计准则”, 它是建立在会计目标、会计假设及会计概念等会计基础理论之上具体确认和计量会计事项所应当依据的概念和规则, 对于选择会计程序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将财务会计的一般原则归纳为:客观性、实质重于形式、相关性、可比性、一贯性、及时性、明晰性、权责发生制、配比、谨慎性、历史成本、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和重要性等13项原则。其中, 历史成本原则亦称实际成本原则, 是指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 其后, 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 应当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者外, 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2.会计历史成本原则的内容

历史成本原则其主要内容是:企业取得的各种财产物资, 应以其购进或建造时发生的原始成本即实际成本入账, 并以此作为分摊和转作费用成本的依据。当物价变动时, 除国家另有规定外, 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按实际成本计价, 能防止随意性, 使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便于了解和比较。

二、会计历史成本的实践性

1.实践基础

根据币值稳定假设和劳动生产率不变假设, 历史成本原则要求资产以实际交易价格全部入账后, 账面记录一般不作调整。在这种情况下要使账面价值与实际价格始终保持一致, 实际价格的恒定显得至关重要。而实际价格的恒定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不变;二是货币币值稳定。生产商品的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保持不变, 决定了商品的内在价值始终恒定;货币币值稳定, 则决定了计量商品内在价值所使用的计量尺度始终不变。有了这两个前提, 即使短期内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可能会出现波动, 但从长期看, 由于商品内作价值的恒定和货币币值的恒定, 价格波动的幅度会越来越小, 最终将恒定在由不变劳动生产率和不变币值货币共同决定的价格上。这样, 商品价格在长期内恒定就成为自然的事情。而商品实际价格长期内恒定, 正是历史成本原则的关键所在, 因此, 币值稳定假设是名义货币作为计量单位的前提或基础;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不变假设, 则是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属性的前提或基础。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不变, 保证了计量属性即历史成本长期恒定;货币币值稳定, 保证了计量单位即名义货币的长期恒定 (计量尺度不变) , 以恒定的货币计量尺度计量恒定的历史成本, 计量的结果当然是不变的。应该说, 这两个假设, 首先是对商品价格决定的要求, 只有商品实际价格的决定符合这两个假设条件, 会计才能按历史成本原则计价, 这种历史成本原则计价才是科学和合理的。

2.实践方式

历史成本原则要求资产按照购入成本 (原始成本) 入账, 并在持有资产过程中不反映资产价值的变动。资产按照历史成本计价, 费用则是已经耗费的历史成本。历史成本计量是传统会计计量的核心, 尽管一直以来, 会计实务经历了诸多变迁, 也出现了诸如“成本与市价敦低法”、物价变动会计、现行成本计量的冲击, 但历史成本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核心地位始终没有改变。该原则的牢固地位得益于银行与审计师的支持。银行的信贷风险是银行在从事信贷业务时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而可靠性是银行业最注重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历史成本的客观性、可验证性和有利于反映资产经营责任履行情况的优势使贷款的回收得到了有力的保证, 因而被银行业广为推崇。举例来讲, 在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中, 历史成本原则为审计师们作了有利的辩护, 由于历史成本的依据——发票具有较强的可验证性, 并且在法庭上具有较强的证明力, 这样, 只要审计师们拥有相应的发票作为书面证据, 就能够得以免除法律责任,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 历史成本原则成了审计师的“保护伞”。

其次, 在20世纪前半叶, 财务会计侧重于会计信息的供给者, 财务会计信息主要用于企业内部, 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会计信息的最相关使用者就是供给者本身。按照历史成本原则, 持有资产在不加工、不变化时, 不必考虑其价格的变化。会计信息供给方自然从节约会计核算成本, 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出发, 选择了历史成本原则。

3.实践局限

当物价波动较大或币值不稳定时, 历史成本就不能真实体现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从而削弱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影响当前决策。同时, 史成本原则要求资产按照购入成本 (原始成本) 入账, 并在持有资产过程中不反映资产价值的变动。

三、小结

会计历史成本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对经济业务的处理需要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 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计量经济业务、制定会计政策、选用会汁方法必须忠实表达经济业务的实际情况, 持不偏不倚的中立态度, 要以客观确定的证据作为会计记录的基础。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整个社会的经济法律环境日趋规范化和透叫化, 社会各个阶层对会计信息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但是, 并非所有信息绝对真实, 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各个会计信息的需求阶层。会计历史成本原则的实践性能够作用于这一方面, 但也有其实践的局限性, 需要在会计工作的实践中不断完善。

摘要:历史成本原则是会计原则中重要的一个内容, 它的实践基础在于商品价格的要求, 只有商品实际价格的决定符合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不变和货币币值稳定这两个假设条件, 会计才能按历史成本原则计价。历史成本原则受物价和价值波动的影响, 在会计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同时, 但也有其实践局限性。

关键词:会计,历史成本,实践性

参考文献

[1]胡海华.浅析会计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及其局限性[J].当代经济, 2008 (8)

[2]谢诗芬.论公允价值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中的若干重大问题[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6 (6)

[3]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2006.

[4]张先治, 陈友邦.财务分析[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5]夏成才.中级会计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历史成本会计管理 篇8

1 历史成本会计的局限

所谓的历史成本会计主要是指以历史成本作为评估的一种会计职务, 它在会计实务发展史上起到过积极的作用, 但是这种会计实务也是有很多缺点的。

1.1 估值技术的可靠性降低了

在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过程中, 物价发生剧烈的变化, 市场出现通过膨胀, 这就对历史成本会计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正因为市场价格浮动很快, 成本和收入之间的配比不统一, 企业的营业额也出现了严重的虚胖现象, 这就会导致财务统计出现失真情况。所以这时使用历史会计成本, 就很难真实反映出现企业的经营状况。

1.2 历史成本会计的确认基础和计量属性动摇了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金融工具也不断的衍生发展, 它们的主要特点是报酬和风险的转移发生在合同签约的时候, 这就使合同发生之前的内容过于复杂, 缺少一定的针对性等等, 这些问题都使历史成本会计制度的基础发生了动摇, 影响了这种会计实务的发展。

1.3 历史成本会计的不相关性很强

会计实务必须与使用者的决策需求是相关的, 这也是国际上公认的标准, 所谓的相关性就是通过不同的会计信息影响不同的决策管理, 进而使得使用者能够对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有个很好的认识, 这也是目前美国公认的会计原则。而历史成本会计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通过信息来反应当前的市场价值。

1.4 历史成本会计的自然趋向

在金融危机时, 历史成本会计可以对资产使用隐藏设备, 但是在经济繁荣时却不可以使用, 这种现象是这种会计实务的另外一种周期性的表现, 我们可以说是负的或者是反的。在经济繁荣时期如果银行业已经认识到了使用历史成本会计计量金融工具的话, 银行可以通过出售资本来实现增加杠杆率。这种方式对于促进历史成本会计的负周期性是十分有效的。但是这样做的危险在于, 它忽略了即将到来的危机信号, 而这些信号正是使银行为度过危机做好准备的基础。

2 公允价值会计的激烈讨论

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倡导和推动公允价值, 一直以来, 公允价值被认为是展望21世纪的一种标准计量模式。公允价值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捧, 学术界大多数学者同时对公允价值持有积极态度, 少数人甚至把公允价值作为全面取代历史成本, 成为主要的现代会计模式下的计量属性。伴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 公允价值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SEC发布的报告认为:暂停公允价值会计, 很可能增加市场不确定性, 并进一步打击投资者信心, 可说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公允价值会计, 但却并未停止对公允价值会计的质疑呼声。

3 公允价值会计和历史成本会计的比较

3.1 比较确认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权威定义了会计确认, 在1984年发表的第5号财务会计公告《企业财务报表的确认和计量》中“确认是将某一项目, 作为一项资产、负债、营业收入、费用等等之类正式地记入或列入某一个财务报表的过程, 它包括同时用文字和数字描述某一项目, 其金额包括在报表总计之中。对于一笔资产或负债, 确认不仅要记录该项目的取得或发生, 还要记录其后发生的变动, 包括从财务报表中予以消除的变动”。可靠性是确认标准中的一个核心内容, 即信息是“反映真实的、可核实的、无偏向的”。由于在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时会计要素就会要求要有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作为确认依据, 具有较强的可核实可验证性。由此会计信息需求者更能接受确认的金额;然而, 目前具有较大的争议是否以公允价值为标准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争议的焦点主要有二:一关注公允价值的可靠性问题。例如确认公允价值对会计要素, 是将会计要素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在会计报表表内进行披露, 由于受主观因素影响公允价值在对这些项目计量, 相对于历史成本来讲, 可靠性和可验证性就先得较差。实证研究表明:如果缺少可靠性的计量, 那么就会给股票价值与收益计量带来无关的麻烦, 严重影响信息质量, 因此, 计量可靠性是决定能否采用公允价值确认的重要条件。

3.2 比较计量

会计系统的核心是会计计量。历史成本是一种传统的计量属性, 大多数的会计事项目前都要求采用历史成本计量的方式, 但公允价值挑战历史成本越来越明显。公允价值的特点:公允价值强调公平和双方熟悉情况以及自愿交易, 因而趋于现时的均衡价格, 趋于对象的客观价值;公允价值是交易中实现的金额———现行公平市价, 强调资产计价立足现在时点和动态的会计反映观。

4 完善公允价值会计的措施

4.1 使估值技术更具有可靠性

市场价格已经不反映金融工具的基础价值了, 偏离当时的市场价格成为提升估值可靠性的合理方法;金融公司可以雇用第三方专家去独立的决定分类。对于信用受损金融工具, 定义成超过10%的基础资产违约, 则可以续实施当前的盯市制会计准, 这是恰当的。因为投资者理应得之表现不好的金融工具, 那些流动性受到损害的金融工具, 被定义为基础资产违约小于10%, 将不使用盯市制的会计制度, 这之后金融工具将保留在资产持有人的资产负债表上来代替它的, 而且用面值方式标明, 这里是因为选择10%的违约代表了次级抵押贷款被证券化时所假定的违约率因此将其作为标准。

4.2 建立相关的市场信息数据

市场信息是企业决策的基础, 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信息, 我们应该联合各个行业建立一个市场信息数据库, 专门收集各行各业的市场信息, 众所周知, 历史中发生的收益行为往往是企业预测未来收益的重要根据。企业可以通过以前的资金流动来预测未来的资金流动情况, 同时也方便专业人员参考数据对资产进行定价。

4.3 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和水平

要想最大限度的发挥公允价值模式的优势就必须使用先进的评估技术和专业的评估人才, 所以专业的会计评估人员是保证公允价值会计制度得以科学实行基础, 所以我们应该尽快地开办专业的会计人员培训班, 希望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同时也应该提高会计人员的诚信度, 加强会计人员违法的处罚。

参考文献

[1]施光艳.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商业, 2008/03.[1]施光艳.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商业, 2008/03.

[2]彭家生.会计管理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J].财务与会计, 2002, 11.[2]彭家生.会计管理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J].财务与会计, 2002, 11.

历史成本会计管理 篇9

关键词:计量属性,历史成本计量,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被引入会计准则即伴随着广泛的争议, 这一点无论是国内准则还是国际准则都是如此。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化, 公众对于公允价值的质疑声越来越大, 有人认为公允价值是金融危机的帮凶, 甚至有人认为其是罪魁祸首。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杜金富在《中国金融会计学会2010学术年会》致辞中指出:尽管国际财务准则不是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但是金融危机也暴露出公允价值准则的一些缺陷。随着中国金融体系的逐步开放, 跟踪并研究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变得非常迫切, 探讨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的可操作性刻不容缓。

一、国内外有关会计计量属性研究概况

当前, 对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 国内外学者都有着不同的观点。Franklin Allen (2007) 等认为流动性定价在金融危机中起着重要作用, 资产价格可能反映的是交易量决定的可获得市场价格, 而不是反映资产未来收益, 故利用市场价格评估机构的财务状况是不可取的。

Plantin (2004) 等指出历史成本计量会导致低效率, 但是公允价值计量则会由于反馈效应引起价格波动和次优选择, 且在资产到期日越长、流动性越差的情形下越明显。

O'Hara (1993) 重点研究了公允价值计量对贷款到期的影响, 并认为这一会计制度提高了到期贷款的长期利率, 从而诱使贷款者转向短期贷款。这反过来又降低了银行的流动性创造功能, 并导致过度清算。Burkhardt和Strausz (2006) 认为, 公允价值计量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加快了资产流动及风险转移。

James Cataldo和Morris McInnes (2009) 认为, 以权益投资者的企业价值评估为视角, 对投资者提供信息的最佳方式是公允价值单独披露。

李明 (2007) 认为选择了决策有用论下的财务目标, 从理论上讲就必然会较多地采用公允价值;而选择了受托责任目标, 就必然会较多地采用历史成本法。任世驰、李继阳 (2010) 指出公允价值计量与按“目标导向”路径构建的当代会计理论在会计本质 (信息系统) 、会计目标 (决策有用)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相关和可靠) 等各个方面是冲突、矛盾的。胡金明 (2009) 则指出公允价值着眼于未来, 可真实反映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或企业在清偿债务时需要转移的价值, 对于处于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中的金融工具, 显然公允价值是会计所能提供的最为相关的计量属性, 故未来主导的会计计量属性将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为主。谢诗芬、戴子礼 (2005) 认为, 公允价值是会计计量的最高目标。黄世忠 (1997) 认为公允价值是“面向21世纪的计量模式”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 特别是我国对计量属性选择的研究, 多是从两种不同计量属性之间的特点、优缺点等方面进行的定性比较分析, 以及少量针对某一方面的实证研究。因此本文从市场经济中各方参与者利益的角度, 根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构建的当代会计理论结构 (即目标导向的会计理论体系) 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 以期能为两种属性选择的研究方向问题做出一点贡献。

二、会计计量的目标

人们对会计目标的研究和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马克思在《资本论》 (1885) 的第二卷《流通费用》一章中认为: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 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 就越是有必要建立对过程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这里主要强调的是过程控制与结果总结。

1966年美国学者将会计计量定义为:“为了使信息使用者能够做出有根据的判断和决策而确认、计量和传递经济信息的程序”。从定义中我们能够看出计量的重心已经转向为未来服务了。

发展到现在, 最具代表性和说服力的两种观点就是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认为, 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向资源所有者如实反映资源受托者的受托责任和履行情况, 即对受托资源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财务报告应主要反映企业历史的、客观的信息;决策有用观则认为, 会计的目标就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利于其决策的会计信息。

三、对可靠性与相关性的讨论

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应能如实表述所要反映的对象, 尤其要做到不偏不倚地表述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根据IASC和FASB的定义, 相关性是指信息与使用者的决策相关联, 并具有影响使用者经济决策的能力。二者是会计信息的两大质量特征, 二者的权衡得到的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最有用的信息。投资人、债权人、公司管理人员等都需要了解会计信息, 他们了解这些信息的重要目的便是了解现状, 并利用这些信息做出决策。葛家澍 (2007) 认为, 如果市场经济高度发达, 绝大多数商品均有可观察的活跃市场 (在持续经营条件下, 有大宗买卖, 且有公开的标价, 包括出标价、投标价和中间价, 并随时可以取得) , 公允价值可在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中广泛运用, 并在每个报告中均按新点 (新的市场价格) 重新计量, 那时的特定主体 (企业) 的资产负债表将有可能反映企业的价值 (不再是成本) 。英国ASB的财务报告原则认为, 可靠性优先于相关性, 会计信息披露应该从可靠性的信息集合中选择最相关的信息。FASB比较赞成相关性的优先, 而理想的状况则是会计信息既满足相关性又要可靠。

四、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

1. 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定义。

计量的目标决定了计量的信息质量要求, 而信息质量要求又决定了我们的计量方式。在受托责任观下, 资产计量强调可靠性, 故而倾向于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而在决策有用观下, 决策有用学派认为会计报表应尽量全面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故倾向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历史成本计量基础是以劳动价值理论作支持, 计量的内容是劳动创造和转移的价值, 计量的时间是交易实际发生时, 并且不再重新计量。对于公允价值,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 将其定义为:熟悉情况和自愿的双方在一项公平交易中, 能够将一项资产进行交换或将另一项负债进行结算的金额。FASB在2006年9月发布的《公允价值计量》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计量日, 市场交易者在有序交易中, 销售资产收到的或转移负债支付的价格。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从本质上讲公允价值是一种基于市场信息的评价。

2. 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计量的争议。

20世纪80年代, 美国一些储蓄及房屋贷款机构利用历史成本原则掩盖问题贷款, 导致投资者的判断失误, 400多家金融机构随之破产。许多破产之后的金融机构出现了负的经济净值, 但在历史成本模式下, 其对外披露的、超出资本管制要求的资产净值仍然为正, 由此使广大公众对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有用性产生了怀疑, 严格的历史成本会计开始转向公允价值会计。然而,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却再次引起了各界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争议, 一些团体 (主要是金融机构) 批评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加剧了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效应, 导致损失加重, 从而增加金融系统的总体风险并造成金融系统的不稳定。反对者认为公允价值会计有益于投资者, 它限制了企业操纵其净盈余的能力, 其变化导致的收益和损失使得企业和投资者可能发现有价值的附加披露信息。

五、两种计量方式下所产生结果的比较分析

为了分析当今市场下计量属性的具体选择, 有必要根据资产和市场特点来进行权衡, 据此笔者作出如下假定:

1. 基本假定。

(1) 现有 (0, 1, 2) 三个不同的时点, 两种证券 (长期证券与短期证券) 。短期证券仅代表一种短期存储技术, 即在t时点投入1单位, 在t+1时点产出也将是1单位的收益;长期证券则是具有稳定回报规模的投资技术, 在0时点投入1单位将在2时点获得大于1单位的收益 (R) 。起初, 我们假定在1时点不存在这一长期证券的市场清算价格。

(2) 银行可以向企业贷款, 每个企业在0时点借入1单位资金并投资于高风险企业, 其在2时点获得B单位收益的概率为β, 获得0收益的概率为1-β, 同时假定这样的公司数量有限, 贷款为z单位, 各自支付给银行的剩余收益为b (b≤B) , 在1时点不存在贷款清算的市场价格。

(3) 储户在0时点拥有1单位的资金, 并将其投入银行, 此处将储户数量标准化为1, 他们并无特定的时间偏好, 故将其划分为λ比例的早期消费者及1-λ比例的晚期消费者。由于市场存在众多相互竞争的银行, 为吸收存款, 银行便会选择最大限度满足用户效用的合同, 否则其他银行就会介入, 并把储户吸引走。此处将用户的效用函数设为U (c) 。

(4) 市场上有一些可能为银行提供资金的风险中性投资者, 他们在0时点拥有W0 (大量的资金) , 其提供资金的合同为e= (e0, e1, e2) , 其中e0≥0代表在0时点的投资, et≥0代表t为1、2时点的消费。虽然投资者是风险中性的, 仍然假定他们在任一时点的消费为非负, 否则, 他们可以承担所有风险并提供无限流动性。故其效用函数被定义为:

其中ρ代表资金成本, 假定ρ>R, 故全部在0时点投资是不值得的, 这具有两个重要的意义:一是在0时点, 投资者拥有大量的资金, 市场存在过剩的资本, 他们最多只能赢得资金的机会成本, 二是分别在不同时点投资可以分散风险。

(5) 所有问题的解决均是在1时点进行的, 银行会确定是在1时点还是2时点收回贷款, 储户决定自己是早期消费者还是晚期消费者。

2. 利益相关者效用最大化模型的构建。

在0时点, 银行从储户处获得1单位资金, 从投资者处获得e0的资金, 并将其分配给x单位的短期资产、r单位的长期资产、z单位的贷款。由于投资者并不关心在1时点消费还是在2时点消费, 故银行的最优选择为e1=0, 投资者投入的e0将全部用于长期资产和贷款, 最大化各方利益, 即:

其中, U (c1) 代表早期消费者效用; (2) 式代表银行用短期资产的收入来提供早期消费者c1的消费水平; (3) 式代表β概率下贷款收回收益为b, 1-λ比例的晚期消费者的消费; (4) 式代表1-β概率下贷款收回收益为0, 银行仅仅从长期资产中获取收益, 并且晚期消费者获取c2L的收益; (5) 式是总资金约束; (6) 式代表投资者收益至少应能弥补其资金成本; (7) 式代表激励要求晚期消费一定会大于或等于早期消费。

将 (2) ~ (6) 式代入式 (1) 有:

先考察贷款市场的均衡, 考虑银行一阶条件, 看银行如何对z和e0进行选择。

假定银行改变贷款数额使得贷款额与资金筹集额相等, 将以上两式相加可以看到关于预期效用的影响:

当b=ρ/β

如果c1

如果c1

3. 资产存在市价情况下两种计量模式的比较。

假定在1时点金融市场中的保险公司破产, 且该行业拥有与银行相同或相似的长期资产, 其清算价格为P (PR, 则投资者不会购买该资产, 而是愿意将资金投入原本在2时点可获得R收益的资产;如果P=R, 那么投资者也不会交易, 因为这样的交易毫无意义。

对于银行业, 如果仍以成本价计量, 假定最初所有资产的成本均为1单位, 则银行全部资产即为x+y+z, 早期或者晚期消费者均可以在1时点取款, 其总额为c1, 银行在1时点的全部负债即为c1。则成本法下1时点有x+y+z≥c1, 银行具有足够的偿债能力, 其在1时点不需要清算任何资产, 而将继续经营下去。如果其他条件均不发生变化, 那么各方效用不会发生改变。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银行要继续经营, 则需要使x+yP+z≥c1, 那么银行有三种办法可以选取: (1) 银行通过提高e0来提高z, 这种状况不会影响储户在1时点或是2时点的消费, 故储户效用不会发生变化, 但是银行增加贷款后偿付能力不一定是满意的, 相反, 银行必须以降低利率b为代价来增加z; (2) 银行以减少γ来增加x, 此时c1

如果银行选择破产, 则c1=c2=x+yP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当流动性不足时, 对于长期资产来说, 公允价值计量方式下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均会引起总效用的损失, 而应历史成本计量方式下则不会。

六、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对于短期资产及流动性较强的资产, 其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均较强,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能够比较好地同时满足两个基本质量要求。而长期资产在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下, 资产价格可能反映了流动性, 而不是资产的未来收益权的金额。用市场价格来评估金融机构的偿付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可取的。采用公允价值的结果是资产负债表由短期市场波动所驱动, 而不是对资产基本面或者资产到期收益的反映。

由此可见, 对于流动性强的资产及一些短期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方式, 而对流动性差的资产及长期资产采用历史成本法计量, 这样既满足了投资者的需要, 同时也对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性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市场存在众多的不完善因素的情况下, 单纯地由历史成本计量转向公允价值计量或者由公允价值计量返回历史成本计量, 均不能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关于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的探讨.会计研究, 2007;11

[2].陈旭东, 逯东.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会计:源起争论与思考.会计研究, 2009;10

[3].任世驰, 李继阳.公允价值与当代会计理论反思.会计研究, 2010;4

[4].葛家澍, 窦家春, 陈朝琳.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双重计量.会计研究, 2010;2

[5].James Cataldo, Morris McInnes.从净收益视角看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作用.会计研究, 2009;7

[6].黄世忠.后危机时代公允价值会计的改革与重塑.会计研究, 2010;6

[7].黄世忠.公允价值——面向21世纪的计量模式.会计研究, 1997;7

[8].李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向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演化的理论依据.集团经济研究, 2007;9

[9].朱丹, 刘星, 晏国菀.会计计量误差及其对公允价值会计研究的启示.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0;4

[10].夏冬林.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及其特征.会计研究, 2004;1

历史成本会计管理 篇10

在会计领域中,成本概念与成本会计密不可分,因此,研究成本会计产生、发展的历史以及在其发展过程中管理理论和经济理论对其发展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理解成本的概念,明确成本概念的内涵,掌握会计上成本概念的发展方向。

一、萌芽阶段

成本会计的萌芽可追溯到公元前180年的德洛斯神殿的财政管理计算书,其反映了以支出为特征的早期成本思想。我国在西汉时期司马迁的《货殖列传》中,“长沙出连锡,……取之不足更费”体现了成本计算的思想,但这时的成本概念与费用难以区分,考虑的只是朴实的“节用”观念,只考虑如何节省费用,没有明确的成本概念。至《汉书·食货志》中的酒榷之论以及关于“除其本,计其利,十一分之”和“欲贷以治产业者,均授之,除其费,计所得受息”的记载,才开始有对成本、费用和盈利概念的初步区分。此时的成本概念已经指出了资源耗费这一本质特征,并探讨成本与费用之间的区别,从本质上说此时的成本计算只是简单的统计计算。

二、产生阶段

一般认为十六世纪是成本会计的产生阶段。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商品经济的繁荣为成本会计的产生创造了客观条件。荷兰学者欧·腾·海握认为,成本会计起源于十六世纪的荷兰,荷兰出版商克里斯托菲尔·普拉廷在他的账簿中设立了“用纸”账户,该账户类似现在的原材料账,并将工资和其他直接成本记入生产成本账。原苏联学者索科洛夫认为,成本会计产生于十六世纪的意大利,是意大利两位学者A·卡萨洛瓦和安杰·唐彼得拉将复式记账法应用于非商业企业,才促成了成本会计的产生。无论成本会计产生于荷兰还是意大利,其都是建立在15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的复式记账法基础之上的,并随着复式记账法从商业向工厂手工业的广泛应用而逐步确立。成本计算开始纳入账簿体系,成本计算与会计相结合,成本会计初具形态,但这之后成本会计经历了缓慢的发展过程。这一时期成本会计的主要特点是记录型成本会计,在账簿记录的基础上确认成本与利润,通过统驭账户分解和累积成本,通过比较产品的总成本及其销售收入来计算利润;以事后的核算为全部任务。此时的成本概念仍然比较模糊,成本与费用之间虽然有了区分,但仍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产品成本包括商业费用与生产费用两部分,对间接费用的理解也不够深刻,而且生产费用这部分也不够全面,仅仅指生产过程中的物化劳动而已。

三、发展阶段

(一)1887-1920年,成本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结合阶段

1885年美国的亨利·梅特卡夫出版了第一本成本会计著作《工厂成本》,该书提出了有效的成本归集方法。1887年英国的电力工程师埃米尔·加克(Emile Garcke)和会计师约翰·费尔斯(John.M.Fells)撰写了《工厂会计》,主张将成本记录与财务会计账户结合,运用复式记账法记录所有成本账户。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反映原材料、人工费用的归集过程,并正确地计量存货价值。利特尔顿在其著作《20世纪的会计变革》一书中也指出,成本记录与会计账户结合是工厂制造业不可避免的会计结果。成本记录与会计账户体系一体化的采用,使成本会计开始为财务会计服务。它不仅改进了财务会计报告的质量,而且也扩展了会计内容,从此成本会计开始服务于财务会计,为财务会计提供有关存货及销售成本信息。此时,计算产品成本以确定存货成本及销售成本是成本会计的主要职能,成本会计的核算职能得以发展。这一时期,成本会计中的成本概念主要指的是产品成本。而随着财务会计的发展,成本名词在财务会计上的运用也越来越多,例如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历史成本等,无论是产品成本、取得资产的成本,还是作为计量属性的历史成本等,它们在本质上都是已耗费或即将耗费的资源,并且具有可计量性。因此,无论是美国的《成本概念与标准委员会报告》还是《财务会计概念公告》都认为成本是企业发生的价值牺牲,成本在本质上是种耗费。

(二)20世纪初,管理学的发展促成了成本会计的飞跃

十九世纪爆发了工业大革命,随之而来的泰罗的科学管理使得成本会计从传统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得以同其它管理学科并驾齐驱。十九世纪工业大革命后,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许多大型企业不断涌现,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产品产量和种类不断增加,而劳动专业化、操作标准化和程序化却并没有建立,车间管理落后,企业管理已经成为提高生产率最薄弱的环节。泰罗提出的科学管理的思想,为企业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根据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人们开始用高效率的生产方式代替低成本的生产方式以加强对劳动力的成本控制,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和预算控制进入会计领域,促使成本会计迅速地由核算向管理扩张,由生产过程的记录工具向生产过程的控制手段发展。1922年,H.W.奎因斯坦出版了第一本管理会计著作《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入门》。1924年,J.O.麦金希出版了《管理会计》专著,较系统地论述了管理会计概念和理论,管理会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逐渐从传统成本会计中派生出来。1930年,哈里森写成了《标准成本》一书,这是一本系统介绍标准成本计算的专著,他全面地论述了如何将标准成本计算纳入会计账簿系统之中。由此,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紧密结合,成本控制也由此成为成本会计各职能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职能,成本会计的职能演变为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两个方面。但此时企业成本管理的目的是在企业战略方向和管理决策已确定的前提下,协助解决执行过程中的生产效率、经济效果和厉行节约的问题,因而这个阶段中的成本管理是局部的、是执行性的,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尚不相关。此时的成本概念主要是指产品成本。

(三)二战后,成本会计以管理为重心阶段

二战后,由于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连续化水平空前提高;技术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企业竞争成为管理和控制成本的竞争,有效地改善企业成本成为企业在竞争中获胜的关键。在此时期,管理理论不断推陈出新,彼得·德鲁克提出了目标管理理论,即确立企业整体目标,根据责任和合理分工的原则制定企业各部门员工的目标,通过个人目标的完成达成组织目标,并对个人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同时,企业经营决策管理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经营决策理论使成本会计的职能扩展到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成本决策与预测方法被企业广泛应用。成本会计的发展重心从事中成本控制、事后成本计算和分析转移到如何预测、决策和规划成本,并有效地进行战略成本管理。各种新型的成本控制及决策观念和技术方法也逐步建立并发展起来,一个现代化的成本控制体系在此基础上形成。这一时期出现了以作业为基础的作业成本法、目标成本法、战略管理会计、质量成本会计,成本管理会计的方法体系趋于完善。此时的成本会计不但为财务会计提供成本信息,还为企业管理提供控制和决策信息。同时,管理决策理论借鉴经济学中的术语,出现了差别成本、边际成本、变动成本、机会成本、沉没成本、可避免成本、不可避免成本、相关成本、无关成本等概念,资源的耗费已经不能表示这些成本概念的本质特征,例如,机会成本是指由于放弃某一方案实现的机会而失去的收益。会计上所使用的成本概念的外延已经扩大,究其原因,是由于微观经济学对管理理论及会计的影响所带来的,经济学上认为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它既包括资源也包括收益,机会成本原本产生于经济学,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学科的交叉融合,被引入到成本决策分析中,成本概念已开始突破原有资源耗费的观念向其他方向扩展,经济学对成本会计的影响开始显现。虽然成本决策中的成本概念比较丰富,但是成本核算和控制中的成本主要指的是产品成本,即成本核算和控制主要是对产品成本进行核算和控制。

(四)成本外延不断扩大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学科对成本会计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中以经济学为重。受经济学中社会成本概念的影响,社会责任成本被引入到会计中来。社会责任成本概念的引入使成本概念的外延不断扩大,出现了环境成本、资源成本、人力资源成本、消费者责任成本、社区公益成本等,并出现了环境成本会计。这些成本观念突破了传统产品成本观念,更接近于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并且与传统成本概念相比具有不可计量性、社会性、主观性、多重性、间接性等特点。环境成本会计的出现使成本核算不再局限于产品成本核算,成本核算范围扩大。

四、启示

从成本会计产生发展的历史中可以看出,会计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展,在不同环境下,其含义不同,因此在理解成本概念时,应该放在不同的情境下理解。例如,在财务会计和管理控制中的成本概念主要是指产品生产所耗费的资源,管理决策中的成本概念要广泛得多,它不仅包括放弃的资源还包括放弃的收益,而对于社会责任会计、环境成本会计而言,所指的各种成本更接近于经济学成本。成本会计的核算范围也从产品成本的核算扩大到自然资源的耗用或使用、环境支出等环境成本的核算。从成本会计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也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学科交融的加深,成本会计的核算范围还将不断扩大。

浅谈成本管理之成本企划 篇11

关键词 成本企划 目标成本管理 成本挤压 成本压力传递

一、成本企划的定义及总体框架

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是一种事后管理,即先设定标准成本,对比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找出原因,进而提出改进措施。而成本企划是一种前馈控制的成本管理模式,它是根据市场情况估计新产品价格、减去期望目标利润,得出该产品目标成本,然后再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和设计。可见,成本企划以成本的发生源泉为着眼点,以成本发生前的周密分析为立足点,这是不同于传统成本管理的现代成本管理思想的巨大飞跃。

作为一种先导性和预防性的管理控制机制,前馈控制是成本企划的实质。它是针对未来的必达目标,适时的调整当前的方法和步骤。成本企划融合了管理会计、组织、和 VE 系统等。

1.管理会计系统。目标成本的设定和细分、路标式管理系统等是其主要子系统。其中目标成本的设定是成本企划的核心,企业的成本优势是通过对目标成本的有效管理和控制来实现的。新产品目标成本的设定通过容许成本与设计成本来实现,其中容许成本是以市场价格为前提,减去经验设定的目标利润来制定。由于激烈的竞争环境,导致每款产品新功能增加、价格很难提升甚至下降,这就使得容许成本面临严峻的挑战。而设计成本是从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出发的,以顾客所需的角度来设计新产品的功能,同时还要考虑由于技术、材料的革新等对降低成本带来的可能性。由此可见,成本企划中成本目标的设定具有市场导向型特征。目标成本确定后,下一步要进行的是目标分解过程,将目标成本分解直至最小单位的零部件。路标式子系统是把目标成本分成几个阶段里程碑目标,经过各个阶段的反复成本评价和设计评价,在确认达到该阶段里程碑目标时,再进入下一里程碑阶段。

2.组织系统。新产品开发通常采用矩阵式组织结构(该结构中团队成员受各职能部门和新产品项目经理的双重领导),即设立一个跨越各个职能部门负责新产品开发的项目经理,负责从新产品概念的决定直到营销为止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成本企划采用的是橄榄球和供应商关系管理的具体组织方式。橄榄球式组织方式是指与新产品开发有关的职能部门负责人或团队拥有相对的影响力,即影响新产品开发前期、本期和后期等。供应商关系管理是指从新产品开发的期初就让供应商参与进来,不仅能够从供应商那里得到有利于新产品开发的意见,还可以促进供应商也实施成本企划,达到降低零部件成本的效果,同时期初就让供应商参与可以缩短新产品开发期间。

3.VE 系统。VE 系统(价值功能系统)由功能与成本权衡、成本报表制作子系统构成。功能与成本权衡系统从产品的功能和成本出发,在各自允许范围内进行权衡,从而把提高功能和降低成本统一在最佳方案中。成本报表是针对产品开发进行成本估算而制定的一系列的估算制度,并制定相应的报表。该估算制度包括了从成本设计、开发、目标成本分解与细分、方案评审、产品功能和规格的全过程。

二、成本企划的原理、特征和流程

1.成本企划的核心原理。(1)成本挤压。新产品的开发设计首先要在图纸上进行规划,这种图纸规划是对新产品生产成本的预演,由目标成本对预演过程进行成本挤压。这就意味着成本企划的立足点是产品的规划、构想和设计阶段,其前提和核心是目标成本。目标成本是以市场为导向型的,考虑顾客对产品的功能、质量和价格需求因素。通过成本挤压,在可允许成本的范围内将市场竞争的压力传递给产品的设计者和提供零部件的供应商。

(2)成本压力传递。目标成本设定后进行目标成本的分解,将目标成本压力传递给各个责任中心,从而将零部件层次的压力转移给供应商。供应商为保证提供该零部件获得预期利润,就必须设法设计出符合要求的零部件,这样就将供应商也纳入成本企划体系。这样,成本企划超出了单个企业的界限,实现了企业与企业的联合,提高了新产品制造和零部件供应商的竞争实力,使得成本企划的范围从制造过程转向涵盖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过程。

2.成本企划的特征。(1)市场导向型。成本企划是以市场为导向,分析消费者最可能接受的价格,扣除企业预期的利润,计算得出目标成本。当然,消费者最可能接受的价格是建立在该产品的质量、功能基础之上的。由于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生产技术、生产材料进一步地更新,导致产品的生命周期逐渐缩短,这就给企业新产品的开发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企业要想立足于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必须以高质量、多功能、低成本和最具有竞争力的价格为立足点。再尽可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功能的同时,把产品的成本降到最低,从而完成企业设定的目标成本规划。

(2)源流成本管理。源流成本管理是区别于传统成本管理的主要标志之一。传统的成本管理的控制重心在于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而源流成本管理思想把产品成本控制的重心转移至产品的开发、设计阶段。通过图纸规划进行产品生产的预演,检测产品的生产过程是否达到目标成本的要求,进而决定是否可以进行生产,若预演的结果不能达到目标成本的要求,则需要对产品进行重新的开发、设计和对目标成本的重新预测,若仍不能达到目标,则需要重新审视该产品的生产是否具有可行性,这样就避免后续产品制造过程中大量无效成本的产生,从而节约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3)成本注入。通过图纸对产品生产进行预演,利用图纸规划排除各种对产品生产无效或低因素的作业成本,以达到目标成本的目的。图纸预演是模拟产品生产的现实条件,预演时的各种条件就是产品实际生产过程中各项具体要求的体现,将产品成本随同产品生产进行一并注入,即在将材料、零部件等一起加工装配产品时,将成本也一并装配进去。通过价值工程的方法求解出最佳的产品成本结构,这就等同于在产品前期就已经确保了最优成本的可能性。

(4)前馈控制。相对于事后控制这一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而言,成本企划是一种产品成本的前馈控制模式,它主要针对产品成本的源泉进行控制。成本企划认为,产品成本的 70%以上在产品开始设计时就已经注入,进入生产阶段后,产品成本中可改善的空间已经很有限,因此,为避免后续制造过程中出现大量低效或无效的作业成本,要将产品成本的重心由产品的生产制造阶段调整至产品的开发、设计阶段。

3.成本企划的运作流程。通常成本企划的流程是:产品企划-目标成本-目标成本分解-目标成本达成-实施生产准备-初期流动管理。其中从产品企划到目标成本是成本企划的核心阶段,成本能否降低是在这一阶段得到体现。如果在该阶段不能达到目标成本,则需要对产品进行重新的设计、开发,直至该阶段能够实现目标成本,然后才可以进行下一个步骤目标分解。目标分解可以按产品的功能、结构等进行分解,直至分解到零部件或每个责任人,对成本进行循环的挤压,以使目标成本的达成。目标成本的达成也就意味着产品可以进行生产,因此需要做好产品生产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为产品的顺利生产提供良好的条件。最后,通过初期流动管理解决产品生产可能存在的潜在的不利因素。由几个阶段的良好的衔接和控制,最终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

三、成本企划的缺陷

通过详细地阐述了成本企划的定义、总体框架、原理、特征、具体的运作流程,我们也可以看出成本企划的不足之处。

首先,未来不可预测性加大了成本企划的风险。成本企划首先要求企业参照当前的同类或类似产品的价格来制定产品未来的销售价格,同时扣除预期的利润,得到容许进行生产的目标成本。由此可见,成本企划是以估计未来的产品售价为前提的,而这一因素又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激烈的市场竞争、宏观政策的改变、替代品的影响等都很可能使得产品的未来价格与估计价格之间有很大差异,从而使得成本企划的工作成为徒劳。并且该状况一旦出现,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这种经济损失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很可能是致命的。

其次,忽视了产品价格与成本的最优匹配。产品的价格和成本的匹配不仅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考虑的问题,消费者也会通过产品的价格对产品的成本形成初步的印象。如果产品的成本过低,消费者自然会认为该产品的质量很可能不好,从而放弃对该产品的购买。当然如果产品的价格偏高,消费者会认为没有必要花费这么多在该产品上,可能会寻找其他的替代品或其他产品,同样会放弃对该产品的购买。由此可见,企业应该将产品的价格与成本进行适度的匹配,最大限度地迎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而不是一味追求产品成本的最低,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的价值。

再次,矩阵组织结构的局限性。由于成本企划采用的是矩阵式的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本身的局限性,使得成本企划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成本企划小组的成员是为了新产品的开发、设计而结合在一起的一个团队,他们来自不同的部门,自始至终受到原来部门的领导,同样在新的团队中也要受到该项目经理的领导,由此可见,成本企划的小组成员受到双重的领导。然而双重领导恰恰是管理实务中应该避免的,否则一旦出现上级意见不一致时,小组成员将不知如何去做。

最后,成本压力传递可能存在风险。成本企划具有压力传递性,即将压力向下传递直至零部件、原材料,这就要求企业无论是自制零部件还是外购零部件,都必须满足目标成本的要求。但如果下游的压力过大,他们很可能采取减少功能、降低质量的措施进行应对,这样会丧失顾客最终会影响企业的长期利益。同时,供应商了解产品的最新信息,使得产品的生产机密可能外泄,一旦供应商将企业的机密外泄,对企业的打击将是致命的。

四、成本企划的改进意见

通过对成本企划的缺点分析,我们提出以下针对性的改进意见:

(1)对产品的价格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化解成本企划中存在的风险问题。虽然产品的未来售价很难准确地估计,但企业应该通过密切关注产品宏观政策的变化、顾客需求偏好、竞争者的动向以及替代品等等来对估计售价进行及时的调整,将企业的风险尽可能地降到最低。

(2)通过实现产品价格和成本的最优匹配,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企业可以采用市场调查的方法,获得消费者最可能的消费倾向和偏好,如产品的功能、质量、价格等,进而对产品的生产进行调整,以达到成本和价格的最优匹配、消费者需求的最大化,从而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3)有效降低矩阵组织结构风险。企业在认识了矩阵组织存在的风险后,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将这种风险降到最低,企业可以采取赋予小组成员较高的权限,较好的待遇等进行协调。

(4)处理好与供应商、消费者等的关系。企业应该站在战略的高度,正确处理好企业与供应商、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为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共同应对来自市场竞争的考验。

五、成本企划给我国企业的启示

通过分析成本企划的缺陷,我们提出了改进成本企划的几点建议,进而为成本企划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提供更广泛的前景。

首先,通过成本企划把传统的成本管理重心由生产制造过程转移到产品最初的开发、设计阶段,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并通过图纸规划,对产品的生产进行预演,同时采用市场导向分析法,将顾客的需求考虑在内。由于既将市场因素考虑在内,又考虑了目标成本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由于低效或无效成本费用的发生,进而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企业成本企划的前馈控制对企业产品生产的成本控制具有很大影响,我国部分企业可以考虑借鉴。

其次,成本企划在产品开发、设计的前期,增加了供应商的参与,这样就将供应商也纳入成本企划体系。这样成本企划超出了单个企业的界限,实现了企业与企业的联合,提高了新产品制造和零部件供应商的竞争实力,使得成本企划的范围从制造过程转向涵盖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过程。这也是我国企业可以借鉴的地方,通过这种跨企业之间的联合,使得整个社会企业的生产成本达到最优,从而使我国企业整体竞争力提高。

本文通过对成本企划的定义、原理、特征、运作流程、缺陷及其改进建议的详细分析,提供给我国企业成本管理控制的参考方法。但我国企业在尝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的环境因素,结合企业本身的实际情况来综合考虑,切记生搬硬套,盲目尝试。

参考文献

[1]周海荣,李玲.成本企划的不足及其改进建议[J].财会通讯,2004(5):28-29.

[2]黄芳,金慧.成本企划的运行机制及其启示[N].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87-90.

[3]王芳.成本企划原理及约束条件研究[J].时代金融,2012 年(7):4-5.

[4]苑方琦,李桂芬.成本企划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8):118-119.

[5]姚维玲.成本企划综述[J].财会月刊(综合),2006(9):70-71.

[6]赵秀芳.试论成本企划及其创新[J].生产力研究,2004(1):153-155.

历史成本会计管理 篇12

(一) 初始成本的公允性

历史成本是企业在经济业务发生时的取得价格, 该价格是“基于交易双方的共同判断”, 是“独立的交易双方在自利驱动下同时采取行动的结果”。这种在“独立双方不受限制的谈判中所达成的购入资产的成本价格, 通常是对现金价值的公允表述”。

(二) 后续计量的简化

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是以币值稳定为假设前提。对于取得的资产, 只要仍在使用中, 便不再需要对其进行新起点后续计量。这样, 在确定资产在使用期间价值时, 就不需要为搜寻各种计价变量支付高昂费用。

(三) 符合决策有用性的可靠性要求

决策有用性是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能否实现财务会计报告目标, 依赖于会计信息的质量。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架构中, 针对决策 (有用性) 的首要质量特征之一就是可靠性。根据可靠性要求,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其依据即是历史成本。历史成本是对企业实际的资本耗费, 资本的流动和通过现金收回增值的资本等经济活动的如实描述, 因此符合基本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可靠性要求。

二、通货膨胀对历史成本计量的影响

(一) 低通货膨胀对历史成本计量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导致价格波动因素很多, 既有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动, 也有商品价值量变动, 除此之外, 还有消费者习惯、市场竞争因素 (如竞争者策略等) 、以及自身的价格策略 (如低价入市, 后期走高抑或高调入市, 持平走高等等) 及国家宏观调控, 特别是货币供应量增减。价格波动是否正常, 通常以价格指数说话。价格指数小幅度变化 (有学者定义为年通货膨胀率为1位数的通货膨胀) 为低通货膨胀, 此时的物价变动属于正常价格波动, 此时的市场情况属于正常。对于企业的资产, 若持有期间属市场正常, 则后续计量采用历史成本模式, 其信息质量仍具有可靠性和相关性。

(二) 通货膨胀对历史成本计量的挑战

根据物价上升的程度不同, 有低通货膨胀、急剧通货膨胀和恶性通货膨胀之分。低通货膨胀的特点是, 价格上涨缓慢且可以预测, 人们对货币比较信任, 此时, 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仍符合决策有用性。当总价格水平以每年2位数或3位数的比率上涨时, 即产生了急剧通货膨胀, 此时, 会计按历史成本模式核算, 虽然仍保持了可靠性, 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比性, 进而决策有用性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一是财务状况被歪曲。企业的财务状况是指其资产负债水平, 财务状况通过资产负债表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 只能用货币单位计量的项目为货币性项目, 包括货币性资产项目和货币性负债项目, 具有实物计量和货币计量双重标准的项目及长期资产被称为非货币项目, 包括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在通货膨胀时期, 货币性资产, 例如现金和应收款, 会丧失一部分购买力, 因为它们在将来只能购得较少的商品和劳务;相反, 在通货膨胀时期保持负债将获益, 因为在将来只需要较少的金额来偿还这些债务。通货膨胀对非货币性项目, 如厂房设备也有影响。在资产负债表中它们是按投资年份支付的金额, 即历史成本, 而不是按当前购入价, 即“现行成本”反映的, 由于现行成本远高于其历史成本, 导致“资产负债表上所列示的单项资产价值和资产总值, 既无法反映企业在各项资产上拥有的实力和总资产水平, 也不能说明现实生产能力或经营规模”。

二是经营成果被高估。在通货膨胀时期, 企业以当前实现的收入与在过去物价水平较低时期取得的资源的历史成本相配比, 总会使收益被高估。高估收益将使企业所得税额增加、与收益挂钩的经营者报酬增加、股利分配基数扩大, 股东要求更多的股利、员工要求提高工资。如果这样做, 企业将面临不能保留足够的资源进行扩大再生产, 抑或是简单再生产的危险。

三是侵蚀股东资本。根据资产负债表观, 收益所代表的是企业可以在某一会计期间处置而不会降低其原先财富状况的那部分财富 (净资产) 的金额。在币值不变的情况下, 收益即是期末较期初资产的增值部分。但在通货膨胀时期, 由于期末货币购买力下降, 等值货币已不能重置在期初用同样货币就能购得的货物, 此时如果仍以历史成本模式结转货物成本, 并据此计算并分配收益, 必然导致剩余收益超额分配, 资本保全不足。例如, 企业以初始100元的价格购入一批货物, 经过一段时间后, 以140元的出售。假设此时货物的购入价格已涨到120元。例中, 企业的账面盈余为40元, 假定按25%计缴所得税, 按税后利润的40%分配利润, 则按历史成本核算的未分配利润为:40× (1-25%) × (1-40%) =18 (元) , 分配后账面现金余额为118元, 已不足重置货物。如此往复, 股东的资本被侵蚀掉。

三、通货膨胀期间会计处理对策

(一) 引入物价变动会计并表外披露

传统会计核算方法是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 以名义货币为计量单位。由于货币本身是特殊商品, 在不同时点它的价值是变化的, 显示了不同的购买力。将其作为计量单位时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假定币值不变, 此时的货币为名义货币;另一种是考虑了购买力变动, 用一般物价指数对货币单位进行调整, 此时的货币为实际货币或称为一般购买力货币。会计计量属性除历史成本外, 还有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和未来现金流入现值。针对通货膨胀, 会计上可以选择对计量属性进行调整, 也可对计量单位进行调整, 或进行双重调整。目前, 国际上比较通行的作法是:用实际货币替代名义货币, 计量属性不变, 即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或用现行成本替代历史成本, 计量单位不变, 称为现行成本会计。如1979年FASB发布了《第33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财务报告和物价变动》, 该准则要求企业在报告年度同时按历史成本——不变币值 (实际货币) 和现行成本对传统报表项目 (历史成本——名义货币模式) 进行调整, 并予以披露。即FASB建立的是“表内确认历史成本信息, 表外披露物价变动信息”制度。《第33号公告》的作法符合稳健性原则和决策有用性。因为历史成本被公认为是最可靠的信息。以表外披露的方式, 揭示物价变动信息, 又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当时,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其他一些受通货膨胀影响的国家也采取了与美国相似的会计处理方法, 只有阿根廷和巴西等少数国家将通货膨胀调整报表作为基本财务报表的组成部分。

(二) 一般物价水平会计与现行成本会计的比较选择

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是利用一般物价指数计算出物价变动系数 (即以期末物价指数与发生期物价指数相比较, 选择期末物价指数是考虑了与信息披露时点保持一致, ) , 将报表中非货币项目从以名义货币表示调整为以实际货币表示。由于货币性项目的结算性特点, 决定了物价变动不会使其产生价值额上的变动, 但会发生购买力损益。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的目标是保持企业原先的货币资本的一般购买力。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一般物价指数由政府部门发布, 据有权威性且取得成本低;采用同期物价指数调整的不同企业间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不同时期的一般物价指数之间存在关联关系, 采用这种方法可使不同时期的调整数据可比。其缺点是:特定资产的物价变动与一般物价指数揭示的物价变动水平不可能完全一致。例如, 2011年1月份, 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月上涨1.2%, 其中有色金属材料类、燃料动力类、黑色金属材料类和农副产品类价格环比分别上涨2.4%、1.8%、1.4%和1.0%。用一般物价指数调整得到的会计信息仍然存在相关性问题。另外, 记录由于通货膨胀时期持有负债而产生的购买力损益, 可能会引起误解。现行成本会计是用报表项目的重置成本替代历史成本, 其目标在于保持企业的实物资本或生产能力。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根据重置成本确定的资产规模更符合实际状况;现行成本与现行收入配比, 收益结果的可靠性与相关性提高。但是, 在确定重置成本时, 存在成本高、主观性强的问题;未实现持有损益是虚拟数字, 没有考虑后期物价变动的影响。由于历史成本结构被破坏, 各期调整信息的相关性减弱。通货膨胀使财务会计报表的信息失真, 选用适当的通货膨胀会计方法, 将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同时还应适时制定针对通货膨胀 (或物价变动) 的会计准则。

参考文献

[1]葛家澍、窦家春、陈朝琳:《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双重计量》, 《会计研究》2010年第2期。

[2]艾慧:《中国当代通货膨胀理论研究》,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杨有红:《高级财务会计》 (第2版) , 中央电大出版社2008年版。

上一篇:生态综合管理下一篇:营造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