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成本会计

2024-05-30

历史成本会计(共11篇)

历史成本会计 篇1

史上运用成本账户的实例

富格尔家族

中欧著名的富格尔家族, 一个时期曾控制提洛尔和卡里思亚的银矿、铜矿和一个铸造厂, 早在1577年, 其中一个矿的会计记录就包括下列账户:矿石、钻、矿井和铸造, 总费用、熔炼、运输、铁和煤屑贸易。尽管没有证据证明这些会计账户已经体现了现代成本流程意识, 但已涉及到诸如产品成本 (Cost of Production) 和主要成本 (Prime Cost) 之类用语。过后某一年, 一个冶炼厂账户借记冶炼厂营业费用, 同时贷记发运货物。借方列示了23个项目, 贷方包括九类不同的记录。显然, 这些都不简单。

梅弟家族在贸易活动中的成本计算方法

梅弟 (Medici) 家族在贸易活动中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也值得注意。它们是运用于工业活动的簿记程序的见证。这个著名的家族, 在15、16世纪几十年里, 除广泛从事银行业务之外, 还经营毛纺业。早在1431年, 即比卢卡·帕乔利 (Luca Pacioli) 出版第一本复式簿记教科书早63年, 在梅第奇工业合伙企业中已使用了一套相当完善的会计账簿。当时, 设置了一个名为“制造和销售衣服” (Cloth M anufactored and Sold) 的账户, 并编制了列示所有售出服装利润的报表。每一个衣服账户借方包括下列各项的合计: (1) 羊毛购入; (2) 染料成本; (3) 其他制造成本支出, 如工资、油、核棉机和起绒机。随着时间的推移, 对这些工业合伙账户作了一些重要的改进, 所以, 到16世纪, 出现了一些新方法。当时, 对“工资总账” (Wage Ledger) 的运用是相当有见解的。这一总帐仍是联系现代工厂总账和工业企业总帐的先驱, 也许可进一步推断, 处理这些复杂记录的簿记员一定是一位很努力的专家。

普拉廷的会计账簿

普拉廷 (Plantin) 是16世纪佛兰芒的印刷家和出版商, 他们的会计账簿, 包括很多现代分批成本制度的因素。普拉廷为他出版的每一本书设置了不同的账户。这些账户借记使用的纸、支付的工资和其他印刷成本。当书印刷完以后, 再从特定的账户转记名为“库存书” (Books in Stock) 的另一个账户。这样就可以附带地反映“库存纸”和“完工书”账户的增减变化情况。

这些实例证明在1400-1600年间产生了某些现代成本技术的实践。当时, 人们已经提出: (1) 建立对每一个生产步骤的会计控制; (2) 减少在原材料和人力使用上的浪费的思想。

成本会计产生的历史背景

工业革命前, 成本会计方面的论文和书籍十分稀少。18世纪末, 随着工程学、采煤和棉纺织业的飞速发展。大量资本沉淀于机器和交通设备上面, 这就给成本会计提出下列新的要求: (1) 经理们要求能及时地、适量地供应原材料, 并提供记录情况; (2) 适应对顾客更大金额付款的需要, 需要一个能够消除支付欺骗和销误的制度; (3) 由于使用价值昂贵的设备和随之而来的设备报废问题, 折旧变得更加重要; (4)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 经理们必须了解在经营淡季抵补产品主要成本后产品的最低价格, 换句话说, 即使是在当时,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已变得十分重要; (5) 产品从一个生产过程转向另一个生产过程中, 需要仔细地进行观察和记录, 并对不同时期成本进行比较。

不仅在钢铁部门, 在其他部门, 也出现很多相类似的成本问题。例如, 机械制造者 (蒸汽机、纺织和铁路设备) 会计, 在签订一项合同以后, 需要为某批产品提供详细资料, 以便为能作出更可靠的预测提供信息, 很明显,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分批成本计算。这些简单的开端引出令现代成本会计学家头痛的问题。后来, 所有与制造费用在每批产品中分摊有关的争论, 不论是否包括应付利息、废料处理、成本与普通财务记录协调等都能找到相同的根源。19世纪, 当化学工业找到立足点之后, 副产品和联合成本问题日趋重要。另外, 铁路系统的扩展实际上与所有的成本问题相连, 这些成本问题包括折旧、大量制造成本、工厂成本、联合成本和对企业成本的控制等。

早期, 成本会计师和簿记员都很不愿意把他们掌握的方法传播给别人, 即使传授, 也要求接受者严格保密, 这就使我们追溯成本会计早期的发展遇到了困难。公正地讲, 当时很少有理论家对这门学科感兴趣, 但有点神秘的是当时不乏商业簿记方面的教科书和文章, 有些传统至今, 但涉及到成本和制造业记录的甚少。

19世纪70、80年代, 成本会计的研究主要是对确定产品主要成本的传统作法进行适当改进。当时, 人们并没有完全认识到成本核算的重要性。例如, 一位早期科学管理的倡导者 (1841年) 提出, 每一个生产者应不断地寻求改进生产的方法, 以降低每件产品的成本。他强调了解每一生产过程的“准确成本”和生产中机器损耗的重要性。

在1890年以前, 大多数工厂是通过简单地修改贸易账户计算工厂费用, 因为, 那时, 他们首要目标是计算中期利润, 而不是计算产品成本。他们还不知道通过分类账反映成本流程的概念, 没有严格区分车间制造费用和公司商业费用, 也忽视了运用成本账户确定公司半成品和产成品之间适当的存货数量。

成本会计理论的大发展时期

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初, 成本计算方法和成本理论研究获得大丰收。在这一时期, (1) 发现了把工厂分类账和总分类账联系起来的方法; (2) 对涉及到处理和记录工厂原材料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包括把原材料价值转移到产品中的问题; (3) 对劳动力成本的记录和分摊 (到每一单位产品中去) 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4) 开始认真考虑包括在产品工厂成本中的制造费用项目, 初步涉及到今天在弹性费用预算中广泛应用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划分。

1900年至1915年, 成本会计侧重于: (1) 改进成本流程各阶段的成本计算方法; (2) 研究如何根据事先确定的费率解决拨款问题。与后来问题紧密相关的是关于工厂闲置生产能力处理问题的争论, 在认识到工厂闲置时间之前, 事先确定的费率引起人们极大兴趣。越来越多权威人士论述根据实践估计费率问题。例如, 一位会计学者建议, 应该根据经营情况确定费率。

在20世纪早期的几年里, 科学管理倡导者的思想影响着成本会计的发展, 他们主张以根据企业生产能力, 而不是依据企业实际产量确定适用费率。早在1903年, 人们就把企业生产能力和企业实际产量之间的区别称为“死费”, 这种思想深化了对成本本质的认识, 为后来的研究开辟了道路。

到1915年, 工厂成本会计的基本结构已经建立, 随后, 人们的研究集中在利息的分配、标准成本计算、成本分析、成本控制、弹性预算和其他特殊目的的成本上。

历史成本会计 篇2

要认识会计理论的目前状况,必须对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研究。具有完善逻辑推理的会计理论通常是产生于会计实践之后,这种情况至今也是如此。会计随着历史的需要而发展,随着经济制度和经济关系的变革,会计技术和会计观念也在不断地变革,尽管很多会计技术和会计观念在环境已经不再需要它们以后,仍然还在延续使用一个较长的时期。

所有学科的理论和观念都是在历史上逐渐形成的,我们所以有今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昨天。在进行变革时,必须考虑我们今天的情况和明天的目标,因而必须回顾会计理论的起源及其发展过程。

会计理论的起源

早在公元前36就已经有了反映经济情况的记录,在希腊和罗马已经出现某些会计观念。例如,在公元初期,一个罗马建筑师就曾经提出对二个围墙的计价不仅应计算围墙的价值,还要每年扣减其价值的八十分之一。然而这些早期的记录和观念并不足以形成会计理论,因而,直至十四世纪复式簿记产生以后,才是研究会计思想和会计观念最合适的起点。

最早的完整复式簿记方法是从意大利热那亚中世纪商人的帐簿中发现的,时间约在1340年前后,最近发现的证据证明复式记帐的创始日期还要早。我们不必进一步了解当时复式记帐的技术,就可以知道这种方法所依据的观念明显的有以下几个,企业单位和企业关系的观念,经济业务用货币形式记帐的事实,不同的项目可以按照共同的货币单位来比较50通过费用和产权帐户的使用,说明对资本和收益的区别已有所了解。在这些观念私技术产生之前,肯定需要某些前提知识的发展过程。

会计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中世纪意大利商业城市的兴起。十一至十三世纪的十字军东征,促进了意大利城市和东方贸易的`发展,便意大利城市积累了财富。由于代理商和合伙人的出现,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不仅可以使资本家的财富和年青商人的勇敢结合起来,而且,可以分担海运风险。在会计发展过程中,会计经营方式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区别于业主而使企业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代理方式所以重要,因为它需要会计责任。

会计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是表达能力,其中包括书写技术、算术的应用和普遍使用货币作为共同计算单位等。尽管在复式簿记发明之后,用罗马数字记分类帐和计算净利很不方便,但仍在证式帐簿中曾使用达几个世纪之久,阿拉伯数字的引进大大促进了会计的发展。

社会制度方面的前提条件包括:(1)私有财产观念;(2)信贷的发展;(3)资金的积累。但以上这些前提条件还不能充分阐明会计理论的发展,短期合伙和合伙经营方式的出现不仅有利于资本的积累和运用,并且对于会计理论的发展具有更重要的影响。

描述复式簿记方法的第一本公开出版物,是法国人卢卡・佩西奥利1494年在威尼斯出版的学术论文集,这本文集中有一部分篇幅是复式簿记。这本书之所以具有重要意义,是因为它的出版仅在威尼斯刚发明活字印刷术25年之后:尽管佩西奥利不是复式簿记的发明者,但他的书对复式记帐在欧洲的广泛传播起了很大作用。至十六和十七世纪,不仅意大利,且在德国、荷兰、英国也有人著书,在整个欧洲传播这种“意大利记帐法”。

意大利记帐法所包含的会计理论

上面已经指出复式记帐是随着商业、信贷和合伙经营的发展而产生的,与近代会计方法和会计理论对照,意大利簿记方法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在十六世纪,会计的主要目标是向商人本人及时地提供资产和负债资料,因而帐是秘密的,不要求向外部提供准确的符合统一标准的报表。

2・与第一个特征相联系,在会计报告中包括一个业主的全部个人事项和业务事项。

历史成本会计 篇3

一、新旧会计制度的简要对比

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出台了既和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又充分体现我国国情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并要求上市公司2007年开始全面实施。与旧会计准则相比,新会计准则的内容有一些变化,比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改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其中可比性原则和一致性原则合二为一,权责发生制列入了总则中,历史成本列入了第九章会计计量,成为计量属性之一,其余的计量属性还有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由此可见,在新准则中降低了历史成本的地位,而且从新准则中对于相关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上看,强调了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重要性。

二、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的概念

历史成本指的是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应该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而不考虑随后市场行情的变动情况,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历史成本是在交易时确定的,它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具有较强的可比性,经得起检验;历史成本的资料容易取得,但是历史成本也存在固有的缺点。因为当资产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资产发生减值了,会计人员可以通过计提减值使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市场行情相符;如果升值了,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会计上不能调整资产的账面数,因此使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大打折扣。

公允价值是指熟悉情况并自愿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基础上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结算的金额。即一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是指:在自愿交易的双方之间进行现行交易,在交易中所达成的资产购买、销售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定义中暗含着一项假定,即企业是持续经营的,不打算或不需要清算、大大地缩减其经营规模或按不利条件进行交易。因此公允价值不是企业在强制性交易、非自愿清算或亏本销售中收到或支付的金额。公允价值属性反映的是现值。

由此可见,公允价值更能合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而提高财务信息的有用性。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相比,能较准确地披露企业获得的现金流量,更确切地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也就是说,按公允价值计量得出的信息能为企业管理人员、债权人、投资者的经营、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所以在新会计准则指导下的会计核算更多地体现出交易行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三、举例分析

在会计处理上,很多经济业务都强调以公允价值记账。下面笔者以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债务重组的相关问题为例说明: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

在旧会计准则里,出于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当该项短期投资的市价下跌的时候,要求对该项短期投资计提跌价准备,为了不混淆短期投资的历史成本,专门设置“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账户来反映该项短期投资的跌价。但是为了符合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确认短期投资升值给企业带来的收益,所以当短期投资升值时,“短期投资”账户的余额反映的还是该项投资的历史成本而不是现在的市价。

在新会计准则中,设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来反映以交易为目的持有的股票和债券的价值,在该账户下设置“成本”和“公允价值变动”两个明细账户反映该项金融资产的取得成本和价值变动情况,取得时,按照该项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记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某证券(成本)”账户,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它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时,不管是公允价值升高还是降低,都通过“交易性金融资产——某证券(公允价值变动)”账户来反映。也就是说,“交易性金融资产”账户反映的是该项投资的公允价值。

例:2005年10月,某企业以交易为目的购入甲公司股票,价款为50000元。

1. 假设年末该股票的市价为4 000元,旧会计准则下会计处理为:

借:投资收益1000

贷: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1000

该项投资的账面价值=“短期投资”账户借方余额50000元-“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账户贷方余额1000元=49000元,与公允价值相符。

新会计准则下会计处理为: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甲股票(公允价值变动) 1000

该项投资的账面价值=“交易性金融资产——甲股票(成本)”50000元-“交易性金融资产-甲股票(公允价值变动)”1000元=49000元,与公允价值相符。

在新旧会计准则下,都能反映该股票的公允价值。

2. 假设该项投资期末市价为51000元,旧的会计制度下不做会计分录,该项投资的账面价值是历史成本50000元,与公允价值有差异,新会计制度下,企业需要做以下分录进行调整: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甲股票(公允价值变动)1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0

该项投资的账面价值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甲股票(成本)”50000元+“交易性金融资产—甲股票(公允价值变动)”1000元=51000元,与公允价值一致。

(二)债务重组问题

旧会计准则规定:在债务重组事项中,当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偿债时,用以抵偿债务的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之和与应付债务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资本公积或作为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收益。债权人接受的非现金资产,一般应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

新准则规定, 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出资产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作为重组收益,确认为当期损益。债权人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受让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应先冲减减值准备)作为债务重组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例:2005年1月1日,A公司销售一批材料给B公司,含税价为105000元。2005年7月1日,红星公司发生财务困难,无法按合同规定偿还债务,经双方协议,A公司同意B公司用产品抵偿该应收账款。该产品市价为80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产品成本为70000元。B公司为转让的材料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500元,A公司为债权计提了坏账准备500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税费。

旧会计准则下:

债务人:

借:应付账款105000

存货跌价准备500

贷:库存商品 7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6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1900

债权人:

借:原材料909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600

坏账准备500

贷:应收账款 105000

新会计准则下:

债务人:

借:应付账款105000

存货跌价准备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8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600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收益

11900

借:主营业务成本70000

贷:库存商品70000

债权人: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 600

坏账准备 500

原材料 80 000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10 900

贷:应收账款 105 000

由此可见,在新会计准则中,除了“债权人或债务人可以确认重组收益”这一点外,其他还有两点变动:一是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时,债务人以公允价值结转库存商品的价值,确认收入,不再以历史成本结转;二是债权人在接受非现金资产时,以其公允价值入账,而不再根据原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入账,以致于其入账价值与实际价值完全脱离,违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成本会计发展的历史规律 篇4

关键词:成本会计,发展历程,发展趋势

成本会计对于企业经济资源的合理规划和有效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成本会计的不断发展, 目前它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为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成本会计是将企业的各项费用开支通过整理、归纳以书面形式呈报给企业经理, 通过对以往成本构成和成本发生历史情况及计划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然后对企业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及利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最优化利用, 进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成本问题是目前诸多企业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 因为成本是整个企业经济发展的命脉, 所以, 关注成本会计、研究成本会计也是现代企业经济取得发展的前提条件。本文就成本会计的形成、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浅显的分析, 供大家参考。

一、成本会计是如何形成的

自从商品生产出现之后, 大部分商品生产商在商品在交换中所获得价值的最大化, 就想方设法希望从交换商品后获得的商品价值中补偿其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价值, 在商品生产出现后, 商品生产商最大的愿望是在交换其生产的商品时, 从已得的商品价值里抽取一部分来补偿商品生产时耗费的部分。为了让商品卖出的价值能补偿生产商品时耗费的价值, 商品商开始对成本进行估计, 为了能使估计成本和实际的生产耗费价值相吻合, 开始对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统计、计算、汇总, 对于数额小的其它费用则按损失处理, 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快速发展, 人们开始意识到收集整理成本资料的重要性, 于是便开始汇总和计算商品生产时所耗费的费用, 经过一定时期的演变过程形成了成本会计。

二、成本会计的发展历程

1. 成本会计的雏形

早在十六世纪三十年代, 意大利Mcdici家族就已经在他们的毛纺织工厂中对产品的制造工艺设置了具体工艺流程, 并对每一道工序的成本费用开支进行详细的记录、整理和计算, 这就是成本会计的雏形阶段。到了十八世纪, 最早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 开始采用分批成本计算和分布成本计算对产品成本费用进行计算;十八世纪中期, 英国人James在他所创办的制鞋厂设计了一套会计分录方案, 分批法形成;十八世纪七十年代英国人Jhomp son在他的亚麻制袜厂对产品的生产步骤进行费用记录, 计算出每一双长筒袜的生产所需费用, 这样就逐渐建立的成本计算的基本模式。

2. 成本会计的出现

在十九世纪产业革命开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后, 全球企业的数量便开始剧增。企业为了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自己的产品推销到市场, 并占据市场优势, 采取了薄利多销的产品销售手段, 使得众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开始关注生产成本, 。为了能使成本计算的更为准确, 资本主义企业开始让会计担当起成本计算的工作, 在会计的工作过程通过成本计算和复式账簿相结合的方式来对成本进行计算, 形成了初步的成本会计。美国人施劳伦斯是早期研究成本会计的重要人物, 他说过:“成本会计是应用普通会计的基础, 用合理科学的方法来记录企业的各项支出, 并确定其商品在生产与销售时产生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这是企业实现盈利高效的重要手段。”这种成本会计是以事后核算和事后控制为重点和出发点, 被当今会计学称之为原始的成本会计。

3. 近代成本会计出现的背景与形成

二十世纪初, 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 市场竞争也开始变得愈发地激烈。以时候核算作为重点的成本会计方式已经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于是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出现了泰罗制, 该体系首次将预算控制、标准管理等管理方法用于会计。它将事前控制职能运用在成本会计之中, 顺理成章地将事前控制推广到了整个成本会计之中, 这样就形成了近代成本会计。

4. 现代成本会计的完善与发展

上世纪四十年代, 二战全面爆发, 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众多的资本主义企业为了能在经济特殊时期占据更多的市场, 于是大肆地建立工厂, 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并且采用多种多样的经营方式, 战争所带动的科学技术大量运用到生产之中, 产品更新速度加快, 市场竞争空前激烈。在这样的生产经营环境之下, 企业的管理者不得不开始反思该如何适应这样的状况, 并且要采取了相应的对策:一方面需要加强企业自身的管理, 降低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企业需要与时俱进, 时刻掌握外界经营环境的变化, 市场的发展动态等等。这就需要成本会计要与管理相互融合, 以成本核算为基础, 以成本控制为核心, 进而促使现代成本会计的形成。

三、结语

管理会计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论文 篇5

,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使得我国的管理会计工作从原来的“默默无闻、可有可无”转向“万众瞩目”。由此管理会计受到财政部的重视,管理会计的发展必将进入“最佳机遇期”。广大会计从业人员应该抓住这一契机,积极献言献策,认真总结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经验,提升认识水平,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方法和经验,探索适合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框架与实施路径’提升管理会计的咨询服务水平,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正是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回顾了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和实践应用,并对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提出一些思考。

一、管理会计的产生

众所周知,会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人类要生存就必须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最初会计作为一种附带职能,记录生产活动中的收入与支出情况。但在生产活动中人们总是希望所得大于所费’即投入少一些,产出多一些,产出大于投人,这就需要进行管理,通过管理,使得可以较少的消耗获得较多的收人。随着管理的需要和生产力的进步,会计才作为一种独立的职能从生产活动分化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分支。

会计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古代会计阶段和现代会计阶段。首先,在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广大奴隶和农民在奴隶主的手工作坊或封建主的土地上从事生产活动,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从事会计活动,所以古代会计主要是奴隶主或政府官吏用来记录他们的收入或支出情况,称为政府会计或官厅会计。在这一时期,生产力水平较低,会计采用单式记账法和实物计量的形式。而到了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自己开办工厂,资本家作为企业主记录企业的收人和支出情况,与资本家个人的收支区别开来,所以这一时期的会计以企业为中心,称为企业会计。在这一时期,业务活动变得比较复杂,会计采用复式记账法和货币计量的形式,这时会计的主要工作是记账、算账和报帐,这些都属于财务会计的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就需要不断进行管理,于是配合管理的需要,管理会计应运而生。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的两个主要领域。所以,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管理科学的发展是会计逐步发展和完善的源动力。

二、管理会计的发展

管理会计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一是传统管理会计阶段(20世纪初至50年代),即以泰勒19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为标志,泰勒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他强调动作和时间研究,进而提高劳动效率。在这一阶段,配合泰勒的`科学管理学说,已有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差异分析等管理会计的雏形。二是现代管理会计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后),泰勒科学管理学说固有的两大缺陷,即着眼于局部和把人当作机器的奴隶,使得其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现代管理科学应运而生,它以运筹学与行为科学为两大基础,恰好可以弥补泰勒科学管理的不足。在这一阶段,预测分析和决策分析充实了传统管理会计的内容,同时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差异分析进一步得到丰富和完善,至此管理会计的理论框架基本形成。

近年来,随着信息系统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管理会计的内容也在不断充实和完善,比如适时制、质量成本、弹性制造系统等适势而生,管理会计的优势凸显。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库珀和卡普兰提出了作业成本法,90年代卡普兰和诺顿提出了平衡积分卡。此后,关于管理会计的研究,开始围绕作业成本法和平衡积分卡的相关问题而展开。

我国对于管理会计的研究始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在改革开放之初,主要是引进、消化和吸收西方的管理会计理论,管理会计先驱余绪缨教授首先在1984年出版具有开拓性的高等财经院校统编教材《管理会计》,接着他又发表一系列论文,创立了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成为我国管理会计的奠基人。随后也有一批学者投入到管理会计的研究中来,比如胡玉明、于增彪和孟焰等,他们推动了管理会计研究在我国的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我国与世界经济不断接轨,建国之初计划经济下建立的会计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会计改革势在必行,从1993年开始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改革,如滚滚洪流,势不可挡,占领了整个会计研究的视野,管理会计偃旗息鼓,悄无声息。直至《企业会计准则》发布,我国财务会计的框架基本形成。虽然近年随着国际会计准则的修订,我国会计准则也在不断修订和完善,但财务会计的内容基本比较完备。适应时代的要求和经济建设的需要,管理会计的建设日益提上日程,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至此,我国管理会计开始进人快速发展轨道。

三、管理会计的应用

管理会计是管理与会计的结合,管理会计的理论产生于管理实践,这从上述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过程清晰可见。从最初泰勒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加强动作与时间研究,创立科学管理学说开始,会计就适应这一形势的需要,相应制定标准成本,进行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到与现代管理学说相适应的预测与决策分析,都是管理实践在会计上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卡普兰推崇的平衡积分卡,被《哈佛商业评论》称为75年来最有影响力的管理实践。卡普兰教授本人就是实践的践行者,他不断深入企业展开调查研究,对采用平衡积分卡的公司业绩进行追踪,进而上升到理论高度。卡普兰和诺顿合作,先后撰写了《平衡积分卡?.化战略为行动》等5部著作,他本人就是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体。

在建国之初,我国企业独创实施的班组核算和经济活动分析实际上都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具有中国特色。改革开放之后,邯钢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是我国企业实施责任成本制度的“标杆”,之后由于1993年开始财务会计改革大潮的影响,管理会计实践一直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实际上我国企业对于管理会计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例如海尔的“吃休克鱼”战略,联想的“大船结构”管理模式等都是我国企业在管理实践上的创新,相应地这些创新都带来了会计上的变革。近年来,随着作业成本法和平衡积分卡理念的引人,我国企业也积极投人到实践中,例如新奥燃气公司实施的作业成本管理,乐百氏公司采用平衡积分卡进行业绩考核等,都是企业对管理会计实践的不懈探索。

四、展望未来

回顾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践历程,两者相辅相成,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需要理论指导。我国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已经比较完善,而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会计理论严重缺乏,所以,理论建设势在必行。

适应形势需要,年,我国财政部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措施,包括推进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推进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推进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推进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建设四个方面。

笔者认为,这需要学术界和实务界针对以上四个方面,开展切实的工作,例如,通过展开征文活动,展开思想大讨论等推动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通过会计人员及时总结自己身边的管理会计实践,专家学者深入企业实际,探索管理会计实践,推进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在高校加强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管理会计专业方向建设和管理会计高端人才培养,与单位合作建立管理会计人才实践培训基地,不断优化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目前与财务会计的发展相适应,财务会计软件相对比较成熟,各企业财务信息化水平也相对比较完善,而由于管理会计的发展相对滞后,导致管理会计软件在我国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因此,鼓励软件公司拓展管理会计信息化服务领域,比如,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与甲骨文(Oracle)公司合作开发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值得借鉴和推广。另一方面,管理会计实践也需要在理论引领下不断丰富,同时又需要企业在各自管理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创造自己的管理会计模式,丰富我国管理会计的理论内容。

历史成本会计 篇6

【关键词】公路养护;会计制度;改革

一、公路养护会计制度的发展历史及改革过程

公路养护事业单位是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单位性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非盈利是其基本特点;第二,公路养护事业单位的行业内容有鲜明的行政事业单位特色;第三,公路养护事业单位的专业业务带有部分生产性。公路养护单位有专业的公路养护会计,公路养路费的收支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方式,收入集中管理,费用支出按具体养路计划下拨,并按事业单位的管理特点进行会计核算。公路的改建、维修属于建设投资,要求能够充分的发挥资金使用效果,按企业化的管理要求组织核算。

影响公路养护会计制度发展、变革的内外部环境因素有很多,以公路养护会计制度改革的进程为主线,在建国后的不同时期,公路养护会计制度就一直处在变革发展中。

上世纪四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初,我国处于经济恢复时期,国家规定在公路养护会计相关制度出台前,公路养护单位要执行预算单位会计制度,并且要积极的培养公路养护单位会计人员,为公路养护事业的平稳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我国进入了计划经济时代,为了更准确的反应公路养护收入及各类公路养护工程,国家相关部门开始积极的制定公路养护会计制度,促进公路养护单位内部成本节约,提高公路养护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国家拟定并颁布了新的公路养护会计制度,统一全国的公路养护单位会计核算口径,加强对财会人员的素质教育,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财务工作。

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我国全面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财政部先后颁布了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两项制度,两项制度在保证财务信息真实性、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公路养护会计业随着时代的变化,紧跟方针、政策、法规的变化不断的进行改变。

二、公路养护会计制度改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现行公路养护会计制度存在着业务反映不全面的现象

现行的预算会计体系的一大特点就是以收付实现制原则为基础,而收付实现制使得单位每一期所列的支出,与实际发生的费用并不相符,单位当期实际取得的收入与所列报的收入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此核算原则不能够真实的体现公路养护单位的实际收支情况,也不能够对公路养护单位的实际经营结果做到真实的概括和总结。从资产、负债的角度来看,现行的公路养护会计制度也没能够有效的反映出单位的负债、资产状况,对公路养护单位的资产、负债管理极为不利,对降低公路养护单位的财务风险、提升公路养护质量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所以反映业务不全面是现行公路养护会计制度存在的一个主要的问题。

2.现行公路养护会计制度存在着核算结果准确性差、核算内容不完全的现象

公路养护单位是一个独立的运营主体,现行的公路养护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并未体现出公路养护单位的主体特征,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体现出了对政府行政管理需求的迎合,缺少其应有的会计管理主体的定位。在预算管理会计体系下,各行政事业单位主要还是对收支状况、财务结余等进行核算,并以报表的形式将核算结果呈现出来。更详尽的会计信息及会计报表使用者需要得到的其他信息,在这种会计制度下很难得到满足。

三、公路养护会计制度改革发展的建议

1.有针对性的为特殊业务制定核算方式

公路养护单位的特殊性,决定了要有针对性的为特殊业务制定核算方式,来满足公路养护单位的财务管理需要。公路养护单位的主要收入是财政部门下拨的公路养护资金,而支出一般则是基本性支出和项目支出。但公路本息支出、通行费的征收和解缴、待冲借款工程支出转销等业务都具有很强的特殊性。需要公路养护单位依据企业化的管理经营模式,使用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进行核算,对工程成本进行控制及考核,处理工程的维修保养。这本身也是对公路养护会计制度的一次改革。

2.公路养护会计制度要实现全国统一

目前,我国由各省自行制定本省公路养护单位的会计制度及会计核算方式,主要是依据现行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制度等综合而成。省交通厅、省财政厅在制定公路养护会计制度时,也都充分的考虑到了本省公路事业的实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促进了公路养护会计制度的改革和发展。但是这种公路养护会计制度的制定方式也确实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各省的公路养护会计制度格局特色,这种地域的局限性给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各省的公路养护单位之间也无可比性可言。基于上述原因,出台全国统一的公路养护会计核算制度势在必行,以加强对全国公路养护单位会计的管理。

3.加强电算化网络系统的组织管理

加强电算化网络系统的组织管理是公路养护会计制度改革中的重要一环,其直接关系到公路养护会计核算的安全性及保密性。公路养护单位使用电算化,要特别注意完善和加强对会计操作人员的权限设置及管理,会计核算系统的各个模块都应该设置密码保护,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对各个岗位的会计人员,应该根据其工作需要设置其操作权限,划分其应享有的信息资源。另外,伴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各种黑客、病毒对系统安全的威胁也越来越大,对这些外部环境的风险,不仅要对计算机本身进行系统软件升级,还应该培养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最大程度的规避潜在风险。

参考文献:

[1]通部交规划发[2001]268号:2001-2010年公路水路交通行业政策及产业发展序列目录,2001年5月

历史成本会计 篇7

1 历史成本会计的局限

所谓的历史成本会计主要是指以历史成本作为评估的一种会计职务, 它在会计实务发展史上起到过积极的作用, 但是这种会计实务也是有很多缺点的。

1.1 估值技术的可靠性降低了

在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过程中, 物价发生剧烈的变化, 市场出现通过膨胀, 这就对历史成本会计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正因为市场价格浮动很快, 成本和收入之间的配比不统一, 企业的营业额也出现了严重的虚胖现象, 这就会导致财务统计出现失真情况。所以这时使用历史会计成本, 就很难真实反映出现企业的经营状况。

1.2 历史成本会计的确认基础和计量属性动摇了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金融工具也不断的衍生发展, 它们的主要特点是报酬和风险的转移发生在合同签约的时候, 这就使合同发生之前的内容过于复杂, 缺少一定的针对性等等, 这些问题都使历史成本会计制度的基础发生了动摇, 影响了这种会计实务的发展。

1.3 历史成本会计的不相关性很强

会计实务必须与使用者的决策需求是相关的, 这也是国际上公认的标准, 所谓的相关性就是通过不同的会计信息影响不同的决策管理, 进而使得使用者能够对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有个很好的认识, 这也是目前美国公认的会计原则。而历史成本会计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通过信息来反应当前的市场价值。

1.4 历史成本会计的自然趋向

在金融危机时, 历史成本会计可以对资产使用隐藏设备, 但是在经济繁荣时却不可以使用, 这种现象是这种会计实务的另外一种周期性的表现, 我们可以说是负的或者是反的。在经济繁荣时期如果银行业已经认识到了使用历史成本会计计量金融工具的话, 银行可以通过出售资本来实现增加杠杆率。这种方式对于促进历史成本会计的负周期性是十分有效的。但是这样做的危险在于, 它忽略了即将到来的危机信号, 而这些信号正是使银行为度过危机做好准备的基础。

2 公允价值会计的激烈讨论

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倡导和推动公允价值, 一直以来, 公允价值被认为是展望21世纪的一种标准计量模式。公允价值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捧, 学术界大多数学者同时对公允价值持有积极态度, 少数人甚至把公允价值作为全面取代历史成本, 成为主要的现代会计模式下的计量属性。伴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 公允价值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SEC发布的报告认为:暂停公允价值会计, 很可能增加市场不确定性, 并进一步打击投资者信心, 可说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公允价值会计, 但却并未停止对公允价值会计的质疑呼声。

3 公允价值会计和历史成本会计的比较

3.1 比较确认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权威定义了会计确认, 在1984年发表的第5号财务会计公告《企业财务报表的确认和计量》中“确认是将某一项目, 作为一项资产、负债、营业收入、费用等等之类正式地记入或列入某一个财务报表的过程, 它包括同时用文字和数字描述某一项目, 其金额包括在报表总计之中。对于一笔资产或负债, 确认不仅要记录该项目的取得或发生, 还要记录其后发生的变动, 包括从财务报表中予以消除的变动”。可靠性是确认标准中的一个核心内容, 即信息是“反映真实的、可核实的、无偏向的”。由于在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时会计要素就会要求要有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作为确认依据, 具有较强的可核实可验证性。由此会计信息需求者更能接受确认的金额;然而, 目前具有较大的争议是否以公允价值为标准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争议的焦点主要有二:一关注公允价值的可靠性问题。例如确认公允价值对会计要素, 是将会计要素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在会计报表表内进行披露, 由于受主观因素影响公允价值在对这些项目计量, 相对于历史成本来讲, 可靠性和可验证性就先得较差。实证研究表明:如果缺少可靠性的计量, 那么就会给股票价值与收益计量带来无关的麻烦, 严重影响信息质量, 因此, 计量可靠性是决定能否采用公允价值确认的重要条件。

3.2 比较计量

会计系统的核心是会计计量。历史成本是一种传统的计量属性, 大多数的会计事项目前都要求采用历史成本计量的方式, 但公允价值挑战历史成本越来越明显。公允价值的特点:公允价值强调公平和双方熟悉情况以及自愿交易, 因而趋于现时的均衡价格, 趋于对象的客观价值;公允价值是交易中实现的金额———现行公平市价, 强调资产计价立足现在时点和动态的会计反映观。

4 完善公允价值会计的措施

4.1 使估值技术更具有可靠性

市场价格已经不反映金融工具的基础价值了, 偏离当时的市场价格成为提升估值可靠性的合理方法;金融公司可以雇用第三方专家去独立的决定分类。对于信用受损金融工具, 定义成超过10%的基础资产违约, 则可以续实施当前的盯市制会计准, 这是恰当的。因为投资者理应得之表现不好的金融工具, 那些流动性受到损害的金融工具, 被定义为基础资产违约小于10%, 将不使用盯市制的会计制度, 这之后金融工具将保留在资产持有人的资产负债表上来代替它的, 而且用面值方式标明, 这里是因为选择10%的违约代表了次级抵押贷款被证券化时所假定的违约率因此将其作为标准。

4.2 建立相关的市场信息数据

市场信息是企业决策的基础, 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信息, 我们应该联合各个行业建立一个市场信息数据库, 专门收集各行各业的市场信息, 众所周知, 历史中发生的收益行为往往是企业预测未来收益的重要根据。企业可以通过以前的资金流动来预测未来的资金流动情况, 同时也方便专业人员参考数据对资产进行定价。

4.3 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和水平

要想最大限度的发挥公允价值模式的优势就必须使用先进的评估技术和专业的评估人才, 所以专业的会计评估人员是保证公允价值会计制度得以科学实行基础, 所以我们应该尽快地开办专业的会计人员培训班, 希望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同时也应该提高会计人员的诚信度, 加强会计人员违法的处罚。

参考文献

[1]施光艳.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商业, 2008/03.[1]施光艳.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商业, 2008/03.

[2]彭家生.会计管理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J].财务与会计, 2002, 11.[2]彭家生.会计管理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J].财务与会计, 2002, 11.

论会计历史成本原则的实践性 篇8

1.会计历史成本原则的定义

会计原则又称“会计准则”, 它是建立在会计目标、会计假设及会计概念等会计基础理论之上具体确认和计量会计事项所应当依据的概念和规则, 对于选择会计程序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将财务会计的一般原则归纳为:客观性、实质重于形式、相关性、可比性、一贯性、及时性、明晰性、权责发生制、配比、谨慎性、历史成本、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和重要性等13项原则。其中, 历史成本原则亦称实际成本原则, 是指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 其后, 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 应当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者外, 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2.会计历史成本原则的内容

历史成本原则其主要内容是:企业取得的各种财产物资, 应以其购进或建造时发生的原始成本即实际成本入账, 并以此作为分摊和转作费用成本的依据。当物价变动时, 除国家另有规定外, 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按实际成本计价, 能防止随意性, 使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便于了解和比较。

二、会计历史成本的实践性

1.实践基础

根据币值稳定假设和劳动生产率不变假设, 历史成本原则要求资产以实际交易价格全部入账后, 账面记录一般不作调整。在这种情况下要使账面价值与实际价格始终保持一致, 实际价格的恒定显得至关重要。而实际价格的恒定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不变;二是货币币值稳定。生产商品的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保持不变, 决定了商品的内在价值始终恒定;货币币值稳定, 则决定了计量商品内在价值所使用的计量尺度始终不变。有了这两个前提, 即使短期内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可能会出现波动, 但从长期看, 由于商品内作价值的恒定和货币币值的恒定, 价格波动的幅度会越来越小, 最终将恒定在由不变劳动生产率和不变币值货币共同决定的价格上。这样, 商品价格在长期内恒定就成为自然的事情。而商品实际价格长期内恒定, 正是历史成本原则的关键所在, 因此, 币值稳定假设是名义货币作为计量单位的前提或基础;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不变假设, 则是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属性的前提或基础。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不变, 保证了计量属性即历史成本长期恒定;货币币值稳定, 保证了计量单位即名义货币的长期恒定 (计量尺度不变) , 以恒定的货币计量尺度计量恒定的历史成本, 计量的结果当然是不变的。应该说, 这两个假设, 首先是对商品价格决定的要求, 只有商品实际价格的决定符合这两个假设条件, 会计才能按历史成本原则计价, 这种历史成本原则计价才是科学和合理的。

2.实践方式

历史成本原则要求资产按照购入成本 (原始成本) 入账, 并在持有资产过程中不反映资产价值的变动。资产按照历史成本计价, 费用则是已经耗费的历史成本。历史成本计量是传统会计计量的核心, 尽管一直以来, 会计实务经历了诸多变迁, 也出现了诸如“成本与市价敦低法”、物价变动会计、现行成本计量的冲击, 但历史成本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核心地位始终没有改变。该原则的牢固地位得益于银行与审计师的支持。银行的信贷风险是银行在从事信贷业务时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而可靠性是银行业最注重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历史成本的客观性、可验证性和有利于反映资产经营责任履行情况的优势使贷款的回收得到了有力的保证, 因而被银行业广为推崇。举例来讲, 在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中, 历史成本原则为审计师们作了有利的辩护, 由于历史成本的依据——发票具有较强的可验证性, 并且在法庭上具有较强的证明力, 这样, 只要审计师们拥有相应的发票作为书面证据, 就能够得以免除法律责任,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 历史成本原则成了审计师的“保护伞”。

其次, 在20世纪前半叶, 财务会计侧重于会计信息的供给者, 财务会计信息主要用于企业内部, 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会计信息的最相关使用者就是供给者本身。按照历史成本原则, 持有资产在不加工、不变化时, 不必考虑其价格的变化。会计信息供给方自然从节约会计核算成本, 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出发, 选择了历史成本原则。

3.实践局限

当物价波动较大或币值不稳定时, 历史成本就不能真实体现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从而削弱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影响当前决策。同时, 史成本原则要求资产按照购入成本 (原始成本) 入账, 并在持有资产过程中不反映资产价值的变动。

三、小结

会计历史成本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对经济业务的处理需要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 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计量经济业务、制定会计政策、选用会汁方法必须忠实表达经济业务的实际情况, 持不偏不倚的中立态度, 要以客观确定的证据作为会计记录的基础。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整个社会的经济法律环境日趋规范化和透叫化, 社会各个阶层对会计信息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但是, 并非所有信息绝对真实, 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各个会计信息的需求阶层。会计历史成本原则的实践性能够作用于这一方面, 但也有其实践的局限性, 需要在会计工作的实践中不断完善。

摘要:历史成本原则是会计原则中重要的一个内容, 它的实践基础在于商品价格的要求, 只有商品实际价格的决定符合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不变和货币币值稳定这两个假设条件, 会计才能按历史成本原则计价。历史成本原则受物价和价值波动的影响, 在会计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同时, 但也有其实践局限性。

关键词:会计,历史成本,实践性

参考文献

[1]胡海华.浅析会计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及其局限性[J].当代经济, 2008 (8)

[2]谢诗芬.论公允价值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中的若干重大问题[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6 (6)

[3]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2006.

[4]张先治, 陈友邦.财务分析[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5]夏成才.中级会计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历史成本会计 篇9

2006年2月, 我国财政部在既和国际会计准则趋同, 又充分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出台了新会计准则体系, 并要求上市公司2007年开始全面实施。与旧会计基本准则相比, 虽然新会计基本准则大致的框架未变, 但是其中的内容有一些变化, 比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改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其中可比性原则和一致性原则合二为一, 权责发生制列入了总则中, 历史成本列入了第九章会计计量, 成为计量属性之一, 其余的计量属性还有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由此可见, 在新准则中降低了历史成本的地位, 而且从新准则中对于相关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上看, 强调了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重要性。

二、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的概念

历史成本指的是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应该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 而不考虑随后市场行情的变动情况, 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外, 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历史成本是在交易时确定的, 它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它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经得起检验;历史成本的资料容易取得。但历史成本也存在固有的缺点, 因为当资产随着时间的推移, 如果资产发生减值了, 会计人员可以通过计提减值准备使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市场行情相符, 但如果升值了, 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会计上不能调整资产的账面数, 因此使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大打折扣。

公允价值是指熟悉情况并自愿的双方, 在公平交易的基础上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结算的金额, 即一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是指:在自愿交易的双方之间进行现行交易, 在交易中所达成的资产购买、销售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定义中暗含着一项假定, 即企业是持续经营的, 不打算或不需要清算、大大地缩减其经营规模或按不利条件进行交易。因此, 公允价值不是企业在强制性交易、非自愿清算或亏本销售中收到或支付的金额, 公允价值属性反映的是现值。

可见, 公允价值更能合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从而提高财务信息的有用性。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相比, 能较准确地披露企业获得的现金流量, 从而更确切地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就是说, 按公允价值计量得出的信息能为企业管理人员、债权人、投资者的经营、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所以在新会计准则指导下的会计核算更多的体现出交易行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三、举例分析

在会计处理上, 很多经济业务都强调以公允价值记账, 以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债务重组的相关问题为例:

(一) 交易性金融资产。

在旧会计准则里, 出于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当该项短期投资的市价下跌的时候, 要求对该项短期投资计提跌价准备, 为了不混淆短期投资的历史成本, 专门设置“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账户来反映该项短期投资的跌价。但是, 为了符合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不确认短期投资升值给企业带来的收益, 所以当短期投资升值时, “短期投资”账户的余额反映的还是该项投资的历史成本而不是现在的市价。

在新会计准则中, 设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来反映以交易为目的持有的股票、债券的价值, 在该账户下设置“成本”和“公允价值变动”两个明细账户反映该项金融资产的取得成本和价值变动情况, 取得时, 按照该项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记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某证券 (成本) ”账户, 随着时间的推移, 当它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时, 不管是公允价值升高还是降低, 都通过“交易性金融资产———某证券 (公允价值变动) ”账户来反映, 也就是说, “交易性金融资产”账户反映的是该项投资的公允价值。

例:2005年10月某企业以交易为目的购入甲公司股票, 价款为50000元。

1、假设年末该股票的市价为49000元, 旧会计准则下会计处理为:

借:投资收益1000

贷:短期投资跌价准备1000

该项投资的账面价值=“短期投资”账户借方余额50000元-“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账户贷方余额1000元=49000元, 与公允价值相符。

新会计准则下会计处理为: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甲股票 (公允价值变动) 1000

该项投资的账面价值=“交易性金融资产———甲股票 (成本) ”50000元-“交易性金融资产——甲股票 (公允价值变动) ”1000元=49000元, 与公允价值相符。

在新旧会计准则下, 都能反映该股票的公允价值。

2、假设该项投资期末市价为51000元, 旧的会计制度下不做会计分录, 该项投资的账面价值是历史成本50000元, 与公允价值有差异, 新会计制度下, 企业需要做以下分录进行调整: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甲股票 (公允价值变动) 1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0

该项投资的账面价值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甲股票 (成本) ”50000元+“交易性金融资产———甲股票 (公允价值变动) ”1000元=51000元, 与公允价值一致。

(二) 债务重组问题。

旧会计准则规定:在债务重组事项中, 当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偿债时, 用以抵偿债务的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之和与应付债务账面价值的差额, 作为资本公积或作为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收益。债权人接受的非现金资产, 一般应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

新准则规定, 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 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出资产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 作为重组收益, 确认为当期损益。债权人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受让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已计提减值准备的, 应先冲减减值准备) , 作为债务重组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例:2005年1月1日, A公司销售一批材料给B公司, 含税价为105000元。2005年7月1日, 红星公司发生财务困难, 无法按合同规定偿还债务, 经双方协议, A公司同意B公司用产品抵偿该应收账款。该产品市价为80000元, 增值税税率为17%, 产品成本为70000元。B公司为转让的材料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500元, A公司为债权计提了坏账准备500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税费。

旧会计准则下:

债务人:

借:应付账款105000

存货跌价准备500

贷:库存商品7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136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1900

债权人:

借:原材料909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13600

坏账准备500

贷:应收账款105000

新会计准则下:

债务人:

借:应付账款105000

存货跌价准备500贷:主营业务收入8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13600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收益11900

借:主营业务成本70000

贷:库存商品70000

债权人: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13600

坏账准备500

原材料80000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10900

贷:应收账款105000

由此可见, 在新会计准则中, 除了“债权人或债务人可以确认重组收益”这一点外, 其他还有两点变动:一是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时, 债务人以公允价值结转库存商品的价值, 确认收入, 不再以历史成本结转;二是债权人在接受非现金资产时, 以其公允价值入账, 而不再根据原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入账, 以至于其入账价值与实际价值完全脱离, 违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通过以上案例不难看出, 新会计准则中“弱化历史成本, 强调公允价值”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 有利于增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用性, 但是大家也应该看到, 要准确计算公允价值, 就必须准确计算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其中涉及的因素至少包括预期未来的现金流量、现金流量的时间分布及折现率。无疑, 对上述三项因素的确定都需要会计人员大量地主观估计和判断。而会计人员的主观估计和判断可能使资产的计价陷入“以特定主体评价代替市场评价”的困境, 不仅使其计量的科学性存疑, 更易导致资本市场的混乱。所以, 要普遍推行公允价值计量, 前提条件就是准确的确定公允价值, 而这偏偏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摘要:会计核算中的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公允价值等。本文就新会计制度中关于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计量属性的定位做一些浅层次的探讨。

关键词:会计制度,历史成本,公允价值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编.会计制度讲解.

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辨析 篇10

一、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

在财务会计理论框架中, 财务报告目标居于核心地位。IASB和FASB均以财务报告目标为核心来制定财务报告概念框架, 并围绕财务报告目标来制定会计准则。对于会计目标, 长期以来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两大观点: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虽然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并无根本性的冲突, 两种目标在很多方面是相互重叠的, 其所要求的会计信息也存在着许多共性, 但这两个目标所属的环境及其出发点和侧重点毕竟有所不同, 因而这两个目标对其所要求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也必然有所差别, 从而也直接影响到会计计量模式和计量属性的选择。

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对分离的情况下, 委托方与受托方的委托-代理关系通过明确的契约方式直接建立, 在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下, 会计的目标要反映和报告受托方的受托经营责任及其履行情况, 这就是受托责任观, 其强调财务会计应该反映经营者的履约责任以及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在这种情况下, 委托方侧重于关注其投入资本的保值和增值, 以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等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因此, 其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是面向过去的, 其会计计量必须是客观的、可验证的, 因而历史成本计量就成为最佳选择。

而在资本市场高度发达、股本相对分散的市场条件下,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更加彻底, 委托方和受托方一般不存在直接的、明确的、契约化的委托-代理关系, 双方的委托-代理关系是通过发达的资本市场间接建立起来的, 在这种条件下, 财务报告应特别关注对信息使用者 (特别是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与债权人) 做出投资、信贷和类似资源配置决策有用的信息, 这类信息应有助于使用者评估公司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 这就是决策有用观, 其强调财务会计应为资本市场的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与债权人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强调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因此, 其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是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的, 会计计量对价值的反映必须是及时的并有预测价值的, 而有利于反映现实和预测未来的计量属性当属公允价值。

二、可靠性与相关性

相关性和可靠性是财务会计信息最重要的质量特征, 二者不可或缺。相关性要求会计信息应同时具有及时性、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 而可靠性要求会计信息应具有客观性、可验证性和中立性。而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则与计量属性的选择密切相关。

可靠性和相关性往往很难两全:可靠性是面向过去的、静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相关性是面向未来的、动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相关性中的预测性和及时性要求可能影响信息的可靠性, 而可靠性中的客观性和可验证性要求又可能影响信息的相关性。

按照可靠性的要求, 历史成本无疑是最理想的计量模式, 因为其客观性和可验证性最强。历史成本在这方面有充分的优越性:一是历史成本是交易发生时取得的, 是按交易双方共同认可的价值确定的, 数据真实可靠, 具有客观性;二是历史成本有在交易实际发生时取得的会计凭证作依据, 便于查核和验证, 具有可验证性。但历史成本只有在假定市场交易价格是合理的、公允的, 且不会发生大幅变动以导致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发生严重背离的情况下才能保证财务信息的可靠性, 而在经营环境不稳定及物价波动幅度较大的情况下, 基于历史成本的会计信息无法正确反映报告主体当期的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 其可靠性反而比较差。

与此相反, 公允价值则体现了公平、活跃的市场对相关资产和负债现实价值的客观评价, 能充分反映考虑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的资产和负债的现时市场价值, 反映企业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值的波动, 并及时确认价格变动的损益以提高收益报告的及时性。因此, 从决策相关性的角度看, 公允价值比历史成本优越。但公允价值是一种参照现行交易估计的价格, 这种估计是参照假想的交易来确定的, 由于这种估计涉及到大量的不确定因素和主观判断, 还与其所依赖的市场环境、采用的估价技术以及估价人员的经验和判断等因素有关, 从而导致其可验证性和客观性较弱, 从这一意义上讲, 公允价值的可靠性比较差。

三、成本计量 (损益表观) 与价值计量 (资产负债表观)

财务会计与经济学在计量上最大差别在于:前者静态地反映过去的历史成本, 后者动态地反映当前的预期价值。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 公司制已成为流行的企业组织形式, 所有权和经营权普遍分离, 如实反映经营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是会计信息的主要目标, 因此, 会计核算要解决的主要是如何可靠地计算当期收益。1940年, 佩顿和利特尔顿在其《公司会计准则导论》中总结当时的会计实务, 系统论述了历史成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 完善了当期收益的确认、计量原则和方法, 从而确立了损益表观的主流地位。在损益表观下, 通过分别确认收入和费用并实现二者的配比来计算收益, 这是传统的会计收益概念, 强调实现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和配比原则, 因此, 在计量属性上选择历史成本属性。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 股权日益分散化, 并使企业的权力由股东向管理层转移, 投资者主要进行选择购买和出售公司股票的决策, 以获得投资收益。在这种经济环境下, 公司只有公布有助于投资者判断公司未来收益情况的有用信息, 才能吸引投资者购买公司的股票, 并降低公司的筹资成本。同时, 证券市场也需要公司提供与投资者决策相关的信息, 以有利于投资者合理作出投资决策。1978年, FASB发布的第1号财务概念公告, 将向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确定为财务报告的主导目标, 并于1980年发布的第3号概念公告中, 从导致未来经济利益流入和流出的角度来定义资产和负债, 同时定义了全面收益这一会计要素, 使得资产负债表不仅能反映公司在某一会计期间的全面收益, 还能向投资者提供与其决策密切相关的未来收益情况的信息。这一系列财务概念公告的发布确立了资产负债表的核心地位, 资产负债表观也取代了损益表观的主流地位。现行的国际会计准则体系也倡导全面的资产负债表观, 我国发布的新准则也基本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体系的趋同, 在新准则中采用了资产负债观。在资产负债观下:收益=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投资者投入+向投资者分配, 并采用了全面收益的观点, 全面收益=已实现的收益+未实现收益, 在传统的会计利润的基础上再加上利得, 即收益是一个经济收益的概念。在资产负债观下, 为了反映资产、负债的真实价值, 并及时、全面地反映公司的全面收益, 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主要计量属性采用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概念的提出反映了财务会计正从过去提倡成本计量逐步转变为经济学家所要求的价值计量。葛家澍、徐跃 (2006) 指出:“公允价值的推广应用不仅在于满足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需要一个比历史成本更相关, 甚至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 而且在于有可能把这一计量属性的应用, 推广到非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负债去, 从而彻底改革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传统会计模式, 使会计对企业的计量实现与经济学家的预期——反映一个企业的价值一致 (而现在, 会计只反映一个企业的成本——资本投入和耗费) 。”

理论上, 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并不是根本对立的。表面上, 两者确实存在着许多不同甚至矛盾之处, 但通过深层次地分析就能发现, 二者都试图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 并从不同角度寻找相对公平、合理的价格来近似地估计企业理论上的“公允价值”。尽可能地反映企业真实的情况是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 尽可能地体现企业各项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是财务会计各种计量属性的目标所在, 这也是会计信息决策有用观的基本要求 (黄学敏, 2004) 。在实务上, 公允价值的提出也并非完全取代历史成本,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将会是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并存的格局。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徐跃:《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市场价格、历史成本、现行成本与公允价值》, 《会计研究》2006年第9期。

[2]夏冬林:《财务会计:基于价值还是基于交易》, 《会计研究》2006年第8期。

[3]陆宇建、张继袖、刘国艳:《基于不确定性的公允价值计量与披露问题研究》, 《会计研究》2007年第2期。

成本核算方法历史演进研究 篇11

一、文献综述

1. 完全成本法。

完全成本法是指在成本计算过程中, 将成本按其经济用途进行分类, 以此为前提条件将全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 只将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 并按传统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完全成本法是与一定的生产力水平 (如工业革命以来, 机器大生产中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和原料消耗一直是成本的主体) 相适应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它以“直接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很高”为假设前提, 是一种传统的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2. 变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是指在成本计算过程中, 以成本性态为前提条件, 只将变动性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 而将固定性制造费用和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 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它是传统管理会计中普遍使用的分析工具。

从1836年的英国的曼彻斯特工厂出现变动成本法雏形到1936年英国会计学家乔纳森·N.哈里斯撰写并发表在《全国会计师联合会公报》上的关于变动成本法的第一篇论文, 变动成本法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历程, 并最终由乔纳森·N.哈里斯揭示了变动成本法的优点, 此后变动成本法的概念才得以普及。20世纪50年代, 随着企业环境的改变、竞争的加剧和决策的增强, 完全成本法提供的会计信息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求, 变动成本法逐步得到了广泛应用。

3. 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 对各种主要的间接费用采用不同的间接费用分配率进行成本分配的成本计算方法。

20世纪30年代, 科勒 (Kohler Eric L.) 在研究发现水力发电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低而间接费用所占比重相对高) 偏离完全成本基本假设基础上提出了作业会计思想, 斯托布斯 (G.T.Stanbus) 则进一步完善了作业成本法会计思想。20世纪末, 以计算为主导的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日益提高, 直接人工费用普遍减少, 间接成本相对增加。成本构成的改变也改变了完全成本法的假设条件, 用人工工时、工作量等标准分配间接费用的成本核算, 严重扭曲了成本, 降低了建立在传统成本核算基础上的传统管理会计分析 (包括变动成本法) 对实践的反映和指导意义, 成本信息相关性被弱化, 因此, 作业成本法的研究与应用得到了进一步推广。

4. 倒推成本法。

倒推成本法是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适时制 (JIT)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简化的生产成本计算方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成本核算程序相反, 倒推成本法是在产品完工和销售时倒过来计算在产品、产成品等生产成本的方法。这种成本核算方法是与适时制生产相适应的。在采用适时制生产的企业, 从收到原材料到产品完工所耗用的时间大幅缩短, 期末存货量很少, 再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核算在产品成本将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而使用倒推成本法则能简化成本核算程序。

5. 完工效益会计。

完工效益会计是建立在适时制管理模式和制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会计核算模式。它由完工效益、存货和经营费用三个概念组成, 强调只有通过产品销售才能实现完工效益, 只有生产没有销售不会产生完工效益。单位产品完工效益=产品单价-单位产品完全可变成本, 大多数情况下完全可变成本仅指原材料成本;存货既包括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传统成本会计中存货的内容, 又包括厂房、设备、不动产等资产折旧后的净值;经营费用则是指企业将存货转化完工效益过程中投入的全部资金。可见, 完工效益会计按原材料成本核算传统意义上的存货成本。

6. 目标成本法。

目标成本法是指从新产品的基本构想、设计到生产开始、产品试制成功, 直至产品销售阶段, 为降低成本及实现利润而实行的各种管理活动。它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几十年的实践探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日式文化内涵的成本管理模式, 是一种企业进入生产阶段前降低成本与利润管理的综合性经营管理制度。

7. 全生命周期成本法。

目前, 学术界对全生命周期成本法的定义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全生命周期成本法只核算成本, 是一种计算发生在全生命周期内的全部成本的方法;另一种观点则强调成本和收入都是全生命周期成本法的核算内容。

笔者认同后一种观点。全生命周期成本法不但要归集产品全生命周期内发生的成本, 而且要归集产品全生命周期内产生的收入。全生命周期成本法归集的是产品全生命周期内发生的总成本与产生的总收入, 与目标成本法核算的产品全生命周期内的平均售价和成本不同。全生命周期成本法较目标成本法细化了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成本。同时, 全生命周期成本法要与会计分期成本法结合使用才能达到控制成本、收入的目标。

二、成本核算方法历史演进路线

1. 成本核算方法历史演进主线。

(1) 间接费用主线。许多文献论述了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产品核算内容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虽然这三种核算方法的核算原理各有不同, 但从核算内容上来分析, 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不同体现在间接费用的分配上, 作业成本法较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核算的成本更为准确。与生产力水平相适用、提供更准确的成本信息、满足利润核算与内部管理的需要共同推进了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演进。本文将围绕间接费用分配这一成本核算方法演进的主线称之为“间接费用主线”。

(2) 适时制主线。在适时制生产环境下, 倒推成本法改变了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核算顺序, 由后往前推算在产品成本, 成本核算顺序出现了“质变”;完工效益会计则是在核算内容上发生了“质变”, 仅按原材料成本核算在产品成本。这两种方法明显与围绕间接费用分配演进的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不同。由于两种方法都是以适时制为基础 (要求期末在产品数量很少) , 因此本文将这一成本核算方法演进主线称之为“适时制主线”。

(3) 售价-成本主线。目标成本法更注重在生产之前阶段即研发阶段就开始对产品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 且以售价为起点来核算、控制产品成本;全生命周期成本法则是核算、控制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的产品售价与成本。这两种成本核算方法皆突破了成本核算的“会计期间”概念, 将成本核算与控制的期间延伸至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全面考虑了成本与售价的关系。本文将这种突破会计期间的成本核算方法的演进主线称之为“售价-成本主线”。

2. 成本核算方法历史演进“树”状结构路线图。

将上述七种成本核算方法及三条历史演进主线之间的关系绘制成图 (如右上图所示) 。

图中:横坐标轴代表产品生命周期研发、导入、增长、饱和、衰退五个阶段;纵坐标轴代表成本核算方法;左侧是在研发阶段适用的生命周期成本核算方法, 右侧是产品投产后适用的会计分期成本核算方法。

三、成本核算方法历史演进规律

1. 成本核算方法历史演进原动力规律。

(1) 成本核算方法历史演进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 是创新管理理论 (或制度) 的必然, 是突破旧的成本核算方法历史局限性的结果。完全成本法是成本核算方法历史演进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成本核算方法, 是“直接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很高”、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完全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规律;变动成本法则是在克服完全成本法自身缺陷的基础上成本核算方法的进一步发展;而作业成本法则是适应“直接人工成本低而间接费用所占比重相对高”的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力水平的必然选择, 是对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修正;目标成本法和全生命周期成本法本身就是一种管理制度, 是成本核算与管理相结合而产生的新的成本核算方法;倒推成本法是完全成本法与适时制相结合的产物, 是成本效益原则在成本核算中的必然反映;完工效益会计则是成本核算方法与制约理论相结合的产物。

(2) 成本核算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是推动成本核算方法历史演进不可或缺的因素。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 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诞生, 如一种新的成本核算方法成为必然选择都需要一个认识过程, 成本核算人员的主观努力在成本核算方法的历史演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乔纳森·N.哈里斯基于变动成本法发现了“完全成本法下销售量上升利润反而下降”问题, 提出了变动成本法概念, 奠定了变动成本法根基;在适时制下用完全成本法核算在产品成本时, 成本核算人员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以相同的金额借、贷编制成本账户, 加之期末在产品数量很少, 二者共同促使成本核算人员改进成本核算方法, 于是倒推成本法应运而生。可见, 成本核算人员的能动反应是成本核算方法历史演进的原动力之一。

2. 成本核算方法历史演进路线选择规律。

成本核算方法历史演进具有同源性, 即所有的成本核算方法都与完全成本法相关联, 但以完全成本法为起点, 成本核算方法如何进行演进却是由生产力水平、创新管理理论 (或制度) 深度应用、对正在使用的成本核算方法的认知程度决定的, 即一种成本核算方法演进成另外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具有偶然性而非必然性, 如同在适时制环境下, 完全成本法既可以演进为倒推成本法, 又可能演进为完工效益会计。

成本核算方法历史演进路线具有同源性特征, 存在演进关系的路线之间既有共同点又有本质差异, 这为分析成本核算方法历史演进路线之间的“血源”关系提供了思路。成本核算方法历史演进路线的起点是间接费用主线, 与其他两条主线可以组合成以下三种可能的路线演进规律命题:

由于成本核算方法之间的演进过程中存在某种关联关系并且这种演变具有不可逆转性, 因而在上述成本核算方法演进路线命题中只能有一种命题是真命题。如前所述, 间接费用主线和售价-成本主线遵循相同的理念, 即盈利能力源自利润, 间接费用主线和售价-成本主线有着密切的直接联系, 因此, 路线2命题是假命题。供产销线性整合适时制主线遵循的理念与间接费用和售价-成本主线遵循的理念都不相同, 理念既可能发生在售价-成本主线和供产销线性融合适时制之间, 又可能发生在间接费用主线与供产销线性整合适时制主线之间获得突破, 但根据同源衍生原则, 作为核算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售价-成本主线不可能衍生出核算会计分期成本的供产销线性适时制主线, 因此路线1命题也是假命题。通过排除法进行筛选, 路线3命题是真命题, 即成本核算方法演进遵循这样的路线:由间接费用主线同时向售价-成本主线和供产销线性整合适时制主线两个方向发展。

四、成本核算方法历史演进的共存性

上述研究成果表明, 任何管理理论都在不断地发展, 任何管理理论 (或制度) 在企业中的应用都在不断深化, 成本核算方法历史演进存在明显的共存性。成本核算方法历史演进的共存性表明, 每种成本核算方法都有其最适合的“土壤”, 成本核算方法不能简单地用优劣做评价, 只能用其是否适合企业现时的发展阶段的需求来区分。

摘要:本文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成本核算方法历史演进的三条主线:间接费用主线、适时制主线和售价-成本主线;揭示了成本核算方法历史演进的原动力:成本核算方法缺陷、先进的管理制度和生产技术应用;提出客观环境是决定不同成本方法在同一时期并存的主因。

关键词:成本核算方法,历史演进,规律,共存性

参考文献

[1].叶青.浅谈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商业经济, 2005;7

[2].陈燕慧, 余蓉蓉.论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9;8

[3].颜繁晶, 张秀秀, 张海霞.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商业经济, 2007;4

[4].翁少佳, 李定安.生命周期成本法的应用浅析.财会月刊 (综合) , 2005;1

[5].ACCA.F5Performance Management.BBP, 2007

上一篇:社区自治机制下一篇:音乐教学点滴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