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镇建设

2024-07-01

新城镇建设(共12篇)

新城镇建设 篇1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是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土地开发模式(简称TOD模式),是以公共交通走廊的节点为中心,将公共交通站点与周边城市的土地利用、产业布局结合起来规划的思想,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理想模式(见图1)。

1 国外成功新城建设的介绍

1.1 英国伦敦的新城建设

英国的新城建设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新城是卫星城,也被叫做“卧城”,最初建设的目的相对简单,主要用于转移主城区的人口、就业,防止主城区空间范围发展无序,肆意蔓延;第二阶段新城有了区域新增长极的概念,考虑到了就业、产业平衡等问题;而第三阶段新城在建设中不仅考虑到居住和就业的平衡问题,更要解决新城与主城区交通联系的便捷性,吸引人口和产业从主城区向新城集聚,构建“反磁力”发展区。

1.2 法国巴黎的新城建设

法国巴黎的新城建设与伦敦新城建设相比,发展起来的要晚一些,但巴黎新城容纳的人口更多,截止到2000年底,巴黎共建设了5座新城,容纳了150余万人口,规模更大。巴黎新城距离主城区的平均距离大致在30km左右,同时与主城区建立起了便捷的交通联系。巴黎新城在很大程度上疏散了主城区的人口并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部门外来人口进入中心城区所带来的压力,对主城区的人口控制起到显著的作用。

1.3 日本东京的新城建设

日本东京在其都市副中心的建设中成功地运用了TOD模式。以交通结点功能高的车站为核心,在周围建设了环形铁路,由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这个中心向外辐射,并在沿线建设了一系列有特色的社区和基础设施。大型社区围绕车站而不断扩张延伸,个性丰富,社区之间有景观良好的步行系统,居民步行和乘公共汽车到铁路车站都很方便,形成强大的吸引力。仅距城市中心20km的范围内就聚集着820多万人口。

2 TOD模式下新城发展的经验

英国伦敦、法国巴黎、日本东京等国际化大都市区在城市空间发展中通过政府力量的推动,将新城的建设和区域城市化结合在一起,推动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发展成为城市发展的新模式。那我们就从以下几方面深入分析和研究国外已有的相关建设活动,归纳总结其发展经验。

2.1 新城发展的客观基础

新城的主要作用就是疏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产业。如果新城不能吸引足够数量的人口在新城居住,或者功能较为单一,这样的新城将很难得以良性持久的发展。

新城要想分散中心城区的人口和产业,发挥“反磁力中心”的作用,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新城选址与主城区之间的距离。如果过近,可能会重蹈大城市蔓延、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的覆辙;反之,过远则会加大交通成本,无法起到疏散人口、缓解压力的作用,吸引人口和促进产业集聚的难度也将加大。例如伦敦第三代新城则实施“绿带”政策,与主城区的平均距离为60.4km,导致伦敦新城与主城之间的通勤方式过度依赖私人汽车,造成交通拥挤,形成新的城市问题;而巴黎在新城规划中在为避免出现同样的问题,更加注重建设中心城与新城之间的快速轨道交通网络,而且生活水平高的人们更倾向于居住在中心城区,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巴黎新城与中心城区的距离一般不超过30km,平均距离为23.2km。

当新城的人口规模达到20万,其发展达到了一定水平,新城便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当人口规模超过30万后,说明新城发展进入了比较理想的阶段,继续发展便会更加持久平稳。英国伦敦初期的新城建设不成功就是由于规模较小(人口规模都不到10万),后来政府重新修订了人口规模,扩大至25万~50万。法国巴黎为了规避英国早期新城建设中出现的众多问题,有意识地建设规模更大的新城。通过对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和日本东京已有的几个典型新城的人口规模来看,较为成功的是伦敦新城,平均人口在26万左右,巴黎新城规划的平均人口为38.5万人(见图2)。

2.2 通过长期规划来引导城市发展

传统的以需求为导向的公共交通规划方法是一种被动适应模式,往往使交通规划服从于城市规划,无法从城市这一大系统出发,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环境影响和能源问题。随着快速城镇化、人口急剧膨胀、就业压力和交通拥挤等典型的城市问题的出现,要主动引导需求发展,充分发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作用,用良好的交通规划带动城市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城市建设规划在指导新城发展的同时,也优化了城市的空间结构,协调了城市交通和土地利用之间的发展。伦敦的《大伦敦规划》对8个新城的建设进行了规划,伦敦按照4个圈层的模式发展,新城则分布于最外层的乡村圈。同时为了控制伦敦城区的蔓延,还提出了“绿带”政策。法国中央政府对整个城区的发展进行了全面长远的规划,形成多个中心,建设快速高效的铁路系统沟通联系各发展组团,通过网络化的空间布局结构实现城区与郊区新城的均衡发展。1965年,巴黎建设了两条平行于塞纳河的轴线,打破了以往放射状同心圆的城市空间格局,以交通带动城市发展,随后在铁路沿线建设了5座新城。日本东京是由城市中心和周围的新城组成一个都市圈,每个圈都有一条呈环状放射的交通线。

2.3 利用轨道交通系统引导城市放射型发展

新城与主城区之间便捷高效的交通联系,是新城未来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伦敦、巴黎和东京等大都市区的新城主要通过公交、地铁和郊区铁路换乘的方式与主城区联系。巴黎为疏解中心城区的压力在周边建设了5座新城,并通过建设放射状区域轨道交通,形成了以巴黎为核心的多中心城市增长格局和发展模式;东京通过整合轨道交通与新城的土地开发,形成了多层次、网络化的城市空间结构,以实现城市副中心与新城的快速发展,其中日本多摩新城的交通网络以铁路捷运系统为中心和节点来保证站点的强大辐射力,在新城建设前,修建了两条地铁、一条高速公路,用交通系统的发展来带动住宅房地产项目的跟进。东京修建的电气化铁路或新干线,共17条,地铁线网共12条,轻轨13条。实践经验证明,多层次、立体化的综合公共交通体系,加强新城与主城区之间的联系非常重要。

2.4 新城需要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增强新城的吸引力,促进人口集聚,也是决定新城发展的关键。新城吸引力大小与便捷高效的交通、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紧密相关,在城市开发和建设前要把大型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好,带动商业和房产等项目的发展,打造商业、工业和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身的国际大都市。如日本新宿经过近五十年的建设成为以商务和休闲娱乐功能为主的新城;东京心涩谷则是以商业、娱乐、百货功能为主;池袋的商业、交通枢纽功能已形成规模;东京国际中心和东京科学园,则是集文化、体育、滨水休闲等功能于一身;多摩新城利用自然风光优势,全力打造宜居城市,同时大力发展电子器械、微生物技术、药疗器械等新科技新材料产业,支撑片区经济。巴黎现代化新城的中心区在就业、文化娱乐和生活方面综合发展。

2.5 政府和社会的保障机制

新城建设是整个国家的建设项目,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和推进。伦敦、巴黎新城建设的成功经验显示,新城建设的顺利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干预和政策的积极引导。

英国政府拨款先后成立新城开发公司和新城委员会,由政府任命其成员,受政府控制,分别负责开发新城和负责管理新城,并推出了一系列的立法政策包括土地的开发、资金运营和补偿等各方面,为新城建设提供了保障。

法国中央政府也组建了专门负责制定政策的新城开发公司。另外,国家还对新城进行了大量的财政投资预算,特别在新城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之后,更加大了资金份额的投入,政府还出台了法律来负担新城的大部分开发费用的法律,以保证资金来源稳定。

日本自1955年新城建设以来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政策,1956年制定“首都圈第一次基本规划”,1963年出台了《近畿圈整备法》,1966年又出台了《中部城市圈整备法》,这都为东京大都市区的地域整治规划和新城开发活动指出了发展方向。多摩新城的成功之处是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限制私家车的使用,鼓励搭乘公共交通出行的政策,并提出对使用公共交通的雇员的公司实行税收优惠,有效地管制了交通需求,增强社会对快速铁路的依赖性。

3 北京新城建设的启示

北京已准备在部分郊区引入TOD模式,像亦庄、回龙观这些低房价区域人口最为集中,是对轨道交通的依赖很强的开发区和居住区,解决土地利用和区域交通问题,缩短城市与郊区的差别,推动北京市由“环线—多中心”的形态模式向“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形态模式转变。利用城市轨道交通与沿线土地的整合利用和协调发展,以交通带动土地利用开发,使土地增值效益最大化,并为轨道交通培育客流。

3.1 建设快捷高效的公交系统引导城市发展

未来轨道交通的发展必然由“客流追随”模式转变为“主动引导”模式,尤其是在前期阶段,外围新城组团尚未聚集大量人流,更应增强轨道交通在交通网络发展和新城空间结构建设中的引导作用。

北京地铁大兴4号线、亦庄5号线、房山线、昌平13号线等从规划建设到投入运营,都积极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且这种趋势会更加明显(如图3)。结合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条件和交通发展趋势,鼓励中心城区外围轨道交通导向性和超前性的城市开发,将新城区的快捷出行作为发展的首要目标,优先建设新城与中心城区的线路,并合理引导轨道沿线站点的开发,完善换乘体系,同时疏导新城之间或重要功能区之间的快速路联系,提前筹划转换为轨道线路的可能;待新城区域运营相对成熟后再开发沿线站点区,并提高轨道网络密度。总之,只有轨道交通网络得到进一步完善,新城才有条件大力发展步行交通。

3.2 完善大型公共设施,提高新城吸引力

以项目开发带动区域发展是大城市构建多中心空间体系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轨道交通与新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借鉴国际上新城建设的经验教训,我国新城建设中对资金的利用应采用有选择性的重点建设模式,避免平均分配,如昌平线、大兴线等。优先建设大型公共设施,因为这是关系新城发展命脉以及区域发展需求的重要措施。同时前期应集中建设配套设施,如综合商场、办公、服务、休闲娱乐等,形成全新的具有吸引力的区域环境和风貌,在短期内形成一定吸引力,促进人口和产业集聚。充分发挥新城中心的集聚和辐射功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利用市场的联动效应,逐步引导开发新城土地,促进新城的有序发展。

3.3 创新融资渠道

新城开发以轨道交通为引导,必须建立良性、长效的投融资机制,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交通站点周边的土地,形成可持续的土地收益,用于补贴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营,补偿轨道交通建设的资金缺口,并从政府的角度出发,制定出合理的政策来协调保障政府、新城开发商和轨道交通运营商三者之间的利益,从而使新城资源的优势实现的最大化。

北京地铁4号线是我国轨道交通领域第一个PPP项目,它引进了先进的港铁运营管理经验,减少政府投资46亿元,约占整个项目总投资的30%,形成了适度的市场机制,减少了投资管理的风险,对我国以后进行轨道交通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3.4 加强体制与政策方面的支持

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在政策方面,为了解决多头管理、缺乏政策重点的体制弊端,应由专门机构统筹新城的开发建设,形成区域政策和资源集聚利用。在资金方面,集中投入有限的政府资金,综合高效的利用周边土地,促进新城特色建设,增强吸引力;在土地上,消除当前社会保障中的城郊差异,优先保障新城公共设施、产业用地的土地供给,促进新城集聚人口,统一社会保障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捷.新城规划与建设概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

[2]谢鹏飞.伦敦新城规划建设的经验教训和对北京的启示[J].经济地理,2010(1).

[3]赵学彬.巴黎新城规划建设及其发展历程[J].规划师,2006(11).

[4]张明,刘著.适合中国特征的TOD规划设计原则[J].城市规划学刊,2007(1).

[5]张育南.北京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整合发展问题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9.

[6]李道勇.大都市区多中心视角下轨道交通与新城的协调发展[D].天津大学,2013.

[7]王颖,孙斌栋,胥建华.探索国内外五个特大城市新城发展共性,引导上海新城建设[J].上海城市规划,2012(1).

[8]迈克·尔布鲁顿,希拉·布鲁顿.英国新城发展与建设[J].于立,胡伶倩译.城市规划,2003(12).

[9]向俊波,谢惠芳.新城建设:从伦敦、巴黎到北京—多中心下的同与异[J].城市问题,2005(3).

新城镇建设 篇2

途径,统筹城乡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把发展小城镇作为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抓紧抓实抓好。

一、对巴中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分析

建区设市十六年来,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小城镇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对经济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到底,全市有123个乡集镇,61个建制镇,其中国家级重点镇5个,省级试点镇48个,县城以下乡镇建成区面积达到198平方公里,乡镇平均建成区1.1平方公里、人口3000余人,平均66平方公里分布着一个小城镇。恩阳镇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4.5万人,是全国重点小城镇。清江镇近几年来城镇房屋建筑面积以每年5—10万平方米,人口以年均500户、人的速度增长。

(二)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通过抓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功能完善,小城镇成为人口、经济、社会等资源的重要集聚点,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成为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辐射点,成为农村和城市的重要结合点。对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形成起到了聚集作用,对产业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对农村人口的转移起到了吸纳作用。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全市小城镇常住人口达到6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27.1%。比如,乐坝镇总人口7680人,城镇人口达到6100人,城镇化率达到80%。白衣镇十年来镇区面积扩大8倍,城镇人口增加6倍,达到1.2万人,占总人口的35%。

(三)基础和服务设施明显改善。路、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市场等服务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到底,全市乡镇建成主要交通公路232条,里程1208公里;建成区道路硬化率达到70%;乡镇通电率100%;60个乡镇建有集中供水厂(站);所有建制乡镇开通固定电话、移动电话,60%的乡镇开通网络;建成了一批综合农贸市场、专业市场、经营超市,促进了物流的初步形成;恩阳、清江、乐坝、涪阳和兴文实现天然气管道集中供气;地处深山的空山乡实现了“五通”。

(四)镇域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小城镇的发展,促进了镇域经济的加快增长,特别是建制镇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乡集镇。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的旅游型、工贸型、商贸型、农产品加工型小城镇。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小城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24亿元,其中二产业6.47亿元,三产业10.63亿元。如,乐坝建镇十五年来,坚持以工业、商贸为主导,去年底工业产值超过1亿元,占gdp的80%以上,三次产业比重为4:43:53,提供税收超过万元。涪阳镇兴办12家超市,新建1万平方米综合商品交易楼,吸引了一批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客商,个体户达到250户,带动了以涪阳、陈河为中心的通江银耳、食用菌特色产业发展。

(五)历史文化底蕴较为深厚。我市部分小城镇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红军文化。长赤、毛浴、沙溪、光雾山(桃园)、得胜等镇具有光荣的红色历史,深厚的红色文化。白衣古镇以上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著称。恩阳古镇以红军文化、特色民居远近闻名,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四川省十大古镇。水宁寺、白衣、毛浴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清江、曾口、涪阳、铁佛等21个镇被省政府命名为文明村镇。

尽管小城镇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规划明显滞后。城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规划滞后于建设发展的需求。全市小城镇总体规划修编率仅为27%,绝大部分小城镇没有控制性详规,更没有小区规划。已有的小城镇规划大多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总体布局与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小城镇规模偏小,90%的建制镇建成区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其他乡集镇不足1平方公里,大多停留在农村居民点的层次上,辐射带动能力弱。城镇建设缺乏特色风貌,缺乏文化内涵,缺乏城镇品味,基本上是一条水泥路、一排卷帘门,“千镇一面”的火柴盒式建筑,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

新城镇建设 篇3

青海省发展改革委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美丽城镇建设为载体,积极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增后劲,奋力走出一条新常态下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社会和谐的青海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之路。

针对新形势下青海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省委、省政府高端统筹、顶层设计,制定出台了《青海省美丽城镇建设指导意见》,决定从2014年起利用5年时间,安排40亿元省级专项资金作为引导资金,与既有渠道资金、社会资金统筹使用,形成聚集效益,重点打造80个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发展有一定基础的美丽城镇,每年支持16个美丽城镇建设,每个城镇安排3000—6000万元投资。工作开展以来,省发展改革委会同各地区,已安排下达32个美丽城镇建省级专项资金16亿元,实施项目191个,项目总投资66.57亿元。截至今年2月底,已累计完成投资51.3亿元。通过持续不断的建设,打造了门源县青石嘴镇、共和县龙羊峡镇等一批美丽城镇,城镇环境进一步美化,市政道路、供排水、供热、供电等市政基础设施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就业和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特色鲜明、生态环保、设施配套、宜居宜业、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高原美丽城镇初具规模,为欠发达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探索了一条新路。

2016年,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省发展改革委将继续加大力度推进美丽城镇建设,积极打造湟中县拦隆口镇、乐都区瞿昙镇、互助县加定镇、祁连县峨堡镇等16个美丽城镇,计划安排省级专项资金8亿元,从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综合整治城镇环境、打造城镇特色风貌、提高城镇综合管理能力、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等8个方面部署开展工作,加大组织协调和督导检查力度,确保按计划完成年度建设目标任务。

新城镇建设 篇4

一、城镇商业建设成效

1. 城镇限额以上零售、住餐企业和大个体增多。

江阴市现有的305个限额以上零售、住餐企业和大个体中, 城镇占175家, 比“十一五”期末增加31.6%, 本土的吉麦隆超市已在该市13个城镇开设了14家连锁门店, 单店营业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 最大的门店营业面积超过1.2万平方米。这些城镇新增的限上企业和大个体为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带来了7.7亿元的增量。2011年, 该市15个城镇限额以上零售、住餐企业和大个体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0.3亿元, 比上年增长33%。

2. 城镇社区商业方便农民消费。

江阴市15个城镇有200余个行政中心, 均建有商业服务中心, 有的撤并行政村还建有2个商业服务中心。农民购买日用工业品、农业生产资料, 订阅报刊, 理发保健, 棋牌等文体活动, 均可实现“不出村”。全市219个城镇行政区内商业服务中心2011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1.7亿元, 占全市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近四分之一。同时, 城镇行政区内商业服务中心建设也为农产品进城镇、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农超对接”平台, 今年1-5月份, 该市31个超市已销售本地农民平价蔬菜400余吨。

3.“家电下乡”拉动农民消费效应增强。

城镇商业设施的大建设和大发展使得“家电下乡”服务网点在江阴实现城镇全覆盖, 全市293个“家电下乡”服务网点共完成“家电下乡”商品销售324512台 (其中冰箱66498台、彩电67450台、手机860部、洗衣机49821台、计算机14985台、空调98762台、热水器7903台、微波炉4750只、电磁炉768只、电动自行车12715辆) , 兑付财政补贴9081.7亿元, 拉动农户家电消费7.87亿元。

4. 城镇商贸服务业贡献份额增大。

江阴市15个城镇商贸服务业2011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2.1亿元, 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7.4%, 比“十一五”期末提高0.7个百分点;纳税21.7亿元, 占全市商贸服务业45.7%, 比“十一五”期末提高0.3个百分点。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市场消费出现疲软的背景下, 该市城镇商贸服务业今年一季度保持了良好的增势, 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2.1亿元, 同比增15%。

二、城镇商业建设举措

扩大内需, 尤其是扩大农村消费内需, 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商贸服务本身来看, 城镇商业网点作为现代商网的重要节点, 其发展既关系到城镇化进程, 也关系到农村市场消费。为开拓城镇和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内需, 江阴市在加强城镇商业建设上采取了以下举措:

1. 城镇商业规划先行。

江阴市商业网点规划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早在2002年江阴市就开始编制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07年, 江阴市从城乡商业统筹协调发展、改变城乡二元流通结构和农村商业基础设施薄弱状况的目的出发, 对原规划进行了修订, 将城镇商业网点建设纳入规划内容, 分别对4个中心城镇和11个城镇的商业街区、31个城镇社区和107个农村社区商业的业态结构、功能设置、建设要点和发展步骤提出概念性规划, 实施现代商业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2010年, 江阴市策应国家“扩权强镇”试点, 又在全国率先提出全市中心镇要单独编制本镇商业网点规划的要求, 并将其纳入相关镇政府年度工作目标, 进行考核。到目前为止, 华士、长泾、青阳和申港4个中心镇和周庄、新桥、徐霞客等强镇已经完成镇级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工作, 使得城镇商业发展走上了“合理布局, 有序建设, 健康发展”之路, 城镇建设开发项目推介影响力和成功率得到提升, 同时对商品交易市场项目实行前置听证论证制度, 规避了项目重复建设、商企恶性竞争的风险。

2. 推进城镇商业街建设。

贯彻商务部《关于加快我国商业街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意见》, 引导各城镇因地制宜, 加快老街改造, 华士镇形成“两纵 (和平路和自由路) 两横 (人民路和文星路) ”的井字型“商圈”, 引来苏宁电器、大统华购物中心和吉麦隆超市等大型商业网点;青阳镇的青水阳光步行街成为居民的时尚休闲广场;长泾镇的人民路中心街区和周庄镇的西大街中心街区成为镇区的商业中心;顾山镇的北国环镇路和徐霞客故里的明清风情街成为游客的美食天地;新桥镇的康定路绿苑步行街为欧式小镇建设增添了亮丽。此外, 周庄镇的宗言商业步行街、青阳镇的大源商业步行街、长泾镇的明清商业街和南闸街道华贸南闸商业步行街也已新建竣工。

3. 推进城镇社区商业建设。

按照江阴市人民政府相关意见, 江阴市初步形成以城镇连锁管理有限公司为核心、4个片区配送服务中心为节点、219家“农家店”为终端的现代城镇商网。各城镇结合城镇建设“三集中 (即:村镇工业向园区集中、农田种植向合作社集中、农民生活向居住点集中) ”, 明确工作组织领导、建设标准要求和“以奖代补”政策 (对通过三星级验收的每个服务中心奖励10万元) , 城镇指导下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在全市实现全覆盖。

4. 推进城镇标准化农贸市场建设。

将城镇农贸市场商场化改造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 市政府召开云亭镇农贸市场改造经验现场推广会。云亭镇农贸市场原是一个大棚敞开式市场, 2010年云亭镇政府以免收该市场12年资产使用费和“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承诺向社会招标, 引来江阴市城乡物业管理公司进行投资改造和运营管理, 不仅镇政府不用筹集改造资金且解决了令镇政府头痛多年的老旧市场改造问题, 企业得到较好的投资回报 (摊位费年收入120万元, 扣除管理费用, 毛利有60万元) , 而且从根本上解决该市场“脏、乱、差”, 改善城镇居民买菜和农民卖菜环境, 使得百姓满意, 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至今该市已改造21个大棚农贸市场, 总投资达9970万元, 而市级财政只动用500万元兑付奖励。

5. 加强城镇商业项目招商引资。

市政府将各镇商业地产、商贸物流等服务业招商项目进行打包, 到香港、台湾、上海、杭州、大连等地有针对性地进行项目推介和招商, 并在江阴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大会上举行城镇商贸服务业招商专场, 吸引万达广场、恒生时代广场、金三角、海岸城等城市综合体落户城郊或中心城镇, 总投资额达84亿元。召开江阴市品质消费品牌恳谈会, 推出40个商业载体, Cartier、BOSS、DUNHILL等著名品牌专柜登陆江阴市场, 宝马、奔驰、奥迪等著名品牌4S店分别入驻周庄、夏港等城镇, 新增销售额10多亿元。

6. 加强城镇商业诚信建设, 实施诚信兴商工程。

成立江阴市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会同物价、工商、质监等部门, 重点对假冒伪劣问题较多的城镇, 联合开展明码标价、食品安全、保护知识产权、零售商促销行为和代币购物卡等专项集中整治行动, 对农家店推广“索证索票”商品档案管理、定期质量巡查等制度, 清伪除劣、打击假冒侵权违法犯罪行为, 呵护消费品质。同时, 设立消费者监督站, 开展“让顾客满意, 树商业新风”行业服务达标争先活动, 推行商品质量先行赔付制, 开展“店店无假货”创建活动, 表彰诚信经商先进单位和诚信楷模, 商贸服务各行业协会均订立了诚信自律公约, 向社会公布了诚信承诺, 切实把好农家店商品质量可靠这根红线。

7. 建设城镇放心工程, 提振百姓消费信心。

城镇不是强化消费秩序的盲区, 为了做好城镇商业建设, 必须像城市一样狠抓放心消费工程。首先, 实施放心肉菜流通溯源体系建设试点。按照统一采集指标、统一编码规则、统一传输格式、统一接口规范、统一溯源流程的“五统一”部颁要求, 将城镇3个屠宰加工中心、27个农贸市场和29家平价生鲜超市纳入全市肉菜流通溯源体系, 保障市民“幸福菜篮子”。第二, 实施“放心早餐”示范工程。建成8000平方米的“政府早点工程”主食加工配送中心, 153个连锁早餐售货亭实现城镇全覆盖。第三, 实施“放心酒”流通工程。出版《美酒·美生活》公益宣传期刊, 全市酒类流通经营者备案登记率和酒类流通随附单制度执行率在无锡7区2市中名列前茅。第四, 实施“农家店”连锁配送示范工程。在督促承办企业履行质量管理承诺的同时, 鼓励连锁公司发展物流配送中心向农家店直配模式, 也鼓励采用多级配送模式, 建设镇级物流节点, 增加城镇直营店配送功能, 有效提高村级店的商品配送率。

8. 以节庆促城镇消费, 以消费促城镇建设。

首先, 恢复庙会集场, 还节于民, 满足民生消费。从农历二月初八到五月初五, 传统庙会在该市半数以上的城镇轮流举行, 2011年17场庙会集场拉动消费5亿元, 其中“二月初八南门会”活动还引来10万无锡市民逛庙会。

第二, 挖崛地方文化, 创办节庆, 激发品质消费。引导各城镇根据地方自身产业特点, 创办双泾镇螺蛳美食节、璜土镇葡萄文化节、霞客镇河蟹美食节等特色节庆活动, 以此凝聚人气, 扩大影响, 促进城镇商业建设。“中华餐饮名镇”顾山镇通过举办金顾山美食节, 挖掘“八大碗”等传统佳肴, 打造“美食新天地, 活力金顾山”, 餐饮业一举崛起。

第三, 发挥比较优势, 承办赛事, 吸引旅游消费。月城镇利用江南水乡生态资源, 承办“中华龙舟赛”, 以“水韵新月城”特色发展农村生态旅游, 该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每年递增20%。今年五月, 被誉为“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新市村成功承办了“2012世界厨王争霸赛”, 引来国内外美食家成千上万, 该村日均接待的旅游营业收入近300万元。

三、实践经验

从江阴市通过加强城镇商业建设, 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农民消费内需的成功实践中得出以下三条基本经验, 可供县级城市城镇商业建设借鉴。

1. 建设城镇消费市场必须加强城镇商业基础设施建设。

将城镇商业网点布局纳入城市商业网点规划, 做好规划先行、项目推介和政策引导, 鼓励工商企业资本和民间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商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城镇连锁商业整合乡村“农家店”, 构建城乡一体的现代商网。只有改变城乡二元流通结构和农村商业基础设施薄弱状况, 农村消费市场才能在方便农民日常生活方面实现开拓。其中城镇商业建设是关键一环。

2. 建设城镇消费市场必须提振广大镇民的消费信心。

加强城镇地区清伪除劣和食品安全工作, 保护城镇群众合法权益;落实商店诚信经营承诺、“索证索票”管理、定期质量巡查等制度, 建立商品质量溯源体系。只有营造让城镇消费者放心消费的良好环境, 城镇消费市场才能在满足镇民消费需求方面实现发育。

3. 建设城镇消费市场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地方文化。

一要还节于民, 恢复传统庙会, 同时要加强监管, 发挥庙会集场在扩大镇民消费内需方面的积极作用;二要因地制宜, 根据各地自身产业特点, 创办特色节庆活动, 发展城镇旅游业。只有大力弘扬和培育地方文化, 城镇消费市场才能在扩大影响下凝聚人气, 实现飞跃。

江阴市各城镇商业设施的大建设和大发展为江阴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地保障, 在满足城镇居民消费的同时, 也促进了农村现代商网建设、推动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但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各城镇商业设施建设的不平衡, 存在着各自为战的格局。希望江阴市有关职能部门要注意镇与镇之间的协调发展, 充分发挥城镇商业特色, 合理利用各镇潜力, 整合商贸流通建设的合力, 各镇之间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战略关系, 从整体上进一步提升江阴市城镇发展水平和扩大内需。

摘要:江苏省江阴市积极响应中央扩大内需的号召, 在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 充分注意商业设施建设, 使商业建设成为城镇建设的重要内容, 通过城镇商业建设扩大了居民的消费。其主要特点是推进城镇标准化农贸市场建设;推进城镇重点重大商贸服务项目建设;加强城镇商业招商引资;加强城镇商业诚信建设, 实施诚信兴商工程;建设城镇放心工程, 提振百姓消费信心等。

新城镇建设 篇5

论文题目:城镇建设改革之我见

小城镇建设论文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学 校: 农 村 行 政 管 理 青 龙 电 大

小城镇建设改革之我见

内容提要:小城镇是城市与农村的结合部,是现代城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实现小康和农村、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枢纽。小城镇建设是缓解“三农”问题,发展县域经济,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着力点。基于此,《小城镇建设改革之我见》将小城镇建设与农村改革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总结我们农村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之上,揭示小城镇建设的现实意义,阐述小城镇建设改革中应坚持的原则和具体措施,探索推动小城镇建设改革的环境、途径和方法,全力打造农村城镇化建设,改善广大农民的生存和居住环境,实现绿色中国的梦想。

关键词: 城 镇 建 设 改 革 措 施

目前,作为有战略意义的小城镇建设,已经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建设日渐升温,其成果也日益明显。但是,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长远的社会性大工程,仅仅凭热情和勇气是不够的。要高质量地建设我国的小城镇,使这项千秋大业健康发展,尽快实现农村城市化的大目标,就要针对千差万别的农村现实,研究对策,探讨改革思路,将农村小城镇建设改革进行到底,做出实效。我想谈以下几点自己的看法,仅供参考。

一、为什么要发展小城镇建设

发展小城镇建设,可以吸纳农村富余人口,避免他们盲目流入大城市;农民迁入小城镇,其原有的耕地可以让出来,可以使大规模的城镇化及交通、水利建设中减少一些土地后人均土地不至于降的太多;使小城镇成为联系农村和城市的纽带,促进城乡交流,逐步打破城乡经济的二元化结构,促进城乡差别的缩小,及城乡空间的逐步融合,通过小城镇扩大农村工业及消费品的市场、扩大内需,拉动城市经济的增长;可以改善乡镇工业过于分散的布局,将分布在自然村的乡镇企业向适当的小城镇集中,可以增加经济效益并促成企业的升级换代,改善环境状况。

二、小城镇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做

到有目的、有计划,尊重规律,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三、小城镇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土地管理制度

土地是城镇建设的载体和基础,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必须从完善制度入手。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城镇规划区范围内的新增建设用地必须按规划使用,统一管理,统一转用,统一开发,统一供应。

对小城镇建设用地,可以让土地部门按政策征为国有,由乡镇或开发单位建设后进行出售、转让或出租。

第二,要正确认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规划的关系。

《土地管理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中建设用地不得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在城市规划区内、村庄和集镇规划区内,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应当符合城市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应据此做好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和规划,完善小城镇建设的步伐。

第三,积极扶持重点城镇建设,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要尽可能保证重点城镇的建设用地指标。

县域范围内的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要重点向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倾斜。对重点小镇可以给予一定数量的新增建设用地的集中,坚持“总量控制,封闭运行,台账管理,统计单列,检查,到期归还”。

第四、小城镇规划管理要加强宏观调控能力,充分发挥“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相结合的双重调控作用。

建立与市场机制相应的规划管理机制,实行以行政、经济、技术、法律等手段相结合的综合管理。要建立与土地出让、转让的市场机制相适应的规划用地管理机制。对于出让、转让的土地必须规定明确的土地使用条件,保证小城镇总体规划真正落到实处。

(二)完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

城镇建设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围绕“小政府、大服务”的目标来进行,主要内容为:

1、简政放权。

①城镇政府要坚持把企业事务交给企业自己管理,从而真正理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

②大力发展一批中介组织,在略有盈利的条件下为企业和社会服务。③理顺城镇政府和县直部门之间的关系,要根据中央有关精神,把对城镇发展影响较大、专业性较强的城建、环保、土地管理部门由城建和主管部门双重领导,以城镇为主;把具有监督、检查职能的公安、税务、工商等部门实行双重领导,以主管部门为主,真正解决城镇政府“看得见、管不着”的问题。④积极培育市场经济体系,把一些应该由市场承担的组织调节商品生产的职能交给市场。

2、精简机构

①合并党政重合的部门;

②撤销那些职能已经交给市场或企业的部门;

③对保留部门的人员也要精简。

(三)加强城镇规划和管理

搞好小城镇规划建设,大力发展小城镇,是关系到农民生产生活的大事,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此,党中央、国务院也十分重视,并在十五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有利于乡镇企业相对集中,更大规模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避免向大中城市盲目流动,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更快增长。”将小城镇的规划建设提到了战略高度,其规划与管理也必定是长期的、不容忽视的。

1、要依据城镇的微观发展规划,制定出系统化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方案,尽可能地把电力设施、道路、通讯设施、供水排水设施和环保设施等方面统筹起来,进行系统化、综合化建设,这样做有利于集中有限的资金建设更多的项目,提高建设资金的利用效果。

2、要采取分阶段逐步实施的办法进行建设。因为城镇的基础设施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在目前我国农村建设资金普遍短缺的情况下,企图投入大量的资金来进行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我们采取分阶段逐步实施的办法,进行分散、分批地投入资金建设。城镇建设到哪里,基础设施就建设到哪里;哪里最需要,就先建设那里。当然,对于条件允许的地方,采取全国铺开的办法进行建设,能够加速城镇的发展进程,也是值得提倡的。

1、要依据当地条件来确定建设标准。从长远来看,建设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是城镇未来发展的方向,但对于许多地方来说,目前还很难办到。这就要求我们要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地确定建设标准,可以先采取先土后洋的办法逐步地发展和提高,不能把建设标准定的太高,以免产生欲速则不达的效果。

(四)加强社会保障

1、对于新进镇的农民,需要一个适应进程,且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建立,土地仍是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因此,政策上要根据本人意愿,在一定期限内保留其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并允许依法有偿转让。

2、对长期在城镇就业、收入和生活已经相对稳定,但尚无条件加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乡镇企业职工及其他居民,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展养老、医疗等保险项目。

3、对已脱离土地、丧失工作机会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城镇居民,在收入调查的基础上,借鉴大中城市的经验,建立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4、对于具备条件的城镇,要逐步建立规范的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等条件成熟时,纳入当地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城镇养老保障制度,在制度设计的时候,不能一刀切,必须针对不同的人群设计不同的制度模式。这种设计一方面要有利于解决城镇日益突出的保障需求,另一方面又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便于今后和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接轨。

综上所述,我认为认真研究小城镇建设,遵循原则,把握规律,制定措施和方案,结合我们农村现实情况的实际,少走弯路,不走错路,面对土地、行政、保障体系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大胆尝试,推陈出新,将小城镇建设简洁、高效的进行下去,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2009年05月28日

参考文献:

1、侯功显、蔡靖芳的《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湖北社会科学。

2、张华、王艳的《小城镇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3、赵正来的《农村小城镇规划与布局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注重人文城镇建设 篇6

[关键词]城镇化;文化保护;文化品牌;文化素质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强调,要注重人文城镇建设,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城市病”,许多极富地方特色的建筑、街区被重复堆砌的钢筋水泥和千篇一律的花坛草坪所取代,城市文化趋同现象突出,缺少明显的地域特色。如今,人们越发感觉到,城市容貌给人们的印象是暂时的,而城市特色文化给人的印象却是深刻的、永恒的。城市的发展需要文化的支持,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提高城市文化竞争力已成为研究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应着力建设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新型城镇。要将文化传承与城镇发展有机融合,激活传统文化元素,提高居民文明素质,打造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城市,推进人文城市建设。

一、注重文化保护

文化是城市的精神和灵魂,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城市文化可以增强城市的精神凝聚力、经济创造力和文化辐射力。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利于城市人脉的聚集和要素的汇聚,是宝贵的城市无形资产。新型城镇化要保护宝贵的文化遗产,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历史文化遗产表现为优秀历史建筑和群落和民俗文化。保护修缮具有传统建筑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的祠堂等传统建筑,保护传承方言、传统美术、传统民艺、传统体育和节庆文化,复兴传统手工业,弘扬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彰显乡土和民俗文化魅力,实现乡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共存共生。

科学、正确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要坚持真实性原则。对传统文化要有敬畏之心善,不能搞大拆大建,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维护和修缮中,应尽可能做到修旧如旧,尽量用原材料、原工艺修补整治,以保存其历史本来面目。决不可先将其消灭而后以复制品取而代之,更不可在商业化开发中把珍贵的传统文化肢解掩埋。历史文化价值只有在真实的原物中得以体现,文化遗产中蕴含的历史信息与其真实性直接相关,任何新造的假古董都不会再具备原物的价值,保护真实的珍贵历史原物,就是保留它们所蕴含的重要历史信息。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还要坚持整体性原则。失去了整体环境的历史文化遗存的价值都就会大打折扣。对于历史街区中的单体历史建筑,应尽可能地保留其周边的原有环境。为此,在城乡规划中,应将传统文化脉络、文化元素纳入城镇规划与建设,把传统文化融入城市发展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为传统文化预留出发展的空间,全力避免传统文化的流失。一般情况下,不应提倡历史建筑的迁移保护,对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及其周围环境,应进行整体性保护。当然,完整保护历史不能简单强调保护对象的不可改动,强调伴随原有生活空间的原有生活方式不可改变。而是强调在旧城改造中不能大拆大建,对于历史文化必须尽可能地予以保护。在开发城市的过程中,物质遗产与文化遗产保护并重,传统民居和文物古迹保护同步,既保留城市原有的建筑形态,也保存城市居民传统的生活方式,要在保护中开发、以开发促传承,在开发中挖掘城市历史文化潜在价值,梳理贯通城市文化脉络。新型城镇化要彰显可持续性,坚持不懈地搞好保护与传承,真正建立既能传承传统文化、又能体现时代特征的新型城镇化体系。

二、打造文化品牌

文化品牌是城市的金名片。每座城市除了地理条件、自然景观、风土人情、美味佳肴的差异外,更深层次的是文化上的不同了。文化影响力是一种为别人接受的方式改变他人的思想和行动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有效的传播途径以及文化受众的根本性认同。文化品牌不仅具备这些特点,而且能够通过文化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市场忠诚度等产生放大效应,进而实现文化品牌对城市文化演变的撬动作用。在“互联网+”时代,文化品牌对于城市文化意义更为明显。如果说传统城市文化因为信息封闭性而较多地依赖于本土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形成的文化品牌,那么在信息社会中现代文化品牌则更多地体现为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的结果。互联网是开放的先进技术,面对开放度空前的互联网时代,我们只有做强自身的文化品牌,才能发挥好文化品牌优势。只有打造出强大的城市特色文化品牌,并借助互联网技术跨出国门、融入全球文化,才是繁荣城市文化的根本出路,否则将湮没无闻。以文化品牌创新提升城市创新文化活力。城市文化活力在于创新,城市创新源自于创新文化。一个创新活跃的城市,往往是文化精神财富丰厚的城市;一个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城市,也往往是创新活跃的城市。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过程中,城市文化创新也是不可或缺的。

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均需要依托于若干主导产业,特别是城市文化的发展高度依赖于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城镇文化市场繁荣。着眼文化资源秉赋和产业优势,整合文化资源,加快建设文化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加快推动文化与经济、科技、旅游、教育等方面的融合与互动,不断催生新型文化业态,拓展文化产业空间,推动文化产业升级。城市应有着发达的文化创意产业,或倚重于传统文化,或体现为文化创新创意活动,或表现为文化与城市核心产业的深度融合。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不相适应,缺少产业功能的科学定位,其原因在于城市建设理念扭曲,忽视城市文化的作用。

三、提高文化素质

努力塑造城市精神,为城市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广泛开展创建文明城镇活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文明新风,提高城镇“软实力”,为城镇发展提供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要浓厚文化氛围。要加快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城镇服务功能。重视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城镇化规划对公共服务设施如文化、医疗、教育、商业等要优先考虑安排,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要合理布点、健全网络,方便群众利用。要切实转变发展理念,以发展文化产业为抓手,挖掘和整合区内历史文化资源,推动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营造浓厚的城市文化氛围。

新城镇建设 篇7

1 企地统筹建设新城镇的背景概况

颍上县迪沟镇原名汤店镇, 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东北部, 南临淮河, 北接广袤的淮北平原, 与淮南市凤台、亳州市利辛两县接壤, 224省道纵贯全境。全镇总面积为58.8平方公里, 全镇人口4.2万, 耕地5.1万亩。原迪沟镇经济基础薄弱, 全镇17个村有12个靠河临弯, 十年九淹, 农业靠天收, 生活靠救济。当时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只有400多元, 镇年财政收入只有28万元, 是当时最偏僻、最贫穷、最落后的地方。

当时政府所在地只有300多人口, 100多间房屋, 集镇面积不过20多亩, 远离公路, 且规划建设的谢桥煤矿铁路专用线从集镇旁通过, 制约了集镇的发展空间。

淮南矿业集团谢桥矿矿区面积38.2平方公里, 设计产量400万吨/年, 1997年正式投产。谢桥矿矿区面积的一半以上位于迪沟镇镇域范围内。谢桥矿在当时是矿业集团最现代化、产量最大的矿井, 开采后地面沉陷速度快、沉陷量大、沉陷范围广, 沉陷范围内有大量的村庄和耕地受破坏。沉陷区村庄的搬迁安置工作是项十分复杂的工作, 解决不好会严重影响地企关系、农民利益和煤矿安全生产秩序得不到保障、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淮南矿业集团和镇政府积极探索大规模的移民安置新途径、新办法。在煤矿井范围以外, 交通方便、地域开阔、位置居中的迪沟地区作为新集镇选址, 把塌陷搬迁居民集中安置到新镇区, 统筹规划城镇布局与产业布局。通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主要做法

2.1 企地统筹做好规划和资金筹措工作

淮南矿业集团与迪沟镇政府共同做好搬迁安置的选址规划与建设规划, 并坚持严格按规划实施。

建设资金以淮南矿业集团的搬迁安置补偿费为主, 政府适当投入, 部分农民少量投入。争取国家政策性投入, 市场化融资也解决了部分资金。

2.2 尊重农民意愿, 建设好新住宅

从改善搬迁农民居住环境, 提高住房集中度, 节省宅基地出发, 同时充分考虑农民实际经济承受能力, 合理安排户型、房型。具体分为四个类型:砖瓦 (平) 房, 面向经济条件较差的搬迁户;二层或三层沿街门面房, 面向经济承受能力一般的搬迁农户。采取筹建大市场的方式安置, 一层可作为商业门面, 二层作居住使用;二层庭院式楼房, 结合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部分群众对住宅的要求不仅实用, 而且要求美观的特点, 开发建设新颖的庭院式中心村;四、五层楼房, 适应不同群众的需求。

2.3 完善基础配套设施

高标准建设道路、供水、供电、下水、环卫、绿化美化等基础配套设施, 建设好医院、学校、邮政通讯、广播电视等。

2.4 调整产业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

统筹乡村发展, 建设小城镇, 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 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迪沟镇农民由传统的农业生产开始向多业并举发展, 致富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迪沟镇在小城镇建设的实践中创造了以下三种模式。

一是市场带动型。小城镇建设的起步阶段, 把“以市兴镇、以市活商、以商聚财”作为突破口。

二是移民建镇型。采煤塌陷搬迁安置与小城镇建设的有机结合, 极大地实现了资源整合和共享, 节约土地, 繁荣集镇经济, 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三是生态旅游型。迪沟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和三大市场的建设繁荣, 使得生态旅游事业发展迅速, 迪沟镇的经济收入逐年增长。

2.5 因情施政, 完善服务管理机制

迪沟镇在建设新村镇的工作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阻力, 但镇政府始终坚持集中移民搬迁不动摇, 从初期的强制执行到后期的说服教育, 工作始终为村民着想, 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因地制宜, 因情施政, 多管齐下, 不断完善和创新公共管理服务机制, 在长期的工作中树立了威信, 使村民看到了希望, 得到了实惠。村民由不习惯、不理解、不积极到支持、拥护、积极参与新村镇建设。

3 取得的效果

3.1 搬迁农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 实现了城镇化

村镇建设坚持“一户一宅”, 从改善搬迁农民居住环境, 提高住房集中度, 节省宅基地出发, 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能力, 合理安排户型、房型。根据不同需求分单层住宅、二层庭院住宅、二~三层沿界街门面住宅、四~五层多层住宅等。目前, 已入住4210户, 建筑面积457605平方米, 户均121.8平方米。

新村镇建设集住宅、商贸、生态、景观为一体, 道路、电力、给排水、排污、公共绿地等基础设施;金融、邮电等商业服务设施;以及学校、幼儿园、养老院、卫生医疗站、文化活动站、村委会等生活设施布局合理、种类齐全、功能完善、环境整洁。

3.2 改善了产业结构, 增加了搬迁农民的就业渠道

企地统筹以前, 农村人口居住分散, 交通不发达, 农民的生存和生活基本依赖于土地, 收入来源单一, 以第一产业为主, 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仅仅是为了满足基本生活需要。随着企地统筹的发展, 农民搬迁到村镇集中居住后, 不仅释放了一部分农业资源, 而且农民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开始向城市居民靠拢, 对第三产业的需求逐年增加, 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第三产业的就业者, 收入增加带动了消费的增长, 最后使整个社会得到长足发展。

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调整。迪沟镇农民由传统的农业生产开始向多业并举发展, 致富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4 迪沟镇企地统筹建设新城镇成功的重要意义

煤炭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 煤炭开采必然造成地表塌陷, 破坏村镇塌陷耕地。村镇搬迁、农民安置是政府及企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也是十几年来工农利益纠缠不清的问题, 最难解决的问题。

农民在地面居住、耕种, 煤矿在地下采煤, 处在同一立体空间中。塌陷村镇搬迁、农民安置涉及资源、环境、农民利益、企业安全生产、社会稳定发展等各方面, 是一项十分重要、十分复杂的工作。几十年来, 我国一直没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以至于造成煤炭资源被压占;二次搬迁、农民乱搭乱建, 浪费巨大;煤矿正常安全生产得不到保证;搬迁工作滞后, 农民利益得不到保障, 集体上访, 围堵企业及政府;基层政府权威丧失, 干群关系对立。

迪沟镇大规模移民建镇, 很好兼顾了农民、企业、政府利益, 给三者都带来了明显的好处。

农民得到的好处是:农民得以从自然村搬到新城镇, 变为城镇新居民, 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 农民过上了城镇化的生活, 农民的医疗、子女教育条件明显改善;产业结构调整, 增加了农民的就业渠道, 农民就业渠道多元化, 农民土地以外的收入明显增加。

企业得到的好处是:解放了大量煤炭资源, 有效避免了二次搬迁及乱搭乱建造成的浪费;保证了煤炭企业正常的安全生产。

政府得到的好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了企业的资金支持, 农民的利益得到保障;农业产业结构得以调整, 推动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 即保证了农民利益, 又保证了企业的生产发展, 并且通过企地统筹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 从而大大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新城镇建设 篇8

一、社区教育的研究内容

(一) 社区教育的内涵

在查阅到的文献资料中, 关于社区教育的概念众说纷纭, 大致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部分学者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界定 (如厉以贤, 1999;叶忠海, 2000) ;另一方面是有些学者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界定, 把“社区性”作为确立社区教育必要性地位的突破口。总之, 国内学者对把握社区教育的社区性 (社区范围内) 、强调其对象的全面性 (社区全体成员) 、突出其功能的社会性 (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以及实现社区发展) 、体现教育社会一体化的特征已达成共识。

(二) 农村城镇化与社区教育

李继星认为农村城镇化指的是乡村人口逐渐变为城镇人口, 乡村区域逐渐变为城镇区域的状况和过程。李少元的观点与其达成共识。周俊认为, 农村城镇化是农业非农化、农民市民化、农村地域城镇化的发展过程。它具有以下五方面的内涵:一是城镇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二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三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四是城镇文明发展不断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五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农村城镇化既是一个在政府宏观统筹规划下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经济市场化的过程, 也是一个农村社会现代化自我生长力形成的过程。因此, 在新城镇建设中系统开展社区终身教育活动, 逐步创建学习型社区, 有利于将农村人口转化为人力资源, 有利于促进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

(三) 农村城镇化中社区教育模式的内涵及其主要特征

周俊认为农村城镇化的社区教育模式是指能发挥城镇社区教育功能, 实现城镇社区教育目标的有组织的结构模型及其活动方式。其外延应包含社区教育的动力来源、资源配置、管理体制、政策支持等方面。

李磊认为, 农村城镇中社区教育模式具有“本土化”再现性和地域性特征。周俊在李磊的基础上, 又提出后发性、可塑性、多元性和时效性。

目前, 农村城镇化中社区教育模式不断地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前进而不断完善、改进。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中, 在模式复杂交错的缓慢建构中, 各种典型的社区教育模式愈发成熟, 实现多种模式互相依存, 共同促进当地社区教育的发展。同时, 社区教育规划应当与城镇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同步考虑、科学制订、协调实施。

二、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社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社区教育在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 社区教育的概念在部分各级党政领导的思想中还比较陌生, 他们对社区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也不够全面。社区教育系统与学校教育互相补充、互相促进, 二者共同构成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既相对分工又合作实施。各地领导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第二, 从全局来看, 各地发展极不平衡, 我国小城镇的社区教育尚处在萌芽阶段或刚刚起步, 有的尚未开展社区教育。第三, 社区教育的管理、协调机制存在着问题。第四, 由于城镇社会发展规划工作落后或不科学, 导致社区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第五, 资源统筹力度不够, 资源共享的经验也不足, 致使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在开展社区教育活动中未能达到效益最大化, 甚至出现资源浪费现象。

三、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社区教育发展趋势

我国城镇社区教育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呈现以下趋势:人们越来越强调用系统、综合、全面的观点来思考、规划、计划、实施、推广、评估城镇社区教育;城镇的社区教育越来越不愿与大中城市的社区教育相分离;市场要素在城镇社区教育观念中的作用会逐渐加大;城镇社区教育实体的运作将逐步走向规范;城镇社区教育的指导工作将会越来越多地体现服务特性;大批较高素质的社区工作专业化管理人才会逐步进入城镇社区, 改善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城镇社区教育的服务对象将会呈现出“全员”与“重点”相结合的特征。

社区教育的课程建设将来越受重视;在社区教育的内容方面, 有关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适应城镇生活、丰富休闲生活的内容, 会越来越受重视;城镇社区教育将会越来越多地体现国际化趋势;城镇社区教育的科研研究将会日益普及。

四、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综合国内相关文献的归纳和分析, 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区教育的内涵、农村城镇化、农村城镇化中社区教育模式的内涵及其主要特征、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的, 较为具体地分析了当前农村城镇化中社区教育的发展态势与存在的问题。然而, 从农村城镇化这一视角把社区教育当做一个系统来建构, 社区教育系统及模式的研究则相对较为欠缺。我国城镇化的步伐正在逐渐加快, 大量的农村转变成为城镇。此时, 如何对当前大量剩余劳动力进行教育成为头等大事。因此, 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把社区教育当做一个系统来建构是十分必要的。社区教育在本质上是一个“多元立体的系统”, 需要社区所在地政府加大统筹力度, 把社区教育摆上工作议程, 把社区教育系统建设纳入社区发展规划中, 作为新城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摘要:农村城镇化是农村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由此催生了巨大的社区教育需求。本文主要对我国学者在农村城镇化社区教育诸方面问题上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从而指出研究的内容、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社区教育,社区教育模式,综述

参考文献

[1]厉以贤.社区教育的理念[J].教育研究, 1999 (03) .

[2]黄鸿鸿.社区教育:教育领域的新拓展[J].福建论坛 (经济社会版) , 2001 (05) .

[3]苏民.面向21世纪社区教育模式探索[J].北京成人教育, 2001 (07) .

[4]方丹敏.中国农村城镇化建设之社区教育功能思考[J].渤海大学学报, 2004 (1) .

[5]李少元.城镇化的挑战与农村教育决策的应对[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01) .

[6]尹小敏.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社区教育模式的构建[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9 (06) .

[7]李继星.农村城镇化进城中小城镇社区教育初探[J].职业技术教育, 2002 (01) .

[8]叶忠海.社区教育学基础[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0.

新城镇建设 篇9

一、基本情况

1. 加强组织领导, 加大了小城镇建设工作力度。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是调整经济结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为搞好小城镇建设, 新民市专门成立了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 吸收建委、土地、民政、公安、计委、财政、农业、金融等部门参加, 具体负责小城镇建设的协调指导工作, 各村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 切实加强了对小城镇建设的组织领导。兴隆堡村村委会做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决议, 统一了全村上下的认识, 增强了加快小城镇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陈台村通过给有共产党员的农户挂牌的方法, 在全村形成了人人争先参与小城镇建设的良好局面。

2. 因地制宜, 开拓了小城镇建设的新路子。

兴隆堡镇紧紧围绕新民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加快小城镇建设, 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总体思路, 结合本镇特点, 广开门路。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结合:一是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农业经济相结合。在种植业结构上, 基本形成了蔬菜、经济作物和粮食种植各占三分之一的生产格局。新特绿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蔬菜外销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此外, 积极发展订单农业, 全镇订单水稻已达1.5万亩, 引进了五味子、树莓栽培技术, 2007年共栽植五味子100亩, 树莓265亩。2007年, 农民人均收入达7500元, 比上年增长18%。二是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乡镇企业相结合。兴隆堡镇以乡镇企业为启动点, 引导乡镇企业联片发展, 形成了兴隆堡镇工业企业园和永丰韩商企业园。三是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市场相结合。兴隆堡镇牢牢抓住交通便利这一有利条件, 充分发挥市场具有辐射力大、吸纳力强、集散度高的特点, 沿路开发, 不断开创新局面。镇政府筹集资金120万元, 增加农贸市场摊床30个, 累计达120个, 更换了3110平方米的防雨摊棚, 市场摊位地面和路面全部硬化, 强化了市场各方面的管理, 基本上解决了小商小贩挤街占路经营和卫生差的局面, 使市场秩序和卫生环境得到改善, 吸引了周边乡镇及沈阳于洪区的经营业户和消费者前来经商、购物。四是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社会事业相结合。完成了中心幼儿园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建设, 高标准敬老院和客运站主体工程建设已完工;累计投入资金2618万元, 彻底完成了74.8公里的“村村通柏油路”工程, 有9个村新建了村部和文化广场;率先实现了“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 共投入资金1756万元;加强了医疗卫生工作, 累计投资94万元, 提高了卫生院医疗等各方面的整体水平;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参合农民12725人, 参合率达98%。

3. 制定政策, 促进了小城镇建设上规模。

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 各村本着“放水养鱼、欲取先予”的原则, 结合实际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 鼓励引导二、三产业向小城镇集中, 加快了小城镇的开发建设。

4. 强化管理, 营造了小城镇发展的良好环境。

在制定优惠政策的同时, 小城镇的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 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完善了管理制度。二是加强了建设管理。本着合理布局、有序开发的原则, 严格建设程序, 从批地到设计、建筑、装璜实行“一条龙”管理, 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小城镇。三是加强了环境治理。实施了“植树造林, 绿化家园”工程。

二、主要问题

1. 认识上有差距。

突出表现在:有些地方还没有把小城镇建设摆到应有的战略位置, 广大干部群众对小城镇建设在促进农村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有的村因缺乏资金对搞好小城镇建设存有畏难情绪, 缺少发展新思路, 造成工作被动;个别村关起门来搞建设, 难以形成大开放、大发展的格局;有些地方存在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缺少长远眼光, 制约了小城镇建设上档次、上水平。

2. 政策落实不到位。

近年来, 随着小城镇建设进程的加快, 新民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 如户籍、土地使用、各种收费等, 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一是现行户籍管理制度制约小城镇建设。乡镇、村办企业招聘的管理技术人才和进镇经商办企业的农民, 户籍管理混乱, 有些聘用人才、投资者因户籍问题解决不了而打退堂鼓。二是征用土地手续多, 时间长, 收费偏高。三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近几年来, 转移到小城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呈迅速递增的态势, 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如住房、教育、社会保险等不配套, 农民进镇有后顾之忧。

3. 融资渠道不畅。

一是市乡财政实行分税体制, 分灶吃饭、自筹平衡, 乡镇财政普遍打得很紧, 小城镇建设资金很难列入预算。二是银行对小城镇建设贷款较少。三是小城镇建设经营程度低。有关部门、企业和个人投资少, 利用外资开发小城镇的力度不大, 民间资金潜力挖掘不够。

三、几点建议

1. 进一步提高认识, 切实把小城镇建设摆上突出位置。

小城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是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发展小城镇有利于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聚集, 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有利于辐射带动周边经济快速发展, 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小城镇、发展小城镇、经营小城镇, 已成为当前繁荣经济促进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 各级领导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树立超前意识、机遇意识、发展意识, 切实把实施城镇化战略放在农村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 实行领导责任制, 把规划、建设、管理好小城镇列入任期责任目标, 调动一切社会力量, 全方位、多角度参与小城镇建设, 切实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协调指导, 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2. 深化改革, 落实完善政策保障机制。

一是要进一步落实进镇人员的户籍政策。按照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和新民市《关于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决定》要求, 协调公安、民政等有关部门, 采取得力措施, 尽快完善落实乡镇户籍管理办法。二是简化土地征用手续, 降低收费标准。各职能部门要认真落实招商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坚持一站式服务, 缩短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和建设周期, 提高办事效率。三是逐步建立和完善小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要建立适应小城镇发展要求的住房、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险等制度, 发展公益事业, 健全小城镇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等功能, 解除进镇人员的后顾之忧, 增强小城镇的凝聚力。

3. 广辟投融资渠道, 建立多元投资机制。

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 拓展小城镇建设资金渠道。一是小城镇建设市场化。要改革小城镇建设方式, 由建设小城镇转向经营小城镇。按照“谁投资, 谁受益”的原则, 积极探索把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推向市场的融资路子。二是要实行财政、金融扶持政策。认真落实新民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决定》, 市、乡两级财政和金融部门要加大力度, 每年投入一定的资金引导、支持小城镇建设, 要重点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三是扩大开放,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利用外资开发建设小城镇, 构筑开放式的投资主体多元化、多层次新格局。

4. 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 优化发展环境。

新城镇建设 篇10

一、金融支持东部城镇群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 东部城镇群建设概况

邵阳东部地区位于我国东西向发展轴线———湖南省长株潭核心区和大湘西的结合部。范围包括邵阳市辖区 (双清区、大祥区、北塔区) 、邵东县、新邵县、邵阳县、隆回县的行政辖区, 总面积8843.5平方公里。2013年末, 常住人口442.76万人, 占全市的62.30%。地区生产总值634.9亿元, 占全市的69.98%。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经济总量, 邵阳东部城镇群都占据绝对优势, 是邵阳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2013年末, 邵阳东部地区城市化率为37.10%, 高出全市2.97个百分点, 城市化率与全省水平相差8个百分点, 城镇化发展空间较大。

(二) 东部城镇群建设的金融供需现状

1. 金融供给现状。 (1) 金融机构网点万人占有率逐步萎缩。近年来,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均把业务重心向城市转移, 在县城及农村地区的网点设置和金融基础业务服务方面处于劣势地位, 新型金融机构数少, 金融机构网点占有率呈下降趋势。2011~2013年, 东部城镇群地区金融机构网点数分别为473、468、470家, 而同年度人口总数分别为503.11、510.86、518.37万人, 每万人占有网点数分别仅为0.94、0.92、0.91家, 不足1家。 (2) 融资渠道单一, 以银行授信为主。邵阳市东部地区融资渠道单一, 仍然以银行授信为主, 占比高达95%以上。2011~2013年, 我市东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分别为274.77、323.41、409.24亿元, 其中银行贷款分别为261.87、318.65、391.42亿元, 占比分别为95.31%、98.53%、95.65%。该地区没有一家上市公司, 2013年募集企业债券资金12亿元, 私募股权融资4.37亿元, 占比约为4%。 (3) 信贷资产质量不断提升, 金融生态环境改善明显2011~2013年, 邵阳市东部地区的贷款不良率分别为9.9%、6.65%、4.37%, 分别低于全市4.09、1.53、1.30个百分点, 信贷资产质量不断提升。同时, 东部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建成市级金融安全区1个, 其他县也在争创金融安全区。 (4) 金融机构产品和服务方式不断创新。近年来, 各金融机构不断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力度, 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2011~2013年, 我市东部地区共支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类贷款14.55、24.67、34.80亿元, 年均增速为55.31%;支持各类企业贷款80.81、110.15、127.55亿元, 年均增速达26.05%;各类创新贷款余额分别为9.45, 11.62, 13.95亿元, 年均增长率达到21%, 相继推出了农民工创业贷款、创业贴息贷款、农业科技贷款等各类创新贷款。同时不断创新抵押担保方式, 开办权利质押、农机具抵押、仓单质押贷款。 (5) 金融需求现状。当前, 邵阳市东部地区的基础设施项目资金满足率不足80%, 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项目资金满足率不足75%, 各类产业发展项目融资满足率不足60%。一是财政实力弱。2013年财政收入仅为85.04亿元, 在湖南省排名靠后。二是税收基础差。2013年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为27.11亿元, 在全省位次靠后。三是利用外资和市外内资少。2013年累计利用外资1.66亿美元, 利用市外境内资金489.23亿元, 分列湖南省第11位和第8位。

二、金融支持东部城镇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 融资主体存在的问题

1. 政府部门。

当前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进行融资受到较大限制。一是我国《预算法》对地方政府举债的限制以及《担保法》对地方政府担保行为的约束, 使地方政府不能作为法律上的债务人或担保方, 承诺还款的合法有效性存在不确定性。二是在贷款期间如遇到政府换届、体制改革以及行政干预等都有可能对贷款偿还产生影响。三是银行对各级政府财政性负债的规模缺乏有效的监控了解手段, 在贷款期间往往出现财政性负债过度增加或因不合理安排城建投融资规模和进度, 导致不能按期偿还银行贷款本息。四是国家文件均明确要求金融机构严把对政府融资平台授信的关口。

2. 企业。

是企业自身实力较弱, 缺乏融资能力和意识。一方面我市企业发展起步较晚, 规模相对较小, 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抵押担保能力不足, 抗风险能力相对较低, 达不到银行的授信标准, 加上近年的金融危机, 出口受到较大影响, 企业经营效益出现滑坡, 还款能力也有所下降。另一方面, 企业的发展意识和融资意识不足, 满足于现状, 扩大再生产动力不强, 甚至以不借贷款为荣, 更谈不上企业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等其他融资方式的应用和开展。二是企业融资成本较高, 融资中介收费高。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城镇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组织, 对于融资的愿望较迫切, 但是其所能提供的担保品仅是农村房屋产权、农村林权、集体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业经济组织股权等, 这些担保品目前不能实现公开流转或流转不强, 导致企业不能取得银行的授信。而一些企业即使能够取得银行授信, 但相关的评估费、登记费、管理费等加大了融资的成本, 他们宁可选择民间融资也不愿到银行贷款。三是社会信用评级机制的不完善以及政策性担保公司的不足。当前企业要从银行取得授信, 只能由授信银行对其进行信用评级, 容易导致信用评级的非公正性, 缺乏社会信用评级机构客观的评级。同时由于政策性担保公司担保能力不足, 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3. 个体。

主要包括城乡已有的个体工商户、普通居民等, 也包括新进城再就业创业的农民、返乡再创业的外出务工人员等。新型城镇化大力推进以后, 每年需要转移几十万农村人口到城镇居住, 这些农村人口到城镇后需要再就业或再创业, 同时会大量增加住房、消费等信贷需求。在我市东部地区, 个体融资以银行信贷和民间借贷为主。在银行信贷方面, 个体融资也面临着自身资质不达标、贷款手续繁杂、贷款利率较高等系列问题;在民间借贷方面, 由于缺乏规范管理, 存在较大的风险。

(二) 融资对象存在的问题

1. 银行机构。

银行机构受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经营原则的约束, 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发放较为谨慎。一方面, 受信贷规模控制和其上级行统一调配资金的影响, 我市的银行机构每年的信贷规模很紧, 而未来5年东部地区至少需银行信贷资金投入1000亿以上, 这一目标的实现较为困难;另一方面, 由于信息不对称, 银行机构缺乏对东部城镇群建设投融资项目情况的了解, 对信贷资金的使用和落实情况较难追踪和评估, 同时由于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类项目投资收益率较低, 商业性银行机构也不愿意跟进。

2. 新型金融机构。

一是小贷公司。小贷公司主要面临资本金不够, 只放不存、业务量萎缩等问题, 同时由于尚未接入人民银行支付结算系统、征信系统, 业务开展存在许多障碍。二是担保公司。由于担保行业的高风险性, 国际上市场化运营的担保公司最终难以为继。我市东部地区的融资性担保公司6家, 其中政策性担保公司仅1家。

3. 民间资本。

民家资本实力雄厚, 是尚未发掘的融资潜力来源, 但当前民间资本的运作和管理混乱且潜在风险巨大, 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如何加强立法和监管, 引导民间资本合规、有序、高效、安全的运转将是缓解东部城镇群建设融资难的重要渠道。

4. 直接融资。

东部地区仅邵阳市城建投公司成功募集企业债券资金12亿元, 市区4家企业实现私募股权融资4.37亿元, 上市申报企业1家。直接融资难的问题主要有:企业尚未达到上市标准、缺乏直接融资相关知识和经验、缺乏专业人才、经营管理理念滞后等。

三、金融支持东部城镇群建设的新机制、新模式探讨

(一) 规范发展政府投融资平台

一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政府投融资平台进行严格清理, 规范其融资行为, 对不合规运作的融资平台坚决予以取缔或者整改。二是对规范运作、有充足还款来源的融资平台公司, 可以采用对其进行社会信用评级后再由银行机构依据其信用等级进行授信的方式, 银行授信资金确保做到专款专用。三是地方政府可成立专门的银政沟通部门, 定期对银行发布项目资金需求和落实情况、项目进展情况以及项目审批的权限、流程等信息, 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银行的审批效率。四是充分利用政府融资平台发行东部城镇群建设平台债, 增加平台债发行主体, 拓展政府融资来源。

(二) 提高直接融资的占比

直接融资能改善财务结构, 带动间接融资大幅同步增长。一是重点加强对拟上市企业和后备上市企业的发展和培育, 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 支持其做大做强, 促进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融资。二是鼓励企业开展私募股权融资、债务性融资以及票据融资等, 不断开拓企业融资渠道, 提高直接融资占比。三是充分利用项目法人融资。如在市区组建投资主体多元化的项目管理公司, 拉动民间资本进入城建领域。

(三) 加大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金融机构要不断开拓促进东部城镇群建设的金融产品, 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一是鼓励各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 针对东部城镇群建设不同领域和阶段的融资主体提供差异化融资服务。如针对失地农民创业、首次购房、耐用品消费, 返乡农民工创业, 沿海转移产业, 农业产业化企业和组织、新兴产业等, 特别是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户经营群体, 要大力支持城镇个体农业生产走向专业化、规模化和组织化发展。二是创新融资途径服务外向型企业。东部地区外向型企业发展迅速, 可以围绕发制品、打火机、箱包等优势产业, 开通绿色通道, 办理商品融资、出口信保、出口押汇、出口发票融资、订单融资、进口押汇、信用证等业务。三是采用授信团队模式。可依据企业不同类型成立大公司授信团队、中小微企业授信团队、国际结算贸易融资团队等, 全方位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与各种授信支持。四是探索开展“一县一业, 一业一策”的管理模式。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由金融机构市分行或县分行制定具体到县、到特色产业、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大市场或者龙头企业及其上下游客户等不同群体的金融服务方案, 根据不同县域的经济发展状况、金融资源情况和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立起分类考核的评价体系, 避免“一刀切”政策造成的负面影响。

(四) 拓宽城镇群建设融资渠道

一是东部城镇群建设的项目融资, 除传统的银行信贷外, 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可以探索开展项目的委托代建、PPP公私联合开发、BT建设转让合作、BOT建设经营权转让等模式。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等项目由于投资回报率较低与商业银行逐利的本质不吻合, 农村信用社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量小很难满足这些项目的资金需求, 应重点放在政策性银行。三是多方引进和利用商业及民间资本。加大招商引资的同时, 重点引进商业金融和企业资本, 如风险投资机构、大汉集团等, 同时出台《民间借贷管理条例》, 规范民间借贷行为, 发挥民间资本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融资的辅助作用, 缓解银行融资压力。四是引入保险资金项目投资。保险资金运用具有投资规模大、使用期限长、综合成本低的优势, 可以采取债权、股权、物权及其他可行方式投资我市东部城镇群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

(五) 完善金融机构体系, 加强监督管理

一是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 对在东部地区开设分支机构的股份制银行提供优惠政策, 推动农村信用社升级为农村商业银行, 增强东部地区的银行资本实力, 构建起多层次的银行业供给体系。二是由县级政府财政出资设立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 为参与东部城镇群建设的企业和个人融资提供可靠担保。三是引进新的保险、证券公司, 不断扩大保险在东部城镇群的广度和深度, 探索和推广“信贷+保险”模式, 同时规范开展证券投融资业务。四是鼓励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推动小贷公司向村镇银行转型, 完善小贷公司、村镇银行的金融运行环境, 拓展典当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五是加强对金融市场运行的监督和管理, 不断改善金融机构宏观和微观运行环境, 为金融支持东部城镇群发展扫清制度障碍。

摘要:本文以邵阳市东部城镇群建设为视角, 探讨了当前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 金融部门支持城镇群建设的现状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最后从规范发展政府投融资平台、提高直接融资占比、加大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拓宽融资渠道、完善金融机构体系等五个方面探讨了金融支持城镇群建设的新模式和新机制问题。

城镇发展与社区建设 篇11

素有湖南“南大门”之称的郴州,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沿海向内地改革开放的“过度实验区”,1994年撤地建市。但是2000年郴州市城镇化水平只有26.6%,同年全国的平均水平为36.1%,全省的平均水平为29.7%。可见郴州的城镇化水平较低。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衡量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是城镇化水平,因此在新的时期,研究郴州市小城镇发展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加快城镇化发展,增强城镇的集聚功能

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而“十五”期间我国小城镇建设的重点是发展县城和条件好的建制镇,着重扩大其规模,完善其功能。而要扩大规模一方面要做大、做强小城镇经济,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充分发挥其经济积聚功能;另一方面就要完善起居住功能,实现人口的集聚。鉴于郴州的区情,提出以下两个方面。

1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城镇是非农人口的聚居区,主要从事的是第二、第三产业。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总体上是“二三一”结构 ,大部分城镇第三产业仍没有超过第二产业。有关数据表明我国的第三产业的比重仅为27%,而发达国家往往达到70%以上。郴州是一个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区域,1999年,农业总产值48.09亿元,工业总产值370亿元,第三产业总产值85.98亿元,第三产业的比重约为17%,可见郴州的第三产业的比重偏低。而国家统计局的专家研究表明:国民生产总值每增加1%就可新增就业岗位80万个,而第三产业总产值每增加1%可新增加就业岗位130万个,可见,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稳定。此外,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对于改善城镇投资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一般而言,城镇的硬件设施是城镇发展的基础,而软件设施是增强城镇竞争力的重要条件。一个城镇即便其硬件设施好,但如果软件设施不行,其竞争力往往不强。

2推进住宅小区建设,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康型”生活方式的到来,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质量要求也愈来愈高。居住环境的好坏成为制约人口集聚的重要因素。其中居住区的建设是居住环境的优劣的基础。近年来郴州市新建了一大批住宅区 ,但是多为平房和散建的住宅区。这些散建的住宅区,电力,通讯,绿化,给排水等基础设施难以配套,物业管理也难以跟上,而且很不经济,难以达到资源共享,这是其一;其二,这些散建的住宅区往往呈单体现代化,整体一团糟,难以形成和谐的城市景观,对城镇形象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三,散建的住宅对土地浪费严重,土地资源是很珍贵的资源,对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而推进住宅小区建设有利于降低建设成本,节约土地资源;有利于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住宅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带动作用,有学者根据世界银行的数学模型进行预测,得出以下结论;中国每投入100元的建设资金,可创造相关产业170--220元的需求,每销售100元住宅便可带动130--150元的其他产品的销售,可见住宅建设对区域经济起推动作用,区域经济的发展又有利于增强小城镇吸引力从而加快城镇化进程;有利于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城市化生活。总之,推进城镇住宅小区建设就是为了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扩大其人口规模,从而使小城镇建设上档次,上水平。

二 积极开展社区建设,促进城镇管理体制改革

1 社区建设的内涵

在“总体性社会”,国家掌握所有的资源,利用其行政手段,通过一个个的“单位”实现对社会的整合;而在“后总体性社会”即社会转型时期,单位体制解体,“单位人”向“社会人”“社区人"转换,人口流动加快,下岗人员增多以及老龄人口的增加等,社区异质性增强,居民的需求不再依靠单位而是通过市场和社区来得到满足,社区成为居民的主要活动场所,社区也就成为社会整合的重要载体。因此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民政部提出在城市开展社区服务活动,而后随着社会事务的复杂化,学术界和民政部一道提出社区建设的概念。可见社区建设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范畴,在国外往往指社区发展,但两者的基本内涵是一致的。所谓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指导下,依靠社区力量,整合社区资源,实现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等协调发展。可见社区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2 发挥社区服务的“龙头”作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社区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尽管有许多的说法,但比较认可的是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治安等。其中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动力之一。所谓社区服务就是“社区中的社会服务”的简称,指在政府倡导下,发动和组织基层社区成员在自愿、自助、互助的基础上,为提高社区成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而提供的各种社会福利服务的项目。社区服务的对象主要是社区里的弱势群体如残疾人、老年人、下岗人员等;社区里的居民以及社区里的单位、企业等。具有福利性、非营利性和公益性等特征。社区服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近两年郴州也开始社区的建设,但还是在初始阶段。就目前而言主要是推进社区服务的建设。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牛鼻子”,社区服务具有许多优势如收益快,污染少,最重要的是可培育社区精神。此外根据国家统计局对我国7个城市的家庭对社区服务需求的调查表明,家庭对社区服务的需求很高,据统计预测,我国社区服务至少有2000万个就业容量,而目前社区就业人口仅为900万个。可见发展社区服务业可提供巨大的就业机会。因此就郴州来说关键要抓住社区服务这个龙头,毕竟社区服务涉及居民生活的许多方面,可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有助于协调政府与民众的关系,促进社会稳定。

3 培育多元化管理主体参与社区建设

广泛参与是社区建设的本质含义。从社区建设定义来看,社区建设具有“社会性”特征。它表明社区建设不单单是政府的事情,也不是某个组织的事情,更不是个人的事情,而是社区里所有的组织、个人等共同建设的过程,诚如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吴铎所说,“参与、分享”是社区建设的核心理念;社区建设涉及到许多方面,需要整合社区内所有的资源和力量。政府是社区建设的指导者,对全局起规划,宏观调控作用;居民是社区建设和管理的主体,居民的需求应该成为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民间组织以其特有的优势,发挥着弥补政府功能的“空白”,积极推进社区建设。总之社区建设需要各方积极参与,然后共同分享所取得的成果即“参与、分享”。

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我国政府确立了“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管理模式。“小政府,大社会”管理模式的实现仰赖政府职能的转换和社会组织的发育。而政府职能的转换与社会发育是相互的,没有大社会的发育就不可能实现政府职能的真正转换;政府职能不转换,大社会难以发育良好。因此在城镇管理由政府主导型向社会自治型转换期间,应该大力培育和发展民间组织。让民间组织承担部分社会管理职能,从而减轻政府的压力。为此政府应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民间组织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多元主体管理模式中,城市政府依然是城市管理不可替代的组织者和指挥者;营利性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则是配合政府为城市管理提供服务和物品的组织,它们的介入可以克服政府包揽管理事务的传统弊端而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与效益;社会公众则是城市管理主体中的基础细胞,是现代化城市管理的重要动力。

三 树立经营城镇的理念,走社会化市场化道路

城镇的基础设施落后,城镇建设资金不足等严重制约城镇的发展。固然利用民间资金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作为政府还应积极地发挥主动性采用新的方式来筹集城镇建设资金。大连的成功经验在于新的经营方式即经营城镇。经营城镇,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一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模式。它要求城市决策者站在更高、更远、更实的角度,以城市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为目标,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的作用,以业主管理者的身份,对所掌握的诸如土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城市资产"的使用权、经营权、冠名权,以及相关权益进行市场化运作,有效解决城镇建设与管理中资金紧缺、建设效率低下等问题的一种新的思路和行为。可见经营城镇采用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对城镇的土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实行有偿使用,其目的是更好的促进城镇的发展。由于实行有偿使用,可有效解决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投入短缺问题,可降低推进城镇化的成本,还可推进城镇建设体制改革。

小城镇组团与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 篇12

一、“小城镇组团”概念的界定

规划意义上的“组团”一词最早的来源虽无从考证, 但业内人士基本认同其来源于地理学的形态类型分析法。小城镇的空间分布主要有四种类型:群带型、组团型、线型、散点型。小城镇组团是小城镇空间分布的其中一种类型。对于“小城镇组团”的概念, 我们认为可以这样定义, “由至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缘上相近的小城镇组成的功能整体, 并通过便捷的交通连接形成的一个组团实体, 组团内的小城镇之间是一种有机的联系, 在功能上相互弥补与相互促进, 而不是一种简单机械的结合”。

随着福建省提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 以及福州市提出发展壮大海峡西岸省会中心城市的目标, 闽侯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区域重新定位、加快推进城市化发展等诸多重大课题。在此背景下, 闽侯县政府做出了青口、尚干和祥谦三镇组团规划发展的战略, 以加快融入福州都市圈的发展 (见图1) 。青口、尚干与祥谦三镇在地缘上相近, 可以在很多因素上合作以提升区域竞争力, 尤其是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三镇从区域组团的战略眼光规划与治理三镇的生态环境, 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小城镇生态环境组团治理的可行性

(一) 地缘与交通因素

青口、尚干、祥谦三镇在地缘上相互靠近。青口镇北面与祥谦、尚干两镇接壤, 是福厦走廊进入省城福州市区的南大门;祥谦镇地处县东南部, 背靠五虎山, 面临乌龙江, 与福州南台岛隔江想望, 东与长乐营前镇接壤, 北衔乌龙江大桥与福州郊区城门镇相对;尚干镇则居其中, 西毗南通镇, 南连青口镇, 尚干镇西连五虎山脉, 南北面与祥谦镇毗邻, 陶江贯境而过。三镇都位于闽江的下游, 两两相连 (见图2) 。

此外, 三镇所在区域内交通体系发达, 纵向交通线有福厦公路 (国道324线) 、规划中的与福厦公路平行的公路、祥清公路以及外围的扈屿路与螺洲大桥联接线。横向交通线有滨江大道、祥谦大道 (穿过尚干镇主街区) 、省道、福银公路平行的公路, 围绕青口城区的环级公路二环路等。四通八达的内部交通体系为三镇组团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二) 社会因素

青口、尚干、祥谦三镇历来同属一县, 且历史上三镇曾一起和闽江乡合称闽县七里, 后称尚干乡, 解放后, 改称祥谦乡。1983年, 一乡分为三镇, 分别是祥谦镇、尚干乡与青口镇。因此三镇不仅地缘相连, 而且人缘相亲、文化相融, 联系极为密切。而随着该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青口汽车城的开工建设, 三地内部联系日益增强, 分工日益明确, 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格局, 具有区域共同发展和协调发展的良好氛围和社会基础。

(三) 自然资源因素

三镇组团区域内自然禀赋优良, 土地、景观资源较丰富。青口、尚干、祥谦三镇地貌以低山丘陵、平原沙洲为主。三面环山, 西面有五虎山, 东部有铁马山、大顶山等, 区内水网密布, 中部是向北开敞的带形尚干谷地, 地势平坦, 零星小山丘点缀其间, 为河流一级、二级阶地、冲积平地。三镇地貌上的共同点有利于把三镇划入组团, 治理三镇的生态环境问题。

三镇的这种地貌, 不仅使得土壤条件良好, 使得三镇农作物获得高产, 盛产花、果、鱼米、蔬菜, 成为福州市较富庶的地区;同时也使三镇境内具有多样化的自然生态环境, 包括湿地、溪流、耕地、果林和山体等。除此之外, 区域内广阔的水域和漫长的岸线, 利用其五虎为踞、环绕陶江的地理特征, 可以形成“河网为脉、山水相生”的江滨城市景观, 使之成为地区发展的独特优势。这些都成为三镇组团治理生态环境的可行性因素 (见图3) 。

三、小城镇生态环境组团治理的必要性

(一)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的发展速度不协调

三镇地区经济发展迅速, 但三镇的环境基础设施总体水平滞后。虽然近年来基础设施面貌有较大改观, 但总体水平依然较低。主要表现为设施配套不足, 三镇集中供水、供气系统还不健全, 工业与生活污水还没有得到有效处理, 尤其是生活污水几乎都是直接排进区域内的河流中, 污染严重。

另外由于建设资金不足, 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上还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到目前为止, 地区内污水处理配套工程建设较为滞后, 集污管网建设则更为滞后, 污水处理能力较差。

三镇若以组团的形式规划生态环境, 合力促进该地区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共享区域内的一些环境基础设施 (见图4) , 就可以大大节约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 减少重复投入。

(二) 生态环境问题严峻

环境基础设施的滞后, 使得三镇生态环境问题无法及时得到有效解决, 面临着更严峻的形势。比如地区内污水处理配套工程建设和集污管网建设的滞后, 造成污水处理能力较差, 使得三镇水源污染问题严重。同时三镇开发的总体粗放, 也使得资源利用效率不高。随着人均耕地面积逐渐少, 建设用地扩展制约因素越来越多, 湿地面积逐渐减少。现在三镇的发展规划中的部分项目也存在侵占湿地问题, 危及生态安全。

三镇的产业结构是区域内生态环境问题加剧的主要因素。三镇的主导产业是现代制造业, 三镇都致力于大力发展汽车产业、电子与建材产业以构建海西现代制造业基地。可以说, 工业化是三镇城镇化发展的基础, 目前区域内的大型项目和工业园区众多, 青口镇是东南汽车城和“戴克”汽车项目所在地;而祥谦镇也以工业强镇, 其境内的龙祥工业集中区、龙泰工业集中区、门口工业集中区、兰圃工业集中区、五虎片洋下汽车工业集中区等已初具规模, 主要以建材产业、汽车工业为主;在尚干镇, 则有南脚盛、综合场、龙醒等工业集中区。这些工业园区和项目在带给三镇较高的经济指标的同时, 也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成为主要的污染源地 (见图5) 。

此外, 由于青口、尚干、祥谦三镇城镇发展基础较好, 人口和产业经济集中度较高, 三镇按照分工已基本形成产业集群的雏形, 区域内几个大项目的建成也将极大地吸引三镇农民和外来人口来此就业。区域内人口的不断增长, 增加了三镇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除此之外, 三镇地处福建东南沿海, 台风、洪涝灾害频发, 也增加了三镇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小城镇组团一方面可以在环境基础设施方面实现共享, 节约建设成本, 另一方面在环境管理方面也可以表现出它的优势之处, 区域内有众多需要跨镇合作的项目, 在小城镇组团背景下会有利于这些项目的协调规划, 从而有助于处理相关的环境问题。

(三) 区域规划思想与小城镇组团

区域规划思想虽然是源于20世纪初西方社会基于对大城市无限扩张以及城市病演变为地区病的忧虑, 为解决城市病问题而展开的思考, 但它提出的许多理念在小城镇组团建设方面有很多启发与借鉴之处。芒福德的《城市文化》被称为区域规划的“圣经”。芒福德认为, “区域是一个整体, 城市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而“真正成功的城市规划必须是区域规划”。盖迪斯也在其著作《进化中的城市》中提出城市规划的对象应是整个城市地区, 要将乡村也纳入到城市研究的范畴。而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则认为, “城市与乡村应当结合”, 并创造性地设想出一种城乡结合的模式, 融城乡功能于一体, 探索其合理规模和结构组织形态。

小城镇空间环境的发展不能只按照传统的规划概念制定土地利用的远景蓝图, 只注重建设用地的规模扩大和功能布署, 仅靠一味扩大小城镇规模是难以实现真正发展的, 因为受人口、用地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而在小城镇相对密集且地缘上相近的地方, 集中成片组团式的发展模式或许是现今小城镇发展的可行途径 (见图6) 。从城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方面综合发展的目的出发, 进行全面的规划, 使得区域组团空间环境的发展不仅满足经济增长的需求, 更有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进步, 保持区域内的生态平衡。

(四) 组团内部产业生态系统的构建

从小城镇组团角度规划生态环境有利于组团内部产业生态系统的构建。三镇工业用地的布局按照循环经济和产业生态链的原则进行, 形成相互关联的产业集群, 构筑完整的工业生态系统, 从而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的目的。同时也有利于三镇区域空间布局与环境的有机组织, 充分发展循环经济产业, 营造21世纪的新型汽车工业园区 (见图7) 。

四、结论与讨论

青口、尚干、祥谦三镇地区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迅速, 但一直以来生态环境发展缺乏有效的规划和引导, 环境保护的能力还较为薄弱。我们认为, 从小城镇组团的角度出发, 以区域联动、组团治理的思路, 对三镇地区提出因地制宜的治理对策, 将有力解决三镇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这里, 我们着重阐述如何建立三镇组团的生态功能保护区:三镇规划区内河道盘踞, 北部有乌龙江, 东西两侧有连绵的五虎山脉和东部山脉, 景观资源丰富。可通过对山水空间的利用和改造, 与城市功能布局相结合, 构筑三镇组团“两水两山五园多点”的生态格局, 形成“环山临水, 中有陶江、河网为脉、山水相生”的生态景观特征 (见图8) 。“两水”即流经青口组团北部的乌龙江与纵贯境内南北的陶江, 共同构成T型的水系景观轴, 通过水系、滨江绿地, 沿线的标志性建筑, 形成富有特色的立体的景观风貌带。“两山”, 即围绕青口组团的西部五虎山系、东部山系, 两大山系构成天然的绿色生态屏障。“五园”, 即北部的龙祥岛公园、西部的五虎山公园、东部的祥谦公园 (以林祥谦烈士墓为中心) 与青口镇林白水公园、中部的千家山公园等。“多点”即利用青口组团所处的山水环境, 主要建设多个中心景观节点, 如壶山公园。其它以标志建筑、公园绿地、城镇出入口为景观节点, 形成滨河绿地、公园绿地、街头绿地、道路绿地、湿地及林地多样化的绿地格局。

在小城镇课题调研过程中, 我们也深刻体会到镇与镇、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对于生态环境组团治理成效的重要意义。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 三镇中尤其是尚干、祥谦两镇由于行政分离不科学, 使得两镇出现了一些资源互争的激烈冲突;此外, 两镇为发展各自的小城镇旅游, 在林祥谦和林森两位名人的分属问题上也存在较为持久的争论等等。三镇之间在经济关系、社会关系等层面存在的冲突矛盾, 或多或少会影响到三镇之间长远关系的发展以及小城镇生态环境组团规划的顺利开展。因此, 我们也建议, 在生态环境组团规划与治理过程中, 三镇除要处理好分工与合作的关系之外, 同时应注意从各个层面培育三镇之间良好的社会关系, 以镇与镇之间和谐的关系为基础, 共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人居环境, 从而实现各镇经济效益、资源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

参考文献

[1]金兆森.城镇规划与设计.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2]杜宏茹.新疆小城镇空间组团发展的战略思考.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4 (9) .

[3]王孟本."生态环境"概念的起源与内涵.生态学报, 2003 (9) .

[4]汤铭潭.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上一篇:善意取得制度相关问题下一篇:职业院校教学管理