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管理研究

2024-09-11

生态系统管理研究(精选12篇)

生态系统管理研究 篇1

工业生产活动是满足群众物质文化需求、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要素。工业生产在为人类带来种种利好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地引起自然资源耗竭、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传统的环境管理办法, 如末端治理、过程控制等, 虽然能实现工业污染物的减排, 但是无法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在治理污染的同时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而且还会造成二次污染的产生, 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从生态学、系统思维的角度,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寻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物质循环利用效率和减少污染物产生的途径, 努力实现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完全循环, 逐渐形成了生态管理理论———认为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管理问题, 其实质是资源代谢在时间、空间尺度上的滞留或耗竭, 系统耦合在结构、功能关系上的破碎和板结, 社会行为在经济和生态管理上的冲突和失调。

一、生态管理理论综述

不同于环境管理思想, 生态管理七十年代起源于美国, 九十年代成为研究和实践的热门。生态管理包括两方面内容:生态系统管理 (Ecosystem Management) 和生态化管理 (Ecological Management) 。1992年USDA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的Overbay提出生态系统管理的定义。生态化管理还没有统一的定义, 一般认为是将社会生产、生活系统中的管理对象类比于自然界中的元素, 管理主体借鉴自然生态系统运行的方式来管理社会系统, 最终实现资源、能源高效利用, 废弃物循环再生,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近年来国内开展的研究多从生态化管理的角度运用“生态管理”概念, 个体企业、流域、产业系统等常被作为生态管理对象, 其中产业系统的生态管理研究理论目前较为成熟。伴随着产业生态学理论的发展, 大量生态学理论被引入到产业系统的管理活动当中, 并进一步提出产业生态系统生态管理理论, 认为生产企业及其消费群体与其支撑环境构成一个具有自调节能力的自组织系统, 对这个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进行整体管理。工业生态系统是产业生态系统的一种, 在工业生态系统中引入生态管理, 为缓解工业生态系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提出具体的生态管理途径。

二、工业生态系统生态管理

将具有资源流动网络特征的工业生态系统作为生态管理的对象, 提出工业生态系统生态管理具体内容, 来阐述如何在工业生产活动中实施生态管理。需要指出的是:“工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 强调工业生产活动具有类似自然生态网络的资源流动网络特征;“生态管理”中的“生态”强调借鉴生态学原理作为一种管理手段, 两者含义不尽相同。

为了达到资源高效利用、废弃物减排的工业生态系统生态管理目的, 首先需要对工业生产活动物质能量流动过程进行全面的描述和分析;其次需要辨识出系统中存在生态环境影响的环节;最后结合前两步工作所提供的信息, 提出生态影响改善方案。完成第一步工作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物质流分析、生命周期影响评价等。但这些方法都不能从系统思维的角度解决这一问题, 存在分析描述不够全面的缺陷。本文在建立工业生态系统共生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能够全面系统地完成工业生态系统各单元间以及与系统外界的物质能量流动描述工作;并结合定量化指标分析辨识出系统中存在的生态环境影响, 完成前两步基础工作。

(一) 工业生态系统共生网络模型

由于社会、经济等利益的驱使, 各部门间存在自发形成的资源流动网络。借鉴产业生态学研究中工业共生网络的概念, 从一般工业生产活动中抽象出由工业生产系统及其共生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的工业生态系统共生网络。工业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开放系统。其核心部分是由相互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工业各部门组成的工业生产系统, 承担生产者的作用。围绕工业生产系统存在着与其有经济、社会、环境利益关联的共生系统, 分别承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作用。工业生产系统内部各部门间、工业生产系统与共生系统之间都存在着物质上的输入输出关系。共生系统主要由上游产业、下游产业、产品消费环节、污染治理部门等四部分组成。上游产业为工业生产系统提供生产原材料, 下游产业接纳工业生产系统的中间产品, 消费环节接纳工业系统的最终产品, 而治污部门接纳了部分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物, 并且能够为工业生产系统提供再生资源。工业生产系统及其共生系统各部门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一起构成了与系统外自然环境存在能源、水、废弃物交换的工业生态系统共生网络。

(二) 工业生态系统投入产出表

投入产出分析 (Input-Output Analysis, IOA) 采用矩阵的形式表示各部门间的投入产出关系以及各部门的增加值和最终使用情况, 于1973年被引入到资源环境管理领域中。

投入产出表分为价值型和实物型两种。价值型投入产出表采用统一的货币计量单位, 常用于国民经济系统研究, 由四个象限构成:第Ⅰ象限是由名称相同、排列次序相同、数目一致的若干产品部门纵横交叉而成的中间产品矩阵, 其主栏为中间投入, 宾栏为中间使用。第Ⅱ象限是第Ⅰ象限在水平方向上的延伸, 主栏的部门分组与第Ⅰ象限相同;宾栏由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出口等最终使用项目组成。第Ⅲ象限是第Ⅰ象限在垂直方向的延伸, 主栏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等各种增加值项目组成;宾栏的部门分组与第Ⅰ象限相同。第Ⅲ象限反映各产品部门的增加值及其构成情况。第Ⅳ象限是第Ⅱ和第Ⅲ象限的共同延伸组成的, 反映价值再分配过程, 目前可利用数据较少, 一般不做研究。

实物型表则采用实物型计量单位, 常用于企业生产管理。与价值型表的区别在于: (1) 产品不再按部门划分, 而按实物形态的物品种类划分; (2) 一般情况下, 只有第Ⅰ和第Ⅱ象限, 各象限的经济解释与价值型投入产出模型相同; (3) 沿行方向计量单位统一, 沿列方向计量单位不一定统一。价值型模型特点是计量单位统一, 便于开展计算;实物型模型特点是以实物量为单位, 统计数据更加形象具体。

结合价值型和实物型投入产出表的特点, 建立工业生态系统投入产出表, 进行工业生态系统共生网络的原材料、产品、水、废弃物等物质能量流动状况描述。该模型基于工业生态系统共生网络, 在价值型投入产出模型框架的基础上进行扩展, 在第Ⅱ和第Ⅲ象限中增加共生系统部分, 并统一采用“吨”作为计量单位。

在工业生态系统共生网络投入产出表中, 第一象限由中间投入产出矩阵T={tij}n*n组成, 表示工业生产系统内部各部门间物质投入产出关系, 如tij表示第i个工业生产部门产品用于第j个工业生产部门生产消耗的实物量, 下同。第二象限由共生系统使用矩阵Y={yij}n*m、污染物排放矩阵W={wij}n*h、废水排放列向量Pn*1、平衡项On*1等组成, Y={yij}n*m表示工业生产系统各部门向共生系统各部门投入的实物量, 包括工业生产系统中间产品、最终产品输出、污染物消除等。W={wij}n*h表示工业生产系统各部门向自然环境中排放的各种废弃物量;Pn*1向量表示工业生产系统各部门向自然环境的废水排放量;On*1向量表示误差平衡, 主要包括未列出的污染物排放以及单位换算误差。第三象限由共生系统投入矩阵G={gij}m*n、能源投入行向量E1*n、生产用水行向量L1*n等组成, G={gij}m*n表示共生系统各部门向工业生产系统各部门投入的实物量, 包括上游产业对工业生产系统的原材料提供、治污部门提供的再利用资源等;E1*n向量表示共生网络外对工业生产系统各部门的能源投入量;L1*n向量表示共生网络外对工业生产系统的生产用水投入。X、XT向量分别表示工业生态系统行向和列向的总产出、总投入。

工业生态系统共生网络模型以及投入产出表, 可以详细表示出工业共生系统各部门间以及系统与自然环境间的资源交换状况, 完成工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流动状况描述工作。

(三) 生态影响辨识评价指标体系

在完成对工业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流动状况描述工作之后, 需要判断工业生态系统中存在生态环境影响的环节。

建立工业生态系统共生网络生态影响辨识指标体系 (表1) 。该指标体系从输入、输出及效率三个方面, 分析工业生态系统共生网络中各类物质、能源利用状况。通过指标值计算、分析, 找到资源利用效率低的生产环节和过量排放的污染物, 完成生态影响辨识工作。最后根据工业生态系统共生网络模型, 针对存在问题的环节, 寻找物质重复利用新途径, 补充物质能量流动网络缺失环节, 实现生态管理的目的。

三、生态管理案例分析

选取造纸工业及其共生部门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收集数据, 建立造纸业生态系统共生网络模型, 并编制造纸业生态系统共生网络投入产出表。分析造纸业中制浆、机制纸及纸板制造、加工纸制造、纸和纸板容器制造、其他纸制品制造等五个生产部门以及纸品消费环节、造纸相关企业、污染治理部门、废纸回收部门等四部分组成的造纸共生系统的物质能量流动状况, 得到如下结果: (1) 纸和纸板容器制造以及其他纸制品制造两部门与其他部门间存在较紧密的物质交换关系; (2) 造纸生态系统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为15544.81吨, 废水排放总量为26624493吨; (3) 造纸生态系统的能源投入总量为351502.25吨标煤, 取水总量为33988656吨。根据工业生态系统共生网络生态影响辨识评价指标体系, 计算指标值。将计算结果与国内外行业先进水平以及造纸工业清洁生产标准等相比较, 确定造纸业主要在用水方面存在生态环境影响, 其用水量、废水排放量、水重复利用率等指标均低于行业标准。针对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 调整现有造纸业生态系统共生网络中水资源流动路径, 提出生态管理方案:增加利用含大量有机质的造纸废水进行速生林灌溉的路径, 达到节约用水、增加速生林产量的目的。

四、结语

与传统环境管理不同, 生态管理从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完全循环模式的角度出发, 采用循环共生原理来减少生态环境影响, 而不是单纯从某一环节提出生态环境影响消除措施。由于以工业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 因此可以综合更多的相关因素提出生态管理决策, 考虑问题更加全面、具体, 拓展了管理思路。

本文通过物质能量流动过程描述、系统生态环境影响辨识、提出改善方案等三步骤工作进行工业生态系统生态管理实践。以实现资源重复利用、污染物减量化的生态管理目的为核心, 建立工业生态系统共生网络模型以及投入产出表, 完成物质能量流动过程描述工作;利用生态影响辨识指标体系作为数据分析处理手段;最终在现有共生网络基础上调整物质能量流动路径, 达到生态管理目的, 实现工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如松.资源、环境与产业转型的复合生态管理[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3.

[2]潘祥武, 张德贤, 王琪.生态管理:传统项目管理应对挑战的新选择[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2.

[3]施晓清.产业生态系统及其资源生态管理理论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4]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7.

生态系统管理研究 篇2

论文题目:森林与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

与发展

姓 名:周权

准考证号:110114100311 主考学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考核时间:2015年12月

目录 前言..............................................................................................................................................2 2我国森林与湿地生态系统的现状................................................................................................2

2.1滨海湿地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2 2.2 我国在湿地保护方面的责任落实....................................................................................3 2.3 我国森林资源管护机制实施案例....................................................................................4 2.4 国家相关部门形成有效的森林资源管理机构................................................................5 3 我国森林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6

3.1 湿地严重萎缩....................................................................................................................6 3.2 湿地严重破碎化................................................................................................................6 3.3 湿地功能严重退化............................................................................................................7 3.4湿地物种减少.....................................................................................................................7 3.5湿地保护面积偏低.............................................................................................................7 3.6湿地保护法律缺失.............................................................................................................7 3.7湿地保护认识不足.............................................................................................................8 4全面提升湿地保护能力和水平以................................................................................................8

4.1努力实现我国湿地保护的战略目标.................................................................................8 4.2完善湿地保护空间规划....................................................................................................8 4.3严守湿地红线....................................................................................................................8 4.4健全湿地保护制度............................................................................................................9 4.5实施湿地恢复工程............................................................................................................9 4.6 强化湿地管理...................................................................................................................9 4.7 加强水源涵养林建设和保护...........................................................................................9 5结论.............................................................................................................................................10

参考文献:.............................................................................................................................12 森林与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发展

摘 要: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是建设生态中国,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建设生态中国,主要载体是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重要任务是调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方式,基本措施是恢复、保护生态系统和调整产业结构,远景目标是实现生态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森林和湿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保护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和群落,并通过关键物种和生态系统保护,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社会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关键词:生态、载体、物种、生态系统、发展、和谐、森林和湿地 前言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由此可见,湿地的生态功能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基础和保障,鉴于之前的粗放式经济发张对对整个自然生态造成了恶性影响,如今转变了经济增长模式,更进一步的要求经济增长必须符合自然生态的承载能力,以及保证生态系统对各类排放物的自我净化能力,所以对于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发展是刻不容缓,只有经济社会的发展顺应生态系统的规律,我们才能取得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活环境双赢的成果,森林和湿地丰富的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所以对于森林和湿地的保护和发展对于传承着人类文明,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是举足轻重。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很多专家学者都对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进行过深入研究和实地论证,但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致使当前此领域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生态安全保障作用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还有差距,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足,主要是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的质量较低;二是林业生态建设缺乏长效机制,林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重点工程建设主要依靠国家投资,地方上配套资金严重缺乏;三是保护与利用的矛盾突出,生态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意识不强,林业增长方式比较粗放,,资源利用率不高。

2我国森林与湿地生态系统的现状

2.1滨海湿地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1992年中国加入《湿地公约》以来,“湿地”一词在我国逐渐被广泛应用。当前世界上对湿地的定义与概念尚未统一,初步统计,湿地定义有近60种,其中《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是: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的、永久的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半咸水及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 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因此,根据公约的湿地定义,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河流、湖泊、滞蓄洪区、河口三角洲、滩涂、水库、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浅于6米的海域地带都属于湿地范畴。

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为人类提供了丰富且必需的服务。随着人们对湿地认识的不断深化,人类对湿地的需求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已由单一资源的需求向多资源需求转变。《湿地公约》已从1971签订之初的以保护水禽栖息地为目标发展到现在的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发挥其服务功能、实现湿地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的转变。由全球95个国家1360名专家于2005年共同完成的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详细列出了滨海湿地和内陆湿地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持服务等各种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当前,由于人类正面临着全球气候变暖、淡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频发等威胁,湿地具有的供给淡水资源、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缓解和预防自然灾害、减贫致富方面的作用与功能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种对湿地认识和需求的变化影响着各国对湿地保护采取不同的战略与政策

“中国滨海湿地保护管理战略研究项目”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项目报告指出,中国濒危沿海湿地持续退化,建议制定政策加强保护和恢复这些重要生态系统。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彭有冬出席会议并致辞,保尔森基金会主席亨利·保尔森、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宜瑜出席会议。

专家指出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滨海湿地是我国十分重要的湿地类型,目前全国共有滨海湿地579.59万公顷,占全国湿地面积的11%。近年来,中国在滨海地区组织实施了一系列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全面开展了沿海退化湿地生态恢复、保护管理能力建设、生态监测与评估等活动,调动各级政府和多个部门共同参与,构建了滨海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建立了32个滨海类型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对恢复红树林湿地、河口湿地和其他退化湿地起到了重要作用。滨海湿地提供的众多生态系统服务,已成为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生态保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中国的滨海湿地生态状况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沿海地区经济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工业和城镇化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滩涂围垦和填海、海产养殖与环境污染等,滨海湿地受到严重威胁,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快速退化,迁徙候鸟的数量与种类也逐渐下降。

2.2 我国在湿地保护方面的责任落实

相关专家指出,由中国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保尔森基金会、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共同实施的滨海湿地保护管理战略研究项目,借鉴了美国在湿地保护管理、退化湿地修复等方面的经验和技术模式,为解决中国滨海湿地面 临的系列生态问题,开展了很多富有成效的实践探索。项目在滨海湿地保护法治建设、工程规划、科技支撑和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操作性强的政策建议,在沿海成功建立了中国湿地保护网络,搭建了由政府、自然保护区、环保组织、科研机构共同参与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对推动中国湿地保护管理事业发展、保护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都将产生深远影响。当前,国家林业局正在组织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力争在湿地产权确权、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和退耕还湿,以及分级行使全民所有湿地管理清单、全面保护湿地等重大制度方面率先取得突破。希望相关专家、机构和社会各界继续关心、关注我国湿地保护与恢复事业,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中国滨海湿地保护事业健康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2014年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美国保尔森基金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签署了三方合作协议,共同启动中国滨海湿地保护管理战略研究项目,项目由老牛基金会资助,保尔森基金会组织实施。经过20个月的调查研究,项目形成多项结论与建议,供决策部门、研究机构和社会组织参考。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湿地保护协会名誉会长乌云其木格赴江苏、浙江两省对湿地保护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国家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建龙,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凤学,国家森防指副总指挥、中国湿地保护协会会长孙扎根分别陪同考察。

乌云其木格一行实地考察了江苏太湖三山岛、苏州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和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浙江长兴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听取了有关单位开展湿地保护、林业生态建设经验做法的汇报,并对做好今后湿地保护工作提出了工作建议。

乌云其木格充分肯定了我国湿地保护工作取得的巨大成效,强调要加快推进国家层面湿地立法,抓好各地湿地立法执法工作;要协调有关部门建立湿地资金投入长效机制,加强资金监管力度,切实发挥资金使用效益;要抓好湿地研究工作,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结合起来,科学开展湿地治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建立科学的湿地恢复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大力宣传湿地保护工作,围绕实现“到2020年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的建设目标,向全社会进行广泛宣传,调动各方参与湿地保护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良好的湿地保护氛围。

2.3 我国森林资源管护机制实施案例

我国建立了森林资源定期清查制度,每5年完成一轮全国清查工作。2014年是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的第1年,完成了吉林、上海、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和陕西7省(市)森林资源清查工作。清查结果显示,7省(市)森林资源总体上呈现出森林资源面积和蓄积继续增加、森林质量和结构有所改善的良好状态。7省(市)森林资源清查主要结果如下:

吉林省:森林面积78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1.49%,提高(与第八次全国森 林资源清查相比,下同)1.11个百分点。活立木总蓄积105368万立方米,森林蓄积101296万立方米,增加9038万立方米。天然林面积609万公顷,天然林蓄积89574万立方米;人工林面积174万公顷,人工林蓄积11722万立方米。

上海市:森林面积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4.04%,提高1.46个百分点。活立木总蓄积664万立方米,森林蓄积450万立方米,增加264万立方米。上海市的森林均属于人工林。

浙江省:森林面积60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9.43%,提高0.36个百分点。活立木总蓄积31385万立方米,森林蓄积28115万立方米,增加6435万立方米。天然林面积360万公顷,天然林蓄积19773万立方米;人工林面积245万公顷,人工林蓄积8342万立方米。

安徽省:森林面积39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8.65%,提高1.12个百分点。活立木总蓄积26145万立方米,森林蓄积22187万立方米,增加4112万立方米。天然林面积163万公顷,天然林蓄积10500万立方米;人工林面积233万公顷,人工林蓄积11687万立方米。

湖北省:森林面积73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9.61%,提高1.21个百分点。活立木总蓄积39580万立方米,森林蓄积36508万立方米,增加7855万立方米。天然林面积486万公顷,天然林蓄积28671万立方米;人工林面积197万公顷,人工林蓄积7837万立方米。

湖南省:森林面积105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9.69%,提高1.92个百分点。活立木总蓄积46141万立方米,森林蓄积40716万立方米,增加7616万立方米。天然林面积500万公顷,天然林蓄积22651万立方米;人工林面积502万公顷,人工林蓄积18065万立方米。

陕西省:森林面积88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3.06%,提高1.64个百分点。活立木总蓄积51023万立方米,森林蓄积47867万立方米,增加8274万立方米。天然林面积562万公顷,天然林蓄积43454万立方米;人工林面积247万公顷,人工林蓄积4413万立方米。

2.4 国家相关部门形成有效的森林资源管理机构

林业应该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有所作为;应该成为弘扬生态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应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有充分发展, 为实现生

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做出贡献。为此, 建设生态湖南, 必需围绕生态湖南的建设目标, 坚持“ 严格保护,积极发展, 科学经营, 持续利用”的方针, 认真做好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的科学经营和利用工作, 逐步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一是要突出重点, 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扩大森林 面积, 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的规模效益。针对我省目前原生性天然林和湿地保存面积较少、生态系统破碎、生境片段化严重的情况, 要在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 加大退耕还林的力度, 形成生态系统的规模效益。二是要积极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项目, 改善现有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质量, 构筑生态安全框架。要充分发挥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效益, 探索生态公益林科学管理的新模式。在发挥防护林作用的同时, 注重生态系统恢复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使之成为我省水土保持和物种保护的有效措施之一。三是要重点建设一批自然保护区和实施物种保护工程, 守住全省生态安全底线, 保存区域物种多样性和本底资源。要对现有的自然保护区按保护对象、流域、山脉和生态系统特点等进行整合, 提高整体保护的效果和发挥规模效益。要加大投入, 完善基础设施, 提高保护管理的能力。要实行规范化管理, 提高管理水平, 提升综合效益。四是要强化湿地的保护与恢复, 整体推进生态建设工作。要积极贯彻落实《湖南省湿地保护条例》, 抓住机遇, 重点规划和实施一批国家重点湿地保护工程,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探索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协调机制。我国森林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

3.1 湿地严重萎缩

历史上,我国湿地资源十分丰富,“八百里洞庭”等湿地盛景在史书上多有记载,但现在大多已经风光不再。洞庭湖面积曾达6000平方公里,现在只有2800平方公里。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北省面积在100公顷以上的湖泊又减少了477个,“千湖之省”正在消失。据统计,过去60多年,我国滨海湿地累计丧失119万公顷,占全国滨海湿地总面积的50%。全国围垦湖泊面积达130万公顷以上,湖泊消失了1000多个。1990年到2000年,全国湿地减少500多万公顷,近10年又减少近340万公顷。黑龙江三江平原的自然湿地由解放初的500万公顷减少到91万公顷,减少了约82%。全国水利普查公报显示,全国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由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约5万多条减少到现在的约2.3万条,减少了一半以上。北京市的永定河,已经断流30多年,早就失去了饮用水源地的功能,目前每年还要人工补充1.3亿立方米水,让北京段恢复流水。有的专家说,如果永定河不断流、不污染,也许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就不需要了。

3.2 湿地严重破碎化

大规模的无序开发建设,造成湿地破碎化,许多湿地成为生态“孤岛”,影响了整体功能的发挥,湿地的自我修复、自我调节能力明显下降。长江中下游原 有100多个通江湖泊,现在只剩下洞庭湖、鄱阳湖2个,导致河流、湖泊的防洪蓄洪能力大大降低,多次引发严重的洪涝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若尔盖湿地是黄河重要的补水区,黄河在枯水期流经该区域后,流量增加近40%。自20世纪60年代起,为扩大草场面积,当地对泥炭沼泽进行了大规模开沟排水,仅若尔盖县就有约10万公顷的沼泽地被排干水分,造成湿地碎片化,甚至严重沙化,降低了湿地涵养水源的功能,成为黄河水量减少的一个重要因素。

3.3 湿地功能严重退化

根据《2012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我国十大流域中,黄河、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五大流域水质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有的流域污染比较严重,四至五类、劣五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20.9%和10.2%。调查显示,全国2/3以上的湖泊受到氮、磷等物质的污染,10%的湖泊富营养化污染严重,富营养化面积扩大了60倍。黑龙江兴凯湖国际重要湿地,每年约有7000吨化肥通过地表径流入湖,湖泊不断富营养化,近年来水质由二类以上降至四类,生态功能严重退化。在我国东南沿海,许多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已处于濒危状态。

3.4湿地物种减少

由于湿地破碎化和严重污染,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无论是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江汉湖群等湿地集中连片分布的区域,还是小型河流和湖泊分布区域,随着湿地的不断消失和退化,历史上“棒打狍子瓢舀鱼”、“晚上归来鱼满仓”的景象已难再现。两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对比表明,仅从湿地鸟类资源变化情况看,全国记录到的鸟类种类由271种减少到231种,有超过一半的鸟类种群数量明显减少。分布于长江的白鳍豚已处于功能性灭绝状态。洪湖湿地鱼类由20世纪50年代的100多种减少到50多种。北京地区湿地鱼类已由原来的80多种减少到不足10种。

3.5湿地保护面积偏低

目前我国自然湿地保护率只有45.33%,许多生态区位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尤其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重要江河源头、生态脆弱区和敏感区的重要湿地,没有全部纳入保护范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湿地保护率仅为56.31%,国家重要湿地的保护率仅为66.52%。

3.6湿地保护法律缺失

目前,我国湿地保护立法严重滞后,在森林、草原、海洋、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中,唯独湿地没有专门的国家立法。虽然我国加入了《湿地公约》,但《公约》的条款规定比较原则,需要有国内法进行具体细化,增强可操作性。目前我 国相关法律法规已经对湿地保护作出一些规定,但这些条款大多是从湿地的水、土壤、生物的单一要素来考虑的,没有从保护整个生态系统角度出发考虑湿地保护问题。

3.7湿地保护认识不足

我国湿地保护工作起步较晚,湿地保护宣传教育相对薄弱,与森林、海洋、草原等其它生态系统相比,社会公众对湿地的概念、功能、作用等知识缺乏了解,对保护湿地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一些地方和部门过度关注湿地的经济属性,忽视湿地的生态属性,不能很好地处理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对湿地重取轻予或只取不予,这是造成湿地大肆开发和无序利用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黑龙江省明水湿地、河北省白洋淀湿地等地相继发生破坏湿地的案件。

4全面提升湿地保护能力和水平以

4.1努力实现我国湿地保护的战略目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湿地保护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讲话精神,严格保护自然湿地,科学修复退化湿地,积极推进合理利用,建立完善政策制度,全面加强能力建设,努力提升湿地保护的治理能力和水平。力争到2020年,全国湿地保有量达到8亿亩以上,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60%。

4.2完善湿地保护空间规划

要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年)》,制定有针对性的分阶段实施规划,并抓好规划和投资落实。重点加强国际和国家重要湿地、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以及滨海湿地、高原湿地、鸟类迁飞网络和跨流域、跨区域湿地的保护与监管,全面提升湿地保护水平,不断满足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对湿地资源的多样化需求。

4.3严守湿地红线

目前,我国湿地率远低于8.6%的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占有湿地0.6亩,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5,每年还减少约500万亩湿地。如果这种状况不尽快改变,我国湿地资源将会越来越少。去年,我们出台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其中划定了全国湿地保有量不少于8亿亩的湿地保护红线。今后,要研究制定严守湿地保护红线的具体措施。把重点生态功能区、重要饮用水源地、鸟类迁飞路线等区域的湿地全部纳入保护范围,采取最严格的保护措施,着力保护其原生状态,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要严厉打击破坏湿地的行为,减少湿地盲目开垦和改造,确保湿地资源总量不减少。4.4健全湿地保护制度

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合理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湿地保护事权,健全湿地保护公共投入政策,加大湿地保护投入力度。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湿地保护,建立多元投入机制,拓宽湿地保护资金来源。组织实施好退耕还湿、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湿地保护奖励试点,推进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调动相关利益群体保护湿地的积极性。加强协调沟通,争取国家尽快出台湿地保护条例,同时指导地方继续加强湿地立法工作。研究建立湿地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探索编制湿地资源资产负债表,推动湿地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湿地保护考核奖惩制度,把湿地保护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指标,落实地方政府保护责任。

4.5实施湿地恢复工程

总的来看,我国现有湿地工程规模小、覆盖面窄,不能适应建设生态文明、严守湿地红线的迫切需要。要按照总书记的讲话要求,在重点生态功能区、饮用水源地、粮食主产区、鸟类迁飞路线等区域,规划实施一批新的国家湿地恢复工程,退耕还湖还湿,扩大湿地面积,修复湿地生态功能。要把湿地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巩固并扩大城市湿地率,真正让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各地要结合实际,加大资金投入,谋划实施一批地方湿地恢复工程。在工程建设中,要注意保护湿地原生状态,防止自然湿地人工化。专家研究发现,恢复和人工创建的湿地很少能达到自然湿地状态,生态功能远低于自然湿地,尤其是碳、氮等元素的储存和循环功能,以及生物多样性很难恢复到自然湿地水平。

4.6 强化湿地管理

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国家公园最早出现在美国,是以保护生态、保护生物资源为主要宗旨,而不是以旅游和开发为主要宗旨的。我国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就是要实施严格的资源保护制度,切实提高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成效。湿地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都是全民所有,可以按国家公园的理念进行管理。在保持水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等湿地组成要素管理现状的同时,应强化林业部门从生态系统角度管理湿地的职能。这两者并不矛盾,关键是要推动形成生态系统统一监管、自然资源各负其责的管理格局,全面提升湿地管理合力。

4.7 加强水源涵养林建设和保护

林是山之衣、水之源,山青才能水秀,穷山必有恶水。保护湿地必须统筹林与水的关系,坚持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重点要加强水源涵养林建设与保护。专家测算,如果河北的绿化水平能达到目前北京的水平,就可以涵养140亿立米的水,相当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量。今后,要按照流域和区域统一保护的理 念,保护和建设好河流、湖库周边以及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森林。尤其要按照总书记的讲话要求,争取把全国所有天然林都保护起来,实现以林养水、以水保湿,着力构建安全健康的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

5结论

要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宣传湿地的功能、作用和地位,广泛宣传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增强社会公众湿地保护意识,引导人们科学认识湿地、文明对待湿地。要重点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青少年的湿地宣传教育,使善待自然、保护湿地成为自觉行为。同时,要加强湿地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抓好人员培训,强化湿地监测,提高湿地保护管理科技支撑能力。我国是《湿地公约》缔约国,必须统筹推进湿地履约、国际合作和国内湿地保护。要完善履约协调机制,积极参与公约事务,开展湿地保护高层对话,加强政策协调沟通,为全球湿地保护事业作出应有贡献。要积极借鉴国外湿地保护先进理念和技术,一起分享国内湿地保护的成功经验,推动全球湿地保护事业共同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必须建设美丽湿地,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是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策部署,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改革创新,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全面开创湿地保护工作新局面,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家园,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良好的生态条件。

当前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主要采取三项措施加强对湿地的保护与管理。一是制定并完善湿地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通过严格的法律制度,依法强化对湿地的保护,如欧盟制定了《栖息地法令》、《鸟类保护法令》和《水框架法令》,明确规定了自然保护地以及流域层次水资源管理的相关义务,要求纳入各国相关法律和政策中。美国在《清洁水法》中专款规定了湿地保护和利用行为,明确了湿地用途转化开发许可制度、湿地补偿制度等,确定了湿地“无净损失”等湿地征占用平衡制度等。二是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避难所、栖息保护地)、湿地公园(国家公园)等湿地自然保护体系加强对湿地的保护。三是通过自然修复或人工措施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功能。在湿地保护的技术方面,发展并应用了一些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例如:(1)流域综合管理法:从流域层面对湿地进 行综合管理,包括对流域内的水资源进行综合协调管理,建立流域内的湿地保护网络;(2)利益方主导的参与式方法:相关利益方共同参与对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决策过程,直接参与管理决策;(3)社区共管法:湿地主管部门通过建立共管委员会等方式组织湿地内以及周边社区共同参与对湿地的保护与管理;(4)“3S”技术应用。通过应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技术对湿地资源进行调查和监测,掌握资源状况,监测动态变化,并加强对信息的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在新的历史变革时期,我国湿地保护与管理工作正经历着历史性的转变:一是对湿地的认识从荒地转变为重要生态系统;二是管理理念由鼓励开发、盲目利用、随意侵占到严格保护、合理利用、生态优先;三是资源利用方式由对单一资源的开发利用转变为对湿地多资源的综合利用;四是关注焦点从注重发挥湿地单一功能到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多种功能。为了适应这种转变,更加有效地保护好湿地,特别是自然湿地,恢复并扩大湿地面积,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一是加强湿地保护立法,完善湿地保护政策法规。全国湿地保护条例正在制定中,7个省级湿地保护条例已经颁布实施。同时,各级政府制定并完善了一大批有利于湿地保护的各种政策措施。二是建立了湿地保护与管理专门机构,加强部门协调。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已经成立并正常运转,部分省级湿地保护管理专门机构也已成立,许多省级湿地保护管理机构正在酝酿之中。由国家16个部门组成的“中国履行《湿地公约》国家委员会”已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部门间的协调工作将得到进一步加强。三是编制并实施湿地保护规划。通过重点工程,实施一批湿地保护和恢复项目,全面提高湿地保护能力,带动湿地的全面保护。四是通过抢救性措施,主要是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等形式,保护了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湿地。目前,我国已建立470多处湿地自然保护区,使我国45%的自然湿地得到了有效保护。同时,积极确定具有国际重要意义的湿地加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认真履行《湿地公约》,加强国际合作。目前,我国已有30块国际重要湿地。五是积极宣传,提高全民湿地保护意识。参考文献:

[1] 陆健键.湿地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7

国外社会—生态系统弹性研究述评 篇3

摘要:近年来,世界各地危机频发,影响社会—生态系统,威胁人类的生产与发展。如何有效地应对这些危机,维持和提升社会—生态系统的弹性,成为国外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文章总结国外许多学科、学者和机构在社会—生态系统弹性方面的研究成果,发现主要集中在概念界定、研究对象和度量方法等三个领域,其中社会—生态系统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城市、社区、群体和行业,度量方法主要是基于问卷调查的李克特量表法、基于指标体系的各种数学模型。最后,从宽度、广度和深度等方面,提出社会—生态系统弹性的可能研究方向。

关键词:社会-生态系统;弹性;弹性城市;弹性社区;社会弹性

一、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气候变暖日益加剧,地球逐渐迈进危机时代,各类危机具有越来越高的易发性,包括地区之间的战争、武装冲突、恐怖袭击等社会事件;甘肃泥石流、尼泊尔地震、日本福岛海啸等重大自然灾害;极端气候带来的洪涝、干旱;环境污染导致的雾霾、沙尘暴等。这些危机事件都将影响甚至破坏社会-生态系统,从而对人类社会的生产与发展造成巨大威胁。因此,社会—生态系统如何有效地应对这些危机,并保持自身的发展活力,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弹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于20世纪70年代应运而生,并得到国外越来越多学科、学者和机构的重视,逐渐成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国际学术热点。相比而言,我国弹性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非常少。截止2015年8月27日,以“社会—生态系统”和“弹性”为主题,在“中国知网”中仅检索到15篇,且多为相关概念辨析、在旅游和自然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初步研究。为弥补这一不足,本文将从概念界定、研究对象、度量方法等方面,对国外社会—生态系统弹性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展望可能的研究方向,为国内学术界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二、 弹性的概念界定

弹性是英文单词resilience的通常翻译,它有时也被翻译为恢复力、韧性,源自拉丁文的“resilio”(即跳回)。弹性首先被物理学家和机械学家用来表示弹簧的特性,即发生弹性形变后可以恢复至原来的状态的一种性质。1973年,理论生态学家霍林(Holling)创造性地将弹性的概念引入生态系统,将其定义为“系统所拥有的应对外来冲击,并在危机出现时仍能维持其主要结构和功能运转的能力”(Holling,1973)。随后,国际上不同的学科、学者和机构开始介入,将研究领域逐步扩展至社会系统(即社会人及其之间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构成的系统)、社会—生态系统(即人与自然紧密联系的复杂适应系统),并从不同角度界定弹性。譬如,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认为弹性是“描述一个系统能够吸收干扰,同时维持同样基础结构和功能的能力,也是自组织、适应压力和变化的能力”(IPCC,2007),聯合国国际减灾署(UNISDR)认为“弹性是一个系统、社区或社会暴露于危险中时能够通过及时有效的方式抵抗、吸收、适应并且从其影响中恢复的能力,包括保护和恢复其必要基础设施和功能”(UNISDR,2009)。

近年来,国外社会-生态系统弹性相关研究不断深入,研究维度逐步丰富。譬如,Bruneau等(2003)认为弹性由技术弹性、组织弹性、社会弹性和经济弹性组成;Cutter等(2008)将弹性分为生态弹性、社会弹性、经济弹性、制度弹性、基础设施弹性、社区能力弹性等六个方面;Joerin等(2012)将弹性分为物理弹性、经济弹性和社会弹性等三个方面;Kusumastuti等(2014)认为弹性具有社会、经济、社区能力、制度和基础设施等五个维度,其中技术弹性、基础设施弹性和物理弹性类似,侧重上水、下水、电力、燃气等基础设施对灾难的应对和恢复能力;组织弹性和制度弹性类似,主要是考量社区管理部门和相关政府机构在灾难发生时和发生后的管制能力;经济弹性强调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就业率、经济多样性以及自给自足的能力,这些指标与经济弹性成正比;社会弹性着重分析社会网络、社会嵌入、社区凝聚力等社会因素在系统抵抗外界干扰以保持运转并快速恢复的能力,突出年龄、性别、种族、职业等人口学特征因素的影响。

三、 弹性的研究对象

1. 城市层面。城市是人口、财富、信息、科技等高度集中地地区,在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强大的同时,越来越脆弱和多病,也面临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包括极端气候导致的洪涝和干旱、重大自然灾害导致的地震和海啸、恐怖袭击导致的社会恐慌、大罢工导致的交通瘫痪,等等。因此,许多学者积极开展弹性城市(Resilient City)、城市弹性(Urban Resilience)等方面的学术研究。譬如,Newman 等(2009)描述了未来弹性城市的前景,提出10项面向弹性城市的规划策略;Kusumastuti等(2014)评估印度尼西亚的芝拉扎市和巴东市应对地震、海啸、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的弹性水平,发现这两个城市的预备量(Preparedness)超过脆弱性(Vulnerability),均具有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Sellberg等(2015)评估瑞典埃斯基尔斯蒂纳市应对讶异(Surprise)的弹性,发现该市的弹性较高,是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佼佼者,而且弹性评估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城市规划的重要手段。此外,许多国际组织也非常关注弹性城市的议题,如UNISDR于2010年发起了一项名为“让城市具备弹性”的专项行动,欧洲环境协会(EEA)发布于2012年发布“欧洲气候变化的城市适应”研究报告,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于2014年启动100座最具弹性城市世纪挑战赛。

2. 社区层面。社区是城市的组成单元,也是城市居民的生活空间。近年来,国外许多学者开展弹性社区(Resilient Community)、社区弹性(Community Resilience)、社区灾害弹性(Community Disaster Resilience)、社区的地震弹性(Seismic Resilience of Communities)。譬如,Joerin等(2012)构建了气候灾害的社区弹性度量框架,并对印度金奈两个因距离海洋较近而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的社区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这两个社区虽然有过被洪水侵袭的经历,但是有限的适应性能力降低了它们对未来洪水的应对能力,亟需市政当局、私人机构等利益相关者的支持;Orencio等(2013)评价菲律宾奥罗拉省巴莱尔市沿海社区的本土化抗灾弹性,发现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可持续的生计、社会保护、规划体制是提高社会弹性的关键因素;Cutter等(2014)评估2010年美国各地的内生社会弹性,发现美国中西部的县和大平原地区的州内生社会弹性最强,西部、美国和墨西哥边境以及东部沿着阿巴拉契亚山脉地区的内生社会弹性最小;Kelly等(2015)分析意大利巴斯利卡塔地区一个小镇的社区弹性与土地退化之间的复杂关系,发现薄弱的社区与当地的经济互动关系、根深蒂固的农业生产方式、大量人口的外流、缺乏自助文化等因素是该社区弹性缺乏和土地退化的重要原因。

3. 其他层面。近年来,国外学者非常关注社会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面对突发灾害时的弹性问题。譬如,Kimhi等(2012)从社会弹性角度比较了以色列舍莫纳镇老年人和中年人、青年人在第二次黎巴嫩战争结束一年后的恢复情况;Shaw等(2014)研究了老年人群体面对沿海洪水危险的感知策略和处理机制,以反映其对提高社会弹性的作用;Hall等(2014)通过与布隆迪176名儿童的面对面采访,调查武装冲突地区儿童认知的社会资本对社会弹性的影响,发现改善社区关系可有效提高社会弹性;Rachel等(2015)调查分析不同类型的社会网络在2007年底~2008年初肯尼亚选后暴力危机中对内罗毕市科罗戈乔贫民窟老年人的保护作用,发现维持或增加当地官方的社会网络有助于减少选后暴力对老年人的影响,从而提高这一群体应对危机的弹性水平。此外,也有学者关注行业(主要是第一产业)的弹性,如Marshall(2007)研究渔业对相关政策变化的社会弹性情况,发现对政策的负面感知极大地降低渔民的社会弹性,建议通过引导渔民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确保政策公平等措施来提升社会弹性;Marshall(2010)调查了澳大利亚牛养殖业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发现当地农场主的感知弹性比较高,可以通过农场主之间的协作学习、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协助、增加气候变化的意识、引入气候工具(如季节性气候预报)等进一步提高弹性。

四、 弹性的度量方法

1. 基于调查研究的度量方法。近年来,许多学者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应用李克特量表法简单地定量评价研究对象的弹性大小。譬如,Marshall(2007)对澳大利亚5个沿海社区的100名渔民进行问卷调查,掌握渔民对渔业政策变化蕴含的风险感知、规划学习和再组织的能力、应对能力的感知、拥抱变化的意愿水平,进而利用李克特量表法度量渔民对相关政策变化的社会弹性;Marshall(2010)通过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的方法,调查了澳大利亚100名养牛农场主牛养殖业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以此作为评估其社会弹性的依据;Sherrieb等(2012)通过问卷获取美国沿海118个县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校长对学校所在社区弹性的认知,并通过李克特量表法和SPSS19.0软件展开分析,从社区能力、灾害管理、社会资本、经济发展、信息和沟通等五个方面评价社区弹性;Sellberg等(2015)应用参与式观察、半结构式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验证了国际弹性联盟(Resilience Alliance)出版的《弹性评估手册》(原定为针对生态系统)在面向弹性的区域规划中的适用性和应用价值。

2. 基于数学模型的度量方法。部分学者应用或建立数学模型,来定量地评价研究对象的弹性大小。譬如, Cutter等(2008)在探讨脆弱性、适应性能力和弹性等概念区别与联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位置的社区自然灾害弹性评估框架(DROP),包括生态弹性、社会、经济、制度、基础设施和社区能力等六大方面的29个指标,但是未给出指标权重和定量评估的具体方法;Cutter等(2014)搜集社会弹性、经济弹性、社区资本、制度弹性、住房/基础设施弹性等6大类的49个指标,通过转化、标准化、导向化处理等步骤,构建0~6分值的社区基线弹性指标;Orencio等(2013)基于德尔菲法和AHP法提出了一种局部灾难弹性指数来评估沿海地区的社会弹性水平,其综合指数是通过将所有具体指标进行线性加权平均(WLC)得到;Jaunatre等(2013)通過社区结构完整性指数、标准化社区结构完整性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来测量目标社区的土地恢复成功度,并以此评估社区的弹性水平;Kusumastuti等(2014)将预备量和脆弱性的比值作为弹性值,分别选取49个预备量的二级指标、18个脆弱性的二级指标,再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建立了印度尼西亚地区应对自然灾害的弹性指标评估模型。

五、 总结与展望

近年来,世界各地突发社会事件层出不穷,重大自然灾害时有发生,探究社会—生态系统如何应对这些危机并维持主要结构和功能正常运转的能力迫在眉睫。自1973年霍林将这一能力定义为弹性,并率先开展弹性相关研究以来,国外相关研究逐年增多,主要成果包括:

1. 概念界定方面,因学科、学者和机构差异而不尽相同,但是主要强调应对冲击、保持系统运转和快速恢复,认为弹性受生态、社会、经济、技术、组织等因素影响;

2. 研究对象方面,主要集中于城市和社区两个层面,也有少量研究成果聚焦社会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行业(主要是第一产业)等领域;

3. 度量方法方面,部分学者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调查研究基础上的李克特量表法,也有学者应用或构建DROP框架、社区基线弹性指标、AHP法等数学模型。

虽然国外学者已经在社会—生态系统弹性方面取得了前述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在研究宽度、广度和深度方面仍可加强。具体而言,在研究宽度方面,相关文献中弹性的危机主要是高温、洪水、地震和战争等外界干扰,应考虑城市、社区、群体、行业等自身发展对社会—生态系统造成的干扰,如环境污染、资源不均衡、不良生活习惯、产业结构失衡等;在研究广度方面,相关文献主要针对城市和社区等研究对象的生态弹性、社会弹性、工程弹性和经济弹性等方面,可进一步探讨能源、交通等子系统的弹性,以及不同区域之间弹性的比较研究;在研究深度方面,相关文献往往对干扰的作用机理重视不够,度量方法大多比较简单,可以利用系统工程、自组织、混沌、协同学、复杂网络等相关理论开展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Bruneau M.,Chang M.E., S.E., Eguchi, M.E., R.T., et al.A framework to quantitatively assess and enhance the seismic resilience of communities[J].Earthquake Spectra,2003,19(4):733-752.

[2] Cutter, S.L., Ash, K.D., Emrich, C.T.The geographies of community disaster resilience[J].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14,(29):65-77.

[3] Cutter, S.L., Barnes, L., Berry, M., et al.A place-based model for understanding community resilience to natural disasters[J].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08,18(4):598-606.

[4] Hall, B.J.,Tol, W.A.,Jordans,M.J.D., et al.Understanding resilience in armed conflict: Social resources and mental health of children in Burundi[J].Social Science & Medicine,2014,(114):121-128.

[5] Holling C S.Resilience and stability of ecological systems[J].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1973,7(4):1-23.

[6] Jaunatre, R.,Buisson, E.,Muller,I.,et al.New synthetic indicators to assess community resilience and restoration success[J].Ecological Indicators,2013,(29):468-477.

[7] Joerin, J.,Shaw, R.,Takeuchi, Y.,et al.Assessing community resilience to climate-related disaster s in Chennai, India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Reduction,2012,(1):44-54.

[8] Kelly, C.Ferrara, A.,Wilson, G.A.,et al.Community resilience and land degradation in forest and shrubland socio-ecological systems: Evidence from Gorgoglione, Basilicata, Italy[J].Land Use Policy,2015,(46):11-20.

[9] Kimhi, S., Hantman, S., Goroshit, M., et al.Elderly People Coping With the Aftermath of War: Resilience Versus Vulnerability[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2012,20(5):391-401.

[10] Kusumastuti, R.D., Viverita, H.Z.A., Suardi, L.et al.Developing a resilience index towards natural disasters in Indonesi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Reduction,2014,(10):327-340.

[11] Marshall, N.A.Can policy perception influence social resilience to policy change? [J].Fisheries Research,2007,86(2):216-227.

[12] Marshall, N.A.Understanding social resi- lience to climate variability in primary enterprises and industries[J].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10,20(1):36-43.

[13] Newman P, Beatley T, Boyer H.Resilient cities: Responding to peak oil and climate change[M].Washington, DC: Island Press,2009.

基金項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71301024);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号:13YJC790067)。

作者简介:李德智(1979-),男,汉族,山东省菏泽市人,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设与房地产系系主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工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住房保障与可持续建设;韩娱(1991-),女,汉族,江苏省如皋市人,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设与房地产系硕士生,研究方向为住房保障;陈艳超(1989-),女,汉族,天津市人,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设与房地产系硕士生,研究方向为住房保障;李启明(1963-),男,汉族,江苏省江阴市人,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设与房地产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工程管理。

生态系统管理研究 篇4

目前矿区管理采取的是一种分散化的、按生态要素实行分部门的管理模式[8], 如环境管理[3,9,10], 不同的资源类型隶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 因此造成了管理的职能脱节, 并割裂了矿区作为区域生态系统原有的完整性特征[11,12]。考虑到矿区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和复杂性, 实施的管理应基于其固有的生态系统特性, 制定合理的区域适应性管理对策。生态系统管理是在对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和功能过程加以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恢复或维持生态系统整体性和可持续性[13,14], 要求从生态系统整体出发制定区域管理决策, 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15]。因此, 针对矿区矿产资源开采导致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采用区域管理的新理念———生态系统管理[16,17,18], 是一种较好的选择与有益的尝试。

生态系统管理, 作为生态学、环境学和资源科学的交叉领域和新的科学生长点, 不但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 而且具有迫切的社会需求和广阔的应用前景[17];它是在探索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一种新的管理思想[16]。1988年Agee&Johnson的《公园和野生地生态系统管理》, 它标志着生态系统管理学的诞生。20世纪90年代以来, 美国的森林、渔业、野生动物、国家公园和土地等多个管理部门开始采用生态系统管理的方法对资源和环境进行管理[19,20,21], 我国学者也提出了一批适用于农田、草场、林地等生态系统管理的实用技术和方法[22,23,24], 但由于管理对象的内容和结构层次复杂, 并且各具特点而始终未形成广为接受的方法体系[25]。目前, 针对矿区生态系统管理的研究还较少。因此, 开展矿区的生态系统管理研究, 应是区域尺度生态系统管理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26], 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鉴于目前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和方法尚不成熟的现状, 本文试图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的矿区生态系统管理的研究框架, 并以云南兰坪矿区进行实证研究, 以期为县域尺度上的矿区生态系统管理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1 矿区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和研究框架

1.1 矿区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

目前, 有关生态系统管理的具体内容和理论方法尚有很多争论, 还在探索阶段[17,28]。生态系统管理是一个广泛的概念, 有着明显的尺度特征, 不同的时空尺度和研究领域其具体内容不同, 形成了多样化的定义[17,18,29,30,31,32]。表1是美国一些部门对生态系统管理的定义[24]。一般认为, 生态系统管理作为一种自然资源管理方法, 致力于保持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使之以一种与生态系统可持续能力相协调的方式使当代和后代人连续不断地受益[31]。但与一般传统的自然资源管理不同的是:生态系统管理强调整个生态系统, 而不是单个资源或物种[18]。虽然有关生态系统管理理念没有统一界定, 但一些特点是明确的, 如重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重视多学科的综合研究、重视多部门的协作[33]。

基于以上分析, 矿区生态系统管理可理解为:以区域矿区生态系统为整体, 以复合生态系统及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为指导, 以保持矿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以科学技术和可持续管理为手段, 对矿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及土地利用行为进行引导、调整和控制的综合性活动。

1.2 矿区生态系统管理研究框架的构建

20世纪90年代以来, 针对不同的生态系统系统类型, 相关机构和学者努力建立定义明确并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生态系统管理方法体系[34], 即生态系统管理的研究框架 (表2) 。由于矿区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复杂性, 在实施矿区生态系统管理时会涉及到众多部门和团体, 也需对多个目标进行综合分析和决策, 并体现出生态、文化、社会和经济目标的综合。借鉴表2, 根据可操作性原则, 本文提出了适合矿区的生态系统管理的四个主要步骤, 即“矿区基础条件分析—问题诊断—管理目标确定—适应性管理策略”。

主要是: (1) 矿区基础条件分析。确定管理尺度及生态系统边界 (尽可能与行政区划一致原则) , 分析矿区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状况、植被覆盖情况、水文过程特征、矿产资源与水环境等基本结构和基础条件, 以及生态系统所能提供的各种生态功能。 (2) 存在问题诊断。结合矿区生态系统功能分析其生态服务 (包括调节服务、供给服务、支撑服务、文化服务) 提供情况, 结合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矿区生态胁迫情况, 并结合直接驱动力 (包括计划变化、栖息地改变、物种入侵、过度利用、污染等) 和间接驱动力 (包括人口变化、经济行为、技术条件、社会政治、文化因素等) 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 (3) 管理目标确定。其目标实质上是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寻求人口、资源、经济、社会的协调, 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 适应性管理策略。采用科学技术方法和可持续管理手段, 对矿区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直接优化调控 (如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治、生态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小流域治理、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及其评价等) 和间接优化调控 (法规政策、产业扶持、生态补偿、农业补贴、主体功能分区、生态功能分区、产业布局、自然保护区建设等) , 实现矿区生态管理的目标。

2 实证研究

2.1 研究区域概况

兰坪矿区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兰坪县, 地理范围为26°06'—27°04'N、98°38'—98°58'E, 矿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被誉为“铅锌之都”、“云南有色金属之乡”, 具有全国最大、亚洲第二大的铅锌基地, 是“三江成矿带”上的重点矿区[27]。兰坪地处高山峡谷区域, 优质土地资源缺乏。随着矿业开发规模的增大, 矿产开发与冶炼工业逐渐成为了兰坪主要支柱产业。

注:*表示目前没有得到政府重视, 需在今后加强实施的管理措施;**表示需持续加强的管理措施;***已得到实施或正在进行的管理措施。

2.2 实证研究结果

根据上文提出的矿区生态系统管理研究步骤, 结合相关文献查阅, 兰坪矿区生态系统管理实证研究的前三个步骤研究结果见表3。根据表3的管理目标, 并针对每个管理目标的主要原因及相关生态系统功能的实现, 提出共17个适应性管理策略, 结果见表4。

2.3 讨论

表3的结果说明, 矿区基础条件分析应特别关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系统服务是自然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各种资源、产品和服务的总和。由于位于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育的核心地带, 以及在区域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兰坪矿区具有很强的生态系统保护价值;同时, 巨大的矿产储量又使兰坪矿区承担着极为重要的社会生产功能。兰坪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定位上存在的这种复杂性和矛盾性将直接影响到生态系统管理目标和策略的制定。

问题诊断应包括直接和间接驱动力。直接和间接驱动力的分析是具体适应性管理措施构建的基础, 使其更具有针对性。表3说明, 兰坪矿区生态环境出现严重问题的直接驱动力是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与污染物的排放[37]。早在明清时期, 兰坪就开始矿产开采和冶炼, 开采历史悠久, 开采规模发展迅速, 目前年产铅锌金属22万t。矿区“三废”排放量大, 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兰坪矿区生态系统不可持续发展的间接驱动力是人口增长和经济行为[37]。据统计,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兰坪人口增长率为1.49%[40], 高于全国平均人口增长率1.05%[41]。目前, 兰坪经济已形成以金属矿产采掘业为主导、有色金属冶炼业和特色农产品种养殖业为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的格局[40]。从表4可见, 一些针对直接驱动力的管理策略已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实施, 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兰坪县境内的重要河流———氵比江, 由于《氵比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通过了云南省政府批准,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治理, 氵比江水质从2000年的劣五类水提升到了2011年的四类水[42]。此外, 间接驱动力也得到一定的改善。据统计, “十一五”期间兰坪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 而兰坪经济增长也逐步由原来的“矿业一枝独秀”向“电矿两轮驱动”转变[42]。

管理目标的确定应基于社会的抉择。确定生态系统的管理目标是建立管理体系的关键[36]。社会的抉择将决定哪些生态系统功能需要保护、管理及利用。抉择的基础是由需求、价值和利益来判定的[19]。表3的结果显示, 兰坪矿区生态系统管理目标的确定, 最终是基于社会的抉择。兰坪矿区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就是“保护生态环境, 合理利用矿产资源, 维护生态系统的主要服务功能”, 从而实现矿区自然生态系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制定出适应性的管理策略一直是生态系统管理研究领域的核心[12]。为了减少生态系统管理决策当中的不确定性, 积极的适应性管理可能是一种特别有价值的手段[37]。鉴于矿区这种社会生态耦合系统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 应用积极的适应性管理是正确的措施[37]。表4结果说明, 针对“保护生态环境, 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大多数具体管理策略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重视和实施, 但针对“维护生态系统的主要服务功能”管理目标的相关管理措施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发现现有管理体系与措施的不足之处, 这正是生态系统管理与传统管理相比较的优势所在[18]。

3 结论

中国矿区环境生态系统研究 篇5

中国矿区环境生态系统研究

摘要:中国矿区开发产生的`污染对环境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加强矿区的环境保护和环境绿化,在建矿和采矿过程中必须做好矿区环境污染的治理保护与规划,同时做好矿区的生态修复与重建技术,减少采矿过程对环境生态系统的破坏.作 者:汪丽媛    强鹏翔    文震    WANG Liyuan    QIANG Pengxiang    WEN Zhen  作者单位:汪丽媛,WANG Liyuan(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强鹏翔,QIANG Pengxiang(中国矿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文震,WEN Zhen(中国矿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期 刊:科技传播   Journal: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 TECHNOLOGY 年,卷(期):2010, (9) 分类号:X3 关键词:矿区生态系统    人为干扰    修复与重建技术   

生态系统管理研究 篇6

关键词:生态系统;海洋综合管理;内涵界定;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在对海洋认识加深的同时,也不断强化着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但由于缺乏科学的手段和合理的规划,海洋生态系统破坏严重,海生生物逐渐灭绝,海洋危机不断加深。据有关资料显示:“约有一半以上的海洋生态系统正处在退化状态,这一数据可占全球的60%”,如何拯救海洋生态系统?这是人类急需解决的问题。

1海洋生态系统的发展及概况

海洋生态系统(Marine Ecosystem)是海洋中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自然系统[1]。要明确海洋生态系统的内涵,首先我们应从生态系统(Ecosystem)的由来入手。

1.1生态系统的产生及其发展

生态系统(Ecosystem)是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才产生的,其发展历程(图1)可分为4个阶段:萌芽时期;产生时期;发展演化;学科分支。

生态系统(Ecosystem)一词,由英国生态学者阿瑟·乔治·斯坦利(Arthur George Tansley )于1935年提出。他认为生物与其周围的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依存关系,首次将“系统”这一概念引入生态学中,标志着生态学的产生。而在此之前,有记载显示德国人K.A.默比乌斯于1877年和美国人S.A.福布斯于1887年曾分别用生物群落 (Biocoenosis)和小宇宙 (Microcosm)这两个词,描述了类似内容,可视为生态学的萌芽阶段。

A.G.斯坦利的这一“生态系”理论后来经过充实和发展,逐渐成为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20世纪40年代后,生态系统由理论进入实验阶段。特别是1960年以后,基于数学、系统分析、计算机和控制论的生态系统研究,使生态系统研究逐渐由定性走向定量,并逐渐形成了生态系统的若干边缘分支。海洋生态系统就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1.2海洋生态系统的路径及其表述

相比于其他领域生态方面的研究,海洋生态研究的起步要晚的多,于1970年后才开始。1972年美国、日本、加拿大学者基于慢性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所进行的“控制生态系统污染实验” (简称CEPEX)揭开了海洋生态科学研究的序幕。而在世纪之交,由于海岸带、河流入海口等地方的环境不断恶化、资源持续衰退,从而引起了世界海洋国家的普遍关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简称UNCED,在借鉴陆地-“基于生态系统管理”(EBM)概念[2]的基础上,提出了要从生态系统的整体出发,来管理海洋资源和开发海洋活动,从而实现沿岸和近海环境综合管和持续发展。这标志着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管理概念的形成,为以后海洋生态系统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随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建立了类似于CEPEX的装置,研究了包括海-气界面相互关系,水-沉积物相互关系,生物海洋学等海洋分支系统,为划分详细的海洋生态学科打下了基础。参考了大量国内外海洋生态文献,并具体研究了海洋生态系统代表性概念之后,本文从以下三方面对海洋生态系统做表述:

(1)海洋生态系统在空间上包含近岸和大洋2大部分。近岸海洋生态系统泛指海、陆交汇与过渡地带。学者王其翔, 唐学玺(2010)[3]对此做了详细研究,并把海湾、河口、盐沼区、红树林、上升流区、珊瑚礁等9大不同类别生态系统规划为近岸生态系统。大洋生态系统指远离大陆、受人类影响小、自然调控能力强的生态系统。

(2)海洋生态系统在内容上由生物、非生物环境构成。生物环境包含海洋动、植物以及水中微生物。非生物环境由有机物、无机物、海水盐度、深度、光照、水团、潮汐等构成。崔木花,侯永轶(2008)认为这两部分对于海洋生态系统同等重要[4],无论缺少哪一方,都会丧失海洋生态系统的功能。

(3)海洋生态系统在类别上是一种动力学系统,具有高度的复杂性。既囊括了海生生物群体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互助、互动、互相影响的庞大动力学系统:又涵盖了包括生物、生物化学、地质、物理等在内的相互叠加过程及其非线性作用,具有高度的复杂性[5]。

2海洋综合管理的发展路径

海洋综合管理是现代政府对特定海域进行的高层次形态管理,世界上实施海洋综合管理最早的国家是美国。海洋综合管理概念的发展在国际上也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序言唤醒了沿海国家的海洋意识,并引发了学者对海洋综合管理理论的探讨。其中代表性的有:A.温内达赫尔(1980)论述了海洋综合政策的重要性;J.M阿姆斯特朗和P.C赖纳[6]对海洋综合管理的范围进行了明确界定,并将其纳入了美国九大海洋管理种类之中;A.D.库珀[7](1992)通过将海洋管理与土地利用管理进行比较,得出了海洋综合管理的难度更大,复杂性更强等特点,剖析了管理复杂性的原因,提出通过制定适宜的管理体系,从而获得最大化的海洋整体利益;G.皮特[8](1992)则认为任何单一的海洋管理体系都难以应对和管理海洋系统,我们必须制定出海洋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框架,并通过国家间的协作,实现海洋的整体优化;B.塞亚·恩[9](1993)则认为要通过建立一种动态平衡机制,来实现海洋综合管理的长期发展。

中国在海洋综合管理方面也做了大量研究。学者鹿守本[10]开创了我国海洋综合管理的先河,并在其著作《海洋管理通论》中对海洋价值、海洋管理特点和海洋基本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全面的论述;学者陈东胜[11](1998)认为应在海洋权益、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三者相协调的条件下进行海洋综合管理:胡增祥等[12](2001)则认为要制定适应本国国情的海洋综合管理模式,并将海洋综合管理的范围延伸到了公海区域,认为其理应受到各国保护;学者吕建华[13](2004)则直接提出构建我国海洋综合管理的法律法规:谭柏平[14](2008)则认为应该将海洋资源管理作为海洋综合管理的核心内容,并且提出了一整套海洋综合管理方案:此外政府出台的《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对海洋综合管理内涵、海洋管理的预期目标也进行了明确阐述。

总体而言,国内外学者对于海洋综合管理都进行了相关研究,但研究基本停留在问题的提出阶段,缺乏定量化的数据研究,不能促进海洋综合管理的深入化发展。

3海洋生态系统综合化管理体系的构建

通过对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综合管理的系统分析之后,本文从海洋管理的范围选取、目标确立、方法制定和实施原则4个方面来构建综合化的海洋生态管理体系。(图2)

图注: 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管理是以实现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循环发展、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共赢为三大基本目标,在空间上包括近岸和大洋2大生态系统,在内容上应涵盖生物种群和非生物环境两大部分,通过立法、行政、经济三大管理方法,在遵循合理性、适应性、可持续性对策原则的条件下,来实现海洋生态系统的多层次目标发展。图中的海洋非生物环境系统因其自身的循环、调节和再平衡功能,可在非人类干预下、通过自身功能来实现部分海洋综合管理目标。

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管理涉及空间、内容两大管理范围。(1)空间上:囊括近岸和大洋2大生态系统。如表1所示,近岸生态系统管理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包含河口、海湾、盐沼区等9大不同种类生态系统,需要针对9大种类系统的不同特征,制定相应的管理模式;大洋生态系统包括远洋、极地两类生态系统,需要根据生态环境进行细致化管理。(2)内容上:涵盖生物种群和非生物环境2大部分。生物种群的管理需要对水中动、植物、微生物利用特制工具,对其进行专业化分类管理。非生物环境的管理需要涉及到有机物、无机物、潮间带以及海水盐度、深度等众多问题。

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管理包含三大管理目标。(1)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目标。海洋生态管理应强化生态资源的持续化管理,通过纵向整合生物资源、横向发展生物链条,达到生物资源的持续化发展;(2)生态系统循环发展目标,这是海洋综合管理的难点。因为要实现近岸9大生态系统的合理循环,2大远洋生态系统的科学发展和数以亿计的种群发展,需要在综合管理的过程中做到主次分明、统筹兼顾,从而实现整体海洋生态系统的循环发展;(3)生态与经济价值共赢目标。海洋经济与海洋生态的协调化发展是海洋综合管理的最终落脚点。人类对海洋进行综合管理的目的,就是在实现海洋发展的同时,来为人类提供各种价值,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经济价值。所以海洋综合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将人类经济价值附加到海洋生态价值之中,在实现生态价值的同时,来获得人类所需的经济价值。

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管理的三大管理方法。(1)海洋立法:根本保障海洋综合管理坚决执行的措施是构建海洋生态立法,形成一套生态管理的立法体系。这一体系的立法应该包括海洋资源管理立法、海洋环境检测立法、海洋经济发展立法以及海洋生态评估立法这四大方面;(2)行政管理:这是实现海洋综合管理的必要手段。在海洋生态立法的基础上,只有依靠国家的行政机构,依靠海洋执法人员的宣传、贯彻和执行,才能实现海洋生态系统的科学性、合理性发展,才能促使我国的海洋综合管理走向持续化、正轨化的道路;(3)经济措施:有效的经济措施可实现海洋综合管理的全面发展。通过奖-惩结合来保证生物多样性发展;通过高科技技术投入来实现海洋生态化发展。

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管理的对策实施应遵循三大原则。(1)合理性原则:在实施海洋综合管理的对策过程中,首先应该把握对策的合理性原则,根据其海洋生态种群的特性合理地、适中地执行管理政策,以达到政策预期的最高值;(2)适应性原则:要根据生态系统的变化程度、受污染的严重程度来实施相应的对策,做到政策适应环境,对策解决问题等效果;(3)可持续性原则:在既不影响海洋自身长足发展的同时,来实施满足人类需求的适当性海洋开发活动。

4结论和讨论

通过上述分析,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管理具有如下特征:它是以实现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可循环发展、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共赢为基本目标,在空间上包括近岸和大洋2大生态系统,在内容上应涵盖生物种群和非生物环境2大部分,通过立法、行政、经济三大方法管理,在遵循合理性、适应性、可持续性对策原则的条件下,达到多层海洋管理目标的协调发展。

要实现海洋生态系统的综合化管理,需要国家、政府、人民的共同参与和推动,更需要高科技和先进技术的支撑,并通过建立海洋综合管理的评估系统和评价体系来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修改和完善。本文只是对概念进行了界定,以后还需做大量定量分析,在生态系统综合管理评估以及评估体系建立等方面做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http://baike.baidu.com/view/381042.htm

[2] Crumbine R E. What is ecosystem management [J].Conservation Biology, 1994(8):27-38

[3] 王其翔, 唐学玺. 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与分类.海洋环境科学,2010,29(1): 131-138

[4] 崔木花,侯永轶. 海洋开发中的生态管理探析[J]. 特区经济,2008(05):145-147

[5] 刘慧,苏纪兰.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管理理论与实践[J].地球科学进展,2014,29(2):275-284.

[6] J.M.阿姆斯特朗,P.C.赖纳著.美国海洋管理[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6

[7] Alistair D. Couper. History of ocean management.[A]/ / Paolo Fabbri . Ocean Management in Global Change [C].London: Elsevier Applied Science,1992

[8] Gerard Peer. Ocean management in practice[A]/ / Paolo Fabbri. Ocean Management in Global Change[C].London: Elsevier Applied Science, 1992

[9] Biliana Cicin-Sa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ed coastal management[J]. Ocean and Coastal Management, 1993, 21:1-3

[10] 鹿守本.海洋管理通论[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7.

[11] 陈东胜.海洋综合管理基本概念、要素和特点[J].广东科技,1998(12):5-7

[12] 胡增祥,马英杰 ,解新英.对我国海洋综合管理政策与法律框架的思考[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56-59

[13] 吕建华.论法制化海洋行政管理[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4(3):25-29

生态系统管理研究 篇7

1.1 整体性和系统性

在进行生态系统评价中, 设立的相关指标体系要能够全面而系统的评价生态环境。所以指标的构建要有高度的概括性、广泛的涵盖性、典型性以及完备性。同时在构建指标时, 不可以将单一的指标进行叠加。每一指标都需要有密切的联系, 也要有系统性, 整体性, 并且指标要有独立的形式, 这样可以防止各项指标的重复。

1.2 简洁性和代表性

在构建指标时, 需要保证指标包含的信息是多样且全面的, 指标的数量也应该是少量性的。同时也要去除大同小异, 重复交叉的的指标, 从这个方面来保证各项指标的简洁性和代表性。在选择各项评价指标的时候, 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以及简洁性的指标, 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的稳定。

1.3 可量性和可比性

制定不同区域的不同评价指标。指标的适用范围、指标的具体内涵和统计的口径要有区域性的特征, 从而保证评价指标有可比性。

1.4 可操作性和可靠性

评价指标需要以实践操作为基础, 并以此结合研究理论。在构建评价体系的时候, 还需要考虑实际数据资料的支持的可行性以及实践操作的可靠性。

2 生态系统管理和生态环境评价之间的关系

2.1 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

所谓生态系统管理是以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具体功能为基础的, 并根据实际的情况, 制定合适的管理政策, 以此实现生态环境与人类的和谐发展。

2.2 生态系统管理和生态环境评价的关系

生态系统管理的进行需要收集并分析生态环境的相关资料需对生态环境资料进行收集, 以此了解生态环境变化情况、影响因素, 从而制定相关策略解决生态问题, 保护生态环境。

2.3 划分生态系统管理、生态环境评价

由于我国的国土面积相对较大, 各地的气候、地理状况都是不同的, 所以不能只根据一个划分标准进行划分, 而应该根据各个地方的具体环境条件, 对生态类型进行划分。当前我国已有的划分类型包括草原生态环境系统、城市密集人口生态坏境划分系统, 农村分散人口生态环境系统、森林生态环境系统等划分的系统。这些划分生态环境的系统都遵循了几个原则:区域内地气候的差异、地理区域的分布、相关的影响因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2.4 监测生态系统管理和生态环境评价

进行生态环境的监测就是测量生态环境中某个特定的环境影响因素, 得到这一特定因素的相关参数特征。在进行生态环境的检测时, 需要结合实际的监测情况, 选择最为适宜的监测方式。在监测时, 需要注意几个监测重点:监测的策略、监测设备的性能、监测的时间限制、监测的指标、监测的记录、监测数据的一致性、监测数据的整理、监测人员的水平。

3 监测环境中的问题

3.1 环境监测的管理不够规范化

在进行环境监测的过程中, 往往会出现环境监测的频率较低、监测地点不全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原因大都是因为自然及人为原因的干扰, 使得环境监测的数据准确度不高。

3.2 环境监测的认识程度较低

很多进行环境评价的单位为了节省开支、时间都会压缩或者削减监测工作。甚至有的单位会不严格的按照规定监测环境, 例如在监测固体废物、土壤的时候, 应该将材料磨碎后, 在自然的状况下进行风干, 但是很多监测单位为了节省时间就会采用人工烘干。

3.3 环境监测的技术水平较低

目前, 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还存在着很多的空白或者没有实际的监测价值, 这些都是由于我国环境检测的技术水平较低造成的。

4 解决环境监测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4.1 完善环境监测制度

进行环境评价是以环境监测数据为基点的, 所以必须要保障数据的准确程度。因此相关的环境监测部门要减少人为或者自然因素带来的限制和干扰, 同时也要完善相关的环境检测制度, 加强管理工作。

4.2 管理环境监测行为

由于监测人员对于环境监测的认识不够, 会使得环境监测工作无法落实到实处。所以监测单位需要对监测人员进行宣传教育, 提高他们的评价环境的意识, 规范其操作, 进而保障环境监测评价有序的进行。

4.3 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的水平

由于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 很多环境监测的数据等没有实际的参考价值, 所以相关监测部门需要提高生态环境监测、评价的水平, 加强相关的研究。

4.4 制定环境监督管理体系

相关部门要制定环境监督管理的体系, 使得环境保护的相关法规发挥有效的作用。同时还要加强居民的环保意识, 提高居民的参与积极性。

4.5 加大环保投资建设力度

国家要提高环保所占GDP的比重, 并建立形式多样的投资与融资的体系, 是的环保资金较为充足, 在一定程度上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物质的基础。具体措施就是在提高用于城市环境建设资金的同时, 加大对于环境污染的整治与管理的资金, 使得相关部门有足够的资金提高处理工业用水、城市污水的能力, 并可以有效地执行谁污染, 谁治理的原则, 从而建立高标准的环境自动监控的系统。

5 结语

综上所述, 在进行生态系统管理时, 及时有效地评价关键的问题, 可以提高管理生态环境的能力, 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

摘要:全球一体化在不断地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所以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 就需要及时的对生态环境进行评价, 进而提高生态环境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生态系统,生态环境,评价,问题

参考文献

[1]郭建平, 李凤霞.中国生态环境评价研究进展[J].气象科技, 2012, 35 (2) :227-231.

[2]刘晓强, 申田, 连兵.生态环境监测的关键问题研究[J].环境保护, 2000, 12:18-19.

生态系统管理研究 篇8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问题, 但是近年来, 由于空气污染、水污染等各方面的污染严重, 致使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 人们不得不给予高度的重视。通过对生态环境进行科学的评价, 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 生态管理与生态环境评价两者的关系

生态环境资料的收集、评价等各项工作, 都需要建立在生态管理的基础之上, 然后对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分析, 掌握生态环境的自然变化规律及人为的影响因素, 了解人类生存活动低效率的原因, 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从而降低有害操作的发生率。对生态系统进行科学的管理, 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认真收集生态系统各方面的资料, 从生态系统空间范围的角度出发, 开展斑块、区域、景观以及全球等多方面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具有很显著的复杂性特征, 每个不同的空间尺度上, 必然会存在时间尺度上的交错, 这一系列的因素对数据的评价具有重大的意义。抓住生态环境发生改变的因素, 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等, 结合实际情况, 制定相应的生态管理管理制度, 有效改善生态环境问题, 避免其继续遭破坏。

3 生态系统管理中, 生态环境评价的关键问题

3.1 评价目的

生态系统管理服务是生态系统评价的目的, 要求生态环境评价要在管理者的允许之下进行, 并且要获得管理者的大力支持。在生态环境的评价中, 生态管理管理者纷纷参与到其中, 对各个区域的生态环境情况进行分析, 全面掌握生态环境的信息, 然后制定科学的评价目标。在制定的生态环境评价目标的前提下, 必须要获取管理者的大力支持, 若是生态环境管理者不给予支持, 生态环境评价目标制定工作则无法良好的展开, 即便完成目标制定工作, 也无法在实际当中展开。而生态环境评价完全为生态系统而服务, 只有在管理者的支持之下, 生态系统管理工作才可顺利展开。

生态系统环境的评价目的就是生态系统管理服, 在开展评价工作之前, 务必要得到管理者的支持, 只有这样, 生态系统评价工作的作用才得到良好的发挥。

3.2 评价的方法

生态环境评价方法对生态环境管理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 要求生态环境评价方法要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尤其是可行性, 或是没有可行性, 即便制定好生态环境的评价目标, 也无法实现。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 在生态环境评价模式上, 都存在一个突出的特点, 就是指标过多, 而且指标当中的系数庞大, 结构多样复杂, 使用时存在很大的难度, 严重阻碍了评价模式的使用。生态环境评价模式的可行性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 价值指标中存在的数据, 必须能够采用现有的设备收集以及监测得到;其次, 生态环境评价系的数据方便更新, 达到管理的要求;再者, 评价指标的目的、体系以及意义, 都必须一一明确, 而且都体现出生态环境的特点;最后, 指标体系要具有良好的操作性, 方便推广使用。

生态环境评价方法最主要就是具有可行性, 采用评价方法来提高生态环境的管理水平, 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3.3 评价目标

生态环境系统管理工作, 在开展管理的过程当中, 首先要掌握生态环境的基本信息, 生态环境所收集到一些信息与数据存在问题, 在技术方面也比较落后, 但是, 进行生态环境的评价工作, 主要就是进行生态系统的有效管理, 让管理者可在第一时间里了解到生态环境的各种信息。尤其是可快速掌握到所推出的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 了解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更重要的是, 还可以知道导致生态环境变化的原因。进行生态环境评价, 还有另外一个目标, 就是将所收集到的生态环境情况, 向外界公布, 这样人们可了解到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 有利于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因此, 要求生态环境的评价结果要具有真实性, 所公布的信息内容要丰富, 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对生态评价结果的要求, 最主要的就是评价结果必须要真实, 这样人们才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以及变化情况, 从而自觉参与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当中。

4 结语

生态系统管理中, 生态环境评价的关键问题主要涉及到三方面的内容, 一个是评价目的、一个是评价的方法, 还有一个是评价的结果, 从这三方面出发, 完善生态环境评价工作, 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环境污染越来严重, 人们也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因此, 大力倡导节能环保, 要解决生态环境的各种问题, 需要进行生态环境的评价工作。本文对生态系统管理与生态环境评价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并探讨生态系统管理中, 生态环境评价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生态系统管理,生态环境评价,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赵士洞, 张永民.生态系统与人类福利:评估框架[J].地球科学进展, 2011, 19 (4) :651-657.

[2]彭建, 吴健生, 蒋依依, 等.生态足迹分析应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评估的缺陷[J].生态学报, 2010, 26 (8) :716-722.

[3]郭建平, 李凤霞.中国生态环境评价研究进展[J].气象科技, 2012, 35 (2) :227-231.

[4]赵士洞, 张永民.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的成就、贡献和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 2011, 21 (9) :195-195.

生态系统管理研究 篇9

关键词:群落生态学,县域创新,生态系统

1引言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县域创新系统作为国家创新系统的基本单元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和综合体现。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特点,如何整合县域内外各创新资源,加大合作创新力度,突破现有的区域局限,实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开放创新的有机统一和协同发展,促进科技成果在县域企业、广大农村的运用和转化,对于县域的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发展方式意义重大。

从生态学视角探讨创新系统的研究散见于区域技术进步和产业创新的文献中,如Adomavicius等(2001)认为技术的进化与发展有赖于技术进步的整个生态环境。Adner(2006)认为创新生态系统的整体创新能力是影响企业绩效的关键要素。傅羿芳等(2004)运用种群理论和方法研究构成高科技产业集群持续创新生态体系。黄鲁成(2003)根据生态学理论与方法、技术创新理论和区域发展理论,从反馈、回路、系统性、多样性调节机制等方面论述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生存机制。苗红(2008)提出了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和评价方法。张运生(2009)研究提出了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耦合战略。大多数学者的研究聚焦于高校、科技型企业等创新主体,并且从构建、运行、评价、影响因素等方面来开展研究,针对区域尤其是县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分析探讨涉及的还处于比较粗泛的阶段。当前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如何构建适应各地科技发展实际的县域创新生态系统,将群落生态学应用于县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和优化等领域的研究仍是理论界和科技管理工作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

2基于群落生态学的县域创新生态系统内涵

群落生态学一般指自然界中各生物或种群存在的一种自然状态,群落内的各种生物或种群在进化过程中相互作用,或者区域内与其外部环境进行扩散、交换,导致产生新的组合。群落生态学不仅仅是研究自然界各生物或种群存在的静态关系,同时也从多种维度、多种关系对各种生物或种群及其差异性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系列综合理论框架。Gleason早在1926年就提出局域群落只不过是各种分布重叠的物种碰巧出现在同一地点的产物,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认为局域过程(例如竞争、捕食和互利等)是局域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决定因素,因此可以忽略大尺度上进化、历史以及地理因素对局域群落多样性的影响(Macarthur,1965)。大量解释生物多样性的理论也只是关注局域过程(Palmer,1994),事实上把群落当成了不受外界影响的封闭系统。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区域群落的物种迁入是影响局域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过程,因而Gleason的“开放群落”观点重新得到重视(Ricklefs,1987;Harrison&Cornell,2008)。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生态学家基于开放群落视域下,也相继提出了群落不仅以多样性、复杂性予以存在,还通过相互渗透、扩散、选择,并在其进化的过程共同作用,以求达到相对的选择性平衡,从而影响区域、局域群落多样性的假说,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文献,提出了诸多具有参考价值的理论观点。

县级行政区划是我国重要的行政管理层级,县域科技发展作为国家整体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内容,是衡量县域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与当地产业结构、资源概括、农业科技等领域联系密切。县域科技活动是在县域区域内开展的各类科技要素流动、配置的过程,泛指在县域范围内开展的各种创新要素参与的科技知识的产生、传播应用等创新过程的总称。县域科技创新,指的是在县级行政范围之内由各种创新主体参与的、推动创新活动开展的各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可以理解为一个以县域特色产业科技创新为基础,以特色产品推广为纽带,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特征,以人才使用为核心的区域创新活动(王元,2012)。县域科技创新与省域、市域以及泛区域性创新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县域科技创新涉及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院校或分支机构、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或具有创新意愿及意识的中小企业、龙头企业)、中介机构、农技协、各类推广机构以及社会公众等创新主体,与制度、政策和环境相互协调、良性互动,和人才、资金、技术、信息、成果等创新要素协同作用,从而实现创新资源的高效集成和合理配置,推动县域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实现县域特色产业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这一系统功能实现的过程就是县域科技创新的过程,是创新主体与创新条件、制度建设、创新氛围等创新要素交互作用下的一种多主体(种群、族群)、多因素(知识流、信息流)、多层级耦合(价值转化)现象,属于开放的群落生态巨系统的范畴,同时也遵循生态学的第一条法则:每一种事物都与别的事物相关(巴里·康芒纳,1997)。简言之,县域创新生态系统是各创新主体、内容、方法和手段在创新环境、模式和机制的作用下,相互推动、相互制约、协同推进的一个动态平衡系统。

3基于群落生态学的县域创新生态系统形成机理

每个生态系统中都存在着千百万不同种群的生物,各个种群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极为特殊的环境生态位,而且每一种群,在其整体生命形成或运行的过程中,都具有影响着它的周遭环境的理化性质。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并非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发挥着特定的功能,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贝塔朗菲·冯,1987)。

3.1县域创新生态系统形成内在动力

3.1.1由外及内推进。每个生物种群也与其他种群发生着各种错综复杂的联系。县域科技进步将直接影响创新型省份建设内涵,开放式创新是促进县域科技进步的重要前提,开放的创新生态系统是某一区域与外界环境既有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系统。县域创新生态系统必须从系统外部环境中获取从事创新活动所必需的能量、信息以及各种与之匹配的创新资源,并需不断地产生和向系统外部输送各种信息和创新产品,否则,它就不可能生存并正常地运转下去。假使在县域创新生态这个系统内的每个主体、种群本身都是开放的子系统,并且相互之间互通有无;其次,各主体、种群与系统外部环境之间同时还进行着各种信息与物质交换活动,如省会城市、设区市,省属科研院所、高校,科技管理部门、科技服务机构之间都有着科研人员、创新资源、技术知识、科研经费、创新成果以及市场信息的交换。县域生态系统与系统外部环境的各种交流,各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使系统不断引入人力、资金、信息等负熵流,进而导致系统熵值的不断减少,而系统熵值的减少将使县域创新生态系统从无序向有序演化。

3.1.2内部转化推进。区域生态系统是由其相似组织及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共生创新成长显得尤为重要。在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大环境下,同一省份的县域之间,各种群之间的互动关系也较为密切,县域内部的各个部门和行业作为在相同的一个环境中的种群,这些种群相互影响,并与其环境互动,促进县域之间创新要素循环转化,知识、资本、人才、成果、信息等创新资源在县域内外加速流动、配置、重组。利用好创新要素开放共享,网络互联互通机制,将合作研发转化成重要创新趋势,知识、人才、成果、信息以及科研基础设施等创新资源在创新生态较好的区域快速整合集聚,迅速转化成为新产品、形成新产业,比较优势加速由资源要素禀赋向创新生态环境需求等方向转变、推进。

3.2县域创新生态系统形成功能

3.2.1资源配置优化统筹功能。县域创新生态系统创新效率的提高主要在于对其区域创新资源配置和优化。我国科技资源长期存在着重复、分散、封闭、低效等现象,资源配置“碎片化”等问题突出,已经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障碍。县域科技资源长期存在财力投入不足、技术水平较低、产业基础薄弱、信息封闭不对称、创新服务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等一系列问题,为保障创新驱动战略目标的实施,就要强化资源配置、优化统筹协调机制,加大创新要素的开放、流动,合理配置、调整好县域各个创新生态因子的位置和进化趋势及轨道,让其分布在生态系统的最合适的生态梯度上运行。

3.2.2激发产业转型原动力功能。当前,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的背景下,企业创新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效益需求同时诱逼企业不得不开展自主创新,这一良性循环成为激发产业转型升级的原动力。县域产业多属于资源能耗型,并位于产业链的末端,技术要求比较低,专业化分工不够精细,其创新进程多还处于技术的模仿、改进和跟进的阶段。创新驱动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重大技术改造提升的重要动力。在供求关系日益复杂、产业转型优化升级步伐加快的前提下,通过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手段的影响和带动,县域产业也加大与市、省以及周边区域的合作,形成运转良好、物种丰富的创新生态系统,各种新技术、新产业、新产品以及新的商业模式的相继涌现,通过改革释放创新活力,促进创新生态系统内生动力驱动,逐步在县域形成关联度大、主业突出、创新力强、带动性强的市场驱动创新新机制。

3.2.3创新文化环境营造功能。由于创新的多样、复杂以及不确定和泛在性,县域创新不仅要依靠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高校院所、企业(龙头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或具有创新意愿及意识的中小企业)、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更重要的是形成系统内部良好的创新生态和协同效应,能够激发全社会每个细胞的创新热情,使整个经济单元充满生机活力,从而汇聚成为强劲发展的新动力。通过创新文化环境的营造,促进创新生态系统内外各创新主体、种群等创新因子的互动,采取差别化的激励政策,培植创新创业文化体系,调动广大个体或群体的聪明才智,鼓励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微商”“微创”“创客”“即创”等形式的创新创业新业态,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

4基于群落生态学的县域创新生态系统优化路径

4.1优化创新人才成长生态环境

人才作为创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族群,是创新最能动的因素,是创新的第一资源,要把人的发展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县域创新体系发展中,面临着人才流失和高层次人才紧缺的双重压力,以科技园区、孵化器、创新联盟、研发(推广、示范)基地等创新平台及其辐射区为载体,积极引入具有综合性知识、创造力强的研发型人才,同时也加大对熟练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另一方面,以县级政府或相关部门为主要牵头单位,设立适应当地区域发展特色的创新人才计划,发挥当地企业家和技术、专业技能型人才队伍的创新作用,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推动科技型企业和科技含量高的产业、成果在县级区域落地转化。

4.2优化创新群落政策环境

保障创新生态系统协同共进、动态平衡,实现系统内外各创新主体、种群(族群)协调发展、价值交换等运行环境离不开创新政策的支撑。创新政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制度保障,加强创新链条各环节的政策协调和衔接,形成政策合力,推动政策设计一体化。当前,一些县级政府在政绩观方面仍受GDP等数值纯粹增长的观念的影响,缺乏经济增长要依靠内涵式增长的治县理念,县域经济发展多落实在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急功近利领域,导致忽略了对基层科技进步的鼓励和扶持,更谈不上制定各项有利政策推动和促进县域科技的发展。因此,各县级政府仍需通过与国家、省、市等上级政府或部门制定的创新政策相衔接,与当地创新规律相结合,制定或落实好适应县域经济、科技发展的政策法规,营造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促进县域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提升生态系统内自主创新能力。总体而言,创新政策包含财税政策(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创新产品采购、首台套保险、订购、补贴、创新产品推广)、知识产权(专利)保护、科技服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广、科技人才、科技金融、科技园区、创新基地、孵化器)等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等,通过政策引导,充分调动县域各创新主体和全社会的创新积极性。

4.3构建县域多层创新耦合创新体系

新疆企业生态系统特征研究 篇10

关键词:新疆,企业生态系统,特征

一、企业生态系统的内涵

(一) 企业生态系统的概念

企业生态系统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詹姆士·穆尔 (James F.Moore) 于1993年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竞争的新生态》一文中提出的。其后在1996年所著的《竞争的衰亡:商业生态系统时代的领导与战略》进一步阐述了企业生态系统的内涵。詹姆士·穆尔指出:“企业生态系统是以组织和个人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这个系统包括消费者、供应商、主要生产者、其他的风险承担者、金融机构、贸易团体、工会、政府职能的单位以及其他利益共同体单位。现阶段, 对于企业生态系统的定义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界定,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加以规定。综合众多笔者的表述, 我们认为, 企业生态系统是以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为主体, 以自然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 共同发展为依托的有机生态系统。

(二) 企业生态系统的结构

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 企业生态系统也是由企业生物成分和企业非生物成分两大部分构成。生物成分是由消费者、供应商、生产商以及同质企业群所构成, 即企业生态系统的主体成分。非生物成分就是企业生态环境, 主要是经济生态、社会生态、自然生态, 如图1所示。

二、新疆企业生态系统的特征

从企业生态系统的定义与结构可以看到, 新疆企业与其生存的环境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企业生态系统, 其具有企业生态系统的一般特性的同时由于地域因素产生的差异性, 又拥有其独特的特征和表现。

(一) 竞争与共生并存

在生态系统中, 资源是稀缺的, 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 彼此之间展开竞争是必要的, 所谓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自然界亘古不变的法则同样适用于企业生态系统。共生不仅表现企业与企业之间更多的通过合作的方式达到双赢或多赢的目的, 也表现为企业与其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 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向着“共同进化”这一更高要求的方向演进。

(二) 动态适应性

企业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生命特征, 因而呈现动态性的发展。系统中的企业需要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的交换、能源的循环和信息的传递, 时刻保持自己与环境相适应。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 使置身其中的新疆企业生态系统的环境不断地发生变化, 企业要充分认识和考虑到系统的动态性, 及时调整战略和策略, 根据环境的变化重新在企业内分配和使用内外部资源和能力, 能动地适应变化。

(三) 开放性

企业生态系统的开放性, 是指企业内部的各因素之间的互连开放性以及企业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等各种形式的交换。新疆地处中国的西部边陲, 周边和八个中亚国家接壤或毗邻, 地理位置优越, 自古就和中亚国家有着密切地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自1999年9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以来, 新疆已经和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 “中国———亚欧”经贸博览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提升了新疆企业与国内外客商的交流与合作, 对外开放程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四) 多样性

多样性概念来源于生态学, 自然界的物种之间形成多条完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并在生态圈进行物质流动与能量传输的良性循环。引申到企业生态系统中即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企业成员类型的多样性和同类型成员层次的多样性。截止到2013年9月30日, 新疆拥有企业151112家, 经营范围涵盖生产制造业 (44492) 、贸易经营类 (97044) 、对外贸易类 (4247) 、信息技术业 (3511) 、旅游业 (1818) 。大型企业在疆内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引领作用, 促进中小型企业迅速发展, 两者共同实现新疆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五) 不平衡性

企业生态系统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发展的不平衡。地区间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 发展程度上会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新疆南北疆的差异性表现就比较明显。以2011年数据为例, 北疆地区以全疆52.5%的人口承载着全疆GDP的79.11%, 外贸进出口总额的94.78%, 其中以乌鲁木齐市、昌吉州为主体的“乌昌一体化”地区则以17.60%的人口承载了全疆GDP的36.02%和全疆投资外贸进出口总额的48.83%。相比较, 以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为主成的南疆三地州, 占全疆人口比重的30.48%, 但GDP比重和外贸进出口总额比重分别只有9%和5%。

三、新疆企业生态系统的优化

(一) 自治区政府要牢牢抓住构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所带来的发展契机, 充分发挥“看得见的手”的有效作用

新疆要结合两大历史任务, 发挥地缘、人文等独特优势, 并充分调动新疆与周边国家现有的合作资源, 有所作为, 早有所为, 开拓创新, 发挥排头兵的作用, 当好开拓者;要充分发挥新疆的区位优势, 加快落实“内引外联、东联西出、西来东去”战略, 当好“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和国际段的连接桥, 实现高效互动、顺利运转, 当好推动者;要推动国家充分认识新疆的独特优势, 着眼于更好地发挥我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主导权, 给予新疆政策倾斜, 并集中优势资源支持新疆开展对外交流合作, 努力将新疆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驱动区。

(二) 实施区域品牌战略与集群战略

企业生态系统的理论认为, 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是要营造良好的地区经济发展环境, 形成地区产业优势与特色。新疆区位优势明显, 资源优势突出, 疆内企业一方面要突破地域限制积极参与全国性、国际性的大企业生态系统, 努力成为其核心成员或组成部分, 以名牌为龙头形成区域经济优势;另一方面, 以特色商业项目为对象形成区域专业化集群经济, 并进行开拓、扩张、领导及自我更新的生态演化, 逐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三) 充分发挥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作用, 实现消费者, 生产商, 供应商的无缝对接

政府首先要利用政府优势, 运用多种手段推进电子商务的宣传和培训, 让更多的企业深入了解并掌握电子商务, 推动企业更好地应用电子商务;其次, 在政策支持上, 加大调研力度, 充分借鉴电子商务发达省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的同时, 结合新疆实际尽快出台支持新疆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措施。作为企业生态系统的主体成分, 新疆企业要充分认识到网络平台的无边界优势给企业的发展带来的机遇, 综合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让新疆的网货资源走向全国, 走向世界, 使电子商务能够在新疆经济的发展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詹姆斯·弗·穆尔.《竞争的衰亡—商业生态系统时代的领导与战略》[M].梁峻, 等, 译.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

[2]王兴元.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及其研究意义[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 (2) .

[3]魏火艳.企业生态系统的特征及系统优化策略探析[J].企业活力, 2006, 12 (74-75) .

生态系统管理研究 篇11

关键字 生态系统 ;养分循环 ;动态模拟

分类号 S718.55

Nutrient Cycling and Its Dynamic Simulation of Forest Ecosystem

CHEN Yongxian1,2) CAO Jianhua1) CHEN Junming1) XIE Guishui1)

(1 Rubber Research Institute, CATAS, Danzhou, Hainan 571737

2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0)

Abstract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forest ecosystem to nutrient cycling research. Many scholars, at home or abroad, have done research on forest ecosystem for a long history. They have established the chamber model of nutrients, which make the ecological system of nutrient cycling change from static process to dynamic proces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the research on nutrient cycling, have been into the stage of dynamic simulation, which greatly promote the research on nutrient cycling in forest ecosystems. In order to help the overall understanding of forest ecosystem nutrient cycling, we introduce the brief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 ecosystem, the process of nutrient cycling and the process of dynamic simulation in this paper.

Keywords ecosystem ; nutrient cycling ; dynamic simulation

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对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研究,对生态系统养分的分室模型、动态模拟和精准施肥系统等理论发展重要作用。随着对养分循环研究的深入以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不断地应用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动态模拟过程中,使人们能更好的掌握森林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能更好预测和调控森林生态系统。

1 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发展概况

最早对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进行研究的是德国学者Ebermayer,他于1876年对德国主要树种的枯枝枯叶进行生物量和化学成分的测定,并在其著作中第一次强调了凋落物在养分循环中的重要性[1]。到1930年,有大量关于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研究[2-3],推进了养分循环研究方法与研究技术的发展。

在我国,对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研究主要包括养分积累、养分分配、养分循环及养分平衡等。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学者侯学煜[4]做过相关的研究,到80年代,国内学者才开始对养分循环进行大量的研究。王醇儒等发现,降雨和林内雨的养分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平衡[5];潘维俦等[6-7]对杉木人工林养分循环、积累速率和生物循环进行了全面分析;沈国舫等、聂道平等对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养分平衡和养分元素的动态模拟等方面进行了研究[8-9];丁宝永等[10]利用传统分析技术建立了动态养分循环;近年来,很多学者对生物循环的通量特征参数进行研究分析[11-12],这有利于更深入了解橡胶养分循环的动态模拟过程。

2 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

森林生态系统在维护生态平衡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则关系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13]。养分循环受到环境、植物生物学特征等因素影响,通过对其进行研究可以了解各养分元素之间相互作用及其循环特征、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机制,对指导人工林的维护工作起到作用。

Duvigneaud和Denaeger将养分循环分为地质养分循环和生物养分循环,地质养分循环包括养分的输入和输出过程。森林生态系统养分输入的途径有地球化学循环和人为施肥、灌溉两种,通过地球化学循环输入的途径有岩石风化、降水、飘尘、大气气体和水文等[14];森林生态系统养分的输出也即是生态系统养分的损失,损失途径主要有水文、颗粒物借助水和风移走、释放气体和收获物移走等[15]。而生物养分循环过程是指森林植物与物理环境之间的养分循环流动,主要包括植物养分吸收、养分存留、养分归还。生物循环平衡公式:吸收=存留+归还[16]。

2.1 养分吸收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主要通过母岩风化的土壤、林内有机质分解和树木内部运转与位移[15]。森林养分吸收受到林型、树龄、土壤及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森林类型、不同的树种、不同的树龄的各组织对养分的吸收量不同,不同级别的根系、不同树冠部位的叶片对养分的吸收也不相同[17];混交林比纯林更能满足植物对各种养分的需求[18-20],更有利于植物养分吸收[21],这是因为间种植物能够改良土壤,促进植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刘增文的研究表明,森林作物对养分的吸收会随树龄增加,但不同的生长期增长速度不同[22]。

nlc202309042204

2.2 养分归还

养分归还途径主要有凋落物分解、降雨和土壤细根枯死。凋落物是森林养分的物质库,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23],它是植物养分循环的基础,对于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森林植物凋落量与森林类型、树种、树龄以及季节性变化有关,有研究表明,枯枝的凋落量与树龄的关系不大[12]。黄春昌的研究表明,枯落物归还量会因林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而归还的枯落物主要是枯叶[24]。大多学者在研究养分归还时只考虑了枯落物分解的归还量[25-26],有的学者也会考虑雨水淋溶树体的归还量,很少有学者考虑土壤细根枯死的归还量,这主要是因为植物细根的测量比较难。然而土壤细根枯死的养分归还量是比较大的,介于枯落物归还和降雨淋溶归还之间[27]。

2.3 养分存留

森林养分主要存留于林木和土壤中,土壤贮存着大部分的养分[28]。言关珍的研究结果表明,林木养分的积累量与生物量增量和营养元素含量均有关[29]。

3 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动态模拟与应用

从1876年Ebermayer测定德国巴伐利亚地区森林养分含量到20世纪中期各国学者对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大量研究,养分循环的研究一直停留在静态、定性分析阶段。到80年代,学者们才开始对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动态模拟进行研究。潘维俦等对人工林养分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7];Samela等为数学模型在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中的应用奠定基础[30];Fassbender等首次建立了养分的分室模型[31],随后模拟了分室养分的实际流动情况,为养分循环动态模拟今后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动态模拟经过长期的发展,现在主要是对各分室养分循环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模拟,建立各分室各元素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计算技术对其进行模拟,还可以建立各种模型直接应用到生态系统中或者其他生态系统中的模型借鉴引用于森林生态系统中,这种将森林生态系统的动态模拟过程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使模拟的结果更加精准,其模拟过程更加现代化。

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动态模拟模型,主要有CENTUYR、FnET、NuCM、FORCYTE。CENTUYR经改进可对森林等生态系统C、N、P、S等养分元素的动态循环过程进行模拟和预测[32-33];FnET是以林木的生理生态过程和土壤水分动态变化为模拟的基础,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氮及水的动态过程进行模拟;NuCM可以对生物量、有机物分解、氮矿化、阳离子吸附进行模拟,是森林生态系统养分管理的工具[34];FORCYTE是通过提供森林生态系统有关的林分特征和林下植被、地被物、土壤以及林分内的养分循环的相关信息,根据不同的经营措施,对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进行分析,最终得到一个森林经营管理的最佳方案。CENTUYR、FnET、NuCM都是对一些元素和一些过程进行模拟,都是比较片面的模拟其动态变化过程,而FORCYTE是一个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模型研发与应用软件,是关于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思维的计算机软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养分循环的动态模拟之中,林木养分管理模型[35]、森林管理估计模型[36]和智能施肥决策系统[37]等都是用计算机技术对生态系统进行管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将许多模拟软件应用于对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研究。郑定华等根据动力学的原理,利用Stella软件对胶园进行管理[38]。栾乔林等、陈赞章等基于GIS软件建立土壤和叶片养分精准施肥的数据库,对胶树的养分信息进行管理并对橡胶的施肥作业进行决策支持和指导[39-40]。谢贵水等以QT为开发平台,以C++为开发语言构建了橡胶树光合与干物质积累模拟系统[41]。刘曦运用集成生物圈模型(IBIS)模拟东北东部森林生态系统碳动态变化过程[42],得到其预想的模拟结果。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动态模拟长期以来都是靠借鉴国外的模拟技术,而后逐步进入自主开发阶段,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动态模拟正朝着信息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4 结语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森林资源被过度掠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对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研究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当下,随着对养分循环的研究趋向信息化发展,学者们纷纷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当中,开发计算机软件,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生态系统养分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模拟,这也有利于人类对森林进行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1] Ebermayer E. Die Qesamte Lehre der Woldstreu mit Ruck-sicht auf die Chemische Shemische Static des Woldbauc[M]. Berlin:Julius Spriuger, 1876: 116.

[2] Cole D W. Distribution and cycling of nitrogen, phosphorus,potassium and Calcium in a second growth Douglas fir ecosystem, In symposium on primary production and Ménoral cycling in Natural ecosystem[J]. Univ of Marne Press, 1967: 197-232.

[3] Bormann F H,Likens G E.Pattern and Process in a Forested Ecosystem[M]. New York: Springer-Verlaa, 1981: 1-253.

[4] 侯学煜. 中国150种植物化学成分及其分析方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9.

nlc202309042204

[5] 王醇儒,罗仲全,赵仕远. 西双版纳地区降雨和橡胶林内雨养分含量的初步研究[J]. 生态学报,1984(03):259-266.

[6] 潘维俦,田大伦,李利村,等. 杉木人工林养分循环的研究(一):不同生育阶段杉木林的产量结构和养分动态[J]. 中南林学院学报,1981(01):1-21.

[7] 潘维俦,田大伦,雷志星,等. 杉木人工林养分循环的研究(二):丘陵区速生杉木林的养分含量、积累速率和生物循环[J]. 中南林学院学报,1983(01):1-17.

[8] 沈国舫,董世仁,聂道平. 油松人工林养分循环的研究Ⅰ. 营养元素的含量及分布[J]. 北京林学院学报,1985(04):1-14.

[9] 聂道平,沈国舫,董世仁. 油松人工林养分循环的研究Ⅲ. 养分元素生物循环和林分养分的平衡[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6(02):8-19.

[10] 丁宝永,孙继华. 红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生产力及养分循环研究[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89(S2):1-98.

[11] 范世华,李培芝,王力华,等. 杨树人工林下根系的氮素循环与动态特征[J]. 应用生态学报,2004(03):387-390.

[12] 杨丽丽,文仕知,何功秀. 长沙市郊枫香人工林营养元素生物循环特征[J]. 福建林学院学报,2012(01):48-53.

[13] 夏尚光,梁淑英. 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研究进展[J]. 安徽林业科技,2009(03):1-6.

[14] 黄建辉,韩兴国. 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理论和方法[J]. 植物学通报,1995(S2):195-223.

[15] 曾天勋. 浅谈森林养分循环的规律及有关营林问题[J]. 广东林业科技,1985(04):1-5.

[16] 田大伦. 马尾松和湿地松林生态系统结构于功能[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58.

[17] 余树全. 柏木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研究——Ⅰ.乔木层养分元素的变化规律[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4,(04):500-504.

[18] 姚延梼. 京西山区油松侧柏人工混交林生物量及营养元素循环的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9(02):38-46.

[19] 石培礼,杨 修,钟章成. 桤柏混交林的氮素积累与生物循环[J]. 生态学杂志,1997(05):15-19,38.

[20] 刘广路,范少辉,漆良华,等. 闽西北不同类型毛竹林养分分布及生物循环特征[J]. 生态学杂志,2010,11:2 155-2 161.

[21] 吴擢溪,李振问,王一新,等. 杉木火力楠混交林营养元素积累、分布和生物循环的研究[J]. 福建林学院学报,1991(S1):26-36.

[22] 刘增文,李雅素. 刺槐人工林养分利用效率[J]. 生态学报,2003,23(3): 444-449.

[23] 李 茜,杨胜天,盛浩然,等. 典型喀斯特地区马尾松纯林及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营养元素生物循环研究——以贵州龙里为例[J]. 中国岩溶,2008(04):321-328.

[24] 黄春昌,吴蔚东,刘仁林,等. 江西省不同森林类型下枯枝落叶的数量、节律与组成[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5,17(4):477-482.

[25] 傅金和,潘维俦. 杉木人工林中微量元素营养元素的含量、积累和生物循环[J]. 林业科技研究,1990,3(3):280-285.

[26] 谢会成,杨茂生.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营养元素的生物循环[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5):49-52.

[27] 杨玉盛,陈光水,谢锦升,等. 杉木-观光木混交林群落N、P养分循环的研究[J]. 植物生态学报,2002(04):473-480.

[28] 文仕知,黄采艺,杨丽丽,等. 桤木人工林营养元素的季节动态、空间分布与生物循环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12,26(6):96-101.

[29] 言关珍,李 清,张剑斌,等. 银中杨人工林生物生产力及营养元素积累与分布规律的研究[J]. 防护林科技,1995(1):13-17.

[30] Samela J, Raunemaa T. Transport model of nutrients[J]. Communicationes Instituti forestalis fenniae,1983(116): 68-71.

[31] Fassbender H W, Alpizar L, Heuveldop J, et al. Agroforestry systems of (Coffea arabica) with laural (cordia alliodora) and with poro (Erythrina poeppigiana)in Turrialba, Costa Rica. Ⅲ. Models for organic matter and nutrient elements[J]. Turrialba, 1985, 35(4): 403-413.

[32] Parton W J, McKeown B, Kirchner V, et al. Century user’s manual. Natural Resource Ecology Laboratory,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M]. Fort Collins, 1992.

nlc202309042204

[33] Parton W J, Schurlock J M O, Jima D S O, et al.Gilmanov. Observations and soil organic matter dynamics for the grassland biome worldwide[J]. 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 1993,7(4): 785-809.

[34] Liu S, Munson R, Johnson D, et al. Aplication of a nutrient cycling model (NuCM) to a northern mixed hardwood and a southern coniferous forest[J]. Tree-Physiology, 1991,9 (1-2): 173-184.

[35] Kimmins J P, Scoullar K A. The role of modelling in the tree nutrition research and site nutrient management[J]. Nurient of plantation forests.1984: 463-487.

[36] Blanco J A, Zavala M A, Bosco-Imbert J, et al. Sustainability of for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evaluation through a simulation model of nutrient cycling[J].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2005,213(1/2/3):209-228.

[37] Yang Yushu, Wang Fulin, Zhao Jie. Intelligent fertilization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based on knowledge model and WebGIS:Decision for fertilization Con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09[C]. ICCSIT 2009,and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 2009: 232-235.

[38] 郑定华,麦全法,符钦掌,等. 橡胶园生产动态管理SD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J]. 热带农业科学, 2008,28(02): 49-54.

[39] 栾乔林,李 胜,罗 微,等. 基于GIS的橡胶树养分信息管理系统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6(11):2 586-2 588.

[40] 陈赞章,陈赞章. 基于WebGIS的橡胶精准施肥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7.

[41] 谢贵水,陈帮乾,王纪坤,等. 橡胶树光合与干物质积累模拟模型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0(06):317-323.

[42] 刘 曦. 运用IBIS模型估测东北东部森林生态系统碳动态的模拟[D]. 东北林业大学,2011.

生态系统管理研究 篇12

一、构建高校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

1. 构建生态化的信息系统。

(1) 资源生态化系统。满足知识用户需要的人力资源、知识资源和服务策略方面的平衡模式等都包含在资源生态化中, 高校图书馆能够提供高质量的知识服务, 这些资源体系是基础的保障。资源生态化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信息资源使用、信息服务主体调度、构建信息生态链以及控制服务进度等[1]。 (2) 生态调节系统。在高校图书馆的系统中, 另一个重要的系统是针对信息因素的, 所实现的目标是生态调节, 这个信息服务系统的中枢, 能够对外界信息环境感知变化, 完善调节机构, 并且使系统构成要素的功能和结构随着信息环境的变换相应地进行改变。其主要功能包括:信息环境因子感知、信息生态主体的调节、信息资源的调节、生态系统的结构调节等。 (3) 服务子系统。作为生态信息服务的子系统, 其主要的功能是将信息生态的系统信息反馈并生成评价, 通过反馈负向信息流, 完成整个信息生态的反馈, 使系统的决策能够动态作出调整, 其主要功能有:信息资源评价、信息生态主体评价、服务策略分析评价、信息环境评估、预测等。 (4) 生态信息管理子系统。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总体工作是由生态信息系统进行统一的调节和统筹, 在此基础上, 建立服务功能更强、管理更科学、具有生态化管理的系统, 来满足图书馆为广大读者所提供的知识服务。该系统所提供的服务主要有:本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体系中所提供服务的方法、关系调节、子系统的重组和构建等。

2. 信息生态在本图书馆中实现图书联盟构建与应用系统。

(1) 在图书馆联盟信息生态系统构建的基础上, 依靠组织网络结构和人员实现信息生态系统。遍布图书馆联盟的各成员馆的组织体系和一个核心机构组成了组织网络, 包括管理机制、内容和机构。 (2) 信息生态中, 完善的人际网络是提高信息循环和利用的有效途径, 是有效构建信息生态循环圈的方法。通过三层构建人际网络来实现, 即:在各成员馆内构建馆员人际网络, 以信息为对象在图书馆和用户之间构建人际网络, 构建图书馆联盟人际网络。

3. 构建一个中心。

一个中心是核心, 即图书馆联盟信息生态管理中心。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职责:把良好的信息交流渠道和信息环境提供给成员馆的各项建设, 确保信息资源的增值和保值, 以及信息资源的有序、有效流动;加强监控和管理, 构建统一的顶层信息生态应用系统, 保持信息生态平衡, 促进信息流转, 保持信息生态升级;完善信息生态环境, 建构信息生态圈, 提高信息利用效能。

4. 构建信息生态化系统的子系统。

八个子系统有:图书馆管理系统 (包括构建联合协调、采购、编目、检索、互借等模块) 、信息服务系统 (包括提供查收查引、代查代检、文献传递、专利分析等服务) 、馆际物流系统 (包括构建强大、功能齐全的物流系统, 实现资源共享共建) 、移动信息服务系统 (包括实现信息交流、服务和办公、浏览资源、获取资源等) 、学习和培训系统 (包括构建自学系统、读者和馆员自学系统、研究生教育系统等) 、数据库管理系统 (包括实现数据库语种、名称、标题等多种资源检索) 、用户管理系统 (包括用户信息采集、管理模块、分析鉴别模块、教育和满意测评模块等) 以及数字资源管理系统 (包括著录、查询统计、数据管理工具、系统管理等模块) [2]。

二、高校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优化和管理

1. 高校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的优化。

(1) 系统性原则。为了完成系统所设定的最终模板, 虽然表面看起来所起到的作用是打好组织工作的基础, 就其本质来说是起到了从根本上的协调作用。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系统, 是打造高品质高校网站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能够显示高校数字化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因此, 就必须使各个局部做到和谐。在第一眼看到的时候, 让人就能产生想要浏览的冲动, 网页的设计要美观简洁。同时, 网页的美术设计要符合图书馆的整体形象[3]。目前, 一般情况下, 网站的组织结构分为网状结构、等级结构、二维表结构、线性结构。在实现信息的页面上, 必须要切实保障数字化系统的整体性、完整性、体系性, 档案网站的内容之间链接要条理清楚, 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分类方法, 有序地组织信息资料。

(2) 客观性原则。这个原则的特征是能够完整而精确地反应所有的信息, 所谓客观性就是所反映出来的数据和信息, 必须准确而且是完全客观存在的。为了保持客观一致的信息组织、条件变化和环境变化, 要不断地跟踪信息组织技术和资源发展的变化。高校图书馆网站, 要不断地更新信息, 清理失效的信息, 为了确保信息的准确、及时和可靠, 要说明修改和更新的时间, 尤其注意要即时地发布网站信息。

2. 高校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的管理。

(1) 目前, 图书馆信息创新的主要源泉是, 建立信息生态联盟实现信息共享。在信息充分地交流和共享的情况下, 通过建立图书馆联盟或者馆际合作, 才能有利于信息知识的“创新劳动”并建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完全实现一个完整的生态化管理系统, 从而实现系统信息资源的宏观性, 完成整个联盟的共享共建, 使信息资源公平化与合理化, 同时也促使信息流动的顺畅与快捷。在此基础上, 也更能够刺激该体系内部的资源优化配置, 从而提升系统自身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提升自身的教学价值和经济价值。为了使图书馆群落不断地吸收补充新的知识营养, 以学习为主题的图书馆系统, 所构建的体系是学习型的群落联盟, 该联盟的构建, 突出了群落文化特色的图书馆体现, 有效地实现了吸收外部环境所提供的信息资源, 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 实现真正的内外兼修的知识资源共享, 从而提升自己的知识服务和管理质量, 提高信息生态主体素质。由于信息在系统所表现的行为, 与信息的创新增值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人作为信息实现的主宰者, 对信息生态的实现, 是起主导作用的, 因此操作者的技术能力和职业素质, 便直接影响到信息的增值与创新[4]。因此, 在知识结构上, 为了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基础, 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要具有相关的学科知识, 还必须具有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学科背景。另外, 还要具备流畅的外语阅读和汉语表达能力。在综合素质上, 要具备开拓创新、沟通协调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意识, 要具有敬业爱岗的精神。在技术素质方面, 不仅要具备高超计算机技术, 同业要具有高超的信息把控能力, 挖掘潜在信息的能力, 而且还要站在科学、向上、传递正能量的高度, 具有高尚伦理道德观念。

(2) 信息生态化作为一个系统管理的实现, 要在科学与技术的基础上, 实现知识服务的目的, 提高知识服务的质量, 构建科学的知识管理体系对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是非常关键的。在这个过程中, 也是信息构建充分实现的过程, 知识管理的目标有两个, 一个是“授业”, 一个是“解惑”, 所谓“授业”就是知识和信息的获得, 这个系统管理中, 所实现的内外兼修的信息资源共享便是系统所实现的第一个目标“授业”;而从图书馆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便是该系统实现了“解惑”的服务功能, 该功能的实现, 是通过对信息体系的结构化、条理化数据库的构建来实现的[5]。实现的途径是数据库→专家库→知识库→知识源。生态评价体系的构建, 是以校园用户为中心, 以实施控制为前提而构建起来的, 该系统是制定整个系统规划方案的主要依据, 也是制定控制实施的主要依据, 该系统的实现, 使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对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之, 随着不断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以及用户的需求, 高校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服务措施和服务途径, 实现资源共享, 资源公平合理使用, 倡导适合用户需求的信息服务理念, 从而保障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构建信息生态系统和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模式, 首先要构建生态化的信息系统, 进而通过系统的动态化、平衡化、开放化、创新化的方式, 建立一种更加有效、生态化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优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暨群霞.论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建设[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0 (3) .

[2]马捷.信息生态系统的信息组织模式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 2010 (10) .

[3]舒宗瑛.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0 (9) .

[4]康新军.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浅议[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 (10) .

上一篇:钳工实践教学下一篇:风险形成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