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疫的预防及治疗(共7篇)
新城疫的预防及治疗 篇1
新城疫又称亚洲鸡瘟 (ND) , 它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烈性传染病。本病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 下痢, 有神经症状, 产蛋鸡产蛋率急剧下降, 浆膜、黏膜出血, 传播快, 死亡率高, 常有低致病性禽流感、大肠杆菌、慢呼等混合或继发感染时死亡加剧。它是目前危害养鸡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在养鸡业中, 鸡新城疫的发生, 给养鸡户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现就以下几个方面对此病进行探讨。
1 病原学特征
新城疫病毒属于副粘病毒科 (Paramyxoviridae) , 是副粘病毒属 (Paramyxovirus) 中的一种。病毒易被高温、干燥、日光和消毒剂杀死, 但在低温、潮湿和阴暗中则可生存较长时间, 这是新城疫在冬季和冬春交替季节易发的原因之一。病毒在鸡体、粪便、污物等中的蛋白质介质对病毒有保护作用, 能使消毒剂无效, 这是养鸡密集区新城疫难以控制的原因之一。
2 流行特点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在初春和秋冬季节交替时多发。病死鸡是主要的传染源, 健康鸡接触病死鸡及其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的饲料、饮水等, 通过呼吸道、眼结膜以及消化道感染发病。
3 临床诊断
本病潜伏期长短、发病程度与感染病毒数量、毒株的强弱、感染途径、感染鸡日龄、有无并发继发感染和鸡体抵抗力有关。一般潜伏期为3~5 d, 雏鸡发病比成鸡严重。
病鸡体温升高, 可达43.0~44.5℃, 精神不振, 离群呆立, 羽毛松乱, 缩颈闭眼。呼吸困难, 张口伸颈, 时有喘鸣音或咯咯声, 有吞咽动作, 夜间多有怪叫声。肉冠和肉垂发绀、倒冠、冠尖出血, 有些发白, 坏死。病鸡嘴角流涎, 常有甩头动作。严重的呈昏睡姿势。倒提鸡时从口内流出大量淡黄色酸臭黏性液体。一般在呼吸道症状出现2~4 d后, 采食量下降或废绝, 下痢, 粪便呈黄绿色或白色水样。部分鸡出现脚、翅膀麻痹、瘫痪。
发病后期, 部分鸡出现头颈扭曲、转圈等神经症状, 一般发病日龄越大的鸡群, 神经症状出现越少。产蛋鸡发病后多出现非典型症状, 发病初期出现轻微呼吸道症状 (以呼噜为主) , 2~3 d后鸡群采食量逐渐下降, 产蛋率出现波动, 4~5 d后, 采食量和产蛋率迅速下降。一般采食量下降10%~30%, 有的下降50%以上, 部分鸡消瘦、停产, 达不到应有的产蛋水平。
4 剖检变化
病死鸡皮肤干燥, 脱水。内脏浆膜、黏膜出血, 心冠脂肪、腹部脂肪、肠系膜有出血点或出血斑;口咽部蓄积黏液, 嗉囊内充满酸臭、浑浊的液体。胸腺肿大, 有暗红色点状出血。喉头和气管黏膜充血、出血, 有黏液。部分病鸡肾脏肿大, 淤血。腺胃肿胀, 腺胃乳头出血、溃疡, 腺胃与食道、肌胃交接处黏膜肿胀, 有条状出血或溃疡。肌胃内膜易剥离, 肌层有出血斑。
十二指肠及小肠黏膜有出血或溃疡, 十二指肠中部、小肠卵黄蒂附近、回盲段形成岛屿状或枣核状坏死溃疡灶, 溃疡灶表面有黄色或灰绿色纤维素膜覆盖, 剥离后露出粗糙红色的溃疡面。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和溃疡, 直肠和泄殖腔出血。急性死亡病鸡, 除出现小肠、直肠和泄殖腔急性出血性肠炎外, 上述病变不典型。有些鸡群感染新城疫病毒, 早期腺胃乳头病理变化不明显, 仅见肠壁上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出血斑。产蛋鸡出现卵泡变形、血肿、充血, 易破裂。输卵管水肿, 有分泌物, 子宫部呈粒状水肿。发病后期, 鸡消瘦, 卵泡和输卵管萎缩, 有的变为严重的卵黄性腹膜炎, 最终导致病鸡无法治愈而死亡。公鸡睾丸双侧萎缩。
5 鉴别诊断
本病易与鸡传染性鼻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慢性呼吸道疾病相混淆, 其主要区别在于:
(1) 鸡传染性鼻炎:甩头流鼻, 传播快, 肿脸 (多为一侧) 。
(2)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主要引起育成鸡和产蛋鸡发病, 表现为明显的呼吸道症状, 眼流泪。喉头和气管内有血痰或黄色干酪物。
(3) 慢性呼吸道疾病;病程长, 死亡较少, 易复发。
6 防治措施
6.1 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体系
新城疫流行地区, 要建立信息沟通机制, 及时通报疫情, 群防群治, 阻止疫情蔓延。
6.2 做好免疫工作, 增强鸡的特异性抵抗力
采用1日龄冻干苗免疫, 10日龄、40~60日龄100日龄、200日龄冻干苗+油苗免疫方法能收到好的效果。
6.3 发病鸡群及病场处置措施
发生新城疫后, 无特效治疗方法。可按以下方法处置减少死亡和损失。
用鸡新城疫L系苗3~4倍量点眼、饮水, 或用I系2~3羽注射。要认真检查疫苗质量, 选择适合当地病情的疫苗进行接种。饲料中或饮水中加入上呼特号、强力霉素和维他力-5000, 速补多维、唯它健等, 以提高鸡群抵抗力和防止细菌感染, 连用4~5 d。同时对鸡舍、用具及环境进行清扫消毒。对污染粪便、垫料等进行清除、烧毁。
育雏、育成鸡群发生非典型新城疫, 早期可紧急接种活疫苗和油乳剂灭活苗, 一般经5~10 d鸡群即可恢复。
摘要:从鸡新城疫的病原学特征、流行特点及临床诊断等方面提出对该病的预防及治疗措施, 为降低鸡新城疫的发病率及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关键词:鸡新城疫,临床诊断,防治措施
浅谈鸡新城疫的预防与治疗 篇2
1 流行特点
该病病原是鸡新城疫病毒, 属副黏病毒科副黏病毒属。病毒主要存在于病鸡的组织器官、分泌物和排泄物。鸡的易感性最高, 各个年龄、各个季节都可感染, 幼雏和青年鸡最易感染, 成年鸡感受性最低。鸭、鹅、麻雀等禽鸟可成为本病的携带者, 病鸡是该病的重要传染源, 其排泄物、分泌物内含有大量的病毒, 可污染饲料、饮水、场舍、各种工具等, 造成对本病的传播。自然感染潜伏期一般为3~5天。
2 临床症状
病鸡发热, 精神不振, 伏地不动或翅膀下垂, 闭目呆立, 食欲减少或废绝, 排黄、绿色粪便, 嗉囊内充满酸臭的粘液, 倒提病鸡, 可从口腔中流出。大多数病鸡呼吸困难, 张口呼吸, 咳嗽, 发出呼噜声, 鸡冠、肉垂呈暗红色或青紫色, 2~3天后鸡只大批死亡, 耐过鸡可出现神经症状, 未受刺激时较正常, 一旦受到惊吓, 便出现头颈扭曲, 平衡失调, 倒地挣扎或呈观星姿势, 有时可见神经麻痹、瘫痪。产蛋鸡发病时产蛋大幅下降, 蛋的品质降低, 软壳蛋和白壳蛋数量增加。
3 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以各处粘膜和浆膜出血, 特别是腺胃乳头和贲门部出血。心包、气管、喉头、肠和肠系膜充血或出血。直肠和泄殖腔粘膜出血。卵巢坏死、出血, 卵泡破裂性腹膜炎等。消化道淋巴滤泡的肿大出血和溃疡是ND的一个突出特征。消化道出血病变主要分布于:腺胃前部-食道移行部;腺胃后部-肌胃移行部;12指肠起始部;12指肠后段向前2~3cm处;小肠游离部前半部第一段下1/3处;小肠游离部前半部第二段上1/3处;梅尼厄氏憩室 (卵黄蒂) 附近处;小肠游离部后半部第一段中间部分;回肠中部 (两盲肠夹合部) ;盲肠扁桃体, 在左右回盲口各一处, 枣核样隆起, 出血 (而不是充血) , 坏死。
非典型新城疫剖检可见气管轻度充血, 有少量粘液。鼻腔有卡他性渗出物。气囊混浊。少见腺胃乳头出血等典型病变。
4 诊断
当鸡群突然采食量下降, 出现呼吸道症状和拉绿色稀粪, 成年鸡产蛋量明显下降, 应首先考虑到新城疫的可能性。通过对鸡群的仔细观察, 发现呼吸道、消化道及神经症状, 结合尽可能多的临床病理学剖检, 如见到以消化道粘膜出血、坏死和溃疡为特征的示病性病理变化, 可初步诊断为新城疫。确诊要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也可通过血清学诊断来判定。例如, 病毒中和试验、ELISA试验、免疫荧光、琼脂双扩散试验、神经氨酸酶抑制试验等。但迄今为止, 血凝抑制试验 (HI) 仍不失为一种快速准确的传统实验室手段。
5 预防措施
5.1 加强卫生防疫工作
鸡新城疫具有高度传染性, 易于通过直接接触而传播。因此, 在预防接种的同时, 必须采取严格的综合防治措施。杜绝病原体的入侵, 防止购入病鸡;禁止饲养员家里养鸡, 禁止收购淘汰鸡的人员进入鸡舍内, 控制人员的来往;控制飞鸟及其他动物传播病毒, 用具、运输工具、鸡笼鸡舍要认真清洗及消毒。
5.2 预防接种
根据鸡群的健康状态、母源抗体水平、品种、鸡龄、疫苗类型以及周围疫情等具体情况, 制订出合适的免疫程序。
5.3 免疫监测
预防接种后, 定期采血作血凝抑制试验对鸡群抗体水平进行监测。活毒苗及灭活苗监测时间为接种后15~20天及30天进行通过HI抗体水平监测, 可了解鸡群的免疫水平及疫苗接种效果, 及时对免疫程序进行调整, 从而使鸡群在生长期内保持良好的免疫状态。
5.4 新城疫暴发时的紧急措施
(1) 紧急免疫接种:2月龄鸡用Ⅰ系苗肌肉注射;雏鸡用Ⅳ系苗点眼、滴鼻, 剂量为常量的2倍。接种顺序为假定健康群→可疑感染群→发病群。 (2) 紧急被动免疫接种:注射高免卵黄液及高免血清, 使用剂量按厂家说明。
6 治疗措施
本病尚无有效治疗药物, 发病后一般是扑灭疫情。为减少损失, 可用下列方法治疗:
鸡新城疫高免血清, 每只鸡1毫升, 1次肌肉注射。抗鸡新城疫卵黄抗体, 每只鸡1~2毫升, 1次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
新城疫的流行情况及预防措施 篇3
新城疫 (ND) 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禽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为特征, 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是危害养禽业的一种主要的传染病, OIE将其列为A类疫病。
新城疫病毒为副黏病毒科禽腮腺炎病毒属 (Avulavirus) 的禽副黏病毒I型 (APMV-1) 。病毒存在于病禽的所有组织器官、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 以脑、脾、肺含毒量最高, 以骨髓含毒时间最长。在低温条件下抵抗力强, 在4℃可存活1~2年, -20℃时能存活10年以上;真空冻干病毒在30℃可保存30天, 15℃可保存230天;不同毒株对热的稳定性有较大的差异。病毒可经消化道、呼吸道, 也可经眼结膜、受伤的皮肤和泄殖腔黏膜侵入机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春季节较多。潜伏期2~15天或更长, 平均为5~6天。
2 我国根据临诊表现和病程长短把新城疫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个型
2.1 发病日龄:
主要集中在加强免疫前后 (如20~30天, 100~300天等) , 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鸡群发病日龄提前, 甚至到10天以前。
2.2 感染宿主扩大:
家禽、水禽、野鸟均可感染, 并互相传播。在鸽子、麻雀、鸵鸟、鹌鹑、鹦鹉、孔雀、企鹅等均分离出NDV。
2.3 病型:
多数病鸡呈非典型ND。但近几年来, 在山东、河南、河北等地也出现了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比较典型的ND, 发病率和死亡率高, 尤其是30~50天的雏鸡和育成鸡, 致死率可高达30%~90%。
2.4 临床症状:
蛋鸡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腹泻、生产性能下降, 产蛋下降幅度在30%~60%, 甚至在70%以上, 产软壳蛋、畸形蛋和蛋壳褪色。
2.5 抗体水平:
具有高水平的ND HI抗体的鸡群 (8log2) 仍可感染发病。且感染后新城疫抗体水平并不像以往那样个体间参差不齐, 感染后抗体滴度攀升, 抗体水平高且一致。
2.6 流行规模和时间:
以地方性散发或小规模流行为主, 多发于冬、春季节。
3 鸡新城毒株发生变异
新城疫病毒 (NDV) 是目前我国禽类养殖业面临的头号大敌!在我国鸡新城疫病 (ND) 的发生呈大范围散发和地方性流行, 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近年来由于鸡群大剂量、多次使用弱毒疫苗, 新城疫病毒在强大的免疫压力下F基因发生变异, 出现强毒株, 使得传统的疫苗毒株不能有效地防控新城疫病的流行。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为这种假说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证据。
通过研究表明, 我国目前新城疫病毒流行的毒株主要有三种:
与疫苗株La Sota类似的毒株:这是上世纪长期存在的主要流行毒株, 约占我国目前流行毒株的20%。
变异毒株:约占我国目前致病流行毒株的70%。
重组毒株:约占我国目前流行毒株的10%、以F基因重组常见, 主要是疫苗株和野毒株间发生重组。
4 新城疫防控措施
4.1 防制重点
生物安全:尽量减少病毒传入鸡群的机会。
用欧福 (主要成分:季铵盐+戊二醛) 和威力净 (主要成分:碘制剂) 交替消毒, 每天一次, 发病时, 每天两次, 净化环境。
每次免疫时, 饮用泛意能 (主要成分:核糖核酸等) 应用转移因子, 可通过免疫功能的转移, 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4.2 免疫接种
1天, 用新支妥 (4/91) (含鸡新城疫病毒低毒力La Sota株≥106.5EID50/羽份) 作基础免疫。
7~10天, 活苗新必妥 (含鸡新城疫病毒低毒力La Sota株≥106.5EID50/羽份) +灭活苗新必安 (含灭活的鸡新城疫病毒La Sota株) 二免。
21天, 活苗 (新必妥) 三免。
5 新城疫免疫注意事项
及早实施免疫, 提前建立局部黏膜抵抗力;使用分离毒株做的灭活疫苗;活疫苗与灭活疫苗联合应用。活疫苗免疫后产生免疫应答早, 免疫力完全, 缺点是产生体液抗体维持时间段。灭活疫苗能诱导机体产生坚强而持久的体液抗体, 但产生免疫应答晚, 且不产生局部黏膜抗体。两种疫苗联合使用可以做到优势互补, 给鸡群提供坚强且持久的保护。
6 发生新城疫后应采取的措施
紧急免疫:3~4倍量“锐必新 (含鸡新城疫病毒低毒力La Sota株≥106.5EID50/羽份) 或新必妥”的饮水或喷雾免疫, 使尚未感染的鸡迅速的获得抵抗力。
发生疫情时, 新疫灵 (含鸡新城疫病毒低毒力clone30株≥106.5EID50/羽份) 5~6倍量饮水, 并控制继发感染, 72小时后明显降低死亡率。
21日龄免疫时, 新必妥3倍量+阿米卡星 (15~20只鸡/支) 肌肉注射, 一般情况下, 本批鸡不再发生新城疫。
加强饲养管理, 控制继发感染:饲料或饮水中添加营养剂和药物, 增强鸡群体质, 防止继发感染。
当发病日龄大于30日龄, 且发病率大于30%时采用保守疗法:
原则抗病毒, 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解除免疫抑制, 防止继发感染。
欧福喷雾消毒。
鸡新城疫的诊断及治疗 篇4
关键词:鸡新城疫,传染病
1 流行特点
新城疫病毒能感染不同日龄、品系的禽类, 包括鸡、鹌鹑、鸽鸭等, 鸡较为易感, 尤其雏鸡的感染死亡率较高。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感染, 没有明显的季节特征, 常年可发病, 气温变化较大的季节多发, 死亡率高达90%。免疫抗体水平降低时也可能感染, 并以非典型临床症状发病, 临床典型症状不明显, 死亡率低。
2 临床症状
临床上新城疫的平均潜伏期约5~6天, 最长为21天, 感染鸡群萎靡不振、食欲降低, 呼吸伴有湿啰音, 还可以在鸡群中听到咯咯的声音, 多数伴有腹泻, 前期为绿黄色粪便, 后期为蛋清样粪便。鸡冠和肉髯随着病程逐渐由浅变深, 最后成为暗紫色, 病鸡眼睑、口鼻都有大量的分泌物, 鼻腔甚至完全堵塞。神经性震颤、伸颈、摇头, 将病鸡倒提可以看见有黄绿色液体从嘴角流出。病程末期, 往往导致全身性的神经症状出现, 共济失调, 头偏向一侧, 劈叉式死亡。
3 剖检变化
不同日龄的鸡群感染该病后, 剖检的病理变化差异较大, 主要包括典型症状和非典型症状2种。
(1) 典型症状。新城疫的典型病理变化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对病死鸡群进行剖检, 多数鸡的嗉囔内有黄绿色的积液, 带有酸味的腐败液体, 全身弥漫性出血, 肌胃和腺胃交界处和食道、腺胃的交界出均有出血斑, 腺胃乳头上有针尖状出血点, 直肠、泄殖腔黏膜有大量的出血点, 心外膜及冠状脂肪上有点状出血, 部分鸡还伴有卵黄性腹膜炎, 卵泡破裂、卵黄流入腹腔的剖检情况。最具特点的解剖症状为肠道和盲肠扁桃体充血肿胀, 在肠壁上形成一颗红色的核桃状粒子。
(2) 非典型症状。部分免疫后的群体感染新城疫病毒, 很难看出典型症状, 近年发生的新城疫多以非典型为主, 仅出现黏膜卡他性炎症, 及呼吸道、消化道黏膜充血肿胀, 直肠和泄殖腔黏膜有出血点, 腺胃和肌胃的交界处可见少量出血点, 肠道扁桃体没有明显的典型特征, 尤其是成年鸡在发病死亡时很难见到典型的临床症状, 可能与其他细菌性腹泻混合感染, 需要进一步鉴别诊断。
4 实验室诊断
(1) 病原学诊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对发病场的病死畜禽进行采样, 可以采集气管、肺脏、肝脏和血清等, 到符合相应资质的实验室, 采取核酸扩增或鸡胚尿囊膜接种等方法进一步确诊。
(2) 血清学诊断。新城疫主要以细胞免疫为主, 新城疫病毒有凝集原, 因此实验室可以采用凝集试验或ELISA来检测抗体, 但由于大多数发病场都是免疫后发病, 血清学诊断意义不大, 需结合临床和病原检测进行确诊。
5 综合防控
新城疫造成鸡群的死亡率高、生产性能低, 预防该病主要采取防治结合的方式。首先, 畜牧主管部门应该监督养殖主体建立健全生物安全体系, 实现整进整出, 规范化管理, 尤其是在建立免疫档案上下功夫;其次, 加强饲养管理、提供均衡营养, 定期补饲, 保持养殖舍内环境干净, 做到粪污分离, 增强群体抗病能力, 减少应激反应;再次, 免疫接种是新城疫防治的重要方法, 疫苗的选择要根据各地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 选择特异性强的疫苗进行免疫, 采取科学的免疫程序, 确保免疫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龙涛, 葛晨霞, 黄雷, 等.鸡新城疫的诊断及病理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30) .
[2]霍芝敏, 关峻岭.非典型鸡新城疫的诊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 31 (4) .
鸡新城疫的预防措施 篇5
1 流行特点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以冬、春季节为多, 易感鸡群一旦被传染, 可迅速传播呈毁灭性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达90%以上。病鸡是主要的传染源, 轻症病鸡和临床健康的带毒鸡也是危险的传染源。本病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 带毒的种蛋、受伤的皮肤及交配也可以引起感染。
2 临床症状
急性发病常无特征症状而迅速死亡, 多见流行初期和雏鸡。除急性外, 其一般症状有:体温明显升高, 垂头缩颈或翅膀下垂, 鸡冠和肉髯呈暗红紫色;母鸡出现产蛋停止或产软壳蛋;呼吸困难, 并发出“咯咯”的喘鸣声或尖叫声;嗉囊积液, 倒提时有大量的酸臭液体从口内流出;粪便稀薄, 呈黄绿色或黄白色;病鸡翅膀麻痹, 跛行或站立不稳, 头颈向后或向一侧扭转等一系列神经症状。
3 病理变化
3.1 典型病变
腺胃肿胀, 乳头出血, 肠道粘膜和盲肠扁桃体出血与溃疡, 胸腺肿大, 出血, 脂肪组织有出血点, 泄殖腔有出血点, 气管内粘液增多, 气囊混浊并有干酪物, 产蛋鸡的卵泡和输卵管显著充血。
3.2 非典型病变
往往看不到新城疫典型的病变, 但多剖检死鸡, 也可见到一些典型的病变:喉头和气管粘膜出血, 心冠脂肪有针尖大出血点, 腺胃肿胀, 盲肠、扁桃体、小肠和泄殖腔有出血点, 气囊混浊。
4 预防措施
4.1 杜绝病原侵入鸡群
制定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 出入人员及车辆严格消毒;严禁从疫区引进种蛋或鸡苗;饲料来源要安全。
4.2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1) 种鸡、商品蛋鸡:根据其饲养周期开展相应免疫工作, 其中:1日龄时用弱毒活疫苗进行初免, 7~14日龄用弱毒活疫苗或灭活苗进行免疫, 12周龄弱毒活疫苗或灭活苗进行强化免疫, 17~18周龄或产蛋前再用灭活苗免疫一次。开产后根据抗体情况进行免疫。
浅谈新城疫的预防措施 篇6
1 流行特点
本病不受季节影响, 四季均可发生。传播快, 传染性强, 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发病, 发病率和死亡率与鸡的抵抗力和病毒的毒力有关。本病的病原属于副粘病毒, 能在鸡胚内迅速繁殖, 也可在细胞上培养, 引起细胞病理变化, 使感染细胞形成空斑。病毒具有血凝素, 可与红细胞表面受体结合, 引起红细胞凝集。
病毒的抵抗力不强, 容易被干燥、日光及腐败杀死。但在阴暗潮湿、寒冷的环境中, 病毒可以生存很久。在掩埋的尸体和土壤中, 能生存1个月。在室温或高温条件下, 存活期较短。常用的消毒药, 如2%氢氧化钠溶液、3%石炭酸溶液、1%臭药水和1%来苏儿等消毒药液, 3分钟内都能杀死病毒。
2 临床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2~7天, 强毒力株在3天内引起症状, 弱毒力株的潜伏期可能延长至2周以上。病鸡发热, 体温升高, 可达44℃, 精神不振, 伏地不动或翅膀下垂, 闭目呆立, 食欲减少或废绝, 排黄、绿色粪便, 嗉囊内充满酸臭的粘液, 倒提病鸡, 可从口腔中流出。大多数病鸡呼吸困难, 张口呼吸, 咳嗽, 发出呼噜声, 鸡冠、肉垂呈暗红色或青紫色, 2~3天后鸡只大批死亡, 耐过鸡可出现神经症状, 未受刺激时较正常, 一旦受到惊吓, 便出现头颈扭曲, 平衡失调, 倒地挣扎或呈观星姿势, 有时可见神经麻痹、瘫痪。产蛋鸡发病时产蛋大幅下降, 蛋的品质降低, 软壳蛋和白壳蛋数量增加。
最急性病例病情发展很快, 往往头天晚上不见异常, 次晨已经死亡。急性型病初食欲不振, 精神萎顿, 羽毛松乱, 眼半闭或全闭似昏睡, 冠和肉髯暗红色, 或黑紫色, 嗉囊内充满液体及气体, 口腔和鼻内分泌物增多, 常有大量粘液由口流出, 为了排除粘液而时时摇头, 呼吸困难, 张口呼吸, 喉部常发出咯咯声, 夜间可见鸡群有明显的呼吸声音。粪便稀薄, 呈黄绿色或黄白色, 有时混有血液, 味恶臭。发病2~3天后可见有较多鸡只死亡, 死亡呈直线上升, 有明显的死亡高峰, 大约10天左右鸡只死亡呈缓慢下降, 没有很快死亡的鸡常发生神经症状, 包括翅、腿麻痹, 站立不稳, 将头歪向一侧而嘴向上。在受惊或抢食时突然倒地, 抽搐, 数分钟后恢复正常。
3 病理变化
新城疫的病理变化包括腺胃内面乳头突起尖端或粘膜上有小出血点, 有的形成溃疡, 腺胃与肌胃或食道与腺胃交界处最为明显。整个肠道发生卡他性炎症, 肠腔充满粘液, 外观可见紫红色枣核样肿大的淋巴集结, 全身粘膜和浆膜弥漫性充血、出血, 淋巴集结出血、坏死, 表面有黄白色伪膜覆盖, 盲肠扁桃体出血、溃疡及坏死, 直肠粘膜条状出血或点状出血, 嗉囊内充满酸臭的液体和气体。慢性病例可见粘膜弥漫性出血斑和岛屿状坏死。产蛋鸡卵泡出血、液体、变形;气管粘膜充血、出血, 有时可见胰腺出血。肌胃角质膜下常有出血点;非典型性新城疫, 腺胃与食道、腺胃与肌胃交界处多不见变化, 腺胃乳头出血也很少见到, 肠道与盲肠扁桃体的变化也不及典型性新城疫明显和特征, 直肠和泄殖腔粘膜的出血经常可见。
4 预防措施
严格执行综合防治措施, 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工作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疫病传播机会。免疫接种是预防新城疫发生的关键, 常用疫苗有弱毒力株活苗和灭活苗。
加强生物安全措施, 防止新城疫病毒进入鸡群。应从无病的种鸡场中引进鸡苗, 避免推销人员、外来人员、交通工具等进入场内, 实行定期消毒计划。
鸡新城疫的诊断及防治 篇7
1病原体
该病毒是属于副粘病毒, 病毒有囊膜, 且有两种纤突, 凝聚多种动物的红细胞, 该病毒存在于鸡的所有器官, 体液, 分泌物和排泄物中, 其中, 以脑肺含量最高。病毒的抵抗能力不强, 容易被高温, 干燥, 日光等环境所灭亡。病毒在自然界所处的时间与介质是育着密切的关系, 介质中的蛋白质不仅仅是对病毒具有保护作用, 而且能够使得消毒液无效, 高温有利于消毒液的破坏作用, 低温可以阻止该作用, 所以在消毒前进行物理性清毒是很有必要。
2流行病学
新城疫疾病可以感染200种以上的鸟, 但主要发生在鸡与火鸡身上, 水禽对该疾病具有一定的抵抗力, 本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 但是在秋冬交替, 每年出洞, 初秋时期发病率是最高的。主要是传染病鸡和粪便以及污染的饲料, 饮水, 传播途径主要由呼吸道和消化道, 注意的是鸡蛋也可以传染病毒, 另外, 该病毒对于不同年龄, 品种, 和性别的鸡都是具有感染能力。
3诊断要点
3.1临床症状
感染的鸡若出现典型的症状, 有时候突然死亡, 有时候又没有任何的症状, 或者是精神低下, 食欲减退, 呼吸困难, 张口呼吸, 倒提的时候会出现大量的液体从口中流出, 常见有下痢, 后期的时候会出现扭曲, 转圈等精神症状。
3.2病变特征
典型的鸡新城疫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败血样变化, 以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病变最为严重, 乳头, 小肠前段出血明显, 尤其是十二指肠黏膜和浆膜出血。盲肠偏桃体偏大, 出血和坏死。呼吸道病变主要是常见于鼻腔以及喉, 内部充满了污浊的黏液, 脾肝无特殊病变, 肾多变出现水肿以及充血。输尿管内有大量的尿酸盐。
非典型的鸡新城疫疾病是常见于肠道个淋巴滤泡肿胀并出血, 十二指肠降端具有出现出血, 坏死, 直肠黏膜条状出血, 或点状出血, 超强新城疫疾病引起的雏鸡病变是肾肿。肝脏肿大, 肝脏淤血, 常并发大肠杆菌疾病, 表现为肌部愈合不良, 有的心包炎, 肝周炎。
4防治措施
4.1加强饲养管理
首先要供给鸡群配合饲料, 妈祖其营养需求, 尤其是VA、VB、VC, 其次要控制鸡舍内的卫生情况, 温度, 湿度, 光照, 保持干净的空气清洁环境, 调整饲养密度, 加强通风, 尤其是在夏季和冬季的时候, 鸡舍通风是减少呼吸道疾病导致的新城疫疾病的发病率。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产生, 在应激刺激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添加一些抗应激药物, 如:VC、VE;建立鸡群安全体系, 实行全进全出制度, 避免外来人员, 交通工具进入到内场, 应该是从无病的种鸡场中引进鸡苗, 另外要控制生产过程中鸡群提高鸡体的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 防止疾病发生。
4.2做好免疫预防
鸡新城疫疾病到目前为止是没有特定的疗效药物, 主要是通过接种疫苗来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 因此要关于免疫接种的各种方面都应该要考虑到, 确实的做到了全方面的预防工作。
(1) 建立科学的免疫程序目前仍然是没有一个适用于任何地区的或者是养殖场的标准免疫程序, 因此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来制定鸡新城疫疾病免疫时间, 对于养鸡户而言, 由于母源抗体中的作用以及雏鸡本身的免疫应答功能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发育和过早免疫不能激活免疫反应。在实际养殖过程中, 应该要根据母源抗体中的消化规律和生产中积累的经验或者是在有条件的地方来实施免疫工作。
(2) 采用正确的免疫方法正确的免疫接种方法是保证疫苗充分发挥出效力的一个最重要因素, 育雏阶段尽可能采用滴鼻, 点眼的方法, 在4周龄之后, 采取喷雾的方法, 增强黏膜的局部免疫力, 避免了呼吸道疾病, 且使用的范围变得更加的广泛。 疫苗免疫的时候, 操作要仔细, 点眼, 滴鼻要确保吸入以后才可以放入鸡。所用的疫苗要稀释现用。
(3) 选择合适的疫苗如何选用合适的疫苗在很大的程度上面是依赖于当地的实际情况, 疫苗的种类, 特性, 以及鸡的品种, 和不同的发育情况。目前适用的疫苗主要有活苗和死苗。活苗由于其毒性强, 免疫期长, 一般是用于做过2次基础免疫鸡群, 多采用注射的方法, 多用于农村养鸡场, 新城疫疾病的紧急接种, 另外有II系, III系等。这类疫苗是属于缓慢型, 此苗非常的安全, 多种免疫方法均可以使用, 其优点是在于产生免疫快, 但是其免疫期短, 多用于大型养鸡场。
5结语
新城疫是传染性疾病, 危害非常大, 禽类得病以后没有特定的治疗药物, 必须要建立起良好的预防措施。近年来, 由于该疾病的疫苗大量的推广和使用, 典型的新城疫疾病已经是基本得到了控制, 但是越来越多的非典型新城疫疾病症状的出现, 尤其是近年来出现的超强毒性新城疫, 给养鸡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这是由于免疫程序和免疫方法不正确, 造成了免疫失败, 另外还有饲养管理不健全, 卫生情况工作没有落实而造成。因此, 要制定合理的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搞好免疫接种, 为养鸡业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林健, 等.新城疫疫苗对近年流行毒株的保护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9 (23) .
[2]蔡华.鸡新城疫的发生特点及防制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9 (12) .
[3]沈旭, 等.鸡非典型新城疫的诊断及防制方法[J].中国禽业导刊.2009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