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预防与治疗

2024-09-27

压疮预防与治疗(通用9篇)

压疮预防与治疗 篇1

摘要:压疮长期以来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辣手的问题, 本文围绕护理中压疮的预防与治疗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护理,压疮,预防与治疗

压疮长期以来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辣手的问题, 是护理工作需攻克的顽症。压疮是由于局部软组织持续受压, 血液动力学改变, 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营养代谢障碍而发生变性坏死, 从病理、生理学角度来说称之为“压迫性溃疡或压疮”。发生压疮的人群主要是:手术后病人、老年患者、长期卧床病人、消瘦、低蛋白、大小便失禁、瘫痪等。重症监护室目前承担着全院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 以上人群在我科经常出现, 针对近2年来我在监护室的工作经验向大家介绍我科是如何预防、治疗压疮的。

预防是避免压疮发生的重要因素, 而压疮的预防是护理中的难点, 因此, 要对压疮易患因素进行正确的评估, 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 制定饮食计划, 作好健康宣教工作, 是必不可少的。措施切实落实即可避免压疮的发生, 减少患者的痛苦, 提高疗效。因此, 要求做到六勤, 即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勤交班。

说到六勤, 大家都知道, 但根据我的经验看来, 除不可避免因素外 (如病人病情长期不允许翻身, 大便失禁导致潮湿持续刺激等) 发生的压疮都是未真正执行这六勤。我科这几年来, 除院外带入、不可避免因素导致压疮外, 只要真正执行好六勤的患者均未发生压疮, 具体做法如下。

(1) 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经常更换体位, 使骨骼突出部位交替地减轻压迫。一般病情允许均每1小时翻身1次, 最长时间不超过2h, 翻身时尽量将病人身体抬起, 避免拖、拉、推以防擦伤皮肤。

(2) 妥善安置病人体位, 使用气垫床可防止剪力, 减轻对局部表面的压迫, 防止血液循环障碍, 保持皮肤干燥。流动的空气还可阻止化脓菌的繁殖, 起到防止和治疗压疮的作用。使用便器时, 应选择无破损便器, 抬起病人腰骶部, 不要强塞硬拉。必要时在便器边缘垫上纸或布垫, 以防擦伤皮肤。

(3) 勤整理、勤更换, 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干燥、平整, 以减少摩擦。

(4) 勤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每日晨晚间进行全身温水擦浴2次, 大便过后必须温水擦试干净, 定时用赛肤润涂抹按摩全背或受压处, 达到通经活络, 促进血液循环, 改善局部营养状况, 增强皮肤抵抗力的作用。

(5) 勤交班, 做好床头交接, 责任明确, 赏罚分明, 使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加强, 杜绝得过且过思想。

事情都有例外, 我科也发生过几例压疮, 现将我科的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1) 由于病情需要, 超过4h以上不翻身者一般应用赛肤润进行按摩, 皮肤抗压性强的患者超过4d未翻身也只发生了I期压疮, 病情允许翻身后, 除继续赛肤润2~4h进行1次按摩外, 强调压疮部位不再受压, 一般1d有明显好转, 持续应用, 压疮不再加重并逐渐好转。

(2) 有的病人皮肤抗压性差, 超过4h不翻身, 就会出现II期压疮, 此时我们首先将水疱内的渗出液在无菌操作下用无菌注射器抽净, 然后再用赛肤润2~4h进行1次按摩外, 同样强调压疮部位不再受压, 水疱内只要有渗出液就要在无菌操作下用无菌注射器抽净, 然后用赛肤润进行按摩, 一般1d水疱就会干瘪, 压疮也会逐渐好转。

(3) 有的病人病情不允许翻身, 可以翻身时已出现浅表溃疡期的压疮;有的病人便失禁持续1d以上或便后长时未及时温水拭净, 也会出现浅表溃疡期的压疮。此时我们只能强调压疮部位尽量不再受压, 赛肤润继续2~4h进行1次按摩, 以减轻压疮部位的摩擦, 供给压疮部位营养, 必要时给予氧气持续吹入, 保持干燥。注意交接阻止继续恶化。我科目前还没有恶化为坏死溃疡期压疮的患者。

(4) 如出现坏死溃疡期的压疮, 那么就需要耗费相当大的人力物力才会痊愈。文献资料显示, 坚持应用优拓、安普贴等封闭式敷料外敷按时换药后, 再做到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防潮湿刺激, 加强营养, 做足心理建设长期坚持下去, 坏死溃疡期的压疮就会治愈。

压疮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正确的评估、积极预防是临床上预防压疮的主要方法。压疮多发生于长期卧床的患者, 特别是昏迷、瘫痪的患者, 尤其是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处。由于这些部位长期受压, 导致神经麻痹、血液循环障碍、皮下组织坏死而形成压疮。因此, 对已发生压疮的, 应局部治疗为主, 辅以全身治疗的综合防治措施, 达到促进创面愈合的目的。护理人员应以病人为中心, 加强基础护理, 做好健康宣教, 对于术后、长期卧床的患者尤其要勤翻身, 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 增进营养的摄入, 增加抵抗力。加强患者的心理疏导, 使其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从而使压疮的护理更科学、更人性化。

压疮预防与治疗 篇2

一、及时评估,落实告知,标识醒目

1、监护室病人入室当天护士必须填写“Braden评分”及“压疮危险因素监控表”。

2、告知病人及家属预防压疮注意事项,并签字。

3、皮肤完好但进入监控病人,在监护室“压疮防护”一栏填写床号和姓名;带入压疮病人在“皮肤护理-压疮”栏注明床号姓名。所有病人床头醒目处挂压疮警示牌区分:如预防压疮、压疮高危等。

二、建立皮肤记录卡,完善护理文件书写

1、预防压疮病人帮助翻身及床上肢体功能运动,每2h记录1次,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气垫床;压疮高危病人使用气垫床,护士为其每日翻身活动,翻身后肢体摆放功能位,定时按摩骨突关节处皮肤,床尾皮肤记录卡Qh记录皮肤情况。对于绝对制动病人做好记录,并充放气垫床,每小时1次,或将气圈等减压物品垫于病人骨突部。②

2、所有病人皮肤情况纳入护理文件书写,在对应框中勾选,若有变化及时用文字进行说明,并注明护理措施。

3、严格执行三级交班制度,做好口头、书面、床边交接班。若交班与实际不符,接班护士应向交班者问清情况后再接,必要时记录。

三、定期观察评估,做好基础护理,消除安全隐患

1、根据颜色分级评估病人压疮风险。有压疮倾向的病人应用“压疮危险因素表”评估,每周1次;;预防压疮病人每2 d 1次;压疮高危警示者每天1次。评分变化及时告知病区护士长及床位医生,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

2、重视基础护理,保持病人床单位整洁、舒适,被褥大单柔软。晨晚间护理由2名护士加一实习同学铺床,避免拖、拉、拽造成病人皮肤损伤。

3、监护室内部分病人导管种类多,妥善固定,避免病人翻身活动时导管受压导致的压疮形成。

四、及时评估及时上报

护理组长完成病人的压疮评估,根据不同分值填写评估表并跟踪进行动态评估,落实安全防范措施,Braden分值<14分者24 h内上报护士长。后者每日检查,利用床边交接班检查护理组长对压疮风险人群的评估是否正确,有否漏报,措施落实是否到位,家属及病人对风险的知晓情况和配合程度,切实做到不疏漏,24 h内上报科护士长。

压疮的预防与护理 篇3

【关键词】压疮;预防;改良护理

1临床资料

我院骨科住院患者2006年1月~2007年7月79例(传统方法组)和2007年8月~2008年2月87例(改良方法组)。传统方法组平均年龄(45±4.2)岁;其中四肢骨折患者49例,脊柱骨折患者25例,其它部位骨折患者5例。改良组平均年龄(46±4.5)岁;其中四肢骨折患者52例,脊柱骨折患者28例,其它部位骨折患者7例。2组年龄、病情、情况具有可比性(P>0.05)。

2预防和护理方法

2.1传统方法组

2.1.1压疮预防方法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每2小时更换一次体位,对活动能力受限的患者应定时被动更换体位,受压皮肤在解除压力30min后压口不消褪者,应缩短翻身时间,必要时每30min翻身一次[1]

2.1.2压疮护理方法采用湿热敷、红外线及烤灯照射等发法,促进血液循环。对于皮肤已受损的部位,不提倡局部按摩,防止造成进一步损害。根据患者情况,用2%的碘酊涂擦局部皮肤,既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局皮肤的干燥程度,又起到消毒和收敛的作用。对于未破的小水泡加盖滑石粉包扎[3],以减少摩擦防止破裂感染,使其自行吸收;对于大水泡的在无菌操作下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然后涂以消毒液,用无菌敷料覆盖;对于水泡已破溃、露出创面的,先消毒创面及创面皮肤,再用无菌敷料覆盖。

2.2改良方法组入院后常规仔细检查皮肤,翻身侧卧时,采取左或右斜30°轴线翻身,用枕头平垫于整个背部,并用枕头或水垫将骨突处如膝盖、内踝分开,避免直接接触;用清水擦干尾骶部、足后跟等受压部位,贴以安普薄膜贴(法国优格医疗用品公司生产)贴于创面[5],保护皮肤。不再按摩受压部位而应用水垫;用生理盐水清洗压疮伤口;保持伤口适当的湿润环境以促进愈合;不使用烤灯照射受损皮肤,根据压疮伤口,针对性使用不同的新型密闭敷料以保持创面湿润状态。其它护理项目同传统方法组。

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性。

3结果

3.1两组压疮发生率比较改良方法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方法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表1)。

3.2两组护理后压疮愈合时间比较传统方法组入院后19例发生压疮,改良方法组7例发生压疮,经治疗护理后均治愈。

4讨论

4.1避免按摩受压部位按摩能够使皮肤的温度上升、血管扩张,进而增加皮肤的血流量,因此,按摩一直用于预防及处理压疮。有关研究表明,按摩无助于防止压疮,因软组织受压变红是正常的保护性反应,解除压力后一般30~40 min褪色,不会形成压疮,无须按摩,如持续发红,则表明软组织损伤,此时按摩将会加重损伤如经按摩的组织显示浸渍和变性,未经按摩的无撕裂现象。

4.2使用透气薄膜保护皮肤压疮形成的原因是由于身体组织受压过久,皮肤经常受潮湿、摩擦等物理刺激,加之全身营养不良等。良好的护理是防止压疮发生的前提。

4.3以生理盐水清洁压疮伤口消毒剂一直被广泛应用于术前准备及伤口护理,尤其是感染的伤口。虽然消毒剂能达到杀菌的效果,但未必能加速伤口愈合,主要是因为消毒剂对愈合细胞具有毒性,破坏了有再生能力的组织。

4.4维持压疮伤口适当的湿润传统方法保持压疮伤口干燥,但实验显示,湿润环境更有利于创面上皮细胞形成,创面不经过一般的结痂过程而自然愈合,而且愈合速度要比干性环境快1倍。

4.5避免使用烤灯和气垫圈使用烤灯不仅会使伤口干燥,而且依据皮肤温度每增加1℃,会导致组织细胞的代谢及需氧量增加10%的理论,使用烤灯可以造成细胞缺血或使细胞的缺血情况更加恶化,甚至坏死,所以应避免使用烤灯于压疮伤口。

参考文献

[1]周莉.压疮的防治进展[J].护理研究,2004,16(11):183.

压疮的治疗与预防 篇4

压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 也称压力性溃疡。通常实施保持皮肤局部干燥, 增加翻身次数, 适当制动, 减少摩擦, 局部贴敷等方法, 可取得明显的效果。

1压疮发生的原因

1.1压疮的发生取决于压力大小和受压时间长短。正常情况下皮肤内毛细血管存在一定的压强, 当这个压力超过终毛细血管所能耐受的压力2倍以上, 便可导致毛细血管的血流受阻, 使细胞变性坏死[1]。如受压超过2 h以上, 组织就会发生不可逆损害, 造成压疮的发生。

1.2患者在床上活动时与床面的摩擦, 造成擦伤;如果再受到汗液、尿液等渗出液的浸渍, 就更容易发生压疮。同时半卧位时产生的剪切力, 也可使皮肤抵抗力下降, 受损。

1.3营养不良与压疮发生密切关系。营养不良患者发生负氮平衡, 严重贫血, 低蛋白血症和皮下脂肪减少, 皮肤对外来性压力感受性减弱, 分解代谢加强, 免疫功能障碍, 各种营养成分摄入不足, 使皮肤组织抵抗力降低, 导致压疮发生。

1.4压疮继发细菌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中绿脓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埃希杆菌, 硝酸盐阳性杆菌[2]。

1.5体温过高, 组织代谢需氧量增加, 当组织持续受压, 各种营养物质供应不足, 大大增加压疮的发生。

1.6机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 可造成对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易感情况, 导致皮肤再生能力下降, 易诱发压疮发生。

1.7感觉丧失的患者感受不到过度压迫引起的疼痛, 从而不会自动变换体位, 引起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易发生压疮。

1.8局部潮湿可使皮肤浸渍, 松软, 皮肤弹性和抵抗力降低, 引起压疮的发生。

2压疮发生的机制

压疮的主要因素是提压力、剪切力和摩擦力, 潮湿[3]。由于局部组织受压达到一定的压力时并持续一定时间, 或局部受摩擦力、剪切力的作用, 最终导致毛细血管受压、变形、损伤、萎陷形成血栓, 局部血液循环受阻, 不能恢复正常, 局部组织细胞代谢障碍, 发生不可逆改变造成组织损伤。

3压疮的治疗

3.1Ⅰ期压疮主要是去除致病因素, 防止压疮发展。先完全减压后用半透明膜敷料或水胶体敷料加以保护, 以促进瘀血吸收, 使硬结软化;同时增加翻身次数, 避免局部长期受压。

3.2Ⅱ期压疮保护皮肤, 防止感染。如有水疱, 应剪开疱皮充分引流, 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 保持伤口周围皮肤干燥;如渗出液较少时, 用溃疡贴或透明贴覆盖伤口;如渗出液较多时, 覆盖渗液吸收贴。

3.3Ⅲ期压疮清洁创面, 解除压迫后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 再去除腐肉, 用水凝胶敷料清创加渗液吸收贴贴敷;如经上述处理伤口床变为红色, 渗出液较少时, 覆盖渗液吸收贴;渗出液较多时使用藻酸盐敷料填充, 外层覆盖渗液吸收贴。

3.4Ⅳ期压疮清洁创面, 解除压迫后用生理盐水清洁伤口, 外科清创;如无感染但有焦痂、渗液少的, 外层覆盖溃疡贴;如无感染但渗液多的, 外层覆盖渗液吸收贴, 有感染的外层覆盖银离子敷料。肉芽组织生长良好, 包绕骨骼、肌腱后, 按照Ⅲ期处理伤口。

3.5深层组织损伤清洁创面, 解除压迫后, 如无血疱、黑硬者, 选择大于病变面积2 cm~3 cm的溃疡贴或透明贴, 软化硬结, 促进瘀血吸收;如有血疱、黑软者, 用无菌操作方法剪开疱皮, 彻底引流, 使用渗液吸收贴覆盖保护, 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并密切观察病情发展, 好转者可2 d~3 d更换敷料, 恶化者依据Ⅲ~Ⅳ期治疗原则处理。

4压疮的预防

4.1有效的, 间歇性地解除压迫, 恢复受压部位皮肤的血液供应。

4.2鼓励和协助卧床患者定时翻身, 翻身间隔时间应根据病情及局部受压情况而定。一般每2 h翻身1次, 必要时1 h翻身1次;翻身时在身体骨隆突部位应放衬垫, 保持局部的清洁干燥。

4.3翻身时不能拖、拉、拽, 按正确姿势翻身, 减轻受压部位的压力, 翻身动作轻柔, 幅度不宜过大。

4.4防止皮肤受潮湿, 摩擦, 排泄物等理化因素的刺激, 以免损害皮肤。

4.5实施“压疮高危患者报告卡”制度, 并结合护理质控小组的工作对高危患者实行层级控制, 即: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责任护士四级监控。

4.6营养不良是导致压疮发生的内因, 全身营养不良或水肿的患者皮肤组织薄弱, 抵抗力低, 易发生皮肤破损。所以, 应鼓励患者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以增强全身的抵抗力, 防止皮肤破损。

4.7使用石膏、绷带、夹板及牵引的患者, 如松紧不适, 衬垫不当, 均可导致局部组织血液循环障碍, 使组织缺血坏死。故要仔细观察局部皮肤及肢体末端皮肤颜色, 发现异常及时调整。

4.8采取各种医疗器械减轻软组织压力或使软组织交替承受压力, 如防压疮电子气垫床等。

5讨论

5.1压疮是全身、局部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变性、坏死的病的理过程, 临床实践证明, 对压疮的治疗采用局部和全身治疗相结合, 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5.2压疮患者心理负担重, 机体免疫力低, 皮肤抵抗力下降, 皮肤破溃后继发细菌感染, 故对此类患者应加强基础护理。特别是对压疮Ⅰ期患者禁止局部皮肤按摩, 不宜使用橡胶类的圈状物;压疮Ⅱ-Ⅳ期患者皮肤脆薄者禁用半透明膜敷料或者水胶体敷料;病情危重者, 根据病情变换体位, 保证护理安全。

总之, 在治疗压疮的过程中要加强基础护理。因为压疮的直接诱因是压迫, 所以在治疗过程中主要是解除压迫, 保护创面, 随时保持床铺干燥、平整无皱折;掌握适宜的翻身技术, 给患者翻身时避免拖、拉、拽, 以减少摩擦力及剪切力对皮肤的再次损伤, 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注意全身营养状况;还应积极向患者宣传压疮的危害, 让患者理解并配合医务人员以减少压疮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孙莉, 刘桂琴, 郑力生.压力与压疮形成的原因及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 1997, 13 (5) :224.

[2]刘银姝, 攸锁.混合液治疗压疮临床疗效观察[J].山西护理杂志, 1999, 13 (4) :174.

压疮预防与治疗 篇5

关键词:循证护理,ICU,卧床,压疮

循证护理是在循证医学提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护理观念。强调从临床科学研究的证据考虑, 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方案。压疮是ICU卧床患者基础护理工作中最棘手的问题, 也称压力性溃疡, 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引起局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 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局部软组织溃烂和坏死[1]。笔者所在医院ICU对卧床患者压疮预防与治疗的问题进行了循证护理, 取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对我院ICU 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40例卧床患者实施了循证护理。其中骨盆骨折2例, 脑挫裂伤合并股骨颈骨折3例, 颈髓损伤截瘫者7例, 脑出血术后肢体瘫痪者18例, 格林-巴利综合征5例, 持续血滤治疗者5例。其中男性26例, 女性14例。年龄24~82岁, 平均62岁。其中37例患者入院时受压部位皮肤完整, 无院外带入压疮。3例有院外带入的Ⅰ~Ⅲ期压疮。

2 循证护理方法

2.1 提出临床问题:

根据临床经验及资料的收集, 提出如下问题: (1) ICU卧床患者压疮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2) 如何对压疮高危人群进行评估。 (3) 如何更有效地防止局部皮肤长期受压。 (4) 如何变换体位。 (5) 如何控制压疮进展, 促进创面愈合。

2.2 查阅文献资料:

根据所提出的问题, 查阅相关的文献数据库, 得出ICU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的相关因素为: (1) 长期卧床致局部长时间受压, 组织营养不良; (2) 因摄入不足和 (或) 吸收障碍及长期消耗导致全身营养缺乏, 皮肤水肿; (3) 皮肤长期受潮湿、摩擦等物理因素的刺激, 如汗液、尿液、大便刺激, 如床单不平整有皱褶或渣屑[2]; (4) 体位不当导致压力、剪切力和摩擦力增加; (5) 清醒患者由于疼痛、活动受限、局部制动和心理压力, 不愿意或不敢活动躯体, 使局部长期受压; (6) 未使用减压器或方法不当, 对压疮预防宣教不到位等。其中, 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和潮湿是发生压疮的主要因素, 并发糖尿病、营养不良、高热是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

2.3 制定并实施护理计划:

经过对文献资料的真实性、实用性进行系统论证, 将获得的实证与护理知识、经验及患者的需求相结合, 制定护理方案。

2.3.1 评估压疮的易患因素:

患者入ICU即对全身皮肤状况做初步的评估, 内容包括:年龄、体质量、营养状况、有无牵引及石膏固定、四肢活动情况、大小便排泄控制情况、既往史及有无合并糖尿病等。我们采用Braden评分法对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性因素进行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 对分值≤18分的患者均采取了预防护理措施, 严格床头交接班, 提起全体护理人员和患者的重视。

2.3.2

积极配合医师治疗原发病, 实施护理措施。

2.3.3 消除或减少相关因素, 减轻局部压力:

(1) 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无皱褶、无渣屑, 定期更换。正确使用便器, 不使用周边破损便器。对大、小便失禁患者, 应及时擦洗皮肤, 动作应轻柔, 局部皮肤可涂凡士林软膏保护, 必要时遵医嘱留置导尿。 (2) 为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经常翻身是卧床患者最简单而有效的间歇性减压的方法[3]。一般每2 h协助患者翻身1次, 必要时每1 h翻身变换体位。翻身时保持床铺和患者身体呈30°~45°倾斜, 背部垫软枕, 半卧位时床下部也要摇起, 以分散垂直压力。忌拖、拉、拽等动作, 避免剪切力和摩擦力。 (3) 对易患压疮的患者病情许可应使用气垫床, 通过改变充气量以减轻局部压力。病情不允许侧卧者可用波浪形小水垫加毛巾置于臀部, 每2 h更换1次[4]。切忌使用海绵垫, 因其不透气易致局部潮湿。不提倡使用棉垫置于臀下, 因为会增加棉垫接触处皮肤压力, 导致皮肤受损。 (4) 教会患者自我抬臀减轻局部压力的技巧, 即患者用双手肘部支撑, 健足蹬床, 抬起臀部离床, 解除骶尾部受压, 1次/h, 每次3~5 min[5]。 (5) 按摩受压部位:对不宜翻身的患者可用红花油或者酒精涂于骨突出处并对受压部位轻轻按摩, 每2 h按摩1次, 但应避免拿捏按摩[6]。 (6) 对使用石膏、夹板、牵引的患者, 衬垫应平整、松软适度, 尤其要注意骨隆突部位的衬垫, 要仔细观察局部皮肤和肢端皮肤颜色改变的情况, 适当予以调整。

2.3.4 营养支持:

加强营养支持对增强患者抵抗力和组织修复力极为重要。病情允许进食时宜多补充水果、果汁, 鱼汤、瘦肉汤, 蛋类、奶类。注意饮食卫生及饮食搭配, 避免腹泻及便秘。管饲饮食者最好遵照营养师要求进鼻饲液。

2.3.5 压疮护理:

(1) 对有趋势发生压疮者, 要勤观察, 增加翻身次数, 并可局部应用压疮贴, 可缓解局部压力, 增加皮肤营养。 (2) 局部皮肤发红者禁止按摩, 避免继续受压。 (3) Ⅲ期压疮者局部定时清创, 保持压疮处清洁、干燥。可配合局部氧疗、应用烤灯照射保持局部干燥。必要时外敷压疮贴, 避免污染, 2~3 d更换压疮贴1次, 避免局部受压, 保持透气良好, 配合静脉给药, 压疮能得以控制, 甚至痊愈。

2.3.6 心理护理:

清醒者惧怕翻身引起疼痛或加重损伤, 常拒绝护理人员为其翻身。护理人员应给予其处处关心, 向其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及预防压疮的重要性和方法, 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 使其乐于接受护理人员给予的护理。

2.3.7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

经常组织学习, 边工作边总结, 让护理人员重视压疮问题, 提高预防压疮意识, 掌握各项护理技巧, 避免压疮发生。

3 结果

40例患者通过上述护理干预后无压疮发生或原有压疮得以控制并治愈。压疮发生率为0, 带入压疮治愈率100%。护理效果满意。

4 讨论

循证护理将护理研究和护理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改变了临床护士以经验和直觉为主的习惯和行为。在循证护理工作中, 将不同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需要与资料证据相结合, 选择护理方案指导护理实践, 减少了护理工作的盲目性和主观性, 既提高了护理质量, 又增加了患者满意度。通过对ICU卧床患者压疮的循证, 对压疮高危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压疮的发生和进展, 减轻患者的痛苦, 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 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提升了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晓松.基础护理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83.

[2]于瑞萍.老年卧床患者压疮的预防及护理体会[J].健康必读杂志, 2010, 16 (7) :142-143.

[3]冯小梅, 王明明.循证护理在ICU危重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 31 (11) :1823-1824.

[4]饶海芳, 唐四桂, 覃瑜芳, 等.波浪形小水垫在髋部骨折病人压疮预防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10, 24 (2) :323-324.

[5]林慧玲.预防老年髋部骨折压疮护理管理的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 (11) :72-74.

压疮的预防及治疗新进展 篇6

1.1 基本概念:

压疮 (又称压力性溃疡) 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发生持续缺血缺氧, 营养不良, 而致局部组织溃烂坏死, 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压疮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 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 压疮的发生将有可能引发护患纠纷, 因此预防发生成为压疮护理工作的重点。

1.2 压力因素。

(1) 垂直压力:引起压疮最主要的原因是局部组织遭受持续性垂直压力, 特别在身体骨头粗隆凸出处。如果长期卧床或坐轮椅、夹板内衬垫放置不当、石膏内不平整或有渣屑、局部长时间承受超过正常毛细血管的压迫, 均可造成压疮 (一般而言皮肤层下的血管可承受的压力约为32 mm Hg, 假若超过以上的压力, 局部血管便可能扭曲、变形而影响到血流的通过, 则有缺血的现象) 。 (2) 摩擦力:摩擦力作用于皮肤, 易损害皮肤的角质层。当患者在床上活动或坐轮椅时, 皮肤可受到床单和轮椅垫表面的逆行阻力摩擦, 如皮肤被擦伤后受到汗、尿、大便等的浸渍时, 易发生压疮。 (3) 剪力:所谓剪力是一个作用力施于物体上后导致产生一平行反方向的平面滑动, 是由摩擦力与垂直压力相加而成。它与体位关系密切, 例如平卧抬高床头时身体下滑, 皮肤与床铺出现平行的摩擦力, 加上皮肤垂直方向的重力, 从而导致剪力的产生, 引起局部皮肤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压疮。

1.3 易发部位:

多发生于无肌肉包裹或肌肉层较薄、缺乏脂肪组织保护又经常受压的骨隆突处。 (1) 仰卧位好发于枕骨粗隆、肩胛部、肘、脊椎体隆突处、骶尾部、足跟。 (2) 侧卧位好发于耳部、肩峰、肘部、肋骨、髋部, 膝关节的内、外侧及、内外踝。 (3) 俯卧位好发于耳、颊部、肩部、女性乳房、男性生殖器、髂嵴、膝部、脚趾。

1.4 压疮的危害:

一旦发生压疮, 不但给患者及家属增加痛苦, 加重病情, 延长病程。严重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患者生命。

1.5 压疮临床分期。

Ⅰ度 (淤血红润期) :表皮还无损伤, 只是局部皮肤发红, 为暗红色, 同时伴有红肿热痛, 而且解除局部压迫30 min以上肤色没有改善。Ⅱ度 (炎性浸润期) :受损皮肤呈紫红色, 红肿进一步扩大, 皮肤变薄, 同时表面有大小不一的水疱, 容易破溃, 伴有疼痛, 尚未出现坏死组织。Ⅲ度 (浅度溃疡期) :表皮水泡破溃, 可见创面, 局部有渗出液, 感染后有脓液覆盖, 有浅层组织坏死, 形成溃疡面, 疼痛加重。Ⅳ度 (坏死溃疡期) :为压疮严重期。感染向深部发展, 甚至到达骨骼;坏死组织呈黑色, 分泌物增多, 严重者可出现败血症。

2 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

控制压疮的关键是预防, 对高危因素患者要加强观察和护理, 做到早发现, 早预防, 早治疗, 防患于未然。教育患者及家属认识到压疮的发生机制及危害性, 注意避免同一姿势时间过长, 局部长期受压, 并做到早期发现。

2.1 对卧床患者建立翻身卡, 每2 h翻身一次并观察记录皮肤受压情况, 严格交接班制度。对长期卧床的患者, 最好使用气垫床。压疮防治气垫床系由双气囊构成, 能够通过交替充气和排气, 帮助患者缓慢翻身, 避免局部长时间受压, 起到有效改善受压部位血液循环, 防止压疮发生或发展的目的。使用气垫床极大降低了临床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率。

2.2 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 病号服及患者皮肤清洁干燥, 发现污渍及时更换, 减少对皮肤的刺激也是预防压疮重要环节。便盆使用得当, 避免擦伤皮肤。传统理论认为局部皮肤按摩可以改善血液循环, 但近年研究不主张对受压局部进行按摩, 因皮肤受压变红是正常的保护反应, 一旦发现皮肤受压可迅速解除压力, 一般30~40 min后皮色可恢复正常。

2.3 卧床患者易营养不良, 皮肤弹性差, 要注意补充营养, 给予高蛋白, 高热量, 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必要时给予静脉输液如脂肪乳等, 以增强机体和皮肤的抵抗力, 促进伤口愈合。

2.4 除局部换药外, 还可配合红外线照射。照射时距离患处皮肤约20~30 cm, qd或bid, 每次20~25 min。照射时应随时观察局部情况, 以防烫伤。

3 压疮各阶段的治疗方法

传统认为创面干燥利于愈合, 现代研究则认为无菌湿润条件下有利于创面新鲜肉芽组织形成, 能够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 提出伤口湿润环境愈合理论。

Ⅰ期压疮:给予气垫床以减轻局部压力, 加强翻身护理, 局部可给予透明贴保护[1]。

Ⅱ期压疮: (1) 伤口周围碘伏消毒后用水胶体敷料封闭, 隔日换药[2]。 (2) 局部有水泡者先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水泡内液体。 (3) 治疗的同时可配合红外线照射。

Ⅲ期压疮:伤口可先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清洗, 再用德湿威浸林格氏液湿敷, 应用自溶性清创, 将水凝胶挤入创面, 外敷水胶体敷料, 溃疡贴要超出创面2 cm以上[3]。操作者摩擦发热后, 将溃疡贴向四周拉平, 粘贴牢固, 隔日换药。

Ⅳ期压疮:首先清创术多次清创, 逐步清除坏死组织及荚膜, 裸露出新鲜组织。创面用生理盐水彻底清洗, 再应用自溶式清创, 创面用水胶体敷料封闭, 注意换药及创面观察。有感染症状的压疮可选用银离子敷料, 更利于吸收渗液。

4 讨论

我科 (神经内科) 采用了规范、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配合气垫床的实用, 在治疗上采用湿性愈合理论, 效果满意。同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了解压疮的发生机制、危害性及预防措施, 使我科卧床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大幅度下降, 获得了患者及家属的好评, 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摘要:压疮的预防和护理一直是神经内科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由于脑血管重症患者卧床时间长, 病情重, 营养状况差, 皮肤感觉下降, 肢体瘫痪, 难以完全避免发生压疮。而压疮一旦发生, 可作为护理不良事件, 因此必须及时预防, 加强护理, 尽最大可能避免压疮发生发展。正确有效的护理显著减少卧床患者压疮的发生, 水凝胶敷料治疗溃疡期压疮方法简便, 疗效满意, 提高了压疮的治愈率。

关键词:压疮,预防,护理,治疗

参考文献

[1]翟海龙.对于压疮认识的几点辨析[J].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 (4) :411-412.

[2]杨竹芹, 綦美娟.褥疮护理与治疗方法[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 26 (5) :667-668.

压疮预防与治疗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13年1~10月收治的压疮高危患者60例 (Braden量表评分得分8~12分) , 女26例, 男34例, 年龄62~91 (77.3±5.8) 岁。压疮患者40例, 女18例, 男22例, 年龄68~89 (76.7±6.1) 岁, Ⅰ、Ⅱ期伤口34处;Ⅲ期伤口4处, Ⅳ期伤口2处;部位:足踝处5处, 背部5处, 骶尾部17处, 髋部13处;面积1cm×1.5cm~7cm×8.5cm。

1.2 方法

1.2.1

压疮的预防方法将60例压疮高危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预防对照组 (对照组) 和预防观察组 (观察组) , 按不同的护理方法预防压疮。观察组30人, 先清洁受压处皮肤, 再用生理盐水擦洗待干后, 贴上水胶体敷料, 每5~7d更换一次, 每3~4h更换体位。对照组30人, 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预防压疮, 即加强基础护理,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和床单位整洁, 用50%红花酒精按摩受压部位, 每2~3h更换体位。

1.2.2

压疮的治疗方法将40例压疮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传统治疗组 (传统组) 和敷料治疗组 (敷料组) 各20例, 按不同换药方法治疗各期压疮。

1.2.2. 1 传统治疗组治疗方法

Ⅰ、Ⅱ期压疮用生理盐水清洗后外涂0.3%碘伏, 如有水泡则先抽吸泡内液体, 再涂碘伏, 外贴无菌纱布;Ⅲ期压疮先用双氧水清除创面腐烂组织, 再用生理盐水清洗后外涂0.3%碘伏, 红外线照射2次/d;Ⅳ期压疮利用外科清创术彻底清除创面腐烂组织, 再用传统的外科换药方法换药1次/d。每次换药均需测量压疮的大小并记录 (每次测量方法应一致) 。

1.2.2. 2 敷料治疗组治疗方法

Ⅰ、Ⅱ期压疮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后, 周围皮肤用安尔碘消毒待干后外贴水胶体敷料, 敷料大小以其边缘距离创面不少于2cm为原则, 如有水泡则先抽液后贴敷料。一般每5~7d更换一次, 如渗液达到敷料面积的2/3则予以更换。Ⅲ期压疮先用双氧水清洗分泌物和坏死组织, 再用生理盐水清洗, 外贴水胶体敷料, 3~4d换药一次。观察到创面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后, 则只用生理盐水清洗创口, 并涂一层多爱肤软膏予促进肉芽组织生长。Ⅳ期压疮在无菌操作下清除坏死组织, 填充水解胶予促进坏死组织清除, 外贴水胶体敷料。视渗液情况更换敷料, 开始时1~2d更换一次, 渗液减少后3~4d换药一次。每次换药均需测量创面大小并记录。

1.3 效果评价标准[3]

压疮预防的评价标准患者住院期间无发生压疮为有效, 否则为无效。压疮治疗的评价标准治愈:创面完全愈合, 上皮覆盖, 包括创面愈合﹥75%;好转:创面干净, 渗出液减少, 肉芽生长良好, 创面日渐缩小;无效:创面未见新鲜肉芽组织, 未见创面缩小或创面愈合<2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 计量资料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高危患者预防压疮所需的时间

见表1。

2.2 两组高危患者压疮预防的效果比较

见表2。

2.3 两组患者压疮护理时间比较

见表3。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 χ2=3.91, P<0.05

注:与传统组比较, *:P<0.05, #:P>0.05

2.4 两组压疮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比较

见表4。

注:μ=14.96, P<0.05

3 讨论

传统的干性愈合理论认为伤口需要干燥环境[4], 但干性疗法易导致伤口脱水、结痂, 所使用的纱布类敷料与创面粘连, 换药时不易揭除, 造成二次损伤, 从而增加患者痛苦、延长了愈合时间。1962年医学专家Winter GD经研究证实了湿性环境下创面愈合速度要比干性环境快1倍, 因而产生了一种新的愈合理论 ̄湿性愈合理论[5]。水胶体敷料是由羧甲基纤维素钠、动物胶、果胶等成分组成, 它吸收创面的渗液后形成类似凝胶的半固体物质, 附着于压疮表面, 形成促进伤口愈合的湿性环境, 不与新生的肉芽组织粘连, 换药时可揭除整块敷料, 不造成二次损伤, 不增加患者疼痛感;它能牢固粘合于皮肤表面, 形成一个闭合性敷料屏障, 从而减少感染的机会, 加快伤口的愈合[6]。同时水胶体敷料有溶解纤维蛋白的作用, 保持局部组织正常的代谢功能, 避免压疮形成。在研究当中, 预防观察组、敷料治疗组的所需护理时间明显少于预防对照组和传统治疗组;预防观察组预防有效率 (100%) 、敷料治疗组压疮治愈率 (100%) , 明显高于预防对照组 (87%) 及传统治疗组 (65%) 。因而将水胶体敷料应用于压疮的预防和治疗, 明显缩短了压疮护理时间, 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其应用操作简便, 避免了因经常更换敷料时造成的二次损伤, 不增加患者疼痛感, 促进压疮愈合, 缩短住院时间, 防治压疮效果确切,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余小萍.压疮护理新进展[J].上海护理, 2007, 7 (3) :76.

[2]韩红敏, 尹桂梅, 张杰, 等, 住院患者压疮漏报原因分析及对策[J].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0, 16 (3) :381-383.

[3]曾丽姣.压疮防治方法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 (6) :66-67.

[4]许彩云.压疮护理研究新进展[J].临床护理杂志, 2011, 12 (6) :50-53.

[5]钟惠庄.湿性愈合理论应用于压疮的治疗[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 6:96.

压疮的预防与护理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外科住院患者2006年1月—2007年7月79例 (传统方法组) 和2007年8月—2008年2月87例 (改良方法组) 。传统方法组平均年龄为 (45±4.2) 岁, 改良组平均年龄为 (46±4.5) 岁。2组年龄、病情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预防和护理方法

1.2.1 传统方法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每2 h更换1次体位, 对活动能力受限的患者应定时被动更换体位, 受压皮肤在解除压力30 min后皮肤颜色发红不消褪者, 应缩短翻身时间, 必要时每30 min翻身1次[1]。采用湿热敷、红外线及烤灯照射等方法, 促进血液循环。对于皮肤已受损的部位, 不提倡局部按摩, 防止造成进一步损害。根据患者情况, 用2%的碘酊涂擦局部皮肤, 既可促进血液循环, 增加局部皮肤的干燥程度, 又起到消毒和收敛的作用。对于未破的小水疱加盖滑石粉包扎[2], 以减少摩擦, 防止破裂感染, 使其自行吸收;对于大水疱在无菌操作下无菌注射器抽出疱内液体, 然后涂以消毒液, 用无菌敷料覆盖;对于水疱已破溃、露出创面的, 先消毒创面及创面皮肤, 再用无菌敷料覆盖。

1.2.2 改良方法

入院后常规仔细检查皮肤, 翻身侧卧时, 采取左或右斜30°轴线翻身, 用枕头平垫于整个背部, 并用枕头或水垫将骨突处如膝盖、内踝分开, 避免直接接触;用清水擦干骶尾部、足后跟等受压部位, 将安普薄膜贴 (法国优格医疗用品公司生产) 贴于创面[3], 保护皮肤。不再按摩受压部位而应用水垫;用生理盐水清洗压疮伤口;保持伤口适当的湿润环境以促进愈合;不使用烤灯照射受损皮肤, 根据压疮伤口, 针对性使用不同的新型密闭敷料以保持创面湿润状态。其他护理项目同传统方法组。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传统方法组入院后19例发生压疮, 改良方法组7例发生压疮, 经治疗护理后均治愈。见表1.

χ2=5.50, P<0.05.改良方法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方法组,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压疮形成的原因是由于身体组织受压过久, 皮肤经常受潮湿、摩擦等物理刺激, 加之全身营养不良等。良好的护理是防止压疮发生的前提。

局部按摩能够使皮肤的温度上升, 血管扩张, 进而增加皮肤的血流量, 因此, 按摩一直用于预防及处理压疮。有关研究表明[2], 按摩无助于防止压疮, 因软组织受压变红是正常的保护性反应, 解除压力后一般30 min~40 min褪色, 不会形成压疮, 无需按摩, 如持续发红, 则表明软组织损伤, 此时按摩将会加重损伤, 如经按摩的组织显示浸渍和变性, 未经按摩的无撕裂现象。

传统方法保持压疮伤口干燥, 但试验显示, 湿润环境更有利于创面上皮细胞形成, 创面不经过一般的结痂过程而自然愈合, 而且愈合速度要比干性环境快1倍。

使用烤灯不仅会使伤口干燥, 而且依据皮肤温度每增加1℃, 会导致组织细胞的代谢及需氧量增加10%的理论, 使用烤灯可以造成细胞缺血或使细胞的缺血情况更加恶化, 甚至坏死, 所以应避免使用烤灯烤压疮伤口。

消毒剂一直被广泛应用于术前准备及伤口护理, 尤其是感染的伤口。虽然消毒剂能达到杀菌的效果, 但未必能加速伤口的愈合, 主要是因为消毒剂对愈合细胞具有毒性, 破坏了有再生能力的组织。

摘要:目的 探讨压疮的预防与护理方法, 观察临床疗效, 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对我院外科住院患者2006年1月—2007年7月79例 (传统方法组) 和2007年8月—2008年2月87例 (改良方法 组) 分别给予压疮预防及护理, 观察2组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和护理效果, 并对比分析2组数据。结果 改良方法 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方法 组 (P<0.05) , 2组压疮愈合时间上也有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 改良压疮预防与护理方法能增进护理人员对压疮的认识, 减少压疮的发生率, 提高压疮的护理质量。

关键词:长期卧床患者,压疮,预防,护理

参考文献

[1]周莉.压疮的防治进展[J].护理研究, 2004, 16 (11) :183.

[2]余小萍.压疮护理进展[J].上海护理, 2007, 7 (3) :76-79.

压疮的预防与护理进展 篇9

1 病因与发生机制

目前病因学及病理学观点认为, 压疮是以压力、剪切力及摩擦力为直接形成因素, 潮湿、营养等促成因素可能存在一定影响, 但需要进一步研究相关因素如年龄、性别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Cinsdule提出, 在 9.3 kPa压力下组织持续受压2 h以上, 就能引起组织不可逆损伤, 事实证明, 只要施加足够的压力, 并有足够长的时间, 任何部位均基本可发生压疮。压疮的病理实质是:受累部位皮肤软组织的缺血缺氧性坏死。 一般认为大于毛细血管平均压27 kPa (32 mmHg) 的持续压力即能引起内皮细胞损伤及血小板聚集、形成微血栓而影响组织血供, 导致组织缺氧。首先出现毛细血管及微静脉扩张、水肿及吞噬细胞浸润, 继而血小板聚集, 细胞肿胀及血管周围出血, 同时汗腺及皮下脂肪出现坏死, 最后表皮坏死脱落[1]。剪切力作用于深层, 引起组织的相对位移, 能切断较大区域的小血管供应, 导致组织氧张力下降, 因此它比垂直方向的压力更具危害。摩擦首先去除角化层, 继而将表皮的浅层细胞从基底细胞中分离。在压力与摩擦力作用下, 逐渐发生充血、水肿、变性、出血、炎性细胞聚集及真皮坏死[2]。

非压力因素即皮肤皱褶、吸烟、认知功能损害、疼痛、情绪紧张、感觉或运动障碍、失去知觉、严重营养不良、循环功能障碍等都是压疮发生的高危因素。最新研究表明, 压力以外的最大相关因素为血清白蛋白, 清蛋白水平低于35 g/L组压疮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提示清蛋白可作为压疮预测指标[3]。研究表明卧床时间和年龄与压疮发生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美国国家压疮顾问小组 (NPUAP) 研究证实, 压疮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 据统计40岁以上病人的压疮发生率为40岁以下病人的6倍或7倍。

2 预防

2.1 正确评估易患人群

随着护理学的发展, 目前一致认为积极评估病人情况是预防压疮关键的一步。高危人群的拟定是根据英国皮肤及伤口护理中心和美国国家压疮顾问委员会提供的资料并结合我国临床实际共同拟定的[4]。

2.2 危险因素的评估

进行压疮危险因素的探查并采取相应措施是目前护理界正在采用的方法, 常用的有Braden压疮评分法其评分内容包括感觉、潮湿、活动、移动、营养、摩擦力和剪切力6部分, 总分为6分~23分, 得分越低发生压疮的危险性越高, 18分为压疮发生危险的诊断界值。15分~18分提示轻度危险, 13分~14分提示中度危险, 10分~12分提示高度危险, 9分以下提示极高度危险。其评估的内容和项目与压疮的形成因素相符, 已在世界上各医疗机构中广泛应用。Nortor危险因素评分法, 已成功地应用于老年病院。Waterlow压疮危险度评估卡广泛使用于英联邦国家等[5]。

此外还有营养评估表、Douglas量表、Medley量表、Gosnell量表、Lowthian量表、Pritchard量表、Jones&Millman量表等, 均为较常用于评估压疮危险性的工具。

2.3 健全管理制度

使用Braden量表评分, 经评估对高危病人实行重点预防。针对压疮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分级预防, 建立预防压疮翻身卡, 每次翻身后及时在相应的表格里做上标记, 并详细记录受压部位皮肤情况, 可为制订不同病人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2.4 经常更换体位

间隙性解除局部压迫是预防压疮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采用各种医疗器械减轻软组织压力, 或使软组织交替承受压力, 缩短受压时间, 减少摩擦力和剪力。

2.5 不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

有关研究表明, 按摩无助于防止压疮, 因软组织受压变红是正常的保护性反应, 解除压力后一般30 min~40 min褪色, 不会形成压疮, 无须按摩[6]。

2.6 改善全身营养状况

丰富的蛋白质摄入显然可以预防压迫性损伤, 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在构建新组织和对损伤组织的愈合中都是十分重要的。

3 护理

压疮的致病因素很多, 因此必须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进行全身综合治疗及局部受压组织的保护治疗。

3.1 解除局部压迫

主要原则是定期翻身减压、强调体位及翻身的重要性, 要加强防护措施, 特别是不能患侧卧位, 局部架空, 使受压局部能悬空, 称之为“架桥法”。

3.2 中药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压疮的方法主要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去腐生肌。

3.3 西药治疗方法

主要治疗原则是抗菌消炎, 有条件的在使用抗生素之前, 先做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3.4 湿润疗法

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 (FDA) 在新颁布的行业指南中特别强调:保持创面湿润环境是标准的伤口处理方法。敷料和创面用药是湿性治疗的关键。研究表明, 湿润环境使创面不经过一般的结痂过程而自然愈合, 而且愈合速度要比干性环境快1倍。新的伤口护理方法即交互式伤口湿润疗法, 它包含了“持续自动清创”的概念, 使蛋白质类物质如创面渗液、毒素、细菌和坏死组织与含盐溶液如林格液在创面上进行置换, 在清洁创面的同时释放林格液冲洗伤口, 与人体生理浓度相近的林格液含有钠、钾、钙等离子, 已证实对肉芽期和上皮形成期的细胞增生有促进作用。湿性换药时敷料与创面间的渗出液含有多种生长因子并可激活多种酶, 故可有效地发挥自溶性清创作用, 有利于坏死组织与纤维蛋白溶解。敷料与创面间呈低氧或相对缺氧的微酸环境能促进成纤维细胞的生长, 刺激血管增生, 从而更利于创面修复。密闭环境有效隔绝了外界细菌的侵入, 可减少伤口感染的发生。将敷料粘贴在组织溃烂且渗出液较多的潮湿伤口表面, 能吸收过多的伤口分泌物、毒素、坏死组织, 提供伤口愈合的湿润环境, 保持肉芽组织湿润, 促进上皮细胞再生和血管增生, 增进了伤口愈合过程。

3.5 外科治疗

对大面积、深达骨质、保守治疗不佳的可应用如手术修刮引流、清除坏死组织、植皮修补缺损等外科处理加速愈合, 外科手术修复亦适用于战伤并发大面积压疮, 因战伤病人失血多, 机体抵抗力差, 压疮迁延不愈, 易造成全身感染。采用手术修复可缩短压疮的病程, 减轻痛苦, 提高治愈率。

3.6 营养支持

应根据病人的营养状况针对性给予高蛋白、足热量、高维生素, 适当补充硫酸锌等矿物质膳食, 以增加机体抵抗力和促进压疮的愈合。对Ⅳ度压疮一直不愈的, 可静脉输注复方氨基酸及抗感染治疗。低蛋白血症病人可静脉输入血浆和人血白蛋白, 不能进食者采用全胃肠外营养 (TPN) 治疗。

3.7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使病人及家属能积极参与自我护理, 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自觉配合医护治疗, 尽早从疾病和伤痛的负性情绪中解脱出来, 以促进机体免疫机制的恢复。

4 小结

预见性是压疮预防及护理中第一位的, 在对病人进行充分评估的基础上, 找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 针对病人的个体情况, 选择最优化方案, 及时发现潜在性压疮的部位, 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把压疮消化在萌芽状态;尽可能使病人感到舒适, 避免痛苦, 同时考虑病人的价值观和愿望, 以最少的资源发挥最佳的效果, 以改善压疮治疗的效益成本比, 使压疮护理走向制度化、程序化、人性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Edlich RF, Winters KL, Woodard CR, et al.Pressure ulcer preven-tion[J].Long Term Eff Med I mplants, 2004, 14 (4) :285-304.

[2]Paul B.Pressure ulcers inintensive care patients:Areviewof risks and prevention[J].Intensive Care Med, 2002, 28:1379-1388.

[3]Arhus Denmark.Can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ressure sores[J].Nutrition, 2000, 16:141-142.

[4]NICE Clinical Guidelines:Pressure ulcer risk assessment and pre-vention—a review[M].UK:Wood Wide Wounds, 2001:996-997.

[5]Pang SM, Wong TK.Predicting pressure sore risk withthe Norton Braden and Waterlows calesin a Hong Kong rehabilitation hospital[J].Nur Res, 1998, 47 (3) :147-153.

上一篇:汪家寨煤矿下一篇:生态综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